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论文文献综述)
杨剑龙[1](2020)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与21世纪文学史编撰的意义》文中提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文学史写作、论文集出版、综论式研究、文化研究、专题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如下特点:作家作品论构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基本内容;海内外交流互动推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逐渐成为自觉研究意识。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缺憾:作家作品研讨与研究中说长多道短少;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法单调、整体性弱;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梳理多而研究少。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具有如下意义和价值:搜集与整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意义,梳理与总结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价值,加强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的意义,推进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价值。在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日趋繁荣发展的现实中,在海外华文文学与大陆文坛交往日益密切的进程中,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研究与撰写时不我待。
胡泰斌[2](2019)在《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因地理位置与内陆以海相隔,自明郑时期起才逐渐被开发,尤其是清朝收复台湾大量的中原赴台文人和移民,为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拓垦做出了较大贡献,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结晶。论文以1662-1895年清代台湾古典纪行诗为对象,分析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轨迹,梳理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从明郑遗民、清代赴台仕宦、台湾当地文人的诗歌中,挑选出台湾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作品,以海洋文化的影响、台湾自然风景的书写、人文景观的描述、民俗风情和热带物产的记录等,对古典纪行诗分类归纳,研究不同时代文人古典纪行诗歌中的地理差异、人文背景、观念意识、精神情怀、生活方式,探讨遗民文人的流亡心境、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以及不同时代台湾古典纪行诗的主题和特色。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通过对现有台湾古典诗歌的研究,结合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纪行诗的特点,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进行界定。正文分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至第六章,通过渡海赴台的感受、在台所见的山川湖潭、特产风物、文化遗迹、民俗信仰、生产生活等,分析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表达、情志表现、审美意识。第七章,阐述古典纪行诗在明郑遗民、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精神印象。结语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价值,结合旅游学的功能,提出以诗歌为文化底蕴的旅游开发,提升古典纪行诗的文化内涵。
郭丽平[3](2017)在《台湾内渡文人的心态及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文中提出台湾内渡文人群体经历过沧桑巨变,形成共有的"遗民"心态和创作趋同性,表现在歌咏台湾成为诗歌创作主旋律,文学基调悲凉沧桑,具有诗史观和宗宋的文学倾向。各自的遭际、环境和思想性格也使台湾内渡文人表现出各异的心态,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这一群体通过文学书写展现了文化形象,也为晚清闽台文学做出了贡献。
石润宏[4](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金嘉欣[5](2016)在《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提出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895年至1945年,台湾尽管遭受了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但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始终未曾泯灭。这在日据时期的台湾乡土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一大批台湾乡土小说家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抵制日本殖民文化,其小说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文化认同。本论文通过以下三章的分析讨论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第一章,结合相关史料,梳理出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家与中华文化的渊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乡土小说家的语言选择与民族认同。台湾乡土小说通过对文学语言的选择,思考如何更好地保存汉民族文化,反映社会现实的真相。同时,文学语言形式的选择也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二,乡土小说家与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日据时期的乡土小说家们,大多有深厚的汉文学背景,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始终坚守汉文化;另一方面,乡土小说家秉承中华民族精神,以笔代刀,控诉日本殖民者的血腥残暴、揭露民族败类的曲意逢迎、记录下广大台湾同胞痛不欲生的生活,以及遭受封建遗毒侵害的悲惨遭遇。第三,乡土小说家与五四新文化。台湾乡土小说的发展深受大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大陆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对台湾文学作家作品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是体现在在对台湾文学环境的改变。第二章,通过对台湾乡土小说中的中华民俗文化内容的梳理,讨论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文本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民间习俗与生活描写。不论是台湾的节庆习俗、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台湾新文化运动下新旧文化的碰撞,都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婚丧习俗描写。婚姻与丧葬文化是民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准则,无不脱胎于中华文化之中。