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对阿霉素引起的小鼠心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1](2021)在《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异槲皮苷对吡柔比星致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文中指出蒽环类药物,包括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等,广泛用于实体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但是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右雷佐生(Dexrazoxane,DZR)是目前FDA唯一批准使用的心脏保护药,但有报道发现DZR可能会加重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并诱发第二癌的发生。因此,寻求一种减轻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损伤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罗布麻叶总黄酮(AVLE)为罗布麻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高血压、抗焦虑、抗抑郁和保护心脏等药理作用,随着对AVLE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异槲皮苷,又称槲皮素-3-O-葡萄糖苷(Isoquercitrin,IQC)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AVLE中有效成份之一,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谷物和多种饮品中,具有抗氧化应激、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降血糖及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许多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功能,随着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深化miRNA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IQC和AVLE对THP诱导的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以此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利用AKT阻断剂及miRNA过表达/沉默瞬转细胞,从细胞水平加以验证,以期为开发和利用以IQC和AVLE为药效成分的中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分为5部分:(1)AVLE对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首先预防性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AVLE 1w,然后尾静脉注射THP(3mg/kg/w,6w)建立大鼠慢性心脏损伤模型,同时继续灌胃给予大鼠AVLE。观察大鼠心电图和大鼠心脏组织形态变化,并对血液动力学、血清BNP、CK-MB、CTn T和LDH水平、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心肌线粒体膜m RNA水平及AKT/Bcl-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探讨AVLE对THP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1)AVLE中、高剂量组可提高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的心率,减轻QRS波群改变,降低LVEDP,提高LVSP和±dp/dtmax水平;降低血清BNP、CK-MB、CTn T和LDH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THP所致的心肌病理学改变;降低心脏组织内线粒体膜VDAC1、ANT1和CYPD m RNA的表达,改善线粒体膜通透性。AVLE低剂量组对上述指标改善不明显。(2)AVLE抑制Cyt c由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提高pro-caspase-9、pro-caspase-3、p-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cleaved-caspase-3的蛋白水平,减轻THP诱导心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2)AVLE的制备及成份分析采用醇提法制备AVL提取物,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富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利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HPLC-ESI-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技术对AVLE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AVLE中含有7个黄酮类化合物,随后对其中4个主要单体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IQC为AVLE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3)AKT在AVLE和IQC保护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加入IQC/AVLE及AKT inhibitor,应用MTT、DCFH-DA荧光探针、ELISA、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JC-1探针、TUNEL、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AKT在AVLE和IQC保护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IQC(5~500μM)和AVLE(5~400μg/ml)在不同时间点(6、12、24及36h)对H9c2细胞无毒性作用;以5μM THP处理H9c2细胞24h,可使细胞发生凋亡,存活率降低;而IQC和AVLE均可抑制THP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最佳给药浓度及时间为70μM及70μg/ml,24h。IQC或AVLE均可降低THP处理H9c2细胞内ROS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H9c2细胞内线粒体活力,改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相关基因的表达。(2)IQC和AVLE提高H9c2细胞内pAKT的蛋白表达,抑制Cyt c由细胞线粒体向胞浆释放,降低细胞凋亡率,同时降低胞浆内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ro-caspase-9和procaspase-3的蛋白水平和Bcl-2/Bax的蛋白比值;应用AKT inhibitor可阻断IQC或AVLE对THP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说明AKT为IQC或AVLE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节点分子。(4)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的构建和验证对课题组前期构建THP所致大鼠心脏损伤的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最终确定miR-190a-5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miR-190a-5p靶基因预测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在Phlpp1 m RNA的3’UTR处有miR-190a-5p的潜在结合位点,靶向性较好,且Phlpp1位于AKT上游调控分子中;同时搜索AVL靶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AVL可参与调控AKT及其下游Bcl-2家族蛋白。因此,构建出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对预测得到的miR-190a-5p及其靶基因Phlpp1在THP所致大鼠心脏损伤组织/H9c2细胞中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发现IQC和AVLE可提高miR-190a-5p的表达,抑制Phlpp1基因和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90-5p可直接调控Phlpp1,且只有唯一一个结合位点。(5)miR-190a-5p在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构建miR-190a-5p过表达/沉默瞬转H9c2细胞,采用DCFH-DA探针、ELISA、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JC-1探针、RT-qPCR、TUNEL和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探讨miR-190a-5p在THP处理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如下:(1)miR-190a-5p mimics降低H9c2细胞内ROS的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H9c2细胞线粒体活力和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而转染miR-190a-5p inhibitor对THP处理H9c2细胞无改善作用。(2)miR-190a-5p mimics升高H9c2细胞内miR-190a-5p的表达,抑制Phlpp1基因及蛋白,升高p-AKT蛋白表达,并抑制Cyt c由线粒体向胞浆释放,降低细胞凋亡率,同时降低胞浆内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提高procaspase-9和pro-caspase-3的蛋白水平和Bcl-2/Bax蛋白比值;而转染miR-190a-5p inhibitor对THP处理的H9c2细胞中上述基因及蛋白无改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分别从整体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探讨IQC和AVLE对THP诱导大鼠心脏组织/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所得结论如下:1.在体内研究中,AVLE对THP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通过对AVLE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推测出7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IQC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16.7%。3.在体外研究中,IQC和AVLE对THP诱导的H9c2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二者的保护作用相等。4.IQC和AVLE对THP诱导心脏/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调控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实现的,且AKT为二者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节点分子。
杨银贤[2](2021)在《还原响应型阿霉素二聚体前药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癌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临床上的化疗药物普遍存在成药性差、药动学性质不佳、靶向递送效率低、毒副作用严重等缺点。而临床中现有的制剂技术递送效率低,导致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严重。因此,亟需构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二聚体前药自组装纳米药物集合了前体药物和纳米技术的优点,具有超高载药量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近几年药物递送研究的热点。但是,二聚体前药之间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常常限制了其自组装,如何设计具有良好自组装能力的二聚体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前期研究表明二硫键具有一个独特的90°二面角,能够促进疏水前药自组装成稳定的纳米粒。与二硫键相比,三硫键包含一个额外的硫原子,其具有两个含硫的二面角,这可能进一步促进前药的自组装。此外,智能触发药物在靶部位的选择性释放对于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的高浓度的GSH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还原响应型药物传递系统的构建。二硫键是目前设计还原刺激响应型递送系统的“黄金标准”。三硫化合物也可能具有还原响应,并且在GSH触发下能释放出硫化氢。目前三硫键的还原响应机制尚未清晰,也未见基于三硫键的智能响应型前体药物和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相关报道。因此我们设想,能否采用三硫键作为化学桥连设计二聚体前药以增强二聚体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稳定性,以及实现肿瘤还原响应释药。在本文中,我们以三硫键为化学桥连,将两个阿霉素(DOX)共价连接合成二聚体前药(DSSSD),并以单硫键和二硫键为桥连合成对照前药(DSD和DSSD)。采用一步纳米沉淀法制备无PEG修饰的纳米粒,只有DSSSD能组装成纳米粒。在PEG的辅助下,DSD仍不能组装成稳定的纳米粒,而DSSD和DSSSD前药均能在水中自组装成粒径均一(80nm)的纳米粒,且具有超高载药量(>67%)。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这些不同硫键连接臂对前药纳米粒的胶体稳定性、体外释放、细胞毒性、药动学行为、体内分布以及抗肿瘤效果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解析其自组装机制。与传统的单硫键和二硫键相比,三硫键具有更多的含硫键角和二面角,有效地提高了二聚体前药的自组装能力,所形成的自组装纳米粒具有超高的稳定性,体内循环时间显着延长,增加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蓄积。三硫键具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位点(-S-S-S-),且中间的S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因此,三硫键具有还原超敏性,能够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地快速释放出活性药物发挥抗肿瘤效果,既提高了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又降低了阿霉素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三硫键桥连的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能够响应于肿瘤还原微环境,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选择性毒性。然而,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在体内会快速被清除,具有较差的血液循环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我们利用阿霉素与Fe3+的配位效应,将三硫键桥接的阿霉素二聚体前药主动加载到富含不饱和脂质的脂质体中。首先,Fe3+可以与肿瘤细胞中过表达的GSH发生反应,诱导GSH的消耗和Fe2+的产生。其次,三硫键的断裂也可以消耗GSH,释放的DOX进一步促进H2O2的产生,H2O2与生成的Fe2+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诱导芬顿反应依赖的铁死亡。此外,形成的Fe3+/Fe2+氧化还原离子对可以直接催化不饱和脂质的过氧化,触发不依赖于芬顿反应的铁死亡。阿霉素前药脂质体综合了脂质体的长循环优势和前药智能释药特性,显着延长了阿霉素前药的药动学行为,降低了阿霉素的毒性。此外,铁离子可以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协同增强阿霉素的药效,制备的前药脂质体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
