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滇湘砂岩铜矿的基本特征和矿床成因(1975)(论文文献综述)
杜玉龙[1](2021)在《沉积岩型铜矿床类型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沉积岩型铜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铜矿床类型,约占铜资源总量的30%。本文通过综述、构造岩相学路线踏勘和重点矿床找矿勘查,研究了全球沉积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矿床类型,重点研究了中—新生代典型沉积岩型铜矿床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沉积岩型铜矿床在全球各大洲典型沉积盆地均有分布,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元古代、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2)按容矿岩系,本文将沉积岩型铜矿床梳理为砂砾岩型铜矿、异地式砂砾岩型铜矿、砂页岩型铜矿、曼陀型铜矿、碳酸盐岩(白云岩)型铜矿和火山岩红层型铜矿等6个亚类,前5种铜矿床亚类型工业价值较大,是沉积岩型矿床找矿主要目标类型;(3)一些沉积岩型铜矿床成岩成矿与岩浆活动有一定关系,岩浆活动直接参与成岩成矿或控制矿化的产出,或对铜矿化形成叠加改造。一些沉积岩型铜矿与岩浆活动、以及斑岩成矿系统、IOCG成矿系统间有一定联系,通过本文研究可拓展其找矿思路,为境内外同类型铜矿床找矿勘查和找矿预测提供参考。
汤海磊[2](2020)在《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典型温室气候期,受区域构造活动叠加影响,在东亚地区促成了广阔的干旱气候带,并伴有大面积出露的古沙漠和蒸发岩沉积。东亚地区白垩纪沙漠盆地相继被报道,楚雄盆地同处于这一气候带内,露头中广泛发育的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的风成砂岩却被前人研究所忽视,仅提及上白垩统江底河组出露石膏层反映白垩纪晚期楚雄盆地干旱炎热的古气候背景。论文以滇中楚雄盆地上白垩统发育的红色碎屑岩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分析以及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室内研究手段为基础,开展古风向恢复和风成沙丘的内部构造解析等工作,重新解释楚雄盆地上白垩统的沉积环境,为区域环流格局和亚洲古地形对华南陆块西缘干旱化进程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楚雄盆地东北部上白垩统红色碎屑岩层的微观沉积构造、宏观沉积构造特征、多级层系界面和沉积环境的识别,认为研究区发育沙丘相、丘间相、沙席相、旱谷相和古土壤相。同时对风成层系进行内部构造解析,认为马头山组和赵家店组均存在明显的沙丘沉积相,主体为复合(复杂)型横向沙丘。(2)楚雄盆地东北部上白垩统砂岩石英颗粒表面发育典型风成成因的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溶蚀孔(洞)、硅质球和硅质鳞片等基本特征。基于石英颗粒表面的机械作用、化学作用组合特征,系统总结了石英颗粒在不同沉积阶段和环境背景下,其表面微形貌特征的演化规律。其中,江底河组干盐湖相中的石英颗粒表面表现出强机械作用和强化学作用“双相”特征。(3)对楚雄盆地白垩纪中晚期区域古风向进行了恢复。认为,白垩纪中期楚雄盆地、四川盆地、泰国呵叻盆地和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古风向数据共同构成了一个顺时针辐散的环形气流格局,显示当时近地表有大规模高压单体的存在。(4)基于楚雄盆地白垩纪中-晚期古地理格局,对盆地内沉积环境的分布进行了划分。此外,进一步探讨了中生代晚期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古地形要素,对楚雄盆地风成沉积的形成以及对华南陆块内陆干旱化进程的影响。认为,地形的阻隔造成了海洋水汽无法有效传输至内陆是东亚地区发生广泛干旱化甚至沙漠化的重要因素。
夏诗雨[3](2020)在《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田里伍矿段成矿模式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原名为李伍铜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江浪穹窿变质核杂岩体中。从矿床勘探开发至今已有60余年,现已被划归为危机矿山。虽然里伍铜矿床已完成了勘探地质工作,但就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和研究程度却不是很高,前人对于里伍矿段的矿相学、矿床学、变质岩石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显得有些欠缺。虽然众多单位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对于里伍矿段的矿床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基本没有较全面针对里伍铜矿田的里伍矿段开展系统矿床地球化学、成矿模式方面的研究。鉴于此,将里伍矿段成矿模式综合研究作为选题,以矿床宏观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从而了解矿石矿物的交生关系和生成顺序,划分成矿阶段和成矿期,确定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并最终建立该矿段成因模式,为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矿石显微矿相学研究,发现里伍矿段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白云母、黑云母等,可见明显充填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等,具备明显的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的结构特征。根据矿石组构、矿物间的交生关系及矿物共生将里伍矿段矿物生成顺序分为四个期:沉积富集期、构造变形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通过对里伍矿段7片包裹体片,共计64个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冰点的测试发现冰点温度介于-1.5℃~-14.1℃,平均为-7.05℃,而均一温度范围主要集中于两个区间:158.3℃~222.1℃,平均温度188.55℃、265.4°C~303.6℃,平均温度283.5℃,推测为主成矿期的两个阶段:中高温热液蚀变阶段和中-低温硫化物沉淀阶段。通过均一温度、冰点的测试数据,计算出包裹体盐度介于2.57~17.87wt%之间,通过Na Cl-H2O溶液包裹体密度式计算出里伍矿段的成矿流体密度为0.91g/cm3,而利用流体体系密度计算模式图解投点计算其密度为0.955g/cm3,根据前人总结的经验公式,计算出里伍矿段的压力范围为318.43×105Pa~959.98×105Pa。