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成纤维为混凝土“补钙”(论文文献综述)
吕锦飞[1](2019)在《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甲醛(POM)纤维是近年开发的一种高强、高弹模纤维,具有优异的耐酸碱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突出,在复合基体中有优异的分散性。目前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对于聚甲醛纤维研究偏少。本文通过对聚甲醛纤维掺量进行研究,并在最佳掺量下对聚甲醛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性能及高温后性能进行研究。采用0.50、0.45、0.40、0.35、0.30五个水胶比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测试,对比聚甲醛纤维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异,分析聚甲醛纤维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五个水胶比混凝土进行抗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抗渗试验及抗冻试验,对比研究聚甲醛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利用MTS 810材料测试系统研究混凝土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特性、损伤规律及损伤本构模型。利用高温炉研究了混凝土高温后不同冷却机制作用下的性能变化规律,对比研究聚甲醛纤维对高温后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1.2 kg/m3掺量为本试验的最佳掺量。研究了 5个水胶比的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结果发现聚甲醛纤维对于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不大,对于混凝土抗劈拉及抗折性能有显着的增强作用。(2)水胶比越低,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越强。聚甲醛纤维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优于基准混凝土,聚甲醛纤维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抗冻性能。聚甲醛纤维有利于增强混凝土内部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3)在400℃后混凝土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孔隙逐渐被压密实,产生较大的扰动,此温度段的变化对混凝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700℃后由于骨料中的CaCO3受热分解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不足以承受外荷载,热应变逐渐下降。在升温过程中,混凝土受温度影响而膨胀产生热应变,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的抑制混凝土因温度而产生的热变形。(4)基于声发射参数定义了混凝土高温热损伤Ds值及加载阶段损伤DT值,热损伤Ds值曲线能反映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劣化趋势,同时高温带来热损伤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比较大。在加载阶段,损伤DT值能很好描述此阶段混凝土破坏的过程。考虑高温加载试验环境对损伤D值进行修正,建立了加载阶段的损伤本构模型,所建立的本构模型适用于各个温度段。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建立的本构模型中的材料系数进行分析,系数v、q只影响应力的变化趋势,反映材料的强度,而系数p同时对应力和应变都有影响,既反映材料的强度也反映材料的延性。同时对400℃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研究,通过三组稳定可靠的数据计算得出400℃下混凝土的本构方程。(5)在高温自然冷却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先是升高而后逐渐下降,在200℃和40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常温下高,而浸水冷却对混凝土造成二次损失,抗压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聚甲醛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聚甲醛纤维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在两种冷却方式下的劈拉强度相差不大,聚甲醛纤维对于高温后混凝土抗劈拉性能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逐渐下降,损伤D值逐渐增大,同时聚甲醛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了高温后的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降低了混凝土高温后的损伤D值,延缓了混凝土的高温损伤。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内部产生一系列反应,导致混凝土质量损失,而掺入聚甲醛纤维可以在升温初期缓解混凝土的质量损失。
朱亮[2](2019)在《混杂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混凝土具备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便于施工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内用量最大,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但它也存在诸如自重大、延性差、抗裂性能差及抗拉强度低等缺点。当前,建筑结构向着轻型、大跨、超高等方向发展,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高其强度,以满足现代工程对混凝土的需求。在混凝土中添加多种纤维,取长补短,可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文结合纤维混凝土己有的研究成果,开展碳-聚丙烯-芳纶三元混杂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微观机理的一系列研究,分析混杂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增韧作用、本构关系以及对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310个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混凝土试件的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155个尺寸为100mm×100mm×400mm混凝土试件的抗折试验,分别研究纤维长径比、体积掺量、混掺比对混杂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破坏特征和增强机理;建立了混杂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强度模型。(2)通过25个尺寸为100mm×100mm×300mm棱柱体混凝土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单一纤维混凝土以及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绘制并分析了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拟合效果较好。(3)采用SEM电镜对受压破坏后的混凝土浆体以及过渡区界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从水化生成物的数量、裂缝数量及发展情况以及纤维阻裂方面分析了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差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建立了纤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模型。
