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稻球小菌核病的病原鉴定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邓东[1](2021)在《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豌豆是我国重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作为粮食和蔬菜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我国豌豆种植总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首位。病虫害是限制豌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豌豆上病害发生种类有二十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白粉病和菌核病等,但是大部分病害的病原菌尚未进行系统性鉴定。而且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单一商业品种的推广种植、不合理的田间管理与肥料施用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使得豌豆上许多原有病害不断加重,新的病害与病原菌也随之出现。本研究针对日益严重的豌豆枯萎病、豌豆菌核病以及豌豆锈病这三种病害的病原菌进行系统性鉴定,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明确我国豌豆枯萎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并推测可能存在2个新的镰孢菌种通过对采自北京、安徽、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四川和云南共10个省份的豌豆枯萎病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尖镰孢特异性引物鉴定和致病性检测,共得到83个具有致病性的尖镰孢分离物。而后使用豌豆枯萎病生理小种标准鉴别寄主对83个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52个、6个、16个和9个分离物分别为生理小种1、2、5和未知生理小种。寄主特异性检测表明,尖镰孢豌豆分离物与其他尖镰孢专化型均存在差异。SIX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IX14基因可能是豌豆枯萎病菌致病的相关基因,利用SIX1-14基因组合鉴定可以区分生理小种5。豌豆镰孢菌系统发育鉴定和多样性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中豌豆尖镰孢枯萎病分离物可能存在2个新的镰孢菌种。2、将豌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为小核盘菌、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在对重庆和四川的豌豆病害调查中发现了豌豆菌核病,其典型症状初始为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不规则菌核。通过对典型病株和菌核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得到30个分离物。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30个分离物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6个分离物为小核盘菌,7个为核盘菌,17个为三叶草核盘菌。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物均对豌豆品种陇豌1号和中豌4号具有致病性,并在接种后表现出菌核病的典型症状。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小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能侵染豌豆并引发菌核病。3、将豌豆锈病病原菌鉴定为蚕豆单胞锈菌豌豆专化型通过对采自云南玉溪豌豆锈病菌样品的病原菌扩繁和初步形态学鉴定,共得到4个锈病分离物。随后通过致病性测试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4个分离物均为蚕豆单孢锈菌。在致病性测试中,分离物WX1可以严重侵染蚕豆和豌豆品种,在侵染叶片上产生丰富的锈子器,但不能侵染小扁豆和鹰嘴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不同寄主来源的蚕豆单胞锈分离物聚类于一个系统发育群,豌豆分离物聚类到一个亚群。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将从云南玉溪豌豆锈病病株上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蚕豆单胞锈菌专化型(U.viciae-fabae ex P.sativaum)。
蒋卓恩[2](2020)在《广西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文中认为经调查,广西澳洲坚果病害有:澳洲坚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澳洲坚果白斑病(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澳洲坚果青枯病,澳洲坚果藻斑病(Cephaleuros virescens),澳洲坚果日灼病(高温),澳洲坚果果斑病、澳洲坚果红褐斑病(Calonectria pentaseptata),澳洲坚果叶尖枯病、澳洲坚果干花病(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澳洲坚果果斑病、澳洲坚果红褐叶斑病为首次报道发现。其中澳洲坚果红褐斑病和澳洲坚果叶尖枯病是最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36℃,其中24℃~27℃为适宜生长温度;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病原菌在p H值4~9范围内均可生长,其中p H值等于7为最适生长p H值;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最适生长氮源为甘氨酸。澳洲坚果果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病原菌生长温度范围在10℃~36℃之间,其中27℃为最适生长温度;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病原菌在p H值4~8范围内均可生长,其中p H值为6时是最适生长p H值;最适生长碳源为淀粉,最适生长氮源为半胱氨酸。测定25%嘧菌酯、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43%戊唑醇、20%抑霉唑、45%咪鲜胺、8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等9种杀菌剂对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其中25%嘧菌酯效果最佳,EC50为0.1107μg/m L;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次之。取室内活性最好的三种药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田园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68%。测定25%嘧菌酯、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43%戊唑醇、20%抑霉唑、45%咪鲜胺、8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等9种杀菌剂对澳洲坚果果斑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其中25%丙环唑效果最佳,EC50为0.2422μg/m L;10%苯醚甲环唑、43%戊唑醇次之。选取室内活性最好的三种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田园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92%。
于琳[3](2016)在《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与蓖麻葡萄孢中真菌病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和蓖麻葡萄孢(Amphobotrysricini(Buchw.)Hennebert)是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病原真菌。灰葡萄孢可以侵染1400多种植物,蓖麻葡萄孢主要侵染大戟科植物,二者均引起植物灰霉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从真菌病毒的角度出发,从119个灰葡萄孢菌株和180个蓖麻葡萄孢菌株中筛选RNA病毒,发现1种新的与灰葡萄孢弱毒相关的dsRNA病毒Botrytis cinereaRNAvirus1(BcRV1)和1种新的在蓖麻葡萄孢中普遍存在的+ssRNA病毒Amphobotrysricinihypovirus 1(ArHV1)。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本研究明确了 BcRV1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BcRV1的基因组全长8952 bp,其正链RNA序列含有2个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分别编码1个假定多肽(P1)和依赖于RNA的RNA复制酶(RdRp)。ORF1和ORF2连接处存在1个典型的“移码七聚体-间隔区-H型假结”的-1移码区域,命名为KNOT因子。本研究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含有ORF dsRed-KNOT-eGFP的质粒pET-28a(+)-RKG,产生RFP-GFP融合蛋白,验证了 BcRV1的-1移码序列的功能。BcRV1的基因组结构、P1和RdRp与7个分类地位尚不明确的dsRNA病毒GaTV2、FgV3、FvV1、FvV2、PgV2、PiRV3和SsNsV-L类似。BcRV1与GaTV2和SsNsV-L关系最近,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cRV1与上述病毒单独聚成一支,该病毒类群可能代表一个新的真菌病毒科。BcRV1能够通过寄主真菌产生分生孢子,垂直传播到后代菌株中。BcRV1也能够通过菌丝接触,水平传播到营养体亲和或不亲和的其它灰葡萄孢菌株中。BcRV1的侵染与灰葡萄孢弱毒密切相关,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灰葡萄孢菌株中BcRV1的积累量与菌株菌丝生长和致病力呈负相关。BcRV1的侵染导致灰葡萄孢弱毒的可能机制是降低寄主真菌侵染垫形成能力。本研究发现铁苋菜是蓖麻葡萄孢的一种新寄主植物,并明确了这一病菌在铁苋菜上的发生规律。