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量可以相加吗?(论文文献综述)
阮伟[1](2021)在《基于原子-腔的量子能量转移的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基础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宏观物理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以及规律,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现象等。近些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集成电路的微型化,对能够管理高功率密度储能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物理学家将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即量子热力学,以期希望能够进一步高效的控制和利用能量。对量子信息进行处理需要构造一些量子硬件,如腔量子电动力学(QED)系统,它对粒子的处理就比较方便,并且微腔可以进行扩展,因此,腔QED系统具有更加宽广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腔QED系统对量子热力学中的量子能量转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考虑了原子与腔共振相互作用以及原子与腔场大失谐相互作用的情况,研究了量子能量转移的特性,得到了两种情况下从量子系统可提取的能量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可得出:量子系统的容量与腔场中发生相互作用的原子数量有关。研究方案主要如下:1.在原子与腔共振耦合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研究了腔场的稳态能量,得到了系统充电容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计算,我们也得到了量子系统的最大容量和最大功率。我们的方案可以推广到N个光子的情况。2.在原子和腔场大失谐相互作用情况下分析了量子系统的容量和功率,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的耦合系数会对系统能量的容量和功率产生影响,在失谐量一定的情况下,原子间的能量呈周期性振荡,腔场中增加二能级系统能使量子系统存取更多的能量。我们期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对量子能量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验参考价值。
吕松涛[2](2021)在《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数学中的向量不同于传统的中学数学知识,它是现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原本为大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在新课程改革中被纳入到中学数学课程.向量在中学数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学数学知识,明晰代数和几何之间的本质联系,获取数学学习的方法,也能让学生感悟现代数学的抽象结构体系,有效建立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课程之间的衔接.然而,向量极其简单的形式化定义和丰富的物理背景,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向量的学习简单易行,而忽视向量结构的复杂性.这势必造成高中向量教学只停留在知识表层的现象,而未能揭示向量的本质和蕴含的重要现代数学思想.本研究以高中数学向量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主要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中学数学向量教学的研究,找出中学向量教学研究的不足和新的研究切入点,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理论,从数学的角度对高中数学向量的教与学进行深入地探讨.首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向量内容的设置及教学要求,调查分析高中数学教材中向量编排内容与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向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向量概念的引入过于依赖物理背景,没有明确向量产生的动因、意义和价值;(2)对向量教学目标的定位有所偏差,仅仅将向量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少有揭示向量方法的本质以及向量蕴含的数学思想;(3)向量教学存在碎片化的知识堆砌现象,过于强调向量的几何意义,缺少从代数的角度构建向量理论体系.其次,针对高中数学向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整梳理向量在数学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向量对数学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挖掘向量产生的本原问题及蕴含的数学思想,即如何利用代数的“定量”运算简单地量化研究几何的性质、如何借助几何的“直观”来说明代数中的抽象数量关系.再次,对高中数学向量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给出高中数学向量内容教学的新观点:从几何直观下的向量、作为代数运算的对象、构成数学结构的向量三个层面逐步展开.从现代数学的角度分析高中数学向量教学内容,揭示向量及其运算的本质,探讨高中数学向量内容蕴含的丰富数学内涵;从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两个方面分析高中数学向量的教学价值,指出向量不仅能阐明几何“定性”的性质、刻画三角学知识的初始形态与研究方法、明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等数学知识的本质、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可作为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知识有效衔接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从代数运算到代数结构、从平面到高维空间、从直观几何空间到代数描述的抽象空间等数学认识上的深化.最后,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揭示向量内容的本质、渗透现代数学的思想、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给出高中数学平面向量每个章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在向量概念的本质分析中,实现从几何直观的向量到可建立运算关系的向量的认识转变;在向量线性运算中深化学生对代数运算的认识,实现从数的算术运算到一般代数对象的运算、从代数运算到代数结构的认识转变,渗透公理化向量概念的思想;在数乘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本质揭示中,实现从定性的研究几何空间到代数定量化描述的转变;在向量数量积的构造分析中,进一步明确向量构建了一种直接利用代数“定量”运算描述几何性质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感悟向量理论能构成一个与欧氏几何体系完全等同的、能描述几何性质的代数理论体系,即欧几里得空间.
