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开发的昆虫生物资源

拟开发的昆虫生物资源

一、昆虫生物资源有待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丁丽君,巫秀美,张成桂,高鹏飞,严靖婷,杨自忠,赵昱[1](2021)在《蛛毒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近年关于蛛毒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从蛛毒的研究方法、分子多样性及多种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蛛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也为蛛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陈聪[2](2021)在《香樟齿喙象信息化学物质的活性组分鉴定及其关键气味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文中认为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2014年首次报道的中国新纪录蛀干害虫,目前上海市各行政区的香樟林已受到该虫的严重为害,且存在扩散蔓延的趋势。由于该虫的幼虫期都“潜伏”在香樟树干里,具有活动隐蔽、破坏性强及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香樟的正常生长。对于有效防控香樟齿喙象的技术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尤其是基于引诱剂的监测防控技术。香樟齿喙象的寄主植物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然而前期观察发现该虫在樟科植物浙江桂C.chekiangensis与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上也能完成生活史。浙江桂与浙江楠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为探究香樟齿喙象的寄主选择偏嗜性,本文开展了香樟齿喙象成虫对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的嗅觉选择性研究。调控昆虫嗅觉通讯的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包括寄主植物挥发物与昆虫信息素,为明确挥发物在调控成虫种内和种间化学通讯过程中的嗅觉信号作用,并揭示成虫嗅觉选择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文依据化学生态学理论,以嗅觉化学通讯为主线,利用昆虫行为学、昆虫生理学、触角电生理、分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分离鉴定了寄主植物和虫体的挥发物关键组分,并检测了关键组分的生物活性,为开发香樟齿喙象的引诱剂提供依据;同时探究了成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PtsuOBPs)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关键气味结合蛋白(PtsuOBPs)结合气味分子的功能,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活性组分的鉴定结果,为深入揭示香樟齿喙象的嗅觉感受机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选择试验、非选择试验及“Y”型嗅觉仪法检测发现,香樟齿喙象雌、雄成虫偏嗜在香樟枝条上取食;雌成虫偏嗜在香樟枝条上产卵;雌、雄成虫对香樟的挥发物具有正趋性的行为反应,而对浙江桂或浙江楠的挥发物具有负趋性的行为反应。综上表明,雌、雄成虫对香樟的挥发物具有选择偏嗜性,研究结果可为香樟齿喙象发生寄主转移的监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2、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与标样内标及保留指数比对等技术,鉴定发现,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三种樟科植物存在较多的挥发物差异组分。为明确诱发香樟齿喙象成虫对寄主植物香樟的选择偏嗜性的挥发物关键组分,选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GC-MS、触角电位仪(EAG)与生物活性检测等方法,鉴定发现,樟脑(D(+)-Camphor)是成虫识别香樟的挥发物活性组分。香樟挥发物中,樟脑与罗勒烯均能引起雌、雄成虫的触角GC-EAD反应,且EAG反应强于其它挥发物组分。樟脑诱芯对雌、雄成虫均具有引诱活性,5 mg/m L浓度的樟脑诱芯的林间诱捕效果较好,诱集的雌、雄成虫数量无显着差异。罗勒烯与溶剂对照组(CK异丙醇)均未诱捕到成虫,表明罗勒烯不具有引诱活性。罗勒烯对樟脑不具有增效作用。适合应用于林间诱捕该虫的装置为桶型诱捕器(自制)。樟脑在香樟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显着高于浙江桂与浙江楠,而罗勒烯在三种樟科植物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无显着差异,进一步表明樟脑是诱发成虫偏嗜选择香樟的主要因素之一。综上表明,樟脑是香樟齿喙象成虫识别寄主植物香樟的关键嗅觉信号物质,基于樟脑配制的植物源引诱剂可被应用于林间诱捕监测该害虫。3、采用多种化学生态学方法鉴定发现,(1α,3α,4α,6α)-4,7,7-三甲基双环[4.1.0]庚烷-3-醇是香樟齿喙象雌、雄成虫种内化学通讯的信息素组分,由雄成虫释放。挥发物组分中具有GC-EAD反应的樟脑与右旋龙脑是来源于成虫体壁残留物或虫粪挥发的寄主植物香樟的挥发物组分。雌、雄成虫对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具有触角GC-EAD反应,且EAG反应较强。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对雌、雄成虫均具有引诱活性,林间诱捕效果较好的浓度是0.5mg/m L,诱集的雌、雄成虫数量无显着差异;同时测定了右旋龙脑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右旋龙脑与溶剂对照组(CK异丙醇)均未诱捕到成虫,表明右旋龙脑不具有引诱活性。香樟挥发物各组分对信息素组分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均不具有增效作用。综上表明,(1α,3α,4α,6α)-4,7,7-三甲基双环[4.1.0]庚烷-3-醇是雌、雄成虫种内化学通讯的关键嗅觉信号物质,基于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配制的信息素引诱剂可对该害虫进行林间监测。4、利用Illumina Hiseq TM2000技术平台对香樟齿喙象雌、雄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获得了58088条Unigenes,其中29824条Unigenes被成功注释。基于数据库同源比对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了39条香樟齿喙象成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PtsuOBPs),命名为PtsuOBP1-39。39条PtsuOBPs的编码序列均具有典型的昆虫OBP结构特征,即包含4-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系统进化分析发现,PtsuOBPs与其它鞘翅目昆虫OBPs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存在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表明PtsuOBPs在进化上比较保守。利用q RT-PCR技术分析发现,大部分PtsuOBPs在雌、雄成虫触角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组织。基于樟脑与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诱导的关键PtsuOBPs基因筛选发现,樟脑可诱导雌、雄成虫的PtsuOBP7、PtsuOBP16、PtsuOBP24、PtsuOBP33与PtsuOBP39等5条PtsuOBPs基因的表达量上调,而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可诱导雌、雄成虫PtsuOBP4、PtsuOBP11、PtsuOBP16、PtsuOBP26与PtsuOBP39等5条PtsuOBPs基因的表达量上调。筛选获得了关键的PtsuOBPs基因,为气味结合蛋白(PtsuOBPs)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5、采用原核表达与镍离子树脂重力柱纯化法表达并纯化PtsuOBPs,获得了PtsuOBP7、PtsuOBP11、PtsuOBP16、PtsuOBP24、PtsuOBP33与PtsuOBP39等6个关键的气味结合蛋白。利用荧光竞争性结合法测定PtsuOBPs的结合力发现,与寄主植物挥发物樟脑的荧光竞争性结合力最强为气味结合蛋白PtsuOBP33(Ki=6.24μM),而与成虫信息素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的荧光竞争性结合力最强为PtsuOBP39(Ki=1.11μM)。进一步采用同源建模、分子对接预测以及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等方法进一步验证PtsuOBP33结合樟脑和PtsuOBP39结合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的主要结合作用类型和功能位点,结果表明,PtsuOBP33主要以谷氨酰胺(Gln94)残基与气味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作用结合樟脑,而PtsuOBP39主要通过氢键与疏水作用等两种作用类型结合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氢键作用位点为赖氨酸(Lys54)残基,疏水作用位点为甲硫氨酸(Met89)残基。综上表明,分别存在对樟脑与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结合力强的香樟齿喙象成虫气味结合蛋白(PtsuOBPs),进一步验证并支持了成虫种内与种间化学通讯的挥发物活性组分的鉴定结果。综合分子生物学与化学生态学鉴定结果的正反向相互验证,最终明确了香樟齿喙象成虫种内与种间化学通讯的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的活性组分,即樟脑是成虫识别寄主植物香樟的关键嗅觉信号物质,(1α,3α,4α,6α)-4,7,7-三甲基双环[4.1.0]庚烷-3-醇是雌、雄成虫种内化学通讯的信息素活性组分。

