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蒜油微胶囊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曹莹莹,包小康,赵楠,刘飞,范文广,赵萍[1](2021)在《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壁材,运用复凝聚法对芥末油进行包埋,利用戊二醛溶液进行固化,经冷冻干燥制成芥末油微胶囊粉末。根据微胶囊包埋率来评价制备工艺,正交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在壁材质量分数为1.5%、壁材比m(明胶)∶m(羧甲基纤维素钠)=10∶1、芯壁比m(芥末油):m(壁材)=1∶1、pH 4.4时所制备的芥末油微胶囊包埋率最高,为86.8%,所得产品水分含量为2.43%,休止角为38.6°,流动性较好。经扫描电镜观察,所得微胶囊表面较光滑,有小部分凹陷。由稳定性试验可知,芥末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明显高于未包埋的芥末油。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微胶囊的形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包埋后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提高。
郑晓辉[2](2019)在《喷雾干燥包埋DHA条件优化及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酸甜适中,爽滑可口,不仅保留了酸奶的特殊风味,还具备了酸奶的大部分营养和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青睐,是人体补充营养物质的良好载体,可以考虑在其中强化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是人体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DHA可以促进脑部发育和婴幼儿眼部的机能发育,提高婴幼儿是神经系统的敏锐度。DHA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够预防心肌梗塞、脑血栓和脑梗塞的形成,改善动脉功能以及提高心脏的自主调节能力,降低心律不齐的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DHA含有多个“戌碳双烯”结构及5个活泼的亚甲基,易发生氧化、酸败、聚合、双键共轭等化学反应,产生以羰基化合物为主的藻腥味物质,不仅影响风味,也影响质量安全。目前,藻油DHA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油剂和微胶囊粉剂。DHA油剂应用到食品中不仅对添加产品特性及添加工艺要求比较严格,还比较容易氧化,微胶囊粉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 DHA油剂易氧化的缺陷,但是由于是以固体形式存在,且如果包埋不完全,在高温环境下依然易氧化,尤其是应用到酸性液体食品中,更容易出现氧化、酸败、腥异味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目前少有研究DHA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本课题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壁材包埋的DHA微胶囊稳定性,并选择均质压力、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以及少有研究的料液浓度等条件,以期获得更加稳定的DHA微胶囊粉,并进一步研究DHA微胶囊粉在酸性饮料中应用,为开发新型DHA功能性饮料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以乳清蛋白粉(一号壁材)、酪蛋白酸钠(二号壁材)、变性淀粉(三号壁材)和麦芽糊精(四号壁材)为主壁材的四组复合壁材,通过乳化液稳定性、表面油含量、微胶囊化效率、滋气味评价、62℃抗氧化加速试验24天的过氧化值等对微胶囊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一号壁材和二号壁材经过二次均质后的乳化稳定性达到100%,表面油含量显着低于其他二次均质组和所有一次均质组(p<0.05)。二次均质的DHA微胶囊粉滋气味均远好于一次均质组。二次均质62℃抗氧化加速试验24天的过氧化值最高不超过8 meq/kg,相同配方对比,二次均质显着低于一次均质(p<0.05),其中一号壁材二次均质62℃抗氧化加速试验24天的过氧化值为2.94 meq/kg,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结果显示:一号壁材对DHA油脂包埋效果最好,三号壁材其次,然后是二号壁材,最差的是四号壁材。二次均质加工可以使小颗粒更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更适合常规DHA微胶囊粉生产。2、通过对料液浓度,均质压力,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以微胶囊化效率为指标对这四个因素进行三水平正交分析,在各因素水平范围内,对DHA微胶囊粉的微胶囊化效率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进风温度>料液浓度=均质压力>出风温度,进风温度为主要因素,料液浓度和均质压力为次要因素,出风温度在此研究范围影响较小。最佳组合为:料液浓度为3:11,均质压力为20 MPa,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80℃。3、酸性乳饮料制备过程中,均质后添加DHA微胶囊粉的效果比均质前添加DHA微胶囊粉效果要好。因为均质过程一定程度会破坏DHA微胶囊结构,导致DHA油脂溢出而更容易被氧化。4、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复合壁材的DHA微胶囊粉最适合用于酸性乳饮料中,建议酸性乳饮料中DHA净添加量控制在25 mg/100g以内。在180天货架期中,其滋气味均能够接受。
