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在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在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一、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在微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彭虎红[1](2021)在《强化混合超临界CO2辅助雾化法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载药纳米粒应用于癌症治疗能有效改善药物理化性质,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肿瘤组织靶向富集效果和癌细胞摄入率。基于载药纳米粒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作为干粉吸入剂用于吸入式肺癌治疗能实现病灶器官药物高效靶向输送,延长药物肺部停留时间,提高药物肺黏液穿透性和肿瘤组织渗透性,增强肿瘤抑制效果,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毒副作用。其中,微粒结构、形貌、粒径、粒径分布等性质对药效发挥以及存储稳定性等至关重要,绿色高效的制备技术对获得具有优良性质的载药纳米粒及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尤为关键。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Supercritical fluid assisted atomization with an enhanced mixer,SAA-HCM)操作条件温和、无有机溶剂残留、能一步法制备干粉颗粒、具有较宽的操作空间且能灵活控制药物颗粒形貌粒径等。目前,SAA-HCM技术在载药纳米粒,尤其是在同时负载具有不同溶解性质药物的双载药纳米粒以及适用于吸入式肺癌靶向治疗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文将SAA-HCM技术应用于载药纳米粒和共负载两种不同溶解性质药物的双载药纳米粒制备中,进一步拓展应用于纳米粒悬浮液体系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详细研究嵌合载药微粒在模拟肺部环境的崩解行为及纳米粒再分散性、肺黏液穿透性、巨噬细胞逃逸能力和癌细胞抑制效果,为适用于肺癌靶向治疗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绿色高效制备奠定了基础。首先,针对SAA-HCM技术中混合器的强化混合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孔板空化发生器中空化数与孔板处流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孔板处流速增大,液态CO2、超临界CO2和溶有CO2的水体系发生空化效应的几率增加。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利用SAA-HCM技术从水体系中制备负载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的壳聚糖纳米粒(DOX@CS),详细研究了待处理液浓度、CO2/待处理液质量流量比、混合器压力、CS/DOX质量比以及CS分子量对DOX@CS纳米粒形貌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均能制备得到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粒。当待处理液浓度在0.5 g/L和3 g/L之间时,通过SEM得到的DOX@CS纳米粒平均粒径介于119.9±2.2 nm和232.9±8.2 nm之间,且基本上粒径均小于300 nm。在待处理液浓度为0.5 g/L条件下制备的DOX@CS纳米粒粒径小于250nm的数量百分比高达95%,体积百分比达55%。CO2/待处理液质量流量比对DOX@CS纳米粒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也有较大影响,在待处理液浓度为0.5 g/L时,当CO2/待处理液质量流量比从1.8增大到4.3,DOX@CS平均粒径从229.7±7.4nm减小到119.9±2.2nm。混合器压力、CS/DOX质量比以及CS分子量的影响则相对有限。优化条件下制备的DOX@CS纳米粒在去离子水中再分散后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的平均粒径为184.8±7.6nm,多分散系数为0.21±0.02,表明该纳米粒能在干粉下稳定保存,使用时也能高效再分散形成纳米粒悬浮液。体外癌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经SAA-HCM技术处理后DOX活性仍保持良好。在单载药纳米粒制备基础上,以CS为载体,水/乙醇混合物为共溶剂,利用SAA-HCM技术一步法制备同时负载水溶性药物DOX和脂溶性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双载药纳米粒(DOX&PTX@CS),详细考察操作参数对DOX&PTX@CS形貌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重点关注共溶剂中水/乙醇体积比和待处理液浓度对其与SC-CO2混合过程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液滴干燥过程中水/乙醇挥发速率的差异对DOX&PTX@CS成球过程的影响。当水/乙醇体积比为1:2和1:1时,DOX&PTX@CS呈现为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而当水/乙醇体积比为2:1时,该体系与SC-CO2混合过程中稳定性降低,PTX提前析出形成棒状物混杂在DOX&PTX@CS中。待处理液浓度对体系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当待处理液浓度为1g/L和2g/L时,DOX&PTX@CS球形度良好;待处理液浓度增加到3 g/L时,出现棒状和梭状结构;而当待处理液浓度高于3 g/L后,CS溶液、DOX溶液和PTX溶液混合后无法形成均一溶液。高浓度下体系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共溶剂体系对PTX溶解能力有限造成的。在液滴干燥阶段,沉淀器温度为50℃,90℃和100℃时制备的DOX&PTX@CS表面光滑,而沉淀器温度为60℃,70℃和80℃时,该纳米粒表面出现较多小突起。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DOX&PTX@CS表现出显着的A549癌细胞协同抑制效果。以CS纳米粒为对象,甘露醇为赋形剂,开展SAA-HCM技术制备纳米-微米嵌合微粒研究,解析纳米-微米嵌合微粒结构、考察SAA-HCM技术中雾化过程对纳米粒形貌结构和粒径的影响、研究纳米悬浮液液滴干燥过程中纳米粒和赋形剂传质行为,揭示纳米-微米嵌合微粒成球机理和纳米粒再分散行为。嵌合微粒截面SEM图表明CS纳米粒镶嵌于连续分布的甘露醇中,TEM图揭示出CS纳米粒倾向于分布在嵌合微粒外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嵌合微粒理论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2μm之间,且休止角小于40°,流动性良好,能满足肺部给药要求。当CS纳米粒/甘露醇质量比为10:90时,纳米粒体外再分散性为38.51±12.03%。由于CS纳米粒在雾化过程中出现微小变形且粒径增大,加之液滴干燥过程中纳米粒在嵌合微粒外部富集以及纳米粒间的毛细管力,使得部分纳米粒聚集而无法再分散。嵌合微粒成球过程以及纳米粒聚集和再分散机理为制备具有良好纳米粒再分散性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提供了指导。在甘露醇为赋形剂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研究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赋形剂,将PTX纳米棒负载于嵌合微粒中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能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考察PTX/赋形剂质量比以及不同赋形剂对嵌合载药微粒形貌及PTX纳米粒再分散性的影响。当PTX/赋形剂质量比为1:0、1:2和1:4时,少量嵌合载药微粒为球形,大部分出现严重凹陷。PTX/赋形剂质量比为1:16和1:32时,嵌合载药微粒球形度良好。分别以甘露醇、乳糖和海藻糖为赋形剂时,PTX纳米粒分散性均较差。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阿拉伯胶和海藻酸钠为共赋形剂时能有效改善纳米粒再分散性,PTX/阿拉伯胶/甘露醇质量比为1:10:16时,PTX再分散量高达97.2±4.9%,建立了通过加入具有微球表面富集效应的大分子物质作为共赋形剂提高纳米粒再分散性的策略。对负载PTX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在模拟肺环境下的崩解行为、纳米粒再分散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能在30 min内快速崩解再分散得到PTX纳米粒。加入共赋形剂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的PTX纳米粒在模拟肺黏液中再分散性良好且具有相对较高肺黏液穿透性、巨噬细胞逃逸能力和癌细胞抑制效果。综上所述,SAA-HCM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载药纳米粒及适用于吸入式肺癌治疗的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制备中。本研究拓展了 SAA-HCM技术在结构更精细且功能多样化的药物颗粒制备中的应用,在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剂型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吴伟[2](2020)在《速溶酪蛋白磷酸肽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酪蛋白磷酸肽(CPP)不但可以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同时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欧美等发达地区已经把其定性为功能性原料,应用在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领域。