通过矿石氢、氧同位素的研究发现,δ18O值处于在-0.90~7.33‰的范围,平均值是3.105‰,δD值处于-61.2~-75.8‰的范围,通过投点发现矿床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为岩浆水和变质水,后期可能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通过矿石硫同位素研究发现δ34S值介于2.79‰~8.95‰之间,不同金属硫化物具有一致的硫源,并且推断地幔硫为主要硫源。铅同位素测试结果:206Pb/204Pb的值处于18.179~18.537之间,207Pb/204Pb处于15.751~15.935之间,而208Pb/204Pb则处于38.890~39.277,结合前人测试数据,发现里伍矿段矿石铅以混合铅来源为主,主要是地壳铅,少量地幔铅,并且铅源大概率来自于含矿变质岩系。综上所述,里伍矿段具有多期、多阶段成矿作用的特点,兼具很多中高温热液变质矿床成矿作用的特点和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的特点,因而,本论文推断里伍矿段成矿作用有原始矿源的初始富集,其可能的成矿模式及成矿过程为:最初,因海底火山喷发-沉积而促使原始矿源层的形成,不过并未大规模富集成矿,经历江浪穹窿形成过程中构造变形-变质热液活动及变质作用-成矿作用的共同影响下而富集成矿,属于较为典型的变成(铜)矿床。
余学磊[4](2020)在《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床成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会理拉拉铜矿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其大地构造位置在扬子陆块西南端、攀西裂谷中部。虽然前人对拉拉铜矿已做过较深入地质调查和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对于该矿床成因类型,仍然有较大争议和不同看法。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该矿床深入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相学、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新对拉拉铜矿的成因归属进行讨论,加强赋矿变质岩系的岩石学研究、矿床地质学研究,为正确认识拉拉铜矿成因类型提供新的基础数据和资料,进一步归纳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为拉拉铜矿深部和外围寻找新的资源、扩大矿山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本文从拉拉铜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通过矿山野外地质调查、矿床地质特征、赋矿岩系的深入细致的观察、编录和系统采样,结合室内岩石、矿石薄片、光片的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观察和研究;系统总结含矿岩系的岩石学特点、岩石种类,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特点,矿石结构构造特征研究,确定矿物生成顺序,为划分成矿期、成矿阶段提供依据;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分布特点,进而开展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测定、包裹体气相、液相成分测定,以帮助确定成矿流体类型和成分特点,为讨论成矿流体起源和演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挑选矿石矿物中硫化物单矿物,开展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从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特点分析,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流体介质水的来源也做了有益的探讨。本文最终建立了拉拉铜矿的成矿期、成矿阶段和综合成矿模式,取得了如下几点新认识:1.拉拉铜矿区域大地构造属性较为复杂,其大地构造位置在SN向延伸的康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中段,EW向会理-东川坳拉槽西端;元古代攀西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康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发育于扬子陆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原始陆核)西部大陆边缘,裂谷系南北长约1200km,东西宽150~250km左右。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是由于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的普遍伸展作用,在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中发育起来的构造走向和类型均不相同的内部结构复杂的裂谷构造体系。2.拉拉铜矿主要赋矿岩系为古元古代河口群落凼组的中-下部火山-沉积变质岩,赋矿岩石为细碧角斑岩系,由黑云母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石榴子石黑云片岩、以及含条纹状-条带状磁铁矿的石英钠长岩组成;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呈渐变整合接触,矿体与围岩同步变形褶皱。3.根据矿石矿相学观察研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磁铁矿、黄铁矿、辉钼矿,还可见硫铜钴矿、硫镍钴矿、辉砷钴矿、钴辉砷镍矿,砷黝铜矿、斑铜矿,等;矿石结构构造复杂多样,可见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叶片状结构、生长环带结构、骸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以及格状连晶结构、叶片状连晶结构、揉皱结构、碎裂结构,等等。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黑云母化、萤石化和碳酸盐化。4.根据包裹体测试发现包裹体类型存在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少见。对典型的气液包裹体样品测试均一温度与冰点温度,计算得到其盐度、密度、压力,大致推算了成矿深度。据此推断拉拉铜矿成矿环境与成矿流体的盐度较高,同时后期可能汇入新流体,造成盐度浓度差,与矿床形成温度、压力范围宽泛的特点相吻合。5.通过H、O同位素研究发现,在区域变质成矿期成矿流体中介质水主要变质水,在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演化为大气降水。S同位素组成比较,显示拉拉铜矿成矿作用的S源主要为幔源硫;Pb同位素组成暗示铅具有混合来源特征,Pb来源于上地壳环境以及上地幔与下地壳混染环境。6.