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规划 创新机制 因地制宜——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入丹[1](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屈鹏[2](2021)在《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科学发展战略,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关键。县域城镇化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县城为中心的就近城镇化和县域外异地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过程,是国家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基础组成部分。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域,增强县域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提升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建设及管理水平是高台县政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中心任务。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做了具体案例研究。在梳理了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理论、内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调查发现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些提高高台县城镇化水平的路径和提升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对策。本文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和规律的探索,有助于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本文对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案例;本文对高台县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路径和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对促进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做案例研究,可以为西部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具有相近人口规模和地域特点的县域政府提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张文佳[3](2020)在《特色小镇发展中的基层政府作用研究 ——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在促进供给侧改革、发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农业资源产销、促进村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出台文件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制定本地区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开展监督检查,组织推荐。县级人民政府基层政府是培育特色小镇的责任主体,制定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整合落实资金,完善体制机制,统筹项目安排并组织推进。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实施工作。基层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担负着具体操作的角色,是政策落实的实施者和小镇的实际建设者,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特色小镇的发展参加的主体众多,有政府、企业、居民等,而通过研究基层政府的行为,探究政府如何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优化自身职能,促进特色小镇能够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选取了胶州的李哥庄空港小镇、胶莱高端制造业小镇、铺集足球特色小镇,对胶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清楚界定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和定位,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通过介绍总结英国艾坪小镇、法国依云小镇、美国帕纳谷小镇和我国的桐乡乌镇、柯桥酷玩小镇、杭州梦想小镇当地政府在建设发展特色小镇中的经验做法和相关措施,得出基层政府应该注重特色小镇品牌的打造和维护,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发展特色产业,同时注重市场化发展规律,适度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通过分析论证,本文对于基层政府如何优化职能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明确特色小镇发展理念和方向,并对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二是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让市场发挥主体地位,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三是加强小城镇建设的保障措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完善融资的体制机制。
刘苗[4](2020)在《农业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与规划设计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朋芸[5](2020)在《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文中指出县或县级市是我国最基本、最稳定、经济社会功能比较完整的基层行政单元,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乡镇一级政府是构成县或县级市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与群众直接面对面、互动性最高的一级政府,乡镇发展势头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展情况。可以说,乡镇建设是我国县域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点,想要县域城镇化能够顺利的实行,就要把乡镇建设工作放在重要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我国经济在稳步向前发展,呈现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乡村也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如华西村、小岗村、赤溪村等,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村庄发展的抬头势态,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一系列的三农文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政府工作报告的出台,一部分乡镇根据自身的发展潜力,集中势头发展经济;另有一部分乡镇经济基础好,迅速崛起,成为中心镇、大镇、经济发达镇,但是受其行政级别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与发展潜力的乡镇,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其具体的发展阶段制定发展策略,此发展策略即为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选择,其中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都是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建设中观路径的两种选择,且政策倾向性较大,发展迅速,因此在对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中,本文选择了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两种路径作为研究对象。