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镜状砂岩体油藏成藏运移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自力[1](2020)在《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文中指出陆相坳陷型湖盆具有稳定的物源区,沉积储层厚度薄、平面展布范围广,受湖平面升降作用控制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圈闭成因和分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如何建立大型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及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成因岩性圈闭空间分布规律,成为突破坳陷型盆地规模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基于大量岩心、露头、测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空间结构,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油气藏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将陇东地区延长组划分为五个长周期旋回建立了三种层序结构样式;提出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4种垂向叠置样式和7种平面组合方式,通过对延长组已知岩性油气藏的精细解剖,确定了陇东地区延长组9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堆砌样式及11个等时界面的识别,将延长组划分1个超长期旋回、5个长期旋回(三级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四级层序)。长期旋回LSCⅠ以长10油层组为主,其中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Ⅱ由长92、长91、长82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Ⅲ由长81~长6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Ⅳ由长62~长3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Ⅴ由长32~长1油层组构成,包含五个中周期旋回。依据砂泥岩叠置样式、基准面旋回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对称性特征,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水位基准面缓慢上升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Ⅰ-Ⅱ)、高水位基准面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旋回结构(对应LSCⅢ-Ⅳ)、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Ⅴ)。在中期旋回结构中,多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结构为主的非对称性旋回或近对称型旋回结构,而以基准面下降为主的半旋回结构不发育。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及对称型旋回这3类7种结构。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西南方向供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重力流盆底扇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构成了延长组最主要的储集砂体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道-坝复合砂体、深水浊积扇砂岩。延长组具有复杂的砂泥岩组合样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为:砂包泥、泥岩嵌入式、砂泥岩交互式、泥包砂、砂岩指状式、纯泥岩段等6种组合样式。不同成因砂体在垂向上构成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和复合型4种叠置样式。将不同旋回过程中砂岩的平面接触关系划定义为7种类型:一体式(孤立式)、溢岸(天然堤)接触式、分流间湾接触式、对接式、侧切式、代替式、河口坝对接式。陇东地区延长组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其中岩性油气藏分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3类,可进一步细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侧向上倾尖灭,河口坝砂岩透镜体油藏,浊积扇砂岩透镜体油藏,薄层河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厚层道-坝复合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替代式非均质(岩性)侧向遮挡油藏,侧切式非均质性侧向遮挡油藏,破坏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建设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等10种油藏类型。因此,本次依据圈闭成因、砂体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将岩性圈闭划分3类、6亚类、10种成因类型。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和空间分布不仅与长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过程有关,还与沉积期古湖盆底形以及古地形导致的砂岩空间分布和垂向叠置样式关系密切。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为源内油藏,多分布于FS2,FS3,FS4湖泛面(优质烃源岩)附近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深水浊积扇成因砂体中。砂岩上倾尖灭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油藏多为源外油藏,多以水下分流河道、道-坝复合砂体为主,广泛分布于陇东地区延长组各个层系内部。其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体系域内,沿古湖盆坡折带形成依次上超的砂岩尖灭岩性圈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内,则与强烈进积的三角洲一起形成向盆内连续分布的顶部超覆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道坝复合体岩性圈闭类型多样,以物性封闭和非均质性遮挡岩性圈闭为主。而在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及低水位基准面快速下降体系域内,在盆地深水区形成大量与烃源岩互层的重力流盆底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综上所述,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等特征。古地貌及湖盆底形特征决定了沉积物分散路径和样式,决定了规模型岩性圈闭的空间分布。基准面旋回过程控制了砂泥(储-源)岩时空配置,与沉积期古地貌的匹配控制了岩性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层序格架下砂体成因类型和结构特征调整了岩性圈闭成因、形态和空间分布。此外,源、储及油源断层的时空配置决定了岩性圈闭的有效性。
张云峰[2](2019)在《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作为当今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其连通程度影响着油气运移路径和区带评价,是控制油气运聚的关键地质因素。齐家地区位于松辽盆地的齐家—古龙凹陷北部,目的层高台子油层地层继承性发育,断裂发育差,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砂岩输导层构成源外斜坡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为大型源外—简单斜坡砂岩输导型输导体系。为明确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油气成藏理论和逾渗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露头数据、现代沉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首先基于高频层序演化开展了单一输导层划分;其次,基于相控三维随机地质建模技术明确了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关键砂地比阈值,形成了一套基于沉积环境、评价尺度、砂体几何学特征和地层砂地比的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最后,总结出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内油气分布有利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以河—浪共控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微相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宽度50~250m,厚度2.5~5m,砂体宽厚比为20~90;河口坝砂体宽度200~5000m,砂体长度250~15000m,厚度2~6m,砂体长宽比1.2~3;席状砂厚度1~5m,面积范围0.05km2~50km2;(2)齐家地区高Ⅲ组~高Ⅳ组垂向发育4套单一输导层,分别为高Ⅲ上输导层(GⅢ1~GⅢ12)、高Ⅲ下输导层(GⅢ13~GⅢ23)、高Ⅳ上输导层(GⅣ1~GⅣ7)和高Ⅳ下输导层(GⅣ8~GⅣ18),各单一输导层以高频层序演化形成的短期湖侵界面为顶底板识别标志;(3)明确了砂体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认识到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主要受砂地比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评价尺度和砂体几何学参数影响,并形成基于上述4种因素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表征方法,厘定出区带评价尺度下不同沉积环境的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其中三角洲内前缘亚相为0.1和0.5,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为0.05和0.4;(4)明确大型—源外简单斜坡区油气有利区带,指出在单一输导层内油气主要分布于地层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之间的区带,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油气分布范围,提出4处有利区带。
