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灾害初步勘查与防治对策

区域地质灾害初步勘查与防治对策

一、区域性地质灾害前期勘查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周浔,李乐,汪晖[1](2021)在《庐山风景区地质灾害成因与防御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庐山风景区在江西省地质灾害区划中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修水北部——庐山崩滑流易发区),同时也是江西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近些年,因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加剧,加上地质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气象条件在时空方面的变化,导致各类地质灾害不断发生。通过对庐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特点和成因分析,提出了防御工作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政府部门构建和完善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提供借鉴。

刘郁祯[2](2021)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及治理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下对于矿产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在市场的需求背景下,采矿行业的竞争也愈发的激烈。一些无良的矿产企业过度的重视经济利益而对矿山工程的地质勘查中所存在的问题置之不理,这就造成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处于待发状态。本文着力探讨矿山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地质灾害的治理办法。为我国矿山开采工程顺利进行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杨庆,乐建[3](2021)在《浅谈如何进一步发挥地勘事业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将地质灾害项目分为区域性基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围绕具体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具体建设工程的防治工作两类,讨论通过对其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地勘事业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升级转型,进而达到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主动防灾能力的目的。

邓铭江,许振浩,刘斌[4](2021)在《超特长隧洞TBM施工“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创建与实践——以北疆供水二期工程为例》文中指出超特长引水隧洞是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施工面临突涌水、塌方等诸多地质灾害风险。为研究适用于TBM法施工超特长隧洞地质灾害预报方法,通过调研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提出TBM法施工超特长隧洞地质灾害预报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针对上述挑战与难题,建立超特长隧洞TBM施工不良地质全覆盖预报系统,即"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1km"千米级宏观地质预报、"100m"百米级长距离地质预报和"50m"十米级短距离精细探查预报3个层次,通过多元信息联合反演分析,实现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和可能由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形式的全覆盖预报。采用"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北疆供水二期工程地质灾害预报中开展了工程实践和应用,准确预报了隧洞施工过程中不良地质发育情况,保证了超特长隧洞TBM高效掘进和安全施工。

廖勇军,覃事胜,姜锋,尹浚伊,汤洋[5](2021)在《“人防+技防”监测预警系统在堆积层滑坡中的成功应用——以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滑坡为例》文中认为堆积层滑坡从蠕变到滑动变形的时间相对较长,若在变形初期发现滑坡隐患体时就布设一些监测工作,可及时预报滑坡的发生,从而避让成功。文章以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滑坡为例,论述了"人防+技防"监测预警系统在堆积层滑坡中的成功应用。此次成功预警雷家山滑坡地质灾害,可以为此类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积累经验。

赵亮[6](2021)在《武威市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每逢雨季,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危险增大,本文以武威市某矿区为例,针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是对矿山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分析以及地质灾害的属性认识。文章主要对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其灾害的形成机理,了解地质灾害的属性。对土佛沟沟口至金塔河段加强疏浚,改善排水问题,在矿区开展工程地勘和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对改善矿区周边人民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欧鹏辉[7](2021)在《基于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的江西省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破坏坡体结构的稳定性,在降雨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这些坡体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江西省丘陵广布,水文气象以及环境-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频发。本文以整个江西省为例,在利用地球信息技术分析区域内滑坡点与各致灾因子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以下是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1)根据研究区的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主要滑坡的类型、形成条件及滑坡点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区以土质滑坡为主,主要分布于周边山地丘陵地区的道路、江河两岸地带以及山谷工程建筑的边坡地段。这些地段由于人类的工程开挖形成临空面,受降雨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滑坡。(2)通过野外调查,分析研究区的主要致灾因子。本文选取了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向、道路、河流、标准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年均降雨量、3-7月累计平均降雨量、3-6月累计平均降雨量、5-7月累计平均降雨量、断层、岩性和地表覆盖类型14个评价因子。根据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以及滑坡点形成的条件与特点,将各评价因子划分为不同的子集(或区间),计算各因子的信息量(IV),来构建江西省滑坡的易发性评价体系。(3)采用基于信息量(IV)的逻辑回归模型(LRM)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区划。对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提高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将已知的滑坡点按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并评价滑坡易发性预测模型。本文采用两种线性要素的完整性进行建模:模型1采用不完整的线性特征要素,也就是主要线性要素(比如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大河流及其主要支流);模型2采用完整线性特征要素,也就是除了主要线性要素还包括次级和更次级的线性要素(比如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大河流、主要支流,还有支流、溪流、县道、乡道和村道)。随着线性要素的增加模型预测精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可靠性也有很大的提高,AUC值从0.857提高到0.863。将最终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于研究区,估算出滑坡的易发性概率,并根据相等间隔法,将概率值划分为五个等级(稳定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据此,划分滑坡可能发生的潜在区域。(4)本文采用30米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江西省域滑坡风险研究,并取得良好的结果;这样的分辨率单元能更加精细体现地表形态与滑坡点的特征。基于IV+LRM分析的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在精度和效率方面均能满足本研究的需求。模型性能与易发性评价结果的验证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可靠性。在滑坡等编录数据详实的情况下,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区域尺度甚至全国尺度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孙志伟[8](2021)在《下山滑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文中指出

