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点评“教育券”(论文文献综述)
林华玲,刘艳[1](2013)在《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公现象日益凸显,对此,国外的"教育券"理论值得借鉴。但教育券的推广不可冒然进行,需要转变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思路,具有相应的评估制度,营造良好的教育市场环境,实施健全的教育券流通制度。
赵立军[2](2010)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文中提出在国家日益民主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政策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判断,那就是公平性。研究公平判断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框架效应对社会各领域的判断和决策都会造成相当的影响,框架效应会对公民的公平判断造成影响吗?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系统探索。对于框架效应对公平判断和决策的影响,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个体人格变量;是思维特征;三是态度、价值观、任务域。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1表明人格变量中只有神经质人格特征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和决策中作用显着,认知需要效应不显着。2.实验2表明正负框架下的公平判断,其思维方式存在不对称的特点。实验3表明半球认知风格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和决策中作用不显着。但半球认知风格与性别交互作用显着。实验4表明自我相关性与自我卷入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和决策中作用显着。3.实验5证实了框架效应只能影响公平态度的外围的、具体方面,而不能影响核心的、一般的公平态度。这与社会表达理论的观点一致。社会表达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的性质不是由个体差异唯一决定,同样由社会内部及其文化引伸出的、按照共享表征形式提供的资源所决定。同时社会表达理论认为对给定的一个社会问题,框架方式只能影响与这个问题具体方面相关的孤立的态度和认知(外围元素),然而,框架不太可能影响锚定在思想深处社会表达的相关态度,与一般态度和价值(中心或核心元素)相连的强烈和一致的评估,不太可能受到影响。实验6证实了态度的核心成分—公平价值观的强弱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和决策中作用显着。强价值观对中介变量有较大的调节,而弱价值观对中介变量调节作用较小。同时发现强弱价值观与框架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实验7证实了公平原则在正负框架下没有表现出显着效应,表明价值元素很难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但公平原则跨任务域时,正负框架效应显着,表明被试对公平原则的评价受任务情境的影响;在正框架方式下,被试在资源分配中认为非平均主义原则(如绩效、能力、努力、需要、工作年限)更公平。本系列实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框架对公平领域判断的影响主要与事件和个体自身的相关性、个体所具备的深层的核心公平观念、具体的任务领域等因素有关。从决策科学的角度讲,在框架效应对公平判断的影响中,个体人格的神经质特征、与个体的相关性、任务域可以看作是调节因素,而个体所具有的对公平的深层态度、公平价值观及其强弱、公平原则则是影响公平判断的决定因素。研究还表明了思考内容的改变是框架效应的中介因素。实验表明社会精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框架操作公民的具体公平态度、公平价值观以外的方面,但他们不能够操作公民的核心公平观念、核心价值原则,不管其形式如何变化。一旦涉及到与公民自我相关性高的事件、涉及公民核心公平价值观、价值原则时,将无法实现其预期目的。尽管到目前有证据表明有孤立的不胜任的存在,更一般的结论是公民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公平领域能够以胜任和理性的方式理解和运用框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三点构想。
姚喜平[3](2009)在《中美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研究 ——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市场化改革与重塑政府的浪潮,教育券政策应运而生,迄今它已拓展至30多个国家或地区,其适用性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我国教育资源稀缺、失衡与教育官僚制的现状,本文从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借助IAPP(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对教育券政策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本文包括五部分,导论、理论体系、实践案例、政策拓展与结论。分别阐释了教育券政策的概念、思想渊源、理论基石、教育券元理论、中美典型案例以及我国教育券政策的拓展。围绕教育券政策的适用性问题,运用行政学、政策学与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教育券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论。效率导向型教育券政策举步维艰,公平导向型教育券政策比较易于推行。本文建议,首先,全面深刻地理解教育券理论的自洽性与变通性;其次,从逐级划拨教育经费变为直接发放教育凭单,从间接补贴生产者到直接补助消费者;再次,由公营垄断转向多元竞争,着重提升公共教育的品质;最后,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渐进式地推进教育券政策,促进政府的治道变革。总之,教育券政策的适用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时因地而异。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变量较多,在本文IAPP的制度分析模型中,制度供给、制度需求与制度设计是最重要的三个变量。今后,加强定量分析、价值导向与舆论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教育券理论的认识,并对教育券政策的实践有所裨益。
