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字建勋[1](2021)在《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学科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精神,顺应新时代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需求的实现路径。跨学科教学突破传统分科界限,促进学科交流和融合,将培养人才的目标从单一型、专业型转向综合型、一转多能型转变,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甚至会转向多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跨学科教学,师生之间形成教学相长、双向互动的学习互助体,共同促进综合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更好适应社会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当前高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果显着,但基础教育阶段却较为薄弱。而政治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又是基础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本文结合相关现有理论和研究,进一步探讨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文章主要分为绪论部分和四个正文章节。绪论部分,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对跨学科、跨学科教学、思政课跨学科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叙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评述,研究的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一章,主要介绍跨学科教学的地位和意义。跨学科教学地位体现时代需要、路径需要、动力需要和现实需要;意义则体现对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等。第二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大理州内五所高中的师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数据结果分析当前大理州高中思政课运用跨学科教学的现状。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阐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章,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原则和策略。第四章,结合当前高中思政课四本新教材的知识内容,挖掘跨学科教学资源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为教学实践提供跨学科教学素材。
文君君[2](2021)在《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学校各阶段,分阶段有序开展教学,这对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今时代的教育,呈现出信息交融化、多元化发展。因此,在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更应结合时代发展,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跨学科探索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思维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体育的兴趣,发展运动的能力,培养身心和谐统一的高质量人才。抖空竹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休闲娱乐与健身于一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已成为我国非遗体育项目中的代表性运动之一。目前空竹在校园传承多为传统师傅进校园的授课方式,形式较为自由,内容比较随机,方法相对单一,效果参差不齐,使空竹在校园规范化开展出现了瓶颈期。如何突破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阶段性教学以及寻找传承非遗文化的最佳发展途径,成为当前诸多专家、学者们探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空竹为例,引入STSE先进教育理念,进行相关设计,为推动校园空竹的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以初中空竹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对空竹领域内的专家、教师及课程教学设计领域的专家、老师进行访谈,了解校园空竹的开展现状以及进行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并以河北衡水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部分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空竹教学实验及问卷发放工作。从学生的空竹学习兴趣与各项测试结果,分析本研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实践性。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校园空竹多在小学阶段开展,选用双轮空竹进行教学。教师多为俱乐部或社会上的教练员,教学目标较为单一,侧重于培养学生空竹运动技能,忽略了对空竹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且缺乏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创新校园空竹教学模式成为当下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发展需求。2.本研究结合STSE教学理念与学生发展特点来制定空竹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并对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进行相关设计,确定了空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方式。3.依据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对衡水德武体育学校初一部分学生进行了空竹教学实验,学生居住地为乡镇级别,年龄在12—14岁,实验结果为:通过空竹课程的学习,学生空竹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活跃程度积极性高;四大主题教育增加了学生对空竹的整体认知;采用《青少年空竹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进行教学与测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状态。4.在本研究中,学生对“空竹课堂”的教学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空竹课堂”较为满意。其中在“教学内容”、“练习氛围”两方面满意程度最高,在“教师展示”、“教师技能水平”“练习心情愉悦”三方面满意程度次之,在“练习场地”、“空竹测试”、“课堂竞赛”三方面满意程度较差。
马梦丽[3](2021)在《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容量大、教学任务重,通过自主预习能够很好的缓解课堂压力。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从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策略研究、课例设计及实践研究的有效性等方面对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自主预习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现状做了学术梳理。第一章主要从相关概念、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两个方面阐述了自主预习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可行性,进而论述了自主预习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自主学习理论为自主预习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学生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特点和新高考改革历史学科地位上升为自主预习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自主预习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理念、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二章分析了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及其困境成因,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微观方面论述了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成因。第三章针对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创建了一套完整的自主预习体系,其基本流程包括:教师设计自主预习方案—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任务—教师检查评价预习效果。其中对每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论述。这套流程为教师设计自主预习任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样本。与此同时,提出自主预习这一体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自主预习时要遵循引导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自主预习的时长和难度,不要让预习成为学生们的负担。第四章为了读者更加清楚的了解自主预习的基本流程,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按照流程进行示范,在所实习学校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文章的主要观点。通过对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笔者认为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也适用于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有助于缓解课堂压力。
