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下岗失业奖励筹款”,可行

新设“下岗失业奖励筹款”,可行

一、新设“下岗和失业有奖募捐”,可行(论文文献综述)

董大伟[1](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认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徐耀强[2](2017)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 ——基于企业道德建设视角》文中指出在我国,近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的系统性还十分不够。本研究基于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现状,基于企业道德建设视角,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文化学、法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渊源、价值表现、行动路线以及绩效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一个正在建构的概念。本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构成包括3大要素:责任管理对象、管理主体和管理环境: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必须遵循的4项基本原则是:以价值为目标的原则、以人本为中心的原则、以融入为路径的原则以及以能力为依托的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具有社会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交互性、动态性和艺术性等7大特征;并从本源论、边界论、目的论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和高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科学划分和理论建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行为动机,可以将其归因为利他主义动机、利己主义动机、互利主义动机以及规则主义动机等4大类;其行为类型可归纳为道德驱动、经济驱动、政府驱动、社会驱动等4种类型;其动力合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元要素博弈、生成的过程,其中社会期望是“导航器”、态度取向是“发生器”、企业能力是“加速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观念演进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统一。本研究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两个角度,对诞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管理思想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思想所蕴含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潜和梳理;此外还从思想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管理学的多维度、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思想进行了当代学术诠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具有股东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重重大价值。股东价值主要体现为企业的业绩贡献度、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其对国家发展的价值、对社会和谐的价值以及对员工成长的价值;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其对生态修复的贡献、对资源利用的贡献以及对污染治理的贡献。进而提出这样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既是一种约束因素,更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由的一种必要途径。本研究深入探讨了责任管理体系架构建设,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责任管理推进策略的“五融入”模式,特别是在菲利普·科特勒、南希·李描述的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企业界最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首次总结凝练提出了公益事业宣传、公益事业关联营销、企业的社会营销、企业的慈善行为、社区志愿者活动、社会责任采购、社会责任投资、社会责任审计、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可持续消费等10个可供企业选择的实践形式。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也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系统,故而也有一个管理绩效问题。本研究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绩效标准、绩效评价、绩效改善等3个方面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绩效优化的基本路径。

伍琳[3](2016)在《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生存与发展常常远离大众视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因此,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但是我国残疾人制度在康复、教育、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完善的地方。纵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由政府直接主办,还是以国家担保的形式通过社会举办,政府都要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直接责任,因此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支持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更加侧重从宏观层面上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具体对策开展探讨,对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本文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将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初建与停滞、恢复与快速发展、以及健全完善三个阶段进行考察,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探求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规律和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围绕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比较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对福建省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提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以及优化配套方案的政策建议。

