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与东方世界的复兴——纪念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成[1](2020)在《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文中提出卡尔·波兰尼是从经济思想史入手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过程的。他通过对早期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经济生活本来是嵌含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屈从于市场之下,这就形成了社会与市场的博弈。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劳动力、土地和货币的商品化为条件,这是人类不幸的开端。为使人和社会免遭市场的摧残,自发的社会保护应运而生。所以波兰尼认为市场永远无法完全脱嵌于社会,纯粹的自律性市场就是一个乌托邦。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所形成的双向运动引发了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社会灾变,法西斯主义兴起就是因为其为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文明的崩溃是缘于国际制度的损坏,以及由市场经济无节制扩张所导致的种种社会灾难。波兰尼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手段,这个问题将无法解决,而政府的手段不可避免地运用政治权力将自由市场经济置于社会的有效控制之下。同时,为防止极权主义产生,必须要为扩大民主治理而进行斗争。因为政治权力与被赋予民主权力的公民相结合,才是对抗市场无情扩张的最佳制衡力量。波兰尼也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和道德危机。他认为对自由、民主和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塑造是社会危机的真正出路。波兰尼运用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方法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视角,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郭友兵[2](2019)在《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自由是人类的永恒理想与普遍追求,黑格尔关于自由的思考构成人类自由理论的重要一支。由于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性质与文本特征,国内外学界关于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大量研究一方面具有多领域、多进路等优点,另一方面存在离散性、片面性等缺点,对黑格尔自由思想进行一种系统全面又准确彻底地理解诠释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本研究旨在基于黑格尔之哲学观以及文本诠释、形上分析、“经验”还原等方法,对黑格尔自由思想本身做出一种有据可循的系统性诠释。首先,直面“自由是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黑格尔的自由具有如下形上规定。其一,“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的思辨定义构成黑格尔自由的基本公式。它表明自由本质上是一种“他我关系”,“他物”“自身”构成自由的两大前提,“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构成自由的关键要义,其反面则是无自由或不自由。其二,“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具有自我实现、相互承认、主客统一、“主体-实体”等四种主要实现模型。这四种模型相应地构成黑格尔自由思想之本体论、伦理学、认识论、存在论四种主要诠释进路。其三,自由具有具体性、必然性、无限性以及统一、和解等特性,且作为他我关系的合理解决构成价值本身及最高价值。然而,黑格尔所言自由的主体是精神,其自由主要指精神自由,因此,如何理解精神构成理解黑格尔自由的枢纽,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具体诠释必须深入考察其精神理论。考察发现,黑格尔具有一种成熟而复杂的精神理论,精神构成黑格尔哲学的标识并存在多种解读面向,精神自由的核心要义则在于人类自由。文本显示,精神具有“知自己本身的现实的理念”之一大定义、“观念性”与“显示”之两大规定性、“运动”“统一”“自由”以及“非自然”“理性”等多种特性,本身代指“思维-概念-理念-精神”之内在逻辑经验与“存在-定在-理念-精神”之外在历史现象相统一的“事情本身”的存在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在形式上展现为“圆圈”之往复进展的结构,在内容上体现为“观念性-显示”或“思维-意志”之一体两面的结构,在本质上呈现为“观念性-显示-事情本身”或“思维-意志-理性”之“知-行-在”的三位一体结构。由此可见,黑格尔的精神具有认识论内涵与本体论内涵相统一、一般精神与作为人的精神相统一的基本内涵,而且,精神的本体论内涵以认识论内涵为基础、一般精神以作为人的精神为模型,因此,黑格尔的精神主要指人类,其精神自由义在人类自由。根据精神“知-行-在”的本质结构,黑格尔精神理论包含一个以“思维自由”“意志自由”“理性自由”为基本主题、以《小逻辑》《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为主要文本、以“理论理念”“实践理念”“历史实存”为重要形态的自由理论体系。根据黑格尔的哲学观,黑格尔哲学本质上是一个思维与对象、内在与外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关于事情本身的“解释-规范”体系,“精神自由”一方面构成黑格尔解释世界的根本性概念,另一方面同时具有旨在人类自由的规范性内涵。本研究在此两大前提下详细诠释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具体内容。第一,“思维”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知”“普遍性”“辩证性”“真理性”“自由”等特性。“思维自由”是逻辑学的重要主题,《小逻辑》思辨地揭示了思维自由的具体道路,本身包含“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大环节。思维象征着“思维着的人”,思维自由具有相应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思考”的思维方法的规定,具体为“‘概念’地思考”,亦即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重要来源的黑格尔之“概念思辨法”,包含五大原则:矛盾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具体的原则、历史的原则、总体的原则。另一方面,它蕴含着“成为一个人”的“主体性自由”的规定,主要为“超越自然性”“扬弃分裂性”“遵循总体性”。第二,“意志”是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具有“行”“能动性”“层次性”“客观性”“自由”等特性。“意志自由”是法哲学的根本主题,《法哲学原理》理性地构筑了意志自由的具体道路,本身包含“抽象法”“道德”“伦理”三大环节。意志代指着“行动着的人”,意志自由包含重要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行动”的行为原则的规定,具体为“‘伦理’地行动”,人与物、人与自身、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构成黑格尔的“五伦”,法哲学系统理性地阐述了五伦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它蕴含着“与他物共存”的“实体性自由”的规定,主要为“追求‘实体性’事业”“超越原子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理性”是历史哲学的灵魂,本身具有“在”“实存性”“阶段性”“具体性”“自由”等本性。“理性自由”是历史哲学的重要命题,《历史哲学》大致地描绘了理性自由的实现历程,本身包含“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尔曼世界”等阶段。理性意味着“存在着的人”,理性自由包含着对应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存在”的存在方式的规定,具体为“‘精神’地存在”,其以“自由”为根本目的、以“知”“行”为内外道路、以“理性”为基本原则、以“调和”为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具有质、量、度之具体规定的“实存的自由”,并具有如下启示:“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理想”,“实存的自由永远是具体特殊的”,“‘思辨逻辑’构成自由实现的实践智慧”。总之,以“知-行-在”为本质结构的精神表明人是“有思维”“有意志”的“历史性”的存在者,黑格尔的精神自由理论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系统而独特的人类自由理论,而黑格尔自由思想本身则构成一种重要的自由理论范式。
