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洪限制水位研究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贾长伟[1](2020)在《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研究 ——以碧口水库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且洪涝灾害频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蓄功能,在防洪安全得到保证的条件下,切实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是重要的缓解方式。汛限水位是水库优化调度中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大多数水库采用汛限水位静态控制方法,无法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蓄能力,为了安全合理运用洪水资源,依据气象水文预报信息,对水库实施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水库发电、供水等兴利效益,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库的防洪效益,因此,对水库实时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是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碧口水库,开展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面的研究同时,对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进行优选,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碧口水库的基本情况,对碧口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现状条件进行分析。(2)考虑碧口水库进行动态控制的影响因素,选用预泄能力约束法和分级预泄法,推导出动态控制域变化范围。同时根据下游防洪安全,考虑实时调度中汛期水位的动态控制原则,建立了8个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3)以最大坝前水位、最大下泄流量、下游河道高水位运行历时作为指标考量防洪效益,以年平均增发电量和水资源利用增量作为指标考量兴利效益,建立可以对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进行评估的决策指标体系。(4)为了综合考虑决策者的意见,以及指标值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量,将主观权重法和客观权重法结合,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5)分别采用分类决策树、贝叶斯网络网络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三种方法对动态控制方案优劣进行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获得的8个方案之间的优劣对比结论基本一致,方案6为最优方案。(6)分析认为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分类决策树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计算决策结果,缺点是生成决策树过程中所需基础数据量大,得到的评价结果区分度相对较小;使用贝叶斯网络模型,优点是所需基础数据量小,且对比优劣度相近的方案时,其评价结果区分度相对明显,更容易对各方案进行优劣比较,缺点是计算原理复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原理简单、所需基础数据量小,但评价结果区分度相对较小。(7)针对碧口水库的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在接到洪水预报后,推荐以分级预泄作为预泄方式、以(694.60m,695.40m)作为动态控制域、以碧口水库现行防洪调度规则泄洪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作为推荐方案。(8)本文针对碧口水库所进行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相关内容,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葛雅娴[2](2020)在《兼顾灌溉与排涝的圩区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圩区是平原地区的人们在长期治水实践中进行农业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圩区所在地区通常水资源丰富、气温温和、土地肥沃,宜于作物生长,适合人类生产,生活。近现代随着城市化发展,圩区相继出现许多大中城市,因此圩区进一步成为工农业发达、资源要素聚集、财富相对集中的区域。从一方面来看,圩区的地势低洼,地形平缓,洪水期水高地低,因此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另外一方面,圩区工农业发达,需水强度大,当地水资源满足不了需水。本文以北洲大圩为例,研究了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与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的关系,泵站设计排涝流量与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的关系,提出综合考虑了当地水资源利用与排涝二方面因素的合理确定圩区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的方法,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型圩区河道的治理及管理提供参考。(1)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与河道排涝起始水位关系研究针对北洲大圩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主要取自域外长江,当地水资源主要供给农业灌溉,当地水资源不够时,用外来水补充农业灌溉之需的水资源利用特点,构建考虑不同下垫面条件的降雨产流及灌溉需水模型,由当地逐日降雨、蒸发资料计算得到当地水资源量、灌溉需水量;根据计算得到的当地水资源量与灌溉需水量,以圩区河道生态水位与排涝起始水位作为控制,参考水量平衡的思想分析计算河道的蓄水量,统计当地水资源利用量及当地水资源利用率。研究表明,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与降雨量、当地水资源量、排涝起始水位等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与排涝起始水位呈线性关系,呈正相关。受降雨量、当地水资源量影响,不同年份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与排涝起始水位关系不一样,排涝起始水位在2.4m到3m之间变化时,水资源利用率最高值为1,最低值为0.04。(2)设计排涝流量与河道排涝起始水位关系研究针对圩区涝水需要通过泵站外排、而圩区河道可以短期调蓄部分涝水的特点,计算不同频率设计暴雨,通过产汇流计算得到进入圩区河道的流量过程,考虑不同排涝起始水位与设计排涝水位,计算设计排涝流量。经计算可得,不同水面率情况下,北洲大圩的不同排涝起始水位和排涝模数关系、不同单位调蓄容积和排涝模数关系。研究表明,排涝模数和排涝起始水位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指数函数中的两个参数均和水面率有相应的函数关系。