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用手机收发照片(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林[1](2021)在《森林通信系统协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森林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建成了很多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然而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自然保护区通信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众所周知,3G/4G/5G公用网络均属于GHz频段,这个高频率的电磁波在复杂的森林环境下衰减严重,且保护区人烟稀少,架设公用网络不仅成本太高而且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相比于常规公网业务范围,自然保护区业务相对单一,比如能及时预报火灾报警信息、能自动收集保护区内部安装的红外探测相机抓拍到的野生动物照片、能实现护林员在保护区内部与外界的简单通信等。针对以上应用需求,设计一种基于链式接力的森林通信系统,研究内容概括为下:第一,从应用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专用森林通信协议,旨在解决两种不同需求,第一种为单向信息流设计方案,主要满足的应用场景有及时预报火灾报警信息、自动收集保护区内部安装的红外探测相机抓拍到的野生动物照片和护林员给监控中心发送状态信息。第二种为双向信息流设计方案,在满足所有第一种应用场景的同时,护林员还能在森林内收到监控室的消息。第二,从协议的物理层出发,介绍了森林电磁波传播模型,得出电磁波在森林环境下的传播损耗影响因素,并从实验层面加以验证,为之后系统硬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分别为以上设计方案进行上层协议设计,包括帧格式的约定、差错控制的设计、不同类型消息的优先级设计双向信息流中如何切换上下行链路的解决方案。最终给出了单向信息流和双向信息流中三天线解决法的具体设计方案。第四,在实验室同学研制的射频前端硬件平台EZR32WGR69、和购买的温度传感器模块DS18B20及的主控MCU树莓派3B+上实行各个模块功能的测试,并且在校园地森林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同时,链式接力通信系统在很多实际环境中均可以应用,比如电力塔杆监控系统、实时公交系统,以及很多具备接力传输的通信系统。本研究能给这些场景的应用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孟杨[2](2021)在《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恐怖袭击事件频频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安防形势,在人流较多的公共场合进行人员安检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强,对安检设备尤其是用于人体检测的设备的安全性、高效性和智能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探测器、红外成像仪、X射线安检仪等传统的安检手段用于人体检测都存在自身局限性。毫米波成像技术是对人体安全的成像技术,被视为新一代人员安检的关键技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不过,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分辨率的快速毫米波安检成像系统研发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论文主要围绕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被动成像和主动成像两种成像体制的安检系统及关键技术进行展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第一部分成果是在被动毫米波成像技术方面,重点研究了自然状态下人体和隐匿物品被动成像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即黑体辐射原理,并通过建模分析了不同材质的物品以及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有效辐射性能差异;以此为基础研发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被动毫米波成像系统,即基于双转盘螺旋扫描机构和毫米波辐射计的单通道被动成像系统。通过双转盘匀速转动实现对目标场景扫描,成像视角可根据实际目标场景的大小自由设置,解决了以往机械扫描系统成像视场受限的问题,且在有效扫描过程中不存在加速、减速等不稳定因素,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实测成像质量达到同类型安检系统的先进水平,角分辨率约为0.7°,单帧成像速度最快可达3s,在距离系统2m处成像空间分辨率经实测验证小于3cm,对人体携带金属、塑料、陶瓷等各种隐匿危险物品进行测试的结果也验证了该系统用于人体安检时的优秀表现。并且,可以通过双向开窗的方式实现对系统两侧两个安检通道内的待检人员同步检测,使得安检效率又提升一倍。其余部分均为主动毫米波成像技术方面的成果。首先,提出了基于线性调频(LFM)信号的毫米波三维全息重建的一般性理论,即GHI-LFM算法。该算法针对毫米波安检应用场景,给出了利用LFM毫米波信号对三维目标全息重建时相位补偿及近似的理论依据,以及系统相应参数之间需满足的限制条件,为工程上基于LFM雷达体制的毫米波安检成像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对系统参数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仿真与经典算法的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效率和优势,并验证了该算法对加性噪声和频率误差的鲁棒性。然后,基于GHI-LFM算法设计并搭建了基于LFM雷达的Ka波段毫米波三维全息成像安检系统,利用二维平面扫描结合频率扫描实现宽带毫米波三维全息成像;同时提出了简单、经济、高效的系统校准方法,只需一块适当尺寸的光滑金属板便可以完成对系统所有通道不一致性的校准;通过现场实验测试验证了成像系统以及GHI-LFM算法的有效性。另外,针对传统全息重建算法利用Stolt插值方法将三维数据由(kx,ky,k)域插值到(kx,ky,kz)域这一过程耗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堆叠(RS)方法的无插值的加速的三维全息重建算法,即AHI-LFM算法。通过与GHI-LFM算法对比分析,可以发现AHI-LFM算法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对尺寸较大的目标进行重建时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通过实测的人体安检数据进行目标重建也证实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并且根据AHI-LFM算法在距离向上对每个切片单独重建的特性,可以利用距离向的先验知识仅对包含目标的区域进行成像,可以将成像时间进一步降低,实现实时成像。