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兴林[1](2020)在《基于非单调定价核的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定价核刻画了投资者在不同状态下对于回报的偏好,是资产定价理论的核心,对于其单调性和形态的准确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金融资产的定价。定价核又称为随机贴现因子或边际替代率,它提供了资产价格和基本经济原理之间的联系,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之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标准金融经济模型中认为定价核与代表性投资者的边际效用成比例,且在完全市场、风险厌恶、正确信念假设成立下定价核应该呈现出单调递减的特征,即定价核或代表性投资者的边际效用随着总财富的增加而减少。然而,自2000年初以来,许多实证研究指出定价核与总财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单调递减,还存在递增的部分,学者们将这种定价核非单调现象称为定价核之谜(Pricing kernel puzzle)。因此如何解释和刻画定价核这种非单调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和建模金融资产价格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此外,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对定价核之谜是否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给出有着坚实依据的回答,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最后定价核之谜如果存在,如何均衡解释、刻画这种现象并应用到金融衍生品市场定价中,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工作。本文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我国市场交易数据提取有关定价核信息,并构建正式的定价核单调性检验方法检验我国是否存在非单调定价核的典型事实特征(Stylized facts)。然后根据检验结果提供的经验证据支持,从方差风险视角构建均衡解释非单调定价核存在的现象。最后本文应用这种参数构建的非单调定价核和考虑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动力学特征,构建新的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并实证探索和对比这些模型的应用效果。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现如下:(1)基于中国市场证据的非单调定价核研究。本部分首先在扩展的Black-Scholes模型下解析求解了在资产收益率在风险中性测度下的概率密度。然后鉴于极端经济环境资产价格跳跃风险,本部分采用Jump-GARCH模型建模资产收益率的动力学过程,并采用核估计方法提取出了资产收益率在物理测度下的概率密度分布。最后基于资产定价理论分析了我国市场定价核的形态以及构建统计检验检验了我国定价核的单调性。通过提取2015-2017年50ETF期权合约在风险中性测度下的月度概率密度分布,发现资产收益率的风险中性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采用具有时变跳跃强度GARCH波动率模型对2005年2月24日至2017年12月29日区间的对数资产资收益率建模并采用正态核估计方法估计出了月度资产收益率在物理测度下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同样发现资产收益率在物理测度下的概率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相较于风险中性概率分布,物理测度下的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尖峰特征。基于资产定价理论,本部分展示了定价核对应的形状,并发现定价核呈现明显的非单调特征,其形状近似呈现为“U”形。进一步通过构建正式的单调性检验方法,对定价核的单调性进行了分段检验,同样发现定价核具有显着的非单调特征。(2)基于方差风险视角的非单调定价核均衡解释。本部分首先分别在物理测度和在风险中性测度下对50ETF收益率和中国波动率指数(i VX)进行建模,然后采用标准的极大似然函数估计方法估计出在物理测度下和风险中性测度下的条件方差,进而计算方差风险溢价。通过对样本区间为2006年10月9日到2017年12月29日的50ETF收益率和样本区间为2015年2月9日至2017年12月29日的i VX指数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明显存在负的方差风险溢价。然后在Epstein-Zin-Weil递归效用函数下考虑方差风险并假设消费对数增长率是对数价格变化和方差变化的仿射形式。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分析,本部分发现在均衡模型考虑负方差风险后能够解释市场中定价核的非单调性,以及能够充分刻画市场中存在“U”形定价核的典型事实特征。随着代理人的风险厌恶水平的上升,对数定价核整体上移,定价核曲线的凸度(Convexity of curve)也会增大。固定跨期替代弹性系数,随着风险厌恶的增加,代理人也会更加偏好越早解决不确定性。在固定风险厌恶系数而改变跨期替代弹性时,本部分研究发现在跨期替代弹性系数小于1时,定价核呈现出“U”形特征,并且随着跨期替代弹性系数的减小,定价核下移,曲线的凸度变小。而当跨期替代弹性大于1时,对数定价核曲线呈现倒“U”形,表明市场中存在正的方差风险溢价,与经验证据不符(方差风险溢价为负)。本部分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帮助投资者和监管者认识市场中存在的非单调定价核现象,也为金融衍生品的定价考虑方差风险提供了经济均衡的理论基础。(3)基于条件偏度与非单调定价核的i VX指数的预测。i VX指数作为中国市场上首个度量市场投资者情绪的指标,对其准确建模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监管和投资意义。考虑资产收益率的非正态性,本部分采用IG-GARCH模型对其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典型事实特征进行刻画,并采用考虑了方差风险溢价的非单调定价核对资产收益率的动力学过程进行风险中性化,进而在风险中性测度下实现对i VX指数的建模。通过对样本区间为2005年2月23日至2018年2月14日的上证50ETF收益率和样本区间为2015年2月9日到2018年2月14日的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的实证研究,本部分发现能够刻画标的资产收益率的条件负偏度的IG-GARCH模型相较于基准模型,不仅能够更好拟合样本内的资产收益率和i VX指数,而且能够提供更高的样本外预测精度。同样重要地是,实证结果也显示我国市场存在显着为负的方差风险溢价和具有非单调定价核的特征。(4)基于非单调定价核与仿射Jump-GARCH模型的VIX期货定价。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以来,投资者对于波动风险的对冲的需求更加旺盛,进而使得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发布的VIX期货合约成为交易最为活跃的衍生产品之一。本部分基于具有时变跳跃强度的仿射GARCH模型和前文均衡求解出的非单调定价核构建出闭式的VIX期货定价模型。为检验具有时变跳跃强度模型是否显着优于Heston-Nandi GARCH(1,1)模型以及非单调定价核是否在美国市场显着存在,本部分针对样本区间为1995年1月5日到2016年12月30日的S&P 500对数收益率和对样本区间为2007年1月3日至2016年12月21日的VIX期货价格进行了联合估计。研究发现,对于标的资产而言,含有跳跃成分的GARCH模型更能够刻画标的资产的非正态性(Non-normality)特征,具有更大的对数似然函数值。对于VIX期货定价而言,Jump-GARCH模型的定价表现显着优于GARCH模型。此外,对资产收益率与VIX期货的联合估计的结果表明Jump-GARCH模型和HN-GARCH模型均证实显着存在负的方差风险溢价和非单调的定价核。(5)基于非单调定价核和双指数跳模型的期权定价研究。本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考虑跳跃随机风险、方差风险,且能够闭式求解期权价格的定价模型。鉴于资产价格具有上涨跳与下跌跳的典型事实特征,本文进一步拓展跳跃尺寸分布,假设跳跃尺寸服从具有时变跳跃强度的对称或非对称的双指数分布。另外在无套利定价约束下,本文采用了具有双指数跳跃风险的非单调定价核对其标的资产动力学过程风险中性化。通过对我国首支指数基金期权——50ETF的实证研究发现,在物理测度下,标的资产收益率的时变跳跃强度和方差显着存在,以及非对称双指数跳模型能够充分地刻画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典型事实特征。在风险中性测度下,直接采用期权价格信息校准模型参数发现正态随机冲击和跳跃随机冲击的市场风险价格能够被显着估计。与此同时,通过对期权价格估计能够显着识别在各模型下负的方差风险溢价和非单调的定价核。此外,样本内、外的期权定价表现均表明,具有非对称双指数跳且考虑了非单调定价核的模型是一个相对不错的期权定价模型选择。与现有研究文献相比,本文主要具有以下三点创新点:(1)本文通过提取隐含在50ETF期权价格及其标的资产收益率的信息,检验了我国市场定价核的单调性。在作者所掌握的文献内,还没有见到通过应用正式的检验统计量和使用50ETF期权数据对我国定价核的单调性进行研究。通过期权数据提取定价核,有助于我们直观地了解我国定价核的特征。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定价核的非单调性特征提供了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2)定价核的非单调性特征与经典资产定价理论的假设不符。考虑到定价核非单调的典型事实特征,本文在仿射均衡框架中引入方差风险均衡解释了非单调定价核的现象。在仿射均衡下,宏观增长率(比如消费增长率)被假定为服从仿射过程。对定价核异象的均衡解释有助于加深我们从理论上对定价核的认识,为在资产定价模型中考虑非单调定价核提供了经济理论基础。(3)本文采用非单调定价核并在考虑标的资产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后构建出了一系列新的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鉴于50ETF收益率具有负偏度的典型事实特征,本文在非单调定价核下采用能够刻画条件偏度的逆高斯GARCH模型建模并预测了中国波动率指数i VX;考虑跳跃风险,本文采用具有时变跳跃强度的Jump-GARCH模型并基于非单调定价核闭式求解出了波动率指数期货(VIX futures)的定价公式;考虑到标的资产价格受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冲击影响,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扩展Jump-GARCH模型,假设跳跃尺寸服从非对称双指数分布,并在非单调定价核下解析求解出了欧式期权定价公式。该部分的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有关资本市场统计特征的研究,也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了更为准确的金融衍生品定价方法,对于投资策略的构建和金融市场的监管意义重大。
施凯英[2](2015)在《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6月15日以来,A股大幅跳水。截至7月8日,上证综指收于3507.19点,跌幅高达31.52%;创业板指收于2364.05点,跌幅高达38.79%。同期,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收于3463.40点,跌幅高达34.63%;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收于2500.20点,跌幅高达26.03%;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收于5956.60点,跌幅高达46.50%。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当下做空机制非常匮乏,股指期货市场的双向交易机制和现货市场的联系又十分紧密,使得有市场舆论认为股指期货成为此次做空股市,造成A股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此次A股股灾事件进行全面的梳理,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共203个交易日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动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及沪深300期现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的研究为出发点,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首先,本文介绍了股指期货的概念、发展历史、经济功能以及我国第一支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基本情况。其次,本文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及现货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均衡关系的实证研究,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确定期现货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具备实证条件。第二部分为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滞后关系研究。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法、脉冲响应分析等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滞后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期货与现货价格的领先滞后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期现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股指期货市场下跌阶段对现货市场影响最显着,股指期货价格领先股票价格和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瀑布效应。根据实证结果,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应确立机构投资者主导地位,建立健全双边市场,允许适度的股指期货投机交易,加强对中小盘股票的监管和建立适当的熔断机制。
