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还林模式 实现多赢效益——神池县实施“1+6”退耕还林模式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宋玥[1](2021)在《生态补偿PPP运作模式研究 ——基于生态扶贫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钟心[2](2021)在《基于SNA的岚县沙棘产业集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不断重视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在空间集聚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产业集聚区通常孕育高效率产业集群。本研究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梳理,对世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产业和国内沙棘产业的现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以山西省岚县沙棘产业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集群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从而揭示了岚县沙棘产业集群形成演变路径与动力机制;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竞争力评价;基于以上的研究提出了优化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对岚县沙棘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并从衍生网络、咨询网络、合作网络以及情感网络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岚县沙棘产业集群衍生网络中政府退耕还林政策居于网络中心,其余各主体间关系相对较为分散。(2)在岚县沙棘产业的咨询网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咨询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3)岚县沙棘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合作网络但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内核心点突出并且与衍生网络及咨询网络高度重合。(4)岚县沙棘产业集群情感网络密度较低,区域各主体间情感联系较少,但是与研究区域外的企业有一定的情感网络,整体的情感网络重心在区域外。通过基于钻石模型衍生出由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s)、市场(Markets)模型(GEM)将政府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并量化岚县沙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总体得分得到以下结论:(1)岚县的沙棘产业集群在国内的沙棘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竞争力,但是离强大竞争力的沙棘产业集群还有很大的差距。(2)基础因素优越,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优势,在科研水平和生态情况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但还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完善生产及配套设施,提高管理力度。(3)企业因素组总体得分较低,基本没有竞争优势,说明区域内还没有形成也没有引进一家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4)市场因素组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的市场因素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政府因素相对较差,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力度。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强化科技支撑,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或引进龙头企业,促进集群发展;开拓市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综合竞争力;强化辅助行业为集群提供保障;抓好机制创新,增加产业发展活力等对策建议。
马雪松[3](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玄杨静和[4](2021)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文中认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是从业人口最多的产业,但农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却最薄弱,是云南边境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短板”。要破解农业发展困境,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推广服务集二者于一身,通过农业推广服务将云南边境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与农业科技成果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其主动做出改善自身生产、经营境况的行为。在服务环境、服务对象和服务体系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本研究将云南8个边疆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作为研究区域,将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历程,阐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服务体系、服务对象现状,分析服务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提升服务效益的路径,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区域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向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迈进。
马荣[5](2021)在《宁夏吊庄移民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曹晋玮[6](2021)在《基于生态保护修复视角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瑞晶[7](2021)在《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经于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标志着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基本终结,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为主要特点的“后脱贫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生态文明时代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考虑,提出要通过在农村践行新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来启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小康和生态美好的有机的统一。因此,在“后脱贫时代”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由之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村生态经济体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经济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新时代生态经济的结构体系学理化为生态技术创新、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构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后脱贫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山西省脱贫农村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并提炼出现代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或应然模式,即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但是由于山西省刚刚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农村的生态经济还存在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以及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等问题。“后脱贫时代”的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首先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要以山西省脱贫地区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和脱贫农村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为任务清单,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政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实现生态农业战略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创新。技术创新还需要依托山西省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组织及其联合体等平台去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其次,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需要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一方面是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要以乡村旅游为中心实现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旅融合。农村生态经济建设要抓住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科技的有机统一,创新调整生态产业生产要素,实现生态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进而创设新兴的生态产业发展平台。再次,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要注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全方位地生态产业扶持政策、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等内容。
