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产业化振兴蚕茧业(论文文献综述)
王谢,李一然,曾其国,黎景锐,祝钰虹,杨巧,张建华[1](2021)在《四川省蚕桑产业规划与发展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桑产业是支撑四川省山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本研究旨在推进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四川省市州尺度上的蚕桑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基础、发展势能、政策扶持力度和环境容量4个发展要素,并针对"近年来四川省桑园面积逐年上升,但蚕茧产量以及占全国总产量比例逐渐下降"这一矛盾现象,采用K均值聚类法确定了四川省各市州蚕桑产业的5种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Ⅰ类区环境容量大,但发展基础薄弱、产区面积逐年减少、政策扶持力度弱,含成都市等12个非产区。Ⅱ类区发展基础好、政策扶持力度高,但环境容量小、产区面积逐年减少,含绵阳市1个主产区。Ⅲ类区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环境容量大、势能足,但政策扶持力度弱,含攀枝花市等5个一般产区。Ⅳ类区发展基础极好、势能足、政策扶植力度大,但环境容量小,含凉山州与宜宾2个优势产区。Ⅴ类区发展基础好、政策扶持力度高,但环境容量小、发展势能不足,含南充市1个主产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逐渐淘汰Ⅰ类区,针对Ⅱ类区与Ⅴ类区稳面积、强势能,对Ⅲ类区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种植,对Ⅳ类区加强全产业链的结构优化。
程晨[2](2020)在《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桑蚕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导致产业链延伸进程缓慢。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桑蚕资源为研究,根据查找的数据,结合青阳县实际情况,分析青阳县桑蚕资源在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通过青阳县桑蚕资源的现状、发展优势、调查发现的问题点,分析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冲破瓶颈制约,扭转不利局面,是青阳县当下思考的重要课题。发展蚕桑行业有利于对生态的保护和弘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目前,青阳县茧丝绸行业的发展由于缺乏对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导致桑蚕资源的利用水平不高,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使用、寻求政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力量等,进一步拓展、提升蚕桑行业的发展空间,做到产品的深加工、广加工,变废为宝,实现青阳县蚕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顺强,邹峰[3](2019)在《特色先进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观念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践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理念,积极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准化事业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在新一轮历史机遇面前,地处四川盆地南沿的宜宾市审时度势、劈波斩浪、创新奋进,标准化工作开启了共抓、共建、共推特色先进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将地方标准化的点滴作为融入祖国浩瀚大海。
董春生,何永坚[4](2019)在《2018年广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为核心,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区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态势。主要特点(一)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创近6年新高。经初步核算,2018年广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14.42亿元,比2017年增长5.6%,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为2013年以来最高增速,与2012年增长速度持平。分行业看,农业增加值1865.18亿元,增长6.4%,
严进进[5](2018)在《“东桑西移”与环江蚕业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是世界性的种桑养蚕大国。从1990年之后,我国东部蚕区桑蚕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符合世界性大蚕区向低纬度转移发展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商务部联合国家经贸委等多个部门共同颁布“东桑西移”桑蚕业结构发展调整战略。促进中西部经济大开发以及中西部农业转型、农业产业链的多元化。广西现阶段已经连续十多年蚕茧生产占中国第一,截止2017年年底,广西蚕区整个桑蚕产业链产值将近二百个亿,已经占了全国的一半左右,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四十。桂西北是广西重要的桑蚕生产区,面对桑蚕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向多元化发展,经济效益也会逐年稳步提升。环江作为广西桂西北蚕区重要桑蚕生产基地,紧邻广西最大蚕茧生产基地宜州,主打生产高品质茧丝,其地理优势明显。因此就研究“东桑西移”与环江养蚕系统构成、环江蚕业变迁等一系列步骤中环江蚕区养蚕技术突破,取得的实际性发展成效、存在的问题、环江桑蚕丝绸产业链。精准扶贫下环江蚕业所面临的问题。环江蚕业发展现阶段的养蚕技术,改进养蚕流程。为环江蚕区桑蚕业稳步、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可靠的建议。对“东桑西移”政策背景下的环江蚕业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市场调查、知识网络图谱以及走访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进行科学可靠的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类比综合等方法对环江蚕区的养蚕做了一个深入研究。此外运用知识网络图谱绘制了“东桑西移”的研究知识网络,来为文章的理论做科学辅证,使得所研究成果更科学,提出的建议更可靠,更具借鉴和学习意义。最后提出具有针对环江蚕区改革发展的七大建议:环江蚕业应走集约化路线、加大科研投入包括人才引进走科学化可持续种桑养蚕道路、通过一系列积极的鼓励政策来降低蚕农种桑养蚕成本,减少蚕农风险、茧丝绸业本土化和品牌战略问题、延伸桑蚕业产业链,使得环江蚕业多元化、蚕丝产品创新加入地方性元素、落实专项扶贫帮扶,发展壮大环江蚕业。希望对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有所帮助以及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林[6](2018)在《广西蚕种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蚕桑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与蚕种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要保障蚕桑业的生产加工效益、市场竞争力,需要注重蚕种业发展。蚕种场是蚕种生产与加工的微观主体,蚕种的有效供应、高品质保障与蚕种场生产能力的强弱、经营管理体制的完善与营销推广模式的创新程度联系紧密。学者们对我国蚕种场的发展及生产经营状况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提出我国蚕种业的发展主要面临着生产过剩、区域生产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科研与实践不平衡、民营化经营程度低等困境。