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行奇秀——龙泉森林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妹[1](2020)在《基于生态康养的山岳型风景区规划研究 ——以武安白云山风景区为例》文中指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变,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升级。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严重,部分中青年群体也陷入了“亚健康”状态。养老和养生这类产业,在时代推动下面临机遇和挑战,康养产业的发展进程进而被推动。因此旅游成为了一种娱乐方式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其康养的显着作用,旅游业随之迅猛发展,风景区的建设活动也得到高速开展,其中山岳型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拥有鲜明自然环境特征的山岳型风景区,如何使山岳型风景区建设中可以既可以展现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特色,又能够发挥生态康养作用,是山岳型风景区开发的重点。论文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阐述,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生态康养、山岳型风景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生态康养“六度理论”、五感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其次对生态康养和山岳型风景区分别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探寻生态康养与山岳型风景区的关系。通过对案例的梳理,最后得出风景区对生态康养产业建设的作用以及生态康养相关理论对风景区规划的指导作用,为下文提出规划策略做支撑。再次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从生态康养的角度,提出了山岳型风景区规划原则与策略。最后以武安白云山风景区规划的实践为例,通过对场地的调研和分析,对基地及周边景区竞合分析梳理,有机地将生态康养相关理论运用到规划当中,打造成集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生态观光、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区。同时,在实践中又能发现问题来不断完善生态康养理论体系。本文是面向山岳型风景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理论梳理、案例分析、策略生成等研究过程,提出了基于生态康养的山岳型风景区规划策略,并以武安白云山风景区规划为例进行实践。以期为山岳型风景区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提供规划理论。
王立新[2](2020)在《革命旧址类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文中认为革命旧址是指近代以来见证我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反映革命文化的遗址、遗迹和纪念建筑。作为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它见证了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历程中的英勇斗争,是革命遗产中最具有历史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2019)》等文件,以改善革命旧址的保护状况,但革命旧址的保护与利用仍不容乐观,尤其是乡村地区的革命旧址。由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革命旧址绝大部分分布在乡村地区且分布分散,这对革命旧址的资料统计、保护修缮、旅游资源整合等带来不便。基层村委会和乡村居民对革命旧址的保护意识不足、专业知识缺乏再加上城镇化建设对乡村环境风貌的改变等造成革命旧址损坏现象严重,面临消失的危险。与此同时,革命旧址利用方式单一,旅游开发同质化严重,仅靠单一旧址资源单打独斗,没能发挥各所在乡村的资源特色,经济效益低下。如何对革命旧址所在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找到一条因地制宜的,既能发挥革命旧址价值,又能体现所在乡村资源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是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系统论、比较优势理论、协同发展理论,并参考32位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建立起革命旧址类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选择晋察冀边区首府、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河北省阜平县进行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得出阜平县13个乡镇的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得分,并运用SPS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进行阐述,对国内外有关革命旧址旅游、乡村红色旅游、旅游发展潜力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解释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2)将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划分为革命旧址资源潜力、展示利用教育潜力、环境协同支撑潜力3个项目层,旧址本体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陈列展示水平、教育传播水平、环境资源价值、经济支撑水平、设施服务水平7个因子层和22个指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通过专家打分最终得出各相关因子的权重,进而构建起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3)利用得出的评价模型对阜平县13个乡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各乡镇旅游发展潜力测评结果,并使用聚类分析法按照旅游发展潜力将这13个乡镇划分为3类。