汪戎锦[3](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危害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并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结的血栓或栓子阻塞在脑动脉中使大脑供血受限从而引起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不足。刺五加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作用与刺五加根相似,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并制备了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并采用药效学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叶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内作用于多个靶点,致使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缺乏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五加叶的开发及应用。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内源性小分子的整体变化进行系统分析,逐渐成为揭示病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多成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围绕脂质异常、神经损伤以及菌群失调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环节,采用基于质谱技术的多样本(血清、粪便、尿液、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首先对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基于UPLC方法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苷。其次,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四周。由于脂质异常、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鼠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以及刺五加叶的调节作用。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给药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样本的脂质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包括多元统计学分析、潜在脂质标记物鉴定以及通路分析在内的数据处理。共鉴定出27种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包括PC,PE,SM和TG类脂质,分布在各种脂质代谢途径中,包括甘油磷脂、亚油酸、α-亚麻酸、甘油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其次,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损伤过程,采用UPLC-TQ/MS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10种神经递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导致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以及牛磺酸(Tau)的含量,并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以及神经炎症调节剂乙酰胆碱(Ach)的含量。而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后,能够使以上神经递质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说明其能够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递质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通过MDA和SOD的定量分析,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氧化应激程度,通过TNF-α,IL-6和IL-10的定量分析,检测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机体的损伤。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2.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基于UPLC-TQ/MS的粪便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以及16S r RNA粪便菌群测序,研究了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平衡作用。首先,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治疗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进行通路分析,共鉴定出40个潜在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鞘脂代谢通路等。以上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具有显着的变化,而刺五加叶可以调节其含量以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基于UPLC-TQ/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3种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粪便胆汁酸发生代谢紊乱,刺五加叶能够调节多种胆汁酸的含量,使其更加趋近于正常水平。最后,16S r RNA菌群测序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大鼠肠道内病原体富集,益生菌水平大幅降低,而刺五加叶能够使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病原体含量降低,同时增加益生菌水平。上述结果揭示了刺五加叶具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3.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选择能够被刺五加叶调节的益生菌给药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验证给药刺五加叶后,益生菌水平的升高是发挥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培养罗伊氏乳酸杆菌以及丁酸梭菌并制备菌液,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以上两种菌液。经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给药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中菌群组成与含量产生较大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粪便菌群组成更为相似。其次,采用基于UPLC-TQ/MS的定量方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经益生菌给药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具有神经毒性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而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神经递质含量显着升高,更加趋近于健康大鼠。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和脑组织中MDA、SOD、COX-2、MAO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体内IL-1β、IL-6、TNF-α、MDA、COX-2和MAO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和SOD含量显着降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以上指标的含量均能够被调节至正常水平,推测两种益生菌均能够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刺五加叶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肠-脑轴的代谢,增加体内益生菌丰度,调节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4.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尿液样本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机体的代谢变化,为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样本。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验证。采用UPLC-Q-TOF/MS采集大鼠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并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构建基因-酶-生物标记物代谢网络。本研究共筛选出42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程中具有显着变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经刺五加叶治疗后,38种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能够被显着调节,涉及体内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嘧啶代谢途径等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选择3种与以上通路相关的关键酶COX-2,NOS和MAO作为刺五加叶治疗的靶点酶,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经刺五加叶治疗后血清和脑组织中三种酶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证明了刺五加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酶的含量发挥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并为刺五加叶的潜在治疗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CIL)衍生化结合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使用靶向特定官能团的试剂标记生物样本,使所有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代谢物生成相应的衍生代谢物,在提高总体代谢组学覆盖率的同时,将同位素引入标记代谢物中,使重同位素试剂衍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轻同位素试剂衍生代谢物产物的内标,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精度。本研究采用基于CIL LC-MS的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胺/酚类亚代谢组和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通过体内多种通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代谢紊乱,与传统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相比,CIL LC-MS法筛选出了更多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覆盖更多体内代谢通路,得到了覆盖率更广、定量更精准的代谢组学结果。同时,在每条通路中匹配到更多的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明确通路中上游化合物及下游产物的显着变化及机制,使针对各通路的研究更加全面。最终,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基于大鼠血清、粪便、尿液以及脑组织多种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将尿液和粪便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血清脂质、脑组织神经递质以及粪便胆汁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相结合,明确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对脂质紊乱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菌群分析和验证实验,阐述刺五加叶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发挥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推测刺五加叶增加肠道益生菌含量是其发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并采用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结合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体内胺/酚类亚代谢组及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全面分析,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系统阐述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线。
刘超[4](2021)在《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文中认为心力衰竭是一个严重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增加。心衰的特征是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激活,同时伴有心肌中ROS水平的增加。鉴于氧化应激在心力衰竭中的重要性,清除过量的活性氧来减轻心肌损伤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氧化治疗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与药物在心脏的滞留时间和累积量不足,在其它脏器的非特异性分布较多以及药物的抗氧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有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递送方式,以更好的靶向到心肌组织,从而实现减轻心肌损伤的目的。考虑到吸入给药操作简便、依从性好、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我们构建了一种以抗氧化纳米药物(TPCD NP)为基础的无创雾化吸入递送系统,纳米药物可以通过肺循环到达心肌。另外,为了实现更好的靶向效果,我们通过在TPCD NP的外围修饰上线粒体靶向基团,以显着提高其心肌靶向效率;并通过包载抗炎多肽Ac2-26,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1.基于β-CD的活性氧清除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将Tempol(Tpl)和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PBAP)结合到β-CD上,合成了一种抗氧化材料TPCD。通过1H NMR和FT-IR对TPCD进行表征。2.溴代十八烷基三苯基膦(STPP)的合成与表征将溴代十八烷与三苯基膦溶于乙腈中,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干燥得到STPP。所得材料用1H NMR表征。3.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和DSPE-m PEG2000溶解于乙醇,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将溶解在甲醇中的TPCD加入到上述水相中搅拌。除去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后得到TPCD NP。4.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纳米粒T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STPP和DSPE-m PEG2000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TPCD加入到上述液体中搅拌。除去有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后得到TTPCD NP。5.活性氧清除性载药纳米粒ATPCD NP和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载药纳米粒AT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DSPE-m PEG2000或卵磷脂、DSPE-m PEG2000与STPP溶解于乙醇,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TPCD溶于甲醇,加入溶于DMSO的Ac2-26,将得到的溶液加入到上述水相中搅拌。除去有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得到ATPCD NP或ATTPCD NP。6.纳米粒的表征分别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纳米粒的外貌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观察和测定。7.TPCD NP体外活性氧清除能力测定采用H2O2试剂盒和超氧阴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TPCD NP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利用DPPH·来评价TPCD NP清除自由基的能力。8.TPCD NP细胞吞噬实验H9C2细胞与终浓度为50μg/m L Cy5/TPCD NP(Cy5标记的TPCD NP)孵育不同时间后,用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H9C2细胞对Cy5/TPCD NP的时间依赖性吞噬。同样,与不同剂量Cy5/TPCD NP孵育2 h后,研究细胞对纳米粒的浓度依赖性吞噬。在TTPCD NP吞噬实验中,线粒体用Mito-tracker Green FM染色,CLSM检测H9C2细胞对TPCD NP或TTPCD NP吞噬和线粒体共定位。将A549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H9C2细胞培养在12孔板中。H9C2细胞加或不加阿霉素(DOX),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细胞不加DOX。细胞与Cy5/TPCD NP孵育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通过FACS定量分析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同样,与不同剂量Cy5/TPCD NP孵育2 h后,检测细胞吞噬情况。