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和时代 - 精神现象第10部分

文章和时代 - 精神现象第10部分

一、文章与时代——精神现象零拾之十(论文文献综述)

杜林微[1](2021)在《郑光祖杂剧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杂剧是古代极受大众喜爱的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作为一种传播较广、影响较大的文学样式,元杂剧以其浓郁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郑光祖作为元杂剧后期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0世纪70年代,学界对元杂剧的词汇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在检索、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郑光祖杂剧词汇进行全面描写和系统研究。本文共分为如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郑光祖杂剧词汇研究的选题缘由,阐述了研究对象、语料来源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对元杂剧词汇的研究状况和郑光祖杂剧的研究状况。第一章,郑光祖杂剧词汇构词研究。从单纯词和合成词两个方面对郑光祖杂剧词汇做了全面统计与整理。单纯词部分主要描写了联绵词和叠音词;合成词部分主要对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做了分析。第二章,郑光祖杂剧俗语词研究。郑光祖杂剧中记载了丰富的俗语词,这些词是研究元代语言的重要材料。分别从称谓类、名物类、动作行为类、性质状态类、其他类对郑光祖杂剧的俗语词进行分析。称谓类俗语词又分为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和职业称谓;名物类俗语词可以分成衣食住行类、社会生活类和天地万物类;其他类俗语词以副词为主。第三章,郑光祖杂剧词汇语义特点研究。对郑光祖杂剧的同义词和多义词做了分析。同义词的研究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多义词的研究则是将词放在具体的句子中,对其义项进行解释,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第四章,郑光祖杂剧词汇的文化内涵。从民族心理文化、等级制度文化和婚嫁礼俗文化三个方面研究了郑光祖杂剧词汇的文化内涵。民族心理文化包括词汇所反映的象征意义、避讳心理和尊卑观念;通过对詈语的分析,概括出郑光祖杂剧词汇所体现出的以人为贵和生命至上的价值观。结语部分总结了整篇论文的内容和观点,指出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可以改进完善的地方。

顾王乐[2](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指出《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贾旭东[3](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黄楚涵[4](2020)在《以“阳湖派”透视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的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中期,承清代前期余续,学术界对于古文经学的关注愈演愈烈,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力。洪亮吉、孙星衍等金石小学家为研究经史而广泛接触金石碑版、《说文》等与篆书相关文献资料,对于篆字的书写亦愈频繁,逐渐成为治学之余的兴趣所在,并形成了学术活动影响下的篆书艺术观念:承清初王澍取法“二李”;重视字法的正误、作篆合于六书;兼及钟鼎彝器铭文的书写,此时的作篆观念更重于“学”。邓石如不同于学者们因治经而习篆,用学术活动来提升对于篆字的学养,而是注重碑版的直观感受来临习,创作出“二李”风格之外的篆书。当他被常州一带文人,如张惠言、李兆洛等接受并推崇时,说明了当时的篆书艺术观念已然发生了转变:从标榜“二李”名家过渡到从名家之外的碑版取法;书写工具的选择倾向发生了转变;作篆关注点亦从“篆法”的规范到兼及“笔法”的创新。这一转变对于篆书的复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现象。以文学流派“阳湖派”来探讨书法在清中期发展的现象,其特殊性在于这一流派中的文人,洪亮吉、孙星衍、张惠言等都是清中期具有代表性的习篆者,是全国性的经学家。同时洪亮吉、孙星衍又代表了清中期精研古文经学的金石小学家群体;张惠言、李兆洛代表了常州地区今文经学肇兴背景下接受并推崇邓石如的主要群体。他们所代表的群体呈现的不同篆书艺术观念,体现了先后的转变,串联起了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发展的脉络。这种转变与清中期古今文经学并存的学术环境、习篆者对篆书“古法”的认知以及“碑学”由学术衍及书法艺术的发展必然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

