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严丽娜[1](2019)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不同维度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单纯依靠企业拥有的有限资源已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在全球化经济大潮中,企业是否能够在竞争中胜出越来越多地与其是否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联系紧密相关。企业及企业中的人不断地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长期重复交互中建立起了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社会关系网络中蕴含着大量的企业所没有的稀缺资源。企业由于融入了这样的网络,具有了某种“网络成员资格”,从而拥有了动用这些网络中的资源服务于企业生存、发展目标的能力,因而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以及企业对这些资源的动员能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本与企业的人力资本、资金资本一样,一旦能够进入生产经营环节,就能给企业带来价值。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交往与联系如与政府、行业协会、银行、客户、供应商、大学、科研机构甚至竞争对手等建立良好的联系,企业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机遇及稀缺的资源,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例如从政府处获得政策扶植如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资源,从银行处获得长期、短期贷款缓解融资约束,从大学或科研机构获取技术支持、技术诀窍等。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机制具有较大的作用空间。然而,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后果的实质探索与规律总结并不充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维度划分意见还很不统一。在现有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资本客观、科学的度量还存在较大分歧,得出的实证研究结果只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普适性方面有待进一步验证,因而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的经济后果的讨论目前主要限于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与企业绩效影响方面的理论与实证考量,极少有文献从企业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研究企业成长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主要从企业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上市公司成长性问题,在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成长理论等经济学、管理学、实证会计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理论指导下,采用逻辑分析、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充分把握企业社会资本和企业成长性研究领域内相关的理论和实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转轨时期及中国关系文化特殊背景下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资本与成长性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政治社会资本、金融社会资本、技术社会资本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具有促进作用,证明了企业社会资本在促进企业成长性中的“资源效应”与“信息效应”。具体来说较高的企业政治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提前获知关键性宏观政策信息,提前合理规划与科学制定企业战略,获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如税收优惠,面临宽松的政府管制,克服行业壁垒,以及直接获取政府补助等特有资源。企业具有较高的金融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企业和银行之间为获得交易机会而发生的信息搜集成本,在交易达成后银行和企业的监督和执行成本,以及通过使交易双方都期望对方在未来予以回报而更具有让步的灵活性以降低协商成本。企业金融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企业道德风险的甄别能力,从而可能放松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要求,银行的贷款审批决策也更为宽松,从而提高银行信贷决策效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信贷可得性,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最终促进企业成长性。企业较高的技术社会资本意味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企业从高校与科研院所获取信息与技术诀窍、创新知识及技术的共享,甚至直接提高企业研发员工的技术吸收能力及运用能力,从而提升研发的效率,增进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长性。科研网络能够有效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知识和技术利用效率。此外,企业通过科研网络也能获得管理及技术支持,有力保证企业的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第二,企业不同类别社会资本中蕴含了不同的资源与信息,因而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同。鉴于度量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及数据可得性,本研究验证了政府补助在企业政治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中的中介效应,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中的调节效应,以及研发投入在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中的中介效应。较高的企业政治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获得政府补助。政府补助能够直接有效弥补企业的资金缺口,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改善资产质量、抵御债务风险、促进经营增长,缓解融资约束,弥补企业投资不足,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其“认证效应”和“光环效应”有助于企业信誉认证与传递,吸引更多投资者,最终促进企业成长性。较高的金融社会资本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企业的出口能力,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而对企业成长性造成不利影响,而企业金融社会资本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了企业成长性。较高的技术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发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企业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等,从而促企业成长性。第三,无论何种资源对企业成长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企业拥有的资源越丰富、越多元化越有利于其持续、健康成长。尽管不同维度(类别)的企业社会资本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现实中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也是相互联系的,并非完全独立存在,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社会资本相互作用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不同。企业政治社会资本与企业金融社会资本存在替代效应,两者同时存在时,企业金融社会资本的影响更大,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的作用被削弱,这与企业金融社会资本的作用有部分可能受到了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的影响有关。企业政治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同时存在时,两者的显着性均降低,两者之间没有替代效应。金融资本与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同时存在时,两者的显着性均降低,两者之间存在补充效应。