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才让部长在全国民政厅厅长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多吉才让部长在全国民政厅厅长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多吉才让部长在全国民政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戴建兵[1](2015)在《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6月,民政部选取江苏昆山、浙江海宁、河南洛宁、广东深圳4地作为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地区。2014年4月,民政部进一步选取北京市房山区等46个市(县、区)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工作的开展,拉开了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序幕。试点过程中,试点地区高度重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工作,努力加强制度创建,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在理论上厘清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需要根据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蓝图。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制度分析理论、福利经济学、公平理论、需要理论等为理论分析框架,以软系统方法论(SSM)为方法上的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计量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上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本文沿着三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逐次展开,分别是:(1)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由来和现状;(2)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3)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探索。论文分析了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由来和现状,考察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相关理论,构建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提出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三阶段”模式,并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从福利覆盖范围、福利内容体系、财政资金保障、法律法规建设、管理运行、绩效评价等方面探索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方案。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变迁而来,是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二,我国正处于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初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面有待扩大,福利项目有待增加,福利水平有待提高,专门立法有待制定,管理运行有待完善,绩效评价有待规范。影响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状况。第三,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为宗旨,以我国现实国情为蓝本,以国际经验为参照,以满足儿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察儿童权利优先序列,科学合理构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逐步、适度、统一”的原则。第四,根据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和民主发展进程,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2010-2020年)、中级阶段(2021-2030年)和高级阶段(2031-2050年)。初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从孤儿逐步扩大到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最终实现特殊儿童全覆盖;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以生存性福利为主,兼顾发展性福利,福利项目逐步增多;儿童社会福利水平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逐步提高。中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从特殊儿童扩大到部分普通儿童;儿童社会福利内容实现生存性福利和发展性福利并重,城乡福利项目和内容多样化;儿童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实现较高的福利给付。高级阶段,儿童社会覆盖范围从全体特殊儿童扩大到全体普通儿童;儿童社会福利内容广泛,为全体儿童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福利项目;儿童社会福利水平高,实现高水平的福利供给。第五,我国应逐步增加儿童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规模,2020年时儿童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达到0.50%,2030年时逐步提高到0.95%-1.03%,2050年时达到2.38%-2.66%。2050年时儿童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应接近OECD国家2009年的平均水平(2.61%)。第六,我国应加快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儿童福利法》为母法,包含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就业、司法保护等专项福利法律法规在内的相对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第七,我国应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行政管理职能,在国家层面建立儿童福利局或“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第八,我国应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起以符合儿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有如下特色和创新:第一,深化和发展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概念的内涵。第二,比较系统地提出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第三,相对完整地构建起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三阶段”模式。第四,将软系统方法论(SSM)引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创新性。第五,较早地将绩效评价引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在评价手段上具有创新性。最后,本文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史海涛[2](2013)在《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农业大国着称的中国在历史上遭遇的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所有灾害的种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防灾减灾事业,制定了许多灾害社会政策和相关减灾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随着灾害不断严重和我国救灾实践不断丰富,中国政府和社会对防灾救灾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在救灾社会工作实践中,救灾工作者越来越感觉到许多问题已超出了现有政策的涉及范围。因此,部分社会工作研究者将注意力由救灾实务向灾害社会政策转移,力图通过灾害社会政策研究实现当下灾害社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良性发展,灾害社会政策研究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试图对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进行梳理。在充分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时间推进和救灾环节两条主线进行分析,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框架,并分析建国以来影响灾害社会政策的多种要素,对灾害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出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特点,提出建议和对策。本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对灾害社会工作涵义、功能及发展现状的阐述,也包括对救灾社会政策在国家社会政策中所处地位的分析。政策内容研究按照灾害社会政策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和救灾工作的三个核心环节两条主线相交叉为分析框架,形成对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的系统性梳理,并总结归纳每个历史时期灾害社会政策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对灾害社会政策的影响分析,在这里笔者把社会环境分为经济、政治、社会理念三个方面来考察;另外,对灾害社会政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动态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和归纳。根据二、三部分的分析结果,这一部分针对我国当下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即整合救灾力量,实现主体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灾民生计可持续;注重防灾宣传,强调经济手段;加强系统减灾意识,完善政策系统建设;注重灾害研究,推动救灾工作发展。总体来说,笔者希望通过这次尝试性研究为灾害社会政策的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灾害社会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新的参考。

