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占有欲——父亲手记之八

男人的占有欲——父亲手记之八

一、男子汉的占有欲——父亲手记之八(论文文献综述)

豆耀君[1](2019)在《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文中研究指明侯孝贤电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其作品通过反复聚焦鸦片战争以来不同时期的台湾生活,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复杂多变的现代“中国影像”;勾勒出近代以来的台湾,从被弃、回归到隔离、重认的复杂历史、政治、文化之旅。其所表现出的以当代台湾为中心的历史现场感及精神追求,集中反映了现代中国在其现实发展和诗学想象/建构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侯孝贤电影,不但可以更切近地了解台湾,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包括它的历史、现在及未来。论文以侯孝贤电影中有关“中国”的一系列表现为基点,大体依创作先后为序,探讨侯孝贤电影在不同时空维度下“中国想象”的异同及其复杂性,进而探求其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绪论,主要就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侯孝贤电影的台湾特点及中国属性,以及国内外有关侯孝贤电影的研究现状及本篇的认识出发点做了初步的论说。在揭示侯孝贤电影艺术文学性特征及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其作为出身台湾的导演在电影艺术表现和思想追求上所体现出的“中国性”、“现代性”特征,从而为后面的研究铺设出初步的基础。第一章,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着力展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侯孝贤电影在表现台湾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过程中所呈现之以“父权失落”为中心的一系列影像表现,以及年轻一代在这一过程中的出走和迷失主题所蕴含的复杂历史意义。第二章,从台湾到中国:历史演进中的台湾。主要体现侯孝贤的“家国”意识,以及这种意识所造成之台湾社会在自我文化身份认同上的复杂历史变迁,以及这种文化心理在侯氏电影“台湾三部曲”中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首先从侯孝贤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化说起,继而分析其以《海上花》和《刺客聂隐娘》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想象的主要着力点及其现实隐喻,指出其分别选择晚清-中晚唐为表现对象的深层心理,及其与“现代中国”面临的某些社会、人生困境之间的隐秘关系。第四章,在“世界”寻访“中国”。主要通过聚焦侯孝贤两部非华语电影,指出其所体现的创作者在21世纪全球背景下对中国文化认识的新突破:《咖啡时光》在致敬日本导演的同时,借机对中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历史作出新的审视,特别是通过对一位长期被遮蔽的历史人物的寻访,着力打捞和发现了一段被“隐去的中国”;《红气球之旅》则更将“中国”置于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中,借域外生活眼光,重新打探古老中国文化,发掘其古典民间艺术所蕴含之坚韧、执着精神在后现代凡庸生活世界所具有之精神超拔意义。余论部分,分别从侯孝贤电影所体现之中国卷轴美学、抒情美学及其感伤情调等不同层面,探讨侯氏电影艺术追求所隐含之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

卞梁[2](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天舒[3](2018)在《当下跨界创作儿童幻想小说的现象研究 ——以虹影和张炜为例》文中提出新时期以来,成人文学写作者跨界创作儿童文学的现象日益明显。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出版社也向广大成人文学作家约稿,为当代儿童创作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张炜和虹影是这种跨界写作中较为典型的两位成人文学家。一方面,他们在跨界创作中保持了自己一贯的文学特质,另一方面,他们又针对读者特殊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在语言、人物、叙事手段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本论文试图从这两位典型作家入手,去分析他们的创作心理和两界创作的异同之处,并探究这种跨界创作对作家自身以及对当代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有何意义。论文将从四个部分来阐述。第一章从内外两方面来梳理跨界创作的原因。童书市场的火爆使得诸多文艺工作者试图参与其中,传统“作家—编辑—读者”模式的改变使得出版社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参与者,邀请更多作家进入儿童文学创作第一线。此外,作家身份的转变、对童年经验的重新审视和对当下儿童文学现状的不满也使他们试图为中国儿童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读物。第二章和第三章将深入文本内部,去分析两位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与之前的成人文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和变异之处。在“苦难叙事”、地域文化和叙事模式上,两位作家都保持了自己文学创作一贯的风格,但在语言、叙事手法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两位作家各有各的取舍,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而这种取舍也体现出了两位作家儿童文学观的不同。