研究结果表明:从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来看,较强类普遍存在革命旧址本体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陈列展示设施较为齐全等特征,环境协同支撑能力强,集中体现了革命历史与太行山区自然人文特色的融合,是革命旧址类乡村的优秀代表;旅游发展潜力一般的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相对于本区域内革命旧址遗存价值显得更为突出,知名景区对革命旧址旅游的带动能力强;而旅游发展潜力较弱的乡村,则在革命旧址资源、展示利用、环境协同等方面基础都很薄弱,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革命旧址本体价值低、历史环境风貌保存不完整、无展示陈列设施、知名度低、乡村旅游资源较少、革命旧址旅游开发基础薄弱等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整体策略和分类策略,以期对革命旧址类乡村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柴小森[3](2019)在《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规划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假日增多,户外游憩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亟需要一个满足身心需求,创造人们活动所需空间的载体。森林步道作为一个载体出现,提供人们一个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太行山又名五指山、女娲山,地区人口数量大,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km,途径1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公园、1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穿越佛教圣地五台山、抗日战争要地等中华地标,极具国家代表性。太行山河南段森林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发展森林步道,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带动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掌握了国内外步道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同时对研究地太行山河南段的自然、社会、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纳。结合以上理论和实践结果,对太行山森林步道进行初步规划,论文结论如下:(1)通过对太行山相关文献研究以及借鉴国外步道经验,我国步道在建设也当保持对森林步道的荒野性、连续性、重规划、精线路、低建设等原则;(2)太行山河南段自南向北主要依次分布在济源、焦作、新乡、鹤壁和安阳5个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达44%,动植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更是丰富多样,有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高到20个,每年吸引游客之多,且交通四通八达,现存遗址古道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森林徒步旅游;(3)设计调查问卷指标体系,包含一个一级指标,五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并通过信度效度分析确认其可信度,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得出“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线路对人文遗迹的保护”、“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标识牌”这5个指标在步道建设方面更加重要,从而对步道规划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4)结合实地踏查,确立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的大致走向,规划出主线路约280公里,确实关键控制点12个,支线23条,总距离220公里,其中环线5条,穿越(放射)线路6条,其中济源市4条,焦作市7条,新乡市5条,安阳市6条;(5)对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设施的保障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教育系统和外围系统等5大系统进行了规划,需标识牌约200个、庇护所25个、露营地20个、补给点40个;项目投资总额不大,步道建成后有利于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推进森林生态建设。
周博[4](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指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谢官宏[5](2018)在《吉安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地理位置上属江西省中部,境域以西为罗霄山脉,赣江自南向北流经吉安,资源富饶。目前,吉安市古代园林作为江西园林体系的重要分支,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较少,为了完善江西园林体系,传承和发扬吉安地域文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归纳、实地调研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梳理吉安古代园林发展脉络,厘清各时代吉安的园林类型、典型代表及其造园特色。通过对相关古籍及地方文献等资料的甄别与搜集,结合实地调研的成果。吉安古代园林可分为6个时期:1、先秦至两汉:为萌芽期,两汉时出现了早期的台与观。功能以祈求风调雨顺,瞻仰帝王恩德为主;2、魏晋南北朝:为初始期,佛教传入吉安后,佛学、道学文化主导吉安,此时期以寺观园林为主导;3、隋唐五代:为转折期,安史之乱导致的北人南迁客观上为吉安的发展带来了新生血液。同时儒学传入吉安,吉安书院文化萌芽,此时期园林类型有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4、两宋:为全盛期,宋金战争使吉安成为文化的集中地。吉安儒学之风大兴,园林的类型在多种类型文化交融下得到空前的提高。此时期新增的园林类型有私家园林、书院园林、官署园林、祠堂园林等;5、元明两代:为成熟期,明时吉安的造园活动达到第二个高潮,人口过载的社会大环境下,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在吉安萌发——会馆园林;6、清朝:造园技艺已达集大成时期,在原有丰富的园林类型基础上,许多带有园林特征的古村落发展已成规模,并产生了其他园林形式。