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革深圳市委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新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马志鹏[1](2020)在《上海:参政议政,我们这样做》文中指出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实践中最具发挥空间的基本职能。其工作效果,也是参政党价值的重要体现。万鄂湘主席多次强调,"参政议政是民革第一要务",民革要"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民革上海市委会深刻认识参政议政工作重要性,深入落实万主席指示精神,认真谋划参政议政"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重点领域,结合自身实际,持续深耕,积极探索,推动参政议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范宏云[2](2020)在《深圳经济特区40年统一战线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深圳市统一战线经历了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等四个大的历史阶段。深圳统一战线起步晚,发展快,历经40年,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统战大市"。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统一战线力争在各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当好统一战线的先行示范。
孙曈[3](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方方[4](2020)在《着眼宏观大局,助力地方发展——民革杭州市委会参与市政协全会建议案记略》文中提出"市政协全体会议建议案(以下简称全会建议案),是根据涉及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集体提案,经市政协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以政协杭州市委员会名义向中共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议案。"所以,市政协全会建议案具有提案层次高、代表性强、办理规格高、办理成效大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杭州市政协从2013年十届二次会议开始设立全会建议案,作为政协履职的新形式和议政建言的新方式,甫一推出便得到了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别
陶晶[5](2019)在《民主党派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分析 ——以宜春市为例》文中提出公共政策影响着我国每个公民,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定、出台前民众的声音是否传达至决策者,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质量与实施效果。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性质的参政党,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在中共领导下参加政治协商。民主党派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保障,参加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重要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因此,可以说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过程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密不可分。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发挥其自身优势的要求,能为决策层带去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有助于提高执政党决策质效。本文以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和民主党派参政制定的传统为背景,阐明研究意义,逐项说明我国民主党派参政制定的路径、方式及所产生的意义作用。然后以2015年-2018年宜春民主党派参与的实践为研究入口,由宜春市民主党派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困境展开探讨,深入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促进民主党派参政制定的可行性路径。本文以公共政策理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及我国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最终提出建立外部工作体系、提升民主党派社会影响力及凝聚民主党派合力共三条提升路径,希望能为市级民主党派参政制定提供帮助。
杨宇[6](2019)在《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①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②,并要将此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此,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对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主党派作为“同心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习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新时代各民主党派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中共十九大会议精神并加以贯彻和落实,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要将自身的思想和行动相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深化历史传统教育,丰富政治交接时代内涵。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同心圆”。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的网络化和全球化致使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政治制度及政党制度,对我国的各项事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这便要求我们要提高警惕,对其不良思想及社会思潮要加以高度重视,防范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及我国各民主党派产生的不良影响。深入研究及大力推进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培育,不仅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共识培育,民主党派自身如何开展其成员政治共识培育,民主党派如何达到政治共识培育的目标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研究进行了多学科辨析,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中心,将政治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理论及方法综合运用到论文的相关研究分析中,动态研究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渊源、历史沿革;认真梳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核心内容、主要特征与基本原则;深刻总结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成就及经验;针对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22.0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140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把握了当前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状况及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相关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现实问题及成因;结合十八大、十九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方面深入探索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策略。第一章首先对政治共识及政治共识培育等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分析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涵,阐明了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关系。之后又对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为论文后期展开奠定必要前提。第二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政治共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还单独整理了民主党派重要人士的相关论述,突出政治共识双方面培育的重要性,为研究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做铺垫。