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香港另觅生存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许卓[1](2021)在《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文中研究表明
常琳[2](2020)在《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的内里源头和生发原因,方能读透鲁迅思想渗透之下呈现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回归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形象。论文将研究重点着重于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范畴覆盖鲁迅全部的文学和创作活动。纵观鲁迅一生,“个”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语境的影响和渗透,而“个”思想的呈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生发和衍变的发展过程。以思想研究为核心,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鲁迅“个”思想的研究始于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历经《呐喊》时期,《彷徨》时期,《野草》时期,贯穿其一生。五篇文言论文蕴涵鲁迅早期“个”思想内涵,也奠定鲁迅终其一生的思想指引,其后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早期“个”思想的延续发展,也是折射呈现。“个”思想是对鲁迅思想的概括和定位。“个”的内涵所指和意义范畴与“个人”“个性”以及“个人主义”有别,在此,“个”之所指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或文化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性概念,它包括从自我出发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痛苦、恐惧、绝望等相对比较激烈的情感状态和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以体验性感受和叛逆性思考为特征的个体文化身份自觉。“个”本身并不具有“麻木”、平和、中正、理想主义等在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意义上的种种“积极因素”和正面价值。“个”是源自鲁迅作为个体内在生命性的体验,以反抗和叛逆等形式外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之中,这一内里的情感状态以及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贯穿其全部文学活动,却又在不同时期呈现不一样的生发状态。关于“个”思想的解读和阐述,我们借用“体验”一词来进行阐释。“体验”是一种个人感知,“体验”也是一种文化选择,它着重创造主体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心理过程。“体验”既重视个体的主体性,也重视体验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同时还重视作为主体的体验者本身的自我选择和过滤表达。对于鲁迅“个”思想形成的生命体验,既有童年生活体验中的叛逆性思考,又有家庭生活体验中施爱与失爱的理性感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渗透性影响,又有日本文化体验的直观性接受;既有晚清学人教诲的接受影响,又有西方思潮间接接受的他者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和国家、家庭和工作、生活和思想相互渗透又彼此影响的体验过程,经由鲁迅自我的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聚集为一种内刻于骨外化于肤的极具鲁迅特色的“个”思想。“个”思想既是鲁迅思想生发的源头,也是始终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脉络;“个”思想是鲁迅呈现出的思想特质,也是我们借以窥视和解读鲁迅的方式与途径。“个”思想包蕴了鲁迅从“希望”走向“绝望”的心路历程,“个”思想也积聚了鲁迅关于“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个”思想让鲁迅敢于直视未来,“个”思想让鲁迅勇于面对死亡。基于内心深刻感悟喷薄而发的这一根基性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鲁迅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民族本土性,关乎生命个体化的中国问题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据和思想呈现,这种民族性立场和世界性立场都源自于鲁迅个体生命体悟中的本土经验和生命体验。而我们对于鲁迅的探索和认知,不仅仅是在探究个体鲁迅,也是在探究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方面它让我们以俯首的方式沉入生命的最深处,用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和切肤痛感去认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存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仰视个体生存背后整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刻烙下的文化和历史,它们是个体生命选择之源,也是个体生命呈现之态。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表征中,鲁迅是第一个体验者,也是第一个言说者。
石茂坤[3](2020)在《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文中认为1876年琼州(海口)开关后,商人在海南岛经济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外国航商在北部湾急剧扩张,挤压帆船的生存空间,把常关的运输业务转移到海口洋关。在外国航商的运作下,与海口通航的口岸城市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往西抵达法属越南岘港和泰国曼谷,往南抵达新加坡,往北抵达上海、天津。海口成为港际讯息圈的一员。同时,洋商和华商竞购岛内的物产,尤以糖和生猪为甚。华商利用人脉网和租用轮船的方式逐渐扭转初期的劣势,成功占领土特产收购市场,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糖和生猪转运销售模式。流年不利的洋商开始谋求岛内丰富的矿产,此举引起清政府的不安,遂派两广总督张之洞经略海南岛。由于没有商人助力,张之洞的举措虽然合理到位但收效甚微。清末新政时期,实业救国浪潮方兴未艾,国人痛感台湾被占,遂呼吁开发海南,夯实海疆。清政府劝办海口市商会,招商引资,粤港和南洋三地商人跃跃欲试,其中马来西亚首富胡国廉最为引人注目,他企图利用自己的官场人脉,建立一个横跨开矿、垦殖、金融、筑路、航运、盐业、林业的巨型托拉斯企业——侨丰公司,无奈清政府垮台而目标未能全部实现。迨至民国初年,岛内外商人的事业沿着晚清定下的基础继续发展。海口“九八行”垄断了土产收购,联同其他各县的座商和摊商,形成一张巨大的商品流转网。湘商包办了海南岛槟榔,使之远销湘潭。粤商则看中渔盐之利,在三亚捕鱼晒盐,运回珠三角售卖。南洋海南籍侨商把经营橡胶和锡矿的经验照搬回海南岛,建立起一座座橡胶园和锡矿场,吸收当地人就业。有的还热衷投资海口房地产,修筑公路。民国初年乱象丛生,武人争权,海南岛深受战祸之害。而随着岛内商人的事业不断壮大,他们掀起一场名为“琼崖改特”的运动,希图摆脱广东省府的管治,改海南岛为“特别区”,实现“琼人治琼”。他们一度看到成功的希望,最后因陈济棠从中作梗而失败。陈济棠主政广东后,戮力发展实业。时值世界经济危机,岛内垦殖业和锡矿业大受打击,商业资本萎缩给了官僚资本扩张的机会。陈济棠在海口成立广东省银行和琼崖实业局,作为输出官僚资本的工具。同时,糟糕的经济环境使破产侨商把剩余资金投到房地产业,琼崖实业团营建“月朗新村”即是其中代表。广东省银行大规模向中小商家房贷,琼崖实业局则接管扶助橡胶园和锡矿场。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间资本产生冲突,引起不少纠纷,对海南社会的弊大于利。1938年海南岛沦陷,所有开发事业中止。