何瑶[4](2021)在《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育》文中提出当今社会,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需要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环保意识的培育显得愈发重要。历史学科中蕴含适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丰富素材,环境教育是基于历史课程进行的渗透式教育,其方法值得探索。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培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查阅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选取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务川县三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环保意识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探索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环保意识培育的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研究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育现状,通过真实的问卷调查,以贵州为个案,在整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目前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育存在问题和原因;第三部分结合笔者在中学的教育实践,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和结合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三方面提出了适用于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环保意识培育的具体对策,希望为中学历史教师的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吴佳静[5](2021)在《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今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美育能够陶养人的感情和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因此在蔡元培所处的民国时代通过美育来改变国家孱弱现状、为国民内心点亮道德与希望是必要的,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基点上产生的。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作为本根,在特殊历史阶段中通过中西方思想碰撞交融而形成的优秀文化成果。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融合了古今、中西思想之长、去芜存菁的思想精华,他的美育思想的意义超越了时代,影响后世。因此对蔡元培美育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当今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思考,对当今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题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当今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要因。一个思想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前者促使蔡元培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后者使蔡元培开始接触并传播新文化。除了这两大因素之外,古今中外优秀思想的影响是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又一要因。第二章对蔡元培美育思想体系中三个主要理论进行分析,分别阐述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本质。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同时代教育家的美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自特点,从而总结分析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特征。第三章探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中,对当今的美术教育进行反思,探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研究可以丰富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完善美育理论体系,为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于转变我国美术课程教学的观念、完善我国美术课程教学的策略,健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谭小琴[6](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城区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并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为顺应新时代国家人才培育的指导方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初心,应将思想政治教学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对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健全人格研究的梳理,概括出在思想政教育的视野下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作者以延安市城区中学为例展开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存在着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误区、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思政课课程建设薄弱、学科协同、家校协同不足等问题,旨在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出发,尝试探索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路径,树立全面正确的思政课教学理念、落实具体的健全人格教学任务、探索多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拓宽思政课学习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优化思政课教学评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实际教学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理性思维、积极进取态度、责任担当意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践行能力等优良的人格特征,实现修身育人的教育目的,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庄佳卉[7](2021)在《小学财商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在进步。快速发展中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智商、情商人们已经不再陌生,现在财商作为三商之一,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相比较一些发达国家的财商教育而言,我国的财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财商的发展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同样也关乎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因此,就算财商教育发展过程会有艰辛与曲折,但仍要不断尝试与反思。研究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开展研究,对小学财商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X小学已有的财商教育活动进行实际情况考察。通过实际的分析和调研,希望能够结合小学财商教育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因此文章主要围绕着现状、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完善对策这四个方面开展。本研究以常州市x小学开展的财商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小学财商教育进行理性思考,包括对财商教育的概念内涵、财商教育涉及到的教育内容、财商教育的特点以及小学实施财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是对小学财商教育实践的探索,包括现在小学财商教育实施的理念、可运行的实施模式、实施途径以及通过这些方式实施的小学财商教育获得的成效。再次,分析现在小学财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旨在之后能做到对症下药。最后,根据对小学财商教育的实际调查以及教育反思,分别从政府、学校、家校、社校这几个方面提出合适的解决对策,以期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财商教育的有效性。