最后,针对稀疏阵列的情况,结合相位中心误差补偿技术,给出了修正后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成像算法;并针对现有的稀疏线阵方案存在等效采样点缺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线性稀疏阵列排布方法,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了所有等效采样位置全覆盖,同时具有更高的稀疏性。最后在多种参数实例中,通过仿真验证了新型稀疏布阵方法的优越性。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闫冬[4](2020)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可见光通信技术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保密性好、无电磁干扰、可与现有照明网络结合、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集成电路在成本、尺寸、功耗、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板级模块。可见光通信技术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设计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中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带宽与噪声的关系、荧光粉型白光LED专用调制驱动芯片的设计、集成可见光探测器芯片和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的设计、最终实现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采用UMC 0.18μm CMOS工艺,完成了流片验证工作。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分析了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带宽与噪声的关系。首先,设计了板级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通过预加重和后均衡技术,将白光LED的带宽从3MHz拓展到了200MHz。然后,通过对采用不同频率拓展技术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出结论:当谐振频率相同时,如果信噪比高,采用后均衡或者预加重的带宽拓展效果是一样的,同时采用预加重和后均衡技术的系统其带宽是只采用一种带宽拓展技术的系统的2倍;如果信噪比低,那么采用预加重的系统比采用后均衡的系统的噪声性能好很多。不论何种信噪比情况,只采用有源预加重模块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其噪声性能都较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得出的结论。2.荧光粉型白光LED调制驱动芯片。针对白光LED带宽有限的问题,通过模拟有源预加重和剩余载流子抽取技术的使用,成功地将白光LED的带宽从3MHz拓展到了80MHz。基于OOK调制的最高实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2Mbps,该速率下的误码率为1.04×10-3。针对集成电路设计中难以进行光学部分仿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参数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的仿真准确性,为后续的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设计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设计方案。3.可见光探测器芯片和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针对可见光通信自由空间信道的特性,设计了三款不同面积的可见光探测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综合考虑响应度和速率的折中关系,最终选定了150μm×150μm的探测器。基于对可见光探测器的研究,设计出了带有后均衡的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测试光源,最终测得该芯片的带宽为420MHz。4.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基于上述的可见光通信收发芯片,搭建了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测得该系统的带宽为160MHz,基于OOK调制的最高实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20Mbps,该速率下的误码率为3.77×10-3。
迪恩·孔茨,姜焕文[5](2020)在《无声的角落》文中提出有的人真正脱离了网络,任何技术都探测不到他们的行踪,然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弋于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这样的人可以说就处在"无声的角落"。第一部教我战栗1清凉的黑夜里,简·霍克醒了。有一阵子,她记不起自己睡在哪里。她只记得自己像惯常一样,睡在大号或是特大号双人床上,手枪放在另一只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健之[7](2019)在《基于多径簇的三维大规模多天线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迭代更新,对无线信号传播的媒介——无线信道的深入认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高。纵观人类商用移动通信发展史,无线空口技术从第一代移动通信(The 1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1G)的模拟通信,到第二代(The 2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2G)、第三代(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3G)移动通信的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再到第四代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时域、频域、码域、以及空域上无线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利用。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中,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海量物联网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垂直行业新业务的不断催生,使得移动数据流量将呈现爆炸性增长,这就对新型无线空口技术提出了严峻要求。