郑红艳[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的走向,开启了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国际化进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锤炼,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飞跃。价值取向是文化产品海外传播的基础与根本,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之路也基于此而展开。四十年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在不同阶段形成了明显的区别性价值倾向;同时,对应不同的价值诉求,采取了不同的传播策略。本论文将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联系起来探讨,能更清晰地反映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逻辑关系。论文第一章对传播海外的中国电影进行界定,介绍所研究的文本来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及其传播概况。第二章论述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一个阶段(1978-2000)的情况,这一阶段中国电影以艺术电影作为走向世界的突破口,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其中,1978-1984年是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前奏,海外获奖的电影数量少且影响力小;1985-1993年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进程,民俗电影蕴含的寓言满足了西方的中国想象,中国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得许多重要奖项;1994-2000年期间艺术电影关注点转向平民都市生活,并延续着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盛况,海外版权销售也开始起步。第三章讨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二个阶段(2001-2010)的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主要诉求是商业利益,此阶段兼具普世价值、视觉消费奇观与民族特色的武侠大片成功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第四章探讨2011年至今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变化,这一时期多种类型的电影践行电影工业美学理念,从而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海外票房与艺术口碑的双向目标。通过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四十年的历史回顾,可见:价值取向方面从最初基于文化政治意义上的身份求同,到经济方面的商业利益诉求,进而转向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国影响力,电影本身经历了从“精英化的个人作品”到“商业化产品”再到“工业与美学的结合体”;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仍为实现国际影响力而努力,电影工业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升级,电影从业者应树立全球眼光,泛华夏文化圈市场可作重点突破。
王曼利[5](2019)在《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文中认为长安画派萌发至今已约一甲子,但关于画派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既少且浅,艺术价值研究又多忽略艺术界的建构作用。我们以画派基本问题为研究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画派艺术品价格的考察中分析它与艺术价值的关系,从艺术社会学视角探究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途径与方式,挖掘出画派多元的艺术价值。论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历史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长安画派艺术品价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可借鉴的理论资源,指出:在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经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照是该画派研究的应有之义。第二章:长安画派:概念、构成和风格。我们从艺术地理学视角对画派名称进行解读,认为此名与长安地理及文化所积淀成的心理原型有关。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画派构成进行概括,以1961年参加“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的6人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因篇幅所限,重点放在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4人上。画派艺术思想深受延安文艺理论影响,作品多表现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第三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我们通过访谈和文献分析补充了画派从萌芽期到2000年的作品价格,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了画廊价格。长安画派作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影响直接,作品的艺术水准、传播和营销得力与否同样影响画派价格。陕西地区画廊中画派作品数量少、价格低,艺术家市场地位不同,作品价格已产生分层。第四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通过对雅昌艺术网中长安画派作品拍卖价格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我们对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个人国画作品拍卖价格指数和画派整体拍卖价格态势及其中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究。