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道建筑技术》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麦家儿,卢晓智,何冠鸿,裴行凯[1](2021)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内支撑系统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方案,并对其支撑、腰梁及地下连续墙节点进行了静载足尺试验,对比了腰梁与连续墙之间采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两种不同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节点最终破坏方式较接近,首先均是支撑顶部的受力钢筋发生受拉屈服,随着悬臂端荷载增大,在正应力及剪应力的作用下支撑底部的混凝土达到双轴抗压强度,混凝土发生破坏,试件失效;钢板连接节点的水平钢板能够较好地协调不同位置处钢筋的应力并且提供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延性。
秦东平[2](2016)在《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有36个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预计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400公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穿越大量邻近既有建(构)筑物风险源工程。如何有效地确保环境风险源(近距离侧穿或下穿的市政道路、桥梁、民用建构筑物、铁路、地铁及河湖等一些敏感性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成为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论文结合地铁下穿或临近既有建筑物工程案例,选择三种典型既有结构:框架结构、钢塔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结合结构特点分析了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层差异沉降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和受力影响及其抵抗差异变形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给出了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及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即结合隧道施工地层变形规律,根据其影响范围及既有建筑物基础可能产生的差异沉降进行结构受力和安全性分析,确定地铁邻近建筑物不发生结构损伤或破坏的变形控制指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及现场监测,进行了验证和完善。(2)研究表明,隧道施工影响半径不仅与隧道埋深有关,同时与拱顶沉降控制水平有关,拱顶沉降越大,施工影响范围越大,并趋向定值,表明过大的拱顶沉降导致地层破坏,此时影响半径达到极值。给出了粉土和粉砂土复合地层隧道施工影响半径与拱顶沉降及埋深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地表沉降与拱顶沉降及埋深的函数关系,指出随地表沉降量增大,地表平均沉降斜率增大,且隧道埋深越浅,沉降斜率越大。地表沉降斜率与地表最大沉降量的关系,可用幂指数关系表示。(3)框架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沉降较大的柱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减小甚至出现拉力状况,相邻柱承受的轴压力和弯矩增大。框架柱之间差异沉降越大,则连接两柱的横梁所产生的弯矩也越大。根据实际工程分析表明,对于建造年代早的建筑物,由于当时设计要求低,配筋较少,所能抵抗的差异沉降变形能力极差,如本文所选框架结构,单柱沉降下沉2mm、纵向差异沉降率0.32mm/m、横向差异沉降率0.37mm/m,框架结构中仍然存在由于差异沉降所引起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在隧道施工具体实施中,通过粘钢法加固了受影响较大的梁,保证了施工安全通过。因此,不能简单地应用常规经验2‰倾斜率作为判断结构可允许的沉降差,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4)由于风荷载是高耸钢塔结构的主要荷载,在地铁施工中保证钢塔结构各独立基础共处一个平面内条件下(即结构的整体倾斜),则钢结构塔内力受差异沉降影响不大。对所选72m高钢塔结构,即使基础存在60mm的差异沉降(斜率4.8‰),钢塔构件最大应力为139.41MPa,也能满足强度安全要求。但是,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施注浆抬升,穿越工程完成后,4个塔基础不再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塔基础最大沉降尽管只有24.09mm,东西最大差异沉降10.26mm(斜率0.82‰),南北最大差异沉降16.87mm(斜率1.35‰),由于塔基处于不同平面的空间状态,导致塔结构受力处于拉(压)、弯和扭共存状态,增大了结构构件的内力,钢构件最大正应力增大到173.6MPa。为此,建议地铁穿越类似高耸钢结构塔时尽可能保持塔基沉降处在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倾斜率可达4.8‰),如各塔基的沉降处于空间位置变异状态,则要求塔基最大沉降小于24mm,最大差异沉降斜率小于0.82‰。(5)结合地铁车站施工临近六层砌体居民楼房实际工程案例研究发现,地铁施工引起的差异沉降易造成沉降较大一侧外部墙体及其邻近墙体产生受拉裂缝。差异沉降较小情况下,如沉降差10mm(地表倾斜率0.57mm/m)时,拉应力出现在楼房结构的首层沉降的墙体上,与首层紧连基础部分的局部墙体可能会产生细微裂纹,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随着沉降差异的增大,则会在二层甚至更高层墙体出现过大的拉应力。如差异沉降为41mm(地表倾斜率2.34mm/m)时,在一层和二层墙体上大面积出现拉应力超限情况,将导致沉降过大一侧墙体上出现水平向裂缝,与之垂直的邻近墙体则产生竖向拉伸裂缝。随着差异沉降的增大,砌体结构的最大压应力亦随之增大,当沉降差达到41mm(地表倾斜率2.34mm/m)时砌体结构承受的压应力达到了砌体抗压强度1.89MPa。因此,对所选砌体结构案例,从结构整体安全上考虑,能承受的最大沉降差为41mm,即地表斜率为2.34mm/m,在此差异沉降下,砌体结构墙体上会出现较多裂缝并影响结构整体安全。理论分析计算及现场实测证明,砌体结构差异沉降值小于10mm(地表倾斜率0.57mm/m),楼房结构墙体不会新增较大裂缝,结构是安全的。