张扬[5](2020)在《《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文中研究说明《中学生》杂志是开明书店在1930年创办的教育类综合月刊,它以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以补足课堂知识、提供丰富的趣味、解答读者困惑、指导青少年前途和做便利的发表机关为宗旨,是“开明人”实践其教育救国理念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话语空间,对当时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本教育类杂志,1930—1937年的《中学生》因刊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在同类刊物中极具特殊性,在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学生》刊载的文学作品类型丰富,为中学生的文学阅读提供了便利,也为中学生提供了多种与文学接触的渠道和方式,有助于中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杂志开辟的“读者之页”“青年论坛”“青年文艺”等投稿栏目,给青少年读者提供了发表文学见解、刊登文学创作和讨论新文学作品的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读者和新文艺工作者。因此,本文结合“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研究《中学生》杂志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传播,探讨《中学生》杂志在文学传播方面的实践、效果和意义。本文从文学传播者、文学传播内容、文学传播媒介(文学文本载体)、文学受众及传播效果等角度全面论述1930—1937年的《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和文学出版实践入手,梳理了《中学生》杂志的创办背景和基本概况,并初步探讨其文学立场。第二章论述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对其刊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探究出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倾向,强调《中学生》对青少年的文学启蒙和对其文学素质的培养。第三章论析《中学生》文学传播的策略,充分展现其传播优势,并对杂志中刊登的文学广告做了重点分析。第四章揭示了《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效果、行业影响及历史意义,突出了《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实践的重要价值。

徐红玲[6](2019)在《王蕴章戏曲研究》文中指出王蕴章(1885—1942)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名人,他拥有报人、教育家、文学家、戏曲家等多重身份,在文学、教育、报业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本文聚焦于作为戏曲家的王蕴章,将其置于晚清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考量,从他的生平思想、戏曲活动及戏曲史地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七章、结语及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明确王蕴章及戏曲创作的历史意义,其次介绍学界对王蕴章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探讨王蕴章生平。此章以他人生中的转折性事件或重要节点为依据,将其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章研究王蕴章的戏曲活动。此章主要从他与伶人的交往、观剧形式、清唱活动以及戏曲评论来展现他的戏曲活动。第三章考述王蕴章戏曲本事。他创作十一种戏曲作品,本章重点探析这十一种剧作的本事来源。第四章研究王蕴章戏曲作品的思想意蕴。这些剧作主要是想展现对女性的赞美、借古伤时的表达及文士情怀的抒发。第五章研究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成就。此章将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成就与晚清民国时期戏曲艺术的新变相联系,探讨王蕴章戏曲作品文体的变化、舞台艺术的新变及曲体格律的新变。第六章综论王蕴章戏曲贡献。此章从王蕴章的戏曲作品的影响及所创刊物对戏曲传播两方面论述他的戏曲史意义。附录一为王蕴章年谱,笔者竭力辑录其生平事迹,囿于学力,且民国报刊文献庞杂,因此未能穷尽,甚为遗憾。附录二为王蕴章作品目录,此目录为笔者目前所能搜集到的王蕴章作品。

刘卓[7](2018)在《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文中提出

陈振旺[8](2018)在《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聚焦隋代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基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通过对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形制、图案类型、造型演化、文化源流和语义变迁等专题研究,探求这一时期各阶段藻井图案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第一至第五章将隋和唐前期藻井图案予以分期,结合各阶段之时代特征,分别从藻井形制、图案内容和类型变化等视角进行分组和比较,论述隋及唐前期藻井图案承前启后、由简入繁、融汇中西、吐故纳新之特征,探寻隋代瑰丽多变、唐前期雄浑华美风格形成的进程及影响要素。在第六和第七章将这一时期主要代表性图案置于世界工艺史和中国图案史之框架,综合各类历史典籍和文物史料,考察莫高窟图案之源流,论述隋唐莫高窟图案“兼收并蓄、胡汉杂糅”之精神,探寻其“亦中亦西”面貌背后蕴藏的多元文化基因。隋唐佛教艺术空前发展,随着佛教义理中国化及由此带来的开窟思想之变化,藻井审美意向也发生转化,文章从图案题材、审美思想两个维度研究隋唐莫高窟藻井意象从“建筑式”向“织物式”、从“宗教性”向“世俗化”的嬗变。文章以莲花纹、联珠纹、忍冬纹等图案为例研究隋及唐前期图案“外来”特征的退隐和“本土”特征的强化。初唐以降,莫高窟图案深受京洛影响,到开元、天宝时期逐渐与中原保持同步,文章结合莫高窟和中原各类工艺美术图案序列资料,解析宝相花和卷草纹的构成来源、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并予以分组和分型。本文同时将莫高窟图案与中原和广大西域地区的图案比较,通过具体案例比较论述莫高窟图案与不同地域图案的关联和差异。隋及唐前期的代表性图案如葡萄纹、石榴纹、忍冬纹、联珠纹、宝相花和卷草纹的来源、类型及其发展脉络亦为本文重点,文中分别统计、归纳和分型,由此辨析隋唐藻井图案的源流,并探析及其嬗变、融合、创新的具体表现方式。此外,文章对藻井边饰中的回纹、菱格纹、龟甲纹及垂角帷幔的意蕴和出典也予以释读和研究。