谢国梁[3](2013)在《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次大战后世界进入和平建设,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重新上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各国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热情高涨,对金融中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只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则不能成为金融中心;为什么有的金融中心可以长青,有的金融中心则会被取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必将要发展成为金融强国,金融中心建设是未来发展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需要有更多投入,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发展涉及的问题做深入探讨,并提出答案。我国经济崛起及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角色将何去何从。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殖民地年代因时际遇,发展成为远东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1978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凭借其人文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贸易、投资、融资以及金融资讯等方面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离岸金融服务,充当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窗口,在中国与国际市场往来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与中国内地建立了十分特殊的经济及金融关系。香港在充当这一角色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及提升的机会,自身的金融中心地位及功能获得很大强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金融实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金融业的市场化及自由化,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获得强劲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内地,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崛起对香港服务中国经济的传统功能具有替代效应,长远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存在弱化,甚至于被取代的可能。香港已在1997年回归祖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变是国家在安排香港回归时所做的战略决策,并被视为一项国际承诺而体现在《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在中国经济崛起及做大做强体制内金融中心的同时,香港金融中心如何可以继续发挥其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而不被边沿化,是未来国家推动经济改革及市场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及资本账户走向开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战略性课题。本论文指出了1997年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维持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的一些不良发展态势,包括中介功能淡化,市场发展趋向单一化、虚拟化,国际化褪色等,剖析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面对弱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在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问题时带出了对沪港金融中心关系这一国家层面的重大课题的探讨,并就如何在加快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平衡好沪港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将理论、政策及实践紧密结合,寓创新于实践之中,务求以新的视角,就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使其对决策有参考价值,对香港经济繁荣稳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前推进以及沪港金融中心关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梁忠辉[4](2012)在《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崛起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往在谈到资本市场时,投资者往往狭义地理解为股票市场,而忽略了期货市场。这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格局有很大关系。虽然两个市场同时起步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股票市场无论在市场规模、社会影响还是服务国民经济发展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期货市场。期货市场一直作为一个“小众”的市场而存在。普通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也停留在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投机市场。但这种大“证券”,小“期货”的局面随着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品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是以股票现货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期现套利的功能,有助于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提供风险对冲机制和完善期货市场法律体系。在看到股指期货市场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要正视股指期货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股指期货既是风险管理的工具,也可能引发新的市场风险。许多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都曾经出现过市场操纵案件,严重动摇市场基础。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关系和有效的监管政策措施是股指期货市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的风险互动关系和股指期货市场监管措施进行研究抓住了现阶段股指期货研究的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关系,包括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和流动性以及两者的价格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应采取的监管政策和措施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对中国期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背景和自身特征。指出发展股指期货市场的重要意义并对股指期货推出后的运行特征进行了详尽分析。针对股指期货上市后的运行情况,目前首先应注意优化投资者结构。对于证券公司、公募基金、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在放开进入期货市场限制的基础上,抓紧入市策略、交易手段和内控机制的建立等问题的解决,打消机构进入期货市场的观望和犹豫不决,改变目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这是保证股指期货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其次还要坚持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继续加强监管。利用目前股票市场处于震荡运行的时机,完善股指期货监管的基础制度,建立实时交易信息统计体系,便于将来应对更大的监管挑战。二、本文在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利用ARCH模型加入虚拟变量的形式分析了股票市场在引入股指期货后波动性是否发生显着变化。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股指期货上市短期还是中期,采用GARCH(1,1)模型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拟合效果。而在该模型中,虚拟变量的系数均不显着,这表明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未因此而发生显着变化,股指期货市场只是股票市场的“影子”,不会对股票市场的走势产生根本性影响。同时还建立了针对股票市场杠杆效应的EGARCH模型,该模型表明股票市场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反应不一致,利空消息会带来更大的波动。本文还通过T检验分析了股票市场成交金额增长率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后的变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票市场的成交金额没有发生显着变化,说明流动性变化不显着。从实证结果得到的结论是中国股指期货的上市在短期和中期内都没有增加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和流动性。股指期货市场有效地提高了现货市场的深度和信息传播效率,从长期看一个规范发展的股指期货市场具有降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作用。三、本文用高频数据具体分析了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在价格发现和相互作用中的引导机制。在VAR模型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发现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互为格兰杰原因,表明价格发现是两个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协整关系检验表明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明股指期货市场没有脱离现货市场而无序波动,股指期货达到了平稳推出和运行的目的。随后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在定价过程中,股指期货价格主要是受到市场冲击的影响,股票价格对股指期货价格的形成没有很强的解释力。而股指期货价格在解释股指现货的价格时具有显着影响。这表明股指期货在价格引导中具有主导地位。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也佐证了这一点。现货市场受到冲击时,期货市场的反应并不明显。当期货市场受到冲击时,现货市场的运行路径发生明显变化,并且滞后期大约为2期左右,说明股指期货价格大约领先现货价格5到10分钟左右。综合来看,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描述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关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揭示问题准确。四、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的价格联动效应会引发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跨市场操纵行为。本文从价格发现功能出发,总结出跨市场操纵行为的基本特征和风险概况,并对跨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指出可以采取的监管措施主要包括:继续巩固现有监管措施,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异常行为监控,监管方式保持灵活性和机动性;要研究跨市场操纵的法律问题。填补《证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留下的关于跨市场操纵的法律空白。建立信息共享监测系统。五、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要解决监管谁,监管什么、如何监管和监管效率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原则、监管目标,指出了监管模式选择的思路和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革新监管理念,坚持市场化监管思路,防止过度监管和监管不足;提升监管人员水平提高监管效率;统一调配、集中使用现有监管力量,对异常交易监测、高风险机构的风险防范、大型课题研究和跨市场操纵等重点问题集中展开工作;突出交易所在一线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加强期货业协会自律管理;鼓励期货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创新、经营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本文对我国期货和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演变做了系统回顾,通过总结得出若干经验教训,为未来工作展开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本文对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票现货市场的运行特征、波动性和流动性进行全面分析,采用GARCH模型和非对称GARCH理论建立了波动性测度模型,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运行情况。实证表明现货市场并没有受到股指期货的冲击,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打消了社会各界对股指期货的疑虑,为管理层提供了决策参考。第三、之前关于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关系的研究存在着方法不全面或者数据不充足的情况,本文采用统计计量方法对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高频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针对高频数据的VEC模型和协整关系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验证出股指期货价格领先于股指现货价格,实证结论填补了国内有关研究数据不足和方法不够全面的空白。