第四,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在不同属性企业中不同。无论是企业政治社会资本、金融社会资本还是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显着影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各类社会资源,如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补助,更容易获得资金(更弱的融资约束)等。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有关企业社会资本的类别或维度划分方面,本文综合了社会网络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按照构成企业社会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的类别不同以及跟企业签订的契约不同,分成了企业政治社会资本、企业商业社会资本、企业金融社会资本及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其中企业商业社会资本因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度量的可行性的原因在本研究中没有进行探讨。鉴于创新对企业成长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专门将企业的技术社会资本纳入本文研究的范畴,更好的揭示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资本相互作用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这在现有文献中鲜有讨论。第二,在有关企业社会资本度量方面有所创新。现有文献多将企业家社会资本等同于企业社会资本,即直接将企业法人代表或家族企业的创始人的社会资本等同于整个企业的社会资本,具体度量时多采用设计测量题项,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度量,这种情况下若研究对象为中小企业或家族企业,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若对包含了更为多样化的企业类型的样本来说未免欠妥,所得出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说服力较为欠缺。本文用企业的核心层董事会的社会资本来度量企业的社会资本,相比仅用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家社会资本度量企业社会资本有所进步。同时在具体度量时,利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公开的客观数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众多主观因素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影响。第三,根据本文对企业成长性的定义,企业成长性是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无论是在“量”还是“质”上能够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现有文献在度量企业成长性时往往采用三到五年年样本数据,而本文研究企业成长性的度量的窗口期更长,采用2007-2018十二年的数据来计算企业的成长性主成分,并得出反映企业成长性的综合指标,所得出的实证研究结果更具解释力。第四,现有文献研究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性问题主要以中小企业、家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而本文以沪深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更为广泛,因而得出的研究结论更有概括意义及普适性,特别是对我国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张津津[2](2018)在《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机制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型经济下,我国市场经济配套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公平竞争和产权保护的机制普遍缺乏,导致腐败行为时有发生(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关于国有企业高管贪污腐败的报道更是不绝于耳。企业高管腐败使得企业大量资产被个人侵占,造成企业资产流失,陷入财务困境,并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从2013年-2015年,中央巡视组对央企巡视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完成了对中管央企的巡视全覆盖。这就为我们从理论上验证巡视制度对遏制腐败的蔓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巡视制度能否通过其震慑力和声誉传导机制等发挥抑制央企高管腐败的作用?2、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作为巡视工作重点,在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之间发挥何种作用?3、巡视制度下高管腐败的治理又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本文以“理论总结-现状分析-实证论证-政策建议”为基本框架展开,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从我国制度背景出发,引入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归纳梳理巡视制度的发展历史,对巡视制度、内部控制和高管腐败进行现状分析,并阐述了巡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内部控制和高管腐败的影响,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实证研究了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的关系、内部控制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以及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巡视制度的建立能够抑制高管腐败行为,而内部控制机制在二者之间发挥了调节作用,巡视制度下高管腐败问题的缓解能够提高央企投资效率,提升央企经营业绩。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1、巡视制度的建立是促进反腐倡廉的重大制度安排,已成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历史性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颇丰,但关于巡视制度抑制腐败的相关研究较少,尚无相关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弥补了巡视制度对腐败治理研究的空白,也为现有理论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2、本文结合央企巡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将内部控制引入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的关系之中,试图找到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作用机制,弥补了中央巡视对央企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的空白,更为我国巡视制度工作开展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机制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3、丰富和深化了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从微观视角研究高管腐败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和业绩的影响,为当前我国巡视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证据支持,也为国企投资效率低下这一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张秀烨[3](2012)在《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规制改革日益受到关注。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系统的规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的《凯德伯瑞报告》(Cadbury Report,1992)。随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引起世界范围内对公司治理规制问题的广泛关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Development,以下简称OECD)呼吁OECD与各国政府、有关的国际组织及私人部门共同制定一套公司治理的标准和指导方针,并成立了公司治理专门筹划小组,于1999年出台了《OECD公司治理原则》。