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油机的EMS测试中用模拟测试方法时遇到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健[1](2021)在《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化工过程泄漏识别与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化工过程中原材料危险的化学性质和严苛的生产条件,化工过程安全生产是化工行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泄漏是化工厂中最为常见的事故,由于环境或人为原因造成的泄漏若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将会影响工艺的正常运行,甚至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现有的泄漏识别方法中,硬件方法常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且不能实时监控,软件方法受限于化工过程数据的复杂性,建模困难且误报率较高。在泄漏风险评估方法中,往往通过启发式的工艺分析评估风险,这不仅难以捕捉工艺中潜在的高风险工况且费时费力。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泄漏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保证化工过程的安全运行。在泄漏识别模型中,首先搭建动态机理模型,在各工段模拟泄漏并采集过程数据。然后,通过图论(Graph Theory,GT)中节点加权度筛选的方式选择工艺中的关键变量,删除冗余变量。最终采取工业V&V思想分别搭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四种泄漏识别模型LSTM、GT-LSTM、CNN、GT-CNN对泄漏标签进行识别。通过工业合成氨案例的应用,在8个泄漏位置识别中,基于图论的LSTM和CNN相比于同网络模型的F1分数分别提高了0.169和0.088,证明了图论变量选择的重要性。GT-LSTM模型的F1分数达到0.971,较GT-CNN模型增加了0.063,证明了GT-LSTM模型更适用于泄漏识别。在风险评估方法中,首先,基于动态机理模型模拟多种异常工况下的泄漏变化并组成动态数据集。其次,通过正交实验的思想确定了LSTM网络的最优超参数,LSTM将机理模型作为数据源进行学习,并预测未知工况下与工艺风险直接相关的变量。然后,结合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和风险矩阵确定潜在异常工况的风险等级。最终,针对高风险工况设计安全控制方案,并通过机理模型验证其可靠性。通过工业合成氨案例6种异常工况的分析,得出D102液位控制器失效属于中高风险,D101液位控制器失效和E105冷却水失效为高风险。其中,E105冷却水失效最为严重,泄漏两小时的辐射热通量的范围达到31.3米,D101液位控制器失效在泄漏初期表现出更为严重的危害性。针对不同的工况扰动,系统在所设计的控制方案的干预下恢复平稳运行,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
陈欢[2](2021)在《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埋地油罐是加油站油品存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约有11.9万个加油站,近47.6万个埋地油罐。由于受机械应力和腐蚀的长期影响,其中多数油罐存在随时发生泄漏的危险。油罐渗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周围环境和人口构成威胁。虽然国内外研究开发了相关渗漏监测技术产品,但对于微小渗漏的检测仍有一定困难,渗漏定位更是难以实现。本文秉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的原则,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阵列电极与分布式液位的双层油罐渗漏检测方案,设计了一种用于埋地卧式油罐渗漏检测的跨平面阵列传感器,研制了一套应用于埋地油罐微小渗漏的监测系统,开展了不同渗漏率和渗漏位置相关验证性实验,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数据集训练学习,验证了本文渗漏监测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建立跨平面阵列传感器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通过电容变化范围、灵敏度、非均匀性的传感器性能指标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阵列电极响应特性,优化参数如下:电极间距L=2.2mm,电极厚度d=0.4mm的2*4阵列电极。对不同物质、电极层、不同电极响应特性进行测试实验,验证了阵列电极渗漏监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2)通过软硬件模块化设计研制了一套渗漏监测系统。模拟部分由微小电容检测电路、液位处理电路、电极切换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数字部分由FPGA+AD7606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电路组成。通过测试各电路模块工作性能良好,其中切换控制逻辑实现了阵列电极依次激励、检测和接地选通,双通道采集控制程序实现了阵列电极与分布液位的数据采集。(3)针对渗漏监测系统采集到的两类传感器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进行数据融合,根据LMSE函数在最速下降法的条件下不断校正逼近期望值理论,对阵列电极和液位数据集进行训练学习,渗漏定位识别准确率高达98.62%,可实现埋地油罐渗漏监测的准确定位。(4)结合优化后结构参数的阵列电极和分布式液位传感器构建室内微小渗漏监测模拟测试系统,对不同渗漏工况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表明所提出的优化参数阵列电极对微小渗漏量和渗漏位置均响应敏感,分布式液位检测稳定性高、响应快。实验测试结果:在渗漏率0.41%~2.1%范围内,渗漏率测量平均相对误差3.18%,且可实现渗漏区域的准确定位。通过上述提出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案、阵列电极传感器参数优化、渗漏监测系统研究和室内实验工作,为埋地油罐微小渗漏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马壮(John Z. Ma)[3](2021)在《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续爆轰发动机是国际航空航天动力领域的热点,各主要国家都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占研发的制高点。研究进展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机理探索,逐渐向工程应用努力,一旦技术成熟并定型装备,极有可能在火箭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本文以国防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工程化应用为目标,针对工程化所必须解决的连续爆轰发动机高效、稳定、可控的关键难题,开展了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1为:(1)设计了五种不同构型的连续爆轰燃烧室。在导师的组织领导下,负责建设了北京大学连续爆轰发动机综合实验平台。目前该实验平台已具备不同流量范围的液态煤油和多种气态燃料的一体化综合控制实验能力。实验能力大幅度提升。(2)采用了一种小波变换(WT)分析方法,解决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在分析爆轰波压强信号时的倍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工程上评价空间掺混效果的无量纲参数。多波相比单波模态,二次掺混时掺混不均匀导致爆轰波速度会进一步亏损,并给出了亏损模型。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延迟时间随着预爆轰管充气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不变。(3)通过系统分析高速摄影视频与压强变化曲线,发现了七种燃烧模态并给出了压强曲线判别方法,即爆燃模态、DDT过程、爆轰-爆燃并存模态、强-弱爆轰并存模态、不稳定转稳定爆轰模态、稳定爆轰模态和单-双波转变模态。