全洪慧[3](2019)在《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渤海海域深层探井向陡坡带推进,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复合油藏已成为渤海湾盆地最重要的勘探开发领域之一,但长期以来对以近源扇三角洲为沉积背景的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次研究针对渤海海域石臼坨突起陡坡带A油田古近系东营组三段(以下简称东三段)砂砾岩储层发育规律复杂且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开展近源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砂砾岩储层展布规律分析、巨厚砂体分期刻画与优势储层预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提出A油田砂砾岩油藏合理建议,以确保油田开发方案的可靠性,降低油田开发风险。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同时结合井震循环标定法、地层厚度法建立了古近系东三段的精细地层格架。将东三段划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两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进一步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6个准层序,湖侵体系域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和5个准层序,以退积式准层序为主,完成了东三段的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2、根据沉积相标志和扇三角洲内部沉积单元的精细刻画,综合判断研究区东三段为典型的近源陡坡带退积式扇三角洲沉积,共识别出3种亚相、8种沉积微相:即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主槽水道砂砾岩微相、水上泥石流砾岩微相、漫洪砂滩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辫状水道砂岩微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微相、漫溢砂滩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的席状砂微相、泥岩微相。3、在“源-汇”时空耦合控砂理论指导下,提出“沟-坡-槽”控砂模式,通过地球物理方法配合下的陡坡带富砂区砂体精细刻画技术,明确了古地貌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4、建立了四种不同岩相对应的不同孔渗关系,得出岩性是物性的主控因素,其次是成岩作用。基于波形分类的地震相属性与振幅类属性,对1井区东三段巨厚砂体进行了纵向分期,识别出两期砂体,并刻画了扇三角洲优势储层的平面展布范围,为后续开发方案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次研究是对陡坡带砂砾岩储层特征的精细研究,解决了困惑多年的砂砾岩储层预测难题,为多个油田的勘探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油田后续井位部署、实施调整、优化注水等开发项目奠定基础。此外,本次研究可为渤海海域相似地质条件和资料条件的巨厚砂砾岩储层精细描述及开发提供技术和方法的借鉴。
侯腱膨[4](2018)在《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和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地震资料、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相干体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等技术,对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进行地层对比与构造解释,开展系统的沉积相研究,建立沉积体系模式,明确砂体分布,进行储层评价,对隐蔽圈闭目标进行识别预测。开展以岩性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隐蔽油气藏的成藏解剖研究,明确其成藏关键因素,总结隐蔽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和主控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为孤南洼陷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其古近纪基底经历了中生代裂陷、地台演化、地台形成三个阶段,其中裂陷作用包括新近纪至第四纪坳陷作用与古近纪的断陷作用,烃源岩和油气储集岩主要在盆地断陷阶段形成。本文研究的目的层段沙三中下亚段可划分为六个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六种亚相类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滩坝等是有利储层的发育位置。通过波阻抗反演,主要是伽马和声波拟构建似声波曲线约束测井反演,来刻画复杂的储层分布,最终通过储层物性参数将孤南洼陷储层分为中孔中渗、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三类,其中沙三中亚段3砂组和2砂组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发育层。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以及与不整合有关的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是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隐蔽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其中烃源岩的异常高压是岩性尖灭以及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来源,同时活动的断层既是油气垂向运移的有利通道,也可使油气发生二次运移成藏;而源内透镜体成藏,毛管压力差和异常地层压力是其主要动力,对油气向临近储层中充注有着决定作用,异常高压弥补了运移通道的不足,是该类型隐蔽油气藏的主要动力机制;不整合面则主要起疏导和遮挡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孤南洼陷陡坡带地层不整合和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缓坡带构造-地层油气藏成藏模式、洼槽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等。研究发现,断层-岩性油气藏多发育在滨浅湖亚相的滩坝砂体以及三角洲前缘;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多集中在分流河道的两侧或者滨浅湖滩坝、浊积岩和三角洲前端的席状砂的边缘;地层油气藏则倾向于在孤南断层附近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区分布。
雷志诚[5](2018)在《网毯式成藏体系断裂输导油气作用及规律研究 ——以塔北东河塘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东河塘构造带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深层海相碎屑岩油藏,也是塔北地区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但断裂体系形成机制及其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不明,严重制约着塔北东河塘地区滚动勘探工作的进行,同时东河塘地区没有建立合适的油气成藏体系和成藏模式也限制了有利目标区的选择。本文在油气成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以断裂带内部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断裂带流体势的油气成藏数值模拟,明确了断裂带输导油气机理并建立了其成藏模式。通过分析东河塘地区油气来源与成藏期次,确定了东河塘地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并建立了网毯式油气成藏模式。以东河砂岩网毯成藏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地震、钻井资料的基础上,重建了东河塘地区东河砂岩走滑断裂体系,提出了东河塘地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根据断裂运动学、几何学特征,提出了东河塘地区走滑断裂成因机制,指出东河塘地区中部区块走滑断裂是南北两个区块差异运动作用形成的张扭走滑断裂,而东河塘地区北部新解释的走滑断裂是调节断裂差异活动而形成的具有走滑性质的撕裂断层。根据东河砂岩断裂活动期次与成藏期次之间的匹配关系,将东河砂岩网毯成藏体系断裂分为输导成藏型和遮挡成藏型两类。根据断层核与破碎带之间的组合关系,将断裂带内部结构分为单一结构型和复合结构型两大类及八种结构模式,同时对东河砂岩典型断裂的断裂带结构样式进行了划分。以断裂带内部结构为研究对象,从流体势基本理论出发,根据断层核低渗透特征,提出了断层核流体势表征方法,将断层核流体势分为:位能、压能、界面能及启动压能,同时建立了基于流体势的断裂带封堵性评价方法。在断裂带流体势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东河塘地区输导成藏型断裂带发育特征,以断层岩型和变形带型走滑断裂带为研究对象,求得了不同类型断裂带断层核在成藏期流体势能的大小。根据成藏期断层核流体势与储层流体势差,计算了两类砂砂对接型断裂带断层核所能封堵的油柱高度。根据蚂蚁觅食路径与油气运移路径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基于断裂带流体势的油气充注成藏数值模拟方法-蚁群算法。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东河塘地区的有利成藏部位,建立了基于断层核流体势与储层流体势之间关系的油气运聚模式,提出了基于断裂带内部结构的网毯式油气成藏过程。
