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脉搏心率仪

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脉搏心率仪

一、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悉[1](2021)在《下肢康复器设计与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小型康复治疗设备的研究与推广,对于改善我国康复配套资源普及性不足的现状、提升肢体受损者康复质量、降低康复治疗成本具有积极作用。本课题优化对象为市面现有下肢连续被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训练机,通过借鉴其结构及功能,设计和搭建下肢康复器样机。在人机交互方法、控制策略、系统功能集成度等方面优于前者,适用人群更广。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为解决下肢CPM机踝关节训练功能缺乏角度可控性的问题,提出了添加往复机构的解决办法。通过分析人体下肢结构模型并合理简化,建立针对单侧下肢的人机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在UG软件中完成设备结构的数字化装配建模。在Robotics Toolbox和ADAMS/View中完成模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验证,最终完成样机机械结构的搭建。针对下肢CPM机单一的被动性康复训练无法覆盖不同康复阶段训练内容的问题,根据临床肌力分级法和现代康复理论,采用主动和被动训练相结合的渐进式康复治疗策略。首先完成设备动力系统选型与控制系统仿真。其次设计开发多源信息感知系统,该系统可提供下肢肌力评定及运动意图感测所需信息,采集测试实验与结果表明基于阈值分类器的肌力评定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并可应用于主动训练模式中。基于STM32+RTOS+GUI完成嵌入式系统开发,实现设备软硬件协同。集成电机控制,传感器信息采集与分析,人机交互界面等功能。为患者提供主动和被动康复训练模式以及设备状态监测、健康监测、环境监测等辅助功能。通过中移物联网OneNET云平台开发者中心,设计下肢康复器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训练数据、设备状态、用户生理状态等信息的上传与可视化界面设计,以及医师设定训练参数的下发、邮件提醒等基础物联网功能。最后,在有限条件下进行人机测试实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设备稳定可靠,可以正常完成全部设计功能,符合设计预期。

