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贺珊[1](2020)在《APRI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指出背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e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es,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HV归属于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 order)汉坦病毒科(Hantaviridae family)的正汉坦病毒属(Orthohantavirus genus),有双层包膜负性单链的RNA病毒。HFRS主要流行地区分布在亚洲,东南欧和北非。中国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占全球HFRS病例总数的90%以上。随着现代检验检查仪器设备的更新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在HFRS诊疗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数据可供临床医师选择和参考,但如何高效简捷地选择、整合和分析临床上所获得的大量HFRS患者的检测数据和参数,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国内外仍缺少相应的研究。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发现新的早期预测指标,对HFR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早期预测,指导临床医师采取实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HFRS患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HFRS是以发热和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炎症性疾病,严重患者也可出现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障碍。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非侵入性的肝纤维化指标可能与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相关。因此,我们推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比值(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count,APRI)也可能用于判断HFRS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然而,迄今为止,尚无APRI用于预测HFR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系统性研究。目的:主要探讨APRI与HFRS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HFR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实践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HFRS患者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数据,以上数据均用SPSS 25.0软件、R 3.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绘图。根据病情轻重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组,对于连续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参数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对非正态分布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参数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类变量通过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出与HFRS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因素。根据HFRS患者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两组,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出与死亡显着性相关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参数,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HFRS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HFRS患者预后模型,用R软件"rms"和"rmda"包绘制预测HFRS患者预后模型的列线图(Nomogram),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Calibration)评估列线图的性能;"Decision curve"包进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进一步评估列线图给临床工作带来的实用价值。对于所有分析,P值小于0.05认为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所有P值均采用双向检验。结果:1、人口统计学资料:回顾性收集共404例,根据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病例共317例。依据HFRS临床分型将纳入病例分为轻型(74例),中型(88例),重型(58例)和危重型(97例)。其中,重症HFRS患者共155例(58例重型和97例危重型)。HFRS患者平均年龄为43.7±14.7岁,大多数为男性(N=247,77.9%)。共计15例死亡,死亡率为4.7%。各组患者的入院前最高体温、入院前发热天数、吸烟、饮酒、血压之间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参数和实验室参数与HFRS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对临床参数进行分析,在HFRS相关并发症中,不同分型患者之间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肝损伤、脓毒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脓毒血症、休克、MODS及ARDS多发生于危重型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评分及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qSOFA)评分在各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对实验室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白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atelet count/Lymphocyte count,PL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NLR)、APRI、白蛋白-胆红素(ALBI)及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与HFRS疾病严重程度有关。3、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参数: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两组。结果显示年龄(OR:1.08;95%CI:1.0-1.16;P=0.041)、脓毒血症(OR:236.0;95%CI:14.67-3799.1;P<0.001)、ARDS(OR:198.22;95%CI:6.35-6187.91;P=0.003)及SOFA评分(OR:1.59;95%CI:1.19-2.13;P=0.002)是HFR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实验室参数:结果显示年龄(OR:1.101;95%CI:1.042-1.162;P=0.001)、NLR(OR:1.105;95%CI:1.024-1.193;P=0.01)及APRI(OR:1.061;95%CI:1.025-1.098;P=0.001)是HFR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年龄、NLR及APRI进行ROC分析,三个指标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776、0.787及0.954,三个指标联合预测死亡的AUC为0.966(95%CI:0.945-0.988)。