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属植物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军[1](2014)在《刺葡萄遗传多样性鉴定及栽培性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ex.)是葡萄科葡萄属东亚种群的一种野生种质资源,对黑痘病、白粉病、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的抗性强,是耐湿热与抗病的重要资源。刺葡萄果实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白藜芦醇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是加工的优质原材料。本论文以52份刺葡萄资源作为试材,通过ISSR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分析刺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多样性的分类结果,从各组群中选取代表性的25份材料对其进行表观形态学和孢粉学研究,以分析刺葡萄各类型的植物学及孢粉形态差异,为刺葡萄资源的筛选与鉴定奠定基础。基于刺葡萄植物学与孢粉学研究结果,筛选出16份刺葡萄类型对其进行物候期观察、扦插生根及光合特性等栽培性状评价。最后,根据刺葡萄各类型栽培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刺葡萄的特色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灰霉病和霜霉病抗性鉴定,为进一步筛选刺葡萄的抗性资源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I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各刺葡萄类型遗传多样性丰富,筛选出13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13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6个,占83.45%。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对照组8份外缘资源均在刺葡萄种群外,52份刺葡萄类型分为三大组群:两大江西刺葡萄组群和湖南与福建刺葡萄组群。(2)花器、叶片、果实、种子的表型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中,变异范围4.98%-28.57%,得出第1主成分是果粒的形态性状,第2和第3主成分是叶片的形态特征值,第4主成分是种子的形态性状,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168%,能够较客观地揭示刺葡萄种质主成分构成向量特性及其相对重要性。(3)孢粉学结果表明:刺葡萄两性花和雄能花属等极、辐射对称轴花粉,属N3P4C3型花粉粒。按花粉粒的大小刺葡萄类型可以分为四类:大型花粉粒、较大型花粉粒、中型花粉粒和小型花粉粒,同时根据花粉粒的大小,可将25个刺葡萄类型分为原始类型、较原始类型和进化类型。雌能花花粉形状不规则,两性花和雄能花花粉形状大多为长圆球形和超长圆球形,具有3条萌发沟。花粉外壁纹饰特征有穴状、网状、疣状三种类型,且从穴状→网状→疣状进化,从孢粉学表明剌葡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物候期、扦插生根和光合特性等栽培性状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刺葡萄的物候期略有不同,其物候期比腺枝葡萄和华东葡萄早。综合扦插成活率、平均根粗、平均生根条数、新梢粗度和新梢节间长度等评价因素,硬枝扦插表现效果较好的为江西-9刺葡萄,其次为白刺葡萄。刺葡萄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胞间C02浓度等呈正相关。(5)遗传多样性与栽培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了4个特色刺葡萄种质资源,分别为白刺葡萄、江西-9刺葡萄、芷江Co60辐射刺葡萄、浏阳刺葡萄雄株。其中,白刺葡萄属高光合效率型、高光能利用率型和高水分利用效率型;江西-9刺葡萄扦插成活率和生根能力均较强;芷江Co60辐射刺葡萄属叶绿素a、b积累型,C02高利用型和水分高利用型,低消耗型种质资源。浏阳刺葡萄雄株叶型小,萌芽期早,为网状极面纹饰,聚类分析为单独一类。(6)抗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刺葡萄类型对灰霉病的抗性均较强;浏阳刺葡萄雄株为霜霉病的轻度感病类型外,其它3个刺葡萄类型均为霜霉病的中感类型,刺葡萄雄株株系是选育抗病资源的重要材料。刺葡萄对灰霉病和霜霉病的抗病性与单宁、木质素、叶面蜡质含量呈正相关,与气孔密度呈负相关。刺葡萄对灰霉病抗病性与PPO、POD的活性升高幅度呈正相关;对霜霉病的抗病性与PPO、POD的活性下降幅度呈负相关。
刘昆玉[2](2014)在《腺枝葡萄鉴定与评价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腺枝葡萄(Vitis adenoclada Hand.-Mazz)是一种中国特有野生葡萄种类,广泛分布于湖南省、福建省、广西区等长江以南省区。本论文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葡萄教学科研基地收集的腺枝葡萄的不同类型及引自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腺枝葡萄等为试材,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进行扦插生根与嫁接亲和力及光合特性研究,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对腺枝葡萄抗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进行鉴定,为进一步开展葡萄抗性育种以及探明腺枝葡萄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腺枝葡萄根据花器官的形态,分为三种类型,即两性花类型、雄花类型和雌花类型;最主要的特征是嫩枝具有紫红色腺毛。在外观形态上,三种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别,雄株不着生果粒是其主要区别。2.腺枝葡萄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物候期基本相同,在湖南省长沙市,4月中旬开始萌芽,6月上、中旬开始开花,9月下旬果实充分成熟,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植株落叶,进入休眠。3.硬枝扦插成活率腺枝葡萄较华东葡萄高,但较巨峰(成活率95%左右)及栽培葡萄品种低。插穗直径以8~10mm成活率最高。红宝石无核、红地球、美人指、粉红亚都蜜等栽培品种以腺枝葡萄为砧木,嫁接成活率为40%-70%,明显低于5BB、贝达、刺葡萄、华佳8号等砧木。嫁接后成枝率、结果枝率、接穗叶面积也低于其他砧木,但抗病性明显强于5BB、贝达、华佳8号等三种砧木。4.在相同的有效辐射强度下,腺枝葡萄的光合能力比毛葡萄弱。腺枝葡萄的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其光饱和点为15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90μmolm-2s-1。腺枝葡萄的胞间C02浓度较高,在较低浓度C02的条件下,C02的利用能力相对较强。5.腺枝葡萄对葡萄黑痘病和葡萄霜霉病的抗性较强;在与抗霜霉病相关的生化指标中,腺枝葡萄叶片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发病时间逐渐推移而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随发病时间逐渐推移呈上升趋势;与抗黑痘病的相关的生化指标中,腺枝葡萄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发病时间逐渐推移逐渐上升,而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则随发病时间逐渐推移呈先上升,随后下降的趋势。6.以腺枝葡萄等19份葡萄材料叶片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种间分布在0.0705~2.3762,变化幅度很大,反映出腺枝葡萄种内的形态多样性,也充分反映了葡萄属植物种类的形态多样性。7.建立了EST-SSR反应体系,适合于腺枝葡萄。用形态学差异较大的维多利亚,腺枝葡萄-1,户太8号,贝达等4个葡萄种类和品种,用16对EST-SSR引物进行筛选,一共筛选出8对引物,其多态性较好,再进一步进行扩增,共扩增出49条DNA带,有37条具有多态性,占总数的75.51%。8.本研究对腺枝葡萄等23份葡萄资源与品种进行EST-SSR分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相似系数0.8为临界值时,可将试验材料分为8个类群。腺枝葡萄与毛葡萄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556,亲缘关系比较近,腺枝葡萄与毛葡萄归为一组。