刘贵玺[3](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孙琳[4](2021)在《CRISPR/Cas9介导的用于高效筛选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的棉花高通量基因编辑突变体库构建》文中认为棉花既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由于棉花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会受到多种虫害的影响,因此虫害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棉花作为世界上四大转基因作物之一,Bt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鳞翅目害虫带来的影响,但导致刺吸式等非Bt基因靶标害虫危害的日益加重逐步成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迫使杀虫剂大量喷施,造成多种害虫对农药的抗性随之进化,这不仅增加了棉花种植成本而且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Bt棉种植区域的扩大和种植时间的不断延长,害虫对Bt棉的抗性也随之增强,其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目前需要开发新的策略应用于棉花抗虫研究。鉴定棉花内源抗虫基因用于抗虫育种,可以有效补充Bt棉在抗虫应用中的不足。而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基因功能分析策略是进行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方向。CRISPR/Cas9系统现已成为一种强大而有效的基因编辑工具。本课题组已经在棉花中成功构建的高效、精确的适用于棉花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使得大规模构建基因编辑突变体材料成为可能。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高效筛选棉花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突变体库构建的方法,为棉花功能基因组学和育种方向研究提供了高效的新策略。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sgRNA设计与载体文库构建本研究从之前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中选择了528个差异基因,通过全基因组比对筛选到968个高特异性的sgRNA靶向502个基因。通过混合引物池的方法经一次引物设计、PCR扩增和载体克隆,只需花费构建一个载体的时间就可以快速构建大规模载体文库。2.棉花基因组编辑突变体库创建及目的基因识别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组织培养过程,共获得达5000多个独立的胚性愈伤组织,获得2000多独立的基因编辑T0棉花植株。本研究使用基于条形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T0植株的目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我们对1380个T0植株和576份愈伤组织检测了sgRNAs并鉴定了其序列,共鉴定出555条靶向412个基因的不同sgRNA序列,已检测突变体材料的基因覆盖率达82.07%。3.高效的编辑率和遗传率通过高通量测序,软件分析和人工筛选,共获得369个有效T0代基因组编辑数据。结果显示T0代发生有效编辑比例达97.29%,其中,75.61%材料表现出高效的突变率,编辑率超过80%,编辑类型以短片的插入缺失为主。棉花基因组编辑位点平均遗传力高达84.78%。4.低脱靶风险通过高通量测序对9个潜在的脱靶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中没有发现有任何脱靶效应产生,进一步证实CRISPR/Cas9系统在棉花基因组编辑中发生脱靶概率低,具有很高的特异性。5.高效的表型鉴定率在对200个株系的T1和T2代昆虫生物测定中发现有超过10%的基因突变体材料表现出对虫害的抗性改变。表明针对特定性状(本研究是针对抗虫性状)构建高通量突变体库进行特定性状表型筛选是一种高效的候选基因筛选策略。6.抗虫相关候选基因通过抗虫鉴定发现GhMLP423、GhDML1、GhZAT10等基因的突变材料表现出一致的抗性改变表型。本研究所鉴定得到的候选基因在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初步验证发现GhMLP423可能参与棉花抗虫相关JA信号路径传导。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一个同时使用近千个sgRNA针对植物基因组上数百个基因的混合载体文库,并快速生成一个用于表型筛选的高覆盖度的突变库,并鉴定到一些抗虫相关候选基因。该技术为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基因组复杂的多倍体植物,对其他作物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红[5](2021)在《设施番茄花香气味对传粉蜂访花行为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花香气味在传粉蜂-植物互作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粉蜂对植物花香气味的本能行为反应和后天学习经历共同影响其访花行为。蜜蜂和熊蜂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粉蜂种,多种农作物的坐果结实和丰产栽培均依赖于蜜蜂和熊蜂传粉。和熊蜂相比,蜜蜂对番茄这一重要经济蔬菜作物的访花频率低、传粉效果差。目前,不同传粉蜂对番茄花香气味的行为响应方式以及番茄花香气味对传粉蜂访花行为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西方蜜蜂和兰州熊蜂为实验对象,围绕不同传粉蜂对番茄花香气味的偏好响应这一科学问题,采用传粉生态学、昆虫行为学及化学生态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不同传粉蜂对番茄花的采集行为特征及番茄花香气味对蜜蜂和熊蜂传粉行为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传粉蜂对设施番茄的访花行为特征。本研究系统观察了西方蜜蜂和兰州熊蜂在番茄日光温室内的进出巢活动规律、访花密度及采粉行为,结果发现2种蜂对温室番茄的访花行为存在显着差异。兰州熊蜂在番茄温室内不同花期的出巢工蜂数量(F2.340,124.041=4.042,P=0.015)及访花密度(F2.606,416.955=18.648,P<0.000)均显着高于西方蜜蜂,并且兰州熊蜂在番茄温室内采集花粉的工蜂比例显着高于西方蜜蜂(F1,53=80.216,P<0.000);西方蜜蜂对番茄花的采集积极性弱,随着番茄开花时间的推移,西方蜜蜂在番茄温室内的出巢工蜂数量(F1,3=18.58,P=0.04)及访花密度(F1,3=91.518,P=0.01)均呈现出显着下降趋势。2.不同传粉蜂对番茄花香气味的偏好响应。本研究分析了先天本能反应和后天经历如何影响西方蜜蜂和兰州熊蜂对番茄花香气味的偏好响应。结果发现获得食物回报的后天气味学习经历或者访花取食经历能够改变传粉蜂对花香气味的本能偏好。本实验中,无番茄接触或者访花经历的西方蜜蜂在Y型嗅觉仪中更偏好选择空白对照气味(χ2=4.829,P=0.028),无经验的兰州熊蜂未对花香气味和对照气味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χ2=2.400,P=0.121);但具备番茄访花经历的兰州熊蜂更偏好选择番茄花香气味(χ2=6.400,P=0.011),而具备番茄访花经历的西方蜜蜂仍偏好于选择空白对照气味(χ2=4.800,P=0.028);在喙伸实验中,传粉蜂在番茄花香气味和食物回报之间建立正向联系后,蜜蜂和熊蜂均对番茄花香气味表现出选择偏好性,并且蜜蜂对花香气味的学习速度(F1,800=4.950,P=0.026)及记忆能力(F1,240=10.169,P=0.002)均优于熊蜂。3.番茄花香气味学习对传粉蜂田间访花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评估了番茄花香气味-食物学习训练对西方蜜蜂在番茄温室内访花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对蜜蜂蜂群进行番茄花香气味学习训练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蜜蜂对温室番茄的采集积极性。本实验中,经过番茄花香气味学习的蜜蜂蜂群进入番茄温室后,蜜蜂工蜂出巢数量(F1.507,87.409=88.847,P=0.000)和对番茄的访花密度(F1.806,321.425=21.137,P<0.000)均显着高于未经过气味学习的蜂群;但同时也发现经过气味学习后的蜜蜂,对番茄花的采集积极性随着进入温室后工作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4.不同品种番茄花香气味及食物回报对传粉蜂访花行为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品种番茄的花香气味和花粉含量对兰州熊蜂访花行为的影响,发现当传粉蜂面对具有相同食物回报的开花植物时,花香气味对其采集策略的制定发挥着关键作用。本实验中,兰州熊蜂对不同品种番茄的访花密度(H=18.717,P<0.000)及传粉水平(χ2=41.997,P<0.000)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熊蜂对番茄“京丹小黄玉”的访花积极性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品种;不同品种番茄的花粉含量(H=45.573,P=0.000)及花香气味组成(F3,14=1.716,P=0.0032)存在较大差异,“京丹小黄玉”和“千禧”花粉含量类似且少于另外两个品种,“京丹小黄玉”花香物质组成与其他三个品种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在Y型嗅觉仪中,兰州熊蜂仅对番茄“京丹小黄玉”的花香气味表现出了本能选择“厌恶性”(χ2=4.455,P=0.035)。通过GC-EAD及行为选择实验,只在番茄“京丹小黄玉”中发现了特异性活性物质-异佛尔酮,该挥发物对兰州熊蜂具有显着的驱避效果(χ2=5.565,P=0.018)。本研究表明,蜂类在访花过程中可以通过在花香气味-食物回报之间建立正向联系形成对该花香气味的选择偏好,从而提高其对开花植物的采集积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阐明花香物质在传粉蜂-开花植物互作过程中发挥的调控作用,也为实际生产中改善并提高农作物蜂传粉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可琢[6](2021)在《褐带蚜小蜂的发育、行为、实验种群特性及扩繁技术》文中提出褐带蚜小蜂Aphelinus maculatus Yasnosh是2016年的中国新纪录种,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蚜小蜂科Aphelinidae、蚜小蜂属Aphelinus,是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目前国内外对褐带蚜小蜂的描述只有标本采集地、两种寄主种类及成虫形态,关于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非常少。