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先治血》简述

《治风先治血》简述

一、“治风先治血”简释(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琪[1](2021)在《从“治风先治血”阐义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牵偏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对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中医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纳入标准,筛选并收集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疗区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共7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针刺治疗。连续治疗6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症状和体征:包括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根据拟定标准给予相应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积分差值、总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经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症状和体征(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的积分差值,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及体征积分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的方法在改善上述五种观察指标中更为有效。2.根据疗效评定总标准,两组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患者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与针刺治疗,对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均有效。2.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本病中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的症状及体征,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在改善以上五种观察指标方面优于针刺治疗。3.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和针刺治疗,两种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

张开[2](2021)在《祛风胜湿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祛风胜湿汤联合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祛风胜湿汤治疗RA风湿痹阻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病一科、风湿病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mg,每周1次),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风胜湿汤(每次200ml,每日2次)。1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和2例,共完成57例,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关节压痛数、疼痛VA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患者总体健康评估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在缓解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RF、ESR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CRP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3)在综合疗效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DAS28(ESR)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疾病活动度、中医证候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4)在疗效指标方面,西医疗效比较,DAS28(ESR)疗效评估:治疗组优良反应11例,中等反应16例,无反应2例,恶化0例;对照组优良反应6例,中等反应18例,无反应4例,恶化0例,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其中临床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其中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8例,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祛风胜湿汤联合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和单纯应用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均能够有效改善RA(风湿痹阻证)患者DAS28(ESR)疾病活动度和中医证候。(2)祛风胜湿汤联合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较单纯应用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在改善患者关节肿胀、晨僵时间、CRP、中医证候方面更具有优势,说明祛风胜湿汤具有增效作用。

秦岭,刘赟,任思秀[3](2021)在《任思秀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文中研究表明任思秀老师认为,喉源性咳嗽病位在咽喉,与肺密切相关,风邪为喉源性咳嗽的主要致病因素。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祛风止痒、宣肺止咳为外风所致喉源性咳嗽的基本治法,任老师常用发散风药治疗,方剂常选止嗽散和三拗汤,常用药物有麻黄、荆芥、防风、桔梗、紫菀、百部、白前、苏子、金沸草等。若病程较长,风邪郁闭于内,潜于肺络深处,非草木之药力可及,任老师常用搜剔风药治疗,常用药物有蝉蜕、全蝎、蜈蚣、僵蚕等。若为外风引动内风而致咳者,任老师常将搜剔风药和发散风药一同使用,达到内外同治的目的。若患者素体正虚,为防"搜剔风药"过度伤正,常配伍黄芪、白术、防风以益气固表。

梅伟英[4](2020)在《申春悌运用抗敏镇咳方治疗风咳》文中提出申春悌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风咳"范畴,邪内伏于肺、正气亏耗是风咳缠绵难愈和反复发作的核心病机,瘀、虚为内邪,为风咳证之本,风为外邪,为风咳证之标,多因外邪引动伏邪而发病。其病位在咽喉、气管、肺络。祛风化瘀,降气止咳为该病治疗大法,申教授创立抗敏镇咳方,主张用药轻平,若属发作期则重视治标,以疏风肃肺,抗敏镇咳;若属缓解期则兼顾治本,以祛风活血,扶正固本。