目前市场上营养和应用价值比较高的CPP产品(纯度≥90%)主要是从酪蛋白的酶解液中分离提纯和干燥后制备。在干燥方式和方法上多数采用低成本的传统干燥方式,如热风干燥、流化床干燥、喷雾干燥等,得到的产品存在颗粒较大,溶解速率慢等缺点。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可制备溶解速率较快的产品,但相关过程存在耗时长、能耗大、生产效率低等弊端,从而造成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开发节能环保、生产连续且效率高的新型制备技术及加工体系,对CPP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本课题基于超临界流体和溶液相互作用机制的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开发了一种制备速溶功能性食品因子的新型制备技术及加工体系,该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操作、操作条件温和、无化学残留等优点;同时对比了采用传统两步法(CO2高压体系处理结合传统喷雾干燥技术)与新型的一步法制备技术制备得到的CPP速溶粉末的相关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CO2高压体系对CPP粉溶解行为的影响基于两步法制备工艺,系统研究了CO2高压体系处理、传统喷雾干燥技术对CPP粉末溶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处理阶段,溶液中CO2的过饱和度的大小与共溶质作用的强弱密切相关。过饱和度越大,结合喷雾干燥技术所制得的CPP粉末的溶解速率越快。增大压力、适当降低温度和延长处理时间都可以增大过饱和度,最优的反应条件为40℃、8.27 MPa、40 min,过饱和度可达8.1%左右。此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溶解速率是原粉的5.6倍,是未经高压体系处理制备样品的2.5倍。2. 两步法制备工艺对CPP粉表观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采用传统两步法制备CPP粉,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高压体系压力的增大,共溶质作用得到加强,制得的样品中具有中空超薄外壳结构的微粒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加。由于中空薄壳微粒具有更大的粒径和比表面积,导致样品的平均粒径和比表面积增大,溶解速率加快。对比CPP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制得的速溶产品在溶解速率提高的同时,其持钙力、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乳化能力等功能性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3. 新型速溶CPP粉的制备体系设计及产品制备针对传统CPP粉末主要通过两步法制备,生产效率低、溶解性较差、无法连续生产等弊端,采用超临界流体物理改性技术,结合共溶质和辅助雾化介质作用,设计开发了高效、可连续生产的一体化新型速溶CPP粉末制备技术及加工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超临界流体调控单元、反应行为调节单元及喷雾干燥单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加工体系制备的速溶粉末呈现超薄碎片化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冷水中可快速分散和溶解(54 s内完成),其溶解速率为CPP原料的32倍以上,为传统喷雾干燥制备的CPP粉末的12倍以上。速溶粉堆积密度为0.30 g/m L,小于研磨后的冷冻干燥粉(0.34g/m L),大于传统喷雾干燥粉(0.17 g/m L)和初始海绵状冷冻干燥粉(0.14 g/m L)。速溶粉的流动性良好,休止角33.1。,介于喷雾干燥粉(31.2。)和冷冻干燥粉(36.5。)之间,可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加工需求。

唐含笑[3](2020)在《双硫仑-铜协同抗肿瘤纳米递送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硫仑(disulfiram,DSF)由于其存在不溶于水、体内易降解等问题,限制了它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作为铜离子依赖型抗肿瘤药物,由于体内铜离子有限,也限制了DSF的抗肿瘤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制备了多种不同形式的DSF递送体系用于提高DSF的抗肿瘤效果,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为了提高DSF在水中的溶解速率和抗肿瘤效果,本文首先测定了DSF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中的溶解度,随后采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rapid expansion of supercritical solutions,RESS)制备了DSF及其与铜的络合物(DSF-copper complexes,CuET)药物颗粒。通过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和聚乳酸-聚乙二醇(methoxy b-poly(L-lactide)-poly(ethylene glycol),mPLLA-PEG)提高颗粒在水中的分散性,并对颗粒的理化性质和溶出速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根据摩尔分数,实验范围内DSF的溶解度从7.89×10-5到6.71×10-4。经RESS处理后,可以明显减小药物颗粒尺寸。同时,聚合物可以明显改善颗粒的分散性及溶解速率。加入铜离子后,可成功制备CuET颗粒。体外抑瘤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铜离子的加入,DSF的抗肿瘤效果显着增强。此外,由于聚合物修饰的DSF或CuET纳米颗粒尺寸减小且水中分散性提高,DSF及CuET的毒性显着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溶出速率的提高和与铜离子络合形成CuET都可以显着增强DSF的抗肿瘤作用,表明了RESS过程在提高纳米药物及其络合物的溶出速率和抗肿瘤活性方面的潜力。其次,为解决现有DSF载药体系载药量低,铜离子递送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根据DSF在SC-CO2中的溶解度数据,利用超临界溶液浸渍法(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和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制备高载药量的DSF载药体系。首先,设计了一个全因子实验来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DSF载药量的影响。随后,根据最优载药条件,制备铜含量不同的铜掺杂介孔二氧化硅(copper-dop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Cu-MSN),考察铜含量对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载药条件为温度55℃,压力250bar,浸渍时间6 h,此时Cu-MSN的载药量高达30.8%。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MSN/DSF和Cu-MSN/DSF可有效减缓肿瘤的生长速率,延长小鼠的生存周期,具有较好的抑瘤效果,其中Cu-MSN/DSF组抑瘤效果最好。这些结果表明,采用SSI制备的Cu-MSN/DSF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最后,为了解决单用DSF不能根治肿瘤的问题,根据超小硫化铜量子点(ultra-small copper sulfides nanodots,CuS NDs)与金属结合药物DSF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CuS NDs和DSF在体内的代谢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iethyldithiocarbamate,DDTC),成功地制备了负载DDTC的CuS-DDTC NDs多功能纳米平台,用于多模式成像引导下光热和铜离子增强化疗的联合治疗。结果表明,通过控制CuS NDs和DDTC的质量比,可调节DDTC的载药量。考虑对正常细胞的安全性,选择质量比为100:1时CuS-DDTC NDs用于整体的实验。结果表明,DDTC的添加对CuS NDs的光热和光动力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结合光声成像和体内分布结果,尾静脉注射12 h后,CuS-DDTC NDs在肿瘤部位的富集量为3.0%。同时,CuS-DDTC NDs可迅速从体内排出,尾静脉注射48 h后在粪便和尿中排泄量分别接近37.2%和2.8%。体内外实验表明,与CuS NDs加激光组相比,CuS-DDTC NDs加激光照射后可有效杀死细胞并抑制肿瘤的复发,表明光热联合铜离子增强化疗具有良好的协同治疗效果,提示CuS-DDTC NDs可有效应用于肿瘤治疗中。综上所述,本论文成功地制备得到了微细化的DSF和CuET药物颗粒、Cu-MSN/DSF缓释载药体系、可代谢的CuS-DDTC NDs,有效提高了DSF的抗肿瘤效果,为未来开发DSF载药体系用于癌症治疗提供了多样的有前景的策略。