三、民间信仰的描写。民间信仰在日剧时期成为贫苦大众的心灵寄托,也成为了乡土小说家笔下重要的素材。作品反映出的台湾民间信仰与中华文化的渊源,表明了作者民族认同的立场。第三章,通过对台湾乡土小说中的中华人文精神内容的分析,探讨其中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主要从一下三方面进行论述: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中华民族素来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日据时期,殖民者的残酷统治激起了乡土小说家在内的台湾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扬出誓死保卫故土家园和民族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二、自强不息的拼搏意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思想观念始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乾卦》)观念的提出,并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进程中不断鼓励着人们奋勇争先、形成了坚持不懈地从事某一事业的拼搏精神,是后世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之一。台湾乡土小说作为文化抗日的一部分,其文学作品的创作内容同样离不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三、传统失落的道德反思。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各方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中华民族道德伦理发生变化,产生了家庭内部、邻里关系等多方面的矛盾,引发台湾乡土小说家的思考,并反映在其作品之中。
陈舒劼[6](2016)在《区域文化认同与闽台文学亲缘——新世纪以来大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观察》文中认为闽台文学关系研究是福建人文社科研究的特色之一。在知识资源方面,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以史学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在叙述方式方面,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主要采用整合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论述架构,以及史论结合的叙述方式。在论述思维方面,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中的比较思维尤为明显,主要涵盖了闽台文学之间同异性的考察、闽台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闽台两地文学在亲缘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等比较主题。作为新世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也应当承担起它当代使命。
陈舒劼[7](2015)在《语言、血缘、族群、性别与风景——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闽台认同分歧及其主题叙述》文中提出闽台文化拥有同源同体的历史基础。新世纪以来闽台认同的文学叙述,通过语言、血缘、族群、性别与风景等领域,再现了近代以来闽台区域文化经历的认同分歧,并指向新语境中的认同再建构。
骆婧[8](2015)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文中提出"闽南文学"是由闽南民系创造,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进行传承的艺术样式。由文化生态角度入手,可从两个维度考察闽南文学:首先强调"大视野",通过考察文学与信仰、风俗、民间艺术、社会组织等的互动关系,揭示闽南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强调"动态性",纵向上关注中原文化对闽南文学的深远影响,横向上兼顾民系各个传播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中归纳其变迁的基本规律。以戏曲文学为例,"泉腔"戏文经历了由南戏本土化到原创剧目乃至跨地域传播的过程。
陈舒劼[9](2015)在《战火中的传承:明郑时期闽台儒学的亲缘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福建儒学是台湾儒学的本源。朱熹的学说,以及郑成功对儒家精神的理解与实践,成为儒学"道之东传"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儒学"经世致用"传统在明末闽台区域的系统化实践,是武装斗争之外重要的抗清表现。在"制度儒家化"的同时,明郑政权也大力推动"以闽为本"的"儒家制度化"移植,从而使自身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得到广泛认同,并拥有自我再生产的能力。
杨晓玲[10](2014)在《浅析闽台文学亲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到晚清时期,闽台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主要表现为汉族文化制度东移入台、台湾地理风物叙事中的闽台因缘、闽台共同"节义"文学主题、台湾文学结社与家族文学形态四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台湾地理风物叙事中的闽台因缘方面探讨与分析了闽台文学亲缘。
二、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论文提纲范文)
(1)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与21世纪文学史编撰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史的编撰 |
二、论文集的出版 |
三、综论、文化研究、专题研究等 |
四、研究特点与21世纪文学史写作 |
(2)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三节 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界定 |
一、纪行诗的内涵 |
二、台湾古典纪行诗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台湾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 |
一、澎湖群岛的变迁 |
二、台南地区的开发 |
三、台中地区的发展 |
四、台北中心的确立 |
五、台东地区的开拓 |
第二节 清代台湾政治经济的自然环境 |
一、澎湖的区位优势 |
二、岛内最早开发地 |
三、中部开发的特点 |
四、北东部诗歌的兴起 |
第三节 清代台湾文化教育的空间氛围 |
一、文教的兴起 |
二、书院的发展 |
第二章 清代台湾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康雍时期抚疆巡视的文学体现 |
一、明郑文学的遗风 |
二、游记文学的体验 |
三、御史文学的施政 |
第二节 乾嘉时期教化安民的文学表达 |
一、御史酬赠与澎湖文学 |
二、《小琉球漫志》与《海东札记》 |
三、当地文学兴起 |
第三节 道咸同光时期时政经世的文学反映 |
一、经世振文姚莹 |
二、理政兴学邓传安 |
三、其他文学体现 |
第三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渡海经历的记述 |
第一节 汹涌惊悚的黑水重洋 |
一、渡海体验 |
二、横渡黑水 |
三、海上观光 |
第二节 诡异莫测的飓风海啸 |
一、渡海飓风 |
二、台风危害 |
第三节 祥和宁静的海港岛屿 |
一、海滨风情 |
二、海港风帆 |
三、海岛风味 |
第四节 巨涛骇浪的潮汐海吼 |
一、海水奇观 |
二、海潮声吼 |
三、鹿耳要塞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 |
第一节 雄险俊秀的山岳奇峰 |
一、玉山雄风 |
二、大冈英姿 |
三、山中寻幽 |
第二节 曲折回绕的河川溪流 |
一、虎尾溪吼 |
二、大甲险滩 |