赵子萱[8](2021)在《山西晋剧音乐校本教材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实验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山西晋剧是中国北方地区极具特色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其文化底蕴深厚,表演技巧独特,音乐剧目丰富,同时也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与真挚感情。它是许多中国戏曲音乐中具有吸引力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下,音乐环境迅猛变化的今天,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日渐繁荣并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样态。其中,音乐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青少年的审美感知和文化影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响应新时代发展需求,鼓励学生了解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晋剧音乐校本教材,能顺应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补充小学阶段国家统编教材中戏曲内容的空缺,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对山西晋剧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本篇论文通过由宏观到微观的调查研究对山西晋剧音乐校本教材进行探究。首先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对山西省太原市11所小学的山西晋剧音乐校本教材现状做出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分析研究。其次,以山西省实验小学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学校音乐教学、教师音乐教学、学生音乐学习、已有教材和晋剧音乐教学这五个层面进行现状分析。在获得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后,展开对晋剧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思路构建、设计方案的确立。论文在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初期的研究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领导还是以学生的应试科目为主,在谋求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很重视。但学校音乐教师自身是非常愿意开展音乐校本活动的,只不过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无法抽身展开对音乐校本教材的编订开发。在对学校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非常高,虽然对山西晋剧不是很熟悉,但都表达了愿意去了解学习的兴趣。这也为接下来的晋剧校本教材开发确立了方向。因此,笔者从开发小组建构、受众群体选择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入手,拟定校本教材开发具体实施计划,获得开发思路与具体教材设计方案。
胡燕[9](2021)在《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质夫是我国近代着名的乡村师范教育家,终身致力于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他在乡村教育理论上提出很多创新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国乡村师范学校办学的最佳模式,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乡村教育师资,是在乡村师范教育领域上能与陶行知比肩齐声的人。然而,由于学界的遗忘,关于黄质夫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系统探究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以及在其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总结其乡村师范教育经验,有利于加深对民国教育家的认识,同时为培养和留住乡村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意义的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研究方法,基于黄质夫着写的教育文集、黄质夫与好友来往书信、学生回忆文集、地方史料、民国时期及当代报纸等文献进行整理探析,研究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主体内容、实践措施。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想的兴起、黄质夫的乡村成长经历及其接受新式教育背景,尤其是国立东南大学的教育熏陶皆促使黄质夫投身于中国乡村教育,奠定了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底色。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黄质夫将乡村师范定位为“乡村文化中心”,乡村教师定位为“国民教育的健全教师及建设基层的干部人才”。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体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将劳动作为录取考核的前提,构建读、耕、工合一的劳动生产训练教育思想。劳动生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方式、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实践服务社会途径。第二,践行服务社会、辅导地方教育、研究边疆文化等推广乡村事业的教育思想。第三,培养乡村师范生品德、艺术、格局、无畏内容,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乡村教师教育思想。黄质夫通过改革教材、增加职业科、重视女子教育、国师迁校等措施践行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获得极大成就,对当今乡村教育发展在留下优秀教师,构建校长人格魅力,建立继续培育制度、提升劳动教育素养,重视在地化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冯飘雪[10](2021)在《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一核四层四翼”将成为高考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参考标准,规定情境作为考试载体。高考的变化将引起教师教学的变革。情境创设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在高考评价体系下探讨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教师将“考”与“教”,“考”与“学”相结合,进而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体验式学习,规避无效情境教学,减少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绩与兴趣相矛盾的现象,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思路。本文首先对教学情境与高考评价体系等概念与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服务于教学,也是立足于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次,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中心阐述高中历史教学创设情境的可能性与要求,指出这符合2020年修订版《课标》中提出的教学实施建议,也契合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命题要求,可以优化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与并凸显其特点;最后,围绕“一核四层四翼”,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进行探析,提出教师与学生对高考的认识应平衡化、应多角度、多维度创设情境等见解,同时以相关案例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研究提供一点借鉴与思路。
二、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跨学科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跨学科 |
(二)跨学科教学 |
(三)高中思政课跨学科教学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地位及意义 |
一、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地位 |
(一)跨学科教学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需要 |
(二)跨学科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路径需要 |
(三)跨学科教学是高中思政课自我变革的动力需要 |
(四)跨学科教学是高中思政课指导生活实践的现实需要 |
二、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意义 |
(一)跨学科教学是落实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
(二)跨学科教学有利于优化和丰富高中思政的教学内容 |