黄晓珊[5](2020)在《抗敏镇咳颗粒治疗风咳证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风咳证异病同治临床治疗法则的可行性,以及篮式设计方法对异病同治研究的意义;探索申春悌教授疏风祛瘀化痰治疗法则对风咳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风咳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古今文献,归纳整理不同年代不同医家对同证异病同治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分析总结风咳的历史沿革、理法方药、以及现代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根据现代医学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的定义、流行病学规律、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后等资料,寻找两种疾病相同的现代医学物质基础,从西医角度探索其异病同治的可能性;同时检索近五年有关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两者的常见证型、方药应用的相同点,从中医角度探究其同证异病同治的基础。2.临床研究:本研究采用篮式设计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95例风咳证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感染后咳嗽45例)用导师经验方“抗敏镇咳颗粒”治疗,疗程为2周。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程度、止咳起效时间及咳嗽治愈时间,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感染后咳嗽疗效的异同,判断两种病异病同治的可行性;再将入组的风咳证患者分为原治疗药物有效组、原治疗药物无效组及既往未用药治疗组三组,分层观察抗敏镇咳颗粒治疗风咳证的疗效。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同证异病同治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经验且应用广泛,但存在以下问题:(1)研究内容多停留在医案报道及经验总结,缺乏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设计临床研究;(2)相关研究不够深入,许多内容为简单的重复性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参考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研究方法,将精准癌医学的篮式设计方法引入同证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中,将有利于探索同证异病同治的医学机理,为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依据。2.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提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的现代医学发病机理具有相似之处,具有异病同治的现代医学物质基础:(1)两者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都包括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敏感性增高;(2)两者发病过程中均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其中相同的有白三烯、白介素、气道神经肽S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3.中医药学有关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的文献研究提示两者具有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基础:(1)临床上两者的常见证型均为风邪犯肺证(风咳证),大多数医家也多从风论治这两种疾病;(2)各医家治疗这两种疾病所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占比具有一致性,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相似,均有疏风降气镇咳之效。4.从临床研究结果可看出,抗敏镇咳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主症及次症均有改善作用(P<0.05),对感染后咳嗽的临床主症及次症亦有改善作用(P<0.05),且两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抗敏镇咳颗粒对CVA的止咳总有效率达到96%,对PIC的止咳总有效率达到95.6%,两者的咳嗽缓解程度及止咳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对所有入组的风咳证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抗敏镇咳颗粒对风咳证的临床主症、次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作用(P<0.05),治疗2周的总有效率为93.7%。其中20例原治疗有效的患者加用抗敏镇咳颗粒治疗后,在原治疗有效的基础上,有90.0%的患者临床有效率再次提升。55例原治疗无效的患者改用抗敏镇咳颗粒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达到92.7%;20例既往未用药的患者有效率为100%。且75例曾用药治疗患者用抗敏镇咳颗粒治疗后疗效为92.0%,大于原用药物的有效率26.7%(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咳嗽症状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逐步改善,所有患者止咳起效平均所需时间为5.66± 1.78天,咳嗽治愈平均所需时间为10.8±2.33天。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可以同证异病同治,探索性地验证了篮式设计方法在中医同证异病同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有疏风祛瘀化痰作用的抗敏镇咳颗粒对风咳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风咳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姜众会,张暄尧,曲华,孟闫燕,高铸烨[6](2018)在《“治风先治血”探析及其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源流研究,外风与内风同论,治气与治血并治,治病不忘求本,通过对临床上高血压肝阳上亢型辨证用药特点分析,发现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时加用活血化瘀药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据此探析高血压肝阳上亢型与"治风先治血"的联系,为临床诊治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提供更好的思路。

池孟轩[7](2015)在《陈修园对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修园作为清代着名医家,以大量的着作为人所知。其在仲景学术思想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在近现代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陈修园的医学思想并非仅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医学思想的基础本于《黄帝内经》,承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并有着进一步的发展;其着作对于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修园的着作众多,有关陈修园着作的合辑,最多可以见到七十二种,而目前学术界所认同的陈修园着作为十六种,分别是《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本课题以此十六种陈修园着作为研究基础,结合1955-2015年与陈修园相关的研究文献,系统探讨陈修园对于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陈修园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从陈修园的生长环境、学习经历、师承过程、尊经崇古思想及对中医教育的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陈修园学术思想的核心,研究陈修园辨证论治特点和治学方法机理。陈修园的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承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又吸收各家精华,并在其着作中得以体现。陈修园的辨证论治首重脉学,他赞同张心在的持脉大法,以八脉浮、沉、迟、数、长、短、细、大为纲进行辨证。在诊脉方面陈氏认为古人所传的许多脉象,皆可弃而不用,以此八脉为纲即可,虽是一己之见,但在临床实践中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用药方面陈氏重视脾胃的运化与津液的存亡。医学教育方面,重视治学方法与中医教育的传播,创作了许多歌括与口诀,便于初学者的记忆和学习,为中医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部分为陈修园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陈修园对于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费尽心力,耗时多年,在继承仲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六经分证法”、“开阖枢学说解析传变”、“经腑分证法”等。在“六经分证法”的研究中,伤寒学者有以六经病从表里分证者,亦有以脏腑分证者,但都未能把六经统一起来;如以表里分证言,三阳可分,三阴则不可;以脏腑分证言,三阳以腑言之,三阴以脏言之,亦未能概其全。而陈修园的六经分证法,三阳以经腑分证,三阴以阴阳从化分证。这样的分法不落俗套,与六经的病机、证候与脏腑关系更为贴切,使六经辨证能紧密地与临床结合,也使辨证论治能更好的掌握。在“开阖枢学说解析传变”研究中,陈修园依《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为依据,并转引其为伤寒六经病机作解,用来说明开阖枢学说在《伤寒论》的辨证施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临床方面整理出陈修园治疗十四种不同疾病的临症特色。陈氏活用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辨证思路,善用经方又不拘泥于经方,在治疗上合用了时方与验方,为经方与时方的有机配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陈修园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其学术观点与实践创新的阐述,以期对陈修园学术思想的更深入研究提供较系统、全面的借鉴与参考。

