用草药打领带

用草药打领带

一、用草本植物制作领带(论文文献综述)

谢蕊[1](2021)在《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苗族经历了不同的变迁和发展。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是苗族女性在历史发展中对其精神情感和民族内涵的记录。与苗族服饰相关的苗族织锦技艺、苗族刺绣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承载了社会历史发展中贵州苗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发展。现代学者在对苗族服饰技艺的研究中,多以技艺概述、技艺现状、技艺传承创新为切入点,对服饰技艺的源流与变迁进行研究并不多见;在对苗族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研究中,多以某支系或某种类的苗族服饰技艺、服饰技艺与图像审美、服饰技艺与传承创新等方面入手,缺乏对苗族服饰技艺及其文化脉络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把握。因此,本文选取了《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为题,搜集整理我国从古代至今的中外文献中对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对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做一个较为整体和全面的分析研究,以便为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研究提供理论资料和实践参考。本文以田野考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为清代以前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起文化研究。这一部分对清代以前的文献中与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相关的文字记录进行综述,对其技艺及其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族源历史与原始崇拜、环境变化与民族认同、审美风尚与文化交融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二部分的内容为清代至民国时期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研究。这一部分对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文献中与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相关的文字、图像记录进行综述,对其技艺及其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清代“改图归流”政策、清末自然经济解体、民国“五族共和”政策等对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及其技艺变迁的影响。第三部分的内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研究。这一部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综述,对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进行概述,并对其技艺及其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变迁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第四部分的内容为对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与非物质文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这一部分通过对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保护困境、传承模式、传承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路径。

张荣波[2](2020)在《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昭通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的云南次方言,其具有云南方言的共性,又有其特性,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结构特征、造词方法和语义分布三个角度研究其方言中的三音节词语。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韵律结构,有[1+2]式、[2+1]式和[1+1+1]式三种,其中[1+2]式更占优势;二是语法结构,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造词方法有说明式造词法、修辞式造词法和改造式造词法三类。说明式造词法有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色彩、功用、领属、数量、制作方法、行为动作、适用对象、状态和人物的关系11种;修辞式造词法有比喻造词、仿词造词、借代造词、委婉造词、夸张造词、拟人造词6种;改造式造词法有重叠、添加、类推3种。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语义分布广,语义类别可以分“指称类”“陈述类”和“描述类”三个大类,“指称类”分为“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类”“空间类”四个次类,“陈述类”分为“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两个次类,“描述类”分为“状态”和“性质”两次类,三个大类共细分了61个小类。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建立了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语料库,在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客观、科学地描写,站在前贤的肩膀上,系统地探索了其构词、造词、语义等方面的规律,深挖其语言文化价值,旨在对昭通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对方言三音节词语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段依[3](2020)在《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形状量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文中指出量词是汉语的重要词类,形状量词作为汉语量词的一小类,在计量事物时具有表现事物形状的功能。正确地使用形状量词使得汉语表达更为准确。