琚婷婷[3](2021)在《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情境化试题是以具体的情境材料为载体考查学习者对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情境的创设为实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提供了途径,是深化新时代物理考试内容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梳理文献结合当前教育背景,发现情境分析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框架是对情境创设过程的系统全面分析,是研究试题情境的重要依据,围绕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与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工作:第一,构建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首先基于罗日叶教授整合教学理论,将其情境类型学进行物理学科化构建,确定分析框架一级维度为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并重构二级维度。其次根据对专家的调查访谈,深挖情境内涵,将二级维度进行修订完善。再经过试用与论证,明确各维度具体项目与含义,最终形成了涵盖辨别参数、内容参数与装扮参数三个一级维度共十八项二级维度的完整物理学科试题情境分析框架,具体框架内容如下:(1)辨别参数方面,由情境特征、学科领域、情境主题、育人层面、作答形式、开放程度、条件性质七项条目构成,从外部特征上描绘情境创设特点;(2)内容参数方面,由课标要求、知识模块、公式运用、态度有无、能力发展、问题联系、问题相关、知识相关八项条目构成,从知识内容上明晰情境创设过程;(3)装扮参数方面,由呈现形式、信息处理、新颖程度三项条目构成,从装扮形式上挖掘情境创设特征。分析框架各维度项目设定客观明确,为情境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框架支持。第二,基于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对近十年全国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具有以下特征:(1)辨别参数有如下特征:(1)情境特征方面,真实情境创设增加,最高达到了29%;(2)学科领域方面,多学科与学科间试题创设较少,综合占比仅有1.96%;(3)情境主题方面,背景材料丰富度增加,侧重点略有不同,卷Ⅰ侧重科学技术领域,卷Ⅱ侧重自然生活与社会问题领域,而卷Ⅲ侧重物理学史类情境;(4)育人层面上,除学科解决者外,各层面情境创设增加,最高达到了22.98%;(5)作答形式方面,受试题结构影响,全国卷的题目设置较为固定,作答形式几乎未变;(6)开放程度方面,开放性普遍不高,整体仅占26.11%。(7)条件性质方面,字母型占比最多,达到42.51%。(2)内容参数有如下特征:(1)课标要求方面:试题情境创设均与课标要求一致;(2)知识模块方面:综合关联程度达到34.27%;(3)公式运用方面,试题解决需灵活运用公式情况达82.24%;(4)态度有无方面,理念表达情况较少,卷Ⅰ仅有21.18%,卷Ⅲ最多达到了40.28%;(5)能力发展方面,能力群间相互配合,思维认知型运用最多,达52.99%;(6)问题联系方面,独立型试题达65.65%;(7)问题相关方面,高度相关类均超过了96%;(8)知识相关方面,相关度超过了76.08%。(3)装扮参数有如下特征:(1)呈现形式方面,情境形式多样,其中“文字+图片”类型创设最多,整体高达49.13%;(2)信息处理方面,显性信息突出,综合占比72.98%;(3)新颖程度方面,综合占比17.88%,试题情境创新度有待提高。第三,分析试题情境特征规律,提出对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创设建议:(1)增加真实问题情境;(2)挖掘不同育人层面;(3)提高试题开放程度;(4)关注学生态度表达;(5)重视试题情境创新。第四,根据试题情境分析框架及其对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的统计分析,从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方面提出情境教学策略:(1)在辨别参数方面,生活情境真实构建、学科情境深入构建、主题情境全面构建、原始情境开放构建;(2)在内容参数方面,知识模块综合创设、态度理念渗透创设、问题情境关联创设、认知内容相关创设;(3)装扮参数方面,呈现方式多样化创设、隐性信息显性化创设、情境设计创新化发展。
孟云飞[4](2020)在《异种金属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界面均质化及其增强性能机理》文中提出采用异种金属复合结构是轻量化设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因为极易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绝大多数异种金属难以在现有工艺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焊接。通常来说,熔焊效率高,但熔池反应剧烈,造成界面生长过程可控性差、工艺窗口极窄、工业应用困难;固相连接质量可控,但效率低下、环境要求苛刻、适用面过小。为此,本文以需求量大且存在相当难度的Al/Fe对接和Al/Mg搭接焊缝为对象,系统开展了异种金属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揭示了光束扫描行为对焊缝界面生长和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Al/Fe扫描激光-电弧复合对接焊缝的形貌特征,发现光束扫描能够抑制根部Fe侧成形不均、局部未熔合等润湿不良缺陷,避免界面区域Fe基材顶部和底部的过量熔化,进而改善了焊缝和界面的宏观均匀性。在给定参数下,扫描复合焊接获得良好焊缝成形的激光功率窗口可增加到800 W,是无扫描复合焊接的2.7倍。基于焊缝截面的Fe元素分布特征研究了焊缝的整体均匀性,发现光束扫描可将焊缝熔合区上、下两部分的Fe元素平均含量的相差百分比由无扫描复合焊缝的132%减少至5%,意味着焊缝整体均质化程度增加了约25倍。分析认为光束扫描驱动的熔池搅拌效应能够通过拓宽熔池下部并增强该区域的熔池流动和热量传输,有效避免热量和溶质在局部区域的偏聚现象,从而改善焊缝成形,并提高整体均匀性。随着工艺参数的优化,Al/Fe扫描复合焊缝界面逐渐由厚薄不均的Al5Fe2和Al13Fe4双层结构转变为≤1.8μm的薄且均匀的Al5Fe2单层结构。针对Al/Fe焊缝界面IMCs层沿板厚在物相、厚度和形貌存在明显不均匀,但现有文献通常仅讨论界面特定区域而存在片面性的现象,本文提出以界面IMCs层上/中/下三部分的厚度分布方差(δ)来定量表征异种金属焊缝界面均质化程度的新方法:δ值越小,界面均质化程度越高。计算结果表明,现有文献报道的Al/Fe无扫描复合焊缝δ值最小为0.0289,但是扫描复合焊缝δ值最小可达0.0022,意味着光束扫描行为可以将界面均质化程度提高约12倍。基于热力学计算和热源相互作用分析,探讨了光束扫描行为对Al/Fe复合焊缝界面生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均质化原理。首先,激光束在大范围的定向扫描能进一步增强激光-电弧相互作用,避免热量在Fe侧的聚集,从而减少或抑制Fe母材的熔化,降低界面和熔池内的Fe浓度。其次,激光小孔在熔池内的搅拌能够扩大界面上、下熔流的过渡角,促进由上而下的热/质传输,并形成局部湍流来减薄界面Fe熔体,降低Fe元素含量及其在局部区域的浓度起伏。由此,扫描复合焊缝界面生长过程和均质化原理可以描述为:Gibbs自由能最小的Al5Fe2首先达到热力学条件并在界面优先形成,阻碍了Fe原子向熔池的继续溶解;与此同时,光束扫描诱发的均匀化使得界面Fe浓度得到稀释,而难以达到过饱和,从而既延缓了Al5Fe2层的快速生长,也抑制了Al13Fe4的析出,最终利于获得薄的Al5Fe2单层界面。建立了Al/Fe焊缝抗拉强度(UTS)和界面层厚度均匀性(δ)、厚度(τ)、物相组成的定量关系,可根据δ值分为如下两大类。第一,当δ≤0.1156时,界面层为均匀的Al5Fe2单层结构,焊缝UTS决定于τ:(1)当0.9μm≤τ≤1.8μm时,UTS≥130 MPa;(2)当1.8μm<τ<3.2μm时,UTS≤110 MPa。第二,当δ>0.1156时,界面为不均匀的双层IMCs结构,使得UTS<100 MPa。另外,因为界面均质化程度的提高,Al/Fe扫描复合焊缝的抗拉强度和抗纵向弯曲角度最大可增加至160 MPa和90o,分别比无扫描复合焊缝提升65%和96%。