倪莉淼[6](2014)在《HH(红河)油田长8油藏致密砂岩储层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应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针对HH(红河)油田长81油层组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利用区内地质录井、测井资料,在岩心观察、薄片、粒度、压汞以及扫描电镜等各种分析化验资料上,研究区长81段的储层特征、沉积相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综合探讨。研究区的砂岩类型主要有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3.9%~11%和0.04×10-3μm2~0.μm2-0.55×10-3μm2,孔隙度平均为7.53%,渗透率平均为0.29-3μm2×10-3μm2,长81储层包含有粒间孔、长石溶孔、微裂隙等孔隙类型。非均质性长812小层最好,长813小层最差,长811、长812的渗透率非均质性比813的强,储层渗透率呈现正反韵律韵律特征,砂岩粒度韵律与渗透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长81储层为强非均质性储层。低的分选、磨圆及成分成熟度是本区储层致密的先天因素,后期的压实、胶结、交代及复杂的成岩作用是导致低渗透储层形成的另一原因。通过沉积构造、测井相、粒度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出研究区长8油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微相,长81油源主要来自上部的长7段底部“张家滩页岩”,该套烃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有机质丰度高,具有直接盖层的效果,输导通道主要是微裂缝和孔隙,在小型鼻隆构造形成的圈闭下,上述有利储盖组合形成了长81油藏的大量聚集。
孙同文[7](2014)在《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输导体系是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由生烃中心向圈闭运移的“桥梁”,详细刻画油气输导体系不但可以明确油气运移的路径,还可以“顺藤摸瓜”牵出油气藏,为油田勘探及生产部署指明方向。输导体系通常有4类,分别是断裂、砂岩输导层、不整合及复式输导体系。为了系统查明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特征及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从断裂、砂岩输导层和不整合输导体系各自的输导机制出发,系统地对其输导形式、影响因素、优势输导通道、运移示踪证据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和吐哈盆地典型区块的详细解剖,分别对3类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及控藏作用进行了实例分析,阐明了各类输导体系的运移特征及控藏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断裂-输导层、断裂-不整合、输导层-不整合和断裂-输导层-不整合共4类复式输导体系的控藏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归纳。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察、三维地震、测井、录井、试油等油田勘探资料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对断裂输导油气特征及控藏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断裂幕式活动可分为活动期、活动-间歇过渡期和间歇期3个阶段,活动期以构造应力、超压或两者共同作为运移动力,输导通道为伴生裂缝,以幕式运移机制为主,运移速率很大;活动-间歇过渡期动力为剩余压力和浮力,主要输导通道为诱导裂缝,运移速率较快;活动间歇期遵循浮力控制下的缓慢渗流机制,输导通道为连通孔隙;(2)断裂输导形式大体上分为4类,即沿断裂纵向向上输导、沿断裂走向输导、沿断裂向下“倒灌”式输导和横穿断层面输导。前3类输导形式输导油气的难易程度依次增大,而横穿断层面型输导取决于其他3种形式输导过程中运移动力与断层和储层渗透率比值的耦合关系;(3)不同断裂输导形式下控藏特征存在差异,在沿断裂向上输导形式下,多条断裂组成的输导通道比单条断裂的线性输导控制的油藏数量更多;沿断裂走向输导形式下,沿断裂走向两侧附近油气较富集;“倒灌”式输导形式下油气主要富集在油源断裂上升盘一侧;(4)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1号构造油源断裂有效断面脊是优势运移通道,生物标志化合物示踪分析表明断裂具有“F”型运移特征。馆三段火山岩盖层残余有效厚度阈值决定了油气能否穿过盖层段继续垂向运移,当盖层残余有效厚度小于阈值时油气穿越盖层继续运移,否则在盖层之下聚集成藏。其次,应用地震、测井、试油、井壁取心和地层原油高压物性参数对砂岩输导层输导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其输导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砂体形态、厚度和配置关系)、成岩演化、非均质性、运移非均一性和输导层与成藏要素配置关系(源岩、盖层和断-砂匹配)影响。松辽盆地大庆长垣杏北地区扶余油层砂地比大于0.16时连通概率较大,共发育3类输导脊作为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分别为断层-岩性输导脊、背斜-岩性输导脊和岩性输导脊。受输导脊控制,油气主要在背斜轴部附近及西部陡坡带输导脊附近富集成藏,东部缓坡带因无优势输导通道而无任何油气显示。另外,利用三维地震、常规测井曲线、岩心分析、扫描电镜和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等资料对台南凹陷侏罗系七克台组底和侏罗系底2期重要不整合的结构及油气输导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利用流体包裹体和含氮化合物进行示踪分析,最后确定了不整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不整合类型共有5种,即超覆不整合、削截不整合、断褶不整合、褶皱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超覆及削截不整合广泛发育,而断褶不整合及褶皱不整合只在局部地区发育;(2)侏罗系底不整合规模较大,而七克台组底部不整合仅在英鲁地区局部发育。不整合三层结构中半风化岩石厚度与不整合面之上岩石(底砾岩和水进砂体)厚度变化趋势近一致,而与风化粘土层的的厚度变化呈负相关;(3)2期不整合均具双重输导通道,但以下部半风化岩石输导通道为主。七克台组底部不整合半风化岩石层段内油气富集,距不整合面距离不超过10m;侏罗系底不整合半风化岩石内含油层段顶界距不整合面的距离一般小于60m;(4)不整合结构控制了油气成藏,侏罗系95%以上的油均富集于七克台组底不整合下部半风化岩石内,并且含油性较好的井均分布于风化粘土层厚度大于3.3m的区域;上克拉玛依组油气90%以上分布于侏罗系底不整合半风化岩石内,并且含油较好井均分布于风化粘土层厚度大于3m区域;最后,在前面3类输导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复式输导体系运移特征及控藏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断裂-输导层型分为2类,第一类“先垂向后侧向”输导可分为反向、顺向、“屋脊式”和反“屋脊式”4种模式,反向断层上盘和顺向断层下盘以及反“屋脊式”断层上、下盘是油气优先充注的方向;第二类“先侧向后垂向”输导模式中,顺向断层有利于垂向调整,而反向断层更有利于侧向遮挡,下盘油气相对富集;(2)断裂-不整合型又可进一步分为顺向断层-不整合同层输导、顺向断层-不整合跨层输导、“屋脊式”断层-不整合输导和反向断层-不整合输导4种模式,其中顺向断层-不整合型最有利于侧向阶梯状输导,反向断层-不整合输导最有利于聚集成藏。