张生祥[9](2021)在《泸州市矿山生态修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刘刚[10](2021)在《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文中提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特殊气候降雨特征,导致我国洪水灾害频发。特别是广大中小河流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观测资料缺乏、监测手段有限、下垫面复杂多变,洪水灾害造成的基础设施破坏、人员财产损失更为严重。围绕资料缺乏秦巴山区中小河流,开发合适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减轻或降低洪水影响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隧洞施工区所在区域的椒溪河、蒲河、汶水河及其支流,地处秦巴中高山区,暴雨洪水频发。研究开发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在灾害性洪水出现前1~3小时以上,向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及相关防汛指挥机构提供洪水预警预报信息,为科学有序地实施防洪预案提供可靠依据。此外,根据洪水预警预报结果,及时组织施工期人员实施防洪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洪水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施设备损失,保证各施工区的防洪安全的同时,并为三河口枢纽运行的科学调度管理奠定基础。本文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历史水位、流量、降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河流产汇流规律,合理确定施工区致灾洪水预警阈值;选定适合流域特性的洪水预警预报模型,引入数字高程(DEM)等技术研制引汉济渭工程洪水预报系统,对确保汛期引汉济渭工程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研究区的降雨洪水特性和产汇流特性规律。采用历史降雨和径流资料,分析研究区降雨、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特性,年径流量与流域面平均年降水量相关性关系较好(R2=0.87)。径流深预报图结果表明径流深(R)与计算平均雨量、前期影响雨量(P+Pa)相关性较好(R2=0.80)。推求得到的降雨中心在椒溪河、汶水河和全流域均匀降水三种情况的大河坝站1h单位线,可用于实时洪水预警预报作业。(2)建立了研究区洪水致灾洪水预警指标,确定了临界预警阈值。结合现场实际踏勘,筛选确定了越岭隧洞岭南施工区蒲河0#、1#、3#施工点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进行预警指标研究。综合汇流时间、站网分布、信息收集等因素,确定了关键预警河道断面和临界雨量或水位(流量)及相应的预警响应时间。结合建设进度和防汛要求,确定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2016-2017年临界流量为2640 m3/s(P=10%),2018年临界流量为5240 m3/s(P=1%)。(3)优选了洪水预报模型,确定了合适的模型参数。结合研究区研究区位置、地形、水文和资料完整等实际因素和模型应用效果,选择新安江、TOPMODEL、API三种水文模型编制模型方案。选用雨洪资料及流域蒸散发资料开展模型参数率定,通过大河坝水文站2010~2015年实测13场典型洪水过程模拟,进行了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合格率和预报精度均满足需求,确定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多模型集成形式开展预警预报。(4)构建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根据实时水雨情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预测,准确快速预报三河口枢纽坝址洪水过程、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及蒲河沿岸秦岭输水隧洞相应支洞断面预警流量(雨量),为工程管理和施工决策者提供了多层次、多方位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洪水预警模型提高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防洪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增强了防洪调度分析、综合决策能力。

二、区域性地质灾害前期勘查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性地质灾害前期勘查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庐山风景区地质灾害成因与防御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概况
2 地质灾害的成因
    2.1 地质灾害位置与分布
    2.2 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
        2.2.1 岩土体分布特点
        2.2.2 降雨分布差异
3 地质灾害防御措施与对策
    3.1 防御措施
    3.2 存在问题
    3.3 防御对策

