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Thriller(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茹[1](2020)在《精神病态人物在惊悚片中的塑造》文中指出纵观多数惊悚片可以发现,导演们塑造出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态人物形象。这些问题人物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创作者致力于将其置于具体的社会空间和关系矩阵中进行塑造,在打造惊悚氛围的同时,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动因。导演通过影像手段将饱受精神困扰的人物呈现银幕,刻画人物在社会环境中异化的过程,令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人物产生自然的认同和反思,实现书写个人焦虑和投射集体忧思的双重目标。本次毕业设计致力于探讨惊悚片中精神病态人物塑造的方法与意图,并展开相关研究。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确认精神病态人物在惊悚片中的功能;第二章是探讨技术空间下精神病态人物的塑造,从构图、色彩与剪辑三方面梳理典型人物塑造的视听手段:第三章是关于精神病态人物的社会挖掘,分别从场景、服装、台词与动作多方面建构社会场域下的典型人物,为当下惊悚片中精神病态人物的塑造提出可能的创作路径。
刘翔宇[2](2020)在《好莱坞惊悚片剧作研究》文中认为好莱坞电影早就已脱离了传统类型电影的发展轨迹,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类型电影风格的杂糅。尤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新好莱坞电影发展迅猛,反类型电影层出不穷,类型电影的风格混合程度越来越高。惊悚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型混合电影,不仅如同传统恐怖电影能够提供紧张惊恐的观影情绪,而且通过情节悬念的设置令观众产生深层次的焦虑心理。惊悚片在六十年代之前被划分为恐怖片的次类型,以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于1960年拍摄的《惊魂记》为标志,惊悚片作为一种类型电影走向成熟。因此在视听语言风格上惊悚片必然受到恐怖片的影响。而风靡于四五十年代的黑色电影同样对惊悚片的形式与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惊悚片的核心叙事模式由希区柯克拍摄的一系列影片构建出来的。在叙事上,惊悚片的题材和主题贴合美国社会文化现状,反映出不同时期美国人内心的恐惧与焦虑,尤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电脑和智能手机为叙事媒介产生了独特的“网络惊悚片”;在惊悚片中常采用封闭式叙事空间,封闭空间可以直接参与到影片叙事中,从而加快叙事节奏,产生浓烈的悬疑惊悚氛围。在开放式叙事空间中,惊悚片依旧能构建出一个非理性的恐怖世界。在网络叙事空间中直接暴露了人们对未知空间和人性阴暗面的焦虑无力;在叙事结构上使用线性和非线性结构,以限制型叙事角度构建故事悬念;惊悚片作为类型电影,类型化的人物不可或缺,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变化而改变。其中女性角色完成了从传统的被动的到现代的主动的“三重转变”。同样,在惊悚片中男性角色也在逐渐颠覆传统的类型角色形象。对传统类型电影的融合与颠覆是惊悚片的类型属性,其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正是观众对惊悚电影的类型期待。
朱鹏杰[3](2020)在《国产惊悚片的类型特征与文化价值》文中认为近十年来,国产惊悚片作为一个稳定的类型持续发力,先后出现《京城81号》系列、《碟仙》等现象级影片,它们不仅在票房上获得成功,而且部分影片口碑不错,在社会上也引起一定反响。国产惊悚片呈现出当下性、本土性和类型融合的特征,其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类型电影持续存在,除去市场推动外,与其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密切相关。
高慧敏[4](2020)在《悬疑惊悚类电影的情节逻辑建构研究 ——兼谈剧本《凶童》的创作》文中指出悬疑电影作为类型电影之一,是以悬念作为影片叙事重点的影片类型,凭借着惊险刺激的剧情设计和严谨的情节逻辑,成为具有稳定受众的类型电影之一。悬疑的建构就是一个悬念的产生和答案公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和大众对于合理性的认知就会出现逻辑漏洞,因此悬疑类影片的剧情发展不仅要符合社会认知的合理性,还要遵循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本文依据因果逻辑理论,在观摩悬疑惊悚类电影的基础上结合电影剧本《凶童》的创作,对悬疑逻辑中的合理性设置进行了深入探究。
王媛媛[5](2018)在《希区柯克惊悚片中的悬念研究》文中提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出生于19世纪末,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在其从影的半个多世纪中先后出品了五十余部优秀作品,其中悬念的设置已成为希区柯克电影独立风格的重要标签,甚至有评论者认为希区柯克的悬念推动了惊悚片的独立发展。事实上,无论是惊悚片造就了希区柯克,还是希区柯克造就了惊悚片,我们都无法否认希区柯克在惊悚电影史上的至高地位。本文将从悬念构建和悬念价值两个层面对希区柯克惊悚片的悬念进行研究。