连续爆轰波从起爆到稳定传播一般要经过自调节阶段和稳定阶段。自调节阶段包括爆燃、爆燃转爆轰(DDT)过程、爆轰与爆燃耦合、强弱爆轰耦合和不稳定转稳定爆轰。自调节阶段一般需要上百毫秒时间,增加总压可以缩短自调节阶段的时间。(4)实验中发现了连续爆轰发动机内三类再起爆现象。对于单波-双波-单波转变现象,提出了一种双波“交互-调整”机理来分析该过程。局部剩余的可燃气体经过燃烧室头部内壁附近激波反射所形成的持续的局部高压“热点”诱导再起爆所致。短时再起爆湮灭时间一般在几毫秒到十几毫秒之间。再起爆主要是由激波与壁面作用形成的高压点或者双波对撞形成的高压点或者反射激波形成的高压点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造成的。长时再起爆湮灭时间一般在一百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长时再起爆是掺混不好导致爆燃在某一阶段占据主导作用造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喷注压力有利于爆轰波再起爆,从而缩短湮灭时间或者避免湮灭的发生。再起爆现象的存在会对发动机的稳定工作和性能造成影响。(5)在稳定爆轰模态下,发动机尾焰呈亮蓝色,出口温度较高,推力稳定。在爆燃占主导的不稳定燃烧模态下,发动机尾焰呈暗黄色,出口温度偏低,发动机出口处发生了扩散燃烧,推力不稳定。相同条件下,爆轰比爆燃比冲提高可达18%。通过设计水冷式燃烧室实现了长达20s的连续爆轰波稳定运行。发动机壁面缺陷的存在导致局部强扰动的流场,造成壁面局部温度过高而出现烧蚀。(6)结合连续爆轰波的特性和对不同飞行器动力要求,提出了五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发动机概念设计方案并通过三维建模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设计。
杨翌虢[4](2020)在《基于多机协同竞争与机械臂双二次泛函的带臂无人机最优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带臂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飞速发展,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用、家庭民用、党政机关以及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针对带臂无人机飞行控制过程存在诸如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及强耦合等特性,如何实现带臂无人机飞行控制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的综合最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机协同竞争与机械臂双二次泛函的带臂无人机最优控制研究策略。主要从多机协同竞争最优控制策略及多关节机械臂二次泛函最优控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从而实现带臂无人机的综合最优控制。(1)多无人机目标跟踪与协调竞争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针对多无人机目标跟踪与协调竞争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机协同竞争的赢者通吃(Winner-Take-All,WTA)最优控制策略,从多无人机协同竞争飞行过程中寻找出最小控制能量的无人机,从而实现多机协同最优控制策略。首先,构建飞行路径规划算法,针对传统人工势场算法存在的局部极小值等特点,本文结合无人机实际的飞行控制情况,改良人工势场函数并对其引入模糊控制决策力,从而达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实现避免局部极小值的飞行控制目的,最终实现多无人机协同飞行过程中动态轨迹跟踪控制。其次,本文设计了一种有限时间收敛高阶微分器的双闭环速度跟踪控制器,实现对目标跟踪轨迹的速度控制和跟踪。最后,在协同竞争方面,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WTA模型的多无人机协同竞争策略方案,意在从多无人机中寻找最小控制能量,最终实现无人机飞行最优控制策略。理论分析和Simulink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收敛速度快,跟踪效率好、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强,鲁棒性好及达到避免抖振等优点。(2)机械臂的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逼近双二次泛函最优控制研究针对非线性机械臂系统中存在难以权衡控制能量与控制误差比重的最优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二阶段叠加优化的双二次泛函最优求解模型,从而实现在非线性机械臂控制系统中用不大的控制能量来保持较小的控制误差的综合最优控制。在本文所提模型中,首先,设计一种线性误差函数,作用于非线性机械臂控制方程,并采用自适应RBF网络逼近非线性控制方程中存在的不确定项,构成闭环反馈系统,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其次,将待求参数复合成双二次泛函的解域,并设计一种新型的类递归神经网络求解该带约束条件的双二次型模型,实现模型求解的快速收敛并得其解。通过理论分析及Simulink数值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模型能有效提高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鲁棒性及自适应性,从而实现非线性机械臂系统的综合最优控制。综上,为实现带臂无人机飞行控制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综合最优,本文从两方面展开研究,共同实现非线性带臂无人机控制过程的综合最优控制。
刘洋[5](2020)在《PEI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其用于膜吸收油气性能评价》文中认为本文以油气回收为目的,进行了中空纤维膜的制备、膜吸收法回收油气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吸收-解吸-回收过程等研究。首先,在制备中空纤维膜时采用浸入式相转化法,以聚醚酰亚胺(PEI)为膜材料,N-二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以不同量的甘油和水作为非溶剂添加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万能试验机、表面接触角测试仪和孔隙度测试对中空纤维膜进行表征,研究不同质量比的甘油或水作为非溶剂添加剂对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作为非溶剂添加剂时,中空纤维膜中海绵层的厚度随甘油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手指状的结构同时增大,有助于提高PEI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和强度。将甘油添加量控制在5 wt.%或6 wt.%时,中空纤维膜的强度提高效果最好;随着添加剂水含量的增加,靠近外表面一侧的结构逐渐变得更疏松多孔,膜孔数量明显增多,孔隙面积明显增大。在水含量为4 wt.%时,靠近外表面一侧的截面结构呈现网状结构;且中空纤维膜表面的孔隙密度不断减小,孔隙大小不断增加,粗糙度也有所增加;但其疏油性能不断提高。在膜吸收过程中,利用做好的PEI中空纤维膜对油气进行吸收,出气口的气体流速越小,吸收膜组件对混合气体中的油气吸收效果最好;采用高温热导油作为试验过程中的吸收剂时,吸收膜组件对正己烷气体的吸收效果最好;吸收剂在管程之间的流速和中空纤维膜内径中气体流量的绝对值相差为0.2 L/min0.5 L/min之间时,吸收膜组件对油气的吸收效果越好。当气体出口流速为1 L/min,吸收剂为高温热导油且流速为1.45 L/min时,添加剂甘油含量为5 wt.%的对混合气体中的正己烷吸收率为97.68%。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吸收-解吸-回收的过程。在模型中设定了混合气体中油气组分的苯、正己烷、异己烷的含量分别为6%、4%和1%;气体进料流量为200 kmol/h,吸收剂进料流量为55 cum/h,解吸塔(即闪蒸罐)温度为100℃。模拟结果显示整个吸收-解吸-回收模型对油气的回收率达到99.99%。这一模拟的结果证明了膜吸收过程后吸收剂吸收油气再解吸过程的可行性,从而达到了吸收剂重复利用的目的。