宋晓霞[4](2009)在《美国教育券研究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1955年,芝加哥货币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其中心理念是政府不再把教育经费直接拨付给学校,而是根据一定的核算方式把教育经费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由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就读学校,力求实现促进公立学校改革、扩大家长选择权力及保证教育公平等目的。在弗里德曼之后,詹克斯对教育券这一制度做了新的完善,认为教育券应该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克服上学的困难,强调将教育机会均等作为实行教育券改革的政策目标。20世纪90年代,美国密尔沃基市率先将教育券制度运用到教育实践中,1990年美国开展了第一个家长择校计划—“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其目的在于为相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进入私立学校学习的机会;1996年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市也开始实施教育券计划,此计划同样主要面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1999年佛罗里达州率先在全州范围内实施教育券计划。此计划与上述两个地区的实践有所不同,其发放是根据学校被评定的等级而定,因此更具有竞争性的色彩。至此,美国教育券制度逐步形成了以“一州两市”为主导的格局。在美国的影响下,我国也在部分地区开展了教育券实验,例如浙江省长兴县于2001年开始进行教育券发放的试点工作。但是跟美国相比,我国教育券的实验的程序不够完善,解决问题出发点比较单一。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及个案法,梳理了教育券理论的发展,并且以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为例,对其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实施目标、实施程序等方面做了具体的介绍,认为“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以弗里德曼和詹克斯的教育券思想为指导,运用市场竞争的机制促进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试图达到提高公立学校效率的目的,同时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侧重关怀弱势群体,突显出了教育公平的价值。本研究试图借鉴“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的成果,深层挖掘教育券在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价值,以期为我国教育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隋莹[5](2008)在《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文中提出教育券制度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所采取的政策之一。政府不再把教育经费直接拨付给学校,而是根据一定的核算方式把教育经费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学生与家长自由选择学校就读,并用教育券充抵全部或部分教育费用。通过教育券,改革者力求实现多种目的,如促进择校制度,提高教育效率,保证教育公平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券制度最先出现在美国,此后世界其他国家也开始试用该制度。然而目前对美国教育券制度的演变过程、实施状况等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因而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是一个有意义的选题。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系统地分析了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实践背景和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成为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改革中也渗透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弗里德曼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教育券思想,后来的詹克斯等学者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第二章,探析了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美国教育券既有由政府资助的教育券,也有由私人资助的教育券,二者都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密尔沃基市的“家长择校计划”是美国第一个教育券计划;佛罗里达州是美国第一个在全州范围内推行教育券制度的州。“教育选择慈善基金”和“儿童奖学基金”是目前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私人教育券。第三章,对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状况进行了评价。美国的教育券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它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民主化。同时,美国的教育券也面临诸多争议,如,教育券制度损害美国的教育结构,教育券制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教育券制度的政治环境不稳定。
方钧君[6](2007)在《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非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道路选择上的两难困境:立足于公平的“穷国办大教育”,会进一步激化教育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而着眼于效率,将教育推向市场,则难以保障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权。在我国,政府投入幼儿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但面对有限的资源,一方面是幼教经费总体上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却是拿着幼教经费的少数公立幼儿园的无度或非正常使用——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共存,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此外,一方面是享受着财政资助的人往往最不需要资助,另一方面却是真正需要资助的弱势群体难以获得财政资助——资源配置公平性不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不协调。如果说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制约而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话,那么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则是实现教育资源内涵式增长的现实选择。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资需要在兼顾效率和公平方面寻找改善的策略。着眼于改善政府投资教育的低效率以及不公状况,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教育券的创想——不同于政府将教育经费直接拨付给学校的传统做法,政府将教育经费通过教育券的方式拨付给家长,由家长持券选择学校,而学校则通过收取教育券从家长那儿“赢得”教育经费。教育券被弗里德曼提出后,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公共教育改革和教育投资政策。