张凯琦[2](2020)在《健身车智能化改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越发注重健康问题,健身运动产业迅速发展,健身房逐渐兴起,各类室内健身器材也越发受健身者的青睐。健身正向着专业化、科学化以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健身器材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而产生功能过于单一、人机交互不足等问题,为了调动健身者的运动激情,同时科学而有效地管理运动数据。通过对健身房健身项目的考察,室内健身车课程作为普遍而主要的健身标配课程随着健身房的发展,逐渐被广大健身者接受。但是随着各种不同健身需求的人参与到室内健身车课程中去,其器材-室内健身车越发难以满足广大健身者的体验需求。因此本文选择室内健身车作为研究对象,在共性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室内健身车的智能化改良设计。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对健身车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智能化的功能需求进行详尽地收集、整理和总结,归纳国内外专家学者团队对于室内健身车设计及模拟健身装置的研究,并发现现存问题提出健身车智能化改良设计的观点。然后结合浙江大学应放天团队所提出的适用于大部分智能设备设计的“人+技术+数据”设计创新模型简称HTD模型,来建立智能健身车创新设计模型,归纳设计思路。其次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用户需求调研,确定智能健身车改良设计目标。本文根据江南大学辛向阳团队健身车改良设计研究中所确立的健身车性能属性中选择25项与智能化有关的健身车产品设计需求指标,以Kano问卷调查结果,在室内健身车运动数据反馈中选择期望需求中优先级最高的速度测试和心率测试这两项产品指标以及优化使用环境的产品指标静音作为改良的属性需求。从而确立智能健身车改良设计方案。以“HTD”设计创新模型和kano模型用户需求调用为设计理论支撑,本文展开智能健身车的设计与开发实践,通过技术和生产方式完成第一代产品功能原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原型的运动数据收集、处理、反馈实践的可行和准确度,最终通过用户体验调查,评估该产品原型的可用性和学习性,完成一系列完整的智能健身车改良设计研究工作。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并参考HTD设计创新模型以及Kano模型用户需求调研,为该智能健身车改良设计研究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以此确立了完整的设计实施方案2、运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笔者开展智能健身车改良设计的实践研究,详细的描述了其设计过程、数据实验测试和用户体验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该改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对于健身车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改良设计的指导作用。3、本文在设计实践中所取得的创新型成果,为健身房健身车用户提供了具有智能化仿真漫游数据反馈体验的新型健身车,同时也为同类型的健身设备智能化改良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周梦杰[3](2018)在《输液监控与生命体征多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如今,亚健康人群的数量逐年增长,同时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常见病也困扰着许多家庭。人们对医疗卫生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医疗监护设备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同时,随着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捷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健康监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集健康监测和输液监控于一体的系统,不仅可以在社区医疗、医院中使用,更可以推广到家庭或个人健康监测上。功能上,下位机具有智能输液监控和心电脉搏数据的采集发送功能。智能输液监控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能够自主的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只需设定好输液参数即可自动调节滴速至设定值并能进行输液完成阻断控制和异常控制等,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输液的智能化水平。心电和脉搏数据采集模块配合Android手机监测软件实现健康监测的功能,心电脉搏采集模块通过无线蓝牙传输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Android手机监测软件,监测软件能够将被监测对象的心电和脉搏数据进行实时动态显示、存储和管理,从而实现健康监测的目的,并且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计算,如在心电波形中计算RR间期和心率参数等,在脉搏波形中计算脉率等,实现了用户自主诊断的目的,另外保存的监测记录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实现自身健康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输液监控和生命体征监测还可以相互协调工作,对于同时需要输液和生命体征监测的用户或重病症患者来说意义重大。最后,设计出具体的硬件系统实物,并基于Android手机开发了相应的健康监测软件,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通过功能验证与分析,本系统各功能模块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系统整体体积小、易便携,双电源供电系统可满足不同工作场所的应用要求,在健康监测控制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卓本刚[4](2017)在《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可穿戴体征信号监测系统》文中指出监测人体的体征参数可以起到纠正不良习惯,预测疾病的作用,对于保持健康生活非常重要。人体很多健康信息都可以在体外测量,使得非植入性体征数据检测成为可能。传统的专业医学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不适用于大部分普通用户长期佩戴。虽然近几年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用于监测人的活动和身体状态,大部分都停留在计步和心率测量等基本功能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监测需求。在所有的体表信号中,压力信号是一种常见的信号形态,比如人体脉搏和脚底受力分布都可以通过压强数据反映出来。但要准确测量人体表面的压强,面临诸多挑战。如现有的测量系统过于笨重,需要进一步小型化以适用于可穿戴应用。腕部脉搏信号压力信号非常微弱,要求传感器必须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很低的检测极限,同时需要具备快速响应时间以准确测量动态的脉搏压力。人体脚底压强大,而且行走过程中,脚底压强范围变化很大,对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要求比较高,并且能够在重复的高压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压力传感器方面,传统的压力传感器大多用于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领域,无法满足在体表压力信号监测中的新需求。基于对可穿戴体征信号监测应用的思考和分析,该论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柔性电容型压力传感器的可穿戴体征监测系统,主要测量腕部的脉搏信号和脚底的压强分布。系统中包含低功耗智能处理器芯片、电容传感器接口芯片、低功耗蓝牙通信模块、可充电锂电池和自己研发的高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既能保证低功耗运行,又能实时的将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等设备。由于体表压力监测系统对压力传感器要求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微结构PDMS介质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微结构模板。该传感器具备很高的压力灵敏度、快速响应时间、低检测极限和良好的耐久性。将设计好的传感器应用于脉搏检测系统中,可以准确的测量脉搏压力数据,并实时的显示在客户的手机端APP上。本论文中的脚底压强分布监测应用采用了实验室研制的多孔柔性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很快的响应时间,同时具备超宽的压力检测范围和很好的鲁棒性,适用于脚底压强分布的测量应用。脚底压力检测系统最终实现了对人脚底压强的实时显示,并且可以计算出用于的步数步频和能量消耗等数据。