为了比较H9C2细胞对TPCD NP或TTPCD NP的吞噬情况。H9C2细胞加入DOX后。收集细胞进行FACS分析。9.TPCD NP对H9C2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先用不同剂量的TPCD NP干预H9C2细胞,再用DOX处理细胞。然后用DCFH-DA染色。采用CLSM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在FACS检测细胞内ROS生成的实验中,按照类似的方法,收集细胞采用FACS定量分析细胞内ROS水平。10.丙二醛(MDA)、肌钙蛋白I(c Tn I)、乳酸脱氢酶(LDH)的定量测定先用纳米粒预处理细胞,再用DOX作用于细胞。随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分别用c Tn I和LDH试剂盒检测c Tn I和LDH水平。同时收集细胞,反复冻融,直到细胞完全裂解。离心后收集上清。用MDA试剂盒检测MDA水平,BCA试剂盒定量总蛋白水平。11.细胞水平初步安全性检测将A549细胞、HUVECs、RAW264.7细胞和H9C2细胞与不同浓度TPCD NP共孵育一定时间。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12.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体内的分布雄性C57BL/6小鼠暴露在雾化箱中,用Cy7.5/TPCD NP(Cy7.5标记的TPCD NPs)雾化。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全血及分离心脏等主要脏器。然后采用IVIS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检测,并计算荧光强度。通过比较气管内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采用IVIS进行检测,并计算荧光强度,评估雾化吸入后的剂量,13.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肺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小鼠雾化吸入Cy5/TPCD NP 24 h后收集肺组织,肺切片分别与Ep CAM、CD31和CD68的抗体孵育。用CLSM检测Cy5/TPCD NP与肺上皮细胞、肺内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的共定位情况。另外,雾化吸入Cy5/TPCD NP 60 h后,分离心脏,冰冻切片,用CLSM检测Cy5/TPCD NP在心脏的沉积。Cy5/TPCD NP经雾化吸入24 h后,将肺组织研磨,消化后提取单细胞悬液。然后用CD45R、CD326、CD31、F4/80、CD11b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采用FACS定量分析。14.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血液白细胞中的分布Cy5/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12h,采集全血。然后用不同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并用FACS进行定量分析。15.TPCD NP对DOX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疗效评价将10-12周的雄性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DOX和DOX+TPCD NP组小鼠均单次腹腔注射DOX(15 mg/kg)。DOX+TPCD NP组小鼠从给予DOX前2 d开始每天雾化吸入TPCD NP(4、10、25 mg/kg),持续7 d。取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计算器官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采集血样进行血常规和生化分析。为了评价右丙亚胺(DEX)的疗效,在给予DOX前2 h一次性腹腔注射DEX(200mg/kg)。7天后对小鼠实施安乐死。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为了评价TTPCD NP的疗效,小鼠在给予DOX前2天雾化吸入TPCD NP或TTPCD NP(25 mg/kg)。7天后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为了评价ATTPCD NP的疗效,小鼠在给予DOX前2天雾化吸入Ac2-26(14.75ug/kg)、TTPCD NP(25 mg/kg)和ATTPCD NP(25 mg/kg)。同样7天后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16.小鼠心功能检测用异氟醚麻醉小鼠,通过动物超声进行检测、统计。17.血清c Tn I、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血清c Tn I、LDH、CK-MB和CK的含量。18.氧化应激水平检测心脏冰冻切片与DHE在37℃避光中孵育30 min,荧光显微镜检测。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荧光强度。心肌组织经匀浆后离心收集上清。并用ELISA试剂盒测定MDA和H2O2水平。19.病理学分析将心脏固定在4%多聚甲醛中。石蜡包埋切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20.TPCD NP的急性毒性评价雾化不同剂量TPCD NP。每天记录体重,7天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分离主要脏器称重然后固定。记录肺组织的干重和湿重,计算肺组织的干/湿重比。取肺组织灌洗液,检测TNF-α、IL-1β水平。结果1.TPCD NP的制备与表征通过将Tpl和PBAP结合到β-CD上,合成了一种抗氧化材料TPCD。根据1H NMR谱上的质子信号,TPCD的每个β-CD分子上约有2个Tpl和5个PBAP。采用改进的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制备TPCD NP。TEM和SEM观察发现TPCD NP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1 nm,zeta电位为-29.4±1.7 m V。TPCD NP能有效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此外,TPCD NP对DPPH自由基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清除。2.TPCD NP的体外生物活性研究H9C2细胞、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细胞能有效吞噬Cy5/TPCD NP,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此外,结果显示,DOX作用于H9C2细胞对Cy5/TPCD NP的吞噬效率显着高于未加DOX作用的细胞。TPCD NP预处理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DOX作用后H9C2细胞中ROS的水平,抑制MDA的生成,以及降低c Tn I和LDH的释放。3.雾化吸入后TPCD NP的心肌靶向能力及作用机制研究吸入的Cy7.5/TPCD NP逐渐被吸收并转运到心脏。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吸入后Cy5/TPCD NP与肺Ep CAM+上皮细胞、CD31+内皮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有共定位。FACS检测表明Cy5/TPCD NP的吸收和转运主要由肺上皮细胞和肺内皮细胞介导。通过比较气管内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肺部荧光强度,约4%的TPCD NP在肺内沉积。4.雾化吸入TPCD NP靶向治疗DOX诱导的心力衰竭TPCD NP可显着增加DOX引起的心脏重量和HW/TL的降低,减轻心功能障碍。同时降低了MDA、H2O2等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以及c Tn I、CK-MB等心脏损伤指标的水平。5.TPCD NP和DEX对DOX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的疗效TPCD NP和DEX均可增加DOX导致的LVEF和LVFS的降低,改善心脏功能。显着增加DOX导致HW/TL比值降低。降低心肌MDA、H2O2水平及血清c Tn I、CK水平。6.靶向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活性研究TTPCD NP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 nm,zeta电位为-14.3 m V。Cy5/TTPCD NP能被H9C2细胞有效吞噬。TTPCD NP的靶向性较TPCD NP提高。与这一发现相一致的是,TTPCD NP比TPCD NP更显着的减轻DOX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7.TTPCD NP的心肌靶向及对心衰模型疗效评价在心脏部位,Cy7.5/TTPCD NP具有相对较强的荧光。与TPCD NP相比,TTPCD NP更有效地抑制了HW/TL比值的降低。同样,TTPCD NP显着减轻心功能障碍,降低了心肌MDA和H2O2含量及血清c Tn I和CK水平。8.靶向载药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对心衰小鼠模型的的疗效评价采用改进的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将Ac2-26多肽包载到TPCD NP或TTPCD NP中,这种含有Ac2-26的TPCD NP或TTPCD NP平均粒径分别为103.9 nm和109.7 nm。zeta电位分别为-32.9±1.2 m V和13.3±0.2 m V。Ac2-26的载药量为0.59μg/mg。与Ac2-26相比,ATPCD NP和ATTPCD NP更有效的减轻DOX诱导的H9C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ATPCD NP和ATTPCD NP可更有效的抑制DOX作用后心脏重量的下降、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以ATTPCD NP的效果最佳。9.TPCD NP体内安全性评价经与不同剂量的TPCD NP孵育后,H9C2细胞、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巨噬细胞均有较高的细胞活力。吸入高剂量的TPCD NP后,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和肺干/湿重比均无显着变化。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β以及血常规和肝肾功没有出现异常改变,HE切片显示气管、肺和其他主要器官未见明显损伤。结论1.本研究通过将Tpl和PBAP结合到β-CD上,成功合成了抗氧化材料TPCD并制备了其纳米粒。体外实验表明,TPCD NP能被H9C2细胞吞噬,通过清除过量活性氧,减轻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2.雾化吸入的TPCD NP在肺部的吸收和转运主要由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介导,进入肺毛细血管的TPCD NP将进一步经过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心肌。3.雾化吸入的TPCD NP可显着抑制DOX诱导的小鼠心肌功能失调,其疗效明显优于临床使用的药物右丙亚胺。4.通过线粒体靶向基团的修饰,TTPCD NP的心肌靶向能力、细胞吞噬效率较TPCD NP显着增强,治疗效果更加显着。TTPCD NP对DOX诱导的心功能障碍有更显着的改善作用。ATTPCD NP对小鼠的心功能保护作用较TTPCD NP进一步增强。5.初步急毒实验结果显示,雾化吸入高剂量的TPCD NP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
朱阳[5](2021)在《基于锰元素的纳米药物构建及抗肿瘤研究》文中提出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疗法、手术切除、放射性疗法等。手术切除是通过直接切除肿瘤组织,临床上一般用于治疗实体肿瘤,治疗效果非常显着;放疗是指用各种不同种类的射线照射肿瘤,以灭杀或抑制过度增殖的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化疗是指化学药物进入血液和肿瘤组织来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化疗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传统的化疗存在缺陷,化疗药物作用于整个身体对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对病灶的药效却随之大幅度降低,这是目前化疗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合理设计开发生物安全性好和高效率的癌症治疗策略尤为重要。论文在第一章对癌症治疗的新策略以及锰元素在治疗癌症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纳米材料运输蛋白、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纳米酶催化治疗等新策略以及多种方式协同增强肿瘤治疗;然后介绍了锰元素在纳米酶中催化治疗和成像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二氧化锰的纳米酶在肿瘤微环境中基于催化产生氧气改善肿瘤的乏氧微环境,进而增强肿瘤治疗功效。第二章介绍了我们设计的双功能纳米反应器(GOx-MSN@MnPc-LP),亲水性葡萄糖氧化酶通过静电作用负载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疏水性锰酞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负载在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中,最后介孔硅和脂质体再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得到纳米反应器。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表明纳米反应器不仅可以催化葡萄糖转变成有毒的过氧化氢,而且可以在730 nm激光照射下产生单线态氧,进而协同抑制肿瘤生长。苏木精-伊红(H&E)实验则显示纳米反应器对小鼠的主要器官没有影响,进而证明纳米反应器的生物安全性。该工作通过设计合适的载体用于细胞内递送蛋白,不仅有效地保护蛋白质不变性,而且显着地降低毒副作用。第三章我们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基于锰的单原子纳米酶(Mn/PSAE),用于协同纳米催化和光热治疗肿瘤。Mn/PSAE可以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有毒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进而诱导细胞凋亡。Mn/PSAE还具有光热效应,协同纳米催化治疗显着提高单原子酶的抗肿瘤效果。我们通过生化实验来验证Mn/PSAE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其中包括多种酶活性的测定、活性氧的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溶酶体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体外和体内实验显示Mn/PSAE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且生物安全性高。该工作利用材料的化学特性构建出绿色、高效的纳米催化剂,提高在生理环境的催化效率,并降低对患者的毒副作用。第四章我们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纳米花型的硫化锰铜(PCMS NFs)纳米颗粒,用于多模态成像介导的纳米催化治疗和二区光热治疗。PCMS NFs在肿瘤的微环境(TME)中特异性地将肿瘤过表达的过氧化氢转变成有毒的超氧阴离子,进而诱导癌细胞凋亡;在近红外二区激光照射下,PCMS NFs可高效地产生热效应,协同纳米催化治疗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此外,PCMSNFs还可以进行多模态成像,包括热成像、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实时检测肿瘤的部位和生长情况,实现诊疗一体化。第五章我们通过生物矿化法构建了肿瘤微环境(低pH/过表达的H2O2)响应增强光动力的诊疗平台-负载二氧化锰纳米颗粒和二氢卟吩的铁蛋白(Ce6/Ftn@MnO2)。Ce6/Ftn@MnO2催化肿瘤内源性过氧化氢原位产生氧气来缓解光动力治疗中肿瘤低氧引起的耐药。该设计充分利用了蛋白和颗粒固有特性,包括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肿瘤富集能力。同时,Ce6/Ftn@MnO2也可用于荧光成像,在体内精确跟踪药物富集和肿瘤位置。体外实验证明显示在近红外光照射后,Ce6/Ftn@MnO2有效的改善肿瘤部位的乏氧环境进而显着提高抑制肿瘤生长的效率,且生物安全性高。这项工作为生物矿化合成提供了新的见解,构建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的治疗平台,通过持续催化氧气产生,改善肿瘤的缺氧环境来提高光动力治疗功效。