画派艺术品拍卖成交数量少、成交额和均价普遍较低,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但与着名画派和画家相比作品价格不高,价值与价格发生了较大偏离。第五章: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本章借鉴丹托和迪基的“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贝克尔的“艺术界”和布尔迪厄的“资本”、“场”等概念,糅合惯常的艺术界概念,将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置于艺术体制网络中,从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与定位)、艺术展览(展示与传播)、艺术批评(评论与阐释)和艺术营销中介(宣传与销售)等方面分析画派艺术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式。作品离开画家之手后其艺术价值由艺术界共同赋予,艺术价值的认定、传播与阐释有益于艺术品价格的提高。第六章: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出发点和依据,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启示价值三方面研究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画派创作表现了“人”的母题和大地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对文艺思想时代最强音的积极响应、既破又立的艺术超越精神,以及艺术家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长安画派值得被传播的价值,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强大内驱力。结论:在长安画派的不同阶段,其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呈现出时而吻合时而背离的复杂关系,这是正常的,但背离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加大对画派学术价值的深度研究和科学传播,辅以时间条件,画派艺术品价格仍首先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科学总结。
梁步青[6](2019)在《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客家是汉民系中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是历史上中原汉民渐次南下并与土着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赣闽粤三省毗邻区是客家民系成形区,也是客家人核心聚居地。而位于赣闽粤交界处的赣州是接纳北方汉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聚居地。赣州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生存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是江西省乃至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本论文运用文化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借助ArcGIS平台,构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系统认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全面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空间分布与分异规律,准确划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深入探索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异同。通过上述方法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次建立了以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的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开展全面普查与登录,结合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以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分析等方式,收集村落、民居文化基础信息,对全域村落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识别与筛选,最终选定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文化因子”概念,从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的关键文化因子入手,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3大类,10小类文化因子;借助“类型学”方法对文化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建立文化因子类型系统。数据库较完整、系统地涵盖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地理环境属性、物质形态属性、历史人文属性共四大项子系统数据。2)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与规律,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动力机制。在地理分布上,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呈现集聚分布状态,“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村落往往依山而建,顺应山体呈线性延展,相对水体而言,其与山体依附关系更强;民居表现为“大共性、小分异”的总体分布特征。在历史演进上,村落在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状态,聚集区域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本论文针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原汉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和中原文化是客家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根源;赣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农耕生产条件是基本所在;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创新因素导致区域差异性的出现;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是村落、民居形态特征形成的内在因素。3)科学划定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甄别出各个文化区的中心区和边缘区,梳理各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揭示各文化区的形成机制。