聂立武[3](2015)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CFG桩超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对基础设施投入加大,高速铁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内陆及沿海地区均存在大量的淤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软土地基,在此类地基上修建高速铁路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到行车的速度、安全和舒适性。CFG桩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在高速铁路路基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方面对CFG桩的研究大都是从承载力特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开展研究,而CFG桩混合料超灌问题尚未引起重视。CFG桩混合料超灌现象从社会资源和工程造价角度考虑,都应给予重视并解决。针对CFG桩混合料超灌现象,本文开展了下列工作:1.试验研究。通过现场1000根CFG桩施工,总结出CFG桩混合料超灌影响因素有五个方面,其中拔管速度的快慢、投料量的计算及班组成员的配合为CFG桩超灌的主要影响因素。2.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以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ANSYS为平台,选择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和正确的材料参数,分析四种超灌量情况对10m桩长的应力、变形的影响,得出随着超灌量的增加,桩体及周围土体在Y方向的位移逐渐变大的结论。3.系统研发。针对影响CFG桩混合料超灌的主要影响因素制订对策,再经过理论计算研发出CFG桩超灌控制系统。4.现场检测。对利用研发的CFG桩超灌控制系统施工的CFG桩,进行低应变、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及钻取芯样等现场检测,检查桩身混合料密实度、强度和桩身垂直度等,证明该研发系统实用可行。5.数值模拟。对利用研发系统施工的CFG桩,考虑其应力、变形等因素,再次应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验证项目的安全性,同时作为现场检测方法的验证与补充。
贾涛宁[4](2015)在《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国民消费能力与日俱增,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大型商业建筑席卷了大中小型城市中心区及交通要塞地址。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没有任何一个运营商愿意无偿的为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做出退让。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发展的同时必定给城市带来利害,建筑与社会、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建筑与文化等等。同时在消费者的精神层面上,购物功能不再能满足消费者的单一消费模式,那么大型商业建筑营销模式同时也发生了改变,通过结合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成为“一站式”消费载体,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体验式购物经历,大型商业建筑无从外形特征、到空间环境的设计都标新立异,去减少周边商业的竞争力。以此前提下,大面积的商业建筑屋顶空间就已经不能再被设计者忽略了,如何利用其良好的自然条件去设计即满足消费者体验心理、又发挥了其于城市空间意义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的课题起源,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然后结合第二章中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具体解析,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的发展转变及其屋顶空间的发展概述,为论文第二部分的理论研究做铺垫。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从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的自然属性及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全面的概括总结处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的功用价值,为后文具有针对性的空间设计分析做铺垫。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从适应性角度分析屋顶空间设计是否可行,那么针对不同形式的商业建筑屋顶空间又有何不同,无论从其空间形态或其开敞程度来说这都属于运营商前期开发项目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结合分析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心理特征,空间的营造如何能够适应于、满足空间使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为第五章提出的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策略做铺垫。第四部分,及全文的结语部分,对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的设计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结语部分指出了课题研究的指导意义与不足之处。
潘旭钊[5](2015)在《寒地轻钢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的能耗在逐渐增加,建筑能耗已经在我国的能耗体系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我国传统的建造方式和使用的建筑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以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传统的建造方法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品质,整个生产建造环节混乱且低效率。目前,我国的钢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多年,最近几年,由于钢铁的产能过剩,全国各大钢企都有大量的钢材囤积,并且产能也被很大的压缩。所以推行建筑产业结构升级,使用钢材为建筑材料的轻钢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轻钢是钢结构的一种,轻钢住宅有诸多优点:节能保温性能好、住宅开发效率高、建筑抗震能力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筑标准化生产建造等。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目前在世界上是比较环保和可靠的建筑体系,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大规模推广,特别是在日本、德国等北欧高纬度寒冷地区进行大量的使用。本论文首先对于国内外轻钢的结构住宅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并且将此作为本研究的技术支撑。