方浩[5](2014)在《基于服装微气候监测的电子服装》文中认为电子服装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电子器件与服装两相结合的构想早已受到服装业与电子业界的重视。在病人监护、残疾人护理、老年人照护甚至航空航天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长远的发展前景。在移动设备普及之后,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新的热潮,正在迅速而深刻的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起居。随着纺织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服装已突破了原有保温和美化的内涵,正逐步向功能化及智能化扩展。纺织工程师、服装设计师、计算机专家和电子工程师等共同致力于电子服装的研究。论文对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对国内外电子服装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建立在对服装微气候监测的基础之上。论文中电子服装主要由服装和电子系统部分有机融合,其中服装部分的设计主要集中在版型、袖口、腋下几个关键点的设计,电子系统是由信号采集的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和报警模块组成。为了完成服装和电子系统分有机融合,在对电子元器件与织物的连接和接口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具有导通单元结构的织物连接件,电子器件之间的导通连接由织物连接件直接连接。本论文的电子服装是针对服装微气候进行检测。在监测方式上采用多点监测的方式,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本论文的电子服装内设置了三个湿度传感器和三个温度传感器,两个腋窝和背部各一个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这样有利于准确监测服装微气候内的温度和湿度指数。在设计理念上,真正体现了电子服装作为服装这项最本质的特性,而不是仅仅以强调电子部分的重要作用。论文中的电子部分中的各部分采用先进的智能导电纤维和先进的纺织技术内嵌于服装的织物面料内,真正做到电子部分和服装部分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服装。对电子服装设计实现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展望。

杨盛国[6](2003)在《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文中指出单片机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方面 ,是现代智能化仪器的核心。 5 1单片机是我国大力推行的一种单片机机型 ,OTP单片机是与 5 1机兼容而且具有加密功能的一次性编程单片机 ,指导学生用汇编语言编程 ,有利于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步骤。EWB电子工作平台为外围硬件电路设计提供仿真

杨盛国[7](2003)在《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文中指出单片机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方面,是现代智能化仪器的核心。51单片机是我国大力推行的一种单片机机型,OTP单片机是与51机兼容而且具有加密功能的一次性编程单片机,指导学生用汇编语言编程,有利于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步骤。EWB电子工作平台为外围硬件电路设计提供仿真。