岳淑丽[3](2017)在《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桉叶精油(Eucalyptus essential oils,EEO)来源天然、成本低廉、安全,具有广谱抑菌性,在果蔬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液态的桉叶精油存在不稳定、易挥发、不溶于水、高浓度下具有腐蚀性等问题,不便贮藏与使用。因此,本文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为壁材,采用包合法制备桉叶精油微胶囊,系统地优化其制备工艺,深入探讨β-CD包埋对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对桉叶精油微胶囊的结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最后研究桉叶精油微胶囊用作抑菌保鲜剂或制备成抑菌保鲜膜后对荔枝、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以期为利用桉叶精油资源、开发天然安全的果蔬抑菌保鲜剂及果蔬抑菌保鲜包装材料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测定方法中常用的干燥失重法、挥发油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不超过5%,加标回收率在90%120%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干燥失重法实验误差较大,测定结果高于其它两种方法,适用样品量大的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较多,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但检测速度快。挥发油测定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耗时较长,且需保证能从微胶囊中蒸馏出0.1 mL以上的精油才适合选用此法。(2)β-CD包埋对桉叶精油微胶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桉叶精油包埋前后对供试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埋后的桉叶精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稍有下降,气相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不变,仅对酿酒酵母和桔青霉的气相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稍有上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结果表明,桉叶精油包埋前后均以萜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主要成分中的蒎烯、伞花烯、柠檬烯、松油烯、崁烯和桉叶素等在包埋前后相对含量变化不大。包埋过程并未对桉叶精油的抑菌性能及成分造成明显影响。(3)正交设计联用响应面法优化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正交和Plackett-Burman(PB)实验结果均表明,壁芯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是影响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主要因素,乙醇与精油比、水与β-CD比为次要因素。通过联用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最终确定桉叶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埋温度46℃、包埋时间108 min、壁芯比9.59、乙醇与精油比20:1、水与β-CD比10: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率和包埋得率分别为71.17%、86.30%。(4)桉叶精油微胶囊结构表征及缓释性能研究。扫描电镜图显示桉叶精油微胶囊呈平行四边形,排列有序、致密,表面光洁平整。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分析仪测得桉叶精油微胶囊的粒径主要分布在545μm之间,呈正态分布,平均径18.6μm。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峰形和峰位变化证明桉叶精油微胶囊的成功制备。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曲线表明桉叶精油微胶囊在120℃之前的热失重较为平缓,微胶囊化可明显提高桉叶精油的热稳定性,延缓桉叶精油的挥发。环境温湿度的提高对桉叶精油微胶囊的释放有促进作用,其释放过程介于扩散限制和一级动力学之间,与Avrami’s公式拟合较好。(5)桉叶精油微胶囊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桉叶精油微胶囊应用于荔枝6℃低温和樱桃番茄常温贮藏保鲜实验结果均表明,桉叶精油微胶囊可延缓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减缓维生素C(vitamin C,VC)的氧化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es,TSS)等的消耗,较好的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延长荔枝保鲜期5 d、樱桃番茄保鲜期2 d。(6)桉叶精油微胶囊抑菌保鲜膜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桉叶精油微胶囊可作为抑菌保鲜剂用于制备抑菌保鲜膜。用占成膜液中去离子水质量0.6%的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抑菌保鲜膜性能最佳。将其应用于荔枝6℃低温、樱桃番茄常温保鲜中,可减缓果实水分向外界的蒸腾,抑制呼吸,减缓VC的氧化和TA、TSS等的消耗,降低失重率,维持果实的感官品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延长两种水果的保鲜期2 d。