铁苋菜灰霉病在湖北省广泛发生。2011年10月,湖北省14个市(县/镇)的铁苋菜灰霉病平均发病率为18.6%;2012年10月,鄂州市铁苋菜灰霉病发病率高达100%;2013年10月,汉川市铁苋菜灰霉病发病率高达90%。本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证明铁苋菜是蓖麻葡萄孢的新寄主。本研究通过调查2012年和2013年鄂州市和汉川市铁苋菜灰霉病的田间流行情况,发现蓖麻葡萄孢引起的铁苋菜灰霉病在夏末秋初高温条件下流行。2012年调查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气温25~28℃的条件下,蓖麻葡萄孢能在铁苋菜上完成分生孢子产生、传播再侵染和菌核形成这一病害流行阶段。比较蓖麻葡萄孢和灰葡萄孢菌丝和分生孢子对温度的适应性,发现蓖麻葡萄孢较灰葡萄孢更耐高温。蓖麻葡萄孢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0~30℃,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在30℃下,蓖麻葡萄孢菌丝生长速度显着高于灰葡萄孢;在32℃高温下,蓖麻葡萄孢可以缓慢生长而灰葡萄孢不能生长。蓖麻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6~30℃)高于灰葡萄孢(20~26℃);在32℃高温下,蓖麻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率为94%,而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率为2.3%;在36℃高温下,蓖麻葡萄孢仍有5.3%的分生孢子能够正常萌发,而灰葡萄孢分生孢子不能萌发。本研究明确了 ArHV1的分子特性。ArHV1的基因组全长9232bp(除PolyA尾),其正链RNA序列含有1个大的ORF。ArHV1 ORF编码的多肽为RdRp,与低毒病毒科Betahypoviru 属病毒 CHV3、CHV4、P1HV1、SsHV1 和 VcHV1 的 RdRp 序列一致性较高,且含低毒病毒科和Fusariviridae科病毒RdRp的保守模体。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rHV1是低毒病毒科Betahypovirus属的一种新病毒。ArHV1在随机检测的167个蓖麻葡萄孢菌株中的出现频率为100%,不同菌株中ArHV1的积累量和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ArHV1能通过蓖麻葡萄孢产生分生孢子,垂直传播到后代菌株中。菌株WHA-1的菌丝在侵染叶片时,病健交界处(菌丝顶端部位)ArHV1的积累量高于腐烂病斑处(菌丝较老的部位)的积累量,且在侵染叶片的菌丝中ArHV1的积累量高于腐生生长(PDA培养基上)菌丝中的积累量。ArHV1在蓖麻葡萄孢中存在DNA形态,DNA形态序列与cDNA序列高度保守。据作者所知,这是在蓖麻葡萄孢中发现真菌病毒的首次报道,在非逆转录RNA真菌病毒中发现DNA形态的第二例报道。上述研究结果丰富了感染植物灰霉病菌的真菌病毒种类,加深了对真菌病毒生物学的认识。
景芳[4](2016)在《生防菌长枝木霉T6发酵条件优化、剂型研制及促生防病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长枝木霉T6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防菌剂进行了研究,筛选了固体培养基质、优化了发酵条件;通过筛选助剂配方,研制出了水分散粒剂,并测定了相关指标及贮存稳定性;同时研究了该制剂的促生防病效果,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不同发酵条件的长枝木霉T6产孢量进行测定。培养基质筛选结果表明,当m(草炭):m(蛭石):m(牛粪)=1:1:1配制时,产孢量最高,为7.12×108 cfu·g-1;单因素试验表明,长枝木霉T6产孢量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含水量60%、接种量30%、透气性9层纱布、温度28℃、p H 5.6,通过试验分析,确定含水量、接种量、透气性为影响产孢量的3个重要因素。2.通过响应面法对不同发酵条件的长枝木霉T6产孢量进行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含水量64%、接种量27%、透气性9层纱布,在此优化条件下产孢量高达8.80841 cfu·g-1,该试验结果与最优发酵条件下的预测值相吻合,说明回归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3.通过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测定,优化了培养基配方,通过对助剂类型的筛选,研制出了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 T6水分散粒剂,并测定了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的助剂最适配方(质量分数)为:羧甲基纤维素(紫外保护剂)0.5%,碳酸钙(稳定剂)4%,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黏结剂)5%,尿素(崩解剂)5%,凹凸棒土(载体)5%及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由此配方制备的水分散粒剂中孢子含量为5.6×108 cfu·g-1,悬浮率53%,pH值6.0,水分含量3.5%,湿润时间52 s,且在冷藏温度为(4±2)℃条件下的稳定性显着高于在室温(25)℃。各项试验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4.通过对黄瓜、番茄、辣椒、油菜、白菜形态学和生理指标测定,分析和讨论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5种作物的促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能够显着的提高与作物生长和抗性相关的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尤其是与土壤按1:50的处理,相比对照1,黄瓜株高、基部茎粗、地上鲜重、根系长度、根系鲜重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0.07%、73.88%、64.03%、41.45%、77.22%;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46.16%和50.67%;过氧化物酶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两种酶的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相对增长率分别达到7.63%和61.95%,木霉制剂处理的植株粗壮高大,叶片深绿,根系发达,且有明显的增长效果。5.在对植株病害防治试验中发现,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和黄瓜立枯病均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可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相对防效均达到53.8%,对辣椒立枯病和油菜根腐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达到54.8%、43.1%,且该菌剂对供试植株安全无害。施入木霉菌剂的黄瓜,植株不仅粗壮高大,叶片深厚嫩绿,根系发达,具明显增长效果,而且发病程度较轻。
章武[5](2015)在《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高尔夫球运动是我国近20年来兴起的体育运动项目。植物病害是高尔夫球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但目前我国对其研究甚少。本研究以海南省高尔夫球场为研究对象,于2011至2014,通过试验室、温室和田间试验,对全省高尔夫球场主要建坪草种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 C. transvalensis)和结缕草(Zoysia spp.)等草坪草的真菌病害进行了普查,监测了海口市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的发生动态,利用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主要病害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在海南全省高尔夫球场杂交狗牙根、海滨雀稗、结缕草等3种草坪草共鉴定出植物病原真菌20种,引致15种病害(有时数种病原引致同一种病害),其中杂交狗牙根上发现16种病原,引致13种病害;海滨雀稗上发现10种病原,引致9种病害,结缕草上发现11种病原,引致10种病害。3种草坪草均发生的病害有5种,包括红丝病(Lartisaria fuciformis)、币斑病(Sclerotinia homoeocarpa)、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spp.)、丝核菌枯萎病(Rhizoctonia spp.)、蘑菇圈(Marasmius spp.和 Lycoperdon spp.)。同时为害其中两种草坪草的病害有7种,包括黑痣病(Phyllachora graminis)、粉斑病(Limonomyces roseipellis)、全蚀病(l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锈病(Puccinia sp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p.)、黑孢霉枯萎病(Nigrospora sphaerica)、变孢霉枯萎病(Curvularia spp.)。仅为害一种草坪草的病害为别是:杂交狗牙根离蠕孢枯萎病(Bipolaris peregianensis)、海滨雀稗稀疏斑块病(Microdochium paspali),结缕草壳针孢叶斑病(Septoria nodorum)。2.海口市高尔夫球场海滨雀稗红丝病可全年发生,主要在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的春秋两季为害严重,4月和10月分别为两个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可达13.5%和8.9%;海滨雀稗币斑病在10月至翌年的4月期间为害最大,2月底至3月初是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为15.6%;海滨雀稗镰刀菌枯萎病、杂交狗牙根离蠕孢枯萎病和海滨雀稗稀疏斑病在冬末春初的12至翌年的3月为害最严重,它们均在2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可达20.2%,48.0%,24.0%。3.确定了海南省高尔夫球场普遍发生的草坪草红丝病病原为La etisaria fuciformis;粉斑病病原为Limonomyces roseipellis,均为我国首次报道。