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谈利用Authorware实现随机抽题(论文文献综述)
蔡怡敏,戴婧,付筱婷,邬菊艳[1](2021)在《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学界提出外语类学生患有"思辨缺席症"以来,对于思辨能力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已有研究几乎均是从学校、教师、教材等施教者视角进行探究,而对于思辨主体学生视角的研究少之又少。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活动记录等方式探究理工科学校外语学院学生的思辨能力现状,发现学生作为思辨主体对于思辨能力的内涵、思辨能力发展的策略等认识模糊,并未能主动展开对思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基于以上发现,该文进一步从思辨者视角提出学生自我培养思辨能力的手段和路径。
李向勤[2](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董文娟[3](2019)在《基于适应性学习英语听力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教育能提供课外辅助教学,且学习者能进行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及移动学习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新兴的学习方式,在当代的学习生活中已得到普遍应用。然而自主的网络学习环境不一定能使学习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无法做到最优化的个性化学习,这主要因为现在开发的移动学习系统只注重系统计算推送,缺乏人工反馈和参与;学习的前期以及学习过程没有对学习者做一个动态的认知水平分析记录;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没有深入分析和动态修正。适应性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的最优化学习策略,也是一种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将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内容与适应性学习理念相结合,利用移动手机端作为学习载体,弥补课堂上时间、学习资源有限的不足,在系统中还提供学习交流反馈的功能,旨在为每位学习者提供符合自己当前水平的听力学习环境。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以适应性学习为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混合学习以及二语习得理论等理论出发,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应性学习理念为主的设计思想构建系统功能结构模型。在设计开发阶段,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为学习内容基础,其他英语听力学习材料为补充资源,依据前期构建的功能模型,开发适应性学习听力系统,以大学生作为使用用户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系统功能完善。本研究在以适应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为主要学习思想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测试及学习痕迹等动态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并用算法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学习路径推荐,设计并开发适应性学习英语听力学习系统,旨在辅助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提供学习者一个个性化学习的理想环境。
商志超[4](2019)在《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问题研究 ——以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考试是水平检测、能力考核、人才选拔的有效手段。考试已经不仅关涉每个人的入学、就业、晋升、晋职等切身利益,也是国家与社会甄别、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试题则是考试功能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试题命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事情,需要命题人员创造性智力活动的付出。试题往往具有很高程度的独创性,符合作品构成要件,应受着作权保护。但是,考试试题着作权问题经常被漠视,这也导致相关着作权争议的产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颇有社会影响的案件,如ETS诉新东方学校侵犯着作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GMAC诉新东方学校侵犯着作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胡浩波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着作权纠纷案、何平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着作权纠纷案、胡浩波因相关图书使用了包含其作品的高考试题而分别起诉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六家出版社侵犯着作权纠纷案、国家医考中心诉陕西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等侵犯着作权纠纷案等。公共考试试题特别是国家统一考试试题的着作权问题已经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公共考试试题所涉及的着作权问题主要包括公共考试试题本身是否应受着作权保护、公共考试试题的命制使用他人作品的着作权问题、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着作权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中,公共考试试题是否应受着作权保护问题争议最大。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对上述问题没有专门规定,学界缺少系统性研究成果。为了研究的针对性与可行性,本文主要以公共性最强的国家统一考试试题着作权问题为中心,对上述诸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公共考试试题的可版权性。任何对象受到着作权保护的前提是它必须属于着作权的保护对象,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试题通常通过一定的文字、图形等形式传达一定的信息,该信息体现了试题命制者一定的测试意图与测试重点。