张明杰[3](2018)在《严寒地区混凝土表层粉化病害修复结构的设计与研制》文中提出混凝土作为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在现代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混凝土有多孔隙、脆性大等固有缺点,由耐久性问题产生的病害并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失效一直是混凝土材料实际应用时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病害混凝土的修复工作也是当今混凝土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沈阳某地病害混凝土修复工作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通过现场勘测,分析了混凝土的病害程度和外观形貌特征;通过对钻芯样的力学性能、抗冻性能的研究,分析了既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病害机理,结合SEM分析,得出混凝土的主要病害机理为冻融破坏。(2)针对混凝土病害机理及其服役环境,设计了一种多梯度复合型修复结构,主要由增强材料层、复合材料层组成,该结构可在对混凝土补强的同时,阻止外界侵蚀介质的进入,同时能够与病害混凝土取得良好的结合,可有效防止混凝土修复后的二次冻融破坏,拥有良好的修复和耐久性能。(3)依据设计的修复结构进行了修复结构制备技术的探讨,试验最终制成的修复结构具有耐久性好、与病害混凝土相容性能好的特点。(4)通过对增强材料层-复合材料层、增强材料层-基层混凝土的结合性能的研究,探讨了修复结构的施工工艺。试验发现采用预浸浆料法对纤维材料进行处理可显着改善增强材料层与复合材料层间的粘结强度,使用井槽法和界面剂可增强修复材料与基层混凝土间的结合性能,使用防水性能、渗透性能好的聚合物涂料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久性。
樊孟孟[4](2017)在《聚丙烯纤维活化改性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丙烯纤维(PP)是一种有机合成的结构规则的结晶型聚合纤维,是一种弹性模量低于水泥基的较为理想的水泥混凝土添加物,其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该种纤维有望用于水泥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整体的强度及抗裂性能。但聚丙烯纤维整个分子中没有活性基团,表面光滑,表面能也很低,是一种憎水材料。与水泥混凝土掺加时,相容性不强,分散效果差,从而使得聚丙烯纤维与水泥基体粘附性也较差,严重制约了该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因此,提高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及结合性能,对于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脆性开裂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以紫外接枝法对聚丙烯纤维进行改性,在纤维表面引入马来酸酐得到初级改性纤维(MPP),采用响应曲面法控制最佳的实验条件为:马来酸酐浓度1.2mol/L、二苯甲酮占马来酸酐质量分数0.8%和紫外光照时间为2.25h。由分析天平、傅里叶红外仪、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纤维摩擦系数测定仪、接触角测定仪、电子pH仪以及纤维强伸度仪等,分别表征了反应前后纤维的状态。通过测试可以看出,PP纤维成功与可以对水泥主要组分发生作用的羧基进行了接枝,最佳条件下接枝率为2.13,红外图谱中出现了清晰的羧基特征峰,纤维表面有明显的刻蚀或是分叉,且表面凹凸比较突出,静摩擦系数增大,接触角显着减小,pH降低明显,但纤维的强度及伸长率减小不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纤维的水泥基掺加使用性能,本研究又利用二乙烯三胺对MPP纤维进行了二次酰化,得到最终的纤维改性产物(D-MPP)。同样采用响应曲面法探求了最佳的酰化反应条件:二乙烯三胺的浓度为1.8mol/L、碳化二亚胺占二乙烯三胺的质量分数1.2%和反应时间为6.75h。采用分析天平、傅里叶红外仪、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纤维摩擦系数测定仪、接触角仪、电子pH仪以及纤维强伸度仪等,分别表征了最终改性产物的状态。通过表征测试,结果表明MPP纤维成功发生了酰化反应,最佳条件下的酰化率为0.47,红外图谱中出现了明显的酰胺基特征峰,纤维表面刻蚀或是分叉更为明显,粗糙度进一步增大,且表面凹凸程度更大,静摩擦系数继续增大,接触角减小程度更加显着,pH值有所增大,但纤维的拉伸强度及伸长率依旧变化不大。最终通过具体的室内模拟的应用试验,分别对水泥混凝土中掺加相同条件下的PP纤维、MPP纤维以及D-MPP纤维的试块性能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研究中通过分别测定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其抗渗性能、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的不断改性,其亲水性不断得到改善,所掺加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分散性也随之不断提高。从而使得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有所改善,且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其抗渗性能、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朱寅[5](2015)在《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及其过程中大分子缠结的研究》文中指出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由聚醋酸乙烯酯(PVAc)醇解而来的水溶性,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其分子主链为碳链,每一个重复单元上含有一个羟基,羟基尺寸小,极性强,十分容易通过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在熔体和溶液中形成交联结构,这对于PVA性能的提升十分有利,其熔点达到了228-240℃,PVA纤维的理论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了208cN/dtex和1988cN/dtex。然而,到目前为止,使用常规聚合度PVA工业化生产的PVA纤维最高强度只达到14cN/dtex,距离高性能纤维的强度标准(≥17.7cN/dtex)还有一定距离。与其他合成纤维比较,PVA纤维具有弹性模量高、粘结力高、耐酸碱、耐磨和耐紫外线等优点,在作为水泥基和树脂基补强纤维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对于制造高强度PVA纤维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针对PVA大分子的特殊结构,要进一步提高PVA纤维的强度,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尽可能地提高PVA的分子量和减小分子量分布,这样就能减少纤维在受外力时大分子链末端应力集中引起的断裂;二是尽可能地提高PVA大分子的间规立构度,因为间规立构相对容易形成分子间的氢键,PVA大分子链在拉伸过程中更容易伸直;三是尽可能地减少纺丝过程中pva大分子链的缠结,这能有效地提高纤维的拉伸倍数、取向度和结晶度。基于此,本论文的目的就是使用市售常规聚合度的pva,制备更高强度和模量的纤维,主要从pva纤维干湿法纺丝工艺的优化,pva大分子缠结的表征和研究,纺丝条件对pva大分子缠结的影响和调控大分子缠结制备高强高模pva纤维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1.对pva/dmso体系的干湿法纺丝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了喷头拉伸、空气拉伸、热拉伸和热定型等纺丝条件对pva纤维强度、模量、取向度和结晶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纺丝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制备了强度为16.5cn/dtex,初始模量为185cn/dtex的pva纤维。