为有效挖掘利用褐带蚜小蜂,我们通过实验室饲养和观察,对褐带蚜小蜂的一系列生物学特征作了初步研究,同时也为人工大量繁殖和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褐带蚜小蜂形态、生活史及寄主变化褐带蚜小蜂雌性成虫比雄性成虫大,雌性成虫触角第三索节约正方形,而雄性成虫触角第三索节的长宽比约为2:1,且雄性成虫索节与棒节密生长且粗壮的刚毛。褐带蚜小蜂非成熟阶段分为卵、幼虫和蛹,其中幼虫有3龄。可通过形状、上颚和气门区分幼虫的虫龄。1龄幼虫细长,2龄幼虫纺锤形,3龄幼虫球形并有较小尾巴。1龄和2龄幼虫的上颚不明显,咽部发育良好;3龄幼虫上颚发育良好,形状看起来像一根锋利的尖刺从宽三角形基部一角突出,基部透明,端部深黄,有7对气门,1对在中胸,其余6对分别依次位于第2到第7腹节。随着蜂幼虫的发育,寄主蚜虫体内可见一个棕色点(内寄生蜂幼虫的中肠),点变得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深。当寄生蜂发育为蛹(包括预蛹)时,寄主蚜虫体变为黑色僵蚜,且死亡。在26±1°C下,褐带蚜小蜂完成卵到成虫的生活史需11.5-14 d。2.褐带蚜小蜂成虫行为褐带蚜小蜂羽化时间集中在6:00-10:00 am。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交配过程可分为求偶、交配前期、交配及交配后期4个阶段,交配时间短,平均5.5±0.2 s。在观察的3 h内,1头雄蜂可与2-4头雌蜂交配,但雌蜂只交配1次。雌蜂和雄蜂都存在交配竞争现象。褐带蚜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的子代均为雄性,两性生殖的子代雌、雄兼有。产卵寄生过程可划分为寻找寄主、试探寄主、刺探寄主、产卵寄生或取食寄主和清扫梳理几个步骤。产卵寄生或取食寄主的决策与蚜小蜂产卵器刺入时间的长短有关,刺入时间大于4.8 min时,多会决策取食寄主。褐带蚜小蜂成虫喜欢取食低龄桃蚜,很少取食4或5日龄桃蚜;但可寄生各日龄桃蚜。一头雌蜂在24 h内可平均寄生14.8头、取食3.7头桃蚜。成虫寿命与羽化后补充营养有关,取食10%蔗糖或10%蜂蜜水时寿命显着延长,分别为24±2.5 d和28±1.6 d。3.褐带蚜小蜂实验种群生命表雌性褐带蚜小蜂羽化当天即可产卵寄生,且产卵寄生数量随着其日龄增加波动减少,在第5 d、14 d、20 d和30 d出现4个单日产卵寄生高峰期,分别产卵寄生15.7、13.95、11和6.75头蚜虫。雌蜂平均寿命25±2.76 d,雄蜂平均寿命12.67±2.08 d。雌蜂一生可取食52.50±5.31头、寄生271.92±31.13头桃蚜,共致死桃蚜324.42±36.15头。雌蜂羽化后20 d内,其后代子蜂的雌性比在65%-78%之间,之后所产后代雌性比下降,33 d后,后代均为雄性。褐带蚜小蜂实验种群的净增值率为163.8,平均世代周期为22.8 d,内禀增长率为0.2236,周限增长率为1.2505。4.温度对褐带蚜小蜂发育的影响褐带蚜小蜂能在13-28℃下完成卵到成虫的发育,33℃下羽化率为零。在13-28℃,其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少。褐带蚜小蜂在卵-成虫阶段的发育起始温度为5.59℃、发育上限温度为28.17℃、最适发育温度为27.45℃,卵-预蛹、预蛹-成虫及卵-成虫阶段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1.51、127.88和243.90DDs。在23℃时,褐带蚜小蜂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达到最高值74.32%-89.16%,在28℃时显着下降。5.蚜虫及褐带蚜小蜂人工繁殖技术解决寄主蚜虫的饲养问题,是寄生蜂人工扩繁的关键。水培叶片饲养蚜虫和寄生蜂,是一种有效的饲养方法。一种繁育寄生蜂的方法依次包括苗木购买、培养液配制、叶片扦插与水培、接种蚜虫、蚜虫培育、繁蜂室繁蜂、繁育小蜂、收集僵蚜和收集成蜂。从购买菜苗到收获蚜小蜂成虫需要20 d左右,可繁育出20-22万头蚜小蜂,也可根据具体繁蜂计划分批次繁育。

张玉静[7](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提出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赵丽[8](2021)在《三株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测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白僵菌属(Beauveria)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菌,在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本论文研究了白僵菌属常见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不同菌株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并对各菌株代谢产物进行了GC/MS/MS分析,为开发利用白僵菌代谢产物资源提供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研究根据死亡率、致死中时等指标比较不同白僵菌菌株代谢产物对鞘翅目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幼虫和半翅目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成虫的活性。结果表明:布氏白僵菌菌株Bb05代谢产物对两种昆虫均显示出较高的杀虫活性。2、白僵菌代谢产物物的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抑制率等指标比较不同白僵菌菌株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活性。结果表明:布氏白僵菌菌株Bb05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3、白僵菌代谢产物的GC/MS/MS分析利用GC/MS/MS对3株白僵菌菌株Bb04、Bb05、Bb07代谢产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3株白僵菌菌株代谢产物中存在烷烃类15种、醇类11种、酯类10种、含氮有机物4种、酮类3种、酚类2种、醛类1种、醚类1种、酸类1种,共计9类,48种化合物。白僵菌菌株Bb04、Bb05共同拥有化合物11种,白僵菌菌株Bb04、Bb07共同拥有化合物17种,白僵菌菌株Bb05、Bb07共同拥有化合物15种。从3株白僵菌菌株Bb04、Bb05、Bb07代谢产物中,分别检测到30、21、32种化合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正三十二烷、正二十一烷、2,3-丁二醇等化合物的相对百分比含量较高。

李雪[9](2020)在《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文中提出储藏物拟步甲是一类生活于人居住地,对藏储生物原料及其产品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的甲虫资源,是构成甲虫多样性的重要成分之一。该类甲虫全球已记录9亚科98属277种(亚种),分别占世界拟步甲科物种总数的1.11%。迄今为止,中国的储藏物拟步甲记录了5亚科32属72种(亚种),分别占世界储藏物甲虫的24.0%和世界储藏物昆虫的4.3%。与世界储藏物昆虫一样,储藏物拟步甲是整个拟步甲科分类研究的重点,对其生物多样性、分类学与系统生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分布学、行为学、有害生物监控和综合治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居多,成果也最为丰硕。在分类学方面,国际上对储藏物拟步甲的研究历史久远,记载丰富,大约71.8%的物种被命名于1800—1899之间,晚期的命名种仅占了12.7%,对其分类修订的研究工作层出不穷,越加精细和完善。我国学者长期重视储藏物拟步甲的害情调查和应用防治技术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积极成果。但就其分类整体水平而言,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物种名称使用混乱,缺少分类性修订工作,分类研究工作不能满足分类鉴定和有害种类防治技术的需要。为此,加强对我国储藏物拟步甲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分类修订研究,极力缩小与世界各国研究差距,是本专项研究的出发点。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对储藏物拟步甲在全球范围内的基本分类状况、物种多样性、分布与发生为害情况等做了综述性介绍;基于河北大学昆虫标本馆长期积累的储藏物拟步甲标本并采用经典分类学手段,对中国该科种类进行了比较完整地分类修订,并采用国际公认度高的分类体系对其进行分类编排。全文包含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储藏物拟步甲的研究历史和现况、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材料与方法、成虫及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重点介绍了储藏物拟步甲的经济意义与生物学特性,并对这类甲虫的潜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做了展望。各论部分对中国储藏物拟步甲的5亚科20族32属72种(亚种)一一做了规范记述,包括:描述成虫72种、幼虫36种、卵20种、蛹19种;编制了各级(亚科、族、属、种)阶元的分类检索表及特征,列出各种的有效名称和同物异名及其引证,以及它们的分类归属、经济意义、生活习性,检视标本信息及世界分布等信息。研究新记录10种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别是:扁片甲Cossyphus(Cossyphus)depressus(Fabricius,1781)、短脊龙甲Leptodes brevicarina Ren,1999、喀什琵甲Blaps(Blaps)kashgarensis Baters,1879、侏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granulatum pusillum(Fabricius,1792)、无齿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schneideri Reitter,1898、小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pygmaeum(Steven,1829)、直胫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hadroide(Fairmaire,1888)、小瘤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tuberculatum(Hope,1831)、邻卵齿刺甲Oodescelis(Ovaloodescelis)affinis(Seidlitz,1893)、类卵齿刺甲Oodescelis(Ovaloodescelis)similis similis(Kaszab,1938)。