接着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阐述了不同时期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达成。通过本章对重要理论及历史的梳理、经验的总结,将更好地为之后论述的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提供参考和启示,为本文提供重要支撑。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达成以及政治共识培育方面的现状,就目前培育的效果和成员的主流表现进行总结,接着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出当前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后文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提供实践支撑。第四章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方面对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进行阐述,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各民主党派自身对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其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中的内容要求和目标要求,为本文重点部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确立了目标和内容,构成政治共识培育整体的重要部分。第五章、第六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对策措施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策略。先从民主党派自身角度切入,提出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提出具体的对策。之后再在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对其进行策略指引、调正方向。根据以上研究,最终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化、科学化、有效化的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路径。政治共识培育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的一项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前进发展的需要,是应对西方国家多党制度及西方社会思潮腐蚀、影响的有效路径。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关乎国家、政治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我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关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同时,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研究,也有助于确保民主党派在新时代的正确发展方向和新型参政党的建设,并能进一步增强各民主党派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和冲击的自信。
欧莹莹[7](2019)在《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参与政府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在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协商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的内容、方式不断地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为提升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贡献了重要力量。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政协协商方面不断地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形式多样的协商活动为龙岗公共决策的制定、推进、完善提出了很多良好的意见建议,部分建议也得到了党委、政府的积极采纳,初步构建起全面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媒体协商等六个协商渠道为一体的基层政协协商民主体系。本文在阐述公共决策、公民参与、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对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现状及近年来的创新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龙岗区政协协商议政活动的开展,对于提升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分析各种协商议政活动方式的区别和成效。在这个基础上,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并且收集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评价、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意见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目前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参与公共决策中,存在的政府部门主动性欠缺、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足、机制体制支撑不足、参与平台和渠道构建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剖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在对问题及原因剖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对上海市普陀区政协、杭州市政协、广州市政协在参与公共决策中的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方面的做法及可借鉴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及参照,进而提出了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政协委员队伍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程序化建设、搭建多种协商平台等意见建议,希望能为提升基层政协在参与公共决策中的作用提供一些参考。
王轲[8](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提出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刘婷婷[9](2017)在《参政党基层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民革长宁区委为例》文中提出中共十八大报告将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全视为改革政治体制极其重要的内容,具体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十八大后,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都表明了党和中央对协商民主从认识到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领域不断扩大,已经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延伸,协商民主的主体和实践形式也更加广泛多样。但无论如何,协商民主存在最多、表现最充分的毋庸置疑是多党实施的合作。应该说,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和多党合作是对其承载的主体,协商民主贯穿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全过程。参政党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参与多党合作,对其进行实践,又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依托和主体。在基层协商民主中,参政党组织是主要践行者之一,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参政党基层组织主动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题中之义,不仅有利于推进参政党的自身建设,而且也有利于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发展。2012年民革长宁区委首推与基层社区共建,支部日常维护这一模式,在长宁区新华社区开启了共建试验田的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民革长宁区委先后与新华街道新华居委会、新泾镇双流社区、仙霞街道虹仙社区、北新泾街道元丰花园居委会等结对共建,通过共建形式在参与基层协商民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了结对社区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本论文是建立在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高度重视、参政党在协商民主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民革长宁区委以社区共建的形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过程的案例分析,从民革区委的参与必要性、参与的过程、参与的成效剖析参政党基层组织在参与协商民主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主要困境、原因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
