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行吟(诗词16首)(论文文献综述)
王赛男[1](2021)在《阮元诗歌笺注》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阮元在经学、金石考据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其创作的诗歌在清代诗歌发展中亦独树一帜,数量衆多,特色鲜明,但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研究及艺术成就的认识尚且不足,故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邓经元点校本《揅经室集》为底本,校以《文选楼丛书》本,对其中阮元诗卷部分进行笺注,同时参考学者颜建华的1佚成果,从《清代名人墨迹》《长离阁集》以及《扬州北湖续志》中补入佚诗共12首,以期为学界研究阮元之诗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笺注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笺注。一、前言。该部分先是介绍阮元生平与着述,总结其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以及文学四个方面的成就,以期对阮元本人及学术成就有全面的了解。然後《揅经室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说明所选用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缘由。其次介绍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的研究现状,详细列举这一领域内的学术成果,并予以适当评述。最後论述阮元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所体出的“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从丰富的诗歌内容、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典雅的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对阮元诗歌所体现出的诗学思想作出深入分析,对其诗歌的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二、凡例。该部分介绍本次笺注所使用底本与参校本、学界1佚成果以及笺注的内容与形式。三、笺注。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将阮元诗歌内容完整呈现,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笺注,力求详尽。凡人物、地名、史实、典故等均加笺注,疑难或重点字词亦有注释。凡异体、俗体字等,径改为通用字。所引书籍一律注出篇名。本文在对阮元诗歌作系统而全面的笺注基础上,结合阮元诗学思想的根源和内涵,来论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做到诗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陶友珍[4](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李佩瑜[5](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章政,刘纯青[6](2020)在《诗词行吟地图下唐代景观吟咏的时空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诗词行吟地图研究唐代景观吟咏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火车采集器爬取搜韵诗词门户网中唐代文学编年地图数据,筛选整理出景观地名、景观吟咏次数、诗人行游频次等数据;绘制唐代景观吟咏空间信息表并分类统计;运用核密度、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景观吟咏时空分布关系,并总结成因。结果表明:①时空分布上,唐代景观吟咏空间分布集聚度高,但分布不均衡,集中于西安洛阳周边区域内;唐中期分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与诗人主要行迹线路方向相同;唐后期空间聚合度下降,分布中心趋向江南地区。②景观类型上,唐代景观吟咏的种类主要为山川、私家宅邸、亭台楼阁等;且随时间推移景观尺度从北方的名川大河、转变为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小水"。这一研究对研究唐代风景园林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燕[7](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王平[8](2019)在《朱祖谋词及其词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时期词学大家辈出,词作数量蔚为大观,艺术风格多样。经过各大词家的不懈探索,词在声律、校勘、词学理论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发展,并呈现集大成的特点。晚清词坛基本以“晚清四大家”——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主导,王鹏运作为词坛盟主,其他三家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朱祖谋在王鹏运之后主导词坛,继续推进晚清词坛的发展。从文学思潮来看,朱氏凭借高超的校勘水平将“梦窗热”推到极致。从其创作来看,兼取南北宋各家,并能承传风骚传统,将词体尊体运动与文学创作紧密相连,在创作实践中达到词体推尊的目的。与此同时,朱祖谋的词评与词集选录都传达了其词学思想。为比较全面的呈现朱祖谋的创作与词学思想情况,拟以五章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第一章探讨朱祖谋词作分期及艺术特质。根据朱氏的生平活动,按照时代将朱氏词作进行分期,结合朱氏词作的词境、格调、风格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简单归纳各个时期的词作题材与词风特质。第二章探讨朱祖谋词创作溯源。