本世纪以来,广西蚕桑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因此,研究广西蚕种场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对广西蚕种业与蚕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研究在综述相关文献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以此为依据对广西蚕种场和蚕种生产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生产水平、生产成本与收益和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广西蚕茧业与蚕种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蚕种场生存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广西区内蚕种生产量大,但是年度间波动大,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种量逐年增加,在全国的占比大幅上升;蚕种生产收益低,有些年份甚至亏本;生产经营体制逐步走上市场经济道路。2、对广西全区23家蚕种场进行了实地调查,从蚕种场的地域分布,各地蚕种场的体制、技术人员数量及蚕种场拥有的资本、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广西蚕种场发展存在蚕种场生产能力不强、营销模式与生产需要不匹配、蚕种场市场监管力量不足与蚕种价格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3、针对广西蚕种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完善蚕种市场销售体系,引进外部资金与技术力量;加强对蚕种质量的监管,严管蚕种非法销售;加强家蚕品种及种业生产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蚕种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蚕业保险体系;开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蚕种综合利用程度。
何国玲,汤庆坤,黄旭华,白雪,邓红新,覃月凤[7](2014)在《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SWOT分析》文中指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借鉴。
胡兴明[8](2013)在《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代表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蚕桑产业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特征。蚕桑产业转移不仅仅为丝绸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原料,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蚕桑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面对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加快,蚕桑产业转移可能只是东部农业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因此该研究对完善农业产业转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1.国际蚕桑产业转移与发展经验研究。在介绍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国际蚕桑产业转移背景与过程的基础上,对承接蚕桑产业转移较成功的印度、巴西进行了分析。日本蚕桑产业向外转移反映了经济发展与蚕桑发展相背,巴西的成功得益于其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一体化经营模式,印度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对蚕桑产业的扶持政策,而日本蚕桑产业的早期发展也与产业政策支持紧密相联。2.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分析工业产业转移和国际蚕桑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蚕桑产业特点,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用于分析蚕桑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通过东西部地区土地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自然禀赋使得西部蚕区拥有比东部蚕区更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西部蚕区获得了比较优势承接了蚕桑产业转移,因而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政府从政策和项目资金等方面为蚕桑产业转移起到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东部蚕区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也是蚕桑产业转移的原因,工业化对环境的改变客观上加剧了蚕桑产业的转移。3.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分析。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的影响不仅仅是总量和区域产量的变化,蚕桑产业转移前后产量波动的研究结果说明,蚕桑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蚕茧产量波动的幅度。蚕茧产量变化对市场的变化更加迅速,产业转移更有利于产业的稳定发展。蚕桑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促使西部出现了以“广西模式”为代表的更加市场化的蚕茧收购模式,而且迫使东部蚕区的蚕茧生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形成了新的蚕桑经营模式。4.蚕桑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对我国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蚕桑产业转移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转移前提高,西部蚕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转移过程中不断提高。根据蚕桑产业集聚指标分析结果,蚕桑产业转移后出现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集聚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对象上的创新。产业转移的研究对象一般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类,对农业类的产业转移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蚕桑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在涉及蚕桑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蚕桑产业转移的结果,对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简单和零碎。本研究在构建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角度,对蚕桑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全国蚕桑产业转移前后和转移过程中各蚕区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蚕桑产业转移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王玄瑜[9](2011)在《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茧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蚕茧产业生产规模和蚕茧产量不断增加,主导着世界蚕丝产业的发展。