郝明洁[4](2020)在《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制备药物微细颗粒的一种有效的技术,但受现有设备,尤其受设备中喷嘴不能满足大量化生产的限制,该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无法实现工业化,开发能够满足工业化大量生产需求的喷嘴及超临界流体装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综述及分析超临界流体制备药物微细颗粒工艺及设备的特点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药物颗粒大量制备的入口管径可调的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并以该喷嘴为核心部件研制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并进一步开展了该装置分别用于依折麦布和阿司匹林微细颗粒制备的实验研究。首先,开展了基于Box-Behnken design(BBD)及曲面响应法(RSM)的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实验研究,在不同依折麦布浓度(40,60,80 g/L)、反应温度(50,60,70℃)和反应压力(8,11,14 MPa)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其次采用粒度测定仪对所制备的依折麦布超细颗粒的尺寸进行表征。最后,采用RSM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所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的影响显着性、规律及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依折麦布浓度影响最显着,其次是反应温度,最后是反应压力;依折麦布颗粒尺寸随反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模型优化后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物浓度40 g/L,反应温度60.4℃,反应压力13.8 MPa,通过实验验证预测值的准确性,得到实际的粒径大小为10.1μm,实验误差100 nm之内,说明实验模型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为实验研究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开展了基于单因素法的超临界CO2快速膨胀法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的实验研究。首先,开展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条件下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制备实验,其次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备的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尺寸进行表征,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晶型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随着反应压力的增加粒径减小,颗粒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结晶度有所降低。以上结果证明了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用于药物微细颗粒大量制备制备的可行性,对实现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设备基础。

陈标奇,陈爱政,王士斌[5](2017)在《RESS技术制备微细颗粒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技术(RESS)是超临界流体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一种微细化技术,在众多制备微细颗粒的方法中,RESS因其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且产物无有机溶剂残留而被研究者青睐。简要介绍了RESS,针对其制备微细颗粒存在的不足,具体阐述了该技术的改进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最后,展望了其的发展方向及潜在应用。

张守忠[6](2016)在《超临界法PM2.5气溶胶制备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全国PM2.5气溶胶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参差不齐,因此,急需一种标准的PM2.5气溶胶对该部分设备进行检测校准。为此,本文就标准PM2.5气溶胶的制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PM2.5气溶胶监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本课题组研制的PM2.5气溶胶发生装置,分别利用PGSS法与SAS法对标准PM2.5气溶胶的制备开展了研究。确定以PGSS法制备聚乙二醇气溶胶颗粒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方案,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收集到的气溶胶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在1μm、1.9μm、2.3μm、17μm、20μm左右,且同一条件下的颗粒粒径分布不均匀,团聚情况严重。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因素的影响程度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流量>喷嘴尺寸>高压釜温度>高压釜压力;高压釜温度过高或过低、二氧化碳流量和喷嘴尺寸越大,所制备颗粒尺寸越大;高压釜压力越高、喷嘴尺寸的适当减小,所制备颗粒尺寸越小。确定以SAS制备聚苯乙烯气溶胶颗粒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响应曲面法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收集到的颗粒粒径在110μm左右,且同一条件下的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较好,粒径分布较窄。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因素的影响程度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晶釜温度>气液比>溶液浓度>结晶釜压力;溶液浓度越大、结晶釜温度越高,所制备颗粒尺寸越大;结晶釜压力越高、气液比越大,所制备颗粒尺寸越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SAS法相比于PGSS法制备的气溶胶颗粒效果更好一些,同时也验证了本课题组所研制的PM2.5气溶胶发生器对于PM2.5气溶胶的制备具有可行性。本文标准PM2.5气溶胶制备的实验研究中,制备的气溶胶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均匀性等还存有一些问题。因此,还需对实验设备及参数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以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易理希[7](2015)在《超临界流体剥离制备纳米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利用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剥离的方法制备氧化锰等二维纳米片层材料。利用制备的氧化锰等纳米材料开展了吸波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改善吸波复合材料阻燃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利用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SC-DMF)剥离制备了氧化锰纳米材料。展示了层状材料到二维纳米片层材料的变化,并对剥离产物分散性以及氧化锰的磁性等相关方面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从层状体相材料剥离获得二维纳米片层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适应性。氧化锰材料结构相对于氧化钛和石墨烯材料较脆弱和容易团聚的特点导致晶粒的快速生长。由此开展了超临界流体中剥离后破碎的氧化锰晶粒生长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锰晶粒在超临界流体中的生长速率较实验环境条件下流体中的生长要高。在超临界流体迅速传质的情况下,氧化锰存在加速生长现象。(2)针对氧化锰的脱氧反应,获得了氧化锰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物相与时间和温度关系图。从氧化锰在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物相改变,揭示了超临界流体脱氧的现象。相关于生长过程,研究了在超临界流体中氧化锰的脱氧动力学。通过与超临界水等情形对比以及与先前文献对照,对超临界有机二甲基甲酰胺脱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阐释。(3)针对利用超临界流体工艺获得的氧化锰、氧化钛和石墨烯纳米材料,进行了应用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基于树脂的吸波复合材料,进行了吸波隐形性能方面的研究。对成型的吸波材料性能参数进行测试优化选择。利用吸波填料的阻燃性,以及添加剂的使用,进一步进行了改善吸波材料阻燃性的研究。(4)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以石墨烯片层限制的二氧化碳体系为例,研究了超临界流体剥离工艺中层状材料层间通道内流体分子体系热物理属性相关量,为剥离工艺提供验证性理论支持。对限制在层间的二氧化碳分子体系的热物理参量模拟,从理论上验证了超临界流体的热物理属性对超临界流体剥离的贡献。研究了剥离过程中的热应力与相关能量,并与实现剥离的条件进行对比,理论上评估了剥离的实现。(5)SC-DMF剥离也推广到制备氧化钛纳米片层材料。揭示了层状氧化钛材料到二维纳米片层氧化钛材料的变化,并对剥离产物分散性进行了表征。提出了插层的超临界流体分子热应力膨胀剥离的机理,并进行了相应的验证性分析研究。本论文提出了超临界流体剥离层状材料获得片层材料的热应力膨胀剥离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层间超临界流体分子离剥片层的有利特点,从机理上和理论上提供依据,使超临界流体剥离的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剥离制备氧化锰、氧化钛和石墨烯纳米材料。剥离后破碎的氧化锰在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快速和加速生长给出了新的晶粒生长案例,发现了经典Lifshitz-Slyozov-Wagner理论中慢生长过程理论对快速生长和加速生长的局限性。氧化锰在超临界流体中的脱氧现象和脱氧动力学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超临界流体技术氧化的常态认识,为超临界流体的新应用提供了方向。超临界剥离产物应用于吸波材料及阻燃性吸波复合材料研究,为吸波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程工艺参考方案。

