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方制造”

解读“西方制造”

一、解密“西部制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鹏[1](2021)在《美国对苏联的核情报工作研究(1942~1953)》文中提出1942-1953年间,苏联秘密启动核计划,全力开展原子弹研制工作。在此期间,美国对苏联核研发进展保持密切关注,核情报工作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一批专事核情报工作的机构与组织应运而生并初具规模。二战期间美国自身核情报防守出现重大漏洞,在早期对苏核情报工作中呈现极为被动的局面。二战后,通过及时调整工作方式,美国对苏核情报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依托德国占领区的传统情报收集和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情报收集活动,美国突破苏联核计划的森严壁垒,对其开展远程动态监视。依靠全球核原料垄断与信息和技术管控,美国对苏联进行有效核封锁。通过与英国和加拿大开展不同程度的核情报合作,美国核情报工作的地理范畴不断扩展,并在对苏核情报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在苏联原子弹研制期间所积累的经验为此后核情报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邸小松[2](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认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张舒君[3](2020)在《从文化想象到政治建构 ——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之缘起与发展(1945-1972)》文中认为西方对西藏的文化想象,意指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出发,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西藏,包含“想象”“误读”“偏见”“歧视”等含义。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指通过政治手段,在高政治与低政治的相互作用下,将“西藏议题”建构为一个冷战政治议题。文化想象是政治建构的基础,并在建构过程中为其赢得话语权和合法性。政治建构加深并进一步塑造了文化想象。两者前后相继,同时共存,相互加强。本文以西方对西藏的文化想象为切入点,首先解释了美国对西藏的整体认知来源。带着对中国西藏的文化想象,美国在英国的许可和帮助下实现了与中国西藏地区“有战略意义”的接触。1948年,“西藏商务代表团”成功赴美后,美国国务院认真审视了对中国西藏地区的政策,于1949年出台了“培根备忘录”,首次系统讨论了美国的对藏政策。1950年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递交《致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书》,萨尔瓦多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有关西藏的提案。在此过程中,面对全面继承英国在藏利益的印度,美国找到战略空隙,与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建立了联系,并游说和帮助他们与中国对抗,劝说西藏地方政府拒绝“十七条协议”,并允诺提供避难帮助。随后,本文详细讲述了美国经历了涉藏的战略模糊期,在与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的交往中,发现其摇摆不定且极其缺乏国际政治经验。随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决定加大对中国西藏事务的介入。然而,起初单纯的高政治建构努力不断失败,收效甚微。美国调整战略,借助西方对西藏的文化想象,辅以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重新塑造了西方西藏观的同时,打通了高政治与低政治的壁垒,为自己的政治行动赢得了民意与所谓“合法性”,从而最终完成了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艾森豪威尔当政后,美国在西藏的隐蔽行动逐渐达到顶峰。美国将秘密训练的西藏地方叛乱分子通过空投等其他方式输送到中国西藏地区,这些人除了在当地组织叛乱武装,向美国输送情报外,还参与了1959年的西藏叛乱,而后在尼泊尔边境靠近中国西藏地区的木斯塘建立了叛乱武装营地,持续接受美国政府的资金、武器等援助,侵扰并破坏中国西藏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然而,美国这一系列的高政治建构行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得不到印度及国际社会的支持,前期活动多以失败告终。但美国在西藏的隐蔽行动最终促成了西藏叛乱的发生。1959年西藏叛乱后,美新署在全球对西藏叛乱的进行意识形态宣传,配合美国在联合国对“西藏议题”的大力炒作,西藏被错误地恶意地对比为“亚洲匈牙利”,使得西方人对西藏的认识产生了严重偏差,并影响至今。然而,美国冷战对华政策中“西藏议题”构建取得成果的同时,美国政府的政治意图也表露无遗,此时,美国国内原本蒙在鼓里的政治力量对美国政治建构“西藏议题”提出了异议,并促使美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政治行动。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民权运动的高涨更是增加了“西藏议题”在美国国内的热度,进一步形塑了美国人对西藏的文化想象,为后期美国对该问题的持续关注提供了民意基础。随着中美关系缓和以及冷战形势的变化,“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进一步淡出了美国对华战略舞台。在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和政策考察后,作为冷战工具和抓手的“西藏议题”被暂时搁置,美国政府也开始拒绝与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的公开接触。中美得以在相对友好的氛围里重新建交。然而,“西藏议题”作为美国对华冷战政策的政治建构成果,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至今的中美关系中时隐时现。“西藏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冷战工具,而是带着浓重意识形态色彩与文化想象成分的对华政策工具。根据形势的变化,美国不时重提“西藏议题”,以此敲打、威胁、打压中国,意图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李岚[4](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赵万鑫[5](2020)在《哈里顿与苏联核计划的实施(1945-1953)》文中指出1945年8月,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核轰炸。原子弹的恐怖威力极大地触动了斯大林,促使他深刻认识到核武器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意义。为应对美国核威慑,维护和加强国家安全、巩固和扩大胜利果实,斯大林于1945年8月20日签署了国防委员会第9887сс/оп号决议,拉开了全面实施苏联核计划的序幕。