张丹[3](2018)在《“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风,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家,他的“战斗”和“发见”是极其重要的实践理论话语。他的小说、诗歌、电影以及文艺现象批评都有所体现。作为一位拥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文艺理论家,一方面他坚持用“战斗”的立场去探究作品和作家,极为重视作家的“受难”精神和“战斗”品格,另一方面他从关怀人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现实,去“发见”作品的真实以及人物的“精神奴役创伤”。同时,在这种理论术语的建构中,胡风树立起了他“战斗的诗人”、“战斗的理论家”形象。同时目前已有的胡风的文学批评或者文艺批评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探讨他的文艺思想尤其是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中体现出来的实践品格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少量的论文中有不成体系的探究。本文鉴于此,着重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这一背景中探究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中国1930到1940年代的传播作出相应的回应,最重要的是为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找到理论背景。本论文第一章通过探究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追溯实践观以及梳理胡风的实践观的背景,勾勒出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强烈的现实主义个性以及忠实的五四情怀,其中涉及对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吸收与转化对胡风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为“战斗”和“发见”的实践品格的现实性做背景梳理。第二章主要是阐述胡风文艺批评之于作家、作品的意义。即他的文艺批评展示出来的实践品格:“战斗”和“发见”。其中“战斗”主要是针对作家的评论,主要探讨国内外现实主义大师的人格,尤其是受难人格的精神气度和战斗立场,以及关注人的存在的人道主义情怀。“发见”是针对小说、诗歌、电影等文本。在小说批评中去发见民众的“精神奴役创伤”,探究人性,启发民众实现真正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诗歌批评中去“发见”真正的作家和诗人,“发见”诗歌的真实性和主客体化合的创作原则;第四章讨论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关于战斗的强调与左翼批评家矛盾和周扬的实践观的悖离之处,与京派批评家朱光潜和李健吾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实践观,发现人性的相通之处。第五章主要是阐述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在不同时期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结语部分主要是把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放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来探讨,同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后产生的新的含义,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赵兵[4](2018)在《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文中提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时段、不同主体来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族精神”论的复杂内涵。第一章所关注的问题是清末民初的“国魂”、“国性”论。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中具有转折性的时期。晚清以来新学与新政给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问题日趋严重。东渡日本的中国知识人从日语中发现了“民族”与“民族精神”这两个重要词汇,并将之传入国内思想界,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念与民族想象。民初以降,诸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老新党”均开始讨论“国魂”与“立国精神”的问题,他们试图重建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与神圣性的“中国”。第二章着重论述1920年代醒狮派与学衡派的“国性”论。随着欧战中西方文明弊病的暴露以及战后世界性“东方文化热”的影响,中国知识人的民族与文化自信心逐渐凸显。盛极一时的东西文化论战,彰显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试图结合东西文明以创造世界新文明的野心。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论,多是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潮之反动。醒狮派在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以实证方法阐释了国性或民族性的产生与存在,并认为此等“灵魂”对民族、国家之演进,具有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以文化保守主义姿态出现的“学衡派”也十分重视“国性”与“民族精神”。学衡派学人在揭櫫古希腊与先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同时,试图在学术上确证中国民族与文化上的独立性、本源性、甚至是世界性。第三章尝试阐释1930年代以降中国思想界多元竞争的“民族精神”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话语呈现出多极并进的局面,本章试图以几种代表性的论述来进行阐发——张君劢、贺麟等人的“文化建国”论;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种族主体性的重新想象;以及1930年代以降,风靡一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在建构中国“民族宗教”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第四章试图以中日战争为背景,从东亚现代性的视角呈现“天下”秩序崩解之后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论述对于各自文化主体性与超越性的思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秉持一种国家有机体论,“国魂”与“民族精神”成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的主流词汇;中共开始注重“民族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建构出一种兼具主体性与普世性的“中华民族”理念;与此同时,敌伪地区的知识界也有着自己的民族主义话语,他们推崇类似于国家有机体论的“全体主义”(Universalismus),他们竖立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宣扬“国性”、“国魂”与“东亚民族精神”。吊诡的是,敌对各方其实共享着类似的民族主义观念与“民族精神”话语,并围绕各自的立场与观念进行着“民族精神”的话语争夺战。
宋强[5](2016)在《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格局的结束,“全球化”的影响逐渐凸显。单纯进行传统的“国家公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的要求。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世界公民教育思潮随之兴起。在此过程中需要研究并回答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关系的;二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主张的世界公民教育是否现实可行。研究基于对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描述性研究、反思性研究、评价性研究”三个递进的维度来展开:第一个维度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什么”?对思潮进行描述性研究,集中在思潮的核心概念(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世界公民资格观和教育观(第五章、第六章)等方面。一是在核心概念上,对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界定。二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上,通过科学设定检索式,对Web of Science、Scopus两大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SSCI、维普、万方检索”四大中文检索库中的数千条相关文献的分析,解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在厘清公民教育各思想流派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世界公民资格观和世界公民教育观的分析,从认同、权利、义务、参与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思潮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世界公民教育的意义:人权保护与共同发展;世界公民教育的实施:教师培训与课程改革;世界公民教育的维度: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世界公民教育的载体:全球治理与世界政府;世界公民教育的普适性:西方式普适思想与多样文明。第二个维度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为什么”?对思潮进行反思性研究,研究思潮为什么会产生、发展和在当代兴起,探寻思潮背后的理论根源。一是思潮的历史发展(第三章)。通过“三期七段式”的划分,梳理了自公元前4世纪至今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发展脉络。二是与世界公民教育有关的世界主义理论,全球治理理论,全球化理论,以及世界性与民族性理论(第四章)。