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优良李子新品种

几个优良李子新品种

一、几个优良李子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龚娣[1](2021)在《青脆李采后糖代谢规律及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对青脆李保鲜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子(Prunus salicina Lindl.)在我国种植历史较长,清脆爽口,加工方式多样,深受消费者喜爱。据世界粮农组织(World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统计,2017年我国李产量680.4万t,占全世界总和57.8%,位列世界第一。青脆李在中国种植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在重庆,青脆李不仅是高寒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也是乡村休闲体验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但青脆李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果实货架期较短,销售范围受限,已经成为了青脆李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实验以青脆李为研究对象,探究在3±1℃冷藏环境下青脆李果实采后糖代谢消长情况以及使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CA)对青脆李采后贮藏保鲜的效果,得出在青脆李采后糖代谢的重要变化规律以及采后贮藏过程中相对最优的O2和CO2比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脆李采摘后的六种糖组分比例及它们在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青脆李果实采摘后的六种糖组分中,占比最高的为果胶(Pectin),为41.05%,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含量占比最高的糖分是蔗糖(Sucrose),占可溶性糖含量的66.49%,山梨醇(Sorbitol)含量最低,仅占比0.0043%,淀粉(Starch)、果糖(Fructose)和葡萄糖(Glucose)占总糖含量的比例分别为9.25%、11.81%、4.61%。在青脆李采后贮藏的过程中,蔗糖和果胶的含量变化均是呈现出波动性增加然后下降的趋势,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变化趋势最为接近,果糖的含量变化不显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脆李采后贮藏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减少和增加,主要是受蔗糖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而淀粉的主要转化途径是转化为葡萄糖。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受蔗糖和葡萄糖代谢影响,而蔗糖是最重要的可溶性糖,故青脆李为蔗糖积累型果实。(2)通过对糖组分含量变化以及果胶代谢酶、蔗糖代谢酶、淀粉代谢酶和山梨醇代谢酶14种代谢酶的活性消长情况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确定青脆李在采后贮藏后熟的过程中,分为两个重要的过程,第一个阶段为采摘后的7-21 d,以蔗糖、淀粉和山梨醇的增强与响应关联为主。第二个阶段为采后冷藏第28-35 d,这个阶段以蔗糖代谢、淀粉代谢和果胶代谢为主。根据载荷图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crose Synthase,EC 2.4.1.13,SS-I)、α-淀粉酶(alpha-amylase,α-AL)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luble Acid Anvertase,SAI)是影响青脆李可溶性糖积累的三种最重要的糖代谢酶。(3)青脆李的贮藏实验主要是通过结合1-MCP和CA气调的方式探究最佳的O2和CO2气调比例。实验结果表明1-MCP结合CA气调的方式相比单独使用1-MCP的贮藏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青脆李的烂果率、保持其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含量和维持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的稳定,且均发生显着变化(p<0.05),此外,1-MCP结CA气调贮藏能有效抑制青脆李果实中PG、SAI和SS-I的活性,有效阻止了果实的软化,调节了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使青脆李采后的贮藏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综合来看,低氧组(2%O2+10%CO2+88%N2)气调结合1-MCP的气调包装方式对青脆李保鲜效果最佳。

叶春祥[2](2019)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促使果业优化升级》文中研究指明绥中县地处辽宁省西南端,东邻兴城市,北靠建昌县,南临渤海,西连河北省青龙、抚宁、山海关,为"关外第一县"。全境东西长60 km,南北宽46 km,土地面积2 765 km2。西北部为山区,由西向东中间为低山丘陵,东南及沿海为平原岗地,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绥中县现有苹果、梨、桃、李、杏、山楂、葡萄等果树10多个树种,200多个品种,以苹果和梨为主。全县25个乡镇,有19个乡镇规模栽植果树。2016年大台山果树农场和

孙长乾[3](2019)在《李子新品种‘大红袍’试栽表现》文中提出2013年,瓦房店市万家岭镇水果生产经营大户宋胜祥从山西引进‘大红袍’李子,经过6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果个大,色红,质优,早果丰产,抗逆性强,综合表现优良。现报道如下。1试栽概况试栽园在瓦房店市万家岭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4℃,降雨量650 mm,无霜期180 d,日照2750h。土质为沙壤土。建园面积0.24km2,2013年春季按株行距3m×4m南北行向定植200株。全树均匀分布骨