由是,基于寻求策略以改善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状况之初衷,论文锁定教育券理论及其在幼儿教育领域的政策实践。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1)对教育券理论的系统研究。考察了教育券思想发展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分析了教育券的内涵、思想内核和关键要素。(2)对国内外幼教券政策的文献与实证研究。对美国、英国、中国台湾的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政策方案和实施成效进行了文献研究;对中国浙江镇海区幼教券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调查了镇海幼教券政策出台背景、政策方案,并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幼教券实施成效进行了政策评估研究。(3)最后,通过比较和分析,综合教育券理论以及幼教券政策的研究,探求对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的启示。经过对教育券理论和幼教券政策的研究,论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教育券政策方案设计可以兼顾公平和效率。教育券的公平因素主要体现在:(1)教育资源配置的人均公平;(2)对弱势群体是否有额外的增补;(3)教育资源配置的学校公平。教育券在效率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1)对于教育质量的规制要得力(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与监控两个方面);(2)赋予家长的教育选择权要足够激起园所之间有效的竞争。2.教育券的原理是通过赋予家长选择权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弗里德曼教育券的实质思想内核是:政府资助教育但不必经营学校,即要求政府从教育的微观管理中脱离出来,最终指向建立接近完全竞争的民营教育市场。就笔者考察的四个国家/地区实施的幼教券政策而言,虽然根据各自政策问题不同,方案设计或偏重效率或偏重公平,但都只是借用了教育券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的原理,通过运用教育券的政策工具(财务、管制、支持服务)赋予家长不同程度的教育选择权,从而局部地部分地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财政资源配置状况。3.各国幼教券政策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作用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实施有限制的教育券政策未能激起园所间有效的竞争——并非所有的竞争都会引起质量的提高,竞争只有在一个关键值范围内才能引起质量的提高。二是因为教育券政策在设计和执行中对教育质量的规制不力。因此,教育券对质量的规制是否得力,以及赋予家长的选择权能否激起园所间有效的竞争是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两个要素。4.教育券除了在兼顾公平和效率方面的作用以外,还有利于解决因家庭经济能力所限产生的教育问题,并且具有“重视幼儿教育”的积极政策导向作用,有利于提升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幼儿教育地位的提升以及专业化的发展。5.论文在总结四个国家/地区幼教券实施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政策隐喻,为我国实施幼教券政策提供了政策范本。
肖顺菊[7](2007)在《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民营化,即教育私营化成为人们尝试改革教育的新途径。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正是重建教育结构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新自由主义把自由作为社会的最终追求目标,认为自由的基础是私有财产并反对政府权利的扩大。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券主张通过家长在公私立学校之间自由选择把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引进教育领域,从而改变政府对教育的垄断,清除政府的科层制导致的教育腐败,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券正是新自由主义在教育中的体现。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券理论及其在美国的实践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但与其相伴而生的还有对其支持或反对的激烈论争,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便是教育券是否违宪,即是否违背了美国宪法中的政教分离的原则。美国人对此的激烈反映来自于美国清教徒的幽暗意识。美国清教徒的幽暗意识是指人都有罪恶性,但并不否定人的善性、理性和能力。正是对人性善的肯定,他们才反对过去教会的那种专制统治,主张自治。教育券反对者认为,家长选择私立学校让其获得教育券就等于用纳税人的钱来支持教会,这是人们不允许的。因此,教育券在美国的实践远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进行了最初的试验,其中影响较大的是Rochester和Alum Rock学区。Rochester学区的实验以失败告终,Alum Rock学区的教育券也被指责不是典型意义的教育券。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才得以深入发展,现在影响较大的是美国两市两州的教育券,即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市(Milwaukee)和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Cleveland)以及佛罗里达州(Florida)和科罗拉多州(Colorade)。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还没有大规模展开,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因为它面临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对教育券的反对和法律法规对教育券的态度左右摇摆以及人们对教育券合理性的论争。尽管如此,教育券所反映的教育改革市场化自由选择的趋势和其对教育效率与公平的体现,以及它对政府与市场在教育中的角色的重新调整都表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今后,教育券必将在践行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一番作为,并有可能促使人们重新解释美国宪法。对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的分析是为了丰富我国教育券的理论以期望以开放的眼光对我国教育券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我国在本世纪初在局部地区也开始了教育券实践,其中以浙江省长兴县的为最。两相比较,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主要追求的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学校的自由选择来关注多元尺度的公平,即它重在选择。而我国教育券还是处于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的追求,属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它重在补偿。两种教育券处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发展,我国的教育券也将由重在补偿而转向重在选择,转向关注对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的追求。因此,对于美国教育券的基本精神和具体做法我们应该扬弃、借鉴。在我国教育中处于强势和有为的政府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大力扶持薄弱和私立学校为教育券的实施创造条件,并加强对教育券的考核,完善追踪评价考核制度,信息透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之中。