全惠子[6](2020)在《传记文学文本中破折号的衔接与翻译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第五、六、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切尔诺贝利的午夜》(Midnight in Chernobyl)第五、六、十一章作为文本进行翻译分析。源语文本为传纪文学文本,内容详实严谨,逻辑清晰,语法复杂,惯用冗长句和复合句。此外,有一种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注意,那就是标点符号——破折号——的使用。破折号在这三个章节中使用十分频繁,使得作者在理解和翻译时必须认真对待。破折号,根据其定义,是书写或印刷中用来表示停顿或中断,或表示此处有字母或单词被省略,或分隔两个意义紧密相连的句子。如果不能对破折号正确理解或翻译,很容易引起误解。破折号作为书面语中一种重要的标点符号,是传递原作者表达风格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梳理破折号在原文中的功能和作用,以衔接理论为指导,基于韩礼德提出的小句间关系中逻辑语义关系分类的扩展关系理论,以及胡壮麟对于此理论的进一步解释,从“详述”、“延伸”和“增强”三个角度入手,探讨破折号的衔接作用,总结出两大破折号的翻译与转换策略:若保留破折号形式,要进一步分析是否需要调整句子语序;若改译为其他标点符号,要考虑是否需要添加关联词,或是将句子拆分等等。同时结合传记文本特点,考虑原作者表达风格,再具体分析句中破折号的翻译方法。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对于标点符号破折号的衔接功能与翻译转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可以为解决相关类型文本中英文破折号的翻译问题提供参考。
张晓俊[7](2020)在《基于非理想修复的航空装备可靠性及更换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可靠性及更换策略是影响航空装备和子系统运行及维护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综合保障部门来说进行有效的管理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在实际工程中,服役阶段修复过程的可靠性及维修策略是装备系统的重要数据指标。通过调研得知,基于非理想的修复过程更加符合实际维修状况。因此,全文从如何描述装备系统全寿命周期的非理想修复过程,及其基于非理想修复的实际可用度及更换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从实际工程需求出发,根据准更新理论确定了装备及子系统的非理想修复模型,同时也构建了系统的可用度及更换策略模型。全文基于所选择的非理想修复模型开展研究,其主要内容及成果包括:首先,对航空装备的非理想修复模型及策略进行选取,且给出了装备系统在其中继级维修体制层面中当决策变量为预防性维修周期和两次预防性维修之间所进行非理想修复次数的情况下所构建的维修费用模型。通过相应的费用模型对更换策略进行优化,同时对最佳更换策略进行了可用度验证。其次,基于非理想修复模型对劣化系统的备件开展研究,给出了在非理想修复模型下的最优备件预测过程。根据工程中系统随着正常运行时间不断减少和修复时间不断增加会逐渐劣化这一特性,利用准更新理论分析了系统实际可用度的上下界。同时,采用数值方法给出了最优的备件需求。使得备件年度采购数量达到最佳,以满足实际运行可用性要求,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模型进行论证。再次,对考虑质保的劣化系统更换策略开展研究,在建模过程中为了突出不可忽略的修复时间在保修成本分析中的重要性而构建了固定保修模型,并与忽略修复时间的成本模型进行了比较。同时,为了研究系统承制方和使用方的成本也构建了延保模型。其中,承制方采用两种更换策略为使用方提供延保选项。然后,基于单位时间的平均成本对承制方进行了效益分析。最后,对非理想修复模型下的多态系统更换策略进行研究,对文中非理想修复模型仅用于两状态系统进行了补充。在实际工程中,系统维修计划的实施并不是取决于系统中部分构件性能状态的变化,而是由整个系统的性能状态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文中采用了一种根据多态系统“整体性能”而确定的最佳更换维修策略对子系统进行分析,同时确定了多态系统长期情况下单位时间的平均效益。
罗光勇[8](2020)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与方法渗透研究》文中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深感物理思想与方法对于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获得的是一些物理教学经验,对于物理思想与方法的教学实施指导甚微。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研究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较多,大多偏向理论,在实践应用上不够,物理思想与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较少。因此尝试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与方法渗透,做一个完整的实践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辨析物理思想与方法相关概念;多方面分析物理思想与方法,然后进行系统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出物理思想与方法实施原则、策略,根据研究设计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和总结修正。最终得出初中阶段常用物理思想与方法,总结出物理思想与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个实践案例和指导方法,以期对自己和同仁的物理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本文研究过程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方法等。第二章主要分析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先对本文重要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再分别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出初中常用的物理思想与方法;最后以知识获取过程:动机→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作为为指导;研讨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的分类,总共分为发现类、建构类、应用类三类。第三章主要探讨初中物理教学心理基础,包括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能力,及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观察学习和自主学习。第四章初中提出物理思想与方法实施原则与策略,依据物理知识性质、初中生学情、教学规律等三者。提出科学性、中心性、显化性、实用性、重复性、引导性六个原则。拟定以学生学情为基础,体验式学习为导航进行实施;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在物理知识的生成、理解、应用过程中实施,以“化整为零,化零为整”为渗透思想,有针对设计教学设计实施,三条实施策略。第五章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探索,根据第二章物理思想与方法的分类分别对各类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和定义;根据第四章提出的原则和策略,对各类思想与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探讨。第六章总结与展望,进一步对本文研究总结,分析物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渗透中做得好的地方,讨论有待改进之处,以期望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渗透教学实践能够更好的完善。