童宗斌[4](2014)在《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Urbanization)彰显了人类的发展理性,是一种市场化行为,更是一种组织化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作为“迟发外生型”国家,更加突出地将发展理性以组织化的行动方式植入到全国的城镇化历程中,推动城镇化快速前进。这样的城镇化过程在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里被演绎成众多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到政府的推进之手。政府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各级政府通过自身的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让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行动主体以或主动、或被动的不同方式参与进来,集体推动了城镇化的形式演进。理解这种形式演进,不能脱离城镇生态系统本身的组织结构和时空场域特性,忽略其背后的政府推进之手。城镇化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的考量固然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些全局性的认识,但若不能深入细致解剖麻雀,掌握城镇化的组织动力和维持这一动力的惯性机制,就很难真正发现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治理方法。在既往的知识生产中,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地方法团主义(Local State Cor poratism)、地方的市场社会主义(Local Market Socialism)和政府即厂商(Loca 1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等理论的提出,以及围绕此建立的各种分析框架,为探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和角色提供了理论脚手架。但城镇化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转型问题,还关联到政府如何处理与其他社会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地方整体性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在乡镇企业欠发达,甚至没有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地区普通乡镇,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行动,并整合多方行动主体和资源保持这种发展惯性,仍亟待深究。其实,从城镇化的行动主体构成来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过程。代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地方政府、公司和群众在日常治理中如何互动,进而形成当前城镇化形式的过程,也需要放在具体的场域和发展过程中加以研究。为此,本文力图从组织制度学派和历史制度学派的视角出发,利用准民族志方法(quasi-ethnomethodology),对一个中部地区的普通劳务输出型乡镇——河镇的城镇化启动、失败到再开发的城镇生命历程进行回顾,探究其在几乎没有乡镇企业等产业基础的支持下,依然能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来源及维系这一动力的惯性机制。为此,本文分为七章进行阐述。第一章导论,从城镇的属性和城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视角及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等角度探讨了研究的基本知识背景;第二章相关研究回顾和分析框架,重点围绕城镇化关联的组织运作机制和基层治理等内容探讨城镇化研究中亟待研究的领域,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第三章至第六章从河镇的行政建制和生命历程片段中涉及城镇化推进的关键事件入手,分析河镇从城镇化启动、失败到再开发过程中所采取的治理方式和形成的惯性机制。第七章结论和讨论部分概括了全文的研究发现,并进行理论总结和探讨。全文研究发现:在河镇的城镇化进程中,镇政府基于行政建制的组织基础,立足现有的土地制度、财政制度和户籍制度,以发展理性生产的共识为引导,形成了试点模仿、系统动员和项目整合等三位一体的惯性机制,推动和维续了当地城镇化的形式发展。镇政府在组织存在的合法性上奉行“向上看、向东看”的原则,积极试点模仿沿海江浙一带的发展,以创建开发区为抓手,推进土地的城镇化,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和城镇建设。在这一过程,镇政府还需充分利用绩效、情感和权力等动员手段,系统动员各类行动主体参与,并通过项目整合的方式,找到自己可以主导和控制的治理空间,协调各方利益,贯彻地方发展意志,达到形式上快速城镇化的目的。这种三位一体的城镇化惯性机制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奉行并利用地方发展主义,强力介入和操纵非市场治理的后果。如何让城镇化从形式演进转向实质发展,形成高质量的城镇化结果,需要我们就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非市场治理的关系进一步探究。

张云[5](2010)在《上海市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自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按照5%的平均患病率推算,全国就有550万失智老人。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作为老年人群常见疾病的老年期痴呆患病人群将进一步扩大。老年期痴呆病程一般呈进行性发展,早期症状表现为记忆损害,继而是多发性的认知缺陷,常见者出现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等,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躯体合并症多。大约70%-90%的痴呆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个阶段会出现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被窃妄想、猜疑被害、行为紊乱、性格改变、徘徊行为、大声吵闹、偏执观念、社会行为不端、不拘小节等。照护者不但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应付患者的一些怪异行为后果,照护过程漫长而艰辛。长期以来,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由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组成。我国绝大多数失智老人仍采用居家照护,长期家庭照护模式给家庭照护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且照护服务的专业性也亟待提高。提供相关社会支持与服务,已成为照护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这种需求变得愈发的迫切。机构照护作为目前社会化照护的主要形式同样也面临着困境:失智老人不同于一般老人,治愈康复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长期住在机构直至死亡,这就造成床位的周转率很低,加剧了“一床难求”的局面。这场老龄化运动中,上海走在全国的前列。早在1979年上海率先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列全国之最。30年的老龄化积累,10多年的人口负增长,导致上海老龄化速度逐年飙升,高龄化程度不断升级,相伴生的失智老人长期照护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上海失智老人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异常薄弱。失智老人作为老人中的弱势群体,其照护要求及负担远远高于一般的老人,然而现有的养老照护政策没有任何倾斜。政府的不作为造成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缺乏全面及整体的规划、机构资源和护理力量紧缺、缺乏关注痴呆服务的团体。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上海有必要率先从战略定位、政策倾斜、社会资源分配等多角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本研究定位于失智老人长期照护与管理,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前瞻性地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研制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测算构建体系所需的基本要素,为失智老人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系统评阅的方法,系统评价我国失智老人及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现状,同时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及机构调查,了解上海市失智老人患病需求现状及机构服务概况。进而,以现有的老人社会支持体系为基础,结合失智老人特点,研制了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框架。通过文献和现场调查的方式,按照框架的不同照护层次广泛收集已经存在的典型照护模式,进而形成失智老人照护模式,深化框架的内涵。在框架及照护模式成功研制的基础上,课题组开展了需方论证和德尔菲专家论证,论证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以期调整优化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系统评阅,形成服务包框架,并围绕服务包要素,运用文献分析、典型机构调查及关键知情人访谈广泛收集清单,结合专家论证及上海实际,形成失智老人照护基本服务包。最后,研究运用敏感度分析的理论,按照服务社会化程度的不同层级形成不同假设,测算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的人力配置及人力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决策者操作提供依据。