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株阴道念珠菌的菌群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MIC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葛子煦[1](2021)在《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念珠菌(Candida)是一类真菌,又被称为假丝酵母菌,是真菌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这类病菌在人体中主要是以共生的状态分布于阴道、口腔、皮肤以及消化道等人体器官中。Candida可能会引起皮肤表面的感染,更为严重的情况可能还会导致全身系统性的感染。有研究表明,白色念珠菌病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除控制其系统性感染、降低病死率外,寻找有效改善浅表感染、成本低、效果强的抗真菌治疗方法的需求十分迫切。在生物体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先天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天然免疫力的多肽,具有杀菌灭活、去除病毒、活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功效。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0多种AMPs,表明AMPs在生物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一些文献与临床实验验证了AMPs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Candida的协同作用。但是AMPs实验范围有限、应用程度较低,且AMPs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考虑到传统抗真菌药物的诸多弊端,结合大量研究,我们挑选了一些具有文献基础并且广泛应用的AMPs与传统抗真菌药物进行协同研究,进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检测(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筛选具有协同作用的AMPs与抗菌药组合,以期为念珠菌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近几年来,在诸多相关文献中常使用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C.parapsilosis)作为指示菌,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进行对比,以验证AMPs对C.albicans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C.albicans为工作菌,并设置C.parapsilosis为阳性对照,充分验证AMPs联合用药对C.albicans的抑制作用,增强实验说服力。在实验中,通过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最小抑菌浓度实验(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不同AMPs分别作用,包括AP16、AP16-K、KK-20、Mt6-21DLeu和Hst-5。结果表明,Hst-5的MICC.albicans、MBCC.albicans分别为32±10μg/m L、64±10μg/m L,其MICC.parapsilosis、MBCC.parapsilosis分别为16±10μg/m L、64±10μg/m L。表明Hst-5在对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抑菌与杀菌作用上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采用棋盘法确定了5种AMPs与6种抗真菌药ICZ、Am B、5-FC、VCZ、FCZ、PCZ联合作用对真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Hst-5&Am B对C.albicans抑制作用的FICI值为0.2±0.1,对C.parapsilosis抑制作用的FICI值为0.3±0.1,说明Hst-5&Am B联合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FICI<0.5)。为了进一步验证Hst-5&Am B对真菌的协同杀菌作用,再次使用棋盘法,分别选取20株临床分离的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作为受试菌株,发现Hst-5&Am B联合作用于C.albicans和C.parapsilosis的FICI指数均小于0.5,体现明显的协同作用;并且联合作用可以让Hst-5与Am B两种药物的MIC值都明显降低,提升了杀菌能力。另外,在芽管及菌丝抑制实验中,证实了Hst-5&Am B联合使用对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生长抑制的协同作用。为了充分了解Hst-5协同Am B抗真菌的原理,分别从细胞膜磷(Pi)通透性、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单独使用抗菌肽Hst-5作用C.albicans或C.parapsilosis时,培养基的Pi浓度均值分别为0.093±0.001μg/m L、0.090±0.002μg/m L,未对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产生影响;而当Hst-5&Am B联合作用于C.albicans或C.parapsilosis时,培养基的Pi浓度均值分别为0.263±0.010μg/m L、0.242±0.010μg/m L,相较于单独使用抗菌药Am B对细胞膜通透性的更强(p<0.05)。Am B单独作用时,能够使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值都增长50左右;而Hst-5&Am B联合作用时,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值均增长200左右,影响程度更显着(p<0.05)。Am B单独作用能够使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细胞膜的脂质产生过氧化损伤,Hst-5&Am B联合作用能够加重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升高而增加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以此初步验证了Hst-5&Am B是通过氧化损伤发挥了对C.albicans、C.parapsilosis的协同杀菌作用。总体来说,通过AP16、AP16-K、KK-20、Mt6-21DLeu和Hst-5五种AMPs单独作用的抗菌活性筛选,发现Hst-5对于C.albicans的抑制有着积极作用。在联合用药的抗菌效果研究中发现Hst-5能够与Am B对C.albicans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另外,初步阐明Hst-5协同Am B是通过过氧化损伤原理抑制C.albicans。本研究为AMPs在临床上的更好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寻找高效、便捷、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研究基础。
宋悦[2](2021)在《伊曲康唑联合Saps酶抑制剂利托那韦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不同培养基(RPMI 1640培养基与YCB-BSA培养基)在白念珠菌体外药物敏感性中的差异性;2.探讨唑类药物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R)联合Saps酶抑制剂利托那韦(Ritonavir,RIT)对白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1.收集2021年2月-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敏实验室初步筛选的可疑白念珠菌临床菌株32株,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鉴定;将鉴定后的菌株分别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M27-A4微量肉汤稀释法和酵母菌碳基-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YCB-BSA)进行伊曲康唑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判读、记录各自MIC50值,对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数值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否则以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选取第一部分中鉴定的白念珠菌菌株27株,以YCB-BSA为生长培养基,使用棋盘法进行RIT联合ITR体外药敏试验,实验结果参考CLSI M27-A4进行MIC50值判读。将第一部分中ITR单药的MIC记录为ITR-MIC1,与RIT联合后的MIC记录为ITR-MIC2,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以YCB-BSA为培养基时联合用药前后MIC50值的差异,如数值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则以(?)±S表示,否则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公式ITR-MIC1/ITR-MIC2计算ITR与RIT联合后的增效倍数,探究伊曲康唑联合Saps酶抑制剂利托那韦对白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1.经念珠菌显色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32株可疑临床菌株中有27株为白念珠菌;其中敏感菌株占52%(14株)、剂量依赖性敏感菌株占7%(2株)、耐药菌株占41%(11株)。2.不同培养基所得MIC50值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数值变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距(M±Q)表示,RPMI 1640组为0.1250±15.9375,YCB-BSA组为0.0625±0.0937,Z值为-2.1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耐药组中,RPMI 1640组为16.0000±8.0000,YCB-BSA组为0.0625±0.0625,Z值为-4.0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组中RPMI 1640组为0.0625±0.0312,YCB-BSA组为0.0625±0.0468,Z值为1.085,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剂量依赖性敏感组中RPMI 1640组与YCB-BSA组未计算出M±Q,计算Z值为-1.549,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以YCB-BSA为生长培养基的药敏试验中,对ITR单药MIC50值与ITR联合RIT的MIC50值进行统计分析:ITR单药组为0.0625±0.0937,联合用药组为0.0313±0.0000,Z值为-4.750,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RIT与ITR联合用药后可降低ITR的MIC50值,约74%(20/27)的受试菌株MIC值降低2~8倍。结论:1.本实验收集的部分临床菌株对伊曲康唑产生耐药,占比达41%。2.YCB-BSA培养基用于白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时,所得的MIC50值与RPMI 1640培养基的结果存在差异,且差异主要存在于耐药菌株中。3.RIT与ITR联合用药后可降低后者MIC值,在一定程度能对ITR产生增效作用。
