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历史及其他——小说《银谷》

叙事、历史及其他——小说《银谷》

一、叙述、历史及其它──评成一长篇小说《白银谷》(论文文献综述)

张旻[1](2021)在《当代晋商题材历史小说研究》文中提出

王南南[2](2020)在《论成一《白银谷》中的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说明《白银谷》是作家成一耗时近三年写成的一部九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以揭示兴盛于明清两代的晋商秘史般的金融传奇为主要内容,其中又以作为晋商代表之一的康家大户里的人事纠葛为主要表现对象,辅之以与康家相关的其他人事。本文以该文本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生存境况,以期使读者对中国近代历史转折中的女性命运有一定的认识。

时晓磊[3](2020)在《论邓九刚的商业题材小说》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而举世闻名,但是大多数人却不清楚“茶叶之路”的存在。茶叶之路是一条经由蒙古高原,联通了西伯利亚与古中国,使这两地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互惠互利。茶叶之路作为一条驼道,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因此,在历史的长河里,它也逐渐地被湮灭,成为了一条被遗忘的国际商道。1990年以来,内蒙古着名作家邓九刚创作了大量以“驼道”“茶叶之路”为主要书写对象的商业题材小说,本文以此为研究课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第一,回顾和概括商业题材小说的发展轨迹,并对商业题材小说概念及基本特征,以及商业题材小说兴起、繁荣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归纳、梳理与总结。第二,对邓九刚商业题材小说的叙述策略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小说中的叙述手法、现实主义特征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概括与总结。第三,梳理和归类邓九刚商业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将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分为驼夫、商人及商妇三类,描述这些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并以此为研究基础,从商业题材小说的角度赋予了其新的内涵。第四,从商业题材小说的价值定位入手,认为邓九刚商业题材小说再现了历史原貌,重新擎起了西北精神这面大旗。

王青[4](2018)在《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商人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0年代以来的商业历史小说以明清时期的商人为主人公,以回溯历史的方式,通过讲述他们在面临历史剧变、社会动荡时的种种表现,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明清商人形象,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末期走向衰败的商业历史,唱出一曲曲中国传统商业的挽歌,吹响了一曲现代商业文明的祝歌。在阅读1990年代以来的商业历史小说的过程中,各类明清商人形象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创作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代表性人物形象,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背后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蕴1。特别是在1990年代这一特殊的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施行都使商品经济意识获得广泛的认可,社会的商业化程度也逐渐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商人形象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这为本论文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文首先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创作及研究概况的梳理,重点解决如概念界定、文本选择、研究对象等问题,为后文的展开奠定基础。接着以历史上着名的商帮——晋商、徽商、浙商为切入点,以相关史料为研究基础,将单个商人形象囊括进商业群体中,对其进行谱系研究,得出晋商义利相合、徽商贾而好儒、浙商诚信为本的特质。然后联系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的创作背景,以相关的叙事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展现商业、家庭和历史这三重视角审视下的明清商人的外在性格与内在品质,不论是商业视角下商人的积极进取、工于心计,家庭视角下商人的懦弱无情、慈善柔和还是历史视角下商人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都体现出明清商人形象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最后从小说文本的创作入手,以相关的美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对明清商人形象的塑造艺术进行分析研究,重点阐述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商人形象的差别呈现。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商人形象的研究,力图重塑历史中的大商人形象,挖掘他们身上被忽视已久的重要品质,肯定他们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重点阐述明清商人形象的文学意义、现实意义,希望为当下社会中的商人提供学习参考的范本。