孙艳梅[6](2020)在《单羟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使用无毒副作用的光敏剂(PS)在光照下与分子氧反应产生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物种(ROS),从而达到高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手段。相比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PDT具有创伤小、全身毒副作用低、实施方便和耐药性低的特点。而今,PDT已成为各种癌症如肺癌、前列腺癌、胃肠癌和皮肤癌等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中,光敏剂对于PDT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开发新的光敏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光敏剂是卟啉类大环化合物。咔咯是一种结构类似于卟啉的四吡咯大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近来在PDT、催化、传感器和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此外,金属咔咯配合物也表现出了一些有趣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例如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并且结构丰富多样。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卟啉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疏水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咔咯作为光敏剂的应用。基此,本文合成了两亲性的羟基取代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并利用纳米技术手段提高其生物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了其体内外光动力抗肿瘤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单羟基咔咯即5,15-二(五氟苯基)-10-(2-羟基苯基)咔咯(1)、5,15-二(五氟苯基)-10-(3-羟基苯基)咔咯(2)、5,15-二(五氟苯基)-10-(4-羟基苯基)咔咯(3)及其锰(III)、铁(III)和铜(III)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过渡金属咔咯配合物与CT-DNA均通过外部模式结合。5,15-二(五氟苯基)-10-(4-羟基苯基)咔咯铁(III)配合物(Fe3)在光照下对人肺癌A549细胞有显着的光毒性,而对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则几乎无毒性。经过光动力处理后,Fe3可以引起A549细胞阻滞在G2/M期,降低线粒体的膜电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表明了铁(III)咔咯在光动力抗癌中具有潜在应用。本研究扩展了过渡金属咔咯配合物在PDT中的应用。(2)研究了咔咯1-3及其镓(III)配合物(Ga1-Ga3)的PDT活性,并评估了它们的急性毒性。发现自由单羟基咔咯及其镓(III)配合物的PDT效果受羟基取代基的位置影响较小。在所研究的咔咯中,Ga3对乳腺癌细胞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最好,选择性最高。3和Ga3主要定位在线粒体和溶酶体中,在光照下可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从而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3和Ga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采用聚乙二醇(m PEG2000)共价修饰咔咯3及其镓配合物Ga3以提高咔咯的水溶性。在室温下通过自组装制备尺寸约在80 nm左右的球形纳米粒子NP3和NPGa3。电子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显示NP3和NPGa3具有咔咯的光物理学性质,其水溶液在光照下能有效产生单线态氧。此外,NP3和NPGa3在酸性条件下(p H=4.5)可以释放出3和Ga3。动物实验表明NP3和NPGa3光照下对乳腺癌有良好的PDT活性,并对主要器官组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4)将NP3和NPGa3与阿霉素(DOX)共组装制备了尺寸约为100 nm左右的纳米材料NP3/DOX和NPGa3/DOX。细胞毒性实验显示NPGa3/DOX和NP3/DOX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较好的光毒性,并且优于单独的化疗或单独的光动力治疗。利用NPGa3/DOX和NP3/DOX实现了对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化学治疗协同治疗。
谢彩鹏[7](2020)在《DT-010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心脏毒性是抗肿瘤药物阿霉素最为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本课题通过建立大鼠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旨在观察新型丹参素/川芎嗪衍生物DT-010对大鼠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影响;拟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DT-010对心脏蛋白的干预途径;并进一步探究DT-010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初步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大鼠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的建立与分组:SD雄性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每次2.5 mg/kg,每周一次,连续给药5周。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模型组、DT-010治疗组、右雷佐生阳性对照组。2.记录大鼠体重、一般状态及存活率;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脏功能;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综合评价药物DT-010及右雷佐生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脏毒性的作用。3.应用i 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正常组、模型组、DT-010治疗组之间的心脏组织蛋白的表达差异,针对可信蛋白做差异筛选,设置DT-010治疗组与模型组间蛋白含量相对比值≥1.5为上调蛋白,比值≤0.66为下调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ene(Ontology(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Heatmap聚类分析、Wikipathway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4.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阿霉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荧光探针-DHE(二氢乙啶)和DHR123(二氢罗丹明)测定H9c2心肌细胞活性氧含量,以评价DT-010对阿霉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5.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心脏及H9c2心肌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调节蛋白NCAM1、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抗氧化相关蛋白Sirt1、PGC-1α、HO-1以及p38 MAPK及其磷酸化形式p-p38 MAPK等蛋白的表达,以探讨DT-010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6.采用si RNA干扰技术沉默NCAM1在H9c2心肌细胞上的表达,以观察NCAM1在DT-010抗阿霉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可能信号途径。结果:1.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过程中正常组大鼠体重持续增长,模型组大鼠体重于阿霉素注射第21天起持续下降,但是DT-010及右雷佐生组大鼠体重下降较模型组缓慢。此外,到达实验终点时阿霉素模型组大鼠死亡率接近40%,DT-010治疗组和正常组大鼠全部存活,右雷佐生组大鼠死亡率比模型组降低,约为15%。2.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处理组大鼠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心输出量(CO)和搏出量(LVSV)明显降低,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SED)和收缩末期容积(LVSEV)明显增加,显示明显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DT-010和右雷佐生组可明显改善阿霉素大鼠的心脏收缩功能,且对于心输出量的改善DT-010优于右雷佐生。3.HE染色结果显示,阿霉素模型组大鼠心肌存在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小和形态异常,横纹肌狭窄和断裂、间隙增大及变性坏死,肌细胞肿胀等病理改变,DT-010治疗组可以减轻这些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4.MTT及Hoechest染色结果表明,DT-010能够明显减轻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DT-010组细胞活力较阿霉素组明显提高,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该保护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30μM DT-010保护效果最佳。此外,荧光探针-DHE和DHR123检测结果表明DT-010可以降低阿霉素诱导的活性氧簇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无论在大鼠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还是在体外H9c2心肌细胞阿霉素模型上,DT-010均能够降低阿霉素模型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的比值,说明DT-010能够一定程度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6.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出阿霉素模型组和DT-010治疗组符合设定条件的共有显着差异表达蛋白92个,其中上调蛋白51个,下调蛋白41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DT-010可能影响如下代谢或信号转导通路:如碳代谢、心肌收缩、肾上腺素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糖酵解/糖异生和HIF-1信号通路等。通过蛋白质网络互作图谱表示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提示DT-010可能影响氧运输、肌肉收缩、糖代谢、HIF诱导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和核苷酸代谢等通路。7.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NCAM1是正常组、阿霉素模型组与DT-010治疗组共有显着差异表达蛋白之一;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皆显示DT-010可明显促进阿霉素作用下心肌组织NCAM1的表达,主要为NCAM1-140 KD亚型;而且体外H9c2心肌细胞实验结果也同样显示DT-010能够促进阿霉素作用下心肌细胞NCAM1的表达;提示NCAM1可能参与DT-010抗阿霉素心肌毒性的作用。8.沉默NCAM1可一定程度上加重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体现在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凋亡细胞增多,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并且,沉默NCAM1可以削弱DT-010对抗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9.沉默NCAM1可增加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活性氧簇的生成,对过氧化氢型活性氧簇影响不明显;沉默NCAM1可一定程度削弱DT-010减少活性氧簇生成的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显示DT-010可以增加Sirt1,PGC-1α和HO-1蛋白的表达,而沉默NCAM1后,DT-010处理组Sirt1,PGC-1α和HO-1表达受到抑制,抗氧化蛋白的表达减少,提示沉默NCAM1削弱了DT-010的抗氧化作用。1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T-010能够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内p38活性的增加;沉默NCAM1后,阿霉素组p38的磷酸化表达增强,而DT-010组对p38磷酸化的抑制作用被一定程度削弱;提示NACM1可能通过调节p38活性参与DT-010抗阿霉素心肌毒性的作用。结论:大鼠及体外H9c2心肌细胞研究证明化合物DT-010具有明确的抗阿霉素心肌毒性作用,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提示DT-010可能影响心肌细胞收缩、糖代谢、氧化应激和HIF-1信号等通路调节阿霉素作用下的心脏功能。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NCAM1可能参与DT-010抗阿霉素心肌毒性作用,其通过介导Sirt1/PGC-1α/HO-1信号通路和调节p38活性参与DT-010抗阿霉素心肌毒性的作用。
陈景楠[8](2020)在《n-3多不饱和脂肪酸延缓衰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端粒保护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为理解衰老成因,各种衰老理论应运而生,包括经典的氧化应激致衰学说和近年因诺贝尔奖成果而开始热门的端粒学说,但这些衰老理论依然在持续发展中,例如氧化应激致衰学说仍需要完善以解释其矛盾现象,而人们对端粒学说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探索天然的延缓衰老营养成分。深海鱼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防治衰老相关慢性病及其保护端粒长度的研究成果,提示n-3 PUFA可能成为新型延缓衰老的功能因子。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基于流行病学层面,缺少细胞与整体动物水平的深入研究,同时也缺乏针对端粒衰老预测因子等新兴方向的探索性机制研究。本论文以氧化应激致衰学说和端粒学说两大衰老学说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n-3 PUFA及其代表物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延缓衰老作用,并探索了其可能的端粒保护机制,同时通过与n-6 PUFA对比研究了两者的功效差别。主要研究结果有:(1)基于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的氧化应激衰老模型,通过灌胃富含n-3PUFA的鱼油、n-6 PUFA单体(花生四烯酸(AA))、n-3 PUFA单体(DHA)以及作为对照的玉米油,进行为期2个月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1)鱼油和PUFA单体可分别提高衰老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CAT)18%~46%和31%~65%活力,提高大脑SOD 5%~38%活力,并抑制大脑单胺氧化酶(MAO)56%~90%活力,表明PUFA能保护衰老小鼠抗氧化防御体系,调控体内氧化还原平衡;(2)鱼油和PUFA单体能降低衰老小鼠25%~79%的血浆F2-异前列腺素含量,抑制16%~62%的大脑脂质过氧化水平,表明PUFA可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损伤;(3)鱼油和PUFA单体均能通过抑制c-Myc介导的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蛋白表达而抑制40%~71%的端粒酶激活,这表明两者均具有抑癌的潜能。而n-3 PUFA还能分别降低衰老小鼠肝脏和睾丸13%~25%、25%~27%的端粒缩短,并下调衰老标志基因和抑癌基因(p53和p16)表达(p<0.05),表明n-3 PUFA具有延缓衰老、保护衰老-癌症平衡的潜能。(2)利用第四代端粒酶敲除(G4 Terc-/-)小鼠的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MEF)细胞端粒快速缩短的特点构建便捷可靠的复制性衰老细胞模型,同时以同代龄的野生型(WT)MEF细胞作为年轻细胞对照,以不同浓度DHA在体外干预72 h,结果表明:(1)25μM~100μM DHA均不影响年轻和衰老细胞的分裂增殖(p>0.05);(2)中浓度(50μM)DHA可降低衰老细胞5.5%的活细胞比例,诱导衰老细胞而非年轻细胞的凋亡,表明衰老细胞对DHA处理的敏感度高于年轻细胞;(3)高浓度(100μM)DHA可降低衰老细胞16%的端粒磨损,但各浓度DHA不影响年轻细胞的端粒长度(p>0.05),表明DHA能保护端粒较短的衰老细胞的端粒长度;(4)中浓度(50μM)和高浓度(100μM)DHA能抑制衰老细胞的衰老标志物β-半乳糖苷酶活性,还能分别降低衰老细胞28%和38%活性氧类(ROS)水平从而降低氧化应激。综上所述,DHA具有一定的体外延缓衰老能力,而其端粒长度保护作用可能与诱导衰老细胞凋亡、降低氧化应激有关。(3)利用G4 Terc-/-早衰小鼠模型缩小了端粒长度差异的种属局限,并排除了端粒酶激活诱导癌变的风险,从而有助于研究DHA的体内延缓衰老效果。以富含DHA的个性化饲料和空白饲料对G4 Terc-/-小鼠以及作为对照的同龄WT小鼠进行为期10个月的长期干预试验,结果表明:(1)DHA能促进G4 Terc-/-雄鼠体重增长,使其脂肪总质量增加3倍,从而抑制其体脂率下降,并将性腺白色脂肪的细胞形态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逆转了G4 Terc-/-雄鼠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弓背消瘦表型;但DHA干预对于雌鼠无明显作用。(2)G4 Terc-/-小鼠体重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其异常旺盛的分解代谢,DHA可通过增加G4 Terc-/-雄鼠的耗氧量来缓解其无氧呼吸、改善能量代谢;但DHA干预却增加了WT雄鼠耗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了能量消耗。以上结果表明,DHA能根据机体能量代谢状态发挥不同的能量代谢调节作用。(3)DHA的端粒保护作用存在脏器特异性,具体体现在:DHA干预可分别降低G4 Terc-/-雄鼠心脏、肝脏和睾丸22%、26%和14%端粒磨损,但对于骨髓和外周血的端粒缩短没有显着作用(p>0.05)。