研究表明:第一,世界主义思想理论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之源,在世界公民教育发展低潮时,世界主义始终以螺旋式在不断发展,不管是在古希腊城邦时代还是民族国家崛起时期;第二,全球化造成了全球分化,有西方意识形态的痕迹,但仍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第三,在各国同意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国际组织和部分学者在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对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政府、世界联邦的建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并通过宣传和教育项目、专题课程来实施;第四,“爱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等与世界主义截然相对的民族性概念与理论”和“超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人类主义等与世界公民教育思想有共通之处的世界性概念与理论”共同构成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思想基础。第三个维度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怎么样”?对思潮进行评价性研究,对思潮的实践效果与理论争议(第七章)进行梳理,并通过“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等批判性理论;轴心文明理论、文明辐射理论等对立理论;民族认同、语言、宗教、环保等世界公民教育的畸形发展”去评价和解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对“谁是世界公民,谁来承载世界公民教育,国家如何应对国际组织推行的世界公民教育,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平衡”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对“通过世界公民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实现国家公民身份与世界公民身份的整合,国际组织向’全球共同体’的发展愿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仍将深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第八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肯定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倡导多维度公民资格与认同2.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一种值得借鉴并且可以本土化的思潮3.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具有五项主要特征:从思潮的影响范围看,是一种在发达国家大型、发展中国家中型的思潮;从思潮的意识形态来看,主观着眼意识形态全球化,客观促进全球理解;从思潮的目的与效果来看,存在着主客观不统一的吊诡;从思潮的兴盛原因来看,是倡导型和危机逼迫型的结合;从思潮的传播主动性来看,是一种被动的思潮。
王磊[6](2015)在《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着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的身份概括起来说就是革命家和学者,或者又可称之为学术与政治的统一。然而,章太炎还有一报人角色常为世人忽略,他自戊戌走出书斋,踏入知识分子的救亡之途,就开始了参与报业的人生之旅。章太炎一生以不同角色参与过的报刊达十余种之多,曾经为中外87家报刊撰写过文章,他在中国近代新闻舆论界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章太炎的办报历程经过戊戌变法的洗礼,得到初步的磨砺,《民报》时期是他宣传革命的巅峰,民国初建,章太炎以报刊为平台实行监督政府之责,晚年他致力于国学研究,并与弟子创办学术期刊。本文借用了学界对章太炎思想研究之成果,主要关注章氏办报所努力的三个面相:革命宣传、舆论监督和保存文化(从章氏思想内核来看,表现为“恢廓民权”和保存国性)。章太炎作为报人,正处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走上报人之路,既有文化传统的内在理路,又有作为职业选择的现实要求。戊戌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萌发期,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成为章太炎这一时期办报的重要指导思想,章太炎继承了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遗产:“学会—报刊—学堂”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他对报刊和学会的实践可谓情有独钟、贯穿一生。“苏报案”前,章太炎先后发表《正仇满论》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展开了和保皇派的两次论战,革命思想遂在国内传播开来。“苏报案”,章太炎因言获罪,却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章氏被国内外舆论塑造成为“革命圣人”的形象,三年牢狱修习佛学,为他在《民报》时期的宣传革命道德奠定了基础。章太炎在西牢期间,为《国粹学报》撰稿,成为《国粹学报》的灵魂人物,1906年,他出狱之后,成为东京《民报》主编,在《民报》中宣传国粹和宗教,打开了《民报》革命宣传之新局面,太炎弟子以东京国学讲习会为阵地完成集结,形成代表国粹和东方文化的撰稿人群体,从而区别于代表西学的孙中山一系。本文将君宪派和革命派所办报刊纳入比较研究之中,强调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因子,同时,围绕梁启超和章太炎思想的同异,主要论述了《新民丛报》与《民报》所构建的不同的法国大革命图景以及两派人士关于个人与国家权利的论争。相比之下,《民报》和《新民从报》都比较关注民众道德和启蒙,《民报》注重对留学生、新军进行革命之宣传,但是,就其对国内之传播效力而言,《新民丛报》的启蒙效果则影响更加深远。学术期刊是戊戌“学战”的一种延续,那时的学者普遍认为一国学术之兴亡,关乎国家命运之存废。章太炎为《国粹学报》所订立的学术独立之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保存国粹思潮之下,章太炎在报刊舆论中积极应对学术领域的反传统和反国粹言论,在语言文字领域,他与提倡万国新语的《新世纪》周刊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在舆论中塑造了“化圣为凡”的孔子形象。《学林》杂志和《教育今语杂志》可以看作章太炎举办学术期刊和教育期刊的一种有益尝试。辛亥时期上承戊戌,下启五四,乃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第二时期,《国粹学报》正处于其中,在民族主义革命和西方列强侵凌的双重危急之下,宣传国粹无阻于革命,但是,那时的学术期刊却很难做到完全的价值独立。民国建立之后,章太炎致力于政党政治,以民党自居,他所主办的《大共和日报》已经超越了政党报刊的角色,而努力维护国家之权益,以监督政府为视角重新审视章太炎与民国初年的政治舆论间的关系,可以促使我们摆脱传统学界对章太炎认识所存在的偏见。晚年,章太炎及其弟子先后又有两次集结,分别创办了《华国月刊》和《制言》杂志,这既是他们对戊戌时期传播模式的进一步实践,又是对中西“学战”理念的延续,章太炎对欧化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西化论者的反对可谓一脉相承,《华国月刊》同仁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成为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反对派,《制言》杂志同样延续了这一文化立场。学术界对章太炎的新闻思想已经有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在结论处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再次强调了章氏办报宗旨在其一生中的连贯性。当然,章太炎在办报活动中所坚持的政治与学术的双向进路,在他身上同样表现出一种紧张,由此延伸出求是与致用,精英与大众(传播对象),雅与俗(报刊文体)方面的紧张感,这正是章太炎在新闻思想和办报实践中的特点所在。
贾佳[7](2015)在《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大学在本质上并非只是横向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一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社会机构,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区别于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机构的文化实体。以此为据,可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界定为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传承者”为实践主体,所形成的使中国大学之为中国大学的根本性特征。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机制——“中国文化——‘文化传承者’——中国大学”为分析框架,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传承者”文化性格的历史考察,以捕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外在表征及其得以延绵至今的内在因素,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的视角,本文梳理、分析和归纳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不仅注重对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更注重对“活”着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文化传承者”所持有的文化观念与大学观念的分析,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典型特征的归纳;还涉及对各历史时期几所具体中国大学的文化解释。