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精玉5000年裸女陶塑

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精玉5000年裸女陶塑

一、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前精美玉器5000年前裸女陶塑(论文文献综述)

魏欣欣[1](2021)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人形造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发现有120余件人形造像,其中有80余件为出土器物,分属小河西、兴隆洼、西梁、赵宝沟、红山以及小河沿文化,人形造像在兴隆洼、赵宝沟以及红山文化中集中发现。这些人形造像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圆雕和片雕两大类,其中圆雕人像又包括半身像(全身像)和人头像两种。片雕人像体量小,一般作为人体或器物装饰,多作为施术道具或护身符;圆雕人像便于固定,多作为用以祭祀的神像存在。片雕人像较圆雕人像出现更早,随着部落的定居和农业的发展,圆雕人像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发展并向周边地区扩展,进而影响到凌河流域和滦河流域,对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的人形造像产生了直接影响。随着辽西地区各文化的发展与兴衰变化,早期兴隆洼时期西拉木伦河流域发现人形造像最多而成为本时期的宗教文化中心,到赵宝沟文化时期转移到滦河流域,并最终在红山文化时期转移到凌河流域。辽西地区的各文化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与区域内的承继和吞并关系不同,辽西地区与区域外各文化之间的互动多以互相影响的形式存在,在辽西地区周边的辽东、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人形造像均发现了辽西地区的文化因素,也能在辽西地区的人形造像中发现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人形造像的发展演变和当时的社会变迁步调基本一致,人形造像所体现的变化特征是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吴炎亮[2](2020)在《半拉山积石冢及相关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半拉山积石冢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北部,其南侧为大凌河冲击而成的平坦开阔的河谷,站在山顶眺望,整个朝阳市区尽收眼底。2014~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该积石冢经过了精心规划和营建,主体结构保存完整。积石冢分为南、北两区,祭祀遗迹全部分布于北区,墓葬主要分布在南区,在北区的祭坛外围也有零散墓葬分布。发掘墓葬78座、祭祀坑29个、大型祭坛1座,

董婕[3](2020)在《对雷广臻红山文化研究方法及成果的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雷广臻教授以全新的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红山文化,本文对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综述及再研究。首先,他运用哲学中介理论和方法,开辟了红山文化研究新路径。研究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同一性及其根据,红山文化系列考古学文化的中介性及其基本关系,红山文化遗存遗物的相似性及性质,红山文化玉器的聘义功能等;其次,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与方法研究红山文化。梳理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英雄)时代理念,概述了红山文化"英雄时代"的特征,摒弃"酋邦制",间接地抛弃"萨满教"比附方法,提出社稷文化及中华文明起源走的是由社稷而国家的道路,指出红山文化的若干遗物与黄帝文化的关联,从中医及会盟的概念分析了玉器等遗物的中介功能;第三,他运用社会人类学的"四生"研究方法研究红山文化。指出张光直先生倡导的"亚美巫教底层学说"有偏颇。红山文化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普遍使用了复合工具,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人们重视环境。住房、食物、食具、食灶、食观与服饰协同演进,大体完备。红山文化人与人互动、凝聚血缘关系、敬天法祖、创制天文历法、多种祭祀等,既是精神活动,又是社会组织活动。阐释了红山文化的价值,重新构建了红山文化的研究成果体系。

朴真浩[4](2020)在《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的发现、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依据类型学研究和碳十四侧年数据,其年代为BC2000BC1400年,大体相当于夏到早商时期。在本研究第二章中已分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等级,依据聚落的面积大体分为7个等级,以其为基础再结合遗址分布情况又分为6个规模不同的社会组织单元:第一等级聚落为特大型中心聚落,第二等级聚落为大型中心聚落,第三等级聚落为中型中心聚落、第四等级聚落为小型中心聚落,第五、六等级聚落为大型周边聚落,第七等级聚落为小型周边聚落。从这些聚落分布看,基本上低等级聚落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分布。这种聚落分布形态明确体现了社会结构上的层次。相比于辽西地区铁器时代之前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剧增,而人口的剧增导致聚落数量也呈快速增长之势。在已确认的5262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中,低等级聚落数量偏多,高等级聚落数量较少,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其中第五、六、七等级聚落分布最为广泛,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少。这些低等级聚落是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的基础,同时,又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呈向心分布状。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剩余生产的增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也变化发展。对剩余产品分配问题出现,聚落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结果出现控制社会矛盾的统治者或权力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复杂化社会的必需条件。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夏家店下层文化在聚落和墓葬等方面都具有明确的等级与地位差别,且存在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甚至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地位有别。其社会的权力者控制居民,分配剩余产品,各个区域的权力者之间具有某种纽带,使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成为具有垂直的层级区别的组织体系。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继承当地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再融合石砌建筑物、三足陶器等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过程中外来因素的作用比较大,夏家店下层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发展,结果新传入的文化因素比较容易传播到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国家形成问题看,虽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范围内尚未发掘出具有多样的功能区的大城市,但城址分布非常紧密,成为一个具有系统网络的聚落群体。如果具有不同功能区的不同聚落,它们互相紧密地交流、交换、沟通的话,便能发挥跟一个大城市接近的作用。当时为建设大规模的石城或土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的建设工程,只在存在强制性威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形式接近的建筑物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区比较广泛的出现,表明具有强制性的威权对各地施加了影响。这些劳动力与大甸子墓地中发现的仿制货贝一样,该文化社会已存在着原始税制的间接证据。可以说已具备了形成早期国家阶段的基本条件。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辽西地区传统的文化因素基础上,吸收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因素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在东北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夏家店文化不仅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也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一支。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东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突出的引领作用,中原地区和医巫闾山以东地区曾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强烈影响。