1、我国失智老人研究关注度有限,未形成特定的领域。老年期痴呆的病因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社会支持体系研究严重不足,有待深入。2、以上海三个街道(镇)共计1515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抽样调查对象,最终确诊老年期痴呆患者1271例,上海社区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粗患病率为8.1%,70岁以上为9.9%,75岁以上为12.9%,80岁以上为18.3%。以2008年底上海人口年龄构成为标准调整,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1%、8.8%、12.9%和19.4%。3、NPI测试结果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NPI总分为0分的有620例,临床显着性症状406例;介于二者之间有238例。失智老人病情严重程度的构成为:Ⅰ级轻度49.05%、Ⅱ级中度18.83%和Ⅲ级重度32.12%。4、全市养老机构收住了失智老人4757例;医疗护理机构共收治5215名失智老人,二者不足1万人。1、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框架体系包括:居家照护是社会与家庭相结合照护方式,由家庭支持及上门服务组成;社区照护指社区日托服务;养老机构照护指集中式全托照护,主要提供生活照护;医疗机构照护同属社会化的全托照护,主要提供医疗照护。2、Delphi法结果显示:两轮Delphi法专家的积极系数均在80%以上,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是比较支持和关心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59,说明专家咨询所得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变异系数第一轮部分大于0.25,第二轮则全部小于0.25,说明第二轮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两轮咨询后专家对体系框架、照护模式原则、照护模式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5、0.18和0.17(P<0.05),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专家论证结果可靠。1、失智老人服务包框架的一级要素由支持性设施、辅助物品、显性服务、隐性服务组成;二级要素由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健康维护和精神慰藉组成。2、以专家论证结果为主要依据,形成基本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分别形成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养老机构照护及医疗机构照护服务包。1、根据推算,上海失智老人共170372例,病情分为:Ⅰ级轻度83567例、Ⅱ级中度32081例及Ⅲ级重度54723例,2、照护成本最低条件下:居家方式照护需要34611名家政护理员,115名管理人员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护;93名精神科医生,93名全科医生,93名康复医生,279名护士以家庭病床的方式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人力成本五千多万元;社区照护需要配置401名精神科医师和401名内科医师,3208名服务员及401名管理人员,人力成本近七百万元;养老机构需要配备18240名护理人员,274名医生,其中有91名精神科医生,274名护士,912名后勤人员及274名管理人员,人力成本约三千万元;医疗机构需要配置7285名医生、14570名护士、7285名其它卫技人员、11902名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共计41042名工作人员,人力成本一亿五千万元。3、从每人每月人力成本的测算结果来看,医疗机构照护最高,达5334元/人.月,其次是养老机构、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最低,仅为212元/人.月。(一)上海为老年期痴呆高发区且患病程度重,当前失智老人社会化服务面临窘境,构建上海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非常必要且迫切。(二)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不仅保证失智老人获得基本、适宜的服务,而且可以极大的解放家庭照顾者,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三)构建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完善系列配套制度;充实照护者队伍;采用无偿低偿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促使需方主动寻求社会帮助;维护失智老人权利,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以现有养老体系为基础,形成专门的失智老人照护资源;整体设计,稳步推进。

耿云[6](2008)在《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浪潮,在促使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也使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社会格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承接了许多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中剥离出来的任务,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接平台,非营利组织、社区居委会等也成为了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既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改革的目标,也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目标。社区公共服务问题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在社区的聚焦。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沿着“提供什么——谁来提供——如何提供”的逻辑主线,研究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哪些内容、社区公共服务如何发展演变、谁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以什么方式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等问题。简言之,就是在对社区公共服务的内涵、沿革、主体及运行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探讨如何整合多方面的力量,促进社区公共服务多元治理格局的形成,从而为社区层面上定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证资料支持。除导论(第一章)外,论文分为四章。第二章在对社区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概念的不足,从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出发,将社区公共服务界定为“由政府、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满足社区公共需求而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并进一步探讨了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功能及分类,为全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考量了西方国家社区公共服务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并与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的产生、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对照,阐述了我国“建设式”发展模式下社区公共服务目标定位不准、治理主体间职能混淆以及治理机制不畅等问题的历史成因。第四章运用公共服务的生产与提供理论,具体分析了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区自治组织等治理主体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探讨了现实中各种主体角色错位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第五章具体分析了多元治理主体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驱动机制、资金筹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原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以更好地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的实际功能及其内在张力。