Al/Fe扫描复合焊缝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主要表现为三点:首先,单层IMC界面避免了双层IMCs界面之间的不均匀混合断裂,以及Al5Fe2过厚造成的脆性穿晶断裂;其次,Fe原子和Al5Fe2晶格失配诱导的相界位错塞积能够在界面形成局部强化;再者,Fe基体和Al5Fe2层间形成的波浪状界面可以增加界面有效连接长度,并通过凸起的Fe基体对界面塑性增韧,阻碍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研究了Al/Mg扫描激光-电弧复合搭接焊缝界面特征(基于Ti中间层),及其均质化机理。发现在优化的扫描频率范围内(60~120 Hz),Ti中间层在界面能够充分熔化并通过优先形成Gibbs自由能最小的Al3Ti,大量消耗界面区域的Al熔体,有效阻隔Al、Mg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脆性Al3Mg2和Al12Mg17的生成,形成强度更高的Al3Ti界面层。当f=90 Hz时,Al/Mg扫描复合焊缝抗剪切力增加至3.3 k N(试样宽度15 mm),比现有文献报道的激光焊缝最大值增加约83%。Al/Mg扫描复合焊缝剪切性能的增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光束扫描行为使得界面处的激光能量分布更均匀,避免了Ti中间层因受热不匀而造成的局部未反应或过反应现象;第二,光束扫描拓宽了熔化范围,增加了界面层在横截面上的有效连接宽度,增大了界面区域的承载面积,从而提升了焊缝剪切性能。
刘方方[5](2020)在《单原子催化在精细化工产业的应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导致了石油能源储备量的急剧萎缩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及时调整国民经济中能源结构和化工原材料的来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和非石油原材料的使用比例成为了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上述背景下,将甲烷、氮气和二氧化碳等价格低廉并且自然界储量丰富的惰性小分子转换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材料分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等方面与传统的块体金属催化剂显着不同。因此,在一些催化反应中呈现出明显优于同类块体金属的催化活性,从而被认为是一类新型的催化剂体系。在单原子催化的过程中,活性原子所存在的化学环境对于催化反应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从原子尺度对单原子催化剂的化学环境进行调控,并研究不同调控方式对催化机理的影响,对催化体系的优化和分子转化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理论化学知识体系的愈发完善,借助计算机进行材料的设计及反应过程的模拟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实验现象的解释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本文中,我们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单原子催化剂在精细化学品生产领域的潜应用。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发现如下:一、我们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预测了不同二维金属酞菁材料作为合成氨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我们首次提出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N2分子的偶极矩是一种高效且准确的预测NRR(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筛选参数。采用该筛选参数对13种过渡金属嵌入在二维酞菁(2D Pc)材料的催化活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D Mo-Pc是最有活性的单原子催化剂。通过计算不同NRR反应路径的自由能变化,可以发现2D Mo-Pc具有极低的起始电位(-0.25 V)。体系电子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来自电极的电子优先注入到能量较低的N≡N三键的反键轨道而不是Mo-N的反键轨道,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另外,相比N2分子与Mo原子的强相互作用,H原子和单个M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析氢副反应(HER)。该工作为NRR单原子催化剂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二、我们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甲烷在掺杂Rh单原子(SAs Rh-CeO2)和Rh团簇(Rh4/CeO2)的二氧化铈表面氧化的反应机理。鉴于实验上甲烷直接氧化是在H2O2的溶液中进行的,我们先模拟H2O2在SAs Rh-CeO2和Rh4/CeO2表面分解路径,研究表明H2O2在SAs Rh-CeO2表面分解的主要产物是*OH和*OOH,而在Rh4/CeO2表面主要产物是*OH。H2O2分解的产物对甲烷氧化反应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进一步对甲烷氧化反应路径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在SAs Rh-CeO2表面,甲烷氧化产生CH3OH和CH3OOH在能量上更有利。而在Rh4/CeO2表面,由于Rh的bridge位点的存在使得*CH3自由基更容易继续脱H,最终产生CO和CO2。三、金属单原子的配位环境对单原子催化剂的性能有着显着的影响。鉴于此,我们通过改变Pt单原子的载体去调控Pt的配位环境,研究不同配位环境下的Pt单原子对丙炔加氢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t负载在氢化的Fe2O3表面时,Pt-O的配位数为4。而负载在氢化的FeOOH表面的Pt单原子的配位数为3。通过比较丙炔加氢反应的活化能,表明4配位Pt单原子对丙炔半加氢反应有很好的选择性。而3配位Pt原子对丙烯的吸附能力较强,丙烯不容易脱附,导致丙炔容易过度加氢形成丙烷。
邓莹[6](2020)在《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生迷思概念转变的研究 ——以“电化学”复习课为例》文中提出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高中电化学内容中的概念都比较抽象,现有文献表明,学生在电化学学习中存在较多迷思概念,但相关的转变学生电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三重表征理论与概念转变理论,进行了电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本研究在参考其他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二段式测验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并对110名高二学生电化学基础部分的概念理解情况进行了探查,对学生在学习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迷思概念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在电化学内容中产生的迷思主要表现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电流产生的原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极现象的描述、原电池与电解池装置中的各种微粒的移动方向、金属的腐蚀等方面。而电化学知识本身的特点过于抽象、学生自身的的抽象思维存在欠缺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原因都会导致学生产生迷思概念。在调查的基础上,基于三重表征和概念转变相关理论,设计了基于三重表征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并在此模式上进行了电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然后,又对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进行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实践,实验班采用的是本研究中的教学设计,对照班未采用该教学设计。最后设计出后测试题来检查教学实践的效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后测试卷的得分比对照班高,两个班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学生的大部分迷思概念实现了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得出该教学设计对学生电化学迷思概念的转变是有效的。