本论文制定系统的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提取数据库中体现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关键信息,将村落布局、民居类型这两个因子作为主导因子,根据村落模式对文化区进行初步划分;叠加村落规模、巷道形式等其他因子,根据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文化区进一步细分,结合自然地物、行政区等边界,划分出六个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六大文化区是并列关系,文化区内中心区、边缘区呈主次关系。地区开发、地形地貌、移民文化、古道交通、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等是各文化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4)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进行对比分析,以同一民系、跨省域的视角,深入剖析赣闽粤客家三地文化景观之间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从共性中寻找特性。三地自然环境类似,同属客家文化圈层,在村落选址、社会形态等方面颇为相似;但三地有高山大岭相隔,是三个互不统属的区域,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客居格局和各具特色的客家典型民居。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粤东北的围龙屋即为三地典型民居,其在防御性、秩序性、文化性等方面差异性显着。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系统开展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传统村落、民居的创新研究方法,并丰富传统村落、民居研究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赣州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孙婷玮[7](2019)在《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整理本《扬州评话水浒·武松》为例,从评话整理本诞生的历史语境、生产—传播机制、整理工作的推展、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和历史命运几个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进行考察,探究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价值和地位。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辨析了“文化”“文艺”和“文学”这三者的含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本文所提及的“当代性”之“当代”的具体范围;交待了本文的写作思路。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当代’的文学生态与评话整理的先声”从共时与历时角度展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时代背景,论述新权力结构下评话价值的重估。共时方面,重点论述五六十年代“战争思维”下的大众文艺观,回到民间文学被奉为正宗的历史语境;历时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工作进行溯源,重视延安时期“改造旧说书”运动与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历史关联,探索评话整理运动的发展脉络。第二章“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分析政治权力如何渗透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之中,重点关注国家意志、知识分子整理者、民间说书艺人三者的权力关系、组织形式与互动方式。第三章“当代语境下评话整理的探索与成熟”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武松》整理本文本为出发点,着重分析整理本对原书词的增、删、改,进而归纳政治权力笼罩下的整理原则、方法以及这些原则、方法运用的尺度,并探讨政治权力更迭对文本面貌造成的改易以及影响改易的制约性因素。二、三两章主要探讨权力对评话整理本的影响,而第四章“评话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及其历史命运”主要探讨整理本对政治权力的宣传效力,指出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作为“过渡态”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典示范意义,但其“先天缺陷”决定其无法最终完成权力话语的充分表达,继而分析五六十年代整理本命运的历史必然。本文研究认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是由政治权力的全面干预而赋予当时评话整理本的一系列特点;评话艺术的书面化是评话整理本“当代性”生发的催化剂;“当代性”不只是一个静态结果,它涵盖文学从生产到传播的全过程;“当代性”不等同于“政治性”,它标示的是当时政治压力下文学承受的一种既被解构、又被建构的两难境地。
郑名烈[8](2018)在《马来西亚永春社群研究》文中提出清末至民国期间,大批福建和广东的移民往英属马来亚迁徙,在当地建构了华侨社会。这些中国移民选择南迁,一方面是因为家乡受民军和土匪的扰乱,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加上闽粤沿海地区的人民拥有出洋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是英属马来亚有大面积适于种植农产品的土地,以及丰富的锡矿苗,需要大批劳工的进驻,因而英属马来亚成为闽粤人民的主要移民地之一。笔者以永春社群为研究对象,尝试透过永春社群来解析华人从中国移民到英属马来亚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南来的永春移民从事的职业深受离乡前的谋生方式所影响。离乡前住在永春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县城附近地区者,南来后大部分仍旧以经商为业。而原先以务农耕作谋生者,尤其居住在远离县城的乡区者,南来后多半继续依靠劳力投入拓殖垦荒的活动来维持生活。永春人在移民过程中,原乡的血缘和地缘的纽带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亲带亲、邻带邻的亲族移民模式,让永春移民在英属马来亚产生群聚作用。在英殖民政府的半自治政策下,本着克勤克俭的精神,永春移民在马来半岛站稳脚跟后建构了永春会馆,同时也投入创建坟山和学校的社会建设。在大多数情况下,永春移民是融合在福建社群内,整合各个福建次方言群的力量进行社会建设。永春会馆、家族会组织,以及桃源俱乐部和坟山组织为永春社群建构的社会组织。各地方的永春移民即是透过这些组织把永春同乡凝聚在一起。马来亚独立前,各地永春会馆之间鲜少互动,唯在中国永春发生匪祸之后即掀起新、马两地的永春移民展开救乡运动,各地方的永春会馆开始有了连接。日本侵华期间,英属马来亚掀起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多个地方的永春会馆领导人均参与筹赈运动,其中尤其吉隆坡永春移民更落力的推展购买国债救国的活动。马来亚独立后,全国各地22个永春属会联合组织了马来亚永春联合会,分散各地的永春社群正式整合在一起。1993年,世界永春联谊会也宣告建立,永春社群也进行跨国网络的建构。从移民到落地生根,自落地生根到建设在地社会,从立足英属马来亚到关怀祖籍地,参与孙中山革命运动和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到整合马来亚永春社群,最后又反馈乡里、参与乡里的投资建设工作,除了呈现出永春社群的认同变迁之外,也反映了中国移民到英属马来亚后因应社会变迁而作出必要的调适,从中亦可窥探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变迁的轨迹。