因此,试题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表达。试题命制者在设计与编制试题过程中通过对测试内容、出题角度、试题类型、分值分布等进行判断与选择时往往反映了试题命制者一定的个性特征,蕴含了试题命制者的独创性贡献。不仅具有独创性的一道道试题可以构成作品,而且,具有独创性的整套试题又可以构成汇编作品。公共考试试题比一般试题更为规范与科学,独创性的体现会更为突出。因此,公共考试试题具有可版权性。我国现行着作权法规定的不受着作权保护的对象不包括公共考试试题,基于我国着作权法现行规定,公共考试试题属于着作权的保护对象。我国司法实践亦认可公共考试试题的着作权保护。因此,公共考试试题的着作权保护具有适法性。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正当性。着作权法的价值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保护着作权以激励作者的智力创作,另一方面保障社会公众对作品的合理接触与使用以增进公益。着作权法价值目标主要是通过鼓励作品创作与传播的途径来实现的。着作权法鼓励作品创作与传播,又依赖于着作权法赋予作者以着作权保护。因此,保护着作权是着作权法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公共考试试题具有作品所有的属性与特征,与其他作品相比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按照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法律精神,应与其他作品一样受着作权保护。因此,赋予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是着作权法价值目标实现的要求。利益平衡是着作权法的核心精神与内在使命。保护着作权是着作权法利益平衡的基础与前提。公共考试试题的着作权保护当然会与公共考试试题的后续利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此时,不能因为公共考试试题后续使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就排除公共考试试题的着作权保护,而应当在承认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谨慎的利益平衡。公共利益是着作权法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时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并不是对立的。公共利益源于个体利益,它是蕴含在个体利益之中的具有一般性、稳定性与重复性的利益。个体利益的实现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利益为了保证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而存在。公共利益原则并非要牺牲个体利益,而是在特定情况下个体利益须让步于公共利益,这种让步还只能按照对个体利益造成损害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共考试试题的公共利益属性主要体现在公共考试本身的公共利益属性上。公共考试以后,试题基本上不涉及太大的公共利益。因此,赋予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不违反公共利益原则。当然,公共利益原则会成为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的行使的一项限制。赋予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符合我国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公共考试试题所涉着作权诸问题的便捷高效解决,有利于遏制公共考试试题的过度开发,有利于促进公共考试与社会考试的公平竞争与良性发展,从而促进我国考试制度的发展与逐渐完善,有利于激励公共考试命题机构不断提高命题质量。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公共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的着作权问题。虽然保护着作权是着作权法的直接目的,但是公共利益也是着作权法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公共利益明显更为重要时,有条件地限制着作权以取得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平衡是正当的和必要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是着作权法中平衡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重要制度。为考试目的特别是为公共考试目的在命制试题时使用他人作品,具备合理使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符合三步检验法的基本要求,应当属于合理使用情形。我国现行着作权法未专门规定举办考试合理使用情形,司法实践中将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纳入执行公务合理使用情形予以调整,将学校内部考试使用他人作品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情形予以调整。囿于我国着作权法的现行规定,这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是,上述做法终非长久之计,也显得比较牵强,而且,现行法不能囊括所有的本应纳入合理使用的考试类型。本文在对考试、公共考试、合理使用制度,以及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和域外相关立法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规定。为举办公共考试在命制试题过程中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遵循如下条件:须为非营利目的考试而使用,并且不得延及考试之后的后续使用;使用的作品须是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本身为试题者除外),并且作者未声明保留;应尊重署名权,不宜署名的可以不予署名,但是,考试以后公开考试试题时应当署名,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应当尊重保护作品完整权,在不损害作者声誉的前提下可以对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着作权问题。公共考试试题分别根据其作品类型确定着作权的归属。通常情况下,就整套公共考试试题而言,它属于法人作品,属于汇编作品。公共考试试题命题机构作为整套试题的汇编作品作者享有汇编作品的着作权,也对整套试题中其所创作的可以单独使用的一道道试题享有单独的着作权。公共考试试题中所包含的他人作品,着作权属于原作品着作权人。第三人使用公共考试试题需要尊重试题命题机构的着作权和公共考试试题中所包含的他人作品的着作权。