(4)DHA干预能降低G4 Terc-/-雄鼠的心脏脏器系数9%,提示了DHA对心肌肥大的潜在改善作用,但此作用与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或保护线粒体结构完整无关。(5)DHA干预虽然不影响B、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但具有缓解G4 Terc-/-雄鼠胸腺萎缩的趋势(p=0.08)。(6)DHA在干细胞数量维持、运动耐力和工作记忆提升方面无明显作用(p>0.05),表明骨髓和小肠等高增殖器官、肌肉、大脑可能不是DHA干预衰老过程的靶器官。(4)研究表明,衰老的Terc-/-小鼠存在分解-合成代谢失衡的问题,体现在糖代谢方面为糖酵解速率和三羧酸循环中的葡萄糖氧化增加[1],而在脂质代谢方面尚无系统研究。通过分析G4 Terc-/-雄鼠的脂质代谢特征,发现:(1)G4 Terc-/-雄鼠肝脏脂质合成代谢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m RNA表达均比WT雄鼠降低了一半,同时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催化酶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ACD)m RNA表达却增加了80%,表明G4 Terc-/-雄鼠同时下调了脂质合成代谢与增强了β-氧化途径以促进脂质的分解代谢。(2)G4 Terc-/-雄鼠肝脏的m TORC1磷酸化比WT对照减少了一半,并且m TORC1的上游分子Akt和下游分子Lipin磷酸化也分别降低了30%和35%。因此,G4 Terc-/-雄鼠可能通过Akt-m TORC-Lipin1通路调控了其脂质代谢。研究表明,高糖饮食可通过纠正Terc-/-小鼠糖代谢而改善其衰老表型并延长寿命[1]。我们发现以富含DHA的个性化饲料进行长期干预也能显着改善G4 Terc-/-雄鼠的糖代谢,体现在通过抑制胰腺郎格罕氏岛萎缩,加快胰岛素注射后的血糖恢复速度,进而改善胰岛素过度敏感的低血糖状态。因此,DHA改善G4 Terc-/-雄鼠的糖脂代谢可能是其缓解端粒功能障碍引发的下游物质与能量代谢紊乱的重要途径。初步探究DHA调控G4 Terc-/-雄鼠脂代谢的机制,结果表明:(1)DHA可将GPAT m RNA表达恢复至WT雄鼠水平,却不影响FAS和MACD m RNA表达。因此,DHA主要通过促进G4 Terc-/-雄鼠肝脏甘油三酯合成过程中的甘油三磷酸途径,从而促进脂质合成代谢。(2)同时,DHA干预能分别增加WT和G4 Terc-/-雄鼠m TORC1 60%和3倍磷酸化水平,同时具有提高G4Terc-/-雄鼠肝脏Akt磷酸化水平的趋势,但对于肝脏Lipin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无显着影响。因此,DHA可能通过激活Akt-m TORC1通路调控G4 Terc-/-雄鼠的脂质代谢,但此作用不依赖于m TOR下游分子Lipin。综上所述,虽然n-3和n-6 PUFA均能降低氧化应激衰老模型小鼠的体内氧化应激并抑制端粒酶激活,但只有n-3 PUFA能保护端粒长度、下调衰老标志基因/抑癌基因,从而有助于维持衰老-癌症平衡;而在G4 Terc-/-原代细胞和早衰小鼠模型中,我们均发现了n-3 PUFA的非端粒酶依赖性的端粒保护作用:体外干预试验表明,DHA的端粒保护作用与其降低氧化应激、诱导衰老细胞凋亡有关;而长期体内干预试验表明,DHA对于部分器官的端粒保护作用、改善弓背消瘦的衰老表型可能与其调控能量与糖脂代谢有关。总体而言,n-3 PUFA营养干预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功效。本论文丰富了n-3 PUFA的功能研究领域,为n-3 PUFA作为延缓衰老功能因子的生物学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也将为改善和预防老年性疾病的提供实际的饮食指导。
周起[9](2020)在《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声动力疗法空化机制研究及声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目前肿瘤治疗的方式很多,包括近年来用于临床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但仍无法达到靶向性地治疗肿瘤局部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结构的效果。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作为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靶向治疗肿瘤的方法,具有穿透力强、成本低、治疗精准和损伤轻微等优点。在包括肝癌、鼻咽癌、乳腺癌、舌癌、胶质瘤、胃癌等多种肿瘤研究中SDT均显示出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基于SDT的优势,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新型的声敏剂以提高SDT疗效并减轻药物对其他组织的影响。然而至今为止,超声空化激活声敏剂的机制仍未达成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声敏剂的进一步开发以及SDT治疗方案的优化。本文以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为体外实验的对象,首先研究了两种卟啉类声敏剂——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Pp IX)和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介导的声动力疗法对SW11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引入协同增益比例(Synergetic Gain Ratio,SGR)对声动力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强度和不同药物浓度下声动力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性能。结果显示:Pp IX和HMME介导的声动力组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类似的强度和浓度的依赖关系,然而HMME组的SGR和细胞损伤率都略优于Pp IX组;单纯超声作用下细胞存活率在超声平均强度大于1.5 W/cm2后发生明显改变而SGR变化的阈值为2.0 W/cm2,在3.0~3.5 W/cm2的超声辐照下SGR达到最高水平。在Pp IX溶液超声降解现象的研究中发现,Pp IX的降解率与声动力的活性是相关的,此时Pp IX的首要超声降解机制为空化泡内部水蒸汽裂解所产生的自由基在气-液界面处对Pp IX分子进行氧化。其次,针对体外声动力实验中广泛存在的声场不均匀问题,使用振幅调控技术设计了具有匀强近场声压分布的PBγ型换能器,并将其应用于声动力实验研究中。计算结果显示,PBγ型换能器能够在高频大尺寸换能器所辐射的近场区域形成具有大尺寸的圆柱形均匀声压区,在该区域内声压幅值的波动不超过10%。随着阶数γ的增加,可以得到更宽的均匀声压区,但是均匀声压区的轴向长度会随之缩短。以1-3压电复合材料为驱动材料,制备并测试了频率为1 MHz、直径为50 mm的PB2和PB3型10阵元超声换能器环阵,并将其用于体外HMME介导的声动力实验中,在超声单独作用损伤率较低的超声条件下获得了与声敏剂更高的协同增益效果。再次,研制了可以在弱空化强度下被激活的新型卟啉衍生物类声敏剂DP-DEEB,并对其声动力活性与空化泡尺寸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溶液中能够激活DP-DEEB的空化泡所需要的生长周期较短,而在溶液中没有DP-DEEB时,空化泡需要经历较长的生长周期方能对SW1116细胞造成损伤;这说明在超声的驱动下,能够将DP-DEEB分子激活的空化泡在尺寸上应小于单纯超声组中对肿瘤细胞造成损伤的空化泡。在同等超声条件下,未能检测出羟基等自由基的存在,表明在DP-DEEB介导的体外声动力实验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空化泡尺寸较小,无法裂解水蒸汽并产生包括羟自由基在内的强氧化性自由基。对不同尺寸空化泡反应温度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本研究中使用的超声辐照条件下,亚微米尺寸的空化泡可以使DP-DEEB分子中卟啉环支链上的醚基发生过氧化反应。与Pp IX相比,DP-DEEB卟啉环支链上含有热稳定性相对较差的基团,在弱空化强度下,虽然没有大量羟自由基等强氧化剂的产生,但这些基团仍然以可观的速度转化为有机过氧基。在达到相同的声致细胞损伤率时,DP-DEEB声动力组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显着地高于单纯超声组。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提出DP-DEEB介导的声动力疗法在弱空化下声致肿瘤细胞损伤的机制:在同样强度的超声辐照下,较小尺寸的空化泡就可以使DP-DEEB分子发生氧化,生成有机过氧基,进而对肿瘤细胞造成氧化损伤;而随着超声的持续作用,空化泡逐渐生长变大,大尺寸的空化泡在超声的驱动下能够对细胞造成机械性损伤。
常早上[10](2019)在《FoxO3在小鼠心脏氧化损伤及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百草枯(PQ)能促进脑组织细胞衰老,从而导致帕金森病。并且,PQ诱发心力衰竭和氧化损伤,但PQ是否以及如何诱导心脏衰老仍不清楚。在此,我们报道PQ诱导心肌细胞株H9c2氧化损伤以及细胞衰老相关表型,PQ体内诱导与心脏衰老相关的心室重塑和功能障碍表型。此外,PQ在体内和体外都抑制长寿因子FoxO3的活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原因,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因此,探索心脏衰老及靶向干预疗法,是目前衰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H2O2诱导心肌细胞衰老,以及自然年轻鼠(3月龄)、自然衰老鼠(24月龄)、全身敲除FoxO3年轻鼠(3月龄)和全身敲除FoxO3年老鼠(23月龄),探索FoxO3在心脏衰老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涉及的机制。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深入阐明介导心脏衰老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寻找缓解心肌氧化损伤,以及有效干预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方法:(一):(1)利用q PCR、WB,检测PQ对FoxO3 mRNA和总蛋白的影响,检测Akt/FoxO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2)通过si RNA干扰FoxO3,使用DCH2DCF检测H9c2细胞内ROS的含量,JC-1染色检测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FITC-PI检测细胞凋亡以及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3)通过慢病毒系统筛选并建立H9c2细胞的FoxO3基因沉默稳定细胞株(sh FoxO3),对照组(sh NC)。WB检测PQ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过氧化氢酶Catalase,衰老标记物p53,p16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影响。(二):(1)构建心脏特异性敲除靶基因的小鼠(FoxO3-/-),标记为CKO,动物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注射PBS,WT组注射PQ和CKO组注射PQ,每周一次,连续四周。利用q PCR、WB,检测PQ对心脏组织FoxO3 mRNA和蛋白的影响,检测Akt/FoxO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PQ对FoxO3在细胞核中表达的影响。(2)DHE免疫荧光检测小鼠心脏组织内ROS含量,MDA检测心脏组织脂质氧化程度。利用TUNEL染色技术,分析小鼠心脏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8-OHd G的变化。WB检测SOD2、Catalase、p53、p16、p21,p27和Bax/Bcl2蛋白的变化。(3)构建过表达载体SOD2、Catalase,转染H9c2细胞,以及Ch IP-PCR证明FoxO3与小鼠心脏SOD2、Catalase启动子结合。构建FoxO3及Catalase腺相关病毒载体系统(AAV9),分析心脏过表达FoxO3、Catalase缓解PQ诱导的氧化损伤。(三):(1)H2O2诱导H9c2细胞衰老,使用WB,检测H2O2诱导H9c2细胞衰老对FoxO3蛋白的影响,以及Akt/FoxO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2)通过si RNA沉默FoxO3,使用DCH2DCF检测衰老H9c2细胞内ROS的含量,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3)通过慢病毒系统筛选并建立H9c2细胞的FoxO3基因沉默稳定细胞株(sh FoxO3),对照组(sh NC),WB检测衰老H9c2细胞SOD2,衰老标记物p53、p16、p21、p27,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aspase3、Cleaved-Caspase9/Caspase9、Bax/Bcl2的变化以及q PCR方法检测端粒长度的变化。(四):(1)构建全身敲除靶基因FoxO3的小鼠(FoxO3-/-),标记为EKO,并且在蛋白水平验证FoxO3敲除效率。动物实验分为四组,WT年轻(3月龄)、WT年老(24月龄)、EKO年轻(3月龄)和EKO年老(23月龄)鼠,使用q PCR、WB,检测自然老年鼠中FoxO3mRNA和蛋白的变化,检测Akt/FoxO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自然衰老对FoxO3在细胞核中表达的影响。(2)q PCR检测衰老相关分泌因子SASP变化:TNFα、MMP3、IL-8、IL-6和IL-1β。检测自然衰老和EKO老年鼠线粒体拷贝数变化CoxΙ/β-globion,Cytb/H19,PGC1α和线粒体中ATP含量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心肌组织中线粒体形态的变化。(3)WT年轻、WT年老、EKO年轻和EKO年老鼠,免疫荧光检测γH2AX和Lamin B的变化。(4)WB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16、p21,p27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Bax/BCL2,自噬相关蛋白LC3B,增殖相关蛋白PCNA的变化以及p-m TOR、P-AMPK、P-Erk,P-MAPK蛋白和P-IκB的变化。(5)通过RN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WT年轻、WT年老、EKO年轻和EKO年老鼠差异性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并且在mRNA水平验证能量代谢靶基因Myh7、Aldob、Mapk9、ACADSB、PTGES3、HADHB、Tcf7L2,NADK2的变化。结果:(一):(1)PQ诱导显着抑制FoxO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Akt/FoxO3活性。(2)PQ诱导H9c2细胞ROS积累,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抑制细胞周期,促使细胞衰老,敲除FoxO3,进一步加剧以上表型。(二):(1)PQ诱导小鼠心脏心室重构,WGA表明PQ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上调肥大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小鼠心脏组织内积累ROS,促进脂质氧化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心脏特异性敲除FoxO3进一步加剧上述表型。(2)过表达SOD2、Catalase,显着促使细胞增殖,抑制PQ诱导的细胞凋亡。Ch IP-PCR证明FoxO3结合SOD2,Catalase启动子区域,正向调控SOD2和Catalase的表达。心脏过表达FoxO3和Catalase,表明FoxO3、Catalase缓解PQ诱导的心室重构。(三):(1)H2O2诱导H9c2细胞衰老,显着抑制FoxO3蛋白的表达,和Akt/FoxO3活化。(2)WB证明si RNA有效的沉默FoxO3,H2O2诱导H9c2细胞ROS积累,细胞凋亡,敲除FoxO3,进一步加剧以上表型。(四):(1)自然衰老降低FoxO3 mRNA和蛋白在小鼠心脏组织的表达,抑制Akt/FoxO3通路的活化。(2)SASP结果表明,自然衰老上调TNFα,MMP3,IL-6和IL-1β细胞因子,敲除FoxO3,促使IL-6和IL-1β的表达,抑制TNFα的表达。(3)衰老心脏组织抑制能量代谢,破坏线粒体形态和结构。全身敲除FoxO3进一步导致线粒体结构紊乱.(4)衰老心脏组织促使γH2AX表达,抑制Lamin B表达,EKO老年鼠进一步促使γH2AX表达,下调Lamin B表达。(5)WT年轻鼠、WT年老鼠、EKO年轻鼠,EKO年老鼠,高通量测序表明有37个差异性基因是重叠的,通过Go和KEGG分析表明,37个差异性基因主要集中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代谢途径。ACADSB和PTGES3作为靶基因进一步研究。结论:(1)PQ和H2O2诱导H9c2细胞衰老表型,抑制增殖,促进凋亡,β-gal活性增加,以及p53,p16蛋白表达。体内实验表明FoxO3敲除加剧PQ诱导和自然衰老的心肌肥厚、纤维化、凋亡、氧化损伤。(2)体内实验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验证FoxO3与心脏Cat和SOD2基因启动子结合,过表达Cat或SOD2可缓解PQ诱导的FoxO3敲除的心肌细胞衰老表型。FoxO3和Cat在心脏中的过表达显着抑制了PQ诱导的心脏损伤和与衰老相关的表型。(3)FoxO3参与到m TOR、AMPK,自噬通路,共同调控衰老过程,高通量测序再次证明FoxO3主要参与到线粒体生物合成和能量代谢,从而调控哺乳动物的心脏衰老过程。
二、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对阿霉素引起的小鼠心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对阿霉素引起的小鼠心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异槲皮苷对吡柔比星致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1篇 前言 |
第2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概述 |
1.1 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损伤的类型 |
1.2 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损伤的分子机制 |
1.2.1 拓扑异构酶抑制 |
1.2.2 铁离子代谢紊乱 |