苏婷[3](2021)在《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人类真菌病原体,既可引起皮肤和粘膜的浅表感染,也可诱发全身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现有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单一,长期使用引起耐药激增,多途径治疗念珠病的临床需求日益提高。现代研究表明乌拉草具有良好抑菌活性,其抑菌产品应用广泛,但其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匮乏。本研究通过开展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生物导向分离,筛选抑菌活性组分,并开展活性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作用靶点研究,挖掘乌拉草抗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为乌拉草药用资源开发、抗菌制剂成型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方法:1.考察乌拉草70%乙醇提取物(CM-70)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CM-70提取物,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组分,并初步分析该组分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CM-D90组分,筛选抑制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组分。2.通过测定活性组分90%乙醇洗脱组分(CM-D90)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影响。通过测定胞外蛋白、麦角甾醇含量,比较黏附作用、芽管生成、胞外磷脂酶分泌,测定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观察生物膜细胞形态,分别考察CM-D90组分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膜细胞的影响,进而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外活性及作用机制。随后考察硅胶分离活性组分对胞外蛋白含量、芽管生长、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筛选改变白色念珠菌细胞通透性、抑制菌丝生长、破坏生物膜作用机制的主要活性物质。3.分别构建小鼠口腔念珠病、系统性念珠病模型,考察CM-D90组分、G-20组分干预后小鼠生存及感染情况、靶器官损伤及菌丝定植状态、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内活性及作用机制。4.分析并初步鉴定G-20组分成分,并通过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该组分处理前后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差异,根据差异蛋白功能,明确G-20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增殖及菌丝形成的通路和靶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验证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抑制情况。采用qrt-PCR技术考察G-20组分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非同源蛋白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比较G-20组分中主要成分与菌丝形成关键蛋白结合能力,分析最佳结合成分与靶蛋白结合模式。结果:1.乌拉草CM-70提取物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125、500、62.5μg/m L。筛选发现大孔树脂分离组分中CM-D90具有显着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并推测指认出该组分中脂肪酸、黄酮等类的94个化合物。通过凝胶柱层析共从CM-D90组分分离获得57个组分,其中45个组分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筛选并确定G-20、G-32、G-46、G-51组分为主要抑菌活性组分。2.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M-D90组分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并对24 h内增殖产生抑制;能够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31.25μg/m L)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通透性引起胞内蛋白泄漏(≥62.5μg/m L);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性、芽管生长(≥62.5μg/m L)等毒力因子,并使白色念珠菌致密网状的生物膜结构变得松散,从而抑制生物膜细胞(SMIC50为125μg/m L)。进一步分析主要活性组分机制发现,G-51组分改变细胞通透性作用最强,G-20组分抑制芽管生成作用最为显着,且抑制生物膜能力最强(SMIC50为15.625μg/m L)。G-20组分为CM-D90组分抑制菌丝形成的主要活性组分。3.体内活性研究表明,浓度为65、130、260 mg/Kg的CM-D90组分干预口腔念珠病小鼠后,其舌背伪膜面积减小、菌丝定植降低,口腔内菌量减少,舌乳头损伤被修复,小鼠脾脏萎缩得到控制;而干预系统性念珠病小鼠后,其体重恢复,肾脏累积菌量降低、菌丝定植减少、结构恢复,炎性细胞侵润降低。32.5、65、130 mg/Kg的G-20组分能够抑制小鼠口腔、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清除靶器官菌落,缓解菌丝侵入,修复靶器官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CM-D90组分、G-20组分治疗后两模型的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IL-17和IL-22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降低体内炎症介质残留,缓解炎症损伤。3.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发现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的354个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差异蛋白功能显示G-20组分通过影响核糖体合成、叶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等途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通过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影响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经扫描电镜观察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受到极显着抑制,该组分为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主要活性组分。经qrt-PCR技术验证了G-20组分通过下调Asr2、Efg1、Sun41、Sec2的表达,影响菌丝形成及伸长,从而抑制菌丝生长。G-20组分主要成分与成药性较好的菌丝形成相关蛋白Efg1、Sun41、Sec2能够不同程度结合,热点残基具有相似性,呈现协同互补共同调控的特点,其中靛玉红、染料木素、α-亚麻酸、亚麻酸乙酯、亚油酸等具有潜在阻断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乌拉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G-20组分为其主要活性组分。该组分主要包含脂肪酸、黄酮、生物碱等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核糖体合成影响翻译过程,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抑制核苷酸合成影响DNA复制,并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及增殖;该组分可以通过阻断Efg1对菌丝特异蛋白启动和抑制菌丝特异蛋白Sun41、Sec2的表达,抑制菌丝形成及伸长,降低致病性。本研究挖掘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筛选出乌拉草可用于治疗口腔、系统性念珠病的成药靶点,为乌拉草抗真菌制剂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为乌拉草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董嘉琤[4](2021)在《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不同地区阴道念珠菌病临床分离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讨论我国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耐药情况。方法: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525株阴道念珠菌(白念珠菌503株,光滑念珠菌14株,热带念珠菌5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结果:525株阴道念珠菌中仅1株白念珠菌对雷夫康唑耐药,中国大陆9省收集的阴道来源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耐药比例为0.19%(1/525),对氟康唑的耐药比例为5.52%(29/525)。结论:在体外药敏实验中,中国不同地区阴道来源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较高,提示可以考虑雷夫康唑在阴道念珠菌病方面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估及耐药机制初探目的:研究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比较了雷夫康唑、氟康唑的体内抗真菌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耳念珠菌受到雷夫康唑、氟康唑胁迫后,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1.