此外,对pva纤维的耐热水性能进行了改进,使用对苯二甲醛(tda)对pva纤维进行了缩醛化处理。改性后纤维的强度下降很小,耐热水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沸水中放置15分钟后具有97%以上的质量保留率和91%以上的强度保持率。2.使用溶胀dsc法表征了pva的大分子缠结,选择二甲基亚砜(dmso)为良溶剂,乙二醇(eg)为不良溶剂,配制了体积比为5:5的溶胀剂,当聚合物与溶胀剂比例为1:5时,得到了具有分离峰的溶胀dsc曲线。使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pva纤维在溶胀剂中的溶胀溶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了pva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对溶胀dsc曲线的影响,从而证明了溶胀dsc曲线中位于结晶溶胀峰之后的肩膀峰是pva中缠结结构被解开而产生的吸热峰。3.使用溶胀dsc法对pva纤维在干湿法纺丝过程中的大分子缠结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纺丝液浓度、挤出剪切力、喷头拉伸、空气拉伸和热拉伸对pva纤维的大分子缠结影响很大:pva/dmso纺丝液中大分子缠结程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为8wt%或以下时,缠结程度较小;当喷头拉伸倍数在1.15以下时,缠结程度随着倍数的增加小幅度增加,当喷头拉伸倍数增加到1.15以上时,缠结程度随着倍数的增加而下降;增大纺丝挤出剪切力能使pva初生纤维的缠结程度大幅度下降;空气拉伸不能降低大分子链的缠结程度,反而会增加pva的缠结程度。4.对pva的大分子缠结和解缠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浓度为5wt%和22wt%的pva/dmso溶液中析出了无缠结结构和高缠结结构的pva样品,并分析了两种样品在220℃(热拉伸温度)下的等温缠结和等温解缠过程。研究显示,当材料内部大分子缠结点高于一定数目时,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的运动主要带来解开缠结的效果,而当材料内部大分子缠结点低于一定数目时,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的运动主要带来产生缠结的效果。用avrami方程计算出了在220℃下pva大分子缠结和解缠速率,对于无缠结pva,全部大分子缠结所需的一半时间为6.4分钟;对于高缠结pva,全部大分子解缠所需的一半时间为0.62分钟。用kissinger方法计算出了pva的大分子解缠活化能为1010kj/mol。5.通过增大挤出剪切力、增大喷头拉伸倍数、取消空气拉伸以及增加热拉伸时间等,对纺丝过程中pva的大分子缠结进行了调控,制得了更高强度和模量的PVA纤维。此外,在纺丝液中分别加入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和氧化石墨烯(GO)两种添加剂,成功制备了PVA/nano-SiO2复合纤维和PVA/GO复合纤维。结果显示,nano-SiO2能够在PVA大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结构,PVA/nano-SiO2复合纤维的强度达到了14.3cN/dtex,初始模量达到了202cN/dtex。GO的加入能够大大降低PVA大分子链的缠结程度,PVA/GO复合纤维的强度达到了17.9cN/dtex,初始模量达到了296cN/dtex。
贺巨龙[6](2014)在《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冬季温度低以及水利工程水头高、体积大等原因,就对水利工程中所用的水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以及变形等耐久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面板土石坝中的面板混凝土由于其厚度与其他两个方向的差别比较大对混凝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在水工混凝土中加入纤维能够起到提高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作用,因此研究纤维对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纤维素纤维是新一代高新技术材料,具有弹性模量高、易分散,与混凝土粘结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路面桥面、衬里护壁、地坪等工程部位,近几年在我国市政、公路、桥隧、地铁和薄壁结构、建筑工程、尤其在客运专线中已有较多应用,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少见于报道。本课题首次在堆石坝的面板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素纤维来提高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通过系统的试验对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对掺入不同纤维素纤维掺量和未掺纤维素纤维的水工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绝热温升性能、自生体积变形性能以及干缩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对纤维素纤维的增强作用效果、评价方法、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纤维素纤维掺量,为纤维素纤维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水工混凝土中纤维素纤维掺量在0~1.5kg/m3低掺量时,对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没有影响;能增强水工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减少水工混凝土的干缩变形、自生体积变形;但是掺入纤维素纤维会增加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影响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在0~1.5kg/m3低掺量范围内随着纤维素纤维掺量的增加,水工混凝土抗拉强度逐渐变大,水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也随着提高,水工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以及干缩变形逐渐减小,而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变大。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纤维素纤维的最佳掺量为1.2kg/m3。为了改善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性能,又在在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中加入了WHDF增密剂。纤维素纤维和增强密实剂混掺入水工混凝土后,和单独掺入纤维素纤维相比,能减少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提高了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