王倩[3](2011)在《中国野生毛葡萄抗黑痘病抑制消减杂交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文中提出葡萄是世界性的重要水果,深受人们喜爱。葡萄黑痘病(Spheceloma ampelinum de Bary)是危害欧洲葡萄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危害葡萄的产量及质量。研究葡萄与黑痘病病原菌的互作机制,对于揭示葡萄抗黑痘病的机理及葡萄抗病分子育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黑痘病菌诱导的高抗葡萄黑痘病的中国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商-24抑制消减文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的差异cDNA片段进行功能注释与分类,并进行表达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以高抗葡萄黑痘病的毛葡萄商-24叶片为材料,采用喷雾法接种黑痘病菌,构建了未接种对照为试验驱动方(Driver),接种黑痘病菌后12 h、24 h、48 h、72 h和120 h等5个时间点的混合样为试验方(Tester)的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挑取了1024个克隆,经过序列测定、去除污染、重复、低质量(﹤100 bp)的序列后,共得到670个高质量的EST序列,将其登录GenBank,序列号为HS102358HS103027;经过序列拼接和组装,得到461个Unigenes,包括85个Contigs和376个Singletons。2.将所得的Unigenes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 X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70条EST序列(占80.3%)与已知功能基因同源性很高,86条EST序列为(占18.7%)功能尚未确定的假设蛋白,5条EST序列(占1.0%)在GenBank中无任何同源性,推测这些没有任何同源性的基因可能是新的抗病相关基因,或变异度较高的cDNA非编码区。对功能已知的EST序列,其功能主要涉及抗病信号转导、转录调节、泛素化途径、活性氧代谢、过敏反应、防卫反应、初级代谢、次生代谢、系统性获得性抗性等。就BLAST对比同源性最高的基因的来源看,大部分来源于葡萄(Vitis vinifera L.)、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玉米(Maize)、蓖麻(Ricinus communis)、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烟草(Nicotiana tabacum)、苜蓿(Medicago)和水稻(Oryza sativa)等。3.利用Gene Ontology(Go)对获得的ESTs分类,分别从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功能注释。在生物过程中,以细胞代谢过程(包括能量代谢,脂代谢,蛋白代谢等)及胁迫响应相关的EST数量最多,分别为116(占11.1%)和79个(占7.6%);在分子功能分类中,以分子绑定(包括蛋白结合,核酸结合及碳水化合物结合)、催化活性及水解酶活性相关的EST数量较多,分别为108(占17.0%)、94(占14.8%)和62(占9.7%)个。表明在黑痘病菌侵染毛葡萄商-24后,许多细胞代谢相关与胁迫响应相关的生物过程参与了植物抗病过程,且与这些代谢过程的相关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分子绑定、催化功能、水解酶活性这三个方面。4.在此基础上,依据功能分类,从文库中筛选了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个与信号转导相关、3个与泛素化途径相关、3个与活性氧代谢相关、1个与过敏反应相关、8个为防卫基因(其中6个参与次生代谢过程)、3个为转录因子、1个为次生代谢物转运蛋白和1个为未知功能基因等,采用Real time PCR技术进行了接种黑痘病菌后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和120 h等8个时间点的表达分析。经验证其结果与抑制消减杂交实验一致,22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均为黑痘病菌诱导型相关基因,且属于上调基因。5.从中国野葡萄毛葡萄商-24抗黑痘病SSH文库中克隆到一个参与植物抗病防卫反应的PR-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529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5’端非编码区长13 bp,3’端非编码区长33 bp,编码160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毛葡萄商-24 PR-1(VqPR-1)编码的蛋白与葡萄属的欧洲葡萄(VvPR-1)、沙地葡萄(VsPR-1)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毛果杨(PtPR-1)、蓖麻(RcPR-1)亲缘关系较近,与欧洲油菜(BnPR-1)的亲缘关系较远。半定量PCR表明PR-1基因在毛葡萄商-24的花、叶和茎中呈组成型表达,且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卷须和果皮中几乎检测不到它的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PR-1在黑痘病菌侵染8 h时和120 h时表达量均达到高峰,其表达量分别为本底表达水平的8.7倍与4.3倍,表明PR-1在抗黑痘病的防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SAR反应的趋势;通过病原菌接种表达分析与激素诱导表达分析,推测在黑痘病菌侵染早期(03 h),水杨酸(SA)与乙烯(Eth)作用协同,茉莉酸(JA)的表达受到抑制;在病菌侵染后期(348 h),SA、JA、Eth三者对PR-1的调节作用是协同的。
张剑侠,王跃进,杨亚洲,余皓[4](2010)在《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DNA探针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依据中国野生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抗黑痘病(Sphaceloma ampelinum)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的全长序列,设计合成了两个寡聚核苷酸R1(5’-CAGAGGTCCCTAGCTAAT-3)’和R2(5’-ACA ATCACCCAACTCCTC-3)’作为引物。首先对获得该RAPD标记的种间杂交组合白河-35-1(V.pseudoret-iculata clone Baihe-35-1)×佳利酿(V.vinifera cv.Carignane)亲本及其F251株进行PCR分析,其中寡聚核苷酸R2能在抗黑痘病植株中扩增出约1100bp的DNA片段。进一步用R2对另一种间杂交组合广西-1(V.pseudoreticulata clone Guangxi-1)×京可晶(V.vinifera cv.Jingkejing)F1339株进行PCR检测,R2能在抗病植株中扩增出约1100bp的DNA片段。最后用R2对48份葡萄资源包括中国野生葡萄、美国野生葡萄和欧洲葡萄进行了PCR检测,在抗病株系和品种中也能扩增出这一片段。结果表明,获得的约1100bp特异片段为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CAR)标记,凡扩增出该SCAR标记的植株即是抗黑痘病基因的携带者和抗黑痘病性状的表达者。将该SCAR标记克隆与测序,其实际长度为1110bp,命名为SCS03-1110。获得该SCAR标记的18bp寡聚核苷酸R2(5’-ACAATCACCCAACTCCTC-3)’具有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DNA探针作用。