蚕茧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千万农民的增收致富,也为工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是,蚕茧产业传统生产经营方式越来越表现出市场的不适应,蚕茧产业生产和经营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造成蚕茧产业市场绩效低下,严重制约着蚕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单靠技术手段已经很难全面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蚕茧产业组织作为蚕茧产业运行的有效载体,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的蚕茧产业进行分析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以产业组织理论和经济学及管理学为基础,运用SCP分析框架,对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探究合理生产规模、区域布局、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和行业管理建议,为我国蚕茧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全文共分蚕茧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产业的基本特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政策六大部分,各部分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具体包括:(1)中国蚕茧产业组织理论基础。本部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范式SCP框架进行介绍分析。这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理论基点。(2)中国蚕茧产业的基本特性与发展历程。本部分在界定蚕茧产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对象仅限于具有农产品属性的蚕茧产品,分析蚕茧产业特征与生产经营的风险性,梳理我国茧丝绸行业特别是蚕茧产业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我国茧丝绸产业发展状况。这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起点。(3)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本部分主要研究目前我国蚕茧产业的养蚕业、蚕茧收烘业、销售业的市场结构,分析蚕茧产业的区域布局、生产集中度、规模经济、市场流通等基本问题。(4)中国蚕茧产业市场行为的分析。本部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蚕茧产业养蚕户、蚕茧收烘企业的市场行为,研究揭示目前我国蚕茧产业市场主体的行为机理及其特性,剖析市场行为产生的原因。(5)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本部分研究我国目前蚕茧产业养蚕业、蚕茧收烘企业的市场绩效,建立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我国蚕茧产业利润较低、蚕农增收困难的原因,构建我国蚕茧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模式。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核心和重点。(6)中国蚕茧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管理。在对我国目前蚕茧产业组织政策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蚕茧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我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政策与建议;并根据我国蚕茧产业的行业管理状况,提出完善行业管理的措施建议。产业组织政策和行业管理是优化中国蚕茧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本文的主要结论可概括为:(1)中国蚕茧产业是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比较效益高,生产技术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目前我国鲜茧生产的小规模、大群体的组织特征,由此形成了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而鲜茧收购市场呈现局部区域垄断性特点,从而影响蚕茧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3)蚕茧产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趋向提高,但仍很低,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要求,导致产业资源利用率低下。(4)蚕茧产业市场绩效低下,人工成本、蚕茧价格、收烘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产业链长度是主要影响因素。(5)蚕茧产品具有同质性,很难形成产品差异。通过建立品牌、规范生产方式和原产地认证等途径逐步形成产品差异,可以取得更高的产业经济效益。(6)蚕茧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都很低,随着蚕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其进入和退出壁垒会不断提高,其中行政壁垒是阻碍其进入和退出的重要因素。(7)通过蚕茧产业组织间的横向联合、纵向联合、并购行为,整合营销渠道,建设一体化的营销渠道,平衡各参与者的利益分配,使各参与主体博弈的结果利于蚕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蚕茧产品的营销效率,增加蚕茧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培育大的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8)针对蚕茧产业行业自律性困难,蚕茧产业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现象,政府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培育和发展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是提高蚕茧产业乃至茧丝绸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肖立新[10](2011)在《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进一步推动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全面发展,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的目的,本文运用调查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法,以广义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从技术创新的产品、组织管理、科研、生产、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内容,分析了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今后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前广西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随着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阻碍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在产品方面,缺乏蚕桑种资源库,蚕种和茧丝质量较低,桑蚕品种功能和用途单一;组织管理方面,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企业与蚕农利益分配不合理,桑蚕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够;科研方面,桑蚕产业专业人才总体上依然缺乏,科研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生产方面,缫丝厂的蚕茧加工能力不强,桑蚕产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不少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推广;市场方面,产业链不完整,市场管理不规范,区内市场开拓不充分;创新环境方面,支持桑蚕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投融资渠道较单一。