熊增珑[5](2020)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中国东北及东北亚考古学研究的研究视野来看,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资料,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都有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而聚落研究却一直很薄弱。同时,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作为整个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标杆作用是其他区域无法代替的。通过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系统研究,在全面整理各聚落遗址考古资料基础上,整合以往其他与之相关的调查、勘探、发掘资料,选择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开展了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工作,探讨了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社会形态与组织结构以及人地关系,推动中国文明起源及其相关课题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理论和实践支撑等。第二章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特征。目前,辽西地区还缺乏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从华北平原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及其山前冲积平原发现的聚落形态,已从更早阶段的洞穴形式转移到河流附近的平地。中期阶段,聚落分布、规模上有明显的扩大,聚落内房址、窖穴、窑址、墓葬、祭祀遗迹丰富,并各功能区有明确的划分,如查海遗址中心墓地和祭祀遗迹,盆瓦窑遗址临河台地边缘的烧窑区。聚落分环壕聚落和无环壕聚落,也存在像白音长汗那样的双体环壕聚落。但这一阶段的环壕深度较浅、宽度较窄,防御的功能不明显,可能是有用来界定聚落范围的功效。聚落是在较短时间内规划完成,使用时间较上一阶段的聚落较长。聚落之间的地位平等,存在着某种亲密关系,很可能存在着劳动分工。房址面积有大有小,并不代表聚落内人群存在分化的现象。第三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这一时期聚落发现的较多,通过分析赵宝沟文化聚落、富河文化聚落、红山文化早、中期阶段的聚落遗址材料,结合在教来河流域、半支箭河流域调查结果,对大凌河中上游第二牤牛河流域新调查的58处聚落材料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就发现的聚落遗址材料进行了梳理。这一阶段聚落构成复杂,有居住址、环壕、窑址、祭祀遗址、墓地等,聚落选址上更有规律,多选择在河流两岸的山半坡位置、平缓的山梁梁顶、河流岸边顶部较为开阔平坦的山丘顶部。分布规律是南北流向河流西岸密度高,东岸密度小。东西流向河流北岸密度高,南岸密度低。如在建平县北部老哈河右岸红山文化遗址分布非常密集。通过比较,当时聚落面积出现了较大差异,大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少,小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多,社会结构呈现橄榄式结构和圆形结构。同时,还探讨了该阶段的聚落与社会、生业系统和手工业与贸易情况。这一时期,辽西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是制陶业,出现了作坊,其生产的陶器用于满足不同遗址内人们的需求,按此推理,当时陶器应该是贸易的一部分。根据遗址内出土的骨器,说明制骨业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手工业。石器制造业是当时较重要和易操作的手工业。在富河文化的东山湾遗址地表散布许多半成品和成品石器,以及大量石片和石渣分析,应该是一处石器制造场。玉器的制作工艺不断成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第四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的分化。这一阶段聚落与经济发展的态势较前一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这两个地区较前一时期聚落点的数目有了成倍的增加,在个别县区增加的数目甚至达到四五倍之多。聚落数量增长的原因大概出自很多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原因应当是人口有所增加和聚落社群的居住形式开始发生分化。这一时期普通的聚落中基本的社群单位则是小一些的群体,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这样的社群在聚落中的居住单位多是一些成排的房屋组成,但是墓地的分布目前还不清楚。大凌河流域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积石冢墓地,规模小的面积大约1500平方米左右,规模大的如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面积达到上万平方米。尤其是第1地点出现的建筑址群,已具备城的规模。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也多种门类,主要包括制陶、制骨、石器、制玉及各种高水平技艺,如泥塑、石雕人像、建筑等。其中有的是本地区传统的手工业门类,如制陶、制玉等。第五章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衰落。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辽西地区各流域聚落发现普遍都较少,目前确定的聚落遗址寥寥无几,大多数只是调查的资料,墓地的材料相对丰富。这一时期,各种文化因素在此汇聚,反映出各种文化扩展对本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环境考古证据显示,在距今5千年前后出现的全新世大暖期期间最强的降温事件,持续时间在1千年左右,这一阶段气候变干,新一次沙漠化到来,风沙活动增强,气温下降,对渔猎经济和农业经济打击较大,尤其是燕山以北丘陵地带的经济打击更大,迫使该地区居民向南迁徙,这是造成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第六章探讨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通过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内的元素来看,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宗教和祭祀活动在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精神文化一直在超前发展。在此过程中,社会整合力和社会秩序进一步形成,辽西地区文明化道路呈现平和发展状态。第七章为结语。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李姗姗[6](2020)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格,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材料日益丰富、相关综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拟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搜集和整理东北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材料,对其发现情况、类型划分、时空分布、文化内涵、区域特征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结合分期、分区结果,充分考虑人像雕塑出土背景、参考新石器时代世界各民族考古学材料,期望进一步探索其背后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自身特色。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发掘情况并回顾相关研究概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人像雕塑的性质、功能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明晰,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东北地区新石器人像雕塑的分区、分类、演变过程、功能与性质等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探索其背后的蕴意。第二部分,结合东北地区已经建立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将所有的人像雕塑归入15支考古学文化,依据其文化属性,分为4个考古学文化区。同时,通过形制特征比较,将人像雕塑分为4类,进一步分为12型,并明确各型式人像雕塑材料在诸考古学文化内的时间位置。第三部分,通过对不同考古学文化区域的时间刻度上人像雕塑形态共性的把握,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发展阶段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三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演变脉络。第四部分,通过阐述部分人像雕塑器型间的关系,根据出土情况、形态特征观察与总结、前人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考古学文化性质及自然环境,对人像雕塑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探讨。