刘运航[7](2020)在《教师课堂话语对高中生“熵”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课堂专注力为中介变量》文中提出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在课堂输出知识的主要载体。基于LCT理论的4个维度及各维度分别对应的语码指标修订《高中教师课堂话语量表》用于测量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及资优生对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话语认知水平。课堂专注力是指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上的能力。基于Knudsen提出的课堂专注力成分模型修订《高中化学课堂专注力量表》用于测量学生课堂专注力。《“熵”的概念及应用知识测验》用于测量资优生群体“熵”的学习成果。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目的是探究教师课堂话语、学生课堂专注力和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制定的《教师课堂话语与学生课堂专注力访谈提纲》用于对教师课堂话语和学生课堂专注力进行个案访谈、验证模型路径。本研究成果如下:(1)资优生对教师课堂话语的认知水平具有性别和竞赛背景差异。男性被试对符号型、抽象型和理论型话语理解显着优于女性被试。拥有竞赛经历的被试抽象型话语理解能力更强。(2)资优生课堂专注力具有性别和竞赛背景差异。男性被试刺激过滤和竞争选择更占优势。竞赛经历对专注力成分由刺激过滤转化为工作记忆有影响。(3)资优生课堂专注力在教师课堂话语和“熵”的学习成果间具有中介作用。符号型话语可正向影响“熵”的学习成果,抽象型和碎片型话语可负向影响“熵”的学习成果。(4)教师可通过改进课堂话语成分,借助辅助措施,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
江燕[8](2020)在《基于权函数的船体结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作为典型焊接结构,焊趾部位的初始缺陷极易发展成为半椭圆形的表面裂纹,在交变外载荷作用下,表面裂纹会不断扩展而穿透钢板,将影响船体舱室的水密性甚至威胁着航行安全。因此,从损伤容限设计角度出发,需要准确评估表面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为船体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与断裂分析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研究适用于任意复杂应力场中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二维权函数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大深长比(a/c≥1)表面裂纹的二维权函数。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裂纹深长比a/c=1.08.0,裂纹深度比a/T=0.010.8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将其作为求解权函数的参考解。通过自编MATLAB计算程序,通过四边形单元对裂纹面进行网格划分,采用高斯数值积分方法求解权函数未知参数,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权函数系数参数的公式。(2)设计多种双向应力分布载荷,验证所提出的大深长比表面裂纹二维权函数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将不同载荷工况下应力强度因子的权函数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最大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3)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将小深长比(a/c≤1)表面裂纹二维权函数与有限元应力分析相结合,对船体典型节点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首先建立不含损伤的面内面外十字接头及加筋板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并提取焊趾截面处的应力分布,作为裂纹面的载荷输入,利用权函数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然后建立含表面裂纹损伤的面内面外十字接头及加筋板结构有限元模型,得到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结果,最后将两者结果对比来验证权函数结果。
刘小丹[9](2020)在《熵与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熵可以定量地描述复杂系统的发展方向。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的热力学熵,玻尔兹曼熵和信息熵这三种最常见熵,在前两种熵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相对论下理想气体熵的表达式,并将H2、He、H2O、H2O*、Ar、O4、S8、C60近似看作理想气体分子处理,以1千克物质质量为标准,用此表达式估算了对应的熵,接着考虑拓扑结构的影响,把理想气体熵和拓扑结构信息熵的形式统一并相加,再估算像H2O、H2O*、O4复杂化学分子系统的熵,直至最后用信息熵估算生物体DNA分子系统的熵。计算结果表明:系统越复杂有序,对应的熵值越小。进一步可以将熵的概念扩大到生命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我们知道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自发演化过程必定会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最后走向“死寂”。人类生活的地球处于开放系统状态,以短波热辐射形式吸收太阳发射的可利用、方便、低熵形式的能量,这些能量通过不同的过程被地球吸收利用和分解,又以长波热辐射的形式将这些能量以高熵形式发散到宇宙和大气中去,形成熵减的环境。且地球有三种状态的水和大气层,使地球有恒定的温度,进而产生生命,则不难发现熵减的环境对于生物生存是有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人利益的发展观。能源作为各种经济活动和一般生活的一种基本投入,所以人类在地球上最大规模开发与能源生产有关。在能源的使用中,必定有能量转换过程,而大多数的转换过程都是熵增过程,增加的程度由能量转换效率决定。本论文后半部分从熵增的角度对我国常用能源进行分析,表明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能源转换过程的效率,同时必须放弃那些效率低,熵产过大的方案,从而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何洪兰[10](2020)在《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培育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全球开始提出了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维度属于认知水平上的重要组成,对学生基于知识进行实践有着积极作用,对学生全面实现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研究“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进行实践,期望培养高中生该素养。