于晓华[8](2012)在《合谷穴应用规律的古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全面整理合谷穴的主治应用文献,探究其应用规律,为基于经穴——部位特异性联系的“面口合谷收”理论和一经穴对应多脏的现象提供文献学依据;归纳合谷穴的配伍规律,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指导。方法:运用文献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合谷穴的应用规律和配伍特点。结果:古代文献条文1322条,其中合谷穴在头面五官病症的治疗应用中涉及65种病症,共获条文668条;在脏腑系统病症的治疗中涉及78种病症,共获条文654条。现代临床研究文献1479篇,在头面五官病症应用中涉及35种病症,共736篇文献;在脏腑系统病症治疗中涉及93种病症,共743篇文献。合谷穴的广泛治疗作用,一方面揭示了“面口合谷收”理论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临床应用基础,另一方面,合谷穴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相关病症的治疗。结论:第一,“面口合谷收”理论来源于临床,是具有实践基础的,这揭示了合谷穴与头面五官部位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二,合谷穴在多脏腑系统病症中的治疗均有广泛应用,体现了一经穴对应多脏腑的密切联系,且以治疗与脏腑相关联的组织病证及精神神志疾病为主。

吴新明[9](2009)在《中医学“风”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当中,“风”作为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十分常见。与“风”有关的中医术语,也是不胜枚举。有鉴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进行中医学“风”的概念源流和理论范畴研究,对于深入发展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风”的概念源流研究表明,概念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起源阶段,从中华文化原典时代到《内经》之前,主要表现为多种术数体系建构出来的不同的自然观,“风”在不同的术数体系中,其内涵和作用关系大有区别。其次是成熟阶段,从《内经》形成到宋以前,大约经历了1000年左右的时期。这是医学经典的确立和成熟,以五行理论为主体的气化学说,兼带其他术数模式,共同对风的气化理论发挥解释和说明作用。散见于各家方书中的风的概念在各种术数体系之间穿插变换,这些研究中,既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后果,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再者是调整阶段,从宋初到清末,大约又经历了第二个1000年的时间,新学说的创立和临床实践的再认识,使得中医学有关风的概念进行了微妙的调整,适度的概念含混实际上促进了治法的灵活发展,对于风药的广泛临床应用可谓是其显着标志。从这三个阶段来考察概念发展变化脉络,“风”,从最初一个对天气现象进行描述自然的概念,逐步被术数化,在《内经》时代,成为多种术数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在五行术数理论为主导的框架下不断发展、调整和力图进行各种融合,“风”的概念自身分化为内、外风的同时,又和“湿”、“气”等概念进行了适度的混淆,解释了一些新的临床现象,到清末,中医学有关风的理、法、方、药基本成熟完备,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范畴之一。近代以来,中医学界对于风的理、法、方、药研究皆有相当的进展,但仍属于宋以来的调整阶段。概念源流研究使得我们总结出“风”的概念内涵,在这个理论基石的铺垫下,才能采取术数,这个中医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来进行下一步的理论整理工作。根据术数结构的不同,结合当前的研究材料,主要区分为如下三个术数理论范畴,使用“象”、“数”、“理”、“法”、“方药”等节点来对这三个理论范畴进行系统理论梳理。第一个是“九宫八风”理论。实风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在某一节气时间段内,从其时间属性相同方向而来的风,又称正气。比如夏至时候的南风就是实风。邪风是自然界反常的气候,在某一节气时间段内,从其时间属性相反方向而来的风,又称虚风,或者邪气、贼风、贼邪等。如冬至时候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贼邪。九宫八风理论不是五行相克而是同向对冲,这一点在文中特别辨明。此外还根据前人经验列述了相应疾病的治疗方法。第二个是“五行”理论。“风”在“五行”理论中具有最为丰富的学术积淀。由于术数化的需要,“风”的很自然引申为一种致病因素,和人体中肝的藏象内容紧密结合,具有“挠动”和“变化”的意义。文中不但根据“象”、“数”、“理”、“治法方药”的理论节点进行了梳理,还对长期存在的众多问题进行了辨析。提出针对前人分别外风和内风的说法,应当结合本草药性进行再认识;“风”和“气”的区别和联系,二者适度混淆所带来的“风药”广泛使用;“风药”使用的利弊权衡;五行理论和其他体系融合跨越的得失成败等等。第三个是“五运六气”理论。《内经》的运气七篇对自然界物候、人体病候的时空节律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风”在“五运六气”术数体系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五运之“风”和六气之厥阴“风木”在运气中的特点都是“动”,具有舒展,生发的意思。他们都是运气的一个组成部分。

