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腺病毒爆发的调查报告

一起腺病毒爆发的调查报告

一、一起腺病毒爆发疫情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宇[1](2021)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援鄂医护人员身处抗疫一线,近距离接触未知的病毒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承受着比非一线医护人员更大的精神压力。新的工作环境、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和缺乏来自亲友面对面的支持等因素都会导致援鄂医护人员出现抑郁情绪问题。因此,对存在抑郁情绪问题的援鄂医护人员进行介入,不仅可以改善援鄂医护人员的抑郁情绪,还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援鄂任务,对疫情防控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以援鄂护士A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非结构式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案主的抑郁情绪问题,发现工作环境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等因素造成了案主的抑郁情绪问题。因此,笔者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案主的抑郁情绪问题进行个案介入,改善案主的情绪状态。具体的介入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情绪疏导阶段、认知改善阶段、家庭支持获得阶段和巩固提高阶段。其中,准备阶段主要是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并从生理、心理和家庭方面对案主的问题进行预估;情绪疏导阶段主要对案主进行抑郁情绪的宣泄和改善;认知改善阶段主要对案主开展了两次服务,帮助案主重新审视自身的信念,运用角色扮演技术调整案主糟糕的非理性信念;家庭支持阶段主要对案主父母及其丈夫开展三次间接服务,加强案主的家庭支持。最后,对案主的改变和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预期目标已经达成,服务成效也得到了巩固。本研究发现,个案工作在介入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介入模式、介入策略和介入效果维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根据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加强社会工作者关于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方面的学习、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发挥社会工作在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专业价值等。本研究希望能够帮助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线医护人员解决情绪问题,丰富社会工作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实务研究。

常子青[2](2021)在《国际视野下的疫情报道特征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为例》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21世纪,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成为一个利益共享、职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关注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眼前,也要把握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人民面对新冠病毒的挑战,消极情绪容易滋生和蔓延,情绪传播更需要一个“积极情绪”的引导,人们的报道关注焦点集中在新冠疫情的信息上来。社交媒体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具有极强的优势,其中微博平台不仅能够及时的获取新闻线索,而且信息源广泛,可以全方位的掌握及传播新闻信息。《环球时报》作为国际新闻报纸、沟通中外信息的渠道,疫情期间,《环球时报》官方微博,在对于整个疫情国际热点问题的报道显得独树一帜,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改正错误论调,更好的传播中国好声音,着眼于国际视野,更好更快的表明中国坚定的立场。本文以“疫情主题”为切入点,采取量化的研究方法,以《环球时报》微博所发布的新冠疫情相关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疫情”主题报道发布的内容以及形式呈现分析,其中包括报道数量、报道议题、地区报道,呈现形式、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新闻来源。抽取《环球时报》微博在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11月30日期间对“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报道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环球时报》微博对“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报道的特征,最后得出《环球时报》微博“新冠肺炎”报道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

曹婧[3](2021)在《今日俄罗斯(RT)与新华社的Twitter平台报道对比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和不断普及,社交媒体的独特优势得到凸显。人们利用社交媒体时效性强的特点获取信息、分享观点,利用其互动性强的优势参与多方互动,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不仅从微观层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在宏观层面影响了国际传播环境,成为国际信息传播中日渐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Twitter是国际上拥有最多新闻关注用户的社交媒体网站之一,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强大的影响力,议题丰富,参与度高,互动性强,是各国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报道平台。今日俄罗斯(RT)作为俄罗斯的国际传播航母,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探索,在国际传播格局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而新华社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传播媒体,拥有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承担着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2020年一场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个人乃至世界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其受关注程度高,讨论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今日俄罗斯(RT)和新华社在Twitter平台上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作为样本,基于框架理论来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借助统计检验总结双方在社交媒体传播中的共性和差异,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对外传播实践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探索路径。