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NetBIOS进行Windons网络编程(论文文献综述)
薛莲敏[1](2009)在《基于虚拟DCS的混合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论述的内容是基于虚拟DCS的混合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该混合仿真系统是以ABB公司的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为依托进行设计开发的。混合仿真系统将我实验室提供的Symphony系统和本文参与开发的虚拟DCS系统融合到一起,有效的扩充了控制系统的使用范围。开发本系统的目的是要解决培训过程中因培训设备硬件不足带来的难题。混合仿真系统的开发是在Visual C++平台上进行的,在开发过程中使用了Winpcap技术和Libnet技术,实现了HMI与虚拟过程处理单元的通信。
任建基[2](2006)在《局域网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局域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对大量的计算机资产进行监控与管理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对局域网中的计算机资产进行高效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局域网资产管理系统是为了高效地管理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资产而建立的一种网络管理系统,旨在为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资产管理提供一种可靠、实用、方便高效的管理平台。 首先对国内外计算机网络管理软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开发过程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综合比较了多种技术方案,提出了基于TCP/IP协议的开发模型,采用了基于C/S模式的体系结构。其次运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模式构建了三层架构,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充性,进而深入讨论了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详细实现流程。最后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了并行浏览和单独查看的显示方式,并对前台展示部分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其更准确的符合了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解决了使用本系统的管理人员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相对薄弱的现实问题。 系统采用服务器端定期轮询与被控端主动发送相结合的数据采集方式,实现了资产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并有效减轻了网络负载:采用系统钩子、过滤驱动和Scoket等技术,有效快捷的实现了对目的主机的远程控制操作;采用基于组件技术的开发模型,实现了系统功能的方便扩展;采用Windows远程管理技术,解决了局域网管理平台搭建繁琐的问题,实现了资产管理系统在企业局域网中的快速安装和部署。 本论文从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运用了网络通信、数据库、WMI、XML、COM等多种技术,实现了基于TCP/IP的局域网计算机资产管理系统。经过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罗永成[3](2004)在《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及编程实现》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对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系统进行总体分析,认为一个远程控制系统应该由现场监控(或称被控方)、网络(远距离数据传输)、监控远程方(或称施控方,借助远程数据对控制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等三个子系统构成;并从控制方式、影响控制正常运行的三个因素等方面对远程控制系统进行了探讨。 其次,从理论上对远程控制进行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对应用于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的网络通讯机制进行分析,指出Windows网络通讯机制都可以应用于网络远程控制,为远程控制的方式和数据传输都提供了多种选择。 二是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基于TCP/IP协议的Winsock套接口的特点,加深了对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的理解,指出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是我们编写网络远程控制软件的主要网络编程接口。 在理论上对远程控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WinSock套接口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给出了基于C/S模型远程控制的WinSock通信程序的分析设计,并详细给出了客户端通信程序和服务器通信程序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最后,给出了关于因特网远程控制的编程实现,实现了一些远程控制的基本的功能,如对远程主机的重启动等。