同属于汉藏语系的泰语,也有与汉语形状量词相似的量词,泰语的量词十分丰富,形状量词并非与汉语一一对应,这将对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形状量词造成一定的干扰。在泰国中学生使用形状量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误。泰国汉语中级水平的中学生所学的形状量词是汉语形状量词中的一小部分,本文通过查找泰国中学生常用的教材《体验汉语》系列教材、《HSK标准教程(1-4)》以及对比《新HSK词汇等级表》1-4级词汇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甲乙级词汇,最后确定研究“块、张、条、支、段、棵、面、根”8个形状量词,将这8个汉语形状量词和泰语的形状量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泰国中学生在习得汉语量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并对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预测。本文对搜集到的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形状量词的自然语料和测试语料进行偏误分析研究,归纳出泰国中学生习得形状量词形成的偏误类型主要有:量词“个”的泛化、近义形状量词的混用;偏误成因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以及运用交际策略。本文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本文能丰富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形状量词的研究,并对汉语形状量词的实际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张璐[4](2019)在《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微博是个人表达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社会信息非常广泛的发布平台,微博用户发布的内容和传播行为本身与其现实生活的话语世界、文化环境、历史时刻与跨国流动等都紧密相关。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历来通过媒介进行话语和文化传播,从书籍到报纸,再到电视和网络媒体,他们都是媒介空间中文化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微博出现后,知识分子也较早地入驻其中,在微博平台上建构着他们的传播行为和文化图式。其中,藏族知识分子,因其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藏族的民族身份,其微博传播行为蕴含着更加突出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将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已有的研究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成果,探讨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行为及其文化表达的内容与行为,从而讨论微博传播对藏族文化媒介互动与转型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资料收集平台,选择了30位微博发布数量较多、发布频率较高的藏族知识分子,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察和记录,获取了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笔者共收集到30位藏族知识分子公开发布的2760条微博内容,再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观察对象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文化意义。本文由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全面梳理“知识分子”、“媒介与知识分子”和“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发布了哪些内容?在这些发布内容的背后,呈现了他们怎样的社会身份(职业、民族、性别、个人生活、兴趣、生命体验)?他们以这些社会身份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对藏族文化的现实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第二章,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中对“知识分子”、“藏族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接着,从学术研究和中国现实语境出发,明确了藏族知识分子的学术范畴;最后,在新浪微博平台中,根据认证用户、民族、教育、职业、发布微博的文字和数量、出生年代等七个方面的信息,确定了30位符合研究条件的藏族知识分子。第三章,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本章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对30位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昵称、微博头像、微博标签和简介等微博认证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对他们的传播内容进行整体性描述,为全文的写作绘制文化基础。第四章,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本章从微观层面出发,从学者、诗人或作家、记者、导演等四类藏族知识分子中,选取一位在观察期间微博发布数量最多、传播行为较为活跃的知识分子作为研究的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微博内容展开细致分析,并分析内容背后的传播行为,从而探讨藏族知识分子通过微博传播,所呈现出来的藏族文化变化的细部情况。第五章,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本章结合社会情境和媒介情境、自我建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等相关理论,探讨了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的文化意义。