首先,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对于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及PBL教学模式的当前研究程度和进展,寻找研究切入口,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然后,梳理新课程标准(2017版)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内涵、目标及四个水平划分,结合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模块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内容体现,设计前测和后测《高中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水平调查问卷》,检验教学实践效果。最后,采用PBL教学模式渗透“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进行案例设计,并用于教学实践。整体分析实践效果,从而提出相应教学策略。研究表明:本研究对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与限度、化学反应方向三个组成要素进步较明显,对化学变化本质特征和化学反应速率两个组成要素的进步较小。分析原因提出教学策略:注重课标,明确课程内容;采用真实问题情境化教学,时刻渗透“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多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期对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笔者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理论认识有限,设计的试题问卷不一定能完全涵盖整个“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教学实践时间跨度较短,对一个素养的真正养成是有难度的,影响教学效果分析。希望继续研究能完善其严谨性,提升本研究价值意义。
二、能量可以相加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量可以相加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原子-腔的量子能量转移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电池的基本概念 |
1.2 量子能量转移模型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量子能量系统相关基本理论 |
2.1 量子纠缠 |
2.1.1 量子纠缠态的定义 |
2.1.2 量子纠缠态的度量 |
2.1.3 量子纠缠态的应用 |
2.2 量子热力学 |
2.2.1 热力学中量子表述 |
2.2.2 量子绝热 |
2.2.3 热力学功的测量 |
第三章 腔QED系统的基本理论 |
3.1 腔QED系统简介 |
3.2 J-C模型 |
3.3 原子-腔场相互作用介绍 |
3.3.1 共振相互作用 |
3.3.2 大失谐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原子-腔的量子能量转移 |
4.1 基于原子-腔共振作用的能量转移 |
4.2 基于原子-腔大失谐作用的能量转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1.1 问题驱动教学能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1.1.2 高中数学的向量教学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
1.1.3 高中向量教学应注重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1 关于问题驱动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关于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的研究 |
2.2.1 基于教材编排内容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研究 |
2.2.2 基于学习理论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研究 |
2.2.3 基于解题研究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研究 |
2.3 国外关于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的研究 |
2.4 文献综合述评 |
2.4.1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的一般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2.4.2 整体把握理论体系是高中数学向量教学诉求 |
2.4.3 向量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途径 |
第三章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意蕴与模式分析 |
3.1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意蕴 |
3.1.1 教学观念:从知识传授到研究性教学 |
3.1.2 知识形态:从科学的数学到课堂的数学 |
3.1.3 学习方式:从知识的接受到再创造 |
3.2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意义 |
3.2.1 问题驱动数学教学能促成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
3.2.2 问题驱动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整体知识体系 |
3.2.3 问题驱动数学教学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
3.3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模式 |
第四章 高中数学向量编排内容与实际教学状况分析 |
4.1 数学课程标准对向量内容设置及教学要求 |
4.2 高中数学教材中向量编排内容的分析 |
4.2.1 平面向量概念编排内容解读 |
4.2.2 向量线性运算的呈现方式分析 |
4.2.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的内容编排 |
4.2.4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内容分析 |
4.3 高中数学向量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向量概念引入过于依赖物理背景 |
4.3.2 对向量教学目标的定位有所偏差 |
4.3.3 向量章节的教学内容不具系统性 |
第五章 向量理论产生的历史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
5.1 向量概念的萌芽 |
5.1.1 物理中的运动问题 |
5.1.2 笛卡尔坐标几何的局限性 |
5.1.3 复数的几何表示 |
5.2 向量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形成 |
5.2.1 向量概念的产生 |
5.2.2 向量理论体系的构建 |
5.3 向量概念的发展和演变 |
5.4 向量理论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
5.4.1 向量为几何的发展注入活力 |
5.4.2 向量扩充了代数运算的对象 |
5.4.3 向量促进了分析学的发展 |