S镇在确定镇改市路径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小城市的雏形,但其在土地、资金等要素以及权力下放等方面依旧存在问题。Y镇为国家级第二批确定的特色小城镇,因为其确认时间早,又属于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因此在开放运营方面一直是处于稳健状态,现在已进入到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成熟阶段,但也存在有资金人才短缺、产品研发不深入与考核体系不精细等问题。综合各方面考虑,本文选取了山东省镇改市的乡镇S镇、特色小城镇Y镇为代表案例,在充分阅读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家城镇化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以新型城镇化、增长极理论等为基础,详细分析S镇与Y镇各镇的自身基础、发展的措施、建设的城镇化效果、出现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建议,通过对两个乡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山东省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这两条县域城镇化路径的区别,并得出了二者都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对县域城镇化有推动作用等,同时,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不同:二者评判标准不同、发展侧重点不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不同,分属于乡镇发展的不同阶段等。特色小城镇是乡镇通过镇域内主导产业或突出产业而发展的,用来弥补与同类经济发达镇之间经济差距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待经济水平赶上经济发达镇较高水平时,镇改市便是其下一阶段的目标,简而言之,镇改市是特色小城镇发展的下一阶段目标。
张幸颖[6](2020)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小城镇面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苏州市是我国社会经济先发地区,小城镇工业化程度高,工业型小城镇作为苏州市小城镇重要类型之一,先后经历了土地经营权改革及农村工业化推动的快速起步期、内外资多元驱动及乡镇企业改制引发的蓬勃兴盛期,当前处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协调转型期,工业型小城镇因生产功能偏重、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城镇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面临发展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亟待转型发展。因此,本文着力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型小城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现阶段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次,选取苏州市12个工业型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用地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方面对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其现状问题。再次,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明晰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战略要求为依据明确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目标及原则,进而提出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四大重点,即“协调生产生活配套,平衡城镇功能结构”、“强化制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辐射能力”、“高效利用存量资源,侧重工业用地更新”、“治理保护利用齐下,提升城镇绿色品质”。并由此提出相对应的规划应对策略,分别是:策略一,以完善功能强化管理作为转型基础;策略二,以集聚创新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动力;策略三,以工业用地更新增效作为转型关键;策略四,以营造绿色城镇环境作为转型支撑。
曹晶晶[7](2020)在《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下已进入重要阶段,但目前的小城镇不免存在发展模式和方向雷同化的问题,致其难以形成比较优势,从而降低了小城镇的发展效率,而特色小镇则是破解这一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全民旅游的兴起和生活理念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客观评价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笔者以实践范围最为广泛的旅游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以成都市洛带镇为例,构建了用以评价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的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洛带镇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其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特色小镇与旅游特色小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辨析,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城融合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和研究基础,并对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进行说明。其次,本文在主要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下学者的理论成果,从旅游产业发展、小镇功能融合、景区形态水平和体制活力四大维度出发构建了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介绍了洛带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并对其发展条件从区位、旅游资源条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完成对洛带古镇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运用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梳理现阶段制约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提升旅游产业品质,突出洛带特色、聚合小镇功能提升承载力、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府角色和加强人才集聚,推动双创平台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可以对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补充意义。