李瑞民[4](2002)在《网络端口扫描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端口即服务,每一个服务对应一个或多个端口。端口扫描即通过一些方法检测到一台主机的一段特定端口是否提供相应的服务。利用这些扫描结果,正常用户可以访问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而黑客却可以利用这些服务中的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通过对端口的扫描,就可以得到任何一个系统都开了哪些端口,也就是提供了哪些服务。 目前有很多的端口扫描器,他们一般都可以完成对网上主机的端口扫描,但这些端口扫描器绝大多数都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无法绕过防火墙、在对方主机日志上留下扫描记录、软件运行环境多在UNIX下、只能扫出端口状态是开或是关,而无法扫出其它信息。鉴于此,本文对目前包括TCP、UDP、ICMP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扫描技术理论进行了详述,然后以一个实例来论证这些高级扫描技术的实现,此扫描器具有:可绕过防火墙,并且不在对方主机上留下访问记录,运行在Windows2000下,并可读出对方的共享目录列表、对方的用户名列表及对方的共享组列表。
刘逸[5](2002)在《圣方超能电器远程控制应用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主要任务是为西安圣方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超能电器二代平台设计远程控制应用软件。远程控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给当今IT行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异地工作的用户可以利用远程控制软件连接办公室的计算机,实现远程文件检索;IT管理人员亦可利用远程控制高效地管理远程服务器。此外,远程控制还可以提供对网络会议和远程教学等的支持。本论文的远程控制软件采用Visual C++ 6.0提供的MFC类库来编写,同时采用大量的Windows API函数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功能。本论文对在进行编程工作中涉及到的Windows系统编程、Windows网络编程和套接字编程等内容,亦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吴爱弟[6](2001)在《NetBIOS网络编程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NetBIOS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说明了如何注册NetBIOS名字 ,建立会话 ,进行网络通信。并给出了部分程序代码
刘安安[7](2001)在《利用NetBIOS进行Windons网络编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NetBIOS编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并通过一个异步事件服务器和一个异步事件客户机的例子,详细说明了NetBIOS进行Windows编程的基本方法。
徐佑军[8](2000)在《基于NetBios的多线程网络实时通信程序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 利用NetBios进行网络编程,只需依次填写NCB结构、增加名字组、实时分组报文后,调用函数NetBios即可。通信方式采用异步NetBios,以确保程序不进入死循环。结构成员ncbevent与创建的事件句柄相对应,用来标识NetBios命令中的异步通信方式是否完成,基于NetBios进行多线程实时通信程序设计时,这一字段必须赋值。创建完事件和线程后,在线程处理程序中加入WaitForSingleObject函数等待命令结束。在增加网络组名时,采用同步方式可确保其执行成功,增加组名是报文通信中必不可少的。以某水电厂的一个实时通信程序(此程序现场运行良好)为例,该程序接收SCADA系统的实时数据,提供给MIS系统。其流程为:
熊亚武[9](1999)在《利用NetBios与Delphi的多线程机制实现网络实时数据通讯的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在WIN95、NT等Win32操作系统下,利用NetBios协议与Delphi4.0的多线程机制实现局域网络实时数据通讯的方法与实例详解。
冯平[10](1998)在《NetBIOS程序设计问题及解决办法》文中研究表明NetBIOS是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的专用程序,是计算机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编程接口,它是PC机网络中用得最为广泛的网络编程接口之一。大多数主要的局域网产品,如MicrosoftLANManager、NovelNetWare等,都支持NetBIOS...
二、利用NetBIOS进行Windons网络编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NetBIOS进行Windons网络编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DCS的混合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DCS 控制系统 |
1.2.1 DCS 控制系统概念和组成 |
1.2.2 DCS 控制系统目前发展状况 |
1.2.3 DCS 控制系统的应用 |
1.2.4 DCS 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
1.3 虚拟DCS 介绍 |
1.3.1 什么是虚拟DCS |
1.3.2 虚拟DCS 分类 |
1.3.3 虚拟DCS 的特点 |
1.4 混合仿真技术 |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ABB SYMPHONY 分散控制系统研究 |
2.1 SYMPHONY 系统概述 |
2.2 SYMPHONY 的通信网络 |
2.2.1 Symphony 系统通信网络的结构 |
2.2.2 Symphony 系统的通信协议 |
2.2.3 Symphony 系统中的例外报告技术 |
2.3 SYMPHONY 系统的现场控制站HCU |
2.3.1 过程控制单元的通信结构 |
2.3.2 多功能处理器的特点 |
2.4 SYMPHONY 的过程数据标识系统 |
第三章 基于虚拟DCS 的混合仿真系统概述 |
3.1 实验室的SYMPHONY 系统 |
3.1.1 实验室设备的软硬件配置 |
3.1.2 人机系统接口(HMI) |
3.2 基于虚拟DPU 技术的SYMPHONY 仿真系统 |
3.2.1 虚拟DPU 技术 |
3.2.2 基于虚拟DPU 技术的虚拟DCS 开发 |
3.3 混合仿真系统 |
3.4 基于虚拟DCS 的混合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 |
3.4.1 接收模块的设计方案 |
3.4.2 发送模块的设计方案 |
3.4.3 调用模块的设计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DCS 的混合仿真系统的开发 |