本文推论拉拉铜矿床成因模式具有多期、多阶段、多种作用耦合的深源-多期复合叠加成矿模式:(1)古元古代中-晚期初始矿源层形成期(~1.7Ga):攀西陆缘裂谷形成阶段,海底火山喷发带入大量成矿物质,即细碧角斑岩系、次火山钠长岩类侵入(也带入成矿物质);(2)中元古代早-中期矿源层(细碧角斑岩系-钠长岩类次火山岩)韧性-脆性变形和区域变质热液成矿期:矿源层内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形成碎裂-糜棱岩和变质热液,从矿源层萃取大量成矿物质,含矿热液形成;(3)中元古代末期大规模气成-热液充填-交代成矿期:为主成矿期,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基性次火山岩及浅成基性侵入岩体带入)混合而成的含矿热液,沿赋矿岩石中剪切面理、碎裂构造充填交代成矿,主要形成条带状-层纹状Fe-Cu-Mo-REE矿石。(4)新元古代早-中期的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由构造-盆地流体形成的低温热液成矿,主要为Fe-Cu-Mo-U-REE矿化,发生碱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碱交代岩体和脉状矿石。综上所述,拉拉铜矿具有IOCG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火山-岩浆活动、壳幔相互作用特征,成矿作用复杂,具有多期、多阶段、成矿时代跨度长(时间跨度约1.0Ga)的特点,本文认为拉拉铜矿当属狭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
江彪,张通,王登红,陈毓川,张大权,黄崇轲,白鸽,王成辉,黄凡[5](2020)在《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文中认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产出。分析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提出川西义敦岛弧带、川滇黔接壤地区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方联华,肖翔,李科[6](2019)在《四川省攀西地区江舟、米市红盆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远景预测》文中认为该地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表生硫化物矿床。在大地构位置上,处于上扬子古陆块(Ⅰ级)康滇前陆逆冲带(Ⅱ级)的峨眉—昭觉断陷盆地带(Ⅲ级)中。铜矿主要赋存的地层为白垩系上统雷打树组(砂页型铜矿)、下统小坝组(砂砾岩型铜矿)和飞天山组。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铜的硫化物,次为铜的氧化物及伴生硒铜银矿、硫铜银矿。矿物主要以辉铜矿为主,斑铜矿,黄铜矿次之。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Cu,伴生组分为Ag。主要矿石类型有砾岩型矿石和砂岩型矿石两类;矿石主要以混合矿为主,少量氧化矿。
郑析科[7](2019)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依托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成都理工大学承担的《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中伴生稀散元素概况研究》项目,以最具综合利用价值的钴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整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相关伴生元素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对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所取代表性样品进行多元素化学分析和岩矿鉴定工作,大致查明了各矿区不同类型岩石、不同类型矿石中钴的含量,分析钴元素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富集规律。得出以下的结论:(1)在攀枝花矿床层状岩体中,上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41.645 ug/g,中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73.750 ug/g,底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124.795 ug/g,由上至下钴元素逐渐富集,符合攀枝花层状岩体韵律层韵律变化;在红格矿床各矿区岩矿石中,百草矿区钴元素含量最高,平均值为371.66 ug/g,在马鞍山矿区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11.6 ug/g;在白马矿床各岩相带中,从一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50.120 ug/g、二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08.110 ug/g到四矿带矿石中钴元素平均值185.492 ug/g,含量逐渐降低。(2)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不同岩石类型中,钴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为:磁铁岩、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岩、正长岩。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岩石中钴元素含量,表内矿石中钴元素含量高于表外矿石中钴元素含量,表明矿石铁品位较高有利于钴元素富集。且钴元素除了富集于磁铁矿石以外,还富集于硫化物相中。(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与TiO2、TFeO、SiO2、MnO、MgO、Zn、Ga、V、Cu、Ni、Sr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与TiO2、TFeO、MnO、MgO、Zn、Ga、V、Cu、Ni正相关性较好、与TiO2、TFeO、Zn、Ga、V呈显着正相关;与SiO2、Sr负相关性好,呈显着负相关;钴元素与稀土元素无明显相关性。(4)攀西地区各矿区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在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新街矿床、黑谷田矿床中相对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5.323 ug/g、158.71 ug/g、231.04 ug/g、138.05 ug/g、180.649 ug/g,其中在攀枝花矿床中含量最高。(5)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在矿石中含量高,主要富集于磁铁矿、钛铁矿、硫化物等矿石矿物中,在选矿过程中主要进入铁精矿,可在铁矿进一步选冶过程中同步回收利用。