2001年前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爆发一系列公司丑闻,促进美国全国性法律《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2002)迅速出台,这使得一向强调市场机制的美国也开始从信息披露监管涉足到对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内部政策的监管。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对公司治理的规制,美国又一部全国性法律《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要求企业披露更多关于组织结构的信息,并直接涉及到高管薪酬等公司内部治理问题。那么,处于转型经济时期的中国,该如何应对这场公司治理的革命呢?本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改革不仅仅需要依靠市场自发机制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对公司治理进行规制和引导以形成良好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处于转型经济的特殊时期,对于国际公司治理实践和监管应该采取积极借鉴和谨慎采用的态度。理论研究也表明,即使是在文化、政治、经济、法律背景相似的、同样采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公司治理的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具体实践也不相同,而且相同的规制政策也有不同的效果。因而,对中国转型经济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制定中国公司治理规制政策时充分考虑转型经济的特征成为公司治理规制能够有效的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尽管监管者日益将对公司治理的规制纳入监管视野,但对于公司治理规制的研究,仍是一个前沿性的新兴领域。拉·波塔等人(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nd Vishny,1997)首先提出“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应该是把对大投资者和小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结合起来”,随后,他们又详细研究了证券市场规制的普遍机制(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nd Vishny,1998),格莱泽和施莱弗(Glaeser and Shleifer,2001,2002)在研究中阐明,当国家利益与多数人的公众利益相背离以及规则容易被破坏时,就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规制制度。他们的一系列研究引发了大批财务领域和法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规制政策和公司治理相互关系的研究兴趣(Gillan,2006)。可是,现有的研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规制政策的评价和检验,对整体规制政策进行有系统、有逻辑的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在作者所见范围内还未曾出现;第二,对于一国公司治理进行规制尚缺乏有力的、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公司治理政策也多散见于不同的规章制度,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第三,转型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规制问题关注不足,而事实上转型经济国家由于相关监管机制不健全,规制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践的背景,本研究在对公司治理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特征,分析、比较和借鉴国际公司治理规制政策的实践与新发展,构建了公司治理规制政策体系的分析框架,并具体分析了中国公司治理规制政策的实践以及规制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公司治理规制问题,并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结构安排。第二章,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主要包含两部分: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对代理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应用代理理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对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区分公司治理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并提出公司治理的规制框架。第三章,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外部环境。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分析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内部机制特征提供背景信息。第四章,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内部机制特征。依托于公司治理内部机制,从大股东机制、债权人保护机制、经理人市场机制、机构投资者机制和董事会制度五个方面上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下的公司治理特征。第五章,国际公司治理规则比较与借鉴。分析比较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司治理准则,并提出国际公司治理准则比较对中国公司治理规制政策建设的借鉴意义。第六章,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政策一般分析。对中国转型经济下的公司治理规制政策进行总体的分析评价,并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进行分析。第七章,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政策具体分析。依托于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对中国公司治理双层董事会模式、管理层规制、股东保护、债权人及会计、审计、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制政策进行具体分析。第八章,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体系构建。提出公司治理规制体系框架,并指出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第九章,总结。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本研究的结论对于理论研究、公司治理实践以及政府监管者的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于理论文献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丰富了规制与公司治理的文献,并为公司治理规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尽管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规制框架与公司治理行为的关系仅得到了有限的关注,本研究提供的公司治理规制政策分析框架将有助于为目前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分析视角;第二,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从最初的仅限于内部机制研究,即董事会、股东、管理层的研究,发展到除内部机制还有外部机制的研究,如控制权市场(兼并、重组等)、经理人市场以及文化等,公司治理规制问题是近些年来对外部机制研究的新领域,属于前沿性研究:而系统的研究外部机制(尽管只涉及到外部机制中的监管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第三,本研究构建了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体系的分析框架,在相关领域属于首创性研究;第四,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和标准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以转型经济为背景可以丰富公司治理领域的相关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本研究对于政府规制的政策参考主要在于:第一,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国际公司治理规制政策发展,并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的特征,为公司治理规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第二,本研究提供对规制政策体系的一般分析和具体分析,为检验综合的公司治理规制体系能否强化对中国转型经济下的监管提供决策依据;第三,本研究构建了公司治理规制体系的框架、分析了中国当前公司治理规制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下一步公司治理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同时,本研究所做的公司治理实践分析和公司治理环境特征分析对于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实践是一个有益的参考,为现代公司构建合理、均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有益的参考视角。