(三)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四)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 |
第二章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学生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三、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跨学科教学理念呈现“形式化” |
(二)跨学科教学内容呈现“拼盘化” |
(三)跨学科教学方式呈现“单一化” |
(四)跨学科教学效果呈现“空洞化” |
四、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分科教学对跨学科教学的阻碍 |
(二)教师对跨学科资源的整合和运用能力不足 |
(三)政治学科的核心地位偏离 |
(四)跨学科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
(五)跨学科教学的家长和社会认可度较低 |
第三章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原则和策略 |
一、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中的运用原则 |
(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原则 |
(二)优势互补与博彩众长原则 |
(三)课堂实践与课后延伸相结合原则 |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适应原则 |
二、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策略 |
(一)全方位树立跨学科的教学理念 |
(二)多层次优化高中思政课跨学科教学 |
(三)宽领域夯实跨学科教学的实施基础 |
第四章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具体运用 |
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学科教学 |
(一)语文学科知识在必修1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二)历史学科知识在必修1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三)音乐学科知识在必修1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跨学科教学 |
(一)语文学科知识在必修2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二)数学学科知识在必修2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三)历史学科知识在必修2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三、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跨学科教学 |
(一)语文学科知识在必修3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二)历史学科知识在必修3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三)音乐学科知识在必修3 中的跨学科教学 |
四、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跨学科教学 |
(一)语文学科知识在必修4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二)地理学科知识在必修4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三)物理、化学学科知识在必修4 中的跨学科教学 |
五、高中思政课跨学科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件2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1.1.2 推进空竹进校园的需要 |
1.1.3 实行“新课改”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体育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空竹文化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空竹的相关历史文化演绎 |
2.2.2 关于空竹健身作用的相关研究 |
2.2.3 关于空竹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STSE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STSE教育的起源 |
2.3.2 关于STSE理念的实践应用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
2.4.2 掌握学习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据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 |
4.1.1 学情分析 |
4.1.2 STSE理念下的空竹教学优势分析 |
4.1.3 空竹课程设计 |
4.2 初中生空竹教学实验结果 |
4.2.1 空竹课堂实验基本信息 |
4.2.2 初中生空竹学习兴趣实验情况 |
4.2.3 空竹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
4.2.4 空竹动作技能掌握情况 |
4.2.5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
4.3 “空竹课堂”教学反馈情况 |
4.3.1 学生对“空竹课堂”的反馈情况 |
4.3.2 空竹教学反思与提升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附件 |
9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理论测验 |
附录3 教学反馈 |
附录4 空竹动作技能考核方法 |
附录5 访谈提纲 |
(3)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自主预习与高中历史教学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预习”的概念 |
二、“自主预习”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支撑 |
一、发现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自主学习理论 |
第三节 实践基础 |
一、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 |
二、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 |
三、新高考改革后历史学科地位上升 |
第四节 应用意义 |
一、落实历史课程基本理念 |
二、提高课堂效率 |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二章 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 |
第一节 现实困境 |
一、自主预习效率较低 |
二、自主预习持久性低 |
三、自主预习目标不明确 |
四、自主预习反馈不全面 |
第二节 困境成因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第三章 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 |
第一节 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
一、应用原则 |
二、注意事项 |
第二节 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 |
一、教师设计自主预习方案 |
二、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任务 |
三、教师检查评价预习效果 |
第四章 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及有效性分析——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 |
第一节 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
一、教师设计自主预习方案 |
二、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任务 |
三、教师检查评价预习结果 |
第二节 实践研究的有效性分析 |
一、自主预习材料分析 |
二、结论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环保意识培育的意义 |
(一)有助于学生有效掌握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环保内容 |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
(三)有助于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
(四)有助于高考环境史相关内容的应试 |
二、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环保意识培育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三、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环保意识的对策 |
(一)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环境史素材开展环保意识培育 |
(二)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导向开展多样化教学 |
(三)结合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拓展教学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育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育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今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 |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1.政治背景 |
2.文化背景 |