邹洪涛[8](2020)在《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主要分布于仁怀市、赤水市及习水县的河谷地带,具有自然地理与依酒而兴的双重属性,形成了园区与镇区相互结合的特有城镇空间形态。随着酒产业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的推动,小城镇空间形态不断演变,对其空间特征及演变过程的分析有助于系统认识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价值,促进酒产业小城镇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选取研究地典型的22个酒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形态,归纳出选址于海拔400-800m的河谷环境、带状为主的布局形态、产业用地结构单一、园区与镇区两种迥异并存的建筑肌理等主要空间特征;酒产业型小城镇在酒产业的推动下,形成了“园区内部型”、“园区近郊型”、“园区远郊型”三种城镇空间形态格局;总结出当下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面临着工业用地闲置、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城镇空间发展无序、产业空间缺乏合理布局、城镇特色缺失等主要问题。通过梳理三种城镇历史发展中的空间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总结出产业结构转型、发展重心偏移、酒产业用地闲置、城镇腹地建设滞后、特色缺失、生态失衡是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趋势,并提出了空间发展的相关启示与建议。结论部分总结了酒产业型小城镇的选址特征、园区空间特征、城镇空间特征、“两种肌理、三种形态”的空间演变特征,以及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问题,基于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核心价值认识,认为当代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的空间演变应当竞争协同、转型升级,以期实现酒产业型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周培[9](2020)在《集约发展背景下小城镇综合体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大型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活动也不断的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类型发展尤为突出。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集约理念作用的一种体现,意味着城市之中更多项的土地资源、功能空间、公共服务并存于一个系统。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农村区域与城市之间的平衡发展。而作为两者的关键枢纽所在,小城镇以其兼具农村与城市双重需求的特点逐渐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就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现状而言,相当一部分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发展程度不高、综合性设施较为匮乏。与此同时,小城镇居民对于多元的城市服务功能的需求却因为目前小城镇传统的、较为分散的公共服务空间布局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比对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小城镇综合体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就有了一定的研究必要性。因而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结合集约理念的指导,对小城镇综合体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对小城镇综合体的生成机制与现状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并得出了本文小城镇综合体的明确指向。接下来,针对小城镇综合体的问题内涵,提出了多要素综合协调、功能使用叠加、建筑建造适宜等多项设计原则。然后,将这些设计原则具化为选址布局向心集聚、功能组织多元复合、空间表达适度整合、材料与建构地域聚合、建设模式本土适应等多项策略。最终,通过参与的实践案例对上述的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验证与反思。本文的研究在厘清小城镇综合体的概念、内涵、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以期使小城镇综合体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整合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并更好的保存与发扬本土地域文化。
张江峰[10](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二、科学规划 创新机制 因地制宜——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规划 创新机制 因地制宜——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释义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
2.1 城镇概况 |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
2.2.1 预定目标 |
2.2.2 实施机制 |
2.2.3 考核内容 |
2.2.4 激励机制 |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
2.4.1 构建思路 |
2.4.2 目标体系 |
2.4.3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逻辑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成思考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择 |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评价因素 |
4.3.2 评语等级 |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3.4 计算隶属度 |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
致谢 |
(2)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县域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县域和小城镇 |
2.1.4 县域城镇化 |
2.2 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
2.2.1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规划理论 |
2.2.4 田园城市理论 |
2.2.5 公共治理理论 |
2.3 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
2.3.1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2.3.2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3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4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第三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客观条件与目标分析 |
3.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发展现状 |
3.1.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
3.1.2 交通条件通达便利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1.4 社会发展环境良好 |
3.1.5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
3.1.6 县域经济基础良好 |
3.1.7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1.8 城乡建设成果显着 |