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雷夫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对15株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2.使用大蜡螟作为耳念珠菌的感染模型,通过测定大蜡螟的生存率、真菌菌载量,观察大蜡螟的组织切片,综合评价不同浓度的氟康唑、雷夫康唑的体内抗耳念珠菌作用。3.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雷夫康唑、氟康唑对耳念珠菌黏附作用相关基因(ALS5、HYR3),水解酶相关基因(SAP5、PLB1),真菌胞壁、胞膜以及胞外基质相关基因(ERG2、KRE6、EXG、ENG1)表达情况的影响;通过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质谱图像,观察雷夫康唑、氟康唑对耳念珠菌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雷夫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对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耳念珠菌对氟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的药物敏感性明显低于新型唑类药物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的抗菌活性优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与艾沙康唑、泊沙康唑以及棘白菌素相当。2.不同浓度氟康唑、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的体内抗真菌作用:耳念珠菌CBS10913、CBS12766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生存曲线、菌载量提示抗真菌药物可以明显提高耳念珠菌感染的大蜡螟的生存率,降低其菌载量。组织切片中,高浓度雷夫康唑组的大蜡螟真菌团块最少。3.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毒力及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MALDI-TOF MS:雷夫康唑、氟康唑处理后耳念珠菌的质谱图显示不同道尔顿的蛋白组分的表达量出现变化。(2)定量RT-PCR:通过比较不同浓度雷夫康唑、氟康唑处理后耳念珠菌的8组基因的表达,发现CBS12766毒力及耐药基因的表达均高于CBS10913。雷夫康唑组与氟康唑组相比,基因表达上调幅度更大。结论:雷夫康唑对15株耳念珠菌均体现了较好的抗菌活性,提示雷夫康唑也许能够应用于治疗耳念珠菌感染的相关疾病。大蜡螟实验证明CBS12766毒力强于耳念珠菌标准株CBS10193,雷夫康唑在体内实验中也体现了较强的抗耳念珠菌活性。通过比较基因的表达状态,我们发现耳念珠菌面对抗真菌药物的胁迫,会选择高表达耐药以及毒力相关的基因,以应对外界环境压力。与氟康唑相比,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造成的外界环境压力更大。第三部分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抗耳念珠菌的作用评价目的:测定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的体外抗耳念珠菌作用,分析二者联用是否有协同抗耳念珠菌的作用。方法: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棋盘法,测定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对15株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观察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对15株耳念珠菌的生长状态的影响,并根据MIC测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估两药联合抗真菌作用效果。结果:计算FICI可知,15株耳念珠菌的FICI范围为0.75~2,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用只有单纯的相加作用,无明显协同作用。观察耳念珠菌的生长状态,发现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联用能够减少伊曲康唑体外药敏实验中的“拖尾现象”。结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用仅体现相加作用。但肉眼观察两者联用体现了对耳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对以后的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璐[5](2020)在《无患子皂苷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无患子果皮中提取的物质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皂苷,研究已陆续表明,无患子皂苷具有抗菌、抗炎、美白和抗肿瘤等活性作用。本文以富含皂苷的无患子果皮水提发酵液为原料,探究了无患子皂苷对阴道炎症主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物膜作用,以期拓展无患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无患子皂苷活性成分组成分析。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其化学成分,发现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和倍半萜糖苷;用齐墩果酸为标准品对无患子皂苷进行定量,总的皂苷含量约达117.12 mg/mL,纯度为52.03%。2.无患子皂苷对浮游态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的抗菌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最小抑菌浓度为0.08 mg/mL(以皂苷计,下同),最小杀菌浓度为0.32 mg/mL;同时,在1 mg/mL作用浓度下,可以在较短时间(4 h)内达到93.07%以上的抑菌率。接着采用XTT还原比色定量法研究了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发现在低浓度下(0.16 mg/mL)可抑制早期形成的生物膜,在相对较高浓度下(0.64 mg/mL),可以清除成熟的生物膜,且与阳性对照(0.64 mg/mL氟康唑)相比,抑制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无患子皂苷可降低白色念珠菌菌体表面的粘附性和疏水性,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倒置荧光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无患子皂苷有效地降低了生物膜的形成密度和厚度,使细胞表面形态褶皱不平,抑制菌体聚集和菌丝的转化;利用qRT-PCR方法进一步深究了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无患子皂苷可以使白色念珠菌中与粘附和菌丝生长的相关基因ECE1、ALS3及HWP1表达水平下调,负转录调节因子NRG1表达水平上调,说明无患子皂苷通过减少粘附性和菌丝的转化来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生长。3.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小鼠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研究。通过构建小鼠阴道炎模型,观察并分析了治疗后无患子皂苷对组织病理学、真菌数量、炎症因子及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无患子皂苷治疗组6 d后真菌数量从3.57 log CFU/100μL降到1.84 log CFU/100μL,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LDH均低于未治疗组,且无患子皂苷可以减轻小鼠阴道上皮组织表面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此外,通过小鼠阴道菌群高通量测序,探究无患子皂苷对失调菌群的影响,对比模型组,经无患子皂苷治疗后的小鼠阴道菌群中的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的两大优势菌群的细菌组成比例发生改变,且与空白组的结构比例更为相似,细菌种类增多;具体来说,无患子皂苷治疗后,寡养单胞菌属和乳酸杆菌属两大菌属比例均有所增加,说明无患子皂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某些菌属至正常水平。综上所述,无患子皂苷可以较好地抑制白色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改善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病症,并使阴道菌群趋于正常。本文结果对无患子治疗阴道炎的医疗用途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李梦月[6](2020)在《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索体癣微生物菌落结构的演替规律;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常见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所保藏的益生菌筛选出最佳抗真菌菌株,探索其抑菌机理和产生的抑菌物质,并与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检测。从而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皮肤表面患处和距离患处3 cm远(患旁)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了解其演替规律。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集25例皮肤病患者的患处和患旁的50份皮屑样品,提取总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显示,在门的分类等级上,大约98%的序列属于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种类上的相似性,数量上的差异性。相对丰度排名前3的细菌属为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Staphylococcus,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旁中乳酸杆菌属比皮肤患处的相对丰富。所有样品的真菌菌落结构也较为相似,大约97%的序列属于Basidiomycota和Ascomycot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也存在相同的优势菌群,最丰富的两个属分别是Cryptococcus和Trichophyton,Cryptococcus在患处和患旁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1.0%和50.1%,Trichophyton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3.7%和17.9%,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处的白色念珠菌比皮肤患旁的丰富,马拉色菌则相反。