目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assive MIMO),又称为大规模多天线技术,已经被确定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理论研究表明,massive MIMO技术能够极大提升频谱效率,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和吞吐量,降低能量损耗,提高通信可靠性。当该技术与波束赋形技术结合时,能够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空域资源,带来显着的阵列增益、干扰抑制增益和空分复用增益。对massive MIMO无线信道的理解是对massive MIMO无线系统开展设计、分析、评估及应用的前提;而对massive MIMO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掌握则是对massive MIMO无线通信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物理基础。一个合理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大规模多天线信道特征的信道模型,是massive MIMO应用于未来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针对massive MIMO通信传播信道的建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然而,针对massive MIMO的信道特征研究以及对应的可靠模型目前还十分有限。为了促使massive MIMO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迫切需要对不同热点场景下的massive MIMO通信进行更多的信道表征和信道建模。基于上述需求,本文面向massive MIMO无线信道开展了大量实地测量和仿真,从不同维度对massive MIMO无线信道进行了电波传播特性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设计并搭建了面向massive MIMO信道的自动化信道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虚拟阵列技术,能够支持不同阵列形式,如线阵、面阵、圆柱阵等;支持较宽的频率范围(3.33 GHz~26 GHz)。利用该自动化信道测量系统,开展了不同室内典型热点场景下、不同阵列形式以及不同频段的massive MIMO信道测量,为后续信道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建模打下基础。(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assive MIMO信道的新型多维度多径分簇算法架构。该算法架构首先借助子空间交替迭代(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SAGE)算法对信道的多径成份(Multipath Component,MPC)进行萃取;然后利用基于多径成份距离(Multipath Component Distance,MCD)的多径追踪算法对阵列维度MPC进行识别;同时,还使用KPowerMeans分簇算法对MPC整体数据集进行初步分簇。提出了公共簇与非公共簇概念,此外还提出了一种阵列维度的多径簇重划分算法,能够对massive MIMO阵列维度的非公共簇进行有效划分。(3)基于测量数据以及分簇算法处理结果,结合阵列维度从时延域、频率域,以及角度域对大规模多天线信道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信道特征分析,着重对信道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空间中电波传播特征进行了探索。对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信道空间非平稳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立体几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massive MIMO信道的球面波前信号模型。以上工作为后续基于多维度多径簇的massive MIMO信道建模提供了前提。(4)针对在massive MIMO信道测量中观测到的密集多径成份(Dense Multipath Component,DMC),利用基于RiMAX思想的多元联合优化算法提取了不同室内热点场景下的密集多径成份关键参数并对其进行阵列维度的参数建模。同时给出了massive MIMO信道中密集多径成份的仿真实现方法。DMC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DMC模型能够显着改善信道建模的准确度。(5)针对massive MIMO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多径簇的3D massive MIMO信道模型。给出了信道模型全局参数、簇间和簇内参数的具体值。给出了基于多维度多径簇3D massive MIMO信道模型仿真实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信道香农容量和条件数作为度量标准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信道模型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有效表征真实massive MIMO信道。
马佳宾[8](2019)在《基于短信动态口令的FTU手机维护App双因子安全体系》文中提出动态口令双因子安全体系的身份认证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项技术。由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FTU安装在柱上,现场维护检修十分不便利,而智能手机作为维护终端十分灵活方便。但是,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绝对不允许无关手机对专业设备进行随意控制,因此,用于FTU维护的手机App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管控才能对FTU进行维护操作。本文针对这一课题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掌握了动态口令双因子异步身份认证技术的原理、业务流程和技术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技术研究,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针对身份验证保密性的需求,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TEA算法进行验证码的加密解密运算,并对该算法的工作原理、编码实现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了实验程序进行验证,并完成了TEA算法的类,供服务器侧和手机终端侧软件开发时使用。基于以上技术研究的成果,使用手机短信的通信手段搭建了身份认证服务器的硬件环境。使用VC++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身份认证服务器软件的设计,分别实现了软件框架的构建,底层通信驱动,手机短信应用开发和双机热备用功能等设计工作,完成了项目软件的设计开发。在完成软件的设计实现之后,在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验证测试,证明所设计的软件满足用户技术规范书要求。项目研究和软件设计将电子商务领域成熟的技术用于解决工业生产领域的实际问题,体现了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图19幅,表2个,参考文献56篇。