第三节 碧波荡漾的湖水清潭 |
一、清潭霁月 |
二、日月潭辉 |
三、湖香潭影 |
第四节 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木 |
一、花香竹韵 |
二、刺桐鲜艳 |
三、热带物产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风物习俗的体现 |
第一节 民殷物丰的饮食特产 |
一、澎湖薯米 |
二、槟榔传谊 |
第二节 朴实淡雅的服饰外型 |
一、服饰传承 |
二、热带风情 |
第三节 恬静舒适的休闲农耕 |
一、农家闲憩 |
二、农耕劳作 |
第四节 缤纷多元的生活习俗 |
一、女性蒙面 |
二、择偶独特 |
三、丧葬仪式 |
第五节 春华秋实的岁时节庆 |
一、刺桐报时 |
二、七夕相约 |
三、盂兰盆会 |
四、除夕庆祝 |
五、赛戏表演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人文古迹的感怀 |
第一节 延平忠烈春秋 |
一、延平功勋 |
二、贞烈五妃 |
第二节 安平赤嵌风云 |
一、赤嵌烟云 |
二、安平烽火 |
第三节 宫观祭祀祈愿 |
一、妈祖崇拜 |
二、城隍庇佑 |
三、中元普度 |
第四节 寺庙朝圣示谕 |
一、祈佛保安 |
二、梵音禅语 |
三、清幽参佛 |
小结 |
第七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的精神印象 |
第一节 台湾遗民文人的心历旅程 |
一、移居海岛与复国期待 |
二、海洋漂泊与人生失意 |
三、社会关怀与安于现状 |
第二节 、台湾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 |
一、国家强盛和教化之风 |
二、民生疾苦和抚疆之责 |
三、宦海沉浮和思乡之情 |
第三节 、台湾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 |
一、民俗与乡土物产 |
二、游览与凭吊抒怀 |
三、事件与社会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方志 |
二、文集 |
三、研究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附录 清代台湾纪行文人一览表 |
附录1、大陆赴台文人 |
附录2、台湾当地文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课题研究项目 |
(3)台湾内渡文人的心态及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内渡文人的遗民心态 |
二、遗民心态影响下台湾内渡文人创作的趋同性 |
(一) 台湾的歌咏成为主旋律 |
(二) 悲凉沧桑的文学基调 |
(三) 相近的文学追求 |
三、台湾内渡文人各异心态和文学的个性 |
(4)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一、道观的情况 |
三、寺院的情况 |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
二、知名景观考述 |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
一、荒野的风景 |
二、荒野寻绿 |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
征引文献目录 |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
全文图版 |
后记 |
(5)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台湾乡土小说家与中华文化渊源 |
第一节 乡土小说家的语言选择与文化认同 |
第二节 乡土小说家与中华传统文化 |
第三节 乡土小说家与五四新文化 |
第二章 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民俗文化 |
第一节 民间习俗与生活描写 |
第二节 民间婚丧文化描写 |
第三节 民间信仰描写 |
第三章 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人文精神 |
第一节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
第二节 自强不息的拼搏意识 |
第三节 传统失落的道德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作品 |
三、期刊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 |
(6)区域文化认同与闽台文学亲缘——新世纪以来大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多学科知识基础与史学底色 |
二、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叙述方式 |
三、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论述思维 |
四、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当代使命 |
(7)语言、血缘、族群、性别与风景——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闽台认同分歧及其主题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8)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1. “闽南文化”之性质界定 |
2. “闽南文学”之概念界定 |
3. 从文化生态看闽南文学 |
二 |
1. “文化物种”与文学 |
2. “文学外生态”与“文学内生态” |
3. “大环境”与“小环境” |
三 |
1. 地域开发与中原戏曲的传入 |
2. 文化鼎盛与宋元戏文的流播 |
3. 文化交融与原创剧目的诞生 |
4. 跨地域播迁与新剧种的诞生 |
四 |
(10)浅析闽台文学亲缘(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台文化关系的形成 |
(一) 闽台文化关系是历史形成的 |
(二) 闽台文化关系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大陆文化向台传播 |
(三) 闽台文化同属中华文化 |
二、早期的台湾文学地理风物叙事依靠大胆想象 |
三、福建文人对台湾风物描写的独特价值立场 |
四、明郑权时期台湾风土人情文学作品中未体现台湾特色 |
五、台湾地理风物文学叙事特定主题 |
六、“台从于闽”的认同观念导致了宣上德思想 |
总结: |
四、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与21世纪文学史编撰的意义[J]. 杨剑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4)
- [2]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D]. 胡泰斌. 闽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台湾内渡文人的心态及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J]. 郭丽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4]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 金嘉欣.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6]区域文化认同与闽台文学亲缘——新世纪以来大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观察[J]. 陈舒劼. 华文文学, 2016(01)
- [7]语言、血缘、族群、性别与风景——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闽台认同分歧及其主题叙述[J]. 陈舒劼. 闽台文化研究, 2015(01)
- [8]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J]. 骆婧.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9]战火中的传承:明郑时期闽台儒学的亲缘关系[J]. 陈舒劼.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01)
- [10]浅析闽台文学亲缘[J]. 杨晓玲. 神州,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