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杨佩[1](2021)在《菜蛾盘绒茧蜂毒液组分鉴定及其对寄主血淋巴糖类化合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昆虫体内的糖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可促进昆虫生长发育、饥饿状态下为组织供能、帮助昆虫飞行和觅食、提高昆虫抗逆性等。本文以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膜翅目:茧蜂科)-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寄生体系为对象,利用质谱鉴定了菜蛾盘绒茧蜂毒液的蛋白组成,并在鉴定小菜蛾血淋巴中糖类物质种类的基础上,研究菜蛾盘绒茧蜂毒液对寄主血淋巴中糖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和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菜蛾盘绒茧蜂毒液蛋白进行质谱测定,并结合分析实验室前期获得的毒腺转录组和寄生蜂基因组数据,对该蜂毒液蛋白组分进行了鉴定。共计在该蜂毒液中鉴定到397个毒液蛋白基因,其中3个基因在毒腺中特异性表达(tolloid-like protein 1,ion transport peptide-like,venom protein Ci-48a),其余394个基因中的91个基因在毒腺中高表达(log2(VG-FPKM/Carcass-FPKM)>1),174个基因在毒腺中低表达(log2(VG-FPKM/Carcass-FPKM)<-1),其余129个基因在毒腺和身体其余组织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异(-1<log2(VG-FPKM/Carcass-FPKM)<1)。该397个毒液蛋白中“酶类”占比最多,达到48.61%,“其他蛋白”占41.31%,“未知组分”占比5.79%,“蛋白酶抑制剂”和“结合蛋白”占比最少,分别为0.76%、3.53%,;在蛋白“酶类”中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类类数量最多,分别有58个,转移酶、裂解酶、异构酶、连接酶类个数依次为41、6、14、16。最后,我们还挑选了12个代表性毒液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分析,其中类离子转运肽、tolloid-like protein 2、Chitooligosaccharidolytic beta-N-acetylglucosaminidase、免疫逃避蛋白、硫氧还蛋白基因在毒腺中显着高表达,而tolloid-like protein 1、谷胱甘肽-S-转移酶、Serpin B4、蛋白二硫键异构酶、透明质酸酶、hemocytin、钙网蛋白基因在毒腺、卵巢、残体雄蜂体内均有所表达。2.利用HPLC对小菜蛾血淋巴中的糖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发现小菜蛾血淋巴中含有山梨醇、海藻糖、葡萄糖、果糖以及蔗糖这五种糖类,其中海藻糖的含量最高(达80%以上)。通过测定和分析寄生对小菜蛾各龄期(3龄中后、3龄末、4龄初、4龄中、4龄末)血淋巴中上述五种糖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发现菜蛾盘绒茧蜂寄生能引起小菜蛾血淋巴中:(1)海藻糖含量的持续性升高;(2)山梨醇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即3龄中后至3龄末上升,4龄初至4龄中时下降,4龄末时与对照小菜蛾的无差异;(3)果糖含量持续性升高至4龄中时开始下降,至4龄末时与对照小菜蛾的无差异;(4)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与对照小菜蛾的无差异。3.对小菜蛾3龄中幼虫注射菜蛾盘绒茧蜂毒液,测定和分析了毒液对各龄期(3龄中后、3龄末、4龄初、4龄中、4龄末)小菜蛾血淋巴中五种糖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同时还测定和分析了同样在寄生初期发挥寄主调控作用的寄生因子CvBV对这五种糖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对二者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注射毒液能引起小菜蛾血淋巴中:(1)山梨醇含量的持续性升高(27%~55%);(2)果糖含量在3龄末、4龄中时分别升高37%和20%;(3)海藻糖、蔗糖、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组小菜蛾的无差异。注射CvBV能引起小菜蛾血淋巴中:(1)海藻糖含量的持续性升高(17%~179%);(2)山梨醇含量在4龄中、4龄末时分别升高47%和45%;(3)果糖含量持续性升高至4龄中(18%~69%);(4)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与对照小菜蛾的无差异。4.根据小菜蛾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小菜蛾体内的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克隆,包括合成酶(AKR1B1)以及其他可能参与山梨醇合成的基因(AKRs)、分解酶山梨醇脱氢酶(SD)。到目前为止,共获得6条小菜蛾AKR基因家族的序列(PxAKR2E4、PxAKR1B1-l、PxAKR1A1-l、PxAKR2E4-l-1、PxAKR2E4-l-X1、PxAKR2E4-l-2)和1条小菜蛾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序列(Px SD)。为明确毒液引起小菜蛾血淋巴中山梨醇含量的升高与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用q PCR检测了寄生对发育至3龄中后期的小菜蛾各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发现寄生能引起除PxAKR1A1-l外其他小菜蛾山梨醇合成酶基因转录水平的总体上调,其中PxAKR1B1-l转录水平上升地最为显着,上升了2.08倍;但是,小菜蛾山梨醇脱氢酶基因Px SD转录水平却无明显变化。与寄生效果相一致的是,注射毒液同样能引起小菜蛾山梨醇合成酶基因PxAKR1B1-l、PxAKR2E4和PxAKR2E4-l-X1转录水平上升,但对PxAKR2E4-l-1和PxAKR2E4-l-2基因转录的水平无影响。
王嘉乐[2](2020)在《蝶蛹金小蜂对寄主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探索》文中认为本研究围绕寄生蜂对寄主害虫脂代谢的调控及其若干毒液蛋白功能之科学问题,以实验室长期继代饲养且寄生因子仅为毒液的蝶蛹金小蜂及其寄主菜粉蝶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研究。研究以揭示内寄生蜂调控寄主害虫脂质代谢的通路及其机理为主要目的,同时为寄生蜂人工繁育寄主的筛选或人工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开展寄生蜂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研究,以丰富发展对寄生蜂毒液蛋白功能多样性的深入认识,以挖掘寄生蜂毒液中可能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新型杀虫基因资源,甚至是在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基因资源。1.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脂肪体脂质组的影响利用基于UPLC-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比较研究蝶蛹金小蜂寄生与未寄生寄主菜粉蝶蛹脂肪体中脂质组分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寄生后寄主脂肪体中高度不饱和的可溶性甘油三酯(TAG)含量显着增加;而不饱和度较低(可溶性相对较低)的TAGs水平明显降低。通过蝶蛹金小蜂基因组与转录组的联合分析,发现了寄生蜂毒液中去饱和酶基因PPU08555的潜在功能,即该基因可能参与诱导寄主脂肪体TAGs转化为熔点更低(更为液态)、更易于释放至寄主血淋巴的形式,以便于蝶蛹金小蜂幼虫吸收获得寄主营养。同时,发现寄生后寄主脂肪体中多种磷脂类物质的含量显着下降,推测与蝶蛹金小蜂寄生引起的脂肪体细胞破坏有关。2.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血淋巴脂质组的影响蝶蛹金小蜂寄生后,寄主菜粉蝶血淋巴的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寄主血淋巴中TAGs和磷脂的总体含量增加,推测脂肪体细胞的内容物可能随着细胞的破坏被分散、扩散至血淋巴。通过对寄主菜粉蝶蛹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寄生后寄主体内参与甘油酯代谢途径的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2)的表达显着上调,推测寄主血淋巴中TAGs含量的增加还可能由甘油二酯(DAG)转化而成。此外,寄生后寄主血淋巴中的胆固醇酯(CE)含量的急剧增加,但寄主体内的胆固醇却未发生显着变化,推测蝶蛹金小蜂可能通过其毒液为其后代提供昆虫膳食必需的胆固醇。3.蝶蛹金小蜂脂肪酶的基因组注释与功能分析蝶蛹金小蜂寄生后,其寄主体内的多种脂质含量及组分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脂肪酶(lipase)作为昆虫脂质代谢过程中(消化、运输和加工等)的关键蛋白,可能在寄生蜂独特的生命周期中发挥着更具多样化的功能。通过对蝶蛹金小蜂基因组与转录组的联合分析,注释了分属于5个脂肪酶家族的64个脂肪酶基因,其中8个毒液脂肪酶基因与4个唾液脂肪酶基因为蝶蛹金小蜂寄生后,参与其寄主体内脂质环境调节的主要因子。多重比对结果发现,多数鉴定到的毒液脂肪酶基因不具备完全的催化三联体特征,且其β9环相对长度较长,盖结构域相对较短。这预示着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中多数缺失了催化活性,且TAG水解活性较弱。通过系统发育树构建,预测了蝶蛹金小蜂中性脂肪酶基因与酸性脂肪酶基因的功能。4.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的表达与活性检测通过对蝶蛹金小蜂毒液中6个潜在的毒液脂肪酶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探明了这些脂肪酶基因的在p Cold-tf载体的最优表达条件及蛋白特征。其中,PPU16612是毒液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的脂肪酶,具有潜在的水解胆固醇酯的能力。在改良胆固醇酯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明确蝶蛹金小蜂毒液与PPU16612重组蛋白均有胆固醇酯酶活性;且RNA干扰该基因后,毒液的胆固醇酯酶活性显着降低。