最后一章将放眼整个跨界创作儿童幻想小说的作家群,重点选取张炜和虹影来评论这种跨界创作对作家自身和对当下儿童幻想小说创作的意义。从作家自身出发,这种跨界创作不仅影响了作家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和人生观,而且能够锤炼自己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平。对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现状来说,张炜和虹影将自己对现实、对人情的关怀渗透到自己的跨界写作中,并且在儿童幻想小说“本土化”的呼唤上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但“跨界”作为一种创新之举,也给当下儿童幻想小说带来了某些问题。对于“儿童幻想文学”这类形式而言,他们的作品存在写实大于想象、成人言说大于儿童言说、缺乏“游戏”精神的弊病。成人文学写作者跨界创作儿童幻想小说,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儿童的阅读习惯和精神需求,将作品的文学性与受众读者的心理特点巧妙结合在一起,为当下儿童幻想小说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莫非[4](2017)在《性别视角下宫尾登美子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各自独立的艺术,电影和文学有着相异的表达系统和艺术语言,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电影来说,文学作品是电影剧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广泛的题材为电影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而对于文学来说,通过改编与影视进行有机的融合,电影的广泛表现范围在文学的表意功能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改编是电影与文学的一个交点,在彼此交融互通、各取所需的探索上,不仅为文学的接受和传播拓宽了道路,也使电影扩大了市场效应和影响。同时,作为一个美学转换的过程,改编是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改编而成的电影可以说已经是独立于原作的艺术产品了,由于改编者对原作的理解、艺术感觉的不同,加之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变化,改编的电影作品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貌。宫尾登美子作为日本着名的大众文学作家,致力于女性题材小说的创作。她早期的作品以身世背景为蓝本,深刻描写艺妓风华、风尘男女与夫妻情义;之后深入日本传统艺能世界,围绕在日本风土中长大,而有所思、有所为的女人,细腻诠释日本人文之美。其作品屡获日本文坛大奖,几乎每一部都被改编为电视、电影或舞台剧,并且改编的电影也多次斩获各类奖项。宫尾的小说以女性为主,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但是在其作品改编的电影中,原作蕴含的女性主体意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稀释、改写、置换、流失。本文关注改编过程中这种具有性别文化意味变化的具体表现,并试图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宫尾登美子的基本创作信息、研究现状,以及其作品电影改编的情况。第一章,概述战后日本女性文学的背景,分析宫尾登美子的作品与女性意识。第二章,通过对宫尾作品电影化的时代背景与特点分析,为接下来的小说与改编电影的具体对比分析作铺垫。第三章,从性别视角切入电影改编,对宫尾登美子作品改编的电影进行文本细读,运用女性主义文论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从情节叙事、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视听语言方面,对比小说和电影在性别视角下的差异呈现,以及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过程中的变化。第四章,主要从媒介差异、创作主体、时代氛围、利益诉求等几个方面,分析电影改编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变化出现的原因。

陈守湖[5](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提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黄蓓[6](2017)在《从传统中渐显现代 ——70后家长育儿观之本土文化心理质性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家长"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一方面我们强调其重要性,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另一方面家长在理论研究中得到的关注与他们在儿童成长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不相称。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关注家长内心深处真实的"育儿理论"出发,通过对原始访谈材料的层层分析,从中提炼出"比较"、"关系"、"脸面"、"控制"等"本土文化概念",在此基础上从本土文化心理的视角探究中国人育儿中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印刻在心灵深处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研究的路径是从对个体的解读上升到对整体的概括,即通过对个别家长育儿活动的观察、了解和研究,提取其中具有共性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再从本土文化心理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章,主要是关于研究背景的相关介绍。