本文通过对今日俄罗斯(RT)和新华社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高中低框架对比,发现在高层次框架中二者在报道数量的趋势变化和主题倾向上具有共性,在议题聚焦上表现出显着差异。在中层次框架中,多形式综合呈现和引用多方信源是此次报道的重要特点,但今日俄罗斯(RT)倾向于运用动态视频呈现报道,信源分布较为均衡,而新华社则侧重于用静态图片还原场景,信源引用对象也较为单一。在低层次框架中,今日俄罗斯(RT)使用大写、重复等方式突出重点词语,新华社则通过使用数字增强报道的说服力,而在不拘泥于语法规则的句式、强化表达效果的修辞以及清晰明了的标签引导语使用上,二者表现出显着共性,但在具体的使用数量和使用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从整体来看,今日俄罗斯(RT)通过结果框架描绘了一幅“世界性战疫”的图画,新华社则通过事实框架传递出“中国担当”的声音。究其原因,框架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共性是由于双方经历的相似性导致对外战略的提出具有相近的背景,对国际话语权的渴望促使双方在传播中积极、及时地进行议程设置,以掌握报道主动权;双方对新媒体的投入建设能够带来多元化的报道呈现方式,实行本土化采编保证传播内容贴近目标国文化,避免出现信息偏差,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框架使用中的差异则归因于媒介定位和文化差异,两个媒体战略定位的不同导致双方在议题、信源等方面关注角度不同,东西方文化的传统差异也让他们在传播中构建了不同的形象。本文通过框架对比和原因分析,为我国媒体在对外宣传中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经验,即媒体可以从战略、时效、态度、形式、议题等方面进行传播路径的优化探索。

王晶[4](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成才,更事关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加大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力度,坚持提升责任认知与推动责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其自觉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找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本文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选题背景与意义、分析研究现状、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核心概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古代以及中共历代领导人的角度论述培育的理论依据,并以培育时代新人、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及实现新时代主要目标为出发点阐明培育的现实依据。第三章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四章结合问卷分析结果,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新时代大学生应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念,并自觉在实际行动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长为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朱禹[5](2021)在《常见出血热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文中认为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VHFs)是由多种种类病毒所引起的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全球广泛分布,目前至少有20多病毒性出血热被报道,我国主要流行的有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同时伴有零散的黄热病、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输入病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出行方式的便捷,让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的加深,一些烈性的VHFs例如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等传染病也存在着输入风险,我国疫情防控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建立针对于出血热病毒的现场应急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早期发现病原体,及时开展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本课题便以此为目的开展以下研究。第一部分研究基于传统的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利用快速反应酶,结合上海之江Magnetic induction cycler(Mic)q PCR仪;建立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哈特兰病毒(Heartland virus,HLV)、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鸠宁病毒(Junin virus,JUNV)、卢约病毒(Lujo virus,LUJV)、萨比亚病毒(Sabia virus,SABV)、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 virus,ZEBOV)、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拉沙病毒(Lassa virus,LASV)和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等13种常见出血热病毒的快速PCR荧光探针核酸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可在35分钟内完成检测,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13种病毒靶基因的体外转录RNA被制备,作为参考品对其灵敏性进行评价。各病毒快速PCR荧光探针核酸检测方法计算得出的最低检出限均小于60copies/μL,灵敏度较好;同时利用乙型脑炎病毒等相关病毒所提核酸制备的模拟阴性样本,以及腺病毒等病毒感染的临床样本,普通人样本200份对快速PCR荧光探针核酸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SFTSV、DENV、HTNV感染的临床样本以及相应的高中低浓度模拟阳性样本对SFTSV、DENV、HTNV、HLV、ZIKV、LUJV、SABV、ZEBOV、YFV快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其中SFTSV、DENV、HTNV感染的临床样本100%检出,与本实验室所建立好的传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一致,模拟阳性样本验证均可检出,且各组验证结果的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4%,检测重复性较好。