车玥[9](2019)在《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现状分析及弥合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非常迅速,对于人们的生活给予了巨大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到较为先进的信息设备,更甚者有很多人群对基础的信息知识和技能都是陌生的,这样一来就会致使不同群体对于同一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会产生差距,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重要的不是上网,而是人们如何使用互联网。虽然,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存在少数学者对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其体现的城乡数字鸿沟这一社会问题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对吉林省当下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然后分析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本篇论文中笔者运用了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我的故乡——吉林省,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域特点,择取了两个相对有代表性的地市——长春和白山,从居民们对信息设备的态度、占有、操作技能以及应用程度这四个层面,探究吉林省城市和农村居民现有数字鸿沟的现状,然后依据调查的数据信息,应用马太效应,卡兹曼“信息沟”理论和布尔迪厄‘’习性,场,资本’’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分析吉林省数字鸿沟产生的缘由,继而依据缘由,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为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许蒙坤[10](2019)在《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时代,智能手机成为了大学生的标配,手机技术催生的独特媒介环境日益形成,由此产生的正负效应引起了教育领域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在技术、情感和参与性等方面的优势,手机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如影随形,“机不离手”成为校园生活常态,“低头族”随处可见。甚至,一些手机App利用大学生自制能力不足,媒介批判意识欠缺等弱点来诱导大学生从事过度的消费和娱乐活动,从而导致校园产生了网贷App乱象、手机游戏上瘾等一系列手机使用的问题。正因如此,如何引导“手机族群”趋利避害成为高校在新时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5G时代已经到来,手机媒介技术不断呈现出更多新的功能和特性,传统的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远远不能适应以手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使用者的媒介素养要求,因此开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师范生发展,以提升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为目标,以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与特征、结构与功能、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及路径为内容,寻求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与方法,从而使师范生更好地利用手机服务于自身社会发展,提升手机使用的内在价值。首先,本文对手机媒介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了详尽的论述。从手机媒介在媒介历史格局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论证了手机媒介素养作为现代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从现代手机媒介所展现出的新的技术特性、情感特性、参与特性入手,从用户使用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证了手机媒介素养日益人格化、更具发展性、更需批判性和更重实践性的特征;其次,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将手机媒介素养理念转化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本文构建了手机媒介素养核心框架(UACE),并以此为依据对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再次,基于对我国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整体把握,研究者着手设计了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通过对比分析相关优秀案例,提炼总结了MOOC设计的一般原则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资源体系、课程活动体系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形成了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内容体系表和设计表;最后,依据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设计表,研究者开发制作了部分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视频,以作为对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初步探索,并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加以检验。本研究对手机媒介素养理论的初步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传统媒介素养的理论体系,对手机媒介素养MOOC的设计与开发也为今后的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正面的参考价值。
