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荣格九字诗论

在线荣格九字诗论

一、谈林庚关于九言诗的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章斌,陈敬言[1](2022)在《1950年代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探析》文中指出在1950年代几次新诗形式大讨论的背景之下,卞之琳于1953年中国作协组织的讨论会上首次系统提出他的新诗格律理论,后以《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为题发表于《作家通讯》。尽管卞之琳的新诗理论直至1980年代才渐臻成熟,但此次发言已然搭建起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的主要框架。他以"顿"为核心,区分了新格律诗的两种节奏类型"吟调"和"诵调",并对押韵、平仄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卞之琳的"新格律体"理论是1950年代新诗格律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民歌写作"的热潮中坚持了诗艺的独立性,并给予新诗写作更大的自由空间。对卞之琳在1950年代提出的诗学观念进行学案式梳理,将卞之琳的新诗格律理论放入时代背景中进行阐述,可探讨其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互动。同时,结合卞之琳前后的诗学主张以及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可深入分析卞之琳1950年代新诗格律理论的特点及其对新诗音乐性探索的意义。

唐蕾[2](2021)在《“十七年”文学生产研究的“向内转”——以“古典文学”为视角的文学内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十七年"文学生产,以往研究过多集中在物质性的外部研究且日趋同质化。因此,回归文学本位,研究"向内转"已成当务之急。而选取以往较为忽视的"古典文学"视角,可以在文学谱系内部寻找突破点,由此展现古典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学创作与价值生产的动态过程,发掘其在文学生产各环节的建构作用。同时,以古典文学资源为中间物,可考察其在文学场域内与其他文学资源间复杂的渗透、博弈关系。

刘祎家[3](2021)在《危机时刻的“世纪”之思——再论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与实践》文中提出学界目前多把林庚置于"格律与自由""现代与古典"两组框架内加以把握。而林庚在其早年自由体新诗实践中隐隐表达但尚未展开的一些情感线索,可能包含了某些新的统摄性视野。林庚对于"二十世纪"的思考,或许恰是其中之一。对于林庚而言,"世纪"乃是历史嬗变中的多重"危机时刻",触发的是他20世纪30年代"悲愤""白惨"的"世纪"感受,也进而促使他将周遭生活和历史时境问题化。而其有关"自然诗"的探索,又逐渐寻找到一条能够对"世纪"进行"静养"的"自然化"道路。由此,在林庚"自然诗"的文学构想内部,或许内嵌着一种不太一样的"世纪"视野。

杨晨馨[4](2021)在《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吴兴华是中国现代新诗研究史上的一颗新星。从上世纪40、50年代至今,在学界的不断挖掘与研究中,他从一个“文学史上的失踪者”逐渐被确认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吴兴华及其新诗创作逐渐浮出水面,使人耳目一新。吴兴华的新诗在形式上有其独树一帜的特征,本文便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基础上,对吴兴华新诗所涉及到的形式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研究综述,吴兴华新诗形式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吴兴华新诗所涉及到的形式问题。第一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同构的形式特征及其内涵。诗作中同构现象普遍,并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同构关系:第一,作者、诗人、叙述者与文本的同构;第二,神话情境与悲剧情境的同构;第三,屈骚传统与西方教义文学传统的同构;这些同构关系揭示了诗作中悲士不遇与叹逝的悲伤情感,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价值观念,对秩序的尊崇,依循古训的志向以及对生命的崇敬。另外,这种同构现象与其诗的韵律特征紧密关联,突出了其诗文意内涵与形式特征的古典特质。第二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及实践准则,指出了吴诗“对称”用韵的基本形式特点,以及声音与情感的意指准则,节奏与韵律的共生准则。揭示了吴诗利用固定诗体的移植与改造,试图恢复深藏于汉语语言系统之中声音的象征与隐喻,并由此架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使读者体会到形式(声音)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以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第三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形式观念,指出在华北沦陷区诗坛背景下,吴兴华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以及“内生”与“外在”同时并举的诗律观。前者揭示了吴诗依靠移植与改造古典诗体来化用古典文学资源,以达到“返古”的目的,使读者在古典的形式与内容中感受古典审美,领略古典世界。后者则揭示了吴兴华以及华北沦陷区诗坛诗人对于中国新诗格律的探索与贡献,他们一方面依靠文本的内部需要创造新诗格律,另一方面在继古开新的前提条件下对古典格律进行改造,以适应新诗格律的表现。第四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语言特征,指出其诗语言的内在张力。一方面,其诗语言呈现出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张力,揭示了吴兴华将诗语置于大众化语与口语之上的理念,强调新诗要区别于其他文体,诗语要独立且独特;另一方面,其诗语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张力,揭示了吴诗通融中西、古今的特征,并在改造传统用典手法之后,从欧化的句法突出其诗语的古典与现代质地。