刘星[6](2016)在《中国悬疑惊悚片的本土化特色》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电影产业格局日渐优化的当下,悬疑惊悚片以低投入、高回报、产量大而备受关注,遗憾的是悬疑惊悚片的质量却一直发展保守、缓慢。受中国内地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以及观众心理诉求的影响,中国的悬疑惊悚片自出现就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网络的无国界性极大的丰富了中国观众的审美体验,这无意中提高了观众对内地悬疑惊悚片的要求,增加了内地悬疑惊悚片的发展难度。内忧外患下,更好的"本土化"成为悬疑惊悚片作为舶来品扎根中国市场的最佳手段。在中国悬疑惊悚片中,鬼怪文化、儒家、道教、佛教文化是独有的文化特色,东方美学原则不自觉渗透在视听语言中,传统戏剧思维影响着剧作结构,但当下中国的悬疑惊悚片总体依旧呈现出"本土化"不高级的现象——文化特色不突出、视听语言风格混乱、剧作缺乏新意,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焦虑没有通过视听手段和剧作很好地在悬疑惊悚片中得到表达。本文通过对当下中国悬疑惊悚片中文化特色、视听语言特色、剧作特色的"本土化"程度的分析以及悬疑惊悚片在中国发展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的解读,为中国悬疑惊悚片深化"本土化"提供参考。
柏榕榕[7](2016)在《国产惊悚类型电影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浅谈》文中认为本文从对好莱坞与中国惊悚类型电影市场进行了数据与内容的分析之后,提出了国产惊悚类型电影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此类电影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朱桓墨[8](2016)在《浅谈东西方惊悚片的对比与发展——以欧美和日本的惊悚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惊悚片凭借恐怖与悬疑的成功融合而衍生的一种电影名称,它与恐怖片的区别也是最令人沉醉的地方。作为类型电影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实当中,大部分人对惊悚片的态度是好奇而又畏惧。通过中西方惊悚片的对比,大家会逐步揭开惊悚片神秘的面纱。
沙丹[9](2016)在《国产惊悚电影的历史、模式与市场实验》文中研究指明惊悚片在中国电影的创作系谱中一直都算不上主力片种,然而在近年电影产业化、类型化大发展的浪潮中也泛起了一点小小的涟漪。那惊悚片是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舶来发展的?它与恐怖片、惊险片等概念有何区别联系?我们如何看待当下惊悚片经常为人诟病的故弄玄虚和蹩脚山寨?笔者将指出,国产惊悚片正面临着一种尴尬的迷局,即类型内涵与主导思想、作者意识与
战迪[10](2015)在《国产惊悚电影的叙事惯例与当下征候》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尚待展开的商业类型,惊悚电影在我国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完备的风格特质和良好的受众口碑。基于政策、创作、市场等现实征候,惊悚题材电影的发展举步维艰。然而,无论是就类型谱系的填充、产品内容的丰富、抑或是观众深层接受愿望的满足而言,国产惊悚片的理论关怀都不应就此止步。近年来一个个以小博大的票房胜利也表征和鼓舞着创作者大胆探索与尝试的勇气。
二、A Thrill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Thriller(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病态人物在惊悚片中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精神病态人物在惊悚片中的功能 |
第一节 书写个人焦虑 |
第二节 投射集体忧思 |
第二章 精神病态人物影像型构 |
第一节 “镜中之镜”构图 |
第二节 夸张色彩的运用 |
第三节 非常规剪辑 |
第三章 精神病态人物的社会建构 |
第一节 场景:异化的社会场域 |
第二节 服装:病态的身份符号 |
第三节 台词:功能性的语言体系 |
第四节 行动:外化的心理症候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致谢 |
(2)好莱坞惊悚片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综述 |
1 研究目标 |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的前期基础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惊悚片定义及形式风格 |
第一节 惊悚片同恐怖片的类型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好莱坞惊悚片发展历程概述 |
第三节 好莱坞惊悚片的形式与风格 |
第二章 惊悚片题材选择:惊悚源分析 |
第一节 超自然惊悚片 |
第二节 科幻惊悚片 |