4.1 SYMPHONY 系统的通信分析 |
4.1.1 通信数据的获取 |
4.1.2 通信信息的分析 |
4.1.3 数据包收发对应关系 |
4.2 网络编程接口及编程技术 |
4.2.1 网络编程接口 |
4.2.2 基于Winpcap 的数据包接收技术 |
4.2.3 基于Libnet 的网络数据包构造技术 |
4.3 基于虚拟DCS 的混合仿真系统各部分的开发 |
4.3.1 接收模块的开发 |
4.3.2 发送模块的开发 |
4.3.3 调用模块的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局域网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
1.1.2 Socket通信机制 |
1.1.3 C/S模式与B/S模式 |
1.2 选题背景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网络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
1.2.3 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
1.3 论文的研究任务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架构模式的选择 |
2.1.1 C/S架构的特点 |
2.1.2 B/S架构的特点 |
2.1.3 C/S与B/S的区别 |
2.1.4 本系统采用的架构模式 |
2.2 系统结构设计 |
2.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2.2.2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划分 |
2.3 网络管理协议的比较与选择 |
2.3.1 现有的网络管理标准 |
2.3.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2.3.3 基于Web的企业管理 |
2.3.4 本系统采用的协议 |
2.4 软件开发方法以及开发语言的选用 |
2.4.1 软件开发方法选用 |
2.4.2 软件开发语言及工具的选用 |
2.5 系统运行环境 |
2.5.1 硬件环境 |
2.5.2 软件环境 |
2.6 本章小结 |
3 资产数据的采集 |
3.1 可行性研究 |
3.1.1 直接访问硬件设备 |
3.1.2 访问设备驱动程序 |
3.1.3 访问已有的管理程序 |
3.1.4 采用Windows管理规范 |
3.1.5 可行性研究结论 |
3.2 WMI技术概述 |
3.2.1 WMI介绍 |
3.2.2 CIM储存库 |
3.2.3 WMI查询语言 |
3.2.4 风险评估 |
3.3 采用WMI的数据采集 |
3.4 XML技术概述 |
3.4.1 XML技术的特点 |
3.4.2 应用XML的优势 |
3.4.3 XML解析器的实现机制 |
3.5 采用XML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Socket的文件传送 |
4.1.1 连接模式的选择 |
4.1.2 套接字模式的选择 |
4.1.3 文件传送的实现 |
4.2 控制端用户界面设计 |
4.2.1 用户界面研究 |
4.2.2 用户界面的实现 |
4.3 远程控制 |
4.3.1 远程控制概述 |
4.3.2 远程控制的实现 |
4.4 被控端程序的远程自动安装 |
4.4.1 NetBIOS与IPC |
4.4.2 远程自动安装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3)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及编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
1.1.1 传统的远程控制及其特点 |
1.1.2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的特点 |
1.1.3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系统分析 |
2.1 远程控制系统概述 |
2.1.1 监控远程方系统 |
2.1.2 距离数据传输系统 |
2.1.3 现场监控系统 |
2.2 远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
2.2.1 保持型的远程监控方式 |
2.2.2 完成型的远程监控方式 |
2.2.3 完全型的远程监控方式 |
2.2.4 人机交互远程监控方式 |
2.3 影响远程控制正常运行的一些因素分析 |
2.3.1 时间因素分析 |
2.3.2 可靠性因素的分析 |
2.3.3 稳定性因素 |
第三章 远程控制中网络通信机制的分析 |
3.1 NetBIOS协议 |
3.1.1 Microsoft NetBIOS |
3.1.2 LANA编号 |
3.1.3 NetBIOS名字 |
3.2 重定向器简介 |
3.3 邮槽 |
3.3.1 邮槽概念 |
3.3.2 邮槽实施细节 |
3.4 命名管道 |
3.4.1 命名管道的概念 |
3.4.2 命名管道的实施细节 |
3.5 Winsock规范 |
3.6 RPC(远程过程调用) |
3.7 COM(组件对象模型)和DCOM |
第四章 基于TCP/IP协议的Winsock套接口 |
4.1 概述 |
4.1.1 网络协议分层 |
4.1.2 TCP/TP的分层 |
4.2 Winsock技术 |
4.2.1 基本概念 |
4.2.2 套接口类型 |
4.2.3 流套接口对应的TCP状态 |
第五章 基于Winsock套接口的远程控制的系统设计 |
5.1 TCP/IP协议IP报文对Winsock数据的封装和分用 |
5.1.1 TCP/IP协议IP报文对Winsock数据的封装 |
5.1.2 TCP/IP协议IP报文对Winsock数据的分用 |
5.2 远程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5.3 基于Winsock套接口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
5.3.1 基于Winsock套接口的远程控制的体系结构 |
5.3.2 基于C/S模型的远程控制的Winsock通信程序的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的编程实现 |
6.1 远程计算机操控 |
6.2 远程“任务管理器” |
6.3 远程管理注册表数据 |
6.4 远程计算机文件监视 |
6.5 远程计算机键盘记录功能 |
6.6 远程检测计算机端口 |
6.7 远程磁盘控制 |
6.8 远程计算机用户帐号的权限提升 |
6.9 远程计算机键盘和鼠标锁定 |
6.10 远程计算机作为代理服务器的原理 |
6.11 远程计算机的数据报的嗅探侦听 |
6.12 Telnet后门程序的编写 |
6.13 远程计算机文件的操作 |
6.14 网络邻居的实现 |
6.15 以太局域网在线计算机的IP地址和网卡MAC地址的获得 |
6.16 以太网上Arp嗅探监听和Arp欺骗 |