尉亚民[8](2012)在《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红柳泉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经过近60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岩性油藏一直是其主要的勘探目标。论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为基础,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以三级层序格架及其相应体系域为研究单元、以沉积相和沉积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阐明了砂体的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并构建了相应的沉积充填模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明确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阐明了油气分布及富集规律,建立了岩性油藏运聚成藏模式,指出了岩性油藏有利的勘探方向和目标。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主要位于T4、T5同相轴之间,为长期基准面持续上升背景下的一个三级层序的部分沉积,可划分为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MSC1~MSC4由低位域组成,MSC5~MSC6由湖进域组成,初次湖泛面位于MSC5中期旋回中下部。论文以三级层序为单元,建立了研究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地层的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干柴沟组下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水下辫状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辫状河道间、浅湖砂坝等砂砾岩体,受构造背景、基准面持续上升、物源、阿拉尔分支水系的多重控制,砂砾岩体主要呈北东方向展布,且自下而上发育强度依次减弱。砂体的展布受层序格架和沉积相带的双重控制。红柳泉地区具备形成岩性油藏的良好条件。油源主要来自于红狮凹陷下干柴沟组烃源岩,紧邻油源区,具良好的油源供给条件;储层砂体主要为辫状河道和水下辫状河道砂体,属低孔低渗储层,储集性能较差;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的厚层泥岩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盖层,沉积微相变化引起的砂岩上倾尖灭及物性、岩性的变化形成侧向封堵层,可形成各种岩性圈闭;砂体在MSC1中期旋回具良好的连通性,尤其是靠近红柳泉断层和七个泉断层附近的砂体,且单层厚度≥0.3m、孔隙度≥2%、渗透率>0.0210-3um2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细砂岩可成为油气运移的有效输导体;断层现今具良好的封闭性,能够对油气起封堵作用,而在地史时期,断层具良好的垂向输导性,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不整合对油气的运聚作用十分有限。因此,红柳泉地区主要发育了3种油气输导体系,即从七个泉断层到红地107井区的输导体系、从红柳泉断层到红参2井区的输导体系以及红30井区的复合输导体系,其主要的输导体系空间配置关系为砂体-断裂型。通过对典型岩性油藏的精细解剖,系统分析了红柳泉地区油气分布规律、成藏主控因素等。认为红柳泉地区以发育岩性油藏为主,包括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物性封闭岩性油藏、受断层影响的砂岩透镜体油藏3种类型;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在红24井以南、红104井以北、红21井以西、红22井以东围限的研究区中部,集中分布于红地107井区和红参2井区;垂向上,油气主要分布在Ⅱ油组和Ⅲ油组。构造和沉积作用通过控制砂体的展布、富集及形态来控制岩性圈闭的形成;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物性特征,是岩性油藏成藏的基础;断层是否输导油气是岩性圈闭能否成藏的关键。简言之,构造与沉积的有机结合是油气成藏的前提和基础、输导体系的有效性是油气成藏的关键。结合油源特征、圈闭类型、输导体系等研究成果,建立了5种岩性油藏运聚成藏模式,即断鼻翼部单斜自源直排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断鼻翼部单斜它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成藏模式、断鼻翼部单斜它源断层输导物性圈闭成藏模式、断鼻翼部单斜它源断层输导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以及断鼻轴部它源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岩性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潜力评价,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和目标。
王权[9](2010)在《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连盆地为中生代小型断陷湖盆群,具有物源多而近、快速堆积和沉积相带变化快的沉积特点,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岩性油藏研究与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岩性油藏年度上交储量已经占到上交储量的70%以上。因此,深化开展二连盆地含油断凹岩性油藏形成条件、沉积砂体控制因素、岩性油藏形成机制与富集因素研究,对该盆地以及相类似盆地的岩性油藏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依托大量的地质、三维地震、沉积储层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按照“沉积控砂体—圈闭控油藏—主元控富集”的研究思路,拟定了“不同区带(块)成藏对比、沉积砂体形成条件分析、岩性油藏成藏机制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的研究技术路线。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在对二连盆地5个含油断凹不同区带(块)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断凹内岩性油藏的发育特点,厘定了洼槽区的概念,界定了范围,包括传统构造单元划分中的陡坡带翼部、洼槽带、缓坡带中低部位;并指出洼槽区处于弱构造发育区,优质烃源岩发育、沉积储集砂体与烃源岩呈包裹或互层接触关系,为一个从源岩到岩性圈闭的完整成藏单元。2、对该盆地典型凹陷开展了沉积砂体形成条件研究,对不同区带的物源口、古沟谷和坡折带进行了分析,提出古地貌决定沉积体系分布、古沟谷决定沉积砂体运载路径、坡折带控制沉积砂体叠合关系,“物源—路径—坡折”三元共同控制沉积砂体的分布。将二连盆地坡折带划分为两类七种,沉积砂体的叠合方式受不同坡折带形态控制。3、在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12个已发现岩性油藏进行了剖析,从圈闭形成、油气运移成藏与保存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岩性油藏成藏机制。研究表明,洼槽区具有岩性圈闭时间形成早、油气以一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为主,油气充注—成藏早,岩性油藏后期保存条件好等有利的成藏机制,并建立了四种典型的岩性油藏成藏模式。4、综合以上沉积砂体分布、成藏机制研究等新认识,明确提出二连盆地断凹岩性油藏形成富集受“五因素”控制,分别是油气资源丰富的主洼槽区、源内或近源成藏组合关系、有利构造-岩相带、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和一定规模的有利储集砂体。在具有多洼槽(区)的断凹,要开展五种因素的系统分析;在明确断凹主生油洼槽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后三种因素研究。
张雷[10](2010)在《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大庆油田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然而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已进入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中后期阶段,目前正面临着储采失衡、资源接替不足的严峻局面,而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大庆油田精细勘探和近期提交石油储量的主战场。因此,在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开展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总结该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对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本论文以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对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规律研究及研究区扶余油层各种成藏地质要素分析为基础,从多因素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确定油气成藏过程中各阶段的主控因素,建立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总结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油气富集规律,进而对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有利目标区带进行预测。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如下:(1)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技术方法,首次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基本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总结了短、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布模式。