王楠[4](2016)在《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樱桃番茄保鲜上的应用》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天然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技术与方法,并将制得的样品作为抗菌剂用于樱桃番茄的保鲜包装,以期延长果蔬的货架寿命。首先试验了牛至、丁香、罗勒、山苍子精油对根霉、黑曲霉、灰霉、交链孢霉、青霉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综合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牛至和山苍子精油,牛至精油对五种霉菌最低抑菌用量为80μL,山苍子精油为40μL。通过物理混合法和锐孔法制备了多孔淀粉(PS)、多孔淀粉-乙基纤维素(PSE)、海藻酸钠(CA)及海藻酸钠-多孔淀粉(CAS)为壁材的精油微胶囊;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微胶囊制备成型效果、包埋效率、产率及粒径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试验优化出微胶囊制备最佳比例及指标为:PS牛至微囊壁芯比3:1,包埋效率98.2%,产率90.6%;PSE牛至微囊壁芯比2.5:1,EC水分散体稀释25倍,喷涂三次,包埋效率91.3%,产率46.4%;CA牛至微囊海藻酸钠溶液浓度2.5%,氯化钙溶液浓度1.5%,壁芯比1.25:1时包埋效率55.7%,产率54.8%;CAS牛至微囊精油淀粉比1:3,海藻酸钠浓度2.5%,氯化钙浓度1.5%时包埋效率88.2%,产率44.2%,粒径约1mm。对优化后的CA及CAS精油微胶囊进行了抑菌实验,对五种霉菌的最低抑菌用量为:CA牛至微胶囊为0.136g,CAS牛至微胶囊为0.296g,二者实际包埋精油体积均为40μL;CA山苍子微胶囊为0.162g,实际包埋精油60μL;CAS山苍子微胶囊为0.189g,实际包埋精油30μL。对四种微胶囊在不同温湿度及包装环境中的释放性能进行分析,冷藏(5℃)和常温(23℃)下空白包装内PS牛至微囊释放最为缓慢,适于贮存;常温下在模拟高湿包装及果蔬包装内,CAS牛至微胶囊释放效果最佳且呈指数型释放方式,具有抑菌持续性能良好的保鲜效果。以感官评价、发病率、失重率、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为保鲜评价指标,分别在室温及冷藏条件下试验了 CA及CAS牛至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CK空白组比较,室温下CA组微胶囊用量为0.544g/100g(樱桃番茄)时,可延长保鲜期2天;CAS组微胶囊用量为0.888g/100g(樱桃番茄)时,可延长保鲜期4天;冷藏(5℃)条件下总体表现优于室温组的抑菌保鲜效果,当微胶囊用量与室温最佳效果用量相同时,则可延长保鲜期至少7天。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课题研究制备的精油微胶囊保鲜剂,可有效延长樱桃番茄果蔬的货架寿命。
李慧,冯捷,弓太生,韩文忠[5](2015)在《抗菌天然皮革、合成革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革制品的主要分类和无机、有机以及天然抗菌剂对革制品的抗菌整理工艺,综述了近几年的国内外革制品抗菌改性的进展成效,包括天然皮革、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合成革等。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革制品抗菌整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介绍了环境友好型抗菌整理的发展方向,以及天然多糖类抗菌剂壳聚糖和天然挥发精油类抗菌剂广泛应用于革制品抗菌整理的必要性。
潘艳,刘爽,孙非凡,王云杰[6](2015)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蒜素微胶囊》文中提出以绿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蒜素微胶囊。采用响应面方法对进口温度、进料速度、喷雾压力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大蒜素微胶囊工艺。结果表明,大蒜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进风温度173℃,喷雾压力0.44MPa,进料速度43m L/min,此时预测值为93.4%,与验证验94%相差0.63%,该数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说明运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大蒜素微胶囊工艺科学可行。
金敏凤,仇干,李文雅,夏雪[7](2014)在《亲脂性食品组分微胶囊的壁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亲脂性食品组分,如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料,但其易氧化变质,且水合性和流动性差,给食品加工带来不便.微胶囊化处理可以有效延缓脂溶性芯材的油脂氧化、掩盖油脂的腥异味、改变其物理形态及性能,使之成为性质稳定、取用方便、流动性好且营养价值高的优质原料.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亲脂性芯材微胶囊化过程中所选用的不同壁材.