公共考试命题机构对于试题的后续使用需要尊重试题中所包含的他人作品的着作权。由于公共考试本身的公共性、权威性、不可替代性等性质,公共考试试题在考试以后仍然会有一定的公共利益属性,人们具有接触与使用的合理需求。这种需求在我国社会现实中与试题着作权保护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虽然我国着作权法规定了一些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情形,但是,仍然不足以应对上述困境。为此,本文建议增设命题机构和第三人对公共考试试题后续使用的两项法定许可,并建立由命题机构统一收取着作权使用费并向着作权人转付的制度设计。第五章,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中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我国着作权法现行规定,提出了完善着作权法的若干建议,并拟定了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修改执行公务合理使用规定、创设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的归属、行使与限制的相应规定的立法建议条文。
刘丹丹[5](2018)在《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初,时年79岁的木心以“新作家”的身份空降中国大陆文坛,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一定冲击。阅读界形成小众而狂热的读者群,批评界出现争执不下的局面,学术界对木心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尽管目前不乏研究木心的文章,但从木心作品的传播和接受角度入手的研究尚未出现,这给本文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共分四部分研究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现象:绪论部分,对木心作品的研究情况进行分类概述,在结合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论文选题的缘由以及目的与意义。第一章梳理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历程,调查不同读者群体的接受现状,分析比较不同群体的接受差异。第二章探究木心作品传播与接受现状得以产生的原因,主要从木心作品的独特性、传播中介的参与和读者的审美接受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木心作品中呈现的特性: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内化与贯通、对主流的悖逆与反叛、爱与诚的文化人格投射,经由传播中介的运作,如何与读者产生接受效用。第三章分析木心作品传播流衍的当代启示,即:从文学创作角度而言,写作者应实现对自我身份和读者价值的认同,以作家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创作底线;从文学发展角度而言,文学的发展应考虑市场的因素,努力寻求文学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平衡点;从文学批评角度而言,文学批评应重视文本细读,并尝试对当下出现的具体文学现象给予及时而有效的反馈。
刘齐晋[6](2018)在《摭谈语文课听说训练方略》文中指出从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来讲,听和说是交际个体对于语言信息进行输入与输出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二者既密不可分又相互促进。我们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先学会听,然后才是会说。
周莉[7](2017)在《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2004年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宗旨,也是一线教师将生活融入思想政治课,将思想政治理论拉进实际生活的实践准则。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之上。其中理性精神是思想政治课学科素养的核心,它是的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主观(主体性)要求,是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是公民群体层面理智的成长。在理性精神的视域下去重新审视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不仅是笔者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是对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探索。笔者通过网络问卷、个别访谈和纸质问卷等方式分别对一线教师以及高二、高三学生进行了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文献的搜集、整理、归纳和总结,笔者进行了关于“理性精神”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文献综述研究。首先,重新认识了理性精神和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整孩子课生活化教学的特征。在理论依据上结合康德的理性精神这一科学精神去反思生活,生活化教学实践理论指导去培育理性精神,时刻运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理论作为生活化教学的理性原则。其次,发现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设计过于理想化,教学资源选择趋向应试化,教学过程设计流于形式化,课堂师生交流呈现单向性等问题。分析归纳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不够,教学软硬件设施不配合,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化。最后,提出了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生活化教学的相应对策:理性关注学生生活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对策;注重时效的效益优先教学资源的整合对策;学以致用的教学过程的优化对策;以追问为特征的教学文化的建构对策。且结合实际教学课例进行分析和反思。