乔改霞,陈建伟,王翠平,严莉,李健[4](2019)在《基于RAPD分析的李子新品种鉴定》文中提出以改进CTAB法对玉皇李和未鉴定新品种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从这2个品种李树叶片中均能提出基因组总DNA,且DNA的纯度和完整性均较好,OD260/O D280的比值在1.8~2.0之间,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此外,运用RAPD标记方法对这2个李品种基因组总DNA进行了PCR扩增,其RAPD分析条带清晰,用2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4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5.7条条带,扩增片段长度为200~2000 bp,其中P6、P7、P10、P14和P185条随机引物可以单引物区分这2个品种,共获得20个条带,其中差异条带有6个,表明这6个位点存在差异。因RAPD每条扩增谱带对应基因组DNA分子上的一个位点,说明供试品种间DNA位点存在差异,表明未鉴定新品种在栽培过程中发生突变和分化,可能是1个优良种源。

张露[5](2019)在《吉林省李产业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李原产于中国,是中国栽培历史最久的果树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传统优势果品效益下滑,李因见效快、易管理、收益高,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优点受到政府和果农的高度重视。吉林省栽培李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广阔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气候环境为李树生产提供了基础,在乡村振兴、农村脱贫致富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吉林省李树种植长期处于自种自食的封闭状态,严重制约了李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查阅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吉林省李在资源、育种、生产、市场中的现状,总结出当前吉林省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参考建议,以期为吉林省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调查结果如下:1.吉林省共有李属资源5个种,约100个品种和类型,其中野生、半野生品种资源12份,农家优良品种资源35份,选育、引进新品种资源52份,对资源的利用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2.吉林省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育种方式为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及芽变选种,至今已育成的品种有24个,并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培训及示范推广加速了育种成果的转化。3.吉林省李发展经历了原始自食性零星驯化种植时期到商品性小规模集约化栽培时期,目前正处于向现代化生产转变时期。品种构成上一类是经农家品种筛选推广的优系,一类是人工选育或引进的品种。生产中存在园址选择不合理、栽植方式不当、整形修剪不到位、肥料使用不规范、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花果管理粗放等问题。基于吉林省的土壤、气候条件,将吉林省划分为中部平原湿润区、东部丘陵山区半山区、西部平原干旱区、长白山高寒山区四个产区,并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建议栽植品种。4.吉林省常见的李贮藏方法为低温贮藏,其次是化学贮藏和生物贮藏。加工领域几乎空白。鲜食李子供应期短,全年价格差距大,销售模式固定。消费者更加关注果品质量、安全、多样化和供应期长短。

张亚如[6](2018)在《桃花药培养和李遗传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属于蔷薇科李属,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传统杂交育种已无法满足我国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开发出更为高效的育种手段势在必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转基因技术的遗传改良手段在果树育种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然而,由于桃缺少高效稳定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方式进行桃种质改良困难重重。基于此,本研究以‘秋蜜红’、‘黄水蜜’和‘大久保’三种不同基因型桃的花药和花瓣为试验材料建立无菌体系,筛选出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期建立三种基因型桃的高效再生体系;此外,由于李与桃同属于李属植物,且李遗传转化体系较为成熟,本研究以‘脆红李’和‘黑宝石’李的下胚轴切片和子叶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菌株、不同菌液浓度对GUS瞬时表达率和GUS染色效果的影响,以期建立李遗传转化体系,为后续进行桃功能基因验证和通过遗传转化方法创新种质资源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桃花药培养及愈伤组织的诱导(1)花药愈伤诱导的最佳时期为小花蕾期,花药的单核期,此时的花药颜色为黄红色。(2)花器官最佳的消毒方式为:75%酒精+0.1%NaClO消毒5 min。(3)适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处理1培养基为:NN69培养基+Suc 60 g·L-1+植物凝胶3.0 g·L-1+6-BA2.0 mg·L-1+2,4-D 1.0 mg·L-1。适合花瓣愈伤组织诱导的处理2培养基为:NN69培养基+Suc 60 g·L-1+植物凝胶3.0 g·L-1+6-BA 1.0 mg·L-1+2,4-D 0.5 mg·L-1。对不同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秋蜜红’的愈伤组织形成率比较高,其花药在处理1的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高达22.08%,花瓣的愈伤组织形成率在处理2的条件下则高达100%。(4)根据形态学和组织学鉴定3种愈伤组织状态,黄色紧实状和绿色紧实状的为胚性愈伤组织,浅黄色松散状为嵌合体。2.李遗传转化体系初探(1)‘脆红’李的遗传转化‘脆红’李下胚轴切片为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时,当菌株为EHA105,菌液浓度(OD600)为0.5时,‘脆红’李下胚轴的GUS瞬时表达率为73.33%;‘脆红李’子叶的GUS瞬时表达率高达100%,其中,片状、深蓝色的状态为62.5%。(2)不同培养基对‘脆红’李下胚轴切片褐化的影响比较了添加PVP与提高TDZ和IBA的浓度及配比,对‘脆红’李下胚轴切片在遗传转化过程中抗褐化的效果,结果表明适合下胚轴分化的培养基为:3/4MS培养基+IBA 0.05 mg·L-1+TDZ 3.0mg·L-1+Tim 300 mg·L-1+Kan 80 mg·L-1+PVP 1.0 g·L-1。(3)‘黑宝石’李下胚轴切片的遗传转化‘黑宝石’李下胚轴切片为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时,当菌株为GV3101,菌液浓度(OD600)为0.5时,‘黑宝石’李下胚轴切片的GUS瞬时表达率为60%;‘黑宝石’李子叶的GUS瞬时表达率高达100%,其中,片状、深蓝色的状态为79.24%。