研究区扶余油层可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剖析基础之上,结合研究区扶余油层沉积时期特殊的多物源汇聚的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总结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不同沉积相带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变化与对比关系模式。(2)通过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变化特征研究,结合研究区岩石结构特征与砂岩展布特征,对研究区泉头组三、四段沉积时期的物源方向和物源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时期各物源体系在研究区内的主要控制范围进行厘定,认为研究区扶余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受6个物源体系控制,以南、北两大物源体系为主,各物源体系在不同时期影响范围有所变化。(3)通过岩芯观察、描述和大量的钻测井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扶余油层的岩石相和测井相模式,建立了反映不同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岩—电响应关系。(4)在岩石相和测井相模式及岩—电响应关系建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研究区扶余油层以发育独具特色的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为特征,主要发育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浅水湖泊相,并结合以各中期基准面半旋回为单元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研究,总结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的沉积模式,并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5)应用化学动力学模型对研究区青一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期及生排烃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青一段烃源岩在上白垩统嫩江组末期至四方台组沉积初期开始生烃,在明水组沉积末期开始达到生烃高峰期;青一段烃源岩生排烃量集中分布在二级构造带三肇凹陷中东部、朝阳沟阶地以及研究区外的王府凹陷内,生排油中心基本上分布在三肇凹陷中心部位,而朝阳沟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生排油能力,这与前人对本地区研究的认识有所不同。(6)通过朝阳沟地区扶余油层油源对比表明,朝阳沟地区青一段烃源岩属于成熟型烃源岩,朝阳沟地区扶余油层的油源主要有两个:三肇凹陷青一段烃源岩和朝阳沟本地区青一段烃源岩,且二者对扶余油层的贡献量可能基本相同,这与生排烃史研究的结论相一致,证实朝阳沟地区青一段源岩具有生排油能力及生排烃史研究的准确性。(7)以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将油气成藏过程划分为油气生成排出、油气“倒灌”运移、油气侧向运移和油气聚集四个阶段,并从多因素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确定油气成藏过程各阶段的主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烃源岩有效排油范围控制扶余油层油气来源以及源内、源外区油气运移方式与聚集条件的差异;青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向下“倒灌”运移的范围、距离及层位;古构造背景、T2断层走向与储层砂体展布方向配置关系控制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格局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垂向及平面规律。(8)结合油气成藏地质过程各个阶段主控因素分析、构造发育史、油源条件及沉积微相等研究成果,将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概括为以下4种类型: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9)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在研究区扶余油层中划分出3大类6亚类油气成藏区带,并优选出2个有利目标区、4个有利目标圈闭。
二、透镜状砂岩体油藏成藏运移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镜状砂岩体油藏成藏运移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
1.2.2 岩性圈闭成因研究现状 |
1.2.3 岩性圈闭研究发展趋势 |
1.3 工区地质概况 |
1.3.1 区域地质背景 |
1.3.2 延长组地层划分 |
1.3.3 研究区勘探历程及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划分 |
2.1 陆相盆地层序划分 |
2.1.1 层序划分原则 |
2.1.2 层序边界特征 |
2.1.3 层序划分及界面选取 |
2.1.4 层序级别及对比 |
2.2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界面识别 |
2.2.1 层序界面识别 |
2.2.2 各级层序界面特征 |
2.2.3 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2.3.1 露头层序地层格架 |
2.3.2 单井层序地层格架 |
2.3.3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2.4 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和表征 |
2.4.1 基准面旋回类型与控制因素 |
2.4.2 陇东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结构特征 |
2.4.3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模型 |
第3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体系组合 |
3.1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
3.1.1 沉积体系分类 |
3.1.2 辫状河三角洲 |
3.1.3 湖泊相 |
3.1.4 重力流盆底扇 |
3.2 关键井沉积相组合 |
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LSCⅠ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2 LSCⅡ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3 LSCⅢ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4 LSCⅣ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5 LSCⅤ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4 延长组古湖盆演化 |
3.4.1 层序格架下湖盆充填沉积演化过程 |
3.4.2 鄂尔多斯延长期湖盆沉积演化模式 |
第4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分析 |
4.1 陇东地区延长组储集砂体类型 |
4.2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 |
4.2.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
4.2.2 河口坝砂体 |
4.2.3 道-坝复合砂体 |
4.2.4 重力流盆底扇砂体 |
4.3 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空间分布 |
4.3.1 优质储集体空间分布 |
4.3.2 优势储集砂体的结构 |
4.3.3 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样式 |
第5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解剖 |
5.1 延长组层序格架下生储盖组合 |
5.1.1 烃源岩条件 |
5.1.2 生储盖组合 |
5.1.3 石油类型和分布 |
5.2 陇东地区延长组石油富集规律 |
5.2.1 原油差异聚集规律 |
5.2.2 原油富集成藏控制因素 |
5.3 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特征 |
5.3.1 陇东地区岩性油藏类型 |
5.3.2 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
5.3.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 |
5.3.4 物性遮挡岩性油藏 |
第6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岩性圈闭成因 |
6.1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成因类型 |
6.1.1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
6.1.2 砂岩透镜体圈闭 |
6.1.3 物性封闭圈闭 |
6.2 岩性圈闭分布 |
6.2.1 岩性圈闭的分布特征 |
6.2.2 圈闭发育控制因素 |
6.3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综合模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岩心描述图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1 砂体静态连通性相关概念及分类 |
0.2.2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控制因素 |