研究发现,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社会动员者和社会批判者的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受到微博这一媒介自身技术特性和政商权利的限制,知识分子在微博中进行传播的同时,也促成了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第六章,结语: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微博空间的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推动着藏族知识分子在多个空间的互动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传播,具有族别、职业、兴趣圈层、社会责任、跨国交往等多种文化声音的表达的特征,并推动着藏族文化的多元互动和多种表达等维度的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马毓青[5](2019)在《关于中国图瓦人乐器“楚吾尔”的考察研究》文中提出“楚吾尔”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特有的一种吹奏乐器。传统的“楚吾尔”,是由该地区特有的一种名叫“扎拉特”的植物制作而成,它的演奏方法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胡笳吹法“喉转引声”不谋而合。由于它演奏技法极其特别,上手难度很大,制作材料又十分罕见,所以在今天的图瓦人中,会吹奏“楚吾尔”的乐手变得越来越少。2005年10月,当时唯一会吹奏楚吾尔的图瓦人叶尔德西,受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心和中国音乐学院的邀请前往北京,参与在那里专门为图瓦传统吹奏乐器“楚吾尔”所办的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2006年12月25日,叶尔德西老人因会吹濒临失传的图瓦传统乐器“楚吾尔”,誉为图瓦人的音乐活化石。通过这次学术研讨,学者们对“楚吾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楚吾尔”所演奏的乐曲做了抢救式的录制。但从目前整理到的文献来看,有关“楚吾尔”的直接文献依然较少,并且在少有的文献中也存在对一些问题的争议。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并结合田野调查,首先对图瓦人的文化历史、民族演进、宗教信仰以及图瓦人音乐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以笔者田野调查的结果与当前文献作对照,一方面介绍楚吾尔的形制、演奏及发音方法、音乐特点等,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前文献与田野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二者间的异同及其原因。随后,将楚吾尔与同地区相类乐器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想法。最后,通过对当地楚吾尔音乐发展现状的采访与观察,分析其传承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笔者的看法。“楚吾尔”是中国图瓦人极具代表性的一件乐器,它的形制、演奏方法以及音色都带有古老而神秘的色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楚吾尔”的继承和发展却存在着危机。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对“楚吾尔”有更深入的了解,对现有文献中存在的争议有自己的见解,并对“楚吾尔”的传播和保护做出一点贡献。

张二影[6](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服饰类词语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现代汉语词汇类型丰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服饰类词语是其组成内容之一。通过对服饰类词语的变化研究,我们能够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对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求社会发展与汉语词汇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从词典编纂角度来说,对服饰类词语进行研究考察,对《现代汉语词典》等规范类辞书的修订与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服饰类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汉语词典》各版中服饰类词语的收词数量、释义、异名同实词语等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展现近四十年来服饰类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收录变化情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各版词典服饰类词语的收词数量变化、新增服饰类词语主要来源、服饰类词语删减的主要原因等。另外,指出个别高频词的删减仍需慎重考量,部分词语还存在着词形替换、儿化音变化、条目变化等现象。第三章分析了各版服饰类词语的释义变化。义项方面,表现为义项的增删与分合。释义内容的变化体现了词典释义内容的编纂要遵循完备性、准确性、简洁性、系统性原则。色彩义标注方面,表现为语体色彩、地域色彩、时代色彩的标注变化。第四章对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进行了研究。对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的构成方式进行了梳理归纳。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在形式、构词上呈现一定的组合规律。通过个案分析,借助BCC语料库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历时考察,发现方言词与共同语在使用倾向方面存在激烈竞争和各种表现。第五章是文章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服饰类词语收录数量、释义、异名同实词语组在《现代汉语词典》各版的变化情况,词典的修订使其更加规范完善。同时也指出了其在词语删减中的不足。