朱氏对风骚传统的继承主要表现在词作内容彰显《诗经》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以比兴寄托手法在词作中隐喻时事,将现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并通过对楚辞意象的使用,以及对楚辞爱国精神、屈子高洁之志的传扬,完成了对“风骚”传统更深层次的内化。从抒情传统、言志传统、批判传统等方面推动了晚清风骚传统的经典化过程。第三章探讨朱祖谋词评与书札中的词学批评观。收录在《强村语业》的《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诸首,既是文学创作,又是点评词人的词评作品,兼具了文学创作宗尚与文学批评旨归双重属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朱氏与友人之间的信札以及所题序跋进行佐证,大致可以归纳出朱氏在词体尊体观、词法创作观和词体批评观三方面的词学思想。第四章探讨朱祖谋的清词选集——《词莂》中的词选思想。《词莂》选录了朱氏自己的词作十首,这是一种很特别现象。《词莂》以审慎的词学态度,推动词学及声律发展的编选目的,博采众长,求精求深的编选特色流传于世,显示了朱氏宏大的词学视野,精深的词学理念,是晚清词的重要选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箧中词》的重要补充。《词莂》以三分法为编排方式,能够凸显编选者重视词体声律的旨趣,有助于进一步研讨词体的音乐属性、声律特点。通过对《词莂》选目的分析,亦可归纳出其以词存人、以词存史的词选观。第五章探讨朱祖谋词坛地位及影响。朱祖谋作为晚清四大家之一,和其他三家在词学主张与艺术风格上有异同之处。勾勒四人的词学活动,对比词作及词学思想,能够更加明确朱氏在四人之中的地位和作用。梳理近现代各家对朱氏的评价,可以大体了解朱氏在后世的接受概况。钱仲联评价朱氏“结一千年词史之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通过考察此评价的合理性,全面总结朱氏的词学影响力。
胡艳菊[9](2019)在《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文中研究说明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字镜泉,号心泉,清源(今福建泉州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回族诗人。他的生平事蹟不着於正史,只能通过他文集中的诗篇以及友人的记载略知其事蹟。如卷一《梅州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可知他在度宗咸淳八年(1272)前後曾任梅州知府,同时《闽大记》也有记载:“蒲寿宬,咸淳七年知梅州,性俭约,於民一毫无所取。”《投後村先生刘尚书》可知他曾与刘克庄交往,并且希望通过他的引荐以达到晋升仕途的目的,从这些诗篇以及史书的记载中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同时在刘克庄的《後村先生大全集》中有两封回启是写给蒲寿宬的,分别为《乙丑生日回启蒲领卫寿宬》和《戊辰生日回启蒲领卫》,从蒲寿宬的《投後村先生刘尚书》以及刘克庄的两封回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交往情况和他曾担任过领卫这一低级官职。《全宋诗》着录“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心泉学诗稿》六卷”以及顾炎武《日知录》中也明确记载“是时寿宬佯着黄冠野服,归隐山中,自称处士,以示不臣二姓,而密为寿庚作降表,令人自水门潜出,送款於唆都。”知其晚年生活以隐居为主。他的《心泉学诗稿》主要包括267首诗歌,18首词,4篇赋。作为一名回族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伊斯兰教思想,这对於我们研究伊斯兰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在宋末元初这个大背景下回族与汉族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蒲寿宬及其作品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是概括蒲寿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从时局、士风以及诗坛取向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节是关於他的家世、生平。第三节主要是分析他的交游情况,这一节主要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他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是关於《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这一章主要侧重於《心泉学诗稿》着录与版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对《心泉学诗稿》流传情况进行一个梳理。第三章是关於蒲寿宬的儒、佛、道教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作品创作的影响,这一章节主要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关於儒、佛、道三家思想对蒲寿宬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小节则是关於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在这一小节中主要从对其人生追求的塑造诗歌意象中蕴含着的伊斯兰教思想以及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其诗歌中的阐发。第四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内容。他的诗歌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交游酬唱的多维呈现以及闲适生活中的安贫乐道。第五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沉郁悲慨、冲淡闲远、奇险瘦硬这三种艺术风格。本章除了概括他诗歌的艺术特色之外,主要分析这三种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三种艺术特色的具体体现。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文本研究部分进行一个梳理,总体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第二部分是关於蒲寿宬《心泉学诗稿》的注释。蒲寿歳的诗以《全宋诗》为底本,同时参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及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同时新辑集外诗《南村》附於其诗歌的末尾。他的赋和词分别以《全宋文》、《全宋词》为底本。在论文的注释部分,对蒲寿康《心泉学诗稿》中的通假字、典故、人名、地名等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同时在诗歌的标题下会附上自己的题解,题解主要是笔者对蒲寿歳作品的初步理解。希望能够通过对《心泉学诗稿》的文本研究及其注释能够引起学界对其作品的关注以促使学界更多的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作品中存在着的异域风情。
