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镇级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鲁轶[1](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中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执政效果的标准之一,也是衡量执政党对人民群众感情深厚与否的标准之一。做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是当前社会改革的重点,对于保民生、促发展、维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做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理论研究,对于拓宽中共党史学科在社会建设史领域的研究范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历史的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以1992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部门关于改革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请示的通知》、2002年中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并召开农村卫生工作专题会议为时间节点,将改革开放后到2009年的时间划分为3个主要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后到90年代初的适应期,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探索期,新世纪以来的发展期。在这3个章节中,按照社会经济变革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影响、党对医疗卫生的认识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主要政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三个主要部分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六章)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着重论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畴、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基本框架等。选题原因主要是基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对于保民生、维稳定、促发展具有重要性;研究目的是以史为鉴,为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意义上主要从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两方面来分析;研究范畴从医疗卫生、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等层面进行了界定;研究现状分析了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2个方面的不足;研究难点在于对深层原因的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总结等;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回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卫生状况极差,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卫生机构残缺不全且分布不均、诊疗技术水平相当落后、缺医少药,卫生管理缺乏经验、方式落后。针对这些情况,中共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卫生政策,特别是毛泽东“六·二六”指示发出后,国家将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农村医疗卫生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大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农村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健全、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巡回医疗蓬勃发展、赤脚医生活跃在农村基层、爱国卫生运动效果明显,农民群众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就医状况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成绩成为中国卫生史乃至世界卫生史上的光辉一笔。第二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这个时期,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公社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等促使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组织基础和经济基础变迁,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财政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紧缩、企业改革和农村工业的兴起等都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产生巨大影响。这个时期党及主要领导人对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体现在改善群众生活中的卫生条件、提出卫生事业要以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重视卫生人才的培养、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等方面。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补偿政策等方面做了相应调整,在调动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优化卫生院的领导干部结构、提高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成绩,这对于创新办医体制和模式等具有一定意义,但同时却由于片面强调权利下放,过多注重短期经济利益,最终导致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萎缩,重治轻防现象不断加重,合作医疗也逐渐衰退。第三章主要考察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这个时期,分税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农民减负等都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中共中央政府已经开始注意到将医疗卫生,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推向市场带来的众多负面效应,中共中央层面在政策制定上开始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出台了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重建合作医疗、乡村卫生—体化管理等政策,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执行中遇到重重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在实际工作层面,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趋势继续扩大和深入,最后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濒临瓦解、乡镇卫生院经营困难、举步维艰,村级个人行医盛行,无证行医和游医屡禁不止,村级防保工作几乎停滞。第四章主要考察新世纪以来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这个时期,中共中共中央将国家战略重点放到民生工作上,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中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迎来快速发展期。财政对农村卫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出现回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演进的特点、成就和经验教训做了总结和归纳。演进的特点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对市场经济的被动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定位没有改变,但实际执行中其公益性逐渐丧失;改革早中期卫生投入较少,且投入机制欠科学;卫生政策没有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路径给出恰当的安排,也没有较为成熟的工作方针;卫生领域对实施市场化改革的理解较狭隘;虽然医疗卫生工作领域的矛盾尖锐,但我国政府一直不断朝积极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向努力。主要成就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更加健全,改变了卫生服务供给短缺的现象;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专业素质大幅度提高,初步具备医学专业素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实现全面覆盖。经验教训主要有:医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受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不能抛弃政治经济发展现实环境去制定政策;医疗制度的设计应该是整体性的,单项建设、局部建设对于解决目前积重难返的问题意义不大;保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经费,使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我国将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政策制定上要做到未雨绸缪。第六章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思考。主要问题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的职责划分不明;各级医疗机构间无序竞争还比较严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筹资渠道单一,投入机制也欠科学;积极政策难以有效落实。主要对策有: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分工;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顶层设计,并使其法制化、规范化;调动基层积极性,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多学科的研究。
向群[2](2011)在《乡镇卫生院的政府投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型政府以及公共财政建设,政府逐渐加大了对相关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医疗卫生领域作为受到关注最大的民生领域之一,尤其是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中其枢纽作用的乡镇卫生院,其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从政府对卫生院的投入规模看,虽然政府投入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政府对卫生院的支出规模仍然不足,在卫生院投入这一块难以体现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承担,影响了农村居民平等享受卫生资源的权利实现,不利于全体国民健康素质的整体提高。其次,从政府投入结构和方式来看,不管是卫生投入的使用结构、卫生投入的责任承担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基层之间的分配结构,存在卫生投入上的差异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差距,健康不公平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比较明显。第三,从政府卫生支出的公平性来看,在城乡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之间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乡镇卫生院之间都存在支出公平的问题。第四,从卫生投入的绩效来看,一个是政府的投入绩效,另一个是乡镇卫生院对投入资金的使用绩效,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投入和使用资金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存在的问题,论文试图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公共产品、公共财政等相关理论阐述,对我国政府卫生投入行为奠定理论基础,并明确政府加大卫生投入的必要性;其次,借助我国卫生投入相关数据以及浏阳市卫生院相关数据,对我国卫生院政府卫生投入的现状以及乡镇卫生院投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投入规模、投入结构、投入绩效、投入公平等方面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投入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以公共财政的视角,提出完善政府对卫生院支出的政策建议。
吴园园[3](2011)在《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贵州省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和分布现状,分析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加强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措施,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现场调查地点为贵州省三穗县。结果:贵州省2008年年末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9%,高出全国农村人口比重16.6%。全省县、乡、村公共卫生人员49 990人(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占10%,乡镇卫生院人员占39%,村卫生室人员占51%),比2006年51 287人减少了近2.6%。县级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1.28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0.61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每中心人员数34.40人,每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29.20人,较2006年分别下降8%和10%。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0.58人;较2006年减少了10%,而全国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为1.95,我省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每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1.29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0.78人,较2006年分别减少3%和17%;低于全国每村乡村医师和卫生员1.52人和每千农业人口1.06人的平均水平,亦低于四川省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0.92人的平均水平。年龄构成: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以中青年为主,<2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30.73%,25~34岁占20.33%,35~44岁占24.68%,45~54岁占11.77%,55~59岁占8.43%,≥60岁占4.06%。