吉安古代园林在深厚庐陵文化影响下形成了8种园林类型,分别是书院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官署园林、祠堂园林、会馆园林及其他园林。其中寺观园林在吉安出现的时间较早,并在吉安古代园林的沿革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书院园林和私家园林则在两宋时期异军突起,代表着吉安古代园林全盛期的到来。吉安市古代园林特色主要体现在浓厚文化底蕴熏陶下地负海涵的造园思想、别出心裁的造园手法以及情景交融的诗画意境等三个方面。吉安古代园林造园思想由庐陵文化所主导,而庐陵文化是吉安地区在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多元性文化,是书院文化、隐逸文化、佛学文化、道学文化、宗族文化、风水堪舆等文化的融合,而多种文化的交叉又是吉安园林形成不同风格的催化剂。从造园手法上来说,吉安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为古代园林的造园选址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部分园林在植物的配置和种植方式上有其特殊考虑,个别园林则在建筑空间布局方面独具特色。园林意境上,吉安大部分园林建置都伴随着诗画的活动,如吉水东园、永丰山光楼、龙泉砥英书院等等,这体现出诗画同园林互为交融,二者相得益彰。
石润宏[6](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认为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冯永星[7](2014)在《长治市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产业,被誉为最绿色、最综合、最可持续的第三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加速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长治市,作为山西省的一座资源经济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脆弱、产业单一等多方面发展瓶颈,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考验。与此同时,长治市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2010年底,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这也为长治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政策利好,可见,长治市大力发展旅游业面临客观需要和绝佳机遇。做好旅游规划是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制定好、落实好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才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正确道路,从而推动长治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研究的:首先,在掌握长治市丰富旅游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然后,结合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重点是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理论,分析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长处和制约因素,从而,以整合优势、突破制约的角度,多方面为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希望对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旅游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吕子健[8](2013)在《太行山大峡谷:奇雄秀美绝世立》文中提出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壶关县东南部,占地面积187平方公里。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共同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丰富的旅游资源。太行山大峡谷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美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峡谷、国家4A级景区、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首届理事单位等荣誉。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石的国
张丹丹[9](2012)在《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地理学分析》文中提出誉称是古今常用称谓,又叫美称、雅称,是很多事物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人和事物的赞誉性的称谓。中国名胜誉称乃是对中国旅游名胜景区的赞誉性、赞美性的称谓;它或明或暗的对景区起到渲染的作用,凸显了中国旅游名胜景区的特点、地位、作用和影响,给人们以感染与兴趣,对旅游出行起到导向、强化、存证的作用。我国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厚,与之相对应的名胜誉称也不胜枚举。名胜誉称作为称谓的诸多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扎根于各个名胜景点之林。旅游名胜誉称具有活泼、明快地修饰色彩,恰到好处的突出了该名胜誉称的突出特点、功用或吸引人之处。名胜誉称的出现和在景区中大量使用,使一大批名胜景区有了新颖别致的替身,为名胜景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全文可分为绪论、主题和结语三部分。主题部分包括:第二章,中国名胜誉称的统计结果与分析,主要通过对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名胜誉称的总数及在各个省域的分布情况,以及在各个省域名胜誉称数与名胜景区的数目关系;第三章,中国名胜誉称类型,本节根据景区的组成要素,将名胜誉称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并分别对这两大类做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构词方法与特点,此部分是本文论述的一个重点,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誉称就行分类,得出誉称只要所用的构词方法和用词规律、特点,以及各类誉称所占比重,得出人们在对景区命名时主要采用的修辞格;第五章,中国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地和旅游者,通过介绍旅游名胜誉称对旅游地和旅游者的影响,让人们重视在景区开发过程中给景区的誉称。