于志彬[5](2018)在《当代晋商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商业题材的创作历来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快速发展,文坛陆续出现了一些关于经济、金融、商贸的小说,商业题材的作品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商贾小说的发展令人瞩目,其中晋商历史小说依托时代,以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晋商文化为根基,通过在作品中彰显晋商文化的魅力发掘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规则,促成了历史与现实的能动感应,逐渐发展为一种创作潮流。本文以晋商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解读探究其创作特色,分析其创作涌现的原因,探讨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首先,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学术史概述、研究理论与方法。其次,文章主体包含四章内容。第一章从追溯商贾历史小说的源起开始,阐述当代商贾历史小说的兴起过程,并论述晋商历史小说从中脱颖而出的发展状况。第二章从对具体作品的解读出发,分析晋商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包括传统叙事模式的运用、晋商文化的多重体现、儒文化与晋商形象、历史与想象的融合四部分内容,其中重点分析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晋商人物形象特点,具体包括以义制利、诚信为本,刻苦进取、中庸宽厚,家国一体、心怀天下三个方面。第三章对其创作涌现的原因进行探究,从时代语境、作家心理、读者期待等方面探索其不断涌现的社会历史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促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文学发展因素。第四章聚焦于晋商历史小说的创作价值,从商人形象的新变和商业视角下的历史叙述分析其所呈现的文学价值;从对晋商兴衰的历史反思和晋商文化的现实价值思考两个方面挖掘其文化价值。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略谈文章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展望晋商历史小说的发展前景,分析对其进行更加丰富、更加深入的研究的可能性,以期对晋商历史小说的整体创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刘霞云[6](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吕君芳[7](2016)在《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 ——以《白鹿原》、《旧址》、《白银谷》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内涵丰富,而且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它的兴起和发展,首先是因为家族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本身蕴含有厚重的文学和社会历史价值,足以承载已内化为特定民族思维模式的家国梦。其次,1990年代以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还与现代性有着深刻的关联。现代性的加速推进和国人对现代性的探索,驱动着中国作家从家族兴衰的维度切入,去探究国家民族的现代性进程以及这一进程中人的现代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代以来家族小说,也由此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审美品格。本论文拟从现代性的角度,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创作进行总体的观照和把握,旨在解读这一重要文类创作所包蕴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内涵,阐释其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发展规律。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对现代性概念内涵及其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现代性坐标,以及研究总体状况、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进行归纳和梳理。第一章: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出发,追溯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审视1990年代面临的特定背景;二是对中外小说的发展作全面系统的梳理;三是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创作情况作一个概括。第二章:主要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家族叙事的三个重大主题:"家族文化主题"主要揭示家族制度在历史长河中从鼎盛走向崩塌的必然进程;"商业文化主题"着重展现民族商业在历史中的尴尬处境及其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必然命运;"革命文化主题"主要呈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路线及其对于革命的历史反思。第三章:重点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形象——封建家长、家族长子、家庭女性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家族本位的逐步瓦解,在时代巨变的洪流面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所作出的时代选择,以及各自不同的命运。第四章:从悲剧、史诗和传奇三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进行艺术阐释:"悲剧"模式主要体现为人性的悖反与矛盾、道德与欲望的冲突以及个体与历史的宿命;"史诗"模式从个体角度切入,体现家族小说历史与个人融合的双重视角;而"传奇"模式则书写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和传奇故事,藉以增加作品的神秘色彩。结语:在绪论、正文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中国家族小说创作指出了亟需注意的问题。

方培[8](2013)在《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题材的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原因,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商”的位置长期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商业题材的小说作品在整体上并未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洗礼之下,商品经济意识获得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商业文化逐渐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潮。“商业历史小说”在中国大陆的创作日益繁盛。“商业历史小说”是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兴起并形成创作热潮的小说类型,它以古代商人主要是明清商人为主人公而展开历史叙述,讲述了他们个人、家族或商帮经商求利的商业历史,展示了鸿商巨贾跌宕起伏的商人命运,描绘了由盛而衰的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目前,研究界对于“商业历史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的人物形象分析、具体作品赏析和宏观的发展概述等方面。本文将以9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多部商业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商业历史小说”的兴起背景和发展脉络,透视此类小说里中国古代不同地域的商人群体如晋商、徽商和浙商所具有的深层文化性格,并回归到小说文本本身的叙事研究,探索这类小说中所具有的共通性的叙事模式。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将重点关注90年代以来出现的众多“商业历史小说”作品,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包括《白银谷》、《乔家大院》、《大盛魁商号》、《大清徽商》、《茶人三部曲》等代表性小说等,对这些小说进行文本解读,界定“商业历史小说”的概念、内涵,初步解决这股小说创作潮流兴起的原因和背景。第二章则联系商业历史小说的创作,以相关的叙事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为引导,探索总结出这类小说在古代商人形象塑造和小说叙事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通过通读这类小说,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商业历史小说”都以中国古代着名的商帮以及代表性的商人形象为描写对象,如晋商、徽商、浙商等。作家在塑造历史上真实存在或文学上纯虚构的商人时,都将他们作为某一地区商人群体的一份子,如乔致庸与晋商商帮。这些人物往往因此具有了某一商帮独有的商业文化特色,而商帮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综合作用下成长发展起来的,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性格,商人们作为商帮中的一员就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各自的文化性格。这是本论文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之一。第三章从小说文本的创作层面上入手,“商业历史小说”的叙事往往具有特定的叙述模式,主要体现在它的历史叙事、商业叙事和家族叙事上。“商业历史小说”是当代历史小说的一个分支,作家们用现代的历史笔法还原或重述了历史上一段段被遮蔽或湮没的商业历史碎片,重新赋予传统的线性叙事以新的魅力,更以民间情怀或民间立场关注历史中的平凡人生和民俗风情:商业叙事则着重于以现实精神激活历史,讲述在中国历史典籍中长期不受重视的商人和他们经商求利的活动,通过商业与政治、爱情和道德的复杂关系反映传奇的商人英雄和跌宕起伏的商海风云;在家族叙事上则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组织体制,一代鸿商巨贾的成功往往与他背后的家族历史密切相关。以上这些内容都将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牛学智[9](2011)在《“个性化”理论背景中的文本细读式批评——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话语、历史与意识形态》、《思想在人生边上》到《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三部着作(论文集)约一百万字的文学批评文章。就王春林的产量、批评实践的时间、批评的对象,悉心分析这三部着作中所隐含的批评思想、批评理念和批评理想,也即这三部书所构成的王春林个人文学批评史,完全可以成为总结王春林批评思想、文学审美态度、价值取向的理由。但我对王春林的批评实际上一直在"等待"。原因是,王春林才刚过不惑之年,通常所说的学人的可能性也许还正处在巨大的调整期,说不定突然一天王春林就变了,甚至于变得面目全非;另外,批评中的人内心似