肖学周[5](2021)在《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文中提出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诗歌语言、诗歌形式与诗体演进三方面:在诗歌语言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启示在于诗歌要艺术地整合现实,而非孤立的语言操练;在诗歌形式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意义在于对诗歌形式的必要坚持与积极建设,而不只是满足于单纯地抒情写意;在诗体演进方面,闻一多一直致力于以"非诗化"的方式拓展诗的边界,创生诗的新质。所有这些在中国当代诗里都有所发展,体现了闻一多诗学的生命力和当代性。

张颖[6](2020)在《“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文中指出林庚在中国新诗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新诗人、新诗理论家,也是文学史家,在研究古典文学的过程中始终抱持新诗视野,在新诗创作与理论探索中又尝试转化古典诗歌经验;他身上兼有"诗人型学者"与"学者型诗人"两种气质,这种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诗学,对我们重新认识古典资源在现代诗中的意义以及从多重维度反映新诗自身的扩展力都具有启发性。考察林庚一生在新诗领域的探索姿态,可以看出他试图从中国古典诗歌历史中提炼出一种仍然可以行之有效的普遍法则,在"现代性转换"这一视野之下所寻求的是一种委婉、抒情的方法,在"继承"与"转换"这两个维度中,试图规避由暴力性的革命所带来的反作用而达到一种温和的过渡。以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为角度辨析林庚的核心诗学理念——"语言诗化",能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再次深入林庚构建的诗学体系,探究"新诗人"林庚的浪漫诗品。

鄢炼炼[7](2020)在《李德裕辞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德裕的一生是和唐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他心怀社稷,积极革新,政绩斐然,却因牛李党争而惨淡收场,令人唏嘘。李德裕在创作上也用力甚勤,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辞赋作品留存于世的有32篇。那么,这些辞赋与其人生经历之间有何关联,它们反映了李德裕怎样的思想情感,又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质,在辞赋发展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李德裕的政治生涯、与辞赋名人的交往及文学创作情况进行阐述,以明其人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章探究其辞赋的思想情志,深入探寻他的心灵世界,大致归纳总结出三种思想情志:“修己安人的理想情怀”,“归隐自适的高远志趣”,“对人生的忧思感伤”。第三章主要从句式、结构两方面考察李德裕辞赋的艺术特色:首先借鉴“基本节奏音组”概念考察其赋在句式上运用律赋赋句基本规则,并借鉴部分古赋句式的做法;其次分析其赋在结构上运用律赋的谋篇布局规则和借鉴部分古赋结构的做法,得出其“以古赋为律赋”的艺术特质。第四章探究其辞赋“以古赋为律赋”的成因,包括古文运动对李德裕文学观的影响及唐代文坛“古律之争”的背景,深入分析中期辞赋领域中的古体派和律体派在辞赋体式上相互借鉴吸收的趋势,并考察李德裕在两派的交互中所坚持的立场与选择。李德裕对律赋的革新不仅表现在“以古赋为律赋”的艺术特质,还表现在他将唐人视为考试工具的律赋用于抒情寄思的个人创作,突破了律赋限于应试的藩篱,增强了律赋文学性,这种变创直接影响了晚唐律赋的晚变阶段。