赵健[9](2019)在《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近眼显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眼显示是通过置于人眼非明视距离内的显示设备,向人眼渲染出光场信息,进而在眼前重建虚拟场景的技术。近眼显示技术正朝着更小、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同时对近眼显示器所渲染的内容也要求更加舒适、更加真实、更加流畅。然而,现有的近眼显示技术却面临着设备重量过重,体积过大及成像质量差等挑战。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由成像质量差所引起的立体感不足,场景分辨率不高,眩晕感,视觉疲劳等问题,是当前技术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本论文主要针对近眼显示中影响近目显示成像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三维场景重建,系统景深和单目聚焦特性——来展开研究。整个研究内容采取将理论研究、模拟仿真和光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几何光学理论、傅里叶光学理论、傅里叶切片理论、人眼生理视觉理论和四维光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近眼显示技术中四维光场的空域和频域带宽分析,研究了近眼显示器中关键参数与视网膜成像质量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近眼显示器的精确实时渲染四维光场能力,拓展了重建光场的景深范围和建立了调节误差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针对三维场景高精度快速重建问题,通过对四维光场的排列极平面图EPI和对应的频谱分析,提出基于傅里叶切片理论的密集视点获取算法。解决了重建虚拟视点中前景和后景信息混叠及边界错误问题,解决了由于像素重复遍历寻址而造成算法效率低下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图像深度信息的田字格式筛选和局域动态优先级策略,提出基于图像内容的快速边界修复算法,虚拟视点修复时间可有效减少3/4。针对近眼显示器中系统景深拓展问题,建立了混合现实显示复合光场模型,并提出基于光场匹配误差和系统光线分辨率最小化的结构参数优化算法SPPM。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算法可将复合光场景深范围拓展50%以上,不同参数下视网膜感知图像的SSIM波动范围保持在4%以内。针对近眼显示器中单目聚焦特性,建立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近眼显示通用光学成像模型,并首次理论解释了调节误差来源于空间分辨率不均衡与视网膜模糊效应之间的冲突。提出基于空间损失率的近眼显示系统视网膜成像质量评估方法,建立了人眼调节响应误差与关键光学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预测结果与验证实验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结合人眼视觉特征与近眼显示光学器件,为新一代近眼显示设备的研制提供依据。
刘彦麟[10](2018)在《SL机场机坪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机坪管道作为机场供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属设备众多,具有高度集中且连续生产作业的特点,一旦因腐蚀、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随着我国航空运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保障机坪管道的安全运行已成为当下航油公司的艰巨任务。对机坪管道风险评价是机场供油系统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然而在机坪管道风险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若不正确处理和量化这些不确定性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甚至会导致错误的风险管控决策。本文以SL机场机坪管道为具体对象,展开了机坪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贝叶斯理论、蒙特卡罗法等一些专门量化和处理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以求得到更加准确合理的管道风险评价结果。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借鉴国内外油气管道风险研究现状、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结合机坪管道特点,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并着力于将不确定性理论有机结合到机坪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研究中。(2)在熟悉和掌握机坪管道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诱发机坪管道失效的各种危害因素,并构建了机坪管道失效故障树,通过对此故障树的定性分析,获得了故障树最小割集以及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排序,为故障树的定量分析做铺垫。(3)分析和研究了机坪管道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了基于贝叶斯修正的机坪管道17个特有基本事件失效率计算模型。同时还建立了基于经典专家判断的72个基本事件模糊失效概率计算模型,利用有限的统计资料数据对故障树基本事件的失效率进行统计推断。结合特有基本事件失效率计算模型以及基本事件模糊失效概率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故障树顶事件失效概率分布计算模型,并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顶事件失效概率分布。(4)对SL机场机坪管道泄漏失效后果进行分析,计算4种不同泄漏尺寸下机坪管道泄漏事故如池火、蒸气云爆炸及闪火的影响区域,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以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为指标的定量化后果分析。(5)对传统风险评估矩阵中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概率等级和损失等级进行了定量划分,并引入Meta-risk理论和模糊逻辑系统(Fuzzy Logic System),建立了基于MR-FLS(Meta Risk and Fuzzy Logic System)的机坪管道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对模糊风险指数进行解模糊化得到风险指数,然后采用模糊风险指标隶属度函数获得风险在不同隶属等级的隶属度,这对于风险管理决策有更好的参考价值。
二、加油机的EMS测试中用模拟测试方法时遇到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油机的EMS测试中用模拟测试方法时遇到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化工过程泄漏识别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化工过程安全生产 |
1.1.1 化工过程生产特点 |
1.1.2 化工过程安全生产的意义 |
1.2 泄漏识别 |
1.3 机器学习 |
1.3.1 浅层学习 |
1.3.2 深度学习 |
1.4 风险评估 |
1.4.1 定性风险评估 |
1.4.2 定量风险评估 |
1.5 数据降维 |
1.5.1 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 |
1.5.2 图论及其应用 |
1.6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2 总体研究思路及验证案例介绍 |
2.1 研究思路 |
2.2 案例介绍 |
2.3 案例模型搭建 |
2.3.1 稳态模拟 |
2.3.2 动态模拟 |
3 基于图论的泄漏识别模型 |
3.1 研究思路 |
3.2 特征选择 |
3.2.1 变量相关性计算 |
3.2.2 基于图论的特征选择 |
3.3 深度学习模型 |
3.3.1 LSTM、CNN学习过程 |
3.3.2 超参数及优化 |
3.4 案例应用与分析 |
3.4.1 动态数据集与预处理 |
3.4.2 图论特征选择 |
3.4.3 识别模型搭建 |
3.4.4 泄漏识别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动态定量风险评估模型 |
4.1 研究思路 |
4.2 LSTM预测过程及优化 |
4.2.1 LSTM预测过程 |
4.2.2 预测模型优化 |
4.3 定量风险计算 |
4.4 案例应用与分析 |
4.4.1 异常工况泄漏模拟 |
4.4.2 LSTM预测模型搭建 |
4.4.3 LSTM预测结果 |
4.4.4 动态风险评估 |