周幼平[3](2012)在《中国社会政策变迁研究:一个演化的视角(1978-2008)》文中提出2003年,中国开始了由经济政策时代向社会政策时代的历史转变。在政府的重要文献中,社会政策相关内容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社会政策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社会政策制定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对社会政策变迁的透彻理解。所以,研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政策变迁的动因及逻辑,不仅有利于完善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而且有助于我国顺利度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国社会政策变迁是在社会系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系统是一个超循环系统。现代化转型的实质是社会系统从有序走向更高级有序的演化过程。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子进程,社会政策变迁从属、服务且反作用于这一演化进程。因此,本文将社会政策变迁的考察置于整个社会系统超循环演化的背景之下,以更全面地洞察整个变迁。根据伺服原理,在临界状态,慢变量(序参量)支配快变量并主宰系统的演化进程,对处于转型(即临界状态)中的中国而言,作为社会系统序参量的个体化就成为研究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个体化也与社会政策变迁直接相关,不仅个体化水平的变动必然引发社会政策的偕变。而且通过不对等交换中产生的权力,社会政策也能够反过来改变个体化的水平进而影响社会转型。因此,本文采用个体化作为剖析社会系统超循环演化背景之下社会政策变迁的理论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政策就是配合市场化等力量完成旧的社会联系结构解组和构建新的社会联结结构的政策,其作用是维持或促进个体化水平。从个体化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中国正式社会政策变迁的逻辑起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较低的个体化水平,这表现为较低的个体自主性和较高的社会给付;变迁的逻辑是为提高经济效率而改革国企、推进个体化,同时对社会政策进行调整以解决推进个体化所带来的问题。客观效果是维持个体化的再生产乃至推进个体化的深入。首先,计划经济体制下较低的个体化水平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财政压力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可以视作一种封闭的简单系统。在这一体制下,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不得不采取牺牲个体积极性的措施。但是,随着意识形态带来的激励作用逐渐耗散,这一措施束缚生产力的负面效应日渐显着。经济低迷加上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文革后的中央政府面临严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经历了“洋跃进”的失败后,政府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而开始了中国社会系统向高级有序演化的转型进程。其次,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和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去单位化的不断推进。换言之,是个体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从“搞活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以及“改革直接是通过人和活跃人来进行的”等表述不难看出。经济领域的个体化改革离不开社会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因此,社会政策改革被界定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和支柱”,其实质是维持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个体化,甚至也作为推进个体化的手段出现。从个体行动者的角度来看,社会政策变迁是政治系统的行动者感知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变动从而采取的相应行动,以及受这一行动影响的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性行为。社会政策就是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变迁的。正式社会政策的变迁支持和推进了个体化,而非正式社会政策的发展却掉入了传统的窠臼。导致传统替代现代机制的原因有很多——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福利支出责任下沉、家庭福利能力下降、过度教育和“碎片化”社会政策等等,这些因素相互耦合共同导致了传统人情福利的继续存在,从而在客观上产生了与正式社会政策个体化效果相反的“去个体化”效果。这两种趋势的较量以两种超循环系统竞争进化优势的形式出现。由于剧烈的转型仍在继续,外部环境对这两种超循环的选择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此,这里不打算对趋势做出判断,只是指出哪一种趋势占据上风将由超循环的竞争决定,并对未来的社会政策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

王红兵[4](2012)在《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深入,城乡“二元”制度的弊端愈加显露,制度的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最迫切的诉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研究,对于丰富社会保障理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突破口在于社会救助制度的城乡统筹;而社会救助制度的城乡统筹,核心在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本文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同发展道路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特点。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低保建制目的的不同、农村传统的土地和家庭保障观念以及农村反贫困方式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了城乡低保制度在法律制度、保障标准及给付水平、资金投入、筹资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这使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显着下降,同时也形成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的障碍。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加快带来城乡大融合的背景下,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为必然。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要根据其所依存的各种条件逐步推进。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财政支出结构的加速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特别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确立,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提供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美国、瑞典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时直接针对全民建立统一的救助制度,日本针对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及生活水平的差异,采取分地区、分档次的办法规定有差异的最低生活标准,上海、浙江等地以立法的方式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制度统筹发展的经验,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目标应设定为: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分割分治,到统一制度、标准有别,再到制度和标准的城乡统一。鉴于目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为城乡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初期,可先实行“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可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统筹城乡低保立法、统一城乡低保动态调整机制、整合城乡低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城乡低保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构建城乡低保制度的内部衔接机制、推进城乡低保制度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

韩颖[5](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陈柳芳[6](2010)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而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关乎社会稳定的潜在不安因素。妥善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它保障的是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最基础的社会保障。本文综合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贫困循环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选取代表广东省发达地区的东莞市大岭山镇作为研究区域,系统探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问题与对策。全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和特点入手,阐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结构位置,同时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并进一步阐述我国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2)通过文献研究、政府部门调研和农村居民问卷调查,从实证角度具体介绍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成因。(3)在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低保对象的合理界定、低保标准的科学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