樊嘉亮[8](2020)在《论新诗的传统》文中提出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那场有关新诗有无传统的大讨论之中,虽然争论双方并未达成有效的共识,但同时都意识到了新诗自身传统的建构总结对于新诗自身定位和发展的重要性。有关新诗自身传统的问题也被学界日益重视起来。实际上根据传统自身的发展变迁规律,新诗发展到如今的阶段,其文本的经典化以及其形成自身的传统都是新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那么此时,究竟什么是新诗的传统,如何认识新诗的传统,新诗已形成的传统究竟对于新诗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利就成为了新的问题。文章通过辨析传统的内涵和意义,从传统发展的规律出发认识新诗的传统,并通过梳理新诗发展的历程总结新诗在发展到现今阶段所形成的传统。通过新诗自身所形成的的传统把握新诗的定位,发现新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指明新诗未来的发展方向。绪论部分整理了前人对于新诗传统的研究,指明了文章的结构。并着重辨析了传统的涵义,指出了传统三个基本特征,即代代相传的事物;相传事物的同一性;传统的持续性。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于新诗自身传统的探究。文章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了新诗发展的过程,着重论述了新诗产生之时语言基础的变化,形式上的发展以及在审美上的交融变迁。从梳理之中找到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性。第二章从语言基础,形式和审美三个方面总结出了新诗在发展之中所形成的传统,即以现代汉语为基本表达方式,形式的自由以及审美的包容性这三点。第三章通过对于影响新诗以上传统成因的实验主义精神和现代时间观念这两个思想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出了新诗在精神层面存在一种求“新”的传统,而这种精神上的传统已经不适用于当下新诗的发展,新诗想要完成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由求新转向求美。结语部分总结了对于传统的认知问题同时指出了正确认知新诗传统的三项要点。进一步阐述了新诗想要求发展就要转变思路从求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走上求美的道路。同时新诗自身的发展依然需要时间的淘洗和磨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新诗也能随其一步步向前发展。

李章斌,解志熙[9](2020)在《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十二封谈诗书札》文中提出题记:自2011年以来,我与解志熙先生往来邮件六十余封,就穆旦诗歌的版本问题、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新诗的音律问题等往复商略,颇得切磋之益。近日从邮件中整理出有关新诗音律问题的通信十二封,与学界同仁共享。文稿已由解志熙先生审阅。所附注释是笔者整理时添加的。李章斌记于2018年11月18日一解老师:您好!我是南大文学院的博士李章斌,我现在刚毕业,留在南大文学院任教。附上我最近发表于台湾

毛翰[10](2020)在《闻一多与中国新诗格律化》文中提出闻一多的诗歌之旅,始于旧诗,更为新诗,归于新诗格律化。其《诗的格律》旨在匡正时弊,救治新诗,于新诗格律化有倡导之功,惟其言说属急就章,缺少学理的缜密。其后,中国新诗格律化继续探索前行,却是道阻且长,至今尚未走出困境。在中国新诗格局中,自由诗与格律诗各有所长,将会长期共存。人们期待中的现代格律诗的几种主导体裁应该是:古典加民歌式的三顿体,突破古典和民歌的四顿体,以及歌词体。

二、谈林庚关于九言诗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林庚关于九言诗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1950年代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0年代初期的新诗形式讨论
二、卞之琳的“新格律体”理论
三、“新民歌运动”中“新格律”的守与变
四、结论

(2)“十七年”文学生产研究的“向内转”——以“古典文学”为视角的文学内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以古典文学为视角,对文学生产各环节的再考察
以古典文学为切入口,对文学场域内不同文学资源关系的考察
文学生产研究中的“古典”视角与“当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设

(3)危机时刻的“世纪”之思——再论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再探林庚的“总体性”
二“二十世纪”之造型
三“自然诗”:对“世纪”的“静养”