二、如何用手机收发照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用手机收发照片(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通信系统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专用森林通信协议 |
2.1 项目背景 |
2.2 专用森林通信系统设计要求 |
2.3 专用森林通信系统结构 |
2.4 数据采集设备选取依据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专用森林通信协议中的物理层 |
3.1 电磁波传播理论 |
3.1.1 植被介电特性 |
3.1.2 电磁波在导电媒质中的传播 |
3.1.3 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
3.2 电磁波在植被中传输的几种模式 |
3.2.1 侧面波模式 |
3.2.2 刃峰绕射模式 |
3.2.3 天波模式 |
3.2.4 混合模式 |
3.3 Tamir森林等效模型 |
3.3.1 模型介绍 |
3.3.2 路径损耗推导 |
3.4 三层四层模型 |
3.5 Tamir森林等效模型理论仿真 |
3.5.1 基本路径损耗仿真分析 |
3.5.2 附加损耗仿真分析 |
3.5.3 总路径损耗仿真分析 |
3.5.4 实测数据对比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上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4.1 协议设计 |
4.1.1 单向信息流协议设计 |
4.1.2 双向信息流协议设计 |
4.2 协议实现 |
4.2.1 单向信息流协议实现 |
4.2.2 双向信息流协议实现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协议测试 |
5.1 对数器测试方法简介 |
5.1.1 对数器设计思想 |
5.1.2 随机字符串样本生成器 |
5.1.3 字符串比较器 |
5.2 代码模块测试 |
5.2.1 温度传感器模块 |
5.2.2 蓝牙传输模块 |
5.2.3 文件扫描模块 |
5.2.4 数据源编解码模块 |
5.2.5 CRC校验模块 |
5.2.6 组帧模块 |
5.2.7 UUID模块 |
5.2.8 串口发送与接收模块 |
5.2.9 优先级模块 |
5.2.10 日志模块 |
5.3 校园环境仿真测试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CRC-16字节查表法中使用到的表 |
(2)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被动毫米波安检技术 |
1.2.1 被动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被动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主动毫米波安检技术 |
1.3.1 主动毫米波成像算法发展历史与现状 |
1.3.2 主动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发展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被动毫米波安检成像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被动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基础理论 |
2.2.1 黑体辐射原理 |
2.2.2 被动毫米波成像原理 |
2.2.3 人体隐匿物品被动成像模型分析 |
2.3 基于螺旋扫描的被动毫米波安检系统设计 |
2.3.1 准光路扫描机构设计 |
2.3.2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2.4 基于螺旋扫描的被动毫米波安检系统测试 |
2.4.1 性能分析 |
2.4.2 人体不携带隐匿物品测试 |
2.4.3 标准件测试 |
2.4.4 人体携带各种隐匿违禁物品测试 |
2.4.5 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动毫米波安检成像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毫米波全息成像原理 |
3.2.1 傅里叶变换与Weyl恒等式 |
3.2.2 窄带毫米波全息成像 |
3.2.3 宽带毫米波全息成像 |
3.3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毫米波全息重建算法 |
3.3.1 线性调频信号 |
3.3.2 LFM信号解线频调和补偿原理 |
3.3.3 GHI-LFM反演重建 |
3.4 基于仿真数据的GHI-LFM算法性能分析 |
3.4.1 点扩散函数分析 |
3.4.2 基于标准件反演的重建性能分析 |
3.4.3 GHI-LFM算法性能对比 |
3.4.4 GHI-LFM算法限制分析 |
3.4.5 GHI-LFM算法的鲁棒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动毫米波安检成像系统 |
4.1 引言 |
4.2 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设计 |
4.2.1 系统组成架构 |
4.2.2 收发天线阵列设计 |
4.2.3 RF开关网络设计 |
4.2.4 RF收发组件设计 |
4.2.5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4.2.6 全息成像系统样机设计 |
4.3 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校准方法 |
4.4 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实验测试 |
4.4.1 系统空间灵敏度测试 |
4.4.2 系统空间分辨率测试 |
4.4.3 各种违禁物品测试 |
4.4.4 人体携带各种违禁物品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FM信号的加速毫米波全息成像算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LFM信号的加速毫米波全息成像算法(AHI-LFM) |
5.3 算法复杂度对比分析 |
5.4 基于仿真数据的AHI-LFM算法性能分析 |
5.5 基于实测数据的AHI-LFM算法性能分析 |
5.5.1 标准空间分辨率板成像效果对比 |
5.5.2 人体携带违禁物品成像效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稀疏线阵的毫米波成像技术 |
6.1 引言 |
6.2 基于稀疏阵列的宽带毫米波全息成像理论 |
6.3 毫米波稀疏天线阵列研究 |
6.4 毫米波稀疏阵列仿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背景 |
1.1.1 可见光通信的特点 |
1.1.2 LED光源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
1.1.3 可见光通信的应用场景 |
1.2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趋势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 本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概述 |
2.2 LED光源的基本特性 |
2.3 可见光探测器 |
2.4 可见光信道建模 |
2.5 调制解调技术 |
2.5.1 开关键控(OOK) |
2.5.2 脉冲位置调制(PPM) |