3.1.9 文教卫体发展良好 |
3.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
3.2.1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提出的目标 |
3.2.2 张掖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 |
3.2.3 高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年)提出的规划目标 |
第四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产业支撑动力不足 |
4.1.2 半城市化问题突出 |
4.1.3 土地城镇化问题严重 |
4.1.4 县城规划建设水平不高 |
4.1.5 县城城市治理水平不高 |
4.1.6 城乡休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4.1.7 城乡老弱妇幼留守问题突出 |
4.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县域经济动力不足 |
4.2.2 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
第五章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5.1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1 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2 美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3 澳大利亚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4 日本小城镇建设经验 |
5.2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概括 |
5.3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第六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和对策 |
6.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原则 |
6.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
6.1.2 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3 集约精细化原则 |
6.1.4 特色创新原则 |
6.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路径 |
6.2.1 教育培训人才发展路径 |
6.2.2 特色主导产业培育路径 |
6.2.3 公共管理职能优化路径 |
6.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发展对策 |
6.3.1 加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 |
6.3.2 促进公共管理职能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台县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表 |
附录 B:高台县探明储量矿产地分布统计表 |
附录 C:高台县县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
附录 D:高台县县城景观风貌规划图 |
附录 E:高台县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特色小镇发展中的基层政府作用研究 ——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内涵 |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界定 |
2.1.2 特色小镇政府职能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卫星城市理论 |
第3章 胶州市政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措施和成效 |
3.1 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和模式 |
3.1.1 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
3.1.2 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
3.2 胶州市政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 |
3.2.1 政策环境 |
3.2.2 产业基础 |
3.3 胶州市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4 胶州市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措施 |
3.4.1 加强组织领导 |
3.4.2 强化政策扶持 |
3.4.3 科学规划 |
3.4.4 培育特色产业 |
3.4.5 完善功能配套 |
第4章 胶州市政府推进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4.1 政府推进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前期规划不科学 |
4.1.2 培育产业特色不足 |
4.1.3 配套服务不健全 |
4.1.4 资金投入不足 |
4.2 政府推进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4.2.1 公共精神的缺失 |
4.2.2 第三方力量不足 |
4.2.3 评估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特色小镇发展中的当地政府作用 |
5.1.1 英国艾坪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1.2 法国依云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1.3 美国纳帕谷小镇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
5.2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中的当地政府作用 |
5.2.1 桐乡乌镇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2.2 柯桥酷玩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2.3 杭州梦想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3 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启示 |
第6章 特色小镇发展中政府作用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明确发展理念和方向 |
6.1.1 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理念 |
6.1.2 制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 |
6.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
6.2.1 特色小镇发展的政府功能 |
6.2.2 特色小镇中的政府功能偏差的纠正 |
6.3 加强小镇发展的保障措施 |
6.3.1 创建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
6.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4 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
6.4.1 制定金融政策 |
6.4.2 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模式 |
结论 |
附录A: 特色小镇基层政府作用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县域城镇化研究 |
1.2.1.2 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 |
1.2.1.3 镇改市研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查阅文献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对比分析法 |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县域城镇化 |