关斌[8](2021)在《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压环保在我国已成新常态。随着终身问责制、一票否决、党政同责、军令状、环境离任审计等考核措施的实施,中央政府已将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历史高度。在严监管态势下,尽管我国环境治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诸如“重发展、轻保护”“胡作为、乱作为”“环保一刀切”“表面整改、敷衍整改”“打折扣、搞变通”“无视公民诉求”等偏差行为。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激化了公共价值冲突,诱导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出现了偏差行为并进而影响了其环境治理效率。因此,随着我国环境治理逐步进入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深水区,我们在看治理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偏差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关注、警惕和反思。如何协调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破解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压力型体制”的分析框架入手,以公共价值理论(Public Value Theory)、价值多元论(Value Pluralism Theory)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为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五个紧密联系的关键问题:(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对其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否会激化公共价值冲突?具体会激化哪些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4)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下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了什么样的作用和角色?(5)针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有哪些协调路径?本研究选取我国216个地市级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综合使用了数据包络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Python网络爬虫技术、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方法(Computer-Aided Text Analysis)、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技术、冲突关系模型(Conflicting Relations Model)、非线性中介和调节模型、面板数据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关系。针对所提研究假设,本文首先检验了地方政府承受的财政压力、绩效压力、竞争压力及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其次检验了多重压力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接下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的作用机制;最后,本研究结合调节效应模型、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Bootstraping方法分别从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声誉威胁四个方面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最终共得出了五方面的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不同类型的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不同。首先,财政压力会显着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对于环境治理效率具有“双刃剑”效应,适当的绩效压力具有显着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但是当绩效压力过大时,将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另外,竞争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存在着“U”型影响,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地方政府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开展“逐底竞争”行为,进而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当地方政府承受的竞争压力过大时,反而会出现“退赛效应”,弱化了其通过“逐底竞争”而实现经济赶超的意愿,进而缓解了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激化地方政府公共价值冲突的重要因素。首先,财政压力会激化“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其次,绩效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面临的“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了非线性的“U”型关系;再次,研究发现竞争压力会显着激化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即“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问题,且二者之间同样呈现出非线性关系;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会显着激化“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文称之为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会影响地方政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都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因为公共价值冲突的发生让地方政府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让环境治理变成了一个棘手问题,进而容易出现一系列偏差行为,诸如“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保“一刀切”“一律关停”“开口子、开绿灯”等行为,因此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是本研究同时发现,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4)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首先,财政压力以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以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发挥其“双刃剑”效应;再次,竞争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是以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中介机制的,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是竞争压力诱发地方政府出现“退赛效应”的关键节点;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之所以会正向积极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5)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四个协调路径。首先,环保垂直管理可以对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所扮演的中介作用起到了负向调节效应,即当地方政府实施环保垂直管理,可以有效弱化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在财政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的中介作用;其次,公众参与具有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和纠偏作用,可以显着负向调节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负向关系,即当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负面影响;类似的,绿色技术创新负向调节了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当一个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不利影响;最后,当地方政府受到了声誉威胁时,可以显着强化公共舆论压力对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进而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本研究的创新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揭示了环境治理中多元化的公共价值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冲突的内在逻辑,对于识别公共价值冲突产生的根源和背景,理解公共价值冲突的演化路径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不仅对其影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而且揭示了其作用机理,对于打开公共价值“黑箱”有一定贡献;另外,本研究在实证分析公共价值冲突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破解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本研究将公共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基于中国情景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棘手问题”,对于推动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提高其解释力和应用潜力具有一定的贡献。