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1953年8月12日,苏联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苏联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为手段,采取军事化的全民总动员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仅用了4年时间即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军事政治实力,阶段性地实现了核计划目标,对人类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联核计划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一个有力工具,也是促使延续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核计划实施过程中,以哈里顿为代表的苏联科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哈里顿从1946年出任第11设计院总设计师,直到后来的全俄实验物理学研究所,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到后来苏联几代热核武器的研发、量产,为苏联核事业奉献了半个世纪。从核物理学理论研究到核武器实验研制,他几乎全程参与核计划,完整经历了苏联核军事工业从无到有,筚路蓝缕,发展壮大,乃至与美国展开核军备竞赛的历史见证者,被誉为“热核武器时代的缔造者之一”。

孟宇[6](2020)在《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甘肃省作为典型的国防军工大省之一,在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军民两大系统各自为政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实现“军转民”、“民参军”还存在较多现实障碍。在甘肃着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速国防科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分析甘肃省军民融合发展及技术溢出的现状,挖掘军民融合技术溢出过程中的困境,探寻畅通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的对策,有利于突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障碍。本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搭建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研究技术构建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模型。进一步,以甘肃省典型军民融合企业为案例,结合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与分析,总结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的现状及困境,分析并提出在政策层面、市场层面、人才层面和企业自身层面所能给予的解决措施。本研究主要结论与成果如下:第一,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可以通过军民双向技术溢出、军工产业单向技术溢出与民用产业单向技术溢出三种模式实现。其中,技术差距是技术溢出进行的必要前提条件;军转民(民参军)、人力资本流动、示范与模仿及技术许可与转让是技术溢出的渠道;双方的技术差距、产业间的关联性、空间距离、市场规模、吸收能力、员工素质等是影响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第二,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经过逐步编码分析得出,甘肃军民融合产业存在由政策层、市场层、人才层和企业内部层组成的4个层面制约着技术溢出的效果,并由此得出甘肃军民融合技术溢出困境模型。第三,对模型进行理论阐释,并依据主范畴与附属范畴内容,形成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题项。在模型理论阐释过程中,发现该模型纳入了既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军民融合意识问题和企业自身问题。第四,通过对收回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军转民(民参军)门槛高、相关信息获取不通畅、科研及技术等相关人才短缺和生产线维护费用高分别是政策层、市场层、人才层和企业内部层中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从整体来看,甘肃整个军民融合行业在多个层面都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技术溢出困境。其中,科研、技术等相关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军转民(民参军)门槛高和相关资质获取及技术降密解密所需时间长且手续复杂是目前甘肃军民融合产业在技术溢出过程面临的最突出的困境。第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知,面对军民融合技术溢出困境应该从多层次、多方面解决。其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员工激励机制和加强人才培养及引进是企业考虑的重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立技术资金奖励与补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且出台相应的落实人才引进的政策、畅通信息交流机制等对策破解技术溢出困境难题。最后,根据以上得出的结论,从四个层面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说明了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林之豪[7](2020)在《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文中提出开展军民融合式发展是统筹国防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随着科技在武器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军工技术的先进程度已经直接影响国家安全,武器装备作为重要的军品消费,通过开展军民融合,发挥军工技术的溢出效益,同时积极汲取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国防领域,减少重复技术研制。因此,本文以武器装备全寿命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理解军民融合的物质载体与融合方式,提升融合效率。据统计,85%以上的军工技术能够转化为民用技术,具备重要的军民转化融合基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与预期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譬如,哪些因素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又有哪些原因驱动“军转民”与“民参军”融合主体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都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来做出分析。