张大维[7](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姚华,王亚南[8](2010)在《居委会直选的背景及政策的定型化》文中认为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原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失灵,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村民自治"的成功经验,促使政府决定通过"直选"来改造传统的居委会,以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的棘手问题。中央有关居委会直选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与深化的过程。

史维勤[9](2009)在《情为民生所系 利为百姓而谋》文中指出多吉才让简历 多吉才让,1939年11月生,甘肃夏河人,藏族。1955年8月参加工作。196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甘肃省夏河县四区政府干事、工作队队长,合作公社那义大队大队长。1959年后任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干事、副区长、县长。“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69年至19

谢万贞[10](2009)在《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部分地区根据中央部署,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2007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广大农村群众最迫切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根本保障,使困难群众能够通过低保救助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省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的工作力度,全面建立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并在部分地方开展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在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此,贵州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贵州”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统筹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困难群众救助仍然存在政策不规范、投入不足、救助面窄、救助水平低等问题,全省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贫困人口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对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具体来说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是分析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有关最低生活保障的文献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对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首先是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涵义与特征。其次,深入探讨了最低生活保障的理论的基础,包括和谐社会理论,公民权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等。第三章,对贵州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贵州全面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试点前的状况主要是实行挂牌救济、落实五保供养政策、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等方面对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进行救助。贵州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于2006年,随着各试点的相继建立,贵州省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现已实行的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标准与保障范围、有关程序和低保金的发放、管理与监督等方面与实施前的制度做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覆盖范围窄、低保标准低、观念错位、法制化程度建设程度低和机制脆弱等主要问题。第四章,对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分别代表经济状况较好的贵阳市和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六盘水市进行研究,对两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方案、现状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第五章,其他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借鉴。经验借鉴主要选取与贵州实际情况有相似特点的广东省和江西省。广东省总体经济较发达,但省内地区间差距较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经验可以为我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江西省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经验,对贵州具有借鉴意义。本章最后总结出重视部门联动、重视借鉴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重视民间力量、严格监督管理五个适于贵州省现状的制度启示。第六章,进一步完善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本部分重点是进一步落实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对策。主要针对贵州省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的状况提出,建立配套政策、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政府工作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和多渠道筹资、健全社会支持网络和多层次保障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和利益表达渠道。

二、多吉才让部长在全国民政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吉才让部长在全国民政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福利、社会福利和社会福利制度
        二、儿童和儿童社会福利
        三、三种形态的儿童社会福利制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分析理论
        二、福利测量与提供理论
        三、公平理论
        四、需要理论
第四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现状评估
    第一节 取得成就
        一、覆盖范围逐步从孤儿扩大到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二、福利内容逐步从单一服务发展到服务与津贴综合提供
        三、福利水平逐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并实现自然增长
        四、法律法规逐步增多并建立起儿童社会福利专门的法律
        五、管理机构不断健全并逐步完善儿童社会福利管理机制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儿童社会福利尚未实现全面覆盖
        二、福利内容中需增加津贴和服务项目
        三、儿童社会福利财政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四、综合性的《儿童福利法》亟需制定
        五、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职能亟需整合
        六、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有待完善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较长时间处于不发达水平
        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相对不合理
        三、儿童社会福利政策相对滞后
        四、对儿童社会福利认识相对不足
        五、结论及其启示
第五章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国际比较
        一、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比较
        二、儿童社会福利资金投入比较
        三、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运行比较
        四、儿童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比较
    第二节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国际经验借鉴
        一、国际经验
        二、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机理分析
    第一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二、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
        三、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
        四、有利于满足儿童需要
    第二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具备的经济基础
        二、具备的政治基础
        三、具备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与思路分析
        一、建设理念
        二、建设思路
    第四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二、逐步扩大,循序渐进原则
        三、适应经济,适度普惠原则
        四、统筹兼顾,逐步统一原则
    第五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路径分析