为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本文对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产品方面,倾向于以杂交方式培育高产优质,并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桑蚕品种;生产上,倾向于机械化、省力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生产;组织管理上倾向于贸工农一体化;科研上,注重产学研合作,并建立龙头企业的桑蚕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市场方面,着重内部市场的拓宽,完善产业链,注重品牌化,政府适当调控;环境上,除了政策支持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桑蚕产业。同时,指出可供广西借鉴的经验:培育和使用高产优质品种;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建立企业科研中心;促使桑蚕产业向省力化、区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拓宽内销和完善产业链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政府要充分创造有利于桑蚕产业发展的环境;以龙头缫丝企业为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分析现状、问题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今后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产品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建立蚕桑种资源库,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品种;组织管理方面,确立龙头缫丝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桑蚕产业组织管理体系,推广产业化经营模式;科研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生产方面,整合资源,提高缫丝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大力推行省力化养蚕和推广先进的桑蚕产业生产技术,并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市场方面,完善桑蚕产业市场体系和产业链并充分开拓广西区内桑蚕产业市场,加强人文建设,开辟旅游化的桑蚕产业市场;环境方面,进一步完善桑蚕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多渠道的桑蚕产业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广西桑蚕产业发展。
二、推进产业化振兴蚕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产业化振兴蚕茧业(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蚕桑产业规划与发展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各市州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能 |
2.2.2 各市州的政策扶持力度 |
2.2.3 桑蚕产业发展环境容量 |
2.2.4 聚类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全省蚕桑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
3.2 各市州的发展势能 |
3.3 各市州的政策扶持 |
3.4 各市州产业发展的环境容量 |
3.5 K均值聚类法进行分类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2009—2018年四川省蚕桑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
4.2.2 一般产区应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种植 |
4.2.3 主产区应稳面积、强势能 |
4.2.4 优势产区应加强全产业链结构优化 |
(2)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蚕桑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蚕桑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安徽省青阳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
2.1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
2.1.1 栽桑养蚕状况 |
2.1.2 科技推广状况 |
2.1.3 发展状况 |
2.2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优势 |
2.2.1 广阔的市场前景 |
2.2.2 巨大的开发潜力 |
2.2.3 优越的自然资源 |
2.2.4 显着的经济、生态效益 |
2.3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
3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
3.1 全国蚕桑行业在困难中缓行及青阳县资源利用所面临的挑战 |
3.2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的原因探究 |
3.2.1 比较效益低,产业意识不强 |
3.2.2 产业科技支撑不足 |
3.2.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龙头企业牵引能力弱 |
3.2.4 原料茧缺口大 |
3.2.5 机制不完善 |
3.2.6 生产成本倒挂经营风险大 |
3.2.7 从业人员年龄老化 |
3.3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机遇 |
3.3.1 “东桑西移”项目 |
3.3.2 “一带一路”战略 |
3.3.3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 |
4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对策 |
4.1 把握机遇,抢占先机 |
4.2 优化产业布局 |
4.2.1 构建茧丝绸产业发展带 |
4.2.2 由“满天星”向重点产区集中 |
4.2.3 由“副业”向专业的转变 |
4.2.4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
4.3 大力推广高效生态蚕业 |
4.4 加强基础建设并导入蚕桑通用技术 |
4.5 充分调动蚕农积极性 |
4.5.1 提高蚕农合作组织 |
4.5.2 调动农民本身意愿和主动性 |
4.6 培育壮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
4.7 鼓励企业进行高附加值新产品开发 |
4.8 培育品牌,积极开拓市场 |
4.9 加强保障 |
4.9.1 机构保障 |
4.9.2 科技保障 |
4.9.3 资金保障 |
4.9.4 信息保障 |
4.9.5 项目保障 |
5 典型案例实证分析 |
5.1 2016年青阳县春风蚕桑专业合作社增收实例 |
5.2 养蚕大户增收实例 |
5.3 龙头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实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特色先进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度形势、促发展,奋力跟进国家标准化战略潮流 |
1.1 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潮流势不可挡 |
1.2 地方标准化工作务必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
2 比先进、建机制,系统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
2.1 建立权威可行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 |
2.2 创新推出对标建设提升质量行动 |
2.3 持续优化绿色宜宾标准体系建设 |
3 强优势、显特色,合力体现标准力量 |
3.1 地方标准添活力 |
3.2 团体标准立新功 |
4 重长效、抓示范,将标准化建设项目引向深入 |
4.1 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 |
4.2 精益求精抓好项目建设 |
5 重实干、求实效,大力提升绿色宜宾标准化建设的影响力 |
5.1 服务人才教育建设 |
5.2 有求必应服务企业急需 |
5.3 不遗余力援助部门标准化建设 |
5.4 长期不懈抓好政策落实 |
6 结语 |
(4)2018年广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特点 |
农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
对策建议 |