结合寄主蛹转录组分析及q PCR验证,发现毒液PPU16612的功能与寄生后寄主体内胆固醇的酯化受到抑制相关。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3](2020)在《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褚杰[4](2020)在《混腔室茧蜂生殖力评价及其调控桑螟免疫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桑螟是桑树重大害虫之一,每年对我国蚕桑业造成严重损失。混腔室茧蜂是桑螟优势寄生性天敌,其寄生率高,控制效果持久。将其开发为桑园生防因子符合“绿色防控”方向。本研究以混腔室茧蜂—桑螟为寄生体系,探究混腔室茧蜂的逐日生殖力及子代适合度指标,解析混腔室茧蜂毒液蛋白基因种类及表达模式,明确毒液钙网蛋白在寄生过程中的功能,阐明桑螟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免疫基因表达模式及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揭示了混腔室茧蜂对桑螟的寄生动态,以及毒液介导的寄生蜂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生理机制,为桑园治虫农药减施增效提供重要科学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为明确混腔室茧蜂的终生生殖力,测定了混腔室茧蜂对3龄桑螟幼虫的逐日生殖力及子代适合度。结果表明,母蜂逐日生殖力在寄生第4d及第5d达到峰值,逐日产出的子代蜂雌虫占比随寄生时序延长而逐渐升高,母蜂在寄生后期偏好产更多的雌性子代,但子代蜂的幼虫历期、茧历期、成功羽化率及寿命不受寄生时序及寄生时寄主体重影响,子代蜂的体型大小受寄生时寄主体重影响显着。2、为探究母蜂的毒液在混腔室茧蜂调控寄生蜂—寄主互作关系中的作用,首先明确了混腔室茧蜂毒液器官形态,继而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混腔室茧蜂的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共组装得到14,646个unigenes,经功能注释,从中鉴定出钙网蛋白、肽聚糖识别蛋白、四跨膜蛋白和热激蛋白等经典的毒液蛋白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海藻糖酶、漆酶、酚氧化酶等蛋白酶,以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cifastin蛋白酶抑制剂和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等蛋白酶抑制剂。随机选取5种毒液蛋白基因进行时空表达谱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毒液蛋白基因均在毒腺组织中高度特异性表达。3、为揭示毒液钙网蛋白Ac CRT在混腔室茧蜂成功寄生桑螟中的作用,克隆出混腔室茧蜂钙网蛋白Ac CRT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其Coiled-coil结构域,原核表达并纯化野生型混腔室茧蜂钙网蛋白和缺失Coiled-coil结构域的突变型钙网蛋白。结果表明,Coiled-coil结构域能够显着提高Ac CRT抑制寄主免疫基因表达和包囊反应的能力;体外注射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和突变型Ac CRT均能显着抑制寄主免疫基因表达,且野生型Ac CRT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体外包囊实验表明,野生型和缺失Coiled-coil结构域的突变型Ac CRT对寄主的包囊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野生型Ac CRT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构建e GFP-Ac CRT/Mutant融合表达体系,明确野生型和突变型Ac CRT能够准确识别并进入寄主桑螟的血细胞且野生型Ac CRT进入桑螟血细胞的能力更强。4、为探究桑螟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模式,从桑螟幼虫转录组中鉴定出包括热激蛋白在内的一系列免疫相关基因并探究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混腔室茧蜂寄生、高温和饥饿等逆境胁迫均能显着诱导桑螟热激蛋白基因Gp HSPs表达;Gp HSPs在低龄期幼虫中表达量较低,但是在预蛹期,滞育期和蛹期中高度表达,暗示Gp HSPs可能与桑螟的变态发育相关;精氨酸激酶、胰蛋白酶和C型凝集素等18个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表明,混腔室茧蜂寄生能显着调控桑螟这些免疫基因的表达模式。
王瑞娟[5](2020)在《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小G蛋白Rho1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生蜂是一类寄生性昆虫,可以寄生许多农林害虫,因此作为天敌昆虫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控中。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属于膜翅目茧蜂科,是一种寄主范围广泛的容性内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携带多种寄生因子,如毒液和多分病毒(Polydnavirus,PDV),这些寄生因子能够调控寄主昆虫的免疫及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在中红侧沟茧蜂中,毒液作为重要的寄生因子,其组分以及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利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分析鉴定了中红侧沟茧蜂毒液的组分;利用i TRAQ蛋白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蛋白含量的差异,发现寄生蜂的小G蛋白Rho1存在于寄生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进一步利用RNA干扰和蛋白质互作等方法对Rho1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中红侧沟茧蜂组学分析通过中红侧沟茧蜂转录组文库测序及分析,得到18,883个unigenes,其中10731个得到注释。通过对毒液蛋白组的分析,在毒腺蛋白(VA,venom apparatus,整个毒腺组织)和毒液蛋白(VR,venom reservoir,仅毒囊中的毒液)样品中分别得到2264和321个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注释,发现它们与已鉴定的其它寄生蜂的毒液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主要分为四类:酶类、酶抑制剂类、神经类麻痹因子和其它。鉴定得到的2264个蛋白的转录本中,其中1077个转录本在毒腺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根据在毒腺组织中高表达、存在于毒液蛋白中和含有信号肽三个特征,在中红侧沟茧蜂毒液中共鉴定到75个蛋白。通过i TRAQ定量质谱检测了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蛋白含量变化,共发现521个差异蛋白,其中10个来自中红侧沟茧蜂,包括钙网蛋白、小G蛋白和金属蛋白酶等。剩余的511个差异蛋白中,346个在寄生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含量较高,165个在未被寄生的棉铃虫血淋巴中含量较高。按功能聚类,这些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免疫响应(immune response)、物质代谢(material metabolism)和胞外受体互作(extracellular matrix receptor interaction)等生理过程。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的许多关键酶类在寄生后含量都显着的升高,如丙酮酸激酶和烯醇辅酶A水合酶等。综上,我们分析鉴定了中红侧沟茧蜂的毒液成分,并且发现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蛋白发生显着变化。2、中红侧沟茧蜂Rho1的功能研究利用i TRAQ定量质谱技术,在寄生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检测来自中红侧沟茧蜂的小G蛋白,命名为Mm_Rho1。通过定量PCR分析,我们发现小G蛋白Mm_Rho1在中红侧沟茧蜂的毒腺和卵巢中有较高的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我们对Mm_Rho1进行了体外重组表达,并且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在干扰Mm_Rho1表达后,我们发现中红侧沟茧蜂的产卵量和成熟卵的数量显着减少,下一代的成茧率显着降低。然后检测了RNA干扰后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发现其表达量也显着下降。进一步检测Mm_Rho1对昆虫激素的影响,发现RNA干扰后,蜕皮激素的滴度升高,而保幼激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显着下降,保幼激素分解代谢基因的表达则无变化,保幼激素的滴度下降。我们检测了Mm_Rho1对寄主昆虫棉铃虫细胞免疫的影响。通过体外注射Mm_Rho1重组蛋白,发现其可以显着地抑制棉铃虫细胞的延展、吞噬和包囊能力。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和pull-down实验,证明Mm_Rho1可以与棉铃虫调控细胞骨架重排的Dia相互作用。综上,我们发现Mm_Rho1可以调控中红侧沟茧蜂的激素水平,影响卵的发育;同时Mm_Rho1通过与寄主Dia相互作用影响细胞骨架的重排,进而影响棉铃虫的细胞免疫。