通过鉴定皮肤病患者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为皮肤疾病或屏障结构受损下的微生物菌群鉴定研究奠定了基础。乳酸菌能分泌多种抗菌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本研究通过真菌培养和鉴定,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优势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建立的益生菌库,筛选出一株抗真菌效果最佳的益生菌,结果均为植物乳杆菌YM-4-3,将其发酵后探讨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抑菌物质破坏了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为了更准确的了解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YM-4-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将两者进行液体共培养,对白色念珠菌进行48 h抑菌实时监测,结果在含有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抑菌效果最好。两者共培养12 h后,p H值从小到大依次为:2.0%Na Cl<0.9%Na Cl<0.0%Na Cl<3.0%Na Cl。随后探讨抑菌物质的化学本质,发现其主要是有机酸、细菌素等,且不耐高温。通过q PCR技术检测不同盐浓度培养下细菌素的表达差异,探索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将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和白色念珠菌共培养于含有0.0%-3.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从转录组水平,对培养36 h的该菌株的植物乳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植物乳杆菌受到Na Cl的诱导后,在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细菌素的表达量普遍上升。最后,应用微量稀释法对六种常见抗真菌药物和四种不同盐浓度下益生菌发酵上清浓缩液进行体外抗真菌效果的评价,探讨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为解决传统药物治疗中诸如药物不良反应和真菌耐药性等问题奠定理论基础。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抑制效果明显;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抑制效果敏感。添加不同盐浓度的发酵上清浓缩液会降低抑菌效果,且发酵上清浓缩液最小抑菌浓度较高,但是抑菌效果明显,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
王海亮[7](2019)在《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白色念珠菌是寄生于70%健康人皮肤、生殖器、肠粘膜的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导致皮肤粘膜或全身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介入诊断和器官移植治疗技术的发展,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同时非白色念珠菌菌株不断增加,目前,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念珠菌菌株数量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念珠菌性间擦疹是发生在腋窝、乳房下、腹股沟等皮肤部位,以红斑、糜烂、渗出、脓疱为主要特征,主要由白念珠菌局部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湿润和浸渍的皮肤褶皱是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有利因素,且念珠菌具有多形性,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形态转换,并且可以形成生物膜,以此来逃避人免疫细胞的识别及对抗抗真菌药物的杀伤作用。中医学有“湿热生虫”的理论,并将念珠菌归属于虫邪范畴,苦寒燥湿法是中医学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念珠菌对现存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念珠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热门话题。我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在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药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方面均存在多样性,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探索。深入了解念珠菌的生物学特点、致病特点,了解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及中药的性质,利用现代中药学及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发研究新的抗念珠菌药物极具价值。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及现代中药学理论,选择具有苦寒性质的中药救必应为研究对象,观察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探讨救必应酸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理,为开发新的抗念珠菌药物奠定基础。目的:观察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探讨救必应酸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观察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原则,选取我科120例符合标准的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救必应溶液冷湿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天3次;对照组:氟康唑注射液冷湿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天3次。1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过程中皮损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和真菌转阴率。2.采用划线转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念珠菌性间擦疹菌株进行鉴定。3.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救必应酸对四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白色念珠菌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通过救必应酸干预后对四种念珠菌属的生长曲线的变化研究救必应酸的抑菌效能。4.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细胞结构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法观察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高效液相色普法观察救必应酸对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5.Weston-blot、RT-PCR探索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Ras-cAMP-PKA通路关键基因Ras1、Cdc35、Tpk1和RAS1、CDC35、TPK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治疗组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皮损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皮损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转阴率77.8%,对照组转阴率88.0%,两组真菌转阴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2.从门诊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中分离和鉴定的104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共67株,占总数的66.4%,非白色念珠菌占总数的33.6%。3.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救必应酸对4种念珠菌共16株念珠菌的MIC,结果显示: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4种菌株的MIC范围为8-32μg/mL;对白色念珠菌菌株CCZYY002 SMIC50为256μg/mL;救必应酸对热带念珠菌的4种菌株MIC为32-128μg/mL;救必应酸对光滑念珠菌的MIC为32-128μg/mL;救必应酸对克柔念珠菌的MIC为128-256μg/mL。救必应酸浓度介于8-1024μg/mL时,对四种念珠菌属生长曲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救必应酸均能平稳抑制四种念珠菌的生长。4.透射电镜下救必应酸可使白色念珠细胞细胞壁变薄,细胞核碎裂,胞质分散导致细胞死亡。碘化丙啶染色发现,256μg/mL、512μg/mL救必应酸分别导致9.232±2.6%和23.703±3.2%的PI阳性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56μg/mL的救必应酸处理后的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下降至5.60±1.02μg/mL,与生长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5.通过q RT-PCR检测,结果发现经256μg/mL救必应酸干预后,白念珠菌胞内部分氧化还原相关基因Ras1、Cdc35、和Tpk1的转录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Ras1,Cdc35和Tpk1分别下调了38%和30%和2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生物被膜12 h,救必应酸处理后的白色念珠菌菌株RAS1、CDC35、TPK1蛋白表达均下调,与空白组相比,下调36%和27%和24%。实验结论:1.救必应溶液冷敷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皮肤念珠菌生长,促进真菌转阴,无不良反应。2.本机构医院中念珠菌性间擦疹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占一定比例。3.救必应酸对四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不同,对生长曲线产生一定影响。4.救必应酸可破坏白色念珠细胞结构导致细胞死亡,碘化丙啶染色发现PI阳性细胞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影响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合成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细胞死亡。5.救必应酸可下调Ras-cAMP-PKA通路上部分关键基因Ras1、Cdc35、Tpk1和RAS1、CDC35、TPK1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的形成。