L.fuciformis和Li.roseipellis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12h光暗交替,25~28和28℃,pH 6,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L-谷氨酰胺。L.fuciformis最适培养基为燕麦片煎液琼脂培养基(OMA);Li.roeipellis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5%杀菌剂烯唑醇在14种测试的杀菌剂中对L. fuciformis 和 Li.roseipellis毒力最高,其EC50值分别为0.113 mg/L和0.282 mg/L。4.发现并命名了引致海滨雀稗稀疏斑块病的一致病病原真菌新种雀稗微座孢(Microdochium paspali W.Zhang,Z.B.Nan,& M.J.Hu,sp.nov.)。该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12h光暗交替,25~28℃,pH6,最适碳源为纤维二糖和乳糖,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为海滨雀稗煎液琼脂培养基(SPDA)。设计了一对针对雀稗微座孢的高度特异性PCR引物并与通用引物EFMspF/EFMspR组合进行的巢式PCR可从5×104ng的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目的条带,检测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0倍,可用于发病叶片中该病原菌的快速检测。5.人工接种条件下,真菌新种雀稗微座孢可侵染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海滨雀稗,百喜草(Paspalum natatum),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剪股颖(Agrostis palustr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等9种27个品种的草坪草,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2个品种无致病力。与未接种处理为对照,接种雀稗微座孢9后,海滨雀稗的密度、色泽、盖度、均一度分别下降了50.3%、62.5%、72.0%、75.8%。丙二醛(MDA)的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接种后的第3天和第9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等5种保护性酶,均表现为接种前期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47.3%~342.1%;而后逐步下降,在接种第9天达到最小,分别为对照的46.4%~141.0%。在接种雀稗微座孢前2d、4d、6d、8d分别对盆栽海滨雀稗喷施10%苯醚甲环唑,对其引致稀疏斑块病的防效均达100%。接种雀稗微座孢后24 h喷施12.5%苯醚甲环唑·20%嘧菌酯具有良好治疗效果,防效可达100%。
王春兰,朱品,黄睿,竺锡武,陈集双[6](2013)在《杭州地区一株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菌株的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从杭州地区有纹枯病症状的水稻植株上采集分离到一株编号为HZ11的病原真菌菌丝形态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相似,但其菌核形态与丝核菌属真菌有明显差异。由此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1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的鉴定。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re Sacc)有99%的同源性,18S rDNA序列则与许多丝核菌属(Rhizoctonia)序列最大同源性达99%。根据综合分析,推断菌株HZ11为嗜水小核菌(S.hydrophilure),并建议将嗜水小核菌归属于丝核菌属。这是第一次报道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并向NCBI提供了第一条该菌的18S rDNA序列。
苗圃[7](2013)在《河南省烟草真菌性根茎病害鉴定及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文中认为为明确河南省烟草根部、茎部真菌病害的种类及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试验选择河南省登封市、邓州市、济源市等15个植烟县进行调查,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病害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测定对分离物进行了分类鉴定。采用鉴别寄主法结合TTZ颜色反应法,对各烟区分离获得的烟草黑胫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的鉴定。(1)根据田间调查,症状诊断及病原菌形态观察,鉴定烟草灰霉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孢属(Botrytis)中的灰葡萄孢(B. cinerea Per. et Fries),烟草赤星病的病原菌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中的交链孢菌[A. alternate (Freis) Kissler],烟草白绢病的病原菌为小核菌属(Sclerotium)中的齐整小核菌(S. rolfsii Sacc)。(2)通过形态学鉴定、ITS序列比对以及致病性测定,将烟草黑胫病的病原鉴定为寄生疫霉烟草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Breda de Hean)Tuker],烟草猝倒病的病原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on)Fitzpatrick]与钟器腐霉(Pythium vexans de Bary),烟草根腐病的病原主要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ius)App. et Wr],烟草枯萎病的病原主要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烟草低头黑病的病原鉴定为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 (syd) Butler&Bisby],烟草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烟草壳二孢茎枯病的病原有性时期为菊花疫病菌[Didymella ligulicola (K. F. Baker, Dimock&L. H. Dacis) vonArx]、无性时期为菊花壳二孢[Ascochyta chrysanthemi F. L. Stevens],烟草茎点病的病原为茎点霉属(Phoma sp.)、烟草拟茎点霉茎枯病的病原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其中,烟草壳二孢茎枯病、烟草拟茎点霉茎枯病为烟草的新病害,钟器腐霉(Pythiumvexans de Bary)为烟草猝倒病的新病原,均为首次报道,烟草茎点病在河南省为首次报道。(3)在河南省15个烟区共分离获得36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经鉴别寄主法结合TTZ颜色反应法鉴定,共有32个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占供试菌株的88.9%,为河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优势小种,其余4个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有所不同,Dz-2在L8品种上表现为抗病,Ln-1和Sx-1在L8品种上表现为中感,Ln-2在NC1071品种上表现为抗病,结合TTZ颜色反应的结果,排除这4个菌株为0号、1号和3号小种的可能,是否为2号小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原物rDNA-ITS序列测定,明确了河南省烟草根部、茎部真菌病害的种类,并鉴定出了引起烟草猝倒病与烟草茎点病的2种新病原,提出了烟草壳二孢茎枯病、烟草拟茎点霉茎枯病为烟草的新病害。采用鉴别寄主法结合TTZ颜色反应法,鉴定出了1号生理小种为黑胫病菌的优势小种,为烟草病害的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春兰[8](2013)在《侵染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的双链RNA病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作物的一种主要病害,该病严重影响水稻及其他禾本科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现有研究认为引起水稻纹枯病症状的病原菌主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其次为水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和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reSacc)。通过研究侵染水稻纹枯病菌的病毒,将对病毒-纹枯病菌-水稻的互作关系研究,以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在意义。本研究从杭州发生水稻纹枯病的植株上分离纯化了多株致病真菌,对其进行了dsRNA检测,发现其中菌株含有大小在1700-2300bp左右的多条dsRNA条带。将该菌株进行形态学和18S rDNA-ITS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为嗜水小核菌。利用经修改的单引物扩增法(Modified Single PrimeAmplification Technique, M-SPAT)对dsRNA进行cDNA克隆测序,共获得10条大小在1704-2306bp之间的cDNA序列。另一方面从菌丝中提取病毒粒子,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在35-40nm左右。从病毒粒子中提取病毒基因组核酸,电泳分析表明dsRNA条带与从菌丝中抽提的dsRNA条带一致。采用cDNA序列的ORF框内序列设计特异的引物,同时运用RT-PCR检测和生物素标记Northern blot验证了分离自真菌的dsRNA和来源于病毒粒子的基因组核酸的一致性。通过病毒粒子特征分析、病毒基因组核酸结构分析、编码蛋白功能推测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等综合分析,推测10条dsRNA序列可能分属于三种不同的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新病毒,以及另外一种分类地位不确定的新病毒。这些病毒的暂定名以及组成推测如下:Sclerotium hydrophilum Virus1(ShV1),基因组为ShV1R1(1975bp,编码RdRp)和ShV1R2(1728bp,编码CP);Sclerotium hydrophilum Virus2(ShV2),基因组为ShV2R1(2038bp,RdRp)、ShV2R2(1809bp,CP)和ShV2R3(1704bp,未知功能蛋白);Sclerotium hydrophilum Virus3(ShV3),基因组为ShV3R1(2074bp,RdRp)、ShV3R2(2306bp,CP)和ShV3R3(2100bp,未知功能蛋白);Sclerotium hydrophilum Virus4(ShV4),基因组为ShV4R1(2121bp,RdRp)和ShV4R2(1953bp,2个假定蛋白)。ShV4与耐热病毒Curvularia thermal tolerance virus (CThTV)进化关系相近,但分类地位不确定。4种病毒基因组构成中,ShV3的基因组分还需进一步确定。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水稻致病真菌嗜水小核菌中发现了可能4种复合侵染的病毒,并对相关病毒传播方式与进化关系进行了讨论。