乡镇卫生院18639人,<30岁的4903人,占26.3%,31-49岁的10803人,占58%,≥50岁的1639人,占8.8%。村卫生室26588人,<30岁的8394人,占31.6%,31-49岁的12497人,占47%,≥50岁的4386人,占16.5%。在村卫生室中,工作主体的年龄段明显上移,50岁以上人员比例高达16.5%,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机构50岁以上人员仅占7.31%。职称构成:县级以初职称人数居多,高级职称比例太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初级职称者为主占58.78%,无人获正高职称,获副高职称者仅占1.49%,中级职称占23.30%,无任何技术职称占16.43%,高、中、初级技术职称比例为1:15.64:39.45。与全国县级公共卫生机构高、中、初级职称比例1:11.16:23.04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标准1:3:1相差甚远。乡镇卫生院人员高级职称占0.02%,中级职称占7.79%,初级职称占69.85%,无任何技术职称占22.34%。村卫生室人员卫生技术职称情况更不容乐观。获中级职称者仅占0.06%,初级职称占6.71%,未获得任何技术职称者占93.23%。学历结构:县级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大、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学历占39.60%,中专学历占34.88%,本科学历占14.68%,研究生学历仅占0.13%,高中及以下学历占10.71%。乡镇卫生院人员中专学历为主,占51.90%,大专学历占25.73%,大学本科学历占5.37%,无学历占8.91%。村卫生室人员学历结构仍以中专学历和无学历占主导,中专占49.9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03%,无学历占44.15%,远远高于全国无学历者占总数的4.52%的平均水平。大学本科占0.15%,大专占4.22%。与全国相比,我省的学历结构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学历偏低,尤其是村级卫生人员,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其次,分布不均衡。全省大部分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贵州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9%,而农村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仅占全省卫生人员总数的41.5%,在人员分布上,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多集中在城市,98.4%的高级职称者在城市,无论是数量或质量,农村的公共卫生人力均远低于城市,不能满足农村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另外,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投入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卫生事业费投入量不是随其增加而增加,相对比重反而下降。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了3 333.4亿元,全省卫生事业经费支出107.8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23%,卫生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仅为2.80%。再者,农村公共卫生人员每年接受培训在20学时以下的占62.5%,每年接受培训在20学时以上的占7.5%,近30%被调查者近2年来未接受过培训。结论:贵州省是一个农业省份,农村公共卫生队伍总量严重不足,并呈减少态势;技术素质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村卫生人员年龄结构偏老化,政府公共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人力培训不足。政策建议: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塑三级预防保健网功能;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筹资机制;深化农村公共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医学院校教育模式,完善教育内容。
周航[4](2010)在《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已进入综合保健时代。综合保健是指从全人群多维健康切入,以人群的生命周期为服务对象,采取从健康促进、保健预防、合理正规治疗到康复的全面保健措施,组织并发动全社会支持并积极共同参与,以达到延长人群的健康寿命、提高并维护人群的良好生活质量的目标。综合保健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内容包括: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模式的相关问题。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某些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行定位,确定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期管理、运行、统筹、补偿等模式进行试探性的探讨,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良好发展的配套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本研究以整体分析为重点,以案例分析为补充,将案例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以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为例,对其发展的阶段性进行分析,对研究建立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相同又有乡土特色的卫生服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状况大大改善,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方面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医疗模式向社区卫生服务方式的转变,预防保健等各项服务的开展也取得了较大突破,这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量有了显着提高,经济运营状况大大好转,并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研究中发现了我国在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诸多不足之处,例如,科室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没有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真正理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目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状况还不能真正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某些预防保健服务功能的开展还不是很理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缺乏长效稳固的投入机制做保障等。在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政策选择应当倾向于强化政府健康责任的体现、优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产品提供等几方面,以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和卫生服务的利用。政府的协调功能、建立于不同计划之间的平衡机制、公平性在不同计划之间,在计划内外成员的医疗保障方面得到的体现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村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在现阶段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中国原有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正在逐步衰退,这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对其有着重要影响,但其制度在设计方面本身也欠缺可持续性,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它所依赖的经济、社会等体制背景发生变化,必将暴露其在设计方面的所有缺陷。作为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参保模式、筹资水平、补偿模式、支付模式都亟待改善。综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其成功经验值得在今后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运用和推广;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应当抓紧实现乡镇卫生院从队伍和功能上真正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应当加强全科医学知识培训,提高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为社区卫生服务某些服务功能的开展奠定队伍基础。
许凡[5](2006)在《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社区合理使用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本文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理论入手,详细介绍了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目的与范围,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点与原则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构成;认真研究了国内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并通过国内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作模式及存在问题对比分析,总结得出可供借鉴的国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主要经验;深入实际,对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运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对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服务主体、服务内容的创新、服务机构提升素质以及政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为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提出了长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典型案例的比较,有针对性的提出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对策措施。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医疗秩序混乱,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功能模糊,百姓看病难、医疗费用过高等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问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实现,将极大的有利于缓解这些社会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秩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全民健康维护意识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提出的连锁经营模式框架,对如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对推进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模式的构建,将有利于广大城市居民全面了解并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为政府合理规划卫生资源包括卫生资金、医疗技术、诊疗设备以及医疗技术人员的分配提供建议;为构建和谐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服务效率,实现“就医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构想。
张建平[6](2006)在《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长期困扰中国人民的“短缺经济”时代已经变为“相对过剩”,人民的吃饭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面对农民卫生费用的不断攀升,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质量低下,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不断增加,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建立起一个人人可及而又有效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解决农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当务之急。本文在系统深入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过程,探讨了国外医疗制度的有益经验,从我国农村医疗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模式、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机制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难点与障碍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医疗供给的有效性、现行制度的保障水平等问题,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度供给、体系建设、机制保障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对于构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不足问题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由九章主体内容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了研究重点和方向,并对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做了必要的说明。第二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理论。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健康消费品决定了医疗市场的特殊性,即它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这些特性直接导致了该市场无法满足帕累托最优所需要的条件。本部分详细讨论了疾病风险理论、社会保险理论、医疗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合作经济理论、农村医疗社会保障理论等,为后续内容做了坚实的理论铺垫。第三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合作医疗自产生起,历经发展、辉煌、衰退、再发展几个阶段,反反复复几经周折,曾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但到2002年又沦落为卫生系统“财务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191个国家排名188位)。