刘硕,徐铭,张玉萍,张玉君,马小雪,章秋平,刘宁,刘威生[7](2018)在《我国李育种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李(plum)是重要的核果类果树之一,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我国是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广泛的地区分布。中国李也是世界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我国李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是世界李生产第一大国。原产我国的李地方品种类型多样,果实口感佳、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悠久的栽培过程中保留、筛选了大批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李品种,对我国李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果树生产中对李新品种的需求,我国育种工作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了以抗寒、丰产、优质、观赏为目标的李育种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李育种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自主育成、通过品种审定并正式发表的李品种有64个,东北三省科研单位育成品种37个,占总数的57.81%,是我国李育种的主要育种单位。纵观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主要是通过实生和杂交方式获得,以地方品种实生和中国李杂交为主,芽变品种占少数,近几年通过地方品种与国外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笔者整理绘制了一张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系谱图,发现目前我国选育的李品种中,多数亲本是具有我国地域特点的地方优良品种,且直接或间接来自少数几个亲本。‘福摩萨’‘六号李’‘绥棱红’和‘绥李3号’是骨干亲本,在我国李鲜食和随后的观赏品种选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育成的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近,存在亲本选择有局限、遗传基础较狭窄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我国李育种还存在重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缺乏、砧木育种进展缓慢、抗病育种尤其抗李痘病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综上所述,笔者旨在对我国李育种的进展、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资借鉴。

周勇,陈琼,邓皓文,刘忠[8](2017)在《四川乐山几个李子品种的品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乐山井研和沐川的几个李子品种在不同成熟下的硬度、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李子果实硬度与成熟度呈极显着负相关(r=-0.992**),随着成熟度提高,李子硬度降低;不同李子品种的单果体积和单果重存在极显着差异,正六李和引种江安李平均单果体积分别为23.08 cm3和20.63 cm3,单果重分别为26.92 g和25.44 g,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属大粒重果型品种;不同品种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引种江安李维生素C含量最高(4.622 mg/100g),显着高于本地江安李,极显着高于井研江安李、脆红李和正六李。引种江安李、本地江安李和井研江安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平均在7.292%7.345%之间,显着高于脆红李和正六李。李子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与成熟度存在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关系(r=0.967**、0.765**、0.559*),各营养品质间也存在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关系,即成熟度越高,营养品质指标越高,营养品质越好。

魏正杰[9](2017)在《蜂巢芯钢筋混凝土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以X项目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建筑怎么发展,对质量的要求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多年来工程建设所贯彻的基本方针。论文以项目质量控制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广泛阅读与论文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等,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与项目质量控制相关的理论,掌握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常用方法等,为论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X项目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分析蜂巢芯钢筋混凝土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通过研究,论文认为,影响X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工艺方法、人员、材料、施工机械、施工环境等。X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制定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构建质量保证体系、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改进。最后,论文从建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强化质量控制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质量控制相关制度、提升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加强工程监理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提升X项目于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以提升X项目质量控制的水平。

李松,李本姣,敬勇,李彪,徐建俊,张中华,赵思毅[10](2017)在《达州市巴山脆李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巴山脆李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保护面积10万hm2。截至2015年,达州市巴山脆李种植面积9 533 hm2,产量8.1万t。由于存在缺乏青脆李贮藏保鲜及物流技术,缺乏加工企业等问题,随着青脆李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导致"卖果难"发生。提出青脆李产业发展建议:强化领导把关,控制发展规模;改进种植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条;布局加工企业,加强市场建设。

