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丁晗[1](2021)在《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下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郭靖[2](2021)在《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与研究领域逐渐兴起,成为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但是,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领域仍存在着如概念抽象、难以结合实践、研究不系统等自身困境。为此,本文进行共生设计理论研究,尝试初步建构起全面、系统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本文结合共生来源梳理提出了共生设计的内涵:基于整体、适度的态度,以联系作为设计过程的对象,实现风景园林协调相容的再创造过程。强调以建构联系作为共生设计的核心要义。并分析总结出共生设计四大特性,即局部着手、注重整体;对话时间、注重发展;协调相容、适度设计;在地有据、意向开源。本文建构了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即系统性、凝练性、适应性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策略集成。理论体系从七大维度展开论述,即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七大维度共包含18个方面,41项要点策略。本文同时提出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概念,即基础相的普适性和核心相的特色性。将理论体系内容以二相性结构化思维来适应实践,衔接理论的内容策略来指导设计实践。综合而言,本文以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沿着共生来源-内涵定义-体系建构-内容阐述-设计实践的研究思路逐步深入,形成系统、全面、凝练的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价值理念和实践指导。
唐茜[3](2021)在《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并已成为社会问题。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会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而社区公园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其适老性建设和研究均不足。因此,如何打造适老性景观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重点进行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并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本文利用案例剖析、文献归纳、SPSS25.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包含安全性、舒适便捷性、观赏性、易于交往性4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指标权重,在一级因子中,安全性权重最高,为0.576,舒适便捷性、观赏性和易于交往性依次随后。在二级因子中,园路安全无障碍权重(0.230)最高;最后,引入灰色评价法,详细阐述评价原理和步骤,建立了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方法的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同时以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为例,证实了该体系的科学性和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评价模型,采用灰色评价法对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横河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075,处于4个评价等级中的第3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164,处于第2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的结果要优于横河公园。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个公园在安全性上均表现较好,但也存在适老性设计不足、养护管理不足和主题文化缺失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2)靠近主干道、方便居民通行来往的平地型社区公园更能吸引居民。(3)不同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公园景观需求具有差异性。最后,提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和公园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积极探索适老性景观设计方法和技术,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的改造和建设提供较全面的指导。
展亚明[4](2020)在《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以百花洲公园段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在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建设下,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的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吸引了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随着苏州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基本已经成为在该区域活动的主体人群。然而,该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在适老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老年人的各类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本研究以此为背景,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老化设计原则与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对百花洲公园段进行实例研究,以期在理论上完善该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的空缺,也为国内同类型城市的公共滨水空间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与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第一章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了研究范围与创新点,并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研究,围绕老年人、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以及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相关内容展开基础研究。第二部分为第三章,是问题发现与分析部分,通过对苏州护城河区域各类滨水空间进行适老化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在区域布局与滨水空间两个层面进行问题分析总结。第三部分为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适老化设计原则,为该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提供了导向性依据。第五章提出适老化设计策略,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设计参考。第六章是文章的实例研究部分,在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对百花洲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中老年人的活动行为模式与使用后评价分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老年人的需求,并与适老化现状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来总结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行此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优化。第四部分为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不足与展望。本文旨在对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建设进行适老化设计理论上的补充,并为今后该区域的更新发展提供适老化设计方面的指导。