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对现有规制政策的分析上未能提供经验数据的效果检验。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对规制政策进行效果检验,则适当的研究方法应当为事件研究,而由于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迅速,公司治理规制政策变革非常快,使得事件研究中的内生性和噪声几乎无法控制,因而本文不得不采用详细的理论和规范性分析方法。其次,本研究对中国的综合治理准则的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颁布于2002年,由于随后的公司法、证券法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使得这一准则失去了时效性,但新的《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正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颁布于2007年),虽然有望近期出台,但相关条款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是否会发生较大变化并未见更新的信息披露,故而对现有规制政策的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最后,公司治理和规制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试图在一篇博士论文中涵盖这两个复杂的领域,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遗漏及观点的偏颇。例如《证券法》、《国有资产法》、除中国证监会以外的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制定的监管条例等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关于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定,但鉴于研究能力所限,本文不能一一涵盖。
杨薇[4](2007)在《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债务期限结构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成本和债务偿还计划,还影响企业债权人的经济效益与经营风险。传统的财务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债务期限结构问题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资产期限匹配理论以及税收理论等,并已经识别出诸如企业的资产期限、企业规模、成长性、违约率和实际税率等许多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因素。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基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发展起来的,很少有研究关注债务期限结构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差异,尤其是我国转型经济这一特殊的制度背景。众所周知,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十分特殊,与西方发达国家以长期债务为主的债务融资结构相比,我国的企业更多地依赖于短期债务,而长期负债的比例很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因素,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的差异所导致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我国的企业一直以来面临着较高的外部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制度变迁过程中自身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制度变迁对企业发展战略、投融资行为、经营决策、交易成本的影响。这期间,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短期化”、“双重依赖”、“扩张冲动”、“投资饥渴”等按照成熟市场条件衡量的企业不理智行为很可能是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为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理性选择。那么,在转型经济的特殊环境下,我国企业是如何进行债务期限选择的?影响他们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因素又有哪些?国外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因素是否以相类似的方式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的检验。遵循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提出政策建议的思路,本文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和金融环境,从宏观因素、公司特征、治理结构三个层面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同时,选取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综合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动态调整模型、二分类Probit,Logit模型以及差分估计方法,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各层面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为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作者发现:(1)宏观环境的变化,包括宏观经济发展、金融体制、资本市场以及法制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金融机构规模、债券市场规模、法律制度和执法效率与债务期限结构显着正相关;利率期限结构、股票市场规模、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失真程度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则不显着。并且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受宏观因素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法制环境的改进对大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影响较大,而小公司则更可能从金融系统的发展中受益。此外,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异。(2)影响国外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公司特征因素,也几乎以类似的方式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其中,资产期限、资产构成、公司规模、实际税率与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自由现金流量、非预期盈余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而成长性、违约风险对债务期限结构则无显着影响。总体而言,债务期限结构的期限匹配假设、代理成本假设、信息不对称假设能较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行为。此外,动态模型的结果还证实了交易成本是影响我国债务期限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3)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公司获得长期外部融资。其中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国有股权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是非线性的;管理者持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则不显着。另外,不同国家控制方式下的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也存在着差异,且第一大股东性质变更会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对现有债务期限结构问题的研究框架进行了补充。本文借鉴了国外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转型经济的制度特点,对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决策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特殊制度环境下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解析制度差异对债务期限决策的影响,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的债务期限理论体系。