4.4.5 过程安全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油气渗漏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阵列电极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原理及方案设计 |
2.1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案 |
2.2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基本原理 |
2.2.1 跨平面式阵列电极监测原理 |
2.2.2 分布式液位监测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阵列电极传感器参数优化与仿真研究 |
3.1 传感器性能指标 |
3.1.1 电容变化范围 |
3.1.2 灵敏度 |
3.1.3 灵敏度非均匀性 |
3.2 传感器设计及参数优化 |
3.2.1 阵列电极模式 |
3.2.2 电极间距 |
3.2.3 电极厚度 |
3.3 微小渗漏工况下,阵列电极响应分析 |
3.3.1 阵列电极响应区域划分 |
3.3.2 阵列电极响应特性 |
3.3.3 不同渗漏率仿真分析 |
3.4 跨平面式阵列电极理论模型 |
3.4.1 阵列电极数学模型 |
3.4.2 介电常数 |
3.4.3 横截面特性 |
3.4.4 轴面特性 |
3.5 阵列电极实验测试及分析 |
3.5.1 不同物质检测实验及分析 |
3.5.2 电极层检测实验及分析 |
3.5.3 不同响应电极检测实验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系统研究 |
4.1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系统 |
4.2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4.2.1 C/F测量模块设计及调试 |
4.2.2 C/V测量电路原理 |
4.2.3 C/V测量模块仿真及调试 |
4.2.4 液位测量模块设计 |
4.3 电极切换模块设计 |
4.3.1 激励与检测端控制电路设计 |
4.3.2 接地控制电路设计 |
4.4 数字电路设计 |
4.4.1 电源电路设计 |
4.4.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4.4.3 通信电路设计 |
4.5 软件程序设计 |
4.5.1 FPGA的总体软件设计 |
4.5.2 ADC模块控制 |
4.5.3 切换模块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埋地油罐融合监测方法 |
5.1 信息融合方法 |
5.1.1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
5.1.2 BP神经网络原理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渗漏预测融合方法 |
5.2.1 数据融合 |
5.2.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5.3 数据融合结果分析 |
5.3.1 数据分析 |
5.3.2 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6.1 电路调试及性能分析 |
6.2 室内渗漏监测模拟系统搭建 |
6.3 不同工况下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爆轰现象与爆轰理论 |
1.2.1 爆燃与爆轰 |
1.2.2 爆轰现象的发现 |
1.2.3 C-J理论 |
1.2.4 ZND模型 |
1.2.5 爆轰波胞格结构 |
1.2.6 爆轰波自持机理讨论 |
1.3 爆轰推进 |
1.3.1 脉冲爆轰发动机 |
1.3.2 驻定 (斜) 爆轰发动机 |
1.3.3 连续爆轰发动机 |
1.4 连续爆轰发动机最新研究进展 |
1.4.1 连续爆轰火箭式发动机 |
1.4.2 连续爆轰冲压式发动机 |
1.4.3 连续爆轰涡轮式发动机 |
1.4.4 挑战、发展趋势及思考 |
1.5 问题与不足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 连续爆轰燃烧室 |
2.2 供气系统 |
2.2.1 气库 |
2.2.2 配气柜 |
2.2.3 附件台架 |
2.2.4 末端台架 |
2.3 排气系统 |
2.3.1 排气管道 |
2.3.2 消音塔 |
2.4 点火系统 |
2.4.1 火花塞 |
2.4.2 预爆轰管 |
2.5 测控系统 |
2.5.1 控制/低频采集系统 |
2.5.2 独立高频采集系统 |
2.6 煤油系统 |
2.6.1 煤油供给 |
2.6.2 煤油热解 |
2.7 参数测量 |
2.7.1 流量测量 |
2.7.2 压力测量 |
2.7.3 温度测量 |
2.7.4 推力测量 |
2.7.5 光学测量 |
2.8 实验方法 |
2.8.1 时序设计 |
2.8.2 实验操作大纲 |
2.9 实验系统安全防护设计 |
2.9.1 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爆轰波传播特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3.1 连续爆轰波典型工作模态 |
3.2 连续爆轰波小波分析 |
3.3 掺混距离对连续爆轰波工作模态的影响 |
3.3.1 实验研究 |
3.3.2 数值模拟 |
3.4 预爆轰管充气时间对连续爆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
3.4.1 对爆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
3.4.2 对爆轰波起爆延迟时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爆轰波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 |
4.1 连续爆轰波起爆及稳定过程 |
4.1.1 燃烧模态识别 |
4.1.2 连续爆轰波稳定过程 |
4.2 单波-双波-单波转变机理 |
4.2.1 单波-双波-单波转变现象 |
4.2.2 单波-双波-单波转变机理分析 |
4.3 短时再起爆机理 |
4.3.1 短时再起爆现象 |
4.3.2 短时再起爆机理分析 |
4.4 长时再起爆机理 |
4.4.1 长时再起爆现象 |
4.4.2 长时再起爆机理分析 |
4.5 喷注压力对再起爆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冷式连续爆轰发动机实验研究 |
5.1 水冷系统设计 |
5.2 水冷式燃烧室设计 |
5.3 连续爆轰发动机性能分析 |
5.4 连续爆轰发动机长程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全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连续爆轰发动机面向工程应用的概念设计 |
A.1 基于液态燃料的连续爆轰冲压组合发动机概念设计 |
A.1.1 设计背景 |
A.1.2 设计简述 |
A.1.3 创新点 |
A.2 基于固体粉末的连续爆轰冲压组合发动机概念设计 |
A.2.1 设计背景 |
A.2.2 设计简述 |
A.2.3 创新点 |
A.3 基于固体粉末的连续爆轰火箭发动机概念设计 |
A.3.1 设计背景 |
A.3.2 设计简述 |
A.3.3 创新点 |
A.4 基于连续爆轰加力的涡扇发动机概念设计 |
A.4.1 设计背景 |
A.4.2 设计简述 |
A.4.3 创新点 |
A.5 基于连续爆轰的涡扇发动机概念设计 |
A.5.1 设计背景 |
A.5.2 设计简述 |
A.5.3 创新点 |
A.6 总结 |
附录B 实验应急预案和注意事项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多机协同竞争与机械臂双二次泛函的带臂无人机最优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带臂无人机控制及最优控制理论研究综述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无人机目标跟踪与协调竞争的最优控制策略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机械臂的自适应RBF神经网络逼近双二次泛函最优控制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课题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全文组织结构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全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带臂无人机动力学及最优控制策略的等效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带臂无人机控制及最优控制常见研究方法 |