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结论,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胡仲明[7](2006)在《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迫切。社会保障不但成为学术界和广大社会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成为政府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目前,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上,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是保障的提供模式和保障水平。《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这就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进行了基本选择。国情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出发点,众所周知,我国的最大国情或者说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其中包括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落后、较为严重的贫困、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较大差距等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征。 那么,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应该是普遍的、基本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也不尽相同,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也会有较明显的差距。这些同样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政府部门也通过实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道路。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远没有完成。 令人欣慰的是,中共“十六大”已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在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一般经验,选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典型省市(上海、河南和青海)进行系统剖析与实证研究,考察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政策演变,结合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实际,设计出适应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框架,以期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实践和改革提供政策依据。论文由导论、

张占斌[8](2000)在《博彩业与政府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博彩,英文称GAMING,意为博得各种中彩机会的游戏活动。按国际通常的划分,博彩业大体包括彩票、赛马、赌场等三个不同的活动种类和层面,三者间因玩法不同也有差异性,但相互间又有其特定意义上内在规律和联系。汉语中与“博”有关的词句古来已久,但“博彩”一词出现首先见自于澳门政府1982年5月公布的法令中,法令说“凡博彩,其结果系不可预计,且纯粹碰运气,概称为幸运博彩”。 在西方国家博彩业的发展比较迅猛,对这个行业的熟悉程度几乎可以说是妇儒皆知。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对博彩一词还相当陌生,人们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还存有不少误区,即使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的公众发言也有偏差之处。由于博彩活动的展开对社会既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又有一定的正面效用,社会价值评判一直存有争议,因此在历经多年的博弈后,国际上全面放开博彩这三个层面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少数,全面禁止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少数,多数国家和地区对博彩活动采取部分放开的态度,并且基本上按彩票—赛马—赌场的顺序演进。国际上各国对博彩活动的态度因历史的、宗教的、文化的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调控对策,无疑使我国政府对博彩业的公共政策选择有了可咨借鉴之处,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博彩业的发展提供了路径依赖。 人类历史上民间的博彩活动历史悠久,在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由于社会控制能力较弱,博彩的副作用比较明显,社会影响面较大,各国历朝历代政府在得与失的权衡中对博彩(特别是赌博)的基本政策选择都是禁止,但这种禁止对博彩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威摄和扼制作用。事实上,各种博彩活动因能满足人的某种特殊需要,仍以不同方式顽强表现出来,禁与赌构成了双方的长期博弈,但的的确确从未根除。即使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政府声势浩大的禁娼禁毒禁赌斗争,事实上仍有潜在的地下博彩活动在流变。改革开放后随着体制转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等因素,赌博又时有泛滥。长时间以来,由于人们习惯上把博彩与嫖娼、吸毒等丑陋、罪恶活动联系在一起,即把“黄、赌、毒”划为一类都做为社会的黑暗面来看待,因此,传统文化和主导舆论上对博彩的评价甚为灰暗,禁赌博奕一直长时间持续,尽管越来越没有效率,但要改变这种局面,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近代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面对个体、群体和社会需求的压力,政府鉴于博彩的正面收益和控制能力提高,而开禁博彩业,并实施必要的管制。因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博彩活动的某些层面得以突破,得到政府的承认。但从博彩的发展历史看,严禁——放开——再严禁——再放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显现,这无疑反映了政府决策和民众文化上的矛盾态度,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也仍未完全解决。事实上,人们习惯认识上的排斥博彩活动,过去有其合理依据,在生产力重大突破和社会控制能力较强的情况下仍不加区分一味排弃,也有其不尽公平之处。博彩业中有些门类如彩票甚至赛马等为社会公益福利事业筹集社会资金的能力非常强大,其它慈善、公益性质的捐款无法望其颈背。也就是说博彩活动对社会公益福利事业的贡献,因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落后以及造成的技术手段落后等因素,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还没有能够在加以区分中给子应有的重视,因此也难有恰如其分的评价。 应当看到,博彩业的发展也与一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密切关联,一些国家开展博彩活动也与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开放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说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比较明显,其博彩活动相对比较发达;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文化的多元特征不明显,传统的道德因素占了上风,其博彩活动相对比较落后。这种状况并不是说经济发达国家不需要筹资发展公益福利事业,而经济落后国家更有良策解决发展公益福利事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难题。事实上,相比较而言,经济落后或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制约,更需要筹资发展社会公益福利事业。这一点,从我国可以看得更清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人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为了摆脱我国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在财政投人上捉襟见肘的困难局面,经国务院批准,陆续发行了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从而揭开了新中国博彩业崭新的一页。伴随着彩票热的升温,赛马和赌场(地下)也在不断地试图着有新的发展空间。目前经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博彩活动只有彩票层面,每年都有额度限制;赛马不允许有博彩行为,控制在体育竟技阶段;而赌场从未开禁。 伴随着我国彩票市场的初步发展,彩票的强大筹资功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彩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福利公益事业的贡献也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尊重。但是,由于彩票市场处于初始阶段,也暴露了许多管理体制和规制建设方面的问题。彩票市场既有红红火火的 ·二