陈玉华[8](2017)在《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时代转型、社会转型、教育转型等时空发生剧烈波动之时,人必然会遭遇不适,在不适中或渐渐安顿、觅得新知新途,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各行其是、日渐断裂、遭遇崩塌。愈是如此,教育便极易被附加更多功能,期许藉由教育培养的人来改变时代和社会处境。每每变化之际,教师总难免肩负重任,承载着外在诸多主体和内容赋予的使命。那么,教师是否承受其重,面对实践各方面的冲击,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实然便愈加值得关注。因为,只有尊重教师实然并从此基点展开的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才会有所可能。本研究从嵌入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个范畴即:教师认知的实践、教师交往的实践和教师自我内在的实践分别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采用观察、调查、访谈等综合田野研究方法,以S中的高中教师为合作研究对象,分析多以质的研究为主,书写以叙事研究为主展开考察和探讨。集中探寻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教师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是什么样的?为何有着这样的呈现?其行为的逻辑法则为何?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出了何种问题?对于专业生活来说,领域间有何关联?有何影响?面对实践样态,教师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何可为空间?围绕着教师的"做"、"说"、"思"等内容通过挖掘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维度中"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后,研究发现:首先,教师认知世界中呈现较为显着的"镜喻"与"树喻"现代认知隐喻,模仿模式是其学与教的主要方式,教师知识观下存在着差序排列,几乎高考分量的比例决定着知识和任课教师价值的序列差异。以时间为序,教师储备的知识与教师实践需求的知识乃至未来需要的之间存在间隙。以内容为线,教师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之间存在差异。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师实践知识之间存在着缺席、断裂和脱嵌现象。教师知识内部系统存在分层。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保持不断的学习,然而其实践知识紧紧围绕着实践的紧迫性日益积累而成。教师认知实践总体体现工具理性,其认知多与情境抽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鲜有交互作用。其次,教师交往实践中,网络结构较为封闭、人际区隔较为显着。教师交往主要限定在其行政位置以及学科位置之中,分为行政和教学的线路,前者较为纵向,后者较为横向。无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都是出于"事务性"的需求,显示出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特征,通过时间、空间的相对固定化,教师交往凸显封闭。在交往过程中的 "业"以达成和效度为基准,鲜有深入的专业研讨和彼此增益的分享合作。由交往文化可以透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来在其政治性、社会性和专业性之间摇摆,未能凸显个人力量与组织合力。教师校内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闭合网络的特征,人际互动多停留于"权宜之计"。再次,在教师自我内在实践中,教师个体都在承受命运的罗盘赋予的内涵。教师视"教师是个良心活儿",其中诠释着其个人良心的践行与付出来维系教学实践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彰显了教师专业的程度在实践中尚不够强。教师在冲突和委屈面前,拷问着"何以为师"、"何以做人"的存在论根源,他们并不赋予自我以"公开运用理性的学者"自由,依然视自己为"作为教学人员的教师",多是行动服从,思想自由的限度凸显。教师在单调的关系和环境中,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变得日渐"自我固化",形式化与情境抽离促使教师自我的"空心",另一面则是"忘我"。又次,教师认知的实践、交往的实践、自我内在的实践是分别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视角展开,实践研究发现,三者相互脱离,甚少有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理想预设状态出现。最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部分情境下,渗透出了教师个体借助于自主性、能动性反嵌的力量,试图通过个体的努力来制约各因素的脱嵌;然而,总体情况,此反嵌力量较为微弱,脱嵌走向连通之路,并由此演绎师与通、业与道的实践内核,尚需更多的努力。在除魅与返魅中,教师研究从政治、经济、专业的强势话语入席,反而促使"教师"失去原有的"本真"。实践中的教师遭遇专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困境与隐忧,教师发展被分割为碎片化的拼图,教师挣扎于脱嵌的困顿之中;而这于教师,于职业,于教育,于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认知性、社会性、存在性和伦理性的探讨,发现了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脱嵌现象。基于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走向"连通",在反嵌的力量推动中维系"脱嵌"带来的教育风险。社会网络的基本问题即连通性问题,本研究呼唤教师研究在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时代回到连通性和对教师发展基本原理的探讨上来。教师个体需从连通来实现自我内部的完整,实践生活的通达,也以此度己度人,实现教育的本义和人之超越本性之可能,架起一座教师个体与社会公共问题连通的桥梁。
刘宝军[9](2016)在《试述计算机课程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适应学科的发展,优化知识结构,加强整体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的特点,对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尝试进行论述,同时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从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建设方向。