方芳[5](2010)在《腺枝葡萄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文中提出腺枝葡萄(V.adenoclona Hand.-Mazz.)是中国特有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之一,分布非常广泛。本文主要研究几个葡萄种类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并对其进行鉴定,从而分析得出腺枝葡萄的抗病性,将为进一步揭示腺枝葡萄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病机理和开展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研究和分析了黑痘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和霜霉病病菌液鉴定检测,从而对两种病的病原物进行抗性评价及初步鉴定。本文利用分离鉴定出的葡萄黑痘病菌和通过已感霜霉病病叶所配制的病液,对从湖南农业大学葡萄教学基地提供的5个葡萄种类进行了抗性接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葡萄种类中,毛葡萄在所有的接种试验中均没有表现出感病症状,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强;腺枝葡萄对两种病害的抗性较强;刺葡萄比较抗黑痘病,不抗霜霉病;户太8号对霜霉病的抗性强,不抗黑痘病;红地球对两种病害都不抗病,属易感病的葡萄品种。同时探讨了腺枝葡萄对葡萄霜霉病和黑痘病的抗性与其感病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四项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试验结果如下:1.在抗霜霉病的生化指标研究中,随着发病时间逐渐推移,葡萄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2.在抗黑痘病的生化指标研究中,随着发病时间逐渐推移,葡萄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呈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张剑侠,王跃进,张艳艳,周邦军[6](2009)在《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辅助育种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对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00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标记实际长度是1354bp,因此更名为OPS03-1354,其GenBank登录号为DQ350885。该标记序列与99条来自欧洲葡萄的EST有同源性,其中与1条来自赤霞珠叶片感染葡萄皮尔斯病病原菌后获得的EST同源性为82%,与2条来自赤霞珠果实在不同发育期获得的EST同源性分别为80%和85%。该序列与1条来自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叶片接种霜霉病病原菌后获得的EST同源性为67%。该序列编码葡萄的一种假定蛋白。此外,应用该标记对中国野生葡萄与欧洲葡萄的种间杂交广西-1×京可晶F1代339株、白河-35-1×佳利酿F2代207株进行了辅助选择。
肖欢[7](2009)在《中国野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与黑痘病病原菌的分离》文中研究表明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 Schw. Burr.)、黑痘病(Sphaceloma ampelinum(de Bary))是危害欧洲葡萄重要的真菌病害,中国野葡萄对多种真菌病害具有丰富多样的抗性,将中国野葡萄抗性基因和欧洲葡萄品质性状相结合培育抗病优质葡萄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是在课题组前期研究获得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抗白粉病差异cDNA T11GC/B0315-428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野葡萄白粉病抗性基因,并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我们还对葡萄黑痘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用形态学、分子学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这些都为下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欧洲葡萄抗病性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根据获得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抗白粉病差异cDNA T11GC/B0315-428设计特异引物,采用5’RACE与3’RACE克隆了抗白粉病相关基因4条cDNA序列,其大小分别为3029 bp、3031 bp、1894 bp、3031 bp。同源性分析表明,核苷酸及与欧洲葡萄GenBank登录号为AM469847、AM428384、AM428732、AM458893、AM453407、AM481825、AM427026、AM425354、AM453008、AM430212、AM462680等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2.采用常规组织法对陕西杨凌葡萄黑痘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病原菌菌株24个,并对菌株YL018进行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及病原菌DNA同源性分析。利用ITS区域通用引物ITS1-F/ITS4进行病原菌DNA PCR扩增,将获得的病原菌rDNA-ITS区域的DNA序列进行Blast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菌株YL018与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Y826763、AY826762和AY826764的Elsinoe ampelina位于一个分支上。从而证明分离到了陕西杨凌葡萄黑痘病病原菌。也为进一步研究在病原菌侵染葡萄过程中,植物防御系统中酶类物质的变化及作用做好了前期基础。
张艳艳[8](2008)在《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和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抗病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 W.T.Wang)白河-35-1(Baihe-35-1)与感病的欧洲葡萄(V.vinifera L.)佳利酿(Carignane)杂交F1、F2代为主要试材,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对这些杂种后代进行抗霜霉病的鉴定,研究了中国野生葡萄抗霜霉病的遗传表现。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中国野生葡萄抗霜霉病基因的RAPD标记,并对所获得的标记进行序列分析,不仅为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DNA依据,而且为进一步的葡萄抗病基因的定位作图以及依据图谱克隆抗病基因奠定了基础。此外,对已获得的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进行分析验证。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对520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中国野生葡萄白河-35-1抗霜霉病基因的6个RAPD标记,经克隆测序,这些标记的大小分别为369 bp,527 bp,615 bp,677 bp,1224 bp和725 bp,故分别命名为:S294-369,S202-527,S382-615,S221-677,S416-1224和S390-725。2、通过分析这6个RAPD标记在F2代植株中的表现,证明这些标记都与霜霉病抗性基因相连锁,符合率分别为:72%,68%,75%,71%,69%和71%,这将为葡萄抗霜霉病育种的早期选择提供分子依据。用Joinmap 3.0对这6个RAPD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它们相互之间没有连锁关系,分属于不同的连锁群。因此可以推定,这6个RAPD标记分别标记位于不同连锁群的抗霜霉病基因。3、对所获得的抗霜霉病标记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序列都与近年登录GenBank的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极高的同源性,介于94%~98%。Blastx结果显示S382-615,S416-1224,S390-725都是编码未命名的葡萄蛋白序列。其中由S382-615翻译而来的氨基酸序列有41(41/86,47%)个氨基酸与香蕉转位酶类似蛋白相同,有34(34/88,38%)个氨基酸与拟南芥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二聚化包含结构域的蛋白相同,而此蛋白参与植物体内的特定调节机制。S390-725与苜蓿丙酸脱卤酶超家族(The haloaciddehalogenase,HAD)subfamily IB hydrolase hypertheticalⅠ有31个(31/46,67%)氨基酸相同,而此酶的功能目前尚未探明,初步推断可能与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和植物的抗病、抗逆性有关。这些标记片段登陆GenBank后的序列号分别为F1107280,F1107282,F1107279,F1107281,F1107277和F1107278。