周敦晖,史益强,颜庭轩,王志祥[8](2013)在《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及其在抗生素药物微粒制备领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微粒的各种方法,总结了近几年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在抗生素微粒制备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在抗生素微粒制备方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王琪[9](2012)在《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制备超细微粒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细微粒在药物剂型中的设计和应用是微粒及药剂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它的开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将药物或医用聚合物制备成形貌及粒径可控的超细微粒,并应用至药物剂型中,可显着改善传统制剂、缓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的给药效果。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SAA)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与溶液相互作用制备超细微粒的新型有效的绿色制备方法,具有无溶剂残留、操作条件温和、产品性能易于控制,可连续操作,并能够处理水溶性、脂溶性及热敏性物质等优点,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但该技术尚处在发展阶段,应用对象还较为单一,多集中在脂溶性和水溶性抗生素微粒的制备,机理研究仍为空白。本文通过对相对成熟的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SAS)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其发展和完善的问题所在。以此为主线,借鉴SAS系统的实验检测和机理分析手段,分析了SAS与SAA的区别与联系,按照“技术改进→工艺研究→机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展开,对SAA的关键机理进行了探究和阐释,解决了工程稳定性、有机体系最优条件的选择及水体系应用对象的拓展等关键性问题,同时提出了胆固醇结晶成粒机理和蛋白质成壳成粒机理,为小分子难溶药物和高价值药用蛋白的微粒化提供技术指导。通过Peng-Robinson状态方程两种范德华混合规则vdW-l和vdW-2对较广温度范围内的C02-丙酮,C02-乙醇,C02-甲醇,CO2-二氯甲烷等常用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SAA)体系汽液平衡进行关联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并得到最优的汽液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将该参数,用于计算溶有SC-CO2的有机液相的体积膨胀率。在本课题组已建立的引入水力空化混合器的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SAA-HCM)的基础上,以胆固醇为模型药物,建立了胆固醇微粒形貌与液相体积膨胀率之间的联系。将液相体积膨胀率作为一种简单且实用的热力学判据,用于指导SAA-HCM过程,协助选择最优的溶剂和操作条件,阐释SAA过程的基本规律,并推广至已有的SAA有机溶剂造粒体系。运用该判据,以丙酮、乙醇和甲醇为溶剂,成功制备得到了粒径分布窄、表面光滑、界面清楚的胆固醇微球。该判据对缺乏物性数据的中药物质微粒的制备特别有效。以水为溶剂,探究了SAA-HCM技术制备水溶性壳聚糖及纤维素硫酸钠微粒的可行性。考察了混合器温度、压力、C02/液体溶液质量流量比、溶液浓度、聚合物分子量、沉淀器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微粒形貌、粒径分布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条件,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聚合物微粒,微粒球形度高、表面光滑、界面清晰、分散性良好、无起皱和凹陷现象、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可控制在1.0-5.0μm之间,符合气溶胶肺部载药系统的要求。对聚合物微球进行一系列固态表征,经过SAA-HCM处理后的聚合物微粒在主要结构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结晶度及热稳定性略有下降。与SAA过程相比,SAA-HCM制备得到的微球形貌更均一,粒径分布更均匀。以水为溶剂,研究了SAA-HCM技术制备水溶性牛血清白蛋白(BSA)微粒的可行性。考察了混合器温度、压力、溶液浓度、沉淀器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微粒形貌、粒径分布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条件,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蛋白质微粒,微粒的球形度高,表面光滑、界面清晰、分散性良好、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可控制在1.0-5.0μm之间,符合气溶胶肺部给药的要求。提出了BSA微球干燥固化的成壳物理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阐释BSA微粒形貌多变的原因,并得到实验证实,可推广到具有表面活性的水溶性大分子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对蛋白质微球进行表征,经过SAA-HCM处理后的BSA微粒在主要结构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二级结构变化较小,存在少量的可逆变化。因此,SAA-HCM在制备高药用价值的水溶性蛋白质微球上极有潜力,可以满足肺部气溶胶给药的严格要求。综上所述,通过合理设计操作参数,SAA-HCM技术能够成功制备脂溶性药物、水溶性聚合物及水溶性蛋白质超细微粒,微粒球形度高、分散性能好、粒径分布均匀,可满足不同药物剂型的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庄建斌[10](2012)在《尺寸可调喷嘴在SCF制备药物超微颗粒中的初步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大量的研究表明,由超临界流体(SCF)法所制备的药物颗粒不仅尺寸小且分布均匀,溶残低,而且颗粒制备温度低,适合各种热敏性药物颗粒的制备。但现有SCF药物颗粒制备装置所采用的各种喷嘴尺寸都是固定不可调的,给该法的工程放大及装置清洗带来了很多不便。山东大学王威强等研发的尺寸可调同轴多通道喷嘴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但采用此喷嘴的SCF药物颗粒制备装置还未见报道。本课题在原有超临界萃取装置的制冷、加压及控制等系统的基础上,集成添加了王威强教授研制的三通道同轴尺寸可调喷嘴,研制出了一套喷嘴尺寸可在51000微米范围内调整的SCF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随后,利用该装置,以丙酮为溶剂,进行了SAS法制备头孢呋辛酯微细颗粒的初步实验研究,并在分析微细颗粒团聚机理的基础上,使用添加表面活性剂OP的方法减轻了药物颗粒团聚。最后,利用Fluent软件对尺寸可调喷嘴的内部流场分布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压力及喷嘴尺寸变化对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为11MPa,温度为40℃,三层喷嘴尺寸皆为80微米时得到了直径约为100微米的药物颗粒,添加表面活性剂后,得到了直径约为2030微米的药物颗粒,明显缓解了团聚;流场模拟的结果表明:随着入口压力的增大,喷嘴内部压力也随之增大,溶剂体积膨胀率较大,晶体成核速率较快,粒径较小;随着喷嘴尺寸的减小,喷嘴内部压降变大,速度变化量变大,得到的颗粒粒径变小。本课题基于原有超临界萃取装置研制出的尺寸可调制备装置,不仅大大降低了SCF制备药物微细颗粒装置的制造费用,还为该装置的清洗及制备法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同时,本课题仅进行了利用该装置通过SCF法制备药物微细颗粒的初步研究,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仍需进行。

二、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在微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在微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强化混合超临界CO2辅助雾化法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纳米给药系统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2.1 单载药纳米给药系统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2.2 协同给药纳米系统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2.3 纳米给药系统在肺癌治疗中面临的挑战
    1.3 肺部靶向的纳米药物注射给药
    1.4 肺部靶向的吸入式给药
        1.4.1 纳米给药系统吸入式肺癌靶向治疗
        1.4.2 NEB和MDI用于纳米给药系统吸入式肺癌治疗
        1.4.3 DPI用于纳米给药系统吸入式肺癌治疗