王素艳[10](2011)在《安阳市石板岩乡旅游规划模式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开发的一大热点。我国旅游规划由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形象导向和产品导向逐步向综合导向转化,旅游规划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旅游开发具有投资大、风险高的特点,并涉及社会、文化、经济、自然、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依赖于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和科学系统的旅游规划。安阳市石板岩乡是我国豫北地区具有旅游资源的乡镇。从景观形态学及旅游区规划的角度来看,石板岩乡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悠久,具备一定旅游资源及开发潜质。在全国旅游热的背景下,石板岩乡曾做过局部的景观规划,但是,由于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目标不明确、建设资金没有落实等因素,最终未能实施。目前,石板岩乡存在着旅游资源挖掘不够、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接待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明确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石板岩乡做出系统的旅游规划。笔者通过现场勘察,在深入调查石板岩乡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不同学科知名学者专家的观点,吸纳国际着名旅游专家的理论总结,吸取并借鉴国内成功案例及规划模式,提出了系统的旅游规划构想及其建设发展“41523”模式,即分析旅游资源特殊性、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市场竞争四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确定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做好旅游区空间布局、资源保护与培育、居民(居民点)社会调控和发展引导、旅游环境形象建构、旅游产品营销宣传五个方面的策划规划;构建旅游支撑与保障两大体系;评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及影响。对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大胆构想,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的角度。由政府主导,明确发展目标,筹集资金,加大对外宣传;第二,规划师的角度。规划师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野和高度,把握总体规划并实施旅游区专项规划,从旅游供给方和市场需求方进行全面考虑;第三,居民和游客的角度。提倡公众参与,使人们了解并保护旅游资源,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二、太行奇秀——龙泉森林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行奇秀——龙泉森林公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康养的山岳型风景区规划研究 ——以武安白云山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生态康养的理解 |
2.1.2 风景区的理解 |
2.1.3 山岳型风景区 |
2.2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相关研究 |
2.2.1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特征和类型 |
2.2.2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作用 |
2.2.3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发展趋势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生态康养“六度理论” |
2.3.2 五感理论 |
2.3.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3.4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3.5 景观美学理论及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态康养与山岳型风景区关系分析研究 |
3.1 生态康养案例分析 |
3.1.1 泰国奇瓦颂度假村 |
3.1.2 遂宁中华养生谷旅游度假区 |
3.1.3 瑞士Arosa森林健康中心 |
3.1.4 日本石川 |
3.2 山岳型风景区案例分析 |
3.2.1 浙江莫干山风景区 |
3.2.2 江西庐山风景区 |
3.2.3 四川峨眉山风景区 |
3.2.4 广东西樵山风景区 |
3.3 生态康养与风景区关系探寻 |
4 基于生态康养的山岳型风景区规划策略研究 |
4.1 规划构思的思考 |
4.1.1 以文化为魂 |
4.1.2 以休闲为体 |
4.1.3 以生态为本 |
4.2 规划原则的指导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人文性原则 |
4.2.3 因地制宜和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
4.2.4 功能性和经济性原则 |
4.3 生态康养要素的提炼 |
4.3.1 自然空间环境 |
4.3.2 自然风水环境 |
4.3.3 建筑选址 |
4.3.4 景观节点 |
4.4 规划要素的融合 |
4.4.1 景区总体布局和自然环境相融合 |
4.4.2 道路规划与自然人文景观相融合 |
4.4.3 基址选择与风景区康养相融合 |
4.4.4 建筑与山岳地形融合 |
4.4.5 保留遗址物质文化并加以保护 |
4.4.6 宗教文化场景的挖掘和展现 |
4.4.7 生态康养植物景观的营造 |
5 基于生态康养的武安白云山风景区规划实践 |
5.1 项目区位 |
5.2 规划依据 |
5.2.1 法律法规 |
5.2.2 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
5.2.3 相关政策及规划文件 |
5.3 场地现状调研 |
5.3.1 基地现状 |
5.3.2 周边景观竞合分析 |
5.4 白云山资源要素提取 |
5.5 规划总则 |
5.5.1 总体规划理念 |
5.5.2 总体规划思路 |
5.6 总体规划 |
5.6.1 总体布局 |
5.6.2 分区规划 |
5.6.3 分区各论 |
5.7 专项规划 |
5.7.1 康养设施规划 |