2.2.1 带臂无人机控制常见研究方法 |
2.2.2 最优控制常见研究方法 |
2.3 带臂无人机动力学及其物理框架模型的建立 |
2.3.1 带臂无人机动力学及最优控制方程的建立 |
2.3.2 带臂无人机物理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无人机目标跟踪与协调竞争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Winner-Take-All协同竞争模型及UAV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1 Winner-Take-All协同竞争模型的建立 |
3.2.2 四旋翼无人机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3.3 建立动态目标轨迹跟踪方程与飞行控制器的设计 |
3.3.1 建立动态目标轨迹跟踪规划 |
3.3.2 飞行控制器的设计 |
3.4 Winner-Take-All协同竞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臂的自适应RBF神经网络逼近双二次泛函最优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双二次泛函及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2.1 双二次泛函的建立 |
4.2.2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3 自适应神经网络逼近控制器的设计 |
4.3.1 控制器的设计 |
4.3.2 自适应RBF神经网络逼近及稳定性分析 |
4.3.3 针对f(q)整体中各项分别自适应RBF逼近 |
4.3.4 BP网络及RBF网络设计逼近器对比 |
4.4 双二次型性能泛函指标的建立及求解 |
4.4.1 双二次型目标泛函约束方程的建立 |
4.4.2 双二次型性能泛函指标模型的建立 |
4.4.3 双二次型模型的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实例及其分析 |
5.1 引言 |
5.2 多无人机目标跟踪与协同竞争的最优控制策略仿真实例与分析 |
5.2.1 实例1:多架无人机以不同的初始速度从不同的起飞位置起飞 |
5.2.2 实例2:多无人机以相同的初始速度从不同的起飞位置起飞 |
5.2.3 实例3:多架无人机以不同的初始速度从不同的起飞位置起飞 |
5.2.4 实例4:连续时间非线性动态竞争模型的输出最优控制策略 |
5.2.5 比较分析1:路径规划算法分析 |
5.2.6 比较分析2:双闭环四旋翼无人机速度跟踪控制分析 |
5.2.7 比较分析3:最优控制策略中增强噪声的鲁棒性分析 |
5.3 机械臂的自适应RBF逼近双二次泛函最优控制仿真实例与分析 |
5.3.1 仿真实例 |
5.3.2 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推导 |
附录 B 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推导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PEI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其用于膜吸收油气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油气的性质及危害 |
1.2.1 油气的性质 |
1.2.2 油气的来源及危害 |
1.3 国内外油气回收的技术及现状 |
1.3.1 热氧化法油气回收技术及其特点 |
1.3.2 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及特点 |
1.3.3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及特点 |
1.3.4 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及特点 |
1.3.5 膜分离油气回收技术及特点 |
1.3.6 膜吸收法油气回收的研究现状及特点 |
1.4 本课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意义与创新点 |
1.4.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中空纤维膜概述及膜吸收法回收油气原理 |
2.1 膜的定义及分类 |
2.1.1 膜的定义 |
2.1.2 膜的分类 |
2.2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
2.2.1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2.2.2 影响中空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因素 |
2.3 膜接触器 |
2.3.1 膜接触器简介 |
2.3.2 膜接触器的分类 |
2.3.3 膜接触器的传质机理 |
2.3.4 膜材料的选择 |
2.4 膜吸收法回收油气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I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PEI中空纤维膜制备 |
3.2 PEI中空纤维膜表征 |
3.2.1 SEM和 AFM测试 |
3.2.2 膜表面接触角测试 |
3.2.3 膜力学性能测试 |
3.2.4 膜孔隙率测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中空纤维膜形貌分析 |
3.3.2 AFM测试分析 |
3.3.3 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3.3.4 水接触角测试分析 |
3.3.5 孔隙度测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I中空纤维膜用于膜吸收油气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装置与流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吸收膜组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2 出口流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3 不同吸收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4 吸收剂流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收解吸回收过程模拟 |
5.1 引言 |
5.2 ASPEN PLUS吸收-解吸器模拟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成果 |
(6)传记文学文本中破折号的衔接与翻译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第五、六、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选取 |
2.1.2 翻译理论与策略准备 |
2.1.3 翻译工具准备 |
2.1.4 术语表制定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问题综述与分析 |
3.2 表语义详述、表语义延伸、表语义增强类破折号的翻译 |
3.2.1 表语义详述的破折号翻译 |
3.2.2 表语义延伸的破折号翻译 |
3.2.3 表语义增强的破折号翻译 |
3.3 破折号的衔接与转化策略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难点与翻译策略 |
4.2 翻译的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7)基于非理想修复的航空装备可靠性及更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备可靠性及备件预测研究现状 |
1.2.2 装备的非理想修复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装备的维修策略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空装备的非理想修复模型及策略选取 |
2.1 引言 |
2.2 非理想维修的相关要素 |
2.2.1 非理想修复 |
2.2.2 运行中故障率增速变快 |
2.2.3 故障修复时间增加 |
2.3 非理想修复建模及更换策略 |
2.3.1 方法建立过程 |
2.4 空中加油机的中继级维修体制分析 |
2.4.1 空中加油机发动机各子系统 |
2.4.2 空中加油机的环境剖面及任务剖面 |
2.4.3 模型的基本规则与假设 |
2.4.4 子系统维修数据分析 |
2.5 非理想维修策略优化分析 |