第二部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使用国产自主研发的由多种功能蛋白介导的多酶恒温快速试剂盒,针对SFTSV的NP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多条引物探针,通过筛选得到一组最佳引物探针,建立了SFTSV的RNA恒温快速扩增检测方法。参考品选用第一部分所制备的SFTSV体外转录RNA,对RNA恒温快速扩增检测方法进行灵敏性评价,并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比较,且利用SFTSV感染的临床样本进行了初步的临床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SFTSV的RNA恒温快速扩增检测方法可稳定检测到100 copies/μL体外转录RNA,对于一些较高浓度的模板甚至可实现在5min内观察到阳性信号,同时该方法对其他相关病毒无交叉反应存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于SFTSV感染的临床样本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基于传统的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分别建立了13种常见出血热病毒的快速PCR荧光探针核酸检测方法以及SFTSV的RNA恒温快速扩增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对于现场应急检测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常见出血热病毒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以及新的方向。

邢泽[6](2021)在《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研究 ——以越南《人民报》(2013~2020)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越两国依山傍水,同属于汉文化圈。在古代以汉字为主的儒家文化圈形成了以汉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共同体,对越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50年1月18日中越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中越关系进入了新的里程碑,而新中国则是首个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2020年是中越建交70周年,在过去的70年中尽管中国与越南起伏不定,但是友谊与合作仍然是重要的关系,中越建交是由毛泽东主席和何胡志明主席以及两国几代领导人所精心培育的,它是两国人民的共同财产,有助于加强中越传统友谊的长远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利益与友谊。在此期间两国人民并肩站在一起,相互给予了宝贵的支持与帮助,为革命的成功与两国的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而后越南与中国之间经历了兄弟、竞争对手、敌人、竞争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越南主流媒体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报道上的倾向表达了越南党和国家领导层的意见与态度,发挥其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Báo Nhan Dan》(越南《人民报》)作为越南的主流媒体在报道别国形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越南媒体《人民报》是如何看待中国形象的?目前越南学界对于中国形象的研究较少,因此很少有人关注越南对“中国形象”的态度问题,中国学者与越南学者更多地是从两国政府关系、民间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历史文化等视角下展开研究。随着中国逐渐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越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2013年~2020年越南《人民报》报道中国的内容,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从精神要素、物质要素与制度要素三个维度了解近年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正视两国的关系;本研究在以越南《人民报》报道中国的内容为基础,探究越南《人民报》政治与世界版面中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结合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思想对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越南《人民报》对中国认知的特点进行研究,以更公正更客观的态度去正视两国的关系。根据研究来看,越南《人民报》政治与世界版面中对“中国形象”主要的认知有中国与越南两党两国交流密切,中国经济发展有潜力但双方仍不均衡,越南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总体来看越南《人民报》对中越的关系、中国的经济、文化与民众交流持有积极与客观中立的态度。

韦永孜,陈茂伟,徐贤丽,张春兰,劳晓洁,林琨[7](2020)在《一起游泳相关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总结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7-8月发生的一起因游泳引起儿童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暴发的病原学病因和临床特征,为今后此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9年7-8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228例游泳相关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8例患儿起病前均有在同一游泳池游泳史,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019年7月28日-8月3日,潜伏期为6(3,7)d,病程(5.84±1.74)d,主要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热、咳嗽、咽痛、咽炎、扁桃体炎、结膜炎,部分患者合并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白细胞升高者占65.8%(150/228)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者占比62.7%(143/228),CRP升高者占99.6%(227/228),血沉加快者占63.2%(144/228),最高72 mm/h。随机采取42例患儿的咽拭子进行人腺病毒检测,其中37例为人腺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本起游泳相关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原体为人腺病毒,造成暴发的原因可能是通过被污染的游泳池水造成传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咽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实验室检查为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轻度升高,CRP、血沉可轻度升高。