陈醉[7](2019)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文中提出辽西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间地带,也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史前六大区系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即以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料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聚落变迁及其所反映的早期社会演进情况,探讨变迁与演进的背景、动力,并通过比较的方式得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区域特性,同时从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对区域特性的形成原因进行阐释。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回顾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实践及研究简史,分析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研究目的、思路、方法,并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年代框架的构建。通过对以往考古学文化分期成果的梳理,确立本研究的年代框架和主要聚落遗址的时间位置。结合考古发现情况,将本文涉及的聚落遗存划分为五个时期,从而为接下来的聚落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期和年代上的依据。第三章至第七章为各时期聚落形态的具体分析。通过聚落构成要素、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区域聚落形态三个方面,对各时期聚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厘清聚落内遗迹的形制和性质、单个聚落的布局和演变、区域聚落的分布和组织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同一时期内不同阶段聚落的变迁和不同地域聚落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时期经济形态、陶器生产专业化和与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遗存,为后文早期社会的探讨奠定基础。第八章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研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发生期之后,辽西地区历经了由简单逐步复杂并最终突然衰落的四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发育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繁荣阶段、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衰落阶段,分析、总结各阶段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的特点。根据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的区域性,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分为南部中心区和北部边缘区,两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个聚落的构成和聚落类型、单个聚落布局形态及其演变、区域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北部边缘区与南部中心区虽然时段上是同步的,但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自然环境背景、经济形态背景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第九章为比较研究。通过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分析,明确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并认为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的特性。在辽西地区的发展兴衰进程中,文化传统贯穿始终,具有持续性;南北区位文化兼容并蓄,具有特殊性;狩猎采集经济形态特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精神文化底力,具有根本性。总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走过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狩猎采集型的发展道路。根据比较研究结果,本文将黄河中下游地区、辽西地区、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变迁归纳为两种发展模式。第十章为结语,对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姜仕炜[8](2018)在《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史前文明起源一直以来都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史前文化区域系统框架下,探讨各主要文化区域的古代社会复杂化发展进程是一个较大的层次,同时不同区域的古代社会复杂化进程虽有共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其个性化的一面。在较小的层次方面,某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古代社会在社会复杂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而以共同的文化特征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其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而延续时间较长的考古学文化其发展过程很可能包含了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因此,对于单个考古学文化的古代社会复杂化进程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得了解其所在区域的社会复杂化发展过程,从而推进中国文明起源这一重大课题的发展。本文试图对红山文化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行复原,拟以横向的切片观察和纵向的动态变迁归纳相结合构建全文。利用目前已有的考古学资料,包括红山文化的区域系统调查、聚落、房址、墓葬、遗物等材料,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聚落分布模式,并在分期的基础上观察社会组织结构及其演变、社会分层的发展、经济不平等程度的变化、神权因素的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进而观察该地区社会复杂化发生质变是在该文化的什么阶段、发生这种质变的原因又是什么。