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公司层面,本文融合了多维度视角,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公司内部治理多个层面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全方位考察深化了原有的分析框架,有利于系统把握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决策的重要因素,进而更好地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深层次原因,这种全方位的研究在以前的文献中也较为鲜见。(2)改进了现有的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考虑到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是长期决策的结果,本文适当加长了时间进行动态分析。通过使用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并控制时间特征效应和不可观察公司特征因素,构建债务期限结构的动态调整模型(DPD-GMM)分析公司因素如何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研究发现,调整成本(交易成本)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优化。(3)在对特定的背景下对债务期限结构进行检验时,得出了一些与先前研究不同的结论。比如,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使债务总量增加,但并未改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之间的比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替代关系使得股票市场规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公司违约风险对债务期限结构无显着影响,政府的预算软约束使负债融资成本几乎不受违约风险的影响等等。此外,本文还对各子样本受相关因素影响的差异作了分类讨论。(4)首次把我国的公司治理问题与债务期限结构联系起来,证实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公司获得长期外部融资。本文还重点分析了政府干预的影响,发现国有股权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呈U型关系,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随国家持股规模先下降,然后上升,且拐点发生在国家达到控股水平以后。同时,不同国家控制方式下的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也存在着差异,国家直接控股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显着高于国家间接控股公司和非国家控股公司。最后,本文通过分析第一大股东性质变更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产生的影响,发现国有直接控制权的转移会导致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出现结构性的调整。
郭葆春[5](2004)在《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文中研究说明 2003年11月22—23日,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重点学科厦门大学会计系在厦门大学联合主办了"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42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出版界
葛家澍[6](2003)在《比较与借鉴——试对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表框架、英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加拿大财务报告概念、澳大利亚会计概念公告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世界上几个主要的CF项目进行比较。文章的重点是(1)试图发现美国概念公告的优点和缺陷,文章不仅肯定其优点而且指出它的弱点,例如在某些方面的不完善、内部不一致和含糊不清;(2)详细解释英国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我发现原则公告有不少新意, 因此,ASB制定原则公告的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谭劲松,刘炳奇,谭燕[7](2003)在《企业合并: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来自10起换股合并案例的检验》文中认为本文意在通过分析1998年以后发生在我国证券市场的10起换股合并案例的存续企业合并后的经济效果, 对企业合并动机进行动态研究,以检验前期静态研究的结论,寻求我国企业合并的真正动因.结果显示,10起合并案例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结合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分析和有关制度背景以及政府行为的讨论,可以认为:追求经济效率只是合并各方宣称的合并目的,而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才是企业合并的真正动因.
邹风[8](2003)在《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用1998年以前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董事会领导结构模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董事会控制模式不同对公司业绩存在显着的影响,其中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的样本公司的业绩要明显高于由管理层控制的样本公司;2)董事会的独立性对公司业绩不产生显着的影响, 说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职位是否由同一个人担任并不影响公司的业绩,或者说不会带来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治理效率的改善.
葛家澍[9](2003)在《在中国建立财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的“回顾与教益”和“比较与借鉴”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这篇文章讨论了如何在中国建立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文章的研究涉及五个部分:会计基本假设;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的列报与披露。在本文中,作者仅提出在中国执行CF项目的初步总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谢金贤,林凤仪,姚秀筠[10](2003)在《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与内部股东持股质押对公司价值影响之探讨——以台湾上市公司为例》文中指出2001年美国能源公司Enron与世界通讯公司Worldcom先后宣告破产,这两大财务丑闻事件不仅影响华尔街股价的下跌、各界对会计师业务与会计原则的检讨,也突显出公司管理阶层的诚信及公司透明度等议题的重要性.本文是以信息不对称做为背景,进而就相关议题进行广泛讨论,并以台湾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内部股东质押状况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且做敏感度测试,使结果更为稳健.本文是以2001年台湾上市公司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由于金融、保险业有较为特别的财务属性,所以将此两类排除于研究范围之外,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具有正相关的影响,即当公司的内部股东持股比率越高,则公司价值也越高.二、加入公司规模及产业这二个控制变量后,结果均显示内部股东持股比率与公司价值呈更显着的正相关.三、内部股东质押比率与公司价值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即当公司的内部股东质押比率越高,则意味着公司的价值也越低.四、加入公司规模及产业这二个控制变量后,皆降低了质押比率此一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五、当同时考虑持股比率和质押比率二者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时,质押比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持股比率.六、在加入公司规模与产业这两个控制变量之后,显示持股比率、公司规模、产业这三个变量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而质押比率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七、在进行分组配对分析之后,发现高持股低质押的公司价值比低持股高质押的公司价值高且显着;另外,低持股低质押的公司价值比低持股高质押的公司价值高且显着.