赵曜曜[7](2018)在《《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朱熹《家礼》比诸其旁论,篇幅最为精短,然却受众最多、传播最广。不同於中国分散、间断的《家礼》研究范式,及其施用渐陷困顿的现实境遇,与我们国土毗邻,素有“君子之国”、“文献之邦”、“小中华”之誉的朝鲜,自元末明初《家礼》传入之始,便成为统治者革除流弊、构建王朝礼制仪轨、重整地方社会秩序、延续文化脉络的理论武器及精神依托。《家礼》研究始终处於相对单一、独立且自成宗派的环境中,并在本土化、庶民化的过程中,孕育产生了“诸具”这一独一无二的文献记录形式。“诸具”将行礼所需备办的人、物以详尽而细微的面貌呈现出来,文字表意不明处配以图绘,以图彰其形,体现了强烈的视觉感及现场感。由於“诸具”一项,中国礼学论着并未单列,且不为学术界所关注。加之中、朝两地方域有别、异名迭出、殊类科迥,致使《家礼》中礼器诸具听荧不明,遑论行礼之顺畅。故而本文首次以“诸具”这个“新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新材料”——《韩国礼学丛书》收录的域外礼经汉籍为主轴,尝试以《家礼》次第为章节,排比爬梳《家礼》本文及注文中“诸具”条目,兼收并存中朝诸多礼学家辨讼考证之辞,将传统名物训诂与考古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有机结合,对物具的式样、结构、用途等力求做出详明的阐释。全文共分六章,首章,推究朝鲜时代礼书中“诸具”这一名目产生、发展、定型之过程:明人丘濬《家礼仪节》开创了将物具单独归类之源,朝鲜大儒金长生《丧礼备要》奠定了“诸具”研究朝鲜化的理论框架,贤哲李縡《四礼便览》完善了诸具作为黎庶践礼之利器。其中二至五章,依通、冠、婚、祭礼的次序,将提炼的“诸具”作为词头,着重稽考《丛书》较《家礼》衍变及创发的物具,分三端进行细化的处理:第一,所谓“创发”者,即《家礼》文本所无,凭半岛民俗所用而增设。如通礼部分家族众人站立时避雨遮阳而建的“叙立屋”;婚礼纳采环节,朝鲜土俗记载男子生辰八字的“四柱单子”等。所增之物,皆有本源可考,未敢有一字赘入。第二,所谓“删汰”者,即《家礼》所载服器已不合朝鲜之用,或李朝世人更不知其为何物,故需依後贤议论对部分“诸具”进行裁革。如通礼中宋世流行,与半岛文化不符的“茶盏托”、“茶筅”、“汤瓶”等茶具;冠服中束髪固髻的头绳——“头”;新婿盛服所戴,以彩纸、绸缎所制花草状头面饰品的“花胜”等。“诸具”的适时删减,体现了礼因时、因俗而变的原则。第三,所谓“衍变”者,主要是指“诸具”名称、位置、形制、隆杀等,与《家礼》描述相差甚远,《丛书》或改换俗用,或系以俗称,或补充所明。如同名而异实,李朝所用“交椅”指称范围扩大,涵盖我朝直腿“玫瑰椅”;“四?衫”为唐宋时童子之常服,李朝则替以“氅衣”或“中赤莫”。第六章结语部分从器物性质上对疏证对象安排了大致的分类,并就疏证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作了概括,另着眼於宏观意义上的“训诂学”方法,对“诸具”疏证的理想形式及目标给予了有限的期待。

张雷[8](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王乐其[9](2017)在《霍克尼绘画艺术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本篇论文中,笔者通过对霍克尼绘画创作基本资料的普遍搜索和整理,在对其绘画作整体考察的基础上,旨在还原霍克尼绘画的性质,并对其作进一步的反思。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对霍克尼的绘画作分期考察,下篇对霍克尼的绘画作综合分析。在上篇中,笔者依据绘画风格阶段性的转换把霍克尼的绘画创作分为十个时期,并对其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全面的考察,试图对其每个时期的绘画创作既可宏观把控又能入微分析:逐一探究其风格的起源、发展、消退和转换;对其所使用的媒介和技艺作详尽的叙述;对其绘画题材和主题作基本的分类;对其与绘画传统的联系作基本的梳理。在下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霍克尼绘画创作中的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同质同构现象。霍克尼通过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双向模仿,在新鲜与愉悦的共存中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与消解。霍克尼的绘画创作本质上不离波普艺术的藩篱,他像一位炫目的花样滑冰手,绚丽多姿,永在一个平面上滑动,停留在此岸的愉悦世界。接下来,本文从三个角度考察霍克尼的绘画艺术。首先,笔者对霍克尼绘画创作中的复制、印刷以及绘画作品复合式传播的考察。在“艺术可以改变世界”以及“艺术属于大众”观念的指引下,霍克尼一方面不断接受图像复制品的影响;另一方面致力于他的绘画作品的复制、印刷以及有效传播。其次,通过对多种媒介与技艺及其与绘画风格转换之间关系的考察,揭示媒介和技艺等要素在霍克尼绘画创作中的核心作用,同时指出对媒介和技艺的过度重视与广泛涉猎对于霍克尼的绘画创作是一把双刃剑。最后,讨论贯穿霍克尼绘画创作中的写生,其中既有预设性倾向明显的风格化与程式化的写生,亦有较为朴素与直观的写生,两者常常相间出现。持续一生的写生成为他不同于一般波普艺术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其绘画艺术保持鲜活性的不竭之源。

毕桐昊[10](2017)在《现代汉语方言方位词不对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是人类认知世界所建构的一个范畴,目前对于现代汉语空间方位词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空间方位词的研究则较薄弱,利用标记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将促进语言研究的发展。现代汉语方言方位词中存在大量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以《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42本分卷词典为基础,选取其中“上”、“下”、“前”、“后”、“里”、“中”、“内”、“外”、“左”“右”、“东”、“西”、“南”和“北”十四个词及其所组成的短语,运用标记与空符号理论,对现代汉语方言方位词进行整理与统计。离析出汉语方言方位词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在前人基础之上,从文化和认知角度分别对汉语方言方位词中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受到认知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对空间方位概念的理解也是如此。通过对“上下”、“前后”、“里内中外”、“左右”、“东西南北”五组方位词的分析,发现其中每组所体现的不对称现象并不完全一样,有些与前人研究相符,而有些则与前人研究相矛盾,还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上下”一组中,“上下”是最早被认知的方位词。统计数据显示“上下”不对称符合频率标准和组合标准,并且从“上下”的文化意义角度来说,“上”表示文化意义的词的数量少于“下”类词,符合组合规则。从肯定和否定的对立角度来说,“上”为无标记项,“下”为有标记项。“前后”一组中,频率统计数据与频率原则不相符,其主要原因在于“后”类词中存在大量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而在“前”类词中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在表达人和动物身体部位的词语中,又用“后”来标记大量词语,产生了不对称现象;不同方言区之间同实异名现象,最终导致频率统计数据异常。组合统计数据则符合组合规则,“前”为无标记项,“后”为有标记项。“里外内中”一组中,表1数据同样不符合频率标准,但却符合聚合标准;表2数据也与组合原则不相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里、中”在聚合中作为构词词素,每个都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亲属称谓方面,因直系亲属无需加标记,而表示关系疏远的“外”则成为有标记成分。