程玉文[9](2007)在《中国野生葡萄副梢性状及其长度RAPD标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生产上对葡萄副梢主要采取人工去除的办法,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葡萄种质描述符中还没有关于副梢特征的描述。对葡萄副梢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使其成为野生葡萄或葡萄品种性状描述的一个新指标,同时利用育种方式获得短副梢或副梢低形成率的葡萄新类型,对未来的葡萄研究工作和生产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中国葡萄属野生种17种46株系,河岸葡萄及杂交组合(燕山—1×河岸葡萄)83株F1代共130份材料为试材,调查了葡萄副梢平均长度和副梢形成率,对供试材料的副梢遗传特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副梢长度进行了RAPD标记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葡萄副梢平均长度和副梢形成率类型广泛,同一种不同株系表现类型也不同,均表现出质量性状的特征。葡萄副梢表现出比较稳定的遗传性特征,可考虑作为葡萄品种分类性状之一。2.杂交组合(燕山—1×河岸葡萄)F1代副梢长度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的特征,F1代副梢形成率表现出遗传优势,有数量性状的特征。这说明中国野生种葡萄和美洲种葡萄河岸葡萄在副梢长度和形成率上有不同的遗传模式。要选育低副梢长度和低副梢形成率的植株,中国野生葡萄优于美洲葡萄。3.以杂交组合(燕山—1×河岸葡萄)F1代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与RAPD技术,获得了1个与中国野生葡萄副梢长度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OPB07(CCTTGACGCA)—2000。根据该标记在F1代群体的表现,得出标记OPB07(CCTTGACGCA)—2000与副梢长度主效基因距离为19.3cM。为葡萄短副梢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向智莉[10](2006)在《湖南省野生葡萄的RAPD分析和刺葡萄生物学性状研究》文中认为湖南省野生葡萄资源丰富,广泛分布在我省湘西北山区、湘南等山地,在长期的演化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种质类型,本课题选取湖南部分野生葡萄,利用RAPD技术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对刺葡萄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针对选取的12个种36个株系,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引物16条,进行了RAPD扩增;共扩增出105条DNA条带,其中86条具有多态性,将RAPD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共聚为六类;在选取的12个葡萄试材中,刺葡萄组与毛葡萄组亲缘关系较近。2.四种不同表现型刺葡萄之间扩增出31个特异标记,可利用S1392等引物将它们区分开来。但扩展到所有葡萄材料当中,并非所有的特异标记都具有特异性。3.四种不同表现型刺葡萄共有特点为新梢、叶柄及叶脉上密布直立或先端弯曲的刺状物,但各产地的刺葡萄物候期差异较明显,萌芽期、成熟期差异较大。芷江产地的刺葡萄萌芽最早,比对照品种巨峰晚28d;成熟期最晚的为麻阳产地的刺葡萄,比巨峰晚62d。4.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四种刺葡萄试材均能感染黑痘病,但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远优于对照品种巨峰;供试刺葡萄品种易感染霜霉病,抗霜霉病能力弱,有些品种的抗霜霉病能力弱于对照品种巨峰。
二、葡萄属植物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属植物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刺葡萄遗传多样性鉴定及栽培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分类研究 |
1.1.1 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
1.1.2 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研究 |
1.2 葡萄栽培性状研究 |
1.2.1 扦插繁殖研究 |
1.2.2 光合特性研究 |
1.2.3 抗病性研究 |
1.3 刺葡萄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1.3.1 刺葡萄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3.2 刺葡萄研究的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ISSR标记分析刺葡萄遗传多样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刺葡萄DNA |
2.2.2 刺葡萄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
2.2.3 引物筛选及退火温度的确定 |
2.2.4 刺葡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刺葡萄叶、花、果和种子表型性状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刺葡萄叶形结构特征 |
3.2.2 刺葡萄花器性状研究 |
3.2.3 刺葡萄果实性状 |
3.2.4 刺葡萄种子性状 |
3.2.5 分类学性状变异分析 |
3.2.6 主成分分析 |
3.2.7 刺葡萄各类型表型综合性状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刺葡萄花粉形态学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粉极性、类型及大小 |
4.2.2 花粉形态 |
4.2.3 花粉外壁纹饰 |
4.2.4 花粉萌发沟 |
4.2.5 刺葡萄各类型花粉综合性状结果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刺葡萄栽培性状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刺葡萄物候期及农艺性状观察 |
5.2.2 刺葡萄扦插生根情况 |
5.2.3 刺葡萄光合特性研究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刺葡萄对灰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葡萄灰霉病接种结果 |
6.2.2 葡萄霜霉病接种结果 |
6.2.3 叶片结构特征对抗病性的影响 |
6.2.4 叶片相关理生化指标对抗病性的影响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全文总结和创新点 |
7.1 全文总结 |
7.1.1 刺葡萄各类型的遗传多样性 |
7.1.2 刺葡萄各类型的栽培性状 |
7.1.3 特色资源的筛选 |
7.1.4 刺葡萄的抗病性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腺枝葡萄鉴定与评价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立论依据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野生葡萄的评价与鉴定 |