第二部分,第五至第九章,通过对访谈材料的分析、提炼,从中概括出70后家长育儿中具有共性的本土文化概念:"比较"、"关系"、"控制"、"经历"、"矛盾"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第十、第十一章从本土文化心理的视角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第十章从静态角度分析了隐藏在中国家长育儿观背后的内在心理原因——中国本土文化心理。中国文化在价值选择上具有"二元并存"的特点,在认识方式上侧重比较和类比,在人我关系中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具有关系本位的特点,个体的自我是在关系网络中建构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脸面",在育儿中有强烈的攀比心理,并且喜欢控制自己的孩子等。第十一章从动态角度分析中国本土文化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化和冲突,以及由此对中国家长的育儿观所产生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影响多半表现为对中国"二元文化"其中一极的强调和放大,比如在人我关系中对"自我"的强调与重视,与中国文化中"重集体"、"重他人"的传统渐行渐远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家长的育儿观及育儿行为中,表现为他们"自我的扩张",培养孩子方面多元化的追求,以及对机构、教师等传统权威或明或暗的挑战。在家长们的育儿观中,传统的延续与现代的变化并存,由此形成种种矛盾和冲突。最后,从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看学前教育在其中可以有何作为。未来人才的发展,最理想的结果是能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相结合,而避免将两种文化的缺点糟粕集于一体的结果。从此目标出发,处于文化传承及个人发展"开端"的学前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一从教育内容角度,注重传统文化的输入,避免因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而带来的失衡;二从处理各方关系的角度,重视调试与家长的关系,在理解家长们中国式育儿模式背后的本土文化心理动因的基础上展开与家长的互动及合作,避免以往批判为主而建设不足的家园互动,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成长打造良好环境。从教育政策或教育改革的角度,在推行相关教育政策或教育改革时,加入本土文化心理方面的考量。

陆琰[7](2017)在《《鲤》书系与80后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80后”文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象之一。与前辈作家通过文学期刊、评论家、文学史来塑造自身文学形象不同,“80后”作家则凭借与出版社、媒体、读者的亲密关系解构传统文学机制,创办新锐文学期刊,打造专属的发声平台,重新整合当代文学资源。在众多由“80后”作家担任主编的新锐文学期刊中,张悦然与周嘉宁的《鲤》书系以不俗的文化品味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鲤》书系是一本充满代际色彩的文学期刊,在关照“80后”群体的心理路程的同时,还为“80后”作家打造了自由、纯粹的创作平台,探索“80后”文学创作的可能。基于此,本文以《鲤》书系为切入口,重看“80后”的文学创作之路,并分析走出“青春文学”后,“80后”作家的文学新形象。本文第一章梳理了 “80后”的代际特征和成长背景,点破生活在社会转型期,且受到消费文化、大众文化浸润的“80后”群体,其价值观、文学观与前辈相比已然发生颠覆性改变。第二章将《鲤》书系与传统文学期刊进行比较,凸显《鲤》书系在办刊理念、编辑运营等方面的新锐性;第三章从私人化写作、女性作家写作、青年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来探究经由《鲤》书系平台后,“80后”作家文学形象的改变;第四章将《鲤》放置于当代文学史视野中进行分析,揭示文学史与《鲤》书系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总之,无论是从文学期刊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来看,《鲤》书系的出现都是一个突破。张悦然、周嘉宁等“8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借助MOOK杂志书的形式呈现,为“80前”主编占据的文学期刊出版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且众“80后”作家围绕《鲤》书系开展文学创作,试图以一己之力打破外界对于“80后”文学的固有观念,并专注于开拓私人化写作的视野,致力于彰显女性作家作品魅力,和全身心承担青年作家的社会责任,打造了 “80后”文学的新形象。因此,从《鲤》书系出发,探究“80后”文学的变化与发展是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

阿云嘎[8](2016)在《天边那一抹耀眼的晚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1草原之夜是那么宁静,有一群马在安静地吃草,守护马群的牧马人在马群旁等待着天亮,也许还思念着留在家里的妻子儿女。但长夜漫漫,距天亮还很远。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的马群已经被人盯上了,也不是整个马群,而是马群中最好的那些马。盯上马的是"高原好汉",也有人称他们为"赶马大盗"。高原好汉或者赶马大盗挑剔得很,他们要赶走的是马群中最好的那些马匹,一般的马他们根本看不上眼。在白天,他们就盯上了那些他们看中