然后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轻钢住宅的概况和节能保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发现国内轻钢住宅在北方寒冷寒冷地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办法。目前国内的轻钢结构住宅发展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无论是从行业法规、产业结构、标准化生产、施工工人素质等方面,都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行业规范,给低层轻钢住宅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在我国严格控制城市低密度住宅项目的背景下,轻钢建筑体系可以运用于一些城市别墅和新农村住宅推广。目前我国的轻钢建筑已经发展多年,己有一些建筑项目形成,但是多数都在南方,北方也有少量建成。轻钢住宅的诸多优点,使得其在北方寒冷地区有着巨大的推广潜力。由于北方地区的寒冷冬季,住宅的保温尤为重要,并且在目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要想在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推广轻钢住宅,需要提升其节能保温的性能。目前国内对于轻钢结构的研究多在结构受力、形体布局以及空调暖通等方面,在轻钢住宅的节能保温方面所做的甚少,本文以轻钢住宅的节能保温为研究对象,以哈尔滨太阳岛和北京昌平区的两栋轻钢住宅为实例,针对其在寒地节能保温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对建筑的各个构造节点的节能保温进行设计,并且对建筑整个的节能保温体系进行重新设计。运用IES软件进行模拟,验证节能保温设计能否满足严寒寒冷地区的节能标准,以求得出轻钢住宅在寒地的节能设计策略,为其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和发展奠定基础。
李珍[6](2014)在《相变蓄能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辅热系统供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寒冷的北方农村地区,火炕作为主要的采暖设施,而传统单一的火炕热效率低、燃料消耗量大,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暖系统与农居火炕相结合,即将相变蓄能技术与毛细管网型太阳能采暖技术相结合运用在火炕上,为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对我国北方农村火炕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详细地论述了火炕的评价指标。通过参考太阳能采暖系统设计规范,确定了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太阳能供暖,在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显着的优势和竞争力,大大改善了农居室内的热环境。相变材料是利用相变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性质来进行蓄热的物质,具有蓄热密度大,传热温差小、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能量的转移,对建筑物的供暖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本文对相变传热的特点、相变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相变传热的求解方法都做了相应的介绍,同时对相变材料的选取、相变材料的封装以及如何与炕体良好的结合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农村采暖的相变蓄热火炕的设计方案。通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对相变蓄能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供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对实验台的搭建过程、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的测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房间和炕面温度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研究表明:相变材料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系统的采暖效果最好,室内以及炕面的舒适度最高。该系统室内的平均温度为24.41℃,比普通房间高14.31℃;炕面温度波动小,分布较均匀,温差最大处仅为3℃;夜间炕面温度下降缓慢,炕面平均温度高于普通火炕炕面的平均温度。该系统的热工性、蓄热性、散热性优于普通火炕。基于实验测得的数据,利用FLUENT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对模拟过程中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和FLUENT计算参数的设置进行分析,并对模拟结果与实验所测的结果作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验证了采用FLUENT模拟室内热环境的可行性,为改善农居室内的热环境提供了研究手段。本文以实验测试数据为基础,对相变蓄能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能耗情况、节能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得到:该系统一年可节约能量14056.24MJ,在其寿命周期内可节省20539.86元,并且投入使用后3.05年可收回成本。同时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工况下火炕的热工性、炕体的散热性和室内热环境,全面研究相变蓄能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性能和采暖效果,为该系统在农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王娟[7](2014)在《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工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桥梁施工中追求短时、高效、高质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对施工的环保要求也有所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桥梁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桥墩结构向着轻型、高强和快速施工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桥梁的上部结构大部分都可以进行预制,也有相关的规范和国家标准,并且其生产规模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而下部结构,如桥墩等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应用范围也很小。