2.5.1 非理想预防性维修模型优化 |
2.5.2 实际可用性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非理想修复的劣化系统备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劣化型系统备件研究理论 |
3.2.1 准更新理论 |
3.2.2 全寿命周期修复历程 |
3.2.3 非理想修复建模过程 |
3.3 可靠性及备件分析 |
3.3.1 可用度函数分析 |
3.3.2 实际可用度函数 |
3.3.3 备件供应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质保的劣化系统更换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建立非理想维修模型 |
4.2.1 系统质保期内的维修模型 |
4.2.2 系统延长质保的维修模型 |
4.3 更换策略模型的费用分析 |
4.3.1 系统固定质保期内的维修费用 |
4.3.2 系统延长质保的“K-策略”费用 |
4.3.3 系统延长质保的“T-策略”费用 |
4.4 案例分析 |
4.4.1 固定质保期内的模型对比 |
4.4.2 系统承制方的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基于非理想修复的多态系统更换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通用生成函数法 |
5.3 系统可靠性建模 |
5.4 装备系统更换策略建模 |
5.5 案例分析 |
5.5.1 装备系统任务过程 |
5.5.2 装备系统可靠度分析 |
5.5.3 装备系统策略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与方法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综合分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辨析 |
2.1.2 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辨析 |
2.2 从《物理课标》分析物理思想与方法 |
2.3 从教材分析物理思想与方法 |
2.4 从教学过程总结物理思想与方法 |
2.5 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归纳整理 |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心理基础探讨 |
3.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形象思维 |
3.2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认知水平 |
3.3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 |
3.4 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 |
第4章 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实施原则与策略 |
4.1 实施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中心性原则 |
4.1.3 显化性原则 |
4.1.4 实用性原则 |
4.1.5 重复性原则 |
4.1.6 引导性原则 |
4.2 实施策略 |
4.2.1 以学生学情为基础,体验式学习为导航进行实施 |
4.2.2 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在物理知识的生成、理解、应用过程中实施 |
4.2.3 以“化整为零,化零为整”为渗透思想,有针对设计教学设计实施 |
第5章 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探索 |
5.1 发现类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探索 |
5.1.1 逻辑思想与方法 |
【案例5-1】教学案例1:力的教学设计 |
5.1.2 探究思想与方法 |
【案例5-2】教学案例2: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片段 |
5.1.3 定义思想与方法 |
【案例5-3】教学案例3:机械运动教学片段 |
【案例5-4】教学案例4:机械功教学片段 |
【案例5-5】教学案例5:功率教学片段 |
5.2 建构类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探索 |
5.2.1 理想化思想与方法 |
5.2.2 等效思想与方法 |
【案例5-6】教学案例6:合力教学片段 |
5.2.3 系统思想与方法 |
【案例5-7】教学案例7:弹簧测力计使用教学片段 |
【案例5-8】教学案例8: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
5.2.4 控制变量思想与方法 |
【案例5-9】教学案例9:电阻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教学片段 |
【案例5-10】试题案例1:图像题中的控制量变量思想与方法应用 |
【案例5-11】试题案例2:选择题中的控制变量思想与方法应用 |
5.2.5 转换思想与方法 |
【案例5-12】教学案例10:声音的产生教学片段 |
【案例5-13】试题案例3:累积法的应用 |
【案例5-14】教学案例11:阿基米德原理验证教学片段 |
5.3 应用类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探索 |
5.3.1 等量思想与方法 |
【案例5-15】试题案例4:称重法(平衡法)应用 |
【案例5-16】试题案例5:列方程法的应用 |
5.3.2 规范思想与方法 |
【案例5-17】试题案例6:图示法的应用 |
5.3.3 相对思想与方法 |
【案例5-18】试题案例7:参照法的应用 |
【案例5-19】试题案例8:估测法的应用 |
5.3.4 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 |
【案例5-20】试题案例9:图像法的应用 |
【案例5-21】试题案例10:函数法(二次函数)的应用 |
5.3.5 逆向思想与方法 |
【案例5-22】试题案例11:逆向思维导图法在计算题中的应用 |
5.3.6 守恒思想与方法 |
【案例5-23】试题案例12:能量守恒法的应用 |
【案例5-24】试题案例13:电流回路法应用 |
【案例5-25】试题案例14:标“+”“-”极法的应用 |
5.3.7 比例思想与方法 |
【案例5-26】试题案例15:“串正并反”法的应用 |
【案例5-27】试题案例16:比例法的应用 |
5.4 整合性初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探索 |
【案例5-28】教学案例12:速度专题 |
5.5 物理思想与方法实施效果分析与总结 |
5.5.1 物理思想与方法在新知学习中的渗透实施效果分析与总结 |
5.5.2 物理思想与方法在综合复习中的渗透实施效果分析与总结 |
5.5.3 分析与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物理课标》中体现的物理思想与方法统计 |
附录2 :初中物理沪科版(2012)教材中物理思想与方法统计 |
附录3 :系统思想总结初中物理知识案例 |
附录4 :规范作图与计算题答题规范案例 |
致谢 |
(9)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近眼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近眼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
1.2 近眼显示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
1.2.1 三维场景精确重建 |
1.2.2 系统景深 |
1.2.3 调节辐辏冲突问题 |
1.3 近眼显示技术中典型的技术方案 |
1.3.1 基于麦克斯韦视图的显示方案 |
1.3.2 基于多平面的显示方案 |
1.3.3 基于全息的显示方案 |
1.3.4 基于双层液晶的光场显示方案 |
1.3.5 基于集成成像原理的光场显示方案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近眼显示技术中的人眼视觉特性及理论模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近眼显示技术的人眼视觉特性 |
2.2.1 人眼光学结构 |
2.2.2 单目和双目立体视觉机制 |
2.2.3 视网膜空间分辨灵敏度 |
2.3 近眼显示技术中的四维光场理论和基本模型分析 |
2.3.1 四维光场理论 |
2.3.2 近眼显示基本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维光场原理及三维场景精确重建研究 |