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阐释史前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环境考古研究方法、聚落考古研究方法、墓葬研究方法、认知考古学方法等。环境考古研究主要对红山文化时期其分布区域内的古代气候波动及地貌、水文等情况进行复原研究,了解环境因素对生业经济及聚落群演变的影响。聚落考古将从不同层次来分析聚落形态,从大到小依次是:整个景观中的聚落分布;单个聚落内部空间分布模式;构成聚落的基本单位家户内部的功能分化。从而了解红山文化的聚落分布模式、聚落功能变迁、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成员分层、社会经济不平等等方面的情况。墓葬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对史前社会墓地空间布局的研究;通过墓葬的类型、规模和结构对墓葬进行等级划分;对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对其质量进行区分,并观察特殊随葬品的有无,综合衡量社会分化程度。进而了解墓葬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组织结构,及埋葬背景所反映出的象征性和宗教性的要素。通过观察红山文化的祭坛建筑遗迹、祭祀坑、特殊祭器、彩绘陶器、玉器、各种塑像等及其出土背景,探讨该文化的原始宗教信仰变迁以及此类因素如何影响到社会复杂化进程。根据本文的写作目的,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当下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研究热点、红山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等角度阐释本文的选题缘由。根据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将红山文化的学术史分为三个阶段,并介绍其研究现状。为达到研究目的所采用的以聚落考古为纲,结合环境考古、认知考古等多种研究方法,叙述环境背景、聚落形态、仪式与原始宗教三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分期与年代框架。简要回顾红山文化分期与年代研究学术史,界定本文所采用的分期与年代框架,并归纳各阶段的陶器类型特征,梳理不同阶段的考古学材料,从而为接下来的古环境、聚落和仪式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期与年代上的基础和依据。第三部分:地貌与古环境背景。首先介绍红山文化分布区的地理环境背景。首先,借鉴地学研究成果,总结红山文化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第四纪古环境的气候波动大背景;其次,归纳红山文化时期在该文化分布区域内古代环境变化特有的规律,进而探讨古环境波动对红山文化生业经济与聚落选址取向造成的影响。第四部分:红山文化的宏观聚落形态。将已公布的与红山文化有关的8次考古学调查资料进行梳理,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划分为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上总结红山文化宏观聚落形态特征。根据遗址面积和空间分布情况,确定聚落之间、聚落群之间的等级分化。从聚落群的规模和分布来看,不同区域的聚落群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或是明显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或为较为平等的关系;而且聚落群的分布因地制宜,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此外,从东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这一纵向方面比较,红山文化的聚落数量较其之前各考古学文化和其之后的考古学文化都要多。第五部分:红山文化的微观聚落形态。单个聚落形态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红山文化早期-中期偏早阶段、中期偏晚阶段、晚期阶段。早期-中期偏早阶段,环壕式的中小型聚落较为流行,聚落内部功能相对简单。中期偏晚阶段,单个聚落形态的材料较为丰富,可以观察不同区域间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该阶段部分区域的聚落内部功能比早期阶段显着增加。红山文化晚期阶段聚落结构资料较少,该阶段聚落内部开始出现与祭祀或宗教遗迹等表明这一阶段聚落功能的增加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同时,该阶段的聚落资料也表明核心家庭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独立性增强。在社会关系层面,早期至中期偏早阶段的三级结构发展为中期偏晚至晚期的四级结构。构成社会生产和生活核心的基本单元从家族或大家庭逐步缩小为核心家庭或扩大了的核心家庭。第六部分:红山文化家户研究。家户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对红山文化家户考古学资料的分析主要了解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家户的生产经济活动变化,早期的家户经济活动较为单一,随着时间的发展自中期到晚期家户的经济活动多样性呈递增趋势;二是根据房址规模和出土器物组合量化分析得出的家户的经济不平等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早中期的差别较小,而早中期家户不平等程度同晚期有较大区别。比较红山文化早中晚期家户的经济活动变化和家户财富的不平等,可以看出早中阶段之间差别较小,而早中阶段与晚期阶段之间的差别较大。第七部分:红山文化墓葬研究。本章主要关注墓葬的空间布局、类型划分和随葬品三个方面。在墓葬的空间布局方面,早中期的墓葬与居住址共处一处,晚期阶段墓葬的选址趋向于山顶或山梁。墓葬类型与规模的统计分析表明,红山文化的墓葬从早中期发展到晚期呈现的是一个复杂化的过程。首先是埋葬形制的复杂化,其次是墓葬规模的差别扩大,再次是的墓葬类型的级差从一级变成了七或八级。随葬品的数量与种类方面,不仅反映了红山社会晚期社会经济财富比早中期有了显着的增加,而且也体现了晚期丧葬习俗的变化。第八部分:红山文化的仪式和原始宗教。梳理不同时期与仪式相关遗存与遗物,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等级有主次、规模有大小的祭祀遗迹,说明在红山文化晚期形成了原始宗教祭祀系统,而牛河梁遗址在红山晚期社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仪式中心和朝圣中心功能。从时间上来看,早中期以偶像为祭祀对象的礼仪性活动多集中在定居性聚落内。晚期阶段的礼仪性活动蓬勃发展、规模扩大、祭祀系统复杂化,不仅在聚落内部进行集体祭祀,在远离聚落的圣地进行大规模建设,形成规模不等的祭祀礼仪中心与朝圣中心。第九部分:归纳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过程和特点,并尝试从环境、意识形态、经济技术的变革等方面探寻红山社会复杂化发生的原因。第十部分:结语。将红山文化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归纳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红山文化早期阶段(6500-6000BP)。该阶段的发展总体上延续了本地之前考古学文化的惯性,发展较为和缓。第二阶段是红山文化中晚期(6000-5000BP),该阶段无论是不同层次的聚落发展、社会组织结构变化,还是意识形态方面,都呈现出加速发展,至晚期形成高度繁荣的文化景象。