王贤全[9](2017)在《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怒江、金沙江流域沿岸三个村寨的傈僳族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大坝下的经济生活变迁。这三个处于不同地域的村寨在电站建设中移民搬迁中的实证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村寨经济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牵引与塑造。正是这两种力量促使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上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巨大转型与变迁。换言之,民族地区的经济变迁密切关联于国家权力与资本。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在当下取得了利益一致性的表达。当政府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而资本追逐利润的不竭冲动得不到适当遏制时,权力和资本在利益上密切勾连,即为权力和资本的合谋提供了最大可能和巨大的空间。民族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常常成为资本追逐巨额利润的重要场域。地处西部边陲的云南西部,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傈僳族主要分布三江流域沿岸靠近河谷地带的区域,当资本以建设水电站的方式介入到这一区域时候,当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与政绩的时候,当地傈僳族村民的经济生活由此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在国家工程的介入之下所引发的傈僳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对不同的村寨、不同的村民产生的影响不同,村寨与村民获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种来自外部力量推动的变迁在民族地区主要和国家基层权力与资本密切关联。在移民搬迁中,电站业主方、地方政府、村民形成了三角利益博弈关系。在这个博弈三角之中,任何两方之间都有相互抵抗与妥协的地方,有时候抵抗强一些,有时候妥协多一点,抵抗与妥协始终伴随着博弈的过程。在此博弈过程中,也逐渐建构出了所谓的“刁民”与不屈的抵抗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对处于弱势的村民来说,导致了村民内部的经济与利益关系的分化,从以前的大致均同化转变成差异化的经济层次结构。村民同时面对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生活境遇,充满了不确定性。
贡如云[10](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二、21世纪香港另觅生存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香港另觅生存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2)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个”的界定 |
第一节 “个”的概念所指与界定 |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
二、“个人”与“自我” |
三、“个”与“个人” |
第二节 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展与衍变 |
一、“个”淹没于“群” |
二、“人”过渡到“个人” |
三、“个人”分离于“人” |
第三节 “个”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 |
一、“个体”的精神内涵与“主观”意力之独立 |
二、作为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自我认同过程 |
第二章 “个”思想形成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鲁迅早期“个”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以己为中枢” |
二、“个人”与“众数”的对立 |
第二节 “个”与“群”:早期鲁迅与晚清思想的若干关联 |
一、严复的“群己之辩”与梁启超的“新民之说” |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与鲁迅“个”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三节 “自我”与“个人”:异域语境与早期“个”思想的形成 |
一、西方思想资源中鲁迅“个”的思想:以尼采、施蒂纳为中心 |
二、鲁迅“个”思想的生成:基于中西语境的选择与接受 |
第三章 早期五篇文言论文中“个”思想的梳理 |
第一节 “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 |
第二节 “科学”与“神思”、“思理”与“圣觉” |
第三节 “灵明”与“精神”、“主观”与“意力” |
第四节 “心声”“新声”“诗力”“诚” |
第五节 “内曜”“心声” |
第四章 “个”思想的发现与衍变 |
第一节 “个的自觉” |
一、主体之“无”与“罪的自觉” |
二、“个的自觉”:启蒙思想的确证 |
第二节 “个人的发现”与五四时期鲁迅“个”思想的衍变 |
一、五四之“公同信仰”与鲁迅之“个” |
二、“个”之质疑与重塑:“呐喊”与“绝望”、“彷徨”与“心声” |
第三节 “个”之重新觉醒与生命的筹划 |
一、《野草》:生命的追问 |
二、“个”思想与鲁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和概念界定 |
二、学术综述 |
(一) 关于近代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人团体的研究 |
(二) 重陆疆轻海疆——1949年之前的中国边疆研究 |
(三) 停滞的三十年20世纪50、60年代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
(四) 不被重视的海南——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
(五) 创新——华南商人史、海外华商史和近代海南经济开发史的结合 |
第一章 晚清中外商人对海南岛资源的初步利用 |
第一节 琼州开关后的海南岛商贸 |
(一) 外国航商在南洋和北部湾的扩张 |
(二) 中外商人对海南岛农产品的竞购——以糖和生猪为例 |
(三) 外商对岛内矿产的觊觎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海南岛开发规划 |
(一) 张之洞督粤时期的倡议和实践 |
(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举措 |