二、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不同维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相关研究 |
一、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与内涵 |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功效 |
三、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维度划分与度量 |
四、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及绩效的影响 |
第二节 企业成长性相关研究 |
一、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 |
二、企业成长性的度量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性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资本理论 |
二、资源依赖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企业成长理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企业社会资本相关概念 |
二、企业成长性相关概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机制与路径分析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制度背景 |
一、转型经济背景为企业社会资本提供空间 |
二、企业成长的时代特点及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发挥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机制分析 |
一、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资源机制 |
二、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信息机制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作用路径分析 |
一、企业政治社会资本通过政府补助对企业成长性的促进 |
二、企业金融社会资本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性的促进 |
三、企业技术社会资本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性的促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企业政治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
二、企业金融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
三、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
四、不同维度社会资本相互作用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Pearson相关性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四、企业社会资本在不同属性企业中的作用差异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稳健性检验:改变因变量的衡量 |
二、稳健性检验:改变自变量的衡量 |
三、稳健性检验:PSM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作用路径检验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企业政治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作用路径 |
二、企业金融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作用路径 |
三、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作用路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政府补助作为企业政治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三、融资约束作为企业金融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
四、研发投入作为企业技术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稳健性检验:改变因变量的衡量 |
二、稳健性检验:改变自变量的衡量 |
三、稳健性检验:PSM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实践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机制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1.6 本文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巡视及巡视制度 |
2.1.2 高管 |
2.1.3 内部控制 |
2.2 文献综述 |
2.2.1 腐败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小结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寻租理论 |
2.3.3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3.4 声誉理论 |
2.3.5 政府规制理论 |
3. 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对内部控制、高管腐败的影响 |
3.1 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比较 |
3.1.1 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 |
3.1.2 古今巡视制度之比较 |
3.2 巡视制度与内部控制 |
3.2.1 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
3.2.2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
3.2.3 巡视制度与内部控制 |
3.3 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 |
3.3.1 高管腐败的度量 |
3.3.2 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的现状及特点 |
3.3.3 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 |
4. 新时期党的巡视制度能够抑制央企高管腐败行为吗? |
4.1 研究问题 |
4.2 理论分析 |
4.3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4.3.1 样本选择 |
4.3.2 变量定义和研究模型 |
4.3.3 描述性统计特征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双重差分检验结果 |
4.4.2 稳健性检验 |
4.5 结论 |
5. 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理论分析 |
5.3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5.3.1 样本选择 |
5.3.2 变量定义和研究模型 |
5.3.3 描述性统计特征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双重差分检验结果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结论 |
6. 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经济后果研究 |
6.1 研究问题 |
6.2 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 |
6.2.1 理论分析 |
6.2.2 案例分析 |
6.3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6.3.1 样本选择 |
6.3.2 变量定义和研究模型 |
6.3.3 描述性统计特征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双重差分检验结果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进一步的经济后果研究 |
6.6 结论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巡视制度 |
7.2.2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3)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公司治理规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1.3 本选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公司治理理论分析 |
2.1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代理理论分析 |
2.1.1 代理理论的理论根源 |
2.1.2 代理理论的两大分支 |
2.1.3 代理理论的奠基之作 |
2.1.4 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
2.1.5 应用代理理论时应注意的问题 |
2.2 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 |
2.2.1 公司治理定义 |
2.2.2 公司治理内外部机制 |
2.3 公司治理规制框架 |
2.3.1 公司治理规制的理论与现实根源 |
2.3.2 公司治理规制框架的构建 |
3 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外部环境 |
3.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
3.2 中国产品市场竞争发展 |
3.3 中国公司治理法制环境发展 |
3.3.1 金融证券法规 |
3.3.2 会计法规 |
3.3.3 企业组织类法规 |
3.3.4 其他法规 |
4 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内部机制特征 |
4.1 大股东机制的特征 |
4.1.1 大股东机制的作用机理 |
4.1.2 中国转型经济下大股东作用机制的主要特征 |
4.2 债权人保护机制的特征 |
4.2.1 发达国家的债权人保护机制 |
4.2.2 中国转型经济下的债权人保护机制特征 |
4.3 中国经理人市场特征 |
4.4 机构投资者机制特征 |
4.5 董事会模式特征 |
4.5.1 中国企业董事会特征 |
4.5.2 中国企业监事会特征 |
5 国际公司治理规则比较与借鉴 |
5.1 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准则体系概况 |