郑华明[8](2014)在《载大蒜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控释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代谢是造成食品变质的主要诱因之一。传统食品包装材料主要通过被动阻隔气、水及微生物等的透过,使食品处于低氧气浓度、低水分活性(Aw)的环境,抑制微生物的繁衍,从而达到保质保味的目的。控制释放抗菌包装材料是目前国际活性包装材料领域内研究的前沿之一,与传统包装材料保鲜机理不同,控制释放抗菌包装材料主要依靠不断向被包装食品表面补充抗菌剂、抗氧化剂等活性物质,实现保持风味及延长货架时间的目的。本论文以载大蒜素微胶囊为研究对象,研究微胶囊在不同的环境下控制释放效果,以期为活性抗菌包装材料提供新的思路。该实验中选用具有挥发性强、抗菌效果优异的大蒜素作为抗菌剂,采用目前流行的乳化/交联法制备微胶囊技术,利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正负离子的静电吸附原理,通过控制油水比、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海藻酸钠的浓度、氯化钙的浓度、壳聚糖的浓度及反应体系的pH值等参数,将大蒜素包覆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中,获得粒径均一、球形度好、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率的大蒜素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在不同的缓释介质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同时还初步探讨了载大蒜素微胶囊在抗菌包装材料上的应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以微乳液的方式,将脂溶性的大蒜素增溶到海藻酸钠的水相体系,形成O/W的微乳液,微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3.7nm、分散集中(PDI=0.34),当大蒜素含量为150μg/mL和200μg/mL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4±0.84mm.18±0.54mm.以乳化交联法制备载大蒜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海藻酸钠浓度1.5%、氯化钙浓度4.5%、壳聚糖浓度1.0%、壳聚糖及海藻酸钠pH值4.5;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61.4%、78.1%(海藻酸钠/大蒜素=2/3);在不同pH值的缓释介质(pH1.2~pH7.4)中,6h时累计缓释速率由50.6%增加到81.9%;在不同的NaCl浓度的缓释介质(1.0mol/L~4.Omol/L,pH=6.8)中,6h时累计缓释速率由78.9%下降到72.3%;将所制备的微胶囊加入到木薯淀粉-PVA水溶性薄膜中,固定微胶囊含量为1%,改变微胶囊中大蒜素的含量,薄膜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大小为38±0.04mm.44±0.16mm、50±0.22mm。本论文以微乳的方式将脂溶性药物载入到pH敏感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中,获得了较高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并且在不同的pH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选用挥发性强、具有广谱杀菌效果的大蒜素作为抗菌剂,所制备的微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都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本研究为获得实用的控制释放抗菌包装材料奠定研究基础,并为其他活性包装材料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张新羽[9](2012)在《明胶/桃胶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控释及壁材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合凝聚微胶囊经固化后形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网状囊壁结构,能够耐受高温、高湿的环境,具有控制释放的特性。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方法中最常用的壁材是明胶和阿拉伯胶,阿拉伯胶成本较高,本文利用廉价的桃胶代替传统的阿拉伯胶,研究了明胶/桃胶复合凝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控释及壁材性质,获得了预期效果。本文以明胶和桃胶为壁材,甜橙油为芯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甜橙油微胶囊。用桃胶逐步替代阿拉伯胶,随着桃胶比例的增加,形成的微胶囊芯材分布不均,说明阿拉伯胶和桃胶协同作用较差;当用桃胶完全替代阿拉伯胶时,形成的微胶囊球形度好,表面光滑,粒径均一。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桃胶/明胶微胶囊的工艺条件为:桃胶/明胶比例为1:1、芯壁比为1:1、壁材浓度为0.5%、pH值为4.0、搅拌速度为300rpm、乳化速度为12000rpm,产率、载量分别为79.83%和66.48%。对在不同制备工艺、介质、辅助条件下的微胶囊释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壁材和芯材的复合凝聚微胶囊在微波加热条件下是通过扩散方式进行释放,在释放过程中壁材保持完整;而未固化和未完全固化的微胶囊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壁材破裂,芯材释放。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方式进行释放,热水和酒精中的释放均为扩散释放;而在模拟胃液中,壁材破裂,芯材释放;模拟肠液中的胰酶加速对微胶囊囊壁的破坏,芯材几乎完全释放。在不同辅助条件下,微波加热和超声破碎均能加速微胶囊芯材释放,但微胶囊壁材并未被破坏,芯材是通过扩散方式释放,微波加热释放效果比超声破碎释放效果明显。对不同壁材复聚物的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pH4.0处,复合凝聚物的净电位、粘度、吸光度和产率均取得最大值。红外光谱证实复合凝聚物是由明胶、阿拉伯胶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形成的,不存在化学键的相互联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表观结构可知,桃胶/明胶比例为1:1的微胶囊干燥后表面光滑,囊壁完整;热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壁材组成的微胶囊热挥发性略有差别,150℃加热15min时,桃胶/明胶1:1的微胶囊释放约4%。