本文共有八个章节,从现有文献来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剖析军民融合的内容较少,本文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主要就军民融合背景与研究思路进行介绍。第二章,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本章将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的分析对象与问题,并对目前发表的军民融合文献进行梳理,介绍文献所运用的经济学理论,再对相关军民融合文献与理论进行评述,以明确本文所主要运用的方法。第三章,分析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模式。本章是对美国与日本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进行概述。总结美国的军民融合模式,国会与行政机构相互配合,国会出台法律法规赋予联邦政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权力,联邦政府通过执行多项计划政策帮助企业;日本的军工研制能力基本“沉淀”至民营企业中,军方大规模采购民营企业研制品,将军事支出传导到社会经济中。本章利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两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美国与日本的国防军事部门支出对人均GDP的影响,结果证明美日两国所构建的军事体制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通过不同方式的军民融合将军事支出的经济效应传导至社会领域,发挥国防经济效益。第四章,中国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本章主要概述中国军民融合的实践情况与武器装备全寿命的各个不同阶段,从而为接下来重点分析全寿命中开展军民融合做好铺垫。第五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武器装备可继续参与到生产过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载体丰富性与可交易性,使得实现剩余价值成为了可能。军民融合难点在于军标与民标的标准异化导致融合不畅,本章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建立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军标与民标差异模型,为前期阶段军工项目的立项与设计提供借鉴。第六章,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企业主体的能动性得到释放,本章构建了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社会领域中技术成交额对于经济具有正向持续性的影响作用,这是军民跨域融合的前提基础。开展武器装备全寿命下“民参军”就要调整生产关系,国防军工将作为社会分工中的重要部分;同样,社会分工中通过竞争产生的优质企业,以技术创新作为比较优势争取国防部门的采购合同,作为国防分工的一部分。本章也利用委托—代理合同模型,分析了军方与社会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所需要注重的地方。国防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双轨融合互动,能在动态的竞争中,填补军费投向不足下的结构性稀缺技术。第七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开展“军转民”的军民融合,核心在于将军工技术从国防领域向社会生产部门转移,延续军工技术的使用价值。中国目前“军转民”主要由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推动,本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达到军工研制单位与社会企业的博弈平衡,并与第五章中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军标与民标划分相结合,为“军转民”提供路径选择。最后,中国军民融合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主要在于中国军民融合的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由军工集团负责,而军工集团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实行全民共享,增加社会共同利益,这也是中国开展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的。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各章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现代国防更要求资源的汲取与协调能力,以往军方从军品制造企业中采购,作为生产过程中最后一环,完成了生产消费。开展军民融合,是要增加装备的价值实现渠道。将技术重新参与到生产过程是重要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载体,推动军工技术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国民经济系统的生产循环,通过技术“民参军”与“军转民”模式,将生产过程延续。第二,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就是让资源不局限于行政命令的科层制上下流动,也能够增强军工领域与经济社会领域中资源的横向流动。两种制度下具备了技术融合的基础,在跨域融合下发生内部催化反应。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着互补与竞争,跨域融合会起到催化反应,刺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本文通过演化博弈论分类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如何有效实施民用化生产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增强生产力向民用领域转移,填补社会领域难以达到的技术需求;在跨域制度的融合中,催化激发出更加优质的创新技术,为军方降低搜索成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工集团私人占有为特点,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是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为主导,“军转民”所体现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是基于全民利益下的生产关系调整,将剩余价值最终实现全民共享。