高会晓[7](2013)在《纤维和纳米炭黑对G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文中认为纤维增强聚合物筋(FRP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用于传统混凝土结构中替代钢筋,从而有效解决钢筋易于锈蚀所造成的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降低的问题。由于FRP筋和钢筋在制作和力学性能上存在本质区别,故将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不足,而良好的粘结性能是FRP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的基础,也是FRP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提高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对于FRP筋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与钢筋不同,FRP筋为线弹性材料,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之前其应力-应变关系基本为线性,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和屈服阶段。因此,将FRP筋应用于同属脆性材料的混凝土中,所得构件仍为脆性体,破坏时没有明显预兆。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结构型钢纤维,可降低构件的脆性性质,提高构件破坏前的延性。损伤自诊断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基体中复合导电相材料,使其具有感知自身应变或损伤的能力,从而满足结构自我安全检测的需要,防止混凝土结构发生突然的脆性破坏,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但为提高混凝土的导电性而加入的导电相介质(如纳米炭黑、碳纤维和钢纤维),在改善基体导电能力的同时,会对G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产生何种影响并不为人们所了解。在分析了纤维和纳米炭黑对混凝土基体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后,本文通过立方体中心拉拔试验,对纳米炭黑、碳纤维和钢纤维及其掺量变化对GFRP筋与混凝土基体粘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电相介质对混凝土基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单掺碳纤维和钢纤维、碳纤维和钢纤维复掺以及三相导电介质混掺后,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和拉压比,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性质。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纳米炭黑、碳纤维或钢纤维,均可提高G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改善其粘结延性;其中钢纤维的提高作用随其掺量增加而更加显着,而碳纤维由于本身分散困难,掺量提高时对GFRP筋粘结强度和粘结延性的提高作用反而会有所下降。复掺纳米炭黑和碳纤维对改善G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表现出良好的正混杂效应。最后,将试验中得到的GFRP筋粘结-滑移曲线与连续曲线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实在素混凝土基体和纤维混凝土基体中,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均能吻合良好。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议了GFRP筋粘结强度和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并与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进行了对比。
石亚勇[8](2013)在《混杂纤维混凝土梁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混凝土的脆性大、抗拉强度低等弱点严重限制了它优势的充分发挥。纤维增强混凝土是近年来研究最多和应用最广的重要解决途径,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是混凝土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变形能力以及耐久性能。本文从纤维混凝土入手,首先分析了钢纤维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及聚丙烯仿钢纤维混凝土的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并通过实验研究,研究一种新型的聚丙烯纤维—聚丙烯仿钢纤维,将其与低掺量的钢纤维进行混杂,与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比较。针对这种材料,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基本性能试验主要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拉强度以及动弹性模量;另外,我们以普通混凝土以及低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作对比,将各种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应用于混凝土构件中,分析各种纤维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的纯弯段以及剪跨区的变形、裂缝、挠度等的影响。通过实验,优选出良好配比的体积掺量用于施工现场的施工中。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梁的受弯区承载力以及斜截面承载力分析中,0.5%体积含量聚丙烯仿纤维与0.5%体积含量钢纤维的混杂构件要优于其它构件。钢纤维—聚丙烯仿钢纤维混杂钢筋混凝土构件对于防止混凝土的开裂以及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并简要分析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高祖安[9](2012)在《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是替代石棉的最理想材料》文中研究指明综述分析了石棉及其石棉行业存在严重危害性等实际情况,对国外开发的各种石棉替代品的试验、试用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纤维具有高强高模、低伸长、耐酸碱、抗溶剂、耐老化、水泥粘着力好、性价比高等优良特点,以及国外近20年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实践证明,被国际公认为替代石棉的最理想材料。最后提出在我国加快PVA纤维代替石棉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谢品赞[10](2011)在《羟基对苯二甲酸及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新聚合物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和聚对亚苯基苯并二恶唑(PBO)等高性能纤维存在的抗压和复合粘结性能差等不足,通过设计聚羟基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H-PPTA)、聚羟基对亚苯基苯并二恶唑(H-PBO)、聚羟基对亚苯基苯并二咪唑(H-PBI)、聚羟基对亚苯基苯并二恶唑酰胺(H-PBOA)和聚羟基对亚苯基苯并咪恶唑酰胺(H-PBIOA)等新型高分子以进行单羟基改性高性能纤维的新单体合成研究和聚合反应探索。首先,通过2-溴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BT)水解和间羟基苯甲酸(m-HBA)羧化两种方法成功合成BB型新单体2-羟基对苯二甲酸(HTA),结果表明羧化法合成HTA更占优势;此外,还研究了聚合级HTA的精制技术,并探索合成羟基改性的H-PPTA、H-PBO和H-PBI等新聚合物。其次,在浓硫酸或氯化亚砜催化下,经甲醇单酯化或双酯化HTA,高选择性地合成HTA衍生物:3-羟基-4-羧基苯甲酸甲酯(β-MHT)和2-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HT),收率分别为69.0%和94.2%;在低温条件下,DMHT在NaOH水溶液中进行单水解反应,高选择性地合成2-羟基-4-羧基苯甲酸甲酯(α-MHT),收率81.0%。α-MHT再经羟基乙酰化保护、酰氯化、与4-氨基-6-硝基间苯二酚盐酸盐(ANR·HCl)缩合成酰胺、脱水环合、脱保护等反应生成AB型新单体前体2-羟基-4-(6-羟基-5-硝基-2-苯并恶唑基)苯甲酸甲酯(H-MNB),总收率45.8%,并探索经甲酯水解和硝基还原合成AB型新单体2-羟基-4-(5-氨基-6-羟基-2-苯并恶唑基)苯甲酸(H-ABA)。最后,由1,5-二氯-2,4-二硝基苯(DCDNB)经水解与醇解,或经氨解与醇解,分别生成重要中间体5-甲氧基-2,4-二硝基苯酚(MDNP)和5-甲氧基-2,4-二硝基苯胺(MDNA),再分别用保险粉和水合肼选择性单还原硝基合成2-氨基-5-甲氧基-4-硝基苯酚(AMNP)和2-氨基-5-甲氧基-4-硝基苯胺(AMNA),总收率分别为70.3%和19.5%。还探索AMNP和AMNA与单氰胺缩环合制备H-PBOA和H-PBIOA的AA型新单体前体2-氨基-6-甲氧基-5-硝基苯并唑(AMNBX)的合成工艺。本文研究的系列新单体及中间体的分子结构经IR,1H-NMR,MS等定性分析确认。