梁德学[9](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孙冬虎[10](2017)在《戏剧家韩补庵先生的生平足迹与文化贡献》文中指出在社会风云激荡、变革思潮汹涌的清末民国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投身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以期实现开启民智、报效国家的理想,不愧为各自领域中的一时翘楚。随着所处时代与自身生活的变故,这些先驱者的命运截然不同,或扶摇直上,或归于平淡,或湮没无闻。但是,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断简残篇,却依然能够清晰地找到前贤的奋斗足迹,那些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念他们的曲折人生和社会贡献。生活在清末民国

二、文章与时代——精神现象零拾之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章与时代——精神现象零拾之十(论文提纲范文)

(1)郑光祖杂剧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材料
        一、研究对象
        二、材料来源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元杂剧词汇研究
        二、国外元杂剧词汇研究
        三、郑光祖杂剧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法
        二、静态描写与动态研究相结合
        三、 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相结合
第一章 郑光祖杂剧构词研究
    第一节 单纯词
        一、联绵词
        二、叠音词
    第二节 合成词
        一、复合式
        二、重叠式
        三、附加式
    小结
第二章 郑光祖杂剧俗语词研究
    第一节 称谓类俗语词
        一、亲属称谓
        二、社交称谓
        三、职业称谓
    第二节 名物类俗语词
        一、衣食住行类
        二、社会生活类
        三、天地万物类
    第三节 性质状态类俗语词
    第四节 动作行为类俗语词
    第五节 其他类俗语词
    小结
第三章 郑光祖杂剧词汇语义特点研究
    第一节 同义词
        一、名词同义词
        二、动词同义词
        三、形容词同义词
        四、副词同义词
    第二节 多义词
    小结
第四章 郑光祖杂剧词汇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郑光祖杂剧词汇蕴含的民族心理文化
        一、避讳心理
        二、尊卑观念
        三、象征意义
        四、詈语所反映的文化
    第二节 郑光祖杂剧词汇蕴含的等级制度文化
    第三节 郑光祖杂剧词汇蕴含的婚嫁礼俗文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二)文本考释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四)诗学思想研究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一)1号简的处位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二)本文编联方案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一、关雎组
    二、葛覃组
    三、木瓜组
    四、柏舟组
    五、东方未明组
    六、墙有茨组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七、十月组
    八、宛丘组
    九、皇矣组
    十、总论组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一)《国风》类
        (二)《小雅》类
        (三)《大雅》类
        (四)《周颂》类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凡例
    一、编联、形制类
        (一)编联类
        (二)形制类
    二、字词考释类
    三、文本思想类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二)诗学研究类
    四、其他类
        (一)简文作者类
        (二)综述类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二、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以“阳湖派”透视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一、课题的来源于依据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情况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关于“阳湖派”的界定与说明
        一、“阳湖派”概念界定
        二、一点说明
第一章 清中期“阳湖派”文人的习篆观念考略
    第一节 阳湖派的先导——洪亮吉、孙星衍
        一、少以辞章名,后深究小学作篆
        二、文学、书法上的“师古”观
    第二节 阳湖派的中坚——张惠言、李兆洛对篆书艺术的属意体现
        一、张惠言从邓学篆及作《邓石如篆势赋》
        二、李兆洛对邓石如的推崇
第二章 以洪亮吉、孙星衍为代表的金石、小学家群体篆书艺术观念的形成
    第一节 金石学、小学研究深入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清中期篆学活动的开展
        一、篆书碑访拓与收藏的活动频繁
        二、幕府生活中与篆书相关的活动与创作
    第三节 清中期篆学活动影响下的篆书艺术观念
        一、承清初王澍取法“二李”
        二、重视字法的正误,作篆合于六书
        三、兼及钟鼎彝器的铭文书写
第三章 “阳湖派”其他学人的篆书艺术观念倾向——以张惠言、李兆洛等人接受邓石如篆书管窥
    第一节 清中期常州地区包容的学术风气
    第二节 “阳湖派”学人推崇邓石如的现象考略
        一、张惠言发现及举荐邓石如
        二、“阳湖派”其他学人与邓石如的关系略论
        三、清中期学人对邓石如篆书态度的转变
    第三节 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一、作篆取法对象的调整
        二、作篆书写工具的改变
        三、作篆关注点的转变——由“篆法”的规范到“笔法”的创新
    第四节 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发生转变的原因
        一、今文经学致用、革新思想的影响
        二、习篆者对篆书“古法”认知的不同