1.2.3 线粒体功能障碍 |
1.2.4 肌纤维降解和肌浆网钙稳态失衡 |
1.2.5 氧化应激 |
1.2.6 细胞凋亡 |
第2章 罗布麻叶和异槲皮苷研究概述 |
2.1 罗布麻叶研究概述 |
2.1.1 罗布麻植物学特征和传统医学应用 |
2.1.2 罗布麻叶提取物药理学作用 |
2.1.3 罗布麻叶提取物安全性 |
2.2 异槲皮苷研究概述 |
2.2.1 异槲皮苷的制备 |
2.2.2 异槲皮苷药理作用 |
2.2.3 异槲皮苷的体内吸收过程 |
第3章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损伤与miRNAs概述 |
3.1 miRNAs简介 |
3.2 蒽环类药物心脏损伤心肌组织中miRNAs表达变化 |
3.3 蒽环类药物心脏损伤血液miRNAs表达的变化 |
3.4 miRNAs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损伤中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
第3篇 实验研究 |
第1章 罗布麻叶总黄酮对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药品及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1.3 主要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各组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 |
1.2.3 各组大鼠血清心肌酶水平 |
1.2.4 各组大鼠SOD和 MDA含量测定 |
1.2.5 各组大鼠心脏取材 |
1.2.6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HE染色 |
1.2.7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 |
1.2.8 各组大鼠心脏线粒体蛋白制备 |
1.2.9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1.2.10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
1.3.2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1.3.3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3.4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肌酶的影响 |
1.3.5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3.6 AVLE对 THP诱导的心脏损伤大鼠血清SOD和 MDA的影响 |
1.3.7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线粒体膜m RNA表达的影响 |
1.3.8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AKT和 p-AKT表达的影响 |
1.3.9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Cyt c表达的影响 |
1.3.10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胞浆Caspase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11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及成份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AVL生药学鉴定 |
2.2.2 AVLE提取和纯化 |
2.2.3 仪器分析条件 |
2.3 实验结果 |
2.3.1 AVL性状鉴定 |
2.3.2 AVL横切面显微鉴定 |
2.3.3 HPLC-ESI-MS/MS法对AVLE进行定性分析 |
2.3.4 HPLC法对AVLE部分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KT在罗布麻叶总黄酮和异槲皮苷保护THP诱导H9c2 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药品及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细胞传代 |
3.2.3 细胞冻存 |
3.2.4 MTT检测细胞毒性和存活率 |
3.2.5 DCFH-DA探针检测H9c2 细胞ROS水平 |
3.2.6 ELISA法检测H9c2 细胞SOD和 MDA的含量 |
3.2.7 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活性 |
3.2.8 JC-1 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3.2.9 RT-qPCR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 |
3.2.10 TUNEL检测H9c2 细胞凋亡率 |
3.2.11 H9c2 细胞线粒体提取 |
3.2.12 Western blot检测H9c2 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 |
3.2.13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IQC、AVLE和 THP对 H9c2 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确定 |
3.3.2 IQC和 AVLE对 THP处理H9c2 细胞的保护作用 |
3.3.3 AKT在 IQC和 AVLE改善THP处理H9c2 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构建和验证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主要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差异miRNA筛选 |
4.2.2 miR-190a-5p和 AVL靶基因预测及通路富集 |
4.2.3 大鼠心脏组织miR-190a-5p、Phlpp1 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
4.2.4 H9c2 细胞miR-190a-5p、Phlpp1 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
4.2.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差异miRNA筛选结果 |
4.3.2 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构建 |
4.3.3 AVLE对 THP诱导的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miR-190a-5p和 Phlpp1 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4 IQC和 AVLE对 THP处理H9c2 细胞miR-190a-5p和Phlpp1 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iR-190a-5p在 THP诱导H9c2 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
5.1 实验材料 |
5.1.1 药品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主要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荧光显微镜检测miR-190a-5p转染H9c2 细胞效率 |
5.2.2 RT-qPCR检测H9c2 细胞miR-190a-5p和 Phlpp1 m RNA的表达 |
5.2.3 DCFH-DA探针检测H9c2 细胞ROS含量 |
5.2.4 ELISA法检测H9c2 细胞SOD和 MDA含量 |
5.2.5 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活性 |
5.2.6 JC-1 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5.2.7 RT-qPCR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 |
5.2.8 TUNEL检测H9c2 细胞凋亡率 |
5.2.9 H9c2 细胞线粒体提取 |
5.2.10 Western blot检测H9c2 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 |
5.2.11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转染miR-190a-5p对 miR-190a-5p和 Phlpp1 m RNA表达的影响 |
5.3.2 miR-190a-5p对 THP处理H9c2 细胞的保护作用 |
5.3.3 miR-190a-5p对 THP处理H9c2 细胞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4篇 讨论 |
1.1 THP所致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损伤模型复制 |
1.1.1 动物模型 |
1.1.2 细胞模型 |
1.2 AVLE制备及成份分析 |
1.3 IQC和 AVLE改善THP处理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的作用 |
1.3.1 AVLE改善THP处理大鼠心脏组织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及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
1.3.2 IQC和 AVLE改善THP处理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
1.4 IQC和 AVLE对 THP所致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
1.4.1 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构建 |
1.4.2 miR-190a-5p/Phlpp1 生物学作用及IQC、AVLE和 DZR对miR-190a-5p/Phlpp1 调控作用的验证 |
1.4.3 AKT作为IQC和 AVLE保护THP诱导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损伤作用节点的探讨 |
1.4.4 miR-190a-5p减轻THP处理H9c2 细胞氧化应激及对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
1.4.5 miR-190a-5p在 IQC和 AVLE保护THP诱导H9c2 细胞损伤机制中的探讨 |
1.5 IQC与 AVLE药效对比分析 |
第5篇 结论 |
创新点 |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还原响应型阿霉素二聚体前药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章 阿霉素二聚体前药的合成和表征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单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DSD)的合成 |
2.2 二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DSSD)的合成 |
2.3 三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DSSSD)的合成 |
3. 结果和讨论 |
3.1 单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DSD)的确证 |
3.2 二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DSSD)的确证 |
3.3 三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DSSSD)的确证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和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 |
2.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组装稳定性和组装机制 |
2.3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粒径、电位和外观形态 |
2.4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氧化还原响应释药和响应机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 |
3.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形态和稳定性 |
3.3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还原响应释药和响应机制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细胞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摄取 |
2.3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毒性 |
3. 结果和讨论 |
3.1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摄取 |
3.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毒性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药动学和体内分布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细胞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 |
2.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分布 |
3. 结果和讨论 |
3.1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 |
3.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分布 |
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细胞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药效学研究 |
2.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耐受性评价 |
3. 结果和讨论 |
3.1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药效学研究 |
3.2 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耐受性评价 |
4. 本节小结 |
第六章 三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脂质体的构建与体外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铁离子脂质体的制备 |
2.2 前药-铁离子配位复合物主动载药脂质体的制备 |
2.3 前药脂质体的形态、粒径、电位和包封率 |
2.4 前药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
2.5 前药脂质体的细胞毒性 |
2.6 前药脂质体的细胞摄取 |
2.7 前药脂质体对细胞GSH/ROS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3. 结果和讨论 |
3.1 前药脂质体的制备和制剂学表征 |
3.2 前药脂质体氧化还原敏感释药行为 |
3.3 前药脂质体的细胞毒性 |
3.4 前药脂质体的细胞摄取 |
3.5 前药脂质体对细胞GSH/ROS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硫键桥连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脂质体的药效学和安全性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细胞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前药脂质体的药动学研究 |
2.2 前药脂质体的体内分布研究 |
2.3 前药脂质体的药效学 |
2.4 前药脂质体的安全性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前药脂质体的药动学 |
3.2 前药脂质体的体内分布 |
3.3 前药脂质体的药效学 |
3.4 前药脂质体的安全性 |
4. 本节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缺血性脑卒中 |
1.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
1.1.2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主要病理环节 |
1.1.3 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1.4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 |
1.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2.1 刺五加叶概述 |
1.2.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 |
1.2.3 刺五加叶主要药理作用 |
1.3 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
1.3.3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
1.3.4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
1.3.5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2.1.2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
2.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2.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1.6 血清脂质代谢轮廓采集 |
2.1.7 数据分析 |
2.1.8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 |