毛鑫[10](2020)在《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微生物群组的动态变化》文中指出虫茶原产于中国西南部,是我国独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传统上由当地农民精心制作。它由昆虫幼虫的排泄物组成,这些排泄物通常来自于以特定的植物性饮食喂养的特种昆虫,这种特殊昆虫通常被称为产虫茶昆虫。本文对贵州2种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整个紫斑谷螟青钱柳虫茶生产过程进行了重组,以便从微生物组学角度了解这种罕见饮料,并在最终产品中追溯流行细菌的起源。此外,在分析过程中观察到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细菌的富集,并通过补充分析进行了验证。本研究旨在揭示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取食青钱柳前后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商业虫茶产品中是否含有与人体健康相关细菌类群。另,深入了解产虫茶昆虫的线粒体基因数据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其鉴定的信息。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经高通量测序,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和灰直纹螟Orthopygia glaucinalis这2种产虫茶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PCGs,22个t RNA,2个r RNA和1个A+T-rich区,其核苷酸组成均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紫斑谷螟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204 bp,其mt DNA含有15个基因间隔区及13个基因重叠区。13个PCGs总长度为11,234 bp,可编码3,732个氨基酸。核糖体RNA基因的LSU和SSU长度分别为1,388 bp和802 bp。灰直纹螟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环状分子,全长为15,229 bp,包含13处基因重叠和14处基因间隔。13个PCGs总长度为11,235 bp,可编码3,745个氨基酸。在r RNA基因中,LSU(16S)长为1,406 bp而SSU(12S)为814 bp。系统发育分析选取了来自13个蛋白编码区的13条参考序列,结果表明这2个种均与螟蛾科Pyralidae有紧密的聚类关系。2.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为了从微生物组学角度对这种罕见饮料进行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整个生产紫斑谷螟青钱柳虫茶的过程进行了重组,并在最终产品中追溯流行细菌的起源。结果表明,每个生产阶段的细菌群落组成都是特定的,其中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Pseudonocarid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 3个类群含有较高比例。虫茶中含有丰富的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其中很大一部分成分可以追溯到产生这种昆虫紫斑谷螟的中肠(13.2%)及其排泄物(43.8%)中,而最初用于虫茶生产的植物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只占最终产品中可追踪细菌的0.6%。此外,在分析过程中观察到肠杆菌科细菌的富集,并通过补充分析进行了验证。3.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为了验证商业虫茶中可回收活菌,进行了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2.7×105±1.2×105cfu·g-1时,虫茶中存在大量的活菌,分离出的细菌包括从一种商业产品中回收的Bordetella petrii和Enterococcus spp.。通过一种综合方法,虫茶被证明是一个物种丰富的细菌群落,可以从不同的生产环节追溯到特定的植物和昆虫的微生物组成成分。此外,虫茶展现了独特的细菌图谱,并且含有几种被认为是食品污染物的细菌,但在其他饮品中还没有报道。由于活菌数量众多,虫茶中含有一种迄今未被描述的动态成分,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二、昆虫生物资源有待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虫生物资源有待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蛛毒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录组测序技术与蛛毒研究
    1.1 转录组技术发展
    1.2 转录组技术在蜘蛛毒液研究中的作用
2 蛛毒中神经毒素多样性
    2.1 神经毒素结构
    2.2 毒素作用特异性
3 蛛毒具有镇痛活性
    3.1 蛛毒作为钠离子通道调节剂
    3.2 钙离子通道调节剂
    3.3 与其它镇痛靶点作用
4 蛛毒的抗菌活性
5 蛛毒作为杀虫剂
6 蛛毒与心血管疾病
7 蛛毒具有抗肿瘤活性
8 总结与展望

(2)香樟齿喙象信息化学物质的活性组分鉴定及其关键气味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香樟齿喙象的研究概述
        1.1.1 生活史
        1.1.2 成虫为害特性
        1.1.3 幼虫为害特性
        1.1.4 成虫的繁殖特性
    1.2 昆虫嗅觉通讯中的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
        1.2.1 昆虫信息素
        1.2.2 植物挥发物
    1.3 昆虫虫体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组分鉴定
        1.3.1 挥发物的提取
        1.3.2 挥发物的鉴定
        1.3.3 挥发物对昆虫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1.4 昆虫的嗅觉系统
        1.4.1 昆虫的触角及嗅觉感受器
        1.4.2 昆虫对气味分子的嗅觉识别过程
        1.4.3 气味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三种樟科植物的选择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供试昆虫
        2.1.3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三种樟科植物的选择性试验
        2.1.4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三种樟科植物的行为反应测定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的取食选择
        2.2.2 香樟齿喙象雌成虫对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的产卵选择
        2.2.3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的行为反应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香樟齿喙象成虫识别寄主植物香樟的挥发物活性组分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3.1.2 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三种樟科植物挥发物的提取方法
        3.1.3 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三种樟科植物挥发物组分的鉴定方法
        3.1.4 香樟齿喙象成虫识别香樟的挥发物关键组分筛选方法
        3.1.5 香樟挥发物的关键组分鉴定方法
        3.1.6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关键组分的触角电生理反应测定方法
        3.1.7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关键组分的行为反应测定方法
        3.1.8 香樟挥发物关键组分的林间诱捕试验
        3.1.9 香樟挥发物关键组分在三种樟科植物的相对含量比较分析
        3.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香樟、浙江桂与浙江楠三种樟科植物的挥发物组分比较分析
        3.2.2 香樟齿喙象成虫寄主识别的香樟挥发物关键组分筛选
        3.2.3 香樟挥发物的关键组分鉴定
        3.2.4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关键组分的EAG反应
        3.2.5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关键组分的行为反应
        3.2.6 香樟挥发物关键组分的林间诱捕效果
        3.2.7 香樟挥发物关键组分在三种樟科植物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香樟齿喙象成虫种内化学通讯的信息素组分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4.1.2 供试昆虫
        4.1.3 香樟齿喙象成虫虫体挥发物的提取方法及关键组分的鉴定方法
        4.1.4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虫体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测定方法
        4.1.5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虫体挥发物关键组分的行为反应测定方法
        4.1.6 香樟齿喙象成虫虫体挥发物关键组分的林间诱捕试验