张静,孔德云[10](2010)在《大蒜油活性成分、制剂制备和配伍应用》文中认为大蒜油是大蒜的主要活性成分。大蒜油制剂包括软胶囊、微囊、脂质体纳米粒以及注射液等。本文综述大蒜油活性成分的药效,大蒜油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大蒜油配伍使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大蒜油微胶囊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蒜油微胶囊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芥末油微胶囊的制备 |
1.3.1.1 乳状液的制备 |
1.3.1.2 复凝聚反应 |
1.3.1.3 固化 |
1.3.1.4 干燥 |
1.3.2 正交设计最佳配方的选择 |
1.3.2.1 单因素试验 |
1.3.2.2 正交试验 |
1.3.3 芥末油微胶囊的表征 |
1.3.3.1 包埋率的计算 |
1.3.3.2 芥末油微胶囊水分含量的测定 |
1.3.3.3 芥末油微胶囊流动性的测定 |
1.3.3.4 微胶囊的微观结构 |
1.3.3.5 芥末油微胶囊稳定性试验 |
1.3.3.6 红外光谱分析 |
1.3.3.7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分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1 芥末油微胶囊壁材质量分数对包埋率的影响 |
2.1.2 芥末油微胶囊壁材比对包埋率的影响 |
2.1.3 芥末油微胶囊芯壁比对包埋率的影响 |
2.1.4 芥末油pH对包埋率的影响 |
2.2 正交实验结果 |
2.3 芥末油微胶囊的理化指标 |
2.4 芥末油微胶囊产品的表面形态 |
2.5 红外光谱分析 |
2.6 微胶囊的DSC分析 |
2.7 芥末油微胶囊稳定性评价 |
2.7.1 光照对芥末油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
2.7.2 温度对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
3 结论 |
(2)喷雾干燥包埋DHA条件优化及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DHA概述 |
1.2 DHA生理功能 |
1.2.1 婴幼儿成长因子 |
1.2.2 成人保健元素 |
1.3 微胶囊 |
1.3.1 微胶囊的基本概念 |
1.3.2 微胶囊发展史 |
1.3.3 微胶囊化的优点 |
1.3.4 微胶囊芯材和壁材 |
1.3.5 喷雾干燥法 |
1.4 DHA应用领域 |
1.4.1 食品中的应用 |
1.4.2 医药中的应用 |
1.4.3 饲料中的应用 |
1.5 酸性乳饮料 |
1.5.1 酸性乳饮料简介 |
1.5.2 工艺流程 |
1.6 DHA应用难点 |
1.7 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8.1 不同壁材及均质条件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1.8.2 喷雾条件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1.8.3 DHA在酸性乳饮料中的稳定性研究 |
1.8.4 酸性乳饮料中DHA含量的测定及货架期验证 |
2 不同壁材及均质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不同壁材的DHA微胶囊粉 |
2.2.3 不同均质条件的DHA微胶囊 |
2.2.4 乳化液稳定性的测定 |
2.2.5 DHA微胶囊粉的稳定性试验 |
2.2.6 微胶囊表面油含量及微胶囊化效率的测定 |
2.2.7 过氧化值的测定 |
2.2.8 微胶蠹显微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乳化液稳定性 |
2.3.2 DHA微胶囊粉的稳定性试验 |
2.3.3 微胶囊表面油含量及微胶囊化效率的测定 |
2.4 小结 |
3 喷雾条件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料液浓度 |
3.2.2 均质压力 |
3.2.3 进风温度 |
3.2.4 出风温度 |
3.2.5 正交实验法优化DHA微胶囊粉喷雾干燥条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料液浓度 |
3.3.2 均质压力 |
3.3.3 进风温度 |
3.3.4 出风温度 |
3.3.5 正交实验结果 |
3.3.6 正交结果验证实验 |
3.4 小结 |
4 DHA在酸性乳饮料中的稳定性研究 |
4.1 材料和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制作配方及说明 |
4.2.2 DHA添加方式 |
4.2.3 抗氧化剂的添加方式 |
4.2.4 微藻DHA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制作工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均质前后添加DHA感官评测及观察结果 |
4.3.2 不同添加量的DHA感官评定 |
4.4 小结 |
5 酸性乳饮料中DHA含量的测定及货架期验证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 |
5.1.2 设备 |
5.2 DHA含量测定 |
5.2.1 数值计算 |
5.2.2 DHA含量测定方法 |
5.3 DHA在不同酸性乳饮料中货架期稳定性验证 |
5.3.1 结果与讨论 |
5.3.2 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精油 |
1.2 桉叶精油 |
1.2.1 桉叶精油的生物活性 |
1.2.2 桉叶精油的应用 |
1.2.3 桉叶精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精油微胶囊 |
1.3.1 精油微胶囊的壁材 |
1.3.2 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4 荔枝、樱桃番茄保鲜现状 |
1.4.1 荔枝保鲜现状 |
1.4.2 樱桃番茄保鲜现状 |
1.4.3 荔枝、樱桃番茄贮藏保鲜存在的问题 |
1.5 精油微胶囊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制备 |
2.3.2 干燥失重法 |
2.3.3 挥发油测定法 |
2.3.4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3.5 精密度实验 |
2.3.6 准确度实验 |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紫外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曲线 |
2.4.2 精密度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3 准确度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4 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β-CD包埋对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包埋后桉叶精油样品的提取 |