1.2.2 野生葡萄资源评价研究 |
1.2.3 葡萄真菌性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
1.2.4 EST-SSR分子标记研究现状 |
1.2.5 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属植物研究上的应用 |
第二章 腺枝葡萄植物学性状与生物学特性观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物候期观察 |
1.2.2 生物学性状研究 |
1.2.3 果实品质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观察 |
2.2 植物学性状 |
3 讨论与小结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三章 腺枝葡萄扦插成活率与嫁接亲和力研究 |
1 腺枝葡萄扦插成活率探讨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1.2.1 插穗的选取 |
1.1.2.2 插穗的剪取 |
1.1.2.3 插穗的扦插 |
1.1.2.4 统计扦插成活率 |
1.1.3 扦插后苗木的管理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扦插成活率 |
1.2.2 插穗粗度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
1.2.3 插穗长度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
1.3 讨论 |
2 腺枝葡萄嫁接亲和力研究 |
2.1 试验时间与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相关指标的测定 |
2.2.1.1 不同砧穗组合的愈合率、成活率调查 |
2.2.1.2 不同砧穗组合生长发育、结实情况的调查 |
2.2.1.3 不同砧穗组合的物候期调查 |
2.2.1.4 不同砧穗组合真菌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 |
2.2.2 不同砧穗组合叶片不同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3 不同砧穗组合果实品质的测定与分析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砧穗组合果实外观品质的测定与分析 |
2.3.2 不同砧穗组合果实内在品质的测定与分析 |
2.3.3 不同砧穗组合叶面积的比较 |
2.3.4 葡萄不同站穗组合物候期的比较 |
2.3.5 葡萄不同姑穗组合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的比较 |
2.3.6 葡萄不同砧穗组合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2.3.7 葡萄不同站穗组合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
2.3.8 葡萄不同站穗组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
2.3.9 葡萄不同砧穗组合对接穗过氧化物酶含量的比较 |
2.3.10 葡萄不同站穗组合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3.11 葡萄不同站穗组合对果实内质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葡萄不同砧穗组合对嫁接亲和力的影响 |
2.4.2 葡萄不同站穗组合营养生长状况的比较 |
2.4.3 不同葡萄砧穗组合对物候期的影响 |
2.4.4 不同葡萄站穗组合对接穗品种抗病能力的影响 |
2.4.5 葡萄不同贴穗组合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腺枝葡萄光合特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供试材料 |
1.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2 试验方法 |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3 测定方法 |
1.3.1 三种野生葡萄资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的测定方法 |
1.3.2 三种野生葡萄资源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测定方法 |
1.3.3 三种野生葡萄资源CO_2饱和点和CO_2补偿点的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野生葡萄资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 |
2.2 三种野生葡萄资源光响应曲线 |
2.3 三种野生葡萄资源CO_2响应曲线 |
2.4 光照强度对三种野生葡萄资源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腺枝葡萄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
1 葡萄黑痘病菌和霜霉病菌的分离、鉴定与保存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1.2.1 病菌分离的培养基及配置方法 |
1.1.2.2 葡萄黑痘病病原菌的分离方法 |
1.1.2.3 霜霉病病菌液的配制试验 |
1.1.3 病原菌的纯化、保存和病原菌的再分离 |
1.1.3.1 病原菌的纯化 |
1.1.3.2 病原菌的保存 |
1.1.3.3 病原菌的再分离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2 不同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和霜霉病的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接种菌液制备 |
2.2.1.1 真菌孢子计数方法 |
2.2.2 离体接种方法 |
2.2.2.1 葡萄黑痘病离体接种方法 |
2.2.2.2 葡萄霜霉病离体接种方法 |
2.2.3 活体接种试验方法 |
2.2.3.1 黑痘病菌液配制及田间接种 |
2.2.3.2 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方法 |
2.2.4 葡萄抗病性分级标准 |
2.2.4.1 葡萄病害的抗性分级和计算方法 |
2.2.4.2 葡萄叶片的病情指数调查及分级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离体接种试验结果 |
2.3.1.1 葡萄黑痘病离体接种试验结果 |
2.3.1.2 葡萄霜霉病离体接种试验结果 |
2.3.2 不同田间接种发病情况 |
2.3.2.1 不同种类的葡萄对黑痘病的抗性差异 |
2.3.2.2 不同种类的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 |
2.4 讨论与小结 |
3 葡萄抗病性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葡萄抗霜霉病生化指标变化 |
3.3.1.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3.1.2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3.1.3 SOD活性的变化 |
3.3.2 葡萄抗黑痘病生化指标变化 |
3.3.2.1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3.2.2 SOD酶活性的变化 |
3.3.2.3 POD酶活性的变化 |
3.4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第六章 腺枝葡萄叶形结构数值分析与EST-SSR标记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叶形结构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1.2.1 取样 |
1.1.2.2 样品的测定 |
1.1.2.3 数据处理 |
1.1.2.4 数据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对叶片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
1.2.2 对葡萄叶片结构的特征数值进行计算 |
1.2.3 聚类分析结果 |
1.3 讨论与总结 |
1.3.1 讨论 |
1.3.2 总结 |