李琪[9](2018)在《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人物形象是我国史前时期物质遗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题材,是关于史前居民自我意识、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精神领域思想的重要载体。本文即以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全面搜集整理目前已知的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材料,对其发现情况、类型划分、时空分布、文化内涵、区域特征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研究背景,明确时空范围与研究对象,简要梳理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发现情况与研究简史,并说明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人物形象的分类与特征。统观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目前已知的人物形象,根据其材质、形态、制作工艺、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区别,划分出彩绘人物形象、彩塑人物形象、陶塑人物形象,以及石雕、玉雕、骨雕人物形象四种类别,再依据人物形象的具体特点,进行型式划分。第三部分:人物形象的时空分布。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前后延续3500余年,分为早、中、晚、末四个发展阶段,结合人物形象的类型划分,分析不同阶段人物形象的分布情况,展现出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的动态演变过程。第四部分: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结合人物形象具体出土背景,参考文献记载与人类学、民族学材料,选取黄河中上游地区代表性人物形象,针对其文化内涵做出初步推测。经过分析可知,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具备象征生死观念、作为宗教仪式用品、表达生育崇拜三种基本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第五部分:不同区域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分为国内国外两大区域,分别对比国内黄河下游地区、燕山南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以及国外西亚中亚地区早期人物形象,进一步认识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的区域特征。第六部分: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邱方利[10](2018)在《西辽河地区史前社会演进与国家起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辽河地区地处我国东北部,流经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是新石器文化的孕育地之一,同时该流域也是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全新世时期,西辽河地区有着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种植条件和渔业资源,该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形成了渔猎——农耕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综合酋邦等发展理论,综合该地区各文明因素,即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社会组织、宗教等文明要素为研究基调,该区新石器时期大体可划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约8200年7200年,是西辽河地区农耕文化的萌生阶段,该时期的代表文化主要为兴隆洼文化。在此时期,具备农业生产的气候及条件,辽河居民已经掌握黍、粟的人工培育技术。农业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其中以石锄和石铲最具代表性。玉器尚处于玉器发展的初期阶段。另外,从社会组织形制来看,该区聚落部族是以母系祖先为中心的形制聚居生活,处于母系氏族后期阶段。第二阶段,为距今约7200年5300年,这一时期地区文化进一步发展,其代表文化主要为赵宝沟文化及早期红山文化。赵宝沟文化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继续发展,表现在农业工具基本以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陶器的种类更为多样,制造工艺进步。宗教的表现形式相对上一阶段更为先进,体现出的宗教需求不再仅停留于生育、生存需求之上。这一时期社会管理组织更加严密,出现以彰显部落集体为整体标志的环壕型聚落,偶婚制家庭出现并成为主流。第三阶段,为距今约5300年5000年,该区文化有质变性的突破,其代表文化主要为红山文化晚期。该时期宗教信仰特别盛行,是其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器的流行、礼器的使用及唯玉是葬的习俗贯穿该时段始终,并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祭祀场所,大量的积石冢与祭坛并生,该区拥有独特的冢坛合一的祭坛形制。此外,这一时期的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以父系家长为尊的社会组织基本取代以母为尊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经济发展依然以渔业——农业为主,属酋邦社会,但出现了文明的曙光,接近国家门槛。第四阶段,为距今约5000年3300年,是该区文明繁盛时期,包含着红山文化末期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距今53004000年,也是该地区小河沿文化存续时间,与红山文化晚期有着基本一致的社会组织形态。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石制农具成为主要农业工具,青铜工具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批量的骨器制作来看,该阶段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分理出专门的制作行业。建筑方面,不仅存在传统的半地穴式房屋,至中晚期还出现了具有防御功能的大、中、小型石城址,结合这一时期的墓葬来看,该时期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分化更为凸显,社会组织形式转变为更以凸显男性为尊的男权社会。此外,这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武器和礼仪,社会组织具有强制性和规范化,以上均体现出这一时期应为早期国家时代。