0.2.3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 |
0.2.4 砂体静态连通性与油气分布 |
0.2.5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0.3 论文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 |
0.3.1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0.3.2 需要解决关键问题 |
0.3.3 技术路线图 |
0.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
1.1.1 区域构造特征 |
1.1.2 构造演化特征 |
1.2 地层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1.4 源-储组合特征 |
1.4.1 源岩基本特征 |
1.4.2 源-储接触关系 |
1.5 油气运聚特征 |
第二章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构型研究 |
2.1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2.1.1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
2.1.2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精细对比技术 |
2.1.3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
2.2 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构型研究 |
2.2.1 岩相类型及特征 |
2.2.2 微相类型及特征 |
2.2.3 微相组合类型及特征 |
2.2.4 单期朵叶体特征 |
2.2.5 沉积模式探讨 |
第三章 单一输导层划分及发育特征 |
3.1 单一输导层划分 |
3.1.1 单一输导层概念 |
3.1.2 单一输导层划分原则 |
3.1.3 单一输导层划分结果 |
3.2 单一输导层发育特征 |
3.2.1 单一输导层地层统计特征 |
3.2.2 单一输导层剖面特征 |
3.2.3 单一输导层平面特征 |
第四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
4.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三维地质建模 |
4.1.1 模型与框架 |
4.1.2 建模方法及其优选 |
4.1.3 相控随机建模的工作流程 |
4.1.4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分析 |
4.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定量表征 |
4.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
4.3.1 资料基础及使用方法 |
4.3.2 单一输导层评价结果 |
第五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
5.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圈闭类型控制作用 |
5.1.1 圈闭类型划分原则 |
5.1.2 圈闭类型划分结果及验证 |
5.1.3 圈闭特征 |
5.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齐家地区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
5.2.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 |
5.2.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
5.2.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油模式 |
5.3 油气有利分布区带优选 |
5.3.1 有利区带优选原则 |
5.3.2 有利区优选结果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
1.2.2 海上中深层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2.3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
1.3 资料基础、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资料基础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地震资料解释 |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分析 |
2.4 研究区储层基本特征 |
2.5 油藏类型、温压系统、流体性质 |
第三章 渤海海域复杂砂砾岩储层沉积及成因模式 |
3.1 渤海复杂砂砾岩沉积模式 |
3.1.1 陡坡带沉积模式 |
3.1.2 缓坡带沉积模式 |
3.1.3 底砾岩沉积模式 |
3.2 渤海砂砾岩储层成因模式 |
3.2.1 不同砂砾岩体储集空间成因 |
3.2.2 成分-流体-应力三因素控制的砂砾岩储层成因模式 |
第四章 研究区东三段沉积特征研究 |
4.1 研究区沉积背景 |
4.2 物源体系分析 |
4.3 扇三角洲沉积相标志分析 |
4.3.1 沉积物颜色 |
4.3.2 岩性特征 |
4.3.3 沉积构造 |
4.3.4 地震相标志 |
4.4 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分析 |
4.4.1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4.4.2 剖面相分析 |
4.4.3 平面相分析 |
4.5 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划分 |
4.5.1 扇三角洲平原 |
4.5.2 扇三角洲前缘 |
4.5.3 前扇三角洲 |
4.5.4 近源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
4.6 近源陡坡带控砂模式 |
4.6.1 源-汇时空耦合控砂原理 |
4.6.2 沟谷扇体体系分析 |
4.6.3 坡折体系对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 |
4.6.4 盆内微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 |
4.6.5 “沟-坡-槽”控砂模式 |
第五章 研究区东三段储层展布规律研究 |
5.1 东三段储层特征 |
5.1.1 储层厚度特征 |
5.1.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1.3 储层物性特征 |
5.1.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5.2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
5.2.1 基于岩相分类的储层物性评价 |
5.2.2 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
5.3 井震结合主力目标区储层分布规律预测 |
5.3.1 地震属性分析 |
5.3.2 巨厚砂体纵向分期解释 |
5.3.3 优质及风险储层预测 |
5.4 近源陡坡带砂砾岩储层地质建模 |
5.4.1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构造模型建立 |
5.4.2 基于沉积演化及地震沉积学方法的属性模型建立 |
5.5 开发方案建议 |
5.5.1 基于优势储层预测的动用策略研究 |
5.5.2 优势储层开发策略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2 国内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3 隐蔽油气藏研究发展综述 |
1.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及认识 |
第二章 工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沉积演化特征 |
2.3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1 孤南洼陷主要断裂带特征 |
2.3.2 孤南洼陷构造带特征 |
2.3.3 孤南洼陷构造演化 |
2.4 生储盖组合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方法及依据 |
3.2 各亚段分界面特征及砂组层划分 |
3.2.1 沙三下亚段底界 |
3.2.2 沙三中亚段底界 |
3.2.3 沙三中亚段顶界 |
3.3 砂层组划分 |
3.3.1 沙三下亚段砂层组划分 |
3.3.2 沙三中亚段砂层组划分 |
3.4 地层格架建立 |
第四章 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
4.1 相标志识别 |
4.1.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4.1.2 测井相标志 |
4.2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
4.2.1 单井相分析 |
4.2.2 剖面相分析 |
4.2.3 平面相分析 |
4.2.4 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 |
4.3 波阻抗反演及储层预测 |
4.3.1 反演方法选取 |
4.3.2 属性提取与分析 |
4.4 储层特征 |
4.4.1 储层岩性特征 |
4.4.2 储层物性特征 |
4.5 储层综合评价 |
4.5.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4.5.2 储层评价 |
第五章 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 |
5.1 烃源岩条件 |
5.2 储层条件 |
5.3 盖层条件 |
5.4 运移条件 |
5.5 圈闭条件 |
5.6 现今油气藏分布特征 |
5.6.1 陡坡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