宋铁勇[8](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提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邬铭睿[9](2020)在《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叙事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推理类综艺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类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悬念叙事在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内容编排和形式架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推理的热潮,成为观众与学者们关注的对象。研究尝试以《明星大侦探》为代表的多个推理类综艺节目为例探讨推理类综艺节目中的悬念叙事应用。研究包含情节构建、节目设置和视听语言三个方面中的悬念叙事论述,同时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与对策。研究将分为四个部分对推理类综艺的悬念叙事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梳理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定义、特征及发展概况,对“推理类综艺节目”与“悬念”两个核心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作为研究的主体从第二、三、四章三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分析。其一,在第二章中聚焦推理类综艺节目情节悬念的叙事构建,从破题事件、叙事人物、叙事结构三个情节元素入手展开分析。节目通过挑选有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热门影视作品以及经典推理文学作品作为破题事件的灵感来源,搭建悬念叙事支点,同时塑造富有悬念价值的人物性格、编织矩阵人物关系,生成蕴含鲜明悬念色彩的回环式套层结构,有效支撑悬念叙事的展开,同时升华叙事内涵。其二,在第三章剖析推理类综艺中节目设置的悬念铺设,分别深入分析其限定空间的设置与运用、环节流程的编排、节目特征定位过程中的悬念分布特征。推理类综艺节目借助环境空间的限定和环节流程的设置贯通推理综艺与叙事理论中的悬念理念,使悬念充分灌注在节目设置的方方面面,突显节目特征、强化节目叙事。其三,在第四章中关注推理类综艺节目视听语言中悬念的挖掘与剖析。灵活多样的镜头画面是推理类综艺悬念叙事铺开的首要阵地,蒙太奇的运用赋予了悬念叙事的二次重构,声音元素有效加强节目的悬念叙事功能,盘活悬念叙事的艺术效果。第三部分则是列举推理类综艺节目的现有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第四部分为结语,概括全文对推理类综艺节目悬念叙事研究的重点,进而总结其研究价值并对推理综艺悬念叙事的发展前景有所展望。

李晓如[10](2020)在《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的组建及其活动(1945-1949)》文中指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彻底结束之前,反法西斯盟国就已经开始考虑和协商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问题了。1944年11月14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对德管制机制协议》,提出了一个“分区管辖(占领)+共同协调”的管制模式。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6月5日,反法西斯盟国按照已达成的协议正式对德实行分区占领。自此,德国最高权力由美、苏、英三国政府和法国临时政府接管,四国总司令在各自占领区内分别担任最高领导,并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四国集体权力机构——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为防止德国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和重建,苏联认为必须对德国社会进行根本性改造。1945年6月6日,苏联人民委员会颁布决议,正式宣布成立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负责实行苏联在德国占领区内的所有管制事宜。为了落实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有关处置德国的相关政治决议,在苏占区开展了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广泛领域的“非纳粹化”改造。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关社会治安、德国当地居民和移民的劳务安置和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系统修复等诸多方面的措施,以整顿战后苏占区社会生活的混乱状态。此外,对德国科学技术、专利成果以及科技精英进行的大规模转移和利用使苏联快速且彻底地改变了“科技前线”的形势,尤其对战后苏联军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苏联对德军事管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规定,是落实盟国有关对德管制协议的重要步骤,作为对苏占区实施管制的领导和直接工作机构,在实现管制目标、完成管制任务以及对未来德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和预设上,都发挥关键作用。在按照苏联模式改造德国社会的同时,完成了苏联所认为的政治上非纳粹化和民主化,建立起由左翼亲苏派为主的德国政治、经济中央机构及其分支,从而保证了苏联利益的落实与实现。然而,随着对德国纳粹残余影响的逐步肃清以及美苏“冷战”局面的日益升级,盟国间在对德占领政策和作为统一国家的原则问题上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战时盟国合作关系成立的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逐步坍塌,最后近乎形同虚设。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11月5日,在德国行使职能近四年半时间的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也最终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的苏联对德管制委员会。

二、解密“西部制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密“西部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对苏联的核情报工作研究(1942~1953)(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和时间界定
        1.概念界定
        2.时间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状况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1.研究方法
        2.写作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1章 美国核情报机构的建立与构成