对单位面积调蓄容积和排涝模数关系研究可知其关系依然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并且指数函数中的两个参数也与水面率有相应的函数关系。(3)确定适宜的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的研究在河道生态水位及设计排涝水位确定的前提下,当设定的河道排涝起始水位较高时,有利于当地用水,但是,不利于排涝,反之亦然。以北洲大圩为例,研究如何将圩区河道排涝起始水位控制在合理范围或最佳位置,根据对当地水资源利用量和洪水调蓄的定量研究,计算利用圩区当地水资源产生的效益,计算洪水风险产生的损失,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北洲大圩河道排涝起始水位适宜范围在2.55m-2.85m之间。为了得到更加适宜的排涝起始水位,进一步构建协同决策模型进行最佳水位的求解,根据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洪水损失结合模型求解得到水位适宜范围在2.65m-2.8m之间,且最佳水位为2.8m。通过对圩区排涝起始水位和水资源利用率、排涝模数、调蓄容积的关系研究得到的相关结论,可以为圩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将圩区水资源和河道调蓄能力充分利用,减轻在汛期时的洪灾损失,保证日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圩区的发展。
张建[3](2019)在《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文中指出秦岭北麓是陕西省关中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在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下,各地陆续开展的水系治理工作,治理思路及办法存在差异,治理效果岑差不齐;秦岭北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全盘考虑,系统谋划,开展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工作。本文对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开展研究,主要采用现场查勘,搜集整理相关现有资料统计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与经验制定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地方主管部门座谈,听取专家意见,开展综合评价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以现有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成果为基础,对秦岭北麓地区水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秦岭北麓水资源禀赋及承载能力,研究秦岭北麓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秦岭北麓水系系统治理策略;结合秦岭北麓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典型案例,研究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水环境治理措施等。研究成果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调查清楚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基础资料,河流水库现状情况。2.现状调查评价通过对结论设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同时对无法定量的内容,采用定性说明和阐述。并总结共性,突出个性,综合评价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评价了秦岭北麓水资源现状,算清了水帐;建立水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从生态水量、河道物理形态方面分析评价;通过划分的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分析评价水环境保护现状;对水土保持现状及防洪体系也进行了分析评价。3.找出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治理办法。4.根据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分析评价办法开展辋川河水系治理研究,首先找出辋川河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最后对治理实施效益做以评价。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系统的解决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以能落地实施的对策措施为后面实施水系治理地区提供借鉴参考。
吴悠[4](2019)在《河道洪水演进与错峰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化及系统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流域洪水到河道洪水,洪水的演进、干支流洪峰遭遇、用水库实施错峰调度等一直是传统研究主题,都很重视,但都没有十足的调控把握。河道洪水的发生发展,特别是与河道相关的水库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决策者十分关注。对河道洪水事件研究成果多,但受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影响,河道洪水灾害仍然是频发、广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洪水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发展过程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应对过程中,对洪水演进和错峰调度的可视可信可管理手段极为需要。围绕这一重要需求,本文采用组件技术,将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的模型方法粒度化为可控单元,按照组件标准把每个单元封装成组件,建立了模型方法组件库:以组件库为基础,提出了“人机交互”洪水错峰调度和适应性错峰调度两种调控方式;以渭河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综合集成平台,采用知识图和组件搭建了河道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的仿真系统,为河道洪水的错峰调度决策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应用尝试。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河道洪水演进及其模型方法组件化。对河道洪水演进的经典马斯京根模型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组单元化分析,采用组件技术封装了马斯京根模型方法,实现了河道洪水演进模型方法的组件化。(2)洪水错峰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化及调度方式研究。水库调度的模型方法多,但实际应用上不灵活,脱离实际,同样可以采用组件技术对调度模型及方法组件化。针对单库和多库防洪调度分别建立了优化调度模型,并将其组件化,建立了洪水错峰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库;为了提高调度过程中灵活适应性及可操作性,提出了“人机交互”下的洪水错峰调度和适应性错峰调度的两种错峰调度方式。(3)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开发实现了河道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仿真系统。在知识可视化技术、组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渭河流域陕西段为对象,基于综合集成平台,搭建了河道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的仿真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及适应性强的可视化洪水调度决策。(4)以渭河“11.9”洪水事件为例开展了模拟仿真。对照渭河“11.9”洪水的实际发生发展过程,用开发的河道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仿真系统模拟仿真了“11.9”洪水的演进过程,用适应性错峰调度和“人机交互”错峰调度两种调度方式进行了人为控制下的对比验证;在洪水演进的过程中,把预警、应急响应、应急预案等关联;在水库有限的调蓄能力下,提高了错峰的效果,特别是可视化的过程,让洪水的发生发展都能够有所掌控,考验了系统的可行与有效。