王玉侠[9](2016)在《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群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籍华人严歌苓是当代作家中别具一格的存在。她身上既有东方女性的传统,又有西方社会的开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带给她异于常人的人生感受,并且表现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因此,她的小说处处透露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反思。在这样文化背景下,严歌苓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性别观念,既不同于大陆作家,也不同于华裔作家。20世纪以来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意识进一步张扬,男权社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样的时代语境和女性本身的创作倾向,让严歌苓成功塑造出一批地母型的女性群像。因此,很多论文将重点放在了对其女性群像的研究上,忽略了男性群像。其实在严歌苓的小说中,有一大批性格各异的男性群像,这些男性群像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女性群像一起为读者带来一个个动人故事。严歌苓的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男性群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少女的乌托邦幻想,到中年的异国移民体验,再到后来的回望中国记忆,严歌苓男性群像的塑造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成熟。通过这些男性群像我们可以窥探出严歌苓的社会性别观。显而易见严歌苓并不像女权主义者倡导的那样,将女性置于男性的对立面。与其他作家相比,严歌苓更多的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关照男性,一方面对男性群像有一定程度的解构,另一方面对男性群像有一种超越性别的人文关怀,这也正是严歌苓的独特之处。为了用文学史的视野去关照男性群像的价值和意义,论文选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陆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贾平凹、莫言、张洁、余华、张承志男性群像塑造的基本情况。并且在追溯美国华裔文学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华裔作家对男性群像塑造。最后在两种维度下,探讨严歌苓给当下文学带来的新鲜体验。从叙事手法上来说,严歌苓小说的语言、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独树一帜,为其他作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模式。从创作内涵上来说,严歌苓是在跨文化语境下进行文学创作的,对本土经验和异域文化的关系探究更为深入,也为新时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维度。所以,让读者了解严歌苓,创作者借鉴严歌苓,是这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陈学芬[10](2013)在《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文中研究指明广义的美华文学不仅包括美国华文文学,还包括美国华裔用英文创作的文学。这样,就形成了三大作家群:台湾旅美作家群、大陆新移民作家群和美国华裔作家群。把这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其移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三大作家群展开比较的学理依据。作家作品的同源性、类同性及异质性与变异性决定了他们的可比性。二是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科细分,美国华文文学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两者很少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目前的形象学研究大多侧重于中国形象,只有少量的美国形象,缺少中美形象的比较、汇总。移民小说中美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弥补学界在这方面的不足,中国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参与到学界当前的前沿性话题中去。从文学文化层面探索移民问题和中美政治关系,对中美文学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主题学为主,辅以拉康镜像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等。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通过对异质文明、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移民小说的研究,分析形形色色的中美形象的特征和建构过程,并分析中美形象的成因,试图发现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华作家言说中国和美国的特点。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采用广义上的美华文学的定义,把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对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同时展开论述,梳理了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的流变并做了原因探析。(二)文学/文化研究。通过对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的比较,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下面简要介绍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首先,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台湾旅美作家主要有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施叔青、丛苏等,他们的移民小说有个共同点:表现了流浪的中国人的悲凉心态。