2.1.2 中观路径 |
2.1.3 特色小城镇 |
2.1.4 镇改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人口迁移理论 |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
3.县域城镇化特色小城镇路径的个案分析 |
3.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3.1.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 |
3.1.2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
3.2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山东县域实践个案分析 |
3.2.1 山东省Y镇概况 |
3.2.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
3.2.1.2 优良的产业发展基础 |
3.2.2 山东省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措施 |
3.2.2.1 科学规划镇区布局 |
3.2.2.2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3.2.2.3 加强玻璃产业发展 |
3.2.3 山东省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城镇化效果 |
3.2.3.1 主导产业发展迅速 |
3.2.3.2 人口市民化程度得到提高 |
3.2.3.3 民生事业进展顺利 |
4.县域城镇化“镇改市”路径的个案分析 |
4.1 镇改市的背景和意义 |
4.1.1 镇改市的背景 |
4.1.2 镇改市的意义 |
4.2 镇改市的山东县域实践个案分析 |
4.2.1 山东省S镇概况 |
4.2.1.1 良好的区位优势 |
4.2.1.2 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
4.2.1.3 较全面的社会事业建设 |
4.2.2 山东省S镇“镇改市”措施 |
4.2.2.1 合理规划发展框架 |
4.2.2.2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4.2.2.3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
4.2.2.4 强化公共服务建设 |
4.2.3 山东省S镇“镇改市”的城镇化效果 |
4.2.3.1 城镇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4.2.3.2 行政能力得到提升 |
4.2.3.3 建成小城市服务平台 |
4.2.3.4 人口吸纳度提高 |
5.两种路径的比较分析 |
5.1 两条路径的基础和作用的比较 |
5.2 考核指标体系的分析 |
6.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个案困境和对策建议 |
6.1 城镇化过程中的个案困境 |
6.1.1 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困境 |
6.1.1.1 要素保障不充分 |
6.1.1.2 考核体系不精细 |
6.1.1.3 产品研发不深入 |
6.1.2 S镇“镇改市”过程中的困境 |
6.1.2.1 土地要素供给不足 |
6.1.2.2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
6.1.2.3 赋权中存在问题 |
6.2 城镇化过程中个案困境的原因分析 |
6.2.1 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
6.2.2 “镇改市”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6.3 城镇化建设的个案对策建议 |
6.3.1 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6.3.1.1 完善资金、人才要素保障 |
6.3.1.2 建立因地制宜的考核体系 |
6.3.1.3 深入挖掘产品设计 |
6.3.2 S镇“镇改市”的对策建议 |
6.3.2.1 强化制度保障 |
6.3.2.2 加强配套要素建设 |
6.3.2.3 推进权力下放与承接 |
6.4 未来建设发展的思考 |
6.4.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
6.4.2 “镇改市”发展的思考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 |
1.1.2 工业型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
1.1.3 苏州工业型小城镇面临发展困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研究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城镇化 |
2.1.2 工业型小城镇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新型城镇化 |
2.3.2 工业型小城镇 |
2.3.3 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现状和问题 |
3.1 发展历程 |
3.1.1 快速起步期——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及农村工业化推动 |
3.1.2 蓬勃兴盛期——内外资多元驱动及乡镇企业改制影响 |
3.1.3 协调转型期——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资源环境约束倒逼 |
3.2 发展现状 |
3.2.1 人口现状 |
3.2.2 经济发展现状 |
3.2.3 用地现状 |
3.2.4 生态环境现状 |
3.3 问题分析 |
3.3.1 生产功能偏重,镇区综合功能薄弱 |
3.3.2 创新水平较低,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
3.3.3 用地开发率高,工业用地分散低效 |
3.3.4 景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 |
4.1 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 |
4.1.1 完善城镇功能,全面提升小城镇服务水平 |
4.1.2 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升小城镇产业经济 |
4.1.3 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小城镇用地集聚高效 |
4.1.4 关注生态环境,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
4.2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目标及原则 |
4.2.1 转型发展目标 |
4.2.2 转型发展原则 |
4.3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重点 |
4.3.1 协调生产生活配套,平衡城镇功能结构 |
4.3.2 强化制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
4.3.3 高效利用存量资源,侧重工业用地更新 |
4.3.4 治理保护利用齐下,提升城镇绿色品质 |
第五章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规划应对策略 |
5.1 策略一:以完善功能强化管理作为转型基础 |
5.1.1 完善城镇功能,向综合型城镇转变 |
5.1.2 强化管理职能,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
5.2 策略二:以集聚创新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动力 |
5.2.1 产业能级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5.2.2 产业板块划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
5.2.3 园区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
5.3 策略三:以工业用地更新增效作为转型关键 |
5.3.1 供给引导需求,控制工业用地总量 |
5.3.2 精准识别存量,挖掘工业用地潜力 |
5.3.3 分类引导更新,更新低效工业用地 |
5.3.4 完善监管机制,保障工业用地转型 |
5.4 策略四:以营造绿色城镇环境作为转型支撑 |