二、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下肢康复器设计与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下肢康复理论基础
        1.2.1 康复的目的
        1.2.2 肌力评估标准
        1.2.3 康复治疗措施简述
    1.3 下肢康复设备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状分析与总结
    1.4 智慧医疗
        1.4.1 概念
        1.4.2 物联网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下肢康复器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引言
    2.2 人体下肢简要分析
    2.3 下肢康复器结构设计
        2.3.1 自由度分析及机构设计
        2.3.2 设计中的人因工程
        2.3.3 数字化建模
    2.4 人机系统运动学分析
        2.4.1 正运动学
        2.4.2 逆运动学
        2.4.3 运动学仿真
    2.5 人机系统动力学分析
        2.5.1 动力学方程求解
        2.5.2 动力学仿真
    2.6 机械结构搭建与测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动和被动控制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动力系统选型
    3.3 被动控制策略
        3.3.1 PID控制
        3.3.2 梯形变速控制
        3.3.3 仿真分析
    3.4 基于下肢运动感测的主动控制策略
        3.4.1 多源信息感知系统
        3.4.2 肌力评定
        3.4.3 动作识别与分级训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位机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
    4.1 引言
    4.2 硬件介绍
        4.2.1 主要硬件选型
        4.2.2 硬件体系结构
        4.2.3 主要硬件电路
        4.2.4 模块及传感器介绍
    4.3 软件开发
        4.3.1 开发平台简介
        4.3.2 软件层次结构
        4.3.3 RTOS构建
        4.3.4 驱动层软件开发
        4.3.5 应用层设计
        4.3.6 辅助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neNET云平台信息交互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基于EDP协议的数据交互实现
        5.2.1 协议介绍
        5.2.2 设备接入
        5.2.3 双向信息交互
        5.2.4 心跳保持
        5.2.5 命令解析
        5.2.6 平台断开与重连
    5.3 可视化应用界面开发
        5.3.1 触发器管理
        5.3.2 应用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测试实验
    6.1 被动训练测试
    6.2 肌力评定与训练测试
    6.3 云平台信息交互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健身车智能化改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改良设计概述
    1.3 室内健身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室内健身车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目标
        1.4.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室内健身车用户需求分析
    2.1 .HTD设计模型与设计思路概述
    2.2 用户需求调研
        2.2.1 Kano模型的应用
        2.2.2 基于Kano模型的问卷设计
        2.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2.2.4 需求类型统计分析
    2.3 以Kano模型分析方法确定需求属性
    2.4 基于Kano模型分析的需求属性确认
        2.4.1 better-worse系数分析
        2.4.2 基于Kano模型分析图确立最终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内健身车下位机装置的硬件设计
    3.1 室内健身车的霍尔测速方法
    3.2 实时心率检测方法
    3.3 健身车智能化控制电路设计
        3.3.1 PC串口供电
        3.3.2 单片机模块
        3.3.3 各模块之间的电路连接
    3.4 室内健身车磁阻力方案设计
        3.4.1 磁阻制动装置设计
    3.5 健身车整车模型和实物效果展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位机端数据处理与反馈的实现
    4.1 室内健身车运动数据的软件总体框架
    4.2 霍尔传感器采集速度计算函数
    4.3 心率传感器模块心率值换算原理
    4.4 室内健身车骑行测试实验及数据分析
        4.4.1 霍尔传感器测速的准确性验证
        4.4.2 心率模块的准确性验证
    4.5 上位机软件仿真骑行交互功能的实现
        4.5.1 单车上位机软件仿真模拟场景的建立
        4.5.2 主要功能界面
        4.5.3 功能设计
    4.6 健身车仿真模拟场景骑行体验
    4.7 智能健身车用户测评
        4.7.1 产品可用性设计测评方法
        4.7.2 可用性测试方案确立
        4.7.3 可用性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研究成果