杨磊[6](2020)在《蝇蛹金小蜂毒液组分及其对寄主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iae是一种蝇类蛹期的单寄生外寄生蜂,其寄主包括果蝇科Drosophilidae、花蝇科Anthomyi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家蝇科Musc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寄蝇科Tachinidae和实蝇科Tephritidae等。该蜂是蝇类的重要生物防治物,目前在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防治中已得到很好的应用。该蜂在产卵的同时注射毒液蛋白到寄主体内以调控寄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其中细胞免疫主要包括血细胞数量、延展和黏附能力的改变,而体液免疫则涉及血淋巴黑化、Toll、Imd和Jak/Stat免疫通路的调控等。鉴于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免疫学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且为了更好地解析该蜂与寄主免疫互作的分子机理,本论文特选择其为寄主,对该蜂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并对其毒液蛋白进行了组分鉴定和比较分析。而后选择其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3个毒液蛋白PvCRT、PvKazal和PvUn和若干功能未知的毒液蛋白并做了初步的功能研究,以期为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植物害虫提供新的研究思路。1蝇蛹金小蜂调控寄主果蝇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为了明确蝇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果蝇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本章就该蜂寄生对寄主血细胞数量、黏附、细胞活力、血淋巴黑化和Toll、Imd及Jak/Stat免疫通路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能够显着降低寄主的血细胞数量,具体表现为薄层细胞的贴壁受到抑制和浆血细胞死亡。活体毒液注射和离体毒液与血淋巴共孵育的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酶活性分析表明,该蜂毒液能够显着抑制寄主血淋巴的黑化,并具有剂量效应。研究还发现该蜂寄生后1 h、6 h、12 h、24 h和72 h,寄主的Toll、Imd和Jak/Stat免疫通路均被激活。通过比较该蜂对三大免疫通路突变体和过表达果蝇品系及野生型果蝇的寄生能力,发现相比于野生型而言,该蜂对不同品系果蝇的寄生率并无显着差异。2蝇蛹金小蜂毒液组分鉴定和比较分析结合毒腺转录组和毒液蛋白质组分析在蝇蛹金小蜂中一共鉴定到64种毒液蛋白,其中包括37个功能已知的组分和27个功能未知性组分。37个功能已知的毒液被归为水解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蛋白酶抑制剂、识别和结合蛋白以及其他类蛋白,其中种类最多的系水解酶类,含22个。对64种毒液蛋白中20个的表达水平进行qPCR验证,结果表明它们在毒腺中的平均表达水平比残体高419倍,可见在毒腺中相对高表达。该蜂和其他5种寄生蜂毒液蛋白的比较分析发现,金小蜂之间存在一类直系同源的毒液基因,即该蜂64个毒液基因中的35个能够很好地匹配到其他金小蜂,其中有27个和25个分别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和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的毒液基因具有直系同源关系。而该蜂与小环腹瘿蜂科和茧蜂科寄生蜂的比较分析仅各鉴定到5个和2个直系同源的蝇蛹金小蜂毒液基因。此外,还在该蜂毒液中检测到22个特异性的组分。11种寄生蜂毒液蛋白数量与寄生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多寄生蜂,单寄生蜂在与寄主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演化出更多的毒液组分。为了明确该蜂的进化地位,利用毒液单拷贝基因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蜂与其他金小蜂,如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等聚在一类。3蝇蛹金小蜂毒液钙网蛋白PvCRT调控寄主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蝇蛹金小蜂毒液组分中鉴定到一个钙网蛋白PvCRT,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PvCRT含一段信号肽和两个保守性“Calreticulin”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vCRT的氨基酸序列与丽蝇蛹集金小蜂和蝶蛹金小蜂的相似性均高达83.54%。进化分析表明该蜂与丽蝇蛹集金小蜂和蝶蛹金小蜂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定量PCR检测,发现PvCRT在毒腺中的转录水平显着低于残体,约为残体的0.27倍,即不在毒腺中特异性表达。免疫组织定位的结果表明PvCRT抗原广泛分布于毒腺中。利用UAS/Gal4异源表达系统将PvCRT基因整合至果蝇的基因组中,并诱导其在寄主免疫组织血细胞和脂肪体中表达,而后进行包囊分析,结果显示表达PvCRT的转基因果蝇能够显着回补tu(1)Sz1突变体的自我包囊表型。此外,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免疫刺激后的抗菌肽定量和寄主果蝇存活率实验均表明,PvCRT不影响寄主果蝇的抗菌免疫反应。可见,该蜂的毒液钙网蛋白PvCRT具有抑制寄主血细胞包囊反应的功能。4蝇蛹金小蜂毒液蛋白PvKazal和PvUn调控寄主的体液免疫反应从蝇蛹金小蜂毒液中鉴定到两个具有黑化抑制作用的毒液组分PvKazal和PvUn。定量分析发现PvKazal在毒腺中的转录水平略高于残体,0.01-1 mg/ml的PvKazal原核表达产物均能显着抑制寄主果蝇PO的酶活性。构建了PvKazal的转基因果蝇,结果表明表达PvKazal的果蝇幼虫晶细胞数量显着低于非转基因品系,且其蛹期血淋巴的PO酶活性也显着低于对照。同时,还鉴定到一个未知功能的毒液组分PvUn,其在毒腺中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残体,约为残体的2600多倍。PvUn同样具有抑制果蝇血淋巴黑化的功能。为了筛选调控果蝇免疫通路的毒液组分,还构建了果蝇Toll、Imd和Jak/Stat免疫通路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并鉴定到多个能够激活果蝇Toll和Jak/Stat通路及抑制Imd通路的毒液组分。可见,该蜂的毒液蛋白PvKazal和PvUn都具有抑制寄主血淋巴黑化反应的功能,且其中的大部分组分对寄主的Toll、Imd和Jak/Stat免疫通路均具有调控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该蜂粗毒液可以降低寄主的血细胞数量、抑制薄层细胞黏附、诱导浆血细胞死亡、阻断寄主血淋巴的黑化反应,但却可以激活寄主的Toll、Imd和Jak/Stat免疫通路。结合毒腺转录组和毒液蛋白质组分析在该蜂毒液中一共鉴定到64种蛋白,其中包括37个功能已知的组分和27个功能未知性组分,比较分析发现该蜂与其他金小蜂存在一类直系同源的毒液基因。毒液蛋白的功能研究表明,PvCRT能够抑制寄主血细胞的包囊反应,而PvKazal和PvUn都具有抑制寄主血淋巴黑化反应的功能。此外,还鉴定到多个能够激活果蝇Toll和Jak/Stat通路及抑制Imd通路的毒液组分。
叶恭银,胡建,朱家颖,方琦,严智超,王磊[7](2019)在《寄生蜂调控寄主害虫免疫与发育机理的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寄生蜂是重要且种类最为丰富的膜翅目昆虫类群之一,也是极具价值的害虫生物控制因子。寄生蜂携带有不同类型的活性因子,包括毒液、多分DNA病毒类病毒颗粒、卵巢蛋白、畸形细胞及幼虫分泌物等,用于调控寄主害虫的免疫反应、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以确保成功寄生并确保其子代在寄主害虫体内(内寄生蜂)或体表(外寄生蜂)正常发育,最终可导致寄主害虫死亡,从而有效控制寄主害虫种群数量。目前已有诸多与寄生蜂调控寄主害虫内在机理相关的研究报道,该领域也已成为昆虫寄生学与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仅从寄生蜂寄生因子多样性、寄生蜂调控寄主害虫免疫及发育的机理等方面,对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孟娥[8](2017)在《椰扁甲啮小蜂卵期寄生因子特性及其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抑制作用》文中认为椰扁甲啮小蜂Tebrastichus brontispae(Ferriere)属小蜂总科姬小蜂科Eulophidae,可用于防治我国南方重大入侵害虫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 Maulik。但关于椰扁甲啮小蜂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调控机制还不明确。因此,本文从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因子的毒性及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抵抗能力两方面,分析了椰扁甲啮小蜂与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互作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椰扁甲啮小蜂卵表面寄生因子的种类及其在蜂卵抵抗寄主免疫中的作用对椰扁甲啮小蜂卵期寄生因子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蜂不含多分 DNA 病毒(polydnavirus,PDV)和类病毒纤丝(virus-like filaments,VLF)。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实验观察发现椰扁甲啮小蜂卵表面可能存在一种对蜂卵起保护,可被蜗牛凝集素(Helix pomatia lectin)结合的蛋白。利用H.pomatia lectin结合蛋白血黏素Hemomucin的简并引物扩增得到类脂细胞膜相关蛋白序列。类脂细胞膜相关蛋白抗体孵育初产蜂卵后,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对寄生蜂蜂卵的包囊指数显着升高,表明该蛋白对蜂卵有保护作用,该蛋白在寄生后2h的水椰八角铁甲蛹内蜂卵中的转录水平最高。2)明确了椰扁甲啮小蜂毒器官结构及主要寄生因子毒液蛋白的组成光镜下显示椰扁甲啮小蜂毒器官由肠状毒腺和泪滴状毒囊组成。透射电镜显示毒腺主要由基膜层、分泌细胞层、导管细胞层和内膜层组成;毒囊主要由薄的肌肉层、上皮细胞层和内膜层组成。Label-free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到椰扁甲啮小蜂毒液器官含1505个毒液蛋白,大致分为结合蛋白、酶、蛋白酶抑制剂和其它蛋白等几类;毒液内存在一些该寄生蜂的特异毒液蛋白,如venomproteinr-like等。