        一、我国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预测
        三、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三阶段”路径选择
第七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探索
    第一节 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扩大探索
        一、儿童分类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二、覆盖范围扩大的三阶段探索
    第二节 基于SSM的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构建探索
        一、SSM及其在儿童社会福利中运用的可行性
        二、感知和表述儿童社会福利问题情境
        三、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目标活动模型构建
        四、目标活动模型与现实世界比较
        五、SSM方法下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三阶段构建
    第三节 儿童社会福利财政资金保障探索
        一、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下满足需要的支出分析
        二、微观视角下满足儿童个体需要福利标准的确定
        三、宏观视角下儿童社会福利财政支出规模三阶段测算
        四、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财政支出可能性分析
        五、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财政支出保障机制
    第四节 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探索
        一、尽快出台《儿童福利法》或《儿童福利条例》
        二、尽早构建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
        三、尽力保障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第五节 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运行建设探索
        一、整合行政管理职能
        二、健全行政管理机构
        三、完善行政管理规章
        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五、推进社会化管理
    第六节 基于AHP方法的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建设探索
        一、AHP方法及其在儿童社会福利领域运用的可行性
        二、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基于AHP方法的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四、基于AHP方法的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过程管理
        五、促进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的建议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各类儿童福利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儿童福利需求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专家咨询表
附录五:专家打分表

(2)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灾害仍是人们需要应对的重大风险
        1.1.2 政府和社会对灾害防治的认识不断深化
        1.1.3 灾害社会政策研究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方向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选题依据
        1.3.1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1.3.2 灾害社会工作理论
        1.3.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研究现状综合评价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灾害社会工作与救灾社会政策
    2.1 灾害社会工作的涵义
    2.2 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及发展
    2.3 灾害社会政策的重要性
第三章 建国初期至 70 年代的灾害社会政策
    3.1 以中央政令为主导的防灾政策
    3.2 以政府包揽为特点的抗灾政策
    3.3 以互助自救为特点的灾后恢复政策
    3.4 本时期救灾政策特点
第四章 80 年代至 90 年代的灾害社会政策
    4.1 以物资储备为中心的防灾政策
    4.2 以明确国际援助方针为中心的抗灾政策
    4.3 以社团组织参与救灾为特点的灾后恢复政策
    4.4 本时期灾害社会政策特点
第五章 2000 年以来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
    5.1 以制定灾害应急预案为中心的防灾政策
    5.2 以减灾人才队伍建设为特点的抗灾政策
    5.3 以调整税收政策为特点的灾后恢复政策
第六章 社会转型与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特征
    6.1 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社会环境
        6.1.1 经济体制变化
        6.1.2 管理体制变化
        6.1.3 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
    6.2 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动态特点
        6.2.1 救助理念由生存保障向人本保障深化
        6.2.2 救助过程由应急帮扶向灾后重建延伸
        6.2.3 政策导向由灾害救助向灾害管理转型
第七章 关于灾害社会政策存在问题和思考
    7.1 灾害社会政策存在的问题
    7.2 灾害社会政策发展方向的思考
        7.2.1 整合救灾力量,实现主体多元化
        7.2.2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灾民生计可持续
        7.2.3 注重灾害宣传,强调灾害保险
        7.2.4 加强系统减灾意识,完善政策系统建设
        7.2.5 注重灾害研究,推动救灾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社会政策变迁研究:一个演化的视角(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社会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社会政策变迁的超循环理论
    2.2 福利多元与“人情福利”理论
3. 中国社会政策变迁梳理
    3.1 1949-1977:国家—单位制形成
    3.2 1978-1984:国家—单位制的恢复及探索
    3.3 1985-1992:国家—社会制萌芽
    3.4 1993-1996:国家—单位制和国家—社会制此消彼长
    3.5 1997-2003:国家—社会制成为主导
    3.6 2003—:国家—社会制继续完善
4. 中国正式社会政策变迁的逻辑
    4.1 个体化与传统体制下的财政压力
    4.2 财政压力与客观趋向个体化的国有企业改革
    4.3 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政策变迁
5. 中国非正式社会政策的选择
    5.1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5.2 福利场域
    5.3 福利惯习
    5.4 实践—人情福利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点
2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2.1 建国后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回顾
    2.2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2.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2.4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特点
3 典型国家及国内典型地区社会救助制度与启示
    3.1 典型国家社会救助制度与启示
    3.2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
4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问题分析
    4.1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条件分析
    5.1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经济条件
    5.2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政治条件
    5.3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社会条件
6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6.2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实现路径
7 研究结论与研究不足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三、群众互助互济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小结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小结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一、表彰奖励
        二、税收激励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小结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6)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创新点
    1.3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保障
        2.1.2 社会救助
        2.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2.3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与原则
        2.3.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
        2.3.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则