本部分总结概括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产生发展的变迁过程,探讨了其衰退原因,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作了基本评析,指出了其缺陷,主要是财政补贴与自愿参与挂钩,易形成逆向转移支付;保大不保小,增加了逆向选择风险;农民并未能切实得到实惠;费用控制困难等。第四章,国外医疗制度及启示。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借鉴它国经验是必须的。本章主要探索其各自的主要做法与优缺点,研究、总结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其经验主要有:明确政府在卫生领域的功能和职责;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及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卫生资源筹资的渠道和效率;建立支付制度的内在激励机制等。这些有益经验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五章,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供求分析。医疗市场特殊,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尤为明显。本部分从总体角度、供给角度、需求角度、供需均衡角度分别予以论述,基本结论是:医疗需求不能有效满足、医疗供给状况不佳、政府投入不足、农民医疗负担沉重。如何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使农民看得起病,这是政府及社会不容推辞的责任。第六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合作医疗的目的不在于“为合作而合作”,因而即便包括新型合作医疗在内的各类合作医疗模式不可避免的具有缺陷。本章分析了影响合作医疗模式的因素,探讨了我国合作医疗的模式创新思路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选择适宜的医疗改革模式提供借鉴,对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体系的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及评价。资金筹集是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首要和根本问题,而补偿与激励约束问题又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积极性与该制度的持续性,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筹资机制、补偿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本部分探讨了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演进与构建原则,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分析了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的内涵与原则,对现行模式做了客观评价,指出了选择补偿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从农民、管理人员、医疗服务提供者角度提出了激励机制,重点探讨了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与合作医疗基金的约束机制——强化监管。第八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制约因素及障碍。合作医疗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疗机构(含管理部门)和农民等多个主体,改革难度与障碍既大又多。本部分从各个主体入手,对其各自的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各自的不足之处。分析认为,国家的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医疗机构忙于逐利、农民收入低下且信心不足是其重要原因,为合作医疗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选择以及重点的把握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九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与配套措施。本部分在探讨合作医疗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和模型分析,指出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应该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认为制度供给层面应该内外部制度建设并重,其中内部制度建设的重点是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而外部制度建设则涵盖了政府财政投资制度、医学人力资源制度、医院独立董事制度等多个方面;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的重建思路;配套措施方面重点讨论了以远程医疗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看病难的有效举措。从制度供给、体系建设、机制保障与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孙玉卫[7](2006)在《深圳市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 公共卫生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公民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繁荣,对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非典”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关键时期,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和严峻挑战。在整个社会转轨的大环境下,公共卫生体系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改革,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 本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现场,旨在通过对1993-2003年构建的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的典型分析与评价,系统地回顾宝安区公共卫生改革与发展轨迹,分析宝安区在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不足,从而提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宝安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全国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立足于“循证”原则,即寻求证据,以发现被研究对象内在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对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采用了政策分析中一种常用方法——情境分析(Situation Analysis)。“情境分析”方法是将定性(非量化)和定量(量化)资料结合起来,对研究对象从不同层面(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社会经济层、不同历史时期等)、综合地(将社会经济学、地球物理学、流行病学、统计
陆慧[8](2006)在《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 研究对南通市农村卫生改革情况及其效果进行综合系统的调查分析与评价,探索改革、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的策略与途径,从而为政府转变职能,制定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的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对南通市如皋、通州、如东三样本市(县)县级及以下基层卫生机构、基层卫生工作者、农村居民等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文献研究、定量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等的调查和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南通市通过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以政府办独立卫生所或政府向民营乡镇医院购买防保服务的形式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多元化的投资建立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政策措施,重新构建了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发现改革具有优势和经验。乡镇卫生院(医院)总体上经营状况在好转,独立卫生所在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卫生管理方面的工作优于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形式。同时研究发现改革存在不足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例如,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资源缺乏严重制约农村卫生服务提供。防保科仍保留在乡镇卫生院的模式,能够更多地共享卫生院的资源,可能更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形成,影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正常运行。农村居民对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基本满意,但对新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了解不多。 研究结论 在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政策选择应当倾向于强化政府健康责任的体现、优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产品提供等几方面,以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和卫生服务的利用。
吕龙驹[9](2006)在《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在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中占主体地位。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是关键。近年,国家开始加大了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本研究针对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现状,拟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研究。本文旨在对四川贫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做出评价,包括贫困地区乡和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卫生服务提供的能力、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院运行效率相关因素分析等等在内的一系列评价过程。 方法:本研究抽取四川省巴中地区的巴州、通江、南江和平昌四区县下的36所卫生院为样本,其中包括12个中心卫生院和24个普通卫生院,通过对相关卫生人员和院长的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对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人员、设备、培训、业务收入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针对目前四川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问题所在,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在人员方面,政府应根据四川贫困地区卫生院自身的情况对卫生院人员进行宏观调控,有的放矢地培养熟悉农村卫
王颖[10](2006)在《我国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2002年底,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侵袭我国,波及我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6个县(区),累计报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灾难,严重威胁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交往,使得上到党中央、国务院下到黎民百姓开始关注疾病预防控制,并意识到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疾病防制体系的薄弱环节。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围绕该目标和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研究专家、政策制定专家和政策实施者三方的达成一致,进行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战略研究,首先以公共产品为导向,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功能定位,详细界定了国家、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基层卫生防保组织的职责与任务;其次,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理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现行管理体制,提出组建疾病控制管理局的建议;最后,围绕已界定的公共职能和项目,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必需的人力配置、经费配置与机构建设规模和装备标准。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完善,机构的功能定位得到了明确,组织机构建设已完成,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功能所需要的人力和经费配置,以及基本建设和工作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如何把已明确的财力、人力及仪器设备合理地分配到机构各项具体防制工作如血吸虫病防制、艾滋病防制等中?如何在疾病控制机构、科室以及具体工作三个环节中把机构公共职能贯彻到底,真正实现已明确的我国疾病控制机构功能定位?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从机构、科室和项目工作三个层次上来对疾病控制机构进行管理和资源配置,指导疾病防制资源包括人力、经费以及仪器设备等的合理分配,使得每一防制项目工作都能具体落实,继而实现我国疾病控制机构公共职能的切实落实。(二)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工作进展及面临的挑战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受血吸虫病威胁人口高达541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由于洪水的影响,钉螺扩散,加上防治工作跟不上,全国血吸虫病病人数居高不下,已达标地区疫情回升,部分地区甚至有向城市蔓延之势。2003年,我国急性感染病人报告数1114例,较2002年同期上升22%,近5年来,全国钉螺面积也呈持续上升态势,2003年钉螺面积较2002年增加了2.68亿平方米,全国20个纵向监测点中,17个点内发现感染性钉螺,并扩散至人群聚集的垸内区,加大了人畜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血吸虫病的回潮与我国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综合国力日渐强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其对健康的迫切要求极不相称,急需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减少血吸虫病的威胁,血吸虫病防制工作仍然而且必然成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之一。