所研究内容涵盖了晚清、民国、建国头十七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具体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特征为基本依据,本文对中国大学发展阶段大致归纳如下:从中国大学诞生到清朝灭亡是“中国式大学”阶段,此时期的中国大学主要为维护晚清政权而设,受晚清士大夫控制,文化性格最为浓厚,主要以“忠君尊孔”、“学仕一体”以及“经学为本”为鲜明特征;整个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学”阶段,在民国大学校长的主导下,此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厚德载物”、“有容纳大”、“文实并包”以及“天下为公”等典型特征;建国头十七年是“中国特色的大学”阶段,由于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中国大学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尤强,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以党治校”以及“思想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正在酝酿与形成一种理想的可能性模式——“大学的中国模式”,并且初步呈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文立身”以及“宁静致远”等较好的文化发展趋向。目前中国大学正处于由“中国特色的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历史性论证,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内发”而“人为”,自晚清以来大体未有中断,虽则其间屡有“转折”与“变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兼具。对于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研究,除却“同情之理解”更有必要进行价值澄清,以拨正裹挟于历史浪涛中的各种扭曲特征或其偏激倾向。通过历史性省思: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知识分子与政府等特殊矛盾;同时在本质上,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在“道德本位”、“人文精神”以及“士的传统”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得到诠释。由此而论,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协调各种特殊矛盾兼以最大可能的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历史的经验并结合现实的需要,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不但必要而且可能。理论上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就是各种优秀的中国文化特质的集合体;“大学·学者·政府”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场域,而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理想建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好”的文化信仰是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内在灵魂,那么大学、学者与政府之间的独立与协作则是中国大学坚守灵魂的外部工具。当自由的学者主导中国大学,目的就会支配手段,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可能,大学的中国模式可待;当政府凌驾于学者之上操纵中国大学,所谓的文化性格难免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距离真正的中国大学愈远。
陈越洋[8](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李凤成[9](2014)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胡适自由理念及其实用主义选择》文中提出本论文是一项对胡适参与社会活动及其实践价值的专题研究。本论文尝试通过相关研究,回答以下四个主要问题:第一,胡适治学方法是否稳定地具有中国传统因子?第二,胡适对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经世致用的汉学传统是否具有一致性?第三,所谓民主自由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及其连续性如何?第四,胡适一生的追求对当下中国是否具有现实关照性?论文主题的确定,与笔者对两岸三地学术界关于胡适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相关,也与现有研究成果的不均衡性相关。这种状况给笔者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胡适其人其事的实践价值提供了学术领地。就论文整体结构看,第二、第三、第四各章是第五章的分析对象,第五章是对前述三章内容的深入分析和价值提炼,结构相对完整。绪论主要对近20年来学界胡适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此不赘述。在正文部分笔者首先论述了胡适与新生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国家建设方略与政制设计等方面的歧异,解释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一党独裁的努力,和以胡适为代表的、追求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的拒斥与抗争。其次是论述胡适和执政的国民党之间在组党参政方面的博弈和角力。就其时间看,可以分为大陆时期和台湾时期;双方在博弈过程中,总是难以避免国际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美国这个最大的国际因素,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鼓励国民党排斥共产党,导致国民党主导下的中国社会陷入混乱。双方在台湾时期的角力,胡适作为在野的一方,总是希望能够借势而为,力图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在张力范围内,双方基本维持了斗而不破的格局和态势。随后论述了国民党及其主导的政权退守台湾后,胡适与国民党台湾当局在“自由运动”事业方面从合作到争斗的演变过程。坚持并坚定地做政府诤友的胡适,面对国民党及其政府对“自由运动”事业的严厉管控和摧残,在当时只能徒呼奈何。在维护“法统”、保卫“复国”基地、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生活秩序的诉求下,他一方面劝说激进的民主自由追求者降低斗争的烈度,一方面压低个人对民主自由的心理期望,表示“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要享受“不说话的自由”。文章最后集中论述胡适参与社会实践的价值,从文化史角度基本回答了“胡适的治学方法是否稳定地具有中国传统因子?”等四个问题。在分析、论述胡适社会实践价值这一大的命题时,笔者不但采用传统的思想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力图通过对文献资料、相关史实的整合与分析,找出比较确切的因果关系,来建构论者自己的解释体系。同时,论者还有意识地使用、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涉及到重要的论证节点,在使用论据时,避免孤例和同质性的例子;在论说胡适思想见解的一致性时,把较长时段的不同场合的例子,搜集起来比对使用。在整合、分析胡适研究成果和现状时,还借助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以增强研究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周进[10](2014)在《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土面积狭小、饱受殖民统治、1965年才独立建国的新加坡,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新加坡快速发展的原因很多,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实施了双语教育,培养了众多双语人才,很好地适应了东西文化精华兼收并蓄和转口贸易立国的发展模式。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自世界大航海时代以来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转口贸易经济模式,奠定了新加坡双语或多语教育的底色;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为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打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多元民族的复合社会需要搭建民族间沟通的桥梁和联系民族文化的纽带;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亟需大量的双语或多语精英人才。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具有独特的演变过程及特点,其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65年以前是独立建国前双语教育的启蒙与探索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的多元民族、多元语文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新加坡较早进行了双语教育的尝试,在客观上为建国以后实行双语教育政策打下了基础;1965-1986年是生存与发展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实践阶段,在这21年里,围绕双语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探索了双语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源流的统一,新加坡在双语教育政策推动下不仅成功立足于世界,而且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7-2007年是经济腾飞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修正与完善阶段,三次华文教学改革和新的双语教育分流制度使双语教育政策自身的调整与改革进一步深化;2008年至今是重造新加坡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阶段,从中央课程到校本课程,双语教育政策的创新性进一步强化,双语教育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虽然在不同的阶段里双语教育政策的功能和定位有所不同,但在建国以后,双语教育政策总体上都是围绕建国之初确立的“教育配合经济发展”的务实的总方针不断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演进着,为教育探索道路,为国家培养精英。短短半个多世纪,双语教育政策与新加坡彼此相长、共同发展、共创奇迹,不仅把双语教育打造成为世界教育领域中独树一帜的成功典范,而且使新加坡从一个资源匮乏、矛盾重重的小岛国华丽转身为世界发达国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