刘曾美,郑志勤,陈斯达,冯斯安[5](2018)在《南方感潮地区水库的挖潜改造》文中指出为有效缓解南方感潮地区严重的内涝灾害和枯水期因受咸潮影响而供水不足的问题,对南方感潮地区的水库进行挖潜改造,使其充分发挥滞洪和避咸蓄淡的功能。以位于广东省中珠联围的田心水库为例,系统介绍水库挖潜改造的思路以及挖潜改造分析过程,其中水库调度运行规则的拟定方法,需要结合研究承泄区水位变化规律、涝区暴雨与承泄区水位的遭遇规律以及区域排涝情势才能分析拟定。实例研究表明,不增加水库汇水面积和坝高时,在溢洪道上设置高4 m的闸门,能滞蓄最大6 h洪水与下游错峰,且增加兴利库容121万m3;若增加西面山坡地的截流面积,则在溢洪道上设置高6 m的闸门,增加2 m坝高,合理调度,也能滞蓄最大6 h洪水与下游错峰,且增加兴利库容193万m3。
苟翡翠[6](2017)在《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以梦泽湖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市目前普遍面临着缺水与内涝并存的问题。在行业内政策不断促动城市环境更新、城市旱涝防治战略积极重构的发展背景下,城市水域空间作为满足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升级城市滞涝防旱能力双重需求的物质空间载体,面临着功能精细化的发展契机。城市人工湖是现当代城市水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抗旱、景观美化、休闲游憩等复合功能和较强的建设适应性与灵活性,目前也面临着基础研究理论缺乏、功能定位局限、建设模式滞后的发展困境。如何保持运行水量是地处高密度城市建成区缺乏补水水源的城市人工湖所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此次课题是以城市人工湖为研究对象,在辅助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的目标导向下所进行的水文景观设计方法的初步探索。本文主要包括了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对景观生态学、城市水文学、生态水文学等与城市人工湖水量问题紧密相关的基础理论的归纳,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城市人工湖建设及其水量管控的历史智慧与当代经验。第二部分,介绍了运用文献调研和归纳演绎法所剖析的城市人工湖的水量平衡机制、城市背景下人工湖水量的受扰机制,梳理了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的计算与调控途径等基本原理,并进行了一定的应用转化。第三部分,推理了景观与城市人工湖水文过程的关联性及以这种关联性为切入点介入调控城市人工湖水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人工湖的水文过程和景观系统分别进行了系统结构与系统要素的发散分析,同时运用关联分析法判别了城市人工湖景观系统与城市人工湖水文过程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其二者的耦合模式。在引入促进水量保持的导向目标后,将城市人工湖水文过程与景观系统的耦合模式进行转译,初步形成了城市人工湖水文景观系统的基本内涵。第四部分,尝试归纳了面向城市人工湖水量调控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提出了集水导向的景观优化设计模式,总结了景观系统结构设计和要素设计的具体内容,并初步搭了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景观设计方法框架,介绍了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景观设计工作流程。第五部分以梦泽湖公园为设计实践对象,应用所得的景观设计方法和水量平衡计算方程,检验了此次课题的理论原理、应用价值和设计实践思路。此次课题在景观功能与景观设计工作层面将景观的物质空间特性与城市人工湖的水文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的整合,对城市人工湖的水量保持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求解,以期能够对城市人工湖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扩展,促进城市水域景观设计形成的新思路,同时也能够为解决城市人工湖的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辅助,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和“海绵体”的建设带来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意义。
刘荣,周奋强,朱颖[7](2015)在《彭水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增发电量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受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和重庆电网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彭水水电站在汛期难以按预想出力消纳来水运行,产生一定调峰弃水损失电量。本文总结了电站在水库优化调度、上下游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建立、电力跨省(区)外送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提高水能利用水平增发电量,充分利用水电清洁能源的几点思考。