在城市当中建设高架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比较落后,施工周期较长,造成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在我国城市高架桥建设中,上部结构多采用预制结构,下部结构仍多采用现场浇注的方法,这种在城市市区大规模现场施工的建桥方式,给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对装配式桥墩进行设计及其设计指标的确定和对装配式桥墩进行评定变得尤为重要,也更具有工程意义和社会效益。论文针对环形截面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墩展开研究,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对国内、外主要试验研究成果及理论研究成果展开叙述,了解装配式桥墩技术特征、国内外在理论与试验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2)根据试验原型建立环形截面节段拼装桥墩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并对其进行拟静力分析,检验试验结果与模型结果的一致性。然后在装配式桥墩中引入耗能钢筋,研究其对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接着对模型进行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判定其应力、挠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根据文献调研确定影响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参数,对其中的预应力度、耗能钢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进行参数分析。通过改变某个参数,其他参数不变的方法对各个参数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水平力-位移曲线、耗能、等效刚度、粘滞阻尼比等曲线,分析各个参数对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4)通过抗震性能研究得出满足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和经济性的合理参数,并提出提高抗震性能的方法。通过本文对装配式桥墩的研究,验证该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并论证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的正确性,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达到抗震性能和经济性的最优设计,为以后该类型桥墩设计提供参考。
郭薇薇[8](2011)在《BTM辐射模式估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答器分析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参照Unisig Subset 085规范,对测试应答器传输模块的辐射模式估计进行了xml语言规范描述,并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环境,对测试系统中辐射模式估计功能进行实现,对模块的性能作出正确的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亚男[9](2012)在《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人物阎子亨(1891-1973)是中国近代建筑师中的一员。自1925年进入亨大建筑公司,继而创办中国工程司,至解放后参加的各种建筑类工作,四十多年来在建筑、水利、规划等相关领域都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在天津乃至全国都是一位令人尊敬、颇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对阎子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生平的叙述,从其求学和从业经历、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方面论证阎子亨为一位综合性的建筑从业者。其次,通过对其设计作品的类型、分布、风格等方面归纳设计作品的特点,并完善阎子亨的设计作品库。最后,通过生活态度、工作细节、周围人物的评价等客观方面的叙述,以期论证阎子亨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建筑师。
黎汇敏[10](2012)在《杭州城站火车站建筑发展历史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陆续出现了许多极富特色的铁路客运站,最早的杭州城站即是在那个时代建成的、带有明显西方“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铁路客运站。可是战火无情,精美的城站(1909)在1937年毁于日军的炮火。出于中国爱国民众的压力以及自身运送战备物资的需要,日伪当局于1942年重建了城站,新城站采用了日本奈良时代的建筑风格。由于奈良古建筑与中国唐代建筑的深厚渊源,新城站实则处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大屋顶、飞檐、斗拱,大气沉稳又低调内敛,与千年古城杭州的传统底蕴相得益彰。但在使用了半个世纪之后,由于不能满足现代客运的需求,典雅的城站(1942)于世纪之交被拆除并原址重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客站。新建的城站(1999)在保留了江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与现代技术和材料相结合,体现着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回首过往,饱含城市记忆的老城站(也包括其他历史性铁路客站)是否真的没有保留下来的价值?面对当代客运新趋势,新城站又将如何做出改变?这都是本文想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城站发展历史进行纵向回顾,并对同一历史时期的其他同类建筑进行横向比较,力求从多角度多层次剖析城站的过往和现状,试图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铁道建筑技术》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道建筑技术》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方案 |
1.1 试件尺寸及配筋 |
1.2 加载方案 |
1.3 加载制度 |
2 试验过程及现象 |
2.1 钢板连接P1试件静载试验 |
2.2 接驳器连接C1试件静载试验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荷载-位移曲线 |
3.2 钢筋应变 |
3.2.1 钢板连接P1试件 |