杜平[10](2009)在《仲景六经血证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血证条文的整理和研究,从六经的角度探究血证论治规律,一方面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可起到追本溯源的作用,以提供教学使用。方法: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血证的条文尽可能放到仲景六经框架下进行归纳分析,对典型反映病机的条文详细讨论,不典型的略述,最终总结出仲景六经血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结果:六经血证的病因不外乎:寒、热、水湿、疫毒、正虚、枢机不利,六因素或单独致病或相兼为患,导致六经出现各种不同的出血或瘀血性疾病。结论:血证在临床上屡见不鲜,病因复杂、病机交错,通过本文的归纳分析,始终抓住寒、热、水湿、疫毒、正虚、枢机不利是血证形成的主因,在此基础上辅以病情需要的八法治疗,使血证辨治思路清晰,易于掌握,有助于临床诊疗。

二、“治风先治血”简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风先治血”简释(论文提纲范文)

(1)从“治风先治血”阐义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牵偏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风牵偏视的认识和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眼肌麻痹的认识和治疗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及分析
    1 基线分析
    2 临床疗效分析
    3 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4 临床疗效判定
    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治风先治血”理论的来源
    2 “治风先治血”理论的内涵
    3 “治风先治血”理论的临床应用
    4 立论依据
    5 桃红四物汤化裁的组方分析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祛风胜湿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分类标准
    3 病例选择
    4 研究方法
    5 疗效评价
    6 质量控制和保证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纳入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分析对比
    3 疗效性分析
    4 安全性反应分析
讨论
    1 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及治疗
    2 风湿痹阻证的辨证基础
    3 中医辨证论治RA的应用及优势
    4 导师学术经验探讨
    5 祛风胜湿汤方义分析
    6 祛风胜湿汤现代药理研究
    7 研究结果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病例观察表
    附录3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4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3)任思秀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论文提纲范文)

1 风咳溯源
2 病因病机
3 风药特性
    3.1 发散风药
    3.2 搜剔风药
4 病案举隅

(4)申春悌运用抗敏镇咳方治疗风咳(论文提纲范文)

1 风咳源流
2 风咳与咳嗽变异性哮喘
3 风咳的核心病机及基础方
    3.1 核心病机:伏邪为患,风邪引动
    3.2 基础方:抗敏镇咳方
4 风咳的辨证施治
    4.1 发作期重治标:疏风肃肺,抗敏镇咳
    4.2 缓解期兼治本:祛风活血,扶正固本
5 典型病案