李娜[10](2014)在《深圳市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正面临着从“普遍受益期”向“利益调整期”转型,大量的社会矛盾被激发,信访成为许多人维护自身权益时首选的方式和渠道。国家和深圳等地方政府对信访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化解信访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但整个信访工作形势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对全国以及深圳市的信访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解决信访困境提出可行的方案。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信访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点出我国关于信访制度存废、增权或减权的学术争论,并就全文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介绍了深圳市的现状,指出虽然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在信访工作中采取了许多创新的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第三部分整理了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出深圳市信访工作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内在动力、阻力,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压力;第四部分提出了有助于改进深圳市信访问题的几点措施:一是继续加大经济发展力度以完善社会保障;二是树立司法权威,对信访功能进行正确定位;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减少信访问题;四是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五是完善信访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六是加强社会监督,创造公平透明的监督环境;七是加大宣传,努力规范信访秩序。信访制度需要克服在发展历程中沿袭下来的缺点,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武器之一。
二、民革深圳市委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新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革深圳市委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新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参政议政,我们这样做(论文提纲范文)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政议政连结硕果 |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稳步提升履职水平 |
三、创新方法拓宽渠道,探索参政议政新路 |
(2)深圳经济特区40年统一战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圳统一战线的恢复和发展(1980—2012年) |
(一)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深圳统一战线(1980—1992年)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深圳统一战线(1992—2002年)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深圳统一战线(2002—2012年) |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统一战线重要思想,全面推进深圳统一战线工作 |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深圳统战工作走在最前列、更好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
2.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论文不足之处 |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认同 |
(二) 政治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二、 参政党认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 调查基本内容 |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
第九部分 (开放题)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着眼宏观大局,助力地方发展——民革杭州市委会参与市政协全会建议案记略(论文提纲范文)
2014年:“接轨上海自贸区”课题获选 |
上海、江苏双角度调研 |
案头攻坚 |
2016年:聚焦G20杭州峰会的选题务虚会 |
从“人文杭州”到“最文明”杭州 |
结语 |
(5)民主党派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分析 ——以宜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民主党派 |
2.1.2 公共政策制定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3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与路径 |
2.3.1 参政议政 |
2.3.2 民主监督 |
2.3.3 政治协商 |
2.4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与作用 |
2.4.1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
2.4.2 表达参政党政治主张,提升自身建设能力 |
2.4.3 协调利益关系,巩固我国政治制度 |
第3章 宜春市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 |
3.1 组织情况 |
3.2 制度保障 |
3.3 主要方式 |
3.3.1 扎实参政议政做好参谋 |
3.3.2 积极参与协商做好帮手 |
3.3.3 认真实行民主监督做好同事 |
3.4 典型成效 |
3.4.1 提案推动公共政策制定 |
3.4.2 议案促成公共政策制定 |
3.4.3 社情民意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
第4章 宜春市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困境 |
4.1.1 参与政策制定前的信息获得量有限 |
4.1.2 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时的能力不足 |
4.1.3 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后的绩效不突出 |
4.2 宜春市民主党派参政困境原因分析 |
4.2.1 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的自身能力不健全 |
4.2.2 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外部条件有欠缺 |
4.2.3 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5章 促进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探讨 |
5.1 建立外部工作体系 |
5.2 提升民主党派社会影响力 |
5.2.1 培育文化土壤,营造良好氛围 |
5.2.2 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党派社会认同感 |
5.3 凝聚民主党派合力 |
5.3.1 注重界别特色 |
5.3.2 发挥党派内部参政议政合力 |
5.3.3 发挥党派整体参政议政合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创新点 |
(一) 本文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概述 |
一、基本概念释义 |
(一) 政治共识 |
(二) 政治共识培育 |
(三)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涵 |
二、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意义 |
(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 |
(二) 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资源和历史经验 |
一、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发展 |
(三) 习近平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
(四) 各民主党派重要人士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
二、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经验 |