二、WTO与东方世界的复兴——纪念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与东方世界的复兴——纪念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波兰尼生平及《巨变》的写作背景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的主要观点、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波兰尼视野下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崩溃 |
第一节 均势制的失败与和平的终结 |
一、百年和平与均势制度 |
二、国际金融与战争危机 |
第二节 金本位制的崩溃与重建 |
一、金本位制的崩溃 |
二、金本位制重建的失败 |
第三节 自律性市场制度的瓦解 |
一、自律性市场制度的概念 |
二、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波兰尼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 |
第一节 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市场的起源 |
一、早期社会的经济制度 |
二、市场的本质及其起源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
一、资本主义经济进步的反人类本质 |
二、市场要素的商品化过程 |
三、贫穷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
四、经济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性质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变迁 |
一、阶级利益不能解释历史 |
二、社会灾难及其文化根源 |
三、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波兰尼与马克思的思想比较 |
一、波兰尼对马克思的曲解 |
二、波兰尼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不同之处 |
三、波兰尼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趋同之处 |
第二节 波兰尼对凯恩斯的超越 |
一、凯恩斯的新经济思想 |
二、波兰尼对凯恩斯新经济思想的修正 |
第三节 波兰尼对哈耶克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 |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之争 |
二、奴役之路还是自由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现实观照 |
第一节 社会现实与波兰尼的社会理想 |
一、20世纪的世界政治和经济 |
二、波兰尼基于社会现实的哲学转向 |
三、波兰尼经济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当代社会反制市场经济扩张的必要性 |
一、反制市场的现实力量 |
二、计划其实无处不在 |
三、当代社会反向运动 |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国际新秩序展望 |
一、新自由主义企图建立国际秩序的失败 |
二、当代国际新秩序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局限 |
第一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原创性 |
一、波兰尼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
二、“嵌入”和“脱嵌”概念的意义 |
三、“双向运动”思想的原创性 |
第二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
一、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
二、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 |
三、分层和分类整合原则 |
第三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
一、对概念的建构存在模糊性 |
二、对历史的解释缺乏准确性 |
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主题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自由的形上分析 |
第一节 自由的定义 |
一、文本定义 |
二、定义的要件 |
三、定义的反面 |
第二节 自由的实现模型 |
一、自我实现模型 |
二、相互承认模型 |
三、主客统一模型 |
四、“主体-实体”模型 |
第三节 自由的特性 |
一、自由的一般特性 |
二、自由是被设定的 |
三、自由的主体是精神 |
第二章 精神的形上分析 |
第一节 精神的概念 |
一、定义 |
二、规定性 |
三、特性 |
第二节 精神的结构 |
一、“圆圈”结构 |
二、“思维-意志”结构 |
三、“知-行-在”结构 |
第三节 精神的自由体系 |
一、精神之“精神” |
二、精神的本性是自由 |
三、精神自由的形态及体系 |
第三章 自由的“思维”形态 |
第一节 思维的本性 |
一、“知” |
二、辩证性 |
三、自由 |
第二节 思维自由的三个环节 |
一、存在论 |
二、本质论 |
三、概念论 |
第三节 “思维”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
一、“概念”地思考 |
二、主体性自由及其规范 |
第四章 自由的“意志”形态 |
第一节 意志的本性 |
一、“行” |
二、层次性 |
三、自由 |
第二节 意志自由的三个环节 |
一、抽象法 |
二、道德 |
三、伦理 |
第三节 “意志”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
一、“伦理”地行动 |
二、实体性自由及其规范 |
第五章 自由的“理性”形态 |
第一节 理性的本性 |
一、“在” |
二、阶段性 |
三、自由 |
第二节 理性自由的实现历程 |
一、东方世界 |
二、希腊与罗马世界 |
三、日尔曼世界 |
第三节 “理性”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
一、“精神”地存在 |
二、实存的自由及其启示 |
结语 黑格尔自由观与人类自由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胡风文艺批评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内容、思路以及方法 |
第一章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的建构 |
第一节 实践观的讨论 |
一、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黑格尔的实践观 |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 |
三、列宁的实践观 |
第二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 |
第三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作家论:“战斗”的创作主体批评 |
第一节 “战斗”的现实主义大师批评 |
一、“战斗”的国内现实主义大师批评 |
二、“战斗”的国外现实主义作家批评 |
第二节 “战斗”的新人批评 |
第三章 作品论:“发见”的作品批评 |
第一节 “熔铸”:小说批评 |
一、发现“精神奴役创伤” |
二、践行“经济性”原则 |
三、探索人物的“交涉” |
四、发现真实 |
第二节 “突入”:诗歌批评 |
一、斗争化的诗学 |
二、主客体化合论 |
第三节 “拥入”:电影批评 |
第四章 悖离与暗合:胡风文艺批评与左翼、京派批评 |
第一节 悖离:胡风与左翼之于现实主义批评之异 |
第二节 暗合:胡风与“京派”“主体性”批评之通 |
第五章 胡风文艺批评实践品格的反思 |
第一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的合理性 |
一、“左联”时期的纠偏意义 |
二、“一体化”时期的可塑性意义 |
三、新时期的拓展性意义 |
四、当下的延展性意义 |
第二节 胡风文艺批评实践品格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源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方法结构 |
第一章 “故国招魂”:清末民初中国民族精神论的发轫 |
一、亡天下:近代中国的“天下主义”遗产 |
(一)“天下”观与晚清思想界的普世性想象 |
(二)康有为与章太炎:近代中国的两种文化观点 |
二、东瀛之风:清季留日学界的“国魂”论 |
(一)“民族”、“民族精神”:东西洋之间的概念旅行 |
(二)“国魂”与“国学”:清季士人的文化主体性关怀 |
三、再魅化:辛亥前后的“国魂”与“国性” |
(一)“政教革命”:辛亥革命与神圣中国的瓦解 |
(二)“国魂”与“国性”:民初思想界重建超越性中国的思考 |
第二章 “再造文明”:五四前后的的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 |
一、欧战与“新文明”意识 |