5.6.2 缓坡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
5.6.3 洼槽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
5.6.4 油气藏垂向分布特征 |
5.6.5 油气藏平面分布特征 |
5.6.6 典型油气藏成藏解剖 |
5.7 隐蔽油气藏主控因素 |
5.7.1 断裂活动 |
5.7.2 沉积相带 |
5.7.3 油气源 |
5.8 隐蔽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
5.8.1 陡坡带地层不整合及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
5.8.2 缓坡带构造-地层油气藏成藏模式 |
5.8.3 中部洼槽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网毯式成藏体系断裂输导油气作用及规律研究 ——以塔北东河塘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成藏体系研究进展 |
1.2.2 断裂输导体系研究进展 |
1.2.3 断裂控藏作用研究进展 |
1.2.4 东河砂岩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
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塔北东河塘地区基础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位置 |
2.1.2 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地层层序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3 塔北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体系 |
2.3.1 已知油气分布特征 |
2.3.2 已知油气的来源 |
2.3.3 油气输导体系 |
2.3.4 油气成藏体系类型及特征 |
第3章 塔北东河塘构造带断裂特征 |
3.1 断裂体系类型及断裂构造样式 |
3.1.1 断裂体系类型及特征 |
3.1.2 断裂构造样式及特征 |
3.1.3 断裂体系分布特征 |
3.2 断裂的级别及分布特征 |
3.2.1 断裂级别划分 |
3.2.2 各级别断裂发育特征 |
3.3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 |
3.3.1 断裂带形成机制 |
3.3.2 断裂带分布特征 |
3.3.3 断裂带物性特征 |
3.4 断裂体系形成机制及断裂带内部结构划分 |
3.4.1 东河塘构造带走滑断裂形成机制 |
3.4.2 东河塘构造带典型走滑断裂带类型的划分 |
3.4.3 东河塘构造带断裂带类型及特征 |
第4章 网毯成藏体系断裂输导油气的作用分析 |
4.1 断裂输导油气的主控因素 |
4.1.1 断裂性质 |
4.1.2 断裂面产状 |
4.1.3 断裂带结构差异 |
4.1.4 断裂的活动性 |
4.1.5 断裂演化期次与成藏期次 |
4.2 网毯成藏体系的断裂类型及输导油气作用 |
4.2.1 网毯成藏体系断裂类型的划分 |
4.2.2 网毯成藏体系断裂特征及输导油气作用 |
4.3 断裂的封闭性 |
4.3.1 断裂封闭性评价控制因素 |
4.3.2 断裂带的封闭性评价体系 |
第5章 网毯成藏体系断裂输导油气动态表征方法 |
5.1 断裂输导油气原理及表征方法 |
5.1.1 断裂输导油气原理 |
5.1.2 断裂带断层核流体势表征方法 |
5.2 断层核流体势表征参数 |
5.2.1 断层核界面能表征方法 |
5.2.2 断裂带启动压能表征 |
5.3 东河塘典型走滑断裂带流体势表征实例分析 |
5.3.1 主要成藏期古应力及孔渗的确定 |
5.3.2 主要成藏期断层核流体势 |
第6章 网毯成藏体系断裂带输导油气过程数值模拟 |
6.1 基于蚁群算法的断裂带油气充注及模拟方法 |
6.1.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
6.1.2 蚁群算法与油气二次运移的相似性 |
6.1.3 基于蚁群算法断裂带优势运移通道模拟思路 |
6.2 塔北地区东河塘典型断裂带油气充注数值模拟 |
6.2.1 断裂带流体势模型 |
6.2.2 成藏期内关键断裂带油气充注模拟及充注规律 |
6.3 东河塘地区基于断裂带内部结构的网毯式成藏过程 |
6.3.1 东河塘地区网毯式成藏过程 |
6.3.2 断裂带在网毯式成藏中的控制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HH(红河)油田长8油藏致密砂岩储层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油气地质条件分析 |
第三章 沉积微相特征 |
3.1 相标志 |
3.1.1 岩性 |
3.1.2 沉积构造 |
3.1.3 粒度特征 |
3.1.4 测井相特征 |
3.2 微相类型及组合 |
3.2.1 水下分流河道 |
3.2.2 水下天然堤 |
3.2.3 水下决口扇 |
3.2.4 水下分流间湾 |
3.2.5 河口坝 |
3.3 单井沉积微相研究 |
3.4 剖面相分析 |
3.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性及物性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孔隙度、渗透率特征 |
4.2 孔隙结构及类型 |
4.2.1 孔隙结构 |
4.2.2 孔隙类型 |
4.3 成岩作用类型 |
4.3.1 压实作用 |
4.3.2 压溶作用 |
4.3.3 胶结作用 |
4.3.4 溶蚀作用 |
4.3.5 交代作用 |
4.4 储层非均质性 |
4.4.1 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
4.4.2 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
4.4.3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4.5 储层分类评价 |
第五章 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
5.1 烃源岩特征 |
5.2 构造特征 |
5.3 运移输导特征 |
5.4 储盖特征 |
5.5 成藏组合及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7)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1 输导体系及相关概念 |
0.2.2 输导体系的类型 |
0.2.3 输导体系研究方法及控藏作用进展 |
0.2.4 发展趋势 |
0.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工作量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4 主要研究工作及工作量 |
第1章 断裂输导油气特征及控藏作用 |
1.1 断裂输导油气机制及条件 |
1.1.1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 |
1.1.2 断裂输导流体的机制 |
1.2 断裂输导油气的主要形式 |
1.2.1 沿断裂纵向向上输导 |
1.2.2 沿断裂走向输导 |
1.2.3 沿断裂向下“倒灌”式输导 |
1.2.4 横穿断层面输导 |
1.3 输导断裂及其优势输导通道确定 |
1.3.1 断裂活动性及输导断裂确定 |
1.3.2 断裂输导油气优势通道 |
1.4 断裂输导油气的示踪分析 |
1.5 断裂垂向输导油气能力定量评价 |
1.5.1 盖层段油源断裂输导能力评价方法 |
1.5.2 南堡 1 号构造盖层段油源断裂输导能力评价 |
1.6 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2章 砂岩输导层输导油气特征及控藏作用 |
2.1 砂岩输导层输导油气机制及条件 |
2.2 砂岩输导层输导性能主要影响因素 |
2.2.1 砂岩输导层物性及演化特征 |
2.2.2 砂岩输导层非均质性特征 |
2.2.3 砂岩输导层油气运移的非均一性 |
2.2.4 砂岩输导层与成藏要素配置关系 |
2.3 砂岩输导层连通性及优势输导通道 |
2.3.1 砂岩输导层连通性评价 |
2.3.2 砂岩输导层优势输导通道及其特征 |
2.4 砂岩输导层输导油气的示踪分析 |
2.5 砂岩输导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3章 不整合输导油气特征及控藏作用 |
3.1 不整合空间结构及识别方法 |
3.1.1 不整合发育级别及特征 |
3.1.2 不整合类型及平面分布规律 |
3.1.3 不整合纵向结构识别 |
3.2 不整合输导油气机制及条件 |
3.2.1 不整合输导机制及影响因素 |
3.2.2 不整合输导油气特征 |
3.3 不整合输导油气的示踪分析 |
3.4 不整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3.4.1 不整合对油气的封盖作用 |
3.4.2 不整合控制油气的富集部位 |
3.4.3 不整合对油气圈闭作用及成藏模式 |
第4章 复式输导体系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
4.1 断裂-砂岩输导层型输导体系及控藏作用 |
4.1.1 断裂-砂岩输导层型剖面组合及输导特征 |
4.1.2 断裂-砂岩输导层型平面组合及输导特征 |
4.2 断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及控藏作用 |
4.3 砂岩输导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及控藏作用 |
4.4 断裂-砂岩输导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及控藏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
3.1 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
3.1.1 合成记录层位标定 |
3.1.2 地震层序格架建立 |
3.1.3 井资料层序格架研究 |
3.2 沉积体系研究 |
3.2.1 物源分析 |
3.2.2 单井相分析 |
3.2.3 沉积相平面特征 |
3.2.4 沉积相剖面特征 |
3.2.5 沉积相模式 |
第四章 岩性油藏成藏规律与成藏模式 |
4.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4.1.1 油源条件 |