陈芷[9](2012)在《福建省四种烟草根茎病害诊断及其病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是我国烟草的主产区之一,每年因烟草根茎病害造成重大损失。从2009至2012年对福建烟草根茎病害进行调查,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sp.)、烟草猝倒病(Pythium spp.)、烟草根茎腐烂病(Rhizoctonia solani)、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等4种根茎病害的诊断和病原学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2011年3月首次在福建省建阳市漂浮育苗的烟草苗上发现烟草苗期猝倒病,经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病原菌鉴定为畸雌腐霉(Pythiumirregulare)。2、在烟-稻轮作的烟田发现烟草根茎腐烂病,其病原经鉴定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对病原菌与水稻纹枯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和人工交互接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病原丝核菌都具有丝核菌属真菌的共同特点;水稻丝核菌对烟草有着较强的致病力,烟草立枯丝核菌对水稻也有着较强致病力。这一结果表明,在烟稻轮作的烟田水稻纹枯病的越冬菌核可能成为烟草根茎腐烂病的初侵染源。3、烟草镰刀菌根腐病近年在福建省普遍发生,从烟草镰刀菌根腐病株分离到2种镰刀菌,经形态学鉴定为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致病性测定表明2种镰刀菌均可侵染烟草,其中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分出率较高,为优势种。4、2011年7月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发现烟草黑胫病,这是自2009年开展烟草病虫害调查以来首例烟草黑胫病。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接种试验,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认该病原菌为烟草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并对其进行了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实验,证实该菌对甲霜灵有着很强的敏感性,该地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类药剂未产生抗药性。
陈士宁[10](2011)在《设施栽培芍药灰霉病和根腐病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延长芍药的观赏时期,实现产业化生产,人们开始研究和利用设施栽培技术,设施中病害的预防和控制一直是薄弱环节。本文对设施芍药病害进行调查,并对其主要病害进行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针对主要病害进行了有效杀菌剂和抗病品种的初步筛选,为防治芍药病害,完善设施栽培技术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研究,共发现北京地区芍药露地病害19种,设施病害12种,其中7种病害在两种环境下都有发生。制定了芍药病害情况统计表和病害图谱。调查结果表明芍药品种在露地栽培环境下的抗病性不能作为其在设施中是否抗病的参考。2、设施栽培中发生严重的主要病害为芍药灰霉病和芍药根腐病,经鉴定芍药灰霉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目,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芍药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刀菌属,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3、灰霉病的病原菌灰葡萄孢适宜低温高湿环境,生长发育适温为20℃,适宜pH值范围是pH3-5,光暗交替是其最佳光照条件,连续光照下不能产生孢子;根腐病的病原菌茄腐皮镰孢适宜高温高湿环境,生长发育适温为25~30。C,适宜pH值范围是pH6-10,光照对其生长和产孢影响不大;1%葡萄糖有助于两种病原孢子萌发;孢子萌发需要环境相对湿度>85%4、离体叶菌片接种法可明显区分病级,接种结果与自然发病情况一致,可用于灰霉病的抗性鉴定;离体茎秆菌片接种后发病迅速,病级区分不明显,不适合用于灰霉病的抗性鉴定。用离体叶片和活体茎秆菌片接种法对15个芍药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芍药活体茎秆和离体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具有显着相关性。对灰霉病综合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大富贵’、‘胜桃花’、‘东京女郎’5、离体根段菌片接种不能作为芍药根腐病抗性鉴定的可靠方法。活体灌根接种和自然根腐病情显示对芍药根腐病抗性较强的品种为‘桃花飞雪’、‘东方红’。6、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对芍药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45%咪鲜胺、70%代森锰锌、40%施佳乐、50%扑海因,对根腐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70%代森锰锌和45%咪鲜胺,一定范围内药剂的浓度对其防治效果影响不大。本研究首次利用人工接种对芍药灰霉病和芍药根腐病进行了抗病品种的初步筛选,为芍药抗病育种提供抗病亲本,为种植抗病品种防治病害提供参考。初步筛选出防治芍药灰霉病和根腐病的有效杀菌剂,为生产中对症下药防治芍药病害提供可能。
二、云南省稻球小菌核病的病原鉴定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稻球小菌核病的病原鉴定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豌豆及其重要性 |
1.2 豌豆病害 |
1.3 豌豆枯萎病 |
1.3.1 概况 |
1.3.2 学名及分类地位 |
1.3.3 尖镰孢菌专化型与生理小种研究 |
1.3.4 尖镰孢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
1.3.5 豌豆枯萎病的危害症状 |
1.3.6 尖镰孢菌致病因子SIX基因研究 |
1.3.7 豌豆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8 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
1.3.9 豌豆枯萎病的防治 |
1.4 豌豆菌核病 |
1.4.1 概况 |
1.4.2 豌豆菌核病病原菌种类 |
1.4.3 豌豆菌核病的症状 |
1.4.4 豌豆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
1.4.5 豌豆核盘菌的病原菌鉴定 |
1.4.6 豌豆菌核病的防治 |
1.5 豌豆锈病 |
1.5.1 概况 |
1.5.2 豌豆锈病病原菌种类 |
1.5.3 豌豆锈病症状 |
1.5.4 豌豆锈病的发病规律 |
1.5.5 蚕豆单胞锈菌 |
1.5.6 豌豆锈病的防治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豌豆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病原菌分离 |
2.1.3 致病性检测 |
2.1.4 生理小种与寄主范围鉴定 |
2.1.5 尖镰孢菌的分子鉴定 |
2.1.6 SIX基因检测 |
2.1.7 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
2.1.8 尖镰孢分离物的SSR基因分型 |
2.1.9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分离与尖镰孢分子检测 |
2.2.2 致病性鉴定 |
2.2.3 生理小种与寄主范围鉴定 |
2.2.4 SIX基因研究 |
2.2.5 尖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
2.2.6 尖镰孢菌多样性分析 |
2.2.7 豌豆枯萎病分离物形态学鉴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豌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 |
3.1 实验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病原菌分离 |
3.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1.4 致病性测定 |
3.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1.6 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病原菌分离 |
3.2.2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2.3 病原菌分子鉴定 |
3.2.4 致病性检测 |
3.3 讨论 |
第四章 豌豆锈病病原菌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病原菌分离扩繁 |
4.1.3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
4.1.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4.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4.1.6 系统发育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病原菌分离与扩繁 |