李海生[8](2007)在《教育券政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不断深化的教育公平理论为教育券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而政府教育经费不足、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批评以及民众争取教育选择权利意识的觉醒则是教育券政策由观念成为行动的时代动因。教育券初始设计理念是一种具有市场或准市场性质的工具,其作用原理在于藉由“选择”的机制,促进学校间良性“竞争”,进而达到提升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本文对美国、智利、哥伦比亚和中国进行的教育券国别研究表明,尽管各国实施这一政策的初衷并不相同,但在实践层面的目标却是着眼于教育公平,侧重为弱势群体子女提供教育机会。各国推行的教育券政策,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境,论文通过对各个国家教育券政策成效、政策执行面临问题的分析和比较,试图为中国开展教育券政策寻求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教育券政策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在教育券与教育效率关系的分析中,本文将影响教育效率的主要因素作为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家长教育选择权利和学校间竞争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来解释和论证了教育券对教育效率的可能影响。教育券促进学校间的竞争,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要有多所学校可以提供教育服务;二是教育发展水平要达到一定的均衡性,教育服务要有一定的异质性;三是教育市场中要有比较充分的可获得信息。就中国情况而言,在推行教育券政策时,与强调教育服务的异质性相比,提供基本均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和基本相同的学习环境更为迫切。教育券政策藉竞争压力来提高教育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竞争压力都能促进教育效率。只有当教育竞争处于一个适中的程度时,竞争效应才能奏效。教育券所诱发的过度竞争可能会导致学校教育中出现一些与教育重要价值和功能相冲突的情况。教育券竞争诱发的竞争失败、精英化以及成本上升都可能导致效率的降低。教育券运用不当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成本。消除这一弊端,需要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引入更多的计划和管理,同时也要关注影响学校效率的输入问题和过程环节。家长选择权作为教育券促进教育效率的前提条件,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教育选择权利的可获得性;二是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利的意愿性;三是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利的适切性。在政策实践中,教育券政策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备,决定着家长教育选择权利的获得程度。举办多样化学校、实行公平的录取政策、提供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或补助学生交通费用等,是保障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的基础。国内外都有实施教育券的经验,但对其能否促进教育公平各执一词。本文认为,教育券能否解决公平问题,取决于其运作原理如补偿作用、替代效应、约束作用能否内在地适应和支撑我们所期望解决的公平问题。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教育券在改善女童、残疾儿章等弱势群体教育机会、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教育券同样也可能固化或造成新的社会分层,从而对教育公平带来负面影响。教育券政策发挥何种效用,主要取决于其政策设计、配套措施以及政策执行的环境。将教育经费简单地转换为教育券的做法,并不能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公平,只会复制原有的不平等。运用教育券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解决经费问题和其他技术问题之外,还需要改变户籍管理政策与学籍管理政策相互脱节的状况。教育券政策的推行和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制度作为支撑。在技术性策略方面,论文主要从政策过程理论的视角探析了教育券政策的方案设计、政策执行和监管环节,从技术性角度分析了教育券推行中一些易被忽视的细节性和操作性问题。在制度层面,论文主要是对政府、市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进行了思考。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选择市场还是政府,而应该是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模式间的一种互补性选择。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政府需要以新的姿态进入市场,将公办学校从行政附属物的地位解放出来,使之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成为市场上独立运作的公共服务生产者、独立的法人和市场主体。在两种关系的重塑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部门进行全面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在教育券政策中应担负的职责。具体而言,政府在教育券政策的实施中需要承担以下职责:重新界定政府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教育制度安排者的角色;改革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承担起教育经费主要提供者职责;从商业性活动中退出,培育健康有序的教育市场;建立广泛参与机制,协调不同政策群体间关系;加强教育部门内部的问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各国的教育券政策是在拥有不同历史、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的背景中实施的。脱离政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抽象地研究教育券政策与实践的某些细节,结论就容易带有某种片面性。只有将教育券政策结果置于特定背景下,而不是在普遍化基础上来对特定情况进行评价和判断,才能提供有价值的结论。教育券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尽管教育券政策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其也存在局限性。教育券只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选择,寄希望于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将是徒劳的。这一改革不排斥也不可能取代目前在教育中进行的其他改革和创新。