徐明翔[10](2018)在《明末清初嘉兴曲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明末清初(1615—1722)嘉兴一府七县(嘉兴、秀水、嘉善、崇德、桐乡、平湖、海盐)曲家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彼时该地区曲家及其戏曲活动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背景、交游情况以及戏曲创作、戏曲观演、戏曲观念、戏曲传播交流等诸方面内容,以期真实展现明末清初嘉兴曲家在戏曲方面的成绩。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九章和结语。绪论部分界定了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曲家成员组成,对明末清初嘉兴曲家的相关文献资料、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明确涉及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需要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第一章,明末清初嘉兴曲家创作背景研究。对嘉兴地区发生的乙酉兵变等时事,家族文化、诗学、词学、民间习俗等地域文化环境作论述,为其后嘉兴曲家戏曲创作、戏曲观演、戏曲传播交流等提供完备的地域特点依托。第二章,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构成、生平及特征研究。首先,考订明末清初活跃于嘉兴曲坛的曲家规模与构成;其次,对个别为学界所忽略的曲家之生平作考述;再次,探究嘉兴曲家特征,明确嘉兴曲家的戏曲活动,与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第三章,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交游考。明末清初嘉兴各曲家之间或因同出一族、或因联姻关系、或因结社倡和等而交往频繁、关系密切。且嘉兴曲家亦与周边杭州、绍兴、南京、苏州等地曲家切磋戏曲创作与演出。跨地域曲家间的频繁交流为彼时嘉兴戏曲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第四章,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剧目存佚及版本研究。考述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剧目存佚及版本情况,指出彼时嘉兴曲家戏曲剧本存少佚多的现象,这既是中国古典戏曲剧本保存的普遍现象,亦与嘉兴乙酉兵变事件、地方禁戏政策以及剧本自身生命力有关。第五章,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传奇作品研究。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传奇创作较多,题材广泛。主题上或侧重对情的传达,或突出强调传统道德教化思想;艺术风格上,文辞派王翃等曲家戏曲语言典雅骈俪,格律派曲家卜世臣以及无派别归属的查慎行等曲家追求戏曲语言的本色当行。在搬演方面,嘉兴曲家的传奇创作皆既注重案头、亦注重场上,诸多传奇曾搬演于舞台。第六章,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杂剧作品研究。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杂剧创作较少,但就现存两种杂剧剧本来看,嘉兴杂剧作家的杂剧创作并没有落入案头化的窠臼,而是本着“崇元观”,对杂剧体制作综合考量,既有继承亦有改进。第七章,明末清初嘉兴戏曲观演活动研究。明末清初嘉兴地戏区曲观演活动频繁,其演出组织分职业戏班和私人家班两种,演出场所拓展到园林、画舫,更迎合观剧者的审美取向。观剧者因观剧所作的观剧诗词对演剧活动与观剧活动的互动起到了桥梁作用。第八章,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戏曲理论研究。以嘉兴曲家所着理论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嘉兴曲家的戏曲观念,指出嘉兴曲家坚持“崇尚元曲”、“文律双美”、“本色当行”、“曲谱尚用”等戏曲观念。第九章,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对外传播交流研究。嘉兴戏曲频繁地对外传播、交流,体现了其突出的开放性。嘉兴戏曲借助文人、戏班等群体力量通过剧本、舞台等渠道对外传播交流,促进本地戏曲发展。结语部分,综论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发展情况。同时,于横向上,论述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对彼时其他地区曲坛的贡献;于纵向上,论述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对整个明清时期嘉兴戏曲发展的贡献。
二、江南行吟(诗词16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南行吟(诗词16首)(论文提纲范文)
(1)阮元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阮元生平与着述 |
(二)版本流传 |
(三)阮元诗歌研究现状 |
1.诗歌整理 |
2.诗歌内容与艺术分析 |
3.诗学思想 |
(四)“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及艺术特色 |