4.2.2 致病性测定 |
4.2.3 病原菌的形态 |
4.2.4 系统发育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广西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澳洲坚果的价值及其特征 |
2.澳洲坚果病害 |
2.1 国外澳洲坚果病害研究进展 |
2.2 国内澳洲坚果病害研究进展 |
2.3 澳洲坚果病害防治 |
3.丽赤壳属真菌 |
3.1 丽赤壳属真菌分类研究简况 |
3.2 丽赤壳属真菌物种的多样性 |
4.拟盘多毛孢属真菌 |
4.1 拟盘多毛孢分类研究回顾及进展 |
4.2 作为病原菌的拟盘多毛孢 |
5.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供试材料 |
1.1 病害样本的采集 |
1.2 主要仪器设备、工具及试剂 |
1.3 供试培养基 |
1.4 供试农药 |
2.实验方法 |
2.1 田间病害调查方法 |
2.2 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
2.3 病原菌的生物学测定 |
2.4 病原菌防治试验 |
2.5 田间防治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澳洲坚果病害种类调查结果 |
1.1 澳洲坚果炭疽病 |
1.2 澳洲坚果白斑病 |
1.3 澳洲坚果青枯病 |
1.4 澳洲坚果藻斑病 |
1.5 澳洲坚果日灼病 |
1.6 澳洲坚果叶尖枯病 |
1.7 澳洲坚果干花病 |
1.8 澳洲坚果果斑病 |
1.9 澳洲坚果红褐斑病 |
2.澳洲坚果叶尖枯病病原菌生物学测定结果 |
2.1 温度对叶尖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光照对叶尖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pH对叶尖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4 碳氮源对叶尖枯病菌的影响 |
3.澳洲坚果果斑病病原菌生物学测定结果 |
3.1 温度对果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 光照对果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 pH对果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 碳氮源对果斑病菌的影响 |
4.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4.1 供试药剂对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的室内毒力 |
4.2 三种药剂对澳洲坚果叶尖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
5.澳洲坚果果斑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5.1 供试药剂对澳洲坚果果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
5.2 三种药剂对澳洲坚果果斑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结论 |
1.1 新发现一种澳洲坚果病害 |
1.2 明确了广西澳洲坚果病害病原 |
1.3 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
1.4 澳洲坚果果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
1.5 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药剂防治 |
1.6 澳洲坚果果斑病药剂防治 |
2.讨论 |
2.1 澳洲坚果病害 |
2.2 澳洲坚果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 澳洲坚果病害的防治 |
3.主要创新点 |
4.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与蓖麻葡萄孢中真菌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灰霉病菌的危害与防治 |
1.1.1 灰霉病菌的分类地位及经济重要性 |
1.1.2 灰霉病的流行 |
1.1.3 灰葡萄孢的侵染过程 |
1.1.4 灰霉病的防治 |
1.2 真菌病毒 |
1.2.1 真菌病毒种类 |
1.2.2 真菌病毒的起源 |
1.2.3 真菌病毒对寄主真菌表型的影响 |
1.2.4 真菌病毒与寄主真菌分子互作 |
1.2.5 真菌病毒的传播方式 |
1.2.6 RNA真菌病毒的DNA形态 |
1.2.7 真菌病毒的生防潜力 |
1.2.8 灰霉病菌中真菌病毒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灰葡萄孢中dsRNA的检测与弱毒菌株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 |
2.2.2 供试植物 |
2.2.3 菌丝中dsRNA的提取与检测 |
2.2.4 菌丝中DNA的提取与纯化 |
2.2.5 菌落形态观察 |
2.2.6 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和菌核的产量与大小的测定 |
2.2.7 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测定 |
2.2.8 致病力测定 |
2.2.9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灰葡萄孢菌株CucumBc-2-5的培养特性和弱致病性 |
2.3.2 灰葡萄孢菌株CucumBc-2-5中dsRNA和DNA条带检测 |
2.3.3 灰葡萄孢中dsRNA片段的多样性 |
2.3.4 含dsRNA灰葡萄孢菌株的培养特性 |
2.3.5 含dsRNA灰葡萄孢弱毒菌株的筛选 |
2.4 讨论 |
第三章 灰葡萄孢中一种新的RNA病毒BcRV1的分子特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 |
3.2.2 dsRNA的提取与检测 |
3.2.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
3.2.4 BcRV1全长cDNA的克隆 |
3.2.5 序列分析 |
3.2.6 Northern杂交 |
3.2.7 在大肠杆菌中验证-1移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BcRV1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
3.3.2 BcRV1编码的多肽分析 |
3.3.3 KNOT因子介导的-1移码 |
3.3.4 系统发育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BcRV1侵染与灰葡萄孢弱毒特性的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 |
4.2.2 生物学特性测定 |
4.2.3 总RNA的提取与纯化 |
4.2.4 菌株中BcRV1的RT-PCR检测 |
4.2.5 BcRV1在菌丝中的积累量分析 |
4.2.6 BcRV1的垂直传播研究 |
4.2.7 农杆菌介导的灰葡萄孢遗传转化 |
4.2.8 BcRV1的水平传播 |
4.2.9 灰葡萄孢菌株的RAPD检测 |
4.2.10 灰葡萄孢侵染垫显微观察 |
4.2.11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cRV1的垂直传播 |
4.3.2 潮霉素抗性菌株的筛选 |
4.3.3 BcRV1的水平传播 |
4.3.4 BcRV1引起灰葡萄孢菌株致病力衰退的可能机制 |
4.4 讨论 |
第五章 蓖麻葡萄孢在铁苋菜上的发生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 |
5.2.2 供试植物 |
5.2.3 湖北省铁苋菜灰霉病的调查 |
5.2.4 蓖麻灰霉病样品的采集 |
5.2.5 铁觅菜和蓖麻上Amphobotrys sp.菌株的分离 |
5.2.6 Amphobotrys sp.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5.2.7 Amphobotrys sp.菌株的系统进化分析 |
5.2.8 蓖麻葡萄孢的致病力测定 |
5.2.9 蓖麻葡萄孢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
5.2.10 蓖麻葡萄孢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情况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湖北省铁苋菜灰霉病的病害调查 |
5.3.2 Amphobotrys sp.菌株的采集 |
5.3.3 Amphobotrys sp.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
5.3.4 Amphobotrys sp.的系统进化分析 |
5.3.5 蓖麻葡萄孢的致病力 |
5.3.6 湖北省铁苋菜灰霉病流行规律 |
5.3.7 蓖麻葡萄孢菌丝对温度的适应性 |
5.3.8 蓖麻葡萄孢分生孢子对温度的适应性 |
5.4 讨论 |
第六章 蓖麻葡萄孢中一种新的RNA病毒ArHV1的全序列克隆及特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 |
6.2.2 dsRNA提取与检测 |
6.2.3 总RNA提取与纯化 |
6.2.4 基因组DNA提取与纯化 |
6.2.5 蓖麻葡萄孢中dsRNA片段多样性 |
6.2.6 ArHV1全长cDNA的克隆 |
6.2.7 序列分析 |
6.2.8 ArHV1在蓖麻葡萄孢中分布频率研究 |
6.2.9 ArHV1的垂直传播研究 |
6.2.10 ArHV1在侵染蓖麻叶片的菌丝中积累量分析 |
6.2.11 ArHV1的DNA形态克隆及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蓖麻葡萄孢中dsRNA片段多样性 |
6.3.2 ArHV1序列分析 |
6.3.3 ArHV1编码的多肽分析 |
6.3.4 系统发育分析 |
6.3.5 ArHV1在蓖麻葡萄孢中分布概率 |
6.3.6 ArHV1在蓖麻葡萄孢中的垂直传播 |
6.3.7 菌株WHA-1侵染叶片过程中ArHV1在菌丝中的积累量 |
6.3.8 ArHV1的DNA形态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生防菌长枝木霉T6发酵条件优化、剂型研制及促生防病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木霉的研究进展 |
1.1 木霉的生物学特性 |
1.2 木霉菌生防机制 |
1.2.1 竞争作用 |
1.2.2 重寄生作用 |
1.2.3 拮抗作用 |
1.2.4 诱导抗病作用 |
2 木霉菌生防制剂的研究 |
2.1 木霉的培养基质 |
2.1.1 液体发酵 |
2.1.2 固体发酵 |
2.2 木霉制剂及其助剂的类型 |
2.2.1 木霉制剂的剂型 |
2.2.2 木霉制剂的助剂类型 |
2.3 木霉制剂的开发前景 |
3 木霉生防制剂的应用 |
3.1 木霉制剂的促生作用 |
3.2 木霉诱导植物抗病性相关酶的研究 |
3.2.1 过氧化物酶 |