将所有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 功能注释与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通路分析发现,大量蛋白参与蛋白的合成加工,表明毒器官存在蛋白合成及分泌功能,符合寄生蜂毒液器官的特征。3)明确了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调节过程透射电镜及荧光染色发现水椰八角铁甲蛹体内共存在五种血细胞,即原血细胞、粒血细胞、浆血细胞、类绛色细胞和珠血细胞;其中主要免疫血细胞类型为粒血细胞、浆血细胞和类绛色细胞。与同期未寄生的蛹相比,水椰八角铁甲蛹在寄生后24 h粒血细胞数量显着增加,寄生后96 h血细胞的存活率和延展百分率显着升高;与注射PBS相比,毒液与卵巢液混合物在注射后24和48 h分别引起了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延展百分率的显着升高。上述结果表明椰扁甲啮小蜂不主动抑制寄主的免疫反应,且椰扁甲啮小蜂毒液与卵巢液在应对水椰八角铁甲蛹的细胞免疫方面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与同期未寄生蛹相比,在寄生后12与72 h水椰八角铁甲蛹的酚氧化酶活性显着升高,而寄生后96 h水椰八角铁甲蛹的黑化反应被抑制;毒液及卵巢液的注射没有引起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酚氧化酶活性的显着改变。结果表明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初期可引起寄主体液免疫响应,而在后期寄主的体液免疫明显被抑制。综合本文研究结果,椰扁甲啮小蜂体内不含PDV与VLF,寄生初期主要的保护因子是卵表的类脂细胞膜相关蛋白,毒液是椰扁甲啮小蜂主要的寄生因子。在椰扁甲啮小蜂的寄生和混合物注射初期,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反应(细胞和体液免疫)被激活,而在椰扁甲啮小蜂幼虫初期,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体液免疫被抑制。
辛蓓[9](2016)在《白蛾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结构和毒液组分及部分生理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危害多种树木及作物,严重影响我国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美国白蛾蛹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因其寄生率高、易于人工繁殖、防治效果持久,现己广泛应用于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多集中于形态学、人工繁殖与释放技术等方面,关于小蜂与寄主间的互作及寄生机制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为了明确小蜂毒液的产生、功能和组成成分,本研究以白蛾周氏啮小蜂为研究对象,首先解析了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然后测定了小蜂寄生后对寄主体内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毒液对寄主细胞免疫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毒液蛋白的组分,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证实小蜂毒器官由一个毒囊和一条毒腺组成。毒腺内含有大量分泌细胞,分泌细胞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分泌囊泡、线粒体、自噬小体、末端附器及末端微绒毛,具有强大的分泌功能,但没有贮存毒液的功能。还观察到,小蜂毒囊由肌肉鞘层、上皮细胞层和内膜层组成,肌肉鞘层中肌纤维规则地排列且不交错,上皮细胞层细胞器稀少,内膜层呈波浪状加厚。因此小蜂毒液靠毒囊肌肉收缩主动排出,而毒囊仅具有贮存毒液的功能但不能分泌毒液。2.小蜂寄生后对美国白蛾血淋巴中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小蜂寄生后美国白蛾蛹血淋巴中糖原和海藻糖含量的变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小蜂寄生后寄主血淋巴中还原糖含量和海藻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证实被寄生白蛾蛹体内的还原糖含量高于对照,且寄生时间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糖原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小蜂寄生5-10d时寄主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高于对照。这些糖类物质相互转化,为子代寄生蜂生长发育提供能量物质。寄主体内海藻糖酶活力在被寄生0-6d时与对照相比差异小,被寄生7-14d时显着升高,海藻糖酶活力的变化与寄主体内糖类物质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3小蜂毒液对白蛾细胞免疫的影响:本研究采用Na2-EDTA分离颗粒细胞,采用尼龙毛法分离浆血细胞,再利用细胞离体培养法培养两种血细胞,明确了小蜂毒液对寄主两种血细胞包囊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证实:美国白蛾颗粒细胞的包囊能力强于浆血细胞。毒液对颗粒细胞和浆血细胞的包囊作用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毒液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体外试验证明两种血细胞的包囊作用随处理时间增长均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在对照和所有浓度处理下,颗粒细胞的包囊作用均在12h时最强。而未经小蜂毒液处理的浆血细胞包囊能力在15h时达到最强,但经浓度为0.01-0.03 VRE的毒液处理后浆血细胞的包囊能力在12h时达到最强,而经浓度为0.04-0.10VRE的毒液处理后包囊能力在9h时最强,说明毒液处理使浆血细胞包囊能力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缩短。还发现颗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强于浆血细胞,毒液对两种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毒液处理对颗粒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较大。4小蜂毒液蛋白理化性质和组分分析: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Broford法),测定到单个小蜂毒囊中蛋白平均浓度约为2.75μg,该浓度随着小蜂发育程度和个体大小发生改变。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得到小蜂毒液蛋白的分子量多集中在14.4 kDa到116 kDa之间。采用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ESI-MS)技术发现小蜂毒液中含有177种毒液蛋白,多为酸性蛋白,包括钙网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酚氧化酶等常见的毒液蛋白,但并未发现常见的海藻糖酶,却发现了一般内寄生蜂毒液中并不常见的精氨酸激酶。
李丽芳[10](2016)在《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毒液作为寄生蜂调控寄主的重要作用物,有关其生理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茧蜂科和姬蜂科,且迄今仅极少数的寄生蜂毒液蛋白生理功能被探明。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隶属于肿腿蜂科的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该蜂毒液生理功能的同时,对该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及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经寄生和体外注射毒液的方法研究发现,管氏肿腿蜂毒液能麻痹寄主黄粉甲蛹,抑制寄主生长发育,并降低寄主羽化率。此外,该蜂毒液能引起寄主体内血细胞总数、颗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数量增加,抑制寄主颗粒血细胞及浆血细胞的延展,导致寄主血细胞的死亡,抑制寄主血淋巴酚氧化酶的活性。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的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基因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872 bp和798 bp,编码623个和265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分别为71.84 kDa和30.53 kDa。进化树分析表明,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隶属于gluzincin超家族中的M13家族,明显有别于已报道的其他寄生蜂毒液金属蛋白酶隶属于metzincin超家族中的M12家族。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两个毒液基因在毒液器官中的转录水平均显着高于头、胸及腹部(去除毒液器官)的。而且,这两个毒液基因在卵、幼虫和蛹中不表达,仅在成虫中表达。利用pCzn1和pSUMO-Mut表达载体,分别成功将克隆获得的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了表达,并纯化获得了其表达产物。通过离体注射表达产物实验研究发现,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抑制寄主生长发育、引起寄主血细胞数量增加、抑制寄主血细胞延展和导致寄主血细胞死亡的功能。此外,管氏肿腿蜂毒液丝氨酸蛋白酶还能抑制寄主血淋巴酚氧化酶的活性。通过本论文研究,明确了管氏肿腿蜂毒液的生理功能,克隆获得了该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探明了它们的生理功能。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蜂毒液调控寄主的生理机制,而且对于今后该蜂毒液蛋白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二、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菜蛾盘绒茧蜂毒液组分鉴定及其对寄主血淋巴糖类化合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昆虫体内糖类化合物的概述 |