5.4.1 多方主体联合,创新污染治理模式 |
5.4.2 保障生态安全,构建生态保护格局 |
5.4.3 点线面相结合,营造城镇绿色空间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旅游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旅游特色小镇 |
2.1.3 相关概念辨析 |
2.2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城融合理论 |
2.3 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 |
第3章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1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与意义 |
3.1.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 评价指标选取与内容阐释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评价指标的阐释 |
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3.2 各指标的权重计算 |
3.4 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 |
3.4.1 指标的赋值量化 |
3.4.2 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 |
第4章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的评价分析 |
4.1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基本情况 |
4.1.1 洛带古镇的概况简介 |
4.1.2 洛带古镇的历史沿革 |
4.1.3 洛带古镇的发展条件 |
4.1.4 洛带古镇的运营模式 |
4.2 洛带古镇的调研分析 |
4.2.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4.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4.2.3 问卷分析 |
4.3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现状分析 |
4.3.1 洛带古镇的特色评价及分析 |
4.3.2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洛带古镇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
第5章 推动洛带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
5.1 提升特色旅游产业品质,彰显洛带特色 |
5.1.1 建设精品旅游产品体系,挖掘客家文化内涵 |
5.1.2 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提高洛带影响力 |
5.1.3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
5.2 聚合小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 |
5.2.1 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
5.2.2 重视洛带文化遗存,复活客家文化 |
5.3 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府角色 |
5.3.1 细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 |
5.3.2 推动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角色 |
5.4 完善公共服务,推动洛带人才集聚和双创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发展在贵州省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
1.1.2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1.1.3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小城镇 |
1.4.2 酒产业型小城镇 |
1.4.3 空间发展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1.5.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酒产业型小城镇当前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
2.1 案例地概况 |
2.1.1 遵义市概况 |
2.1.2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概况 |
2.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1.4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5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2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解析 |
2.2.1 选址地理 |
2.2.2 布局形态 |
2.2.3 用地结构 |
2.2.4 城镇肌理 |
2.3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基本特征 |
2.3.1 选址特征:资源禀赋与区位优越 |
2.3.2 生态特征:流域生态约束性 |
2.3.3 用地特征:酒产业用地为单一产业用地 |
2.3.4 建筑肌理特征:空间紧凑,园区肌理突出 |
2.3.5 形态特征:沿赤水河流呈带状发展 |
2.4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问题涌现 |
2.4.1 用地问题:城镇用地功能混乱,工业用地闲置 |
2.4.2 生态问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2.4.3 空间问题:城镇空间无序发展 |
2.4.4 产业布局问题:酒产业缺乏科学布局,土地资源未能合理配置 |
2.4.5 文化特色问题:城镇特色缺失 |
2.5 小结 |
第三章 酒产业型小城镇历史发展中的空间形态演变 |
3.1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发展历程 |
3.1.1 缓慢低速发展阶段——1978年以前 |
3.1.2 起步稳定发展阶段——1978年至2000年 |
3.1.3 成熟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2012年 |
3.1.4 绿色转型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
3.2 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 |
3.2.1 “园区内部型”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以茅台镇为例 |
3.2.2 “园区近郊型”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以二合镇为例 |
3.2.3 “园区远郊型”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以火石镇为例 |
3.3 三种地缘关系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3.3.1 “园区内部型”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特征 |
3.3.2 “园区近郊型”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特征 |
3.3.3 “园区远郊型”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特征 |
3.3.4 三种地缘关系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对比 |
3.4 小城镇空间演变的趋势 |
3.4.1 产业结构转型 |
3.4.2 发展重心偏移 |
3.4.3 酒产业用地闲置 |
3.4.4 城镇腹地建设滞后 |
3.4.5 特色缺失 |
3.4.6 生态失衡 |
3.5 小结 |
第四章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启示 |
4.1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因素 |