陈硕[10](2016)在《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形象声誉和发展稳定。近年来,全球石化行业重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成为我国火灾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不断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一红线意识,不断提升事故应急救援水平。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既是企业应急救援的第一出动力量,也是我国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是社会火灾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设发展好这一救援队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大量事故案例分析为基础,提炼出油气井喷、炼化装置、大型储罐以及管道火灾等典型事故的救援难点,对应得出专职消防队在安全防护、救援时间、装备建设和战术运用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首次构建了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S集团现有约“百队、千车、万人”规模的专职消防力量,是我国企业专职消防队和危化品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本文从其下属队伍中随机抽取3个样本,按照应急能力评估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对队伍基本保障、组织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建设、装备建设和管理、预案与演练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和后续分析,深入查找缺陷和不足。结合队伍现状分析,本文尝试提出了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构想,即着眼救援队伍要素,提升队伍实战和应急处置能力;着眼救援装备要素,提升装备管理和配套建设能力;着眼救援方案要素,提升预案制订和演练实施能力。其中专职消防队“三化”培训方式、“3+3”演练套餐等内容,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首次提出,可供相关队伍建设参考。
二、再谈利用Authorware实现随机抽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谈利用Authorware实现随机抽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分析 |
1.1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
1.2 教师访谈情况 |
1.3 学院组织活动情况 |
2 思辨能力提高的可行策略 |
2.1 转变认知观念 |
2.2 树立思辨意识 |
2.3 掌握主导地位 |
3 结束语 |
(2)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基于适应性学习英语听力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适应性学习理论 |
2.2 二语习得理论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3章 学习系统设计前期分析 |
3.1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分析 |
3.1.1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大纲分析 |
3.1.2 学习资源选取 |
3.1.3 教学方法分析 |
3.1.4 听力学习因素分析 |
3.2 学习者需求分析 |
3.2.1 学习者英语听力学习现状 |
3.2.2 学习者对移动英语学习听力需求 |
3.3 系统功能分析 |
3.4 可行性分析 |
3.4.1 基于适应性学习理论设计学习系统的可行性 |
3.4.2 混合学习环境下辅助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
3.4.3 移动英语听力学习的优势 |
3.4.4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适应性学习的英语听力学习系统的设计 |
4.1 学习系统设计原则 |
4.2 学习系统功能结构模型 |
4.3 学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学生模型 |
4.3.2 知识模型 |
4.3.3 测试模型 |
4.3.4 适应模型 |
4.4 系统功能设计框架 |
第5章 基于适应性学习的英语听力学习系统的实现 |
5.1 学习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资源选取 |
5.2 学习系统的实现 |
5.2.1 学生端的实现 |
5.2.2 教师端的实现 |
5.3 学习系统的实际应用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问题研究 ——以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范围 |
三、文献综述 |
(一)公共考试试题是否应受着作权保护 |
(二)公共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着作权问题 |
(三)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的归属与行使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可版权性 |
一、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 |
二、属于着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类型——汇编作品 |
三、具有独创性 |
(一)独创性的内涵 |
(二)汇编作品的独创性 |
(三)试题独创性的表现 |
(四)试题独创性的判断 |
四、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
五、法律未将公共考试试题排除保护范围 |
六、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实践 |
(一)我国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实践 |
(二)域外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
一、着作权法的价值目标与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 |
(一)着作权法的价值目标 |
(二)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是实现着作权法价值目标的要求 |
二、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 |
三、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 |
四、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意义 |