张永春[9](2000)在《设立“下岗失业救助有奖募捐”谈》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结构变迁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出现了下岗和失业的社会阶层。这使得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出现了一个令各界人士心急如焚的"隐忧层"。人们纷纷献计献策以解燃眉之急,笔者认为应设立"下岗失业救助有奖募捐"。

张永春[10](2000)在《新设“下岗和失业有奖募捐”,可行》文中指出

二、新设“下岗和失业有奖募捐”,可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设“下岗和失业有奖募捐”,可行(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一) 非公有制经济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一) 总体概况
        (二) 基本观点
        (三) 研究的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二、调整经济政策
        三、调整政治政策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一、新的发展特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 ——基于企业道德建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进展
        一、国外实践与研究状况
        二、国内实践与研究进展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一、相关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有待理论突破的方向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概念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定义
        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原则
        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特征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本源论的理论建构
        二、基于边界论的理论建构
        三、基于目的论的理论建构
        四、基于方法论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发生机理
        一、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动机归因
        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行为类型
        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动力生成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道德建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企业道德建设的当代主题
        二、企业道德境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精神追求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思想演进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西方思潮
        一、思想发展的脉络
        二、历史论争的焦点
        三、全球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中国智慧
        一、儒家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二、道家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三、墨家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四、法家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当代诠释
        一、思想教育学的观察
        二、经济学的观察
        三、社会学的观察
        四、伦理学的观察
        五、法律学的观察
        六、管理学的观察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价值表现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股东价值
        一、企业业绩贡献度
        二、企业品牌知名度
        三、企业顾客忠诚度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社会价值
        一、对国家发展的价值
        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
        三、对员工成长的价值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生态价值
        一、对生态修复的贡献
        二、对资源利用的贡献
        三、对污染治理的贡献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行动路线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体系架构
        一、组织体系
        二、指标体系
        三、规则体系
        四、能力体系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实践形式
        一、公益事业宣传
        二、公益事业关联营销
        三、企业的社会营销
        四、企业慈善行动
        五、志愿者活动
        六、社会责任采购
        七、社会责任投资
        八、社会责任会计
        九、清洁发展机制
        十、可持续消费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推进策略
        一、融入企业治理结构
        二、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三、融入企业机制体系
        四、融入企业管理运营
        五、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绩效优化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绩效标准
        一、国际组织倡导的社会责任规则
        二、行业协会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
        三、政府机构发布的社会责任指引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绩效评价
        一、国外社会评价方法
        二、国内社会评价方法
        三、企业自我评价方法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绩效改善
        一、凸显企业的主体作用
        二、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三、发挥社会的推动作用
结语: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的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学术创新
    三、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科研成果
致谢

(3)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观