肖磊[5](2011)在《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关于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和演变,股指期货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股指期货对股市流动性与波动率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并提出了股指期货收益性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共分7章。第1章和第2章,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3章和第4章,实证研究了股指期货对股市流动性和波动率的影响;第5章对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对股指期货收益性进行实证分析;第7章为研究总结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减弱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但市场流动性的下降幅度从整体上看呈减缓趋势,并且目前的影响已趋于平稳。第二,总体而言,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的影响不大。从短期来看,股指期货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率;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并不显着;股指期货市场的推出没有缓解我国股市长期存在的杠杆效应,股市中负的冲击比正的冲击更容易引起市场波动率的增加。第三,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指数价格具有同步的变化趋势和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引导关系并不明显;5分钟高频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领先于股票市场,但日收盘价数据却并不支持这一结论。第四,沪深300股票指数的走势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并且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会趋于一致。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用推出时间不长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实际数据验证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国内外学者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对象为国外发达国家资本币场或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数据,也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但是,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没有国外发达国家成熟,另外,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数据并不能充分反映出期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因此,实证研究结果缺乏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对推出时间不长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实际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运用多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对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进行了验证,数据真实,研究结果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第二,提出了基于事件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于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把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作为一个事件,利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比较事件前后不同时间段的检验结果,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进行研究。另外在市场流动性度量指标的选择上,本文分别从市场流动性的宽度、深度以及弹性属性出发,分别选择了相对买卖价差、成交量和Marting流动性比率对市场流动性进行综合度量,较之于单一的流动性度量指标,能够使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情况得到更加全面的反映。对于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影响的研究,本文仍然基于事件分析法,提出了两种检验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股指期货的推出这一事件设置为虚拟变量,对GARCH模型进行了改进;第二种方法是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推出时间为分界点,将样本数据划分为股指期货上市前和上市后两个小样本,通过事前和事后的对比进行分析。第三,构建了股指期货价格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的系统思维模式与定性分析工具——CSM探索图,分析了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股指期货价格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罗洎[6](2012)在《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票价格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简称股指期货)是除利率期货、货币期货之外,最重要的金融期货之一,是20世纪最重要、最成功的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论文以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为研究主线,以信息传递过程中市场特征因素如价格、波动性、流动性等的关联变动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运用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实际数据,从数量关系上研究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价格间的领先-滞后关系、波动传递效应、流动性联动问题以及跨期现货市场的价量关系和套期保值策略问题。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揭示了新兴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特征和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实际影响。论文研究的预期目标是,更加深刻地揭示中国新兴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特征及其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部门制定相关市场监管政策提供实证研究的证据,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金融市场投资者理解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特殊关系,规划并制定合理的投资及风险管理策略,以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本项研究对丰富金融期货理论具有理论意义,对中国现实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可被市场参与者所观察到的市场特征因素的变动为视角,分别讨论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领先-滞后关系、市场波动性的传递关系、市场流动性的联动关系、跨期现货市场的价量关系以及市场信息传递的应用-套期保值策略问题,以期对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间的信息传递做出较为全面的描述和论证。最后是全文的总结。本文章分为七章,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论文的研究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章对当今全球股指期货市场所呈现出的欧洲、北美和亚太三足鼎立的局面进行了描述。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勾勒出在金融危机中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的成效。简要介绍了中国金融市场与股指期货的发展,对国内外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的领先-滞后关系的实证研究。首先对全文所选择的研究市场、研究时段进行了基本的交待。为了对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价格日内及日间的引导关系有清晰的了解,论文分别使用了两市场五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和低频日数据实证研究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下两市场间的价格发现能力。经研究发现,首先,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指数间在不同的交易时间尺度下均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这一点与现有的关于期现货市场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显示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间天然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性。其次,无论在哪一个时间尺度下,在本文的研究时段内,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均单向引导股票现货市场价格。这一研究结论与国外已有的研究和国内使用仿真数据进行的相关研究所得到的“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间存在双向的价格引导关系”的结论有所不同。论文对此从中国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构成的特殊性、国内仿真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研究时段影响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此外,为了扩展研究的视野,同时研究了境外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与国内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引导关系。发现中国概念的H股指数期货在日数据下与上证指数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引导关系,在低频五分钟交易数据下存在双向的价格领先-滞后关系,即两市场间存在大致相似的相互影响。显然,H股指数交易并不能引导国内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走向,不拥有国内股票现货市场的定价权。这是与国内同类研究不同的结论,并对其原因做了详细的解析。第三章,定量研究了中国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交易波动性的影响。使用均值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发现股指期货交易的引入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会产生的影响,取决于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状况。就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而言,投机性较强的股指期货市场增大了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而平稳运行的股指期货市场减小了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将文献中关于此问题的争论统一了起来。使用多元GARCH模型对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间的波动传递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单向传递到股票现货市场,而不是此前有研究结论认为的波动在期、现货市场间双向传递。关于中国期现货市场间所呈现出的波动单向传递的特殊性,论文从市场投资者结构、市场的运行效率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国股指期货影响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的研究。此前的众多研究均认为股指期货交易或者对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无影响,或者降低了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本章首先使用均值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股指期货交易的引入对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同样发现,在投机性较强的情况下,中国股指期货弱化了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相反,当股指期货市场投机性减小时会增强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同时还发现,中国股指期货交易的引入并没有如市场在此前所担心的那样使得非成分股市场流动性丧失。