彭琪月[8](202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角色对比研究 ——基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报道文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公共健康密切相关,而网络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是沟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重要桥梁。媒介融合模糊了边界,使得媒体角色呈现液态化、流动性的特点,自媒体与网络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框架亟待被重新定义。分析两种媒体角色的差异或互动,有助于实现两种媒体角色优势互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媒介生态系统。因此,本文从媒体角色理论出发,基于报道文本的内容分析,对网络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在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媒体角色进行对比,总结出当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两种媒体存在的角色冲突和角色互动,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体角色建构提供意见建议。研究发现,基于媒体功能的视角,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扮演着信息告知类角色、引导动员类角色和舆论监督类角色三种。从角色内冲突看,在信息告知类角色中,不少网络主流媒体前期预警信息不足,官方通稿难接地气。而自媒体虽然有趣亲民,但多元信源易传谣造谣。在舆论监督类角色中,一些机关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角色存在缺位,相对来说,市场化主流媒体拥有更自由的实践空间,有的报道可能具有较高的阅读门槛。同时,自媒体的调查类文章得到崛起,形成舆论监督,但易走向情绪极化。在引导动员类角色中,网络主流媒体是正面宣教的引导动员形式,但有时候会因对涉及事情通盘考虑不周,或方式方法不对,带来低级红高级黑的负向影响。而在自媒体中,则是负面情感的引导动员形式,比较容易扩大社会冲突。除了角色内冲突,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还存在显着的角色间冲突。在信息告知类角色中,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各自是政府新闻的发言人与公众意见的代表,在议题内容上存在错位和割裂。而在舆论监督类角色中,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则是老牌的监督正规军和觉醒的“公民记者”,形成传播的迭代和价值观的对立。在引导动员类角色中,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主要存在价值对立,分别扮演着正面宣教的喉舌工具和负面谴责的市场主体角色。之所以产生这些角色冲突,在于政府、市场和公众三方主体的制衡与博弈,泛媒时代下媒体之间展开差异化竞争,且不同的媒介管理体制对两种媒体的管控力度不一,这些都为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角色冲突打下了基础。以上角色冲突尽管反映诸多问题,但也同样意味着机遇。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最终还是必然走向依存共生的道路,实现良性的角色互动,具体表现为,在信息告知类角色上,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议程互动信息共享,打通两个舆论场;在舆论监督类角色上,展开多元参与,角色流动,推进社会治理;在引导动员类角色中,形成官民合作,“舆论合唱”,达成社会共识。这些角色互动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体角色建构提供了启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既要强化网络主流媒体的角色优势,突破固有范式,又要正视自媒体角色,形成综合管控机制,促进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角色互补融合,共建传播生态。

李翠珠[9](2020)在《《疫情寒冬下的马拉松跑者及产业:春天还有多远?》深度报道作品阐述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伊始,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突袭了武汉,继而席卷整个中国。疫情包围下的多个城市在春节期间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体育产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以马拉松为主的各类路跑赛事在2020年上半年均受到波及——纷纷取消或者延期。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生活遭遇了颠覆性的改变,“宅家”成为鼠年春节国人的“战疫”姿态。对于马拉松跑者来说,防疫期间日常户外锻炼方式被迫停止。那么,他们如何调整自身状态来适应这段时期的变化?基于此,本篇报道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马拉松跑者这一群体和相关产业在疫情时期的变化及调整策略。作为深度调查报告作品,本文主要采取访谈法,通过现场采访及电话、微信采访等方式对马拉松精英跑者及多位大众跑者进行对话。前期对几位跑者的采访主要基于正常时期的跑马心得,后期则更聚焦于疫情期间的真实生活状态、锻炼方式以及思想转变的呈现,给出了特殊时期跑者宅家的锻炼方式,对于广大马拉松跑者而言有较现实的参考作用。进而,报道将视野扩展到更为宏观的角度,客观记录疫情下的体育产业发展的真实境况。通过对大型马拉松赛事公司以及多家中小型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内部人员的采访,得知不少体育企业发展遭遇危机,但也尝试转型线上,力争开拓新的营收渠道。如果说在疫情之前,相关产业公司是一种规模化地增长,那么在疫情之后可能更要讲究每个赛事一个成本,精细化运作。

牛梦颖[10](2020)在《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互联网用户第一次接入互联网,实现了人类沟通体制的革命。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和形式多样化,线上社会与线下世界逐渐弥合,呈现出了虚实共生的网络社会形态。近几年,网络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网络社会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焦点场域之一。在多样、复杂的网络社会问题之中,诸多矛头都指向了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在5G从概念体转化为真实技术之前,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1G到4G的进化。每一代变革,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社会大众给如今的时代赋予了“信息碎片化”、“大数据”、“云”等标签,以显示如今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智慧化、智能化。