    1.1 国家情报机构
        1.1.1 中央情报局
    1.2 军事情报机构
        1.2.1 美国陆军
        1.2.2 美国海军
        1.2.3 美国空军
    1.3 文职情报机构
        1.3.1 科学研究发展办公室
        1.3.2 联邦调查局
    1.4 联合情报机构
第2章 美国核情报向苏联的泄露
    2.1 曼哈顿计划的情报管理漏洞
        2.1.1 分隔制度
        2.1.2 审查制度
        2.1.3 安全许可
        2.1.4 宣传战略
    2.2 苏联的间谍行动
        2.2.1 苏联在美国的情报网络
        2.2.2 苏联的核间谍
        2.2.3 苏联获取的核情报
    2.3 美国的感知与应对
        2.3.1 信号监听与密码破译
        2.3.2 核间谍的司法调查
        2.3.3 政府的关联性调查与听证
第3章 美国对苏联核情报的获取
    3.1 从德国窥视苏联
        3.1.1 德国的核情报地位
        3.1.2 追踪赴苏核科学家
        3.1.3 监控苏德地区核生产
    3.2 对苏联本土的监视
        3.2.1 传统情报活动
        3.2.2 科技侦察活动
    3.3 预测与识别苏联原子弹
        3.3.1 预测苏联首颗原子弹
        3.3.2 识别苏联首颗原子弹
        3.3.3 识别苏联后续原子弹
第4章 美国对苏联核情报的封锁
    4.1 抢占核资源
        4.1.1 早期核原料供应
        4.1.2 秘密核原料普查
        4.1.3 买断成品铀矿石
    4.2 外交谈判和贸易封锁
        4.2.1 与英国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4.2.2 与比利时、瑞典开展外交谈判
        4.2.3 与巴西、荷兰开展外交谈判
    4.3 信息和技术管控
        4.3.1 涉密信息分级
        4.3.2 出版审查
第5章 美国对苏核情报工作中的盟国合作
    5.1 美国与英国的核情报合作基础
        5.1.1 相近的核研究水平
        5.1.2 互补的情报资源
        5.1.3 相同的战略目标
    5.2 美国与英国合作机制的形成
        5.2.1 签订合作协议
        5.2.2 搭建合作平台
    5.3 美国与加拿大的核情报合作
第6章 美国对苏联核情报工作的综合评价
    6.1 核情报机构
    6.2 核情报防守
        6.2.1 早期防守失利
        6.2.2 后期主动修正
    6.3 核情报获取
        6.3.1 间接化的情报收集
        6.3.2 多元化与科技化的获取手段
    6.4 核情报分析与评估
        6.4.1 错误预测苏联首颗原子弹
        6.4.2 成功识别苏联三颗原子弹
    6.5 盟国间的核情报合作
        6.5.1 情报合作贯穿始终
        6.5.2 情报收集同质化
        6.5.3 博弈与制约并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从文化想象到政治建构 ——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之缘起与发展(1945-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及其反思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文化想象与政治建构:西方“西藏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污名化之肇端:神学“发现”与哲学阐释
    二、从妖魔化到神化:欧美文艺作品中的西藏“意象”
    三、高原圣地——政治形象的初步塑造
    小结
第二章 冷战格局下的美国对华政策与“西藏议题”的缘起
    一、冷战前美国对西藏的考察
        1、美国人首次入藏
        2、西藏作为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二、冷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涉藏政策的初步明确
        1、西藏商务代表团赴美
        2、美国首份涉藏政策报告:培根备忘录
    三、美国对西藏的双重态度
        1、拒绝为西藏与中共公开对抗
        2、美藏频繁接触
    小结
第三章 “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1950-1960)
    一、联合国热点问题的制造
        1、昌都战役后美国寻求印度支持
        2、美英印就西藏问题在联合国的首次交锋
        3、印度:美国最大的障碍
    二、美国对西藏分裂主义势力的游说
        1、抛出诱饵:避难与援助
        2、美方的条件:拒绝《十七条协议》
    三、隐蔽行动在西藏
        1、美国赴藏特工之死
        2、西藏隐蔽行动的计划与执行
    小结
第四章 1959:美国对西方“西藏观”的再塑造
    一、全球舆论热点的制造
        1、美新署与“亚洲匈牙利”
        2、国家法学家协会的“法律支持”
    二、模糊策略:“入侵”与人权
    三、“西藏研究”在美国大学的初设
    小结
第五章 “西藏议题”的隐性化(1961-1972)
    一、美国重新审视“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
        1、国内政策意见的反弹
        2、联合国西藏提案的沉寂
        3、拒绝支持所谓“西藏流亡政府”
    二、冷战形势的变化与美国对华缓和:基辛格的现实主义
        1、303 报告
        2、搁置“西藏议题”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藏议题”的时隐时现
        1、40 委员会报告:削减资助、中止行动
        2、拒绝达赖访美
        3、1972 及其后的“西藏议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哈里顿与苏联核计划的实施(1945-1953)(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哈里顿与战前苏联核物理学的发展
    2.1 战前苏联核物理学研究状况及主要成就
    2.2 哈里顿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第3章 哈里顿与苏联核计划的全面启动
    3.1 战时核研究的中断与重启
        3.1.1 学界先声与核研究的中断
        3.1.2 铀研究的恢复
    3.2 核计划的出台
        3.2.1 核计划组织领导体系的建立
        3.2.2 德国核力量的引入
第4章 哈里顿与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
    4.1 核裂变材料的制备
    4.2 第11 设计院与原子弹的构型设计
        4.2.1 第11 设计院的建立
        4.2.2 哈里顿与核计划管理体制
        4.2.3 原子弹的构型设计
    4.3 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