        三、“碑学”由学术衍及书法艺术的发展必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第一节 “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与实践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萌芽
        二、“开明”文学出版的兴起
        三、从事文学创作与译介
    第二节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一、创刊背景
        二、办刊方针及宗旨
        三、栏目设置与特色
    第三节 教育救国理念与《中学生》杂志的文学立场
        一、“爱与平等”的编辑观
        二、“文学+教育”理念
第二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
        一、散文类作品丰富
        二、名家小说的刊载
        三、戏剧、寓言等作品
        四、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倾向
        一、关注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二、传达白话文创作观念
        三、为教育和政治服务
第三章 《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策略
    第一节 借助名人效应扩大传播
        一、聚集着名编辑
        二、邀请知名撰稿人
    第二节 “亦师亦友”的读者关系建构
        一、奖金激励与征文互动
        二、杂志社与读者的共情话语
    第三节 文学类广告的辅助
        一、文学类广告的刊登
        二、文学类广告的特点
        三、文学类广告的作用
第四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与意义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
        一、读者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青少年主体意识的浮现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行业影响
        一、在同类杂志中脱颖而出
        二、对后期文学教育杂志的启示
    第三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历史意义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宣扬
        二、助力新文学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1926—1949年开明书店文学书籍出版统计
附录2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作品类别统计(节选)
附录3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文学广告统计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王蕴章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蕴章的生平
    第一节 居乡期(1885—1907)
    第二节 从业期(1907—1938)
    第三节 晚年期(1938—1942)
第二章 王蕴章的戏曲活动
    第一节 戏曲创作
    第二节 伶人交往
    第三节 观剧研究
    第四节 戏曲评论
    第五节 戏曲研究
第三章 王蕴章戏曲的本事
    第一节 取材于历代笔记或诗文
    第二节 取材于历史故事
    第三节 取材于其他
第四章 王蕴章戏曲的意蕴
    第一节 女性的赞歌
    第二节 借古伤时的表达
    第三节 抒发文士情怀
第五章 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晚清民国戏曲发展的变化
    第二节 戏曲文体变化
    第三节 戏曲舞台艺术
    第四节 戏曲曲体格律变异
第六章 王蕴章的戏曲史贡献
    第一节 王蕴章戏曲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所创刊物对戏剧的传播
结语
附录一 王蕴章年谱
附录二 王蕴章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辉煌的前奏..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
    第一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隋代的大一统和中西文化交流
        二、隋代佛教和佛教艺术的发展
        三、隋代丝绸业的发展和丝绸图案的繁荣
    第二节 北朝末隋初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分类和特征
        一、北朝末隋初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二、北朝末隋初莫高窟藻井图案特征
    第三节 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分类和特征
        一、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二、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特征
    第四节 隋代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分类和特征
        一、隋代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二、隋代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特征
    第五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整体特征
        一、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风格
        二、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色彩特征
第二章 承前启后..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的演化
    第一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形制的变化和图案的转型
        一、隋代莫高窟藻井形制的变化
        二、藻井图案向“织物”特征转化
        三、外来特点鲜明,胡汉杂糅
    第二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几种代表性图案研究
        一、三兔共耳
        二、异兽神像
        三、莲花化生
        四、莲花色轮和摩尼宝火焰纹
    第三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莲花纹的本土化研究