第二章 民初岛内外商人开发海南岛的全面展开 |
第一节 岛内商人的事业 |
(一) 海口市的土货生意 |
(二) 乡镇座商、摊商和黎汉墟市贸易 |
第二节 海口总商会和文昌商人的港口疏浚活动 |
第三节 岛外商人的农矿和土地投资 |
(一) 湘商和海南岛槟榔果在湖南的运销 |
(二) 粤商和海南岛盐业 |
(三) 侨商的“独占性”投资 |
第四节 琼商的政治诉求 |
(一) 北京政府和广东省府的南海岛屿管治 |
(二) 琼商和琼崖“改特”运动 |
第三章 陈济棠主粤时期官商开发海南岛的合作及博弈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关于开发海南岛的讨论 |
(一) 学术界关于热带农业资源和黎族民俗的论述 |
(二) 广东省府的政治军事考虑 |
(三) 琼崖实业考察团的组建和行动 |
第二节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商人活动和政府行为 |
(一) 陷入困境的垦殖业侨商和海口土产出口庄行商 |
(二) 海口市商会维持行业生意的努力和举措 |
(三) 侨商资本向房地产靠拢 |
(四) 建造书场码头 |
(五) 官僚资本的注入和运作 |
第三节 官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话语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四十年来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 |
第一节 关于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界定 |
第二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概况 |
一、中国电影国际电影节获奖 |
二、中国电影海外商业发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78-2000:现代化思潮下的身份求同 |
第一节 基于思想解放的海外传播前奏(1978-1984) |
一、电影的自我觉醒 |
二、电影作为文化外交的载体 |
三、电影海外参赛与展映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民俗电影国际化浪潮(1985-1993) |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
二、民族寓言中的他者想象奇观 |
三、民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表现 |
第三节 艺术与商业并行(1994-2000) |
一、市场经济兴起与海外传播审查收紧 |
二、艺术电影对当代生活的观照转向 |
三、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多元与分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01-20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海外商业诉求 |
第一节 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 |
第二节 产业化与武侠电影的中西融合策略 |
一、建立产业体系与深入推广交流 |
二、武侠大片的普世审美与民族特性 |
三、武侠大片的传播范式:《英雄》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快速成长 |
一、武侠合拍片的十年票房增长 |
二、艺术电影的回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1-至今:电影产业转型期的国际影响力追求 |
第一节 电影与文化强国战略 |
第二节 电影产业升级与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
一、电影产业环节的拓宽与完善 |
二、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
三、工业美学的先锋:《流浪地球》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转型 |
一、海外发行的衰退与复苏 |
二、艺术电影的类型化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78-2019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 |
附录二:2001-2019海外票房过千万的中国电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5)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基于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客观历史 |
1.1.2 基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
1.1.3 基于长安画派绘画价格现状——从赵望云说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1.5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
1.5.1 本文的“艺术品价格” |
1.5.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长安画派:概念、构成与风格 |
2.1 画派形成条件分析 |
2.1.1 经济因素 |
2.1.2 政治环境与时代精神 |
2.1.3 环境因素 |
2.1.4 艺术赞助 |
2.1.5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
2.2 艺术地理学视域中的“长安画派” |
2.2.1 艺术地理学阐释“长安画派”名称的可能性 |
2.2.2 “长安画派”名称的艺术地理学追问 |
2.3 长安画派的构成 |
2.3.1 长安画派:艺术观念与理想的层次 |
2.3.3 长安画派:网络组织凝聚的层次 |
2.3.4 本文研究的长安画派 |
2.4 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
2.4.1 赵望云的艺术风格 |
2.4.2 石鲁的艺术风格 |
2.4.3 何海霞的艺术风格 |
2.4.4 方济众的艺术风格 |
第三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 |
3.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与文献分析 |
3.1.1 赵望云绘画价格 |
3.1.2 石鲁绘画价格 |
3.1.3 何海霞绘画价格 |
3.2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画廊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2.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问卷调查 |
3.2.2 经营长安画派作品画廊的深度访谈 |
3.2.3 经营长安画派画廊的价格地图 |
第四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 |
4.1 赵望云国画价格 |
4.2 石鲁国画价格 |
4.3 何海霞国画价格 |
4.4 方济众国画价格 |
4.5 长安画派国画作品价格整体态势 |
第五章 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 |
5.1 艺术界相关理论回溯 |