实际上,股指期货交易同样增强了非成分股市场的流动性。实证结果证明了保持股指期货市场平稳运行,降低其市场投机性的重要性,以及股指期货市场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本章结合中国股票现货市场的特性,引入“流动性交易者假说”,论证了平稳运行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会增强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原因。本章还对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的联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不存在自相关性,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存在显着的自相关性。我们相信这是由于两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持仓成本的不同造成的。第二,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变动先于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变动,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将导致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增加;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的萎缩,将导致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的萎缩。这是源于股票现货市场的基础性地位。因此,我们认为进一步提高股票现货市场质量,增强现货市场吸引力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第五章,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跨市场的价量关系研究。本章实证研究了中国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收益率波动与成交量之间,以及期、现货跨市场的收益率波动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条清晰的由股指期货成交量变动引起股指期货收益率变动,股指期货收益率变动随后导致股票现货收益率的变动,股票现货收益率变动进一步引起股票现货成交量变动的路径。在股票现货市场上呈现的“价为量先”现象与前人研究所得出的“量为价先”的结论存有差异,论文认为这是股指期货交易的引入改变了投资者观察市场变动的方式,也改变了市场的价格决定方式。第六章,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套期保值策略研究。我们将套期保值策略看做期现货市场间信息传递效应的重要应用。论文使用20只基金重仓股为基础构建了股票现货的投资组合,运用OLS、B-VAR、VECM、 Diag-BEKK、Scalar-BEKK、CCC模型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境外H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率。发现不论是在样本内还是在样本外,Diag-BEKK模型均具有最好的套期保值效果,但通过统计结果可以发现Diag-BEKK模型的波动比较剧烈,在实际运用中的交易成本较高,因此,套期保值效果稍逊的静态OLS模型是更好的选择。同时,H股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较差,远逊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全文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真实交易数据为基础,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对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价格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结构条件下,股指期货价格单向引导股票现货价格。这一结论与国外同类研究及国内此前使用模拟数据得出的“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现货价之间存在双向的引导关系”这一结论有所不同。论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从中国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结构的特殊性、国内仿真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研究时段影响等三个方面对研究结论做了详细的阐释。2、对中国股指期货交易的引入将如何影响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即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流动性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股指期货市场本身的运行状况。论文将中国股指期货上市至今划分为“投机性市场”阶段和“平稳运行市场”阶段进行研究,提出了:存在高投机性交易的股指期货市场会增大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弱化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平稳运行的股指期货市场有助于平抑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增强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论文的研究将现有文献中关于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流动性影响的争论统一了起来。同时,我们研究了股指期货交易对非成分股市场指数波动性的影响。以实证证据否定了此前市场关于,“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加大股市的两极分化,使资金重点流向成份股,而非成份股活跃程度将会日渐萎缩,流动性将会逐渐丧失,渐渐被冷落”的判断。3、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出,存在一条清晰的由股指期货成交量变动引起股指期货收益率变动,股指期货收益率变动随后导致股票现货收益率的变动,股票现货收益率变动进一步引起股票现货成交量变动的信息传递路径。在股指期货交易引入后,股指期货市场呈现出“量为价先”,而股票现货市场却呈现出“价为量先”的状态。此研究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对于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间互动关系的认识。当然,由于数据的来源和研究水平所限,论文还存在不足。例如,论文还未涉及期现货场间的互动影响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关联特征;对于如何利用期现货市场间的信息传递进一步分析各类相关金融政策的市场有效性,分析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以及我国整体经济、金融的运行状态还没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范围也仅局限于中国证券市场,还可以将研究领域拓展至对全球重要金融市场指数期货与中国证券市场间存在怎样的联动以及风险传递路径等研究领域。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课题组,李玮,朱建华,陈强[7](2011)在《股指期货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利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股指期货的推出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深刻地影响到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和投资理念。但由于股指期货改善了股票现货市场的信息反映速度与品质,因而在证券市场的危机时刻可能会加剧波动的幅度。本文首先总结了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我们具有较高借鉴意义的亚洲新兴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特点;其次深入剖析了境外股指期货市场推出后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以及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后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最后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产品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境外资本目光逐步转向中国市场的趋势背景下,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新兴+转轨"的现实特征,就如何利用股指期货稳健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刘考场[8](2009)在《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股指期货应股票现货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需求而产生,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资产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自20世纪80年代首个股指期货合约在美国诞生以来,尽管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股指期货在世界范围的交易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增长,并成为“20世纪最成功的期货品种之一”。当前关于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成为中国金融研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其中,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影响的研究尤其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从理论上阐述股指期货在经济学中的定位及基本职能;并基于监管者视角,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成熟的股指期货经验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对我国的启示;同时提出了我国股指期货的制度设计。本文对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性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发达国家以美国的S&P500指数及其指数期货为代表进行分析,新兴国家或地区则以韩国KOSPI200指数及股指期货为代表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股指期货上市后的较短时期内,指数期货本身还不成熟,表现为期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且其现货指数的波动性也相对较大。长期而言,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日趋成熟,指数期货自推出开始其市场成熟度逐步增加,而波动性逐步减小。本文对流动性的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股指期货与现货股票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替代性,股指期货于上市初期可能会对现货市场产生资金排挤效应,但是就长期来看,由于股指期货具有吸引场外资金效应,无论是发达市场国家或是新兴市场地区,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流动性均呈逐步增强的趋势。本文认为股指期货引发股市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一国证券市场来讲,适时推出,可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仓促上马,则会造成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建议相关机构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为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做好充分准备,以便股指期货为我国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发挥作用。因此,在我国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之际,股指期货市场风险控制和监管研究将是重大课题。目前国内外对股指期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成熟市场的研究上,而对新兴市场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通过对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或地区)的实证比较研究,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从制度监管等方面对我国股指期货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吴华[9](2006)在《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产生最晚但发展最快的品种,出现伊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把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带向了新的高峰。从以往经验看,股指期货交易的成功与否,指数的编制和合约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标的物指数的编制中,本文定性分析了作为股指期货标的衡量标准和选择依据,从现有的股票指数中选出了适合作为标的物的沪深300指数,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合约的设计中,本文充分借鉴国外期货市场设计股指期货合约的先进经验,科学的设计合约中的各项条款,对合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涨跌停板、保证金)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尝试了用基于GARCH-M模型的VaR方法设计股指期货的保证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和数理分析,将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指期货合约各项条款做出了解释。