本研究从项目规范研究入手,选择我国现行疾病防制工作重点之一——血吸虫病防制作为具体研究目标,研制出规范研制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提供一整套模版和框架要素,指导除血吸虫病防制以外其他项目规范的撰写;从既从事项目技术操作,又兼有部分技术管理工作的中间两级机构——地、县级入手,在地、县级机构项目规范研制的基础上,向上进而推论到具有管理职能的省级和国家级机构,向下推论到单纯从事项目操作工作的基层机构,包括社区和乡镇机构,起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以“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作为指导性研究方法,遵循“三级预防”原则,运用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进行规范框架要素的研制:运用“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方法进行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各框架要素具体内容的完善和论证;使用“标杆管理”理念和“动作时间测定法”进行完成规范的人力、工作经费与仪器设备需求研究。选用“规范差距分析法”进行“现实”与规范“理想”间的差距比较。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文献归纳分析、机构意向调查和基本情况调查,焦点问题访谈、二级资料提取、头脑风暴法,以及规范机构模拟运作等。在全国12个历史血吸虫病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选取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广东6省作为调查样本省,共抽取并调查了35个市级29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机构调查样本;对102位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反复进行14轮540人次的咨询与论证以完善规范具体内容;系统收集了全国血吸虫病防制资料信息1987-2004年17年的数据信息以论证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与防制工作进展;收集并分析3个市级、2个县级机构自2005年7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的规范模拟运怍资料信息作为规范完善和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测算研究的依据。三、主要研究结果(一)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工作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县(区)数从1989年的378增加到2004年的434,新波及县(区)56个,每年以1.19%的平均速度递增;17年间,血吸虫病人总数、慢性病人数和晚期病人数分别以每年1.30%、1.31%和1.25%的增长速度增加,急性血吸虫病人的发病从未间断,每年均有新发比例发生:实有钉螺面积以年1.17%的平均速度增加,新查出钉螺面积从1987年的14714167千平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9600000千平方米。严峻的疫情形势提示我国血吸虫病防制任务的艰巨。病人治疗比例从1987年83.8%下降到2001年的44.7%,家畜查病比例从1987年46.1%下降到2001年的38.4%,灭螺比例从1987年12.4%增加到1996年的27.1%,随后又下降到2004年的17.2%。血吸虫病防制工作开展情况显示:随着病人总数、实有钉螺面积的不断增加,血吸虫病防制工作任务逐步加大,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工作开展的绝对量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开展相对工作量的下降说明我国防制工作加大的速度滞后于其面临任务的增加速度。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工作面临的严峻工作任务和巨大挑战,尤其是退行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目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时,对于血吸虫病防制工作的重视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血吸虫病防制工作应成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疾病防制工作重点之一。(二)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研制1、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研制原则(1)合法原则(2)职责任务一致原则(3)强化流程管理重实证原则(4)现实与发展兼顾的原则研制原则的具体阐述详见附件《血吸虫病防制规范》。2、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研制框架及其界定(1)血吸虫病防制规范概述血吸虫病防制规范概述作为整个规范的前言部分,高度概括如下几点内容:①简单介绍血吸虫病及其危害;②介绍自建国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其面临的挑战;③简要阐述我国血吸虫病防制的目的与意义,形成血吸虫病防制的总体目标(或目的);④描述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或目的),必须完成的防制项目;⑤依据工作经验和理论结晶,围绕总体目标(目的),将必须完成的血吸虫病防制项目,按三级预防的逻辑先后顺序形成总体上的防制流程图。概述具体内容详见附件《血吸虫病防制规范》。(2)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分述规范分述则是对血吸虫病不同防制项目如钉螺控制,分别进行工作任务和目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工作流程和步骤、技术文书、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工作数量和频率、工作考核指标7个框架要素的具体内容展开阐述。7个框架要素的具体内容详见附件《血吸虫病防制规范》。(三)血吸虫病防制规范详见附件《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经机构意向调查,该规范得到了6省35个市级和29个县级血吸虫病专业防制机构的一致高度认可,总体认可程度达到了96.9%。(四)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血吸虫病防制机构,其规范质量要求的现实达成程度为69.9%,县级机构不同防制项目的质量完成程度高于市级机构,但即使县级机构,其质量达成程度也只达到了72.7%;工作数量和工作频率的总体完成程度为67.9%,不管血吸虫病防制机构的级别如何,其防制工作数量完成程度一致低下。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防制工作数量完成程度和工作质量达成程度均高于传播阻断和基本控制地区,但即使流行地区其最高的完成程度也没有超过75%。造成上述血吸虫病防制现实与规范之间差距的原因分析发现,不管是工作数量还是工作质量达成的制约因素均归结为:一是与血吸虫病防制规范配套的工作经费不到位,二是与血吸虫病防制规范配套的人力资源缺乏,三是与血吸虫病防制规范配套的仪器设备配置的不到位。其他的如与规范工作内容相配套的制度不完善、职责分工的不明确,协调乏力也成为了规范现实开展的制约因素。(五)血吸虫病防制规范支持系统研究1、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研究详见附件《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组织和制度保障部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得到了6省35个市级和29个县级血吸虫病专业防制机构的一致高度认可,总体认可程度分别达到了97.1%、98.9%。2、人力需求研究全国市级机构现有人力238人,模拟运作测算人力需求356人,人力配置缺口49.6%,理想配置人力需求408人,人力配置缺口71.4%;全国县级机构现有人力1245人,模拟运作测算人力需求1837人,人力配置缺口47.9%,理想配置人力需求2032人,人力配置缺口64.6%。根据2005年血吸虫病防制人员人均年收入调查水平,测算得出全国血吸虫病防制年人员配置经费4360.6万元,模拟运作测算标准6450.0万元,经费配置缺口47.9%,理想人力配置经费7176.5万元,经费配置缺口64.6%。3、工作经费需求研究以2005年现有从事血吸虫病防制机构年工作经费投入为基准,得出:全国市级机构现有工作经费730.9万元,模拟运作测算工作经费需求910.9万元,配置缺口24.6%,理想配置工作经费需求1175.0万元,配置缺口60.8%;全国县级机构现有工作经费4447.6万元,模拟运作测算工作经费需求5880.1万元,配置缺口32.2%,理想配置工作经费需求1338.1万元,配置缺口54.2%。4、仪器设备需求研究市级血吸虫病防制机构需要配置便携式计算机、水质检测仪器、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显微照相机等在内的40种仪器设备;县级需要配置便携式计算机、家畜粪检设备(套)、小型监测船等在内的38种仪器设备。全国市级机构现有配置680台,理想标准仪器设备需要1700台,配置数量缺口147.5%,模拟运作测算配置需要1190台,缺口75.0%;县级机构现有配置3556台,理想标准仪器设备需要10668台,配置数量缺口209.6%,模拟运作测算配置需要6604台,缺口85.7%。全国市级机构现有购置经费1064.2万元,年折旧费132.6万元,标准配置购置经费2849.2万元,年追加投入经费(即年折旧经费)353.6万元,经费缺口167.6%,模拟运作配置经费2097.8万元,模拟运作测年追加投入251.6万元,经费缺口比例96.3%;全国县级机构现有购置经费4648.2万元,年折旧费584.2万元,标准配置购置经费20777.2万元,年追加投入经费(即年折旧经费)2514.6万元,经费缺口345.1%,模拟运作配置经费14757.4万元,模拟运作测年追加投入1727.2万元,经费缺口比例215.0%。5、血吸虫病防制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血吸虫病防制的社会职责部门涉及到14个相关职责单位或机构,具体为: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城镇社区街道委员会、农村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大众媒体、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各级农业部门、各级林业部门、各级水利部门、血防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各级统计部门、各级卫生统计信息负责部门、各级畜牧部门。各防制项目均不是由哪个机构独立完成的,而是由一个或以上主要职责单位和至少一个协调配合单位来共同完成的,不同防制项目其主要职责承担单位也是不固定的。不同防制项目的社会职责部门及其分工见附件《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现实中,血吸虫病防制所有社会相关职责部门的平均职责落实程度为70.9%,落实程度最高的是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7.9%),其次为各血防工程建设施工单位(70.3%),第三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而最低的是各级各类大众媒体对于健康教育的宣传职责,仅为59.2%。因而,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加大所有相关部门职责与任务的落实力度,尤其是除血吸虫病防制机构以外的其他社会相关部门或机构。(六)规范预期效果分析研究新研制规范都比2001年版规范在整体上更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逻辑性,研究内容更加详尽,在新研制规范23项防制项目299个框架要素中,保留完善12个,细化补充完善48个,新增213个,仅工作考核指标一项,新研制比原有规范新增加了67个;从专业防制人员的意向来看,规范中有关各防制项目过程质量指标及要求足以能够把握血防工作的质量(95.4%机构认同);规范中有关工作量和工作频率的要求是能够实现血防工作目标的(93.2%机构认同);规范中有关工作考核及其标准要求能够全面把握和评估其工作绩效(93.5%机构认同);样本机构对于各防制项目实现其工作目标的认可程度从100%(个人防护与晚期病人治疗与管理)到90.3%(其他传染源监测)不等,均达到了90%以上;92.2%的机构认为新研制出血吸虫病防制规范是能够实现其总体目标的;从血防专业防制人员的角度来看,已研制血防规范比现有机构实际操作更为规范(95.0%机构认同),在满足人财物需求的前提下,规范是可以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82.7%的规范内容可施行),并可有效改进机构工作(97.5%机构认同),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不管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基本控制地区还是流行地区,随着机构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完成程度的增加,机构所在地区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相关系数=-0.319)。因而可见,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对于提高血吸虫病防制工作是有效的,对于改善机构辖区内人群健康状况是有效的。四、研究中的主要探索和创新1、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提供的“结构-过程-结果”子模,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借鉴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完成规范研制框架要素的界定,并对此进行了专家论证,为其他防制项目规范的撰写提供了模板和框架。2、研制出一整套系统指导血吸虫病防制工作的技术规范,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详尽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符合逻辑的工作流程和步骤研制,一整套血吸虫病防制工作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及其要求,一整套完成血吸虫病防制工作任务所必须工作数量和频率,一整套指导防制实践的技术文书,以及一整套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进行血吸虫病防制工作的项目管理提供了依据。3、规范的研制对102位专家进行反复14轮540人次的咨询与论证,对35个市级29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意向调查,以及对3个市级、2个县级机构进行从2005年7月到2005年12月为期6个月的规范模拟运作,进行规范的不断完善。规范研制使用了“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的方法,确保了规范研制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同时通过对于规范预期效果的评估分析以确保规范的有效性,为进行其他防制项目规范的研制提供了思路和技术路线。4、从理想配置和现有配置最高标准两个层次出发,运用“标杆管理”理念和“动作时间测定”法进行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的需求研究,研制出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需求的技术路线、测算步骤以及测算公式,并进行具体机构的模拟测算验证,同时测算出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市级和县级机构完成规范所需要的人力、工作经费以及仪器设备,为进行血吸虫病防制工作的项目管理、零基预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5、研制出规范施行所需要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及社会参与部门及其主要职责与基本任务,为血吸虫病防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上、制度上和沟通协调上的条件;现实中规范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完成程度以及主要职责任务的落实程度的分析,明确了现实与规范要求之间的差距,为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实施明确了目标差距,有助于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全面落实。
二、新形势下镇级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镇级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范畴 |
(一)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 |