    第二节 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第四节 公共财政理论
    第五节 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与财政支持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模式
    第三节 政府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构中的责任
    第四节 公共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第三章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建与停滞(1949年-1977年)
    第二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与快速发展(1978年-2000年)
    第三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2001年至今)
    第四节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效与缺陷
第四章 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主要模式与借鉴价值
    第一节 美国模式
    第二节 德国模式
    第三节 日本模式
    第四节 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
    第五节 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比较与借鉴
第五章 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实证分析
    第一节 福建省残疾人事业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绩效评价
    第三节 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和财政供给
第六章 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机制
    第一节 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第二节 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机制构建
第七章 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的配套方案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残环境
    第二节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的法制建设
    第三节 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
    第四节 高度重视残疾人预防康复和教育培训工作
    第五节 加大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扶持力度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城镇: 一个关联性的生态系统
    二、城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三、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
    四、研究主题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城镇化的组织机制
    二、城镇化的基层治理
    三、田野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三章 河镇的行政建制与发展动力
    一、河镇概况
    二、行政建制与职能设置
    三、河镇城镇化的组织动力
第四章 建立“开发区”:河镇的城镇化模仿
    一、以修路为名的征地
    二、房地产开发——迁移先行
    三、打造产业:“酵母工程”与“蝴蝶兰事件”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如何集聚:城镇化过程中的系统动员
    一、强聚人气——菜市场事件
    二、粮站和学校的潜功能
    三、税收的博弈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镇的重新开发与项目整合
    一、栽房子
    二、拆迁、拆违中的官民互动——老金事件
    三、再开发:一箭三雕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镇化的惯性机制与治理逻辑
    一、行政建制的动力引擎
    二、惯性机制及其制度基础
    三、地方发展主义逻辑与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5)上海市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 失智老人问题不容忽视
        (二) 现有失智老人照护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三) 上海失智老人照护问题尤为突出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 本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一) 失智老人研究及现状概述
        (二) 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框架及模式研制
        (三) 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包研制
        (四) 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基本要素测算
        (五) 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政策建议
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一) 文献及相关政策资料
        (二) 现场资料
        (三) 论证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系统评阅
        (二) 现场抽样调查
        (三) 德尔菲法专家论证
        (四) 需方论证
        (五) 典型机构调查及知情人访谈
        (六) 统计分析方法
        (七) 质量控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失智老人研究及现状概述
    一、失智老人研究现况
        (一) 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 研究进展
    二、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现况
        (一) 社会支持体系的内涵及功能的界定
        (二) 社会支持体系框架概述
    三、上海市失智老人现况
        (一) 上海失智老人患病现况分析
        (二) 上海失智老人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分析
        (三) 上海失智老人照护者身心状况分析
        (四) 失智老人机构养护服务现状
    四、小结
        (一) 我国失智老人研究未形成特定的领域,社会支持体系研究有待深入
        (二) 针对不同人群构建个性化的社会支持体系
        (三) 传统家庭照护模式面临社会变迁的挑战
        (四) 上海失智老人社会化照护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第二部分 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框架及模式研制
    一、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的价值
        (一) 维护失智老人基本权利
        (二) 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框架的理论构建
    三、失智老人照护模式功能及内涵的界定
        (一) 照护模式基本要素的形成
        (二) 基于文献照护模式概述
        (三) 失智老人照护模式的形成原则
        (四) 失智老人照护模式的内涵
    四、需方论证结果分析
        (一) 基本信息
        (二)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利用分析
        (三) 失智老人框架模式需方论证
    五、专家论证结果分析
        (一) 专家基本情况
        (二) 专家积极系数
        (三) 专家权威程度
        (四)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五)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及卡方检验
        (六) 专家建议和意见
    六、小结
        (一) 失智老人与一般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异同
