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圃生产中金龟子的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贾娜[1](2020)在《冀中南葡萄害虫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葡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近年害虫有加重趋势。葡萄害虫长期依靠化学防治,直接威胁到食品、环境安全及人身健康。粘虫板和诱虫灯作为害虫防治的物理手段,因其防治成本低、安全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粘虫板和诱虫灯对害虫及天敌的选择性较弱,不利于天敌的保护。本研究采用粘虫板和灯光诱集的方法,对葡萄园昆虫进行了调查和监测,明确了优势害虫种类以及其最佳防控时期,优化了粘虫板和杀虫灯对葡萄害虫的诱杀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园区悬挂粘虫板,累计两年数据共诱集到昆虫7目31科43种,明确了主要害虫是烟蓟马和桃蚜,主要天敌是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同时对主要害虫进行了种群动态监测。在整个生长季节,共出现两次发生高峰。烟蓟马的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桃蚜的发生高期为5月初至5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两种害虫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园区分别表现出一致的变化。建议在两次高峰期前7d悬挂色板诱集,可根据当地预测预报结果对悬挂时间进行调整。2、8种颜色粘虫板对昆虫的诱集试验表明,蓟马对蓝板、紫板和白板的趋性显着,蚜虫和叶蝉对黄板的趋性强,但黄板和蓝板对天敌昆虫的杀伤较大。黄板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占诱集天敌总量的50.1%;蓝板对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的诱杀严重,诱集到的食蚜蝇数量占天敌昆虫总量的75.8%。3、从7种黄蓝组合板中筛选出组合板V(即为5cm×5cm的小方格),其对葡萄害虫诱集效果较好。两年的数据均表明组合板V诱集到的蚜虫和叶蝉的数量与黄板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能够替代黄板;而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诱集效果显着低于黄板,诱集量比黄板的数量少44.3%。2019年的数据表明,组合板V诱集到的蓟马数量与蓝板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能够替代蓝板。2020年的数据表明,组合板V诱集到的蓟马数量与蓝板存在显着性差异,是蓝板诱集数量的61.7%;而对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的诱集效果显着低于蓝板,诱集量比蓝板的数量少70.8%。根据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建议组合板V悬挂时间为4月底至6月下旬,8月初至9月下旬。4、通过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区悬挂频振式杀虫灯,累计两年数据共诱集到趋光昆虫7目33科61种。2019年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园区诱集到的金龟子(铜绿丽金龟、福婆鳃金龟、黑绒鳃金龟)数量分别为4062头和3686头,占诱集总量的45.7%和44.9%;2020年诱集到的数量分别为4300头和4081头,占比为43.6%和41.6%,明确了金龟子是葡萄园内的主要趋光害虫类群,盛发期是6月中旬至7月下旬。5、根据金龟子和天敌昆虫夜间活动节律,建立了 21:00-22:00关灯1h的灯诱模式。该时段诱集到的天敌数量较多而金龟子数量较少,在鲜食葡萄灯控区诱集到的天敌数量占夜间天敌总量的39.4%,金龟子占夜间诱集金龟总量的16.8%;酿酒葡萄灯控区占比为27.6%和8.7%。验证性试验表明,杀虫灯在关灯1h模式和正常开灯模式下诱集到的金龟子数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诱集到的天敌数量在鲜食和酿酒葡萄灯控区分别减少27.8%和21.4%,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该灯诱模式既能达到对害虫的诱集效果,又能减少对天敌的影响,优化了灯光精准诱杀技术。
石福全,付作霖[2](2020)在《迭部林区苗圃蛴螬综合防治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蛴螬为金龟子幼虫,种类繁多,是迭部林区苗圃重要地下害虫,严重影响育苗生产。迭部林区针对金龟子优势为害种类生物学特性,立足于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苗圃蛴螬成灾。综合防治措施包括4类:1)休耕轮作、施用腐熟有机肥、深耕细作、适时灌溉等耕作措施;2)土壤处理、药剂拌种、苗期施药、成虫防治等化学防治措施;3)黑光灯诱杀成虫;4)人工捕杀、诱杀、特殊施药法、生物防治等辅助性措施。防治工作以耕作措施为基础,结合黑光灯诱杀,虫害较重时增加化学防治措施。