(二)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
(三)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五、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回顾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医疗卫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 |
(一) 国民健康状况差 |
(二) 农村缺医少药、卫生环境差、疾病高发 |
(三) 卫生管理落后 |
(四)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任务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卫生政策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卫生政策的制定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卫生工作 |
(一) 建立农村基层卫生组织与健全农村预防保健三级网 |
(二) 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 农村巡回医疗的发起与开展 |
(四) “六·二六”指示与卫生工作重点的转移 |
(五) 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及推广 |
四、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总体评价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 |
一、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社会经济变革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 |
(一) “文革”结束后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二)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基础及其经济基础的变迁 |
(三) “分灶吃饭”财政改革与地方财政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紧缩 |
(四) 企业“扩大自主权”改革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放权让利 |
(五) 农村工业迅速发展与“以工助医”、“以副补主”风潮的兴起 |
二、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党对卫生工作的认识和农村基层卫生政策 |
(一) 党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
(二) 提倡多种形式办医的政策与多元办医格局的形成 |
(三) 补偿和筹资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筹资困难 |
(四)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与人员培养政策 |
三、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成绩与困境 |
(一) 成绩及意义 |
(二) 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 |
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 |
(一) 分税制改革与地方政府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进一步减少 |
(二) 股份制改革、公司制改造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权改革 |
(三) 农民减负政策实施与合作医疗筹资困难 |
(四) 农民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
(五) 勤劳致富、先富光荣等新价值观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影响 |
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党对卫生工作的认识和农村基层卫生政策 |
(一) 农村卫生工作推向市场化后出现的种种问题 |
(二) 党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
(三) 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
(四)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政策的推进 |
(五)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 |
(六)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的发展和完善 |
三、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成绩与困境 |
(一) 成绩及意义 |
(二) 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机遇 |
(一) 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迎来发展契机 |
(二) “医改基本不成功”的论断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
(三) 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 |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对卫生工作的认识和农村基层卫生政策 |
(一) 党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
(二) 国务院农村卫生专题会议与《关于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的意见》 |
(三)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财政政策和人才培养政策的调整 |
(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配套政策出台 |
(五) 农村防治非典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启示 |
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快速发展 |
(一) 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增大 |
(二)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大大改善 |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成就和经验教训 |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演进的特点 |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成就 |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经验教训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进一步做好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乡镇卫生院的政府投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乡镇卫生院 |
1.2.2 政府卫生投入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概述 |
2.1 乡镇卫生院历史发展沿革 |
2.2 政府卫生投入的理论概述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2 政府职能理论 |
第三章 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的现状 |
3.1.1 卫生投入规模 |
3.1.2 卫生投入分布 |
3.1.3 卫生投入效果 |
3.2 我国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的问题分析---以浏阳市为例 |
3.2.1 规模分析:卫生资金投入不足量 |
3.2.2 结构分析:投入方式结构不合理 |
3.2.3 公平分析:卫生资源配置有差异 |
3.2.4 绩效分析:卫生投入结果显低效 |
3.3 我国政府乡镇卫生投入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以及错误政绩观导向 |
3.3.2 公共财政下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 |
3.3.3 分税制改革下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不明确 |
3.3.4 卫生投入相关制度、体系及法律建设缺位 |
第四章 完善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的对策与建议 |
4.1 转变政府观念,扩大卫生投入规模 |
4.2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下预算管理体制 |
4.2.1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城乡卫生投入的公平化 |
4.2.2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预算支出偏向需方 |
4.3 正确划分财权事权,建立卫生投入责任分担机制 |
4.4 完善卫生投入的相关法规、制度以及体系的建设 |
4.4.1 建立卫生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促进政府投入行为的高效化 |
4.4.2 建立完善的法律与制度体系,实现政府投入行为的规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
1.1.2 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
1.1.3 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1.1.4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尚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
1.1.5 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了解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1.4.2 分析阻碍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原因 |
1.4.3 探讨加强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
1.5 研究方法 |
1.5.1 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
1.5.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5.3 文献研究与现场调查相结合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农村公共卫生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公共卫生 |
2.1.2 农村公共卫生与农村医疗卫生的关系 |
2.1.3 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的范畴 |
2.1.4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队伍概况 |
2.2 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相关理论 |
2.2.1 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概念 |
2.2.2 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的公共投入理论 |
2.2.3 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5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 |
3 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 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数量 |
3.2 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结构 |
3.3 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分布 |
4 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认知因素 |
4.1.1 思想认识缺位 |
4.1.2 重医轻防问题严重 |
4.1.3 重硬件轻软件 |
4.2 家庭因素 |
4.3 社会经济因素 |
4.4 管理体制因素 |
4.5 财政投入因素 |
4.5.1 财政投入不足,筹资机制不健全 |
4.5.2 法律规范不完善 |
4.6 人才引进机制因素 |
4.6.1 人事制度不完善 |
4.6.2 人才引导机制不完善 |
4.7 人才培养机制因素 |
4.7.1 培养机制不合理 |
4.7.2 农村继续教育滞后 |
4.8 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因素 |
4.8.1 工资待遇低 |
4.8.2 福利无保障 |
5 加强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措施探讨 |
5.1 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5.2 重塑三级预防保健网功能 |
5.3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筹资机制 |
5.4 深化农村公共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
5.5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管理与开发机制 |
5.5.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5.5.2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
5.5.3 制定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建立合理的政策导向 |
5.5.4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
5.5.5 建立城乡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 |
5.5.6 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机制 |
5.6 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完善教育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4)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相关理论依据 |
1.2.4 简要评论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村社区(Community) |
1.3.2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
1.3.3 通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历史变迁 |
2.1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
2.1.1 1949年之前 |
2.1.2 1949年—1970年代末期 |
2.1.3 197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 |
2.1.4 1990年代初期—21世纪初期 |
2.1.5 2000年—至今 |
2.2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衰退的原因和影响 |
2.2.1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衰退的原因 |
2.2.2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衰退的影响 |
2.3 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探索之路——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2.3.1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阶段 |