2.5.3 色移键控(CSK) |
2.5.4 正交频分复用(OFDM) |
2.6 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案 |
2.6.1 频率响应和-3d B带宽 |
2.6.2 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 |
第3章 板级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 |
3.1 板级可见光通信发射模块设计 |
3.1.1 预加重部分 |
3.1.2 调制驱动部分 |
3.2 板级可见光通信接收模块设计 |
3.2.1 后均衡部分 |
3.2.2 接收机整体设计 |
3.3 板级可见光通信系统 |
3.3.1 频率响应测试 |
3.3.2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测试 |
3.4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带宽与噪声关系的研究与分析 |
3.4.1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建模 |
3.4.2 带宽分析 |
3.4.3 噪声分析 |
3.4.4 带宽与噪声的关系分析 |
3.4.5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见光通信调制驱动芯片的设计 |
4.1 本章引论 |
4.2 基于商用荧光粉型白光LED的调制驱动芯片 |
4.2.1 整体设计 |
4.2.2 带宽性能分析 |
4.2.3 剩余载流子抽取技术 |
4.2.4 S2P仿真方法 |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1 芯片照片和测试板的设计 |
4.3.2 频率响应测试 |
4.3.3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测试 |
4.4 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的设计 |
5.1 本章引论 |
5.2 基于CMOS工艺的可见光探测器 |
5.2.1 可见光探测器的设计 |
5.2.2 可见光探测器的测试 |
5.3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放大电路 |
5.3.1 接收机设计中的带宽拓展技术 |
5.3.2 可见光通信接收机的设计 |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1 频率响应测试 |
5.4.2 输出波形测试 |
5.5 性能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速实时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 |
6.1 本章引论 |
6.2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搭建与测试 |
6.2.1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搭建 |
6.2.2 频率响应测试 |
6.2.3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测试 |
6.3 性能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无声的角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教我战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第二部兔子洞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第三部白噪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四部无声的角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第五部控制机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第六部最后的美好一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基于多径簇的三维大规模多天线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略缩语 |
常用数学符号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Massive MIMO通信系统概述 |
1.1.2 Massive MIMO通信系统无线信道研究意义 |
1.2 MASSIVEMIMO通信系统无线信道研究现状 |
1.2.1 Massive MIMO信道测量现状 |
1.2.2 Massive MIMO信道模型现状 |
1.2.3 Massive MIMO信道建模所面临的挑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2 MASSIVE MIMO信道测量方法与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无线信道测量方法 |
2.2.1 时域滑动相关法 |
2.2.2 频域多载波探测法 |
2.3 MASSIVEMIMO自动化信道测量系统设计 |
2.3.1 自动化信道测量系统结构 |
2.3.2 自动化信道测量系统工作流程 |
2.4 信道测量系统的校准与验证 |
2.4.1 天线暗室测量 |
2.4.2 多天线系统功能验证 |
2.4.3 仪器校准与数据预处理 |
2.5 面向5G热点室内场景的MASSIVE MIMO信道测量 |
2.5.1 报告厅场景的Massive MIMO信道测量 |
2.5.2 剧场场景的Massive MIMO信道测量 |
2.5.3 地铁站场景的Massive MIMO信道测量 |
2.5.4 办公楼大厅场景的Massive MIMO信道测量 |
2.6 本章小结 |
3 MASSIVE MIMO多维度多径分簇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综述 |
3.3 信道多径参数萃取 |
3.3.1 高精度参数萃取方法概述 |
3.3.2 SAGE算法的基本原理 |
3.3.3 Massive MIMO信道多径参数萃取结果 |
3.4 阵列维度多径识别与追踪 |
3.4.1 多径追踪算法概述 |
3.4.2 MCD多径追踪算法基本原理 |
3.4.3 Massive MIMO阵列维度多径识别与追踪结果 |
3.5 多维度多径分簇算法 |
3.5.1 KPowerMeans多径分簇算法基本原理 |
3.5.2 Massive MIMO信道公共簇与非公共簇 |
3.5.3 阵列维度多径簇的重划分算法设计 |
3.5.4 Massive MIMO信道多维度多径分簇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MASSIVE MIMO信道3D空间传播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综述 |
4.3 典型信道参数分析 |
4.3.1 平均功率时延谱 |
4.3.2 路径损耗与莱斯K因子 |
4.3.3 均方根时延扩展与相干带宽 |
4.4 俯仰角维度多径特征研究与建模 |
4.4.1 Massive MIMO信道多径俯仰角分布 |
4.4.2 Massive MIMO信道多径俯仰角阵列维度特征 |
4.5 阵列水平和垂直维度信道空间非平稳特征 |
4.5.1 Massive MIMO信道水平维度非平稳特征 |