2 腺枝葡萄生长量的观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总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腺枝葡萄的EST-SSR分析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1.1 主要仪器 |
3.1.1.2 主要试剂 |
3.1.1.3 溶液配制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提取DNA |
3.1.2.2 对DNA进行检测 |
3.1.2.3 筛选引物 |
3.1.2.4 PCR 扩増 |
3.1.2.5 数据统计及相关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提取 |
3.2.2 确定扩增参数 |
3.2.2.1 镁离子(Mg~(2+))浓度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
3.2.2.2 dNTP不同浓度影响SSR反应 |
3.2.2.3 Taq酶浓率影响PCR扩增反应 |
3.2.2.4 不同浓率的引物影响EST-SSR反应 |
3.2.2.5 不同DNA模板影响EST-SSR反应 |
3.2.3 筛选EST-SSR引物 |
3.2.4 PCR扩增 |
3.2.5 不同葡萄种类与品种的EST-SSR扩增结果 |
3.2.6 遗传差异分析 |
3.3 讨论 |
3.3.1 葡萄DNA的制备 |
3.3.2 EST-SSR反应模板的影响 |
3.3.3 引物浓度、MgCl_2和dNTP的影响 |
3.3.4 TaqDNA聚合酶量的影响 |
3.3.5 扩增程序的影响 |
3.3.6 EST-SSR技术在分类中的可靠性分析 |
3.4 小结 |
4 本章结论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野生毛葡萄抗黑痘病抑制消减杂交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黑痘病 |
1.1.1 葡萄黑痘病的起源、危害与分布 |
1.1.2 葡萄黑痘病病害防治方法 |
1.1.3 葡萄种质资源对黑痘病的抗性研究 |
1.1.4 葡萄属植物抗黑痘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 植物抗病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抗病性 |
1.2.2 植物抗病分子机制 |
1.2.3 植物抗病信号传导途径 |
1.2.4 植物抗病基因 |
1.3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
1.3.1 SSH 原理与过程 |
1.3.2 SSH 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葡萄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2.2 方法 |
2.2.1 葡萄黑痘病菌的菌丝培养 |
2.2.2 葡萄黑痘病的接种与叶片采集 |
2.2.3 总RNA 提取及mRNA 的分离纯化 |
2.2.4 抑制消减cDNA 文库构建 |
2.2.5 EST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6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2.2.7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PR-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葡萄黑痘病菌的菌丝培养 |
3.2 中国野葡萄毛葡萄商-24 叶片总RNA 的提取及mRNA 的分离 |
3.3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抑制消减cDNA 文库构建 |
3.3.1 巢式PCR 结果检测 |
3.3.2 PCR 产物的转化 |
3.3.3 抑制消减文库阳性克隆的筛选 |
3.4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相关基因EST 序列分析 |
3.4.1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相关ESTs 分析 |
3.4.2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EST 功能分类 |
3.4.3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相关基因EST 分析 |
3.5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关键基因Real time PCR 分析 |
3.6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PR-1 基因全长cDNA 序列分析 |
3.6.1 PR-1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6.2 PR-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抗黑痘病相关EST 序列分析 |
4.1.1 转录因子 |
4.1.2 信号转导 |
4.1.3 泛素化途径 |
4.1.4 活性氧代谢 |
4.1.5 过敏反应 |
4.1.6 植物防卫基因 |
4.1.7 次生代谢类物质 |
4.1.8 初级代谢 |
4.1.9 未知功能基因 |
4.2 中国野生葡萄毛葡萄-24 抗黑痘病PR-1 基因表达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DNA探针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葡萄资源对黑痘病的抗性表现 |
1.2 葡萄种间杂种F1和F2对黑痘病的抗性表现 |
1.3 引物R2对种间杂交白河-35-1×佳利酿F2的PCR分析 |
1.4 引物R2对种间杂交广西-1×京可晶F1的PCR分析 |
1.5 引物R2对葡萄资源的PCR检测 |
1.6 SCAR标记的克隆测序 |
2 讨论 |
2.1 对葡萄真菌病害抗性鉴定的方法 |
2.2 葡萄对黑痘病的抗性及遗传 |
2.3 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DNA探针的获得及应用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葡萄抗黑痘病鉴定 |
3.2.2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3 寡聚核苷酸 (引物) 的设计与合成 |
3.2.4 PCR反应体系 |
3.2.5 PCR产物的电泳 |
3.2.6 SCAR标记的回收与克隆 |
3.2.7 SCAR标记的测序 |
(5)腺枝葡萄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葡萄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
2.1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与危害 |
2.2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 |
2.3 植物病原物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
2.3.1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力 |
2.3.2 植物的感病性和抗病性 |
2.3.3 环境条件的影响 |
3 葡萄的抗病性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葡萄属野生种的抗病性调查与鉴定 |
3.2 葡萄属栽培品种的抗病性调查与鉴定 |
3.3 葡萄属植物抗病性的稳定性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葡萄黑痘病菌和霜霉病菌的分离、鉴定与保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分离试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和配置方法 |
1.2.2 黑痘病病原菌的分离方法 |
1.2.3 霜霉病病菌液的配制试验 |
1.3 病原菌的纯化、保存和病原菌的再分离 |
1.3.1 病原菌的纯化 |
1.3.2 病原菌的保存 |
1.3.3 病原菌的再分离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葡萄种类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接种菌液的制备 |
2.1.1 真菌孢子的计数 |
2.2 离体接种方法 |
2.2.1 葡萄黑痘病离体接种方法 |
2.2.2 葡萄霜霉病离体接种方法 |