金蕾[8](2019)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菌群调查及其ERG5基因突变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一种由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近年来患者逐年递增,而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致病菌。由于抗真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及不合理应用,导致念珠菌的耐药性问题日渐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群特征及其耐药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发生率以及感染的主要念珠菌种类,探讨VVC患者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白色念珠菌的ERG5基因并测序分析,探讨白色念珠菌ERG5基因突变是否与其耐药性有关。方法:采集2018年6月-12月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获得285株念珠菌,再通过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验获得156株白色念珠菌及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并且对这156株白色念珠菌再次进行质谱鉴定。最后采用PCR技术扩增白色念珠菌ERG5基因并测序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初次检出的285株真菌中,白色念菌株156株(54.7%)、光滑念珠菌64株(22.5%)、热带念珠菌47株(16.5%)、克柔念珠菌12株(4.2%)和其他真菌6株(2.1%)。MALDI-TOF MS对156株初筛的白色念珠菌进行再次补充鉴定,结果显示有1株菌无法可靠鉴定出结果(质谱评分低于1.700分),其余均为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155株白色念珠菌均对5-氟尿嘧啶(5-FC)敏感,对两性霉素(AMB)、制霉菌素(NYS)敏感性达99.3%和98.7%,对酮康唑(KET)、氟康唑(FIU)、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OR)、克霉唑(CLO)、米康唑(MIC)、益康唑(ECO)耐药率分别为 43.59%、62.82%、61.54%、50.64%、50.64%、51.92%和 51.28%。挑选 7 株白色念株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在同一位点检出2个ERG5基因突变,其中一个为同义突变(G528A),另一个为错义突变(G528C)。结论:(1)本院VVC患者白色念珠菌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而非白色念珠菌逐渐上升。(2)当传统表型鉴定难以确定时,可通过质谱技术补充鉴定。(3)白色念珠菌对5-FC、AMB、NYS高度敏感,而对唑类药物耐药性增高,并存在交叉耐药和多药耐药现象。(4)白色念珠菌ERG5基因528位点突变可能与唑类药物的耐药性有关。
庞秋宇[9](2019)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基因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符合入组要求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病例,探讨我国VVC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对病原菌进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线索。了解致病菌的基因型分布,初步探讨疾病发生以及耐药性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拟确定为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将收集到样本通过芽管厚壁孢子试验、科马嘉显色培养基、质谱法(MALDI-TOF MS)以及分子生物学四种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同时收集调查问卷中患者的相关信息,统计并分析VVC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The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方案M27-A3的相关要求,采用酵母菌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检测收集的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和特比萘芬等8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通过采用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对鉴定为白念珠菌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用荧光标记的引物进行扩增,纯化后的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扫板,使用Genescan软件对片段的大小进行分析,确定白念珠菌菌株的基因型。结果:1、从2016年到2018年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皮肤病医院收集符合入组条件合计649个临床样本。其中单纯VVC有368例,占总样本的56.7%;复杂性VVC有299例,占总样本46.1%,其中RVVC有81例,SVVC有131例,妊娠VVC有68例,非念珠菌感染有3例,其他合并糖尿病和免疫抑制剂有15例。2、在649个临床样本中,白念珠菌检出数量为576株,所占比率高达88.75%。非白念珠菌数量合计73株,其中光滑念珠菌的数量最多为57株,克柔念珠菌次之9株,近平滑念珠菌4株,其他非念珠菌3株。3、576株白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的敏感率最高为99%,伏立康唑的敏感率最低为81.8%。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有41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产生耐药,耐药率达到7.1%。以流行病学折点(ECV)判定,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非野生型数量最多;泊沙康唑次之。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4、57株光滑念珠菌对泊沙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克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最低。近平滑念珠菌对六种药物都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5、576株白念珠菌一共得到43种基因型,其中30-45基因型菌株数量最多,白念珠菌的基因型主要为30-45、31-45和32-45,三种基因型所占比率之和达到55.56%,超过总样本数一半,呈明显优势分布。16-16、17-17、22-22三种基因型中单纯VVC的占比接近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为单纯VVC的优势基因型。复杂VVC的基因型主要分布在30-45、32-45、31-45和32-456、氟康唑耐药株位于30-45、32-45、32-48、30-47、32-46、34-45重复数较高的基因型较多。伏立康唑耐药株的基因型主要为38-46、30-46、30-47。伊曲康唑MIC值较高的菌株基因型主要为30-45、30-47、30-46。结论:1、白念珠菌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念珠菌感染比例也在增加,同时发现部分混合感染病例。复杂VVC的患者数目有所增长,应引起重视。复杂VVC的危险因素为妊娠和糖尿病,有无性生活,2545年龄阶段为易感人群,发病率较高。2、同一株白念珠菌可对多种药物产生交差耐药,治疗白念珠菌引发的VVC,可选择唑类药物作为经验性治疗;氟康唑耐药率较高因此不推荐治疗RVVC。特比奈芬用于治疗VVC无效。不推荐使用唑类药物治疗非白念珠菌引起的VVC,可选择两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替代。3、白念珠菌的基因型主要分布在为3032-45,单纯VVC的白念珠菌致病菌更加倾向为纯合子。复杂VVC的基因型和耐药株的基因型更倾向于分布在重复数较高的基因型。
田君琪[10](2019)在《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脾虚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补气药灰树花的主要成分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感染脾虚小鼠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补气健脾法治疗白色念珠菌病提供一定实验依据,进一步探索中医补气健脾法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将100只体质量范围为1822g且雌雄数目相等的SPF级昆明种小鼠采用分层随机法分至以下五组,依次命名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脾虚模型组)、C组(脾虚感染白念珠菌组,简称脾虚染菌组)、D组(氟康唑干预组)、E组(灰树花多糖干预组,简称灰树花干预组)。采取单日游泳、双日喂食甘蓝和灌胃猪油制备小鼠脾虚模型。脾虚造模两周后经口灌胃2×108CFU/mL白色念珠菌悬液制备感染模型。自灌菌后次日起,每日对D组和E组小鼠进行药液灌胃干预一次。D组灌入氟康唑药液(浓度:26mg/kg),E组灌入灰树花多糖溶液(浓度:10mg/kg),在此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变化。连续给药7天后称重小鼠;每只小鼠取一颗新鲜粪粒称重后将其稀释,于沙保氏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记录培养基中生长菌落数,统计出每克粪粒中活菌数量;处死小鼠后截取小肠空肠段并制备HE染色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病理改变;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法小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及一般状况的改变实验第14天即脾虚造模完成时,模型制备成功,出现体质量延缓增长,排便增加,便稀不成形等脾虚证典型症候。除A、B组未灌胃白色念珠菌外,其余各组均在菌液灌胃后,出现了体质量降低、进食减少等症状,一般状态较A组差。