(5)“东桑西移”与环江蚕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古代蚕业研究 |
1.2.3 国内现代蚕业研究 |
1.3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1 “东桑西移”政策解读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方法、理论与可行性分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理论框架 |
1.5.3 研究可行性分析 |
1.6 本文创新 |
2 “东桑西移”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
2.1 数据与处理 |
2.1.1 数据收集 |
2.1.2 数据处理 |
2.2 发文情况统计 |
2.2.1 文献数量统计 |
2.2.2 研究机构统计 |
2.2.3 高产作者统计 |
2.3 高频关键词分析 |
2.3.1 高频关键词统计 |
2.3.2 关键词分析 |
2.3.3 关键词凝聚子群分析 |
2.4 小结 |
3 “东桑西移”与广西蚕业发展 |
3.1 广西蚕业历史 |
3.1.1 唐、宋时期广西桑蚕 |
3.1.2 明、清桑蚕生产 |
3.1.3 民国时期桑蚕生产 |
3.2 广西经济状况 |
3.3 广西蚕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3.3.1 广西蚕业的形成 |
3.3.2 二十世纪后广西蚕业的发展 |
3.4 “东桑西移”下的广西蚕业 |
3.5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
4 环江“东桑西移”理论与实践 |
4.1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
4.2 “东桑西移”下的精准扶贫 |
4.2.1 建设规模与扶贫目标 |
4.2.2 建设内容 |
4.3 一带一路与“东桑西移” |
4.3.1 强化落实责任 |
4.3.2 加强沟通协调 |
4.3.3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
4.3.4 严格奖惩制度 |
4.3.5 科学考核评价 |
4.4 “东桑西移”的地方性知识 |
4.5 环江蚕业困境 |
4.5.1 产业扶贫尚未形成规模和气候 |
4.5.2 对扶贫开发、群众增收贡献率低 |
4.5.3 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 |
4.5.4 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
4.5.5 投入不足 |
4.5.6 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
4.6 环江养蚕个案分析 |
4.6.1 案例一 |
4.6.2 案例二 |
4.7 小结 |
5 环江养蚕技术发展与“东桑西移” |
5.1 环江桑蚕历史 |
5.1.1 种桑 |
5.1.2 养蚕 |
5.2 环江蚕业发展 |
5.3 环江蚕业现状 |
5.4 环江养蚕系统构成 |
5.4.1 蚕种 |
5.4.2 蚁蚕 |
5.4.3 小蚕 |
5.4.4 大蚕 |
5.4.5 上蔟(吐丝结茧) |
5.4.6 化蛹 |
5.4.7 出蛾 |
5.4.8 产卵 |
5.5 环江养蚕变迁 |
5.5.1 传统蚕病 |
5.5.2 小蚕共育 |
5.5.3 大蚕饲养 |
5.5.4 茧站 |
6 基本结论与发展对策建议 |
6.1 研究的主要成果 |
6.2 基本结论 |
6.3 发展对策 |
6.3.1 环江蚕业应走集约化路线 |
6.3.2 加大科研投入、人才引进走科学化可持续种桑养蚕道路 |
6.3.3 通过政策降低蚕农种桑养蚕成本,减少其风险 |
6.3.4 茧丝绸业本土化和品牌战略问题 |
6.3.5 延伸桑蚕业产业链,使得环江蚕业多元化 |
6.3.6 蚕丝产品创新加入地方性元素 |
6.3.7 落实专项扶贫帮扶,发展壮大环江蚕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科研项目 |
附录 |
(6)广西蚕种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蚕种生产的特点 |
1.3.2 蚕种的生产技术研究 |
1.3.3 蚕品种的繁育与改良 |
1.3.4 蚕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1.3.5 促进蚕种场发展的对策 |
1.4 研究目的及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1.1 绝对优势理论 |
2.1.2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合作博弈理论 |
2.4 风险规避理论 |
2.5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第3章 广西蚕种业发展的现状 |
3.1 广西蚕茧业发展概况 |
3.1.1 广西蚕茧生产水平情况 |
3.1.2 广西蚕茧生产成本情况 |
3.1.3 广西蚕茧生产效益情况 |
3.2 广西蚕种业发展概况 |
3.2.1 桑园发展水平情况 |
3.2.2 蚕种发种量情况 |
3.2.3 蚕种生产收益情况 |
3.3 蚕种市场供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3.4.1 广西蚕种市场供需不平衡 |
3.4.2 广西本土蚕种场生产形势与种桑养蚕形势倒挂 |
第4章 广西蚕种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广西蚕种场的生产发展现状 |
4.1.1 广西蚕种场的基本情况 |
4.1.2 广西蚕种场的生产能力情况 |
4.2 广西蚕种场生产经营模式 |
4.2.1 蚕种场生产模式 |
4.2.2 蚕种场营销模式 |
4.3 广西蚕种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广西区内蚕种场生产能力不强 |
4.3.2 蚕种场营销模式与生产需要不匹配 |
4.3.3 蚕种市场监管力量不足 |
4.3.4 蚕种价格保障机制不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完善蚕种市场生产销售体系,引进外部资金与技术力量 |
5.2.2 加强对蚕种质量的监管,严管非法蚕种销售 |
5.2.3 加强家蚕品种及种业生产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
5.2.4 加强蚕种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5.2.5 建立完善蚕业保险体系 |
5.2.6 开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蚕种综合利用程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1.1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分析 |
1.1.1 政府重视和政策支持 |
1.1.2 蚕桑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平台卓见成效 |
1.1.3 以丝绸文化为纽带,引领区域优势 |
1.2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劣势分析 |
1.2.1 综合利用规模化程度低,产业整体效益不高 |
1.2.2 产品档次低,知名品牌少 |
1.2.3 技术储备和人才缺乏 |
1.3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机遇分析 |
1.3.1 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迎来机遇 |
1.3.2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广西蚕桑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
1.4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挑战分析 |
1.4.1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需提高 |
1.4.2 消费市场需培养 |
1.4.3 生产标准化程度需提高 |
2 加快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对策 |
2.1 用足政策,培养人才,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
2.2 实施名牌战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发展特色蚕桑产品产业 |
2.3 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学带动产业发展 |
2.4 从培养产业文化着手,多形式开拓消费市场 |
(8)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蚕桑产业历史悠久 |
1.1.2 蚕桑产业“大而不强” |
1.1.3 蚕桑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 |