1.1 昆虫血淋巴中的糖类化合物 |
1.2 糖类化合物在昆虫生理中的作用 |
2 寄生蜂对寄主糖类化合物的影响 |
2.1 寄生因子的概述 |
2.2 寄生蜂对寄主糖类物质的影响 |
3 寄生蜂毒液蛋白组分的研究 |
3.1 寄生蜂毒液理化性质 |
3.2 酶/酶抑制剂 |
3.3 类神经毒素/麻痹毒素 |
3.4 抗菌活性物质 |
3.5 其他组分 |
4 寄生蜂毒液蛋白功能的研究 |
4.1 对寄主免疫的调控作用 |
4.2 对寄主营养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4.3 对寄主的麻痹作用 |
4.4 其他 |
5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
1 基本实验材料 |
1.1 供试昆虫饲养设备 |
1.2 供试材料 |
2 实验仪器及软件系统 |
3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 |
3.1 试剂盒及工具酶 |
3.2 其他试剂 |
3.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4 常规实验方法 |
4.1 总RNA提取 |
4.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3 PCR反应 |
4.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4.5 凝胶回收 |
4.6 连接反应 |
4.7 质粒提取 |
4.8 荧光定量PCR |
4.9 显微注射 |
第三章 菜蛾盘绒茧蜂毒液蛋白组分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毒液蛋白样品的收集 |
1.3 毒液蛋白LC-MS/MS质谱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基于蛋白组的毒液蛋白分析 |
2.2 毒液蛋白鉴定 |
2.3 毒液蛋白分类 |
2.4 毒液蛋白编码基因的qPCR验证 |
3 讨论 |
第四章 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糖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小菜蛾幼虫单头寄生处理 |
1.3 小菜蛾幼虫血淋巴样品的提取 |
1.4 糖类化合物的离子色谱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小菜蛾血淋巴中糖类化合物的鉴定 |
2.2 糖类化合物标准曲线 |
2.3 寄生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山梨醇含量的影响 |
2.4 寄生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
2.5 寄生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2.6 寄生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果糖含量的影响 |
2.7 寄生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蔗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菜蛾盘绒茧蜂毒液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5 种糖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菜蛾盘绒茧蜂毒液粗提液的制备 |
1.3 菜蛾盘绒茧蜂毒液粗提液的显微注射 |
1.4 菜蛾盘绒茧蜂CvBV粗提液的制备 |
1.5 菜蛾盘绒茧蜂CvBV粗提液的显微注射 |
2 结果分析 |
2.1 毒液、CvBV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山梨醇含量的影响 |
2.2 毒液、CvBV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
2.3 毒液、CvBV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2.4 毒液、CvBV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果糖含量的影响 |
2.5 毒液、CvBV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蔗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小菜蛾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毒液对其转录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序列获得 |
1.3 基因序列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基因序列分析 |
2.2 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对小菜蛾山梨醇代谢基因转录的影响 |
2.3 菜蛾盘绒茧蜂毒液对小菜蛾AKRs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讨论与总结 |
1 总结 |
2 本文创新之处 |
3 本文不足之处 |
4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2)蝶蛹金小蜂对寄主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蝶蛹金小蜂与菜粉蝶的简介 |
2 昆虫脂质代谢的研究综述 |
2.1 昆虫脂质的组分与特性 |
2.2 昆虫对脂质的利用 |
2.3 脂质的生物合成 |
3 寄生蜂对寄主营养物质的调控 |
3.1 寄生蜂携带的寄生因子 |
3.2 寄生蜂对寄主营养物质的影响 |
3.3 寄生蜂对寄主营养代谢通路的影响 |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脂肪体脂质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菜粉蝶蛹脂肪体脂质提取 |
1.3 UHPLC-QTQF-MS样品制备 |
1.4 UHPLC-QTQF-MS操作流程 |
1.5 UHPLC-QTQF-MS数据处理 |
1.6 统计分析与脂类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成分分析(PCA) |
2.2 偏最小二乘方分析(PLS-DA) |
2.3 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断分析(OPLS-DA) |
2.4 寄主脂肪体中差异脂类代谢物的热图分析 |
2.5 寄主脂肪体中差异脂类代谢物的鉴定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血淋巴脂质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菜粉蝶蛹血淋巴的提取 |
1.3 UHPLC-QTQF-MS样品制备 |
1.4 UHPLC-QTQF-MS操作流程 |
1.5 UHPLC-QTQF-MS数据处理 |
1.6 统计分析及脂类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成分分析(PCA) |
2.2 偏最小二乘方分析(PLS-DA) |
2.3 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断分析(OPLS-DA) |
2.4 寄主血淋巴中差别脂类代谢物的热图分析 |
2.5 寄主血淋巴中差异脂类代谢物的鉴定与分析 |
2.6 寄主脂肪体与血淋巴脂质组学的联合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的基因组注释与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脂肪酶基因家族鉴定 |
1.3 转录组数据分析 |
1.4 RNA提取和cDNA合成 |
1.5 qPCR荧光定量 |
1.6 脂肪酶催化三联体的鉴定 |
1.7 脂肪酶β9环及盖基序的鉴定 |
1.8 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基因家族的鉴定 |
2.2 多种昆虫的脂肪酶基因家族鉴定与比较分析 |
2.3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2.4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中催化三联体的缺失 |
2.5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β9环及盖结构域的特征 |
2.6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的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的表达与活性检测 |
1.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毒液蛋白的提取 |
1.3 毒液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
1.4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 |
1.5 SDS-PAGE |
1.6 蛋白的纯化与超滤 |
1.7 重组蛋白酶切 |
1.8 胆固醇酯酶的活性检测 |
1.9 RNA干扰 |
1.10 qPCR荧光定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2.2 蝶蛹金小蜂毒液中的胆固醇酯酶活性 |
2.3 重组蛋白的胆固醇酯酶活性 |
2.4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中胆固醇酯相关转化的调控 |
3.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3.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蜂的分类和资源发掘 |
1.1 寄生蜂的分类研究 |
1.2 寄生蜂的资源发掘 |
2 寄生蜂的生物学 |
2.1 幼蜂发育 |
2.2 寄主选择 |
2.3 寄主适合度 |
2.4 寄生效率 |
2.5 行为学特性 |
2.5.1 母代雌蜂的照料行为 |
2.5.2母蜂的学习经历 |
2.5.3 雄性蜂的争斗行为 |
2.5.4 寄生蜂的视觉和嗅觉 |
2.6 飞行和扩散 |
3 寄生蜂的生态学 |
3.1 生物因素 |
3.1.1 种间竞争 |
3.1.2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挥发物 |