5.7.2 交通体系规划 |
5.7.3 白云山景点规划 |
5.7.4 白云山康养项目规划 |
5.7.5 植物景观规划 |
5.7.6 白云山竖向规划 |
5.7.7 白云山生态康养五感景点规划 |
5.7.8 白云山“六度”提升规划 |
5.7.9 智慧风景区康养系统规划 |
5.7.10 环境容量规划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革命旧址类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高度重视革命旧址的保护与利用 |
1.1.2 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是实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助力 |
1.1.3 革命旧址类乡村资源利用和旅游发展不容乐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战争遗址的法律保护 |
2.1.2 战争遗址的旅游发展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 |
2.2.2 旅游发展潜力研究 |
2.3 已有研究不足之处 |
2.4 相关概念 |
2.4.1 革命旧址类乡村 |
2.4.2 旅游发展潜力 |
2.5 基础理论 |
2.5.1 旅游系统论 |
2.5.2 比较优势理论 |
2.5.3 协同发展理论 |
3 革命旧址类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思路 |
3.2 评价原则 |
3.2.1 保护优先原则 |
3.2.2 有效利用原则 |
3.2.3 环境协同原则 |
3.2.4 客观定量原则 |
3.3 评价方法 |
3.4 评价体系建立 |
3.4.1 革命旧址资源潜力 |
3.4.2 展示利用教育潜力 |
3.4.3 环境协同支撑潜力 |
3.4.4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5 指标权重确定 |
3.5.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3.5.2 指标权重确定的结果 |
3.6 评价指标赋值 |
3.7 评价结果确定方法 |
4 阜平县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实证研究 |
4.1 阜平县概况 |
4.2 旅游资源禀赋 |
4.2.1 革命旧址资源得天独厚 |
4.2.2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
4.2.3 文化旅游资源源远流长 |
4.3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
4.3.1 指标数据来源 |
4.3.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4 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分类 |
4.4.1 评价结果 |
4.4.2 潜力分类 |
4.5 旅游发展潜力分析 |
4.5.1 发展潜力较强类 |
4.5.2 发展潜力一般类 |
4.5.3 发展潜力较弱类 |
5 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策略 |
5.1 整体旅游发展策略 |
5.1.1 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景区合作 |
5.1.2 提升陈列展示,加强教育传播 |
5.1.3 促进协同发展,提升支撑潜力 |
5.2 分类旅游发展策略 |
5.2.1 发展潜力较强类 |
5.2.2 发展潜力一般类 |
5.2.3 发展潜力较弱类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构建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 |
6.1.2 对阜平县的革命旧址类乡村进行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
6.1.3 提出革命旧址类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提升策略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规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徒步运动研究 |
1.1.1 徒步相关定义 |
1.1.2 徒步价值研究 |
1.1.3 徒步运动的发展 |
1.1.4 森林徒步的现状 |
1.2 步道建设研究进展 |
1.2.1 步道相关定义 |
1.2.2 步道规划研究 |
1.2.3 国内外森林步道建设现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太行山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3.2.2 太行山森林步道问卷调查 |
3.2.3 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相关资料调查 |
3.2.4 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走访调查 |
3.2.5 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规划原则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太行山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4.1.1 太行山研究文献的数量分析 |
4.1.2 布拉德福曲线 |
4.1.3 核心作者确定 |
4.1.4 文献来源期刊分析 |
4.1.5 文献来源机构分析 |
4.1.6 关键词共现网络 |
4.2 国内外步道建设案例分析 |
4.2.1 国外案例分析 |
4.2.2 国内案例分析 |
4.3 太行山河南段自然、社会、旅游资源分析 |
4.3.1 太行山河南段自然资源 |
4.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4.3.3 交通情况 |
4.3.4 旅游资源 |
4.3.5 现存步道资源 |
4.4 森林步道游客问卷调查 |
4.4.1 问卷调查设计 |
4.4.2 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分析 |
4.4.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数据分析 |
4.4.4 问卷结果的因子分析 |
4.5 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线路规划 |
4.5.1 线路规划 |
4.5.2 线路分析 |
4.6 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附属设施规划 |
4.6.1 保障系统规划 |
4.6.2 服务系统规划 |
4.6.3 景观系统规划 |
4.6.4 教育系统规划 |
4.6.5 外围系统规划 |