第六章 高中数学向量教学内容及其教学价值分析 |
6.1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内容分析 |
6.2 高中数学向量教学内容的三个层面 |
6.2.1 几何直观上的向量 |
6.2.2 作为代数对象的向量 |
6.2.3 构成数学结构的向量 |
6.3 现代数学观下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内容分析 |
6.3.1 向量概念的属性分析 |
6.3.2 向量线性运算的本质分析 |
6.3.3 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分析 |
6.3.4 向量数量积的特性分析 |
6.4 高中数学向量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 |
6.4.1 向量有助于揭示中学数学知识的本质 |
6.4.2 向量可作为中学与大学数学知识衔接的桥梁 |
6.4.3 向量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第七章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设计 |
7.1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思考 |
7.2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策略 |
7.2.1 利用合情推理,揭示几何直观下的向量本质 |
7.2.2 用代数研究的思路,建构向量理论体系 |
7.2.3 从现代数学观点分析内容,渗透向量思想 |
7.3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章节教学设计 |
7.3.1 平面向量章节内容的总体教学设计 |
7.3.2 平面向量概念的教学设计 |
7.3.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教学设计 |
7.3.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
7.3.5 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设计 |
7.3.6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学设计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成果 |
8.1.1 构建出问题驱动数学教学模式 |
8.1.2 明确向量理论的数学内涵 |
8.1.3 给出平面向量章节的教学设计 |
8.2 研究获得的启示与建议 |
8.2.1 数学教学不必刻意追求现实问题情境 |
8.2.2 对知识追本溯源应作为数学教学的起点 |
8.2.3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只能在深化数学认识中逐步提升 |
8.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试题情境的研究现状 |
2.1.2 教学情境的研究现状 |
2.1.3 现有研究的综合述评 |
2.2 概念界定 |
2.2.1 情境 |
2.2.2 情境化试题 |
2.2.3 情境教学 |
3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多元智能理论 |
3.3 整合教学理论 |
4 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构建 |
4.1 分析框架的构建原则 |
4.2 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
4.2.1 参考框架 |
4.2.2 物理学科化构建 |
4.3 分析框架的修订与完善 |
4.3.1 基于专家的分析框架修订 |
4.3.2 分析框架的试用、完善及确定 |
5 近十年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统计分析 |
5.1 情境化试题统计分析的依据 |
5.2 近十年全国卷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2.1 卷Ⅰ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2.2 卷Ⅱ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2.3 卷Ⅲ情境化试题各维度分析 |
5.3 近十年全国卷情境化试题整体分析 |
6 高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与案例 |
6.1 策略与案例分析的原则与依据 |
6.2 基于辨别参数的策略 |
6.2.1 生活情境真实构建 |
6.2.2 学科情境深入构建 |
6.2.3 主题情境全面构建 |
6.2.4 原始情境开放构建 |
6.3 基于内容参数的策略 |
6.3.1 知识模块综合创设 |
6.3.2 态度理念渗透创设 |
6.3.3 问题情境关联创设 |
6.3.4 认知内容相关创设 |
6.4 基于装扮参数的策略 |
6.4.1 呈现方式多样化 |
6.4.2 隐性信息显性化 |
6.4.3 情境设计创新化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试题情境分析框架问卷 |
附录二:问卷回收情况一 |
附录三:问卷回收情况二 |
附录四:情境化试题统计分析结果 |
致谢 |
(4)异种金属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界面均质化及其增强性能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前言 |
1.2 异种金属焊接性 |
1.3 Al/Fe和 Al/Mg异种焊接研究现状 |
1.4 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材料和参数 |
2.3 组织和性能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Al/Fe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缝的形貌特征 |
3.1 引言 |
3.2 扫描复合焊缝形貌特征 |
3.3 工艺参数对扫描复合焊缝形貌的影响 |
3.4 光束扫描行为对焊缝整体均匀性的影响 |
3.5 光束扫描行为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扫描行为对Al/Fe复合焊缝界面生长的影响机理 |
4.1 引言 |
4.2 扫描复合焊缝界面特征 |
4.3 工艺参数对扫描复合焊缝界面特征的影响 |
4.4 界面均质化规律 |
4.5 界面形成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
4.6 光束扫描行为提升界面均质化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5.Al/Fe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缝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 |
5.1 引言 |
5.2 焊缝拉伸性能 |
5.3 焊缝弯曲性能 |
5.4 焊缝力学性能增强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Al/Mg扫描激光-电弧复合搭接焊缝特征与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扫描频率对焊缝形貌和界面特征的影响 |
6.3 焊缝剪切性能和断裂行为 |
6.4 光束扫描行为影响界面生长及均质化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5)单原子催化在精细化工产业的应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单原子催化剂 |
1.1.1 单原子催化剂的概念及特征 |
1.1.2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
1.1.3 单原子催化剂的应用及挑战 |
1.2 电催化合成氨 |
1.2.1 合成氨发展概述 |
1.2.2 电催化合成氨的现状 |