二、凡例 |
三、笺注 |
(一)《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一) |
(二)《文选楼诗存》(《揅经室集》续集卷五) |
(三)补遗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
一、别集 |
二、选集 |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
二、钱曾所藏宋刻 |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
一、唐宋词集丛刻 |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
二、宋词别集重刻 |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
(一) 《梅苑》 |
(二) 《草堂诗余》 |
(三) 《绝妙好词》 |
(四) 《乐府补题》 |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
(一) 字句勘误 |
(二) 作者考订 |
(三) 格律辨析 |
(四) 版本考证 |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
(一) 名物掌故笺释 |
(二) 词人生平考证 |
(三) 词人词作评价 |
(四) 其他词作增补 |
(五) 文字内容校勘 |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
(三) 词作的审视 |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
(一) 品评与赏析 |
(二) 笺注与阐释 |
(三) 辨讹与纠谬 |
(四) 纪事与述闻 |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
(一) 小众化 |
(二) 碎片化 |
(三) 趣味化 |
(四) 深度化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
余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一、诗、词之异同 |
二、词、曲之异同 |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
一、南北宋之争 |
二、正变之论 |
三、本色论 |
四、雅俗之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
一、和韵 |
二、集句 |
三、效体 |
四、櫽栝 |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
(二) 追和十大词调 |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
(二) 追和十大词人 |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诗词行吟地图下唐代景观吟咏的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数据来源、预处理与研究方法 |
1)数据来源 |
2)地图及地名整理 |
3)研究时间 |
4)数据整理提取 |
5)研究方法 |
2 唐代景观吟咏分布与诗人行迹线路分析 |
2.1 唐代景观吟咏的统计分析 |
2.2 唐代诗人行游线路分析 |
2.3 唐代景观吟咏时空分布 |
2.4 唐代景观吟咏特征总结 |
3 唐代景观吟咏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 |
3.1 政令举措对景观吟咏分布的影响 |
1)“斥远游、主近游”的政策: |
2)科举取仕、隐逸读书: |
3.2 景观因素对景观吟咏时空分布的影响 |
4 结束语 |
(7)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
一、袭字句 |
二、学句法 |
三、用句意 |
四、效体式 |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朱祖谋词及其词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对象 |
二、研究述评 |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四、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朱祖谋词分期及艺术特质 |
第一节 创作初期 |
一、主要事迹及创作情况 |
二、创作题材 |
三、艺术特质 |
第二节 创作转折期 |
一、主要生平事迹 |
二、创作概况 |
三、艺术特质 |
第三节 创作定型期 |
一、仕途巅峰期创作 |
二、卜居归隐期创作 |
三、遗老词创作 |
第二章 朱祖谋词创作溯源 |
第一节 时人评价与强村词中的风骚传统 |
一、揭示强村词传承风骚 |
二、赞誉强村词的现实主义精神 |
三、明确指出强村词中有雅怨 |
第二节 强村词对楚辞的继承 |
一、对楚辞词语及意象的使用 |
二、以男女之情喻君臣之义 |
三、以善鸟香草喻忠贞之节 |
四、以恶禽臭物等比谗佞之人 |
第三章 朱祖谋论词词、书札中的词学思想 |
第一节 词体尊体观 |
一、词体起源论:诗词衍生关系 |
二、词体功能论:词承风骚寄托传统 |
三、词体批评论:以诗论词 |
第二节 词法创作观 |
一、转益多师,兼及南北宋 |
二、以诗为词 |
三、尚锤炼,讲声律 |
第三节 词体批评观 |
一、知人论世 |
二、尚真情,以哀动人 |
三、词贵在神骨 |
第四章 朱祖谋《词莂》中的词选思想 |
第一节 《词莂》的编选原则 |
一、审慎的编选态度 |
二、继承《复雅歌词》的编选目的 |
三、博采众长,求精求深的编选特色 |
第二节 《词莂》三分法的编撰体例 |
一、三分法与重声律的词学思想 |
二、重声律的词学生态环境 |
第三节 《词莂》以词存人、存史 |
一、以词存人 |
二、以词存史 |
第五章 朱祖谋的词学史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清末四大家”之一 |
一、“清末四大家”的提出 |
二、四大家的交游唱和 |
第二节 “结一千年词史之局” |
一、此评价的提出 |
二、此评价的合理性 |
结语 |
附录一 朱祖谋编校词集存目 |
附录二 朱祖谋序跋汇编 |
附录三 朱祖谋《清代词坛点将录》 |
附录四 众词家评朱祖谋语汇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蒲寿康及其《心泉学诗稿》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蒲寿成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及其交游情况 |