(2)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地质勘查的内容及主要作用
    1.1 地质勘查的内容
    1.2 地质勘查的作用
2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表现特征
    2.1 矿体变形
    2.2 滑坡与泥石流
    2.3 地下水位变化
3 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3.1 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中
    3.2 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山体修复
    3.3 对矿企进行监督管理,加强采后治理
4 结语

(3)浅谈如何进一步发挥地勘事业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2 地质灾害项目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3 地质灾害项目的分类管理
4 地质灾害项目分类管理的意义
5 结语

(4)超特长隧洞TBM施工“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创建与实践——以北疆供水二期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隧洞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现状和挑战
    1.1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
        1.1.1 隧洞外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1.2 隧洞内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1.3 TBM施工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现状
    1.2 超特长隧洞地质灾害预报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
        1.2.1 超特长隧洞快速施工需求与常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TBM适用性差之间的矛盾和挑战
        1.2.2 TBM探测空间狭小、电磁环境复杂与TBM穿越复杂地质条件探测准确性及精度不足的矛盾和挑战
        1.2.3 TBM快速掘进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探测效率低、距离短的矛盾和挑战
        1.2.4 超特长隧洞探测数据丰富与难于实现多元信息融合反演效果的矛盾和挑战
2 超特长隧洞TBM施工不良地质全覆盖预报系统的建立与实现
    2.1“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2.2“1km”千米级宏观地质预报
    2.3“100m”百米级长距离地质预报
    2.4“50m”十米级短距离精细探查预报
    2.5 多元信息联合反演分析
3 工程应用与实践
    3.1 工程简介
    3.2 SS隧洞富水区域“115”超前地质预报
        3.2.1 工程概况
        3.2.2“1km”千米级宏观地质预报
        3.2.3“100m”百米级长距离地质预报
        3.2.4“50m”十米级短距离精细探查预报
        3.2.5 开挖验证
    3.3 KS隧洞破碎富水段“100m”百米级长距离地质预报与“50m”十米级短距离精细探查预报
        3.3.1 工程概况
        3.3.2“100m”百米级长距离地质预报
        3.3.3“50m”十米级短距离精细探查预报
        3.3.4 开挖验证
4 结论与讨论

(5)“人防+技防”监测预警系统在堆积层滑坡中的成功应用——以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监测预警现状
2 成功预警实例
    2.1 发现滑坡隐患
    2.2 建立“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体系
    2.3 预警处置
    2.4 应急响应
3 结束语

(6)武威市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
    1.1 地质灾害的危害特征
        (1)爆发突然。
        (2)规模较大。
        (3)冲击力强。
        (4)冲淤变幅大。
    1.2 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方式
        (1)淤埋:
        (2)冲刷:
        (3)堵塞主、支沟道:
2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规划建议
    2.1 清淤整理工程
    2.2 排导堤工程
3 结论与建议