1.3.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4.5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转移理论 |
2.1.1 早期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1.2 当代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2.2.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研究 |
2.2.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研究 |
3 蚕桑生产特征与历史回顾 |
3.1 蚕桑生产及其特点 |
3.1.1 蚕桑生产 |
3.1.2 蚕桑生产的基础 |
3.1.3 蚕桑产业的特征 |
3.2 蚕桑产业发展历史 |
3.2.1 中国蚕桑产业的发展 |
3.2.2 国外蚕桑产业的发展 |
3.3 蚕桑产业转移 |
3.3.1 国际蚕桑产业变迁 |
3.3.2 国内蚕桑产业变迁 |
3.3.3 东桑西移 |
4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及其启示 |
4.1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
4.2 日本 |
4.2.1 蚕桑概况 |
4.2.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3 巴西 |
4.3.1 蚕桑概况 |
4.3.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4 印度 |
4.4.1 蚕桑概况 |
4.4.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5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启示 |
5 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 |
5.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 |
5.1.1 产业转移的分类 |
5.1.2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
5.2 自然禀赋因素 |
5.2.1 生产效率因素 |
5.2.2 成本因素的理论分析 |
5.2.3 成本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政府因素 |
5.3.1 政策指导 |
5.3.2 资金扶持 |
5.4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 |
5.4.1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分析 |
5.4.2 城镇化因素实证分析 |
6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与流通的影响分析 |
6.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
6.1.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
6.1.2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价格的影响 |
6.2 蚕桑产业转移对鲜茧流通的影响 |
6.2.1 鲜茧流通特征 |
6.2.2 鲜茧流通体制演变 |
6.2.3 蚕桑产业转移与鲜茧流通 |
7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
7.1 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与测算方法 |
7.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2.1 理论模型 |
7.2.2 结果与分析 |
7.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3.1 Malmquist指数方法 |
7.3.2 样本、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7.3.3 结果与分析 |
8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
8.1 产业集聚识别方法 |
8.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8.3 产业转移前后蚕桑产业集聚分析 |
8.3.1 区位商指数分析 |
8.3.2 产业集聚指数分析 |
9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1.1 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
9.1.2 产业政策与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蚕桑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
9.1.3 蚕桑产业转移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
9.1.4 蚕桑产业转移推动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快蚕桑技术进步,提高蚕桑产业转移质量 |
9.2.2 加强西部茧丝绸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
9.2.3 加大蚕桑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
1.2.2 蚕茧产业组织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创新之处 |
1.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蚕茧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1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哈佛学派 |
2.1.3 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芝加哥学派 |
2.1.4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体系——SCP结构框架 |
2.2.1 市场结构 |
2.2.2 市场行为 |
2.2.3 市场绩效 |
2.2.4 产业组织政策 |
2.3 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
3 蚕茧产业基本特性与我国蚕茧产业发展历程 |
3.1 蚕茧产业基本特性 |
3.1.1 蚕茧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
3.1.2 蚕茧产品的属性 |
3.1.3 中国蚕茧产业特征 |
3.2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历程 |
3.2.1 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 年) |
3.2.2 飞跃发展阶段(1979-1994 年) |
3.2.3 下降调整阶段(1995-2000 年) |
3.2.4 恢复发展阶段(2001-至今) |
3.3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现状 |
3.3.1 中国蚕茧产业的总体情况 |
3.3.2 中国蚕茧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
3.3.3 中国蚕茧产业的国际地位 |
3.3.4 中国蚕茧产业的管理体制 |
3.3.5 中国蚕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4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4.1 中国养蚕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1 养蚕业的养殖规模分析 |
4.1.2 养蚕业的集中度分析 |
4.1.3 养蚕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4.1.4 养蚕业退出壁垒分析 |
4.1.5 养蚕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
4.2 中国蚕茧收烘加工业市场结构分析 |
4.2.1 鲜茧收烘加工业规模分析 |
4.2.2 蚕茧站的集中度分析 |
4.2.3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
4.2.4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产品差异分析 |
4.3 中国蚕茧营销业市场结构分析 |
4.3.1 鲜茧收烘站营销活动分析 |
4.3.2 养蚕户营销活动分析 |
4.3.3 蚕业合作社营销活动分析 |