二、合成纤维为混凝土“补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成纤维为混凝土“补钙”(论文提纲范文)
(1)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纤维混凝土概述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纤维的增强作用 |
1.2.3 纤维混凝土增强理论 |
1.3 水泥混凝土用合成纤维 |
1.4 纤维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
1.4.2 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 |
1.4.3 纤维混凝土高温性能的研究 |
1.5 基于声发射的损伤及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图 |
2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配合比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配合比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2.1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2 耐久性能测试方法 |
2.2.3 高温性能测试方法 |
3 聚甲醛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3.1 聚甲醛纤维掺量研究 |
3.2 聚甲醛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3 聚甲醛纤维增强混凝土机理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4 聚甲醛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4.1 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 |
4.2 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研究 |
4.3 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热-力耦合作用下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 |
5.1 热-力耦合作用下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损伤特性 |
5.2 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 |
5.2.1 基于声发射参数的混凝土损伤变量 |
5.2.2 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 |
5.3 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本构模型 |
5.3.1 建立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本构模型 |
5.3.2 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适用性 |
5.3.3 本构模型系数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温后聚甲醛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6.1 自然冷却后力学性能研究 |
6.2 浸水冷却后力学性能研究 |
6.3 高温后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损伤规律 |
6.4 高温后聚甲醛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目录 |
1 发表的论文 |
2 申请的专利 |
(2)混杂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纤维混凝土概述 |
1.2.1 纤维的种类 |
1.2.2 纤维混凝土的发展 |
1.2.3 混杂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1.3.1 基本理论 |
1.3.2 机理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概况 |
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作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3 试块制作与养护 |
2.2 试验仪器与试验方法 |
2.2.1 试验仪器 |
2.2.2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杂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混杂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混杂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破坏形态的影响 |
3.2.3 混杂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2.4 混杂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压拉比的影响 |
3.2.5 混杂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压折比的影响 |
3.3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试验设计 |
3.3.2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破坏形态的影响 |
3.3.3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
3.3.4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3.5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压拉比的影响 |
3.3.6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压折比的影响 |
3.3.7 强度模型的建立 |
3.4 混杂纤维混掺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试验设计 |
3.4.2 混杂纤维混掺比对混凝土破坏形态的影响 |
3.4.3 混杂纤维混掺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4.4 混杂纤维混掺比对混凝土压拉比的影响 |
3.4.5 混杂纤维混掺比对混凝土压折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4.3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4.3.1 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 |
4.3.2 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
4.3.3 峰值应力与立方体抗压强度 |
4.3.4 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 |
4.4 本构方程拟合 |
4.4.1 分段式本构模型 |
4.4.2 本构方程拟合 |
4.4.3 本构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过程与方法 |
5.3 不同纤维在电镜下的微观形貌 |
5.4 纤维混凝土微观结构 |
5.4.1 水化生成物比较 |
5.4.2 裂缝扩展形式 |
5.4.3 纤维的破坏形式 |
5.5 微观增强机理分析 |
5.5.1 界面过渡区理论 |
5.5.2 增强机理与微观结构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严寒地区混凝土表层粉化病害修复结构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耐久性概述 |
1.2.1 混凝土病害形式及机理 |
1.2.2 混凝土病害修复理论 |
1.3 混凝土病害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病害机理分析及修复结构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备及方法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混凝土病害情况评估 |