        4.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香樟齿喙象成虫虫体挥发物的关键组分筛选
        4.2.2 香樟齿喙象成虫虫体挥发物的关键组分鉴定
        4.2.3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虫体挥发物关键组分的EAG反应
        4.2.4 香樟齿喙象成虫对虫体挥发物关键组分的行为反应
        4.2.5 香樟齿喙象成虫虫体挥发物关键组分的林间诱捕效果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香樟齿喙象成虫PtsuOBPs的发掘及关键PtsuOBPs的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5.1.2 供试昆虫
        5.1.3 成虫RNA提取
        5.1.4 cDNA文库构建与Illumina测序
        5.1.5 原始数据过滤、序列组装与功能注释
        5.1.6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验证方法
        5.1.7 成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PtsuOBPs)发掘
        5.1.8 成虫各组织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5.1.9 PtsuOBPs的成虫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5.1.10 基于挥发物活性组分诱导的关键PtsuOBPs筛选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转录组测序、序列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5.2.2 转录组测序的qRT-PCR验证
        5.2.3 PtsuOBPs的克隆鉴定及序列与系统进化分析
        5.2.4 PtsuOBPs的成虫组织表达谱
        5.2.5 关键PtsuOBPs的筛选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香樟齿喙象成虫关键气味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6.1.2 关键气味结合蛋白PtsuOBPs的表达与纯化
        6.1.3 关键气味结合蛋白PtsuOBPs的荧光竞争性结合试验
        6.1.4 PtsuOBP33与PtsuOBP39的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分析
        6.1.5 PtsuOBP33与PtsuOBP39点突变及其突变体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方法
        6.1.6 PtsuOBP33与PtsuOBP39的功能位点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关键PtsuOBPs的表达与纯化结果
        6.2.2 关键PtsuOBPs与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的结合特性
        6.2.3 PtsuOBP33与PtsuOBP39与配体气味分子(活性组分)的对接结果
        6.2.4 突变体蛋白PtsuOBP33与PtsuOBP39的表达及纯化结果
        6.2.5 PtsuOBP33结合配体樟脑的功能位点验证
        6.2.6 PtsuOBP39结合配体三甲基双环庚烷3醇的功能位点验证
    6.3 结论与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绩
参考文献
附录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4)CRISPR/Cas9介导的用于高效筛选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的棉花高通量基因编辑突变体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中国棉花生产概况
    1.2 棉花基因组研究进展
    1.3 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1.4 植物应对草食性昆虫的内源防御系统
    1.5 棉花抗虫育种研究进展
        1.5.1 形态抗虫育种阶段
        1.5.2 生化抗虫育种阶段
        1.5.3 棉花抗虫基因工程育种阶段
        1.5.3.1 Bt毒蛋白的发现以及作用机理
        1.5.3.2 Bt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
    1.6 植物突变体创建方法
        1.6.1 自发变异
        1.6.2 物理诱变
        1.6.3 化学诱变
        1.6.4 分子生物学方法
    1.7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1.7.1 ZFN基因编辑系统
        1.7.2 TALEN基因编辑系统
        1.7.3 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
        1.7.3.1 CRISPR/Cas9 技术原理
        1.7.3.2 CRISPR/Cas9 脱靶效应研究
    1.8 CRISPR/Cas9 系统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8.1 高产育种研究
        1.8.2 品质育种研究
        1.8.3 抗性育种研究
        1.8.4 不育系研究
    1.9 基因编辑检测方法
    1.10 CRISPR/Cas9 技术的局限性
    1.11 植物变体库研究进展
        1.11.1 理化诱变突变体库
        1.11.2 插入突变体库
        1.11.3 基因编辑突变体库
    1.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1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载体和菌株
        2.1.2 基因编辑载体
        2.1.3 供试的昆虫材料
        2.1.4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sgRNA及引物设计
        2.2.2 GO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2.2.3 混合基因组编辑载体文库构建
        2.2.3.1 载体充分酶切控制空载率
        2.2.3.2 混合载体文库构建
        2.2.4 棉花DNA提取
        2.2.5 棉花遗传转化
        2.2.6 Barcode设计和高通量测序检测分析基因编辑目标序列
        2.2.7 基因组编辑检测
        2.2.8 抗虫鉴定
        2.2.8.1 蚜虫及棉铃虫繁殖培养
        2.2.8.2 武汉温室蚜虫抗性表型筛选
        2.2.8.3 海南温室咀嚼式害虫极端表型筛选
        2.2.8.4 室内棉铃虫抗虫验证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 目的基因sgRNA设计及GO富集分析
    3.2 sgRNAs混合载体文库的构建与评估
    3.3 棉花基因编辑突变体材料的获取
    3.4 基于条形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T0 植株sgRNA信息
    3.5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组编辑效率
    3.6 高效的棉花T0 代突变体基因组编辑效率
    3.7 棉花T0 单株的编辑概况
    3.8 棉花基因组编辑在后代中的遗传率
    3.9 棉花基因编辑后代材料抗虫表型鉴定
        3.9.1 温室蚜虫抗性鉴定
        3.9.2 T2 代材料蚜虫抗性鉴定
        3.9.3 海南温室咀嚼时害虫危害表型鉴定
    3.10 GhMLP423 基因虫害表型验证
        3.10.1 超表达和基因编辑材料筛选
        3.10.2 棉铃虫饲喂实验
        3.10.3 棉铃虫取食偏好性验证
        3.10.4 JA-Ile相关检测
    3.11 脱靶分析
第四章:讨论
    4.1 利用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创建陆地棉突变体库的必要性
    4.2 CRISPR/Cas9 系统在棉花基因组中高效的编辑及遗传规律
    4.3 CRISPR/Cas9 在陆地棉基因组编辑系统的高特异性
    4.4 棉花基因编辑工具的优化与展望
    4.5 植物在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响应中可能涉及复杂而重叠的信号网络
    4.6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植物相比于转基因植物在育种上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混合载体文库构建
    附录2 棉花的遗传转化
    附录3 棉花DNA提取(天根试剂盒法DP305)
    附录4 棉花RNA提取(天根试剂盒法)
    附录5 RNA反转录
    附录6 Real-time
    附录7 棉铃虫饲喂
附表
    附表1 502 个目的基因ID
    附表2 968个sgRNA靶标序列
    附表3 barcoded引物序列
    附表4 潜在脱靶位点检测引物序列
已发表论文
已申请专利
致谢

(5)设施番茄花香气味对传粉蜂访花行为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花香气味对传粉蜂的行为调控
        1.1.1 嗅觉信号在植物-昆虫传粉系统中的作用
        1.1.2 传粉蜂对植物花香气味的响应行为
        1.1.3 传粉蜂对植物花香气味的学习记忆能力
    1.2 植物花香气味与农作物传粉
        1.2.1 蜂类传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1.2.2 花香气味中影响蜂传粉行为的活性物质
        1.2.3 利用气味学习提高蜂传粉效率的方法
    1.3 设施番茄蜂传粉技术应用现状
        1.3.1 番茄传粉生态学基础
        1.3.2 设施番茄传粉技术发展历史
        1.3.3 我国设施番茄蜂传粉技术现状
    1.4 研究思路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传粉蜂对设施番茄的访花行为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传粉蜂在番茄温室内的日活动规律