安银万[8](2018)在《四川会理老棚湾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认为四川会理老棚湾矿区铜矿体产于中元古界通安组中,属于与沉积变质有关的铜矿床,矿床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同类铜矿在川滇交界地区广泛分布,资源量丰富,是一种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在云南省称为“东川式”铜矿,在四川省内则被称为“黎溪式”铜矿。本文在老棚湾铜矿勘查工作基础上,对老棚湾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讨论,提出了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为区域同类型铜矿地质勘查和区域找矿提供参考。矿区东部广泛出露前震旦系会理群通安组第二段、第三段石英白云大理岩、炭质板岩,炭质绢云千枚岩等含铜矿源层。本次研究的铜矿带就赋存于该地层中,并明显受地层、岩性控制特征。多期次强烈的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及岩浆活动,使本区褶皱、断裂构造及基性、中基性岩发育,为区内铜矿物质的重新分配,叠加改造提供了热能。特别是次级断层及微型构造的发育,为本区铜矿液的运移、富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导矿空间。区内铜矿体与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化学元素也基本相同,岩浆岩与矿体关系不大,根据铜矿产出特征和矿物组合,老棚湾铜矿属先沉积变质后受构造热液改造的铜矿床。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通安组第二段(PT1T22)中的大理岩中,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55—75°,受岩性控制明显,于走向及倾向上均存在分支、复合、收缩变大、尖灭再现特点。矿体厚度一般1-5米,最大13米,矿化较均匀,局部位置相对富集,围岩为灰黑色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及白云大理岩。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它形鳞片柱粒状结构、半自形-它形柱粒状结构及交代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次为条带状构造及块状构造。矿石矿物已黄铁矿、黄铜矿为主,斑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磁黄铁矿、钛铁矿、锐钛矿、赤铁矿、褐铁矿次之。根据区域地质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矿区地质特征(含矿层位展布情况)、化探高强度异常及物探高精度磁测异常分布情况,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及成果,圈出了找矿靶区即:物探工作圈定的“M1、M2、M3异常”区域。
王志强[9](2018)在《贵州威宁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贵州省威宁地区香炉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玻璃溶片法(XRF)分析测试了矿石的常量元素组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测试了岩石和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并采用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所获得的分析测试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矿区地层岩石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峨眉山玄武岩、火山碎屑凝灰岩可能是成岩母岩。从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与峨眉山玄武岩、火山碎屑凝灰岩相同的特征推测,矿石的稀土元素的来源,很可能也来自峨眉山玄武岩、火山碎屑凝灰岩。2.各类岩石稀土元素含量差异大,整体上Nd、Tb、Er元素富集,Sm、Pr、Tm元素亏损。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轻稀土总量总体较高,重稀土总量总体相对低。说明轻、重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作用明显;Eu和Ce异常变化大,绝大部分样品都表现为Eu和Ce负异常。主量元素研究表明,该区玄武岩为钙碱性为主的钙碱性-碱性过渡型玄武岩。3.各类岩石微量元素在微量元素N-MORB标准化蛛网图上,样品曲线普遍具有Ta、Ti、Zr、Hf等元素富集,呈正异常,K、P表现为亏损。将含矿岩石微量元素在N-MORB标准化蛛网图与玄武岩类进行比较,两者整体趋势大致一致,部分元素特征也一致,这证明含矿岩系的物质来源与玄武岩有关。4.从岩石的全碱-SiO2(TAS)投图中,获得了玄武岩为钙碱性-碱性过渡型玄武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A.G.Herrmann对玄武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研究,确定研究区玄武岩为钙碱性-碱性过渡型大陆拉斑玄武岩。5.玄武岩类与含矿岩类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曲线走势一致,因此推断研究区Cu矿的成矿物质与玄武岩的成岩物质的来源应该是一致的,且很可能成矿物质就是来自玄武岩自身。
李良波[10](2016)在《四川九龙里伍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里伍铜矿床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九龙县,是我国川滇黔地区最重要的赋存在一套中-深变质岩系中的大型铜矿床之一。其大地构造属性为扬子陆块西缘松潘-甘孜造山带南西侧康滇基底杂岩带,南西-北东向木里-锦屏山弧形推覆构造带的造山导致其北西侧后缘形成一系列由变质核杂岩体组成的穹窿链,主要包括恰斯、瓦厂、长枪、江浪、踏卡、三亚等一系列轴向NNW-SN的短轴穹窿背斜。穹窿链与区域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为区内十分重要的控矿构造。里伍铜矿床及其外围的黑牛洞、挖金沟、上海底、柏香林、白岩子、笋叶林等铜矿床(点)都产出在其中之一的江浪穹窿构造内。以江浪穹窿构造为主体,发育环状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是矿区重要的控矿构造。其中,断裂构造以环状断裂为主,具体表现为环绕变质核杂岩发育的一系列拆离断层、剥离断层、韧性剪切带;而褶皱构造包括了由剥离断层上盘向下作正滑运动引起不同岩性岩层内的顺层剪切、滑脱和褶皱。江浪穹窿构造核部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里伍岩群(Pt2l),外围依次出露有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及三叠系。