(4)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吴兴华新诗涉及到的形式问题
第一章 吴兴华新诗的同构形式及其内涵
    第一节 作者、诗人、叙述者与文本的同构
    第二节 神话情境与悲剧情境的同构
    第三节 屈骚传统与西方教义文学传统的同构
    第四节 同构现象的隐喻及其层级结构
第二章 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及其实践准则
    第一节 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
        一、标准的对称用韵
        二、对称用韵的变体:商籁体的移植
        三、传统的对称用韵:现代拟古诗
    第二节 新诗韵律的实践准则
        一、声音与情感的意指准则
        二、节奏与韵律的共生准则
第三章 吴兴华的新诗形式观念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一、华北沦陷区诗坛背景下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二、吴兴华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第二节 “内生”与“外在”同时并举的诗律观
第四章 吴兴华新诗的语言张力及其评价
    第一节 书面语与口语的张力
    第二节 古典与现代的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歌语言:在文本与现实之间
二诗歌形式:在格律与自由之间
三诗体演进:在诗歌与非诗之间

(6)“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诗化”与一种迷失
二、“窗”与格式之间
三、延伸或者转化
四、作为一种“诗品”

(7)李德裕辞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一章 李德裕生平与文学创作概述
    第一节 李德裕的政治生涯
    第二节 李德裕与辞赋名人的交往
    第三节 李德裕的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章 李德裕辞赋的思想情志
    第一节 修己安人的理想情怀
    第二节 归隐自适的高远志趣
    第三节 对人生的忧思感伤
        一、深沉的忧思
        二、浓重的感伤
第三章 李德裕辞赋“以古赋为律赋”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律赋句式规则的运用和古赋句式的借鉴
        一、律赋句式规则的运用
        二、古赋句式的借鉴
    第二节 律赋谋篇布局与古赋结构的运用
        一、律赋谋篇布局的运用
        二、古赋结构的运用
第四章 李德裕辞赋“以古赋为律赋”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辞赋创作领域“古律之争”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论新诗的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概念界定
    二、新诗传统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结构
第一章 文学史的足迹: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崭新的起点:从文言到白话
    第二节 形式的演变:自由与格律的交替发展
    第三节 审美的交融:三大文艺思潮的共同推进
第二章 外在的华羽:新诗自身发展中形成的传统
    第一节 语言的传统:以现代汉语为基本表达方式
    第二节 形式的传统:自由多变的形式
    第三节 审美的传统:兼顾中外的包容性
第三章 背后的迷雾:影响新诗传统形成的“新”精神
    第一节 “新”的试验:实验主义的推动
    第二节 “新”的演变:现代时间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新”的反思:走出传统的误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十二封谈诗书札(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10)闻一多与中国新诗格律化(论文提纲范文)

新诗格律化,闻一多的彷徨与选择
新诗格律化,闻一多的理论与实验
闻一多之后,新诗格律化路在何方

四、谈林庚关于九言诗的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1950年代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探析[J]. 李章斌,陈敬言. 江汉学术, 2022(02)
  • [2]“十七年”文学生产研究的“向内转”——以“古典文学”为视角的文学内部研究[J]. 唐蕾. 探索与争鸣, 2021(12)
  • [3]危机时刻的“世纪”之思——再论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与实践[J]. 刘祎家. 文学评论, 2021(06)
  • [4]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D]. 杨晨馨.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J]. 肖学周. 文学评论, 2021(03)
  • [6]“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J]. 张颖. 江汉学术, 2020(05)
  • [7]李德裕辞赋研究[D]. 鄢炼炼.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论新诗的传统[D]. 樊嘉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十二封谈诗书札[J]. 李章斌,解志熙. 文艺争鸣, 2020(01)
  • [10]闻一多与中国新诗格律化[J]. 毛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0(01)

标签:;  ;  ;  ;  ;  

在线荣格九字诗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