2.3.2 抗压强度分析 |
2.3.3 冻融试验分析 |
2.3.4 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2.4 混凝土病害机理分析 |
2.5 混凝土病害修复结构的设计 |
2.5.1 修复结构的性能要求 |
2.5.2 修复结构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修复结构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原理及过程 |
3.3.1 修复砂浆制备方法及性能测试 |
3.3.2 复合材料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外加剂对砂浆性能影响 |
3.4.2 正交试验 |
3.4.3 聚合物改性砂浆的配合比 |
3.4.4 复合材料层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修复结构结合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 |
4.1 结合性能影响因素 |
4.1.1 增强材料层与基层混凝土结合性能 |
4.1.2 复合材料层与增强材料层结合性能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4.3.1 基层混凝土试样的制备 |
4.3.2 界面处理方法 |
4.3.3 界面剂选择及涂覆工艺 |
4.3.4 修复材料选择 |
4.3.5 结合性能测试 |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界面处理方式的影响 |
4.4.2 不同界面剂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4.4.3 基层混凝土龄期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4.5 增强材料层施工工艺讨论 |
4.5.1 辊压法 |
4.5.2 预浸浆料法 |
4.5.3 复合材料层的剥离强度 |
4.6 整体修复结构的施工工艺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聚丙烯纤维活化改性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聚丙烯纤维简介 |
1.2 水泥混凝土掺加纤维的应用现状 |
1.3 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
1.3.1 纤维阻裂理论 |
1.3.2 复合材料理论 |
1.3.3 表面润湿理论 |
1.4 聚丙烯纤维的改性方法 |
1.4.1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
1.4.2 聚丙烯纤维的改性机理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PP纤维紫外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2 PP纤维接枝改性制备MPP |
2.1.3 接枝率的测定 |
2.1.4 红外光谱测定 |
2.1.5 表面形貌测定 |
2.1.6 纤维表面粗糙度观测 |
2.1.7 纤维摩擦系数测定 |
2.1.8 接触角测定 |
2.1.9 纤维pH测定 |
2.1.10 纤维强伸度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P纤维紫外接枝马来酸酐实验方案优化 |
2.2.2 红外表征 |
2.2.3 纤维外观分析 |
2.2.4 纤维表面粗糙度观测分析 |
2.2.5 纤维摩擦系数分析 |
2.2.6 纤维接触角测定 |
2.2.7 纤维pH测定 |
2.2.8 纤维拉伸测定 |
2.3 小结 |
3 MPP纤维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2 MPP纤维酰化实验研究 |
3.1.3 酰化率的测定 |
3.1.4 红外光谱测定 |
3.1.5 表面形貌测定 |
3.1.6 纤维表面粗糙度观测 |
3.1.7 纤维摩擦系数测定 |
3.1.8 接触角测定 |
3.1.9 纤维pH测定 |
3.1.10 纤维强伸度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PP纤维改性实验方案优化 |
3.2.2 红外表征 |
3.2.3 纤维外观分析 |
3.2.4 纤维表面粗糙度观测分析 |
3.2.5 纤维摩擦系数分析 |
3.2.6 纤维接触角测定 |
3.2.7 纤维pH测定 |
3.2.8 纤维拉伸测定 |
3.3 小结 |
4 掺加改性纤维混凝土应用性能研究 |
4.1 纤维水泥混凝土原材料比选及配合比设计 |
4.1.1 原材料性能分析与选用 |
4.1.2 路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1.3 改性聚丙烯纤维作用机理分析 |
4.2 纤维混凝土性能评价方法 |
4.2.1 坍落度试验 |
4.2.2 抗折强度试验 |
4.2.3 抗压强度试验 |
4.2.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4.2.5 抗渗性试验 |
4.2.6 疲劳试验 |
4.2.7 抗冲击试验 |
4.3 掺加改性纤维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 |
4.3.1 施工和易性 |
4.3.2 纤维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 |
4.3.3 纤维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 |
4.3.4 纤维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4.3.5 纤维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 |
4.3.6 纤维水泥混凝土疲劳性能 |
4.3.7 纤维水泥混凝土抗冲击性能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及其过程中大分子缠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简介 |
1.2 高强高模PVA纤维的研究 |
1.2.1 PVA的制备 |
1.2.2 PVA纤维的制备 |
1.2.3 PVA纤维的应用 |
1.3 PVA的大分子缠结 |
1.3.1 大分子缠结的概念 |
1.3.2 大分子缠结对高聚物性质的影响 |
1.3.3 大分子缠结的表征 |
1.3.4 PVA的大分子缠结及其表征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强度聚乙烯醇纤维干湿法纺丝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
2.2.2 纺丝原液的制备 |
2.2.3 干湿法纺PVA纤维 |
2.2.4 PVA纤维的热定型 |
2.2.5 PVA纤维的耐热水改性 |
2.2.6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VA纺丝液的流变性能 |
2.3.2 拉伸对PVA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3 热定型对PVA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4 PVA纤维耐热水性的研究 |
2.3.5 纺丝过程中纤维形态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乙烯醇大分子缠结表征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
3.2.2 PVA薄膜样品的制备 |
3.2.3 PVA纤维样品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VA纤维的溶胀DSC曲线分析 |
3.3.2 溶胀DSC法表征PVA纤维大分子缠结的研究 |
3.3.3 PVA纤维溶胀DSC曲线缠结峰的证明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乙烯醇纤维纺丝过程中大分子缠结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
4.2.2 PVA薄膜样品的制备 |
4.2.3 PVA纤维样品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液浓度对大分子缠结的影响 |
4.3.2 喷头拉伸对大分子缠结的影响 |
4.3.3 挤出剪切力对大分子缠结的影响 |
4.3.4 拉伸对大分子缠结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聚乙烯醇大分子缠结和解缠动力学的研究 |
5.1 引言 |