        (二) 需方对研究成果广泛认同
        (三) 专家论证结果的信度分析
第三部分 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包的研制
    一、失智老人服务包的界定和框架
        (一) 失智老人服务包界定
        (二) 失智老人服务包的框架
    二、基于文献服务包要素清单分析
        (一) 居家照护
        (二) 社区照护
        (三) 养老机构照护
        (四) 医疗机构照护
    三、基于现场调查服务包要素清单分析
        (一) 居家照护
        (二) 社区照护
        (三) 养老机构照护
        (四) 医疗机构照护
    四、服务项目专家论证结果分析
        (一) 论证目的
        (二) 专家基本情况、积极系数及权威程度
        (三) 论证结果
    五、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包
        (一) 失智老人居家照护服务包
        (二) 失智老人社区照护服务包
        (三) 失智老人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包
        (四) 失智老人医疗机构照护服务包
第四部分 上海市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基本要素测算
    一、上海市失智老人总数及病情分级的测算
        (一) 测算依据
        (二) 测算结果
    二、不同照护层次承担失智老人数量的测算
        (一) 测算依据
        (三) 测算结果
    三、不同照护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测算
        (一) 居家照护的人员配置
        (二) 社区照护的人员配置
        (三) 养老机构照护人员配置
        (四) 医疗机构照护的人员配置
    四、人力成本的测算
        (一) 居家照护人力成本测算
        (二) 社区照护人力成本测算
        (三) 养老机构人力成本测算
        (四) 医疗机构人力成本测算
    五、小结
        (一) 上海失智老人患病人群庞大
        (二) 不同照护层次照护成本分析
        (三) 测算方法不是唯一的
第五部分 上海市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主导
    二、社会参与
    三、完善系列配套制度
    四、充实照护者队伍
    五、采用无偿低偿相结合的支付方式
    六、加大宣传力度,促使需方主动寻求社会帮助
    七、以现有养老体系为基础,形成专门的失智老人照护资源
    八、维护失智老人权利,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九、整体设计,稳步推进
讨论与建议
    一、构建上海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非常必要且迫切
    二、上海为老年期痴呆高发区且患病程度重
    三、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将极大的解放劳动力
    四、失智老人社会化服务面临窘境
    五、关注基础服务包的研制
    六、关注人力测算
    七、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6)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社区公共服务亟需理论上的界定与厘清
        三、来源于实践的启发及研究的可能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评价
    第三节 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
        一、分析工具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逻辑结构
        一、概念说明
        二、研究假设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社区公共服务的内涵
    第一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社会自治理论
    第二节 社区公共服务概念及其比较
        一、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
        二、社区公共服务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三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功能与分类
        一、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
        二、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
        三、社区公共服务的分类
第三章 社区公共服务的沿革
    第一节 西方社区公共服务的起源与发展
        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济贫活动
        二、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三、慈善组织会社和社区睦邻活动
        四、西方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一、单位制与街居制下的公共服务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区公共服务
        三、国家有关部委在社区开展的公共服务
        四、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的成效
第四章 社区公共服务的治理主体分析
    第一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
        一、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理论
        二、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分开的意义
        三、提供与生产理论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第二节 社区公共服务治理主体中的政府组织
        一、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及作用
        二、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履行
    第三节 社区公共服务治理主体中的社会组织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作用原理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
        三、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四、推进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思路
    第四节 社区公共服务治理主体中的市场组织
        一、市场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可行性
        二、社区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组织的方式
    第五节 社区公共服务治理主体中的自治组织
        一、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特征
        二、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三、居民委员会与社区服务站的关系
第五章 社区公共服务的治理机制分析
    第一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驱动机制
        一、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特征
        二、社区公共需求的影响因素
        三、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
    第二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资金筹集机制
        一、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的来源
        二、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筹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筹集机制的完善
    第三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人力资源动员机制
        一、社区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的构成