5.1.1 国际性组织层次的公司治理准则 |
5.1.2 各国政府颁布的公司治理准则 |
5.1.3 机构投资者、社会团体及公司层次的公司治理准则 |
5.2 英国公司治理准则体系发展 |
5.3 美国公司治理准则 |
5.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5.5 国际公司治理网络(ICGN) |
5.6 国际公司治理准则比较及借鉴 |
6 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政策一般分析 |
6.1 中国的公司治理法律或规则概况 |
6.2 中国公司治理政策规制者的主要关注点 |
6.3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
7 中国公司治理规制政策具体分析 |
7.1 双层董事会模式规制政策 |
7.1.1 双层董事会模式的国际比较 |
7.1.2 董事会规制的研究现状 |
7.1.3 中国的董事会规制政策分析 |
7.1.4 中国的监事会规制政策分析 |
7.2 管理层规制政策 |
7.2.1 管理层规制的研究现状 |
7.2.2 中国的管理层规制政策分析 |
7.3 股东保护规制政策 |
7.3.1 股东规制的研究现状 |
7.3.2 中国的大股东规制政策分析 |
7.4 债权人规制政策 |
7.4.1 债权人规制的研究现状 |
7.4.2 中国的债权人规制政策分析 |
7.5 公司治理与会计、审计、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制 |
7.5.1 公司治理与会计、审计、内部控制规制的研究 |
7.5.2 中国会计、审计、内部控制规制政策 |
8 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体系构建 |
8.1 公司治理规制体系构建原则 |
8.2 公司治理规制体系框架 |
8.3 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9 总结 |
9.1 结论与建议 |
9.2 创新与不足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债务期限结构 |
1.3.2 代理成本 |
1.3.3 公司治理结构 |
1.3.4 内部人控制 |
1.3.5 预算软约束 |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
2 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 |
2.1 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研究 |
2.1.1 债务与资产期限匹配理论 |
2.1.2 代理成本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4 税收理论 |
2.1.5 其它理论假设 |
2.2 债务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 |
2.2.1 实证研究综述 |
2.3 国内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现状 |
2.4 理论和实证研究评述 |
3 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
3.1 计划经济下财政主导型的企业融资模式 |
3.2 市场化改革中企业融资模式的转变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
4.1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总体状况 |
4.2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国际比较 |
4.3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地区特征 |
4.4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行业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影响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宏观因素 |
5.1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宏观环境分析 |
5.1.1 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
5.1.2 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
5.1.3 关于债权人保护的法律制度现状 |
5.2 宏观因素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理论分析 |
5.2.1 宏观经济水平与债务期限结构 |
5.2.2 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与债务期限结构 |
5.2.3 法律制度与债务期限结构 |
5.3 宏观因素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 |
5.3.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度量和描述性统计 |
5.3.3 回归模型和计量方法 |
5.3.4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影响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 |
6.1 公司特征因素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理论分析 |
6.1.1 资产期限 |
6.1.2 资产构成 |
6.1.3 成长性 |
6.1.4 自由现金流量 |
6.1.5 公司规模 |
6.1.6 公司质量 |
6.1.7 违约风险 |
6.1.8 实际税率 |
6.1.9 财务杠杆 |
6.2 公司特征因素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设计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影响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公司治理因素 |
7.1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 |
7.1.1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之一:政府干预 |
7.1.2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之二:内部人控制 |
7.1.3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之三:预算软约束 |
7.2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2.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债务期限选择 |
7.2.2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与债务期限选择 |
7.3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实证研究 |
7.3.1 研究设计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第一大股东性质变更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贡献与创新 |
8.3 政策性建议 |
8.3.1 完善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
8.3.2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完善其内部经营管理机制 |
8.3.3 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
8.3.4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发展多元化的股权主体 |
8.3.5 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制约机制 |
8.4 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国外债务期限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 |
附录二: 国外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的实证检验 |
附录三: 国内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的实证检验 |
附录四: 各国资产负债率和债务期限结构比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不同维度的分析[D]. 严丽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2]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机制与后果研究[D]. 张津津. 厦门大学, 2018(07)
- [3]中国转型经济下公司治理规制政策研究[D]. 张秀烨.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4]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杨薇. 浙江大学, 2007(06)
- [5]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 郭葆春. 财务与会计, 2004(01)
- [6]比较与借鉴——试对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表框架、英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加拿大财务报告概念、澳大利亚会计概念公告的比较[A]. 葛家澍. 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03
- [7]企业合并: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来自10起换股合并案例的检验[A]. 谭劲松,刘炳奇,谭燕. 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2003
- [8]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A]. 邹风. 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2003
- [9]在中国建立财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A]. 葛家澍. 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03
- [10]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与内部股东持股质押对公司价值影响之探讨——以台湾上市公司为例[A]. 谢金贤,林凤仪,姚秀筠. 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