4.5.2 Massive MIMO信道垂直维度非平稳特征 |
4.5.3 Massive MIMO信道3D非平稳特征建模基本思想 |
4.6 MASSIVEMIMO信道球面波传播特征 |
4.6.1 Massive MIMO球面波前角度域特征 |
4.6.2 瑞利距离 |
4.6.3 Massive MIMO球面波前传播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5 MASSIVE MIMO信道密集多径成份建模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综述 |
5.3 无线信道DMC产生机制 |
5.4 MASSIVEMIMO信道DMC特征 |
5.5 DMC参数估计算法与仿真实现 |
5.5.1 DMC信号模型 |
5.5.2 基于RiMAX的DMC估计算法 |
5.5.3 DMC的仿真实现 |
5.6 MASSIVEMIMO信道DMC建模与验证 |
5.6.1 Massive MIMO信道DMC参数建模 |
5.6.2 Massive MIMO信道DMC仿真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维度多径簇的3D MASSIVE MIMO信道棋型 |
6.1 引言 |
6.2 相关工作综述 |
6.3 MDCB-3D MASSIVE MIMO信道数学模型 |
6.4 MDCB-3D MASSIVE MIMO信道模型参数统计性建模 |
6.4.1 MDCB-3D Massive MIMO信道全局参数 |
6.4.2 MDCB-3D Massive MIMO信道簇间参数 |
6.4.3 MDCB-3D Massive MIMO信道簇内参数 |
6.4.4 不同室内场景模型参数总结 |
6.5 MDCB-3D MASSIVE MIMO信道模型实现 |
6.5.1 LOS径以及主径的生成 |
6.5.2 多维度多径簇的生成 |
6.5.3 信道传输函数的生成 |
6.6 MDCB-3D MASSIVE MIMO信道验证 |
6.6.1 3D空间非平稳与球面波前 |
6.6.2 信道香农容量 |
6.6.3 信道条件数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短信动态口令的FTU手机维护App双因子安全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5 小结 |
2 身份认证的理论及实现技术 |
2.1 身份认证技术的基本模型和目标 |
2.2 身份认证方式的类别 |
2.3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 |
2.3.1 动态口令的概念 |
2.3.2 动态口令认证技术 |
2.3.3 动态口令加静态口令的双因子认证技术 |
2.3.4 动态双因子认证系统的实现技术 |
2.4 基于GPRS的手机短信通信技术 |
2.4.1 手机短信和验证码功能实现思想 |
2.4.2 采用GPRS技术实现短信收发 |
2.5 本章小结 |
3 TEA算法及在动态双因子认证中的应用 |
3.1 TEA微型加密算法 |
3.1.1 TEA加密算法的计算原理 |
3.1.2 TEA加密算法的C语言实现与验证 |
3.2 其它加密算法与TEA算法的比较 |
3.3 TEA算法在挑战请求身份认证过程中的应用 |
3.3.1 挑战/响应方式的动态口令双因子安全体系 |
3.3.2 挑战/响应方式双因子认证体系的编程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AS身份认证服务器侧软件的设计 |
4.1 软件架构 |
4.2 软件数据库表 |
4.2.1 数据库表的定义 |
4.2.2 数据库的设计 |
4.2.3 数据库的访问 |
4.3 底层通信驱动软件包 |
4.3.1 基于USB转串口的方式 |
4.3.2 基于终端服务器的方式 |
4.3.3 底层异步通信线程 |
4.3.4 GPRS短信收发 |
4.4 人机交互模块 |
4.4.1 上下显示窗口的实现技术 |
4.4.2 身份认证信息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和验证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方法、步骤和结果 |
5.3.1 基本功能测试 |
5.3.2 TEA加解密算法测试 |
5.3.3 手机动态验证过程测试 |
5.3.4 双机热备用状态测试 |
5.3.5 系统接入容量测试 |
5.4 测试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现状分析及弥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方法 |
2.1 数字鸿沟概念界定 |
2.1.1 数字鸿沟概念 |
2.1.2 城乡数字鸿沟 |
2.2 城乡数字鸿沟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太效应 |
2.2.2 卡兹曼“信息沟”理论 |
2.2.3 约瑟夫等“技术-场、技术-资本、技术-倾向”理论 |
2.2.4 教育传播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1 编制问卷的依据由来 |
3.2.2 问卷内容的构成 |
3.3 调查的实施 |
3.3.1 被调查样本的择取 |
3.3.2 问卷的发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
4.1 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1.1 城乡信息技术意识对比 |
4.1.2 城乡信息设备接入对比 |
4.1.3 城乡信息技术使用对比 |
4.1.4 城乡信息技术环境对比 |
4.1.5 访谈结果 |
4.2 现状原因分析 |
4.2.1 社会因素 |
4.2.2 媒介传播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弥合战略建议 |
5.1 解决社会障碍 |
5.1.1 大力开展信息教育,加强农村居民信息观念 |
5.1.2 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农民信息消费 |
5.1.3 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养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
5.2 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传播 |
5.2.1 改变教育传播者观念,更加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 |
5.2.2 加大信息化基础设备设立,巩固教育传播媒介质量 |
5.2.3 注重城镇受众和农村受众的,满足二者不同需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手机给媒介素养教育带来新取向 |
二、师范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对象 |
三、手机媒介素养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涵 |
四、MOOC课程学习对素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积极作用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手机媒介素养的研究 |
二、关于师范生媒介素养的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手机媒介 |
二、媒介与素养 |