欧阳竹,邓祥征,孙志刚,龙花楼,张林秀,李发东,金贵[9](2020)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国内开展区域农业研究最早的研究机构之一,坚持遵循"面向国家需求,以任务带学科"的宗旨,基于农业生产及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点,充分发挥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优势,完成了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区域农业研究成果,包括全国农业区划初步意见、新疆地区农业区划等,不仅成为区域农业研究的经典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及地方层面农业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支持。承载80年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新时期地理资源所将在现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农业生态水文与气候、典型区粮食生产与安全、耕地利用保护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创新、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基础上,不断拓宽与丰富区域农业研究的内涵与价值,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制定实施、引领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
李欣[10](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之一。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因为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资源。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压力日趋增大,传统的过量投入化肥农药来追求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宏观层面上首次提出了耕地休耕这个概念,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等相关探索。自此,我国在部分省份逐步开始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近年来,土地硬化、酸化以及土地肥力的退化日益严重,导致黑龙江省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质量逐渐下降,为耕地资源的永续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2018年在现有休耕试点区域基础上新增黑龙江省作为水稻休耕试点。因此,黑龙江省实施水稻休耕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休耕制度生成生态溢价已经是不争的客观现实。休耕生态溢价是这一制度的最大制度红利,通过政府实行休耕行动计划,整合政策资源形成集中的休耕活动投入,其生态溢价成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能够转化为经济剩余。本文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供求均衡发展等理论,阐述了生态溢价决定因素、生成条件以及机理,指出生态溢价是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均衡)状态溢出的生态价值,提出了休耕生态溢价需要设计核算体系以及核算方法,确保生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匹配关系。其次,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不仅是人与大自然之间冲突缓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休耕生态溢价作为一种博弈结果,显示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户和市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于水稻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影响与作用。引入贯序均衡分析框架,展现了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可能出现的完美均衡、适度均衡和持久均衡三种情形。正视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是一种不确定性结果的利益博弈,进入充分的博弈策略空间,考察政府休耕政策激励的公平性与休耕者可靠忠诚的策略博弈行为选择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讨论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激励结构的制度设计以及路径实现、选择和优化。引导利益主体充分博弈是促进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生成的有效路径。再次,为进一步了解休耕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针对土地肥力、农户经济收益、休耕意愿的收购价格等五个方面,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对样本进行休耕政策效果实证分析。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国家和地区利益主体博弈实现休耕生态溢价路径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依靠市场化实行水稻休耕的五常市北大仓水稻科技有限公司,估算了其水稻休耕生态溢价以及分析了市场化实现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深化休耕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生态溢价的对策与建议,即水稻休耕制度实施要注意差异化、政策经济补偿要公开透明化、让农民成为具有话语权的博弈主体,把休耕产生生态溢价活动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等等。土地休耕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产能的有效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稻休耕制度为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和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农民增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还林模式 实现多赢效益——神池县实施“1+6”退耕还林模式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还林模式 实现多赢效益——神池县实施“1+6”退耕还林模式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SNA的岚县沙棘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综述 |
1.3.1 沙棘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3.2 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农业产业集群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沙棘产业发展现状 |
3.1 沙棘产业概况 |
3.1.1 世界沙棘产业现状 |
3.1.2 国内沙棘产业现状 |
3.2 岚县沙棘产业发展情况 |
第四章 基于SNA方法的沙棘产业集群识别分析 |
4.1 SNA方法理论及其应用 |
4.1.1 SNA方法的理论基础 |
4.1.2 SNA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的应用 |
4.2 网络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网络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2.3 测度指标选取 |
4.3 岚县沙棘产业集群网络分析 |
4.3.1 衍生网络分析 |
4.3.2 咨询网络分析 |
4.3.3 合作网络分析 |
4.3.4 情感网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GEM模型沙棘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5.1 模型概述 |
5.2 GEM模型量化 |
5.3 岚县沙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3.2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5.3.3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5.4 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
5.4.1 指标GEM值的计算 |
5.4.2 指标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岚县沙棘竞争力 |
6.2.2 培育龙头企业,促进集群发展 |
6.2.3 开拓市场先机,打造岚县沙棘品牌 |
6.2.4 强化辅助行业,为集群提供有力保障 |
6.2.5 抓好机制创新,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
6.3 研究展望 |
6.3.1 创新点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 |
一、1949-1977 年:起步阶段 |
二、1978-2000 年:加速阶段 |
三、2001 年至今:转型阶段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自然环境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人口与民族环境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政策环境 |
四、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环境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对象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产业 |
二、云南边境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 |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组织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容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方式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生态效益 |
一、农业面源污染减少 |
二、森林覆盖率增加 |
三、打造生态特色农产品品牌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效益 |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提高 |
二、粮经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社会效益 |
一、农业推广服务为服务对象“能力赋能” |
二、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民组织化赋能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原因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原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重点 |