        2.1.3 传粉蜂在番茄温室内的访花密度
        2.1.4 传粉蜂在番茄温室内的采粉行为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传粉蜂在番茄温室内的日活动规律
        2.2.2 传粉蜂番茄温室内的访花密度
        2.2.3 传粉蜂在番茄温室内的采粉行为
    2.3 讨论
        2.3.1 影响传粉蜂访花行为的因子
        2.3.2 传粉蜂对开花植物的采集偏好
第三章 不同传粉蜂对番茄花香气味的偏好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番茄花香气味收集
        3.1.3 传粉蜂对番茄花香气味的选择行为
        3.1.4 传粉蜂对番茄花香物质的学习记忆行为
        3.1.5 番茄花香气味中影响传粉蜂行为的活性物质
        3.1.6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访花经历对传粉蜂响应番茄花香气味的影响
        3.2.2 传粉蜂对番茄花香气味的学习记忆行为
        3.2.3 学习经历对传粉蜂响应番茄花香气味的影响
        3.2.4 番茄花香气味中引起传粉蜂触角电位反应的活性物质
    3.3 讨论
        3.3.1 传粉蜂对花香气味的本能偏好
        3.3.2 后天经历对传粉蜂气味偏好的影响
第四章 番茄花香气味学习对传粉蜂田间访花行为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气味学习训练
        4.1.3 访花行为观察
        4.1.4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味学习对传粉蜂出巢积极性影响
        4.2.2 气味学习对传粉蜂访花密度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气味学习对传粉蜂访花积极性的影响
        4.3.2 食物回报对传粉蜂气味记忆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品种番茄花香气味及食物回报对传粉蜂访花行为的调控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传粉蜂对不同品种番茄访花行为观察
        5.1.3 不同品种番茄中花粉含量及花香气味比较
        5.1.4 传粉蜂对不同品种番茄花香气味的选择行为
        5.1.5 不同品种番茄花香气味中活性物质筛选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传粉蜂对不同品种番茄的访花偏好性
        5.2.2 不同品种番茄花粉含量及花香气味的成分差异
        5.2.3 传粉蜂对不同品种番茄花香气味的响应行为
    5.3 讨论
        5.3.1 传粉蜂对农作物不同品种的采集偏好
        5.3.2 花香气味在传粉蜂访花过程中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6)褐带蚜小蜂的发育、行为、实验种群特性及扩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蚜小蜂生物学研究
        1.1.1 生长发育
        1.1.2 求偶与交配
        1.1.3 生殖方式
        1.1.4 寻找寄主
        1.1.5 寄生方式
        1.1.6 取食行为
        1.1.7 繁殖力和寿命
        1.1.8 人工繁殖
    1.2 蚜小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2.1 生物防治概述
        1.2.2 蚜小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3 褐带蚜小蜂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褐带蚜小蜂形态、生活史及寄主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植物与供试虫源
        2.1.2 褐带蚜小蜂非成熟期形态及寄主变化
        2.1.3 褐带蚜小蜂成虫及触角的形态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成虫形态及雌雄辨别
        2.2.2 卵
        2.2.3 幼虫
        2.2.4 预蛹
        2.2.5 蛹
        2.2.6 褐带蚜小蜂生活史及寄主变化
        2.2.7 褐带蚜小蜂与寄主桃蚜的寄生关系
    2.3 讨论
3 褐带蚜小蜂成虫行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植物与供试虫源
        3.1.2 羽化行为
        3.1.3 交配行为
        3.1.4 生殖方式
        3.1.5 寄生及取食寄主行为
        3.1.6 寄生或取食对寄主虫龄的喜好性
        3.1.7 成虫寿命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羽化及节律
        3.2.2 性比及交配
        3.2.3 交配次数及交配竞争
        3.2.4 生殖方式
        3.2.5 寄生及取食寄主行为
        3.2.6 褐带蚜小蜂对桃蚜日龄的选择
        3.2.7 成虫寿命
    3.3 讨论
4 褐带蚜小蜂实验种群生命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植物与供试虫源
        4.1.2 褐带蚜小蜂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褐带蚜小蜂对桃蚜逐日取食、寄生及致死数
        4.2.2 褐带蚜小蜂成虫存活曲线
        4.2.3 褐带蚜小蜂子代羽化率及雌性比
        4.2.4 褐带蚜小蜂生殖力表及生命表参数
        4.2.5 褐带蚜小蜂一生取食、寄生及致死桃蚜总数
    4.3 讨论
5 温度对褐带蚜小蜂发育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植物与供试虫源
        5.1.2 温度对存活的影响
        5.1.3 温度对发育时间及速率的影响
        5.1.4 发育起始温度和有效积温
        5.1.5 发育上限温度和最适发育温度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温度对褐带蚜小蜂发育时间的影响
        5.2.2 发育起始温度和有效积温
        5.2.3 发育上限温度和最适发育温度
        5.2.4 温度对存活率的的影响
    5.3 讨论
6 蚜虫及褐带蚜小蜂人工繁殖技术
    6.1 蚜虫的饲养
        6.1.1 用于实验材料
        6.1.2 用于具体实验
        6.1.3 用于繁殖褐带蚜小蜂
    6.2 褐带蚜小蜂的人工扩繁
        6.2.1 实验材料准备
        6.2.2 人工扩繁技术及工艺
        6.2.3 繁殖效果
    6.3 讨论
7 结论
8 创新点及展望
    8.1 创新点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1.1.1 羽化行为
        1.1.2 求偶行为
        1.1.3 交配行为
        1.1.4 产卵行为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2.1.3 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3.1.3 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4.1.3 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5.1.3 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6.1.3 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6.3 讨论和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7.1.3 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二.发明专利
    三.科研项目
    四.学术活动
    五.留学经历

(8)三株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测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白僵菌的研究概况
        1.1.1 白僵菌的分类和地位
        1.1.2 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制
        1.1.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活性
        1.1.4 白僵菌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2 问题和展望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虫源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制备
        2.2.2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活性研究
        2.2.3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活性研究
        2.2.4 白僵菌与黄瓜灰霉菌的平板对峙培养
        2.2.5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的活性研究
        2.2.6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GC/MS/MS分析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色泽及产量
    3.2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
        3.2.1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活性研究
        3.2.2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活性研究
        3.2.3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的活性研究