二、几个优良李子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个优良李子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青脆李采后糖代谢规律及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对青脆李保鲜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李子简介
        1.1.1 李子的品种特点和营养价值
        1.1.2 李在重庆现阶段的生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1.3 李子的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1.2 李子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1.2.1 物理贮藏保鲜技术
        1.2.2 化学贮藏保鲜技术
        1.2.3 生物贮藏保鲜技术
    1.3 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1.3.1 蔗糖代谢酶
        1.3.2 山梨醇代谢酶
        1.3.3 淀粉代谢
        1.3.4 果胶代谢酶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2.2 指标测定
        2.2.1 原果胶含量的测定
        2.2.2 淀粉含量的测定
        2.2.3 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的测定
        2.2.4 山梨醇含量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青脆李采后原果胶含量的变化
        2.4.2 青脆李采后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
        2.4.3 青脆李采后淀粉含量的变化
        2.4.4 青脆李采后山梨醇含量的变化
        2.4.5 青脆李贮藏过程中不同糖组分所占比例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3.2 指标测定
        3.2.1 果胶酯酶活性(PE)的测定
        3.2.2 果胶裂解酶活性(PL)的测定
        3.2.3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PG)的测定
        3.2.4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SPS)的测定
        3.2.5 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酶活性(SS-I)的测定
        3.2.6 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酶活性(SS-II)的测定
        3.2.7 中性转化酶活性(NI)的测定
        3.2.8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S-AI)的测定
        3.2.9 细胞壁不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B-AI)的测定
        3.2.10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UGPase)的测定
        3.2.11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AGPase)的测定
        3.2.12 α-淀粉酶活性(α-AL)的测定
        3.2.13 β-淀粉酶活性(β-AL)的测定
        3.2.14 山梨醇脱氢酶活性(NAD~+-SDH)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分析
        3.4.1 采后果实果胶含量和果胶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3.4.2 采后果实可溶性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3.4.3 采后果实淀粉含量和淀粉类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3.4.4 采后青脆李贮藏过程中NAD~+-SDH酶活性的变化
        3.4.5 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之间的响应关系
    3.5 小结
第4章 1-MCP结合人工气调(CA)包装对青脆李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4.2 指标测定
        4.2.1 烂果率的测定
        4.2.2 色差的测定
        4.2.3 硬度的测定
        4.2.4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4.2.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4.2.6 酶活性的测定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1-MCP结合CA处理对冷藏青脆李果实烂果率的影响
        4.4.2 1-MCP结合CA处理对冷藏青脆李果实硬度的影响
        4.4.3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TA含量的影响
        4.4.4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TSS含量的影响
        4.4.5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色差a值和△E值的影响
        4.4.6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PG酶活性的影响
        4.4.7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S-AI酶活性的影响
        4.4.8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SS-I酶活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贮藏实验图片记录

(2)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促使果业优化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 立足四大优势
    1.1 果树种植历史悠久
    1.2 生态环境好
    1.3 果品质量优
    1.4 区位优势
2 突出八个重点
    2.1 抓产业规划引导
    2.2 抓种苗基地建设
    2.3 抓标准化园区发展
    2.4 抓服务能力提升
    2.5 抓经营主体培育
    2.6 抓特色品牌创建
    2.7 抓营销方式创新
    2.8 抓政策扶持

(3)李子新品种‘大红袍’试栽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试栽概况
2 主要性状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栽植
    3.2 整形修剪
    3.3 土肥水管理
    3.4 花果管理
    3.5 PBO施用
    3.6 病虫害防治

(4)基于RAPD分析的李子新品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及仪器
        1.2.1 试剂。采用的提取方法及其DNA提取缓冲液浓度和成分如下:
        1.2.2 主要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产率和纯度的测定和完整性检测
        1.4.1 DNA纯度和产率检测:
        1.4.2 DNA的电泳检测:
    1.5 DNA R APD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率和纯度
    2.2 完整性检测
    2.3 基因组DNA的R APD扩增结果
3 讨论