APRI预测要优于年龄(P=0.0035)和NLR(P=0.0008),在截断值为6.1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86.8%。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HFRS患者预后模型列线图,对其进行校正,用决策曲线分析该预测模型给实际临床工作带来的效益,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有比较好的净效益。5、重症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参数: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结果发现,死亡多发生在重症HFRS患者组中,故进一步将重症HFRS患者根据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两组,分析重症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参数,结果与HFRS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EU、LYM、AST、ALT、白蛋白、PLR、NLR、APRI、ALBI及PALBI是评估HFR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参数;APRI是预测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也是预测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PRI的预测价值优于NLR。2、年龄、脓毒血症、ARDS及SOFA评分也可以作为影响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断,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延缓病情进展、减少HFRS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进一步减少HFRS患者的死亡率。综上所述,APRI可作为HFRS疾病严重程度和HFRS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其变化与HFRS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生存密切相关。
杜虹[2](2014)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参数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文中提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nvirus)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近3年来我国HFRS发病率逐年增高,作为陕西省HFRS高发区的关中地区,由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感染所致的重症HFRS多发,病死率高。HTNV是汉坦病毒属的主要血清型,也是陕西地区重症HFRS的主要病原。截止目前,在西安地区仅发现由HTNV感染所致的HFRS病例。HFRS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典型病理表现为血管渗漏综合征,可导致水肿、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典型HFRS患者病程多经历五个阶段: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一些重症病例,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三期可以重叠,且易出现或合并难治性休克、急性肾损伤/肾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 AKI/acute renalfailure, ARF)、呼吸衰竭、严重凝血障碍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证明利巴韦林和α干扰素具有抗汉坦病毒的功效,但由于该病早期诊断率低,入住医院的患者大多在第4至第6病日以后,因此治疗时机往往偏晚,用药后难以观察以明确疗效,上述药物迄今仍未在临床广泛应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及就近支持治疗仍是HFRS救治的主要原则。虽然国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制定了HFRS的临床分型标准,其在该病防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于该分型标准中很多指标均建立在病人主观症状和医生体检的基础上,不仅大多数参数未能量化,难以动态及精确地评估HFRS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而且难以早期预测病情的发展和趋势,合理地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随着当代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HFRS救治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和仪器检查项目和数据可供医师选择和参考,但同其它危重症的诊治一样,如何高效简捷地选择、整合和分析临床上获得的大量HFRS重症患者的检测数据和参数,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国内外仍缺少相应的研究。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发现新的重症HFRS早期预警指标,对现有众多的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对重症HFR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早期预判,指导医师采取实时有效的治疗对策,对提高HFRS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和实际的意义。本课题正是围绕上述研究方向,评估目前临床常规检测的实验室参数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危重型HF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尝试构建基于临床及实验室参数的预后风险模型;明确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group box protein-1,HMGB-1)、脂联素(adiponectin,APN)、铁蛋白(ferritin,FRT)和正五聚素-3(pentraxin3,PTX-3)4个生物标记物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1.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参数早期预警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建立HFRS临床诊疗数据库平台,随机调取2008年1月至2012年08月收治的356例典型HFRS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结合临床分型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组。将12个患者治疗中常规检测的实验室参数进行分析,包括WBC、HGB、PLT、ALT、AST、ALB、BUN、SCr、UA、PT、APTT和Fib。研究内容包括:回顾性分析上述实验室参数在不同分型HFRS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变化,评估其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中的价值;分析各实验室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程度和预测价值;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基于实验室参数的预后风险模型。结果显示: WBC、PLT、AST、ALB、BUN、SCr、PT和APTT等实验室参数在不同分型患者急性期表达水平出现明显变化;WBC、AST、PT和Fib可作为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WBC、AST、PT和Fib联合检测评估HFRS患者预后的效力优于单一参数检测。2.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将第一部分中观察的356例HFRS患者中的75例危重型患者纳入本部分研究。