二、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前精美玉器5000年前裸女陶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前精美玉器5000年前裸女陶塑(论文提纲范文)

(1)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人形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发现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人形造像出土概况
    (一)小河西文化
    (二)兴隆洼文化
        1.圆雕造像
        2.片雕造像
    (三)赵宝沟文化
        1.圆雕造像
        2.片雕造像
    (四)西梁文化
    (五)红山文化
        1.圆雕造像
        2.片雕造像
    (六)小河沿文化
二、分析研究
    (一)文化内涵与功用分析
        1.圆雕人像
        2.片雕人像
    (二)发展脉络
    (三)文化影响
        1.圆雕人像
        2.片雕人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各流域人形造像出土遗址图
附录 B 人形造像出土位置简表
致谢

(2)半拉山积石冢及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山文化的核心区与周边区
二红山文化的人像
三红山文化的祭祀设施
    1. 红山文化的祭坛,
    2. 红山文化的祭祀坑
    3. 坛上建筑

(3)对雷广臻红山文化研究方法及成果的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入中介理论开辟红山文化研究新路径,得出系统科学的结论
    (一)依据中介理论和方法从全国考古学文化的视角分析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二)依据中介理论和方法,从红山文化诸遗址视角研究红山文化遗存的相似性及其原因
    (三)依据考古学文化的中介性分析北方诸考古学文化的同一性以及红山文化遗迹遗物的相似性
    (四)依据中介理论研究红山文化遗迹遗物的特点和性质
二、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与方法研究红山文化
    (一)将从上古典籍中梳理出的圣人体系(英雄时代)引入红山文化研究
    (二)哲理性地研究红山文化的直观取象思维及其演化的四个阶段
    (三)重新解释了女娲“抟土造人”的文化现象
    (四)较早提出黄帝文化是黄帝部族的文化,而非黄帝一个人的文化
    (五)把中国传统的社稷文化引入红山文化研究
    (六)将中医概念引入红山文化研究
    (七)把中国传统的会盟文化引入红山文化研究
    (八)发现红山文化玉龟制作和使用的雌雄规制
三、驳张光直倡导的“亚美巫教底层学说”,提出从“四生”说来全面研究红山文化的新思路
    (一)红山文化的基础是生产
    (二)生活是生产的主要目的
    (三)红山文化的通婚关系发生重要变化
    (四)红山文化生灵达到开启文明的高度

(4)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辽西地区古环境特征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概况
        一、发现与命名
        二、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教来河中游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五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四、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五、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六节 孟克河中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七节 柳河上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八节 小结
        一、聚落分布与选址特征
        二、聚落等级划分与相互关系
第三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聚落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甸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灰坑
        四、夯土墙
        五、墓地
    第三节 二道井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环壕与城墙
        三、院落与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墓地
        六、陶窑
    第四节 康家屯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及附属设施
        三、房址
        四、石筑穴
        五、石函
    第五节 丰下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墓葬
    第六节 三座店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院落
        四、房址
        五、窖穴及灰坑
    第七节 上机房营子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陶窑
        六、双重石圆圈
    第八节 城子山遗址
    第九节 其他遗址
        一、西梁遗址
        二、大山前第一地点
        三、大山前第四地点
        四、东八家石城
        五、药王庙遗址
        六、点将台遗址
        七、蜘蛛山遗址
        八、四分地东山咀遗址
        九、红山石城
        十、宁城三座店遗址
        十一、喀喇沁河东遗址
        十二、水泉遗址
        十三、牛河梁地十六地点(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
        十四、萧杖子遗址
        十五、平顶山遗址
        十六、界力花遗址
        十七、向阳岭遗址
        十八、西大川遗址
        十九、代海遗址
        二十、马圈子遗址
        二十一、望宝山遗址
        二十二、西大砬子遗址
        二十三、大马口子南山遗址
        二十四、台山遗址
        二十五、盖子顶遗址
        二十六、上河首遗址
        二十七、朝阳热电厂遗址
        二十八、罗锅地遗址
        二十九、西灰同遗址
        三十、东水泉遗址
        三十一、西小山遗址
        三十二、下三家遗址
        三十三、卧龙山遗址
        三十四、水手营子墓葬
        三十五、胡金稿遗址
        三十六、小东沟遗址
    第十节 小结
        一、聚落的营建、使用及废弃
        二、聚落内部结构与布局特征
        三、聚落类型与功能划分
        四、不同功能聚落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研究
    第一节 农业经济
        一、植物考古证据
        二、农业生产工具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二节 家畜饲养业
        一、动物遗存分析
        二、稳定同位素证据
        三、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狩猎采集经济
        一、动植物遗存考古证据
        二、狩猎采集工具
        三、狩猎采集经济传统的继承及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研究
    第一节 社会组织形式
        一、社会等级与社会分层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
    第二节 社会关系
        一、内部社会关系
        二、对外社会关系
    第三节 祭祀与宗教信仰
        一、卜骨的发现与占卜术
        二、祭祀活动与社会背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一、聚落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社会方面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中国青铜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5)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
    二、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
    三、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四、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
    五、理论和实践支撑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的特征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与聚落
        一、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确认
        二、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概况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的分期
        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概况及特征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环境、经济与聚落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
    第一节 赵宝沟文化的聚落
    第二节 富河文化聚落
    第三节 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
        一、已发掘的重要聚落
        二、经调查发现的聚落分布情况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与聚落的繁荣
        一、各区域的聚落与社会
        二、区域经济之一----生业系统
        三、区域经济之二---手工业和贸易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聚落的分化
    第一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
    第二节 辽西地区区域系统性调查研究聚落的实践
    第三节 其他重要聚落遗址
    第四节 区域文明的曙光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衰落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的分布及其概况
    第二节 有关问题的讨论
第五章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第一节 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
    第二节 礼制的萌芽与发展
    第三节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一、社会复杂化
        二、精神文化超前发展
        三、文明起源的模式
结语
附表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6)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对象
    1.2 人像雕塑的研究简史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人像雕塑的分区与分类
    2.1 燕山南部地区
    2.2 辽西地区及延伸地带
    2.3 辽东半岛
    2.4 嫩江下游地区及西流松花江流域
第三章 人像雕塑的分期与年代
第四章 人像雕塑的功能与性质
    4.1 部分人面像讨论
    4.2 部分人身像讨论
    4.3 相关问题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后记