小说中的人物从台湾自我放逐到美国,就像浮萍一样在美国的汪洋大海里随风摆荡,无法落地生根,于是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浪子,边缘人,摆荡的人,带枷的自由人等中国移民形象。他们有着身份的焦虑,在美国被边缘化,常常寻根。美国人很少出现在小说中,小说中的美国人常常是负面形象。异族婚恋常常以失败告终,象征了中美融合的失利。总体来说,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美国是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中国是精神家园,而美国是生存之地;遥远的中国因中国游子的想象而变得富有诗意,而美国对移民来说则是文化沙漠。所以会有这样二元对立的中美形象,是因为文化认同危机。怀着美国梦却不能很快适应当地文化,顺利融入美国,由此产生失望、孤独、困惑、迷惘等消极心态,笔下的美国形象也呈现灰暗的色调。而文化认同危机与他们的身世有关。这些作家在早年从大陆放逐台湾,成人后又再次放逐到异域,这种经历让他们对故国充满哀思,对美国有寄居之感。浪子的形象是自身的写照。当时美国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等影响了美国社会对移民的态度,也影响了移民对美国的看法及中美形象的形成。其次,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查建英、严歌苓、周励、曹桂林等,写下一系列有关新移民美国经验叙述的小说。除了继承前一阶段关于移民漂泊异域的悲苦的描述,还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塑造了朝气蓬勃的新移民形象。如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严歌苓的自尊自强的中国女留学生,周励、曹桂林和薛海翔等的华商形象。新移民不再纠缠于故国哀思,无根寻根等,而是生存至上,落地生根,保持族群的独立,对民族融合表现淡漠。与前一阶段华文文学相比,这一时期反映异族交往的小说增多,美国人戏份增加,美国形象多呈中性或正面形象,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这时的中国处于“文革”前后,而美国富强、民主、文明,为新移民的成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中美形象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大环境的改变,中美友好交往,美国的民族政策、移民政策日趋宽容,种族歧视程度减轻,美国对中国移民持友善态度,这影响了作家对中美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是大陆新移民作家没有台湾旅美作家的早年放逐经历,但经历了“文革”的摧残,在改革开放的鼓动下,到美国寻梦。虽然也免不了文化冲突,但没有台湾旅美作家所遭遇到的文化冲突剧烈。作为注视者的作家有的对美国持狂热态度,如周励;但更多的作家等则持亲善的态度,如查建英、严歌苓。第三,美国华裔作家的身份认同。黄玉雪、谭恩美、汤亭亭、任璧莲等的小说反映了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第一代与后代之间的代际冲突问题,华裔的成长主题。代际冲突中的华人第一代大多勤劳善良,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有封建迷信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等,而华裔美国人则处于中美文化的夹缝间,但以美国文化为主,他们与父辈的冲突大多是文化冲突。华裔美国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美国化的过程,他们最终都变成了典型的美国佬。这里的中国要么处于近代社会,经济落后,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虽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封建思想桎梏着人们,父权制思想压迫女性;要么是红色新中国,共产党迫害有产者,不讲人道,专制独裁。美国虽然有种族歧视,但没有饥饿,没有战争,国富民强。所以会有不同于华文作家笔下的中美形象,一方面与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有关。他们虽然在种族上是中国人,但在文化身份上早已变成了美国人,有些作家有妖魔化中国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的信息不通,真实的中国不为美国所了解。华裔作家根据道听途说所描述的中国,必然与真实的中国有很大出入。总体而言,华裔美国作家书写想象中的中国,认同现实中的美国。以上三大作家群有一些共同的母题,也有各自偏爱的母题。母题的变奏表现了不同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相似而又不同的中美形象。中美形象有它的恒定性和变异性。恒定是因为他者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时代环境、作家的身份认同、写作语言、期待视野与审美情趣等合力作用的结果。大陆新移民文学继承、发展了台湾旅美文学。台湾旅美作家还在继续创作,显示了新的审美风格。这两大作家群逐渐合流,成为新世纪的美国华文文学作家群,与美国华裔英文作家群比肩而立。目前来看,他们的小说创作还有很大区别。但可以设想,在美国定居多年以后的移民作家即使仍然用中文创作,也会与华裔作家的英文小说接近。因为多年的美国文化熏陶会影响作者的创作思维,使中文创作带上美国文化的痕迹,成为中美文化合流的产物。总之,美国不是天堂,而中国也不是地狱。那些或天堂或地狱的异国形象都是作家艺术的想象,是中国移民或华裔美国人欲望与恐惧的梦乡。

二、男子汉的占有欲——父亲手记之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子汉的占有欲——父亲手记之八(论文提纲范文)

(1)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
    二 侯孝贤电影的台湾元素与中国性问题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目标
第一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