(二)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要因 |
1.传统儒家思想对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
2.康德美学观对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
3.自然科学对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
4.革命思想对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
5.席勒美育思想对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
二、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容 |
1.美感之教育与世界观教育 |
2.以美育代宗教说 |
3.五育并举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
(二)蔡元培美育思想与其他教育家美育思想的比较 |
1.蔡元培与王国维美育思想的比较 |
2.蔡元培与梁启超美育思想的比较 |
3.蔡元培与鲁迅美育思想的比较 |
4.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特征 |
三、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今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
(一)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今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
1.当今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2.当今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二)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今美术教育现状的对策 |
1.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价值分析 |
2.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当今美术教育的意义 |
3.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今美术教育现状对策及实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城区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1.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需要 |
2.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3.增强思想政治课人格培养效果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1.视角创新 |
2.内容创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理论概述 |
(一)人格的相关概念界定 |
1.人格的含义与特点 |
2.健全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理论依据 |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 |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
2.素质教育提升的必然要求 |
3.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概述 |
1.调查目标 |
2.调查内容 |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 |
1.教师问卷 |
2.学生问卷 |
(三)问卷调查分析 |
1.教师问卷分析 |
2.学生问卷分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问题分析???? |
1.教师缺乏对新教学技能的掌握 |
2.教学过程忽视人格塑造的实践效果检测 |
3.课程建设与教材补充的不足 |
4.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存在误区 |
5.学生成长与学习环境的负面影响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原因分析? |
1.教师教学功底与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
2.健全人格教育的措施不如人意 |
3.应试教育观念仍然盛行 |
4.思想政治课的讲授比较呆板 |
5.家庭和社会存在的各种负面影响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 |
(一)转变健全人格培养的教学理念 |
1.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
2.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
3.改变课堂学习方式 |
(二)探索多种健全人格培养的教学方法 |
1.以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理性思维 |
2.以激励诱导法吸引学生,唤醒学生积极进取态度 |
3.以情感教学感染学生,增强学生道德体验 |
(三)进一步优化健全人格培养的教学评价 |
1.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
2.评价方式的科学化 |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四)指导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人格意识 |
1.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学生思维 |
2.通过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协作能力 |
3.通过实践强化学生人格教育 |
(五)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全人格培养的环境 |
1.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2.和谐师生关系,保持学生良好的心态 |
3.提升家校文化,规范学生的道德践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财商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财商教育研究综述 |
(二) 国外财商教育研究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财商教育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及其内涵 |
(一) 财商 |
(二) 财商教育 |
二、财商教育的内容 |
(一) 财商观念的培养 |
(二) 财富知识的传授 |
(三) 理财能力的提升 |
三、财商教育的特点 |
(一) 全面性 |
(二) 实践性 |
(三) 阶段性 |
四、小学开展财商教育的必要性 |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家庭理财的要求 |
(三) 学校核心素养教育的呼唤 |
(四) 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 |
第二章 小学财商教育的现状调研——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 |
一、调研设计 |
(一) 调研对象 |
(二) 调研方法 |
(三) 调研维度 |
二、小学财商教育项目的设计依据 |
(一) 财商教育要以学生为主 |
(二) 财商教育目标的调研 |
(三) 财商教育资源的调研 |
三、小学财商教育的开展方式调研 |
(一) 确定开发理念 |
(二) 开展的主要原则 |
(三) 成立开发队伍 |
四、小学财商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一) 开设财商教育课程 |
(二) 开展财商教育主题活动 |
(三) 建设校园财商文化 |
五、小学财商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 教师转变财商教育观念 |
(二) 家长参与度明显提高 |
(三) 学生培养正确的理财习惯、观念 |
第三章 小学财商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财商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课程内容少、课程范围窄 |
(二) 课时安排不合理 |
(三) 参与者积极主动性不够 |
(四) 教师主导性太强 |
二、小学财商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
(一) 财商教育课程资料的不足 |
(二) 家校缺乏在财商教育方面的有效合作 |
(三) 学校财商教育实践的外部支持不足 |
(四) 财商教育师资的专业素养不够 |
第四章 提升小学财商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
二、发挥学校作为财商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
(一) 增强相关老师的专业性和引导组织能力 |
(二) 实现财商学科渗透 |
(三) 探索财商教育的教学方法 |
三、创新财商家校合作形式 |
(一) 发挥家庭在财商教育中的作用 |
(二) 创新家校合作形式 |
四、综合社会力量推进小学财商教育 |
(一) 发挥社会环境在财商教育中的作用 |
(二) 拓展社会和学校互动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山西晋剧音乐校本教材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实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 |
1.国家层面 |
2.人文层面 |
3.社会层面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山西晋剧文化传承研究 |
2.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
(四) 研究述评 |
1.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五)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创新之处 |