(5)吉林省李产业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李产业动态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调查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种质资源概况
    2.1 种质资源种类特点及分布
    2.2 品种资源性状描述
    2.3 种质资源利用
第三章 育种及其成果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3.1 吉林省李育种进程
    3.2 育种方式
    3.3 育种成果推广转化新途径
第四章 吉林省李产业概况
    4.1 生产历史
    4.2 产量和面积
    4.3 品种构成
    4.4 生产技术调查
    4.5 生产区域规划
第五章 市场调查
    5.1 贮藏和保鲜
    5.2 加工
    5.3 销售
    5.4 消费者意愿
第六章 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6.1 存在问题
    6.2 产业发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6)桃花药培养和李遗传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问题的提出
    2 核果类果树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2.1 胚培养
        2.1.1 低温处理
        2.1.2 胚龄
        2.1.3 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2.1.4 移栽驯化
        2.2 茎尖培养
        2.2.1 基因型和培养基
        2.2.2 取材
        2.2.3 外植体的消毒
        2.2.4 植物生长调节剂
        2.3 子叶
        2.4 叶片
        2.5 胚轴
        2.6 花药培养
        2.6.1 花粉的发育状态
        2.6.2 基因型
        2.6.3 预处理
        2.6.4 培养基
        2.6.5 外植体的消毒
        2.6.6 植物生长调节剂
        2.6.7 碳源
        2.6.8 其他添加
    3 桃和李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3.1 桃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3.1.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3.1.2 基因枪法转化桃
        3.2 李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3.2.1 影响李转化效率的因素
        3.2.1.1 培养基
        3.2.1.2 基因型
        3.2.1.3 菌株和质粒
        3.2.1.4 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
        3.2.1.5 植物生长调节剂
        3.2.1.6 抗生素的筛选
        3.2.1.7 其他
        3.2.2 基因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桃花药培养及愈伤组织的诱导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确定花药的发育时期
        2.2.2 花蕾的消毒
        2.2.3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2.2.4 石蜡切片的制作及镜检
        2.2.4.1 材料的固定
        2.2.4.2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2.2.4.3 镜检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核期的花蕾发育状态及镜检
        3.2 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
        3.3 不同培养基对花瓣及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3.4 愈伤组织形态学及细胞学观察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不同花药发育时期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2 不同消毒方式及处理时间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4.1.3 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4 愈伤组织形态学及细胞学观察
        4.2 结论
第三章 李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初探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2.1.3 主要药品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基本培养基
        2.1.6 培养条件
        2.2 方法
        2.2.1 种子收集
        2.2.2 外植体准备
        2.2.3 质粒提取
        2.2.4 PCR检测
        2.2.5 重组质粒转化GV3101感受态细胞
        2.2.6 农杆菌的培养与活化
        2.2.7 外植体的转化
        2.2.7.1 下胚轴的转化
        2.2.7.2 子叶的转化
        2.3 不同培养基对下胚轴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
        2.4 GUS组织化学检测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以‘脆红’李遗传转化初探
        3.1.1 以下胚轴切片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3.1.2 分析不同培养基对下胚轴切片褐化的影响
        3.1.3 以子叶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3.2 ‘黑宝石’李的遗传转化
        3.2.1 ‘黑宝石’李下胚轴切片的遗传转化
        3.2.2 以子叶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4 结论和讨论
        4.1 讨论
        4.1.1 不同菌株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4.1.2 不同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4.1.3 不同防褐化剂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2 结论
        4.2.1 ‘脆红’李的遗传转化
        4.2.2 ‘黑宝石’李的遗传转化
参考文献
ABSTRACT

(7)我国李育种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李育种进程
2 李新品种的育种目标
    2.1 以抗寒为前提的鲜食李品种选育
    2.2 以商品性为目标的品种选育
    2.3 观赏用途的李品种选育
3 育种方式和途径的演变
    3.1 实生选种
    3.2 杂交育种
    3.3 芽变选种
4 存在的问题
    4.1 对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缺乏研究和总结, 育种存在盲目性
    4.2 亲本选择存在局限性, 遗传基础狭窄问题突出
    4.3 砧木育种进展缓慢
    4.4 抗病育种意识薄弱
5 建议与展望
    5.1 开展优良亲本筛选和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基础研究
    5.2 扩大亲本选择的范围
    5.3 加速开展砧木选育
    5.4 加强抗病育种
    5.5 开展辐射育种、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

(8)四川乐山几个李子品种的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及取样方法
    1.2 外观品质测试
        1.2.1 果径的测定和单果体积估算
        1.2.2 果实硬度和单果重测定
    1.3 营养品质测定
    1.4 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成熟度李子果实的硬度
    2.2 不同李子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
    2.3 不同成熟度下各李子品种的营养品质
3 讨论