2.1.9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3 血清脂质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2.2.4 血清脂质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2.2.5 血清脂质组学通路分析 |
2.2.6 神经递质定量研究 |
2.2.7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
2.3 小结 |
第3 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3.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4 粪便代谢轮廓采集 |
3.1.5 数据分析 |
3.1.6 基于UPLC-TQ/MS的大鼠粪便胆汁酸定量分析 |
3.1.7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3.2.2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3.2.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3.2.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定量研究 |
3.2.5 刺五加叶对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 |
4.1 实验部分 |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4.1.2 菌群培养及菌液制备 |
4.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5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4.1.6 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
4.1.7 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4.2.2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4.2.3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5.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1.4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5.1.5 数据分析 |
5.1.6 ELISA法对通路分析进行验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5.2.2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5.2.3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5.2.4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影响验证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6.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6.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6.1.4 尿液样本同位素标记衍生化 |
6.1.5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6.2.2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6.2.3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结果的科学解释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TPCD NP的构建及理化性能评价 |
1.1 TPCD NP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1.2 TPCD NP的体外活性氧清除能力评价 |
1.3 讨论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
2.1 TPCD NP的细胞毒性及H9C2 细胞吞噬研究 |
2.2 TPCD NP抑制H9C2 细胞内ROS的产生 |
2.3 TPCD NP抑制细胞损伤标志物的生成和释放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心肌靶向性和机制研究 |
3.1 TPCD NP的心肌靶向性研究 |
3.2 TPCD NP的肺部转运机制研究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体内实验研究 |
4.1 TPCD NP对 DOX诱导的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
4.2 TPCD NP和右丙亚胺对DOX诱导的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内外疗效评价 |
5.1 TTPCD NP的制备及表征 |
5.2 TTPCD NP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
5.3 TTPCD NP的体内疗效评价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载药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内外疗效评价 |
6.1 ATTPCD NP的制备及表征 |
6.2 ATTPCD NP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
6.3 ATTPCD NP的体内疗效评价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
7.1 TPCD NP的急性毒性评价 |
7.2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氧化应激在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基于锰元素的纳米药物构建及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癌症的危害及其治疗策略 |
1.2 锰元素在诊疗中的应用 |
1.2.1 锰元素在纳米催化治疗中的应用 |
1.2.2 二氧化锰纳米结构在肿瘤治疗和成像中的应用 |
1.3 运输功能性蛋白质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1.3.1 纳米药物运输体系 |
1.3.2 蛋白质运输体系 |
1.4 纳米催化治疗肿瘤研究 |
1.4.1 纳米酶的发展 |
1.4.2 一种新型的纳米酶-单原子纳米酶 |
1.5 光热试剂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
1.5.1 光热治疗的发展 |
1.5.2 近红外二区(NIR-Ⅱ)光热治疗和成像的应用 |
1.6 克服乏氧微环境的光动力治疗肿瘤的研究 |
1.6.1 光动力治疗的发展 |
1.6.2 铁蛋白在药物运输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双功能纳米反应器协同饥饿治疗和光动力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试剂和耗材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介孔硅的合成 |
2.3.2 负载葡萄糖氧化酶的MSN制备 |
2.3.3 脂质体的制备 |
2.3.4 脂质体融合的MSN制备 |
2.3.5 葡萄糖氧化酶负载效率的测定 |
2.3.6 锰酞菁包封率的测定 |
2.3.7 葡萄糖氧化酶和锰酞菁的释放测定 |
2.3.8 定量分析过氧化氢的产生 |
2.3.9 不同pH条件下GOx和GOx-MSN@MnPc-LP的催化活性 |
2.3.10 细胞摄取实验 |
2.3.11 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
2.3.12 检测细胞内DNA损伤 |
2.3.13 细胞毒性实验 |
2.3.14 流失检测细胞凋亡 |
2.3.15 死活细胞染色 |
2.3.16 体内抗肿瘤效果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纳米反应器的表征 |
2.4.2 蛋白质和光敏剂的包封率测定 |
2.4.3 GOx-MSN@MnPc-LP纳米反应器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测试 |
2.4.4 细胞摄取与活性氧水平测试 |
2.4.5 细胞毒性实验评价 |
2.4.6 体内抗肿瘤效果 |
2.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刺激响应的锰单原子纳米酶催化治疗肿瘤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合成中空ZIF-8纳米立方体 |
3.3.2 合成锰单原子纳米酶(Mn/SAE) |
3.3.3 合成二氧化锰纳米颗粒 |
3.3.4 制备PEG化的锰单原子纳米酶 |
3.3.5 测试锰单原子纳米酶的过氧化氢酶酶活 |
3.3.6 测试锰单原子纳米酶的氧化酶酶活 |
3.3.7 检测锰单原子纳米酶级联催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 |
3.3.8 测试锰单原子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酶活 |
3.3.9 电子顺磁共振检测锰单原子纳米酶产生的活性氧 |
3.3.10 光热转换效率的计算 |
3.3.11 细胞摄取实验 |
3.3.12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
3.3.13 细胞毒性和凋亡检测 |
3.3.14 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的水平 |
3.3.15 分析溶酶体的损伤 |
3.3.16 分析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3.3.17 小鼠体内抗肿瘤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锰单原子酶的合成与制备 |
3.4.2 测定锰单原子酶的稳定性 |
3.4.3 锰单原子酶的过氧化氢酶酶活测定 |
3.4.4 锰单原子酶的氧化酶酶活测定 |
3.4.5 锰单原子酶的过氧化物酶酶活测定 |
3.4.6 锰单原子酶光热活性测定 |
3.4.7 癌细胞摄取锰单原子纳米酶 |
3.4.8 锰单原子纳米酶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 |
3.4.9 摄取锰单原子纳米酶对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
3.4.10 锰单原子纳米酶抑制癌细胞生长机理 |
3.4.11 锰单原子纳米酶抗肿瘤效果 |
3.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Cu_xMn_yS_z纳米花用于多模态成像介导的协同催化治疗和近红外二区光热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合成氧化亚铜纳米球 |
4.3.2 合成Cu_xMn_yS_z纳米花 |
4.3.3 分析PCMS NFs的过氧化氢酶活 |
4.3.4 分析PCMS NFs的氧化酶酶活 |
4.3.5 检测PCMS NFs中锰离子释放 |
4.3.6 检测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 |
4.3.7 PCMS NFs的光热转换效率 |
4.3.8 PCMS NFs的光热成像 |
4.3.9 癌细胞摄取PCMS NFs |
4.3.10 PCMS NFs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
4.3.11 PCMS NFs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效果 |
4.3.12 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4.3.13 癌细胞溶酶体膜的完整性 |
4.3.14 PCMS NFs用于小鼠光声成像 |
4.3.15 PCMS NFs用于小鼠磁共振成像 |
4.3.16 PCMS NFs用于小鼠光热成像 |
4.3.17 PCMS NFs对小鼠抗肿瘤效果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4.2 PCMS NFs的稳定性分析 |
4.4.3 PCMS NFs过氧化氢酶酶活测试 |
4.4.4 PCMS NFs氧化酶酶活测试 |
4.4.5 PCMS NFs光热升温测试 |
4.4.6 PCMS NFs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效果 |
4.4.7 PCMS NFs生物体内安全性和组织分布 |
4.4.8 PCMS NFs的多模态成像效果 |
4.4.9 PCMS NFs的抗肿瘤功效 |
4.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反应器用于克服乏氧光动力治疗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铁蛋白的表达 |
5.3.2 制备Ftn@MnO_2 |
5.3.3 制备Ce6/Ftn@MnO_2 |
5.3.4 Ce6/Ftn@MnO_2的过氧化氢酶酶活测试 |
5.3.5 测定Ftn@MnO_2的降解 |
5.3.6 检测单线态氧(~1O_2)的产生 |
5.3.7 细胞摄取实验 |
5.3.8 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
5.3.9 体外光动力治疗效果 |
5.3.10 溶酶体膜的完整性检测 |
5.3.11 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5.3.12 细胞内氧气含量的检测 |
5.3.13 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HIF-1α的表达水平 |
5.3.14 小鼠体内光动力治疗功效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5.4.2 颗粒的稳定性实验 |
5.4.3 Ce6/Ftn@MnO_2产氧性能和MnO_2降解实验 |
5.4.4 Ce6/Ftn@MnO_2产生单线态氧的效率 |
5.4.5 细胞摄取Ce6/Ftn@MnO_2 |
5.4.6 细胞内氧气含量 |
5.4.7 Ce6/Ftn@MnO_2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效果 |
5.4.8 Ce6/Ftn@MnO_2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
5.4.9 Ce6/Ftn@MnO_2处理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5.4.10 Ce6/Ftn@MnO_2处理后细胞内溶酶体膜的完整性 |
5.4.11 Ce6/Ftn@MnO_2细胞内HIF-1α的表达水平 |
5.4.12 Ce6/Ftn@MnO_2的抗肿瘤效果 |
5.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单羟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制备的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结构式及简写符号一览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动力治疗 |
1.2.1 光动力治疗简介 |
1.2.2 目前临床上光动力治疗的应用 |
1.2.3 临床上应用的光敏剂 |
1.2.4 大环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
1.2.5 光动力治疗的新策略 |
1.3 咔咯及金属咔咯在PDT中的应用 |
1.3.1 咔咯的简介 |
1.3.2 自由咔咯在PDT中的研究进展 |
1.3.3 金属咔咯在PDT中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过渡金属单羟基咔咯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及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单羟基咔咯及其过渡金属咔咯的合成方法 |
2.2.4 单羟基过渡金属咔咯的表征 |
2.2.5 缓冲液的配制 |
2.2.6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2.2.7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征 |
2.3.2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2.3.3 体外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作为新型光敏剂光动力抑制乳腺癌细胞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单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3.2.4 单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表征 |
3.2.5 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研究 |
3.2.6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3.2.7 体内安全性评价研究 |
3.2.8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与表征 |
3.3.2 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研究 |
3.3.3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3.3.4 咔咯3和Ga3 光动力抑制MDA-MB-231 细胞活性的可能机制 |
3.3.5 体内安全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G修饰的单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自组装纳米材料的PDT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4.2.4 PEG化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4.2.5 PEG化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表征 |
4.2.6 PEG化咔咯自组装材料制备方法 |
4.2.7 PEG化咔咯自组装材料的表征 |
4.2.8 电子吸收光谱 |
4.2.9 稳态荧光光谱 |
4.2.10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 |
4.2.11 细胞毒性实验 |