第5章 哈里顿与苏联第一颗氢弹的研制
    5.1 国外核情报与热核武器的理论探索
    5.2 “РДС-6c”研制工作的启动
        5.2.1 “千层饼”和“水管”:两种构型的考量
        5.2.2 “РДС-6с”的构型和测试
    5.3 第一颗氢弹的试爆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评
    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六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产业关联理论
        三、扎根理论
    第二节 理论分析
        一、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前提分析
        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渠道分析
        三、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研究
    第一节 甘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及布局状况
        一、甘肃省重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状况
        二、甘肃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与创新示范区
        三、甘肃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与产业园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选择及资料采集
        三、数据分析策略
    第三节 资料的编码与分析
        一、开放式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五、模型理论阐释与题项构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评价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一、调研样本企业选择
        二、调研步骤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三、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分析
        四、解决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的对策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肃省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的对策
    第一节 健全产业决策管理体系
        一、完善政策与制度管理体系
        二、强化军民融合意识
        三、降低军民融合门槛
        四、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第二节 完善军民融合市场机制
        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二、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
        三、拓宽信息交流机制
    第三节 加强军民融合产业人才支撑
        一、强化本土高层次军地人才和团队的联合培养
        二、加大人才引进及奖励力度
    第四节 强化自身技术实力
        一、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强化企业员工素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成果
    第二节 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企业访谈问题提纲1——面向军工及军转民企业
    附录二 企业访谈问题提纲2——面向民参军企业
    附录三 调查问卷1——面向军工及军转民企业
    附录四 调查问卷2——面向民参军企业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军民融合概念界定
        2.1.2 武器装备、技术与社会企业概念界定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军民融合耦合机理
        2.2.2 军民融合程度
        2.2.3 军民融合评价体系
        2.2.4 军民融合产业竞争
        2.2.5 军民融合制度构建
        2.2.6 军民融合技术与产权
    2.3 相关经济学理论概述
        2.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2.3.4 新制度经济学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国外军民融合模式
    3.1 美国军民融合模式
        3.1.1 美国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3.1.2 美国军民融合支撑框架体系
    3.2 日本军民融合模式
        3.2.1 日本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3.2.2 日本军民融合驱动因素与互动模式
    3.3 美日军民融合成效与实证研究
        3.3.1 理论基础与提出假说
        3.3.2 数据来源
        3.3.3 美国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3.3.4 日本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军民融合历史与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4.1 中国军民融合实践情况
        4.1.1 中国军民融合各历史阶段特点
        4.1.2 军民融合是生产组织集合
    4.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军民融合的聚焦点
        4.2.1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4.2.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
        4.2.3 发展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的目的
第五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5.1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主体要素
    5.2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职能特征
    5.3 军民技术标准构建:重构价值实现渠道
        5.3.1 军标与民标的差异化分析
        5.3.2 Lotka-Volterra模型在军标与民标差异的运用
        5.3.3 Lotka-Volterra模型对军标与民标的分析结论