一、山西晋剧基本概况 |
(一) 山西晋剧的起源与发展 |
(二) 山西晋剧的艺术特点 |
1.晋剧唱腔特点 |
2.晋剧唱腔的表现形式 |
3.晋剧唱腔板式与节拍形式 |
4.晋剧的调式、音域、音区 |
5.山西晋剧的伴奏乐器 |
(三) 山西晋剧融入校本教材的意义 |
1.继承与发扬本土音乐文化的易行方式 |
2.提高音乐校本课程适应能力的有力举措 |
3.增强学校办学特色、激发学生热情的有效方法 |
二、太原市小学音乐校本教材的现状研究 |
(一) 太原市小学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调查 |
1.调查目标 |
2.调查对象 |
3.调查问卷设计及回收整理 |
(二) 太原市小学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调查结果 |
1.学校方面 |
2.教师方面 |
3.学生方面 |
(三) 影响山西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因素 |
1.内部因素分析 |
2.外部因素分析 |
三、校本教材及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理论基础 |
(一)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
1.校本教材的涵义 |
2.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
(二) 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
1.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理念 |
2.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原则 |
3.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目标 |
四、个案研究—以山西省实验小学为倒 |
(一) 学校教育基本概况 |
(二) 学校音乐师资情况 |
(三) 学校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
1.学生音乐学习现状分析 |
2.教师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
3.已有教材分析 |
4.晋剧音乐教学分析 |
五、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思路与设计方案 |
(一) 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开发思路 |
1.开发小组建构 |
2.受众学生群体选择 |
3.教学评价方式 |
(二) 晋剧音乐教材设计方案 |
1.内容选择与结构划定 |
2.设计优势 |
3.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走近晋剧》音乐校本教材展示 |
附录2 教师校本教材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4 采访山西晋剧团演员、艺人和非遗传承人 |
致谢 |
(9)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具有时代价值 |
(二)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乡村与乡村教育 |
(二)乡村师范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一)黄质夫生平的相关研究 |
(二)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想兴起的影响 |
二、黄质夫的成长经历及教育背景 |
三、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的熏陶 |
小结 |
第二章 黄质夫对乡村师范及乡村教师的定位 |
一、黄质夫对乡村师范的定位 |
(一)乡村师范独立的必要性 |
(二)乡村师范是乡村文化的中心 |
二、黄质夫对乡村教师的定位 |
(一)乡村教师:国民教育的健全师资及建设基层的干部人才 |
(二)延揽一流教师是乡村师范教育的保障 |
小结 |
第三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体构成 |
一、读、耕、工合一的劳动生产训练教育思想 |
(一)劳动是录取考核的前提 |
(二)劳动生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措施 |
(三)劳动生产训练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
(四)劳动生产训练是实践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
二、推广乡村事业的教育思想 |
(一)服务社会是乡村师范学校的职责 |
(二)辅导地方教育是乡村师范教育的义务 |
(三)边疆文化研究是乡村学校的需求 |
三、培养健全完善乡村教师的教育思想 |
(一)德是乡村教师的首要品质 |
(二)艺术是乡村教师的必要课程 |
(三)格局是乡村教师应有素养 |
(四)无畏是乡村教师所需魄力 |
小结 |
第四章 黄质夫践行乡村师范教育的措施 |
一、改革教材,切合乡村师范教育之需 |
二、增加职业科,提高乡村教师生活技能 |
三、重视女子教育,开化闭塞乡村之关键 |
四、国师迁校,教化边疆民族地区 |
小结 |
第五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留住优秀教师,保障新时期乡村教育质量 |
二、构建乡村校长人格魅力,招引培育优秀教师 |
三、建立母校对毕业生继续培育制度,助力教师发展 |
四、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提升乡村学子综合素质 |
五、重视在地化教育内容,促进师范生融入乡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黄质夫着述 |
附录2 相关图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情境教学研究综述 |
(二)高考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
一、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内涵 |
二、关于情境教学的原理依据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和一般方法 |
一、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 |
二、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 |
第二章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可能性与要求 |
第一节 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论建构 |
一、高考评价体系的提出 |
二、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 |
三、高考评价体系内涵的特点 |
第二节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可能性 |
一、高中历史课堂情境创设的现状 |
二、《课标》的实施建议 |
三、高考的考查载体 |
第三节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要求 |
一、围绕“四层”,优化过程 |
二、依据“四翼”,凸显特点 |
第三章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与思考 |
第一节 课前准备——客观认识高考与教学 |
一、研读体系,把握前沿变化 |
二、立足“一核”,转变教学观念 |
第二节 课中建构——探究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路径 |
一、融合四层四翼,多手段创设历史情境 |
二、剖释高考试题,多维度创设历史情境 |
第三节 课后延固——提高教学情境创设效果 |
一、课下活动性情境巩固情感认知 |
二、课外真实情境拓展应用力度 |
第四节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思考 |
一、关于学生的学习意识 |
二、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关于情境创设中历史学科的特点 |
四、关于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评价 |
五、关于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中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D]. 字建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D]. 文君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3]自主预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梦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贵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育[D]. 何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5]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今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D]. 吴佳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城区中学为例[D]. 谭小琴. 延安大学, 2021(12)
- [7]小学财商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D]. 庄佳卉. 扬州大学, 2021(09)
- [8]山西晋剧音乐校本教材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实验小学为例[D]. 赵子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9]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 胡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10]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冯飘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