4.1.1 政策因素 |
4.1.2 经济因素 |
4.1.3 社会因素 |
4.1.4 文化因素 |
4.1.5 自然因素 |
4.1.6 交通因素 |
4.2 各影响因素与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作用关系 |
4.2.1 政策因素是引导城镇空间发展的重要手段 |
4.2.2 经济因素是推动城镇空间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4.2.3 社会因素是促进城镇空间发展的基础条件 |
4.2.4 文化因素是城镇空间发展的灵魂 |
4.2.5 自然因素是支撑城镇空间发展的重要保障 |
4.2.6 交通因素是城镇空间发展的先导动力 |
4.3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启示 |
4.3.1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原则 |
4.3.2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
5.1.1 选址特征 |
5.1.2 园区空间特征 |
5.1.3 城镇空间特征 |
5.2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演变规律 |
5.2.1 城镇建筑肌理演变规律:两种肌理 |
5.2.2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规律:三种形态 |
5.2.3 城镇空间格局演变规律 |
5.3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问题总结 |
5.3.1 酒产业增速放缓导致工业用地闲置 |
5.3.2 生态保护与酒产业发展关系 |
5.3.3 城镇空间无序发展 |
5.3.4 酒产业缺乏科学布局,土地资源未能合理配置 |
5.3.5 城镇特色缺失 |
5.4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核心价值认识 |
5.4.1 经济增长是空间发展的基础,白酒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 |
5.4.2 区域资源禀赋突出,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城镇特色发展的必要条件 |
5.4.3 交通条件的升级完善使得赤水河流域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 |
5.5 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的当代演变:如何延续核心价值 |
5.5.1 产业经济价值——竞争协同 |
5.5.2 酒文化价值——转型升级 |
5.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附表 |
(9)集约发展背景下小城镇综合体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集约理论 |
1.3.2 新型城镇化 |
1.3.3 小城镇综合体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综合述评 |
1.5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小城镇综合体的生成机制与发展特性 |
2.1 小城镇综合性建筑现状与问题 |
2.1.1 建筑业态分布零散 |
2.1.2 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 |
2.1.3 建筑缺乏地域特色 |
2.2 小城镇综合体产生的内在驱动 |
2.2.1 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 |
2.2.2 社会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
2.2.3 居民城市性需求的提出 |
2.2.4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激发 |
2.2.5 小城镇综合体的兴起与发展 |
2.3 小城镇综合体的关联性演化 |
2.3.1 综合体的高度集中表达 |
2.3.2 小城镇综合体对集约内涵的转化 |
2.3.3 小城镇综合体的自身特殊性建立 |
2.4 小城镇综合体的发展模式 |
2.4.1 单一驱动发展模式 |
2.4.2 区域联动发展模式 |
2.4.3 综合利用发展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约理念下小城镇综合体的设计原则 |
3.1 多要素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 |
3.1.1 公共服务要素主导 |
3.1.2 文化休闲要素的融入 |
3.1.3 自然要素的契合 |
3.2 功能使用叠合的设计原则 |
3.2.1 使用空间的分时利用 |
3.2.2 联系空间的综合利用 |
3.2.3 周边空间的结合利用 |
3.2.4 消极空间的整合运用 |
3.3 体验的地域营造设计原则 |
3.3.1 空间体验的向心导向 |
3.3.2 功能表达的弹性倾向 |
3.3.3 设施营造的本土意向 |
3.4 建设建造适宜的设计原则 |
3.4.1 建筑高度形象的贴合 |
3.4.2 建筑密度整体的适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约理念下小城镇综合体的设计策略 |
4.1 选址布局的向心集聚策略 |
4.1.1 社会要素的区位整合 |
4.1.2 自然要素的环境契合 |
4.2 功能组织的多元复合策略 |
4.2.1 外部场地的综合营造 |
4.2.2 内部功能的多元整合 |
4.2.3 体验功能的整体营造 |
4.3 空间表达的适度整合策略 |
4.3.1 空间的横向展开与联系 |
4.3.2 空间的纵向利用与压缩 |
4.4 材料与建构的地域聚合策略 |
4.4.1 材料的本土取用导向 |
4.4.2 建构的在地性集合表达 |
4.5 建设模式的本土适应策略 |
4.5.1 土地置换的高效化呈现 |
4.5.2 构件的高度重塑利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约理念下武冈市小城镇综合体的设计研究 |
5.1 武冈市小城镇综合体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1 武冈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
5.1.2 武冈市小城镇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
5.2 参与实际案例论证——湾头桥镇综合服务中心 |
5.2.1 项目背景 |
5.2.2 场地选址集约设计分析 |
5.2.3 功能叠合协调设计分析 |
5.2.4 平面整体复合设计分析 |
5.2.5 立面本土适应设计分析 |
5.2.6 人文体验整体设计分析 |
5.2.7 项目总结与反思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湾头桥镇综合服务中心设计图纸 |
致谢 |
(10)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四、科学规划 创新机制 因地制宜——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屈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3]特色小镇发展中的基层政府作用研究 ——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D]. 张文佳. 山东大学, 2020(05)
- [4]农业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与规划设计实证研究[D]. 刘苗.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5]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D]. 吕朋芸.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D]. 张幸颖.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 曹晶晶.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遵义市赤水河流域酒产业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D]. 邹洪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集约发展背景下小城镇综合体的设计研究[D]. 周培. 湖南大学, 2020(08)
- [10]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