(一)“二十世纪”:文明断裂意识的形成 |
(二)欧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新文明”论 |
二、1920年代:“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之彷徨 |
(一)五四前后的世界主义激情 |
(二)“民族精神”的反弹:国家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
三、“欧化”与“国粹”:学衡派“民族精神”论的人文维度 |
(一)作为“宗教道德之本体”的人文主义 |
(二)对于中国文化的“中世纪”意识 |
(三)文化有机体与中国文化的“肉身” |
第三章 “主体之殇”:1930年代以降中国“民族精神”的激进化 |
一、文化主体性之焦虑:“中国本位”与“文化建国” |
(一)“没有了中国”:1930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文化焦虑 |
(二)建构“文化民族”的尝试及其困境 |
(三)生命史观关照下的“民族精神” |
二、种族主体性之重构: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种族想象 |
(一)生物史观与中华民族的种族主体 |
(二)“蛮人的出现”:以夷变夏的种族重构 |
三、政治主体性之狂飙:1930年代中国的法西斯主义 |
(一)作为传统主义的“法西斯” |
(二)“绝对之体”:对于民族宗教的重新思考 |
第四章 “文化战争”:抗战时期各方的“民族精神”话语之争 |
一、所谓“大东亚战争”与“东亚民族精神” |
(一)“东亚民族精神”话语的诞生 |
(二)汪派知识分子对于东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
二、制造“正统”: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及其论争 |
(一)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民族精神”论述 |
(二)正统之争:关于《中国之命运》的争论 |
三、中共的“民族”理念及其对蒋介石民族观念的批判 |
(一)中共“民族”观念的主体性与普世性 |
(二)中共对于《中国之命运》的批判及其“新中国”理想 |
结语 |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近代中国的普世主义幽灵 |
二、“主体性”: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在追求 |
三、“民族精神”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5)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公民”教育提出挑战 |
(二) 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
(三) 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面对“世界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不断博弈 |
(四) 我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由国家维度到世界维度 |
(二) 世界公民教育的外延:由世界维度到多元维度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五、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 研究问题 |
(二)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一) 总体特点 |
(二) 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
(三) 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
二、国内研究 |
(一) 总体特点 |
(二) 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
(三) 国内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历史发展 |
一、萌芽期(公元前4世纪-1945年) |
(一) “道德普世主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76年)——“世界公民”的提出与世界主义的兴盛 |
(二) “宗教普世主义”阶段(公元476年-16世纪)——由“宗教世界的公民”向“世界公民教育”过渡 |
(三) “政治普世主义”阶段(16世纪-1945年)——源于社会契约理论的近代公民观念诞生与“世界公民”政治诉求的明晰化过程 |
二、初创期(1945-1991) |
(一) “前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45-1973)——“世界公民教育”的正式提出与思想初兴 |
(二) “文化普世主义”阶段(1973-1991)——“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多元发展 |
三、快速发展期(1991年至今) |
(一) “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91-2000)——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兴起 |
(二) “数字普世主义”阶段(2000-)——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广泛传播与国际组织、民族国家的积极应对 |
第四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主义 |
(一) 世界主义的内涵 |
(二) 世界主义的发展历程 |
(三) 世界主义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之源 |
二、全球化理论 |
(一) 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 |
(二) 全球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 全球化促进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 |
三、全球治理理论 |
(一) 全球化背景下由“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
(二) 全球治理的内涵 |
(三) 全球治理的主要推进机构 |
(四) 全球治理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了价值指导 |
(五) 全球治理的局限 |
四、世界性与民族性系列理论 |
(一) 从个人主义到人类主义模式 |
(二) “多元文化主义/国家主义模式”与“国家主义/世界主义模式” |
第五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 |
一、关于世界公民资格的演进:世界范围内的公民资格扩展 |
(一) 国家框架内的公民资格 |
(二) 世界公民资格的孕育 |
(三) 世界公民资格的展开 |
二、关于世界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优先权之争 |
(一) 认同的内涵 |
(二) 由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转变的原因 |
(三) 对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优先权的争论 |
三、关于世界公民权利:基于国家的契约式保障 |
(一) 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权利观 |
(二) 世界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
(三) 世界公民实际被赋予有限的权利 |
四、关于世界公民义务:担当全球道德责任 |
(一) 世界公民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
(二) 世界公民怎样履行义务——培养国际素质,分层实施 |
五、关于世界公民参与:主动参与全球事务 |
第六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教育观 |
一、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地位 |
(一) 世界公民教育是应对全球变革的要求 |
(二) 世界公民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实际处于“一般地位” |
(三) 世界公民教育是多维度公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
(四) 世界公民教育可以统合同类教育思潮共同推动全球发展 |
二、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标 |
(一) 宏观层面:不同立场的教育目标 |
(二) 微观层面:“知识、情感、态度”的目标 |
三、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内容 |
(一) 国际组织:培养担当全球责任的世界公民 |
(二) 怎样培养与成为“世界公民” |
(三) 培养全球参与意识 |
(四) 培养文化公民,实行主动公民教育 |
(五) 面向全球的多领域教育 |
(六) 建立世界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
四、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途径 |
(一) 依托多元文化教育 |
(二) 分层展开 |
(三) 创设环境 |
(四) 学科渗透 |
第七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实践效果与理论争议 |
一、实践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国际理解和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 |
(一) 合作共生:融入民族国家的教育政策与课程改革 |
(二) 追溯源头:在教师教育中增加“世界公民”的内容 |
(三) 主动实践:融入教师的教育理念 |
二、实践带来的认同危机:民族国家内部对世界公民教育接受的限度 |
(一) 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张力:国家认同趋于强大 |
(二) 学校和教师:没有准备好培养世界公民 |