江浪穹窿区域上出露的火山岩、次火山岩普遍变质较深,主要由变基性火山岩、变基性次火山岩和变中碱性次火山岩组成。矿区岩石经历了强烈构造变形变质,并伴随强烈的热液充填交代变质作用。以区域性片理的不定向热液蚀变矿物发育为特点,说明变质热液蚀变作用与铜矿化关系密切。前人对里伍铜矿床已开展地质勘探和一些科学研究,但在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来源及其迁移、成矿期成矿阶段等问题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论。有鉴于此,本论文以里伍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为选题,在对矿床宏观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对矿体深入观察及系统采样,结合矿物显微岩相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重点开展近矿围岩及矿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测定,从而计算包裹体盐度、密度、压力、成矿深度,最终获得对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演化及其迁移机制的认识。里伍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气液两相液体型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三相含液态CO2液体型包裹体、气体型包裹体及含子矿物包裹体,其中以气液两相液体型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形态主要以透镜体状、不规则状及长条状为主,粒径8-25μm之间,针对大量分布的气液两相液体型包裹体进行了均一温度、冰点测定,并分析计算了包裹体盐度、密度、压力,大致推算了成矿深度。矿石及近矿围岩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集中在118.5369.5°C区间,平均244.0°C。其中,矿石样品中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范围在148.8373.9°C,平均温度约为261.35°C,主要集中区间可分为两组:186.3°C286.5°C,平均温度236.4°C;300.6°C373.9°C,平均温度337.25°C;此外,个别包裹体的温度超过400°C。可解释为主成矿期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温度从中高温到低温演变,成矿流体向围岩运移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矿床主成矿期是以热液充填交代变质为主。测得冰点温度范围-16.55°C-6.58°C,根据包裹体冰点-盐度换算公式,获得盐度值范围在4.4333.82wt%之间,矿石样品中包裹体盐度多数集中在11.6920.80wt%范围内,平均16.25wt%,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的含盐度较高,表明里伍铜矿成矿流体属于高盐度流体。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关系方程,计算算得其密度范围为1.291.42g/cm3和1.201.54g/cm3,密度均值为1.3728g/cm3;此外,通过流体体系中密度计算模式图解可以获得成矿流体密度约为0.901g/cm31.026g/cm3之间,主成矿期流体密度大致为1.015g/cm3,两种密度分析模式均可以看出里伍铜矿床成矿流体密度变化较大,同时也说明成矿流体来源具有多源性特征。通过压力计算公式求得里伍铜矿成矿压力为441.66911.40×105Pa,如果仅考虑静岩压力,根据均一温度和盐度范围大致算得主成矿期深度为435450m,成矿深度小于3km,为超浅成矿床,流体p H值的变化范围为6.56.8,p H值显示具有弱碱性特征。结合前人包裹体成分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里伍铜矿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和高盐度性质,流体中水可能包括了岩浆水、大气水、海水及变质水,其盐度、密度变化范围大,直接导致不同来源水以不同比例混合而引起盐度的较大变化,与矿床形成温度、压力范围宽泛的特点相吻合。本文通过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里伍铜矿床中含矿岩系中片岩与石英岩的原岩为典型的沉积岩,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火山岩。且石英岩、片岩的原岩为同一沉积物源区,变基性火山岩与大洋拉斑玄武岩具有某种成因关系。说明该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形成的初始,就有铜的初始富集,形成了可能的铜的原始矿源层。本文通过矿石显微矿相学研究,镜下可见明显充填交代结构、交代溶蚀结构、交代残余结构,部分脉石矿物镜下残余有明显沉积岩特性的碎屑结构,这更加印证了矿床的形成与早期海相火山喷发-碎屑沉积作用有明显关系;通过对矿石矿物镜下研究发现存在至少两个世代黄铜矿,即固溶体分离结构中黄铜矿与闪锌矿为一世代,晚期又有一期黄铜矿,且黄铜矿交代方铅矿,方铅矿交代溶蚀闪锌矿,闪锌矿交代溶蚀磁黄铁矿,磁黄铁矿形成最早,二世代黄铜矿形成最晚;此外偶见方铅矿交代黄铜矿,反映矿区存在多期成矿叠加作用,与后期变质热液关系密切,说明成矿热液具有多期性。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认为里伍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揭示了成矿流体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形成与演化的特点,且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松潘-甘孜造山带构造运动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主要成矿动能和热能,本文认为里伍铜矿床成因类型是多期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形成的与早期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沉积有关的变成矿床。
二、川滇湘砂岩铜矿的基本特征和矿床成因(197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滇湘砂岩铜矿的基本特征和矿床成因(1975)(论文提纲范文)
(1)沉积岩型铜矿床类型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沉积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 |
2 沉积岩型铜矿床类型及其特征 |
2.1 砂砾岩型铜矿 |
2.2 异地式砂砾岩型铜矿 |
2.3 砂页岩型铜矿 |
2.4 曼陀型铜矿 |
2.5 碳酸盐岩(白云岩)型铜矿 |
2.6 火山岩红层铜矿 |