周慧姝[3](2018)在《丹东地区蓝莓病虫害调查及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东地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适合蓝莓的生长。本文以丹东地区蓝莓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在丹东农业主产区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充分运用了丹东市蓝莓产业调查统计的相关资料,研究了本地区蓝莓病虫害及其它为害的种类与防治方法,并推广应用。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丹东地区栽种的蓝莓共16种,分别是北陆、蓝丰、美登、埃利奥特、蓝塔、晚蓝、公爵、北卫、北蓝、瑞卡、齐佩瓦、蓝金、达柔、早蓝、斯巴坦、布里吉塔。2.丹东蓝莓昆虫23种,其中益虫3种(异色瓢虫、中华草蛉、黑带食蚜蝇),害虫20种(棉蚜、绣线菊蚜、小地老虎、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木橑尺蛾、舞毒蛾、天幕毛虫、蝽象、中华弧丽金龟、桃蚜、黑腹果蝇、双斑长跗萤叶甲、墨绿彩丽金龟、小青花金龟、美国白蛾、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温室白粉虱和豹纹木蠹蛾);病害4种,分别是根癌病、灰霉病、根腐病和锈病;还有鸟害、冻害等。3.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在丹东地区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全园撒施10%的辛硫磷颗粒、3%的毒死蜱颗粒剂,随灌施入45%辛硫磷、40%毒死蜱乳油、20%吡虫啉可溶液剂都可以有效防治金龟子幼虫病害发生。4.对蓝莓根癌病的防治进行了试验,改变土壤p H值可以控制根癌病,当4<p H<5时,能有效的对蓝莓根癌病进行防治;生防菌株K84的应用对蓝莓根癌病的预防有效。5.本文基于对丹东蓝莓多年的实地考察,对本地区蓝莓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做了具体研究和总结,并整理出蓝莓的保健栽培技术。6.农业生态网应用于蓝莓可有效防止虫、鸟害,降低大风、冰雹、强光照射等对作物的危害。
朱学松[4](2018)在《果园金龟子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金龟子类害虫对云南省曲靖市苹果、梨、桃、杏等多种果树造成了严重危害。金龟子属鞘划目害虫,俗称金克郎、瞎碰等,幼虫被称为蛴螬,俗称白地蚕、白土蚕,是主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尤其是对四年生以下的未结果树,如果防治不及时,春季一些果园的叶片被吃光,幼苗、结果树下虫量多的有几条到几十条,造成大量死株现象,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果园金龟子的种类和危害情况,并总结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和发生原因,同时提出果园金龟子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赵玲琳,王翔,金久宏,周新生[5](2017)在《萧山区金龟子灯下诱虫规律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2012—2016年萧山义桥测报灯下的金龟子灯诱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摸清了萧山区苗圃主要食叶害虫金龟子(以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和黑绒鳃金龟Ser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为主)的灯下诱虫数量和发生消长规律,并结合实地踏查,确定优势种为铜绿丽金龟,两种金龟子在灯下均呈单峰型消长,有一个高峰期,以此推算为害盛期,从而确定防治适期。
李永安,刘德海[6](2016)在《浅谈苗圃害虫蛴螬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文中指出近年来,原州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八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机遇,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迁出区植被恢复等多个绿化工程,对苗木的需求量增加。但是由于缺乏苗圃管理技术,管理粗放,导致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严重发生,本文针对苗圃主要地下害虫蛴螬的分布为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详细论述了蛴螬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张文娥[7](2015)在《林业苗圃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文中提出林业苗圃地地下害虫分布广、食性杂、栖居于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幼苗的根部、嫩茎及幼芽,危害严重时,常造成缺苗断垄,给苗圃生产健壮苗木带来很大影响。文章从苗圃地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林业生产有帮助。
张美翠,尹姣,李克斌,曹雅忠,仵均祥[8](2014)在《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统称,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要地下害虫,可为害多种植物,是近几年为害最重、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一大类群。综述了蛴螬的生活习性、分布与为害及影响其发生的各种因素。详细介绍了蛴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探讨了目前在蛴螬防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孙宇[9](2013)在《吉林省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是金龟总科中的大科,包含很多种农、林、果、绿化等业的重大害虫,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作者近三年来连续赴吉林省各地采集金龟子标本,对我省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分类本文对在吉林省采集到的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物种进行了形态描述,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描述了丽金龟科共6属13种,分别为:多色异丽金龟Anomalachamaeleon、蒙古异丽金龟Anomala