结合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研究内容包括:回顾性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特征、人口统计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影像学、体液、有创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等相关参数的差异;观察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及28天病死率;分析临床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对预后的影响程度;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基于临床参数的预后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危重型HFRS患者病程第2周的累计生存率为70.7%,28天病死率为36.3%;烦燥不安、球结膜出血、昏迷、心力衰竭、ARDS、脑病和ARF与预后相关性强;ARDS、球结膜出血和昏迷可作为危重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3.HMGB-1、APN、FRT和PTX-3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随机纳入105例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HFRS患者。抽取患者住院期间急性期静脉血标本93份,恢复期78份,抽取健康对照标本28份,分离出血浆。应用ELISA检测HMGB-1、APN、FRT和PTX-3在不同分型HFR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表达水平。研究内容包括:前瞻性观察HMGB-1、APN、FRT和PTX-3四因子在不同分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表达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评估其在HFRS早期预警中的价值;分析四因子间的相关性及与预后、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评估四因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HMGB-1、APN、FRT和PTX-3在不同分型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表达水平出现明显变化,且与WBC、PLT和ALB相关性强;除APN外,HMGB-1、FRT和PTX-3预测预后的AUC均大于0.800,FRT与PTX-3预测预后的价值高于WBC、PLT和ALB。结论:1.常规检测WBC、PLT、AST、ALB、BUN、SCr、PT和APTT等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重症HFRS进行早期预警;WBC、AST、PT和Fib可作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WBC、AST、PT和Fib联合检测较单一参数检测更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2. ARDS、球结膜出血和昏迷可作为影响危重型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提醒医师时刻警惕致命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3. HMGB-1、APN、FRT和PTX-3均可作为重症HFRS的早期预警因子;除APN外,检测HMGB-1、FRT和PTX-3有助于评估及预测患者的预后。4.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临床及常规实验室参数检测,探索并将HMGB-1、APN、FRT和PTX-3等生物标记物应用于临床将更有助于重症HFRS的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为HFRS临床分型标准的量化补充,制定新的HFRS临床分级、分度量化标准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史庆国[3](2006)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多尿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症状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高血压症状多发生在少尿期,而发生于多尿期的较少。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HFRS患者191例,其中并发多尿期高血压51例,占26.7%,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任金华,张元度,韦炳远,戎云清,孙志坚,朱公文[4](2002)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文中认为本文报道了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EDLS)的变化 ,结果发现重症组大多呈心肌损害的异常波形如心律失常、Q T间期延长、低电压、Ⅰ°~Ⅱ°房室传导阻滞、ST T波改变等 ;轻症组以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偶见异位节律及ST T波改变。两组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 (CPK)活性于病程前 4w均见升高 ,重症组比轻症组更明显 ,其变化趋势与血尿素氮 (BUN)的变化曲线大体相似 ;血清EDLS在轻症组基本正常 ,重症组于病程前 4w则明显下降 ,以发热期和低血压期为最着。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可了解心脏损伤的程度 ,重型患者于病程极期适量补充洋地黄制剂可改善心功能。
章莉莉,孙志坚,朱公文[5](2000)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变化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薛庆培,焦金森,王锁荣,孙志坚,朱公文[6](1999)在《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对HF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RIA)检测血浆ET、CGRP、EDLS,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酸磷酸激酶(CPK),给12例患者作了多巴胺激发试验。结果:病程各期见血浆ET升高,CGRP降低,ET/CGRP比值显着上升,且ET/CGRP变化曲线与BUN、CPK之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经多巴胺激发后血浆CGRP较基础值升高十余倍,而ET变化不大。血清EDLS于发热期稍有下降,低血压、少尿期则下降明显,重症组较轻症组下降更着。与此同时心电图大多呈现心肌损害的异常波型如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低电压、Ⅰ°与Ⅱ°房室传导阻滞、ST-T波改变等;而轻症患者较少出现上述异常。结论:HFRS病程中血浆ET升高、CGRP与EDLS减低是引起心、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表明体液因子的变化也参与HFRS的发病过程。
朱公文,王义平,高新华,周辉,王延琪,张贰其[7](1998)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心肌酶谱内源性洋地黄动态变化与临床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全身毛细血管变性、渗出、出血为基础的广泛损伤性疾病,临床上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我们在1994年10月~1995年元月份对85例患者作了心电图,部分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酶(CPK)(三种简称为心肌酶谱),内源性洋地黄(EDLS)的动态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朱公文,王义平,张式其,王延琪,祖华,陈永亮[8](1997)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心肌酶谱及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动态变化》文中指出1995年对5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作了心肌酶谱分析,部分患者作内源性洋地黄(EDLS)检测及心电图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53例为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1992年全国HFES防治规定。本组用捕获法抗u链ELISA法检查血清特异性IgM皆≥1;40阳性而确诊。其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11—73,平均32.56±13.5岁,人院病日27天,平均3.81土1.31天;将重型、危重型合并为重症组共29例;轻型、中型合并为轻症组共24例。