(3)输液监控与生命体征多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静脉输液监控的研究进展
        1.2.2 生命体征参数监护的研究进展
        1.2.3 移动健康监测设备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系统功能设计及分析
        2.2.1 静脉输液监控模块分析
        2.2.2 生命体征参数采集模块分析
        2.2.3 安卓手机监测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2.3 系统软件用到的关键技术
        2.3.1 蓝牙传输协议
        2.3.2 多线程技术
        2.3.3 安卓MVVM架构和DataBinding框架
        2.3.4 数据库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输液监控与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系统总体架构
    3.2 微控制器模块
        3.2.1 MSP430系列控制器简介
        3.2.2 MSP430F149及其外围电路
        3.2.3 外部中断及内部ADC
    3.3 前端功能模块设计
        3.3.1 输液监控模块
        3.3.2 心电和脉搏监测模块
    3.4 通讯模块
    3.5 双电源供电模块
    3.6 硬件系统实物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端监护系统程序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3 主要子程序设计
        4.3.1 系统初始化
        4.3.2 外部中断设计
        4.3.3 ADC采集设计
        4.3.4 蓝牙串口通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ndroid客户端应用程序设计
    5.1 Android系统简介
        5.1.1 系统结构和核心组件
        5.1.2 AndroidStudio开发环境简介
    5.2 Android客户端总体设计
    5.3 界面设计与操作
    5.4 蓝牙通讯设计
    5.5 数据库SQLite信息管理设计
    5.6 功能测试与分析
        5.6.1 监测软件功能测试与分析
        5.6.2 输液监控功能测试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可穿戴体征信号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可穿戴体征信号监测中的应用
    1.2 柔性压力传感器发展现状
        1.2.1 各种柔性压力传感器对比
        1.2.2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1.3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原理
        2.2.1 传统平板电容型压力传感器
        2.2.2 具有微结构介电层的电容型压力传感器
    2.3 电容传感器测试方法
        2.3.1 交流阻抗测量法
        2.3.2 电容频率转换法
        2.3.3 开关电容电路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微结构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3.1 引言
    3.2 微条柱结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
        3.2.1 微结构模板制作
        3.2.2 微结构压力传感器件制备
    3.3 微条柱结构柔性压力器件表征方法和测试结果
        3.3.1 压力响应曲线
        3.3.2 传感器响应时间
        3.3.3 检测极限
        3.3.4 传感器耐久性
    3.4 多孔结构压力传感器制备
    3.5 多孔结构压力传感器性能表征
        3.5.1 压力响应曲线
        3.5.2 传感器耐久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体征监测系统
    4.1 引言
    4.2 电容传感器PC端监测系统
        4.2.1 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4.2.2 腕部脉搏信号测试结果及其特征分析
        4.2.3 脚底压强分布测量结果及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穿戴体征监测系统应用示范
    5.1 引言
    5.2 移动端实时脉搏监测系统应用示范
        5.2.1 硬件电路
        5.2.2 手机端APP
    5.3 脚底压强分布监测系统
        5.3.1 硬件系统
        5.3.2 手机端APP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基于服装微气候监测的电子服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服装微气候及电子服装概述
    1.1 电子服装
    1.2 服装微气候及人体生命体征指数
        1.2.1 服装微气候
        1.2.2 服装微气候研究的动态
        1.2.3 服装微气候中湿度指数及其调节原理
        1.2.4 服装微气候中温度指数
        1.2.5 生命体征指标
    1.3 基于服装微气候监测的电子服装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5 本章小结
2 服装微气候监测的技术方案
    2.1 基于嵌入式服装微气候监测的电子服装的研究技术方案
    2.2 电子元器件与衣服的融合
    2.3 电路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服装的电子系统
    3.1 中央处理器 STM32(STM32F107VCT6)
    3.2 温度传感器-DS18B20
    3.3 zigbee 无线模块
    3.4 湿度模块 DHT11 传感器
    3.5 Pulsesensor 脉搏心率传感器
    3.6 Pulsesensor 脉搏心率传感器
    3.7 本章小结
4 电子服装电子系统中相匹配的程序及算法
    4.1 温度传感模块相匹配的程序
    4.2 湿度传感模块相匹配的程序
    4.3 心率传感模块相匹配的程序
    4.4 提高电子服装稳定性的 UC/OS 系统
    4.5 中值滤波
    4.6 本章小结
5 电子服装用织物导电连接件的设计与织造
    5.1 电子服装中织物和辅料
        5.1.1 导电纤维
        5.1.2 按扣
        5.1.3 夹克的袖口
    5.2 电子服装中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要求
    5.3 织物导电连接件的纱线选择和结构设计
    5.4 织物导电连接件的制作
    5.5 织物导电连接件在电子服装上的使用
    5.6 耐久性能及耐水洗性能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的结论和成果
    6.2 论文有待完善处和可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论文提纲范文)

1、硬件电路原理:其总方框原理图如图1所示。
    1.1 脉搏检出及放大整形:
    1.2 CPU及数字显示电路:
    1.3 欠压检测电路:
2、程序软件部分:
    2.1 RAM分配:
    2.2 程序由以下组成:
    2.3 主程序流程图及主程序:
    2.4 To为定时中断:
    2.5 T1定时中断:
    2.6 1NTl中断服务程序:
3、结果与讨论:

四、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下肢康复器设计与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D]. 张文悉. 江苏理工学院, 2021(02)
  • [2]健身车智能化改良设计研究[D]. 张凯琦.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3]输液监控与生命体征多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梦杰. 东南大学, 2018(05)
  • [4]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可穿戴体征信号监测系统[D]. 卓本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7(10)
  • [5]基于服装微气候监测的电子服装[D]. 方浩. 武汉纺织大学, 2014(12)
  • [6]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J]. 杨盛国.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3(S1)
  • [7]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型脉搏心率计[A]. 杨盛国.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 2003(总第62期)

标签:;  ;  ;  ;  ;  

指导学生制作OTP单片机脉搏心率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