        一、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中的莲花
        二、隋唐莫高窟藻井莲花纹的本土化演变
第三章 繁花似锦—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第一节 唐前期莫高窟图案发展的文化背景
        一、统一、上升、自信、开放
        二、创造与兼融并存
        三、佛教和佛教艺术空前发展
        四、植物纹样繁荣发展
    第二节 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和特征分析
        一、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二、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统计和分型
    第三节 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风格和色彩特征分析
        一、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风格
        二、初唐莫高窟藻井图案色彩的三种类型
    第四节 初唐莫高窟葡萄纹和石榴纹的形成和变化
        一、唐代葡萄纹和石榴纹的来源和形成
        二、唐代莫高窟葡萄纹和石榴纹的兴起及变化
第四章 妙宝庄严—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第一节 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和内容
        一、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二、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统计和分型
    第二节 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特征
        一、图案发展与中原近乎同步
        二、宝相花独占鳌头,造型圆浑
        三、结构严谨,布局严密
        四、叠晕繁密,庄重辉煌
第五章 气盛而微—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第一节 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和内容
        一、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二、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统计和分型
    第二节 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特征
        一、宝相花气盛而微,莲花纹回归
        二、图案色彩趋向化繁为简
        三、边饰图案层次增多,开启中唐新风
第六章 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宝相花的形成及演变
    第一节 宝相花的构成来源和形成过程
        一、宝相花的基本纹样和单位纹样
        二、唐代宝相花的类型
    第二节 宝相花的变化过程
        一、第一阶段(唐开国至贞观前期)
        二、第二阶段(贞观后期至开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天宝时期至贞元二年)
第七章 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边饰纹样研究
    第一节 隋代莫高窟忍冬纹的式微和变异
        一、隋代莫高窟忍冬纹的式微
        二、忍冬纹在隋末唐初的变异和融合
    第二节 唐前期莫高窟卷草纹的形成、变化和类型
        一、唐代莫高窟卷草纹的主要构成来源
        二、唐前期莫高窟卷草纹类型和发展阶段分析
    第三节 隋唐莫高窟联珠纹的兴起和式微
        一、联珠纹在中国的传播和衰微
        二、隋唐时期中国对联珠纹的改造
        三、隋唐联珠纹兴起和式微的社会背景
        四、隋唐莫高窟联珠纹的类型和统计
    第四节 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中的其他几种边饰
        一、菱格纹
        二、龟甲纹
        三、回纹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人
        二、日人报纸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一、历史分期
        二、所用史料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一、日本报人群体
        二、中国报人群体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一、金子雪斋其人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一、私谊网络
        二、公共交往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一、从《儿童》入社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结论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文章与时代——精神现象零拾之十(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光祖杂剧词汇研究[D]. 杜林微.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4]以“阳湖派”透视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的转变[D]. 黄楚涵.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D]. 张扬.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王蕴章戏曲研究[D]. 徐红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7]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D]. 刘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8]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D]. 陈振旺. 兰州大学, 2018(10)
  • [9]《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10]戏剧家韩补庵先生的生平足迹与文化贡献[A]. 孙冬虎. 北京史学论丛(2016), 2017

标签:;  ;  ;  ;  ;  

文章和时代 - 精神现象第10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