(一) 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沿革 |
(二) 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经验总结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的现状 |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设计 |
(二) 调查统计与分析 |
(三) 调研结论 |
二、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的主流积极表现 |
(一)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
(二) 具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愿望 |
(三)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
三、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热情和凝聚力不足 |
(二)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意识淡薄 |
(三)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素养不足 |
(四)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渠道较为单一 |
(五)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载体较为单一 |
(六) 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体系有待完善 |
四、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敌对势力借社会思潮影响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立场 |
(二) 网络负面舆论干扰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意识 |
(三) 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
(四) 民主党派在培育渠道拓展上重视程度不高 |
(五)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 |
(六) 中国共产党对其培育引领未跟上新时代我国政治发展需要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
(一) 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要求 |
(二) 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实践要求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
(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思想上的要求 |
(二)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目标上的要求 |
(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内容上的要求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行动上的要求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对策 |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 |
(一)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配合” |
(二) 从“单向引导”到“双向互动” |
(三) 从“整体实施”到“分层突破” |
(四) “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途径 |
(一) 准确把握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 |
(二) 强化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思想建设 |
(三) 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履职能力 |
(四) 深化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容 |
(五) 拓展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渠道 |
(六) 创新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载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引领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 正确导向性原则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三) 层次渗透性原则 |
(四) 灌输引导原则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途径 |
(一)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 |
(二) 提高执政党领导能力 |
(三) 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
(四) 完善党际沟通机制 |
(五) 加强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建设 |
(六) 巩固和发展政治协商制度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参与政府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公共决策的研究 |
二、关于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研究 |
三、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 |
四、关于基层政协参与公共决策制定必要性的研究 |
五、上述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公共决策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三、协商民主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现状及作用分析 |
第一节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决策过程分析 |
第二节 龙岗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的相关职能和制度框架 |
一、协商民主相关职能 |
1.政治协商 |
2.民主监督 |
3.参政议政 |
二、协商民主相关制度 |
第三节 龙岗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及效果分析 |
一、龙岗政协协商民主发展历程 |
二、龙岗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 |
三、龙岗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方式的效果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参与公共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政府部门主动性不足 |
一、决策前开展民主协商不够多 |
二、决策中意见建议采纳不足 |
三、决策后综合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二节 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
一、政协委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
二、部分政协委员协商意识不强和主动性不足 |
第三节 机制体制支撑不足 |
一、公共决策协商民主机制有所缺失 |
二、协商民主体系与政协机制的不完善 |
第四节 参与平台和渠道构建不足 |
一、政协平台搭建不足 |
二、政府平台搭建不足 |
第四章 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参与公共决策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政府部门主动性欠缺原因分析 |
一、政府部门对政协参与公共决策认识不到位 |
二、基层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
第二节 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原因分析 |
一、委员产生机制不够完善 |
二、履职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
三、人才聚集相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四、界别设置存在不合理 |
第三节 机制体制支撑不足原因分析 |
一、我国法制体系不健全 |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历程较短 |
三、基层法制创新动力不足 |
第四节 参与平台和渠道构建不足原因分析 |
一、人员经费保障不足 |
二、政府和政协间协作不畅 |
第五章 国内基层政协在参与公共决策相关经验 |
第一节 上海市普陀区政协经验分析 |
一、协商流程详实且可操作性强 |
二、在参与公共决策中具有创新和发展 |
三、信息化和文化建设紧贴新形势 |
四、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 |
第二节 杭州市政协经验分析 |
一、把政协协商纳入党委政府议事规则 |
二、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相结合 |
三、提升监督和咨询作用 |