(5)抗敏镇咳颗粒治疗风咳证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同证异病同治理论的阐述
    1. 古代医家对同证异病同治理论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同证异病同治理论的认识
        2.1 对“异病”认识差异
        2.2 对“同治”认识差异
    3. 同证异病同治与微观辨证
    4.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第二部分 风咳证异病同治的理论依据
    1. 中医对“风咳”的认识
        1.1 “风咳”的病名沿革
        1.2 “风咳”的理法方药概述
        1.3 “风咳”的现代研究
    2. 现代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感染后咳嗽的认识
        2.3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异病同治的现代医学基础
    3. 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中医研究成果解析
        3.1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
        3.2 感染后咳嗽的中医治疗
        3.3 风邪犯肺证的中药运用
        3.4 结果分析
        3.5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异病同治的中医研究基础
    4. 小结
第三部分 抗敏镇咳颗粒治疗风咳证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病例标准
        2.6 脱落病例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合并用药要求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价
        3.5 统计分析
        3.6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病程
        4.3 两种疾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疗效分析
        4.4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感染后咳嗽疗效对比
        4.5 风咳证咳嗽诱发及加重因素
        4.6 抗敏镇咳颗粒治疗风咳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4.7 抗敏镇咳颗粒治疗风咳证的证候疗效评价
        4.8 治疗过程中咳嗽VAS评分的变化
        4.9 止咳起效及咳嗽治愈所需时间
        4.10 安全性评价
    5. 讨论
        5.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5.2 同证异病同治研究与篮式设计的关系
        5.3 导师对风咳证的认识
        5.4 抗敏镇咳颗粒的演变及组成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治风先治血”探析及其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治风先治血”理论探究
    1.1 源流
    1.2“外风”和“内风”
    1.3“治风先治血”不单只治血, 还应包括治气
    1.4 理论实质
2 高血压肝阳上亢型与“治风先治血”的联系
3 临床应用