3.3.2 菌悬液的制备 |
3.3.3 抑菌活性的测定 |
3.3.4 气相MIC及MBC的测定 |
3.3.5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成分测定 |
3.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3.4.2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气相MIC及MBC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3.4.3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成分测定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交设计联用响应面法优化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流程 |
4.3.2 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测定 |
4.3.3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 |
4.3.4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正交实验 |
4.3.5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RSM实验 |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3 RSM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4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桉叶精油微胶囊结构表征及缓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桉叶精油微胶囊结构表征 |
5.3.2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环境温湿度下的缓释实验 |
5.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桉叶精油微胶囊SEM结果与讨论 |
5.4.2 桉叶精油微胶囊粒度测定结果与讨论 |
5.4.3 桉叶精油微胶囊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与讨论 |
5.4.4 桉叶精油微胶囊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与讨论 |
5.4.5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性能 |
5.4.6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湿度下的缓释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原料处理 |
6.3.2 荔枝测定指标及方法 |
6.3.3 樱桃番茄测定指标及方法 |
6.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桉叶精油微胶囊对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 |
6.4.2 桉叶精油微胶囊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桉叶精油微胶囊抑菌保鲜膜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KGM普通膜的制备 |
7.3.2 KGM抑菌保鲜膜的制备 |
7.3.3 薄膜的测试指标及方法 |
7.3.4 KGM抑菌保鲜膜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
7.3.5 KGM抑菌保鲜膜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 |
7.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桉叶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对KGM抑菌保鲜膜性能的影响 |
7.4.2 KGM抑菌保鲜膜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
7.4.3 KGM抑菌保鲜膜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樱桃番茄保鲜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果蔬保鲜研究与应用近况 |
1.2.1 低温保鲜 |
1.2.2 气调保鲜 |
1.2.3 保鲜剂保鲜 |
1.3 天然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与保鲜机理 |
1.3.1 天然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 |
1.3.2 植物精油的抑菌保鲜机理 |
1.4 微胶囊的结构与制备技术 |
1.4.1 微胶囊的形态结构 |
1.4.2 微胶囊的组成 |
1.4.3 微胶囊化目的及功能 |
1.4.4 微胶囊制备技术 |
1.5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释放性能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5.1 精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研究 |
1.5.2 精油微胶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精油的GC-MS分析 |
2.3.2 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2.3.3 精油及微胶囊的抑菌试验 |
2.3.4 微胶囊的释放性能试验 |
2.3.5 精油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精油的筛选及分析 |
3.1.1 精油对霉菌抑制效果的比较筛选 |
3.1.2 牛至和山苍子精油的最低抑菌用量 |
3.1.3 牛至精油的组分分析 |
3.1.4 山苍子精油的组分分析 |
3.1.5 微胶囊中精油含量分析 |
3.2 影响PS及PSE微胶囊性能的因素 |
3.2.1 壁芯比对PS微胶囊的影响 |
3.2.2 壁芯比对PSE微胶囊的影响 |
3.2.3 EC喷涂液稀释倍数对PSE微胶囊的影响 |
3.2.4 EC喷涂液喷涂次数对PSE微胶囊的影响 |
3.2.5 PS和PSE微胶囊的最优配方及形态结构 |
3.3 影响CA及CAS微胶囊性能的因素 |
3.3.1 多孔淀粉用量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2 海藻酸钠浓度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3 氯化钙浓度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4 成型孔径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5 造粒液面距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6 影响CA微胶囊性能的因素 |