(7)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辽西地区聚落考古实践与研究进展
        1.2.1 聚落考古实践进展
        1.2.2 聚落形态研究进展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1.5.1 “聚落”的定义
        1.5.2 经济形态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1.5.3 陶器生产专业化的演变模式
第二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
    3.1 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
        3.1.1 南庄头遗址
        3.1.2 于家沟遗址
        3.1.3 东胡林遗址
        3.1.4 转年遗址
        3.1.5 西庙遗址
    3.2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形态
    3.3 遗迹概况
    3.4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特征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
    4.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4.1.1 房址分析
        4.1.2 墓葬分析
        4.1.3 灰坑分析
        4.1.4 其他遗迹
    4.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4.2.1 典型聚落
        4.2.2 其他聚落
        4.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区域差异
    4.3 区域聚落形态
    4.4 经济形态分析
        4.4.1 小河西文化
        4.4.2 兴隆洼文化
        4.4.3 西梁类型
    4.5 陶器生产专业化
        4.5.1 直接证据
        4.5.2 间接证据
    4.6 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聚落遗址
    5.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5.1.1 房址分析
        5.1.2 墓葬
        5.1.3 灰坑
        5.1.4 陶窑
        5.1.5 其他遗迹
    5.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5.2.1 典型聚落
        5.2.2 其他聚落
        5.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地区差异
    5.3 区域聚落形态
    5.4 经济形态分析
        5.4.1 赵宝沟文化
        5.4.2 富河文化
        5.4.3 红山文化早中期
    5.5 陶器生产专业化
        5.5.1 直接证据
        5.5.2 间接证据
    5.6 精神文化生活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聚落遗址
    6.1 居住址分析
        6.1.1 居住址构成要素分析
        6.1.2 居住址布局形态
    6.2 礼仪遗址分析
        6.2.1 礼仪遗址构成要素
        6.2.2 礼仪遗址平面布局
    6.3 总结
    6.4 区域聚落形态
    6.5 经济形态分析
        6.5.1 红山文化晚期
        6.5.2 哈民文化
    6.6 陶器生产专业化
        6.6.1 一般性陶器生产
        6.6.2 特殊性陶器生产
    6.7 祭祀活动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聚落遗址
    7.1 聚落形态与平面布局
        7.1.1 石棚山墓地
        7.1.2 南宝力皋吐墓地
        7.1.3 哈啦海沟墓地
        7.1.4 南台地遗址
    7.2 区域聚落形态
    7.3 经济形态
        7.3.1 小河沿文化
        7.3.2 南宝力皋吐类型
    7.4 精神文化生活
第八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
    8.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阶段性
        8.1.1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育
        8.1.2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展
        8.1.3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繁荣
        8.1.4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衰落
    8.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区域性
    8.3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与动力
        8.3.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
        8.3.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动力
第九章 比较研究: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与成因
    9.1 辽西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比较研究
        9.1.1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变迁
        9.1.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9.2 辽西地区与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研究
        9.2.1 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
        9.2.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9.3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特性及成因
    9.4 两种模式的提出
第十章 结语
    10.1 本文的收获
        10.1.1 聚落形态研究方面
        10.1.2 早期社会研究方面
    10.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8)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红山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20世纪初到50年代初
        二、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红山文化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分期与年代研究概述
    第二节 本文分期与年代框架界定
        一、地层学证据
        二、陶器分期研究归纳
        三、绝对年代
        四、各遗址分期
第二章 地貌与古环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