程毅[8](2012)在《水库分期汛限水位及其控制运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加剧,适度利用洪水资源将成为解决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洪水资源利用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重要措施和现实选择,依赖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现有水库的调蓄作用,挖掘调蓄潜力,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适时适度的将部分洪水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水资源,对缓解流域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库的汛限水位是水库防洪调度的重要指标,在水库实时调度过程中,它直接关系到合理解决水库防洪与兴利目标之间的矛盾。汛期防洪限制水位过高,则利于兴利而不利于防洪;反之,则利于防洪而不利于兴利。因此在保障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对汛期时水库的汛限水位研究十分必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流域汛期的定义及其描述方法、水库汛期分期的常用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本文所应用的模糊集合分析法和分形法在汛期分期上的应用。其次,重点介绍水库汛限水位的确定方法:汛限水位分期控制和实时动态控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最终选择分期控制应用于所研究水库。对汛限水位调整所带来的风险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主要介绍了漫坝风险和溃坝风险及其计算方法;效益识别及其分析方法,根据所研究水库的主要功能,本文主要计算了其供水效益。最后,根据前述方法及其原理,确立模糊分析法为分期及汛限水位确定的主要方法,并以高塘水库为例,推求其汛期分期和汛限水位过程线,并分析其漫坝风险和供水效益,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认为将高塘水库的汛前、汛后控制水位由当前的34.5m抬高到35.5m,主汛期保持33.5m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供水效益895.75万元且风险可控。
刘招[9](2008)在《水库的洪水资源化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水库利用洪水资源的必要条件和方法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水库洪水资源化方法,包括水库分期分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和汛末期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等,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效益问题,这对实现洪水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结合洪水特性和规律,分析了各种水库洪水资源化方法内在的一致性;对暴雨成因、暴雨尺度和流域洪水特性等与洪水资源化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了天气预报和水雨情预报信息在洪水资源化中的可用性。通过引入粗糙集理论对降雨预报信息进行知识发现,其分析结果显示,天气预报这种模糊的、定性的信息,可成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依据。(2)针对安康水库工程实例,提出了基于6h预报径流深信息的防洪预报调度方式。分别从不同频率、不同典型年和不同起调水位等几个方面,对常规防洪调度和预报调度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采用防洪预报调度方式不但有利于水库上下游防洪安全,也有利于洪水资源化利用,其较常规调度规则具有更好的调洪效果。(3)提出了分期分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分形理论对安康水库汛期洪水分期进行研究并确定了分期汛限水位,以分期静态汛限水位作为各分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下限,应用改进的预泄能力约束法求得动态控制域上限,从而得到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短期分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调度方式,运用其进行模拟调洪,可取得较大的发电效益。(4)根据对水库入库洪水规律以及洪水分期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到汛末洪水对实现洪水资源化效益的重要性,首次提出了基于洪水资源化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探讨以汛末洪水为主要目标,有效调节利用汛末洪水的调度途径。并采用模拟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绘制了安康水库汛末期以洪水资源化为目标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通过调洪对比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和优越性。(5)在分析风险概念及水库洪水资源化中各种风险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在不考虑洪水预报和天气预报情况下,探讨了水库调洪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水库超蓄风险率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不同超蓄水位下以机组满发方式消落所需要的歇洪间期。接着引入信息扩散理论,结合安康水库实例,对水、雨情等预报信息应用于洪水资源化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应用预报信息的水库洪水调度风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降雨漏报后水库的防洪风险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最后从不同角度对水库洪水资源化效益的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所提出的方法和理论都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文中应用了一些信息科学和分形理论等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模型和方法,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可作为水库洪水资源化实践的参考。
刘画眉,赵英林[10](2007)在《水库防洪限制水位分析与实例论证》文中认为该文概述了水库防洪限制水位的分析计算方法,并以官庄水库作为研究实例,分析论证了该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其分析论证方法对其他水库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二、防洪限制水位研究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洪限制水位研究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研究 ——以碧口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
1.2.1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研究进展 |
1.2.2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研究现状 |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碧口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现状条件分析 |
2.1 碧口水库流域基本情况 |
2.2 碧口水库基本情况分析 |
2.2.1 水库基本资料 |
2.2.2 水库现行洪水调度方式 |
2.3 碧口水库进行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
2.4 碧口水库进行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
2.4.1 汛期水位动态控制需具备的条件 |
2.4.2 碧口水库已具备条件分析 |
第三章 碧口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