5.2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3 艺术展览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4 文艺批评者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5 营销中介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第六章 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 |
6.1 求索创新的思想价值 |
6.1.1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
6.1.2 探索,探索,再三探索 |
6.1.3 文艺思想最强音的响应者 |
6.1.4 艺术思想的根性意义 |
6.2 深厚绵长的审美价值 |
6.2.1 “人”的母题与深沉的大地情怀 |
6.2.2 艺术创作既破又立的超越精神 |
6.2.3 对西北地域美术元素的开拓表现 |
6.3 生命深度的启示价值 |
6.3.1 为艺的赤子之心 |
6.3.2 为人的傲人风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层面 |
1.1.2 区域层面 |
1.1.3 理论层面 |
1.2 研究范围的说明 |
1.2.1 研究空间范围的说明 |
1.2.2 研究对象范围的说明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传统村落及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内研究概况 |
2.1.2 国外研究概况 |
2.2 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 |
2.2.1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
2.2.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
2.3 赣州地区相关研究 |
2.3.1 赣州客家研究概况 |
2.3.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
2.4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第三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背景 |
3.1 自然环境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水系河流 |
3.1.3 气候特征 |
3.2 区位特色 |
3.2.1 赣州建置沿革与区划演变 |
3.2.2 南北交往之要冲 |
3.2.3 军事战略之要地 |
3.3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生成 |
3.3.1 赣州与客家 |
3.3.2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开辟与形成 |
3.4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
3.4.1 社会结构:宗族组织 |
3.4.2 生存策略:聚族而居 |
3.4.3 营建思想:风水理念 |
3.4.4 生产生活方式:耕读传家 |
3.4.5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与文化因子的提取 |
4.1.1 样本的选定 |
4.1.2 文化因子的提取 |
4.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解析 |
4.2.1 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
4.2.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 |
4.2.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 |
4.2.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 |
4.3 数据库的建立 |
4.3.1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
4.3.2 数据库的组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
5.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分布特征 |
5.1.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5.1.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
5.1.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
5.1.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
5.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
5.2.1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5.2.2 村落布局、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形成的因素 |
5.3.1 源头:移民迁徙与中原文化因素 |
5.3.2 基本: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因素 |
5.3.3 差异: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因素 |
5.3.4 内在:宗族文化与风水文化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
6.1 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划 |
6.1.1 文化区概念与类型 |
6.1.2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
6.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的确定 |
6.2.1 以主导因子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
6.2.2 以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的局部细分 |
6.2.3 各文化区详细边界的确定 |
6.3 各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6.3.1 赣州中部集中式、条带式+单行排屋、堂横屋、堂厢式文化区 |
6.3.2 赣州西部条层式+单行排屋、多联排文化区 |
6.3.3 赣州南部散点式、条带式+围屋、堂横屋文化区 |
6.3.4 赣州东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文化区 |
6.3.5 赣州东南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围龙屋、围屋文化区 |
6.3.6 赣州西北部条带式、散点式+单行排屋、堂横屋文化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与闽、粤客家对比研究 |
7.1 地理环境与文化特点比较 |
7.1.1 特殊的地理环境 |
7.1.2 人口迁徙与客家文化圈 |
7.2 村落选址与形态特征比较 |
7.2.1 选址讲究风水,土地使用紧凑 |
7.2.2 宗族社会组织,单姓结构为主 |
7.2.3 粤基本无巷道,赣闽形式多样 |
7.3 民居类型与形态特征比较 |
7.3.1 三地客家民居的共性分析 |
7.3.2 主流类型堂横屋的普遍分布和差异比较 |