经药物干预一周后,两干预组体质量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一般状态恢复。B、C组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小鼠(P<0.05,P<0.01),C组体质量下滑尤为明显(P<0.01)。2.粪便中的活菌数测定灌药后第7天,A、D、E三组小鼠之间粪便活菌数无统计学差异,B、C组小鼠粪便活菌数明显高于A组(P<0.01),B组小鼠粪便活菌数与D、E组相比无显着差异,C组小鼠粪便活菌数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1)。3.各组镜下小鼠小肠黏膜的变化观察A组可见小肠黏膜连续,肠绒毛分布规律整齐,黏膜肌层厚度匀称。B组小鼠与A组相比,无明显病变发生,偶有小肠绒毛稀疏,排列不规则。镜下观察C组小鼠小肠绒毛缺失,小肠腺及绒毛分布极不规则,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侵及大量炎性细胞。D、E组小鼠经药物干预后,小肠黏膜病理改变逐渐恢复,镜下可见小肠腺及绒毛排列较为规则,炎性细胞较C组明显减少,但与A组仍有差异。4.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法小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程度实验结束后检测发现A组与B组小鼠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C组小鼠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01)。D、E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别,且二者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B两组(P<0.05,P<0.01)。结论:1.灰树花多糖能使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体质量增长趋于正常小鼠,并改善一般生存状态。2.灰树花多糖能使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的脾虚小鼠粪便中活菌数量大幅减少。3.灰树花多糖能改善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小肠黏膜病理改变。4.灰树花多糖能显着降低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
二、90株阴道念珠菌的菌群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MIC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0株阴道念珠菌的菌群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MIC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行病学 |
1.1.2 抗菌药物种类及抗菌机制 |
1.2 AMPs活性研究及介绍 |
1.2.1 AMPs定义与分类 |
1.2.2 AMPs的构效关系 |
1.2.3 AMPs的作用机制 |
1.2.4 AMPs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
1.3 五种AMPs概述 |
1.3.1 AP16 与AP16-K |
1.3.2 KK-20 |
1.3.3 Hst-5 |
1.3.4 Mt6-21DLeu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AMPs单独抗菌活性筛选 |
2.1 实验器材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菌种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五种AMPs的合成 |
2.2.2 真菌的培养 |
2.2.3 五种AMPs的 MIC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联合用药的抗菌效果研究 |
3.1 实验器材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菌种 |
3.2 实验方法 |
3.2.1 真菌的培养 |
3.2.2 微量棋盘稀释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六种抗真菌药抗菌效果 |
3.3.2 Hst-5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
3.3.3 Mt6-21DLeu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
3.3.4 KK-20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
3.3.5 AP16-K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
3.3.6 AP16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
3.4 讨论 |
第4章 Hst-5与AmB体外协同抗真菌的作用研究 |
4.1 实验器材和仪器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菌种 |
4.2 实验方法 |
4.2.1 真菌的培养 |
4.2.2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
4.2.3 Hst-5与AmB协同作用对真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2.4 芽管及菌丝抑制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Hst-5与AmB对40 株临床分离菌种的作用 |
4.3.2 Hst-5与AmB联合用药对真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3.3 Hst-5与AmB联合作用对芽管及菌丝抑制研究 |
4.4 讨论 |
第5章 Hst-5协同AmB抗菌机制研究 |
5.1 受试菌株 |
5.2 真菌培养基 |
5.3 主要化学实验试剂 |
5.4 仪器设备 |
5.5 实验方法 |
5.5.1 细胞膜磷通透性检测 |
5.5.2 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
5.5.3 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检测 |
5.6 实验结果 |
5.6.1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膜磷通透性的影响 |
5.6.2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5.6.3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5.7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伊曲康唑联合Saps酶抑制剂利托那韦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白念珠菌临床菌株收集、鉴定及药敏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受试菌株显色培养鉴定结果 |
2.2 受试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3 受试菌株对伊曲康唑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伊曲康唑联合利托那韦作用于白念珠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判读与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2.2 RIT 对 ITR 增效作用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乌拉草传统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
1.1 乌拉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 乌拉草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2 常见念珠病研究进展 |
2.1 口腔念珠病研究进展 |
2.2 系统性念珠病研究进展 |
3 白色念珠菌与宿主作用研究进展 |
3.1 白色念珠菌毒力因素 |
3.2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识别 |
3.3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反应 |
3.4 白色念珠菌免疫逃避策略 |
4 念珠病临床用药及作用机制 |
4.1 一线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
4.2 中药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分离及筛选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乌拉草提取物制备 |
2.2 乌拉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
2.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乌拉草CM-70 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
3.2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筛选 |
3.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
3.4 CM-D90 组分硅胶柱层析分离 |
3.5 硅胶分离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比较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乌拉草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
2.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
3 实验结果 |
3.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
3.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乌拉草活性组分体内抑菌活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
2.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影响 |
2.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
3.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的影响 |
3.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乌拉草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
2.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
2.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
2.4 成药靶点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