孙海军[10](2004)在《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股指期货自1982年产生以来已经逐渐成为世界金融期货市场的主要衍生工具,多个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纷纷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以防范股市的系统风险。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走上了金融开放的快车道,迅速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的投资者提供规避系统风险的工具,开设股指期货逐渐被提上学者和主管部门的研究日程。股票指数期货是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可缺少的避险工具,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股指期货品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金融中心竞争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如果我国不适时推出这个品种,在加入WTO逐步放开资本市场后,有可能失去一个不可挽回的重要机会。国外学者对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主流研究结果认为股指期货不会增加现货市场的波动,有利于完善证券市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而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等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完善有效的股指体系和期现货市场的高相关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股市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综合类和成分类在内的股指体系。但我国的股指体系尚不健全,还没有一个能反映我国股市总体变化的指数。本文运用最小方差模型,对中国现有9个主要指数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对9个指数从套期保值效果与成本、真实反映整体市场价格水平、防止市场操纵、计算准确发布及时市场认同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没有一个指数能同时满足四项作为股指期货交易标的指数的原则。因此,将来如果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话,必须对现有股指进行改造或者编制新的指数。考察结果还显示,大多数方面上海和深圳两地的成份股指数均优于综合指数。最后本文还对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的一些探讨,是以佐证对股指期货进行深入研究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真正推出股指期货交易之前,股指期货交易对我国现货市场的影响以及功能的发挥的实证研究并不能真正进行,很多研究都还要等其真正推出以后才能进行。
二、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非单调定价核的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2.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1 期权定价早期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2 有关期权定价模型拓展的文献综述 |
2.1.3 均衡期权定价的文献综述 |
2.1.4 波动率衍生品定价的文献综述 |
2.2 关于标的资产离散建模的文献综述 |
2.2.1 GARCH波动率模型的文献综述 |
2.2.2 标的资产服从跳跃扩散过程的文献综述 |
2.3 关于定价核的文献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非单调定价核: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 |
3.1 引言 |
3.2 理论与模型 |
3.2.1 定价核 |
3.2.2 提取风险中性概率密度 |
3.2.3 估计物理测度概率密度 |
3.3 实证研究 |
3.3.1 50ETF收益率和在物理测度下的概率密度 |
3.3.2 期权数据和定价核 |
3.4 定价核单调性的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非单调定价核之谜——基于方差风险视角的解释 |
4.1 引言 |
4.2 方差风险溢价 |
4.2.1 方差风险和方差风险溢价的概念介绍 |
4.2.2 隐含在我国市场的方差风险溢价 |
4.3 均衡模型 |
4.3.1 效用函数 |
4.3.2 定价核 |
4.3.3 风险中性过程 |
4.4 定价核之谜分析 |
4.4.1 定价核单调性的讨论 |
4.4.2 影响定价核的因素分析 |
4.4.3 金融衍生品的闭式定价公式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条件偏度与非单调定价核的i VX指数预测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 |
5.2.1 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动力学过程 |
5.2.2 嵌套模型 |
5.3 隐含波动率指数 |
5.3.1 非单调定价核 |
5.3.2 等价鞅测度 |
5.3.3 资产收益在风险中性测度下的动力学过程 |
5.3.4 iVX指数构建 |
5.4 实证研究 |
5.4.1 数据 |
5.4.2 资产收益率的似然函数 |
5.4.3 风险中性测度下的模型估计 |
5.4.4 样本外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基于非单调定价核与仿射JUMP-GARCH模型的VIX期货定价 |
6.1 引言 |
6.2 模型 |
6.2.1 资产收益率过程 |
6.2.2 仿射GARCH过程 |
6.3 风险中性化 |
6.3.1 定价核 |
6.3.2 等价鞅测度 |
6.3.3 风险中性测度下的动力学过程 |
6.4 VIX期货定价理论 |
6.4.1 隐含波动率指数 |
6.4.2 VIX期货定价公式 |
6.5 实证分析 |
6.5.1 数据 |
6.5.2 模型估计 |
6.5.3 模型定价表现分解 |
6.5.4 样本外预测 |
6.6 本章小结 |
7.非单调定价核和双指数跳模型的期权定价研究 |
7.1 引言 |
7.2 模型理论 |
7.2.1 双指数跳GARCH模型 |
7.2.2 基准模型 |
7.3 基于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实证分析 |
7.3.1 数据 |
7.3.2 似然函数 |
7.3.3 参数估计值 |
7.4 期权定价理论 |
7.4.1 测度转换 |
7.4.2 风险中性过程 |
7.4.3 期权定价公式 |
7.5 基于期权价格的实证分析 |
7.5.1 期权数据 |
7.5.2 参数估计 |
7.5.3 样本内定价表现 |
7.5.4 样本外期权定价表现 |
7.6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8.2.1 定价核的提取和其它金融衍生品的定价 |
8.2.2 定价核非单调性的解释 |
8.2.3 资产收益率建模和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3 -A.风险中性概率密度推导 |
附录3 -B.资产收益率似然函数和跳跃残差项的构建 |
附录4 -A.HESTON-NANDI模型的隐含方差期限结构项的计算 |
附录4 -B.命题4-1 证明 |
附录4 -C.风险中性化HESTON-NANDI模型 |
附录4 -D.风险中性条件方差剧目函数的解析求解 |
附录4 -E.多期总收益的剧目函数求解 |
附录5 -A.等价鞅约束 |
附录5 -B.风险中性化随机变量 |
附录5 -C.风险中性化后的动力学过程 |
附录5 -D.命题5-1 证明 |
附录6 -A.JUMP-GARCH模型的等价鞅约束 |
附录6 -B.风险中性化JUMP-GARCH模型的随机变量 |
附录6 -C.JUMP-GARCH模型的风险中性过程 |
附录6 -D.命题6-1 证明 |
附录7 -A.命题7-1 证明 |
附录7 -B.命题7-2 证明 |
附录7 -C.命题7-3 证明 |
附录7 -D.命题7-4 证明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基础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2.1.1 期货市场使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减小 |
2.1.2 期货市场使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无明显变化 |
2.1.3 期货市场使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
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2.2.1 期货市场使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减小 |
2.2.2 期货市场使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无明显变化 |
2.2.3 期货市场使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
3 股指期货概述 |
3.1 境外股指期货概述 |
3.1.1 境外股指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
3.1.2 国外股指期货的组织结构和投资者构成 |
3.2 国内股指期货概述 |
3.2.1 国内股指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
3.2.2 国内股指期货的组织结构和投资者构成 |
4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关系 |
4.1 股指期货的作用影响 |
4.1.1 股指期货在现货市场中的作用 |
4.1.2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
4.2 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4.2.1 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 |
4.2.2 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 |
5 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
5.1 研究方法介绍 |
5.1.1 单位根检验 |
5.1.2 协整检验 |
5.1.3 VAR模型 |
5.1.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1.5 脉冲响应函数 |
5.1.6 方差分解 |
5.2 数据选取 |
6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关系实证研究 |
6.1 模型建立 |
6.2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均衡关系研究 |
6.2.1 单位根检验 |
6.2.2 协整检验 |
6.3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滞后关系研究 |
6.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3.2 VAR模型 |
6.3.3 脉冲响应函数 |
6.3.4 瀑布效应 |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期现市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
7.1.2 下跌阶段影响关系最显着 |
7.1.3 期货价格变化领先现货 |
7.1.4 市场存在瀑布效应 |
7.2 政策建议 |
7.2.1 确立机构投资者主导地位 |
7.2.2 建立健全双边市场 |
7.2.3 允许适度的股指期货投机交易 |
7.2.4 加强对中小盘股票的监管 |
7.2.5 完善熔断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1.6 文献综述 |
注释 第二章 金融中心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元素 |
2.1 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中心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2.1.2 金融中心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
2.1.3 金融中心与制度经济学 |
2.2 金融中心构成与运作要素 |
2.2.1 金融中心构成要素 |
2.2.2 金融中心的运作要素 |
2.3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及评价 |
2.3.1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 |
2.3.2 金融中心评价体系 |
2.4 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 |
2.4.1 基本监管模式 |
2.4.2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与问题 |
2.4.3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及问题 |
2.4.4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
2.4.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
注释 第三章 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
3.1 欧洲早期的贸易与集市催生金融业 |
3.2 西欧金融中心的兴起与更替 |
3.3 金融中心朝多极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