(7)陈修园对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陈修园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
    1.1 生平概要
        1.1.1 少年时期
        1.1.2 中年时代
        1.1.3 老年时期
    1.2 学术思想研究
        1.2.1 着作研究
        1.2.2 学术思想研究
        1.2.3 辨证论治思想研究
        1.2.4 治学方法研究
        1.2.5 教育思想研究
第二部分 陈修园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2.1 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1.1 提出六经分证,阐释伤寒辨证
        2.1.2 脏腑经络辨证,与六经相映生辉
        2.1.3 引开阖枢学说,论伤寒病传变
        2.1.4 津液存在多寡,伤寒转归关键
        2.1.5 倡分经辨证法,论伤寒学术思想
        2.1.6 伤寒传经直中,寒证热证皆有
        2.1.7 解析伤寒六经,百病变化纲要
        2.1.8 伤寒学说与标本中气
    2.2 临床应用的继承与发展
        2.2.1 疟疾临证特色
        2.2.2 中风临证特色
        2.2.3 眩晕临证特色
        2.2.4 历节临证特色
        2.2.5 虚劳临证特色
        2.2.6 咳嗽临证特色
        2.2.7 喘证临证特色
        2.2.8 心腹诸痛临证特色
        2.2.9 积聚临证特色
        2.2.10 痰饮临证特色
        2.2.11 消渴临证特色
        2.2.12 血证临证特色
        2.2.13 泄泻临证特色
        2.2.14 妇人病临证特色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陈修园着作简介
    附录二 陈修园的各种合辑与其他着作
    附录三 浅论陈修园卒年与后代
    附录四 陈修园年表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合谷穴应用规律的古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一) 古代文献研究方法
        (二) 现代文献研究方法
        (三) 筛选配伍腧穴
第二部分 合谷穴治疗头面五官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
    一、 合谷穴治疗头面五官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
        (一) 合谷穴治疗头面部病症的应用规律
        (二) 合谷穴治疗五官病证的应用规律
    二、 合谷穴治疗头面五官病证的现代文献研究
        (一) 合谷穴治疗头面部病证的应用规律
        (二) 合谷穴治疗五官病证的应用规律
    三、 合谷穴治疗头面五官病证的应用规律阐释
        (一) 经络理论为其理论依据
        (二) 高级中枢的汇聚为其解剖基础
第三部分 合谷穴治疗脏腑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
    一、 合谷穴治疗脏腑病证的古代文献研究
        (一) 合谷穴治疗内科病证的应用规律
        (二) 合谷穴治疗妇产科病证的应用规律
        (三) 合谷穴治疗外科病证的应用规律
        (四) 合谷穴治疗气血津液病证及其他病证的应用规律
    二、 合谷穴治疗脏腑病症的现代文献研究
        (一) 合谷穴治疗内科病证的应用规律
        (二) 合谷穴治疗妇产科病证的应用规律
        (三) 合谷穴治疗外科病证的应用规律
        (四) 合谷穴治疗气血津液病证的应用规律
    三、 合谷穴治疗脏腑病症的应用规律阐释
        (一) 在脏腑本病病症的治疗中,以治疗胃肠腑病为主
        (二) 较多地用于与脏腑相关联组织病症的治疗
        (三) 合谷穴治疗妇产科病证疗效显着
        (四) 合谷穴治疗外科病症以皮肤病为主
        (五) 合谷穴治疗气血津液病证以汗证为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9)中医学“风”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现代文献研究综述
    1 "风"的基础理论研究
        1.1 风邪的属性讨论
        1.2 文献理论研究
        1.3 相关实验研究
    2 "风"的临床基础研究
        2.1 "风证"的治法研究
        2.2 "风证"的方剂研究
        2.3 "风药"的研究
        2.4 有关"中风"的再讨论
    3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正文
    1 "风"的概念源流
        1.1 殷商甲骨的"四风"
        1.2 《尚书》对于"风"的"术数化"
        1.3 《周易》中的巽风
        1.4 《周礼》中的"十二风"
        1.5 汉代谶纬和小学对"风"的讨论
        1.6 《黄帝内经》相关术数理论框架
        1.6.1 八风之"风"
        1.6.2 五行之"风"
        1.6.3 五运六气之"风"
        1.7 《伤寒杂病论》中的"风"
        1.7.1 六经"中风"之精蕴
        1.7.2 《金匮要略》的"风气"
        1.8 隋唐佛学之"风"对中医的渗透
        1.9 宋代以后"风"的概念调整
        1.9.1 宋代方书中的"风"
        1.9.2 金元时期中风病因新说之得失
        1.9.3 明清时期概念模糊化倾向
        1.10 小结
        1.10.1 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1.10.2 "风"的概念内涵
    2 "风"的理论范畴研究
        2.1 九宫八风
        2.1.1 九宫八风之象
        2.1.2 九宫八风之数
        2.1.3 九宫八风之理
        2.1.4 八风邪气之治法方药
        2.2 五行
        2.2.1 五行之象
        2.2.2 五行之数
        2.2.3 五行论风之理
        2.2.4 五行风证之治法方药
        2.2.5 五行风论疑难辨析
        2.3 五运六气
        2.3.1 运气理论之象
        2.3.2 运气干支之数