肖莹[9](2019)在《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按有无急性心肌梗死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组及非急性心肌梗死组(非AM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共纳入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47例,男性108例(73.5%),女性39例(26.5%),平均年龄为70.1±10.3岁,AMI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11例(34.4%),Ⅳ级21例(65.6%),非AMI组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2.6%),Ⅲ级81例(70.4%),Ⅳ级31例(27.0%)。2.两组患者的临床合并症均以高血压、糖尿病常见,总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59.6%,AMI组肺部感染患病率更高(77.4%)。3.纳入的所有患者、AMI组和非AMI组患者AKI的发生率分别为27.6%、46.9%和22.6%。4.AMI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心肌酶学指标、肌钙蛋白T/I等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非AMI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右室内径等心房及心室结构参数均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非AMI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数分别为42.0%±11.3%和38.6%±13.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6.纳入的所有患者、AMI组和非AMI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4.8、12.5%和2.6%。结论:1.在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男性多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高。2.AMI炎症指标高于非AMI,非AMI有房室扩大。3.AMI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于非AMI。
刘丽莉[10](2016)在《肝硬化患者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检测,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了解肝硬化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寻找更好的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诊断方法,并通过随访评估相关指标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招募了86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23例慢性肝炎患者(对照组)。肝硬化组又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A、B、C级组。全部患者测定血浆pro-BNP、血清c Tn I及CRP水平,同时进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测;进行6个月后随访工作,检测相同血液及心电图指标。比较两组中pro-BNP、c Tn I、CRP水平、心电图改变(QTc)及心脏彩超的差异;对肝硬化患者,分析pro-BNP、c Tn I、CRP、QTc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情况(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6个月后随访,各项指标变化与肝功能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液指标中,CRP中位数水平分别是3.30(3.30,6.72)mg/l和3.30(3.30,3.54)mg/l;pro-BNP中位数水平分别是100.65(54.45,173.75)pg/ml和34.90(28.40,83.50)pg/ml;c Tn I中位数水平分别是0.014(0.012,0.019)ng/ml和0.017(0.013,0.022)ng/ml;除CRP水平外,其余两个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检查中,校正QT间期中位数水平分别是416.0(404.5,430.0)ms和435.0(421.5,454.3)ms,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检查中,六项指标中仅左房直径、E/A比值在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减速时间、等容舒张时间无显着差异。肝硬化组内各级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及心电图中,pro-BNP与QTc在各级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CRP和c Tn I水平仅在肝硬化C级组中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脏彩超中,左房直径在各级间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A比值逐渐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VEF在B级中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但在A、C级与对照组的比较中,无显着差异。相关性分析中,血浆pro BNP水平、QTc、LAD与CTP积分、MELD评分呈显着正相关,E/A比值与CTP积分、MELD评分呈显着负相关。肝硬化组及对照组均未见收缩功能障碍患者;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肝硬化组较对照组高(46.3%vs4.3%);QTc的异常率:对照组1/23(4.3%),肝硬化组中A级、B级、C级分别是(27%、36%和70%)。6个月后随访发现,CRP、pro-BNP、c Tn I、校正QT间期6个月内的变化情况与肝脏评分变化的相关性r分别是(0.25,0.58,-0.07,0.21),其中只有pro-BNP与肝功变化情况呈显着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余三项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心肌受损,早期以舒张功能损伤为主,且和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血浆pro-BNP可以敏感的反映肝硬化心肌病的病情;CRP、c Tn I水平不能很好的反映肝硬化心肌病病情。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APRI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肾综合征出血热概述 |
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概述 |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概述 |
1、研究设计 |
2、研究对象 |
2.1、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行为、临床综合征和评分指标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
3、数据收集 |
4、统计分析 |
5、结果 |
5.1、HFRS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因素 |
5.1.1、不同临床分型HFRS与临床参数相关性 |
5.1.2、不同临床分型HFRS与入院时实验室参数相关性 |
5.2、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参数 |
5.2.1、HFRS患者预后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 |
5.2.2、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5.3、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实验室参数 |
5.3.1、HFRS患者预后与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 |