4.3.4 茧贩营销活动分析 |
5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 中国养蚕户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1 养蚕户的市场行为特点及基础分析 |
5.1.2 养蚕户的价格行为分析 |
5.1.3 养蚕户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5.1.4 养蚕户的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5.1.5 养蚕户市场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5.2 中国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2.1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特点分析 |
5.2.2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5.2.3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5.2.4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5.3 中国蚕茧营销企业市场行为分析 |
5.3.1 蚕茧营销企业类型分析 |
5.3.2 蚕茧产品营销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5.3.3 蚕茧产品营销渠道及存在问题 |
5.3.4 蚕茧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趋势 |
6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6.1 中国养蚕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1 全国养蚕业的总收益、平均价格、总成本、净利润和利润率分析 |
6.1.2 主产省蚕茧价格、每亩桑园蚕茧的产量、产值、成本、净利润分析 |
6.1.3 全国每亩桑园的产值、成本、净利润分析 |
6.1.4 全国每亩地蚕茧收益与其他农产品比较分析 |
6.1.5 养蚕业技术进步绩效分析 |
6.2 中国鲜茧收烘加工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6.3 中国蚕茧产业市场绩效较低的原因分析 |
6.3.1 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养蚕业的生产模式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6.3.2 蚕茧产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
6.3.3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生产方式 |
6.3.4 蚕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
6.4 建立蚕茧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7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与行业管理 |
7.1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
7.1.1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现状 |
7.1.2 蚕茧产业现有产业政策分析 |
7.1.3 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目标 |
7.1.4 蚕茧产业政策的建立和完善 |
7.2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 |
7.2.1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的性质和职能 |
7.2.2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的需求分析 |
7.2.3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现状分析 |
7.2.4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发展和完善的原则 |
7.2.5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发展和完善的措施 |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10)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分析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法 |
1.3.4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4.2.1 对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较全面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1.4.2.2 将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与广西进行比较并为之提供经验借鉴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理论述评 |
2.1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
2.1.1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
2.1.2 技术创新的定义 |
2.1.3 技术创新的内容 |
2.1.4 技术创新的特征 |
2.1.5 技术创新的作用 |
2.1.6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
2.1.7 小结 |
2.2 技术创新理论评价 |
2.2.1 对技术创新的评价 |
2.2.2 技术创新理论的不足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技术创新 |
2.3.3 桑蚕产业技术创新 |
第三章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
3.1.1 产品创新 |
3.1.1.1 采取合作和独立方式进行桑蚕育种 |
3.1.1.2 推广和使用适合本地生长的桑蚕种 |
3.1.2 组织管理创新 |
3.1.2.1 初步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
3.1.2.2 正逐步推进产业往标准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
3.1.3 科研创新 |
3.1.3.1 拥有了首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桑蚕产业人才小高地" |
3.1.3.2 拥有了一批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
3.1.4 生产创新 |
3.1.4.1 桑蚕产业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 |
3.1.4.2 推广和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桑蚕产业生产技术 |
3.1.5 市场创新 |
3.1.5.1 建有大宗茧丝交易市场 |
3.1.5.2 依靠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来拓展和占领市场 |
3.1.6 创新环境 |
3.1.6.1 桑蚕产业资源丰富 |
3.1.6.2 区位优势明显 |
3.1.6.3 制定有一系列有利于桑蚕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
3.2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1 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1.1 缺乏蚕桑种库 |
3.2.1.2 与桑蚕产业先进省份相比,蚕种和茧丝质量较低 |
3.2.1.3 桑蚕品种功能和用途较单一 |
3.2.2 组织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2.1 企业与蚕农利益分配安排不合理 |
3.2.2.2 桑蚕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够 |
3.2.2.3 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明确 |
3.2.3 科技研发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3.1 桑蚕产业专业人才总体上依然缺乏 |