谢巍[9](2006)在《教育券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首例教育券制度在浙江省长兴县的实施,人们对教育券制度的研究日渐升温,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大多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进程对教育券制度进行描述式研究,很少有从某一角度入手的纵深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主要运用“小政府,大市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以及需求——供给的经济学方法对教育券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进行透彻分析。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采用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论证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市场在教育中的作用,对教育券制度的缘起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对教育券制度的发展、实施、及实践意义的研究,进一步分析教育券制度;第三部分主要采用演绎法,通过评析我国已实施的教育券制度、论述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理由、以及阐释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步骤和实施前应做的准备,对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券制度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教育券制度是制度需求因素和制度供给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的制度均衡,它虽然不是解决现行政府直接管理教育的经费制度引起的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机会不均等等教育问题的终极答案,但确实是对症良药。其次,我国应当实施教育券制度,并且应当实施“三步走”战略,即分期发放“过渡期”教育券、“短期”教育券、及“长期”教育券。在实施教育券制度前,我们应做好选择地区、建立法律、引导舆论等准备。当然,本文的研究尚只探到教育券制度的皮毛,不过,它也为笔者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笔者将对我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做更深入透彻的研究,以期能为我国教育问题的解决做出微薄的贡献。
沈有禄,谯欣怡[10](2006)在《教育券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教育券计划,从弗里德曼的“市场模型”(marketmodel)到皮科尔与怀斯曼的“与收入联系的市场模型”(income-linkedmarketmodel),再到詹克斯的“补偿性市场模型”(compensatorymarketmodel),无不蕴涵着教育公平的思想。偏好于市场模型即自由择校的前两种模型的教育券计划更加注重教育券的效率公平,即市场公平;而詹克斯的模型却更加关注教育券的社会公平价值。教育券计划的实施也越来越趋向于追求教育的社会公平这个价值取向,无论是美国还是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实践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变化趋势。
二、专家点评“教育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点评“教育券”(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券制度简述 |
二、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 东西部、城乡差异明显, 入学机会不公平 |
(二) 教育资源不公平, 分布存在偏差 |
(三) 教育结果不公平, 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
三、美国“教育券”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 促进公平 |
(二) 营造良好的教育市场环境 |
(三) 实施健全的教育券流通制度 |
(2)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框架效应研究概述 |
2.1.1 框架效应的提出 |
2.1.2 框架效应的概念 |
2.1.3 框架效应的研究分类 |
2.1.4 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 |
2.1.5 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 |
2.1.6 框架效应的判断标准 |
2.1.7 框架效应的应用领域 |
2.1.8 框架效应的研究趋势 |
2.2 公平判断的发展 |
2.2.1 公平判断的定义 |
2.2.2 国外组织公平判断研究的发展 |
2.2.3 国内组织公平判断研究的发展 |
第三章 研究假设 |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3.2 研究的目的 |
3.3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4.1 研究一:框架效应、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公平判断 |
4.1.1 实验1:框架效应、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公平判断 |
4.2 研究二:框架效应、思维特征与公平判断 |
4.2.1 实验2:框架效应、正负框架认知过程与公平判断 |
4.2.2 实验3:框架效应、认知风格与公平判断 |
4.2.3 实验4:框架效应、事件相关性与公平判断 |
4.3 研究三:框架效应、态度、公平价值观、任务域与公平判断 |
4.3.1 实验5:框架效应、态度与公平判断 |
4.3.2 实验6:框架效应、价值强弱与公平判断 |
4.3.3 实验7:框架效应、公平原则、任务域与公平判断 |
第五章 总讨论和总结论 |
5.1 总讨论 |
5.1.1 人格变量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中的作用 |
5.1.2 思维特征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中的作用 |
5.1.3 态度、价值观、任务域在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中的作用 |
5.2 总结论 |