2.3 活体接种试验方法 |
2.3.1 黑痘病田间接种试验方法 |
2.3.2 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方法 |
2.4 葡萄抗病性分级标准 |
2.4.1 葡萄病害的抗性分级和计算方法 |
2.4.2 葡萄叶片的病情指数调查及分级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离体接种试验结果 |
3.1.1 葡萄黑痘病离体接种试验结果 |
3.1.2 葡萄霜霉病离体接种试验结果 |
3.2 不同种类田间接种发病情况 |
3.2.1 不同种类对黑痘病的抗性差异 |
3.2.2 不同种类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葡萄抗病性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 测定指标 |
2.2 测定方法 |
2.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560nm) |
2.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2.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葡萄抗霜霉病的几个生化指标的变化 |
3.1.1 葡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1.2 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1.3 葡萄叶片中SOD活性的变化 |
3.2 葡萄抗黑痘病的几个生化指标的变化 |
3.2.1 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
3.2.2 葡萄叶片中SOD酶活性的变化 |
3.2.3 葡萄叶片中POD酶活性的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图版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辅助育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 |
1.2.2 RAPD标记的回收 |
1.2.3 RAPD标记的克隆、测序 |
1.2.4 RAPD标记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2.5 RAPD标记辅助选择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00的克隆、测序结果 |
2.2 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RAPD标记OPS03-1354对种间杂交广西-1×京可晶F1代的辅助选择 |
2.4 RAPD标记OPS03-1354对种间杂交白河-35-1×佳利酿F2代的辅助选择 |
3 讨论 |
(7)中国野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与黑痘病病原菌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白粉病 |
1.1.1 葡萄白粉病菌的起源 |
1.1.2 葡萄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和症状 |
1.2 葡萄对白粉病抗性研究 |
1.2.1 葡萄属植物抗白粉病的结构形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研究 |
1.2.2 葡萄属植物抗白粉病的遗传学研究 |
1.2.3 葡萄属植物抗白粉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 葡萄黑痘病 |
1.3.1 葡萄黑痘病的起源和分布 |
1.3.2 葡萄黑痘病发生特点和规律 |
1.3.3 葡萄黑痘病传播途径与发生期 |
1.3.4 葡萄黑痘病发病条件 |
1.3.5 葡萄黑痘病病害防治办法 |
1.4 对葡萄黑痘病的抗性研究 |
1.5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技术 |
1.5.1 图位克隆法 |
1.5.2 转座子标签法 |
1.5.3 表达序列标签法 |
1.5.4 差异显示技术 |
1.5.5 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
1.6 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方法 |
1.6.1 菌物的分类方法 |
1.6.2 形态学鉴定方法 |
1.6.3 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1.7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野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cDNA 第一链合成 |
2.2.2 5’RACE 与3’RACE |
2.2.3 RACE 产物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5’RACE 与3’RACE |
2.3.2 抗白粉相关基因cDNA 全长序列及序列分析 |
第三章 葡萄黑痘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葡萄材料 |
3.1.2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 |
3.1.3 试剂 |
3.1.4 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黑痘病病菌的分离 |
3.2.2 扫描电镜样本的制备 |
3.2.3 病原菌的孢子、菌丝形态观察及形态学鉴定 |
3.2.4 病原真菌回接试验 |
3.2.5 菌丝培养及收集 |
3.2.6 总DNA 的提取 |
3.2.7 ITS 序列扩增 |
3.2.8 rDNA-ITS 区域核苷酸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黑痘病病菌的分离 |
3.3.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3.3.3 致病性测定 |
3.3.4 rDNA-ITS 区域核苷酸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 |
4.1.2 葡萄黑痘病病菌的分离鉴定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和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白粉病 |
1.1.1 葡萄白粉病的起源和分布 |
1.1.2 葡萄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 |
1.1.3 葡萄抗白粉病的遗传 |
1.2 葡萄霜霉病 |
1.2.1 葡萄霜霉病的起源及危害 |
1.2.2 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 |
1.2.3 葡萄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抗病的分子育种 |
1.3.1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遗传学基础 |
1.3.2 基因标记辅助育种 |
1.4 分子标记概述 |
1.4.1 DNA分子标记类型 |
1.5 RAPD技术特点 |
1.5.1 RAPD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
1.5.2 RAPD标记在有性后代中的分离方式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方法 |
2.4.1 葡萄霜霉病田间自然鉴定 |
2.4.2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3 DNA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
2.4.4 RAPD反应体系 |
2.4.5 PCR产物的电泳分离 |
2.4.6 葡萄白粉病抗性相关RAPD标记的验证和分析 |
2.4.7 葡萄霜霉病抗性相关RAPD标记的筛选 |
2.4.8 葡萄霜霉病抗性相关RAPD标记的验证 |
2.4.9 中国野生葡萄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回收、克隆测序 |
2.5.10 葡萄霜霉病抗性相关RAPD标记的连锁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RAPD标记的连锁分析 |
3.2 葡萄抗霜霉病病田间自然鉴定结果 |
3.3 中国野生葡萄抗霜霉病基因遗传标记序列分析及辅助育种应用 |
3.3.1 随机引物的筛选结果 |