相较4G时代带来的个体行为的去隐私化、个人信息的泛商业化等问题,5G不再仅仅是网速快的通讯技术,更代表了低延时、高并发的通用技术,其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对生产方式的重塑,这种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也对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根据不断进步的代际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提出全面的提升网络媒介素养。首先,在基于过往社会学者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厘清传播学与社会学在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上的异同,探讨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从技术、文化和社会运作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以社会学视角来解读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以及突出网络媒介素养与互联网更新换代同步嬗变的待机特征。其次,梳理了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一方面是早期互联网初期融合的网络媒介素养特征,另一方面是总结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通过结合2003年的SARS疫情这一案例,具体分析早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媒介素养。其三,详细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特征与要求的丰富与进化。在梳理了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要求和时代“智慧”赋予了新的理解。相比早期互联网的二维体系,智能互联网下网络媒介素养在工具层级上从平面检索进化到三维建构,识别层级上从二分判断到综合分析,参与层级上从消费主体到生产主体,以及衍生出的协作层级和智慧网络人。同时,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这一最新例证,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环境特点,归纳了智能互联网时代公民网络媒介素养的问题。比起以往研究中简单的评价为不理性、从众,更细致的结合了时代特点,按照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五个层级进行评价,重点分析了识别层级中公民的假性理性;参与层级中公民极易受算法与偏好的影响;协作层级中后喻文化的现实冲击。最后,结合网络移民和网络原住民两个群体,从自我实现和社会化两个路径探讨得以能够与时俱进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策略。根据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及现状下产生的相关问题,全方位提供一些可以操作的提升措施。

二、一起腺病毒爆发疫情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腺病毒爆发疫情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疫情背景下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1.2 抑郁情绪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 优势视角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现状研究
        2.3.2 影响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因素研究
        2.3.3 缓解医护人员抑郁情绪的对策研究
        2.3.4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线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现状研究
        2.3.5 社会工作介入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现状研究
        2.3.6 文献述评
第3章 案主抑郁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3.1 个案服务对象的选择
    3.2 案主的基本情况
        3.2.1 案主的个人基本情况
        3.2.2 家庭情况
        3.2.3 人际关系
    3.3 案主抑郁情绪问题的表现
        3.3.1 内心焦虑不安
        3.3.2 情绪脆弱且不稳定
        3.3.3 对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3.3.4 出现躯体问题
    3.4 案主抑郁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3.4.1 工作环境改变
        3.4.2 工作压力变大
        3.4.3 个性特征
第4章 个案工作介入援鄂护士抑郁情绪问题的实施过程
    4.1 个案问题预估
        4.1.1 生理方面
        4.1.2 心理方面
        4.1.3 家庭方面
    4.2 个案工作介入模式
        4.2.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4.2.2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4.3 制定服务计划
        4.3.1 服务目标
        4.3.2 介入计划
    4.4 服务过程
        4.4.1 情绪疏导阶段
        4.4.2 认知改善阶段
        4.4.3 家庭支持获得阶段
        4.4.4 巩固提高阶段
    4.5 评估与结案
        4.5.1 过程评估
        4.5.2 结果评估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5.2.1 社工自身的反思
        5.2.2 对介入模式的反思
        5.2.3 对介入策略的反思
        5.2.4 对介入效果维持度的反思
    5.3 建议
        5.3.1 加强社会工作者关于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方面的学习
        5.3.2 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5.3.3 发挥社会工作在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国际视野下的疫情报道特征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环球时报》及《环球时报》微博的研究
        2.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
        3.新冠疫情报道研究
        4.研究不足
        5.创新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3.样本选择
        4.类目建构
        5.研究框架
一、《环球时报》的创办及其发展
    (一)《环球时报》的定位及办报宗旨
        1.《环球时报》的定位
        2.《环球时报》的办报宗旨
    (二)《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
    (三)《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
        1.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2.鲜明表明中国立场