        二、社区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
结语
    一、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五、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
        一、社会保障的词源
        二、国外关于社会保障的概念
        三、国内关于社会保障的概念
        四、本文关于社会保障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1949年以前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1949年以后
第二章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历程
        一、传统模式的演进及衰落
        二、现代模式的出现及演进
        三、普惠模式的出现及发展
    第二节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变迁历程的启示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一般经验
第三章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第一节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分析
        一、保障模式的二元性
        二、管理体制的二元性
        三、保障项目的二元性
    第二节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分析
        一、现阶段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二、地区性差异分析
第四章 中国东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上海市为例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的变迁
        一、工业化与农民市民化分析
        二、城乡一体化现状
    第二节 城乡差距及成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态势描述
        二、城乡差距成因分析
    第三节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思路和模式
        一、基本思路和模式
        二、基本思路和模式的实施
第五章 中国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河南省为例
    第一节 河南省情的基本特征
        一、二元社会结构现状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现状分析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特点分析
    第三节 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现状分析
        一、城市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二、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第六章 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青海省为例
    第一节 青海省情的基本特征
        一、三元社会结构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城乡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分析
        二、城乡差距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二、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第七章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多元化保障制度模式的建立
        一、基本原则
        二、合理性分析
        三、多元化保障模式的实现
    第二节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一、建立严厉的城市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二、建立规范的城市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三、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四、建立严格的城市社会保障监管体系
    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建立与选择
        一、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创新的契机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创新框架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博彩业与政府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研究博彩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改良
    第一章 需求论:需求压力与政府困境
        一、 个体需要
        二、 群体需要
        三、 社会需要
        四、 政府困境
    第二章 博弈论:恒久博奕与政府偏好
        一、 非合作博弈
        二、 禁赌悖论
        三、 合作博弈
        四、 经济技术影响
        五、 政府选择偏好
    第三章 供给论:适度供给与政府约束
        一、 供给种类
        二、 供给规模
        三、 供给约束
        四、 政府·市场
    第四章 道德论:价值评判与道德诉求
        一、 价值判断
        二、 个体责任
        三、 机构责任
        四、 政府责任
    第五章 效用论:正面功效与社会收益
        一、 刺激消费
        二、 增进就业
        三、 第三次分配
        四、 “微笑纳税”
        五、 资助公益事业
    第六章 路径论:范式借鉴与路径依赖
        一、 法律规制
        二、 管理体制
        三、 技术升级
        四、 营销战略
        五、 路径依赖
    第七章 产业论:市场垄断与产业瓶颈
        一、 市场结构
        二、 发行方式
        三、 制度创新
        四、 技术创新
    第八章 控制论:制度安排与政府操控
        一、 立法规范
        二、 政府管制
        三、 经济调控
        四、 审计监督
    第九章 基金论:有效规则与基金定位
        一、 管理规则
        二、 投放效益
        三、 目标偏离
        四、 模式设定
    第十章 政策论:分类调控与政府决策
        一、 积极发展彩票
        二、 规范赛马试点
        三、 赌场仍要严禁
        四、 关注网络博彩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新设“下岗和失业有奖募捐”,可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 ——基于企业道德建设视角[D]. 徐耀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3]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伍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4]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D]. 童宗斌. 南京大学, 2014(05)
  • [5]上海市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 张云. 复旦大学, 2010(03)
  • [6]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D]. 耿云. 中国政法大学, 2008(09)
  • [7]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D]. 胡仲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8]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 张占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
  • [9]设立“下岗失业救助有奖募捐”谈[J]. 张永春. 劳动理论与实践, 2000(02)
  • [10]新设“下岗和失业有奖募捐”,可行[J]. 张永春. 安徽决策咨询, 2000(01)

标签:;  ;  ;  ;  ;  

新设“下岗失业奖励筹款”,可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