(7)基于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的江西省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2 江西省地理地质环境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地质环境概况
        2.3.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
        2.3.2 断裂带
        2.3.3 地貌形态
        2.3.4 地层岩性
        2.3.5 水文地质分区
    2.4 人类工程活动
        2.4.1 房屋修建
        2.4.2 道路建设
        2.4.3 矿山开采
        2.4.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3 江西省滑坡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统计分析
    3.1 滑坡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
        3.1.1 滑坡基本类型
        3.1.2 滑坡分布特征
    3.2 数据来源与评价单元划分
        3.2.1 数据来源
        3.2.2 评价单元的确定
    3.3 评价因子的统计分析
        3.3.1 坡度
        3.3.2 高程
        3.3.3 坡向
        3.3.4 地形起伏度
        3.3.5 降雨
        3.3.6 岩性
        3.3.7 距河流距离
        3.3.8 距断层距离
        3.3.9 距道路距离
        3.3.10 标准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
        3.3.11 地表覆盖类型
4 滑坡易发性评价
    4.1 评价模型的选取及其理论
        4.1.1 信息量法(IV)
        4.1.2 逻辑回归模型
        4.1.3 基于信息量的逻辑回归模型
    4.2 各评价因子的信息量计算
    4.3 评价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
    4.5 滑坡易发性的计算与区划
5 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5.1 精度检验方法
        5.1.1 合理性检验
        5.1.2 ROC曲线
        5.1.3 比较验证
        5.1.4 近三年局部地区的滑坡点验证
    5.2 基于IV+LRM方法的合理性
    5.3 结果分析
        5.3.1 预测变量的重要性
        5.3.2 研究结果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0)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洪水组合预测技术
        1.2.2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流域概况
        2.1.2 流域水文站网
        2.1.3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概况
    2.2 水文资料选用及分析处理
        2.2.1 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2.2.2 资料的一致性分析
        2.2.3 资料的代表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降雨径流规律分析
    3.1 降雨径流分析
        3.1.1 年降雨量及特征
        3.1.2 径流年际变化及月分配特性
        3.1.3 年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3.2 产流特性分析
        3.2.1 暴雨洪水特性
        3.2.2 下渗与蒸发
        3.2.3 产流计算
        3.2.4 产流特性分析
    3.3 汇流特性分析
        3.3.1 单位线推求
        3.3.2 汇流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致灾洪水预警指标研究
    4.1 预警指标的研究方法
        4.1.1 雨量预警指标
        4.1.2 流量预警指标
    4.2 预警断面确定及预警指标选择
        4.2.1 施工区概述
        4.2.2 预警断面确定
        4.2.3 预警指标选择
    4.3 预警指标的确定
        4.3.1 代表站确定及资料选用
        4.3.2 秦岭隧洞0#支洞施工区预警流量确定
        4.3.3 秦岭隧洞1#支洞施工区临界雨量确定
        4.3.4 秦岭隧洞3#支洞施工区临界雨量确定
        4.3.5 三河口水利枢纽临界流量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洪水预报模型
    5.1 水文模型选择
    5.2 模型原理简介
        5.2.1 新安江模型
        5.2.2 TOPMODEL模型
        5.2.3 API模型
    5.3 模型参数与模拟环境设定
        5.3.1 数字高程模型应用
        5.3.2 模型方案编制
        5.3.3 精度评定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预报模型方案的比较
    6.1 新安江模型
        6.1.1 流域单元划分
        6.1.2 模型参数率定
        6.1.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2 TOPMODEL模型
        6.2.1 模型主要参数
        6.2.2 模型参数计算
        6.2.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3 API模型
        6.3.1 主要参数分析
        6.3.2 模型参数计算
        6.3.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4 结果对比分析
        6.4.1 洪峰流量、峰现时间预报结果对比
        6.4.2 洪水过程预报结果对比
    6.5 本章小结
7 洪水预报及预警系统开发
    7.1 系统设计目标及技术要求
        7.1.1 设计目标
        7.1.2 技术要求指标
        7.1.3 运行环境
    7.2 系统结构及流程
        7.2.1 系统结构
        7.2.2 系统流程
        7.2.3 系统的数据流程
    7.3 界面设计
    7.4 数据库设计
        7.4.1 洪水预报方案数据库
        7.4.2 系统内部数据库
    7.5 系统功能
        7.5.1 预报模型及方法管理
        7.5.2 模型参数率定
        7.5.3 洪水预报功能
        7.5.4 数据管理模块
        7.5.5 预报成果综合分析
        7.5.6 成果显示与发布
    7.6 应用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主要科研课题

四、区域性地质灾害前期勘查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庐山风景区地质灾害成因与防御浅析[J]. 周浔,李乐,汪晖. 江西水利科技, 2021(06)
  • [2]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及治理措施[J]. 刘郁祯. 世界有色金属, 2021(20)
  • [3]浅谈如何进一步发挥地勘事业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作用[J]. 杨庆,乐建. 四川地质学报, 2021(03)
  • [4]超特长隧洞TBM施工“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创建与实践——以北疆供水二期工程为例[J]. 邓铭江,许振浩,刘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09)
  • [5]“人防+技防”监测预警系统在堆积层滑坡中的成功应用——以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滑坡为例[J]. 廖勇军,覃事胜,姜锋,尹浚伊,汤洋. 工程技术研究, 2021(16)
  • [6]武威市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建议[J]. 赵亮. 世界有色金属, 2021(15)
  • [7]基于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的江西省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D]. 欧鹏辉.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8]下山滑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D]. 孙志伟.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9]泸州市矿山生态修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生祥. 四川大学, 2021
  • [10]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D]. 刘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区域地质灾害初步勘查与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