    1.5 用于肺癌治疗的纳米给药系统及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技术
        1.5.1 用于肺癌治疗的纳米给药系统制备
        1.5.2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技术
    1.6 基于超临界CO_2的药物颗粒制备技术
        1.6.1 基于SC-CO_2的纳米药物制备技术
        1.6.2 基于SC-CO_2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技术
        1.6.3 高压流体及两相流系统中的空化效应
        1.6.4 SAA-HCM技术在肺癌治疗纳米药物及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中的应用前景
    1.7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SAA-HCM技术制备pH响应型DOX@CS纳米粒
    2.1 引言
    2.2 SAA-HCM技术原理及流程
        2.2.1 SAA-HCM设备
        2.2.2 混合器中水力空化机理研究
    2.3 材料与方法
        2.3.1 实验材料
        2.3.2 DOX@CS纳米粒制备方法
        2.3.3 分析方法
        2.3.4 DOX载药效率
        2.3.5 体外药物释放
        2.3.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AA-HCM强化混合器中水力空化发生条件理论判据
        2.4.2 SAA-HCM操作参数对DOX@CS纳米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2.4.3 固态表征
        2.4.4 DOX载药效率
        2.4.5 体外药物释放
        2.4.6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AA-HCM技术一步法制备DOX&PTX@CS纳米粒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SAA-HCM设备及工艺流程
        3.2.3 DOX&PTX@CS纳米粒制备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2.5 DOX和PTX载药效率
        3.2.6 体外药物释放
        3.2.7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共溶剂体系的稳定性及双载药纳米粒形貌和粒径变化
        3.3.2 沉淀器温度主导的共溶剂体系液滴干燥过程及DOX&PTX@CS成球机理
        3.3.3 其他操作参数对DOX&PTX@CS纳米粒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3.3.4 DOX和PTX载药效率
        3.3.5 固态表征
        3.3.6 DOX&PTX@CS纳米粒体外药物释放
        3.3.7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AA-HCM技术制备基于壳聚糖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CS纳米粒制备
        4.2.3 纳米粒回收率
        4.2.4 SAA-HCM设备及工艺流程
        4.2.5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制备方法
        4.2.6 分析方法
        4.2.7 纳米粒体外再分散性
        4.2.8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崩解行为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AA-HCM技术制备纳米-微米嵌合微粒
        4.3.2 SAA-HCM操作参数对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4.3.3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固态表征
        4.3.4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中纳米粒体外再分散性评价
        4.3.5 纳米-微米嵌合微粒成球过程及纳米粒再分散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AA-HCM技术制备负载PTX的纳米-微米嵌合微粒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PTX纳米粒制备
        5.2.3 PTX-NRs收集及回收率
        5.2.4 SAA-HCM设备及工艺流程
        5.2.5 负载PTX-NRs的单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制备
        5.2.6 负载PTX-NRs的共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制备
        5.2.7 分析方法
        5.2.8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载药量及载药效率
        5.2.9 PTX-NRs在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空间分布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负载PTX-NRs的单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
        5.3.2 负载PTX-NRs的共赋形剂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
        5.3.3 PTX-NRs@M&GA中GA含量对PTX-NRs再分散性的影响
        5.3.4 操作参数对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5.3.5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PTX载药量及载药效率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嵌合载药微粒在模拟肺环境崩解行为及癌细胞抑制效果评价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PTX纳米粒制备
        6.2.3 PTX纳米粒收集及回收率
        6.2.4 SAA-HCM设备和工艺流程及PTX-NRs@M&GA制备
        6.2.5 PTX-NRs@M&GA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崩解行为
        6.2.6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再分散性
        6.2.7 再分散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穿透性
        6.2.8 再分散PTX-NRs巨噬细胞吞噬情况
        6.2.9 再分散PTX-NRs A549细胞内吞实验
        6.2.10 再分散PTX-NRs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TX-NRs@M&GA在模拟肺部高湿度环境下崩解行为
        6.3.2 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中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再分散性
        6.3.3 再分散PTX-NRs在模拟肺黏液中穿透性
        6.3.4 再分散PTX-NRs巨噬细胞吞噬情况
        6.3.5 再分散PTX-NRs A549细胞内吞效率
        6.3.6 再分散PTX-NRs体外癌细胞毒性评价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作者简介

(2)速溶酪蛋白磷酸肽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酪蛋白磷酸肽(CPP)
        1.2.1 CPP的简介
        1.2.2 CPP的来源
        1.2.3 CPP的结构
        1.2.4 CPP的制备
        1.2.5 CPP的保健功能
        1.2.5.1 促进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
        1.2.5.2 防龋齿功能
        1.2.5.3 抗氧化功能
        1.2.5.4 增强机体免疫力
        1.2.6 CPP在食品中的应用
    1.3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1.3.1 超临界流体
        1.3.2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
        1.3.3 SC-CO_2的应用
        1.3.3.1 超临界萃取技术
        1.3.3.2 SC-CO_2制备超细微粒
        1.3.3.3 其他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CO_2高压体系对CPP粉溶解行为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CPP基本指标的测定
        2.3.2 CPP溶液的制备
        2.3.3 不同反应条件制备CPP粉
        2.3.3.1 不同反应温度制备CPP粉
        2.3.3.2 不同反应时间制备CPP粉
        2.3.3.3 不同反应压力制备CPP粉
        2.3.4 CPP粉溶解速率的测定
        2.3.5 CO_2过饱和度的测定
        2.3.5.1 不同反应温度溶液中CO_2的过饱和度
        2.3.5.2 不同反应时间溶液中CO_2的过饱和度
        2.3.5.3 不同反应压力溶液中CO_2的过饱和度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原料的基本指标