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六章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6.1 在未来研究中,使样本的背景特定化,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生态效度 |
6.2 应用新的研究方法 |
6.3 继续对框架效应的认知和动机因素进行研究 |
附录 |
实验1 实验材料 |
实验2 实验材料 |
实验3 实验材料 |
实验4 实验材料 |
实验5 实验材料 |
实验6 实验材料 |
实验7 实验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美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研究 ——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的背景 |
0.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0.3 选题的理论意义 |
0.3.1 国内研究综述 |
0.3.2 港台研究评述 |
0.3.3 国外研究述评 |
0.3.4 本文学术价值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第1 章 教育券政策理论体系 |
1.1 教育券政策概念 |
1.1.1 相关概念 |
1.1.2 核心概念 |
1.2 教育券政策思想渊源 |
1.2.1 亚当·斯密—论教育竞争 |
1.2.2 托马斯·潘恩——议教育公平 |
1.2.3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谈教育底限 |
1.2.4 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券之父” |
1.3 教育券政策理论基石 |
1.3.1 新自由主义思潮 |
1.3.2 公共选择理论 |
1.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3.4 公共治理理论 |
1.4 教育券元理论 |
1.4.1 教育券实质 |
1.4.2 教育券类型 |
1.4.3 教育券模式 |
1.4.4 教育券功能 |
1.4.5 教育券运行机制 |
1.5 本章小结 |
第2 章 中美教育券政策案例分析 |
2.1 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典型案例 |
2.1.1 美国公共教育券案例 |
2.1.2 美国私人教育券案例 |
2.2 教育券政策的国内范例:浙江长兴与湖北监利 |
2.2.1 浙江长兴教育券风暴 |
2.2.2 湖北监利教育卡变法 |
2.3 教育券政策适用性比较分析 |
2.4 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的IAPP 分析 |
2.4.1 IAPP 的人性假设与教育券政策 |
2.4.2 IAPP 的物品属性与教育券政策 |
2.4.3 IAPP 的评价标准与教育券政策 |
2.4.4 IAPP 的制度分析与教育券政策 |
2.4.5 我国教育券政策的制度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 我国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的拓展 |
3.1 竞争性教育领域——效率型教育券 |
3.1.1 民办教育领域—民办教育券 |
3.1.2 职业教育领域—职校教育券 |
3.1.3 教师培训领域—教师教育券 |
3.1.4 幼儿教育领域——幼儿教育券 |
3.1.5 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教育券 |
3.2 普及性教育领域—公平补助型教育券 |
3.2.1 义务教育领域—义务教育券 |
3.2.2 灾区教育重建领域—灾区教育券 |
3.2.3 异地教育领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券 |
3.2.4 再就业教育领域—再就业培训教育券 |
3.2.5 外来务工教育领域—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券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美国教育券研究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 教育券 |
(二) 义务教育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个案法 |
第二部分 美国教育券的理论与实践 |
一、美国教育券理论 |
(一) 教育券的产生背景 |
(二) 教育券的早期思想及理论流派 |
二、美国教育券实践——以“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为例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目标 |
(三) 主要内容 |
(四) 实施程序 |
(五) 实施中过程中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六) MPCP 的作用 |
(七) 小结 |
第三部分 美国教育券制度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
一、我国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
(一) 义务教育现状 |
(二)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
二、我国部分地区对教育券的尝试 |
(一) 浙江省长兴县的尝试 |
(二) 其它地区教育券实验的尝试 |
三、美国教育券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
(一) 教育券在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
(二) 教育券在提高教育效率方面的作用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实践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实践背景 |
(一) 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社会背景 |
(二) 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教育背景 |
二、美国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 |
(二) 其他学者的教育券思想 |
第二章 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 |
一、密尔沃基市的“家长择校计划” |
(一) 实施过程 |
(二) 细节分析 |
(三) 社会反响 |
二、佛罗里达州的“择校教育券计划” |
(一) 实施过程 |
(二) 细节分析 |
(三) 社会反响 |
三、私人教育券的实施状况 |
(一) “教育选择慈善基金” |
(二) “儿童奖学基金” |
第三章 对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状况的评价 |
一、美国推行教育券制度取得的成效 |
(一) 教育券制度对教育质量提高的积极作用 |
(二) 教育券制度对教育民主化的促进作用 |
二、美国教育券制度面临的争议 |
(一) 教育券制度损害美国的教育结构 |
(二) 教育券制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
(三) 教育券制度的政治环境不稳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设计 |
五、核心概念 |
第一部分 幼教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教育券理论研究 |
一、教育券思想的历史发展 |
二、教育券的理论根基 |
三、教育券的内涵分析 |
四、教育券理论模式分析 |
五、小结 |