注释 第四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 |
4.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 |
4.1.1 香港金融业以银行主导,长期由英国资本把持 |
4.1.2 香港银行业监管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
4.1.3 香港股市发展自由放任,多次股灾促成市场整合及监管完善 |
4.1.4 香港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 |
4.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 |
4.2.1 香港金融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
4.2.2 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展 |
4.2.3 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有所调整 |
4.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评价 |
4.3.1 相关模型的构成 |
4.3.2 模型的外部指标采集 |
4.3.3 模型的问卷调查 |
4.3.4 模型的结论及特点 |
4.3.5 影响香港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 |
注释 第五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要素、主要特色及与内地的关系 |
5.1 香港金国际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 |
5.1.1 战后香港经济转型对本土金融服务需求的带动 |
5.1.2 自由经济管治理念下港英政府的适度干预 |
5.1.3 香港的有利时区位置 |
5.1.4 香港与我国内地市场的特殊关系 |
5.1.5 香港较为健全及独特的司法制度 |
5.1.6 香港的简单低税制 |
5.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 |
5.2.1 自由港政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
5.2.2 高度外向及国际化 |
5.2.3 实行货币局制度,由商业银行发钞,货币金融架构特殊 |
5.2.4 银行业集中度高,外资银行占支配地位 |
5.2.5 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崛起 |
5.2.6 实行“以原则为本”的监管理念 |
5.2.7 香港金融市场逐渐从银行主导转向股市主导 |
5.3 香港与我国内地金融中心的关系 |
5.3.1 香港与内地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5.3.2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 |
5.3.3 沪港金融中心关系 |
5.3.4 粤港金融关系 |
注释 第六章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1 中国经济崛起的特征与含义 |
6.1.1 经济规模显着提升,中长期发展动力仍然较强 |
6.1.2 市场化与国际化水平提升 |
6.1.3 制度与规则走向规范化 |
6.2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2.1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金融服务需求快速扩大 |
6.2.2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浮现 |
6.2.3 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
6.2.4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沪京深等金融中心功能快速提升 |
注释 第七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崛起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7.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主要功能 |
7.1.1 为内地货物进出口服务 |
7.1.2 为境外投资内地服务 |
7.1.3 为内地企业境外股市募资服务 |
7.1.4 为内地机构境外债市融资服务 |
7.1.5 为内地企业境外贷款服务 |
7.1.6 为内地及境外资金跨境投资服务 |
7.1.7 为内地企业投资海外服务 |
7.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发展机遇 |
7.2.1 香港主要金融环节的发展机遇 |
7.2.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色及发展机遇 |
7.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面对被边缘化的挑战 |
7.3.1 香港在中国内地与海外经济往来中的中介角色淡化 |
7.3.2 内地的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有所调整 |
7.3.3 香港的国际化特色褪化 |
7.3.4 香港与内地金融中心互补性减少、竞争性增加 |
7.3.5 香港股市及基金业发展面对的新问题 |
注释 第八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边缘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
8.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得益于内地封闭及金融服务落后 |
8.2 香港金融制度比内地开放自由,从中获得监管套利 |
8.3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融合存在制度性障碍 |
8.4 香港奉行自由经济,但欠缺长远战略 |
8.5 迭加性问题 |
8.5.1 香港产业结构存在单一化、虚拟化问题 |
8.5.2 香港的政治体制转型令管治及监管有所弱化 |
8.5.3 香港本土意识抬头 |
注释 第九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前景 |
9.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香港中心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
9.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阻力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不如预期 |
9.3 上海功能强化,港深整合,比翼齐飞 |
注释 第十章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我国金融中心建设 |
10.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重新定位、扮演新角色 |
10.1.1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 |
10.1.2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问题 |
10.2 香港检讨自由经济理念,政府适当有所作为 |
10.3 香港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扩阔金融业发展基础 |
10.3.1 借鉴瑞士经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
10.3.2 推动香港资产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发展 |
10.4 粤港排除障碍,加强整合,构建新型互补关系 |
10.4.1 粤港深化经济合作面对新挑战 |
10.4.2 粤港加强合作仍有重要基础 |
10.4.3 粤港合作前景广阔 |
10.5 我国加快体制内金融中心建设 |
10.5.1 从新视角看国家金融发展及金融安全 |
10.5.2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
10.6 沪港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
10.6.1 沪港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
10.6.2 沪港金融中心强强合作 |
10.6.3 沪港金融中心实现错位发展 |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
(4)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意义 |
1.2 股指期货市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相互关系的研究 |
1.2.2 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领先滞后关系的研究 |
1.2.3 股指期货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
1.3.2 全文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与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综述 |
2.1 股指期货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
2.1.1 股指期货的探索起步阶段(1982-1987) |
2.1.2 股指期货的困难低迷阶段(1987-1990) |
2.1.3 股指期货迅速发展,市场体系完善成熟阶段 |
2.2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的现实意义 |
2.2.1 股指期货市场是健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客观需要 |
2.2.2 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实现,可以有力促进金融市场稳定与繁荣 |
2.2.3 股指期货对实现由经济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
2.2.4 股指期货对于促进期货行业自身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
2.3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
2.3.1 中国期货市场的起步和探索 |
2.3.2 中国期货市场的清理规范阶段 |
2.3.3 中国期货市场的成熟发展阶段 |
2.3.4 股指期货市场的筹备和推出阶段 |
2.4 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
2.4.1 股指期货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
2.4.2 股指期货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 |
3.1 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的特点与编制方法 |
3.1.1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法 |
3.1.2 沪深300指数的特点 |
3.2 股指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
3.2.1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
3.2.2 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国外文献综述 |
3.2.3 国内文献综述 |
3.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法 |
3.4 基于ARCH模型的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实证研究 |
3.4.1 样本数据选取和说明 |
3.4.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平稳检验 |
3.4.3 ARCH效应检验 |
3.4.4 基于ARCH模型的波动性实证分析 |
3.4.5 研究结论和启示 |
3.5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分析 |
3.5.1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流动性影响 |
3.5.2 相关文献综述 |
3.5.3 实证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协整理论的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领先滞后关系的研究 |
4.1 股指期货定价理论和文献 |
4.1.1 持有成本模型 |
4.1.2 修正持有成本模型 |
4.1.3 国内股指期货定价理论的研究进展 |
4.1.4 股指期货定价模型评价 |
4.2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领先滞后关系 |
4.2.1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领先滞后关系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4.2.2 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的原因解释 |
4.3 VAR和VEC模型的基本思想和估计方法 |
4.3.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Vector AutoRegression)模型 |
4.3.2 协整关系检验 |
4.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
4.4 基于协整理论的建模和实证检验 |
4.4.1 数据说明 |
4.4.2 数据定性分析和平稳性检验 |
4.4.3 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
4.4.4 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
4.4.5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4.5 期现价格关系实证研究的几点启示 |
5 股指期货与股票跨市场操纵监管研究 |
5.1 导言 |
5.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5.1.2 文献综述 |
5.2 跨市场交易参与主体和交易行为 |
5.2.1 跨市场交易的参与主体 |
5.2.2 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跨市场违规交易行为 |
5.3 跨市场操纵交易行为分析 |