此外,在亲属关系中,“内人”因表示“妻子”义,所以“内”与“外”同义,亦表示“外家”。“中”因可指称“中国”,因此“外”与“中”相对,指“外国、外国的”。“左右”一组中,表1数据不符合频率标准,原因在于存在大量的“左撇子”的别称,导致表1数据异常;表2数据符合组合标准。因为人类大多为右利,右手又被称作“顺手、正手”,左手则被称为“济手、反手、借面手、反介”。方言中既有以右为尊,也有以左为尊,以右为尊的多一些,这与历史文化背景和对“左右”是相对定位有关。从传统文化认知上来说,“东”和“南”是无标记项,“西”和“北”是有标记项。“东西”一组中,频率统计数据不支持频率标准,组合统计数据则符合组合标准,导致频率统计数据异常的原因在于“西”作为标记,表示外来事物,且这类词数量较多,“东洋”所构成的词虽然也表示外来事物,但数量较少,而且与“西”为同义词。数据显示“南”、“北”的数据既不符合频率标准,也不符合组合标准,在方言中,以“南”命名的地名多于以“北”命名的地名,原因无从知晓。从认知角度看,东西因表示较近距离而成为无标记项,南北因多表示较远距离,而成为有标记项。

二、用草本植物制作领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草本植物制作领带(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研究
    第一节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第二节 清代以前的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背景
        一、族源历史与原始崇拜
        二、环境变化与民族认同
        三、审美风尚与文化交融
第二章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研究
    第一节 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一、以文字为主的文献
        二、以图片为主的文献
    第二节 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一、20世纪以前的相关文献研究
        二、20世纪至今的相关文献研究
    第三节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背景
        一、服饰技艺
        二、文化背景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研究
    第一节 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概述
        一、服饰结构
        二、服饰图案
    第二节 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概述
        一、织布
        二、织锦
        三、蜡染
        四、刺绣
        五、打褶
    第三节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一、服饰技艺研究相关文献
        二、服饰审美与文化研究相关文献
        三、服饰传承与变迁研究相关文献
        四、服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文献
        五、“百苗图”研究相关文献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变迁背景
        一、变迁背景
        二、变迁原因
第四章 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第一节 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保护困境
        二、保护路径
    第二节 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
        一、传承困境
        二、传承模式
    第三节 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的发展
        一、加强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研究
        二、创新服饰技艺产品设计
第五章 结语
注释及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片目录
附录2: 表格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昭通地理人文概况
        二、三音节词语的判定
        三、三音节与儿化的区分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研究现状
        二、汉语方言三音节词语的研究现状
        三、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研究现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与描写释义相结合
        二、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三、文献研究与历史比较相结合
    第四节 研究价值
        一、三音节词的研究由冷转热
        二、汉语方言的研究价值丰富
    第五节 语料来源
        一、田野调查
        二、历史文献
        三、自拟语料
    第六节 昭通方言语音系统
        一、声母系统
        二、韵母系统
        三、声调系统
        四、声韵调组合规律
        五、音节结构
        六、音变现象
第一章 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 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韵律结构
        一、[1+2]式
        二、[2+1]式
        三、[1+1+1]式
    第二节 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结构类型
        一、复合式
        二、附加式
        三、重叠式
第二章 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造词方法
    第一节 说明式造词法
        一、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二、说明事物的色彩
        三、说明事物的功用
        四、说明事物的领属
        五、说明事物的数量
        六、说明事物的制作方法
        七、说明事物的行为动作
        八、说明事物的适用对象
        九、说明人物的关系
        十、说明事物的状态