5.3.2、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5.3.3、ROC曲线 |
5.3.4、生存曲线 |
5.3.5、列线图 |
5.4、重症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参数 |
5.4.1、重症HFRS患者预后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 |
5.4.2、重症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5.5、重症HFRS患者预后相关的实验室参数 |
5.5.1、重症HFRS预后与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 |
5.5.2、重症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5.5.3、ROC曲线 |
5.5.4、生存曲线 |
5.5.5、列线图 |
6、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参数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参数早期预警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常规实验室参数检测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伦理 |
3 结果 |
3.1 HFRS 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临床特征 |
3.2 HFRS 患者急性期实验室参数检测结果 |
3.3 实验室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3.4 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 |
3.5 ROC 曲线分析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影像学、动脉血气及血培养检测 |
2.2 有创支持治疗措施 |
2.3 HFRS 相关并发症的界定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伦理 |
3 结果 |
3.1 危重型 HFRS 患者的生存分析 |
3.2 危重型 HFRS 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及一般临床特征 |
3.3 危重型 HFRS 患者的临床表现、支持疗法、影像及体液检查 |
3.4 危重型 HFRS 患者的并发症 |
3.5 临床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3.6 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MGB-1、APN、FRT 和 PTX-3 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HMGB-1、APN、FRT 和 PTX-3 检测 |
2.2 常规实验室参数检测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伦理 |
3 结果 |
3.1 HFRS 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3.2 HFRS 患者病程中 HMGB-1、APN、FRT 和 PTX-3 的表达 |
3.3 HMGB-1、APN、FRT 和 PTX-3 与预后及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4 HMGB-1、APN、FRT 和 PTX-3 预测预后的价值 |
4 讨论 |
4.1 HMGB-1 在 HFRS 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
4.2 APN 在 HFRS 早期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能有效评估预后 |
4.3 FRT 在 HFRS 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
4.4 PTX-3 在 HFRS 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 果 |
2.1 心电图的变化 |
2.2 心肌酶的变化 |
2.3 血清EDLS的变化 |
3 讨 论 |
(5)肾综合征出血热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结 果 |
一、血清EDLS的变化 |
二、心肌酶的变化 |
三、心电图的变化 |
讨 论 |
(9)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
1.4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
2.研究方法和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2 分组方法 |
2.3 调查内容及相关指标 |
2.4 相关指标说明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肝硬化患者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肝硬化心肌病 |
2.2 B型钠尿肽的特点及其在临床应用 |
2.3 肌钙蛋白I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
2.4 C-反应蛋白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分组方法 |
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特点 |
4.2 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各项参数的比较 |
4.3 血液、心电图指标在肝硬化组内各级间比较 |
4.4 肝硬化组各级与对照组心脏彩超相关结果分析 |
4.5 血液、心电图、心彩相关参数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4.6 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心功能障碍情况分析 |
4.7 研究对象6个月后随访情况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APRI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D]. 贺珊.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2]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参数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D]. 杜虹.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3]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多尿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史庆国.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6(04)
- [4]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心肌酶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J]. 任金华,张元度,韦炳远,戎云清,孙志坚,朱公文. 热带医学杂志, 2002(04)
- [5]肾综合征出血热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变化及其意义[J]. 章莉莉,孙志坚,朱公文. 江苏医药, 2000(06)
- [6]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对HF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J]. 薛庆培,焦金森,王锁荣,孙志坚,朱公文. 江苏医药, 1999(06)
- [7]肾综合征出血热心肌酶谱内源性洋地黄动态变化与临床特点[J]. 朱公文,王义平,高新华,周辉,王延琪,张贰其. 临床荟萃, 1998(12)
- [8]肾综合征出血热心肌酶谱及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动态变化[J]. 朱公文,王义平,张式其,王延琪,祖华,陈永亮. 安徽医学, 1997(06)
- [9]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D]. 肖莹.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肝硬化患者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 刘丽莉. 吉林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