3.2.2 苯丙氨酸解氨酶 |
4 几种经济作物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
4.1 黄瓜白粉病的概述 |
4.2 辣椒立枯病的概述 |
4.3 油菜根腐病的概述 |
4.4 木霉菌的生物防治效果 |
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生防菌长枝木霉T6发酵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长枝木霉T6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长枝木霉T6液体菌种的制备 |
1.2.3 长枝木霉T6固体菌种的制备 |
1.2.4 长枝木霉T6固体培养基质的制备 |
1.2.5 长枝木霉T6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1.2.6 长枝木霉T6产孢量的测定 |
1.2.7 长枝木霉T6固体发酵条件响应面的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基质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影响 |
2.2 不同培养条件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影响 |
2.2.1 含水量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影响 |
2.2.2 接种量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影响 |
2.2.3 透气性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影响 |
2.2.4 发酵温度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影响 |
2.2.5 p H对长枝木霉T6产孢量影响 |
2.3 培养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2.3.1 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的选择 |
2.3.2 中心组合试验结果 |
2.3.3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
2.3.4 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 |
2.3.5 响应面最优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长枝木霉T6母药制备 |
1.2.2 长枝木霉T6母药助剂的筛选 |
1.2.3 长枝木霉T6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
1.2.4 挤压造粒 |
1.2.5 制剂质量指标分析测定和贮藏稳定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外保护剂的影响 |
2.2 稳定剂的影响 |
2.3 黏结剂的影响 |
2.4 崩解剂的影响 |
2.5 载体的影响 |
2.6 湿润剂的影响 |
2.7 最佳助剂配方下加工的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的相关指标 |
2.8 制剂贮藏稳定性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5种蔬菜促生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土壤处理 |
1.2.2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
1.2.3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促生作用试验 |
1.2.4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作物形态学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2.2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4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5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2.6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4种病害防治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病菌接种液的制备 |
1.2.2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1.2.3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
1.2.4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辣椒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
1.2.5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白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
1.2.6 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 |
1.2.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 |
2.2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立枯病防治效果 |
2.3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辣椒立枯病防治效果 |
2.4 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油菜根腐病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5)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热带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与管理 |
2.1.1 主要建坪草种 |
2.1.2 养护和管理 |
2.1.3 我国海南省高尔夫产业现状 |
2.2 热带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 |
2.2.1 狗牙根属 |
2.2.2 海滨雀稗 |
2.2.3 结缕草属 |
2.3 草坪草红丝病与粉斑病 |
2.3.1 分布 |
2.3.2 寄主范围 |
2.3.3 症状及危害 |
2.3.4 病原菌的研究 |
2.3.5 病害发生发展规律 |
2.3.6 防治措施 |
2.4 微座孢属的研究进展 |
2.4.1 分类学 |
2.4.2 生活习性 |
2.4.3 生物和生理学特性 |
2.4.4 经济价值 |
2.5 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研究方法 |
2.5.1 草坪真菌病害的常规诊断方法及步骤 |
2.5.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草坪真菌病害诊断的应用 |
第三章 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的鉴定及主要病害的发生动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区概况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2.3 病原菌的分离 |
3.2.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 |
3.2.5 致病性测定 |
3.2.6 海口市主要草坪草病害监测 |
3.2.7 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真菌病害种类 |
3.3.2 海口市主要草坪草病害的发生动态 |
3.4 讨论 |
3.4.1 真菌病害种类 |
3.4.2 海口市主要草坪草病害的发生动态 |
第四章 红丝病与粉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田间调查,标本采集和病原菌分离 |
4.2.2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4.2.3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4.2.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4.2.5 杀菌剂对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 |
4.2.6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4.2.7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病害的分布与危害 |
4.3.2 病原菌的形态学 |
4.3.3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特征 |
4.3.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4.3.5 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 |
4.3.6 病原菌的致病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真菌新种雀稗微座孢(Microdochium paspali)引致的病害——海滨雀稗稀疏斑块病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病害标本采集与病原鉴定 |
5.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5.2.3 病原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5.2.4 病原菌寄主范围测定 |
5.2.5 雀稗微座孢对海滨雀稗危害的测定 |
5.2.6 病害化学防治的初步研究 |
5.2.7 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原菌导致的病害及其分类学 |
5.3.2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5.3.3 病原菌PCR快速检测方法 |
5.3.4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5.3.5 病原菌对海滨雀稗的危害 |
5.3.6 病害的化学防效 |
5.4 讨论 |
5.4.1 病原菌导致的病害及其分类学 |
5.4.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5.4.3 病原菌PCR快速鉴定方法 |