        2.4.2 不同反应条件对CPP粉溶解速率的影响
        2.4.2.1 温度对CPP粉溶解速率的影响
        2.4.2.2 时间对CPP粉溶解速率的影响
        2.4.2.3 压力对CPP粉溶解速率的影响
        2.4.3 不同反应条件下CPP溶液中CO_2的过饱和度
        2.4.3.1 温度对过饱和度的影响
        2.4.3.2 压力对过饱和度的影响
        2.4.3.3 时间对过饱和度的影响
        2.4.3.4 反应条件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步法制备工艺对CPP粉表观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CPP粉的制备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观形貌
        3.3.3 CPP粉的粒径分布测定
        3.3.4 电导率的测定
        3.3.5 持钙力的测定
        3.3.6 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3.7 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3.3.8 溶液粘度的测定
        3.3.9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SEM
        3.4.2 微粒的粒径分布
        3.4.3 CPP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3.4.4 CPP溶液粘度的变化
        3.4.5 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3.4.6 CPP溶液的起泡性
        3.4.7 CPP的持钙力
        3.4.8 CPP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速溶CPP粉的制备体系设计及产品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体系的构建
        4.3.2 不同方法制备CPP粉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观形貌
        4.3.4 溶解速率的测定
        4.3.5 堆积密度的测定
        4.3.6 休止角的测定
        4.3.7 恒温吸湿等温线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溶解速率
        4.4.2 SEM
        4.4.3 堆积密度
        4.4.4 休止角
        4.4.5 不同方法制备CPP粉的水分吸附等温线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创新点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双硫仑-铜协同抗肿瘤纳米递送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双硫仑及其应用
        1.1.1 双硫仑简介
        1.1.2 双硫仑递送体系
        1.1.3 铜离子递送体系
        1.1.4 双硫仑/铜络合物递送体系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药物传递体系中的应用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造粒
        1.2.2 超临界浸渍载药
    1.3 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医学应用
        1.3.1 介孔二氧化硅在药物递送体系中的应用
        1.3.2 掺杂类介孔二氧化硅在药物递送体系中的应用
    1.4 化疗与光疗的联合治疗
        1.4.1 光疗简介及其应用
        1.4.2 硫化铜及其应用
        1.4.3 超小型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1.6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2章 双硫仑及铜络合物药物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双硫仑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测定
        2.3.2 双硫仑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模型拟合
        2.3.3 双硫仑微粒的制备
        2.3.4 双硫仑/铜络合物微粒的制备
        2.3.5 微粒理化性质的表征
        2.3.6 微粒体外生物学功能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双硫仑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的测定及拟合
        2.4.2 药物微粒的形貌表征
        2.4.3 微粒的理化性质表征
        2.4.4 微粒的体外生物学功能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硫仑/铜掺杂介孔二氧化硅体系用于铜离子介导的增效治疗
    3.1 引言
    3.2 试剂与仪器
        3.2.1 试剂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
        3.3.2 最佳载药方法的探究
        3.3.3 不同含量铜掺杂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
        3.3.4 双硫仑/铜掺杂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和表征
        3.3.5 体外生物学功能评价
        3.3.6 体内生物学功能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
        3.4.2 最佳载药方法的探究
        3.4.3 不同含量铜掺杂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
        3.4.4 双硫仑/铜掺杂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和表征
        3.4.5 体外生物学功能评价
        3.4.6 体内生物学功能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硫仑/硫化铜复合量子点用于光热和铜离子增强化疗协同治疗
    4.1 引言
    4.2 试剂与仪器
        4.2.1 试剂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硫化铜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
        4.3.2 双硫仑/硫化铜复合体系的制备和表征
        4.3.3 体外生物学功能评价
        4.3.4 体内生物学功能评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硫化铜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
        4.4.2 双硫仑/硫化铜复合体系的制备和表征
        4.4.3 体外生物学功能评价
        4.4.4 体内生物学功能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技术及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临界流体技术
        1.2.2 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喷嘴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实验装置研制
    2.1 喷嘴设计
        2.1.1 一种入口管径尺寸可调的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结构设计
        2.1.2 工艺尺寸计算
        2.1.3 强度校核
    2.2 其他部件选型
    2.3 装置的加工及组装
3.实验部分
    3.1 试剂原料及实验装置
        3.1.1 试剂与原料
        3.1.2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实验装置
    3.2 实验
        3.2.1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实验方案
        3.2.2 超临界抗溶剂实验步骤
        3.2.3 RESS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实验方案
        3.2.4 RESS实验步骤
        3.2.5 表征方法
4.SAS实验结果及RSM优化
    4.1 实验结果
    4.2 RSM模型优化
        4.2.1 RSM模型拟合
        4.2.2 RSM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4.2.3 最佳条件确定及验证试验
5.RESS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实验结果及分析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位成果

(5)RESS技术制备微细颗粒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RESS技术简介
2 RESS技术研究进展
    2.1 RESS在进样方式上的改进
    2.2 RESS在收集方式上的改进
    2.3 RESS与其他技术联用
3 RESS技术的应用
    3.1 RESS制备微细颗粒
    3.2 RESS制备核壳型颗粒或载药聚合物微球
    3.3 RESS制备纳米涂层或薄膜
4 结语

(6)超临界法PM2.5气溶胶制备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传统制备气溶胶的方法