(一)符合我国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 |
(二)有利于公共考试试题所涉着作权诸问题的便捷高效解决 |
(三)有利于遏制公共考试试题的过度开发 |
(四)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保护的其他意义 |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考试试题中对他人作品的使用 |
一、着作权的限制 |
(一)着作权的限制与着作权效力划定的关系 |
(二)着作权的限制及其反限制 |
(三)着作财产权的限制 |
(四)着作人身权的限制 |
二、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
(一)符合“三步检验法”的基本要求 |
(二)具备适用合理使用限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
(三)不宜适用法定许可使用制度 |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相关立法例 |
三、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规定 |
(一)我国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实践困境 |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域外相关立法例考察及评析 |
(三)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不应属于执行公务 |
(四)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条件 |
(一)须为他人已经公开发表之作品,且作者未声明保留 |
(二)须尊重作者署名权 |
(三)须尊重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
(四)仅限于考试之用 |
(五)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其他条件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后续利用 |
一、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的归属 |
(一)依法人作品确定的着作权归属 |
(二)依汇编作品确定的着作权归属 |
(三)依演绎作品确定的着作权归属 |
(四)依职务作品确定的着作权归属 |
(五)依委托作品确定的着作权归属 |
二、公共考试试题中可以自由使用的对象 |
三、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行使的限制 |
四、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及其破解 |
(一)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 |
(二)相应解决方案 |
小结 |
第五章 就试题着作权问题完善我国着作权法的建议 |
一、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立法建议 |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法律规定的修改建议 |
三、创设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的行使与限制的相关规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 |
二、论题研究现状 |
三、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论题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
第一章 木心作品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木心作品的传播历程 |
一、台湾地区的“文学狂飙” |
二、以上海为基地的大陆文坛崭露头角 |
三、书市的“出版热”和阅读界的两次“木心热” |
第二节 木心作品的接受现状 |
一、普通读者的接受调查 |
二、学者的接受现状 |
三、不同群体间接受的差异 |
第二章 “木心现象”原因探析 |
第一节 木心作品的独特性 |
一、纵横连接的交汇点 |
1.纵向:对古汉语和古典文化传统的承继 |
2.横向:对西方经典文学的容受 |
3.对中西文学经验的内化及贯通 |
二、悖逆主流的反叛者 |
1.对媚俗艺术的拒斥 |
2.对信仰与真理的突围 |
三、爱与诚的文化人格投射 |
1.精英文学的创作观和读者意识 |
2.爱与恨的极致和快与慢的体悟 |
3.以不死殉道的精神 |
第二节 多向度的媒介传播 |
一、以陈丹青为代表的意见领袖积极传播 |
二、广西师大的出版助力与乌镇旅业的文化品牌打造 |
第三节 读者对木心作品的审美接受 |
一、接受者对意见领袖的态度 |
二、期待视野下的认同与受挫 |
三、对存在价值的怀疑与重估 |
第三章 木心作品传播流衍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坚守自我的写作态度 |
第二节 文学发展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平衡 |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当下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说明 |
附录一 :木心年谱 |
附录二 :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问卷调查资料 |
附录三 :豆瓣视频和书籍评分表 |
附录四 :百度贴吧关于现当代着名作家的数据 |
致谢 |
(一)师小诗 |
(二)夜的自白 |
后记 |
东大学记 |
(7)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特色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特色 |
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理性精神和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理性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
二、生活化教学概述 |
三、理性精神和生活化教学的关系 |
第二节 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
一、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
二、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
第三节 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康德的理性精神界定——反思生活的科学精神 |
二、生活化教育教学理论——培育理性精神的实践教学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理论——生活化教学的理性原则 |