2.3.2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 |
2.3.3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与发展要求 |
2.3.4 村级卫生机构资源拥有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 |
3.1 发达国家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变迁过程 |
3.1.1 英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2 美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3 澳大利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4 德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5 新加坡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进程及现状 |
3.2.1 墨西哥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2.2 泰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3 国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
3.3.1 国外政府医疗保障制度的典型模式分析 |
3.3.2 国外医疗卫生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
3.3.3 国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
3.3.4 国外关于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及其局限 |
3.3.5 我国开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模型评价与存在的问题 |
4.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模型评价 |
4.1.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方法选取 |
4.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思想观念及相关研究滞后 |
4.2.2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
4.2.3 农村社区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简陋 |
4.2.4 社区医疗各项制度问题凸显 |
4.2.5 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滞后 |
4.2.6 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模式陈旧 |
4.2.7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不完善 |
4.2.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中忽略了对农民筹资意向的解读 |
4.3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效果评价 |
4.3.1 工作情况总结 |
4.3.2 满意度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案例分析 |
5.1 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案例分析 |
5.1.1 航头镇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做法 |
5.1.2 章丘市开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做法 |
5.1.3 张家港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建设的做法 |
5.2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案例分析 |
5.2.1 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运行效果 |
5.2.2 东海县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
5.3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地区比较 |
5.3.1 主要做法 |
5.3.2 存在的共性问题 |
5.4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经验教训 |
5.4.1 经验 |
5.4.2 教训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
6.1 把握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
6.1.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
6.1.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 |
6.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6.2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
6.2.1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
6.2.2 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2.3 发展全科医学,提高服务质量 |
6.2.4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6.2.5 建立有乡土特色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6.2.6 完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补偿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理论概述 |
2.1 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 |
2.2 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目的与范围 |
2.3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
2.4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比较研究 |
3.1 国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3.2 国内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3.3 国内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作模式及存在问题对比分析 |
3.4 国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主要经验借鉴 |
第四章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
4.2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
4.3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分析与构想 |
5.1 服务连锁经营: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分析与选择 |
5.2 经营主体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主体的分析与选择 |
5.3 服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创新与选择 |
5.4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管理,提升素质的分析与创新 |
5.5 政府在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为分析与创新 |
第六章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策措施研究 |
6.1 案例分析 |
6.2 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对策措施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6)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理论 |
2.1 疾病风险理论 |
2.2 社会保险理论 |
2.3 医疗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4 合作经济理论 |
2.5 公平分配理论 |
2.6 农村医疗社会保障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现状 |
3.1 农村合作医疗的产生(1959 年之前) |
3.2 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发展(1960~1980) |
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衰退(1981~1992) |
3.4 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1993~2002) |
3.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3~) |
第四章 国外医疗制度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医疗制度及其启示 |
4.2 发展中国家医疗制度及其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供求分析 |
5.1 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特性 |
5.2 中国农村医疗市场供给分析 |
5.3 中国农村医疗市场需求分析 |
5.4 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供需矛盾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模式 |
6.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模式及其评价 |
6.2 农村合作医疗的模式创新 |
6.3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趋势——多种形式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及评价 |
7.1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及评价 |
7.2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机制及评价 |
7.3 农村合作医疗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八章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及障碍 |
8.1 国家层面的障碍——主体责任发挥不够 |
8.2 筹资困难和运行管理费用过高使地方政府处于尴尬地位 |
8.3 医疗机构层面的障碍 |
8.4 农民收入和认知水平不高使合作医疗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
第九章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与配套措施 |
9.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
9.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供给 |
9.3 体系建设——三级预防保健网的重建思路 |
9.4 合作医疗制度的其它配套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深圳市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术语与定义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3.1 情景分析 |
3.2 Gini系数分析 |
3.3 TOPSIS分析 |
3.4 数据包络分析 |
四、质量控制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一、宝安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 |
1.1 自然环境 |
1.2 社会经济发展 |
1.3 人口状况 |
1.4 观念行为 |
二、宝安区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
2.1 卫生事业发展的历程 |
2.2 组织机构建设 |
2.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2.4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
2.5 疾病诊疗与急救 |
2.6 妇幼保健 |
2.7 社区卫生服务 |
2.8 初级卫生保健 |
2.9 健康教育 |
2.10 医疗保障制度 |
三、宝安区公共卫生体系资源配置 |
3.1 机构设置 |
3.2 人员配置 |
3.3 经费投入情况 |
3.4 设备、场所投入 |
四、宝安区居民健康状况 |
4.1 居民健康基本状况总体评价 |
4.2 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 |
4.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
4.4 精神卫生康复工作 |
4.5 妇幼保健情况 |
4.6 伤害监测 |
4.7 职业病防治 |
五、综合评价结果 |
5.1 新型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5.2 宝安区公共卫生资源投入情况评价 |
5.3 宝安区公共卫生设施效果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建议 |
一、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业务管理模式 |
二、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行政管理的网格化模式 |
三、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的运行特点 |
四、政府在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 |
五、新型公共卫生体系中基层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的特性和功能 |
六、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运行成效 |
七、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 新型公共卫生体系构建缺乏统一立法进行指导 |
7.2 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水平略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
7.3 公共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分布公平性较差,专业性不专 |
7.4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医疗救治体系、信息化体系尚需完善 |
7.5 影响宝安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突出 |
八、政策建议 |
8.1 加快公共卫生立法进程,依法加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8.2 新型公共卫生体系配置标准 |
8.3 新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建设 |
8.4 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各单位工作职能 |
8.5 新型公共卫生体系运行机制 |
8.6 加快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建设 |
8.7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 |
8.8 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
8.9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确保公共卫生工作稳步发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荣誉称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课题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南通市的改革情况 |