(1)支撑纵筋及箍筋 |
(2)上水平钢板及钢筋 |
3.2.2 接驳器连接C1试件 |
(1)支撑纵筋及箍筋 |
(2)腰梁连接筋 |
4 结论 |
(2)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1.1 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
1.1.2 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 |
1.1.3 邻近建筑物受隧道施工影响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
1.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地铁临近建筑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
2.1 总体研究方法 |
2.2 分析流程 |
2.3 安全分析基础理论 |
2.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3.2 空间弹性力学问题 |
2.3.3 材料非线性问题 |
2.3.4 迭代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隧道施工地层扰动特性分析 |
3.1 隧道模型及参数 |
3.2 隧道不同埋置深度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
3.3 不同施工变形能力控制条件下的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
3.4 小结 |
4 地铁施工对邻近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4.1 依托工程概况 |
4.2 计算分析思路 |
4.3 计算模型与荷载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5 地铁施工对邻近钢结构塔的影响分析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研究思路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水平位移变化 |
5.3.2 钢结构塔内力变化分析 |
5.3.3 钢结构塔各构件截面安全性分析 |
5.4 现场监测及分析 |
5.4.1 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5.4.2 实际差异沉降对钢结构塔受力影响分析 |
5.5 小结 |
6 地铁施工对邻近砌体结构的影响分析 |
6.1 依托工程概况 |
6.2 差异沉降对砌体楼房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
6.2.1 不同差异沉降对砌体结构的影响 |
6.2.2 不同方位沉降对砌体结构受力的影响 |
6.3 砌体结构沉降现场实测及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CFG桩超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工程概况 |
1.2.1 本标段施工范围 |
1.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二章 CFG桩超灌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述评 |
2.1 现场试验 |
2.2 数值模拟 |
2.3 现场检测 |
2.3.1 单桩承载力检测 |
2.3.2 CFG桩低应变检测 |
第三章 现场试验 |
3.1 施工准备 |
3.1.1 机械设备 |
3.1.2 劳动组织 |
3.1.3 三通一平 |
3.1.4 临时用电 |
3.1.5 临时用水 |
3.1.6 测定桩位 |
3.2 施工工艺和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 |
3.2.1 施工工艺 |
3.2.2 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 |
3.3 CFG桩抽查 |
3.4 总结超灌原因 |
3.5 要因确认 |
3.5.1 拔管速度 |
3.5.2 桩间土量的影响 |
3.5.3 投料量计算 |
3.5.4 班组配合 |
3.5.5 技术水平 |
第四章 超灌桩的数值模拟 |
4.1 程序选择 |
4.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2.1 土体的本构模型 |
4.2.2 基本假定 |
4.2.3 计算模型 |
4.3 数值计算 |
4.3.1 超灌20cm时的模拟分析 |
4.3.2 超灌30cm时的模拟分析 |
4.3.3 超灌40cm时的模拟分析 |
4.3.4 超灌50cm时的模拟分析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控制CFG桩超灌系统 |
5.1 对策的制定 |
5.2 系统的研发 |
第六章 质量检测 |
6.1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6.2 CFG桩低应变检测 |
第七章 超灌系统控制下施工的CFG桩数值模拟 |
7.1 数值计算 |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八章 效果检查和效益分析 |
8.1 效果检查 |
8.2 效益分析 |
8.2.1 经济效益 |
8.2.2 社会效益 |
8.2.3 技术效益 |
8.2.4 其他效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国家发明专利 |
致谢 |
(4)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课题起源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起源 |
1.2 课题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发展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商业建筑 |
2.1.2 屋顶空间 |
2.1.3 屋顶花园 |
2.1.4 空中交通系统 |
2.2 相关支持理论 |
2.2.1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 |
2.2.2 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学 |
2.2.3 体验式消费 |
2.3 大型商业建筑发展概述 |
2.4 屋顶顶空间设计发展概述 |
2.4.1 国外屋顶空间设计发展史 |
2.4.2 国内屋顶空间设计发展史 |
2.5 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解读 |
3.1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属性 |
3.2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显性特征 |
3.2.1 复合性 |
3.2.2 开放性 |
3.2.3 互动性 |
3.2.4 中介性 |
3.2.5 生态性 |
3.3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隐性特征 |
3.3.1 社会性 |
3.3.2 体验性 |
3.3.3 场所性 |
3.4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功用价值 |