第四节 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促进生活化教学效果实现 |
二、有利于促进生活化教学实施和改进 |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对教师问卷和个别访谈的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和数据分析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
一、教学目标设计过于理想化——脱离生活现实 |
二、教学资源选择趋向应试化——缺乏追问和思辨 |
三、教学过程设计流于形式化——忽视学生实践 |
四、课堂师生交流呈现单向性——缺少互动交流 |
第四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 |
二、教师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不够 |
三、教学软硬件设施不配合 |
四、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化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理性对策 |
第一节 理性关注学生生活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对策 |
一、关注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
二、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 |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
第二节 注重时效的效益优先教学资源的整合对策 |
一、注重时效的时事整合 |
二、注重效益的多元整合 |
三、注重思辨的深度学习整合 |
四、注重实践的学生活动整合 |
第三节 学以致用的教学过程的优化对策 |
一、激发学生兴趣的真实生活优化 |
二、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实践优化 |
三、学生反思回顾的感悟生活优化 |
四、学生解决问题的践行生活优化 |
第四节 以追问为特征的课堂交往的建构对策 |
一、基于师生共同语言的追问建构 |
二、基于师生共同目标的追问建构 |
三、基于师生和谐关系的追问建构 |
第四章 教学课例设计及总结反思 |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生活化教学设计课例 |
二、教学小结和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经历与困惑:系列对举观念下走向关怀教师实践 |
(二) 选题从徘徊到聚焦"教师专业生活实践" |
(三) 研究的背景:转型下的教师发展困顿 |
二、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已有研究 |
(一) "教师专业实践"的相关研究 |
(二) "教师生活"的相关研究 |
(三) "教师角色"的相关研究 |
(四) 文献小结 |
三、研究问题与过程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过程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解释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一、嵌入理论 |
(一) 波兰尼的嵌入思想 |
(二)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思想 |
(三) 嵌入思想的再发展 |
二、互动理论 |
(一) 符号互动论 |
(二) 自我呈现理论 |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
(一) 解释教师专业实践的框架 |
(二) 题论——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内核 |
(三) 教师专业生活的具体实践指向 |
(四) 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S中学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
二、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 校园周边 |
(二) S中学概况 |
(三) 学校管理与文化 |
三、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
(一) 教师学科与性别分布 |
(二) 教师年龄与学历结构 |
(三) 教师来源分析 |
四、综论 |
第三章 工具理性与情境抽离:授业中的教师认知实践 |
一、镜与树:教师关于教育要素认知观 |
(一) 熬出"最公平"的考试 |
(二) 迷途中的"安顿":行先于思 |
(三) 树状课程序列 |
(四) 摆渡人——对教师职业的认知 |
二、传承与嫁接:授业是何、何为与为何 |
(一) 学与教:"高考"任务的逐级分摊 |
(二) 讲与练:依纲据本 |
(三) 教师理解与运作的课程 |
(四) 为师文化的传接 |
三、缺席与断裂:教师知识的备与现 |
(一) 往日知识储备与实践所需的断链 |
(二) 今日实践知识的裂变与固化 |
(三) 未来时代呼唤与知识现状的脱节 |
四、综论 |
第四章 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学校组织中的教师交往实践 |
一、趋向封闭的教师社会关系网络 |
二、熟人社会:师-师交往的角色定位与网络资源 |
(一) 熟悉的他者:"S中人" |
(二) "清水衙门":校内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较为有限 |
三、教师校内社会网络中的"重要他人"与交往法则 |
(一) 同质相吸的交往法则 |
(二) 结构性平衡:多人互动效益最大化原则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校园交往 |
(四) 特殊个体 |
四、双重视角下的师-生校内社会网络 |
(一) 学生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
(二) 教师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
(三) 情感与功利: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策略 |
五、综论 |
第五章 "空心"与"忘我":教师职业中自我内在的实践 |
一、教师命运的罗盘 |
(一) 偏外在价值:对教育追求的背后 |
(二) 无奈与从众:为何选择当教师 |
(三) 波澜与失衡:命运拷问下艰辛的教师个体 |
二、教师良心:专业生活的无边界性与伦理性 |
(一) 教师个人时间稀缺:忙碌中的无我与忘我 |
(二) 教师良心:自然之声还是职业特性 |
三、教师冲突与应对:教师自我的否定与重建 |
(一) 冲突下的教师选择 |
(二) 冲突的应对姿态:委屈与抗争 |
四、教师专业个人主义的走向 |
(一) 经验化的教学反思 |
(二) 教育形式化下的教师自我迷失 |
(三) 以自由为名:一个人的舞台 |
(四) 生存法则与固态化:教师专业自觉不得其所 |
(五) "能"与"应"的隙缝中:教师自我研究的空泛与无根 |