6.1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论文的研究的主要成果 |
7.2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技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网络端口扫描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端口的概念 |
1.2 端口扫描原理 |
1.3 端口扫描目的 |
1.4 端口扫描器的分类 |
1.5 端口扫描的历史 |
1.6 本扫描器的特征 |
第二章 网络协议和本扫描器所使用的网络编程接口函数 |
2.1 网络协议 |
2.1.1 TCP/IP协议 |
2.1.2 Netbios/NetBEUI协议 |
2.1.3 Internet高层协议 |
2.2 Windowssocket接口 |
2.2.1 Windowssocket简介 |
2.2.2 Windowssocket函数 |
2.2.3 原始套接字 |
2.3 Netbios编程接口 |
2.3.1 Netbios简介 |
2.3.2 Netbios over TCP |
2.3.3 Netbios的调用 |
第三章 端口扫描技术 |
3.1 端口扫描技术 |
3.1.1 TCP扫描 |
3.1.2 UDP扫描 |
3.1.3 ICMP扫描 |
3.1.4 其它扫描 |
3.1.5 手工检测 |
3.2 高级扫描算法 |
3.2.1 高速扫描 |
3.2.2 分布式扫描 |
3.2.3 智能扫描 |
3.2.4 指纹识别技术 |
3.2.5 漏洞数据标准化并于扫描代码分离 |
3.2.6 间接扫描 |
3.2.7 秘密扫描 |
3.2.8 认证扫描 |
3.2.9 代理扫描 |
3.2.10 安全扫描器 |
3.2.11 栈指纹 |
3.2.12 Ping扫描 |
3.3 当前扫描器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端口扫描器的设计 |
4.1 本扫描器特色 |
4.1.1 扫描器总模块图 |
4.1.2 采用SYN半开扫描流程图与实现 |
4.1.3 内部采用非顺序扫描 |
4.1.4 绕部分防火墙,且对方日志无记录 |
4.1.5 多线程高速扫描流程图与实现 |
4.1.6 读出系统用户列表,可读出对方系统共享盘,及组列表流程图与实现 |
4.1.7 A类地址段扫流程图与实现 |
4.1.8 可自动对主机名和IP地址进行互换流程图与实现 |
4.1.9 除扫出对方特定端口开与不开,并指出服务类型 |
4.1.10 检测对方操作系统 |
4.1.11 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 |
4.1.12 对一定段的端口实现段扫流程图与实现 |
4.1.13 对扫到的信息实现自动存盘流程图与实现 |
4.1.14 对欲扫信息进行定制过滤流程图与实现 |
4.1.14.1 用户随意定制扫描显示 |
4.1.14.2 用户随意定制扫描过滤用户名 |
4.1.14.3 用户随意定制扫描主机类型 |
4.1.14.4 用户随意定制扫描时间溢出、扫描次数 |
4.1.15 随时帮助信息使用户知道命令执行结果 |
4.2 本扫描器不足和尚需改进之处 |
4.3 其它部分编码 |
4.3.1 清除信息的实现 |
4.3.2 初始化操作的实现 |
4.3.3 获得错误和显示错误内容的实现 |
4.3.4 计算检查和的实现 |
4.3.5 解析IP头的实现 |
4.3.6 创建连接的实现 |
4.3.7 断开连接的实现 |
第五章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圣方超能电器远程控制应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圣方超能电器简介 |
§1.2 远程控制的概念 |
§1.3 本论文的任务 |
第二章 Windows编程和Visual C++ 6.0 |
§2.1 Windows编程 |
§2.2 Visual C++ 6.0 |
第三章 Windows平台下的网络编程 |
§3.1 Windows平台下的网络编程技术 |
§3.2 套接字网络编程(Winsock) |
第四章 远程控制应用软件的设计 |
§4.1 MFC中的套接字类 |
§4.2 MFC CSocket类实现远程控制通信层 |
§4.3 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6)NetBIOS网络编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NetBIOS编程方法 |
1) LANA编号 |
2) NetBIOS名字 |
3) 建立连接 |
4) 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
5) 断开连接 |
3 结束语 |
四、利用NetBIOS进行Windons网络编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DCS的混合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薛莲敏.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
- [2]局域网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任建基.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
- [3]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及编程实现[D]. 罗永成. 西北工业大学, 2004(03)
- [4]网络端口扫描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李瑞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2(01)
- [5]圣方超能电器远程控制应用软件设计[D]. 刘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2(02)
- [6]NetBIOS网络编程方法[J]. 吴爱弟. 计算机应用, 2001(09)
- [7]利用NetBIOS进行Windons网络编程[J]. 刘安安.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1(01)
- [8]基于NetBios的多线程网络实时通信程序的设计[J]. 徐佑军. 微计算机应用, 2000(02)
- [9]利用NetBios与Delphi的多线程机制实现网络实时数据通讯的方法[J]. 熊亚武.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1999(11)
- [10]NetBIOS程序设计问题及解决办法[J]. 冯平. 计算机应用, 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