5.1.1 大分子缠结 |
5.1.2 大分子解缠 |
5.1.3 大分子缠结动力学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
5.2.2 PVA薄膜和纤维样品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A大分子等温缠结和解缠的研究 |
5.3.2 Avrami方程用于大分子缠结与解缠的研究 |
5.3.3 PVA大分子解缠活化能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纺丝过程中缠结的调控以及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
6.2.2 PVA原料的处理 |
6.2.3 纺丝原液的制备 |
6.2.4 PVA纤维的制备 |
6.2.5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控制大分子缠结的纺丝工艺 |
6.3.2 PVA/nano-SiO2纤维的制备 |
6.3.3 PVA/GO纤维的制备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已发表论文 |
2.已授权专利 |
致谢 |
(6)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纤维水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试验研究的方法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 |
2.1.1 水泥 |
2.1.2 砂石骨料 |
2.1.3 粉煤灰和水 |
2.1.4 外加剂 |
2.1.5 纤维素纤维 |
2.2 试验配合比及试件制作 |
2.2.1 试验配合比 |
2.2.2 试件制作 |
2.3 试验设备 |
2.4 基本力学性能测试 |
2.4.1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2.4.2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影响因素 |
3.1.1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
3.1.2 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抗渗等级法 |
3.3.2 渗透系数法 |
3.4 纤维素纤维影响水工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影响因素 |
4.1.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4.1.2 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因素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破坏过程和表面形态变化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纤维素纤维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性能的研究 |
5.1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性能及影响因素 |
5.1.1 混凝土绝热温升 |
5.1.2 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因素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 |
5.3.1 单掺纤维素纤维对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 |
5.3.2 掺入增强密实剂和纤维素纤维两种因素对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 |
5.4 纤维素纤维影响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的试验研究 |
6.1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
6.1.1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 |
6.1.2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的影响因素 |
6.2 试验方法 |
6.2.1 自生体积变形试验方法 |
6.2.2 干缩变形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2 混凝土干缩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纤维素纤维改善水工混凝土变形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纤维和纳米炭黑对G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纤维增强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 |
1.2.3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
1.2.4 钢纤维混凝土 |
1.2.5 合成纤维混凝土 |
1.2.6 碳纤维混凝土 |
1.3 损伤自诊断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 FRP筋研究现状 |
1.4.1 概述 |
1.4.2 FRP筋特性 |
1.4.3 FRP筋适用领域 |
1.4.4 FRP筋发展及应用现状 |
1.5 FRP筋与混凝上粘结性能研究 |
1.5.1 研究概况 |
1.5.2 FRP筋与混凝土粘结应力构成 |
1.5.3 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 |
1.5.4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混凝土基体的基本力学性能 |
2.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 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3 GFRP筋粘结滑移试验 |
3.1 试验筋材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方案与试件制作 |
3.2.2 试验装置与数据采集 |
3.3 粘结破坏机理及评价指标 |
3.3.1 试件破坏形式 |
3.3.2 破坏机理 |
3.3.3 粘结应力与粘结延性 |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结果概况 |
4.2 结果分析 |
4.2.1 表面形式对GFRP筋粘结性能的影响 |
4.2.2 GFRP筋与钢筋粘结性能对比 |
4.2.3 浇注方向对GFRP筋粘结性能的影响 |
4.2.4 GFRP筋直径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
4.2.5 纤维对GFRP筋粘结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粘结滑移曲线模型拟合及锚固长度设计建议 |
5.1 粘结滑移曲线模型拟合 |
5.2 基本锚固长度和粘结强度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梁式试验 |
6.1 试验方案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混杂纤维混凝土梁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
1.2.1 概述 |
1.2.2 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主要特色 |
2 试验方案与内容 |
2.1 引言 |
2.2 材料性能 |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4 加载方案以及测试内容与方法 |
2.4.1 加载方案 |
2.4.2 粘贴应变片的工序 |
2.4.3 测试内容与方法 |
3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3.1 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实验 |
3.1.1 纤维混凝土的动弹模量 |
3.1.2 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3.2 纤维混凝土梁实验现象 |
3.2.1 试件破坏过程 |
3.2.2 破坏特点 |
3.2.3 裂缝发展情况 |
3.3 实验数据结果处理与分析 |
3.3.1 实验数据处理 |
3.3.2 试件的挠度 |