3.1.3 微生物 |
3.1.4中性昆虫 |
3.1.5转Bt基因抗虫作物 |
3.2 非生物因素 |
3.2.1 温湿度 |
3.2.2 光照和颜色 |
3.2.3 化学农药 |
3.2.4 其他因素 |
4 寄生蜂对寄主生理、发育、生殖、行为的调控 |
4.1 寄生因子及功能 |
4.1.1 毒液 |
4.1.2 多DNA病毒 |
4.1.3 畸形细胞 |
4.1.4 其他因子 |
4.2 寄生蜂对寄主免疫、代谢、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 |
4.2.1 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
4.2.2 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4.2.3 对寄主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4 对寄主生殖的影响 |
4.2.5 对寄主抗逆性的影响 |
4.2.6 对寄主行为的影响 |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 |
5.1 替代寄主 |
5.2 补充营养 |
5.3 低温贮藏 |
5.4 滞育调控 |
5.5 其他因素 |
6 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
6.1 寄生蜂的人工释放 |
6.1.1 单种天敌释放 |
6.1.2 多种天敌联合释放 |
6.2 寄生蜂的保护和助增 |
6.2.1 作物间作 |
6.2.2 种植蜜源植物 |
6.2.3 植物支持系统和生态调控 |
7 总结和展望 |
(4)混腔室茧蜂生殖力评价及其调控桑螟免疫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寄生蜂生殖力的研究进展 |
1.1.1 寄主品质对寄生蜂生殖力的影响 |
1.1.2 寄生蜂的取食行为对生殖力的影响 |
1.2 寄生蜂毒液蛋白组分的研究进展 |
1.2.1 寄生蜂毒液中的酶 |
1.2.2 寄生蜂毒液中的蛋白酶抑制剂 |
1.2.3 寄生蜂毒液中的麻痹毒素 |
1.2.4 毒液蛋白中的其他蛋白质 |
1.3 寄生蜂毒液蛋白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
1.3.1 寄生蜂毒液对昆虫体液免疫的调控 |
1.3.2 寄生蜂毒液对昆虫细胞免疫的调控 |
1.3.3 寄生蜂毒液对昆虫激素分泌的调控 |
1.3.4 寄生对寄主昆虫营养代谢的调控 |
1.4 寄生蜂诱导寄主免疫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腔室茧蜂终生生殖力及子代发育适合度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试剂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混腔室茧蜂逐日生殖力测定 |
2.2.2 混腔室茧蜂子代蜂幼虫发育历期和羽化概率 |
2.2.3 混腔室茧蜂子代蜂茧历期 |
2.2.4 混腔室茧蜂子代蜂性别 |
2.2.5 混腔室茧蜂子代蜂寿命 |
2.2.6 混腔室茧蜂子代蜂后足胫节长度与寄生时序和寄主体重关系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混腔室茧蜂毒液蛋白基因鉴定及表达模式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1.3 毒腺及其他组织的解剖 |
3.1.4 RNA提取 |
3.1.5 混腔室茧蜂毒腺cDNA文库的构建 |
3.1.6 转录组序列的组装 |
3.1.7 转录组序列的功能注释 |
3.1.8 混腔室茧蜂各组织的cDNA的合成 |
3.1.9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
3.1.10 荧光定量PCR反应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毒腺和卵巢组织的显微结构 |
3.2.2 Illumina测序和转录组组装 |
3.2.3 毒腺unigenes的GO、KOG和KEGG分类 |
3.2.4 混腔室茧蜂毒腺转录组鉴定出的几种毒液蛋白组分 |
3.2.5 时空表达分布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毒液钙网蛋白基因在混腔室茧蜂成功寄生桑螟中的作用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4.1.3 混腔室茧蜂野生型及缺失Coiled-coil结构域钙网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纯化 |
4.1.4 注射Ac CRT和 Mutant对桑螟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5 体外包囊 |
4.1.6 混腔室茧蜂钙网蛋白进入桑螟血细胞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AcCRT的Coiled-coil结构域分析 |
4.2.2 野生型及缺失Coiled-coil结构域的AcCRT原核表达及纯化 |
4.2.3 注射AcCRT和 Mutant对桑螟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4 体外包囊 |
4.2.5 AcCRT进入桑螟血细胞实验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腔室茧蜂寄生对桑螟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3 RNA提取和cDNA合成 |
5.1.4 桑螟热激蛋白基因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5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
5.1.6 桑螟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 |
5.1.7 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桑螟免疫基因的表达量 |
5.1.8 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桑螟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的变化 |
5.1.9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桑螟热激蛋白的鉴定和序列分析 |
5.2.2 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桑螟热激蛋白的表达模式研究 |
5.2.3 不同龄期桑螟热激蛋白基因表达谱 |
5.2.4 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桑螟热激蛋白基因表达谱 |
5.2.5 饥饿胁迫下的桑螟热激蛋白基因表达谱 |
5.2.6 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桑螟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5.2.7 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桑螟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的变化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小G蛋白Rho1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寄生蜂的毒液 |
1.1.1 寄生蜂毒液的组分 |
1.1.2 寄生蜂毒液的功能 |
1.2 寄生蜂的其它寄生因子 |
1.2.1 多分DNA病毒 |
1.2.2 类病毒颗粒 |
1.2.3 畸形细胞 |
1.2.4 卵巢蛋白 |
1.2.5 幼蜂分泌物 |
1.3 小G蛋白 |
1.3.1 小G蛋白简介 |
1.3.2 小G蛋白与先天免疫 |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中红侧沟茧蜂转录组分析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昆虫 |
2.2.2 昆虫人工饲料 |
2.2.3 转录组样品收集 |
2.2.4 总RNA提取 |
2.2.5 mRNA提取 |
2.2.6 文库构建 |
2.2.7 转录组数据分析 |
2.2.8 转录组数据上传 |
2.3 结果 |
2.3.1 中红侧沟茧蜂转录组数据基本特征 |
2.3.2 差异聚类分析 |
2.3.3 GO功能富集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中红侧沟茧蜂蛋白质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昆虫 |
3.2.2 毒液收集及成分检测 |
3.2.3 棉铃虫血清提取 |
3.2.4 iTRAQ分析 |
3.3 结果 |
3.3.1 毒液蛋白质组分析与鉴定 |
3.3.2 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的蛋白差异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中红侧沟茧蜂Rho1基因序列分析及克隆表达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供试昆虫 |
4.2.2 总RNA提取 |
4.2.3 cDNA的合成 |
4.2.4 序列分析 |
4.2.5 引物设计 |
4.2.6 PCR产物纯化 |
4.2.7 载体构建 |
4.2.8 质粒提取 |
4.2.9 小G蛋白表达与纯化 |
4.2.10 蛋白浓度测定 |
4.2.11 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分析 |
4.3 结果 |
4.3.1 小G蛋白序列分析 |
4.3.2 小G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中红侧沟茧蜂Rho1对卵发育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供试昆虫 |
5.2.2 引物设计 |
5.2.3 双链RNA的合成和注射 |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5.2.5 寄生蜂卵的发育 |
5.2.6 组织蛋白提取 |
5.2.7 20E测定 |
5.2.8 保幼激素测定 |
5.2.9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5.3.2 小G蛋白RNA干扰 |
5.3.3 小G蛋白对中红侧沟茧蜂卵发育的影响 |
5.3.4 小G蛋白对中红侧沟茧蜂激素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中红侧沟茧蜂Rho1抑制寄主棉铃虫的细胞免疫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供试昆虫 |