3.1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域的影响因素 |
3.1.1 碧口水库有效预见期 |
3.1.2 有效预见期内平均入库流量 |
3.1.3 下游河道允许的预泄流量 |
3.2 预泄能力约束法确定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域上限 |
3.2.1 基本思路 |
3.2.2 方法步骤 |
3.3 分级预泄法确定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域上限 |
3.3.1 基本思路 |
3.3.2 方法步骤 |
3.4 预泄能力约束法确定汛期水位动态控制下限 |
3.5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原则及方案 |
3.5.1 碧口水库现行防洪调度规则 |
3.5.2 碧口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原则 |
3.5.3 碧口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 |
第四章 碧口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指标体系 |
4.1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控制指标选取 |
4.2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集及指标特征值的确定 |
4.2.1 利用预泄能力约束法进行预泄计算方案指标特征值 |
4.2.2 利用分级预泄法进行预泄的调洪计算 |
4.2.3 不同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指标计算结果 |
4.3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集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熵权法 |
4.3.3 组合赋权法 |
第五章 基于分类决策树方法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 |
5.1 引言 |
5.2 基于分类决策树方法的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模型原理 |
5.3 应用于碧口水库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决策树 |
第六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 |
6.1 引言 |
6.2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原理 |
6.3 应用于碧口水库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
第七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 |
7.1 引言 |
7.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原理 |
7.3 应用于碧口水库的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兼顾灌溉与排涝的圩区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汇流研究现状 |
1.2.2 排涝模数研究现状 |
1.2.3 洪水资源化研究现状 |
1.2.4 多目标协同决策模型研究现状 |
1.2.5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2 排涝起始水位对圩区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影响分析 |
2.1 圩区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圩区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 |
2.2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
2.2.1 下垫面概况 |
2.2.2 基本要求与计算思路 |
2.2.3 径流计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2.3 灌溉需水量计算 |
2.3.1 水稻灌溉制度 |
2.3.2 冬小麦灌溉制度 |
2.3.3 灌溉需水量计算成果 |
2.4 排涝起始水位和水资源利用率关系分析 |
2.4.1 当地水资源量 |
2.4.2 排涝起始水位和水资源利用率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圩区河道排涝起始水位对排涝影响分析 |
3.1 圩区设计排涝流量计算方法 |
3.1.1 圩区防洪排涝措施 |
3.1.2 圩区设计排涝流量计算方法 |
3.2 圩区河道入流流量过程计算 |
3.2.1 产流计算 |
3.2.2 汇流计算 |
3.3 排涝模数和排涝起始水位关系分析 |
3.3.1 排涝起始水位对排涝模数的影响分析 |
3.3.2 单位面积调蓄容积对排涝模数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圩区河道适宜排涝起始水位的确定 |
4.1 水资源利用效益研究 |
4.1.1 水资源利用效益研究方法 |
4.1.2 河道可利用水量效益计算 |
4.2 洪水风险损失研究 |
4.2.1 淹没洪水计算 |
4.2.2 淹没深度-淹没面积关系曲线 |
4.2.3 洪水风险损失值 |
4.3 适宜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的确定 |
4.3.1 灌溉排水复合系统的协同度 |
4.3.2 协同决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
4.3.3 协同决策模型的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水系治理概况及经验 |
1.3.2 国内水系治理研究现状及经验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秦岭北麓水系概况及历史演变 |
2.1 区域概况 |
2.1.1 秦岭北麓区域范围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水系基本情况 |
2.2 水系历史演变情况 |
2.2.1 水系历史 |
2.2.2 水系治理成就 |
3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 |
3.1 调查范围及区域特点 |
3.1.1 调查范围 |
3.1.2 区域特点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的主要内容 |
3.3.1 水资源开发利用 |
3.3.2 防洪减灾 |
3.3.3 水土保持 |
3.3.4 水资源保护 |
3.3.5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 |
3.4 收集资料统计 |
3.4.1 秦岭北麓主要河流、峪道调查统计 |
3.4.2 秦岭北麓已建成水库统计 |
3.4.3 峪口以下河流物理形态调查统计 |
4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分析 |
4.1 水资源概况分析 |
4.1.1 水库情况 |
4.1.2 供水量分析 |
4.1.3 用水量分析 |
4.1.4 用水水平分析 |
4.2 水生态现状分析 |
4.2.1 峪道保护状况 |
4.2.2 河湖物理形态状况 |
4.2.3 河流生态需水满足状况 |
4.2.4 重要湿地保护状况 |
4.3 水环境现状分析 |
4.3.1 面源污染分析 |
4.3.2 内源污染调查分析 |
4.3.3 重点水源地水质分析 |
4.3.4 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 |