5.4.4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5.4.5 病原菌对海滨雀稗的危害 |
5.4.6 病害的化学防效 |
第六章 结论性讨论与后续工作 |
6.1 结论性讨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项目资助 |
致谢 |
(6)杭州地区一株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菌株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与培养基 |
1.1.2 酶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提取真菌基因组 |
1.2.3 真菌18S r DNA及ITS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落形态、菌丝体形态及显微观察 |
2.2 ITS及18S r DNA序列分析 |
3 讨论 |
(7)河南省烟草真菌性根茎病害鉴定及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烟草及烟草种植区概况 |
1.2 我国烟草真菌性根茎病害研究现状 |
1.2.1 烟草黑胫病 |
1.2.2 烟草猝倒病 |
1.2.3 烟草白绢病 |
1.2.4 烟草灰霉病 |
1.2.5 烟草赤星病 |
1.2.6 烟草根腐病 |
1.2.7 烟草枯萎病 |
1.2.8 烟草低头黑病 |
1.2.9 烟草炭疽病 |
1.2.10 烟草根黑腐病 |
1.2.11 烟草立枯病 |
1.2.12 烟草菌核病 |
1.2.13 烟草茎点病 |
1.3 烟草黑胫病菌及其生理小种研究 |
1.3.1 烟草黑胫病的分布与危害 |
1.3.2 烟草黑胫病菌的命名 |
1.3.3 烟草黑胫病菌的寄主范围 |
1.3.4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 |
1.3.5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烟草真菌性根茎病害鉴定及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害调查及标本采集 |
2.1.2 培养基制备 |
2.1.3 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真菌性根茎病害种类 |
2.2.2 真菌性根茎病害症状、病原及其分布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结论 |
2.3.2 讨论 |
第3章 烟草真菌性根茎病害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烟草黑胫病菌 |
3.2.2 烟草猝倒病菌 |
3.2.3 烟草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 |
3.2.4 烟草低头黑病菌 |
3.2.5 烟草炭疽病菌 |
3.2.6 烟草壳二孢茎枯病菌 |
3.2.7 烟草茎点病菌 |
3.2.8 烟草拟茎点霉茎枯病菌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结论 |
3.3.2 讨论 |
第4章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 |
4.1.2 TTZ 颜色反应法鉴定 |
4.1.3 鉴别寄主法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结果 |
4.2.2 TTZ 颜色反应法鉴定 |
4.2.3 鉴别寄主法鉴定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结论 |
4.3.2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 烟草真菌性根茎病害症状、病原形态及菌落特征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侵染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的双链RNA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dsRNA 病毒研究进展 |
1.1.1 dsRNA 真菌病毒及其相关的生物学影响 |
1.1.2 真菌 dsRNA 病毒侵染寄主以及其传播复制的方式 |
1.1.3 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ea)病毒研究进展 |
1.1.3.1 双分病毒科病毒的特征及其分类现状 |
1.1.3.2 双分病毒科病毒的三分体现象 |
1.1.3.3 双分病毒科病毒生物学影响及研究展望 |
1.2 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及其危害的研究 |
1.2.2 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的研究 |
1.2.3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与展望 |
1.3 dsRNA 的检测及克隆方法 |
1.3.1 dsRNA 的检测 |
1.3.2 获得 dsRNA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方法 |
1.3.2.1 随机引物 cDNA 文库克隆法 |
1.3.2.2 单引物扩增法 |
1.3.2.3 同源引物克隆法 |
1.4 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与水稻纹枯病类似症状相关病原真菌的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剂、药品及仪器 |
2.1.3 形态学观察 |
2.1.4 真菌的 ITS 和 18S rDNA 序列引物设计 |
2.1.5 采用改良的 SDS-CTAB 法提取真菌基因组 |
2.1.6 ITS 和 18S rDNA 序列扩增及测序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落形态、菌丝体形态及显微观察 |
2.2.2 ITS 及 18S rDNA 序列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嗜水小核菌中 dsRNA 检测、克隆与病毒性来源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菌丝的培养与保存 |
3.1.3 酶与试剂 |
3.1.4 真菌中 dsRNA 提取 |
3.1.5 dsRNA 纯化 |
3.1.6 dsRNA 序列 cDNA 克隆 |
3.1.6.1 M-SPAT 法序列扩增 |
3.1.6.2 PCR 产物纯化 |
3.1.6.3 cDNA 片段连接反应 |
3.1.6.4 CaCl_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
3.1.6.5 重组质粒转化 |
3.1.6.6 重组质粒的筛选 |
3.1.6.7 碱法制备重组质粒 DNA |
3.1.6.8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3.1.7 序列测定 |
3.1.8 病毒粒子提取及电镜观察 |
3.1.9 从病毒粒子样品中提取基因组 |
3.1.10 SDS-PAGE 检测病毒粒子蛋白 |
3.1.11 病毒基因组 Northern 杂交验证 |
3.1.11.1 病毒基因组样品的电泳以及转膜 |
3.1.11.2 预杂交 |
3.1.11.3 生物素标记的 DNA 探针制备 |
3.1.11.4 杂交与洗膜 |
3.1.12 病毒基因组的 RT-PCR 检测及 DNA 探针的模板制备 |
3.1.12.1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
3.1.12.2 PCR 反应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丝中的 dsRNA 的纯化 |
3.2.2 dsRNA 的回收及其 M-SPAT 结果 |
3.2.3 质粒提取与酶切鉴定 |
3.2.4 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5 病毒粒子的提取、电镜观察及其蛋白的检测 |
3.2.6 Northern 杂交验证及 RT-PCR 验证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嗜水小核菌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功能分析 |
4.1 主要分析软件及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0 条病毒基因组 cDNA 序列的总分析 |
4.2.2 4 种病毒基因组构成的分类分析 |
4.2.2.1 基因组 ShV1R1 和 ShV1R2 组成的 ShV1 |
4.2.2.2 基因组 ShV2R1、ShV2R2 和 ShV2R3 组成的 ShV2 |
4.2.2.3 基因组 ShV3R1、ShV3R2 和 ShV3R3 组成的 ShV3 |
4.2.2.4 基因组 ShV4R1 和 ShV4R2 组成的 ShV4 |
4.3 病毒 ShV1/ShV2/ShV3/ShV4 分类的总结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重要溶剂配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福建省四种烟草根茎病害诊断及其病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烟草主要根茎病害的种类及危害 |
1 烟草苗期根茎病害种类及危害 |
1.1 烟草猝倒病的发生及危害 |
1.2 烟草立枯病的发生及危害 |
1.3 烟草根黑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
1.4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
2 烟草大田期根茎病害种类及危害 |
2.1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危害 |
2.2 烟草低头黑病的发生及危害 |
2.3 烟草白绢病的发生及危害 |
2.4 烟草枯萎病的发生及危害 |
2.5 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及危害 |
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烟草猝倒病的诊断及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猝倒病样本采集及症状描述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病原菌分离培养及纯化 |
1.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5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
1.6 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描述 |
2.2 致病性测定 |