5.3.1 市场操纵的界定 |
5.3.2 跨市场操纵界定 |
5.4 跨市场操纵方式和策略分析 |
5.4.1 操纵现货影响期货行为方式分析 |
5.4.2 操纵期货影响现货市场 |
5.4.3 高频交易引起市场操纵 |
5.4.4 到期日操纵分析 |
5.4.5 期现套利和组合保险 |
5.5 操纵沪深300指数的可行性分析 |
5.5.1 沪深300指数抗操纵性分析 |
5.5.2 跨市场操纵的认定 |
5.6 跨市场监管框架与政策建议 |
5.6.1 国外跨市场监管机制 |
5.6.2 现有跨市场监管基本框架 |
5.6.3 现有跨市场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
5.6.4 推进跨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
6 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 |
6.1 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 |
6.1.1 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
6.1.2 美国期货市场的监管经验 |
6.1.3 中国台湾地区股指期货监管模式 |
6.2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
6.2.1 监管目标 |
6.2.2 监管原则 |
6.3 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基本思路 |
6.3.1 加快以期货法为中心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3.2 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定位应坚持三级监管模式 |
6.3.3 在广度、深度和透明度方面强调适度监管 |
6.4 监管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
6.4.1 监管部门应克服存在问题提升监管水平 |
6.4.2 打造期货交易所成为期货市场监管的核心 |
6.4.3 加强期货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
6.4.4 创新对期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监管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股指期货的基本理论 |
2.1.1 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 |
2.1.2 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 |
2.2 复杂科学管理 |
2.2.1 复杂科学管理的提出 |
2.2.2 复杂科学管理的理论框架 |
2.2.3 复杂科学管理的系统思维 |
2.3 实证研究方法 |
2.3.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及其检验 |
2.3.2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
2.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章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市场流动性 |
3.1.1 市场流动性的定义及效用 |
3.1.2 市场流动性的四维属性 |
3.1.3 市场流动性的度量 |
3.2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1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反向影响 |
3.2.2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正向影响 |
3.2.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综合效应分析 |
3.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基于事件的实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两配对样本t检验 |
3.3.2 指标选择 |
3.3.3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3.3.4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3.3.5 研究结论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市场波动率及其度量 |
4.1.1 移动平均模型 |
4.1.2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
4.2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1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的减缓作用 |
4.2.2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的加剧作用 |
4.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影响Ⅰ:基于事件的实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以事件为虚拟变量 |
4.3.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4.3.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4.3.4 研究结论 |
4.4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率影响Ⅱ:基于事件的实证分析 |
4.4.1 研究方法:以事件为分界口 |
4.4.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4.4.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4.4.4 研究结论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价格引导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 |
5.2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的理论分析 |
5.3 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的实证分析Ⅰ |
5.3.1 研究方法:基于检验的方法 |
5.3.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5.3.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5.3.4 研究结论 |
5.4 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的实证分析Ⅱ |
5.4.1 研究方法:基于检验的方法 |
5.4.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5.4.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5.4.4 研究结论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股指期货收益性的实证分析 |
6.1 股指期货价格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
6.1.1 CSM探索图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CSM探索图 |
6.2 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性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方法:基于VaR模型 |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6.2.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6.2.4 研究结论 |
6.3 本章总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
1.1.2 金融危机下的股指期货 |
1.1.3 中国金融市场与股指期货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研究成果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步骤及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领先滞后关系的实证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市场的选择 |
2.3 研究时段及数据频率 |
2.4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分析 |
2.4.1 市场间领先-滞后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概述 |
2.4.2 实证研究变量定义及基本统计特征 |
2.4.3 实证研究模型介绍 |
2.4.4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领先-滞后关系实证研究结果 |
2.4.5 主要结论及分析 |
3. 中国股指期货影响股票现货波动的研究 |
3.1 股指期货上市后股票现货波动性变化 |
3.1.1 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增大 |
3.1.2 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减小 |
3.1.3 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无影响 |
3.1.4 对现货市场的实际影响不能确定 |
3.1.5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3.1.6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 |
3.2 中国股指期货引入与股票现货波动性 |
3.2.1 研究样本数据的选择 |
3.2.2 上证指数日内波动性的计算 |
3.2.3 中国股指期货引入前后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均值分析 |
3.2.4 中国股指期货引入前后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变化--面板模型分析 |
3.3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的波动传递效应 |
3.3.1 时间序列的ARCH检验 |
3.3.2 两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BEEK-MGARCH模型 |
3.3.3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波动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 |
3.4. 若干启示 |
4. 中国股指期货影响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股指期货的引入与股票现货市场流动性 |
4.2.1 研究样本数据的选择 |
4.2.2 流动性的计算 |
4.2.3 中国股指期货引入前后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均值分析 |
4.2.4 中国股指期货引入前后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变化--面板模型分析 |
4.2.5 现货市场流动性增加的解释 |
4.3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的流动性联动 |
4.3.1 流动性联动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2 非流动性联动的VAR估计结果 |
4.4 结论与启示 |
5. 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间跨市场的价量关系 |
5.1 引言 |
5.2 价量关系的实证研究设计 |
5.2.1 变量介绍 |
5.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2.3 成交量与收益率波动 |
5.2.4 收益率波动与成交量的方差分解 |
5.2.5 脉冲响应函数 |
5.3 结论 |
6. 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套期保值策略研究 |
6.1 引言 |
6.2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选择 |
6.2.1 简单套期保值模型 |
6.2.2 选择性套期保值模型 |
6.2.3 投资组合套期保值模型 |
6.3 套期保值比率估计模型 |
6.3.1 静态套期保值模型 |
6.3.2 动态套期保值模型 |
6.4 套期保值效率检验 |
6.5 实证研究 |
6.5.1 数据描述 |
6.5.2 静态套期保值比率计算 |
6.5.3 动态套期保值比率计算 |
6.5.4 套期保值效果的比较 |
6.6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1 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全球背景 |
1.1.2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股指期货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市场的理论 |
2.1.1 马克思关于商品的理论阐述 |
2.1.2 马克思关于货币的理论论述 |
2.1.3 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阐述 |
2.1.4 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阐述 |
2.2 期货市场的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期货市场的经济学定位 |
2.2.2 关于期货价格的理论 |
2.2.3 关于期货功能的理论 |
2.2.4 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
2.3 股指期货的特征与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 |
2.3.1 期货交易与金融期货的特点 |
2.3.2 股指期货的主要特征 |
2.3.3 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策略与基本功能 |
2.3.4 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 |
2.4 股指期货需求供给理论 |