    第二节 修辞式造词法
        一、比喻造词
        二、仿词造词
        三、借代造词
        四、委婉造词
        五、夸张造词
        六、拟人造词
    第三节 改造式造词法
        一、重叠造词
        二、添加造词
        三、类推造词
第三章 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的语义分布
    第一节 指称类
        一、具体事物
        二、抽象事物
        三、时间类
        四、空间类
    第二节 陈述类
        一、自然运动类
        二、社会运动类
    第三节 描述类
        一、状态类
        二、性质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形状量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汉语形状量词的本体研究
        1.3.2 形状量词的汉、泰对比研究
        1.3.3 汉语形状量词的二语习得研究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形状量词的汉泰对比分析及偏误预测
    2.1 对比分析
        2.1.1 条状量词
        2.1.2 面状量词
        2.1.3 体状量词
    2.2 偏误预测
第3章 基于语料的泰国中学生形状量词偏误分析
    3.1 语料来源
    3.2 语料分析
        3.2.1 填搭配名词测试
        3.2.2 看图写话无限制测试
        3.2.3 看图写话有限制测试
        3.2.4 填量词测试(无图)和填量词测试(有图)
        3.2.5 问卷及综合测试
    3.3 偏误类型
        3.3.1 量词“个”的泛化
        3.3.2 近义形状量词的混用
    3.4 偏误成因
        3.4.1 母语负迁移
        3.4.2 目的语规则泛化
        3.4.3 运用交际策略
第4章 针对泰国中学生的习得形状量词教学对策
    4.1 对教师的建议
        4.1.1 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4.1.2 根据学生特点展开形状量词教学
    4.2 对教材编排的建议
第5章 结语
    5.1 总结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知识分子的研究
        二、媒介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三、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网络民族志
        二、内容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界定
        一、学界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二、本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思考
    第二节 何谓藏族知识分子
        一、学界对藏族知识分子的描述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
    第三节 微博中的藏族知识分子
        一、微博平台的选择
        二、微博中藏族知识分子的选择标准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统计说明
第三章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形象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的主题类型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量化描述
        一、微博来源:转发多于原创
        二、呈现形式:以复合形式为主
        三、发布数量:2011 年后逐渐减少
第四章 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描述
        二、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三、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多元表达
    第二节 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三、藏族文化是文学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创作源泉
    第三节 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新闻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三、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职业身份的多元转变
    第四节 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影视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三、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开启藏族影视传播的跨国交往空间
第五章 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情境
        一、社会情境
        二、媒介情境
        三、微博情境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自我建构
        一、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建构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职业身份建构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性别身份建构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社会角色
        一、微博中的文化传播者
        二、微博中的社会动员者
        三、微博中的文化批判者
    第四节 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现代转型
        一、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传播方式转型
        二、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呈现形式转型
        三、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内容特征转型