3.1 改革背景 |
3.2 改革实施情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目的 |
1.2 具体目标 |
1.3 调查设计 |
1.4 研究方法 |
2 基本理论框架 |
2.1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
2.2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 |
3 研究假设 |
3.1 改革有利于强化政府的健康责任 |
3.2 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 |
3.3 改革能有效保障公共卫生产品供给 |
第三部分 乡镇卫生院改革 |
1 改革中的政府职能 |
2 乡镇卫生院(医院)改革基本情况 |
2.1 乡镇卫生院(医院)功能的变化 |
2.2 医疗卫生资源情况 |
2.3 经费收支 |
2.4 卫生服务提供 |
3 乡镇卫生院(医院)绩效评价 |
第四部分 公共卫生服务提供 |
1 机构基本情况 |
1.1 卫生所(防保科)现状 |
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果 |
2.1 妇幼保健 |
2.2 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 |
3 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支持 |
第五部分 村级卫生机构建设 |
1 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情况 |
2 村级卫生机构经济运行情况 |
3 村级卫生机构资源拥有情况 |
3.1 仪器设备与药品 |
3.2 乡村医生素质情况 |
4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5 农村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和满意情况 |
6 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突出的两个问题 |
第六部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1 实施方案 |
1.1 基金来源和分配 |
1.2 基金使用及报销比例 |
1.3 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及管理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改进情况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存在的不足 |
第七部分 主要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
1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论 |
1.1 政府健康责任的体现情况 |
1.2 卫生服务体系的改善与不足 |
1.3 保障公共卫生产品的供给 |
1.4 检验结论 |
2 政策建议 |
2.1 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各级政府承担相应责任 |
2.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 |
2.3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 |
2.4 依法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管理 |
2.5 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 |
2.6 合适的农村防保体系,保证公共卫生服务提供 |
3 论文特色与不足 |
3.1 特色 |
3.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附录二 调查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 |
(9)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正文: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
论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和技术 |
2.1 抽样方法与研究对象 |
2.2 技术路线 |
2.3 问卷设计 |
2.4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乡镇和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
3.2 人力资源概况 |
3.3 基础建设概况 |
3.4 卫生服务提供能力 |
3.5 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能力分析 |
3.6 仪器设备配置与使用 |
3.7 卫生服务利用与效率 |
3.8 卫生服务运行效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
4. 讨论分析 |
4.1 乡和卫生院基本情况 |
4.2 人力资源情况 |
4.3 卫生院服务提供能力 |
4.4 卫生院仪器设备分析 |
4.5 卫生院服务利用情况 |
4.6 卫生院收支情况 |
4.7 卫生院服务能力相关因素分析 |
5. 结论 |
5.1 人力资源缺乏 |
5.2 设备缺乏 |
5.3 人力培训不足 |
5.4 服务能力有限 |
5.5 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得到加强的时候,普通卫生院却被忽视 |
5.6 影响因素 |
6. 政策建议 |
6.1 关于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建设 |
6.2 关于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设备建设 |
6.3 关于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 |
6.4 关于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 |
6.5 关于政府对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投入 |
7.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乡镇卫生院建设与发展概况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进一步加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需要 |
(二) 血吸虫病防制工作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
(三) 弥补国内疾病控制规范化研究空白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二) 提供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化研究思路、框架与模版 |
(三) 为进行单病种疾病预防控制的项目管理提供可考核依据 |
三、研究目的与目标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目标 |
四、研究内容 |
(一) 研制规范框架要素及一整套指导血吸虫病防制工作的技术规范 |
(二) 血吸虫病防制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以及制约因素分析 |
(三)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支持系统研究 |
(四)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预期效果分析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一、总体指导原则 |
(一) 三级预防原则 |
(二) 业务流程管理理念 |
(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 |
(四) "动作时间测定"法 |
(五) 标杆管理思想 |
二、指导性研究方法 |
(一)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
(二) 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
(三) 规范差距分析法 |
三、具体研究方法 |
(一) 具体研究方法 |
(二)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研制规程 |
四、调查样本的选取方法 |
五、资料质量保证方法 |
六、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七、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一) 文献归纳分析 |
(二) 机构调查 |
(三) 专家咨询和论证 |
(四) 二次资料利用 |
(五) 机构模拟运作 |
八、研究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数据论证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研制的必要性 |
一、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分析 |
(一) 流行范围的变化 |
(二) 病人总数的变化 |
(三) 钉螺面积的变化 |
二、血吸虫病防制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
(一) 防制工作绝对量的变化 |
(二) 防制工作相对量的变化 |
三、流行范围、钉螺面积与病人总数三者关系分析 |
四、流行情况与血吸虫病防制工作开展情况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一) 流行县数增加与防制工作开展之间的关系 |
(二) 病人总数增加与防制工作开展之间的关系 |
(三) 实有钉螺面积增加与防制工作开展之间的关系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研制 |
一、研究方法 |
(一) 框架研究方法 |
(二) 规范框架内容研究方法 |
(三) 关键过程质量指标与考核指标研究方法 |
二、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研制原则和研制框架 |
(一)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研制原则 |
(二)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研制框架及其界定 |
三、血吸虫病防制工作任务和目标的界定和论证 |
(一) 工作任务和目标的界定 |
(二) 工作任务和目标的论证 |
四、项目工作内容和方法的界定和论证 |
(一) 防制项目工作内容和方法 |
(二) 工作内容和方法的论证 |
五、工作流程和步骤的界定与论证 |
(一) 界定工作流程和步骤 |
(二) 工作流程和步骤的论证 |
六、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及其要求的研究 |
(一) 以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项目为例,确定质量控制指标 |
(二) 过程控制指标及其要求的认可程度论证 |
(三)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
七、血吸虫病防制工作数量和工作频率研究 |
(一) 以粪便管理工作项目为例,确定工作数量和频率要求 |
(二) 工作数量和频率的论证 |
八、血吸虫病防制工作技术文书研究 |
(一) 技术文书类型 |
(二) 技术文书的格式 |
(三) 技术文书的论证 |
九、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研制与论证 |
(一) 以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为例,确定其工作考核指标 |
(二) 血吸虫病防制工作考核指标系列 |
(三) 工作考核指标的认可程度论证 |
(四) 关键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
十、小结 |
第三部分 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一) 血吸虫病防制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分析 |
(二) 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
二、血防工作现实与拟定规范间的差距分析 |
(一) 工作质量达成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分析 |
(二) 工作数量落实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分析 |
三、实现规范目标的制约因素和前提条件 |
(一)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实现总体目标的制约因素研究 |
(二) 实现血吸虫病防制规范质量要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实现规范工作数量要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支持系统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一) 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及社会职责部门研究方法 |
(二) 人力、经费和仪器设备需求研究方法 |
二、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组织保障的界定和论证 |
(一)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组织保障 |
(二) 组织保障的论证 |
(三) 小结 |
三、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制度保障的界定和论证 |
(一)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制度保障 |
(二) 制度保障的论证 |
(三) 小结 |
四、完成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人力需求研究 |
(一) 人力需求对应防制项目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标杆管理思想合理性论证 |
(四) 人力需求测算的服务目标群体 |
(五) 人力需求测算结果 |
(六) 小结 |
五、完成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工作经费研究 |
(一) 工作经费需求对应防制项目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标杆管理思想合理性论证 |
(四) 工作经费需求测算结果 |
(五) 小结 |
六、完成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仪器设备研究 |
(一) 仪器设备需求对应防制项目界定 |
(二) 仪器设备配置购置费及折旧费用测算公式 |
(三) 仪器设备配置研究结果 |
(四) 小结 |
七、血吸虫病防制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 |
(一) 血吸虫病防制社会参与部门及其主要职责与任务 |
(二) 社会相关部门及其应承担职责的论证 |
(三) 社会相关部门及其职责的现实落实程度 |
(四) 小结 |
第五部分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预期效果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一)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与原有规范的比较 |
(二)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预期效果分析 |
二、血吸虫病防制规范与原有规范的比较 |
(一) 规范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
(二) 防制项目的全面性 |
(三) 规范内容的详尽性 |
(四) 规范的创新性 |
(五) 规范新增工作考核指标67个 |
三、血吸虫病防制规范预期效果分析 |
(一) 规范既定指标对规范实施效果的保障作用分析 |
(二) 完成规范既定内容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 |
(三) 规范预期实践效果分析 |
(四) 规范落实程度与血吸虫病防制效果指标之间关系分析 |
四、小结 |
讨论 |
一、研究结果概述 |
(一) 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工作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 |
(二)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的研制 |
(三)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 |