马朝阳,孙静丽,陈茜[5](2020)在《城市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分析和调研,提出目前无障碍建设的不足之处,总结出无障碍景观设计的安全性、尊重性、可交往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从而达到通过城市景观的无障碍设计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解决弱势群体难以参与社会生活的问题。
岳鹏[6](2019)在《基于环境行为与认知的余荫山房景区使用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典园林曾经是士大夫阶级的私人享乐的场所,是传统封建等级思想在空间布局与行为组织的外在表现。城市公园是普通民众活动与交往的场所,也是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与公平性在空间布局与行为组织方式的体现。古典园林同时具备内向保护性与外向开放性两种属性,其保护与活化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现代城市公共性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国内公共空间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古典园林的使用后评价相关研究十分稀少。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作为城市公园的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方式,研究内容为通过观察法、访谈法与问卷法进行行为方式与认知状况的评价。研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城市公园视角的余荫山房景区的使用后评价模型,从实践上拓展了使用后评价的应用范围,验证了使用后评价方法对古典园林评价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充实了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内容。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余荫山房景区经过多次改造扩建工程,具有历史文物与现代公园双重属性,因此本研究以改造扩建后的余荫山房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绿地规划与设计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借鉴了使用后评价与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对使用后评价模式在由古典园林发展而来的城市公园中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了探索。通过访谈、行为观察与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使用者的需求、行为方式、环境认知以及满意度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从评价结果中发现使用者对余荫山房旧区的空间格局认知状况较差而对空间对象的认知比较清晰,对新扩建区的空间格局与空间对象的认知都比较清晰;使用者的环境行为受到空间格局与空间对象双重影响;景区的规划设计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引导设施、文化艺术品展览、活动举办、交通状况、餐饮设施、游乐设施、无障碍设计与周边交通及环境状况等方面的考虑有所欠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外部出入口与边界设计、内部出入口与游览路径设计、新建服务性区域的可意象性、文化艺术与文创展览、园路与无障碍设计、公共服务性设施与民众参与性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
张琳琳[7](2019)在《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残疾人与老年人等典型障碍群体在总人口中占比近1/4,大量城市公共空间亟需进行人口适应性的更新改造。而自2017年起,国家积极促进融合教育,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需积极招收障碍考生并进行必要的环境改造,但传统的高校校园环境难以满足障碍者的基本需求,其更新改造亟需理论指导。同时,大学校园具有环境育人的作用,可在未来一代无声传播包容性的理念;高校校园功能复杂,被称为微缩城市,在其中探讨包容性更新规划,有利于进一步推广。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与包容性设计相关的概念、理论、法律法规、设计导则等,归纳分析各类群体的生理机能、行为尺度与心理需求,结合优秀案例分析,以及实地调研、采访座谈、伴随式研究等方法,建构我国校园景观的包容性更新改造的体系与方法,意图从深化认知、指导实践两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以高等院校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界定各类障碍者,分析高校校园景观的规划系统、空间类型与各类群体需求,继而剖析包容性更新改造的特殊性,归纳出基本项目特征。研究认为仅满足我国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局部改造往往无法形成完整系统,障碍者仍旧无法真正参与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距离融合教育的包容性校园尚有距离,需要构建系统性、整体性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我国高校校园景观现状与包容性更新改造特点,提出3个更新规划策略,即依据需求迫切度进行分级改造、分期规划、系统规划;将校园景观空间划分为包容性慢行系统、广场、核心绿地、滨水景观、历史景观、运动场地、生活区楼间绿地等7大类,分别论述其承载的活动与空间、场地特征,总结出7条包容性设计原则;并针对校园空间制定包容性设计导则,为整体的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奠定基础。最终以清华大学校园为对象,基于对在校的轮椅使用者、辅具使用者、听力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大众等群体的深入访谈和调研,并选择一位轮椅使用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伴随式研究,对整体校园进行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并选择典型景观空间进行包容性景观改造设计,以应用与检验包容性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与方法。