(三) 受教育者:尚未把握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尺度 |
三、理论的质疑:是否有利于实现全球公正与正义 |
(一) 质疑西方单向度的全球公正与正义 |
(二) 质疑无差别地推行世界公民教育 |
四、理论的争议:批判与对立理论 |
(一) 为发展中国家代言:批判理论 |
(二) 挑战世界平等与正义:对立理论 |
(三) 偏离与背叛: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畸形发展 |
第八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 在肯定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倡导多维度公民资格与认同 |
(二) 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一种值得借鉴并且可以本土化的思潮 |
(三)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五项主要特征 |
二、反思 |
(一) 谁是世界公民——社会精英还是普罗大众? |
(二) 谁来承载世界公民教育——世界政府抑或民族国家? |
(三) 国家如何应对国际组织推行的世界公民教育——抵制排斥或者选择性引入? |
(四) 批判性世界公民教育的视角——世界一体化还是多样化? |
三、展望 |
(一) 通过世界公民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 逐步实现国家公民身份与世界公民身份的整合 |
(三) 国际组织向“全球共同体”的发展愿景 |
(四)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仍将深入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在求是与致用之间 |
(二) 新闻学视野下之章太炎 |
二、学术史之综述 |
(一) 以新闻学开局面 |
(二) 以思想史立根基 |
(三) 各章内容之学术追踪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第二章 作为学问家报人的章太炎 |
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关系之简述 |
二、章太炎步入报业原因探析 |
(一) 章太炎与浙江士人的职业选择 |
(二) 文人论政的传统 |
三、章太炎办报内容的三个面相 |
四、结语 |
第三章 1900前章太炎的办报活动 |
一、章太炎办报之思想基础 |
(一) 晚清经世实学与传统学术的初次转型 |
(二) 对维新变法之宣传 |
二、维新遗产:学会与报刊的有机结合 |
三、以报刊开浙江风气之先 |
四、结语 |
第四章 革命风潮之初盛:章太炎与《苏报》 |
一、章太炎与保皇派的两次论争 |
(一) 《正仇满论》:章太炎与保皇派的第一次论争 |
(二) 章太炎与保皇派的第二次论争 |
二、作为《苏报》撰稿人的章太炎 |
三、1903年革命风潮中之《苏报》 |
四、“苏报案”对于章太炎个人之影响 |
五、国内外舆论与“革命圣人” |
(一) 舆论之关注 |
(二) 行动的自由主义者 |
六、“苏报案”之影响力 |
七、结语 |
第五章 从革命到启蒙:章太炎与《民报》 |
一、章太炎及其主办之《民报》 |
(一) 章太炎接手《民报》 |
(二) 章太炎主办《民报》之理念 |
二、章太炎主持《民报》后的新开拓 |
(一) 新气象之总体概述 |
(二) 《俱分进化论》之指导意义 |
(三) 略论前六期《民报》之办报旨趣 |
(四) 太炎弟子的首次集结 |
(五) 《民报》传播对象研究 |
(六) 《民报》与晚清侠风 |
三、《民报》与革命舆论的构建 |
(一) 君宪派所办报刊与《民报》的相关性因子 |
(二) 《民报》所构建之法国大革命图景 |
(三) 章太炎对君宪派国家主义的否定 |
(四) 章太炎与革命道德之舆论构建 |
四、启蒙与革命:《新民丛报》与《民报》在国内之传播效力 |
五、结语 |
第六章 国粹与“学战”:章太炎与辛亥前的学术期刊 |
一、学术报刊:戊戌“学战”的一种延续 |
(一) 《民报》宗旨与《国粹学报》相通 |
(二) 《国粹学报》的灵魂 |
(三) 国粹、国故和国性 |
二、对晚清舆论中的反传统思想之否定 |
(一) 反传统思想之否定 |
(二) 语言文字学所造成之舆论 |
三、《国粹学报》所构建的孔子形象 |
(一) 近代报刊舆论中的孔子 |
(二) “化圣为凡”的孔子形象 |
四、“国粹”之传播效力 |
(一) 《国粹学报》在学术界之影响力 |
(二) 辛亥革命前学术期刊之特征 |
五、《教育今语杂志》:中国教育史上的隐秘一页 |
(一) 《教育今语杂志》之创办 |
(二) 《教育今语杂志》之教育观 |
(三) 《教育今语杂志》之发行及影响 |
六、结语 |
第七章 舆论监督与报刊转型:章太炎与《大共和日报》 |
一、政党政治之实践与报刊转型 |
(一) 《大共和日报》创刊之背景 |
(二) 以“完全共和政府”为职志 |
(三) 致力于政党监督和舆论监督 |
(四) 在“党报”与“国报”之间 |
二、《大共和日报》致力于舆论监督之努力——以民国元年为中心 |
(一) 鼓吹共和 |
(二) 消弭党争 |
(三) 对南京临时政府之监督 |
三、章太炎与民国元年之舆论界 |
四、结语 |
第八章 学术民间化之新探索:章太炎与《华国月刊》 |
一、《华国月刊》之创建 |
(一) 太炎弟子的第二次集结 |
(二) 对新文化—新文学之反动 |
二、《华国月刊》之表现 |
(一) 致力于国故研究之领域 |
(二) 民间道路的坚守 |
三、瞥观《制言》杂志 |
四、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的文化寻根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一、中国文化的要义 |
二、中国大学的堂奥 |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社会基础 |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根基 |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现实基础 |
第三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基 |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桥梁 |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果 |
第二章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兴起 |
一、洋务运动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萌芽 |
二、戊戌变法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诞生 |
三、清末新政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
四、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
第二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晚清士人与中国文化 |
二、晚清士人与中国大学 |
三、晚清士大夫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
一、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理念 |
二、京师大学堂的制度设计 |
三、京师大学堂的文化符号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三、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四、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
二、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
三、民国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为例 |
一、北京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
二、清华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
三、西南联大文化性格解析 |
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变革 |
一、“全面苏化”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二、“双百方针”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三、“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四、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
第二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执政党人与中国文化 |
二、执政党人与中国大学 |
三、毛泽东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
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理念 |
二、中国人民大学的制度设计 |
三、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化符号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繁荣 |
一、思想解放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二、经济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新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
二、新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
三、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
一、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 |
二、华中科技大学的制度设计 |
三、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符号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与建构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 |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类型 |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特征 |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 |