7.3.3 三地典型民居类型的比较和联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化、文艺、文学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当代”略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的写作目的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当代”的文学生态与评话整理的先声 |
第一节 “战时思维”下的文艺观和文艺政策 |
第二节 民间文学被奉为正宗 |
第三节 评话的“被发现”与“改造旧说书”运动 |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 |
第一节 文艺创作、出版的“组织化” |
第二节 “组织化”体制下艺人身份的转变 |
第三节 “组织化”机制在评话整理工作中的运作 |
第四节 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文学史意义:以《红岩》为旁证 |
第三章 “当代”语境下评话整理的探索与成熟 |
第一节 评话整理实践的初步探索:以肖亦五的整理本和改写本为例 |
一、两种观念的冲突:“存亡继绝”还是“批判改造” |
二、国家意识的渗入和文人小说手法的运用 |
三、对评话艺术规律认知不足而产生的粗暴整理方式 |
第二节 评话整理实践的完善成熟:以59年《武松》整理本为例 |
一、剔除封建性糟粕 |
二、辨证处理传奇性描写 |
三、把控阶级化尺度 |
四、为便于书面阅读而删减“书外书” |
五、淡化说书人 |
第四章 评话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及其历史命运 |
第一节 评话整理本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中的“示范”价值 |
一、评话整理本对于知识分子作家创作的“示范”价值 |
二、评话整理本对于工农兵作家创作的“示范”价值 |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运动的反思 |
一、评话体制对文本可塑性的影响:以延安时期“改造旧说书”为参照 |
二、“过渡态文学”的必然命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马来西亚永春社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文献史料与架构说明 |
第二章 马来(西)亚历史演化与华人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英殖民政府时期与华侨社会 |
第二节 独立建国以来的马来(西)亚与华人社会 |
小结 |
第三章 从闽南到马来亚:永春社群的南来与拓荒 |
第一节 清末至民国的永春与永春移民南来 |
第二节 永春移民在英属马来亚的拓荒 |
第三节 马来亚建国以来永春社群经营行业的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永春社群组织 |
第一节 会馆 |
第二节 家族会 |
第三节 俱乐部与坟山 |
小结 |
第五章 多元时空下的马来(西)亚永春社群 |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永春社群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永春社群与中国的关系 |
第三节 跨国网络:从马来亚永春联合会到世界永春联谊会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现代社会中的政府与资本 |
三、经济人类学视野下对发展的反思 |
四、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回顾 |
五、云南民族地区的国家工程:大坝建设 |
第二章 大坝工程下的傈僳族三村 |
一、影子大坝下的小沙坝村 |
(一) 移民搬迁前小沙坝村村民的经济生活 |
(二) 悬在村民心头的影子大坝 |
(三) 搬迁后小沙坝村民的生活现状 |
二、阿海建坝下的库支村与牛克席 |
(一) 阿海建坝 |
(二) 位于电站库区与施工区的库支村 |
(三) 移民搬迁的牛克席村 |
三、小沙坝村、库支村、牛克席村的比较 |
第三章 大坝下傈僳族经济生活变迁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 |
一、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与运行机制 |
(一) 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 |
(二) 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行机制 |
二、民族传统力量在基层政权中的延伸 |
(一) 家族势力 |
(二) 退休返乡的干部 |
(三) 退伍返乡的干部 |
三、外部资本的介入 |
(一) 电站方 |
(二) 外来投机商 |
第四章 移民搬迁中的利益博弈 |
一、不同利益集团的视角 |
(一) 地方基层政府的视角 |
(二) 企业的视角 |
(三) 村民的视角 |
二、被建构的“刁民”与“钉子户” |
(一) 征地与移民搬迁中村民的抵抗 |
(二) 弱者的武器 |
第五章 村民内部的分化 |
一、村民经济阶层的分化 |
(一) 新兴的领头人 |
(二) 失败的投资者 |
(三) 底层的拾荒者 |
二、村民利益关系的分化 |
第六章 危机与生机 |
一、危机 |
(一) 身份模糊的失地农民 |
(二) 民族文化传承的潜在危机 |
(三) 大坝蓄水后的灾害 |
二、生机 |
(一) 潜在的生计方式 |
(二) 被组织起来的农民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小沙坝村50户村民调查表 |
附录二:小沙坝村摄于2012年12月 |
附录三:阿海电站、库支村、牛克席卫星图 |
附录四:2009年与2016年的库支村 |
(10)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
一、图式理论 |
二、语篇图式理论 |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
一、语义层 |
二、语形层 |
三、交际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
一、语义教学 |
二、语形教学 |
三、交际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归正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1世纪香港另觅生存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D]. 许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D]. 石茂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9)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D]. 郑红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D]. 王曼利. 西北大学, 2019(04)
- [6]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梁步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7]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D]. 孙婷玮. 扬州大学, 2019(02)
- [8]马来西亚永春社群研究[D]. 郑名烈. 厦门大学, 2018(06)
- [9]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D]. 王贤全. 云南大学, 2017(09)
- [10]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