汤会荣[8](2015)在《城市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研究 ——以银川市丽子公园为例》文中认为这些年来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对于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也开始备受重视。弱势群体的生活参与度问题开始被人们提上日程,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平等、安定、和谐的环境而发展的,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游览、休闲需要,提出了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理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实地调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法,深入研究园林景观中无障碍建设依据及相关理论,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上,以银川市丽子公园为例,针对该公园当前所拥有的园林景观无障碍设施现状,分析了银川市丽子公园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出丽子公园无障碍设计存在类型少、设施不规范、提供可参与设施少及缺乏无障碍服务等问题,得出了无障碍设计的若干对策和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以及政策的支持,提高社会无障碍意识。不断提高无障碍设计理念;丰富无障碍设计类型;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全面贯彻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计的理念,补充建设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区域。对城市公园内不完善的无障碍设计的设施的进行完善。要在公园内设置意见反馈箱,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反馈机制,查缺补漏,及时满足人们对园区的无障碍化的要求。提高城市公园管理人员对于弱势群体的服务意识。园林设计者和管理者更有责任加强自身的无障碍意识,将无障碍贯穿于园林设计及管理维护的始终。通过本次对城市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的系统研究和实地踏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为日后北方园林无障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资资料。
王诗婷[9](2014)在《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分析 ——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的主要游憩活动场所,城市公园中的无障碍设计能够满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不同类型游客对公园的使用需求,使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来,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正是为了推进城市公园的无障碍建设。论文首先研究了当前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的法律规范及实践成果和弱势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及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弱势群体对城市公园的使用需求非常强烈的结论。之后分析了国内外园林无障碍设计经典案例,从中总结出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然后实地考察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无障碍设计,总结该公园无障碍设计的优缺点,并提出提升建议。进而对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城市公园中无障碍设计的要点,即无障碍性、可参与性、通用性、景观性、康复性、经济性和科技性。最后提出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计应向着通用设计的方向发展,并且应与其他专业相融合的观点。希望对今后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杜长梅[10](2013)在《城市公园无障碍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人们的精神需求随之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渐渐地将关注的焦点由自身转移向他人,由自己的家庭转向周围的社会环境。弱势群体,这个敏感的话题不断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扩大,直到今天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小康生活、和谐社会、美丽中国”,这些目标的相继提出无疑又将“弱势群体”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的地步,弱势群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其无障碍设计的优劣直接反映我们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本人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如无障碍环境设施的缺失、尺度的不合理性、规范的不完整性、系统的不完善性等。为了完善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理论体系,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科学合理地进行公园无障碍设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与调查研究的方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国内外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概况,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归纳总结出我国特别是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等手法详细学习研究无障碍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需求的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出无障碍设计的六条基本原则。进一步通过实地调查福州城市公园,调查其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分别从出入口、园林建筑及构筑物、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公园绿地五个方面整体结合细部详细论述其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的方法与要求,以期待为我国城市公园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最后,通过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分析对比等手段研究福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温泉公园、闽江公园、金牛山公园、屏山公园、乌山景区等。从出入口、园林建筑及构筑物、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公园绿地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出温泉公园与金牛山公园的无障碍设施较为完善,进一步针对温泉公园与金牛山公园的无障碍建设详细分析。一方面验证之前提出无障碍设计要求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检验福州市现有公园的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情况,为今后福州市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最终得出福州城市公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优缺点,并从总体规划设计和局部深化设计两个方面详细论述其建议和对策。本课题通过对城市公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希望能够完善城市公园无障碍建设的理论,能为福州市今后的城市公园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工作以及其他城市的公园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二、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共生设计研究的兴起 |