    3.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GC/MS/MS分析
4 讨论
    4.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4.2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4.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活性物质分析
        4.3.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物质分析
        4.3.2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物质分析
        4.3.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其他活性物质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总论
    第一章 概述
        1.1 储藏物拟步甲含义与分类地位
        1.1.1 储藏物拟步甲
        1.1.2 分类地位
        1.1.3 物种多样性及部分种名修订
        1.2 世界储藏物拟步甲分类概况
        1.2.1 国外概况
        1.2.2 国内概况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生物学特性与经济意义
        2.1 生物学特征
        2.1.1 食性
        2.1.2 生活史
        2.2 经济意义
        2.2.1 发生与为害
        2.2.2 综合治理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标本来源
        3.1.2 文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物种搜集与名录整理
        3.2.2 分类鉴定与描述
        3.2.3 拍照与绘图
        3.2.4 分类研究
    第四章 形态术语
        4.1 成虫(图 1、2)
        4.2 卵(图 3)
        4.3 幼虫(图 4)
        4.4 蛹(图 5)
    第五章 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区系组成与分布
        5.1 区系组成特点
        5.2 地理分布特点
    第六章 研究展望
各论
    拟步甲科 Tenebrionidae Latreille, 1802
        伪叶甲亚科 Lagriinae Latreille, 1825
        Ⅰ 片甲族 Cossyphini Latreille, 1802
        片甲属 Cossyphus Olivier, 1791
        1. 扁片甲 Cossyphus (Cossyphus) depressus (Fabricius, 1781)(图 6;图版Ⅰ)
        Ⅱ 垫甲族 Lupropini Ardoin, 1958
        垫甲属 Luprops Hope, 1833
        2. 东方小垫甲Luprops orientalis (Motschulsky, 1868) (图 7;图版Ⅰ)
        3. 云南垫甲 Luprops yunnanus (Fairmaire, 1887) (图 8;图版Ⅰ)
        漠甲亚科 Pimeliinae Latreille, 1802
        Ⅲ 砚甲族 Akidini Billberg, 1820
        砚甲属 Cyphogenia Solier, 1837
        4. 中华砚甲 Cyphogenia (Cyphogenia) chinensis (Faldermann, 1835) (图 9;图版Ⅰ)
        5. 肩脊砚甲 Cyphogenia (Cyphogenia) humeralis Bates, 1879(图 10;图版Ⅰ)
        6. 齿砚甲 Cyphogenia (Cyphogenia) rugipennis (Faldermann, 1835)(图 11;图版Ⅰ)
        Ⅳ 沟甲族 Cnemeplatiini Jacquelin du Val, 1861
        沟甲属 Philhammus Fairmaire, 1871
        7. 李氏沟甲 Philhammus (Philhammus) leei Kaszab, 1962 (图 12;图版Ⅰ)
        Ⅴ 掘甲族 Lachnogyini Seidlitz, 1894
        掘甲属 Netuschilia Reitter, 1904
        8.郝氏掘甲Netuschilia hauseri (Reitter, 1897)
        Ⅵ 龙甲族 Leptodini Lacordaire, 1859
        龙甲属 Leptodes Dejean, 1934
        9.短脊龙甲Leptodes brevicarina Ren, 1999
        10. 中华龙甲 Leptodes chinensis Kaszab, 1962 (图 13;图版Ⅰ)
        11. 沟胸龙甲 Leptodes sulcicollis Reitter, 1889(图 14;图版Ⅰ)
        12. 谢氏龙甲 Leptodes szekessyi Kaszab, 1962(图 15;图版Ⅱ)
        13.莱氏龙甲Leptodes (Proleptodes) reitteri Semenov, 1891
        Ⅶ 漠甲族 Pimeliini Latreille, 1802
        卵漠甲属 Ocnera Fischer von Waldheim, 1822
        14. 皮氏卵漠甲 Ocnera sublaevigata przewalskyi Reitter, 1887(图 16;图版Ⅱ)
        宽漠甲属 Sternoplax J. Frivaldszky, 1889
        15. 谢氏宽漠甲 Sternoplax (Sternoplax) szeehenyi J. Frivaldszky, 1889(图 17;图版Ⅱ)
        16.光滑胖漠甲Trigonoscelis (Chinotrigon) sublaevigata sublaevigata Reitter, 1887
        Ⅷ 鳖甲族 Tentyriin Eschscholtz, 1831
        小鳖甲属 Microdera Eschscholtz, 1831
        17.姬小鳖甲 Microdera (Dordanea) elegans (Reitter, 1887) (图 19;图版Ⅱ)
        18.蒙古小鳖甲 Microdera (Microdera) mongolica mongolica (Reitter, 1889) (图 20;图版Ⅱ)
        拟步甲亚科 Tenebrioninae
        Ⅸ 粉甲族 Alphitobiini Reitter, 1917
        粉甲属 Alphitohius Stephens, 1829
        19.黑粉甲Alphitohius diaperinus (Panzer, 1796) (图 21;图版Ⅱ)
        20.小菌虫Alphitobius laevigatus (Fabricius, 1781)
        21.暗红褐菌虫Alphitobius viator Mulsant et Godart, 1868
        Ⅹ 琵甲族 Blaptini Leach, 1815
        琵甲属 Blaps Fabricius, 1775
        22. 拟步行琵甲 Blaps (Blaps) caraboides caraboides Allard, 1882(图 23;图版Ⅲ)
        23. 中华琵甲 Blaps (Blaps) chinensis (Faldermann, 1835) (图 24;图版Ⅲ)
        24. 达氏琵甲 Blaps (Blaps) davidea Deyrolle, 1878(图 25;图版Ⅲ)
        25. 步行琵甲 Blaps (Blaps) gressoria Reitter, 1889(图 26;图版Ⅲ)
        26. 日本琵甲 Blaps (Blaps) japonensis japonensis Marseul, 1879(图 27;图版Ⅲ)
        27. 戈壁琵甲 Blaps (Blaps) kashgarensis gobiensis Frivaldszky, 1889(图 28;图版Ⅲ)
        28. 喀什琵甲 Blaps (Blaps) kashgarensis Baters, 1879(图 29;图版Ⅲ)
        29. 细长琵甲 Blaps (Blaps) oblonga Kraatz, 1883(图 30;图版Ⅲ)
        30. 磨光琵甲 Blaps (Blaps) opaca (Reitter, 1889) (图 31;图版Ⅲ)
        31. 皱纹琵甲 Blaps (Blaps) rugosa Gebler, 1825(图 32;图版Ⅳ)
        Ⅺ 土甲族 Opatrini Brullé, 1832
        土甲属 Gonocephalum Solier, 1834
        32. 二纹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bilineatum (Walker, 1858)(图 33;图版Ⅳ)
        33. 侏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granulatum pusillum (Fabricius, 1792)(图 34;图版Ⅳ)
        34. 直胫土甲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hadroide (Fairmaire, 1888)
        35. 突厥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patruele turchestanicum Gridelli, 1948(图 35;图版Ⅳ)
        36. 毛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pubens (Marseul, 1876) (图 36)
        37. 小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pygmaeum (Steven, 1829)(图 37;图版Ⅳ)
        38. 网目土甲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reticulatum Motschulsky, 1854
        39. 无齿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schneideri Reitter, 1898(图 39;图版Ⅳ)
        40. 小瘤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tuberculatum (Hope, 1831)(图 40;图版Ⅳ)