三、媒介素养和手机媒介素养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 |
一、丰富手机媒介素养研究理论体系 |
二、推动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发展 |
第二章 手机媒介素养的理论分析与能力框架建构 |
第一节 从“通讯工具”到“第五媒体”:手机地位在媒介格局中的嬗变 |
一、手机的诞生、发展及其媒介技术演变 |
二、手机媒介的技术特性——补偿性+融合性 |
三、手机媒介的情感特性——亲密性+私人性 |
四、手机媒介的参与特性——开放性+互动性 |
第二节 从“边缘”到“主体”: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
一、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初级层面、中级层面、高级层面 |
二、手机媒介素养的特征:日益人格化、更具发展性、更需批判性、更重实践性 |
第三节 从“理念”到“方法”:手机媒介素养的能力框架建构 |
一、德国比勒菲尔德媒体素质模型分析 |
二、《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的启示 |
三、手机媒介素养框架(UACE)建构及阐释 |
第三章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
第一节 师范生手机使用的突出问题 |
一、学习工具类APP泛滥,学生普遍沦为“信息搬运工” |
二、校园“低头族”数量庞大,健康、安全隐患日益增加 |
三、“抖音”等短视频内容严重泛娱乐化,导致校园风气“娱乐至死” |
四、“趣分期”等校园贷乱象横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盛行 |
第二节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现状 |
一、手机媒介认知不断丰富,但媒介信息研判分析层次尚浅 |
二、手机媒介运用能力逐步增强,但媒介使用目的仍以娱乐消遣为主 |
三、手机媒介创作水平有所提升,但媒介创新与媒介表达能力不足 |
四、手机媒介伦理法制意识较强,但媒介言行缺乏有效管制 |
第三节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
一、媒介素养教育缺失,手机媒介使用行为缺乏正面引导 |
二、手机技术和娱乐功能不断升级,相关防范程序和机制却未及时跟进 |
三、“小”时代“泛娱乐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四节 提升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
一、有助于增强“准教师”在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效性 |
二、有助于正确引导“准教师”利用手机开展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 |
三、有助于有效开展青少年手机媒介素养教育 |
第四章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 |
第一节 MOOC案例分析 |
一、案例一:中国大学MOOC《新媒体素养》 |
二、案例二:爱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
三、案例三:爱课程《当代媒介素养》 |
四、案例四:智慧树《现代媒介素养》 |
第二节 现有课程对开展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的利弊分析 |
一、面向对象:主要面向一般大学生,未突出师范生群体特殊性 |
二、课程研究对象:丰富而全面,但未能凸显手机媒介主体地位 |
三、课程内容体系:各具特色,但未能突出手机媒介素养重要性 |
第三节 MOOC课程的特征分析与设计原则 |
一、MOOC课程的特征:短、小、精、悍 |
二、MOOC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 |
一、课程学习者分析 |
二、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
三、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
四、课程资源体系设计 |
五、课程活动体系设计 |
六、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
七、基于手机媒介素养MOOC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模式 |
第五章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的开发实践 |
第一节 MOOC开发的一般流程 |
第二节 前期准备阶段 |
一、教学资源的准备 |
二、开发人员的组成 |
第三节 中期制作与录制阶段 |
一、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
二、文字脚本的编写和技巧 |
第四节 后期剪辑阶段 |
一、视频的编辑 |
二、视频的包装 |
第五节 课程视频开发案例展示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一、发挥师范生主体性,应对手机新媒介环境 |
二、多途径开展教育,形成合力,逐步提高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 |
三、分步骤、分层次,将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率先纳入教师教育体系 |
四、更新理念,创新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内容体系表 |
附录二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设计表 |
附录三 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视频示例 |
致谢 |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
四、如何用手机收发照片(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通信系统协议研究[D]. 李茂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 孟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闫冬. 天津大学, 2020(01)
- [5]无声的角落[J]. 迪恩·孔茨,姜焕文. 译林, 2020(03)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基于多径簇的三维大规模多天线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D]. 李健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基于短信动态口令的FTU手机维护App双因子安全体系[D]. 马佳宾.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9]吉林省城乡数字鸿沟现状分析及弥合战略研究[D]. 车玥.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D]. 许蒙坤.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