1.1.2 共生设计研究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内涵探究 |
2.1 风景园林共生来源梳理 |
2.1.1 思想层面 |
2.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 |
2.1.1.2 西方哲学中的共生思想 |
2.1.2 学科层面 |
2.1.2.1 生物学的共生观 |
2.1.2.2 社会学的共生观 |
2.1.2.3 经济学的共生观 |
2.1.2.4 规划和建筑学的共生观 |
2.1.3 设计层面 |
2.1.3.1 中国传统造园理法 |
2.1.3.2 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 |
2.1.4 共生设计来源总结 |
2.2 共生设计核心要义探究 |
2.2.1 共生设计释义 |
2.2.2 联系的哲学解析 |
2.2.2.1 普遍性和特殊性 |
2.2.2.2 逻辑先在性 |
2.3 共生设计主要特性分析 |
2.3.1 局部着手、注重整体 |
2.3.2 对话时间、注重发展 |
2.3.3 协调相容、适度设计 |
2.3.4 在地有据、意向开源 |
3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
3.1 体系建构原则 |
3.1.1 系统性 |
3.1.2 凝练性 |
3.1.3 适应性 |
3.2 关联因素梳理与整合 |
3.2.1 关联因素 |
3.2.2 关联学科 |
3.2.3 共生体系三位合一 |
3.2.4 共生维度辨析提炼 |
3.3 抽象话题具体化 |
3.4 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基本框架 |
4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
4.1 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 |
4.1.1 自然态度 |
4.1.1.1 相融合 |
4.1.1.2 再创造 |
4.1.2 自然要素 |
4.1.2.1 要素在地 |
4.1.2.2 要素适好 |
4.1.3 自然系统 |
4.1.3.1 生态有机 |
4.1.3.2 风貌原真 |
4.1.4 自然过程 |
4.1.4.1 作用显化 |
4.1.4.2 过程引导 |
4.2 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 |
4.2.1 人本生理 |
4.2.1.1 生理普适 |
4.2.1.2 无障碍化 |
4.2.2 人本心理 |
4.2.2.1 心理顺应 |
4.2.2.2 活力激发 |
4.2.2.3 活动衍生 |
4.3 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 |
4.3.1 空间感知 |
4.3.1.1 静态体宜 |
4.3.1.2 动序离合 |
4.3.2 空间关系 |
4.3.2.1 内外相连 |
4.3.2.2 分全相适 |
4.4 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 |
4.4.1 时间序列 |
4.4.1.1 短长互适 |
4.4.1.2 往来再生 |
4.4.1.3 时间相随 |
4.4.2 时间节奏 |
4.4.2.1 四季交替 |
4.4.2.2 昼夜时晓 |
4.5 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 |
4.5.1 文化态度 |
4.5.1.1 地域彰显 |
4.5.1.2 主体本位 |
4.5.1.3 守正创新 |
4.5.2 文化形态 |
4.5.2.1 形态并立 |
4.5.2.2 形式类化 |
4.5.3 文化精神 |
4.5.3.1 符号映射 |
4.5.3.2 意境凝魂 |
4.6 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 |
4.6.1 宏观制度 |
4.6.1.1 指标实效化 |
4.6.1.2 供给闭环化 |
4.6.1.3 土地复合化 |
4.6.2 中观运营 |
4.6.2.1 商业支持运营 |
4.6.2.2 公益支持运营 |
4.6.3 微观设计 |
4.6.3.1 讲究低投入 |
4.6.3.2 追求高效益 |
4.7 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 |
4.7.1 关联环节 |
4.7.1.1 设计与规划决策 |
4.7.1.2 设计与建造 |
4.7.1.3 设计与使用 |
4.7.2 相关主体 |
4.7.2.1 公众参与 |
4.7.2.2 管理协调 |
4.8 本章小结 |
5 共生设计实践探讨 |
5.1 共生设计实践原则 |
5.2 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 |
5.2.1 核心相的特色性 |
5.2.2 基础相的普适性 |
5.3 共生设计实践基本思路 |
5.4 设计实践——以汨罗市屈原纪念公园为例 |
5.4.1 项目简介 |
5.4.2 设计实践思路 |
5.4.2.1 梳理关联因素 |
5.4.2.2 把握核心联系 |
5.4.2.3 设置合理目标 |
5.4.2.4 深化共生设计 |
5.4.3 项目成果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6.1.2 研究局限性 |
6.2 共生设计展望 |
6.2.1 客观化-定量化发展 |
6.2.2 适度化-去设计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归纳法 |
1.2.2 现场调研法 |
1.2.3 数据统计分析法 |
1.2.4 灰色层次分析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社区公园 |
2.1.1 社区和社区公园定义 |
2.1.2 社区公园特征 |
2.1.3 国内外社区公园研究进展 |
2.1.4 杭州市社区公园现状 |
2.2 老年人 |
2.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
2.2.2 老年人群体划分 |
2.2.3 当代老年人群体特征 |
2.3 适老性设计及评价 |
2.3.1 适老性设计的定义及概念辨析 |
2.3.2 国内外适老性设计研究进展 |
2.3.3 国内外适老性评价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基础 |
3.1 相关术语和评价研究 |
3.1.1 评价的概念和过程 |
3.1.2 评价方法 |
3.2 本文研究方法—灰色层次分析法 |
3.2.1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运用 |
3.2.2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筛选 |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依据和思路 |
4.2 评价指标初选 |
4.2.1 实践案例梳理 |
4.2.2 相关文献资料梳理 |
4.2.3 指标初选结果 |
4.3 评价指标遴选 |
4.3.1 指标遴选的问卷设计 |
4.3.2 指标遴选的问卷结果分析 |
4.3.3 指标遴选结果 |
4.4 评价指标说明 |
4.4.1 安全性 |
4.4.2 舒适便捷性 |
4.4.3 观赏性 |
4.4.4 易于交往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
5.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1 前期工作 |
5.2.2 权重计算过程 |
5.2.3 评价权重分析 |
5.3 灰色综合评价 |
5.3.1 评价灰类确定及数据集处理 |
5.3.2 三角白化权函数白化处理~([143,144]) |
5.3.3 灰色评价权向量和灰色评价矩阵 |
5.3.4 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实证研究 |
6.1 调查问卷设计 |
6.1.1 调查内容 |
6.1.2 调查对象 |
6.1.3 调查地点及时间 |
6.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6.2.1 杭州市基本情况 |
6.2.2 上城区基本情况 |
6.2.3 上城区社区公园基本情况 |
6.3 灰色分析法评价分析 |
6.3.1 横河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馒头山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3.5 比较研究 |