    一 侯孝贤与台湾新电影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日常社会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火车隐喻
第二章 从台湾到中国:一段追寻自我的旅程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故乡”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海洋与彼岸
    三 侯孝贤电影作品之“台湾三部曲”
第三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意义转变
    二 华丽哀怨的帝国倒影——从上海到台北
    三 侯孝贤电影的“唐朝”想象与现代隐喻
第四章 在“世界”寻访“中国”——侯孝贤电影中的异域“中国想象”
    一 《咖啡时光》:异域文化中的中国寻访
    二 《红气球之旅》:欧洲视野中的“东方中国”
余论: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性与世界性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卷轴美学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抒情美学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感伤——美丽与苍凉
附录 :侯孝贤导演电影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当下跨界创作儿童幻想小说的现象研究 ——以虹影和张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跨界创作儿童幻想小说现象的原因
    第一节 市场的吸引和出版社的介入
    第二节 作家童年经验、身份变换与社会责任感的推动
    第三节 虹影和张炜的创作初衷
第二章 成人文学创作与儿童幻想小说创作的联系
    第一节 苦难叙事的传承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渗透
    第三节 叙事手法的沿用
第三章 儿童幻想小说创作之于成人文学创作的变异
    第一节 语言的口语化与风格化
    第二节 叙事方式的精简与变通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内涵与缺失
第四章 跨界创作儿童幻想小说现象的意义和问题
    第一节 立足儿童世界的自我突破
    第二节 革新儿童幻想小说的艺术面貌
    第三节 跨界儿童幻想小说的书写困境
结语
相关作家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性别视角下宫尾登美子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作为女性作家:宫尾登美子小说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日本战后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第二节 从小说看宫尾登美子的女性意识
第二章 从小说到电影
    第一节 电影改编的背景
    第二节 宫尾作品电影化的优势
第三章 宫尾登美子小说电影改编个案分析
    第一节 强烈个人风格下的别样阐释:《鬼龙院花子的一生》《阳晖楼》
    第二节 颠覆重构中被置换的女性叙事主题:《寒椿》
    第三节 在忠实原着与再创作之间:《藏》《序之舞》《櫂》
第四章 电影被重构的原因
    第一节 艺术因素
    第二节 非艺术因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从传统中渐显现代 ——70后家长育儿观之本土文化心理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研究缘起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聚焦
    第二节 研究视角的确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遴选
    第五节 关于研究本身的思考
第二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教养方式研究
    第二节 本土心理学研究
第三章 70后家长的成长特征与育儿背景
    第一节 70后家长的成长环境及代际特征
    第二节 70后家长养育孩子的背景分析
第四章 70家长的成长故事与育儿经
    第一节 自卑为底色的林倩
    第二节 快乐和优秀的马丽
    第三节 其他人的成长及育儿故事
第五章 "比较":育儿中的基本思维方式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比较
    第二节 跟谁比?比什么?怎么比?
    第三节 "比较"的功能
    第四节 孩子是大人的"脸面"
第六章 "关系":育儿中的人际环境
    第一节 家庭外部"关系":育儿中的人际环境
    第二节 家庭内部"关系":育儿中的家庭密码
第七章 "控制":育儿传统之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要让孩子服你":代际传承的育儿经
    第二节 "就这样强制性地跟她讲":育儿中对传统权威的挑战
    第三节 "当机立断就换":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控制
    第四节 "家长盯跟不盯,相差许多嘞":从结果延伸到过程的全方位控制
    第五节 "大方向把牢,小方向随便她怎么去":对孩子未来成长道路的宏观控制
第八章 "经历":育儿的内在理由
    第一节 "我们有切身体会的":经历决定育儿目标
    第二节 "她做的事情,我都做过的":经历变成育儿资本
    第三节 "复制"和"弥补":经历决定育儿方式
第九章 "矛盾":育儿中面临的冲突
    第一节 要事业还是要家庭:家长自我成长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冲突
    第二节 "两个人当中,总要有一个人多花点时间":变化中的育儿分工模式
    第三节 "要知识还是要快乐":育儿中的抉择与冲突
第十章 文化的内在结构与自我定位
    第一节 关系网络中建构的自我
    第二节 价值选择与思维方式
第十一章 变与不变: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变中之不变:传统之强韧
    第二节 变迁与冲突:路向何方?