        5.3.4 技术标准融合拓宽价值实现路径
    5.4 小结
第六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6.1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主体要素
    6.2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职能特征
        6.2.1 技术研制过程研究
        6.2.2 生产部署过程研究
    6.3 军民融合基础: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6.3.1 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说
        6.3.2 实证检验与稳健性分析
        6.3.3 计量结果分析
        6.3.4 分工理论下跨域融合
    6.4 “民参军”汲取模式选择:委托——代理分析
        6.4.1 装备采购制度建设
        6.4.2 “军”—“民”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6.4.3 构建“民参军”委托代理合同意义
        6.4.4 科层治理转向多元治理模式
        6.4.5 “民参军”驱动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7.1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主体要素
    7.2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职能特征
    7.3 生产过程再流通:军民融合的催化点
    7.4 技术溢出与“军转民”治理模式选择:演化博弈分析
        7.4.1 “军转民”技术转化治理方式
        7.4.2 演化博弈模型
        7.4.3 基本假设
        7.4.4 模型构建
        7.4.5 稳定性分析
        7.4.6 演化博弈分析
        7.4.7 “军转民”驱动因素
        7.4.8 生产关系调整下的全民共享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军民技术标准融合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的深度
        8.1.2 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能力
        8.1.3 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
    8.2 政策建议
        8.2.1 营造宽松的社会创新环境,提高技术交易平台作用
        8.2.2 在前期研制阶段设置技术转换端口,开展研发方案竞争
        8.2.3 优化国防军工领域准入机制,扩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引言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引言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引言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引言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一、扎赉诺尔光复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引言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二、单位制社区
    本章小结
终章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9)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推理类综艺节目与悬念叙事
    第一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定义、特征与发展概况
        一、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定义
        二、推理类综艺节目的特征
        三、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与叙事
        一、悬念的定义
        二、综艺节目中的悬念
        三、叙事理论中的悬念
第二章 推理类综艺的情节悬念与叙事构建
    第一节 破题事件:“底本”元素中的悬念新创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聚焦
        二、热门影视作品的改编
        三、经典推理文学的借鉴
    第二节 多面人物:主体与关系的悬念排布
        一、“罗生门”视角
        二、“矩阵”关系
        三、“假面”性格
    第三节 引领式结构:回环与套层中的悬念生成
        一、多层叙事线索的“套层”悬念
        二、时间循环往复的“回环”悬念
        三、故事结局留白的“开放”悬念
第三章 推理类综艺的节目设置与悬念铺设
    第一节 空间环境:限定空间释放的悬念力量
        一、“暴风雪山庄”式空间突出悬念效果
        二、“独幕剧”式空间挖掘情节悬念
    第二节 环节设置:情节元素观照的悬念构成
        一、现场搜证中“发现”悬念
        二、集中推理中“发现”与“突转”的并行
        三、贯穿首尾的“苦难”体验带动“负情感悬念”
    第三节 特征定位:真实与娱乐抒发的悬念情感
        一、娱乐化定位激活“正情感悬念”
        二、游戏化内核巧妙引导复杂悬念叙事
        三、沉浸式实景现场塑造逼真悬念体验
第四章 推理类综艺的视听语言与悬念表达
    第一节 镜头画面构建的视觉悬念
        一、多机位拍摄增强悬念精准度
        二、运动摄影塑造悬念的立体感
        三、多景别交替绘制悬念关系
    第二节 蒙太奇赋予悬念的二次重构
        一、交叉蒙太奇编织悬念
        二、积累蒙太奇强化悬念
        三、心理蒙太奇外化悬念
    第三节 听觉语言应用的悬念渲染
        一、人声隐含的悬念
        二、音响强化悬念感
        三、音乐塑造氛围与叙事
第五章 推理类综艺悬念叙事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悬念叙事存在的问题
        一、日常化呈现弱化悬念叙事感知
        二、视觉的奇观化营造加剧悬念困境
        三、过度娱乐化异化悬念功能属性
    第二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悬念叙事应用的思考
        一、把握平衡理念强化悬念叙事感知
        二、遵从影像规律回归叙事属性
        三、把控娱乐尺度强化叙事效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10)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的组建及其活动(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建立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对德国处置的原则与政策