6.3.6 相关性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 |
6.4 实证研究总结与启示 |
6.4.1 问题总结 |
6.4.2 经验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思考与建议 |
7.1 设计原则 |
7.2 设计要点 |
7.2.1 打造安全无障碍的园路环境 |
7.2.2 营造丰富多彩的功能性植物景观 |
7.2.3 提供利于康养和交往的活动空间 |
7.2.4 配套舒适独特的游憩设施 |
7.3 管理模式 |
7.3.1 公众参与式景观管理模式 |
7.3.2 智慧化运营管理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2.1 创新 |
8.2.2 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指标满意度大众问卷 |
附录二:专家问卷 |
附录三:权重计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四:公园评价大众问卷 |
附录五:公园灰色评价过程及结果 |
(4)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以百花洲公园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苏州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
1.1.2 城市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发展趋势 |
1.1.3 苏州护城河区域更新与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关于老年人 |
2.1.1 概念限定 |
2.1.2 老年人生理特征 |
2.1.3 老年人心理特征 |
2.1.4 老年人活动特征 |
2.2 关于公共滨水空间 |
2.2.1 概念限定 |
2.2.2 我国城市公共滨水空间发展现状 |
2.2.3 公共滨水空间在本文中的分类 |
2.2.4 公共滨水空间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
2.3 关于适老化设计 |
2.3.1 概念限定 |
2.3.2 适老化设计涉及的相关学科 |
2.3.3 适老化设计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 |
2.4 关于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 |
2.4.1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发展沿革 |
2.4.2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现状 |
2.4.3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功能分区 |
2.4.4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与周边老年人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
3.1 滨水步道适老化现状 |
3.1.1 滨水步道适老化现状调研 |
3.1.2 滨水步道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2 滨水平台适老化现状 |
3.2.1 滨水平台适老化现状调研 |
3.2.2 滨水平台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3 滨水码头适老化现状 |
3.3.1 滨水码头适老化现状调研 |
3.3.2 滨水码头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4 滨水桥下空间适老化现状 |
3.4.1 滨水桥下空间适老化现状调研 |
3.4.2 滨水桥下空间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5 滨水广场适老化现状 |
3.5.1 滨水广场适老化现状调研 |
3.5.2 滨水广场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6 滨水绿地适老化现状 |
3.6.1 滨水绿地适老化现状调研 |
3.6.2 滨水绿地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7 滨水空间交界节点适老化现状 |
3.7.1 滨水空间交界节点适老化现状调研 |
3.7.2 滨水空间交界节点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8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老化现状 |
3.8.1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老化现状调研 |
3.8.2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3.9 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总结 |
3.9.1 区域布局层面的适老化现状问题总结分析 |
3.9.2 滨水空间层面的适老化现状问题总结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原则 |
4.1 基于城市公共滨水空间普适性层面 |
4.1.1 区域空间便捷可达原则 |
4.1.2 老人活动安全舒适原则 |
4.1.3 空间适老而不唯老原则 |
4.1.4 适老改造因地制宜原则 |
4.1.5 保留老人地域记忆原则 |
4.1.6 引导老人参与评价原则 |
4.2 基于苏州护城河区域地域特定性层面 |
4.2.1 风貌保护与适老更新并存原则 |
4.2.2 文脉延续与适老改造协调原则 |
4.2.3 各区段适老建设有序推进原则 |
4.2.4 本地老人与游客和谐共处原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 |
5.1 滨水空间区域布局适老化提升 |
5.1.1 区域空间资源适老化整合 |
5.1.2 区域交通流线适老化组织 |
5.2 滨水空间步行体系适老化构建 |
5.2.1 以老人步行活动安全为导向的步道空间细部改良 |
5.2.2 以老人步行活动便捷为导向的步道空间无障碍化 |
5.2.3 以老人步行活动舒适为导向的步道空间尺度把控 |
5.2.4 以老人步行活动体验为导向的步道空间节点设置 |
5.3 滨水空间使用适老化改善 |
5.3.1 融合叠加使用空间,促进老人空间使用高效 |
5.3.2 时段交叉使用空间,推进老人空间使用均衡 |
5.4 滨水空间层次适老化整合 |
5.4.1 丰富滨水空间临水边界亲水层次,满足老人多种亲水体验 |
5.4.2 进行滨水空间内部二次分割围合,增强老人空间氛围感知 |
5.4.3 增设滨水空间拐角活动空间节点,促使老人社交活动发生 |
5.5 滨水空间功能适老化改进 |
5.5.1 增设亲子互动空间,实现代际和谐 |
5.5.2 改善运动健身空间,吸引老人参与 |
5.5.3 置入艺术文化空间,开拓老人兴趣 |
5.6 滨水空间要素适老化升级 |
5.6.1 从滨水空间各类界面入手 |
5.6.2 从滨水空间绿化景观入手 |
5.6.3 从滨水空间灯光照明入手 |
5.6.4 从滨水空间交界节点入手 |
5.6.5 从滨水空间服务设施入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百花洲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优化研究 |
6.1 调查问卷设计 |
6.1.1 百花洲公园概况 |
6.1.2 调查目的 |
6.1.3 调查对象 |
6.1.4 调查方法 |
6.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
6.2.1 年龄和性别 |
6.2.2 身体健康状况 |
6.3 老年人活动行为模式分析 |
6.3.1 活动原因 |
6.3.2 活动频率和时长 |
6.3.3 交通到达方式 |
6.3.4 到达所需时间 |
6.3.5 活动区域 |
6.3.6 活动类型 |
6.4 老年人使用后评价分析 |
6.4.1 百花洲公园总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
6.4.2 各类型空间满意度评价分析 |
6.4.3 各类型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
6.4.4 空间特性营造评价分析 |
6.5 现状问题与老人需求对比分析 |
6.5.1 基于现状调研层面的此公园段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
6.5.2 基于问卷与访谈调查层面的此公园段老人需求分析 |
6.5.3 通过对比分析进行问题总结 |