一、为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
二、如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
三、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是什么 |
第三节 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逻辑 |
一、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学者 |
二、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
三、政府在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应该何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一、元代中阿关系 |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作品译介情况 |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派遣 |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
三、学术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工作 |
三、中阿教育合作 |
四、学术研究活动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小结 |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
阿文摘要 |
(9)理想与现实之间 ——胡适自由理念及其实用主义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若干说明与概念界定 |
第四节 基本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建设方略的论战 |
第一节 党化教育杯葛与胡适的隐忍 |
第二节 约法论战与党国政争 |
第三节 问题解决方法之辩难 |
第四节 胡适北上与罗隆基之续 |
第三章 组织政党参政的纷争 |
第一节 胡适与国民参政会选举 |
第二节 胡适与“候选人”纠纷 |
第三节 魏德迈来华与胡适的指导 |
第四节 体制诤友与民间友援 |
第五节 “毁党救国”与组党参政的失败 |
第四章 自由运动事业的博弈 |
第一节 纠偏救弊与胡适罪己反省 |
第二节 创办《自由中国》与民间外交 |
第三节 自由事业的挣扎与胡适的维护 |
第四节 “雷震案”爆发与胡适的辩护 |
第五节 民主自由追求的空山余响 |
第五章 胡适实践活动的中国关照 |
第一节 民主自由的中国内涵 |
第二节 实用优先的学术追求 |
第三节 治学方法的传统趋向 |
第四节 和平梦想的积极探索 |
第五节 文教报国的职业志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独立建国前双语教育的启蒙与探索(1965 年以前) |
第一节 外向型经济模式与语文竞争 |
一、 独立建国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
二、 移民社会的形成与语文竞争 |
三、 外向型经济模式与语文能力的凸显 |
第二节 多元民族矛盾与共同语政策的初探 |
一、 多元民族基本状况 |
二、 多元民族矛盾与共同语的调整 |
三、 混合学校实验与多元语文平等教育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多元语文源流教育并存与双语教育的初步尝试 |
一、 多元语文源流教育的并存 |
二、 双语教育的初步尝试 |
三、 教育制度的统一与华文中学改制 |
四、 马来亚教育自治与华校双语教育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存与发展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实践(1965-1986 年) |
第一节 双语立国和双语建国战略决定国家生存与发展 |
一、 双语教育政策成为新加坡的国策之一 |
二、 务实的双语教育政策积极配合经济发展需要 |
三、 共同语的平衡策略 |
第二节 生存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循序渐进(1965-1975 年) |
一、 双语教育的强制施行 |
二、 双语教育政策的循序渐进 |
三、 华语的规范教育与推广 |
第三节 发展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延续(1976-1986 年) |
一、 双语教育成效与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
二、 特选学校与华文教育体系的延续 |
三、 南洋大学改组与英文教育的独尊 |
四、 讲华语运动与方言的逐步式微 |
五、 教育源流的统一与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腾飞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修正与完善(1987-2007 年) |
第一节 双语兴国战略促进经济腾飞 |
一、 双语兴国战略的提出 |
二、 “好政府”的执政理念 |
第二节 经济调整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改革与转型(1987-1989 年) |
一、 统一的教育源流与华文教育转型 |
二、 信心危机与国民精神的重塑 |
第三节 效率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分流与兼顾(1990—1997 年) |
一、 第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与新的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
二、 第一次华文教学改革 |
三、 讲华语运动的深化与“共同价值观”的培养 |
第四节 能力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互补与平衡(1998—2003 年) |
一、 《理想的教育成果》与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化 |
二、 第二次华文教学检讨与改革 |
三、 讲标准英语运动的兴起与成效 |
第五节 价值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修正与完善(2004-2007 年) |
一、 第三次华文教学检讨与改革 |
二、 新世纪的讲双语运动与双语运用能力的提升 |
三、 “直通车计划”与双文化课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造新加坡主题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2008-) |
第一节 双语强国战略保证重造新加坡目标的实现 |
一、 “重造新加坡”的执政理念 |
二、 双语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 |
三、 “少教多学”的双语教育政策与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全球化导向下双语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 |
一、 建立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
二、 小六会考母语比重风波与第四次华文教学改革 |
三、 从中央课程到校本课程 |
四、 第三语文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作用及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作用 |
一、 培育新加坡特有的国家文化特质 |
二、 务实的双语教育政策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 |
三、 开放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民族性国家教育体系的统一 |
四、 对双语的准确定位 |
第二节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经验 |
一、 政府高度重视 |
二、 中央集权的教育投资紧密配合经济发展 |
三、 以开放的思维与创新的精神规划双语教育 |
四、 让双语生动地“活”在生活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WTO与东方世界的复兴——纪念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D]. 张海成.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2]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D]. 郭友兵. 东南大学, 2019(06)
- [3]“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D]. 张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4]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D]. 赵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D]. 宋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D]. 王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7]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8]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理想与现实之间 ——胡适自由理念及其实用主义选择[D]. 李凤成. 南京大学, 2014(12)
- [10]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 周进. 河北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