4.7 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建设可行性分析 |
4.7.1 政策可行性 |
4.7.2 环境可行性 |
4.7.3 经济可行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4)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上篇:游兴 |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
一、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
一、考察旅行 |
二、公务旅行 |
三、返乡探亲 |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
本章小结 |
中篇:游踪 |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
本章小结 |
下篇:游观 |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
二、医治“都市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
二、“挽救经济国难” |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吉安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中国古代园林研究动态 |
1.3.2 吉安古代园林研究动态 |
1.3.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吉安古代变迁及园林环境 |
2.1 吉安地理自然环境 |
2.1.1 山水环境 |
2.1.2 气候植被条件 |
2.2 古代吉安历史沿革 |
2.3 文化环境总述 |
3 吉安市古代园林类型及园林历史分期界定 |
3.1 我国古代园林的类型与发展 |
3.1.1 中国古代园林类型 |
3.1.2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阶段 |
3.2 吉安市古代园林的类型与发展 |
3.2.1 吉安市古代园林类型 |
3.2.2 吉安市古代园林发展阶段 |
4 先秦至两汉的吉安园林 |
4.1 历史背景 |
4.1.1 隶属沿革——庐陵的开化与始立 |
4.1.2 自然环境——山河兢秀、地大物博 |
4.1.3 经济环境——南方繁荣的沃土 |
4.1.4 文化环境——巫鬼信仰与道教的萌芽 |
4.2 吉安园林的雏形 |
4.2.1 粤王台 |
4.2.2 玉梁观 |
4.3 小结 |
5 魏晋南北朝的吉安园林 |
5.1 历史背景 |
5.1.1 隶属沿革——庐陵郡确立永新始建县 |
5.1.2 经济环境——战乱中经济的短暂繁荣 |
5.1.3 文化环境——儒、道的传承与佛教的初兴 |
5.2 寺观园林方兴未艾 |
5.2.1 南塔寺 |
5.2.2 新修寺 |
5.2.3 葛仙岩 |
5.2.4 崇元观 |
5.3 小结 |
6 隋唐五代的吉安园林 |
6.1 历史背景 |
6.1.1 隶属沿革——吉水、龙泉的始立 |
6.1.2 经济环境——河海清宴下的经济复兴 |
6.1.3 文化环境——佛、道的兴盛与书院的开端 |
6.2 寺观园林的兴盛 |
6.2.1 安隐寺 |
6.2.2 能仁寺 |
6.2.3 天长寺 |
6.2.4 梅仙观 |
6.2.5 清潭集虚观 |
6.3 公共园林的萌发 |
6.3.1 捣石 |
6.3.2 琴亭 |
6.4 小结 |
7 两宋时期的吉安园林 |
7.1 历史背景 |
7.1.1 隶属沿革——永丰、万安的始立 |
7.1.2 经济环境——技术的革新与经济的繁荣 |
7.1.3 文化环境——书院文化的蓬勃发展 |
7.2 私家园林的兴起 |
7.2.1 东园 |
7.2.2 生春翰墨之隙斋 |
7.2.3 晋侃读书台 |
7.2.4 戏鱼堂 |
7.3 书院园林如日方升 |
7.3.1 白鹭洲书院 |
7.3.2 竹园书院 |
7.3.3 柳溪书院 |
7.3.4 云津书院 |
7.3.5 永丰先师庙 |
7.3.6 龙泉文昌庙 |
7.4 寺观园林的繁荣 |
7.4.1 净居寺 |
7.4.2 能仁寺 |
7.4.3 承天宫 |
7.4.4 泰霄观 |
7.4.5 清潭集虚观 |
7.4.6 清都观 |
7.5 公共园林的兴盛 |
7.5.1 武陵泷 |
7.5.2 明秀楼 |
7.5.3 秋月寒江亭 |
7.6 官署园林崭露头角 |
7.6.1 龙泉县署 |
7.6.2 山光楼 |
7.6.3 快阁 |
7.7 祠堂园林逐渐诞生 |
7.7.1 西阳宫 |
7.8 小结 |
8 元明时期的吉安园林 |
8.1 历史背景 |
8.1.1 隶属沿革——吉安之名初立峡江县始立 |
8.1.2 经济环境——过剩人口促成的农商共兴 |
8.1.3 文化环境——理学的繁荣与心学的初兴 |
8.2 私家园林的繁荣 |
8.2.1 山间明月楼 |
8.2.2 春浮园 |
8.2.3 南秀轩 |
8.2.4 北园 |
8.2.5 刘氏废园 |
8.2.6 映雪斋 |
8.3 书院园林欣欣向荣 |
8.3.1 白鹭洲书院 |
8.3.2 云津书院 |
8.3.3 盘窝书院 |
8.3.4 观澜书院 |
8.3.5 学古楼 |
8.3.6 正学书院 |
8.4 寺观园林艰难发展 |
8.4.1 净居寺 |
8.4.2 浮玉阁 |
8.4.3 清泉庵 |
8.4.4 承天宫 |
8.4.5 端威观 |
8.4.6 泰霄观 |
8.5 人文化公共园林的浮现 |
8.5.1 吉水城隍庙 |
8.5.2 流觞曲水石 |
8.5.3 明秀楼 |
8.6 官署园林的衰微 |
8.6.1 独坐轩 |
8.7 会馆园林的兴起 |
8.7.1 青原会馆 |
8.7.2 西原会馆 |
8.8 祠堂园林的发展 |
8.8.1 富田村诚敬堂 |
8.9 小结 |
9 清时期的吉安园林 |
9.1 历史背景 |
9.1.1 隶属沿革 |
9.1.2 经济环境——战火中重创的吉安经济 |
9.1.3 文化环境——重重枷锁下的文化艰难发展 |
9.2 私家园林的式微 |
9.2.1 中书第活秀园 |
9.3 书院园林的稳步发展 |
9.3.1 白鹭洲书院 |
9.3.2 笥峰书院 |
9.3.3 五峰书院 |
9.3.4 石阳书院 |
9.3.5 砥英书院 |
9.3.6 观澜书院 |
9.4 寺观园林先兴后衰 |
9.4.1 净居寺 |
9.4.2 永寿禅院 |
9.4.3 圆觉寺 |
9.4.4 愚山庵 |
9.4.5 东山寺 |
9.4.6 百华寺 |
9.4.7 狮山寺 |
9.5 官署园林逐渐复兴 |
9.5.1 龙泉县署 |
9.5.2 峡署 |
9.5.3 儒学训导署 |
9.5.4 安福考棚 |
9.6 公共园林的兴盛 |
9.6.1 银山 |
9.6.2 环秀亭 |
9.6.3 龙神庙 |
9.6.4 宝阳楼 |
9.6.5 清芬楼 |
9.7 会馆园林 |
9.7.1 龙泉会馆 |
9.8 祠堂园林的日趋成熟 |
9.8.1 正亮堂 |
9.9 其他园林 |
9.9.1 钓源古村 |
9.9.2 渼陂古村 |
9.9.3 燕坊古村 |
9.10 小结 |
10 吉安古代园林地方特色探研 |
10.1 庐陵文化影响的园林形式 |
10.2 文化交织导致的园林属性转变 |
10.3 理学与心学共同影响的造园思想 |
10.3.1 理学教化下的书院营建 |
10.3.2 后起之秀的心学书院 |
10.4 复杂地貌下产生的各类园林 |
10.5 个性化的园林建置 |
10.5.1 匠心独运的书院选址 |
10.5.2 别具一格的种植方式 |
10.5.3 情有独钟的植物选择 |