        3.强力反击抹黑中国言论
        4.重视国际性突发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二、《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内容特征分析
    (一)《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时间分布特征
        1.报道数量呈现不规则的分布
        2.报道数量与舆情发展趋势呈现同步性
    (二)《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地区分布特征
        1.报道区域涉及国内及国外范围广泛
        2.重点报道湖北省地区尤其武汉市数量集中
        3.国际地区重点报道美国疫情尤为关注
    (三)《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文本特征
        1.文本中心词表现积极之心
        2.词云图体现关心之情
    (四)《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议题特征
        1.报道议题全面
        2.报道议题内容感性化与理性化并重
三、《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形式特征分析
    (一)《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体裁特征
        1.新闻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2.评论观点针对性鲜明
        3.新增“其他”形式
    (二)《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呈现方式特征
        1.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
        2.报道形式多样化
    (三)《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消息来源和新闻来源特征
        1.消息来源权威
        2.新闻来源特征:新闻报道联动性强
        3.新闻来源特征:转载的新闻数量大于本站的新闻
四、《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特色
    (一)权威的舆论引导
    (二)实时的信息传播
    (三)主编言论色彩突出
    (四)优势条件下深度报道
    (五)国际视野下反击西方抹黑
五、《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不足
    (一)呈现方式较单一
    (二)本站原创性稿件较少
    (三)疫情初期缺乏预警性报道
六、《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思考
    (一)加强本站稿件比重精耕优质内容
    (二)充分利用短视频优势丰富呈现形式
    (三)把握预警性报道的尺度重视媒体预警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今日俄罗斯(RT)与新华社的Twitter平台报道对比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二) 社交媒体平台的国际传播相关研究综述
        (三) 今日俄罗斯(RT)研究现状
        (四) 新华社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第二章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高层框架对比分析
    一、数量: 随时间变化存在高峰时差
    二、主题: 反映事件性质的主题倾向
    三、议题: 结果影响与事件进展的不同侧重
    四、高层框架对比结论
第三章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层框架对比分析
    一、方式: 动态报道与静态呈现
    二、信源:均衡分布与单一引用
    三、中层框架对比结论
第四章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低层框架对比分析
    一、词语: 反复突出与数字信服
    二、修辞: 形象比喻与多种引用
    三、句式: 简短有力破除语法规则
    四、结构: 分类标注与话语引导
    五、低层框架对比结论
第五章 今日俄罗斯(RT)和新华社的框架使用及原因分析
    一、框架编码统计及检验
    二、今日俄罗斯(RT)和新华社框架使用差异
        (一) 今日俄罗斯(RT): 影响广泛的“世界性战疫”
        (二) 新华社: 事件进程中的“中国担当”
    三、框架异同成因分析
        (一) 政策背景相似,议程设置及时
        (二) 重视新媒体建设,实行本土化采编
        (三) 媒介定位差异,关注角度有别
        (四) 文化传统差异,构架不同形象
第六章 对我国国际传播的经验启示
    一、战略上: 传播战略与时俱进,重视社交媒体建设
    二、时效上: 注重即时性跟踪性,拓展报道连续性
    三、态度上: 立场中立客观,多角度引用信源
    四、形式上: 多形式综合呈现,运用标签引导
    五、议题上: 扩大范围进行共情传播,增强情感认同
结语
附录1: 文中所涉今日俄罗斯(RT) post内容列表
附录2: 文中所涉新华社post内容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相关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责任感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责任的理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责任思想
        (三)中共历代领导人关于青年社会责任的论述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实依据
        (一)培育时代新人的需要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需要
        (三)实现新时代主要目标的需要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调查问卷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问卷样本分布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分析——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取得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高校培育机制有待完善
        (二)部分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
        (三)家庭培育理念存在偏差
        (四)社会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探析
    一、创新培育方法,增强高校育人实效
        (一)榜样示范法,强化教师示范影响力
        (二)文化熏陶法,提高校园文化感染力
        (三)实践锻炼法,发挥实践教学引导力
    二、激发主体能动性,发挥大学生自我培育作用
        (一)明确角色定位,勇担时代重任
        (二)注重朋辈教育,促进学生群体间良性互动
    三、发挥家庭正能量,加大家庭培育力度
        (一)转变教育方式,提高社会责任认知
        (二)坚持以身作则,激发社会责任情感
        (三)创设责任情境,践行社会责任行为
    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培育氛围