    1.3 超临界流体简述
    1.4 超临界流体技术
    1.5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颗粒
        1.5.1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1.5.2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
        1.5.3 气体饱和溶液微粒形成技术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装置及方案
    2.1 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工艺流程
    2.2 表征装置
    2.3 气溶胶颗粒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2.3.1 PGSS法实验方案设计
        2.3.2 SAS法实验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PGSS法制备气溶胶颗粒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气溶胶颗粒制备
        3.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2.2 实验操作步骤
    3.3 气溶胶颗粒表征
        3.3.1 扫描电镜表征
        3.3.2 粒径谱仪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SAS法制备气溶胶颗粒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气溶胶颗粒制备
        4.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4.2.2 实验操作步骤
    4.3 气溶胶颗粒表征
        4.3.1 扫描电镜表征
        4.3.2 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结果讨论
    5.1 PGSS法制备的气溶胶颗粒结果讨论
    5.2 SAS法制备的气溶胶颗粒结果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超临界流体剥离制备纳米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标记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二维纳米片层材料的发展和制备现状
        1.1.2.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制备实例与应用
    1.2 国内外液相剥离的研究发展
        1.2.1.剥离制备的发展
        1.2.2.超临界流体与剥离制备
        1.2.3.超临界流体剥离法
    1.3 存在的问题
        1.3.1.超临界流体膨胀对插层剥离的影响
        1.3.2.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热力学相关问题
        1.3.3.剥离层状氧化锰其它可能的热物理问题
        1.3.4.超临界流体加工氧化锰纳米材料应用价值
    1.4 研究内容框架、条件与方法
        1.4.1.超临界流体剥离研究框架路线
        1.4.2.超临界流体制备实验装置与控制流程
        1.4.3.原料与实验仪器
        1.4.4.理论模拟简介
    1.5 论文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层状氧化锰在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剥离与演变
    2.1.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原料与试剂
        2.2.3.前驱体与层状氧化锰剥离
        2.2.4.实验仪器与测试
    2.3.结果和讨论
        2.3.1.层状材料剥离成纳米片层材料表征
        2.3.2.插层剥离反应机理
        2.3.3.超临界流体剥离层状HMn O的特点
        2.3.4.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中氧化锰的演变
    2.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甲基甲酰胺中氧化锰的脱氧反应和剥离氧化锰的超临界脱氧动力学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原料与试剂
        3.2.2.前驱体和超临界流体加工
        3.2.3.实验仪器与测试
    3.3.结果和讨论
        3.3.1.氧化锰物相
        3.3.2.氧化锰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物相演变图
        3.3.3.氧化锰脱氧的机制研究
        3.3.4.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中氧化锰的脱氧动力学
    3.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临界制备应用于吸波复合材料及其阻燃性改善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原料和试剂
        4.2.2.超临界流体制备与复合材料成型
        4.2.5.表征与测试
        4.2.6.微波吸收理论和吸波性能评估
    4.3.结果与讨论
        4.3.1.剥离产物电磁复合型吸波材料
        4.3.2.石墨与氧化锰混合剥离产物
        4.3.3.剥离产物环氧树脂固化成型
        4.3.4.复合材料中剥离产物比例、成分与厚度的影响
        4.3.5.石墨烯纳米与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
        4.3.6.半导体氧化钛引入的影响
        4.3.7.超临界流体中反应时间的影响
        4.3.8.固化添加剂种类的影响
        4.3.9.复合材料阻燃性改善
    4.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石墨烯层间限制的二氧化碳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
    5.1.引言
    5.2. 计算方法和细节
        5.2.1.作用势与公式
        5.2.2.参数与模型
    5.3.结果和讨论
        5.3.1.参数的有效性
        5.3.2.石墨烯层间分子体系的物理场景
        5.3.3.分子数密度分布
        5.3.4.热导性
        5.3.5.粘滞性
        5.3.6.层间二氧化碳热导和粘滞性提高机理
        5.3.7.扩散性
        5.3.8.外力影响
        5.3.9.应力
    5.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超临界二甲基甲酰胺剥离层状氧化钛制备氧化钛纳米片层材料
    6.1.引言
    6.2.实验部分
        6.2.1.原料和试剂
        6.2.2.层状前驱体准备
        6.2.3.剥离层状钛酸盐
        6.2.4.实验仪器与测试
    6.3.结果和讨论
        6.3.1.层状钛酸盐表征
        6.3.2.氧化钛纳米片层材料表征
        6.3.3.超临界流体剥离的过程
        6.3.4.热重分析
        6.3.5.剥离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6.3.6.分离的氧化钛纳米片层材料
    6.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
    7.1.研究总结
    7.2.主要创新点
    7.3.研究展望
附录
    第三章 附录
    第五章 附录
    第六章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8)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及其在抗生素药物微粒制备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超临界流体制备微细颗粒的方法
    1.1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 (RESS)
        1.1.1 RESS法及应用
        1.1.2 其他RESS技术
        1.1.2.1 RESS结合流化床技术
        1.1.2.2 RESS-撞击流技术
    1.2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 (SAS)
        1.2.1 SAS法原理及特点
        1.2.2 SAS法的分类
        1.2.2.1 GAS法
        1.2.2.2 PCA法
        1.2.2.3 SEDS法
    1.3 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法 (PGSS)
    1.4 超临界抗溶剂雾化法 (SAA)
    1.5 超临界流体注入法
    1.6 其他超临界流体制粒新技术
2 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在抗生素微粉制备方面的应用
    2.1 改变抗生素药物的粒度, 提高生物利用度
    2.2 制备抗生素药物复合微粒
3 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制备抗生素药物微粒的优势
4 结语

(9)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制备超细微粒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拉丁字母
    希腊字母
缩略语表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药物剂型中微粒的应用
        1.2.1 传统制剂
        1.2.2 缓、控释制剂
        1.2.3 肺部靶向气溶胶给药