杨虹[10](2011)在《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文中认为商界小说是小说类别中的一种,中国商界小说则与中国小说的发展相伴随。然而,在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空间里,商界小说长期得不到公允的评价,甚至缺乏公认的命名。改革开放后,商界小说获得了空前的生长机遇,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业社会的来临和商人群体的崛起,商界小说更以如火如荼之势在文坛兴盛。对此,批评与阐释虽有开拓却依然建树甚微。基于这一文学现象与批评现实,本文拟以近20年来即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商界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文化批评,在对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作整体性文化审视的基础上,选择几个文化视点,即选择与近20年商界小说文化特性最鲜明部分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探讨商界小说是如何以一种文化身份参与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以及转型中错综复杂的文化价值理念又如何影响了它的叙事策略和审美品格,以期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界定论题涉及的核心概念,介绍主要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缘起于近20年书写商人的小说空前繁盛但文学批评的依然“失语”,将其定名为“商界小说”并界定其内涵是研究的出发点;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作品,商界小说的优长绝非审美魅力而在于它的伴随社会转型、阶层分化而生长的文化特性,因此,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立足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对其进行文化阐释,是一种与批评对象相称的策略选择。第一章论述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问题。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商界小说常产生于某种文化背景并以自己独特的叙事陈规对这一背景施加影响力。进入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引领了商界小说叙事变革,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商人阶层的崛起,商界小说的类型特质及其文化意味日益彰显;而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权力在以不同形式介入商界小说话语实践以实现自己的表意策略的同时,推动了商界小说话语由弱势向强势的转向,推进了其符号权力的与日俱增。这一切,昭示了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第二章研究商界小说对商人精神的阐释问题。商业时代的来临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激发了社会的财富想象与从商意志。面对这一大有别于以往的时代环境和文化氛围,商界小说一方面将眼光定格于“未被彰显过的商界历史传奇”,以“揭秘”的姿态写出一个时代的兴趣所在,表现出“强化”与“抚平”历史断裂鸿沟的叙事特性;另一方面以深蕴价值指向的故事伦理聚焦商界生活,书写资本神话,诠释新商业精神和财富意义,积极抒发在现代商战中构建新的经济秩序、财富伦理和从商信仰的渴望,成为“市场化文学时代”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第三章阐述商界小说中经济理性的文化演绎问题。近20年来的商界小说如一面多棱镜,多姿多彩地展现了社会商业化进程中的商业景观,但无论其风格如何迥异,却无不呈现一种“经济理性”风采。换言之,商界小说以其表现的多样性、题材的现代性以及阐述的真实性,将经济理性所蕴含的交换关系与效用最大化原则予以了多样化的文化演绎与文学表达,在生动揭示“经济人”形象的文化蕴含、抒发其诗性的伦理关怀的同时,彰显了它形象演绎现代经济理性的生动的一面。第四章探讨个体主义演进中商界小说的欲望叙事问题。对个体主义的反思与重塑,是近20年来商界小说的现代性表征,而个体主义的张扬显然是欲望叙事合法出场的重要前提。商界小说以金钱、权力与情色之间的欲望景观为写作基调,讲述商人群体在市场经济“境遇”中释放欲望的生命感觉,勾勒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交换价值的人生履历,演绎人性欲望与商业道德、财富伦理、经济理性、文化传统之间的重重纠葛,揭示商业社会的人们的生存困境与心灵裂变,在文学“众声喧哗”的欲望叙事中,呈现出独特的书写风貌。结语部分归纳全文,在肯定商界小说具有把握现实的独特“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其话语困境与审美缺陷,指出这缺陷制约了商界小说的思想深度、精神超越和艺术探求,而着力于文学“祛魅”的祛魅,将是商界小说在未来的审美建构中亟待履行的责任与使命。

二、叙述、历史及其它──评成一长篇小说《白银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叙述、历史及其它──评成一长篇小说《白银谷》(论文提纲范文)