3.3.3 试件中的钢筋应变 |
3.3.4 试件中的混凝土应变 |
3.4 本章小结 |
4 混杂纤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理论计算与比较 |
4.1 纤维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理论计算 |
4.1.1 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4.1.2 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假定与本构关系 |
4.1.3 纤维混凝土承载力计算 |
4.2 有限元分析 |
4.3 设计与施工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以及展望 |
5.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5.2 主要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是替代石棉的最理想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棉污染与危害 |
2 替代品的技术可行性 |
2.1 维纶与高强高模PVA纤维 |
2.2 石棉代用品 |
2.3 纤维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
3 经济合理性 |
4 替代效果 |
5 应用状况 |
6 结论 |
(10)羟基对苯二甲酸及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新聚合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PPTA的结构与性能 |
1.2 PBO的结构与性能 |
1.3 PIPD的结构与性能 |
1.4 PPTA、PBO和PIPD的应用 |
1.5 高性能纤维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PPTA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
2.2.1 PPTA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2.2.2 PPTA的改性研究进展 |
2.3 PBO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
2.3.1 PBO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2.3.2 PBO的改性研究进展 |
2.4 单羟基改性的应用及其原料HTA及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
2.4.1 单羟基改性在新聚合物中的应用 |
2.4.2 HTA的合成进展 |
2.4.3 HTA衍生物的必要性及其合成进展 |
2.5 结束语 |
第三章 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案及研究内容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思路和方案 |
3.2.1 研究思路 |
3.2.2 研究方案 |
3.3 研究内容 |
3.3.1 H-PBOA和H-PBIOA的反合成分析 |
3.3.2 羟基改性BB型单体的合成研究 |
3.3.3 羟基改性AB型单体的合成研究 |
3.3.4 肽键改性AA型单体的合成探索 |
3.3.5 H-PPTA、H-PBO和H-PBI等聚合物的合成探索 |
3.4 课题来源 |
第四章 羟基对苯二甲酸及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部分 |
4.2.1 HTA的合成原理 |
4.2.2 β-MHT的合成原理 |
4.2.3 DMHT的合成原理 |
4.2.4 α-MHT的合成原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试剂及药品 |
4.3.2 分析仪器及方法 |
4.3.3 实验和操作过程 |
4.4 结果与讨论(HTA合成部分) |
4.4.1 HTA的表征和定性 |
4.4.2 水解法合成HTA的结果分析 |
4.4.3 羧化法合成HTA的结果分析 |
4.4.4 HTA合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5 结果与讨论(MHT合成部分) |
4.5.1 β-MHT和α-MHT的表征和定性 |
4.5.2 HTA酯化反应的选择性控制 |
4.5.3 DMHT水解反应选择性控制 |
4.5.4 二酸单酯化和二酯单水解的反应规律及其单酯通用合成方法及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羟基对苯二甲酸及衍生物在新聚合物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理论部分 |
5.2.1 HTA用于改性PPTA |
5.2.2 HTA用于改性PBO |
5.2.3 HTA用于改性PBI |
5.2.4 α-MHT合成改性PBO的AB型新单体探索 |
5.3 实验部分 |
5.3.1 试剂及药品 |
5.3.2 聚合反应器 |
5.3.3 分析仪器及方法 |
5.3.4 实验和操作过程 |
5.4 结果与讨论(HTA应用于改性PPTA、PBO和PBI等新聚合物) |
5.4.1 H-PPTA、H-PBO和H-PBI等新聚合物的表征 |
5.4.2 H-PPTA、H-PBO和H-PBI等新聚合物的性能分析 |
5.5 结果与讨论(α-MHT应用于AB型新单体) |
5.5.1 缩环合制备AB型新单体前体H-MNB |
5.5.2 AB型新单体H-ABA的合成探索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HTA混缩聚的肽键改性PBZ新单体前体探索 |
6.1 引言 |
6.2 理论部分 |
6.2.1 AA型肽键改性PBZ新单体前体AMNBX的合成 |
6.2.2 关键中间体AMNP和AMNA的合成 |
6.3 实验部分 |
6.3.1 试剂及药品 |
6.3.2 分析仪器及方法 |
6.3.3 实验和操作过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关键中间体AMNP的合成 |
6.4.2 关键中间体AMNA的合成 |
6.4.3 缩环合制备新单体前体AMNBX的探索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BB型新单体制备技术的研究结果 |
7.1.2 AB型新单体制备技术的研究结果 |
7.1.3 HTA羟基改性新聚合物的探索性应用研究结果 |
7.1.4 AA型新单体前体的探索性研究结果 |
7.2 今后工作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合成纤维为混凝土“补钙”(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D]. 吕锦飞. 扬州大学, 2019
- [2]混杂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D]. 朱亮. 长安大学, 2019(01)
- [3]严寒地区混凝土表层粉化病害修复结构的设计与研制[D]. 张明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4]聚丙烯纤维活化改性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 樊孟孟.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5)
- [5]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及其过程中大分子缠结的研究[D]. 朱寅. 东华大学, 2015(07)
- [6]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试验研究[D]. 贺巨龙. 青海大学, 2014(03)
- [7]纤维和纳米炭黑对G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D]. 高会晓.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8]混杂纤维混凝土梁承载力试验研究[D]. 石亚勇. 扬州大学, 2013(04)
- [9]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是替代石棉的最理想材料[J]. 高祖安.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12(04)
- [10]羟基对苯二甲酸及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新聚合物中的应用[D]. 谢品赞.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