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4 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烟草根茎腐烂病的诊断及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根茎腐烂病样本采集及症状描述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病原菌分离培养及纯化 |
1.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5 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
1.6 烟草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7 烟草根茎腐烂病病原菌与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交互侵染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根茎腐烂病症状描述 |
2.2 致病性测定 |
2.3 病原菌的鉴定 |
2.4 烟草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
2.5 烟草根茎腐烂病病原菌与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交互侵染实验 |
3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诊断及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样本采集及症状描述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病原菌分离培养及纯化 |
1.4 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
1.5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症状描述 |
2.2 病原菌的鉴定 |
2.3 致病性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烟草黑胫病的诊断及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黑胫病样本采集及症状描述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药剂 |
1.4 病原菌分离培养及纯化 |
1.5 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
1.6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7 烟草黑胫病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黑胫病症状描述 |
2.2 病原菌的鉴定 |
2.3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4 烟草黑胫病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设施栽培芍药灰霉病和根腐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芍药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1 露地芍药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2 设施芍药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3 芍药病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芍药科植物灰霉病的研究进展 |
1.2.1 发病症状 |
1.2.2 病原菌分离的研究进展 |
1.2.3 灰葡萄孢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4 发病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5 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芍药科植物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
1.3.1 发病症状 |
1.3.2 病原菌分离的研究进展 |
1.3.3 茄腐皮镰孢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4 发病规律的研究进展 |
1.3.5 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抗病种质资源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2 抗病种质材料筛选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北京地区芍药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时间 |
2.1.2 调查地点和品种 |
2.1.3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露地芍药病害调查结果 |
2.2.2 设施芍药病害调查结果 |
2.3 小结 |
2.4 讨论 |
3 设施芍药主要病害灰霉病和根腐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病样采集 |
3.1.2 病原菌分离 |
3.1.3 纯化培养 |
3.1.4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1.5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3.1.6 寄主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芍药灰霉病的病原鉴定结果 |
3.2.2 芍药根腐病的病原鉴定结果 |
3.3 小结 |
3.4 讨论 |
4 芍药灰霉病、根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落培养和孢子计数的方法 |
4.1.2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体生长和菌落产孢的影响 |
4.1.3 pH值对病原菌菌丝体生长和菌落产孢的影响 |
4.1.4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体生长和菌落产孢的影响 |
4.1.5 湿度和营养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温度对灰霉病和根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4.2.2 pH值对灰霉病和根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4.2.3 光照对芍药灰霉病和根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4.2.4 湿度和营养对灰霉病和根腐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3 小结 |
4.4 讨论 |
5 芍药抗灰霉病品种筛选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病原菌 |
5.1.2 供试芍药品种 |
5.1.3 接种时间 |
5.1.4 离体叶片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
5.1.5 离体茎秆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
5.1.6 参试芍药品种对灰霉病的抗病性鉴定 |
5.1.7 病情统计方法 |
5.1.8 抗病性评价标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离体叶片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
5.2.2 离体茎秆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
5.2.3 芍药不同品种对灰霉病的抗病性评价 |
5.3 小结 |
5.4 讨论 |
6 芍药抗根腐病品种筛选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离体根段不同接种方法对比 |
6.1.2 参试芍药品种对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根腐病离体根段接种方法对比结果 |
6.2.2 芍药不同品种对芍药根腐病的抗性分级 |
6.3 小结 |
6.4 讨论 |
7 设施芍药主要病害防治的初步探讨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病害发生环境条件的调查与控制 |
7.1.2 不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防治灰霉病和根腐病的栽培措施 |
7.2.2 芍药灰霉病的室内药剂筛选结果 |
7.2.3 芍药根腐病的室内药剂筛选结果 |
7.3 小结 |
7.4 讨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云南省稻球小菌核病的病原鉴定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D]. 邓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广西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D]. 蒋卓恩. 广西大学, 2020(07)
- [3]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与蓖麻葡萄孢中真菌病毒研究[D]. 于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1)
- [4]生防菌长枝木霉T6发酵条件优化、剂型研制及促生防病作用研究[D]. 景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D]. 章武. 兰州大学, 2015(01)
- [6]杭州地区一株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菌株的鉴定[J]. 王春兰,朱品,黄睿,竺锡武,陈集双. 科技通报, 2013
- [7]河南省烟草真菌性根茎病害鉴定及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D]. 苗圃.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
- [8]侵染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的双链RNA病毒研究[D]. 王春兰. 浙江理工大学, 2013(S2)
- [9]福建省四种烟草根茎病害诊断及其病原学研究[D]. 陈芷.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
- [10]设施栽培芍药灰霉病和根腐病的初步研究[D]. 陈士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