第二章 政府投资幼儿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市场失灵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国际视野中的幼儿教育券政策 |
第三章 美国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公共教育券政策 |
二、市场系统的幼教券政策 |
三、小结 |
第四章 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 |
二、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方案 |
三、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
四、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 |
二、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方案 |
三、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国大陆幼教券政策个案实证研究 |
第六章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研究过程 |
二、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因素分析 |
三、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方案 |
四、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
五、研究结论 |
六、小结 |
第四部分 比较与启示 |
第七章 各国/地区幼教券政策的比较和经脸 |
一、幼教券政策与教育券理论的比较 |
二、对各国/地区幼教券政策的比较 |
三、小结 |
第八章 对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教育券为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提供了另一种政策思路 |
二、幼教券政策设计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 |
三、四国/地区幼儿教育券政策隐喻 |
四、优化幼教券发放程序,把握好政策的执行和评估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
(一) 产生的历史背景 |
1.教育券产生的政治背景 |
2.教育券产生的经济背景 |
3.教育券产生的教育背景 |
(二) 思想基础 |
1.美国清教徒的幽暗思想 |
2.新自由主义思想 |
二、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的曲折发展 |
(一) 教育券的思想渊源 |
1.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市场化教育券思想 |
2.克里斯多夫·詹克斯(Christopher Jencks)的补偿性教育券思想 |
(二) 教育券计划的初步实验 |
(三) 教育券的深入发展 |
三、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面临的困境 |
(一) 既得利益集团对教育券的反对 |
(二) 法律法规对教育券政策的左右摇摆 |
(三) 教育券合理性的论争 |
1.家长有择校能力吗 |
2.政府和市场在教育中起什么作用 |
3.教育券是否提高了教育质量 |
4.教育券体现了教育公平吗 |
四、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的发展走向 |
(一) 教育券的影响 |
1.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市场化的观念 |
2.进一步促进了公立学校教育的改革 |
(二) 教育券的发展走向 |
1.进一步践行教育公平 |
2.大力提升教育质量 |
3.重新解释美国宪法 |
五、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发展的启示 |
(一) 中美教育券的比较 |
(二) 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发展的启示 |
1.正确处理好市场政府的关系 |
2.正确处理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关系 |
3.正确处理好实施与考核的关系 |
4.正确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教育券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述评 |
1.2.1 中国大陆研究 |
1.2.2 台湾研究 |
1.2.3 国外相关研究 |
1.3 拟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5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
1.6 概念界定 |
1.6.1 教育券与教育券方案 |
1.6.2 政策分析 |
第2章 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探析 |
2.1 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1 新自由主义思想 |
2.1.2 公共选择理论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4 不断深化的教育公平理论 |
2.2 教育券政策推行的现实压力 |
2.2.1 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压力 |
2.2.2 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不满和批评 |
2.2.3 家长教育选择权利意识的复苏 |
第3章 美国教育券政策发展 |
3.1 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 美国主要教育券政策实践 |
3.2.1 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 |
3.2.2 克利夫兰奖学金和个人辅导计划 |
3.2.3 佛罗里达州的机会奖学金计划 |
3.2.4 华盛顿特区教育券计划 |
3.2.5 缅因州教育券计划 |
3.2.6 佛蒙特州的教育券计划 |
3.3 政策成效及面临问题 |
3.3.1 主要政策成效 |
3.3.2 面临的困境 |
3.4 政策两难的深层原因分析 |
3.4.1 在教育改革理念上,双方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 |
3.4.2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互为掣肘,制约了教育券的推行 |
3.4.3 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和分歧 |
3.4.4 教育券试验的局限性,增加了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 |
3.5 对我国推行教育券政策的启示 |
3.5.1 明确定位教育券政策目标 |
3.5.2 理性认识教育券在改进学业成绩方面的作用 |
3.5.3 建立推行教育券政策的完整制度和保障措施 |
3.5.4 对教育券政策成效进行政策评估和跟踪研究 |
3.5.5 发展适合自己需要的政策模式 |
第4章 智利等国的教育券政策 |
4.1 智利的教育券政策分析 |
4.1.1 政策出台背景 |
4.1.2 政策实践 |
4.1.3 成效分析 |
4.1.4 存在问题 |
4.1.5 启示 |
4.2 哥伦比亚教育券政策 |
4.2.1 政策出台背景 |
4.2.2 政策实践 |
4.2.3 成效分析 |
4.2.4 存在问题 |
4.2.5 启示 |
4.3 小结 |
第5章 中国教育券政策发展 |
5.1 长兴教育券政策分析 |