        2.3.3 运气论"风"之理
        2.3.4 运气风证之治法方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仲景六经血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血证的概念
        1.1.1 狭义的血证
        1.1.2 广义的血证
    1.2 血证的历代认识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的选取标准及具体方法
        2.2.2 资料来源
第3章 以六经分述各经血证
    3.1 太阳病血证
        3.1.1 桃核承气汤证
        3.1.2 抵当汤证
        3.1.3 抵当丸证
        3.1.4 太阳病红汗证
        3.1.5 太阳病自愈证
        3.1.6 太阳病汗不得法助热条
    3.2 阳明病血证
        3.2.1 抵当汤证
        3.2.2 桂枝汤助热证
        3.2.3 阳明病热在气分及血分致衄血证
    3.3 少阳病血证
        3.3.1 小柴胡汤证
        3.3.2 少阳针刺治热入血室
        3.3.3 阳明热入血室证
        3.3.4 少阳热入血室自愈
    3.4 太阴病血证(《金匮要略》中可归入太阴的血证)
        3.4.1 正虚血瘀条
        3.4.2 阳虚及阴,阴虚及阳,阴阳两虚,寒热错杂条
        3.4.3 肾阴虚有热兼瘀条
        3.4.4 下后伤脾耗阴,湿热夹瘀
        3.4.5 中虚不摄血条
    3.5 少阴病血证
        3.5.1 桃花汤证
        3.5.2 桃花汤证针刺条
        3.5.3 少阴热移膀胱证
    3.6 厥阴病血证
        3.6.1 麻黄升麻汤证
        3.6.2 少阴病强发汗致出血,因误治转入厥阴
        3.6.3 寒厥阳复太过条
        3.6.4 热厥轻证
        3.6.5 虚寒下利阳复太过条
        3.6.6 虚寒下利阳复转归
第4章 各经病机治法总汇
    4.1 太阳病血证病机及相关治法
    4.2 阳明病血证病机及相关治法
    4.3 少阳病血证病机及相关治法
    4.4 太阴病血证病机及相关治法
    4.5 少阴病血证病机及相关治法
    4.6 厥阴病血证病机及相关治法
    4.7 各经病机汇总
    4.8 据病机确定治法并列出对应方剂
第5章 《金匮要略》中可归入六经的血证条文
    5.1 可归入太阳病篇的血证(时邪疫毒引起斑疹吐血条)
        5.1.1 外感疫毒,充斥咽喉条
    5.2 可归入阳明病篇的血证
        5.2.1 湿热熏蒸之吐血条
        5.2.2 热盛吐衄条
        5.2.3 湿热便血条
        5.2.4 血结胃肠兼血结胞宫条
        5.2.5 实热致瘀,腐化成脓条
    5.3 可归入少阳病篇的血证
        5.3.1 血虚兼表闭里郁条
        5.3.2 产后气血郁滞,瘀血内结
    5.4 可归入太阴病篇的血证(见3.4太阴病血证)
    5.5 可归入少阴病篇的血证
        5.5.1 失精,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条
        5.5.2 阴虚不制阳,阳热上扰出血,阳浮不摄下血条
        5.5.3 脾肾阳虚,滑脱不禁
    5.6 可归入厥阴病篇的血证
        5.6.1 冲任亏虚下血条
        5.6.2 冲任虚寒,阴虚内热兼瘀所致崩漏
        5.6.3 妇人冲任虚寒不能摄血陷经条
        5.6.4 瘀血致经水不利条
        5.6.5 妇人产后水血俱结血室的证治
    5.7 金匮各经病机汇总
    5.8 据病机确定治法并列出对应方剂
第6章 《金匮要略》血证备考条文
    6.1 瘀热实证
    6.2 辨治症病
    6.3 血水共同致病
    6.4 阴虚不制阳,虚热导致出血条
    6.5 风邪趁虚与血气相搏治瘀
    6.6 气结致半产漏下
    6.7 血证的脉证、预后
    6.8 出血的定性及定位规律条
第7章 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但又提到"血"的条文作为存目
第8章 六经血证论治
    8.1 三阳经血证论治(见表1)
    8.2 三阴经血证论治(见表2)
第9章 讨论
第10章 结论
第11章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四、“治风先治血”简释(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治风先治血”阐义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牵偏视的临床研究[D]. 杨雅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祛风胜湿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观察[D]. 张开.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任思秀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J]. 秦岭,刘赟,任思秀. 河南中医, 2021(03)
  • [4]申春悌运用抗敏镇咳方治疗风咳[J]. 梅伟英. 河南中医, 2020(05)
  • [5]抗敏镇咳颗粒治疗风咳证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D]. 黄晓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治风先治血”探析及其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应用[J]. 姜众会,张暄尧,曲华,孟闫燕,高铸烨. 环球中医药, 2018(12)
  • [7]陈修园对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展研究[D]. 池孟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 [8]合谷穴应用规律的古今文献研究[D]. 于晓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2)
  • [9]中医学“风”的理论研究[D]. 吴新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0)
  • [10]仲景六经血证初探[D]. 杜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治风先治血》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