3.3.7 CAS微胶囊正交试验 |
3.3.8 CA微胶囊正交试验 |
3.3.9 微胶囊最佳制备配比下的比较 |
3.4 微胶囊抑菌效果评价 |
3.4.1 CA及CAS微胶囊的最低抑菌用量 |
3.4.2 PS及PSE微胶囊的抑菌效果 |
3.5 精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研究 |
3.5.1 温湿度对精油微胶囊释放速率的影响 |
3.5.2 包装环境对精油微胶囊释放速率的影响 |
3.6 精油微胶囊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研究 |
3.6.1 室温下CA及CAS牛至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 |
3.6.2 冷藏(5℃)环境下CA及CAS牛至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5)抗菌天然皮革、合成革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皮革的分类 |
1. 1 天然皮革 |
1. 2 合成革 |
1. 2. 1 聚氨酯合成革 |
1. 2. 2 聚氯乙烯合成革 |
2 皮革的抗菌改性 |
2. 1 天然皮革的抗菌改性 |
2. 2 合成革的抗菌改性 |
3 总结 |
(6)喷雾干燥法制备大蒜素微胶囊(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与试剂 |
1.2仪器与设备 |
1.3方法 |
1.3.1包埋率的测定[16] |
1.3.2单因素试验设计 |
2结果与分析 |
2.1单因素方法结果 |
2.1.1进风温度的确定 |
2.1.2进料速度的确定 |
2.1.3喷雾压力的确定 |
2.2响应面方法结果 |
2.2.1确定试验点 |
2.2.2中心组合工艺条件优化结果 |
2.2.3实验验证 |
3结论 |
(7)亲脂性食品组分微胶囊的壁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亲水胶体类 |
1.1 阿拉伯胶 |
1.2 卡拉胶 |
1.3 果胶 |
1.4 黄原胶 |
2 碳水化合物类 |
2.1 变性淀粉 |
2.2 麦芽糊精 |
2.3 壳聚糖 |
3 蛋白质 |
3.1 大豆蛋白 |
3.2 乳清蛋白 |
3.3 明胶 |
4 总结与展望 |
(8)载大蒜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控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藻酸钠和壳聚糖的基本特性 |
1.2 食品保鲜用抗菌剂的种类及特点 |
1.2.1 人工合成有机抗菌剂 |
1.2.2 无机抗菌剂 |
1.2.3 天然生物型抗菌剂 |
1.2.4 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 |
1.3 微胶囊的制备技术 |
1.4 控制释放在活性包装中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3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蒜素微乳液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大蒜素微乳的制备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2.2.3 微乳的种类分类 |
2.2.4 大蒜素微乳液的粒径 |
2.2.5 纳米粒子的形貌 |
2.2.6 大蒜素微乳液的载药性 |
2.2.7 大蒜素微乳液的稳定性 |
2.2.8 大蒜素微乳液的抗菌性能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伪三元相图的分析 |
2.3.2 动态激光光散射法检测微乳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情况 |
2.3.3 透射电镜对微乳粒径形貌的研究 |
2.3.4 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微乳载药率的研究 |
2.3.5 微乳液的稳定性 |
2.3.6 微乳液的抗菌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海藻酸钠/壳聚糖空白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其成囊机理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基本原理 |
3.2.4 Alginate/Ca~(2+)/CS微胶囊的制备 |
3.2.5 Alginate/Ca~(2+)/CS微胶囊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lginate/Ca~(2+)成囊参数的确定 |
3.3.2 Alginate/Ca~(2+)/Chitosan成球参数的确定 |
3.3.3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成膜机理的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海藻酸钠/壳聚糖包覆大蒜素微胶囊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海藻酸钠/壳聚糖包覆大蒜素微胶囊的制备 |
4.2.4 微胶囊性能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胶囊的载药率和包封率 |
4.3.2 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及形貌 |
4.3.3 微胶囊的交联成球机理 |
4.3.4 微胶囊的结晶性能 |
4.3.5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海藻酸钠/壳聚糖包覆大蒜素微胶囊药物缓释过程和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pH值对大蒜素微胶囊药物缓释速率的影响 |
5.3.2 不同盐度值对大蒜素微胶囊药物缓释速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载大蒜素微胶囊在包装领域应用 |
6.1 引言 |
6.2 聚丙烯薄膜接枝丙烯酸固定载大蒜素微胶囊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6.2.3 实验机理 |
6.2.4 实验方法 |
6.2.5 薄膜接枝聚合改性工艺研究 |
6.2.6 薄膜接枝效果及表面性能的测试 |
6.3 木薯淀粉-壳聚糖薄膜固定大蒜素微胶囊 |
6.3.1 试验材料 |
6.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3 试验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聚丙烯薄膜接枝丙烯酸固定载大蒜素微胶囊 |