5.1.1 政策实践 |
5.1.2 特征分析 |
5.1.3 成效分析 |
5.1.4 存在问题 |
5.2 监利教育卡制度分析 |
5.2.1 政策实践 |
5.2.2 制度特色 |
5.2.3 政策失败原因探析 |
5.3 小结 |
5.3.1 两种模式的特征比较 |
5.3.2 政策启示 |
第6章 教育券在教育效率中的作用分析 |
6.1 教育券改进教育效率的两个假设 |
6.2 影响教育效率的两个因素的分析 |
6.2.1 教育券情境下学校竞争形成的分析 |
6.2.2 教育券政策下的家长选择权分析 |
6.3 竞争情境下教育效率降低的因素分析 |
6.3.1 竞争失败 |
6.3.2 精英化 |
6.3.3 教育券政策成本失控 |
6.4 促进教育效率提升的因素分析 |
6.4.1 实行有管理的竞争 |
6.4.2 保持适度班级规模 |
6.4.3 注重同伴群体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教育券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分析 |
7.1 教育券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争论 |
7.2 教育券促进教育公平的分析 |
7.2.1 教育券改善弱势群体教育机会的分析 |
7.2.2 教育券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个案分析 |
7.2.3 教育券促进资源公平分配的分析 |
7.3 教育券弱化教育公平的分析 |
7.4 教育券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教育券绩效实现的过程分析 |
8.1 教育券方案设计细节的分析 |
8.1.1 组建教育券管理机构 |
8.1.2 制定教育券领取者的相关标准 |
8.1.3 明确教育券使用范围 |
8.1.4 确定教育券面值和兑现办法 |
8.1.5 制定教育券计划参与学校资格标准 |
8.1.6 印制教育券 |
8.1.7 确定教育券发放方式 |
8.1.8 完善教育券信息管理系统 |
8.2 教育券推行环节的分析 |
8.2.1 以招标方式选择参与学校 |
8.2.2 以合同方式确定管理部门和学校间的约定 |
8.2.3 关注教育券实施中的相关培训 |
8.2.4 推进教育券政策的制度化 |
8.2.5 推广教育券政策 |
8.3 教育券项目的监控评估分析 |
8.3.1 监控学校服务质量 |
8.3.2 监控教育券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
8.3.3 监控教育券滥用行为 |
8.3.4 监控教育券发放者与领取者 |
8.3.5 检测和评价教育券效果 |
8.3.6 监控和评价教育券的公平效应 |
第9章 教育券绩效实现的制度分析 |
9.1 教育券政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重构 |
9.2 教育券政策中的政府和学校关系的调整 |
9.3 教育券政策中政府职能的定位 |
9.3.1 政府依然是教育制度的安排者 |
9.3.2 政府仍然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 |
9.3.3 政府是教育广泛参与机制的倡导者 |
9.3.4 政府应该是各种相关利益的协调者 |
9.3.5 政府是教育市场的培育者 |
9.3.6 政府是教育市场的重要监管者 |
结语: 教育券政策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教育券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教育券制度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教育券制度的缘起:“小政府,大市场”理论的诠释 |
(一) 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制度需求因素分析 |
(二) 市场在教育中的作用:制度供给因素分析 |
二、应运而生的教育券制度 |
(一) 教育券制度的前世今生 |
(二) 教育券制度在美国的实施 |
(三) 教育券制度的实践意义 |
三、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券制度 |
(一) 我国现已实施的教育券制度:长兴县教育券制度评析 |
(二) 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理由 |
(三) 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步骤 |
(四) 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前的准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教育券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公平(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券与教育公平 |
(一)教育券 |
(二)教育公平 |
二、教育券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的市场公平与社会公平 |
(一)弗里德曼的“市场模型”几乎完全关注教育的市场公平 |
(二)皮科尔与怀斯曼的“与收入联系的市场模型”兼顾市场公平与社会公平,但更倾向于市场公平 |
(三)詹克斯的“补偿性市场模型”更加关注教育券的社会公平 |
三、教育券在世界各地的实践凸显其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
(一)教育券价值取向中社会公平的凸显 |
(二)教育券价值取向中社会公平的凸显在世界各地实践中的体现 |
四、小结 |
四、专家点评“教育券”(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J]. 林华玲,刘艳.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3(05)
- [2]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D]. 赵立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3]中美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研究 ——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D]. 姚喜平. 燕山大学, 2009(07)
- [4]美国教育券研究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D]. 宋晓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09(07)
- [5]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D]. 隋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6]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 方钧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研究[D]. 肖顺菊. 西南大学, 2007(06)
- [8]教育券政策分析[D]. 李海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教育券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 谢巍.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10]教育券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公平[J]. 沈有禄,谯欣怡. 外国教育研究,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