        41. 扁毛土甲Mesomorphus villiger (Blanchard, 1853)沙土甲属Opatrum Fabricius, 1775
        42. 沙土甲 Opatrum (Opatrum) sabulosum sabulosum (Linnaeus, 1760) (图 42;图版Ⅴ)
        43. 类沙土甲Opatrum (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 1835
        Ⅻ 帕谷甲族 Palorini E. G. Matthews, 2003
        帕谷甲属 Palorus Mulsant, 1854
        44. 小粉甲 Palorus cerylonoides (Pascoe, 1863)
        45. 姬粉甲 Palorus ratzeburgii (Wissmann, 1848)(图版Ⅴ)
        46. 亚扁粉甲 Palorus subdepressus (Wollaston, 1864) (图版Ⅴ)
        47. 深沟粉甲 Ulomina carinata Baudi di Selve, 1876(图版Ⅴ)
        48. 龙骨粉甲 Ulomina martinae Scupola, 2002(图版Ⅴ)
        ⅩⅢ 扁足甲族Pedinini直扁足甲属Blindus Mulsant & Rey, 1853
        直扁足甲属 Blindus Mulsant & Rey, 1853
        49. 瘦直扁足甲 Blindus strigosus (Faldermann, 1835) (图 44;图版Ⅴ)
        ⅩⅣ 刺甲族 Platyscelidini Lacordaire, 1859
        齿刺甲属 Oodescelis Motschulsky, 1845
        50. 邻卵齿刺甲 Oodescelis (Ovaloodescelis) affinis (Seidlitz, 1893) (图 45;图版Ⅴ)
        51. 卵形齿刺甲 Oodescelis (Ovaloodescelis) ovalis (Ballion, 1878)(图 46;图版Ⅴ)
        52. 类卵齿刺甲 Oodescelis (Ovaloodescelis) similis similis (Kaszab, 1938)(图 46;图版Ⅵ)
        ⅩⅤ 拟步甲族 Tenebrionini Latreille, 1802
        53. 小点拟粉甲 Ariarathus atronitens (Fairmaire, 1891)(图版Ⅵ)
        54. 大点拟粉甲 Neatus picipes (Herbst, 1797)(图版Ⅵ)
        拟步甲属Tenebrio Linnaeus, 1758
        55. 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 1758(图 48;图版Ⅵ)
        56. 黑粉虫 Tenebrio obscurus Fabricius, 1792(图版Ⅵ)
        57. 大黑甲 Zophobas opacus (Sahlberg, 1823)(图 49;图版Ⅵ)
        ⅩⅥ 拟粉甲族Triboliini
        58. 长头谷盗 Latheticus oryzae Waterhouse, 1880(图版Ⅵ)
        拟粉甲属 Tribolium W. S. Mac Leay, 1825
        59. 赤拟粉甲 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 1797)(图 50;图版Ⅵ)
        60. 杂拟粉甲 Tribolium confusum Jacquelin du Val, 1861(图版Ⅵ)
        61. 弗氏拟粉甲 Tribolium freemani Hinton, 1948(图版Ⅶ)
        菌甲亚科 Diaperinae Latreille, 1802
        ⅩⅦ 隐甲族 Crypticini Brullé, 1832
        隐甲属 Crypticus Latreille, 1817
        63. 瘦隐甲Crypticus (Crypticus) latiusculus (Ménétriès, 1849)(图版Ⅶ)
        64. 淡红毛隐甲Crypticus (Seriscius) rufipes Gebler, 1829(图 51;图版Ⅶ)
        65. 小隐甲 Ellipsodes (Anthrenopsis) scriptus (Lewis, 1894)(图版Ⅶ)
        ⅩⅧ 菌甲族 Diaperini Latreille, 1802
        66.二带粉菌甲Alphitophagus bifasciatus (Say, 1824)
        67. 刘氏菌甲 Diaperis lewisi lewisi Bates, 1873(图 53;图版Ⅶ)
        68. 细角谷盗 Gnatocerus (Echocerus) maxillosus (Fabricius, 1801)(图版Ⅶ)
        69. 阔角谷盗 Gnatocerus (Gnatocerus) cornutus (Fabricius, 1798)(图版Ⅷ)
        70. 洋虫 Ulomoides dermestoides (Chevrolat, 1878)(图版Ⅷ)
        ⅩⅨ 皮下甲族 Hypophlaeini Billberg, 1820
        71. 毕氏粉甲 Corticeus (Tylophloeus) curtithorax (Pic, 1924)(图版Ⅷ)
        窄甲亚科 Stenochiinae Kirby, 1837
        ⅩⅩ 轴甲族 Cnodalonini Oken, 1843
        72. 弯胫大轴甲 Promethis valgipes valgipes (Marseul, 1876)(图 54;图版Ⅷ)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论文与科研活动经历

(10)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微生物群组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2 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
        2.3 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虫茶研究概况
        1.1 虫茶的简要介绍
        1.2 虫茶的民间生产工艺
        1.3 产虫茶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
        1.4 虫茶的营养成分与生物安全性
        1.5 虫茶的药效机制研究
    2 青钱柳研究概况
        2.1 青钱柳的种子休眠特性
        2.2 青钱柳的化学成分
        2.3 青钱柳的生物活性
        2.4 青钱柳的产品开发与工艺
    3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4 微生物群组研究概况
第二章 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1.4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2.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用具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样品之间的细菌多样性
        2.2 虫茶生产各环节中微生物类群分析
        2.3 虫茶中细菌群的起源追踪和各样品特异性积累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商业虫茶中14个嗜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2.2 样品中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富集的验证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果
        1.1 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2 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
        1.3 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4 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四、昆虫生物资源有待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蛛毒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丁丽君,巫秀美,张成桂,高鹏飞,严靖婷,杨自忠,赵昱.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1(05)
  • [2]香樟齿喙象信息化学物质的活性组分鉴定及其关键气味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D]. 陈聪.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CRISPR/Cas9介导的用于高效筛选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的棉花高通量基因编辑突变体库构建[D]. 孙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5]设施番茄花香气味对传粉蜂访花行为的调控作用[D]. 张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6]褐带蚜小蜂的发育、行为、实验种群特性及扩繁技术[D]. 李可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7]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8]三株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测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D]. 赵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D]. 李雪. 河北大学, 2020(08)
  • [10]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微生物群组的动态变化[D]. 毛鑫. 贵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拟开发的昆虫生物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