3.1 引言 |
3.2 光场成像分析与仿真研究 |
3.2.1 光场成像的参数化表征 |
3.2.2 光场成像的光学建模 |
3.2.3 光场成像的串扰分析 |
3.3 光场频谱分析与光场重建算法研究 |
3.3.1 光场频谱分析 |
3.3.2 基于傅里叶切片理论的密集视点获取算法 |
3.3.3 基于图像内容的快速边界修复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场空域/频域景深带宽分析的近眼显示景深拓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MLA的MR近眼显示模型光场景深分析 |
4.2.1 光场景深定义 |
4.2.2 近眼显示光场建模及空域分析 |
4.2.3 近眼显示中的光场景深频域分析 |
4.3 基于MLA的MR近眼光场显示 |
4.3.1 固定CDP面的VR光场显示 |
4.3.2 固定CDP面的AR光场显示 |
4.3.3 变CDP面的光场显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眼显示中单目聚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调节误差分析 |
5.2.1 近眼显示中的调节误差分析 |
5.2.2 近眼显示中的调节误差与显示系统的关系 |
5.2.3 基于损失率的近眼显示通用模型建立 |
5.3 基于损失率的近眼显示系统的参数优化 |
5.3.1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参数分析 |
5.3.2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参数优化 |
5.4 软件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SL机场机坪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机坪管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管道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问题分析与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SL机场机坪管道概况 |
2.1 SL机场机坪管道基本情况 |
2.1.1 机坪管道简介 |
2.1.2 机坪管道特征分析 |
2.1.3 SL机场机坪管道概况 |
2.2 SL机场机坪管道外防腐层检测 |
2.2.1 机坪管道腐蚀检测难点分析 |
2.2.2 机坪管道外防腐层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坪管道风险辨识及故障树建立 |
3.1 机坪管道风险辨识及管道分段 |
3.1.1 机坪管道危险物料辨识 |
3.1.2 机坪管道事故类别危险性分析 |
3.1.3 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及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3.1.4 工艺及设备危险性分析 |
3.1.5 机坪管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
3.1.6 机坪管道分段 |
3.2 机坪管道失效故障树建立 |
3.2.1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
3.2.2 机坪管道故障树建立 |
3.3 机坪管道故障树定性分析 |
3.3.1 故障树最小割集计算 |
3.3.2 故障树结构重要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坪管道失效概率算法研究 |
4.1 基于贝叶斯修正的特有基本事件失效率计算模型 |
4.1.1 贝叶斯理论 |
4.1.2 管道失效概率 |
4.1.3 基本事件先验分布确定 |
4.1.4 基本事件似然函数确定 |
4.1.5 基本事件后验分布计算 |
4.2 基于经典专家判断的基本事件模糊失效概率计算模型 |
4.2.1 三角模糊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
4.2.2 基本事件失效概率数学模型 |
4.2.3 确定专家能力权值 |
4.2.4 故障树基本事件失效概率计算结果 |
4.3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顶事件失效概率分布计算模型 |
4.3.1 蒙特卡洛法简介 |
4.3.2 蒙特卡洛仿真流程 |
4.3.3 特有基本事件失效概率随机抽样值获取 |
4.3.4 故障树顶事件失效概率分布获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坪管道泄漏失效后果分析 |
5.1 SL机场机坪管道泄漏失效后果事件树分析 |
5.2 SL机场机坪管道泄漏模型分析 |
5.2.1 确定泄漏尺寸 |
5.2.2 确定泄漏量 |
5.3 泄漏后果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
5.3.1 泄漏后的点燃可能性 |
5.3.2 立即点燃和延迟点燃的可能性 |
5.3.3 蒸气云爆炸和闪火的可能性 |
5.3.4 发生各类失效后果模式的可能性 |
5.4 泄漏后果影响区域分析 |
5.4.1 池火灾影响区域分析 |
5.4.2 蒸气云爆炸影响区域分析 |
5.4.3 闪火影响区域分析 |
5.5 各类失效后果综合影响区域 |
5.6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MR-FLS的机坪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6.1 风险及其量化方法研究 |
6.1.1 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 |
6.1.2 风险评估矩阵 |
6.2 基于Meta-risk的机坪管道失效概率计算 |
6.2.1 Meta-risk简介 |
6.2.2 机坪管道失效概率计算结果 |
6.3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机坪管道风险水平评估方法 |
6.3.1 模糊逻辑系统简介 |
6.3.2 模糊风险矩阵集 |
6.3.3 模糊规则库 |
6.3.4 模糊推理运算 |
6.3.5 模糊风险解模糊化 |
6.3.6 机坪管道风险水平评估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SL机场机坪管道风险控制措施 |
7.1 降低失效可能性措施 |
7.1.1 机坪管道腐蚀控制 |
7.1.2 机坪管道第三方破坏控制 |
7.2 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7.2.1 事故应急响应流程 |
7.2.2 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四、加油机的EMS测试中用模拟测试方法时遇到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化工过程泄漏识别与风险评估[D]. 刘子健.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法与系统研究[D]. 陈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D]. 马壮(John Z. Ma). 北京大学, 2021(09)
- [4]基于多机协同竞争与机械臂双二次泛函的带臂无人机最优控制研究[D]. 杨翌虢. 江西理工大学, 2020
- [5]PEI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其用于膜吸收油气性能评价[D]. 刘洋.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传记文学文本中破折号的衔接与翻译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第五、六、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全惠子.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基于非理想修复的航空装备可靠性及更换策略研究[D]. 张晓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与方法渗透研究[D]. 罗光勇. 西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近眼显示技术研究[D]. 赵健. 东南大学, 2019(01)
- [10]SL机场机坪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 刘彦麟.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