第六章 结语: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关于中国图瓦人乐器“楚吾尔”的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处
一、中国图瓦人及其吹管乐器:“楚吾尔”
    (一)图瓦人的生活环境与历史背景
    (二)中国图瓦人的宗教节日与传统乐器
    小结
二、“楚吾尔”的形制与演奏技巧
    (一)关于楚吾尔的形制和演奏原理:
    (二)民间传说中的“楚吾尔”和图瓦人的音乐观
    小结
三、“楚吾尔”、“冒顿楚吾尔”及其相类乐器考辨
    (一)“楚吾尔”名称辩议
    (二)“冒顿楚吾尔”与“楚吾尔”比较探究
    (三)“楚吾尔”与“冒顿楚吾尔”的关系
    (四)蒙古族“潮尔”音乐
    小结
四、“楚吾尔”的传承保护及其他
    (一)“楚吾尔”的传承
    (二)“楚吾尔”乐器发展的现状
    (三)“楚吾尔”的保护存在的问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后记

(6)《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服饰类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现汉》不同版本的对比研究
        1.2.2 服饰类词语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目标和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标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汉》各版服饰类词语收录数量及类型分析
    2.1 各版服饰类词语收录数量变化
    2.2 服饰类词语收录变化类型
        2.2.1 新增服饰类词语分析
        2.2.2 删减服饰类词语分析
        2.2.3 词形的替换
        2.2.4 儿化音变化
        2.2.5 条目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汉》各版服饰类词语释义对比研究
    3.1 各版词典服饰类词语义项对比分析
        3.1.1 义项的增加
        3.1.2 义项的删减
        3.1.3 义项的分合
    3.2 释义内容的变化
        3.2.1 释义内容的增补体现了完备性原则
        3.2.2 释义内容的更改体现了准确性原则
        3.2.3 释义内容的删减体现了简洁性原则
        3.2.4 释义内容顺序的调整体现了系统性原则
    3.3 服饰类词语色彩义的标注变化
        3.3.1 语体色彩的标注变化
        3.3.2 地域色彩的标注变化
        3.3.3 时代色彩的标注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汉》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研究
    4.1 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的构成方式
    4.2 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的组合特征
        4.2.1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形式特征
        4.2.2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构词特征
    4.3 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的使用情况
        4.3.1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使用频率统计
        4.3.2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使用频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朱子家礼》源流考镜
    第二节 《朱子家礼》朝鲜化溯程
    第三节 《丛书》特色“诸具”解题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概况
凡例
第一章 朝鲜特色化“诸具”形成始末
    第一节 肇端:丘濬《家礼仪节》
    第二节 枢机:金长生《丧礼备要》
    第三节 成熟:李縡《四礼便览》
    第四节 中国《家礼》所涉“诸具”汇总
第二章 朝鲜时代“通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通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通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三章 朝鲜时代“冠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冠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冠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四章 朝鲜时代“婚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婚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婚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五章 朝鲜时代“祭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祭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丛书》对《家礼》祭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本题取用《韩国礼学丛书》目录
附录二:中国、李氏朝鲜尺度表
附录三:朝鲜所用《家礼》“诸具”汇总
附录四:本文所涉诸具索引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8)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1.4.1 本文的切入点
        1.4.2 本文的框架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
        1.5.3 未来的展望
    1.6 本章小结
    1.7 本章参考文献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2.3 本章小结
    2.4 本章参考文献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2.1 染料的制作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3.4 本章小结
    3.5 本章参考文献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4.6 本章小结