3.3.2 中国野生葡萄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获得、序列分析及辅助育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国野生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和标记的遗传 |
4.2 中国野生葡萄抗霜霉病的遗传 |
4.3 中国野生葡萄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获得、序列分析及辅助育种应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白粉病RAPD标记扩增带记录 |
附表2 特异引物对白河-35-1×佳利酿杂交F_1、F_2代的RAPD检测结果 |
附表3 实验所用RAPD随机引物(520条)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野生葡萄副梢性状及其长度RAPD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种质资源描述项目 |
1.2 现代葡萄性状研究特点 |
1.3 我国葡萄性状研究现状 |
1.4 RAPD 标记在葡萄中的应用 |
1.4.1 分子标记概述 |
1.4.1.1 RFLP 技术 |
1.4.1.2 RAPD 技术 |
1.4.1.3 AFLP 技术 |
1.4.2 RAPD 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 |
1.4.2.1 葡萄品种鉴定 |
1.4.2.2 起源关系分析 |
1.4.2.3 遗传图谱构建 |
1.4.2.4 基因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4.2.5 种质保存 |
1.4.2.6 质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 |
1.4.2.7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分子标记 |
1.5 结语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葡萄材料 |
2.1.2 生化试剂 |
2.2 方法 |
2.2.1 葡萄田间调查 |
2.2.2 葡萄基因组DNA 提取 |
2.2.3 电泳检测DNA |
2.2.4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DNA 样品的浓度及纯度 |
2.2.4.1 DNA 样品的浓度检测 |
2.2.4.2 DNA 样品的纯度 |
2.2.5 PCR 扩增 |
2.2.6 引物筛选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野生葡萄副梢长度遗传分析 |
3.1.1 中国野生葡萄副梢长度田间自然表现 |
3.1.2 组合(燕山—1×河岸葡萄)F1代副梢长度田间自然表现 |
3.2 野生葡萄副梢长度基因的 RAPD 标记 |
3.2.1 与中国野生葡萄副梢长度基因连锁的RAPD 标记的筛选 |
3.2.1.1 葡萄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
3.2.1.2 特异引物 OP807-2000 的获得 |
3.2.2 RAPD 标记 OP807-2000 在组合(燕山—1×河岸葡萄)F1代中的验证. |
3.2.3 RAPD 标记 OP807-2000 在中国野生葡萄中的验证 |
第四章 讨论 |
4.1 关于葡萄新梢和副梢田间调查时间的问题 |
4.2 关于葡萄副梢分级标准的问题 |
4.3 关于实验材料的问题 |
4.4 关于葡萄副梢遗传模式的问题 |
4.5 关于 RAPD 标记用于葡萄副梢长度辅助育种的可行性 |
4.6 葡萄副梢长度 RAPD 标记 OP807—2000 与葡萄亲缘关系的探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湖南省野生葡萄的RAPD分析和刺葡萄生物学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RAPD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 |
1.1 RAPD技术在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中的运用 |
1.1.1 属、种、品种的鉴定与分类 |
1.1.2 系谱分析 |
1.1.3 构建分子遗传图谱 |
1.1.4 突变体检测 |
1.2 RAPD技术在葡萄育种中的运用 |
2 中国野生葡萄抗病性研究 |
3 湖南省野生葡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湖南省野生葡萄RAPD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葡萄材料 |
1.1.2 RAPD分析的试剂材料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DNA的提取 |
1.2.2 RAPD反应 |
1.2.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提取的影响因子 |
2.1.1 试材采摘时间对DNA纯度的影响 |
2.1.2 提取方法对DNA纯度的影响 |
2.2 供试材料DNA的扩增结果 |
2.3 聚类分析 |
2.4 区分刺葡萄类型的特异性标记 |
3 讨论与小结 |
3.1 野生葡萄DNA的提取 |
3.2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3.3 在野生葡萄分类及品种鉴定研究中RAPD技术是适用的 |
第二章 刺葡萄生物学性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材 |
1.2 试验方法 |
1.2.1 刺葡萄果实品质测定 |
1.2.2 刺葡萄物候期观察 |
1.2.3 刺葡萄抗黑痘病能力调查 |
1.2.4 抗霜霉病能力的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野生刺葡萄植物学性状 |
2.2 刺葡萄的果实品质 |
2.3 刺葡萄的物候期 |
2.4 刺葡萄的抗病性 |
2.4.1 刺葡萄抗黑痘病调查 |
2.4.2 刺葡萄抗霜霉病调查 |
3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葡萄属植物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刺葡萄遗传多样性鉴定及栽培性状评价[D]. 王美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2]腺枝葡萄鉴定与评价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刘昆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7)
- [3]中国野生毛葡萄抗黑痘病抑制消减杂交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D]. 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4]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DNA探针的合成及应用[J]. 张剑侠,王跃进,杨亚洲,余皓.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05)
- [5]腺枝葡萄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D]. 方芳.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6]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辅助育种应用[J]. 张剑侠,王跃进,张艳艳,周邦军. 果树学报, 2009(04)
- [7]中国野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与黑痘病病原菌的分离[D]. 肖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8]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和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D]. 张艳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9]中国野生葡萄副梢性状及其长度RAPD标记研究[D]. 程玉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湖南省野生葡萄的RAPD分析和刺葡萄生物学性状研究[D]. 向智莉.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