3.4.1 商业价值 |
3.4.2 生活价值 |
3.4.3 空间价值 |
3.4.4 景观价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的适应性分析 |
4.1 适应性理论的引入 |
4.2 从运营商角度分析 |
4.2.1 商业建筑定位——空间形态 |
4.2.2 场地层面——空间职能 |
4.2.3 商业策划层面——空间主题 |
4.2.4 从使用层面——空间配套设施、活动 |
4.2.5 运营商的后期管理模式及宣传 |
4.3 屋顶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心理活动分析 |
4.3.1 屋顶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分类 |
4.3.2 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解读 |
4.3.3 消费者的心理解读 |
4.3.4 屋顶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活动的关系解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5.1 影响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的相关因素 |
5.1.1 建筑空间的影响 |
5.1.2 自然因素的影响 |
5.1.3 建筑结构的影响 |
5.2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原则 |
5.2.1 遵从商业原则 |
5.2.2 整体性原则 |
5.2.3 生态可持续原则 |
5.2.4 空间主题化原则 |
5.2.5 人性化设计原则 |
5.3 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策略 |
5.3.1 空间形态多样化 |
5.3.2 交通系统完善化 |
5.3.3 空间尺度宜人化 |
5.3.4 空间环境生态化 |
5.3.5 空间营造场所化 |
5.3.6 感官知觉丰富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发展趋势 |
6.1.1 生态化 |
6.1.2 空间一体化 |
6.1.3 消费空间体验化 |
6.2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国家发明专利 |
致谢 |
(5)寒地轻钢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建筑能耗形势严峻 |
1.1.2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落后 |
1.1.3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 |
1.1.4 自然灾害后的住宅重建 |
1.1.5 小结 |
1.2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轻钢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2.1 轻钢装配式住宅概念说明 |
2.2 轻钢装配式住宅概况 |
2.2.1 轻钢装配式住宅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 |
2.2.2 轻钢装配式住宅构造体系 |
2.2.2.1 轻钢住宅使用构件材料要求 |
2.2.2.2 轻钢住宅使用构件种类 |
2.2.2.3 轻钢承重体系以及构件连接方式 |
2.2.3 轻钢装配式住宅耐久度 |
2.2.4 轻钢装配式住宅与其他住宅类型的区别 |
2.2.4.1 使用材料的区别 |
2.2.4.2 施工方式的区别 |
2.2.4.3 构件连接方式的区别 |
2.2.5 轻钢装配式住宅应用在北方寒冷地区的优势 |
2.2.5.1 施工时间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
2.2.5.2 提升寒地住宅节能保温水平 |
2.2.5.3 保护寒地脆弱的生态自然环境 |
2.2.5.4 推进寒冷地区节能减排 |
2.2.6 轻钢装配式住宅在寒地推广的不足和要解决的问题 |
2.2.6.1 寒地住宅的工程量不足带来的问题 |
2.2.6.2 轻钢住宅的造价问题 |
2.2.6.3 轻钢住宅在节能方面的问题 |
2.2.6.4 轻钢住宅与传统建筑观念冲突的问题 |
2.3 国内外轻钢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 |
2.3.1 国内发展概况 |
2.3.1.1 北新轻钢装配式住宅 |
2.3.1.2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轻钢住宅 |
2.3.1.3 自然灾害重建后的轻钢住宅 |
2.3.1.4 ASA板镶嵌式集成钢结构住宅 |
2.3.2 国外发展现状 |
2.3.2.1 国外住宅产业化趋势 |
2.3.2.2 芬兰轻钢装配式住宅体系 |
2.3.2.3 英国轻钢装配式住宅体系 |
2.3.2.4 日本轻钢装配式住宅体系 |
2.3.2.5 美国轻钢装配式住宅体系 |
2.4 国内外轻钢住宅节能研究现状 |
2.4.1 国外轻钢节能研究现状 |
2.4.2 国内轻钢节能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寒地轻钢装配式住宅的节能设计 |
3.1 轻钢住宅在寒地节能保温的主要问题 |
3.1.1 外围护结构容易产生热桥问题 |
3.1.2 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较差 |
3.1.3 轻质材料的蓄热不足的问题 |
3.1.4 小结 |
3.2 外围护结构防止热桥的产生 |
3.2.1 轻钢外围护结构防止热桥所使用的材料 |
3.2.1.1 外部粘贴保温材料 |
3.2.1.2. 内部填充保温材料 |
3.2.2 外围护结构热桥保温构造 |
3.2.2.1 基础保温构造 |
3.2.2.2 外墙保温构造 |
3.2.2.3 门窗保温构造 |
3.2.2.4 屋顶保温构造 |
3.3 提高轻钢外围护结构的气密性 |
3.3.1 外围护结构气密性对于轻钢住宅节能的影响 |
3.3.2 提高轻钢住宅气密性的材料 |
3.3.3 外围护结构提高气密性构造 |
3.3.3.1 基础提高气密性构造 |
3.3.3.2 外墙提高气密性构造 |
3.3.3.3 屋顶提高气密性构造 |
3.4 提高建筑本身的蓄热能力 |
3.4.1 寒地轻钢住宅蓄热可行性 |
3.4.1.1 建筑蓄热的定义 |
3.4.1.2 建筑蓄热的本质 |
3.4.1.3 寒地轻钢住宅建筑蓄能的能量来源 |
3.4.1.4 寒冷地区轻钢住宅建筑蓄能的有利因素 |
3.4.2 寒地轻钢住宅蓄热系统设计 |
3.4.2.1 能量的采集 |
3.4.2.2 能量的输送 |
3.4.2.3 能量的储存 |
3.4.2.4 能量的分配 |
3.4.2.5 蓄热系统的集成 |
第四章 寒地轻钢装配式住宅案例设计 |
4.1 实例调研 |
4.2 方案介绍 |
4.3 方案主体设计 |
4.3.1 方案设计 |
4.3.2 建筑外围护结构隔断热桥设计 |
4.3.2.1 基础隔断热桥设计 |
4.3.2.2 外墙隔断热桥设计 |
4.3.2.3 窗户保温构造 |
4.3.2.4 屋顶隔断热桥设计 |
4.3.3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设计 |
4.3.3.1 基础气密性设计 |
4.3.3.2 外墙气密性设计 |
4.3.3.3 门窗气密性设计 |
4.3.3.4 屋顶气密性构造 |
4.3.4 建筑内部蓄热储能设计 |
4.3.4.1 阳光间的设置 |