第三节 广州市政协经验分析 |
一、推行协商式民主监督 |
二、实施民生实事三年协商行动 |
第四节 相关基层政协经验可供借鉴之处 |
第六章 提升政协在参与公共决策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一、全面提升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要求 |
二、提升党政干部协商意识 |
三、为政协协商提供必要的保障 |
第二节 提升政协委员队伍的意识和能力 |
一、全面提升政协委员素质 |
二、完善政协委员考核及退出机制 |
第三节 加强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的三化建设 |
一、明确政协协商的优势和作用 |
二、明确政协协商制度 |
第四节 搭建多种政协协商的平台和渠道 |
一、构建立体化协商体系 |
二、强化与其他协商形式的结合 |
三、搭建新兴协商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理论意义 |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
1.1.3 实践意义 |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
1.2.1.1 政党制度 |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
1.2.1.3 政党关系 |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
1.2.4 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
5.2.1 领导与合作 |
5.2.2 执政与参政 |
5.2.3 共识与监督 |
5.2.4 共建与共享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
5.3.1 特有形式论 |
5.3.2 主体责任论 |
5.3.3 整合力量论 |
5.3.4 规范建设论 |
5.3.5 民主决策论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
7.1.1 国家法律规范 |
7.1.2 政党政策规范 |
7.1.3 政协规章制度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
8.3.2.1 大政方针 |
8.3.2.2 法律法规 |
8.3.2.3 重要人事 |
8.3.2.4 重要事务 |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9.1.2 发展人民民主 |
9.1.3 实现政治稳定 |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参政党基层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民革长宁区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 |
二、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过程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总体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民革长宁区委参与协商民主的现状 |
第一节 民革长宁区委参与协商民主的必要性 |
一、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 |
二、推进社会治理的需要 |
三、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 |
第二节 民革长宁区委参与协商民主的过程 |
一、收集社区民意 |
二、开展调查研究 |
三、推动问题解决 |
第三节 民革长宁区委参与协商民主的效果 |
一、有效化解社区冲突矛盾 |
二、提升参政党自身建设 |
三、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
第三章 民革长宁区委参与协商民主的困境及其原因 |
第一节 参与协商民主的困境 |
一、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足 |
二、参与协商民主的过程不够顺畅 |
三、协商意识氛围有待加强 |
四、参与协商的内容与方式较单一 |
第二节 参与协商民主困境的原因 |
一、动力层面 |
二、制度层面 |
三、认识层面 |
四、组织建设层面 |
第四章 参政党基层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主动参与的动力 |
一、创新组织形式 |
二、建立激励监督机制 |
三、提升成员协商能力 |
第二节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
一、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 |
二、推进协商民主的规范化 |
三、推进协商民主的程序化 |
第三节 培育协商文化 |
一、培育民主政治文化 |
二、增强价值认同感 |
三、构建宣传机制 |
第四节 加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
一、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
二、加强民主监督 |
三、丰富协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深圳市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我国信访制度的发展历程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信访制度的发展历程 |
1.3 关于信访制度的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研究情况 |
1.3.2 国外研究简介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流程 |
1.5 研究方法与资料 |
第2章 深圳信访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全国信访工作现状 |
2.1.1 全国信访工作概况 |
2.1.2 全国各地在信访制度上的探索 |
2.2 深圳信访工作现状 |
2.2.1 深圳信访工作概况 |
2.2.2 深圳信访制度的创新 |
2.2.3 民主党派在信访工作中的作用 |
2.3 深圳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
2.3.1 信访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
2.3.2 社会发展带来的信访困境 |
2.3.3 政府处理信访事项时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圳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结构化访谈 |
3.2 问卷调查 |
3.2.1 信访人员问卷调查 |
3.2.2 信访工作人员问卷调查 |
3.2.3 其他人员问卷调查 |
3.3 深圳市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经济高速发展但社会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
3.3.2 未树立司法权威 |
3.3.3 政府政策法规不完善或与现实脱节 |
3.3.4 干部的思想作风存在问题 |
3.4 信访制度改革的内外部条件分析 |
3.4.1 内部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 |
3.4.2 外部环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信访制度优化建议 |
4.1 问题解决的思路 |
4.2 加强制度建设 |
4.2.1 完善社会保障 |
4.2.2 正确定位信访功能 |
4.2.3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4.2.4 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
4.3 加强队伍建设 |
4.4 加强社会监督 |
4.4.1 创造公平透明的监督环境 |
4.4.2 建立规范的信访秩序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四、民革深圳市委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新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参政议政,我们这样做[J]. 马志鹏. 团结, 2020(05)
- [2]深圳经济特区40年统一战线发展研究[J]. 范宏云.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05)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着眼宏观大局,助力地方发展——民革杭州市委会参与市政协全会建议案记略[J]. 方方. 团结, 2020(03)
- [5]民主党派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分析 ——以宜春市为例[D]. 陶晶. 南昌大学, 2019(01)
- [6]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D]. 杨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7]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参与政府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和问题研究[D]. 欧莹莹. 深圳大学, 2019(08)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9]参政党基层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民革长宁区委为例[D]. 刘婷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10]深圳市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