2.4.1 资本市场发展与股指期货的需求理论 |
2.4.2 资本市场发展与股指期货的供给理论 |
2.5 股指期货保证金和涨跌停板的设计相关理论 |
2.5.1 股指期货交易保证金设计的理论 |
2.5.2 涨跌停板设置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股指期货对于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分析 |
3.1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1 波动性与现货市场波动性的计量 |
3.1.2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理论模型 |
3.1.3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3.2 国际股指期货及其现货指数样本波动性的比较分析 |
3.2.1 样本市场波动分析 |
3.2.2 股指期货及其现货指数波动性的分析结果 |
3.2.3 比较分析对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借鉴意义 |
3.3 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3.3.1 发达市场国家的代表样本分析 |
3.3.2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样本分析 |
3.3.3 实证结论 |
第4章 股指期货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的分析 |
4.1 股指期货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1 流动性与股市流动性的计量 |
4.1.2 股指期货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的理论模型 |
4.1.3 股指期货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
4.2 股指期货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
4.2.2 发达市场国家的代表样本分析 |
4.2.3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样本分析 |
4.2.4 研究结论 |
第5章 我国股指期货风险控制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建议 |
5.1 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股指期货推出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全球金融动荡引发原因分析 |
5.1.2 股指期货推出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
5.1.3 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
5.1.4 优先推出股指期货是我国政策选择 |
5.2 我国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分析 |
5.2.1 推出股指期货是中国金融理论创新需要 |
5.2.2 推出股指期货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 |
5.2.3 推出股指期货是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需要 |
5.2.4 推出股指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要求 |
5.3 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分析及经验借鉴 |
5.3.1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 |
5.3.2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特点 |
5.3.3 股指期货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
5.3.4 成熟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经验借鉴 |
5.4 我国股指期货监管制度设计 |
5.4.1 加强微观层面的风险管理 |
5.4.2 中观层次的风险监管 |
5.4.3 宏观层次的风险监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9)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观点 |
1.3 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国内关于股指期货的研究 |
1.3.1 股价指数期货的概念 |
1.3.2 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
1.3.3 我国国内股指期货研究综述 |
1.3.4 我国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文献综述 |
1.4 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
1.5 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市场基础和可行性 |
1.6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路径选择 |
1.6.1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基本步骤 |
1.6.2 股指期货上市地点的选择 |
1.6.3 股指期货交易主体的定位 |
1.6.4 股指期货的结算体系 |
第二章 我国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物指数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
2.1 世界主要的股票指数 |
2.2 海外证券市场着名指数编制的原则分析 |
2.3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性问题对指数编制的影响 |
2.3.1 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问题对指数编制的影响 |
2.3.2 股市扩容问题对指数编制的影响 |
2.3.3 市场集中度低对指数编制的影响 |
2.3.4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稳定性差对股价指数编制的影响 |
2.4 样本股指数的计算和调整方法 |
2.4.1 指数的基本算法 |
2.4.2 指数的调整方法 |
2.4.3 指数调整后的计算方法 |
2.5 我国标的指数编制的原则 |
第三章 沪深300指数的整体分析 |
3.1 沪深300指数的意义 |
3.2 沪深300指数与其它成份股的比较 |
3.3 沪深300指数的定量分析 |
3.3.1 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3.3.2 指数的波动性分析 |
3.3.3 指数的风险-收益分析 |
3.3.4 指数的流动性分析 |
3.3.5 指数的定价 |
3.3.6 指数的代表性 |
第四章 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
4.1 合约单位(乘数)的设计 |
4.2 开市价及每日价格波动的设计 |
4.2.1 股指期货合约的开市价设计 |
4.2.2 股指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设计 |
4.3 最小报价单位的设计 |
4.4 保证金水平的设计 |
4.4.1 国外期货交易保证金设置的理论研究成果 |
4.4.2 保证金设置的基本问题及影响保证金设置的其它因素 |
4.4.3 我国股指期货合约保证金设置 |
4.5 交易时间的设计 |
4.6 交割月份和最后交易日的设计 |
4.6.1 交割月份的设计 |
4.6.2 最后交易日的设计 |
4.7 交割方式和结算价格的设计 |
4.8 交易的手续费的设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 论 |
1.1 股指期货的含义、产生和发展 |
1.1.1 股指期货的含义 |
1.1.2 股指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
1.1.3 现代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发展特点 |
1.2 股指期货的功能 |
1.3 对股指期货有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研究现状的总结评价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 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
2.1 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原则 |
2.2 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思路 |
2.3 股指期货合约主要条款设计 |
2.3.1 合约单位与乘数 |
2.3.2 合约交易月份 |
2.3.3 合约价格最小波动幅度 |
2.3.4 涨跌停板限幅 |
2.3.5 保证金水平 |
2.3.6 交割方式 |
2.3.7 每日结算价格 |
2.3.8 最后结算价 |
2.3.9 最后交易日及最后结算日 |
2.3.10 手续费 第三章 股指期货交易与现货市场的关系 |
3.1 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 |
3.2 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股票指数波动性 |
3.2.1 实验研究法 |
3.2.2 股指期货引入前后的对比研究 |
3.2.3 横向分析法 |
3.2.4 时间系列研究 |
3.3 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 |
3.3.1 指数套利 |
3.3.2 套期保值 |
3.3.3 资产组合保险 第四章 股指体系设计分析 |
4.1 国际指数编制的产品结构与创新 |
4.1.1 国际指数编制产品开发的新特点 |
4.1.2 对我国编制统一指数的启示 |
4.2 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取原则 |
4.2.1 现货股票指数的分类 |
4.2.2 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取原则 |
4.3 我国现有股指体系 |
4.3.1 主要的综合类股票指数 |
4.3.2 成份类股票指数 第五章 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择 |
5.1 对部分现有指数的评价 |
5.1.1 套期保值效果与成本 |
5.1.2 真实反映整体市场价格水平 |
5.1.3 防止市场操纵 |
5.1.4 计算准确,发布及时,为市场所认同 |
5.2 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套期保值效果与成本实证分析 |
5.2.1 原理 |
5.2.2 数据及参数说明 |
5.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6.1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 |
6.1.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6.1.2 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剧增 |
6.1.3 我国股市波动与国际市场关联度非常低 |
6.2 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必要性 |
6.2.1 规避系统性风险 |
6.2.2 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
6.2.3 促进资本市场筹资功能的发挥 |
6.2.4 有利于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投资机会 |
6.2.5 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
6.3 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可行性 |
6.3.1 推出股指期货的期货市场条件 |
6.3.2 现货市场基础 |
6.3.3 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 第七章 对本文研究的总结及展望 |
7.1 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结 束 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
四、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非单调定价核的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研究[D]. 杨兴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 施凯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7)
- [3]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D]. 谢国梁. 复旦大学, 2013(03)
- [4]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监管问题研究[D]. 梁忠辉.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D]. 肖磊. 武汉大学, 2011(04)
- [6]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D]. 罗洎.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7]股指期货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利弊分析[A].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课题组,李玮,朱建华,陈强. 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 2011
- [8]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D]. 刘考场. 湘潭大学, 2009(11)
- [9]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D]. 吴华. 中南大学, 2006(06)
- [10]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的实证分析[D]. 孙海军. 天津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