4.3.4.2 内墙蓄热 |
4.3.4.3 设备蓄热储能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寒地轻钢装配式住宅节能模拟分析 |
5.1 模拟软件介绍 |
5.2 软件参数设置 |
5.2.1 地理位置和气象参数设定 |
5.2.2 外围护结构模板设定 |
5.2.3 热模板和设备参数设定 |
5.3 能耗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相变蓄能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辅热系统供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目前我国农村采暖现状 |
1.1.2 我国能源消耗及利用情况 |
1.1.3 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1.1.4 相变材料应用于火炕采暖的可行性分析 |
1.1.5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供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变蓄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火炕系统原理及太阳能采暖系统理论研究 |
2.1 火炕系统工作原理及评价指标 |
2.1.1 火炕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2 火炕的评价指标 |
2.2 太阳能采暖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 |
2.2.1 太阳能采暖工作原理 |
2.2.2 太阳能采暖系统结构 |
2.3 太阳能采暖系统设计 |
2.3.1 设计条件分析 |
2.3.2 太阳能采暖负荷设计 |
2.3.3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 |
2.3.4 末端毛细管网供暖系统设计 |
2.3.5 运行工况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变蓄能理论基础及相变蓄能技术在炕体中的应用 |
3.1 相变蓄能理论基础 |
3.1.1 相变传热的特点 |
3.1.2 相变传热的数学模型 |
3.1.3 相变传热的求解方法 |
3.2 相变蓄能材料的选取 |
3.2.1 相变材料的分类 |
3.2.2 相变材料的选取 |
3.2.3 相变材料的特性测试 |
3.3 相变材料的封装及与炕体的结合 |
3.3.1 相变材料的封装 |
3.3.2 相变材料与炕体的结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变蓄能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设计条件 |
4.1.2 实验台的搭建 |
4.1.3 实验方案与运行原理 |
4.1.4 运行工况设计 |
4.2 实验测试 |
4.2.1 实验仪器介绍 |
4.2.2 实验测试方法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FLUENT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UENT模拟软件简介 |
5.1.1 FLUENT软件构成 |
5.1.2 FLUENT求解步骤 |
5.1.3 FLUENT可以求解的问题 |
5.2 FLUENT模拟分析的过程 |
5.2.1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
5.2.2 FLUENT计算参数的设置 |
5.3 模拟结果分析和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综合评价及性能分析 |
6.1 系统的综合评价 |
6.1.1 系统耗能计算 |
6.1.2 系统节能性分析 |
6.1.3 系统经济性分析 |
6.2 系统的性能分析 |
6.2.1 不同工况下火炕的热工性分析 |
6.2.2 炕体的散热性 |
6.2.3 室内热环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申报专利情况 |
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7)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装配式桥墩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的发展概况 |
1.3.2 国内的发展概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 |
2.1 装配式桥墩技术简介 |
2.2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3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理论研究 |
2.3.1 解析法 |
2.3.2 集中塑性铰法 |
2.3.3 纤维模型法 |
2.3.4 实体单元法 |
2.4 本文研究方案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桥墩有限元模型与受力分析 |
3.1 试验原型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混凝土 |
3.2.2 普通钢筋 |
3.2.3 预应力钢绞线 |
3.2.4 接缝 |
3.2.5 荷载和边界条件 |
3.2.6 网格划分 |
3.2.7 盖梁上钢板 |
3.3 模型验证 |
3.4 引入耗能钢筋 |
3.4.1 加耗能钢筋装配式桥墩力学分析 |
3.4.2 耗能钢筋对装配式桥墩性能的影响 |
3.5 装配式桥墩受力分析 |
3.5.1 荷载工况 |
3.5.2 工况一 |
3.5.3 工况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
4.1 参数设计 |
4.2 模型建立 |
4.3 结果处理 |
4.3.1 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 |
4.3.2 滞回耗能 |
4.3.3 粘滞阻尼比 |
4.3.4 等效刚度 |
4.4 参数分析 |
4.4.1 ED配筋率的影响 |
4.4.2 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影响 |
4.4.3 预应力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提高方法 |
5.1 抗震性能提高方法 |
5.1.1 合理参数 |
5.1.2 构造措施 |
5.1.3 其他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简介 |
1.2 前人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过程 |
1.3.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5 特别说明 |
第二章 建筑设计道路上的多领域历程 |
2.1 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影响(1891—1912 年) |
2.1.1 家庭环境熏陶的童年(1891——1900) |
2.1.2 自幼聪明好学的小学(1900——1907) |
2.1.3 深受爱国教育的中学(1907——1912) |