10.5.4 独具特色的建筑布局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11.2 需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吉安市古代园林年表说明 |
附录二 :杨万里交游考 |
附录三 :明·萧士玮·春浮园记 |
附录四 :明·解缙·清潭集虚观记 |
附录五 :吉水杨氏南园记 |
附录六 :明·周忱·西园菊隐记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一、道观的情况 |
三、寺院的情况 |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
二、知名景观考述 |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
一、荒野的风景 |
二、荒野寻绿 |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
征引文献目录 |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
全文图版 |
后记 |
(7)长治市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访谈法 |
1.2.3 实地调研法 |
1.2.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2.5 系统分析法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研究现状 |
1.3.2 问题的提出 |
1.3.3 建议与对策 |
第二章 旅游业释义及其发展规划理论 |
2.1 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
2.1.1 旅游产业的概念 |
2.1.2 旅游产业的特点 |
2.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2.2.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2.2.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2.3 市级旅游规划理论 |
2.3.1 市级旅游规划的概念及特点 |
2.3.2 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设定与战略选择 |
2.3.3 市域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 |
2.3.4 市域旅游产业布局 |
2.3.5 市域旅游产品优化 |
第三章 长治市旅游资源及客源分析 |
3.1 长治市概况 |
3.2 长治市重点旅游资源分类介绍 |
3.2.1 太行峡谷 |
3.2.2 红色革命 |
3.2.3 古建遗风 |
3.2.4 山水生态 |
3.3 长治旅游业的客源分析 |
第四章 长治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长治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4.2 长治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旅游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 |
4.2.2 旅游产业定位方向等关键问题还不清晰 |
4.2.3 缺乏精品景区、没有全国闻名的景区 |
4.2.4 旅游运营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
4.3 长治旅游业的SWOT分析 |
第五章 长治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建议 |
5.1 长治旅游业的定位建议 |
5.2 长治旅游业的布局建议 |
5.2.1 太行峡谷旅游带 |
5.2.2 太行水乡旅游带 |
5.2.3 红色太行旅游带 |
5.2.4 绿色太岳旅游带 |
5.2.5 其他主题旅游带 |
5.3 长治旅游业形象及营销建议 |
5.3.1 旅游形象设计 |
5.3.2 营销策略方法 |
5.4 长治旅游业的配套保障建议 |
5.4.1、旅游基础设施 |
5.4.2、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
5.4.3、组织和体制建设 |
5.4.4、人才建设 |
5.4.5、生态环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地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资料来源与说明 |
2 中国名胜誉称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1 名胜誉称总数与各省域数量 |
2.2 各省域名胜总数及誉称数的比较 |
3 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类型 |
3.1 自然类名胜誉称类型 |
3.2 人文类名胜誉称类型 |
4 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构词方法与用词特点 |
4.1 旅游名胜誉称的构词方法 |
4.2 旅游名胜誉称的用词特点 |
5 中国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地和旅游者 |
5.1 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地 |
5.2 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者 |
5.2.1 旅游者对名胜誉称命名的影响 |
5.2.2 旅游者价值观对名胜誉称影响 |
6 结语与启示 |
6.1 结语 |
6.2 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安阳市石板岩乡旅游规划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和背景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旅游规划相关研究 |
1.2.2 国内旅游规划相关研究 |
1.2.2.1 不同学科对旅游规划的研究 |
1.2.2.2 不同导向型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范围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石板岩乡调查及模式探讨 |
2.1 旅游宏观背景环境 |
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1.2 自然环境 |
2.1.3 历史人文环境 |
2.1.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1.4.1 经济发展状况 |
2.1.4.2 旅游发展概况 |
2.1.5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
2.1.5.1 旅游接待设施 |
2.1.5.2 旅游中介机构 |
2.1.6 旅游产业经营现状 |