3.2.3.2 桑蚕产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
3.2.3.3 产学研合作不紧密 |
3.2.4 生产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4.1 区内缫丝厂的蚕茧加工能力不强 |
3.2.4.2 不少桑蚕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推广 |
3.2.4.3 桑蚕产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
3.2.5 市场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5.1 桑蚕产业市场区内开拓还不充分 |
3.2.5.2 桑蚕产业市场管理不规范 |
3.2.5.3 产业链不完整 |
3.2.6 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 |
3.2.6.1 世界金融危机对桑蚕产业的影响还没有消除 |
3.2.6.2 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
3.2.6.3 桑蚕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不完善 |
3.2.6.4 桑蚕产业生产投融资渠道较单一 |
第四章 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
4.1 世界主要桑蚕产业国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4.1.1 产品创新现状 |
4.1.2 组织管理创新现状 |
4.1.3 科技研发创新现状 |
4.1.4 生产创新现状 |
4.1.5 市场创新现状 |
4.1.6 创新环境现状 |
4.2 国内主要桑蚕产业省份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4.2.1 产品创新现状 |
4.2.2 组织管理创新现状 |
4.2.3 科技研发创新现状 |
4.2.4 生产创新现状 |
4.2.5 市场创新现状 |
4.2.6 创新环境现状 |
4.3 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主要发展方向 |
4.4 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借鉴 |
4.4.1 高产优质品种的培育和品种使用的多样化 |
4.4.2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
4.4.3 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建立企业科研中心 |
4.4.4 促使桑蚕产业向省力化、区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
4.4.5 以拓宽内销和完善产业链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4.4.6 政府充分创造有利于桑蚕产业发展的环境 |
4.4.7 以龙头缫丝企业为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主体 |
第五章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
5.1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原则和战略日标 |
5.1.1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原则 |
5.1.1.1 宏观调控,科学发展 |
5.1.1.2 创立品牌,促进产业化 |
5.1.1.3 龙头带动,全面提高 |
5.1.1.4 综合利用,加强合作 |
5.1.2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5.1.2.1 以技术创新的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和融合 |
5.1.2.2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技术创新 |
5.2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对策 |
5.2.1 产品创新对策 |
5.2.1.1 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型蚕桑种资源库 |
5.2.1.2 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桑蚕种 |
5.2.1.3 培育和推广具有多种附加经济价值的桑蚕种 |
5.2.2 组织管理创新对策 |
5.2.2.1 推广工农一体的产业化、区域化经营模式 |
5.2.2.2 建立和健全桑蚕产业组织管理体系 |
5.2.2.3 确立龙头缫丝企业在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5.2.3 科技研发创新对策 |
5.2.3.1 加大桑蚕产业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 |
5.2.3.2 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
5.2.3.3 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 |
5.2.4 生产创新对策 |
5.2.4.1 大力推行省力化养蚕和推广先进桑蚕产业生产技术 |
5.2.4.2 加强桑蚕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整合 |
5.2.4.3 加大力度建设和改造缫丝企业,提高缫丝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 |
5.2.4.4 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5.2.5 市场创新对策 |
5.2.5.1 完善和建立桑蚕产业市场体系 |
5.2.5.2 完善桑蚕产业链并充分开拓广西区内桑蚕产业市场 |
5.2.5.3 以桑蚕产业的人文建设开辟旅游化的桑蚕产业市场 |
5.2.6 环境创新对策 |
5.2.6.1 进一步完善桑蚕产业政策体系 |
5.2.6.2 建立多渠道的桑蚕产业投融资体系 |
5.2.6.4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广西桑蚕产业发展 |
5.3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应防止出现的不良倾向 |
5.3.1 重视技术却忽视人文 |
5.3.2 重视技术创新各环节却忽视技术创新的整合性发展 |
5.3.3 重视技术创新的短期效益却忽视产业的长远效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推进产业化振兴蚕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蚕桑产业规划与发展策略探讨[J]. 王谢,李一然,曾其国,黎景锐,祝钰虹,杨巧,张建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1(33)
- [2]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D]. 程晨.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特色先进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A]. 王顺强,邹峰. 第十六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19
- [4]2018年广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J]. 董春生,何永坚. 广西经济, 2019(01)
- [5]“东桑西移”与环江蚕业研究[D]. 严进进.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6]广西蚕种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苏林. 江苏科技大学, 2018(12)
- [7]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SWOT分析[J]. 何国玲,汤庆坤,黄旭华,白雪,邓红新,覃月凤. 广西蚕业, 2014(04)
- [8]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D]. 胡兴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9]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 王玄瑜.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10]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 肖立新. 广西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