mongolica、黑异丽金龟Anomalamotschulskyi、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黄褐异丽金龟Anomala exoleta、淡翅藜丽金龟Blitopertha pallidipennis、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棉花弧丽金龟Popillia mutans、琉璃弧丽金龟Popollia flavosellata、中华弧丽金龟Popillia quadriguttata、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褐足彩丽金龟Mimelatestaceipes、毛喙丽金龟Adoretus hirsutus;鳃金龟科共6属9种,分别为:福婆鳃金龟Brahmina faldermanni、赛婆鳃金龟Brahmina sedakovi、二色希鳃金龟Brahmina sedakovi、红脚平爪鳃金龟Ectinohoplia rufipes、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灰胸突鳃金龟Hoplosternus incanus、小阔胫玛绢金龟Maladera ovatula、东方绢金龟Sericaorientalis。其中发现吉林省新记录种为:二色希鳃金龟Brahmina sedakovi。论文提供了各种的国内外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和观察标本信息。2、物种多样性研究将吉林省从东到西划分为5个地理亚区,分别为Ⅰ1、Ⅰ2、Ⅰ3、Ⅱ1和Ⅱ2。在2010-2012年每年的6-7月,我们对每个亚区金龟子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C)、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E)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共捕获金龟子总科标本4667号,其中丽金龟科昆虫标本有2908号,占采集金龟子标本总数的62.31%,鳃金龟科昆虫标本444号,占采集金龟子标本总数的9.51%,其它科共占金龟子标本总数的28.18%。结果表明吉林省丽金龟科的优势物种是多色异丽金龟,鳃金龟科的优势物种是赛婆鳃金龟。各亚区优势种有差异,丽金龟科Ⅰ1亚区和Ⅰ2亚区的优势种均为多色异丽金龟,Ⅰ3亚区和Ⅱ1亚区是中华弧丽金龟,Ⅱ2亚区为黄褐异丽金龟。鳃金龟科在Ⅰ1亚区优势种为灰胸突鳃金龟,Ⅰ2亚区为小阔胫玛绢金龟,Ⅰ3亚区为福婆鳃金龟,Ⅱ1亚区为赛婆鳃金龟,Ⅱ2亚区为小阔胫玛绢金龟。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Ⅰ1地理亚区和Ⅰ2地理亚区,丽金龟物种相似性最大,Ⅰ1地理亚区和Ⅱ1地理亚区丽金龟物种相似性最小。Ⅰ1地理亚区和Ⅱ2地理亚区鳃金龟物种相似性最大,Ⅰ3地理亚区和Ⅱ2地理亚区鳃金龟物种相似性最小。
郭建蒲[10](2013)在《天峻县明亮长脚金龟子(Hoplia spectabilis)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亮长脚金龟子(Hoplia spectabilis Medvedev)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子总科(Scarabaeoidea),长脚金龟科(Hopliidae),单爪鳃金龟属(Hoplia),为植食性害虫。近年来在青海湖流域之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的多县暴发成灾,主要为害沙棘、水柏枝等植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青海湖生态保护构成严重威胁。关于明亮长脚金龟子的研究很少,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导。本文以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布哈河两岸为研究区域,对明亮长脚金龟子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该虫发生地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考察,为有效控制此害虫的为害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可持续生态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描述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其中对雌雄成虫的区别特征、部分细微特征(触角、下唇须、前胸背板、前足爪、后足胫节)、雄性生殖器特征、幼虫和蛹的特征描述尚属首次,并提供了相应的特征图片。2.明确了明亮长脚金龟子生物学习性及其发生规律。(1)成虫具有假死性、群集性,对黄色有趋性,对植物有选择性,喜食沙棘。雌雄成虫的性比是1.3:1。成虫采取背负式交配,时长约20~50min,雌雄成虫均可再次交配。雌虫产卵于地势高、向阳、不易积水的牧草、灌木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深度8~12㎝,卵散产,数量平均8~10粒。产卵深度因土壤湿度、质地不同而不同。成虫在一天中从上午9时开始活动,下午4时其数量达到高峰,晚上8时停止活动。成虫每年在田间的发生呈现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中旬末和7月下旬末;其发生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分别在7月17日、7月26日和8月5日。(2)幼虫分3龄,每个龄期均生活于地下。夏秋季于地表下8~20㎝处,取食植物幼嫩的根系;秋后下潜越冬,春季复苏上移并取食。老熟幼虫筑土室化蛹。(3)初蛹乳白色,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蛹体颜色变黄直至暗黄褐色。(4)明亮长脚金龟子的生活史:每年发生1代,6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7月中旬开始产卵,8月初见到初孵幼虫,10月上旬开始以2~3龄幼虫越冬。第二年开春后化蛹,如此周而复始。3.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种群在田间呈聚集型分布。4.经调查分析,提出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发生及成灾指标,即寄主植物沙棘上成虫单株虫口密度在43头为轻度发生,43~170头为中度发生,171头以上为重度(成灾)发生。初步确定成虫的防治指标为沙棘上单株平均虫口密度为43头或以上,即达到防治标准。试验表明,人工诱捕的防治效果可达67.9%。5.综述了天峻县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了可持续有效防控明亮长脚金龟子的技术策略。