        (一)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环境
        (二)建立社会责任制度,构建培育保障体系
        (三)注重典型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常见出血热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出血热病毒快速PCR荧光探针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引言
    2.材料
    3.方法
    4.结果
    5.讨论
第二部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RNA恒温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引言
    2.材料
    3.方法
    4.结果
    5.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6)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研究 ——以越南《人民报》(2013~202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与共同语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越南学者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二)中国学者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三)其他学者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结构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1章 国家形象的界定与框架理论
    1.1 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
    1.2 框架理论
第2章 越南《人民报》报道中国形象形成与发展演变
    2.1 2013~2020 年《人民报》对中国形象报道的情况
    2.2 2013~2014 年的中国形象:稳定主动
    2.3 2015~2016 年的中国形象:巩固提高
    2.4 2017~2019 年的中国形象:继续奋进
    2.5 2020 年的中国形象:抗疫合作
第3章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形象内容分析
    3.1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制度形象
        3.1.1 反腐改革的国内政治
        3.1.2 多边合作的国际政治与外交
    3.2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精神形象
        3.2.1 积极繁荣的文化旅游
        3.2.2 灾害频发的生活形象
    3.3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物质形象
        3.3.1 稳中有序的发展经济
        3.3.2 日新月异的科技力量
        3.3.3 相互对话的军事谈判
        3.3.4 催人奋进的卫生医疗
    3.4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越两国关系
        3.4.1 传统友谊的政治外交
        3.4.2 开放合作的双边经贸
        3.4.3 扩大交流的教育文化
        3.4.4 不断磋商的军事交流
    3.5 小结
第4章 影响越南《人民报》认知中国形象的因素
    4.1 越南党和国家对《人民报》的直接管理
    4.2 越南民众对《人民报》的认知态度
    4.3 现代网络对《人民报》的渗透现象
    4.4 其它因素对《人民报》的相关影响
第5章 越南《人民报》的认知对中越关系影响
    5.1 平衡政治外交
    5.2 发展经济贸易
    5.3 扩大文化教育
    5.4 开启防务对话
    5.5 合作其它领域
启示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深入访谈提纲(中文译文)
附录 B 深入访谈提纲(越南文)
附录 C 越南《人民报》事件报道汇总图(政治与世界)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一起游泳相关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患儿游泳时间与发病时间分布
    2.2 228例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布情况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2.4 胸片检查结果
    2.5 预防控制措施
    2.6 疗效及随访
3 讨论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角色对比研究 ——基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报道文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与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体角色演变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流媒体角色演变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自媒体角色演变
    2.3 小结
3 基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媒体文本的内容分析
    3.1 研究设计
    3.2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网络主流媒体文本的内容分析
    3.3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自媒体文本的内容分析
    3.4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文本对比
4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角色呈现
    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角色分类
    4.2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角色对比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角色冲突
    5.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角色内冲突
    5.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角色间冲突
    5.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角色冲突的内在机制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角色互动
    6.1 议程互动信息共享,打通两个舆论场
    6.2 多元监督角色流动,推进社会治理
    6.3 官民合作舆论合唱,达成社会共识
7 结语与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内容分析类目编码表
附录2 信度检验表格
附录3 交叉(卡方)分析表
致谢

(9)《疫情寒冬下的马拉松跑者及产业:春天还有多远?》深度报道作品阐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作品阐述
    1.报道背景
        1.1 马拉松赛事井喷
        1.2 遭遇“黑天鹅”事件
    2.作品目的
    3.理论准备