3 中—新生代典型沉积岩型铜矿床及其与岩浆活动关系 |
3.1 新疆萨热克砂砾岩型铜矿床与碱性基性岩脉群 |
3.2 玻利维亚Turco异地式砂砾岩型铜矿床与碱性花岗闪长斑岩岩株 |
3.3 玻利维亚Corocoro砂页岩铜矿床与碱性基性火山岩 |
3.4 玻利维亚Tupiza曼陀型铜银矿床与蚀变火山岩 |
4 结论 |
(2)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
1.2.2 楚雄盆地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工作概况 |
1.4.1 野外工作 |
1.4.2 室内工作 |
1.4.3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风成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
3.1 风成沉积判别标志 |
3.1.1 沉积构造特征 |
3.1.2 砂岩粒度特征 |
3.1.3 颗粒表面特征 |
3.2 风成沉积相分析 |
3.2.1 沙丘相 |
3.2.2 丘间相 |
3.2.3 沙席相 |
3.2.4 旱谷相 |
3.2.5 古土壤相 |
第4章 风成砂岩颗粒结构及表面特征 |
4.1 粒度参数特征 |
4.1.1 平均粒径(Mz/φ) |
4.1.2 标准偏差(σ) |
4.1.3 偏度(Sk) |
4.1.4 峰度(K_G) |
4.1.5 沉积环境判别 |
4.2 粒度分布直方图 |
4.2.1 马头山组 |
4.2.2 江底河组 |
4.2.3 赵家店组 |
4.3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
4.4 颗粒表面特征 |
4.4.1 机械成因特征 |
4.4.2 化学成因特征 |
4.4.3 表面附着物特征 |
4.5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与古气候环境 |
第5章 白垩纪风成沉积与古气候 |
5.1 古风带恢复 |
5.3 古地貌对内陆干旱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田里伍矿段成矿模式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里伍铜矿区域位置及自然地理 |
1.2 里伍铜矿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变质岩为围岩铜矿床研究现状 |
1.3.1 世界上铜矿床的主要类型 |
1.3.2 变质岩为围岩的铜矿床研究现状 |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
1.6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属性 |
2.2 区域地层 |
2.2.1 堆垛层系统 |
2.2.2 褶叠层系统 |
2.2.3 板岩带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变质基性岩 |
2.4.2 酸性侵入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2.6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2.6.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构造、岩石(岩浆岩、变质岩)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矿区岩石 |
3.2 赋矿层位、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
3.3 矿石类型 |
3.4 矿石组构 |
3.4.1 矿石的矿物组成 |
3.4.2 矿石化学成分 |
3.4.3 矿石结构 |
3.4.4 矿石构造 |
3.5 围岩蚀变 |
3.6 矿石矿物交生关系 |
3.7 矿物生成顺序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4.2 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4.2.1 包裹体形态及大小 |
4.2.2 包裹体的分布 |
4.2.3 包裹体的类型 |
4.3 包裹体物理性质 |
4.3.1 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 |
4.3.2 包裹体盐度 |
4.3.3 包裹体密度、压力 |
4.4 包裹体的成分 |
4.4.1 气相成分 |
4.4.2 液相成分 |
第5章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5.2 硫、铅同位素特征 |
5.2.1 硫同位素组成 |
5.2.2 铅同位素组成 |
第6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划分 |
6.2 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
6.2.1 主要控矿因素 |
6.2.2 找矿标志 |
6.3 矿床成因模式讨论 |
6.3.1 成矿物质来源 |
6.3.2 成矿流体来源、类型及其迁移机制 |
6.3.3 成矿时代 |
6.3.4 成矿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4)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床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拉拉铜矿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
1.2 拉拉铜矿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
1.3 全球铜矿床主要成因类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IOCG矿床研究现状 |
1.4.2 国内IOCG矿床研究现状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7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2.1 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4 岩浆岩(区域岩浆活动) |
2.5 变质岩及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2.1 赋矿层位及岩石 |
3.2.2 矿体数量、产状及规模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物组成 |
3.3.2 矿石化学成分 |
3.3.3 矿石结构、构造 |
3.3.4 矿石类型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及成矿期划分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4.2 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4.2.1 包裹体形态及大小 |
4.2.2 包裹体的分布 |
4.2.3 包裹体的类型 |
4.3 包裹体物理性质 |
4.3.1 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 |