4.4 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
4.4.1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4.4.2 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分析 |
4.5 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1 宝鸡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2 西安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3 渭南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5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评价 |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
5.1.1 总体评价 |
5.1.2 主要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
5.2 水生态现状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2 生态水量评价 |
5.2.3 河湖物理形态评价 |
5.3 水环境评价 |
5.3.1 水功能区现状水质评价 |
5.3.2 入河排污口现状评价 |
5.4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
5.5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
6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问题及治理策略 |
6.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
6.1.1 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 |
6.1.2 空间布局不尽均衡 |
6.1.3 水治理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还没有形成 |
6.1.4 水生态空间不足,河道自然功能弱化 |
6.1.5 防洪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
6.2 秦岭北麓水系治理策略 |
6.2.1 水资源管理策略 |
6.2.2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6.2.3 水环境治理 |
6.2.4 水土保持建设 |
6.2.5 防洪体系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 |
7 案例分析-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 |
7.1 流域概况 |
7.1.1 流域自然概况 |
7.1.2 社会经济概况 |
7.2 现状及存在问题 |
7.2.1 治理现状 |
7.2.2 存在主要问题 |
7.3 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方案 |
7.3.1 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 |
7.3.2 生态用水保障方案 |
7.3.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
7.3.4 水环境治理方案 |
7.4 实施效益评价 |
7.4.1 社会效益评价 |
7.4.2 生态效益评价 |
7.4.3 经济效益评价 |
7.4.4 综合效益评价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河道洪水演进与错峰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化及系统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概况 |
2.1.3 水文气象 |
2.2 水利工程概况 |
2.3 重点监测断面概况 |
2.4 渭河洪水灾害成因及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3 河道洪水演进及其模型方法组件化 |
3.1 河道洪水演进基本原理 |
3.2 河道洪水演进模型 |
3.2.1 圣维南方程组 |
3.2.2 马斯京根演算法 |
3.3 马斯京根模型组件化 |
3.3.1 组件技术介绍 |
3.3.2 线性马斯京根模型组件设计 |
3.3.3 非线性马斯京根模型组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洪水错峰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化及调度方式研究 |
4.1 河道洪水错峰调度基本原理 |
4.2 洪水错峰调度模型和求解方法 |
4.2.1 单库优化调度模型 |
4.2.2 多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 |
4.2.3 水库防洪调度模型求解方法 |
4.3 错峰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化 |
4.4 洪水错峰调度方式 |
4.4.1 人机交互下的错峰调度方式 |
4.4.2 适应性错峰调度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河道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仿真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1.1 综合集成平台 |
5.1.2 知识可视化技术 |
5.1.3 组件开发技术 |
5.2 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知识图可视化实现 |
5.2.1 知识图绘制流程 |
5.2.2 知识图绘制实现 |
5.3 组件化技术实现 |
5.3.1 组件开发 |
5.3.2 服务的注册与发布流程 |
5.4 仿真系统的搭建 |
5.4.1 流程图的绘制 |
5.4.2 组件的定制和添加 |
5.4.3 河道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系统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河道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系统实例应用 |
6.1 “11.9”洪水概况 |
6.2 “11.9”洪水演进模拟 |
6.3 “11.9”洪水错峰调度 |
6.3.1 防洪优化调度 |
6.3.2 适应性错峰调度 |
6.4 与应急预案的关联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南方感潮地区水库的挖潜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田心水库挖潜改造思路与调度运行规则 |
2.1 挖潜改造思路 |
2.2 调度运行规则 |
3 挖潜改造分析计算 |
3.1 针对原集雨面积的挖潜改造 |
3.2 增加汇水面积的挖潜改造 |
4结语 |
(6)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以梦泽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情境问题困扰 |
1.1.2 行业政策促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城市人工湖 |
1.3.2 水量保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意义 |
2 相关理论、历史经验及当代实践 |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2 相关理论研究的思维转变 |