1.3 碳基能源分子的转化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理论计算背景及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2.1.1 Thomas-Fermi模型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2.1.3 Kohn-Sham方程 |
2.1.4 交换关联泛函 |
2.1.5 VDW修正 |
2.2 计算模拟方法 |
2.2.1 过渡态计算 |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3 软件包简介 |
第三章 嵌入Mo单原子的二维酞菁材料作为合成氨电催化剂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氮还原反应催化剂筛选的两种策略 |
3.3.2 2D Mo-Pc的性质和N_2的活化 |
3.3.3 NRR可能发生的反应路径 |
3.3.4 溶剂化效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3.3.5 竞争的析氢副反应(HER)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杂Rh单原子的二氧化铈催化剂用于甲烷氧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As Rh-CeO_2和Rh_4/CeO_2表面环境的构建 |
4.3.2 甲烷的选择性活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原子Pt负载在不同的FeO_x载体对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Pt在Fe_2O_3和FeOOH表面的吸附 |
5.3.2 Pt-Fe_2O_3和Pt-FeOOH表面环境的构建 |
5.3.3 丙炔、丙烯以及丙烷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
5.3.4 丙炔加氢的反应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生迷思概念转变的研究 ——以“电化学”复习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高中电化学复习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
1.2.2 丰富了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迷思概念 |
1.5.2 概念转变 |
1.5.3 三重表征 |
2 研究综述 |
2.1 概念转变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三重表征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高中电化学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迷思概念测验问卷的编制 |
3.3.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4 数据处理 |
3.5 访谈的设计 |
3.5.1 访谈问题的编制 |
3.5.2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6 调查结果分析 |
3.6.1 学生各题目答题情况分析 |
3.6.2 学生电化学迷思概念统计 |
3.6.3 访谈结果分析 |
3.7 讨论与结论 |
3.7.1 学生在电化学学习中存在的迷思概念 |
3.7.2 电化学迷思概念产生原因 |
4 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电化学复习课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 |
4.1 理论基础 |
4.1.1 概念转变理论 |
4.2 基于三重表征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
4.2.1 三重表征教学模式 |
4.2.2 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
4.2.3 基于三重表征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
4.3 实践对象的选取 |
4.4 实践的实施 |
4.5 教学设计 |
4.5.1 教材分析 |
4.5.2 学情分析 |
4.5.3 教学目标 |
4.5.4 教学重难点 |
4.5.5 教学过程设计 |
4.6 后测试题的编制 |
4.7 后测结果分析 |
4.8 实践后对教学效果的访谈 |
4.9 实践结论 |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中电化学概念测试问卷Ⅰ |
附录 B:高中电化学概念测试问卷Ⅱ |
致谢 |
(7)教师课堂话语对高中生“熵”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课堂专注力为中介变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师课堂话语的相关研究 |
1.2.2 课堂专注力的相关研究 |
1.2.3 教师课堂话语、课堂专注力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 |
1.2.4 熵的概念与课堂教学研究 |
1.2.5 文献研究小结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研究流程 |
3 资优生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话语调查研究 |
3.1 研究问题 |
3.2 课堂话语概况 |
3.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量表建构流程 |
3.4 研究结果 |
3.4.1 研究工具质量检验 |
3.4.2 资优生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及话语认知水平 |
3.5 分析与讨论 |
3.6 小结 |
4 资优生高中化学课堂专注力调查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实施测量 |
4.3 研究结果 |
4.3.1 研究工具质量检验 |
4.3.2 高中化学课堂专注力特征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小结 |
5 教师课堂话语、学生课堂专注力与“熵”的学习关系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工具 |
5.2.3 实施测量 |
5.3 研究结果 |
5.3.1 研究工具的质量检验 |
5.3.2 教师课堂话语、学生课堂专注力与“熵”的学习成果关系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小结 |
6 教师课堂话语与学生课堂专注力访谈研究 |
6.1 研究问题 |
6.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工具 |
6.2.3 访谈实施 |
6.3 学生视角的访谈成果 |
6.3.1 “熵”的知识话语认知深度探析 |
6.3.2 学生课堂专注力探究 |
6.4 教师视角的访谈成果 |
6.4.1 “熵”的知识话语建构与改进 |
6.4.2 课堂专注力的反思与提升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工具的编制 |
7.2 研究结论 |
7.3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课堂教师话语量表 |
附录2 高中化学课堂专注力量表 |
附录3 “熵”的概念及应用知识测验 |
附录4 教师课堂话语与资优生课堂专注力访谈提纲 |
附录5 资优生“熵”的概念及应用教学设计 |
致谢 |
(8)基于权函数的船体结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限元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现状 |
1.2.2 权函数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 |
2.1 概述 |
2.2 I型裂纹尖端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析 |
2.2.1 Williams应力函数求解I型裂纹 |
2.2.2 Westergaard应力函数求解I型裂纹 |
2.3 能量原理 |
2.3.1 能量释放率 |