4.3.2 包裹体盐度 |
4.3.3 包裹体密度和压力 |
4.4 包裹体成分 |
4.5 包裹体成因信息 |
第5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5.2 硫、铅同位素组成 |
5.2.1 硫同位素特征 |
5.2.2 铅同位素特征 |
5.3 成矿时代讨论 |
第6章 矿床成因讨论 |
6.1 成矿物质来源 |
6.2 成矿流体类型及其迁移机制 |
6.3 成因模式讨论 |
6.3.1 古元古代初始矿源层形成期 |
6.3.2 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主成矿期 |
6.3.3 新元古代变质热液改造成矿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5)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和岩性控矿特点和规律 |
2 构造控矿特点和规律 |
2.1 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控矿 |
2.2 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控矿 |
2.3 陆相断陷盆地控矿 |
3 岩浆岩控矿特点和规律 |
3.1 海相火山岩控矿 |
3.2 陆相火山岩控矿 |
3.3 侵入岩控矿 |
4 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 |
5 几个重要银矿类型和地区 |
6 充分利用银矿找其他矿种 |
6.1 以银找锡 |
6.2 以银找钨 |
7 结论 |
(6)四川省攀西地区江舟、米市红盆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远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位置 |
2 区域地质概况 |
3 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 |
3.1 红盆地层、构造 |
3.1.1 盆地范围及地层结构 |
3.1.2 红盆构造 |
3.1.3 沉积建造 |
3.1.4 小坝组下段下部(K11x㈤—K11x㈦)岩性对比 |
3.2 砂岩型铜矿赋矿层位及分布 |
3.3 岩相古地理 |
3.3.1 江舟红盆岩相古地理 |
3.3.2 米市红盆岩相古地理 |
3.4 砂岩型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
3.4.1 成矿规律 |
3.4.2 找矿标志 |
4 砂岩型铜矿成矿远景区 |
4.1 江舟红盆砂岩型铜矿成矿远景区 |
4.1.1 成矿远景区划分 |
4.1.2 远景区级别 |
4.1.3 资源潜力评价 |
4.2 米市红盆砂岩型铜矿成矿远景区 |
4.2.1 成矿远景区划分 |
4.2.2 远景区级别 |
4.2.3 资源量预测 |
(7)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伴生钴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伴生钴资源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演化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2 钒钛磁铁矿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2.1 攀枝花矿床 |
2.2.2 红格矿床 |
2.2.3 白马矿床 |
第3章 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1 朱家包包矿段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2 纳拉菁矿段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 攀西地区其他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1 新街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2 黑古田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3 太和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5 不同矿区钴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第4章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及综合利用价值 |
4.1 钴元素的相关分析 |
4.1.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相关分析 |
4.1.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相关分析 |
4.2 钴元素的聚类分析 |
4.2.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聚类分析 |
4.2.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
4.2.3 钴元素与稀土元素聚类分析 |
4.3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 |
4.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4 钴元素的综合利用价值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四川会理老棚湾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
1.2.1 世界铜矿资源简况 |
1.2.2 四川铜矿资源简况 |
1.2.3 成矿区带划分情况 |
1.3 同类型铜矿研究现状及特征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河口组(Pt1h) |
2.2.2 通安组(Pt1t) |
2.2.3 晚三叠世白果湾组(T3b) |
2.2.4 第四系(Q)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晋宁期火山岩 |
2.4.2 晋宁期侵入岩 |
2.4.3 海西期侵入岩 |
2.4.4 岩脉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2.5.1 主要矿种及成因类型 |
2.5.2 赋矿地质体及成矿时代 |
3 矿区地质 |
3.1 地层 |
3.1.1 元古界会理群 |
3.1.2 第四系(Q)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层 |
3.3 岩浆岩 |
3.4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
3.5 围岩蚀变 |
3.6 地球物理特征 |
3.6.1 岩矿石物性特征 |
3.6.2 高精度磁测异常及推断解译 |
4 矿床地质 |
4.1 矿体地质特征 |
4.2 矿石质量 |
4.2.1 矿石结构、构造 |
4.2.2 矿石矿物成份 |
4.3 矿体围岩与夹石 |