6.2.2 引物设计 |
6.2.3 细胞吞噬 |
6.2.4 细胞包囊 |
6.2.5 细胞延展 |
6.2.6 酵母双杂交 |
6.2.7 pull-down实验 |
6.3 结果 |
6.3.1 小G蛋白对棉铃虫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6.3.2 小G蛋白对棉铃虫细胞延展和包囊作用的影响 |
6.3.3 小G蛋白与棉铃虫Ha-Dia蛋白的互作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蝇蛹金小蜂毒液组分及其对寄主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果蝇抗寄生蜂免疫防御反应 |
1.1 果蝇抗寄生蜂细胞免疫反应 |
1.2 果蝇抗寄生蜂体液免疫反应 |
1.3 果蝇抗寄生蜂行为免疫反应 |
2 寄生蜂调控寄主果蝇的免疫反应 |
2.1 毒液蛋白对寄主果蝇的免疫调控 |
2.1.1 毒液蛋白的鉴定 |
2.1.2 毒液蛋白对果蝇细胞免疫反应的调控 |
2.1.3 毒液蛋白对果蝇体液免疫反应的调控 |
2.2 VLPs对寄主果蝇的免疫调控 |
2.3 PDVs对寄主果蝇的免疫调控 |
3 本论文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蝇蛹金小蜂调控寄主果蝇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蝇蛹金小蜂的饲养 |
1.2 果蝇的杂交与饲养 |
1.3 毒液蛋白的收集 |
1.4 寄生率测定 |
1.5 果蝇血细胞贴壁能力测定 |
1.6 果蝇血细胞死亡率检测 |
1.7 果蝇血淋巴黑化能力检测 |
1.8 荧光显微镜拍照和LacZ酶活性分析 |
1.9 RNA提取和定量PCR |
1.10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蝇蛹金小蜂调控寄主果蝇的细胞免疫反应 |
2.1.1 蝇蛹金小蜂寄生降低寄主血细胞数量 |
2.1.2 蝇蛹金小蜂粗毒液诱导寄主浆血细胞死亡 |
2.1.3 蝇蛹金小蜂粗毒液影响寄主薄层细胞黏附 |
2.2 蝇蛹金小蜂调控寄主果蝇的体液免疫反应 |
2.2.1 蝇蛹金小蜂粗毒液抑制寄主血淋巴黑化 |
2.2.2 蝇蛹金小蜂寄生激活寄主的Toll、Imd和 Jak/Stat免疫通路 |
3 讨论 |
第三章 蝇蛹金小蜂毒液蛋白组分鉴定和比较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毒腺的收集和总RNA提取 |
1.3 构建毒腺cDNA文库及转录组测序 |
1.4 转录组数据分析 |
1.5 毒液蛋白收集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1.6 毒液蛋白LC-MS/MS质谱鉴定 |
1.7 定量PCR |
1.8 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
1.9 毒液蛋白的比较分析 |
1.10 毒液蛋白数量与寄生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1.11 系统进化分析 |
1.12 数据上传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转录组的毒液蛋白鉴定 |
2.1.1 毒腺和残体转录组分析 |
2.1.2 毒腺高表达Unigenes的功能注释 |
2.2 基于蛋白质组的毒液蛋白鉴定 |
2.3 结合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对毒液蛋白进行鉴定 |
2.4 毒液蛋白编码基因的qPCR验证 |
2.5 毒液蛋白分类 |
2.5.1 水解酶 |
2.5.2 氧化还原酶 |
2.5.3 转移酶 |
2.5.4 蛋白酶抑制剂 |
2.5.5 识别和结合蛋白 |
2.5.6 其他类蛋白 |
2.5.7 功能未知的毒液蛋白 |
2.6 毒液蛋白的比较分析 |
2.7 毒液的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蝇蛹金小蜂毒液钙网蛋白PvCRT调控寄主的细胞免疫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序列和进化分析 |
1.3 毒腺的收集和总RNA提取 |
1.4 cDNA合成和定量PCR |
1.5 基因克隆 |
1.6 PvCRT的异源表达 |
1.7 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检测 |
1.8 免疫印迹 |
1.9 免疫荧光 |
1.10 细菌侵染和果蝇存活率分析 |
1.11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vCRT的序列分析 |
2.2 PvCRT的进化分析 |
2.3 PvCRT的表达模式分析 |
2.4 PvCRT在毒腺中的免疫荧光分析 |
2.5 PvCRT转基因果蝇的构建 |
2.6 PvCRT抑制寄主的包囊反应 |
2.7 PvCRT不影响寄主的抗菌免疫反应 |
3 讨论 |
第五章 蝇蛹金小蜂毒液蛋白PvKazal和 PvUn调控寄主的体液免疫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序列分析 |
1.3 毒腺的收集和总RNA提取 |
1.4 cDNA合成和定量PCR |
1.5 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 |
1.6 免疫印迹 |
1.7 转基因果蝇的构建与异源表达 |
1.8 黑化分析 |
1.9 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
1.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vKazal的功能 |
2.1.1 PvKazal的表达模式及其原核表达 |
2.1.2 PvKazal抑制寄主血淋巴黑化 |
2.1.3 PvKazal转基因果蝇的黑化分析 |
2.2 PvUn的功能 |
2.2.1 PvUn的表达模式及其原核表达 |
2.2.2 PvUn抑制寄主血淋巴黑化 |
2.3 调控寄主三大免疫反应通路的毒液蛋白功能初探 |
3 讨论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寄生蜂调控寄主害虫免疫与发育机理的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因子的多样性 |
2 寄生蜂调控寄主免疫 |
3 寄生蜂调控寄主发育 |
4 结论与展望 |
(8)椰扁甲啮小蜂卵期寄生因子特性及其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寄生蜂的卵期主要免疫抑制因子 |
1.1.1 毒液 |
1.1.2 多分DNA病毒 |
1.1.3 卵巢蛋白等其它卵期免疫抑制因子 |
1.2 寄生蜂寄生后对寄主的免疫调控作用 |
1.2.1 寄生蜂逃避寄主免疫的策略-局部免疫 |
1.2.2 寄生蜂主动抑制寄主免疫的策略-系统免疫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椰扁甲啮小蜂卵表面的保护因子特性及其效能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3 椰扁甲啮小蜂卵巢内PDV的确定 |
2.1.4 椰扁甲啮小蜂蜂卵表保护因子种类 |
2.1.5 椰扁甲啮小蜂卵表面糖蛋白种类的鉴定 |
2.1.6 卵表保护蛋白-类脂细胞膜相关蛋白全长基因的获得 |
2.1.7 类脂细胞膜相关蛋白在不同时期的寄生蜂内表达分布 |
2.1.8 卵表潜在保护蛋白-类脂细胞膜相关蛋白在的免疫效能分析 |
2.1.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椰扁甲啮小蜂卵巢PDV鉴定 |
2.2.2 椰扁甲啮小蜂初产卵寄生因子生化特性分析 |
2.2.3 类脂细胞膜相关蛋白对寄主包囊蜂卵的抵御作用 |
2.3 讨论 |
3 椰扁甲啮小蜂毒器官结构及其毒液蛋白组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2 椰扁甲啮小蜂毒器官外部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 |
3.1.3 椰扁甲啮小蜂毒器官形态结构的发育及蛋白含量的变化 |
3.1.4 毒液蛋白组成及定量分析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椰扁甲啮小蜂毒液器官的形态及结构组成 |
3.2.2 椰扁甲啮小蜂毒器官形态结构的发育及蛋白含量的变化 |
3.2.3 毒液蛋白组成分析 |
3.3 讨论 |
4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及毒液与卵巢液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抑制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配制 |
4.1.2 水椰八角铁甲蛹血细胞类型的鉴定 |
4.1.3 水椰八角铁甲蛹主要免疫血细胞类型鉴定 |
4.1.4 椰扁甲啮小蜂毒液和卵巢液的制备 |
4.1.5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及毒液与卵巢液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血细胞免疫的影响 |
4.1.6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及毒液与卵巢液对水椰八角铁甲蛹体液免疫的影响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椰八角铁甲蛹的血细胞及免疫血细胞类型 |
4.2.2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及毒液与卵巢液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细胞免疫响应 |
4.2.3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及毒液与卵巢液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体液免疫影响 |
4.3 讨论 |
4.3.1 水椰八角铁甲蛹体内的血细胞及免疫血细胞类型 |
4.3.2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及毒液与卵巢液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细胞免疫的影响 |
4.3.3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及毒液与卵巢液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体液免疫的影响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椰扁甲啮小蜂卵表面的寄生因子种类 |
5.1.2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细胞及体液免疫的影响 |
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参会情况 |