第三节 心理惊悚片 |
第四节 情色惊悚片 |
第五节 都市犯罪惊悚片 |
第六节 政治惊悚片 |
第七节 独特的网络惊悚片 |
第三章 惊悚片的叙事空间设置 |
第一节 电影叙事空间的定义与叙事功能分析 |
第二节 惊悚片的封闭空间叙事 |
一 自然因素的封闭空间 |
二 人为因素的封闭空间 |
第三节 同样惊悚的开放空间叙事 |
第四节 独特的网络叙事空间 |
第四章 好莱坞惊悚片叙事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叙事结构中的线性与非线性 |
第二节 惊悚片下的线性叙事结构 |
第三节 惊悚片中的非线性结构叙事 |
一 精神分析下的套层式结构 |
二 超验逻辑下的循环和碎片拼接结构 |
第五章 好莱坞惊悚片中的人物设置与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惊悚片中的女性角色“三重奏” |
第二节 游走在好与坏之间的男性角色 |
第三节 神秘可怖的怪物角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考影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悬疑惊悚类电影的情节逻辑建构研究 ——兼谈剧本《凶童》的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悬疑惊悚片的逻辑概述 |
第一节 悬疑惊悚类电影的界定和分类 |
一 悬疑惊悚类电影的界定 |
二 悬疑惊悚类电影的分类 |
第二节 悬疑惊悚类电影的发展 |
一 西方惊悚片的发展状况 |
二 国产悬疑惊悚片的状况 |
第三节 悬疑中逻辑的结构 |
一 逻辑学 |
二 悬疑中的逻辑 |
第三章 悬疑逻辑的合理性设置 |
第一节 悬疑逻辑模式的设计应用 |
一 建置手法和遮蔽手法 |
二 突发式与期望式悬疑 |
第二节 观众认知中的因果逻辑 |
一 情节中的观众认知 |
二 剧情推演的因果关系 |
第三节 悬疑时间架构的逻辑化 |
一 叙事时间的分类 |
二 时间膨胀与压缩的悬疑逻辑 |
第四章 惊悚悬疑建构的逻辑化 |
第一节 惊悚逻辑的概述 |
一 惊悚的标准 |
二 惊悚中的悬念 |
三 悬念的历程回顾 |
第二节 惊悚中悬疑设计的逻辑化 |
一 矛盾的阻碍 |
二 给予观众信息 |
三 麦格芬的建立 |
第五章 剧本《凶童》的情节逻辑建构应用 |
第一节 剧本《凶童》的创作构思 |
一 故事梗概 |
二 主要人物构思 |
三 画面造型安排 |
第二节 剧本《凶童》的情节逻辑设计 |
一 主人公纳什和金宝的情节设计 |
二 情节中关键性道具的安排 |
第三节 剧本《凶童》的悬疑逻辑应用 |
第四节 剧本《凶童》的创作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 故事梗概 |
二 人物介绍 |
三 剧本正文 |
(5)希区柯克惊悚片中的悬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惊悚片与希区柯克 |
二、希区柯克惊悚片中的悬念构建 |
三、希区柯克惊悚片中的悬念价值 |
四、结语 |
(6)中国悬疑惊悚片的本土化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悬疑惊悚片的定义 |
二、悬疑惊悚片的历史与现状 |
三、中国悬疑惊悚片的文化特色 |
四、中国悬疑惊悚片的视听语言特色 |
五、中国悬疑惊悚片的剧作特色 |
(一)悬念的设置 |
1. 叙事性悬念 |
2. 符号性悬念 |
(二)主题的设置 |
(三)杂糅的类型 |
六、中国悬疑惊悚片的新火花 |
(一)针对受众群体的变化所做的改变 |
(二)警匪片与谍战惊悚片的复兴 |
(三)内地与港澳台的合拍片 |
(四)微电影惊悚片的兴盛 |
(10)国产惊悚电影的叙事惯例与当下征候(论文提纲范文)
一、惊悚题材,一个有待展开的商业类型 |
二、国产惊悚片的叙事惯例 |
(一)两个故事 |
(二)一种结局 |
(三)典型场景 |
(四)标准化意象 |
三、政策、创作、市场,不容规避的现实征候 |
四、A Thriller(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病态人物在惊悚片中的塑造[D]. 刘雪茹.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2]好莱坞惊悚片剧作研究[D]. 刘翔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国产惊悚片的类型特征与文化价值[J]. 朱鹏杰. 电影新作, 2020(02)
- [4]悬疑惊悚类电影的情节逻辑建构研究 ——兼谈剧本《凶童》的创作[D]. 高慧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希区柯克惊悚片中的悬念研究[J]. 王媛媛. 电影文学, 2018(02)
- [6]中国悬疑惊悚片的本土化特色[J]. 刘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7]国产惊悚类型电影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浅谈[J]. 柏榕榕. 中国艺术时空, 2016(03)
- [8]浅谈东西方惊悚片的对比与发展——以欧美和日本的惊悚片为例[J]. 朱桓墨. 大众文艺, 2016(04)
- [9]国产惊悚电影的历史、模式与市场实验[A]. 沙丹. 影博·影响(2016年第01期 2016年合订本上 总第97期), 2016(总第97-102期)
- [10]国产惊悚电影的叙事惯例与当下征候[J]. 战迪. 当代电影,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