4.3.1 围岩 |
4.3.2 夹石 |
5 找矿方向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5.1.2 矿区成矿地质条件 |
5.1.3 矿床成因初步认识 |
5.2 找矿标志 |
5.3 找矿方向 |
5.3.1 化探高强度异常 |
5.3.2 物探异常区 |
5.3.3 矿区含矿层位及构造 |
5.3.4 找矿靶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贵州威宁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1.8 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 |
1.8.1 研究区概况 |
1.8.2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4 区域岩浆岩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二叠系(P) |
3.1.2 三叠系(T) |
3.1.3 侏罗系(J) |
3.1.4 第四系(Q) |
3.2 构造 |
3.3 矿体特征 |
3.4 矿石特征 |
3.4.1 矿石类型 |
3.4.2 矿石矿物成分及特征 |
3.4.3 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
3.5 围岩蚀变及特征 |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概况 |
4.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3.1 各岩石类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特征 |
4.3.3 小结 |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4.1 各岩石类特征 |
4.4.2 稀土元素标准化型式图 |
4.4.3 小结 |
第5章 矿床成因探讨 |
5.1 成矿构造地质环境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成矿流体来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四川九龙里伍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区交通地理位置 |
1.2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概述 |
1.3 全球铜矿床主要成因类型 |
1.4 国内外变质矿床研究现状 |
1.5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7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地球物理化学特征 |
2.6.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2 地球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控矿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赋矿层位及岩石 |
3.4.2 矿体产状、规模及数量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物组成 |
3.5.2 矿石化学成分 |
3.5.3 矿石结构、构造 |
3.5.4 矿石类型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阶段及成矿期划分 |
3.8 小结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4.2 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4.2.1 包裹体的类型 |
4.2.2 包裹体形态及大小 |
4.3 包裹体物理性质 |
4.3.1 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 |
4.3.2 包裹体盐度 |
4.3.3 包裹体压力和密度 |
4.3.4 成矿深度预测 |
4.4 包裹体成分 |
4.5 氢氧同位素 |
4.6 包裹体成因信息 |
第5章 矿床成因讨论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矿质来源 |
5.1.2 硫源 |
5.1.3 铅源和硅源 |
5.1.4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5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6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7 成矿流体来源 |
5.2 成矿流体类型及其迁移机制 |
5.3 成矿时代 |
5.4 成因模式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川滇湘砂岩铜矿的基本特征和矿床成因(1975)(论文参考文献)
- [1]沉积岩型铜矿床类型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研究[J]. 杜玉龙. 矿产勘查, 2021(05)
- [2]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D]. 汤海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田里伍矿段成矿模式综合研究[D]. 夏诗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床成因模式研究[D]. 余学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J]. 江彪,张通,王登红,陈毓川,张大权,黄崇轲,白鸽,王成辉,黄凡. 地质学报, 2020(01)
- [6]四川省攀西地区江舟、米市红盆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远景预测[J]. 方联华,肖翔,李科.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1)
- [7]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D]. 郑析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四川会理老棚湾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D]. 安银万.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1)
- [9]贵州威宁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 王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10]四川九龙里伍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意义[D]. 李良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