二、苗圃生产中金龟子的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苗圃生产中金龟子的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南葡萄害虫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冀中南葡萄生产现状 |
1.2 葡萄害虫种类 |
1.3 葡萄害虫综合防治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
1.4.1 粘虫板诱杀技术 |
1.4.2 灯光诱杀技术 |
1.4.3 趋色、趋光防控技术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趋色昆虫种类调查 |
2.3.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昆虫的诱集作用 |
2.3.3 黄蓝组合板对葡萄害虫的诱集作用 |
2.3.4 趋光昆虫种类调查 |
2.3.5 金龟子和天敌夜间活跃时段的调查 |
2.3.6 杀虫灯夜间不同开灯模式的验证性试验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趋色昆虫种类调查 |
3.1.1 葡萄蓟马的种群数量变化 |
3.1.2 葡萄园蚜虫的种群数量变化 |
3.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昆虫的诱集作用 |
3.2.1 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集效果 |
3.2.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害虫的诱集效果 |
3.2.3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天敌的诱集效果 |
3.3 黄蓝组合板对葡萄园昆虫的诱集作用 |
3.3.1 黄蓝组合板对葡萄害虫的诱集效果 |
3.3.2 黄蓝组合板对天敌的诱集效果 |
3.4 趋光昆虫种类调查 |
3.4.1 葡萄园金龟子种群数量变化 |
3.4.2 金龟子和天敌夜间活跃时段的调查 |
3.4.3 杀虫灯夜间不同开灯模式的验证性试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迭部林区苗圃蛴螬综合防治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势为害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
2 综合防治措施 |
2.1 耕作措施防治 |
2.1.1 休耕轮作 |
2.1.2 施用腐熟有机肥 |
2.1.3 深耕细作 |
2.1.4 适时灌溉 |
2.2 化学防治 |
2.2.1 土壤处理 |
2.2.2 药剂拌种 |
2.2.3 苗期施药 |
2.2.4 成虫防治 |
2.3 黑光灯诱杀成虫 |
2.4 辅助性防治措施 |
2.4.1 人工捕杀 |
2.4.2 诱杀 |
2.4.3 特殊施药法 |
2.4.4 生物防治 |
3 小结 |
(3)丹东地区蓝莓病虫害调查及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蓝莓品种及病虫害研究现状 |
1.1 蓝莓简介 |
1.1.1 蓝莓 |
1.1.2 蓝莓在我国发展历史 |
1.1.3 蓝莓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及其他价值 |
1.2 蓝莓的分类及种类 |
1.2.1 高丛蓝莓 |
1.2.2 矮丛蓝莓 |
1.2.3 兔眼蓝莓 |
1.3 蓝莓病虫害 |
1.3.1 蓝莓虫害 |
1.3.2 蓝莓病害 |
1.3.3 生防菌株K84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丹东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
2.1 丹东地区蓝莓的种植规模 |
2.2 丹东地区蓝莓品种调查 |
2.2.1 丹东露地栽培的品种 |
2.2.2 丹东保护地栽培品种 |
2.3 丹东地区蓝莓产业调查 |
2.4 蓝莓生产的经济效益 |
2.5 丹东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目标 |
第三章 丹东地区蓝莓病虫害种类及其它为害调查 |
3.1 蓝莓害虫种类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调查结果 |
3.2 蓝莓病害种类调查 |
3.2.1 调查方法 |
3.2.2 调查结果 |
3.3 其它为害 |
3.3.1 鸟害 |
3.3.2 冻害 |
第四章 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 |
4.1 虫害防控 |
4.1.1 金龟子幼虫药剂防治试验 |
4.1.2 其它虫害的防治方法 |
4.2 病害防治 |
4.2.1 蓝莓根癌病的防控 |
4.2.2 蓝莓根癌病防治初步研究 |
4.2.3 其他病害的防控 |
4.3 保健栽培对蓝莓病虫害的影响 |
4.3.1 试验设计 |
4.3.2 保健栽培过程 |
4.3.3 对比结果及结论 |
4.4 农业生态网应用试验 |
4.4.1 试验设计 |
4.4.2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果园金龟子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龟子的种类及危害情况 |
(一) 主要种类 |
(二) 危害情况 |
二、生活习性 |
三、发生原因 |