第一节 蒲寿宬所处的时代背景 |
一、时局变化 |
二、士风变化 |
三、诗坛取向的变化 |
第二节 蒲赛康的家世与生平 |
一、蒲寿宬的家世 |
二、蒲寿宬的生平 |
第三节 蒲寿宬的交游 |
一、蒲寿宬与刘克庄 |
二、蒲寿宬与胡仲弓 |
三、蒲寿宬与释圆悟 |
四、蒲寿宬与赵委顺 |
第二章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 |
第一节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情况 |
第二节 《心泉学诗稿》的版本源流 |
一、着录情况 |
一、现存版本 |
第三章 蒲寿宬的儒、佛、道家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儒、佛、道教三家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儒家与其文学创作 |
二、佛教与其文学创作 |
三、道家与其文学创作 |
第二节 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人生追求及其人格的塑造 |
二、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伊斯兰教思想 |
三、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诗歌中的阐发 |
第四章 《心泉学诗稿》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 |
第二节 交流酬唱的多维呈现 |
第三节 闲适生活的安贫乐道 |
第五章 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沉郁悲慨 |
一、生活体验上的丰富多彩 |
二、内容上的博大精深 |
三、感情上的饱满有力 |
第二节 冲澹闲远 |
一、内容上贴近生活 |
二、生活意象的选取 |
三、语言上的自然流畅 |
第三节 奇险瘦硬 |
一、构思巧妙 |
二、意境营造 |
三、炼字炼句 |
结话 |
凡例 |
古赋两首 |
其一 |
其二 |
瀑布泉赋 |
和倪梅村梅花赋 |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 |
咏史八首 |
示儿 |
明月篇 |
拙妇吟 |
和博古直五首 |
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 |
感兴 |
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 |
投後村先生刘尚书 |
柬曾梅坡二首 |
送淮东田制干回司 |
寄窥堂庄使君 |
送使君右司赵是斋 |
赠无庵道人风监 |
梅阳寄委顺赵君 |
寄丘钓矶 |
寄梅坡 |
与石岩方常簿游白水塘观龙湫 |
已卯六月十一日书石室壁 |
舶使王会溪太寿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
九日简留松涧 |
心泉 |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 |
和漳浦余明府 |
呈大帅侍郎阳岩洪先生 |
上舶使监丞王会溪 |
登师姑岩见城中大阅恍如阵蚁因思旧从戎吏亦其中之一蚁感而遂赋 |
送郭济叔分教邵阳 |
古意答胡苇航 |
送远曲别苇航 |
见山台 |
泊舟兰溪 |
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
仲冬下澣会同僚游东岩 |
寄豫章李明府 |
亦竹轩 |
六和塔僧房 |
送梅峰阮监镇东归 |
喷玉布 |
梅阳郡斋庵梅花五首 |
寓壑清流 |
白水岩 |
戏效浪仙体 |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後三首 |
草堂瀑布 |
题瀑布图后 |
中庭步月 |
纯阳洞读书和中山陈礼郎韵 |
又题纯阳洞 |
枸杞井 |
山中井 |
菊花潭 |
古意 |
头陀成庵主刺血写法华经 |
灯蛾 |
蜜蜂 |
蜘蛛 |
促织 |
蚁 |
蠧鱼 |
扪蝨 |
蚊二首 |
蚤 |
神骏歌送赵委顺就漕 |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 |
醉歌 |
菊露谣 |
送刘童子试艺天京 |
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 |
君不来词寄云帽上人梅坡翁 |
送林城山归上饶 |
送孙耕山 |
赠日者冯鼎山 |
濯足瀑下 |
壮哉亭观龙湫作 |
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
游金山寺呈茂老 |
游西岩 |
书草屋壁 |
愁剧忽失笑 |
九日 |
送庄纠之官莆阳 |
岁暮度朋山岭登山庵追慕先人不胜悲怆因用杨敬夫韵 |
友人若木余兄告归诗以送之 |
寄径山书记悟上人 |
寄思溪老藏叟珍上人 |
寄老溪上人 |
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
和胡竹庄韵 |
次清老弟韵 |
赵委顺寄诗山中因次韵 |
题梅窗啸月图 |
赠隐者 |
挽吕秘书 |
悼亡 |
小儿生日 |
赠日者王谈天 |
阿助寿岁诵杜工部四十明朝是之句请足成 |
送枯崖悟上人省觐三山 |
即事 |
约赵委顺北山试泉 |
春阴偶成柬枯崖 |
友人余兄归小诗寄胡苇航 |
寄胡苇航料院 |
九月九日登山 |
题江心寺 |
七夕前二口与窥堂庄使君江横观水望霓怅然 |
溪堂春日即事 |
八月八日夜道士湖泛月 |
寒山暮景 |
三叠泉庐山简寂观十五里一名撷泉 |
题纯阳洞 |
重阳 |
题海云楼下一碧万顷亭 |
心泉 |
石潭观鱼 |
题金粟洞 |
种麦 |
委顺赵君见遗千里小景鸦鹊图有诗将之用韵为谢 |
送清老弟归荆湖幕 |
闻蟋蟀有感 |
挽仁山杨先生 |
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 |
送择斋先生徐大监赴建仓 |
用老竹与子晦韵 |
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 |
寄石隐老屿上人 |
和倪梅村 |
再用韵和苇航 |
与小儿助子游间横作 |
江横暮景 |
再题江横 |
游鼓山题天风海涛亭 |
送使君赵寺丞泰先生 |
寄何我轩 |
闲坐海观兴致悠然是时月白如画 |
岭後山庄 |
回谒蓝主簿道傍见梅偶成 |
题深省庵 |
依韵寄呈林城山 |
即席用委顺听甘师琴韵 |
与兴福老枯崖乘月观涛 |
西岩 |
赠洪都高士萧野鹤 |
赠吴仰云 |
岁旦勉田邻 |
端午 |
山园芍药有花喜而赋 |
梦故人郭推官元用诗以奠之 |
夜闻邻笛 |
风雨终夜独坐不寐 |
田园秋兴 |
郊行有感 |
返重阳作 |
赋枸祀 |
画船 |
游武夷九曲 |
寄石隐 |