6.6 百花洲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优化 |
6.6.1 完善通行空间节点处无障碍设计 |
6.6.2 提升各类型活动空间细部安全性 |
6.6.3 各类服务设施配置紧扣老人需求 |
6.6.4 绿化植物种类趋向益康适老方面 |
6.6.5 适当增加小型半私密性休息空间 |
6.6.6 空间风格满足老人文化认知需求 |
6.6.7 加强公园管理提升老人活动体验 |
6.6.8 举办民俗活动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城市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城市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概述 |
2 我国城市景观无障碍建设的不足之处 |
2.1 城市景观中无障碍设施不够完善 |
2.1.1 设施不够齐全和完善 |
2.1.2 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 |
2.1.3 无障碍设施遭到破坏 |
2.2 人们的意识的缺乏 |
2.2.1 设计者对无障碍的意识不高 |
2.2.2 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不力 |
3 城市景观无障碍设计思考 |
3.1 城市景观无障碍设计原则 |
3.1.1 安全性 |
3.1.2 尊重性 |
3.1.3 可交往性 |
3.1.4 经济性 |
3.2 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人们意识的提高 |
4 结语 |
(6)基于环境行为与认知的余荫山房景区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动线观察法(Trace Observation) |
1.4.2 访谈法(interview) |
1.4.3 问卷法(questionnaire) |
1.4.4 认知地图法(cognitive map)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使用后评价理论概述 |
2.1.1 使用后评价的定义 |
2.1.2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 |
2.1.3 使用后评价的层次 |
2.1.4 使用后评价的范式 |
2.1.5 使用后评价的分类 |
2.2 环境行为与认知评价方法 |
2.2.1 环境行为相关概念 |
2.2.2 环境认知的概念与层次 |
2.2.3 环境行为与认知的理论基础 |
2.2.4 环境行为与认知研究现状 |
2.3 满意度评价方法 |
2.3.1 满意度评价的概念与层次 |
2.3.2 满意度评价的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余荫山房园景区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 |
3.1 前期准备工作 |
3.1.1 资料研究 |
3.1.2 实地调研 |
3.1.3 初步认知 |
3.2 探索性研究 |
3.2.1 非结构性访谈 |
3.2.2 非结构性观察 |
3.3 评价方案设计 |
3.3.1 评价模型设计 |
3.3.2 环境行为与认知评价 |
3.3.3 满意度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余荫山房景区使用后评价及改造策略 |
4.1 行为方式与空间认知评价 |
4.1.1 基于空间句法的行为方式评价 |
4.1.2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格局认知评价 |
4.1.3 基于环境意向的空间对象认知评价 |
4.2 满意度问卷调查与量表分析 |
4.2.1 问卷的派送与回收 |
4.2.2 问卷的信度检测 |
4.2.3 使用者特征分析 |
4.2.4 使用特征分析 |
4.2.5 李克特量表法平均值分析 |
4.2.6 差异显着性分析 |
4.3 余荫山房的使用后评价总结 |
4.3.1 使用者特点分析结论 |
4.3.2 使用者行为活动分析结论 |
4.3.3 使用者空间认知分析结论 |
4.3.4 景区各要素满意度评价结论 |
4.4 余荫山房景区存在的问题及改造策略 |
4.4.1 存在的问题 |
4.4.2 改造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余荫山房景区运动路径调查表 |
附录2 :余荫山房景区认知地图调查问卷 |
附录3 :余荫山房景区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残疾人与老年人占比近1/4,需重新审视公共空间的设计 |
1.1.2 我国公共空间普遍需要包容性更新改造 |
1.1.3 国家推动融合教育,高校需积极展开环境改造 |
1.1.4 我国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较为薄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包容性设计具有前瞻性 |
1.2.2 “环境育人”与促进社会进步 |
1.2.3 我国高等院校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亟待完善 |
1.2.4 大学校园的包容性景观更新理论探索具有推广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包容性设计 |
1.3.2 校园景观 |
1.3.3 包容性更新规划设计 |
1.3.4 障碍者——每个人都有障碍“everybody has a disability”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与范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比较研究 |
1.5.3 问卷与访谈 |
1.5.4 统计分析 |
1.5.5 案例研究 |
1.5.6 伴随式研究 |
1.5.7 设计研究 |
1.6 论文结构安排与研究框架 |
1.6.1 论文结构安排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包容性设计概念、涵盖人群及相关法律规范 |
2.1 概念演替 |
2.1.1 无障碍设计 |
2.1.2 通用设计 |
2.1.3 包容性设计 |
2.1.4 小结 |
2.2 大众(成年人)、老年人、障碍者基本特征与尺度研究 |
2.2.1 大众基本尺度研究 |
2.2.2 老年人特征与尺度分析 |
2.2.3 听觉与语言障碍者行为尺度分析 |
2.2.4 视觉障碍者行为尺度分析 |
2.2.5 辅具步行者行为尺度分析 |
2.2.6 轮椅使用者基本特征与尺度分析 |
2.2.7 短期障碍者 |
2.2.8 各类人群在景观空间中的行为与尺度小结 |
2.3 国内外相关法律规范研究 |
2.3.1 国际 |
2.3.2 中国 |
2.3.3 美国 |
2.3.4 英国 |
2.3.5 日本 |
2.3.6 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包容性景观研究现状及典型案例 |
3.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3.1.1 前身——无障碍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2 包容性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3 包容性校园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
3.1.4 小结 |
3.2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包容性更新规划设计研究 |
3.2.1 案例的选择——最具包容性的一届奥运会 |
3.2.2 人群分析 |
3.2.3 包容性规划设计策略 |
3.2.4 包容性设计导则 |
3.2.5 公众参与 |
3.2.6 包容性规划 |
3.2.7 包容性慢行系统 |
3.2.8 无障碍辅助交通系统 |
3.2.9 障碍者运动激励项目策划 |
3.2.10 节点设计——北部公园户外游戏区 |
3.3 英国剑桥大学校园无障碍规划设计 |
3.4 美国哈佛大学校园无障碍规划设计 |
3.5 台湾大学校园无障碍规划设计 |
3.6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术村草坪区无障碍改造设计 |
3.6.1 项目背景——作为世界遗产的校园景观 |
3.6.2 公众参与 |
3.6.3 大礼堂前草坪区无障碍改造设计 |
3.6.4 争辩 |
3.7 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的特征总结 |
第4章 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策略、原则及导则 |
4.1 中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与景观空间特征 |