一、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 |
二、重视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三、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
第二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具体措施 |
一、促进云南边境地区各类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 |
二、搭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系统 |
三、激发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参与农业推广服务的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态经济 |
2.1.2 脱贫农村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评析 |
3.1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 |
3.1.1 全面脱贫后经济水平整体提升 |
3.1.2 脱贫项目奠定了生态产业雏形 |
3.1.3 生态经济的部分制度开始建立 |
3.2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 |
3.2.1 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
3.2.2 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 |
3.2.3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 |
3.3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所在 |
3.3.1 农村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3.3.2 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 |
3.3.3 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 |
3.4 小结 |
第4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路径 |
4.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 |
4.1.1 确定技术创新清单 |
4.1.2 整合多元研发力量 |
4.1.3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
4.2 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 |
4.2.1 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 |
4.2.2 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
4.2.3 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 |
4.3 强化农村生态经济的制度建设 |
4.3.1 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 |
4.3.2 全方位的生态产业扶持政策 |
4.3.3 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 |
4.4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8)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1 理论视角的创新 |
1.5.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压力型体制与多重压力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压力型体制 |
2.1.2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 |
2.2 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价值“一元论”和价值“多元论” |
2.2.2 多元价值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
2.2.3 公共行政中的价值冲突 |
2.3 公共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公共价值的内涵 |
2.3.2 公共价值的多元化属性 |
2.3.3 公共价值的邻近性与集群性 |
2.3.4 公共价值冲突发生的理论基础 |
2.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内涵 |
2.4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偏好 |
2.4.1 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 |
2.4.2 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 |
2.4.3 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 |
2.4.4 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 |
2.5 现有研究评述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
2.5.1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2.5.2 本研究的定位及试图填补的缺口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
3.1.1 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1.2 绩效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1.3 竞争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1.4 公共舆论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2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
3.2.1 财政压力与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 |
3.2.2 绩效压力与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 |
3.2.3 竞争压力与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 |
3.2.4 舆论压力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 |
3.3 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
3.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4 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
3.5.1 环保垂改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
3.5.2 公民参与的调节效应 |
3.5.3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 |
3.5.4 声誉威胁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
4.1 样本 |
4.2 变量测量 |
4.2.1 环境治理效率 |
4.2.2 公共价值冲突 |
4.2.3 财政压力 |
4.2.4 绩效压力 |
4.2.5 竞争压力 |
4.2.6 公共舆论压力 |
4.2.7 环保垂直管理 |
4.2.8 公民参与 |
4.2.9 绿色技术创新 |
4.2.10 声誉威胁 |
4.3 控制变量选取 |
4.3.1 工业化程度 |
4.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
4.3.3 人均GDP水平 |
4.3.4 人口密度 |
4.3.5 地方政府规模 |
4.3.6 外商投资规模 |
4.3.7 失业率 |
4.3.8 社会组织规模 |
4.4 计量方法 |
4.4.1 “U型”或“倒U型”关系检验 |
4.4.2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3 非线性中介关系检验 |
4.4.4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5.1.1 描述性统计 |
5.1.2 相关性分析 |
5.2 假设检验 |
5.2.1 财政压力、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2 绩效压力、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3 竞争压力、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4 公共舆论压力、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5 环保垂直管理的调节作用 |
5.2.6 公众参与的调节作用 |
5.2.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
5.2.8 声誉威胁的调节作用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5 环保垂直管理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6 公众参与的调解效应检验 |
5.3.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 |
5.3.8 声誉威胁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 |
6.1.2 多重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
6.1.3 不同类型的公共价值冲突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不同影响 |
6.1.4 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 |
6.1.5 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和声誉威胁可以起到不同类型的调节作用 |
6.2 理论贡献 |
6.2.1 发现了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 |
6.2.2 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作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
6.2.3 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
6.2.4 强化了公共价值理论的解释力、应用潜力和实证基础 |
6.2.5 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了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
6.2.6 拓宽了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场域 |
6.2.7 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双刃剑”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
6.3 政策建议 |