    2.4 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3 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状况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区域概况
        3.1.1 东莞市概况
        3.1.2 大岭山镇概况
    3.2 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样本分析
        3.2.1 调查方案设计
        3.2.2 调查样本分析
    3.3 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政府部门调查
        3.3.1 关于保障对象
        3.3.2 保障标准及执行状况
        3.3.3 保障资金的来源及划拨
        3.3.4 规范运作的程序与管理
        3.3.5 低保制度的宣传与监督
        3.3.6 配套优惠措施及执行状况
    3.4 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
        3.4.1 学历分布情况
        3.4.2 农村家庭致贫原因
        3.4.3 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政策的了解程度
        3.4.4 低保实施情况
        3.4.5 低保资金来源情况
        3.4.6 农村居民认为实施低保应注意的问题
    3.5 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存在问题与成因
        3.5.1 缺乏有效执法,低保制度显现负功能
        3.5.2 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群众认识存在误区
        3.5.3 基层队伍不够充实,素质有待提高
        3.5.4 审核标准不够科学,保障对象难以确定
        3.5.5 低保标准偏低,保障范围不够全面
        3.5.6 服务满意度不高,动态管理不到位
4 改进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状况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
    4.2 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引导
    4.3 以加快社会工作发展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
    4.4 完善收入核算方法,合理界定低保对象
    4.5 科学制定低保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4.6 树立民本思想,实现动态管理
5 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局限性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7)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10)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
    1.2 本研究的意义
        1.2.1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1.2.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理论研究
    2.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涵义与特征
        2.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涵义
        2.1.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征
    2.2 最低生活保障的理论依据
        2.2.1 和谐社会理论
        2.2.2 社会公平理论
        2.2.3 公民权理论
        2.2.4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结构位置
    2.4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2.4.1 改革开放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过程
        2.4.2 我国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状况
第3章 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分析
    3.1 贵州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背景
        3.1.1 贵州的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
        3.1.2 农村贫困现象突出
        3.1.3 保障能力比较弱
    3.2 贵州全面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前的状况
        3.2.1 挂牌救济制度
        3.2.2 五保供养制度
        3.2.3 早期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2.4 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
        3.2.5 自然灾害救助制度
    3.3 贵州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
        3.3.1 全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与进展
        3.3.2 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3.3.3 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与保障范围
        3.3.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程序
        3.3.5 农村低保金的筹措、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4章 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的实证研究
    4.1 贵阳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实施
        4.1.1 贵阳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
        4.1.2 贵阳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情况
        4.1.3 贵阳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成效及政策方向
    4.2 六盘水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实施
        4.2.1 六盘水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及成效
        4.2.2 六盘水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
    4.3 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制度有待完善
        4.3.2 资金来源问题
        4.3.3 管理体系问题
        4.3.4 组织保障有待加强
        4.3.5 农村社会救助的法制化建设程度比较低
第5章 其他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5.1 广东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5.1.1 广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5.1.2 广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
    5.2 江西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5.2.1 江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5.2.2 江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
    5.3 对贵州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启示
        5.3.1 重视部门联动
        5.3.2 重视借鉴经验
        5.3.3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5.3.4 重视民间力量
        5.3.5 严格监督管理
第6章 进一步完善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配套的政策
    6.2 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部门联动机制,管理网络
    6.3 强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层工作的职能机构
    6.4 完善转移支付,多渠道筹集资金
    6.5 健全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
    6.6 完善沟通和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渠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四、多吉才让部长在全国民政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D]. 戴建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2]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研究[D]. 史海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3]中国社会政策变迁研究:一个演化的视角(1978-2008)[D]. 周幼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4)
  • [4]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 王红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5]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柳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7]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8]居委会直选的背景及政策的定型化[J]. 姚华,王亚南. 东方论坛, 2010(02)
  • [9]情为民生所系 利为百姓而谋[N]. 史维勤. 中国社会报, 2009
  • [10]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D]. 谢万贞. 贵州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多吉才让部长在全国民政厅厅长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