        一、盟国对德国处置政策的确定
        二、苏联与西方盟国对德国处置的不同方针政策
    第二节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组建
        一、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机构设置
        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中的苏联派出机构及其构成
    第三节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中苏联与西方盟国的关系
第二章 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的组成及其建制
    第一节 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的构成
    第二节 苏联驻德军事管制的中央机构
        一、指挥部
        二、参谋部
    第三节 苏联驻德军事管制的地方机构
        一、苏联驻德国各省军事管制局的设置及编制
        二、柏林苏占区警备司令管理局
        三、地区、市和区警备司令部
第三章 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与德国非军事化
    第一节 盟国关于德国非军事化的决定和苏联相应的政策
        一、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关于德国非军事化的决议
        二、苏占区和西方占领区在德国非军事化上的方针政策差异
    第二节 苏占区德国军事工业潜力的清除
        一、德国军事经济潜力的统计
        二、德国军事工业设施的清除
    第三节 苏占区德国军用武器和技术设备的销毁
        一、火炮、装甲坦克武器和弹药的销毁
        二、空军和海军军械的销毁
        三、军事化学武器、有毒物质和化学弹药的销毁
        四、通讯器材和工具的销毁
    第四节 德国军事技术成果的转移和利用
        一、德国军事科技人才的审查和统计
        二、苏占区德国军事科研机构的清除
        三、德国军事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利用
第四章 苏占区的政治改造
    第一节 非纳粹化的政治改造进程
    第二节 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合并及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发展
        一、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合并
        二、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发展
    第三节 苏联占领期间其他主要党派的活动
        一、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二、德国自由民主党
    第四节 苏联与西方盟国在德国政治改造问题上的分歧与争执
第五章 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与德国科学技术的转移
    第一节 苏联为转移德国科学技术设立的执行机构及其变化
        一、苏联驻德科研机构的成立
        二、德国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局的发展
        三、苏联各部委驻德科技机构的发展
        四、苏联驻德机构科研工作的经费问题
    第二节 苏占区德国科技发明与专利成果向苏联的转移
        一、苏占区德国科技发明与专利转移工作的开展及专利法问题
        二、发明专利批准和获得处的成立与发展
        三、苏联与西方盟国在德国科技发明与专利转移问题上的差别
    第三节 德国科学技术人员的审查与转移
        一、德国科学技术人员的搜寻与统计
        二、德国科学技术人员的转移与利用
        三、苏联针对德国科学技术人员的政策
        四、德国科学技术人员向苏联的转移
第六章 苏占区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苏占区社会治安的维护和治理
        一、社会治安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措施
        三、对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和德国警察局内部违法违纪的整顿
    第二节 苏占区德国人的迁移和安置
        一、苏占区德国移民和战俘的接收与粮食供给
        二、德国居民的劳务安置和相关政策
    第三节 苏占区卫生系统的修复
        一、对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卫生监督
        二、性病和地方传染病的防治
        三、柏林苏占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第四节 苏占区教育系统的恢复
        一、德国学校的军事监督和对教育干部的清理
        二、德国教师的培训
结论 盟国对德军事管制模式与苏联对德占领管制实践
    一、反法西斯战争后期军事政治逻辑与苏联参与占领德国
    二、自主+联合:盟国对德管制模式
    三、盟国对德管制模式下苏联的得与失
中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四、解密“西部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对苏联的核情报工作研究(1942~1953)[D]. 王颖鹏. 吉林大学, 2021
  •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从文化想象到政治建构 ——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之缘起与发展(1945-1972)[D]. 张舒君. 南京大学, 2020(02)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哈里顿与苏联核计划的实施(1945-1953)[D]. 赵万鑫. 吉林大学, 2020(08)
  • [6]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研究[D]. 孟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D]. 林之豪.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8]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9]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叙事研究[D]. 邬铭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苏联驻德军事管制机构的组建及其活动(1945-1949)[D]. 李晓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标签:;  ;  ;  

解读“西方制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