        3.1 核心概念阐述
        3.1.1 关于深度报道、体育深度人物报道概念的理解
        3.1.2 关于马拉松的核心概念
        3.1.3 大型赛事风险研究
        3.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3.2 报道现状
        3.2.1 国内关于马拉松的报道现状
        3.2.2 国外马拉松赛事报道案例
        3.2.3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
    4.选题策划
        4.1 选题来源及定位
        4.2 确定选题核心
    5.作品创作过程
        5.1 确定调查方法
        5.1.1 访谈法
        5.1.2 个案分析法
        5.1.3 文献资料法
        5.2 确定采访对象
        5.2.1 采访初期
        5.2.2 补充采访阶段
        5.3 拟定采访提纲
        5.4 进行采访并整理素材
        5.5 撰写深度报道
        5.5.1 题目的拟定
        5.5.2 文章结构的确定
    6.经验与不足
    7.致谢
第二部分:作品展示
参考文献

(10)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
    第一节 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
        一、技术发展的历史视野
        二、“互联网+”文化的社会化解读
        三、当代社会的网络化逻辑
    第二节 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
        一、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
        二、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
        三、网络媒介素养的代际特征
第二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
    第一节 早期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
        一、从分歧到融合——两代人的网络认知差异
        二、从风险到机遇——网络规则与社会干预
        三、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的不一致性
    第二节 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
        一、技术使用的价值追求
        二、情感交互中的安全意识
    第三节 SARS疫情期间早期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一、SARS疫情概述
        二、面对SARS疫情的网络认知与行为
第三章 智能互联网催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嬗变
    第一节 从早期互联网到智能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用户认知与行为的转变
    第二节 智能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
        一、工具层级——检索到建构
        二、识别层级——判断到分析
        三、参与层级——消费到生产
        四、协作层级
        五、智慧网络人
    第三节 “新冠肺炎”对网络媒介素养的拷问
        一、“新冠肺炎”事件的演化过程
        二、智能互联网下的“新冠肺炎”映像
        三、当代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第四章 与时俱进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第一节 以自我实现机制驱动网民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我提升的主观能动性
        二、自我提升的个性化和异质性
    第二节 重视网络原住民的媒介素养社会化
        一、家庭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启蒙作用
        二、同辈群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同步养成
        三、组织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定向引导
        四、媒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环境建设
    第三节 加强网络移民的媒介素养再社会化
        一、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认知水平
        二、逐渐完善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丰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起腺病毒爆发疫情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疫情背景下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朱晓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国际视野下的疫情报道特征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为例[D]. 常子青.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今日俄罗斯(RT)与新华社的Twitter平台报道对比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D]. 曹婧. 山东大学, 2021(12)
  •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D]. 王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常见出血热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D]. 朱禹.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研究 ——以越南《人民报》(2013~2020)为例[D]. 邢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9)
  • [7]一起游泳相关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 韦永孜,陈茂伟,徐贤丽,张春兰,劳晓洁,林琨.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4)
  •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角色对比研究 ——基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报道文本[D]. 彭琪月. 暨南大学, 2020(04)
  • [9]《疫情寒冬下的马拉松跑者及产业:春天还有多远?》深度报道作品阐述报告[D]. 李翠珠.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10]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D]. 牛梦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一起腺病毒爆发的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