题叶寄杨芸夫 |
心泉二首 |
菊泉诗 |
闻泉 |
涧亭麈尾泉 |
江横信笔 |
书滴翠岩壁 |
书香炉瀑布图後 |
青霞西亭 |
沧浪亭 |
心泉 |
读可翁闲坐偈 |
白须 |
题石 |
怡云 |
寒食有感 |
郊意 |
题画竹扇寄友 |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 |
棹歌 |
牧童歌十首 |
山中秋晓 |
书隐者壁 |
飞泉 |
题赠枯崖 |
赠老溪孚上人 |
石室闲坐忆东坡渔舟一叶江吞天句成一绝 |
锡老弟山居 |
闺意 |
酒量减 |
题武夷 |
重游武夷偶成櫂歌一首 |
月岩 |
青霞 |
玉女峰 |
题西山灵峰感应寺 |
题纯阳洞 |
次枯崖上人催梅韵 |
百花洲梅 |
早梅 |
瀑上见梅有怀老溪上人 |
雨中见梅泫然而作 |
次韵 |
赠林愚庵墨梅 |
题萧照画山水渔夫四轴 |
又渔夫四首 |
七夕 |
江上闻笛 |
春晓闻禽 |
闻鸡 |
闻蝉 |
赋竹间禽 |
饭牛歌 |
水碓 |
咏狸 |
南村 |
满江红 登楼偶作 |
贺新郎 赠铁笛 |
渔夫词十三首 |
又渔夫词二首 |
书玄真祠壁 |
欵乃词 赠渔夫刘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二 蒲寿宬词的艺术特色 |
附录三 蒲寿宬交游表 |
附录四 吕廷焯《蒲氏初五世太祖刺史公(蒲寿宬)傅》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明末清初嘉兴曲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创作背景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活动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活动的地域文化背景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嘉兴的戏曲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构成、生平及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构成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生平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特征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交游考 |
第一节 曲家王翃交游 |
第二节 曲家张雍敬交游 |
第三节 曲家张道濬交游 |
第四节 明末清初嘉兴其他曲家交游 |
第四章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剧目存佚及版本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传奇剧目存佚、版本情况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杂剧剧目存佚、版本情况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传奇作品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传奇作品的本事与主题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传奇作品的艺术特征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传奇搬演情况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杂剧作品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杂剧作品本事与主题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杂剧作品艺术特征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嘉兴杂剧搬演情况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观演活动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演出组织考述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演出剧目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演出场所 |
第四节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演员演出活动与观者观剧活动的互动——以观剧诗词为切入点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戏曲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戏曲理论存在形式、版本情况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曲家戏曲观念 |
第九章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对外传播交流研究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对外传播交流媒介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对外传播交流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嘉兴戏曲对外传播的动力因素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江南行吟(诗词16首)(论文参考文献)
- [1]阮元诗歌笺注[D]. 王赛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诗词行吟地图下唐代景观吟咏的时空分布研究[J]. 章政,刘纯青. 地理信息世界, 2020(02)
- [7]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8]朱祖谋词及其词学思想研究[D]. 王平. 西北大学, 2019(01)
- [9]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D]. 胡艳菊. 广西大学, 2019(01)
- [10]明末清初嘉兴曲家研究[D]. 徐明翔.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