(3)论邓九刚的商业题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商业题材小说繁荣与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商业题材小说”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商业题材小说”兴起的背景
第二章 邓九刚商业题材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结构与叙述手法
    第二节 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展现
    第三节 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邓九刚商业题材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驼夫形象
    第二节 商人形象
    第三节 商妇形象
第四章 邓九刚商业题材小说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还原历史真实
    第二节 展现西北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商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创作及其研究概况
    (一)概念界定
    (二)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的创作
    (三)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明清商人形象的研究概况
二、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明清商人形象的谱系研究
    (一)晋商形象系列
    (二)徽商形象系列
    (三)浙商形象系列
三、多重视角下的明清商人形象书写
    (一)商业视角下商人性格的解读
    (二)家庭视角下商人形象的解读
    (三)历史视角下商人精神的解读
四、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明清商人形象的美学意义
    (一)明清商人形象的塑造艺术
    (二)明清商人形象的美学缺失
    (三)明清商人形象的美学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当代晋商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概述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晋商历史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当代商贾历史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晋商历史小说的涌现
第二章 晋商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
    第一节 传统叙事模式的运用
    第二节 晋商文化的多重体现
    第三节 儒文化与晋商形象
        一、以义制利,诚信为本
        二、刻苦进取,中庸宽厚
        三、家国一体,心怀天下
    第四节 历史与想象的融合
第三章 创作涌现原因探究
    第一节 社会历史原因
        一、时代语境
        二、作家心理
        三、读者期待
    第二节 文学发展原因
第四章 创作价值的体现
    第一节 文学价值
        一、商人形象的新变
        二、商业视角下的历史叙述
    第二节 文化价值
        一、晋商兴衰的历史反思
        二、晋商文化的现实价值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 ——以《白鹿原》、《旧址》、《白银谷》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代性概念内涵及其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现代性坐标
    1.2 家族小说研究历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1.3 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2 生成背景与承续发展
    2.1 家族小说崛起的背景
    2.2 与中外家族小说的承续关系
    2.3 家族小说的具体发展与主要特点
3 文化主题:多元并存与相互融通
    3.1 家族文化:从鼎盛到崩塌的苍凉挽歌
    3.2 商业文化:从辉煌到没落的感伤凭吊
    3.3 革命主题:从坚定到怀疑的理性反思
4 形象谱系:历史面向与复杂选择
    4.1 封建家长: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4.2 家族长子:眷恋与决绝的矛盾
    4.3 家庭女性:保守与激进的撕裂
5 艺术阐释:悲剧书写与审美追求
    5.1 人性的悲剧:历史的宿命
    5.2 生命的史诗:个体的成长
    5.3 家族的传奇:记忆的神化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的兴起与繁荣
第一节 “商业历史小说”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商业历史小说”兴起的背景
    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
    二、寻找被压抑的商业文化传统
    三、消费语境中的文学接受心理 第二章 “商业历史小说”中商人群体的文化性格透视
第一节 “商业历史小说”中晋商形象的文化性格
第二节 “商业历史小说”中徽商形象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商业历史小说”中浙商形象的文化性格 第三章 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商业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叙事特征
第二节 “商业历史小说”中的商业叙事特征
第三节 “商业历史小说”中的家族叙事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10)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商界小说的概念厘定及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现代性与中国商界小说的叙事沿革
    第二节 中国商界小说的类型特质及其文化意味
    第三节 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话语与权力关系考察
第二章 商人精神的诗情阐释
    第一节 揭秘历史与想象商人
    第二节 财富诉求与伦理启悟
    第三节 新商业精神的当代启蒙
第三章 经济理性的文化演绎
    第一节 经济理性的文学表达
    第二节 交换逻辑演绎的经商指南
    第三节 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批判
第四章 个体主义的欲望狂欢
    第一节 个体主义的出场与欲望叙事合法化
    第二节 商海沉浮中的物欲写真
    第三节 消费狂潮里的情色镜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叙述、历史及其它──评成一长篇小说《白银谷》(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晋商题材历史小说研究[D]. 张旻. 江南大学, 2021
  • [2]论成一《白银谷》中的女性形象[J]. 王南南. 名作欣赏, 2020(29)
  • [3]论邓九刚的商业题材小说[D]. 时晓磊.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19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商人形象研究[D]. 王青.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当代晋商题材小说研究[D]. 于志彬. 青海师范大学, 2018(02)
  •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 ——以《白鹿原》、《旧址》、《白银谷》为中心的考察[D]. 吕君芳. 浙江大学, 2016(07)
  • [8]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研究[D]. 方培.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9]“个性化”理论背景中的文本细读式批评——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J]. 牛学智. 五台山, 2011(05)
  • [10]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D]. 杨虹.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叙事、历史及其他——小说《银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