致谢 |
(9)白蛾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结构和毒液组分及部分生理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寄生蜂毒器官的研究 |
1.2 寄生蜂毒液对寄主的影响 |
1.2.1 寄生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1.2.2 寄生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
1.2.3 寄生蜂对寄主的麻痹作用 |
1.2.4 寄生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寄生蜂毒液的主要组成成分 |
1.3.1 寄生蜂毒液蛋白质和多肽 |
1.3.2 毒液中的有机化合物和抗菌肽 |
1.4 目的与意义 |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药剂 |
2.1.3 小蜂毒器官的解剖 |
2.1.4 电镜样品制备及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蜂毒器官的形态和组成 |
2.2.2 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 |
2.3 小结 |
第三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对美国白蛾体内部分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药剂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3.2.2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糖原含量的变化 |
3.2.3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海藻糖含量的变化 |
3.2.4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海藻糖酶活力的变化 |
3.2.5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糖类物质含量与海藻糖酶活力变化的关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对寄主美国白蛾细胞免疫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药剂 |
4.1.3 小蜂毒液的收集 |
4.1.4 寄主血淋巴的收集与血细胞的分离 |
4.1.5 寄主血细胞包囊作用的测定及毒液对其影响 |
4.1.6 小蜂毒液对白蛾蛹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4.1.7 计算公式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蛾两种血细胞的外部形态区分 |
4.2.2 白蛾两种血细胞的包囊作用 |
4.2.3 小蜂毒液对白蛾颗粒细胞包囊作用的影响 |
4.2.4 小蜂毒液对白蛾浆血细胞包囊作用的影响 |
4.2.5 小蜂毒液对白蛾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蛋白组分初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药剂 |
5.1.3 小蜂毒液的收集 |
5.1.4 小蜂毒液蛋白含量的测定 |
5.1.5 小蜂毒液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5.1.6 小蜂毒液蛋白的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与序列分析 |
5.1.7 计算公式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小蜂毒液蛋白的含量及分子量 |
5.2.2 小蜂毒液蛋白组分分析 |
5.2.3 小蜂毒液中常见蛋白及其功能的分析 |
5.2.4 小蜂毒液中特殊蛋白及其功能的分析 |
5.2.5 小蜂毒液与其他寄生蜂毒液的差异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小蜂毒器官的组成和超微结构 |
6.1.2 小蜂寄生对白蛾部分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
6.1.3 小蜂毒液对白蛾蛹细胞免疫的影响 |
6.1.4 小蜂毒液蛋白组分与含量及分子量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10)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寄生蜂毒液的生化特性 |
1.2 寄生蜂毒液蛋白组分 |
1.2.1 酶类 |
1.2.2 麻痹素 |
1.2.3 抗菌物质 |
1.2.4 抑制剂 |
1.2.5 其他毒液成分 |
1.3 寄生蜂毒液的生理功能 |
1.3.1 对寄主生长发育的调控 |
1.3.2 对寄主的麻痹作用 |
1.3.3 对寄主体液免疫的调控 |
1.3.4 对寄主细胞免疫的调控 |
1.3.5 毒液的其他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菌种和质粒 |
2.1.3 试剂、试剂盒及工具酶 |
2.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
2.1.5 SDS-PAGE电泳试剂 |
2.1.6 Westernblot主要试剂 |
2.1.7 培养基 |
2.1.8 设备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管氏肿腿蜂和黄粉甲 |
2.2.2 毒液蛋白制备 |
2.2.3 寄生 |
2.2.4 毒液微量注射 |
2.2.5 毒液生理功能 |
2.2.6 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及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 |
2.2.7 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 |
2.2.8 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及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特征 |
2.2.9 毒液基因原核表达 |
2.2.10 毒液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生理功能 |
2.2.11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管氏肿腿蜂毒液的生理功能 |
3.1.1 对寄主的麻痹作用 |
3.1.2 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3 对寄主细胞免疫的影响 |
3.1.4 对寄主体液免疫的影响 |
3.2 金属蛋酶与丝氨酸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
3.3 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及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表达特征 |
3.3.1 金属蛋白酶基因 |
3.3.2 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
3.4 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
3.4.1 金属蛋白酶 |
3.5 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的生理功能 |
3.5.1 对寄主的麻痹作用 |
3.5.2 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5.3 对寄主细胞免疫的影响 |
3.5.4 对寄主体液免疫的影响 |
3.6 管氏肿腿蜂毒液丝氨酸蛋白酶生理功能 |
3.6.1 对寄主的麻痹作用 |
3.6.2 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6.3 对寄主细胞免疫的影响 |
3.6.4 对寄主体液免疫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管氏肿腿蜂毒液生理功能 |
4.1.2 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与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及表达 |
4.1.3 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与丝氨酸蛋白酶生理功能 |
4.2 结论 |
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菜蛾盘绒茧蜂毒液组分鉴定及其对寄主血淋巴糖类化合物的影响[D]. 杨佩. 浙江大学, 2021
- [2]蝶蛹金小蜂对寄主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探索[D]. 王嘉乐. 浙江大学, 2020
-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4]混腔室茧蜂生殖力评价及其调控桑螟免疫反应的研究[D]. 褚杰. 江苏科技大学, 2020
- [5]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小G蛋白Rho1的功能研究[D]. 王瑞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蝇蛹金小蜂毒液组分及其对寄主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D]. 杨磊. 浙江大学, 2020
- [7]寄生蜂调控寄主害虫免疫与发育机理的研究新进展[J]. 叶恭银,胡建,朱家颖,方琦,严智超,王磊.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3)
- [8]椰扁甲啮小蜂卵期寄生因子特性及其对寄主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免疫抑制作用[D]. 孟娥.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3)
- [9]白蛾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结构和毒液组分及部分生理功能[D]. 辛蓓.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10]管氏肿腿蜂毒液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 李丽芳. 西南林业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