4.1.2 储集层条件 |
4.1.3 盖层条件 |
4.1.4 圈闭条件 |
4.1.5 输导条件 |
4.2 油气分布及富集规律 |
4.2.1 油藏类型 |
4.2.2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
4.2.3 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 |
4.3 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 |
4.3.1 典型油藏解剖 |
4.3.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4.4 岩性油藏运聚成藏模式 |
第五章 勘探方向及有利区带评价 |
5.1 红 30 井区成藏潜力评价 |
5.2 红 36-红 19-红深 6 井区成藏潜力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层序 |
2.3 基本油气成藏条件 |
2.4 (地层)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勘探现状 |
第3章 不同区带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
3.1 断陷凹陷主要结构样式 |
3.2 不同区带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
3.3 洼槽区是岩性油藏的主要发育区 |
第4章 沉积砂体控制因素研究 |
4.1 古地貌控制沉积体系分布 |
4.2 古沟谷控制沉积砂体运载路径 |
4.3 坡折带控制沉积砂体空间分布 |
第5章 洼槽区岩性油藏形成机制研究 |
5.1 洼槽区岩性油藏形成机制研究 |
5.2 洼槽区典型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
第6章 岩性油藏形成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6.1 油气资源丰富的主洼槽区 |
6.2 源内或近源成藏组合关系 |
6.3 有利构造—岩相带 |
6.4 处于油气优势运移通道 |
6.5 具有一定规模的有利储集砂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工作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2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优势与研究现状 |
0.2.3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4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0.4 完成工作量 |
0.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背景 |
1.1.1 构造位置及区划 |
1.1.2 构造运动及演化特征 |
1.2 地层发育特征 |
1.3 古气候条件与沉积演化特征 |
1.3.1 古气候条件 |
1.3.2 沉积演化特征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
2.1.1 地层基准面原理 |
2.1.2 沉积物的体积分配原理 |
2.1.3 “相”分异作用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
2.2.1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2.2.2 基准面旋回对比 |
第三章 沉积环境及相类型分析 |
3.1 沉积背景 |
3.2 物源体系分析 |
3.3 岩石相分析 |
3.3.1 岩石相类型 |
3.3.2 岩石相组合 |
3.4 测井相分析 |
3.4.1 测井相曲线优选 |
3.4.2 测井相要素 |
3.4.3 测井相模式 |
3.5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
3.5.1 浅水湖泊三角洲相 |
3.5.2 浅水湖泊相 |
第四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4.1 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及旋回级次 |
4.2 界面的选取与识别 |
4.2.1 界面的选取 |
4.2.2 界面的识别标志 |
4.2.3 主要界面识别 |
4.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4.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样式与特征分析 |
4.4.1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4.4.2 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4.4.3 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4.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五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与储层砂体综合研究 |
5.1 典型单井相分析 |
5.2 联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
5.3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 |
5.3.1 MSC1 旋回沉积相分布 |
5.3.2 MSC2 旋回沉积相分布 |
5.3.3 MSC3 旋回沉积相分布 |
5.3.4 MSC4 旋回沉积相分布 |
5.3.5 MSC5 旋回沉积相分布 |
5.3.6 MSC6 旋回沉积相分布 |
5.4 沉积模式 |
5.5 储层砂体分布规律 |
5.5.1 储层砂体垂向分布规律 |
5.5.2 储层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
第六章 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
6.1 油气藏类型 |
6.2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
6.2.1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条件 |
6.2.2 储层特征 |
6.2.3 盖层特征 |
6.2.4 油气运聚条件分析 |
6.3 油气成藏过程主控因素分析 |
6.3.1 烃源岩有效排油范围控制扶余油层油气来源以及源内、源外区油气运移方式与聚集条件的差异 |
6.3.2 青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 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向下“倒灌” 运移的范围、距离及层位 |
6.3.3 古构造背景、T2 断层走向与储层砂体展布方向配置关系控制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 |
6.3.4 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格局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垂向及平面规律 |
6.4 油气成藏模式 |
6.4.1 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 |
6.4.2 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 |
6.4.3 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 |
6.4.4 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 |
第七章 有利区预测 |
7.1 油气成藏区带类型划分 |
7.2 有利目标区及有利圈闭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透镜状砂岩体油藏成藏运移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D]. 张自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D]. 张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3]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D]. 全洪慧. 西北大学, 2019(01)
- [4]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D]. 侯腱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5]网毯式成藏体系断裂输导油气作用及规律研究 ——以塔北东河塘地区为例[D]. 雷志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HH(红河)油田长8油藏致密砂岩储层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倪莉淼.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7]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D]. 孙同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8]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D]. 尉亚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5)
- [9]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D]. 王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12)
- [10]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张雷.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