(一) 产业结构调整中作物布局的改变 |
(二) 使用未腐熟农家肥和秸秆还田 |
(三) 气候条件 |
(四) 轻防重治 |
四、综合防治措施 |
(一) 科学施肥 |
(二) 合理轮作 |
(三) 消灭成虫 |
1. 灯光诱杀 |
2. 糖醋液杀虫 |
3. 人工捉虫、放养家禽 |
4. 以虫治虫 |
5. 利用植物诱杀 |
6. 保护天敌 |
7. 药剂防治 |
(四) 防治幼虫 (蛴螬) |
1. 生物防治 |
2. 化学防治 |
五、结语 |
(5)萧山区金龟子灯下诱虫规律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金龟子为害情况 |
2 灯下诱虫量 |
2.1 全年灯诱量 |
2.2 分月灯诱量 |
3 灯下发生情况 |
4 灯诱规律在测报上的应用 |
4.1 根据灯下诱虫数量确定金龟子优势种类 |
4.2 根据灯下发生规律确定金龟子防治适期 |
5 小结与讨论 |
(6)浅谈苗圃害虫蛴螬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州区苗木发展的现状 |
2 存在的问题 |
3 苗木主要地下害虫及防治 |
3.1分布与为害 |
3.2形态特征 |
3.4防治方法 |
3.4.1农业防治 |
3.4.2人工捕杀 |
3.4.3药剂防治 |
(7)林业苗圃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业地下苗圃地下害虫主要种类 |
1.1 蝼蛄类 |
1.2 地老虎类 |
1.3 蛴螬类 |
1.4 金针虫类 |
2、地下害虫的危害特点 |
2.1 蝼蛄类 |
2.2 地老虎类 |
2.3 蛴螬类 |
2.4 金针虫类 |
3、地下害虫的防治技术 |
3.1 物理机械防治 |
3.1.1 灯光诱杀 |
3.1.2 马粪诱杀 |
3.1.3 糖醋诱杀 |
3.1.4 人工挖杀蝼蛄 |
3.1.5 捕捉金龟子 |
3.2 化学防治 |
3.2.1毒饵诱杀 |
3.2.2 土壤处理 |
3.2.3 种子处理 |
3.2.4 药物触杀 |
3.3 林业技术防治 |
3.3.1 精耕细作 |
3.3.2 适时灌水 |
3.3.3 合理施肥 |
3.3.4 利用植物诱杀 |
4、结语 |
(8)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布与为害 |
1.1 蛴螬的地理分布 |
1.2 蛴螬的为害 |
2 影响蛴螬发生的因素 |
2.1 环境条件 |
2.1.1 土壤温度 |
2.1.2 土壤湿度 |
2.1.3 地势 |
2.1.4 土壤理化性质 |
2.2 天敌 |
2.3 人为因素 |
2.3.1 人造的环境条件 |
2.3.2 防治措施 |
2.3.3 农事操作 |
3 蛴螬的综合防治 |
3.1 化学防治 |
3.2 物理防治 |
3.2.1 灯光诱杀 |
3.2.2 植物挥发物诱杀 |
3.2.3 性信息素诱杀 |
3.3 农业防治 |
3.4 生物防治 |
3.4.1 白僵菌 |
3.4.2 绿僵菌 |
3.4.3 苏云金芽孢杆菌 |
3.4.4 昆虫病原线虫 |
3.4.5 天敌昆虫 |
4 展望 |
(9)吉林省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及金龟子总科分类现状 |
1.2 丽金龟的研究概况 |
1.2.1 丽金龟科分类研究概况 |
1.2.2 丽金龟科的形态特征 |
1.2.3 丽金龟生物学特性 |
1.3 鳃金龟科的研究概况 |
1.3.1 鳃金龟科国内外分类研究概况 |
1.3.2 鳃金龟的形态特征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取样地概述与采样方法 |
2.1 采样地地理位置概况 |
2.2 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
2.2.1 标本的采集 |
2.2.2 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
2.3 金龟子鉴定方法 |
2.4 金龟科的多样性指数选择与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吉林省丽金龟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
3.1.1 吉林省丽金龟检索表 |
3.1.2 吉林省丽金龟标本描述 |
3.1.3 吉林省丽金龟科昆虫种类数量多度分析 |
3.1.4 吉林省不同亚区丽金龟科昆虫物种多度分析 |
3.1.5 吉林省各地理亚区丽金龟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6 吉林省灯诱丽金龟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度比较 |
3.1.7 各地理亚区丽金龟物种相似性比较 |
3.2 吉林省鳃金龟科多样性研究 |
3.2.1 鳃金龟种检索表 |
3.2.2 鳃金龟标本描述 |
3.2.3 吉林省鳃金龟相对多度分析 |
3.2.4 吉林省不同亚区鳃金龟科昆虫物种多度分析 |
3.2.5 各地理亚区鳃金龟科多样性指数比较 |
3.2.6 各地理亚区鳃金龟物种相似性比较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天峻县明亮长脚金龟子(Hoplia spectabilis)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青海湖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及近年虫害发生情况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明亮长脚金龟子”研究现状 |
1.2.2 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 |
1.3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地点 |
2.1.2 成虫的采集 |
2.1.3 幼虫、蛹和卵标本的采集 |
2.1.4 标本形态特征的观察、描述及特征拍摄 |
2.2 研究结果 |
2.2.1 成虫的形态特征 |
2.2.2 卵的形态特征 |
2.2.3 幼虫的形态特征 |
2.2.4 蛹的形态特征 |
第三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生物学习性与发生规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生物学习性的研究方法 |