3.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
3.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
3.4 成药靶点考察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阴道念珠菌临床标本的菌种鉴定及保存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培养基及冻存液的制备 |
2.2 真菌接种、传代与冻存 |
2.3 真菌的菌种鉴定 |
3.实验结果 |
第二节 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实验准备 |
2.2 微量稀释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二章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估及耐药机制初探 |
前言 |
第一节 耳念珠菌的培养与鉴定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培养基的制备 |
2.2 接种培养并观察菌落形态 |
2.3 耳念珠菌的鉴定 |
3.实验结果 |
4.实验结论 |
第二节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实验准备 |
2.2 微量稀释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三节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内药物敏感性评估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内容 |
2.1 实验准备 |
2.2 测定适宜的菌液浓度制作大蜡螟感染模型 |
2.3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生存曲线 |
2.4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菌载量 |
2.5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组织切片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四节 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毒力及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MALDI-TOF MS对蛋白变化的描述 |
2.2 定量RT-PCR对基因表达的研究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三章 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抗耳念珠菌的作用评价 |
前言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联合用药的测定和评价方法 |
2.2 实验准备 |
2.3 微量稀释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的抗真菌作用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全文总结 |
论文相关综述 耳念珠菌鉴定,治疗和防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参加学术活动及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无患子皂苷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患子概况 |
1.1.1 无患子简介 |
1.1.2 无患子果皮的活性成分组成 |
1.2 无患子皂苷的生物活性 |
1.2.1 抑菌和杀菌活性 |
1.2.2 抗肿瘤活性 |
1.2.3 抗氧化活性 |
1.2.4 其他活性 |
1.3 无患子皂苷的开发和应用现状 |
1.4 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产生与控制 |
1.4.1 生物膜的形成和耐药性的产生 |
1.4.2 白色念珠菌生物膜药物的发展现状 |
1.5 阴道炎的介绍 |
1.5.1 阴道炎的介绍 |
1.5.2 VVC研究进展 |
1.6 阴道菌群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患子皂苷对浮游态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UPLC-TOF-MS |
2.2.4 无患子皂苷的含量和纯度的测定 |
2.2.5 时间-生长曲线 |
2.2.6 不同pH值下的浮游态白色念珠菌生长情况的测定 |
2.2.7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 |
2.2.8 时间-抑菌效果 |
2.2.9 酸度对无患子皂苷抑菌效果的测定 |
2.2.10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无患子水提发酵液的成分鉴定 |
2.3.2 无患子水提发酵液的定量分析 |
2.3.3 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 |
2.3.4 MIC和 MFC |
2.3.5 无患子皂苷的抑菌动力学 |
2.3.6 酸度对无患子皂苷抑菌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及其机制初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生物膜形成的测定 |
3.2.4 无患子皂苷对生物膜抑制能力的测定 |
3.2.5 聚集粘附性的测定 |
3.2.6 疏水性的测定 |
3.2.7 菌丝生长的观察 |
3.2.8 菌体表面形态的观察 |
3.2.9 生物膜密度和厚度的测定 |
3.2.10 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3.2.11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生物膜的形成 |
3.3.2 无患子皂苷对生物膜的影响 |
3.3.3 无患子皂苷对生物膜的密度和厚度的影响 |
3.3.4 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聚集性的影响 |
3.3.5 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表面粘附性的影响 |
3.3.6 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3.3.7 无患子皂苷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3.3.8 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制 |
3.3.9 无患子皂苷对白色念珠菌形成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患子皂苷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粘膜刺激实验 |
4.2.4 VVC小鼠模型的建立 |
4.2.5 患有VVC小鼠的治疗 |
4.2.6 小鼠阴道分泌物的pH测定 |
4.2.7 小鼠阴道粘液中真菌载量的测定 |
4.2.8 小鼠阴道粘液中IL-1β、IL-6、IL-8和LDH浓度的测定 |
4.2.9 小鼠阴道组织的病理切片、染色与观察 |
4.2.10 瑞氏染色检测小鼠阴道粘液中的白色念珠菌 |
4.2.11 阴道菌群的测定 |
4.2.1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无患子皂苷对阴道粘膜的刺激 |
4.3.2 VVC模型的建立 |
4.3.3 小鼠治疗情况记录 |
4.3.4 小鼠阴道内分泌物的pH变化 |
4.3.5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3.6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内真菌数量的影响 |
4.3.7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内炎症因子浓度的影响 |
4.3.8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9 测序所得的数据样本量分析 |
4.3.10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菌群相似度的影响 |
4.3.11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 |
4.3.12 无患子皂苷对小鼠阴道菌群群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化合物质谱图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6)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菌病的概述 |
1.1.1 真菌病的分类 |
1.2 体癣的概述 |
1.2.1 体癣病的危害 |
1.2.2 常见体癣病原真菌的介绍 |
1.3 皮肤微生物 |
1.3.1 皮肤与皮肤微生物 |
1.3.2 皮肤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
1.3.3 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
1.3.4 皮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4 真菌治疗的研究现状 |
1.4.1 抗真菌药物的机理 |
1.4.2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介绍 |
1.4.3 益生菌概述 |
1.4.4 植物乳杆菌的性质 |
1.4.5 植物乳杆菌的功能 |
1.4.6 益生菌抗真菌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1.6.2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
1.6.3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用试剂及配制 |
2.2.4 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提取 |
2.3.2 细菌16SrDNA和真菌ITS区域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2.3.3 测序结果分类鉴定 |
2.3.4 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样品信息 |
2.4.2 样品序列信息和多样性指数 |
2.4.3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4.4 不同位置细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2.4.5 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
2.4.6 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2.4.7 不同患病部位真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3 皮肤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
3.3.4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
3.3.5 植物乳杆菌YM-4-3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4.3 红色毛癣菌的生长速率 |