    4.7 本章参考文献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5.3 本章小结
    5.4 本章参考文献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3 本章小结
    6.4 本章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霍克尼绘画艺术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霍克尼其人其艺
    二.霍克尼绘画艺术研究学术回顾
    三.选题的意义
上篇:霍克尼绘画艺术的分期
    第一章 启蒙与学院派的训练(1958年之前)
        第一节 绘画的启蒙
        第二节 学院派的训练
        小结
    第二章 抽象与波普之间(1958-1965)
        第一节 庞杂的影响
        第二节 在具像和抽象之间,主题与风格的多样化
        小结
    第三章 “自然主义”及其突(1966-1981)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推进与陷入
        第二节 “自然主义”的抑制与突破
        小结
    第四章 立体主义与毕加索的影子(1982-1987)
        第一节 照片的拼合与拼贴
        第二节 绘画与印制新尝试
        小结
    第五章 新的形式主义(1988-1992)
        第一节 在抽象与具像的边缘
        第二节 新媒介的开拓
        第三节 舞台美术设计
        小结
    第六章 重返具像(1993-2001)
        第一节 肖像写生
        第二节 风景画
        小结
    第七章 探索水彩画(2002-2004)
        第一节 归乡与选择水彩
        第二节 水彩画的探索
        小结
    第八章 油画写生(2005-2007)
        第一节 油画肖像写生
        第二节 油画风景写生
        小结
    第九章 传统媒介与新生媒介的并行与渗透(2008-2012)
        第一节 传统媒介
        第二节 新生媒介
        小结
    第十章 短暂回归与再次反复(2012-2016)
        第一节 死亡阴影与返璞回归
        第二节 重归视觉的愉悦
        小结
下篇:霍克尼绘画艺术的性质
    第十一章 绘画与生活的互化
        第一节 霍克尼与波普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同质同构
        第三节 霍克尼常见的绘画风格
        小结
    第十二章 印刷与传播:图像影响的最大化
        第一节 霍克尼所理解的印刷和传播
        第二节 绘画作品的印刷
        第三节 绘画作品的综合传播
        小结
    第十三章 多种媒介与技艺及其与绘画风格转换的关系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绘画中的媒介和技艺的关联
        第二节 对媒介的广泛涉猎和对技艺的不断尝试
        第三节 媒介和技艺及其与绘画风格的形成与转换
        小结
    第十四章 无尽的写生
        第一节 写生的类型
        第二节 写生的媒介和题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现代汉语方言方位词不对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标记理论研究现状
        二、汉语方位词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方位词定义的争论
        (二)古汉语方位词研究现状
        三、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现状
        (一)语言学科内的研究
        (二)跨学科的研究
        四、汉语方言方位词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汉语方位词定义及标记理论概述
    第一节 汉语方位词
        一、汉语方位词定义
        二、汉语方言方位词分类
    第二节 理论概述
        一、标记理论概念
        (一)初创期
        (二)发展期
        (三)完善期
        (四)标记理论的新发展
        二、标记模式
        三、形成原因
        (一)语用方面
        (二)认知方面的原因
        四、不对称研究
        (一)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
        (二)不对称判别标准
        五、空符号概念
第二章 方言中方位词不对称分析
    第一节 上、下的不对称分析
    第二节 前、后的不对称分析
    第三节 里、内、中、外不对称分析
    第四节 左右不对称分析
    第五节、东、西、南、北不对称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用草本植物制作领带(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 谢蕊.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昭通方言三音节词语研究[D]. 张荣波.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形状量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段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4]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D]. 张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关于中国图瓦人乐器“楚吾尔”的考察研究[D]. 马毓青.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服饰类词语对比研究[D]. 张二影. 河北大学, 2019(08)
  • [7]《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D]. 赵曜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9]霍克尼绘画艺术考察[D]. 王乐其.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5)
  • [10]现代汉语方言方位词不对称研究[D]. 毕桐昊.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标签:;  ;  ;  ;  ;  

用草药打领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