        一、地貌和水系
        二、土壤和岩石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红山文化墓葬研究
    第一节 墓葬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墓葬研究理论
        二、墓葬研究方法
        三、红山文化墓葬类型等级划分
    第二节 红山文化各阶段的墓葬
        一、早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晚期阶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红山文化的仪式和原始宗教分析
    第一节 仪式与史前宗教考古研究理论
        一、仪式的考古学辨识方法
        二、礼仪行为与朝圣行为的关系
        三、朝圣的考古学辨识方法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祭祀礼仪遗存
        一、早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晚期阶段
    第三节 红山文化原始宗教系统
第八章 红山文化的社会复杂化进程
    第一节 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演进过程
    第二节 红山文化社会演进的特征
    第三节 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演变的动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时空范围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人物形象的分类与特征
    第一节 彩绘人物形象
    第二节 彩塑人物形象
    第三节 陶塑人物形象
    第四节 石雕、玉雕、骨雕人物形象
第二章 人物形象的时空分布
    第一节 早期阶段(距今7000—6000年)
    第二节 中期阶段(距今6000—5000年)
    第三节 晚期阶段(距今5000—4500年)
    第四节 末期阶段(距今4500—3500年)
第三章 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彩绘人物形象文化内涵
    第二节 彩塑人物形象文化内涵
    第三节 陶塑人物形象文化内涵
    第四节 石雕、玉雕、骨雕人物形象文化内涵
第四章 不同区域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国内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的比较
    第二节 与西亚、中亚地区早期人物形象的比较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西辽河地区史前社会演进与国家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意义
    1.3 学术界的研究状况
    1.4 研究不足之处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点
    1.7 有关本文几个概念的阐述
2 西辽河地区考古文化发展序列
    2.1 兴隆洼文化
    2.2 赵宝沟文化
    2.3 红山文化
    2.4 小河沿文化
    2.5 夏家店下层文化
3 距今约8200~7200年的母系氏族社会
    3.1 生产状况
        3.1.1 农业
        3.1.2 手工业
        3.1.3 畜牧业
    3.2 从聚落形态与墓葬看早期氏族社会形态
        3.2.1 从房址分析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3.2.2 从墓葬分析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3.3 自然崇拜
    3.4 小结
4 距今约7200~5300年之间的偶婚制社会状况
    4.1 生产状况
        4.1.1 农业
        4.1.2 手工业
        4.1.3 畜牧业
    4.2 从聚落形态以及墓葬看偶婚制家族的出现
        4.2.1 从房址分析兴隆洼至红山文化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4.2.2 从墓葬分析兴隆洼至红山文化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4.3 宗教崇拜的多样性
    4.4 小结
5 距今约5300~50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早期国家的萌生
    5.1 生产状况
        5.1.1 农业
        5.1.2 手工业
        5.1.3 畜牧业
    5.2 家长制家庭公社的出现
        5.2.1 从房址等看红山文化晚期家族组织状况
        5.2.2 从墓葬等看红山文化晚期家族组织状况
    5.3 从墓、坛形制看早期天圆地方观念的萌芽
    5.4 从钺的出现看强权政治的萌芽
    5.5 首领崇拜与早期国家的萌生
    5.6 小结
6 距今约5000~3300年早期国家的初步发展
    6.1 小河沿文化遗址状况
    6.2 生产状况
        6.2.1 农业
        6.2.2 手工业
        6.2.3 畜牧业
    6.3 专偶制家庭的萌生与普及
    6.4 阶级的出现
    6.5 早期国家的形成
        6.5.1 大型祭祀场所的出现
        6.5.2 武器的专门化
        6.5.3 石城群址
        6.5.4 中原王朝背景下的方国政权
    6.6 小结
7 西辽河地区早期文明的地位
    7.1 生产状况的比较
        7.1.1 农业方面的对比
        7.1.2 手工业方面的对比
    7.2 社会演进的比较
        7.2.1 贫富分化、私有制和男权社会出现的比较
        7.2.2 专偶制家庭、环壕、城址等文明起源要素演进的比较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摩尔根与恩格斯婚姻演进理论对照表
附录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前精美玉器5000年前裸女陶塑(论文参考文献)

  • [1]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人形造像研究[D]. 魏欣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半拉山积石冢及相关问题[J]. 吴炎亮. 文物天地, 2020(11)
  • [3]对雷广臻红山文化研究方法及成果的再研究[J]. 董婕. 丝绸之路, 2020(02)
  • [4]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D]. 朴真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D]. 熊增珑.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相关问题研究[D]. 李姗姗. 吉林大学, 2020(08)
  • [7]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D]. 陈醉. 吉林大学, 2019(10)
  • [8]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研究[D]. 姜仕炜. 山东大学, 2018(02)
  • [9]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物形象研究[D]. 李琪. 山东大学, 2018(01)
  • [10]西辽河地区史前社会演进与国家起源研究[D]. 邱方利. 重庆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精玉5000年裸女陶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