2.1.4 求学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 |
2.2 开创建筑事业时期(1918 年6 月—1950 年4 月) |
2.2.1 毕业后专职于土木工程师职业(1918 年6 月——1924 年12 月 |
2.2.2 亨大建筑公司工作时期(1925 年3 月——19 2 8 年9 月) |
2.2.3 经营中国工程司(1928 年10 月——1950 年5 月) |
2.2.4 个人深造以及在建筑教育上的奉献 |
2.2.5 自编书籍和材料 |
2.3 主要社会活动 |
2.3.1 参与学术团体 |
2.3.2 解放前后从事的天津市建筑规划管理工作 |
2.4 小结 |
第三章 阎子亨的设计作品分析 |
3.1 探索时期的建筑作品分析(1925 年3 月——1928 年9 月) |
3.1.1 亨大建筑公司背景分析与项目背景分析 |
3.1.2 建筑分布分析 |
3.1.3 建筑风格特点分析 |
3.1.4 小结 |
3.2 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作品分析(1928 年10 月——1937 年12 月) |
3.2.1 建筑分布分析 |
3.2.2 建筑类型分析 |
3.2.3 建筑风格分析 |
3.2.4 小结 |
3.3 专一风格的稳定期作品分析(1938 年1 月——1945 年8 月) |
3.3.1 建筑分布与类型分析 |
3.3.2 建筑风格分析——娴熟的“流线式” |
3.3.3 小结 |
3.4 衰退期的设计作品分析(1947 年1 月——1950 年4 月) |
3.4.1 建筑作品与成套中国工程司工程契约分析 |
3.4.2 测绘敌伪产的工作及其他 |
3.4.3 小结 |
3.5 后续发展时期(1950 年5 月-1973 年) |
3.5.1 公园建设 |
3.5.2 人民体育馆设计中所做的工作 |
3.5.3 友好里居住小区改建 |
3.5.4 小结 |
3.6 在城市规划与水利方面的工作 |
3.6.1 城市规划 |
3.6.2 水利方面相关工作 |
3.6.3 小结 |
3.7 阎子亨设计作品整体性分析 |
3.7.1 设计数量多 |
3.7.2 住宅专家——以居住建筑为主,多种建筑类型均涉及 |
3.7.3 现代式样的先驱者,并以现代式样为主的朴素设计风格 |
3.7.4 质量坚固耐久 |
3.7.5 注重细节设计和创新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阎子亨多角度的综合评价 |
4.1 从工作态度、生活态度看阎子亨 |
4.1.1 工作上的废寝忘食 |
4.1.2 从家庭藏书以及文章看阎子亨 |
4.1.3 捐献房产 |
4.1.4 小结 |
4.2 从工作细节看阎子亨 |
4.2.1 工作中的随身物品 |
4.2.2 残留文字及口述记录的建筑相关技术与理念 |
4.2.3 小结 |
4.3 从周围人们看阎子亨 |
4.3.1 朋友对阎子亨及中国工程司的评价 |
4.3.2 后人对阎子亨的评价 |
4.3.3 学习建筑的晚辈对其评价 |
4.3.4 小结 |
4.4 追悼会与灵堂小传 |
4.5 小结 |
后记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连续出版物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文章 |
五)档案资料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 1 阎子亨设计作品一览表 |
附录 2 天津市工程师公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记录 |
附录 3 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会刊:《河北省建筑学会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会工作的几点体会》:阎子亨发言稿 |
附录 4 54 年工作与学习的检查 |
附录 5 一九五四年:经考绩工作计划 |
附录 6 董伯川之子董瑞章先生专访 |
附录 7 中国工程司建筑章程 |
附录 8 阎子亨手稿《建筑构造学》绪言 |
附录 9 阎子亨手稿《四十多年来我在建筑工作中的回忆》前言 |
附录 10 阎子亨之大孙阎洗公先生专访 |
附录 11 香港大学1915-1916 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
附录 12 阎嘉同女士网络采访 |
致谢 |
(10)杭州城站火车站建筑发展历史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缘由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中国铁路及铁路客运站发展概述 |
1.1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
1.2 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沿革 |
1.3 铁路客运站的典型实例 |
2 清末至民国抗战初期的城站 |
2.1 时代背景 |
2.2 总体概述 |
2.3 建筑分析 |
2.4 其他建筑 |
2.5 本章小结 |
3 民国抗战至20世纪末的城站 |
3.1 时代背景 |
3.2 总体概述 |
3.3 建筑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世纪之交至今的新城站 |
4.1 项目背景 |
4.2 总体布局 |
4.3 建筑分析 |
5 新时期城站的适应性研究 |
5.1 功能定位 |
5.2 存在问题 |
5.3 应对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铁道建筑技术》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麦家儿,卢晓智,何冠鸿,裴行凯. 建筑结构, 2021(24)
- [2]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D]. 秦东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
-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CFG桩超灌控制技术研究[D]. 聂立武.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 [4]大型商业建筑屋顶空间设计研究[D]. 贾涛宁.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 [5]寒地轻钢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研究[D]. 潘旭钊.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 [6]相变蓄能火炕联合毛细管网型太阳能辅热系统供暖模式研究[D]. 李珍.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7]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D]. 王娟.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8]BTM辐射模式估计研究[J]. 郭薇薇. 铁道建筑技术, 2011(12)
- [9]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D]. 孙亚男. 天津大学, 2012(07)
- [10]杭州城站火车站建筑发展历史与设计研究[D]. 黎汇敏. 浙江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