4.1.1 中国大学校园建设与发展历程 |
4.1.2 大学校园规划结构与分区特点 |
4.1.3 大学校园典型景观空间类型 |
4.1.4 大学校园包容性景观建设状况分析 |
4.2 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理念 |
4.2.1 环境育人 |
4.2.2 重新审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
4.2.3 包容性设计促进融合 |
4.3 规划设计策略 |
4.3.1 依据需求迫切度进行分级改造 |
4.3.2 分期规划 |
4.3.3 系统规划 |
4.4 校园景观中包容性设计的原则 |
4.5 校园景观空间类型与包容性设计导则 |
4.5.1 校园景观空间通用的包容性设计要求 |
4.5.2 历史景观区 |
4.5.3 滨水景观区 |
4.5.4 户外运动场地 |
4.5.5 慢行系统的包容性设计要求 |
第5章 清华大学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 |
5.1 清华大学校园景观概况 |
5.1.1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发展历史及其所形成的景观分区 |
5.1.2 校园景观维护现状分析 |
5.2 清华大学校园景观无障碍建设现状调研 |
5.2.1 传统校园规划对于无障碍设计不够完善 |
5.2.2 校园无障碍交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
5.2.3 无障碍设施缺乏维护与管理 |
5.3 清华大学各类群体的需求研究与分析 |
5.3.1 使用群体分析 |
5.3.2 轮椅使用者空间需求访谈与调研 |
5.3.3 感官障碍者空间需求与调研 |
5.3.4 伴随式调研——基于mapping方法关注使用者的深度需求 |
5.4 清华大学校园无障碍景观更新规划 |
5.4.1 分期规划 |
5.4.2 公共参与 |
5.4.3 系统规划 |
5.5 包容性慢行系统规划 |
5.5.1 包容性慢行系统的必要性 |
5.5.2 现状交通分析 |
5.5.3 包容性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5.6 清华大学包容性校园景观空间分类改造设计 |
5.6.1 公共广场空间 |
5.6.2 公共建筑附属广场 |
5.6.3 核心绿地 |
5.6.4 运动与健身场地 |
5.6.5 滨水空间 |
5.6.6 历史景观区 |
5.6.7 学生生活区楼间绿地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成果 |
6.1.1 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方法 |
6.1.2 清华大学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 |
6.1.3 包容性校园景观设计导则 |
6.2 局限 |
6.3 展望 |
6.3.1 对我国相关行业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规范提出新要求 |
6.3.2 推广包容性设计理念 |
6.3.3 建立智慧与信息的实时更新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城市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研究 ——以银川市丽子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范畴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考察调研法 |
1.4.3 指导实践法 |
第二章 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依据概述 |
2.1 基本概念分析——障碍的产生 |
2.2 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理论依据 |
2.2.1 人本主义设计理论 |
2.2.2 人体工程 |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2.4 专为残疾人设计理论 |
2.2.5 通用设计理论 |
2.3 园林景观相关领域无障碍设计 |
2.3.1 建筑及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 |
2.3.2 城市规划的无障碍设计 |
2.3.3 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
2.4 弱势群体在园林中的游憩需求 |
2.4.1 弱势群体 |
2.4.2 弱势群体的心理特点 |
2.4.3 老年时期的行为特点 |
2.4.4 残疾人的行为特点 |
2.4.5 儿童的行为特点 |
第三章 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
3.1 园林中无障碍设计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
3.2 老年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 |
3.3 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
3.3.1 设计原则 |
3.3.2 设计方法 |
第四章 案例规划设计研究 |
4.1 银川市丽子公园简介 |
4.1.1 项目建设背景 |
4.1.2 项目建设意义 |
4.2 银川市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实地考察结果 |
4.2.1 公园无障碍道路 |
4.2.2 公园水系广场景观无障碍设计 |
4.2.3 公园植物配置无障碍设计 |
4.2.4 公园基础设施无障碍设计 |
4.3 对银川市丽子公园无障碍设计的总结及提升建议 |
4.3.1 银川市丽子公园无障碍设计的优缺点 |
4.3.2 对银川市丽子公园无障碍设计的提升建议 |
4.4 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思考与对策 |
4.4.1 转变传统设计理念,提高无障碍设计认识 |
4.4.2 针对各种特殊人群,丰富无障碍设计类型 |
4.4.3 杜绝形式主义,提高无障碍设计的合理性 |
4.4.4 将严谨态度贯彻到底,提高无障碍设计的安全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分析 ——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查阅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使用后评价法(POE)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无障碍建设发展现状概述 |
1.5.1 国外无障碍法规与实践成果 |
1.5.2 国内无障碍法规与实践成果 |
第二章 弱势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对公园的普遍需求 |
2.0 弱势群体的概念 |
2.1 弱势群体的普遍心理特点 |
2.2 典型弱势群体的行为特点 |
2.2.1 老年人的行为特点 |
2.2.2 残疾人的行为特点 |
2.2.3 儿童的行为特点 |
2.3 弱势群体对公园的使用需求 |
2.3.1 典型弱势群体对公园的不同需求 |
2.3.2 对弱势群体出行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 |
2.3.3 对弱势群体出行问题调查的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园林无障碍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
3.1 伊丽莎白及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
3.2 芝加哥植物园康复园 |
3.3 苏州桐泾盲人植物园 |
3.4 园林无障碍设计案例经验总结 |
第四章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考察调研结果分析 |
4.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 |
4.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地考察结果 |
4.2.1 公园无障碍交通 |
4.2.2 公园无障碍设施 |
4.3 弱势群体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无障碍设计的评价 |
4.3.1 弱势群体在公园中遇到的障碍类型 |
4.3.2 弱势群体希望在公园中增设的无障碍设施 |