        1.2.4 药物剂型对微粒的要求
    1.3 传统造粒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1.4 以超临界流体为基础的微粒化技术
        1.4.1 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
        1.4.2 超临界流体作为溶质
        1.4.3 超临界流体作为抗溶剂
        1.4.4 超临界流体作为共溶质和辅助雾化介质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目标
第二章 SAA-HCM实验装置及方法
    2.1 引言
    2.2 SAA-HCM技术
        2.2.1 SAA-HCM的原理
        2.2.2 SAA-HCM实验装置
        2.2.3 SAA-HCM装置的改进及过程参数控制
    2.3 微粒的表征方法
        2.3.1 微粒的形貌表征(SEM)
        2.3.2 微粒的粒径分析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4 微粒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5 微粒的热重分析(TGA)
        2.3.6 微粒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3.7 蛋白质微粒的电泳分析(SDS-PAGE)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液相体积膨胀为热力学判据指导SAA过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2.3 分析检测方法
        3.2.4 数学模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_2(1)-有机溶剂(2)的汽液平衡计算
        3.3.2 不同溶剂液相体积膨胀率的计算
        3.3.3 混合器中操作参数的影响
        3.3.4 微粒的表征
        3.3.5 SAA过程中的溶剂和操作参数选择
        3.3.6 液相体积膨胀行为作为热力学判据的推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化混合的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制备壳聚糖微粒
    4.1 引言
    4.2 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
        4.2.3 分析检测方法
        4.2.4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AA-HCM制备壳聚糖微球可行性的验证
        4.3.2 混合器温度T_m和压力P的影响
        4.3.3 气液流量比R的影响
        4.3.4 溶液浓度C_s的影响
        4.3.5 壳聚糖分子量M_w的影响
        4.3.6 沉淀器温度T_P的影响
        4.3.7 壳聚糖微粒性质的表征
        4.3.8 与传统SAA过程进行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化混合的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制备纤维素硫酸钠微粒
    5.1 引言
    5.2 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装置
        5.2.3 分析检测方法
        5.2.4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AA-HCM制备纤维素硫酸钠微球可行性的验证
        5.3.2 混合器温度T_m的影响
        5.3.3 混合器压力P的影响
        5.3.4 气液流量比R的影响
        5.3.5 溶液浓度C_s的影响
        5.3.6 纤维素硫酸钠分子量M_w的影响
        5.3.7 沉淀器温度T_p的影响
        5.3.8 纤维素硫酸钠微粒性质的表征
        5.3.9 与传统SAA过程进行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强化混合的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微粒
    6.1 引言
    6.2 材料及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装置
        6.2.3 分析检测方法
        6.2.4 实验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溶剂的选择
        6.3.2 混合器压力P的影响
        6.3.3 混合器温度T_m的影响
        6.3.4 溶液浓度C_s的影响
        6.3.5 沉淀器温度T_p的影响
        6.3.6 牛血清白蛋白成粒机理的阐释
        6.3.7 牛血清白蛋白微粒性质的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10)尺寸可调喷嘴在SCF制备药物超微颗粒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传统超微颗粒制备方法
    1.2 超临界流体技术
        1.2.1 超临界流体的特点
        1.2.2 超临界二氧化碳
        1.2.3 超临界流体制备超微粉体技术综述
    1.3 超临界流体制备超微颗粒设备
        1.3.1 通用设备
        1.3.2 常用喷嘴结构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SCF 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的研制
    2.1 原有超临界萃取设备
        2.1.1 萃取设备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2.1.2 萃取设备及其工艺流程
    2.2 超临界流体结晶设备及工艺流程
        2.2.1 改造后的设备
        2.2.2 改造后的工艺流程
    2.3 喷嘴
        2.3.1 喷嘴雾化机理
        2.3.2 三通道同轴可调喷嘴
    2.4 本章小结
3 实验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超临界结晶设备
    3.2 工艺参数确定
    3.3 实验过程
        3.3.1 实验方案设计
        3.3.2 实验设备清洗与检查
        3.3.3 实验操作步骤
    3.4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颗粒团聚机理及药品团聚问题的解决
    4.1 超微颗粒的团聚机理及预防措施
        4.1.1 软团聚机理
        4.1.2 硬团聚机理
        4.1.3 超微粉体在液相中的抗团聚
        4.1.4 超微粉体在气相中的抗团聚
    4.2 添加表面活性剂后的实验结果
        4.2.1 表面活性剂及其选择
        4.2.2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的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尺寸可调喷嘴流场模拟
    5.1 计算模拟方法与软件选用
    5.2 流场数值模型及求解方法
        5.2.1 湍流模型
        5.2.2 混合模型
        5.2.3 能量方程
        5.2.4 求解方案
    5.3 三通道物料内混式喷嘴组件几何建模
    5.4 网格划分
    5.5 边界条件的确定
    5.6 喷嘴内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5.6.1 基本工况
        5.6.2 入口压力条件对流场的影响
        5.6.3 喷嘴尺寸对流场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在微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化混合超临界CO2辅助雾化法制备纳米—微米嵌合载药微粒研究[D]. 彭虎红. 浙江大学, 2021(01)
  • [2]速溶酪蛋白磷酸肽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双硫仑-铜协同抗肿瘤纳米递送体系的研究[D]. 唐含笑. 华侨大学, 2020(01)
  • [4]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D]. 郝明洁.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RESS技术制备微细颗粒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陈标奇,陈爱政,王士斌.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0)
  • [6]超临界法PM2.5气溶胶制备实验研究[D]. 张守忠.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7]超临界流体剥离制备纳米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研究[D]. 易理希.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8]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及其在抗生素药物微粒制备领域中的应用[J]. 周敦晖,史益强,颜庭轩,王志祥. 机电信息, 2013(20)
  • [9]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制备超细微粒的应用基础研究[D]. 王琪. 浙江大学, 2012(11)
  • [10]尺寸可调喷嘴在SCF制备药物超微颗粒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 庄建斌. 青岛科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在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