五、综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教师发展的可能 |
一、主要研究发现 |
(一) 学校内外:身份区分与边界僵化 |
(二) 教师认知呈现分层与固化 |
(三) 教师交往体现封闭与区隔 |
(四) 教师自我表现"无我"、"忘我"与"自我" |
(五) 教师认知、交往、自我内在实践的相互脱嵌 |
二、理论与实践对话:脱嵌状态下教师专业发展何以可能 |
(一) 脱嵌是否成为一种必然 |
(二) 教师发展的可能 |
(三) 教师研究:走向理解与关怀 |
三、结语 |
(一) 对于研究过程的反思 |
(二) 对于教师专业实践生活的反思 |
(三) 研究中的不足 |
(四) 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附录一: 关于教师职业生活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关于教师专业实践的补充访谈提纲 |
附件三: 关于高中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关于高中学习生活的调查(随班学生问卷) |
附录五: 课堂观察主要维度表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试述计算机课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1.1 教学方法的改进 |
1.2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 |
1.3 改革成绩评定方式 |
2 计算机课程的构建与建设 |
2.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思路 |
2.2 课程中的师范性建设 |
2.3 教材建设 |
3 结论 |
(10)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范围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综述 |
1.2.2 专职消防队建设研究综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体系构建 |
2.1 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流程 |
2.1.1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2.1.2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流程 |
2.2 评估体系指标选择依据 |
2.2.1 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参与救援分析 |
2.2.2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难点分析 |
2.2.3 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要点分析 |
2.3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
2.3.1 评估体系框架 |
2.3.2 指标内容说明 |
2.4 小结 |
第三章 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能力评估模型构建 |
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1.1 确定指标权重方法-层次分析法 |
3.1.2 计算指标权重 |
3.2 模糊评价方法应用 |
3.2.1 模糊评价方法应用 |
3.2.2 模糊评价方法应用步骤 |
3.2.3 计算方法介绍 |
3.3 应急能力评估模型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实例应用 |
4.1 S集团专职消防队现状分析 |
4.1.1 总体分析 |
4.1.2 实例对比 |
4.2 典型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
4.2.1 内部专家评判指标 |
4.2.2 模糊综合评价 |
4.3 评估结果分析 |
4.3.1 队伍基本保障分析 |
4.3.2 组织管理水平分析 |
4.3.3 人力资源建设分析 |
4.3.4 装备建设和管理分析 |
4.3.5 预案与演练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能力提升 |
5.1 着眼救援队伍要素,进一步提升专业实战能力 |
5.1.1 建设应急救援基地,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
5.1.2 建设职业化消防队伍,确保队伍稳定发展 |
5.1.3 持续科学施训,分级分类达标 |
5.2 着眼救援方案要素,提升预案制订和演练实施能力 |
5.2.1 制订完善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目标任务 |
5.2.2 定期组织演练,对应修订完善预案 |
5.3 着眼救援装备要素,提升装备管理与配套建设能力 |
5.3.1 完善应急装备配备 |
5.3.2 抓好装备日常管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再谈利用Authorware实现随机抽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J]. 蔡怡敏,戴婧,付筱婷,邬菊艳. 海外英语, 2021(14)
- [2]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基于适应性学习英语听力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研究[D]. 董文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公共考试试题着作权问题研究 ——以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为中心[D]. 商志超.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5]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刘丹丹. 东南大学, 2018(05)
- [6]摭谈语文课听说训练方略[J]. 刘齐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Z2)
- [7]理性精神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问题的研究[D]. 周莉.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8]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D]. 陈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试述计算机课程的构建[J]. 刘宝军. 赤子(上中旬), 2016(16)
- [10]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研究[D]. 陈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