4.4 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无障碍设计的总结及提升建议 |
4.4.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无障碍设计的优缺点 |
4.4.2 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无障碍设计的提升建议 |
第五章 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
5.1 目前我国城市公园无障碍普遍存在的问题 |
5.1.1 无障碍意识亟待强化 |
5.1.2 缺乏系统化的无障碍设计 |
5.1.3 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有待加强 |
5.2 城市公园中无障碍设计的要点 |
5.2.1 无障碍性 |
5.2.2 可参与性 |
5.2.3 通用性 |
5.2.4 景观性 |
5.2.5 康复性 |
5.2.6 经济性和科技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城市公园无障碍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人口的发展趋势 |
1.1.2 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
1.1.3 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
1.1.4 城市现代化文明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法 |
1.2.1 文献研究 |
1.2.2 案例调查研究 |
1.2.3 研究目标 |
1.2.4 文献及调查结果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社会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
1.3.2 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必要条件 |
1.3.3 社会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的标志 |
1.3.4 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完善和补充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无障碍设计的研究进展 |
2.1 无障碍设计起源及相关概念 |
2.1.1 无障碍设计的起源 |
2.1.2 无障碍设计的相关概念 |
2.2 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案例分析 |
2.2.1 国外无障碍环境研究概述 |
2.2.2 国外城市无障碍建设概况 |
2.2.3 国外无障碍案例解析 |
2.3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案例分析 |
2.3.1 国内无障碍环境研究概述 |
2.3.2 国内无障碍建设概况 |
2.3.3 国内无障碍相关案例 |
2.4 国内无障碍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1 社会表现现象 |
2.4.2 现实实践问题 |
3 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要素无障碍设计方法研究 |
3.1 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的理论依据 |
3.1.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3.1.2 景观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论 |
3.1.3 人体工程学——人体尺度论 |
3.1.4 环境心理学——不同环境中人的心理论 |
3.1.5 环境行为学——人与环境关系论 |
3.1.6 通用设计理论 |
3.2 弱势群体在城市公园中的游憩需求 |
3.2.1 残疾人的生理特征以及游憩需求 |
3.2.2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以及游憩需求 |
3.2.3 儿童的生理特征以及游憩需求 |
3.3 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
3.3.1 可及性 |
3.3.2 安全性 |
3.3.3 适用性 |
3.3.4 系统性 |
3.3.5 开放性 |
3.3.6 舒适艺术性 |
3.4 城市公园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 |
3.4.1 城市公园出入口无障碍设计 |
3.4.2 城市公园园林建筑及构筑物无障碍设计 |
3.4.3 城市公园道路交通无障碍设计 |
3.4.4 城市公园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 |
3.4.5 城市公园绿化的无障碍设计 |
4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研究 |
4.1 福州市概况 |
4.2 福州市现状城市公园概况 |
4.3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建设现状调查概况 |
4.3.1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现状调查总体概况 |
4.3.2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设施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建设现状案例详细分析 |
4.4.1 出入口无障碍建设分析 |
4.4.2 道路交通无障碍建设分析 |
4.4.3 园林建筑及构筑物无障碍建设分析 |
4.4.4 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分析 |
4.4.5 植物绿化景观无障碍建设分析 |
4.4.6 温泉公园、金牛山公园无障碍问卷调查结果详细分析 |
4.5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优缺点分析 |
4.5.1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优点 |
4.5.2 福州市城市公园无障碍缺点 |
4.6 建议对策 |
4.6.1 总体规划设计 |
4.6.2 局部深化设计 |
5 结论、创新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下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D]. 丁晗.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2]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D]. 郭靖.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D]. 唐茜. 浙江大学, 2021(01)
- [4]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以百花洲公园段为例[D]. 展亚明.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5]城市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探究[J]. 马朝阳,孙静丽,陈茜. 山西建筑, 2020(10)
- [6]基于环境行为与认知的余荫山房景区使用后评价研究[D]. 岳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D]. 张琳琳. 清华大学, 2019(02)
- [8]城市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研究 ——以银川市丽子公园为例[D]. 汤会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9]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分析 ——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D]. 王诗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2)
- [10]城市公园无障碍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D]. 杜长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