    第三节 思考与建议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7)《鲤》书系与80后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80后”群体的代际特征和成长背景
    第一节 “80后”群体的代际特征
    第二节 “80后”群体成长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 《鲤》书系:一本新锐的文学期刊
    第一节 《鲤》书系概述
    第二节 搭建展现自我风格的舞台
    第三节 关照一代人的心理历程与现实生活
    第四节 展现宽阔多元的视野
    第五节 打造视觉效果的盛宴
第三章 《鲤》书系与“80后”文学形象重塑
    第一节 告别青春文学,开拓私人化写作的视野
    第二节 表达自由意志,拓宽女性作家写作的道路
    第三节 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作家
第四章 文学史视野中的《鲤》书系
    第一节 《鲤》书系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鲤》书系与其他新锐文学期刊
    第三节 新媒体语境中《鲤》书系对“80后”文学史的建构
    第四节 《鲤》书系的局限与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家概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严歌苓小说中男性群像的流变
    第一节 男性群像出现的时代语境
    第二节 男性群像经历的阶段变迁
第二章 严歌苓小说中男性群像分类
    第一节“中国记忆”中的男性群像
    第二节“异域体验”中的男性群像
第三章 男性群像书写中的社会性别观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
    第二节 男性群像的解构
    第三节 男性群像的人文关怀
第四章 男性群像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中国大陆文学的男性群像
    第二节 美国华裔文学的男性群像
    第三节 严歌苓小说中男性群像的文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华文学研究综述
    一、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概述
    二、 美国华文文学研究概观
    三、 美华文学形象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
    一、 范围与意义
    二、 自我与他者
    三、 结构与创新 第一章 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
第一节 白先勇《纽约客》里的中美形象
    一、 棺材与古墓
    二、 安乐乡里的中国“他者”
    三、 地狱与天堂
    四、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寻
第二节 离散与文学
    一、 聂华苓(1925—):离散者的寻根
    二、 於梨华(1931—):从无根到扎根
第三节 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与突围
    一、 丛苏(1937—):带枷的自由人
    二、 陈若曦(1938—):理想主义者
    三、 欧阳子(1939—):文学与心理学的交融
    四、 施叔青(1945—):女性的异域生存困境
小结 第二章 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
第一节 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
    一、 拯救与逍遥:美国“救世主”形象的解构
    二、 异域里孤独的移民
    三、 异族交往中的中美形象
    四、 严歌苓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综述
第二节 新移民的美国梦
    一、 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
    二、 狂热追求财富的华商
    三、 两种跨民族婚恋模式
    四、 美国不是天堂
小结 第三章 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代际冲突中的华裔形象
    一、 黎锦扬:父子之间
    二、 谭恩美:母女之间
    三、 伍慧明:骨肉相连
第二节 成长中的华裔身份建构
    一、 黄玉雪:华女阿五的归化之路
    二、 林露德:白马王子与华人姑娘
    三、 李健孙:中美文化的汇通
    四、 任璧莲:张家佬的美国梦
    五、 赵健秀:战斗着的华裔文化卫士
第三节 汤亭亭:想象中国、认同美国
    一、 鬼蜮横行的东方主义中国
    二、 手执双刃剑的华裔女勇士
    三、 建构华裔美国人的历史
    四、 华裔嬉皮士的戏剧狂欢节
    五、 中美形象的成因
小结 第四章 三大作家群中美形象比较
第一节 母题变奏曲
    一、 漂泊/乡愁/寻根母题
    二、 异族婚恋/拯救母题
    三、 乱伦母题
    四、 围城/考验母题等
第二节 中美形象的流变及原因探析
    一、 中国形象的流变
    二、 美国形象的流变
    三、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析 结语
一、 三大作家群形象特征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的美国形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男子汉的占有欲——父亲手记之八(论文参考文献)

  • [1]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D]. 豆耀君.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当下跨界创作儿童幻想小说的现象研究 ——以虹影和张炜为例[D]. 叶天舒.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性别视角下宫尾登美子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 莫非. 山东艺术学院, 2017(02)
  • [5]“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6]从传统中渐显现代 ——70后家长育儿观之本土文化心理质性研究[D]. 黄蓓.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鲤》书系与80后作家研究[D]. 陆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天边那一抹耀眼的晚霞[J]. 阿云嘎. 民族文学, 2016(07)
  • [9]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群像研究[D]. 王玉侠. 兰州大学, 2016(08)
  • [10]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D]. 陈学芬. 河南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男人的占有欲——父亲手记之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