2.3.2 求解能量释放率G |
2.3.3 应力强度因子K与能量释放率G之间的联系 |
2.4 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方法 |
2.4.1 Newman-Raju经验公式法 |
2.4.2 有限元法 |
2.4.3 权函数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大深长比表面裂纹二维权函数的求解 |
3.1 概述 |
3.2 二维权函数基本理论 |
3.2.1 叠加原理 |
3.2.2 表面裂纹二维权函数解法 |
3.3 二维权函数求解程序 |
3.3.1 二维权函数求解程序的理论 |
3.3.2 二维权函数求解程序流程 |
3.4 二维权函数参数求解 |
3.4.1 有限元分析计算参考应力强度因子 |
3.4.2 二维权函数参数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大深长比表面裂纹二维权函数在复杂应力场中的有效性验证 |
4.1 概述 |
4.2 双向变化应力场下的应力强度因子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船体典型节点小深长比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
5.1 小深长比表面裂纹二维权函数 |
5.2 扩展有限元法简介 |
5.3 面内十字接头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求解 |
5.3.1 无裂纹面内十字接头模型的建立与应力场的提取 |
5.3.2 权函数结果与XFEM结果对比 |
5.4 面外十字接头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求解 |
5.4.1 无裂纹面外十字接头模型的建立与应力场的提取 |
5.4.2 权函数结果与XFEM结果对比 |
5.5 加筋板结构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求解 |
5.5.1 无裂纹加筋板模型的建立与应力场的提取 |
5.5.2 权函数结果与XFEM结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不同形式熵的表达式 |
2.1 热力学熵 |
2.1.1 熵增加原理 |
2.1.2 对“热寂学”观点的批判 |
2.2 玻尔兹曼熵 |
2.3 H定理 |
2.4 信息熵 |
第三章 用熵定量评估系统发展方向 |
3.1 理想气体分子系统的熵 |
3.2 H_2O分子的熵 |
3.3 四聚氧O_4分子的熵 |
3.4 大肠杆菌中DNA分子的熵 |
3.5 人类细胞中DNA分子的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熵来评估中国能源 |
4.1 评估地球的熵 |
4.2 用熵来评估中国能源 |
4.2.1 水能 |
4.2.2 风能 |
4.2.3 太阳能 |
4.2.4 煤炭 |
4.2.5 核能 |
4.2.6 其它的能源转换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实践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学科核心素养 |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1.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
2.1.5 PBL教学模式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研究的不足 |
2.3 理论基础 |
2.3.1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 |
2.3.2 认知结构理论 |
2.4 PBL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理念 |
2.4.1 PBL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的契合点 |
2.4.2 PBL教学模式渗透核心素养实施流程 |
3 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准备 |
3.1 实验方案 |
3.2 调查问卷编制 |
3.2.1 核心素养下的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3.2.2 问卷设计 |
3.3 实验前测 |
3.2.1 实验对象的选择 |
3.2.2 前测问卷发放 |
4 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案例 |
4.1 案例一: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4.2 案例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
4.3 案例三:盐类的水解平衡 |
4.4 案例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
5 实践效果分析 |
5.1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1.1 化学成绩前后测分析 |
5.1.2 前后测素养水平分析 |
5.1.3 跟踪对象素养水平分析 |
5.2 实验结论 |
5.2.1 教学实践对化学成绩有进步影响 |
5.2.2 教学实践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有进步影响 |
5.3 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3.1 存在的问题 |
5.3.2 原因分析 |
5.4 教学策略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发展现状前测调查问卷A |
附录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发展现状后测调查问卷B |
附录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预习案 |
附录4:《化学平衡的移动》预习案 |
附录5:《盐类的水解》预习案 |
附录6:《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预习案 |
致谢 |
四、能量可以相加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原子-腔的量子能量转移的特性研究[D]. 阮伟. 阜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研究[D]. 吕松涛. 广州大学, 2021
- [3]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琚婷婷.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异种金属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界面均质化及其增强性能机理[D]. 孟云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单原子催化在精细化工产业的应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刘方方. 苏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生迷思概念转变的研究 ——以“电化学”复习课为例[D]. 邓莹.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7]教师课堂话语对高中生“熵”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课堂专注力为中介变量[D]. 刘运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基于权函数的船体结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D]. 江燕.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熵与可持续发展[D]. 刘小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为例[D]. 何洪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