3.1.2 明亮长脚金龟子生活史研究 |
3.1.3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
3.2 研究结果 |
3.2.1 成虫的习性 |
3.2.2 幼虫的习性 |
3.2.3 蛹的习性 |
3.2.4 生活史表 |
3.2.5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发生规律 |
3.2.6 明亮长脚金龟子发生为害规律 |
第四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及种群估计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明亮长脚金龟子的空间分布型 |
4.1.2 明亮长脚金龟子田间种群数量估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空间分布型 |
4.2.2 不同抽样方法的比较 |
4.2.3 明亮长脚金龟子田间种群密度估计 |
第五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 |
5.1 试验方法 |
5.1.1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为害研究 |
5.1.2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防治指标的确定 |
5.1.3 明亮长脚金龟子防治效果的研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为害情况研究 |
5.2.2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防治指标的确定 |
5.2.3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
第六章 天峻县环境因素概述 |
6.1 温度 |
6.2 湿度 |
6.3 光照 |
6.4 寄主因子 |
6.5 天敌 |
第七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防治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
7.1 目前可采取的防治措施 |
7.1.1 认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
7.1.2 重点防治成虫 |
7.2 远期的防治措施 |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
8.1 结论 |
8.1.1 系统地观察和描述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相关特征照片 |
8.1.2 明确了明亮长脚金龟子的发生规律和生活史,并绘出了生活史表 |
8.1.3 明确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规律,确定了其发生期和阶段特征 |
8.1.4 确定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田间为害程度与发生量的关系,并提出了为害防治指标 |
8.1.5 确定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对沙棘的取食偏好性 |
8.1.6 确定人工摇树捕捉法、普通诱捕法、改良诱捕法均能对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达到较好的捕捉、诱集效果 |
8.1.7 确定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
8.1.8 概述了天峻县的气候条件、寄主、天敌等因素 |
8.2 讨论 |
8.2.1 明亮长脚金龟子各个虫态发育历期和历期积温需及时开展研究 |
8.2.2 明亮长脚金龟子生态学的研究仍属空白 |
8.2.3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性信息素以及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作用值得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苗圃生产中金龟子的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南葡萄害虫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D]. 贾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迭部林区苗圃蛴螬综合防治经验[J]. 石福全,付作霖. 甘肃林业科技, 2020(02)
- [3]丹东地区蓝莓病虫害调查及防控技术推广应用[D]. 周慧姝.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4]果园金龟子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 朱学松. 河南农业, 2018(11)
- [5]萧山区金龟子灯下诱虫规律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J]. 赵玲琳,王翔,金久宏,周新生. 生物灾害科学, 2017(02)
- [6]浅谈苗圃害虫蛴螬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J]. 李永安,刘德海.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2)
- [7]林业苗圃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J]. 张文娥. 绿化与生活, 2015(07)
- [8]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张美翠,尹姣,李克斌,曹雅忠,仵均祥. 中国植保导刊, 2014(10)
- [9]吉林省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孙宇. 吉林大学, 2013(09)
- [10]天峻县明亮长脚金龟子(Hoplia spectabilis)生物学特性研究[D]. 郭建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