2.2 石板岩乡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 |
2.2.1 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提出 |
2.2.2 系统规划建设思想的提出 |
2.3 旅游发展规划模式探讨 |
2.3.1 典型案例及借鉴 |
2.3.1.1 生态休闲模式 |
2.3.1.2 民俗观光模式 |
2.3.1.3 娱乐体验模式 |
2.3.1.4 依托发展模式 |
2.3.2 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模式 |
2.3.2.1 做好四大基本分析 |
2.3.2.2 确定一个发展目标 |
2.3.2.3 搞好五个重点规划 |
2.3.2.4 构建两大重要体系 |
2.3.2.5 评估三个重要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板岩乡旅游规划因素分析 |
3.1 旅游资源的调查结果 |
3.2 旅游规划相关因素分析 |
3.2.1 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分析 |
3.2.1.1 自然生态景观特征 |
3.2.1.2 历史人文景观特征 |
3.2.2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
3.2.2.1 整体评价 |
3.2.2.2 分级评价 |
3.2.3 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3.2.3.1 发展优势与劣势 |
3.2.3.2 发展机遇与威胁 |
3.2.4 客源市场分析 |
3.2.4.1 客源市场现状 |
3.2.4.2 客源市场目标定位 |
3.2.4.3 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
3.3 旅游市场定位及发展目标 |
3.3.1 旅游市场定位 |
3.3.2 旅游发展目标 |
3.3.2.1 总体目标 |
3.3.2.2 资源保护目标 |
3.3.2.3 分期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板岩乡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构想 |
4.1 区域空间布局与项目建设规划 |
4.1.1 职能结构及组成 |
4.1.2 旅游区域空间布局 |
4.1.3 区域项目建设规划 |
4.1.4 分期开发的旅游资源 |
4.1.4.1 优先开发的旅游资源概况 |
4.1.4.2 优先开发的旅游资源细目 |
4.2 资源保护与培育规划 |
4.2.1 分区分类保护规划 |
4.2.2 专项保护规划 |
4.3 居民社会调控及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
4.3.1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
4.3.1.1 调控原则 |
4.3.1.2 调控类型 |
4.3.1.3 规划建设要求 |
4.3.2 石板岩(集)镇区发展引导建议 |
4.3.3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
4.3.3.1 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4.3.3.2 规划指导思想确定 |
4.3.3.3 旅游发展规划与布局 |
4.3.3.4 农业发展与布局 |
4.3.3.5 产业发展管制措施 |
4.4 旅游形象及营销规划 |
4.4.1 旅游形象策划 |
4.4.2 旅游营销规划 |
4.5 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
4.5.1 旅游产品的开发 |
4.5.1.1 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 |
4.5.2 旅游线路的组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板岩乡旅游规划系统构建及实施影响评估 |
5.1 旅游支撑与保障系统的构建 |
5.1.1 旅游支撑体系 |
5.1.1.1 道路交通规划 |
5.1.1.2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5.1.2 旅游保障体系 |
5.1.2.1 加强管理 |
5.1.2.2 政策制定及法规建设 |
5.2 规划实施对石板岩乡的影响评估 |
5.2.1 经济影响 |
5.2.1.1 旅游收入预测 |
5.2.1.2 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
5.2.2 社会文化影响 |
5.2.2.1 正面影响 |
5.2.2.2 负面影响 |
5.2.2.3 应对措施 |
5.2.3 环境影响 |
5.2.3.1 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及破坏 |
5.2.3.2 应对措施 |
5.3 规划实施的其它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1.1 探讨和取得的成果 |
6.2 课题研究的总结性建议 |
6.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
附录B 本论文重要图纸集 |
四、太行奇秀——龙泉森林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康养的山岳型风景区规划研究 ——以武安白云山风景区为例[D]. 张梦妹.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2]革命旧址类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D]. 王立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太行山河南段森林步道规划初步研究[D]. 柴小森.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4]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吉安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谢官宏.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6]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长治市旅游业发展研究[D]. 冯永星.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5)
- [8]太行山大峡谷:奇雄秀美绝世立[J]. 吕子健. 旅游时代, 2013(11)
- [9]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地理学分析[D]. 张丹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2(08)
- [10]安阳市石板岩乡旅游规划模式探讨[D]. 王素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