6.4.2 木薯淀粉-壳聚糖薄膜固定大蒜素微胶囊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致谢 |
(9)明胶/桃胶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控释及壁材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微胶囊技术概论 |
1.1.1 微胶囊定义及作用 |
1.1.2 微胶囊化方法 |
1.1.3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中应用 |
1.2 复合凝聚微胶囊 |
1.2.1 复合凝聚微胶囊定义、原理及方法 |
1.2.2 复合凝聚微胶囊研究进展 |
1.2.3 复合凝聚微胶囊应用 |
1.3 甜橙油介绍 |
1.4 桃胶介绍 |
1.5 本课题立体背景及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
2.3.2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产率测定 |
2.3.3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含水率测定 |
2.3.4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载量测定 |
2.3.5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形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壁材组成对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性质影响 |
2.4.2 芯壁比对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性质影响 |
2.4.3 壁材浓度对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性质影响 |
2.4.4 pH 值对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性质影响 |
2.4.5 搅拌速度对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性质影响 |
2.4.6 乳化速度对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形态及性质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释放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
3.3.2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释放率测定方法 |
3.3.3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在释放过程中形态变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在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释放 |
3.4.2 在不同介质中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释放 |
3.4.3 在不同辅助条件下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释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壁材复合凝聚物性质及微胶囊微观结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复合凝聚物吸光度测定 |
4.3.2 复合凝聚物产率产率测定 |
4.3.3 复合凝聚物粘度测定方法 |
4.3.4 复合凝聚物红外光谱扫描 |
4.3.5 三种复合凝聚物电位随 pH 值变化测定方法 |
4.3.6 干燥复合凝聚微胶囊形态 |
4.3.7 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H 对三种复合凝聚物电位影响 |
4.4.2 pH 对复合凝聚物粘度影响 |
4.4.3 pH 对复合凝聚物吸光度影响 |
4.4.4 pH 对复合凝聚物产率影响 |
4.4.5 复合凝聚物红外测定 |
4.4.6 干燥复合凝聚微胶囊形态 |
4.4.7 微胶囊化甜橙油产品热稳定性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大蒜油活性成分、制剂制备和配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蒜油的活性成分 |
1.1 大蒜辣素的活性 |
1.2 大蒜新素的活性 |
2 大蒜油制剂及制备工艺 |
2.1 大蒜油口服给药制剂及其制备 |
2.1.1 大蒜油软胶囊制剂 |
2.1.2 大蒜油微囊制剂 |
2.1.3 大蒜油脂质体纳米粒制剂 |
2.1.4 大蒜油凝胶骨架片 |
2.2 大蒜油注射给药制剂及制备工艺 |
2.2.1 高浓度大蒜油注射液 |
2.2.2 大蒜油亚微乳制剂 |
3 大蒜油的配伍应用 |
4 结语 |
四、大蒜油微胶囊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分析[J]. 曹莹莹,包小康,赵楠,刘飞,范文广,赵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13)
- [2]喷雾干燥包埋DHA条件优化及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D]. 郑晓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3]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岳淑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樱桃番茄保鲜上的应用[D]. 王楠.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5)
- [5]抗菌天然皮革、合成革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J]. 李慧,冯捷,弓太生,韩文忠. 中国皮革, 2015(18)
- [6]喷雾干燥法制备大蒜素微胶囊[J]. 潘艳,刘爽,孙非凡,王云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5(09)
- [7]亲脂性食品组分微胶囊的壁材研究进展[J]. 金敏凤,仇干,李文雅,夏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8]载大蒜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控释性能的研究[D]. 郑华明. 武汉大学, 2014(06)
- [9]明胶/桃胶复合凝聚甜橙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控释及壁材性质研究[D]. 张新羽. 渤海大学, 2012(01)
- [10]大蒜油活性成分、制剂制备和配伍应用[J]. 张静,孔德云. 世界临床药物,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