(四) 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 |
(五) 血吸虫病防制规范支持系统研究 |
(六) 规范预期效果分析研究 |
二、研究创新和应用 |
(一) 方法创新 |
(二) 结果创新 |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综述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我国血吸虫病防制工作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附件:血吸虫病防制规范 |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规范概述 |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规范详述 |
1.健康教育 |
1.1 目标 |
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3 内容和方法 |
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5 技术文书 |
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1.7 工作频率、数量 |
1.8 工作考核指标 |
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2.工作督导 |
2.1 目标 |
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2.3 内容和方法 |
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2.5 技术文书 |
2.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2.7 工作数量和频率 |
2.8 工作考核指标 |
2.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3.技术培训 |
3.1 目标 |
3.2 职责和任务 |
3.3 内容与方法 |
3.4 工作流程与步骤 |
3.5 技术文书 |
3.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3.7 工作数量和频率 |
3.8 工作考核指标 |
3.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4.控制潜在危险因素 |
4.1 粪便管理 |
4.1.1 目标 |
4.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4.1.3 内容和方法 |
4.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4.1.5 技术文书 |
4.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4.1.7 工作频率、数量 |
4.1.8 工作考核指标 |
4.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4.2 安全用水 |
4.2.1 目标 |
4.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4.2.3 内容和方法 |
4.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4.2.5 技术文书 |
4.2.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4.2.7 工作频率、数量 |
4.2.8 工作考核指标 |
4.2.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4.3 个人防护 |
4.3.1 目标 |
4.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4.3.3 内容和方法 |
4.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4.3.5 技术文书 |
4.3.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4.3.7 工作频率、数量 |
4.3.8 工作考核指标 |
4.3.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4.4 大型建设项目血吸虫病卫生学评价 |
4.4.1 目标 |
4.4.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4.4.3 内容和方法 |
4.4.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4.4.5 技术文书 |
4.4.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4.4.7 工作频率、数量 |
4.4.8 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 |
4.4.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5.监测 |
5.1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 |
5.1.1 目标 |
5.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5.1.3 内容和方法 |
5.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5.1.5 技术文书 |
5.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5.1.7 工作频率、数量 |
5.1.8 工作考核指标 |
5.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5.2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监测 |
5.2.1 目标 |
5.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5.2.3 内容和方法 |
5.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5.2.5 技术文书 |
5.2.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5.2.7 工作频率、数量 |
5.2.8 工作考核指标 |
5.2.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5.3 流行相关因素监测 |
5.3.1 目标 |
5.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5.3.3 内容和方法 |
5.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5.3.5 技术文书 |
5.3.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5.3.7 工作频率、数量 |
5.3.8 工作考核指标 |
5.3.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6.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
6.1 目标 |
6.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6.3 内容和方法 |
6.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6.5 技术文书 |
6.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6.7 工作频率、数量 |
6.8 工作考核指标 |
6.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7.钉螺控制 |
7.1 螺情调查 |
7.1.1 目标 |
7.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7.1.3 内容和方法 |
7.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7.1.5 技术文书 |
7.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7.1.7 工作频率、数量 |
7.1.8 工作考核指标 |
7.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7.2 药物灭螺 |
7.2.1 目标 |
7.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7.2.3 内容和方法 |
7.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7.2.5 技术文书 |
7.2.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7.2.7 工作频率、数量 |
7.2.8 工作考核指标 |
7.2.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7.3 生态环境改造灭螺 |
7.3.1 目标 |
7.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7.3.3 内容和方法 |
7.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7.3.5 技术文书 |
7.3.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7.3.7 工作频率、数量 |
7.3.8 工作考核指标 |
7.3.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8.传染源的管理和控制 |
8.1 人群病情调查 |
8.1.1 目标 |
8.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8.1.3 内容和方法 |
8.1.4 作流程和步骤 |
8.1.5 技术文书 |
8.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8.1.7 工作频率、数量 |
8.1.8 工作考核指标 |
8.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8.2 其他传染源调查 |
8.2.1 目标 |
8.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8.2.3 内容和方法 |
8.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8.2.5 技术文书 |
8.2.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8.2.7 工作频率、数量 |
8.2.8 工作考核指标 |
8.2.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8.3 人群化疗和病人治疗 |
8.3.1 目标 |
8.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8.3.3 内容和方法 |
8.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8.3.5 技术文书 |
8.3.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8.3.7 工作频率、数量 |
8.3.8 工作考核指标 |
8.3.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8.4 病畜治疗 |
8.4.1 目标 |
8.4.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8.4.3 内容和方法 |
8.4.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8.4.5 技术文书 |
8.4.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8.4.7 工作频率、数量 |
8.4.8 工作考核指标 |
8.4.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9.预防控制急性血吸虫病和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
9.1 预防控制急性血吸虫病 |
9.1.1 目标 |
9.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9.1.3 内容和方法 |
9.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9.1.5 技术文书 |
9.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9.1.7 工作频率、数量 |
9.1.8 工作考核指标 |
9.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9.2 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
9.2.1 目标 |
9.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9.2.3 内容和方法 |
9.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9.2.5 技术文书 |
9.2.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9.2.7 工作频率、数量 |
9.2.8 工作考核指标 |
9.2.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10.疫情管理 |
10.1 疫情报告 |
10.1.1 目标 |
10.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0.1.3 内容和方法 |
10.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0.1.5 技术文书 |
10.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10.1.7 工作频率、数量 |
10.1.8 工作考核指标 |
10.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10.2 漏报调查 |
10.2.1 目标 |
10.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0.2.3 内容和方法 |
10.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0.2.5 技术文书 |
10.2.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10.2.7 工作频率、数量 |
10.2.8 工作考核指标 |
10.2.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11.晚期病人治疗与管理 |
11.1 目标 |
1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1.3 内容和方法 |
1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1.5 技术文书 |
11.6 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11.7 工作频率、数量 |
11.8 工作考核指标 |
11.9 组织和制度保障 |
四、新形势下镇级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考察[D]. 鲁轶. 武汉大学, 2012(06)
- [2]乡镇卫生院的政府投入问题研究[D]. 向群. 中南大学, 2011(01)
- [3]贵州省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研究[D]. 吴园园. 贵州财经学院, 2011(06)
- [4]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周航.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
- [5]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 许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7)
- [6]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 张建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7]深圳市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 孙玉卫. 山东大学, 2006(12)
- [8]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改善研究[D]. 陆慧. 南京医科大学, 2006(12)
- [9]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吕龙驹. 四川大学, 2006(03)
- [10]我国血吸虫病防制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D]. 王颖. 复旦大学, 2006(11)
标签:乡镇卫生院论文; 社区卫生服务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合作医疗论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