3.4.4 盐胁迫下抗真菌乳酸菌的筛选 |
3.4.5 植物乳杆菌YM-4-3抑制红色毛癣菌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
3.4.6 药敏试验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引物 |
4.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
4.3.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
4.3.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
4.3.4 乳酸菌来源抑菌物质化学本质及作用特性研究 |
4.3.5 荧光定量PCR |
4.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盐胁迫下抗真菌的乳酸菌筛选 |
4.4.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
4.4.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
4.4.4 乳酸菌来源抗真菌物质化学本质的研究 |
4.4.5 YM-4-3菌株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
4.4.6 药敏试验结果 |
4.4.7 发酵上清浓缩液的pH值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病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白色念珠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 |
综述二 念珠菌性间擦疹的研究现状 |
综述三 中药抗念珠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一资般料 |
3 研究方法 |
4 治疗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实验研究 |
第二章 念珠菌性间擦疹致病菌种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临床资料标本的收集 |
2.2 培养基的制备 |
2.3 真菌镜检及革兰染色 |
2.4 菌种鉴定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救必应酸体外念珠菌药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药敏试验 |
2.2.1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2.2.2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SMIC_(50)) |
2.2.3 救必应酸对念珠菌属的生长曲线产生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救必应酸对四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 |
3.2 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 |
3.3 救必应酸可对念珠菌属的生长曲线产生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救必应酸抑制白色念珠菌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实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构建(同实验二) |
2.2 透射电镜下观察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细胞结构的影响 |
2.3 碘化丙啶染色法观察救必应酸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渗透性改变的影响 |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白念珠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的变化 |
2.5 qRT-PCR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Ras-cAMP-PKA)相关基因Ras1、Cdc35、Tpk1的表达的变化 |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Ras-cAMP-PKA)RAS1、CDC35和TPK1 蛋白的表达 |
3 实验结果 |
3.1 救必应酸可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超微结构产生影响 |
3.2 救必应酸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的结构损伤产生影响 |
3.3 救必应酸可降低白念珠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 |
3.4 救必应酸可下调Ras-cAMP-PKA通路Ras1、Cdc35、Tpk1的表达 |
3.5 救必应酸可下调Ras-cAMP-PKA通路RAS1、CDC35和TPK1 蛋白的表达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附图 |
(8)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菌群调查及其ERG5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VVC患者菌株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念珠菌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唑类耐药白念珠ERG5基因突变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致谢 |
(9)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危险因素 |
1.2 病原菌 |
1.3 致病机制 |
1.4 药物治疗 |
1.5 基因分型技术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
2.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培养基制备 |
2.2 临床标本收集与分类 |
2.2.1 标本收集 |
2.2.2 临床资料收集 |
2.3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
2.3.2 菌株的冻存 |
2.3.3 病原菌的鉴定 |
2.3.3.1 芽管及厚壁孢子实验 |
2.3.3.2 科马嘉实验 |
2.3.3.3 质谱法 |
2.3.3.4 分子生物学方法菌种鉴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菌株鉴定结果 |
2.4.2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种分布 |
2.4.2.1 临床样本菌种分布 |
2.4.2.2 年龄与妊娠分析结果 |
2.4.2.3 妊娠VVC患者 |
2.4.2.4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
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3.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3.2 体外药敏试验方法 |
3.2.1 药物母液的配制 |
3.2.2 菌悬液的配制 |
3.2.3 质控 |
3.2.3.1 质控株的选择 |
3.2.3.2 质控的频率 |
3.2.4 无菌药敏96 孔板的配制 |
3.2.4.1 药液的稀释 |
3.2.4.2 加入菌悬液 |
3.2.5 结果判读 |
3.2.6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3 药敏结果 |
3.3.1 白念珠菌药敏结果 |
3.3.2 非白念珠菌药敏结果 |
3.3.3 复发VVC和严重VVC的MIC值分布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念珠菌基因型与疾病和耐药性相关研究 |
4.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4.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株活化 |
4.2.2 提取DNA |
4.2.3 微卫星法基因分型 |
4.2.3.1 PCR扩增 |
4.2.3.2 PCR产物纯化 |
4.2.3.3 扫板 |
4.2.4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PCR扩增结果 |
4.3.2 基因型结果 |
4.3.2.1 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2.2 妊娠VVC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2.3 单纯VVC和复杂VVC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2.4 复发性VVC和严重VVC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3 耐药菌株与基因型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脾虚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及TNF-α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90株阴道念珠菌的菌群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MIC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D]. 尹葛子煦. 吉林大学, 2021(01)
- [2]伊曲康唑联合Saps酶抑制剂利托那韦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 宋悦.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苏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D]. 董嘉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无患子皂苷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活性研究[D]. 李璐. 江南大学, 2020(01)
- [6]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D]. 李梦月.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病的临床疗效评价[D]. 王海亮.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菌群调查及其ERG5基因突变研究[D]. 金蕾. 苏州大学, 2019(05)
- [9]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基因型研究[D]. 庞秋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脾虚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及TNF-α表达的影响[D]. 田君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