2.2 城市人工湖建设与水量管理的历史经验 |
2.2.1 中国古代城市人工湖案例分析 |
2.2.2 中国古代城市人工湖建设与水量管控智慧 |
2.3 当代城市人工湖实践及其水量管控经验与反思 |
2.3.1 当代城市人工湖实践案例分析 |
2.3.2 当代城市人工湖水量管控的经验与反思 |
2.4 本章小节 |
3 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机制、受扰机制与关键问题 |
3.1 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机制 |
3.1.1 城市人工湖水系统特征与水量平衡要素 |
3.1.2 城市人工湖保持水量平衡的内涵与条件 |
3.1.3 城市人工湖水量波动的规律与调度原理 |
3.2 城市背景下人工湖水量平衡受扰的机制 |
3.2.1 城市人工湖补水胁迫 |
3.2.2 城市人工湖水量耗散胁迫 |
3.3 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的计算与调控途径 |
3.3.1 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的计算方法 |
3.3.2 城市人工湖水量的调控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人工湖水文循环过程与景观系统的耦合途径 |
4.1 耦合城市人工湖水文循环过程与景观系统辅助调控城市人工湖水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4.1.1 城市人工湖设计中面临的水量问题 |
4.1.2 城市人工湖水量设计与城市人工湖水文循环系统的关系 |
4.1.3 水文循环系统视角下城市人工湖水量问题发生的本质 |
4.1.4 调控城市人工湖水量的可持续途径—景观系统与水文过程的耦合 |
4.2 城市人工湖的水文过程 |
4.2.1 城市人工湖水文循环过程与物质空间的投射关系 |
4.2.2 城市人工湖的水文过程尺度与空间边界 |
4.3 城市人工湖的景观系统 |
4.3.1 城市人工湖的景观系统的要素构成 |
4.3.2 城市人工湖的景观结构 |
4.4 城市人工湖水文过程与景观系统的关联分析 |
4.4.1 城市人工湖水文过程与景观系统的发散与关联分析 |
4.4.2 城市人工湖景观系统与水文过程的契合关系求解 |
4.5 城市人工湖景观系统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模式分析 |
4.5.1 城市人工湖景观系统与水文过程的耦合关系 |
4.5.2 城市人工湖景观系统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模式 |
4.6 本章小节 |
5 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
5.1 运用水文景观系统调控城市人工湖水量的原理研究 |
5.1.1 城市人工湖水文景观系统 |
5.1.2 城市人工湖水文景观系统调控水量的原理 |
5.2 集水单元水文过程视角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约束机制 |
5.2.1 集水单元汇流过程受限 |
5.2.2 集水区下渗过程受阻 |
5.2.3 入湖径流路径组织不善 |
5.3 面向城市人工湖水量调控的水文景观设计方法 |
5.3.1 面向城市人工湖水量调控的水文景观设计策略 |
5.3.2 集水导向的城市人工湖水文景观系统设计模式 |
5.3.3 集水导向的城市人工湖水文景观系统设计内容 |
5.3.4 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景观设计方法框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水文过程的水量保持景观设计方法在梦泽湖案例中的应用研究 |
6.1 项目背景 |
6.1.1 梦泽湖公园区位 |
6.1.2 梦泽湖公园上位规划 |
6.1.3 梦泽湖公园总体概况 |
6.2 梦泽湖现状及周边情况 |
6.2.1 自然气候 |
6.2.2 水源分析 |
6.2.3 水量影响因素 |
6.3 梦泽湖水文景观设计基础条件分析 |
6.3.1 场地外部用地条件分析 |
6.3.2 场地内部用地条件分析 |
6.4 梦泽湖集水设计 |
6.4.1 集水潜力分析 |
6.4.2 集水结构设计 |
6.5 梦泽湖景观系统集水方案设计 |
6.5.1 用地布局设计 |
6.5.2 集水系统设计 |
6.5.3 岸线设计 |
6.6 设计方案的水量平衡分析 |
6.6.1 设计方案水量平衡分析的目标 |
6.6.2 梦泽湖水量平衡算法选取 |
6.6.3 梦泽湖水量平衡计算参数分析 |
6.6.4 梦泽湖水量平衡计算 |
6.7 梦泽湖水量调度设计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研究结果对研究问题的响应 |
7.1.2 研究不足与反思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水库分期汛限水位及其控制运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
1.1.2 洪水资源化问题及其必要性 |
1.1.3 洪水资源利用主要途径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汛期分期研究 |
1.2.2 汛期水位控制 |
1.2.3 汛限水位控制运用的风险及效益分析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技术途径 |
2 水库汛期描述方法 |
2.1 汛期的定义 |
2.2 汛期的模糊特征 |
2.3 水库汛期描述 |
2.3.1 普通集合的汛期描述 |
2.3.2 汛期描述的模糊集合理论 |
3 水库汛期分期方法 |
3.1 汛期分期的常规方法 |
3.2 汛期分期的模糊集合分析法 |
3.3 汛期分期的分形理论 |
4 水库汛限水位确定及其控制运用 |
4.1 水库汛限水位确定的主要方法 |
4.1.1 静态汛限水位法 |
4.1.2 动态汛限水位法 |
4.2 水库汛限水位分期控制运用 |
4.2.1 常用方法 |
4.2.2 模糊理论法 |
4.2.3 多目标优化法 |
4.3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用 |
4.3.1 动态控制的可能性 |
4.3.2 动态控制运用的方法 |
4.3.3 汛期蓄水控制方法 |
4.4 分期控制运用与动态控制运用的比较 |
5 水库汛限水位控制运用的风险与效益分析 |
5.1 主要风险及其分析方法 |
5.1.1 溃坝风险分析 |
5.1.2 漫坝风险分析 |
5.1.3 模糊风险模型及其求解 |
5.2 主要效益及其分析方法 |
5.2.1 效益识别 |
5.2.2 效益评价与分析方法 |
6 实例分析 |
6.1 研究水库概况 |
6.1.1 水文气象 |
6.1.2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
6.2 汛期分期 |
6.3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汛限水位过程线计算 |
6.4 风险与效益评价分析 |
6.4.1 风险分析 |
6.4.2 效益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9)水库的洪水资源化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发展前景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结构 |
1.5.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2 水库洪水资源化原理和方法 |
2.1 水库洪水资源化原理和现行方法 |
2.1.1 水库洪水资源化原理 |
2.1.2 水库洪水资源化现行方法 |
2.1.3 水库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
2.2 暴雨、洪水特性与洪水资源化的关系 |
2.2.1 主要暴雨天气系统 |
2.2.2 暴雨天气尺度 |
2.2.3 洪水特性与洪水资源化关系 |
2.3 天气预报、水雨情预报信息在洪水资源化中的应用 |