(9)蜂巢芯钢筋混凝土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以X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综述
    2.1 项目质量控制相关概念
        2.1.1 建筑工程质量
        2.1.2 项目质量控制
    2.2 蜂巢芯钢筋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
        2.2.1 蜂巢芯钢筋混凝土的定义及工艺原理
        2.2.2 蜂巢芯钢筋混凝土的特点
        2.2.3 蜂巢芯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2.3 建筑项目质量的特点
        2.3.1 影响因素多
        2.3.2 质量波动大
        2.3.3 质量隐蔽性
        2.3.4 终检的局限性
    2.4 建筑项目质量的形成阶段
        2.4.1 项目决策阶段
        2.4.2 勘察设计阶段
        2.4.3 项目施工阶段
        2.4.4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2.5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2.5.1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2.5.2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形成原因
    2.6 国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践经验
        2.6.1 瑞典经验
        2.6.2 法国经验
        2.6.3 德国经验
第3章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原则及常用方法
    3.1 蜂巢芯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般措施
    3.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3.2.1 质量第一的原则
        3.2.2 人为核心的原则
        3.2.3 预防为主的原则
        3.2.4 质量标准原则
        3.2.5 职业道德规范
    3.3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
        3.3.1 人的因素
        3.3.2 材料的因素
        3.3.3 机械设备的因素
        3.3.4 施工方法的因素
        3.3.5 环境的因素
    3.4 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3.4.1 PDCA循环方法
        3.4.2 三阶段控制方法
        3.4.3 全面质量控制(TQC)方法
第4章 X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4.1 项目概况
    4.2 X项目蜂巢芯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4.2.1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及素质较差
        4.2.2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4.2.3 施工管理不到位
        4.2.4 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控制不严
        4.2.5 蜂巢芯钢筋混凝土新技术的采用对项目质量管理的影响
    4.3 采用蜂巢芯钢筋混凝土技术的X项目质量管理调整措施
        4.3.1 选择合理施工方法和工艺
        4.3.2 人员和组织措施
        4.3.3 材料控制措施
        4.3.4 施工机械措施
        4.3.5 施工环境的控制措施
        4.3.6 确定蜂巢芯钢筋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
        4.3.7 实施样板制
第5章 X项目质量控制分析
    5.1 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5.1.1 制定质量目标
        5.1.2 进行质量策划
        5.1.3 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5.1.4 项目质量控制
        5.1.5 项目质量改进
    5.2 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5.2.1 建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5.2.2 强化质量控制的宣传教育工作
        5.2.3 制定质量控制相关制度
        5.2.4 提升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5.2.5 加强与工程监理合作
    5.3 项目质量控制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达州市巴山脆李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化历程
2 产业发展现状
3 面临的问题
    3.1 地方政府把关不严, 种植面积增长迅速
    3.2 青脆李上市集中, 保鲜及物流技术缺乏
    3.3 青脆李加工企业缺乏, 产供销链条阻滞
4 达州巴山脆李产业发展建议
    4.1 强化领导把关, 控制发展规模
    4.2 改进种植技术, 提高技术水平
    4.3 加强科技投入, 延长产业链条
    4.4 布局加工企业, 加强市场建设

四、几个优良李子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脆李采后糖代谢规律及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对青脆李保鲜效应的研究[D]. 龚娣. 西南大学, 2021(01)
  • [2]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促使果业优化升级[J]. 叶春祥. 北方果树, 2019(04)
  • [3]李子新品种‘大红袍’试栽表现[J]. 孙长乾. 北方果树, 2019(04)
  • [4]基于RAPD分析的李子新品种鉴定[J]. 乔改霞,陈建伟,王翠平,严莉,李健. 现代园艺, 2019(09)
  • [5]吉林省李产业调查报告[D]. 张露.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桃花药培养和李遗传转化的研究[D]. 张亚如.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7]我国李育种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展望[J]. 刘硕,徐铭,张玉萍,张玉君,马小雪,章秋平,刘宁,刘威生. 果树学报, 2018(02)
  • [8]四川乐山几个李子品种的品质特征研究[J]. 周勇,陈琼,邓皓文,刘忠.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12)
  • [9]蜂巢芯钢筋混凝土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以X项目为例[D]. 魏正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 [10]达州市巴山脆李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李松,李本姣,敬勇,李彪,徐建俊,张中华,赵思毅. 南方农业, 2017(13)

标签:;  ;  ;  ;  ;  

几个优良李子新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