4.2.12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4.2.13 组织学观察 |
4.2.14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EG化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2 PEG化咔咯自组装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3.3 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
4.3.4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 |
4.3.5 单线态氧产生研究 |
4.3.6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4.3.7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4.3.8 组织学观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G化单羟基咔咯与阿霉素共组装材料PDT-化疗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PEG化对羟基咔咯与阿霉素共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
5.2.4 PEG化对羟基咔咯与阿霉素共组装材料的表征 |
5.2.5 电子吸收光谱 |
5.2.6 稳态荧光光谱 |
5.2.7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 |
5.2.8 细胞毒性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共组装纳米材料NP3/DOX和 NPGa3/DOX的制备与表征 |
5.3.2 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
5.3.3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 |
5.3.4 单线态氧产生研究 |
5.3.5 细胞毒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DT-010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阿霉素心脏毒性及其研究现状 |
1.1 阿霉素等蒽环类药物概述 |
1.2 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与机制 |
1.3 阿霉素心脏毒性及发生机制 |
1.4 阿霉素等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措施 |
2.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现状 |
2.1 NCAM1的结构、生化特性和组织分布 |
2.2 NCAM1的生理作用 |
2.3 NCAM1介导的信号传导 |
2.4 NCAM1与心脏疾病 |
3.新型丹参素川芎嗪衍生物DT-010 |
3.1 丹参素及其心血管药理作用 |
3.2 川芎嗪及其心血管药理作用 |
3.3 丹参素和川芎嗪联合应用 |
3.4 新型丹参素川芎嗪衍生物DT-010 |
第二章 DT-010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作用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与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大鼠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2.2 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和存活率记录 |
2.3 超声心动图的测定 |
2.4 动物取材 |
2.5 HE染色病理观察 |
2.6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表达水平 |
2.7.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DT-010提高阿霉素毒性大鼠的生存率 |
3.2 DT-010减缓阿霉素毒性大鼠体重下降 |
3.3 DT-010改善阿霉素毒性大鼠的心功能 |
3.4 DT-010改善阿霉素毒性大鼠的心肌组织病变 |
3.5 DT-010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
4.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T-010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NCAM1蛋白的发现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样本 |
1.2 实验设备与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蛋白质组学检测 |
2.2 验证NCAM1在心脏组织的表达情况 |
2.3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
3.2 NCAM1蛋白的发现 |
3.3 DT-010明显促进阿霉素大鼠心肌组织NCAM1的表达 |
4.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T-010调节NCAM1的表达发挥抗阿霉素心肌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细胞 |
1.2 实验设备与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原代心肌细胞的提取 |
2.2 H9c2心肌细胞培养 |
2.3 DT-010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
2.4 MTT测定细胞活力 |
2.5 siRNA转染实验操作 |
2.6 MTT法检测沉默NCAM1表达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2.7 Hoechst染色检测NCAM1沉默后DT-010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8 沉默NCAM1后DT-010对阿霉素诱导的活性氧生成的作用测定 |
2.9 Western Blot检测 |
2.10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DT-010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原代和H9c2心肌细胞损伤 |
3.2 DT-010增加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NCAM1的表达 |
3.3 沉默NCAM1减弱DT-010对阿霉素损伤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3.4 沉默NCAM1的表达减弱DT-010的抗凋亡作用 |
3.5 沉默NCAM1的表达增加阿霉素诱导的超氧阴离子型ROS的产生 |
3.6 沉默NCAM1的表达减弱DT-010的抗氧化作用 |
3.7 DT-010可能通过NCAM1/p38信号途径发挥抗阿霉素心肌毒性作用 |
4.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1.DT-010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 |
2.NCAM1介导DT-010抗阿霉素心肌毒性的可能机制 |
3.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DT-010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可能作用途径 |
3.1 DT-010能够影响细胞凋亡和细胞死亡相关信号 |
3.2 DT-010能够影响心肌收缩相关蛋白 |
3.3 DT-010能够影响氧运输相关蛋白 |
3.4 DT-010能够影响糖酵解功能和HIF-1信号通路 |
3.5 DT-010能够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功能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n-3多不饱和脂肪酸延缓衰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端粒保护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衰老概述 |
1.1.1 引言 |
1.1.2 衰老学说:人为何而衰老 |
1.1.3 延缓衰老策略 |
1.2 多不饱和脂肪酸概述 |
1.2.1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类与代谢 |
1.2.2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学功能 |
1.2.3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衰老的联系 |
1.3 研究目的、内容、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n-3 PUFA对 D-半乳糖致衰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状态与端粒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3.2 PUFA对衰老小鼠肝脏氧化还原酶系活力的影响 |
2.3.3 PUFA对衰老小鼠大脑氧化还原酶系的影响 |
2.3.4 PUFA对衰老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
2.3.5 PUFA对衰老小鼠端粒长度的影响 |
2.3.6 PUFA对衰老小鼠睾丸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7 PUFA对衰老小鼠衰老-癌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HA对端粒酶缺陷引起的复制性细胞衰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HA对年轻/衰老MEF细胞活力与增殖的影响 |
3.3.2 DHA对年轻/衰老MEF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3 DHA干预对年轻/衰老细胞衰老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
3.3.4 DHA干预对年轻/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 |
3.3.5 DHA干预对复制性衰老细胞活性氧类水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早衰小鼠衰老表型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erc~(-/-)小鼠基因型鉴定结果 |
4.3.2 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对定量与过氧化值的测定 |
4.3.3 DHA改善端粒酶缺陷型小鼠的能量代谢 |
4.3.4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线粒体合成的影响 |
4.3.5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端粒长度的影响 |
4.3.6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
4.3.7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干细胞的影响 |
4.3.8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HA调控端粒酶缺陷型早衰小鼠糖脂代谢及其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
5.3.2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糖类合成代谢的影响 |
5.3.3 DHA对端粒酶缺陷型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
5.3.4 DHA调控端粒酶缺陷型小鼠m TOR信号介导的脂质代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声动力疗法空化机制研究及声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来源 |
1.2 超声生物学效应 |
1.3 声动力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3.1 声致发光和单线态氧机制 |
1.3.2 声化学机制 |
1.3.3 机械损伤机制 |
1.3.4 声动力诱导的细胞死亡途径 |
1.4 新型声敏剂的发展现状 |
1.4.1 卟啉衍生物类声敏剂 |
1.4.2 氧杂蒽衍生物类声敏剂 |
1.4.3 抗炎药与抗肿瘤药物作为声敏剂 |
1.4.4 植物提取物类声敏剂 |
1.5 声动力疗法与其他治疗技术联用 |
1.5.1 声动力联合化疗 |
1.5.2 声动力联合光动力治疗 |
1.5.3 声动力联合微纳米粒子技术 |
1.5.4 声动力联合其他治疗 |
1.6 本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卟啉声敏剂声动力活性及超声降解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卟啉类声敏剂介导的体外声动力研究 |
2.2.1 超声辐射装置及其强度测定 |
2.2.2 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
2.2.3 细胞存活率检测 |
2.2.4 超声作用下卟啉类声敏剂对SW1116 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 |
2.3 原卟啉IX溶液超声降解机制研究 |
2.3.1 超声条件与PpIX降解速率关系的研究 |
2.3.2 PpIX初始浓度与降解速率关系的研究 |
2.3.3 PpIX降解速率与声致自由基产量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声动力体外实验声场优化 |
3.1 引言 |
3.2 均匀近场换能器的提出 |
3.3 阵元数量对均匀近场换能器性能的影响 |
3.4 均匀近场换能器的仿真与制备 |
3.5 均匀近场换能器用于声动力体外实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DP-DEEB介导的声动力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声场中空化泡行为简介 |
4.3 新型声敏剂DP-DEEB的合成 |
4.4 不同浓度DP-DEEB对 SW1116 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4.5 超声辐照装置及其强度测定 |
4.6 超声联合DP-DEEB对 SW1116 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 |
4.7 脂质过氧化水平变化研究 |
4.8 空化泡的声化学活性研究 |
4.9 DP-DEEB声敏机制研究 |
4.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FoxO3在小鼠心脏氧化损伤及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
1.2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与百草枯(PQ) |
1.3 转录因子FoxO3 研究进展 |
1.4 衰老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FoxO3 保护H9c2 细胞氧化应激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FoxO3 调控心脏氧化应激的机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FoxO3 保护心肌细胞衰老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FoxO3 保护心脏衰老机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5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七章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特别鸣谢 |
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对阿霉素引起的小鼠心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异槲皮苷对吡柔比星致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D]. 张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还原响应型阿霉素二聚体前药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D]. 杨银贤. 沈阳药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D]. 汪戎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4]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D]. 刘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基于锰元素的纳米药物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 朱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单羟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D]. 孙艳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DT-010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谢彩鹏. 暨南大学, 2020(12)
- [8]n-3多不饱和脂肪酸延缓衰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端粒保护作用机制[D]. 陈景楠. 浙江大学, 2020(01)
- [9]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声动力疗法空化机制研究及声场优化[D]. 周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FoxO3在小鼠心脏氧化损伤及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常早上. 暨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