2.3.1 水雨情自动测报和洪水预报 |
2.3.2 实例:安康水库洪水预报精度分析 |
2.3.3 气象预报信息 |
2.3.4 实例:安康水库降雨预报精度分析 |
2.4 基于知识发现的天气预报信息处理 |
2.4.1 粗糙集理论 |
2.4.2 信息系统与知识获取 |
2.4.3 降雨预报信息的知识获取 |
2.5 洪水资源化的信息利用模式 |
2.6 水库洪水资源化的评价 |
2.6.1 水库洪水资源化风险及效益评估 |
2.6.2 水库洪水资源利用提高率 |
2.6.3 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的效果模式 |
2.7 小结 |
3 安康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研究 |
3.1 安康水库和汉江上游流域概况 |
3.1.1 安康水库 |
3.1.2 汉江上游流域概况 |
3.1.3 汉江上游流域暴雨成因 |
3.2 安康水库洪水预报系统 |
3.2.1 安康水调自动化系统概况 |
3.2.2 产流预报误差对水库防洪的影响分析 |
3.3 安康水库防洪预报调度规则拟定 |
3.3.1 安康水库现行防洪调度规则 |
3.3.2 防洪预报调度判断规则的选取 |
3.3.3 基于6小时径流深预报的安康水库防洪预报调度规则 |
3.4 防洪预报调度与原设计成果对比分析 |
3.4.1 设计、校核和预报调度不同频率洪水的调洪成果 |
3.4.2 对不同典型年的调洪成果 |
3.4.3 不同起调水位的调洪成果 |
3.5 洪水预报调度实例验证 |
3.6 小结 |
4 基于分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的洪水资源化方法研究 |
4.1 水库汛期分期静态汛限水位 |
4.1.1 分期洪水起讫日期的划分 |
4.1.2 分期汛限水位的确定 |
4.1.3 安康水库分期汛限水位 |
4.2 水库分期、分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
4.2.1 动态控制域及分期动态控制域 |
4.2.2 分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
4.2.3 分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
4.3 安康水库分期、分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
4.3.1 安康水库分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
4.3.2 分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
4.4 "20050820"号洪水实例验证 |
4.5 小结 |
5 基于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的洪水资源化方法研究 |
5.1 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
5.1.1 常规方法 |
5.1.2 优化方法 |
5.2 改进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中的应用 |
5.2.1 标准遗传算法及其发展 |
5.2.2 改进的遗传算法 |
5.2.3 模拟与遗传算法的结合 |
5.3 以洪水资源化为目标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绘制原理及方法 |
5.3.1 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 |
5.3.2 模拟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制定调度图的步骤 |
5.4 以洪水资源化为目标的安康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实例 |
5.4.1 资料分析 |
5.4.2 目标函数 |
5.4.3 约束条件 |
5.4.4 优化计算及结果分析 |
5.5 防洪优化调度图的改进 |
5.6 洪水资源化目标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图的验证 |
5.7 小结 |
6 水库洪水资源化的风险和效益分析 |
6.1 水库洪水资源化中的风险问题 |
6.1.1 风险及其本质 |
6.1.2 洪水资源化风险的特殊性 |
6.2 不考虑预报的水库超蓄风险率 |
6.2.1 不考虑预报的水库超蓄风险的计算方法 |
6.2.2 不考虑预报的水库超蓄风险的定义 |
6.2.3 不考虑预报的安康水库超蓄风险 |
6.3 洪水预报方案的风险分析 |
6.3.1 基于正态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 |
6.3.2 洪水预报方案风险的定义 |
6.3.3 洪水预报方案风险率的许可范围 |
6.4 降雨预报信息应用于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中的风险分析 |
6.4.1 无雨、小雨预报方案的风险率 |
6.4.2 降雨漏报后水库的防洪风险率 |
6.5 水库洪水资源化的效益 |
6.5.1 安康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效益分析 |
6.5.2 年型效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10)水库防洪限制水位分析与实例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洪限制水位的意义 |
2 防洪限制水位的确定方法 |
2.1 防洪与兴利不结合或完全结合的情况 |
2.2 采用分期设计洪水的情况 |
2.3 考虑洪水预报的情况 |
3 官庄水库防洪限制水位的确定 |
3.1 官庄水库概况 |
3.2 官庄水库防洪调度规则 |
3.3 防洪限制水位的分析 |
3.3.1 不考虑预报情况下防洪限制水位的分析 |
3.3.2 考虑短期洪水预报情况下防洪限制水位的分析 |
3.4 防洪限制水位方案的选定 |
4 结语 |
四、防洪限制水位研究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研究 ——以碧口水库为例[D]. 贾长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2]兼顾灌溉与排涝的圩区河道排涝起始水位研究[D]. 葛雅娴. 扬州大学, 2020(06)
- [3]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D]. 张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4]河道洪水演进与错峰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化及系统案例分析[D]. 吴悠.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南方感潮地区水库的挖潜改造[J]. 刘曾美,郑志勤,陈斯达,冯斯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6]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以梦泽湖为例[D]. 苟翡翠. 武汉大学, 2017(06)
- [7]彭水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增发电量探索与实践[J]. 刘荣,周奋强,朱颖.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5(05)
- [8]水库分期汛限水位及其控制运用方法研究[D]. 程毅. 扬州大学, 2012(07)
- [9]水库的洪水资源化理论和方法研究[D]. 刘招.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4)
- [10]水库防洪限制水位分析与实例论证[J]. 刘画眉,赵英林. 广东水利水电,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