6.3.1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行环境治理绩效的公共价值建构 |
6.3.2 环境治理要合理施压,注重统筹有序推进 |
6.3.3 进一步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确保环境监察执法的独立性 |
6.3.4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
6.3.5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和引导机制 |
6.3.6 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过声誉机制强化震慑效应 |
6.3.7 培养绿色 GDP税源,建构绿色 GDP考核体系 |
第七章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7.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发展脉络 |
3 主要学术成就 |
3.1 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 |
3.1.1 农业资源调查 |
3.1.2 农业区划理论 |
3.2 农业生态、水文与气候 |
3.2.1 农业生态平衡研究 |
3.2.2 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
3.2.3 农业气候研究 |
3.3 典型区粮食生产与安全 |
3.4 耕地利用、保护与管理 |
3.4.1 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保护研究 |
3.4.2 耕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 |
3.5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创新 |
3.5.1 农业结构优化及农业经济 |
3.5.2 农业政策创新 |
3.6 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 |
3.6.1 农村土地整治研究 |
3.6.2 乡村转型发展研究 |
3.6.3 精准扶贫研究 |
4 对国家与地方需求的贡献 |
4.1 农业区划和战略咨询 |
4.2 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4.2.1 黄淮海平原旱涝碱沙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
4.2.2 黄淮海平原资源高效现代农业模式 |
4.2.3 滨海盐碱地治理关键技术和模式 |
4.2.4 种养循环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
4.3 红壤丘陵区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优化管理 |
4.3.1 千烟洲模式 |
4.3.2 低效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管理模式 |
4.4 西藏高原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 |
5 未来发展展望 |
5.1 深化区域农业研究,加快学科理论建设 |
5.2 加强实践指导作用,服务区域农业建设 |
5.3 注重培养新型人才,壮大科研队伍 |
(10)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休耕制度 |
2.1.2 经济补偿 |
2.1.3 生态溢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供求均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现状及效果分析 |
3.1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现状 |
3.2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政策效果分析 |
3.2.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构建 |
3.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
4.1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
4.1.1 生态溢价的决定性因素 |
4.1.2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
4.2 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
4.2.1 市场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2.2 生态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2.3 再生产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3 生态溢价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1 生态资本账户与休耕负债表 |
4.3.2 生态溢价的收益来源和成本追加 |
4.3.3 基于市场供求平衡关系下的生态溢价成本收益对应关系 |
4.4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4.1 黑龙江省水稻供给侧生态溢价分析 |
4.4.2 黑龙江省水稻需求侧生态溢价分析 |
4.4.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分析 |
5.1 利益主体博弈的基础理论 |
5.1.1 局中人的博弈策略 |
5.1.2 效用函数优化原理 |
5.1.3 结果不确定性应对的主观概率分布 |
5.2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均衡的路径情景分析 |
5.2.1 序贯均衡在休耕制度生态溢价路径选择中的政策涵义 |
5.2.2 完美均衡路径情景 |
5.2.3 适度均衡路径情景 |
5.2.4 持久均衡路径情景 |
5.3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优化路径的合作选择 |
5.3.1 国家主导的激励兼容规则制定 |
5.3.2 市场选择的委托人知情化机制设计 |
5.3.3 利益主体温和的讨价还价 |
5.4 诸多利益主体博弈释放生态溢价的激励机制优化 |
5.5 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分析 |
5.5.1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实现 |
5.5.2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选择 |
5.5.3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国内外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借鉴与启示 |
6.1 国内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1 生态脆弱区强制性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2 粮食主产区自觉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3 一般地区市场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4 中国台湾地区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2 国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2.1 吸收法治化 |
6.2.2 引入利益补偿激励化 |
6.2.3 强化市场识别机制化 |
6.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启示 |
6.3.1 确定激励政策与技术支持互动的实现路径 |
6.3.2 选择合理休耕规模的实现路径 |
6.3.3 引导试点地区农户参与的实现路径 |
6.3.4 寻求经济补偿为激励的实现路径 |
6.3.5 强化市场化运作的实现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7 五常市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案例分析 |
7.1 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 |
7.2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7.2.1 设计分享机制保障实现生态溢价 |
7.2.2 突出过程补偿释放生态溢价 |
7.2.3 显示识别功能显现生态溢价 |
7.2.4 强化市场化交易增值生成生态溢价 |
7.3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估算 |
7.3.1 基于高端价格角度的比较分析 |
7.3.2 基于补偿角度的比较分析 |
7.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路径优化分析 |
7.4.1 品牌战略支撑的生态溢价路径 |
7.4.2 高端市场交换的生态溢价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水稻休耕实现生态溢价的对策建议 |
8.1 实行差异化休耕制度安排 |
8.1.1 生态脆弱区休耕强调法治化 |
8.1.2 粮食主产区休耕满足粮食安全产能减量化 |
8.1.3 一般地区休耕体现市场驱动化 |
8.2 制定透明公平的经济补偿政策 |
8.2.1 强调政策普惠性 |
8.2.2 体现政策兑现公平性 |
8.3 完善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 |
8.3.1 明确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定位 |
8.3.2 确定休耕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
8.3.3 建立生态品牌的可追溯制度 |
8.4 完善以休耕农户为利益主体的配套机制 |
8.4.1 规范休耕土地流转 |
8.4.2 完善休耕政策法规设计 |
8.4.3 保障休耕技术的支持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行为的调査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创新还林模式 实现多赢效益——神池县实施“1+6”退耕还林模式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补偿PPP运作模式研究 ——基于生态扶贫的分析[D]. 宋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SNA的岚县沙棘产业集群研究[D]. 钟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D]. 玄杨静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宁夏吊庄移民效益评价研究[D]. 马荣. 宁夏大学, 2021
- [6]基于生态保护修复视角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化研究[D]. 曹晋玮. 长安大学, 2021
- [7]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 孙瑞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D]. 关斌. 兰州大学, 2021(09)
- [9]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J]. 欧阳竹,邓祥征,孙志刚,龙花楼,张林秀,李发东,金贵. 地理学报, 2020(12)
- [10]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